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立体几何讲义(二)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二 《基本立体图形》立体几何初步(第二课时旋转体及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
[解析] ①以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为轴旋转一周才可以得到圆锥,故错误;②以 直角梯形垂直于底边的一腰为轴旋转一周可得到圆台,故错误;③它们的底面为圆 面,故正确;④正确;作球的一个截面,在截面的圆周上任意取四点,则这四点就 在球面上,故⑤错误;球面上任意三点一定不共线,故⑥错误.
[答案] ③④
课前 • 自主探究 课堂 • 互动探究 课后 • 素养培优 课时 • 跟踪训练
[教材提炼] 知识点一 圆柱的结构特征 预习教材,思考问题 圆柱是由几个平面围成的吗?若不是,它又是怎么构成的呢?
[提示] 圆柱的面不都是平的,如侧面就是曲的.它是以矩形的一条边为旋转轴, 其余三条边旋转一周形成的面围成的旋转体.
2.已知 AB 是直角梯形 ABCD 中与底边垂直的一腰,如图.分别 以 AB、BC、CD、DA 为轴旋转,试说明所得几何体的结构特征.
解析:(1)以 AB 为轴旋转所得旋转体是圆台.如图①所示. (2)以 BC 边为轴旋转所得的旋转体是一组合体:下部为圆柱,上部为圆锥.如图② 所示. (3)以 CD 边为轴旋转所得的旋转体为一组合体:上部为圆锥,下部为圆台,再挖去 一个小圆锥.如图③所示.
若本例中蚂蚁围绕圆柱转两圈,如图,则它爬行的最短距离是多少?
解析:可把圆柱展开两次,如图,则 AB′即为所求. ∵AB=2,BB′=2×2π×1=4π, ∴AB′= AB2+BB′2= 4+16π2=2 1+4π2. 故蚂蚁爬行的最短距离为 2 1+4π2.
一般地,沿多面体或旋转体的表面最短距离(路程)问题,用侧面展开解决.
答案:C
3.如图所示的组合体,其结构特征是 ( ) A.两个圆锥 B.两个圆柱 C.一个棱锥和一个棱柱 D.一个圆锥和一个圆柱
解析:题图所示的几何体是由一个圆锥和一个圆柱构成的组合体.
高中数学第1章立体几何初步1.2.2空间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讲义苏教版必修2
1.2.2 空间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1.空间两直线的位置关系2.公理4及等角定理(1)公理4: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符号表示:⎭⎪⎬⎪⎫a ∥b b ∥c ⇒a ∥c .(2)等角定理:如果一个角的两边和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并且方向相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3.异面直线的判定及其所成的角 (1)异面直线的判定定理提示:(1)异面直线的定义表明异面直线不具备确定平面的条件.异面直线既不相交,也不平行.(2)不能把异面直线误认为分别在不同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如图中,虽然有a α,b β,即a 、b 分别在两个不同的平面内,但是因为a ∩b =O ,所以a 与b 不是异面直线.(2)异面直线所成的角①定义:a 与b 是异面直线,经过空间任意一点O ,作直线a ′∥a ,b ′∥b ,我们把直线a ′和b ′所成的锐角(或直角)叫做异面直线a ,b 所成的角.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θ的取值范围:0°<θ≤90°.③当θ=π2时,a 与b 互相垂直,记作a ⊥b .1.思考辨析(1)如果a ⊥b ,b ⊥c ,则a ∥c .( )(2)如果a ,b 是异面直线,b ,c 是异面直线,则a ,c 也是异面直线.( ) (3)如果a ,b 相交,b ,c 相交,则a ,c 也相交. ( ) (4)如果a ,b 共面,b ,c 共面,则a ,c 也共面. ( )[答案] (1)× (2)× (3)× (4)×2.已知棱长为a 的正方体ABCD A ′B ′C ′D ′中,M ,N 分别为CD ,AD 的中点,则MN 与A ′C ′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平行 [如图所示,MN 12AC ,又∵ACA ′C ′, ∴MN 12A ′C ′.]3.已知AB ∥PQ ,BC ∥QR ,∠ABC =30°,则∠PQR 等于__________.30°或150° [∠ABC 的两边与∠PQR 的两边分别平行,但方向不能确定是否相同,所以∠PQR =30°或150°.]4.已知a ,b 是异面直线,直线c ∥直线a ,则c 与b 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 相交或异面 [a ,b 是异面直线,直线c ∥直线a ,因而c 不平行于b ,若c ∥b ,则a ∥b ,与已知矛盾,因而c 不平行于b .]