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连词
古代汉语——连词
第十四课连词一、连词的定义及特点连词是起连接作用的词,它可以连接词、词组、分句、句、句群,表示某种语法关系或逻辑关系。
连词不充当句子成分。
参见教材例句学习。
二、古代汉语常用连词介绍(一)而(用法有5种)1.连接谓语性词语或分句,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译为又、并且、而且。
例如:(1)公子鲍美而艳(《左传?文公十六年》)(4)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
(《大同与小康》)“而”连接的谓词性词语可以是动词、形容词,也可以是名词或名词性词组。
例如:(7)今夫蜀,西辟之国,而戎狄之长也。
(战国策?秦策)也有名词性词组充当描写句谓语用“而”连接的。
例如:(10)蟹六跪而二螯。
(《荀子?劝学》)2.连接谓词性词语或分句,表示前后两项动作行为在时间上有先后承接或事理上有原因、条件、目的等关系。
例如:(4)觉而起,起而归。
(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3.连接谓词性词语或分句,表示前后两项动作行为或性状在事理上是不一致的,相反的,“而”带有表转折的意味。
例如:(1)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论语?述而》)4.连接状语和谓语中心语,表示偏正关系,“而”可不译。
例如:(1)启呱呱而泣。
(《尚书?皋陶谟》)5.连接主语和谓语,表示转折或假设关系。
例如:(1)相鼠有皮,人而无仪。
(《诗经?墉风?相鼠》)(2)先生独未见夫仆乎?十人而从一人者,宁力不胜,智不若耶?畏之也。
(《战国策?赵策》)“而”连接主语和谓语表示假设的,例如:(3)夫许,大岳之胤也,天而既厌周德矣,吾其能与许争乎?(《左传?隐公十一年》)(4)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
(《北冥有鱼》)(5)子而思报父母之仇雠,臣而思报君之雠,其有敢不尽力者乎?(《国语?越语》)(二)以(用法有5种)1.连接两个形容词,表并列关系,可译为“又”。
例如:(2)古之民朴以厚,今之民巧以伪。
(《商君书?开塞》)2.连接两个动词,表示前后两个动词是一前一后的承接关系。
《古代汉语》(下)考前辅导资料介词和连词
《古代汉语》(下)考前辅导资料介词和连词一、介词介词是一种把名词、代词、名词性短语引介给作谓语的动词、形容词,用于表示谓语发生的时间、处所、原因、目的、工具、条件、对象等的虚词。
古代汉语的介词结构具有不同于现代汉语的一些语法特点:第一,古代汉语介词的宾语同现代汉语一样,通常放在介词的后边,但是少数介词(主要是“以”)的宾语因为表达的需要而放在介词的前边。
第二,现代汉语中介词的宾语是不能省略的,古代汉语中“以、为、与、从”等介词的宾语有时可以省略(“於”字宾语不能)。
第三,在语法功能上,古代汉语由“因、为、与、从”等组成的介词结构一般作状语,与现代汉语相同,但“於”字介宾结构除了表示对于、关于的意义用作状语外,其余(如表处所、时间)则多作补语;而“以”字介宾结构中表工具、方式的既可做状语,也可作补语。
这些方面,现代汉语一般用状语来表达。
1、于(於、乎)介词“于”或“於”的用法主要有四种:(1)引进动作行为的时间、处所或动作行为所涉及的范围,组成介宾结构,作句子的补语或状语。
译作“在”、“从”、“到”,或“在……中”、“在……方面”等。
(2)引进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组成介宾结构,作句子的补语或状语。
译作“向”、“跟”、“给”、“对”、“对于”等。
(3)引进比较的对象,组成介宾结构,用在形容词或少数表心理活动的动词后面作补语,译作“比”。
(4)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组成介宾结构作动词的补语,译作“被”。
介词“于”和代词“是”构成介宾关系的凝固词组,在句中作状语,意思是“从此”、“在这里”、“在这个时候”或“在这种情况下”。
“乎”字上古音与“于”相近,用作介词,其作用与“于”或“於”基本相同,可以引进动作行为的处所、时间、对象等。
2、以介词“以”的用法主要有六种:(1)引进动作行为的工具、手段,可译为“用”、“拿”。
(2)引进动作行为连带的人,这是一种行为方式。
可译为“率领”。
这种“以”字结构只作状语。
古代汉语连词笔记
连词古代汉语的连词可以分为单向连词和双向连词两类。
单向连词也可以叫做启后连词,一般分布在复句的偏句之中或一个语段的开头,双向连词分布在两个句法成分或两个句子之间。
单项连词:•单向连词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表示提起;(2)表示并列;(3)表示假设;(4)表示让步;(5)表示选择;(6)表示原因。
一、表示提起••表示提起的单向连词一般出现在一个语段的开头,常见的有“夫”“且”“至”“如”“若”,其中“夫”是纯粹的提起下文,而其它几个则主要是宕开上文,另申一义。
例如:•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
(《孟子·离娄上》)•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论语·先进》)•公等遇雨,皆已失期。
