高考地理高频考点九:太阳高度和正午太阳高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阳高度和正午太阳高度
【母图导航】太阳高度图:太阳高度指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即图1中的H 。若是当地地方时12时的太阳高度称为正午太阳高度。一天中正午时太阳高度最大,日出和日落时太阳高度为0。
【双基要点】:(如图2)
(1)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规律:从直射点往南北两侧递减;离直射点距离越近(纬度差越小),正午太阳高度越大。(因此:已知某一正午太阳高度角,一般有两条纬线等于此度数)。 (2)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规律:对于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夏至时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冬至时最小;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冬至时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夏至时最小;南北回归线之间,直射时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并且该地若在北半球则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小,若该地位于南半球则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小。
(3)最值:直射北回归线,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达一年中最大值,整个南半球达一年中最小值;相反,直射南回归线时,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达一年中最大值,整个北半球达一年中最小值。
(4)计算公式:H=90°-|φ-δ|中φ与δ符号很关键,此外,两点间的正午太阳高度差等于纬度差。φ表示当地纬度,δ表示直射点纬度。
(5)影子的长短变化与方向: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大,影子变短;方向由太阳的位置确定。若太阳位于南方时,影子朝向北方。反之则影子朝向南方。
(6)太阳能热水器集热板的倾角、楼间距的计算等要抓住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小。 【深度链接】
1、 热水器集热板倾角与太阳光线之间的关系图:
图2 二分日不同纬度的正午太阳高度
太阳能热水器集热板的倾角α与正午太阳高度角是互余的,因此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小时,倾角调大;变大时,倾角调小。(注意:据倾角α与正午太阳高度角是互余的,且正午太阳高度角差=纬度差,可推出倾角α就等于该地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
2、楼间距与楼高、太阳高度的关系图
3、太阳高度日变化曲线图(使用地方时):
解析:一年中南北方向修建楼房(当地纬度为θ,纬度较低的楼高H 米)时,要使纬度较高的楼的底层房屋一年中都能被阳光照射,只需要楼间距大于一年中纬度较低的楼的最长影即可。具体如下:
①、该地若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地区:(考虑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
两楼之间的楼间距为:H ×cot [90°-(θ+23°26′)]。 ②、该地若位于南回归线以南地区:(考虑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
两楼之间的楼间距为:H ×cot [90°-(θ+23°26′)]。 其中90°-(θ+23°26′)
就是当地一年中最小的正午太阳高度 a
某地太阳高度日变化模式图:图5中的H 表示该地一天中最大
的太阳高度,并且最大值可以等于90°(需考虑纬度)。a 表示日出时间,12时表示正午时分,b 表示日落时间。若该地位于赤道,则a=6时,b=18时。若该地不在赤道上,则b- a 可大于12小时,也可小于12小时。若位于极圈上,可能出现a=0时、b=24时现象。 若在极圈和极点之间,则可能出现如图6所示极昼现象,但最大值H 小于46°52′。
极圈内某地出现极昼时的太阳高度。
4、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图(这里所说的二分二至,均指北半球。) (1
)赤道地区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图:
(2
)北回归线与赤道之间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图
极地出现极昼时:太阳高度日变化范围在0°至23°26′之间。并且每天都保持一个定值。
赤道上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在66°34′至90°之间,每年春分日与秋分日有两次直射现象。冬至和夏至日时正午太阳高度最小,为66°34′。 回归线与赤道之间由于有两次直射现象,因此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有两次可以达到90°,并且最小值不低于43°08′。
(3)北回归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图
(4)回归线与极圈之间某地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图
(5)北极点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图:
回归线线上一年中只有一次直射现象,因此其最大值在冬至或夏至达
90°,并且最小值等于43°08
′。
回归线与极圈之间在一年内既无直射现象,也无极昼现象,因此其最大值小于90°,最小值大于0°。并且仅在冬至或夏至时出现最大值。
北极地区:春分至秋分正午太阳高度大于0°,出现极昼,其中夏至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并且极昼范围扩大到整个北极圈以内。秋分至次年春分正午太阳高度小于0°,出现极夜,其中冬至极夜范围扩大到整个北极圈以内。
5、不同纬度地点二至日太阳方向及太阳高度
图中反映的是不同地点二至日太阳的方向,其中a表示冬至日太阳高度和方向,b表示夏至日太阳高度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