①两条直线无公共点,则这两条直线平行;②两条不重合的直线若不是异面直线,则必相交或平行;③过平面外一点与平面内一点的直线与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均构成异面直线; ④和两条异面直线都相交的两直线必是异面直线. (2)a ,b ,c 是空间中三条直线,下列给出几个说法: ①若a ∥b ,b ∥c ,则a ∥c ;②a ∥b 是指直线a ,b 在同一平面内且没有公共点;③若a ,b 分别在两个相交平面内,则这两条直线不可能平行.其中正确的有__________.(填序号)思路探究:根据空间两直线位置关系的有关概念及公理4进行判断.(1)② (2)①② [(1)对于①,空间两直线无公共点,则可能平行,也可能异面,因此①不正确;对于②,因为空间两条不重合的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三种:平行、相交或异面,所以②正确;对于③,过平面外一点与平面内一点的直线和过平面内这点的直线是相交直线,因此③不正确;对于④,和两条异面直线都相交的两直线可能是相交直线,也可能是异面直线,因此④不正确.(2)由公理4知①正确;由平行线的定义知②正确;若α∩β=l ,a α,b β,a ∥l ,b ∥l ,则a ∥b ,③错误.]空间两直线的位置关系为相交、平行、异面,若两直线有交点则为相交,若两直线共面且无交点则为平行,若以上情况均不满足则为异面.1.如图所示,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判断下列直线的位置关系: ①直线A 1B 与直线D 1C 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 ②直线A 1B 与直线B 1C 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 ③直线D 1D 与直线D 1C 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 ④直线AB 与直线B 1C 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①平行 ②异面 ③相交 ④异面 [直线A 1B 与直线D 1C 在平面A 1BCD 1中,且没有交点,则两直线平行,所以①应该填“平行”;点A 1,B ,B 1在一个平面A 1BB 1内,而C 不在平面A 1BB 1内,则直线A 1B 与直线B 1C 异面.同理,直线AB 与直线B 1C 异面,所以②④都应该填“异面”;直线D 1D 与直线D 1C 显然相交于D 1点,所以③应该填“相交”.]1.如图所示,在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是平行四边形,若E ,F ,G ,H 分别为PA ,PB ,PC ,PD 的中点.那么四边形EFGH 是什么四边形?为什么?[提示] 平行四边形.因为在△PAB 中, ∵E ,F 分别是PA ,PB 的中点, ∴EF 12AB ,同理GH 12DC .∵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ABCD ,∴EFGH ,∴四边形EFGH 是平行四边形.2.如果两条相交直线和另两条相交直线分别平行,那么由等角定理能推出什么结论? [提示] 这两条直线所成的锐角(或直角)相等.【例2】 如图所示,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E ,F ,E 1,F 1分别为棱AD ,AB ,B 1C 1,C 1D 1的中点.求证:∠EA 1F =∠E 1CF 1.思路探究:解答本题时,可先证明角的两边分别平行,即A 1E ∥CE 1,A 1F ∥CF 1,然后根据等角定理,得出结论.[证明] 如图所示,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取A 1B 1的中点M ,连结BM ,MF 1, 则BF =A 1M =12AB .又BF ∥A 1M ,∴四边形A 1FBM 为平行四边形, ∴A 1F ∥BM .而F 1,M 分别为C 1D 1,A 1B 1的中点,则F 1MC 1B 1. 而C 1B 1BC ,∴F 1M ∥BC ,且F 1M =BC . ∴四边形F 1MBC 为平行四边形, ∴BM ∥F 1C .又BM ∥A 1F , ∴A 1F ∥CF 1.同理取A 1D 1的中点N ,连结DN ,E 1N ,则A 1NDE , ∴四边形A 1NDE 为平行四边形, ∴A 1E ∥DN .又E 1N ∥CD ,且E 1N =CD , ∴四边形E 1NDC 为平行四边形, ∴DN ∥CE 1,∴A 1E ∥CE 1.∴∠EA 1F 与∠E 1CF 1的两边分别对应平行. 即A 1E ∥CE 1,A 1F ∥CF 1, ∴∠EA 1F =∠E 1CF 1.运用公理4的关键是寻找“中间量”即第三条直线.证明角相等的常用方法是等角定理,另外也可以通过证明三角形相似或全等来实现.2.