失期当斩。
藉弟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史记·陈涉世家》)•故言九州岛山川,《尚书》近之矣。
至《禹本纪》《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也。
(《史记·大宛列传》)以上几个提起连词也可以连起来用,构成“若夫”“且夫”“至于”“至如”等。
例如: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至于亚夫,可得而犯耶?(《史记·绛侯周勃世家》)《韩子》曰:“儒以文乱法,而侠以武犯禁。
”二者皆讥,而学士多称于世云。
至如以术取宰相卿大夫,辅翼其世主,功名着于春秋,固无可言者。
(《史记·游侠列传》)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
若夫保姓受氏,以守宗祊(bēng),世不绝祀,无国无之。
禄之大者,不可谓不朽。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南郭惠子问于子贡曰:“夫子之门何其杂也?”子贡曰:“君子正身以俟,欲来者不距,欲去者不止。
且夫良医之门多病人,隐栝之侧多枉木。
是以杂也。
”(《荀子·法行》)按:隐栝,矫正木材的工具。
二、表示并列••表示并列的单向连词有“既”“终”“已(以)”,可以翻译成“既”“又”。
复习签到13:古汉语通论(十三)连词 介词
复习签到13:古汉语通论(十三)连词介词古汉语通论(十三)连词介词连词:是连接词、词组或句子以帮助表示两项或几项之间的语法关系或逻辑关系的虚词。
常用的连词有“与、及、且、而、以、则、于是、故、是故、然、况、而况、虽、若、如、苟”等。
如:今也与求也相夫子。
《论语·季氏》;生庄公及共叔段。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一、“而”字:1、连接谓词性词语或分句,有两种情况:①表示顺接(承接):相连接的两项所表示的动作行为或状况,在时间上是先后紧相承接或事理上有进层、原因、条件和方式等关系,“而”字有时可译为“而且”“便”“就”。
如:任重而道远。
《论语·泰伯》②表示逆接(转折):相连接的两项在意思上相反,不是事理相因,而是有个转折。
可译为“却”“可是””但是”。
如:辞多类非而是,多类似而非。
《吕氏春秋·查传》③表示并列:连接谓词性词语或分句,两项之间是并列关系,“而”可译为“又”,也可不译。
如:敏于事而慎于言。
《论语·学而》表两种性质的联系;朝济而夕设版焉。
《左传·烛之武退秦师》表两种行为联系。
“而”字一般不连接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与”和“及”才有这种用法。
有时连接名词性词语,那是因为谓语具有说明事理或描写情况的性质。
如:“蟹六跪而二螯”中的两个名词用作谓语带有描述性质。
2、”而”字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
①表示假设,译成“如果”如:人而无仪,不死何为!《诗经·相鼠》②有时表示主语不应出现谓语的情况。
从意义关系来看,属于逆接,可译为“如果”或“却”。
如: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
《论语·宪问》(指君子应该仁而不仁)3、”而”字用在状语和动词之间,表偏正关系,语义上属顺接,“而”字一般不译出。
如:太后盛气而揖之。
《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子路率尔而对。
《论语·先进》二、“以”字:既是介词又是连词,连词“以”是从介词“以”虚化而来。
古汉语通论连词介词
古汉语通论(十三)连词,介词(一)连词古代汉语常用的连词有“与”“及”“且”“而”“以”“则”“於”“是”“故”“是故”“然”“况”“而况”“虽”“若”“如”“苟”等等。
例如:今由与求也相夫子。
(论语·季氏)生庄公及共叔段。
(左传隐公元年)公语之故,且告之悔。
(左传隐公元年)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於硎。
(庄子·养生主)焉用亡郑以陪邻?(左传僖公三十年)屦大小同,则贾相若。
(孟子·滕文公上)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
於是冯谖不复歌(注:“於是”用在句首,本来是“在这时候”的意思,例如《左传成公三年》:“於是荀首佐中军矣,故楚人许之。
”由於用於句首,所以发展为只音的连词,略等於现代的“於是”。
《左传襄公三年》:“祁奚请老。
晋侯问嗣焉,称解狐--其雠也。
将立之而卒。
又问焉。
对曰:‘午也可。
’於是羊舌职死矣。
晋侯曰:‘孰可以代之?’对曰:‘赤也可。
’於是使祁午为中军尉,羊舌赤佐之。
”前一个“於是”当“在这时候”讲,后一个“於是”是连词。
这是要依据上下文,细玩文意,来加以区别的。
)。
(战国策·齐策)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论语·季氏)是故质的张而弓矢至焉。