如图,已知棱长为a 的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M ,N 分别是棱CD ,AD 的中点.(1)求证:四边形MNA 1C 1是梯形; (2)求证:∠DNM =∠D 1A 1C 1. [证明] (1)在△ADC 中, ∵M ,N 分别是CD ,AD 的中点, ∴MN 是△ADC 的中位线.∴MN 12AC .由正方体性质知,ACA 1C 1, ∴MN 12A 1C 1,即MN ≠A 1C 1.∴四边形MNA 1C 1是梯形. (2)由(1)可知MN ∥A 1C 1, 又因为ND ∥A 1D 1,而∠DNM 与∠D 1A 1C 1均是直角三角形的锐角, ∴∠DNM =∠D 1A 1C 1.11111111DB 1与EF 所成角的大小.思路探究:先根据异面直线所成角的定义找出角,再在三角形中求解.[解] 法一:如图(1),连结A 1C 1,B 1D 1,并设它们相交于点O ,取DD 1的中点G ,连结OG ,A 1G ,C 1G ,则OG ∥B 1D ,EF ∥A 1C 1,(1)∴∠GOA 1为异面直线DB 1与EF 所成的角或其补角. ∵GA 1=GC 1,O 为A 1C 1的中点. ∴GO ⊥A 1C 1.∴异面直线DB 1与EF 所成的角为90°.法二:如图(2),连结A 1D ,取A 1D 的中点H ,连结HE ,HF ,则HE ∥DB 1,且HE =12DB 1.(2)于是∠HEF 为异面直线DB 1与EF 所成的角或补角.设AA 1=1.则EF =22,HE =32, 取A 1D 1的中点I ,连结IF ,IH ,则HI ⊥IF , ∴HF 2=HI 2+IF 2=54,∴HF 2=EF 2+HE 2.∴∠HEF =90°,∴异面直线DB 1与EF 所成的角为90°.法三:如图(3),在原正方体的右侧补上一个全等的正方体,连结DQ ,B 1Q ,则B 1Q ∥EF .(3)于是∠DB 1Q 为异面直线DB 1与EF 所成的角或其补角.设AA 1=1,则DQ =22+1=5,B 1D =12+12+12=3,B 1Q =12+12=2,所以B 1D 2+B 1Q 2=DQ 2,从而异面直线DB 1与EF 所成的角为90°.求两条异面直线所成角的步骤(1)恰当选点,用平移法构造出一个相交角. (2)证明这个角就是异面直线所成的角(或补角).(3)把相交角放在平面图形中,一般是放在三角形中,通过解三角形求出所构造的角的度数.(4)给出结论:若求出的平面角是锐角或直角,则它就是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若求出的角是钝角,则它的补角才是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3.如图所示,在空间四边形ABCD 中,AB =CD ,AB ⊥CD ,E ,F 分别为BC ,AD 的中点,求EF 和AB 所成的角.[解] 如图所示,取BD 的中点G ,连结EG ,FG . ∵E ,F ,G 分别为BC ,AD ,BD 的中点,AB =CD , ∴EG 12CD ,GF 12AB .∴∠GFE 就是EF 与AB 所成的角或其补角. ∵AB ⊥CD ,∴EG ⊥GF , ∴∠EGF =90°. ∵AB =CD ,∴EG =GF , ∴△EFG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GFE =45°,即EF 和AB 所成的角为45°.1.本节课的重点是会判断空间两直线的位置关系,理解异面直线的定义,会求两异面直线所成的角,能用公理4和等角定理解决一些简单的相关问题.难点是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2.本节课要重点掌握的规律方法(1)判断两条直线位置关系的方法.(2)证明两条直线平行的方法.(3)求异面直线所成角的解题步骤.3.本节课的易错点是将异面直线所成的角求错.1.分别在两个相交平面内的两条直线间的位置关系是( )A.平行B.相交C.异面D.以上皆有可能[答案] D2.若空间两条直线a和b没有公共点,则a与b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平行或异面[若直线a和b共面,则由题意可知a∥b;若a和b不共面,则由题意可知a与b是异面直线.]3.空间中有一个∠A的两边和另一个∠B的两边分别平行,∠A=70°,则∠B=________.70°或110°[∵∠A的两边和∠B的两边分别平行,∴∠A=∠B或∠A+∠B=180°,又∠A=70°,∴∠B=70°或110°.]4.如图,已知长方体ABCDA′B′C′D′中,AB=23,AD=23,AA′=2.(1)BC和A′C′所成的角是多少度?(2)AA′和BC′所成的角是多少度?[解](1)因为BC∥B′C′,所以∠B′C′A′是异面直线A′C′与BC所成的角.在Rt△A′B′C′中,A′B′=23,B′C′=23,所以∠B′C′A′=45°.(2)因为AA′∥BB′,所以∠B′BC′是异面直线AA′和BC′所成的角.在Rt△BB′C′中,B′C′=AD=23,BB′=AA′=2,所以BC′=4,∠B′BC′=60°.因此,异面直线AA′与BC′所成的角为60°.。
必修二立体几何知识点
高中数学必修2知识点第一章空间几何体1.1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1)棱柱:定义:有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四边形,且每相邻两个四边形的公共边都互相平行,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几何体。
分类:以底面多边形的边数作为分类的标准分为三棱柱、四棱柱、五棱柱等。
表示:用各顶点字母,如五棱柱'''''EDCBAABCDE-或用对角线的端点字母,如五棱柱'AD几何特征:两底面是对应边平行的全等多边形;侧面、对角面都是平行四边形;侧棱平行且相等;平行于底面的截面是与底面全等的多边形。
(2)棱锥定义:有一个面是多边形,其余各面都是有一个公共顶点的三角形,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分类:以底面多边形的边数作为分类的标准分为三棱锥、四棱锥、五棱锥等表示:用各顶点字母,如五棱锥'''''EDCBAP-几何特征:侧面、对角面都是三角形;平行于底面的截面与底面相似,其相似比等于顶点到截面距离与高的比的平方。
(3)棱台:定义:用一个平行于棱锥底面的平面去截棱锥,截面和底面之间的部分分类:以底面多边形的边数作为分类的标准分为三棱态、四棱台、五棱台等表示:用各顶点字母,如五棱台'''''EDCBAP-几何特征:①上下底面是相似的平行多边形②侧面是梯形③侧棱交于原棱锥的顶点(4)圆柱:定义:以矩形的一边所在的直线为轴旋转,其余三边旋转所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几何特征:①底面是全等的圆;②母线与轴平行;③轴与底面圆的半径垂直;④侧面展开图是一个矩形。
(5)圆锥:定义:以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为旋转轴,旋转一周所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几何特征:①底面是一个圆;②母线交于圆锥的顶点;③侧面展开图是一个扇形。
(6)圆台:定义:用一个平行于圆锥底面的平面去截圆锥,截面和底面之间的部分几何特征:①上下底面是两个圆;②侧面母线交于原圆锥的顶点;③侧面展开图是一个弓形。
(2021年整理)高中数学第一二章立体几何复习讲义人教版必修二.doc
高中数学第一二章立体几何复习讲义人教版必修二.doc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数学第一二章立体几何复习讲义人教版必修二.doc)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数学第一二章立体几何复习讲义人教版必修二.doc的全部内容。
一、立体几何知识点归纳第一章空间几何体(一)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征(1)多面体——由若干个平面多边形围成的几何体。
围成多面体的各个多边形叫叫做多面体的面,相邻两个面的公共边叫做多面体的棱,棱与棱的公共点叫做顶点。
旋转体——把一个平面图形绕它所在平面内的一条定直线旋转形成的封闭几何体。
其中,这条定直线称为旋转体的轴.(2)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1.棱柱1.1棱柱——有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四边形,并且每相邻两个四边形的公共边都互相平行,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叫做棱柱。
1.2相关棱柱几何体系列(棱柱、斜棱柱、直棱柱、正棱柱)的关系:①⎧⎪⎧−−−−−→⎨⎪−−−−−→⎨⎪⎪⎩⎩底面是正多形棱垂直于底面斜棱柱棱柱正棱柱直棱柱其他棱柱底面为平行四边形侧棱垂直于底面底面为矩形底面为正方形1。
3棱柱的性质:①侧棱都相等,侧面是平行四边形;②两个底面与平行于底面的截面是全等的多边形;③过不相邻的两条侧棱的截面是平行四边形;④直棱柱的侧棱长与高相等,侧面与对角面是矩形.1。
4长方体的性质:①长方体一条对角线长的平方等于一个顶点上三条棱的平方和;【如图】222211AC AB AD AA =++的三条棱②(了解)长方体的一条对角线1AC 与过顶点A所成的角分别是αβγ,,,那么222cos cos cos 1αβγ++=,222sin sin sin 2αβγ++=;③(了解)长方体的一条对角线1AC 与过顶点A 的相邻三个面所成的角分别是αβγ,,,则222cos cos cos 2αβγ++=,222sin sin sin 1αβγ++=.1。
高一数学基础知识讲义(2021)——立体几何二
高一数学基础知识讲义(2021)——立体几何二第七讲立体几何二——立体几何之空间几何体与空间坐标系知识要点一:棱柱、棱锥、棱台的结构特征⑴多面体的结构特征:多面体是由若干个平面多变形所围成的几何体,各个多边形叫做多面体的面,相邻面的公共边叫做多面体的棱,棱和棱的公共点叫做多面体的顶点,连接不在同一面上的两个顶点的线段叫做多面体的对角线。