(荀子·劝学)(“是故”,本义是“这个缘故”,可以看作双音词,等於单说“故”。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左传僖公三十年)(“然”,然而,但是。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左传隐公元年)(“况”,何况。
)技经肯之未尝,而况大軱乎?(庄子·养生主)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鎡基,不如待时。
(孟子·公孙丑上)(“虽”,虽然,即使。
)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左传僖公三十年)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於邻国也。
(孟子·梁惠王上)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矣,罪益厚。
(墨子·非攻上)古代汉语的连词很多,现在只提出“而”“以”“则”三个连词来加以讨论,并附带说明古书上常见的“然而”“虽然”“然则”的用法。
古代汉语(上)18连词
• 从语义关系看,“而”字所连接的前后两成分, 有时是顺接,即意思上是并列或相承的,“而” 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而且”。有时是逆接,即意 思上是相对或相反的,含转折义,“而”相当于 现代汉语的“但”“可是”。如:
2.与
• 主要用来连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组 成联合结构,表示并列关系,相当于现代汉语的 连词“和”、“跟”等。例如: 道二,仁与不仁而已矣。(孟子·离娄上) 蜩与学鸠笑之。(庄子·逍遥遊) 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孟子•梁惠王上)
• 如果有两个以上的并列成分,一般要在两个 成分之间连续用连词“与”连接。例如:
若网在手,有条而不紊。(尚书·盘庚上)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论语·学而) 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孙子·谋攻) 古者禽兽多而人民少。(庄子·盗跖) 前二例“而”字顺接,后二例"而"字逆接。
2)用在偏正结构中,连接状语和谓语 动词,前后成分语义相承,是一种顺承。 例如: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左 传·庄公十年)
• “而”字有时可以连接名词性成分,例如: 蟹六跪而二螯。(荀子·劝学) 雷泽中有雷神,龙身而人头。(山海经•海 内东经) 余狐裘而羔袖。(左传•襄公十四年) 帝颛顼高阳者,黄帝之孙而昌意之子也。 (史记•五帝本纪)
4.以
连词“以”可以连接动词、形容词及其词组, 也可以连接分句。所连接的前后成分有多种意义 关系。
2)介词“与”后面的成分可以是代词“之”, 如“与之同命”,连词“与”不连接代词 “之”。
3)介词"与"后面的宾语可以省略,连词"与" 后面的成分不能省略。
古代汉语连词
古代汉语连词连词是连接词、词组或句子以帮助表示两项或几项之间的语法关系或逻辑关系的虚词。
这种关系总的可分为联合和编正两大类。
就联合关系而言,可再细分为并列、承接、递进、选择、转折等小类;就偏正关系而言,可再细分为让步、假设、条件、因果等小类。
例如: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
生庄公及共叔段。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
《史记·项羽本纪》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左传·郑伯克段于鄢》例(1)“及”连接名词“庄公”和“共叔段”,构成并列关系的名词性词组;例(2)“则”表示承接关系;例(3)用“况”与副词“犹”关联,表示层进关系。
古代汉语常用的连词有:“与、及、而、则、且、况、但、抑、虽、然、苟、倘、令、第令、藉使、之”等。
下面是几个比较重要的连词一、与“与”字和现代汉语的“和(跟、同)”一样分属两种词类:一是连词,一是介词。
连词“与”一般用来连接并列的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
例如: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庄子·逍遥游》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
屈原《离骚》“与”字用作介词,它前后的成份不是并列的,而是和它后面的宾语组成介词结构,在句中作状语。
例如: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左传·庄公十年》夸父与日逐走。
《山海经·夸父逐日》两例中“与之”“与日”作状语修饰后面的动词。
介词“与”的宾语也可以省略。
例如:独守丞与战谯门中。
《史记·陈涉起义》“与”后省略代词“之”。
二、而连词“而”的用法主要有三种第一,用在联合结构里,连接形容词、动词或形容词性、动词性的词组,表示两种性质或行为的联系。
例如:敏于事而慎于言。
《论语·学而》入而徐趋,至而自谢。
《战国策·触龙说趙太后》“而”字还可以连接两个主谓结构,表示两件事情的联系。
例如:任重而道远。