⑵棱柱:(棱柱有两个互相平行的面,夹在这两个平行平面间的每相邻两个面的交线都相互平行)①棱柱的两个相互平行的面叫做棱柱的底面,其余各面叫做棱柱的侧面,两侧面的公共边叫做棱柱的侧棱;棱柱的两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棱柱的高。
②棱柱的分类:棱柱的分类有两种一是:底面是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分别叫做三棱柱、四棱柱、五棱柱……二是:分为斜棱柱和直棱柱。
进一步说:侧棱与底面不垂直的棱柱叫做斜棱柱;侧棱与底面垂直的棱柱叫直棱柱;底面是正多边形的直棱柱叫做正棱柱。
特别地,有一些特别的四棱柱我们这里也和大家强调一下:底面是平行四边形的棱柱叫做平行六面体,侧棱与底面垂直的平行六面体叫直平行六面体,底面是矩形的直平行六面体是长方体,棱长相等的长方体是正方体。
③面积与体积:()S ch c h =直棱柱侧面积底面多边形周长,直棱柱的高全面积或表面积的等于侧面积与底面积的和。
()V Sh S h =柱底面积,高⑶棱锥:①定义:有一个面是多边形,而其余各面都是有一个公共点的三角形。
②棱锥中有公共顶点的各三角形,叫做棱锥的侧面;各侧面的公共顶点叫做棱锥的顶点;相邻两侧面的公共边叫做棱锥的侧棱;多边形做棱锥的底面;顶点到底面的距离叫做棱锥的高。
③棱锥的分类:底面是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分别叫做三棱锥、四棱锥、五棱锥……正棱锥:如果棱锥的底面是正多边形,且它的顶点在过底面中心且与底面垂直的直线上,则这个棱锥叫做正棱锥。
正棱锥各个侧面都是全等的等腰三角形,这些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都相等,叫做棱锥的斜高。
高三数学立体几何专题复习讲义资料
1平行关系例题讲解:例1:已知四面体ABCD 中:M 、N 分别是△ABC 和△ACD 的重心:求证:(1)MN ∥平面ABD : (2)BD ∥平面CMN 。
答案与提示:连CM 、CN 分别交AB 、AD 于E 、F :连EF :易证 MN ∥EF ∥BD例2.已知边长为10的等边三角形ABC 的顶点A 在平面α内:顶点B 、C 在平面α的上方:BD 为AC 边上的中线:B 、C 到平面α的距离BB 1=2:CC 1=4. (1)求证:BB 1∥平面ACC 1 (2)求证:BD ⊥平面ACC 1 (3)求四棱锥A -BCC 1B 1的体积 答案与提示:(3)307例3.已知P A ⊥平面ABCD :四边形ABCD 是矩形:M 、N 分别是AB 、PC 的中点.(1) 求证:MN ∥平面P AD : (2) 求证:MN ⊥CD :(3) 若平面PCD 与平面ABCD 所成二面角为θ:问能否确定θ的值:使得MN 是异面直线AB 与PC 的公垂线.答案与提示:(3)45°备用题如图,在三棱锥P -ABC 中:P A ⊥面ABC :△ABC 为正三角形: D 、E 分别为BC 、AC 的中点:设AB =2P A =2:(1)如何在BC 上找一点F :使AD ∥平面PEF ?说明理由: (2)对于(1)中的点F :求二面角P -EF -A 的大小: 答案与提示:(1)F 为CD 中点(2)arctan2作业D CB M AN P在正四棱柱ABCD -A 1B 1C 1D 1中:AA 1=12 AB :点E 、M 分别为A 1B 、C 1C 的中点:过A 1:B :M 三点的平面交C 1D 1于点N 。
(1)求证:EM ∥平面ABCD : (2)求二面角B -A 1N -B 1的正切值。
答案与提示:(2)arctan542垂直关系例题讲解:例1:如图,在三棱锥P -ABC 中:AB =BC =CA :P A ⊥底面ABC :D 为AB 的中点.(1)求证:CD ⊥PB :(2)设二面角A -PB -C 的平面角为α:且tan α=7:若底面边长为1:求三棱锥P -ABC 的体积. 答案与提示:(2)18例2:已知ABCD —A 1B 1C 1D 1是棱长为a 的正方体:E 、F 分别是棱AA 1和CC 1的中点:G 是A 1C 1的中点.(1)求证平面BFD 1E ⊥平面BGD 1: (2)求点G 到平面BFD 1E 的距离: (3)求四棱锥A 1-BFD 1E 的体积.答案与提示:(2)66a (3) 16a 3例3:四边形ABCD 中.AD ∥BC :AD =AB :∠BCD =45°:∠BAD =90°:将△ABD 沿对角线BD 折起:记折起点A 的位置为P :且使平面PBD ⊥平面BCD . (1)求证:CD ⊥平面PBD :(2)求证:平面PBC ⊥平面PDC : (3)求二面角P —BC —D 的大小.答案与提示:(2)先证PB ⊥面PCD (3)arctan 2备用题在三棱锥S -ABC 中:已知SA =4:AB =AC :BC =3 6 ,∠SAB =∠SAC =45°,SA 与底面ABC 所的角为30°.BA PD CE(1)求证:SA ⊥BC :(2)求二面角S —BC —A 的大小: (3)求三棱锥S —ABC 的体积. 答案与提示:(2)arctan 23 3 (3)9 2作业1.在四棱锥P -ABCD 中:已知PD ⊥底面ABCD :底面ABCD 为等腰梯形,且∠DAB =60°:AB =2CD :∠DCP =45°:设CD =a .(1)求四棱锥P -ABCD 的体积. (2)求证:AD ⊥PB . 答案与提示:(1)34a 32.如图:正三角形ABC 与直角三角形BCD 成直二面角:且∠BCD =90°:∠CBD =30°.(1)求证:AB ⊥CD :(2)求二面角D —AB —C 的大小: 答案与提示:(2)arctan 233 空间角例1、如图1:设ABC -A 1B 1C 1是直三棱柱:F 是A 1B 1的中点:且SC CBAAAB(1)求证:AF ⊥A 1C : (2)求二面角C -AF -B 的大小.解:(1)如图2:设E 是AB 的中点:连接CE :EA 1.由ABC -A 1B 1C 1是直三棱柱:知AA 1⊥平面ABC :而CE 平面ABC :所以CE ⊥AA 1:∵AB =2AA 1=2a :∴AA 1=a :AA 1⊥AE :知AA 1FE 是正方形:从而AF ⊥A 1E .而A 1E 是A 1C 在平面AA 1FE 上的射影:故AF ⊥A 1C :(2)设G 是AB 1与A 1E 的中点:连接CG .因为CE ⊥平面AA 1B 1B :AF ⊥A 1E :由三垂线定理:CG ⊥AF :所以∠CGE 就是二面角C -AF -B 的平面角.∵AA 1FE 是正方形:AA 1=a :∴11222EG EA a ==: ∴2216222CG a a =-=: ∴tan ∠CGE =6232CG EG a ===:∠CGE =60:从而二面角C -AF -B 的大小为60。
高中数学必修2期末复习立体几何知识点讲义(经典)
高中数学必修2立体几何知识点1.1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定义,性质棱柱:棱锥:棱台:圆柱:圆锥:圆台:球:1.2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1 三视图:正视图:从前往后侧视图:从左往右俯视图:从上往下2斜二测画法的步骤:1.3 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一)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侧面积公式扇形的面积公式213602n RS lrπ==扇形(其中l表示弧长,r表示半径)(二)空间几何体的体积公式第二章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2.1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1 平面含义:平面是无限延展的,无大小,无厚薄。
2 平面的画法及表示(1)平面的画法:水平放置的平面通常画成一个平行四边形,锐角画成450,且横边画成邻边的2倍长(2)平面通常用希腊字母α、β、γ等表示,如平面α、平面β等,也可以用表示平面的平行四边形的四个顶点或者相对的两个顶点的大写字母来表示,如平面AC、平面ABCD等。
3 三个公理:(1)公理1: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在此平面内(2)公理2:过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推论1:经过一条直线与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推论2:经过两条平行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推论3:经过两条相交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3)公理3:如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过该点的公共直线。
公理3作用:判定两个平面是否相交的依据2.1.2 空间中直线与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1 空间的两条直线有如下三种关系:相交直线:同一平面内,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平行直线:同一平面内,没有公共点;异面直线:不同在任何一个平面内,没有公共点。
2 公理4: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强调:公理4实质上是说平行具有传递性,在平面、空间这个性质都适用。
公理4作用:判断空间两条直线平行的依据。
3 等角定理:空间中如果两个角的两边分别对应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