《论语·泰伯》故令尹诛而楚奸不上闻,仲尼赏而鲁民易降北。
古汉语 连词、介词
连词“以”和“而”的用法 连词“
“以”:(二) :(二 愿夫子辅吾志, 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 我。 而:(二) :(二 子路率尔而对曰: 子路率尔而对曰:…… 方仲春而东迁。 方仲春而东迁。
以:(三)
而:(三) :(三
从今以往,勿复相思。 由孔子而来,至于今,百有余岁。 从今以往,勿复相思。 由孔子而来,至于今,百有余岁。 有所思》 (《孟子·尽心下》) (《有所思》) 孟子 尽心下》 尽心下
而:(一) :(一 1.表示目的、结果(条件、因果 表示目的、结果(条件、 表示目的 等关系。 )等关系。 •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故令尹诛而楚姦不上闻,仲尼赏 故令尹诛而楚姦不上闻, 故令尹诛 鲁民易降北。 而鲁民易降北。 2.表示并列关系。任重而道远。 表示并列关系。任重而道远。 表示并列关系 3.表示承接关系。轮扁斫轮于堂 表示承接关系。 表示承接关系 释椎凿而上。 下,释椎凿而上。 4.表示转折关系。今由与求也相 表示转折关系。 表示转折关系 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 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 邦分崩离析, 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而谋动干 戈于邦内。 戈于邦内。
然則、然而、 然則、然而、雖然
介词“ 介词“以”和连词“以”的区别 和连词“
古代汉语 通论 连词
连词一、连词的作用及分类1、定义连词是连接词、词组或句子以帮助表示两项或几项之间的语法关系或逻辑关系的虚词。
古代汉语常用的连词有“与、及、以、并且、而、则、况、矧、但、第、抑、虽然、至、即使、如、若、苟、倘、令、藉、设、故”等。
马建忠的《马氏文通》称为连字——我们国家第一部系统的语法学著作2、连词所连接部分的关系种类(1)联合关系:并列、承接、递进、选择、转折①生庄公及公叔段。
——“及”表并列。
②屦(jù)大小同,则贾相若。
——表承接③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况”表示递进,更何况。
④“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表转折,但是。
杀人以梃【棍棒】与刃,有以异乎。
——“与”表示选择(2)偏正关系:让步、假设、条件、因果①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纵”,表示让步关系,纵然。
②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若”表示假设,如果。
③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则”连接条件复句,相当于“那么”。
④是故质的张而弓矢至焉。
——“是故”,等于说“故”,表示因果。
“而”连接的前后两项也是因果关系,可理解为“因此”。
【质,四寸的箭靶。
泛指箭靶。
《周礼·天官·司裘》“皆設其鵠”汉郑玄注:“方十尺曰侯,四尺曰鵠,二尺曰正,四寸曰質。
”的,箭靶的中心。
】二、连词“与”1、“与”的用法(1)一般连接体词(名词、代词)或体词性词组,组成联合结构,表示并列关系,相当于“和”;有时也表选择关系,相当于“还是”、“或者”。
①蜩与学鸠笑之。
——并列关系,“和”。
②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
——并列关系,“和”。
③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
——表示选择,可译为“或者”,这句意思是,杀人用木棒或是用刀,其性质有什么办法区别吗?(2)连接分句与分句,构成并列复句,表示选择。
这种情况下通常需同其他虚词配合,构成“与……不如”、“与……不若”、“与……宁”、“与其……不如”、“与其……孰若”等格式,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与其……宁可(不如)”。
古汉语连词的用法
古汉语连词的用法一、古汉语连词的概述古汉语作为汉字的起源之一,具有独特的文化底蕴和语法特点。
在句子中起到连接各个成分或句子的作用的部分被称为连词。
古汉语中常见的连词包括“而”、“也”、“乃”、“则”等,它们在文言文中起到重要的语法和修辞作用。
本文将就几种常见的古汉语连词进行介绍,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其用法。
二、连词“而”的用法1. 表示并列关系:连词“而”可以用于连接两个并列的名词、动词或形容词,表示两者之间没有因果关系,只是平行出现。
例如:“国家尊崇礼乐而厚遇儒士。
”这句话表明国家既尊重礼乐,也重视儒士。
2. 表示转折关系:当“而”置于两个相对排比或对照的内容之间时,表示前后两者有某种程度上的反差关系。
例如:“其身既坚而志坚,则可能致千秋业。
”这句话强调一个人只有内心坚定且意志坚决,才能取得千秋功业。
三、连词“也”的用法1. 表示转折关系:连词“也”在表示转折关系时,通常放置在句首,以强调后面的内容与前面的情境之间的反差。
例如:“我虽然文质彬彬,但也有坚定的意志。
”这句话表明说话者尽管外表斯文,但内心却有坚定的信念。
2. 表示补充关系:连词“也”还可以用于连接两个相似或相关的内容,并起到进一步强调、增加语气或举例子等作用。
例如:“京都不仅风景优美,而且历史悠久;山水如画,民风淳朴。
”这句话中,“也”连接了两组并列的形容词短语,更生动地描绘了京都既美丽风景又悠久历史的特点。
四、连词“乃”的用法1. 表示原因关系:连词“乃”常用于表示因果关系,引导一个结果推断出现。
例如:“雨滂沱至人皆欲止观灵泉而留下。
乃闻‘晓妆初透露’琐事,并掀起了一个浪漫的故事。
”2. 表示转折关系:连词“乃”还可以用于表示转折关系,连接两个相对矛盾的内容。
例如:“他本资质卓越,乃因懒惰而未能展露所长。
”这句话表明他原本很有才华,但由于懒惰而没有发挥出来。
五、连词“则”的用法1. 表示对比关系:连词“则”常用于表示对比或否定前面提到的一种情况。
古汉语通论十三连词、介词
2)假设性让步 即“虽”字所在分句叙述的情况是一 种假设事情。这时“虽”相当于现代汉 语的“纵然”,“即使”。例如: 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 虽杀臣,不能绝也。(墨子·公输)
B.“虽然” 是由连词“虽”和指示代词“然”组成的 词组,往往单独成句,意思是“虽然如此”, 其中“虽”相当于现代汉语“虽然”,“然” 相当于现代汉语“如此”。例如: 滕君,则诚贤君也。虽然,未闻道也。 (孟子·许行) 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墨子·公输)
3)连贯关系 “以”字前后的动作行为一先一后,或者 前项是后项的方式、状态。例如: 余折以御。(左传·鞌之战) 樊哙侧其盾以撞。(史记•项羽本纪) 郑县人卜妻子之市,买鳖以归。(韩非 子·外储说左上) 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 (史记•刺客列传)
4)并列关系 “以”字前后成分分不出先后,“以”相 当于连词“而”。例如: 其为人也,善射以好思。(荀子·解蔽) 主明以严,将智以勇。(史记·张仪列传) 富以苟,不如贫以誉。生以辱,不如死以 荣。(大戴礼记•曾子制言)
B.“然则” 是由指示代词“然”和连词“则”组成 的词组,表示顺着上文语意中说应有的结果, 意思是“既然如此,那么,”或“这样就”。 例如: (知罃)对曰:“…臣实不才,又谁敢怨?” 王曰:“然则德我乎?”(左传·成公三年) 仲连曰:“然梁之比于秦若仆耶?”辛垣 愆曰:“然。”鲁仲连曰:“然则吾将使秦王 烹醢梁王。”(战国策·赵策)
3)用在主谓结构中,连接主语和谓 语。这种用法的“而”分别有“却”、 “如果”、“则”的意思,也可以仅表对 主语的强调。例如: 郑伯南也,王而卑之,是不尊也。 (国语·周语上) 子产而死,谁其嗣之?(左传·襄公 三十年)
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 也。(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马四足,一马而四足也。(墨子·小取) 有些“而”虽然有“却”、“如果”、" 则"等义,并不能说明"而"字本身就含有这 些意义。"而"不过是个单纯的连词而已,这 些意义源于"而"所在句子和其他句法成分所 构成的关系意义。
古代汉语-第十七讲连词
▪ 故令尹诛而楚奸不上闻,仲尼赏而鲁民易降北。
▪
(《韩非子•五蠹》)
▪ 在古代汉语里,“而”字一般不连接名词或名词性词组。
▪ 《荀子•劝学》:“蟹六跪而二螯”
▪ (2)“而”字可以用於顺接,也可以用於逆接。
▪ 美而艳。(《左传•桓公元年》)
▪ 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 辞多类非而是,多类是而非。(《吕氏春秋•察传》)
▪ ①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 ②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 利也。
▪ 例中的“然”字都是用来肯定上文的事实,后面用“而”字转
折,引出下文的结论或另一事实。
▪ (3)后来,“然而”成为凝固形式,逐渐变为一个词了。例如:
▪ 布履(覆)星罗,四周于天下,轮运而辐集;合为朝觐会同, 离为守臣扞(捍)城。然而降于夷王,害礼伤尊,下堂而迎觐者。 (柳宗元《封建论》)
(《庄子•养生主》)
▪ 焉用亡郑以陪邻?(《左传•僖公三十年》)
▪ 屦大小同,则贾相若。(《孟子•滕文公上》)
▪ 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论语•季氏》)
▪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左传•隐公元年》)
▪ 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於邻国也。 (《孟子•梁惠王上》)
▪ 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矣,罪益厚。 (《墨子•非攻上》)
▪ (1)连接定语和中心词,表示领属关系或修饰关系。例如:
▪ ①足下上畏太后之严,下惑奸臣之态,居深宫之中,不离保傅 之手。
▪ ②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
▪ 这种“之”字一般都可以译成现代汉语的“的”字,但是二者 词类不同。“的”字在现代汉语是结构助词,它和前边的词或词 组结合成名词性词组(例如“我的”、“红的”、“写的”、 “人民的”、“群众拥护的”),可以作句中的各种成分用,并 不限于定语。
古代汉语虚词连词(精)
古代汉语虚词连词定义:连词是连接词、词组或句子,帮助表示所连各语言单位之间的语法关系或逻辑关系的虚词。
特点:副词、介词、助词分类:可分为联合和偏正两大类。
联合关系可细分为并列、承接、递进、选择等;偏正关系可细分为转折、让步、假设、条件、因果等。
组成:古代汉语常用的连词有:“与、及、而、则、且、况、但、抑、虽、然、苟、倘、令、第令、藉使、之”等。
并列连词有:“与、及(暨)、而、以、且、且……且、既……且”等,可译为“和、又、同、并且、边……边、又……又”等。
它们所连接的两个(或两个以上)语言单位是平等的、不分主次的,可以互换位置而句义不变。
蜩与学鸠笑之。
(《庄子·逍遥游》)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
生庄公及共叔段。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蟹六跪而二螯先生且喜且愕,舍狼而前。
连接名词和形容词承接连词有:“斯、而、遂、乃、即、因、则、于是、然后”等,可译为“就、便、于是”等。
它们所连接的两个语言单位表示动作行为是先后(在时间上)相承、连续发生的。
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孟子·滕文公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
《史记·项羽本纪》拔剑切而啖之。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相如因跪请秦王连接动词递进连词有:“而、且、况、犹、何况、而况、况于、尚……况……、非惟……亦……、非独……亦……”等,可译为“并且、何况、不仅……还……、尚且……何况……”等。
它们所连接的两个语言单位,在语势语义上有轻重之别,后一部分都比前一部分语义更进一层。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廉颇蔺相如列传》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微独赵,诸侯有在者乎?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连接两件事选择连词有:“或、若、如、抑、将、宁、且、非……则……、与其……熟若……、宁……不……”等,可译为“或、或者、是……还是……、不是……就是……、与其……不如……、宁可……也不……”等。
古代汉语常用介词连词
(2)引入凭借的资格、身份或 地位。如:
至其时,西门豹往会之河上。三 老、官属、豪长者、里父老皆会, 以人民往观之者三二千人。 (《史记·西门豹治邺》)
骞以郎应募使月氏。(《汉 书·张骞传》)
(3)表示率领或依照。例如:
宫之奇以其族行。 (《左传·僖 公五年》)
注意点:
<1>“以” 在句中的位置:
可以用在谓语动词之前,也可以 用在谓语动词之后,如:
《荀子·劝学》“以羽为巢,而 编之以髪” 。
但在表示时间时,只能放在谓语 动词之前。
<2>“以”的宾语位置
为了强调“以”的宾语,可以把 这个宾语放到“以”的前面。例 如:
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 《左传·齐恒公伐楚》
中江举帆,余船以次俱进。 (《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4)表示原因。如: 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
存者,徒以有先生也。(《战国 策·魏策四》)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范仲淹 《岳阳楼记》)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论语·卫灵公》)
唐雎不辱使命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 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 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 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使 唐雎使于秦。
自朝至于日中、昃不遑暇食。 (《尚书·无逸》)
当舜之时,有苗不服,禹将伐之。 舜曰:“不可。上德不厚而行武, 非道也。”乃修教三年,执干戚舞, 有苗乃服。共工之战,铁铦短者及 乎敌,铠甲不坚者伤乎体。是干戚 用於古,不用於今也。(《韩非 子·五蠹》)
有志乎古者希矣, 志乎古必遗乎今 。 (韩愈《答李翊书》)
古代汉语上(16)——介词、连词、语气词
(二) 矣
句尾语气词“矣”主要用在陈述句句尾,表达的是 陈述语气,是把事情发展到现阶段出现的情况或将要出 现的情况说出来。 与“也”所表达的语气的差别:第一,“也”表静态, 无时间动程;“矣”表动态,有时间动程。第二,“也” 是把对事物的判断告诉别人,现代汉语中没有与之对应 的语气词;“矣”是把事情发展到现阶段出现的情况或 将要出现的情况报道出来告诉别人,相当于现代汉语中 的语气词“了”。 鸡既鸣矣。(《诗经· 齐风· 鸡鸣》) 余病矣。(《左传· 鞌之战》) 吾属今为之虏矣。(《史记· 鸿门宴》)
古代汉语
本节授课内容
• 介词/连词 • 语气词、词头/词尾
介词
介词 介词用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的前面,组 成介词结构,作动词或形容词的状语或补语,表 示时间、处所、目的、原因、方式、对象等。
古代汉语中介词与现代汉语中不同的地方 1.语序上的特点——古代汉语介词的宾语通常同 现代汉语一样放在介词的后面。 少数介词(主要是“以”)的宾语因表达的需要 而放在介词的前面。如: 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 虽众无所用之。 《左传· 齐桓公伐楚》 2.省略问题——现代汉语中介词宾语不能省略, 古代汉语中“以、为、与、从”等介词的宾语 有时可以省略。 “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 以( )遗之。”——介词“以”的宾语省略。
固定格式“何以……为”和“何……为”
在古代汉语中,用在句尾的“夫”字也是表 示感叹的。多用在表示惋惜、哀叹的句子里,它 所表示的感叹语气似乎比“哉”字要低沉一些。 如: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 子罕》
(四)乎、与(欤)、邪(耶)
“乎、与(欤)、邪(耶)”所表达的都是 疑问语气。其中“乎”的使用最为普遍,表达的 疑问语气也最强烈。“与(欤)、邪(耶)”的 疑问语气不太强烈,有探询的意味。如: 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战国策· 触龙说赵 太后》) 子以秦为将救韩乎?其不乎?(《战国策· 韩 策二》) 两小儿笑曰:“孰谓汝多知乎?”《列子· 汤 问》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史记· 陈涉起义》) 此天下之害欤?天下之利欤?(《墨子· 兼爱 下》) 子何为者邪?(《庄子· 外物》)
古代汉语连词而的用法(一)
古代汉语连词而的用法(一)古代汉语连词“而”的用法一、简介在古代汉语中,连词“而”是一个非常常见的字,用法丰富多样。
它一般用来连接两个相类似或相对独立的句子,表示一种因果、递进、转折、并列等关系。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而”的用法。
二、因果关系1.A而B:表示A是导致B发生的原因或结果。
–例:好好学习而获得好成绩。
2.A而B,C:表示A既是B的原因,又是C的原因。
–例:既勤奋而又聪明,他成功了。
三、递进关系1.A而B:表示A是B的进一步发展或深化。
–例:努力学习而不断进步。
2.A而B,C:表示A先导致B,然后导致C。
–例:家长的爱而言传身教,孩子们都成了优秀的人。
四、转折关系1.A而B:表示A和B之间存在矛盾或对立关系。
–例:他虽然很有才华,而却找不到工作。
2.A而B,则C:表示由于A而导致B,结果是C。
–例:收入减少而支出增加,则生活水平下降。
五、并列关系1.A而B:表示A和B都是同一类事物或情况。
–例:朋友之间应该相互尊重而真诚相待。
2.A而B,C:表示既有A又有B,同时还有C。
–例:他工作敬业而充满激情,也是一个很好的团队合作者。
六、总结通过上述列举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古代汉语连词“而”的用法非常灵活多样。
它不仅能够连接两个句子,还能够表达因果、递进、转折、并列等不同的关系。
在写作时,我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境选择合适的用法,使文章更加丰富多彩。
以上就是关于古代汉语连词“而”的一些常见用法的介绍。
希望本文能对你理解和运用“而”有所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汉语连词
连词是连接词、词组或句子以帮助表示两项或几项之间的语法关系或逻辑关系的虚词。
这种关系总的可分为联合和编正两大类。
就联合关系而言,可再细分为并列、承接、递进、选择、转折等小类;就偏正关系而言,可再细分为让步、假设、条件、因果等小类。
例如: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
生庄公及共叔段。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
《史记·项羽本纪》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例(1)“及”连接名词“庄公”和“共叔段”,构成并列关系的名词性词组;例(2)“则”表示承接关系;例(3)用“况”与副词“犹”关联,表示层进关系。
古代汉语常用的连词有:“与、及、而、则、且、况、但、抑、虽、然、苟、倘、令、第令、藉使、之”等。
下面是几个比较重要的连词
一、与
“与”字和现代汉语的“和(跟、同)”一样分属两种词类:一是连词,一是介词。
连词“与”一般用来连接并列的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
例如: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庄子·逍遥游》
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
屈原《离骚》
“与”字用作介词,它前后的成份不是并列的,而是和它后面的宾语组成介词结构,在句中作状语。
例如: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左传·庄公十年》
夸父与日逐走。
《山海经·夸父逐日》
两例中“与之”“与日”作状语修饰后面的动词。
介词“与”的宾语也可以省略。
例如:
独守丞与战谯门中。
《史记·陈涉起义》
“与”后省略代词“之”。
二、而
连词“而”的用法主要有三种
第一,用在联合结构里,连接形容词、动词或形容词性、动词性的词组,表示两种性质或行为的联系。
例如:
敏于事而慎于言。
《论语·学而》
入而徐趋,至而自谢。
《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而”字还可以连接两个主谓结构,表示两件事情的联系。
例如:
任重而道远。
《论语·泰伯》
故令尹诛而楚奸不上闻,仲尼赏而鲁民易降北。
《韩非子·五蠹》
在古代汉语里,“而”字一般不连接名词或名词性词组。
《荀子·劝学》“蟹六跪而二螯”,“而”字所以能连接“六跪”和“二螯”,是因为它们在这里用作谓语而带有描写的性质。
第二,“而”字用在偏正结构里,连接状语和谓语动词,在意思上往往是一种顺接,前后语意相承,但不是并列的,也没有转折的意思。
例如: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左传·庄公十年》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荀子·劝学》
第三,“而”字用在主谓结构里,连接主语和谓语,在意思上是一种逆接。
有时候表示似乎不应有而有的事。
例如:
先生独未见夫仆乎?十人而从一人者,宁力不胜,智不若耶?畏之也。
《战国策·赵策》
“而”是古代汉语里用得很频繁的一个虚词,它的各种用法在现代书面语言里仍然广泛地沿用着。
三、则,然则
连词“则”的用法主要有以下四种。
第一,表示两事在时间上相承,有“就”或“便”的意思。
例如:
战则请从。
《左传·庄公十年》
闻令下,则各以其学议之。
《史记·秦始皇本纪》
第二,表示因果或发表声明上的联系。
有“那么”或“那么就”的意思。
例如: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庄子·逍遥游》
民贫则奸邪生。
晁错《论贵粟疏》
第三,表示假设,有“如果”、“假如”的意思。
例如:
时则不至,而控於地而已矣。
《庄子·逍遥游》
项王乃谓海春侯大司马曹咎等曰:“谨守成皋!则汉欲挑战,慎勿与战!……”《史记·项羽本纪》
第四,表示发现。
有“原来已经”的意思。
例如:
公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使子路反见之。
至则行矣。
《论语·子路从而后》
四、虽,虽然
连词“虽”一般表示让步,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虽然”。
例如:
十五岁矣,虽少,愿及未填沟壑而讬之。
《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此言虽小,可以喻大也。
《史记·李将军列传》在古代汉语里,“虽”字有时还可以兼有“假使”的意思,是假设的让步,作用和“纵”、“纵然”、“即使”相同。
例如: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鞣使之然也。
《荀子·劝学》
虽九死其犹未悔。
屈原《离騒》
五、然、然而
“然”字作为连词,表示转折,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可是”、“但是”或“然而”。
例如:
自始合,苟有险,余必下推车。
子岂识之?然子病矣。
《左传·鞍之战》
周勃厚重少文,然安刘氏者必勃也。
《史记·高祖本纪》
古代也有“然而”,但一般是指示代词“然”和连词“而”的连用,是“如此,而”或“虽然如此,但是”的意思。
例如: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孟子·公孙丑下》六、之
“之”字分属两个词类:一是代词,一是连词。
代词“之”已在“代词”一节里介绍过了,这里只谈连词“之”。
连词“之”的作用主要有两种。
第一,连接定语和中心语,表示领属关系或修饰关系。
例如:
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
《淮南子·女娲补天》
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
《韩非子·五蠹》
“之”字的第二种用法是插在主谓结构中间,使这个主谓结构变为名词性的偏正结构,用来充当句子的主语、宾语或状语。
例如:
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
《左传·齐恒公伐楚》
甚矣,汝之不惠!《列子·汤问》
不虞君之涉吾地也。
《左传·齐恒公伐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