定理的推论:如果两条相交直线和另两条相交直线分别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所成的锐角(或直角)相等. 2.1.3 —2.1.4 空间中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1、直线与平面有三种位置关系:(1)直线在平面内——有无数个公共点(2)直线与平面相交——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3)直线在平面平行——没有公共点特别指出:直线与平面相交或平行的情况统称为直线在平面外,可用aα⊄来表示2.2.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一、判定两线平行的方法1、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2、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3、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平行,经过这条直线的平面和这个平面相交,那么这条直线就和交线平行4、如果两个平行平面同时和第三个平面相交,那么它们的交线平行5、在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可依据平面几何的定理证明二、判定线面平行的方法1、据定义: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没有公共点2、如果平面外的一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则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平行3、两面平行,则其中一个平面内的直线必平行于另一个平面4、平面外的两条平行直线中的一条平行于平面,则另一条也平行于该平面5、平面外的一条直线和两个平行平面中的一个平面平行,则也平行于另一个平面三、判定面面平行的方法1、定义:没有公共点2、如果一个平面内有两条相交直线都平行于另一个平面,则两面平行3 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4、平行于同一平面的两个平面平行四、面面平行的性质1、两平行平面没有公共点2、两平面平行,则一个平面上的任一直线平行于另一平面3、两平行平面被第三个平面所截,则两交线平行4、垂直于两平行平面中一个平面的直线,必垂直于另一个平面五、判定线面垂直的方法1、定义:如果一条直线和平面内的任何一条直线都垂直,则线面垂直2、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线垂直,则线面垂直3、如果两条平行直线中的一条垂直于一个平面,则另一条也垂直于该平面4、一条直线垂直于两个平行平面中的一个平面,它也垂直于另一个平面5、如果两个平面垂直,那么在一个平面内垂直它们交线的直线垂直于另一个平面6、如果两个相交平面都垂直于另一个平面,那么它们的交线垂直于另一个平面六、判定两线垂直的方法90角1、定义:成︒2、直线和平面垂直,则该线与平面内任一直线垂直3、在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如果和这个平面的一条斜线的射影垂直,那么它也和这条斜线垂直4、在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如果和这个平面的一条斜线垂直,那么它也和这条斜线的射影垂直5、一条直线如果和两条平行直线中的一条垂直,它也和另一条垂直七、判定面面垂直的方法1、定义:两面成直二面角,则两面垂直2、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一条垂线,则这个平面垂直于另一平面八、面面垂直的性质901、二面角的平面角为︒2、在一个平面内垂直于交线的直线必垂直于另一个平面3、相交平面同垂直于第三个平面,则交线垂直于第三个平面九线面角的求法1.定义法:平面的斜线与斜线在平面内的射影所成的角即为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
必修二 立体几何复习讲义
必修二立体几何复习讲义一、基础知识梳理:1、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2、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定义三视图:正视图(光线从几何体的前面向后面正投影);侧视图(从左向右)、俯视图(从上向下)注:正视图反映了物体上下、左右的位置关系,即反映了物体的高度和长度;俯视图反映了物体左右、前后的位置关系,即反映了物体的长度和宽度;侧视图反映了物体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即反映了物体的高度和宽度。
3、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斜二测画法斜二测画法特点:①原来与x轴平行的线段仍然与x平行且长度不变;②原来与y轴平行的线段仍然与y平行,长度为原来的一半。
4、柱体、锥体、台体的表面积与体积(1)几何体的表面积为几何体各个面的面积的和。
(2)特殊几何体表面积公式(c为底面周长,h为高,'h为斜高,l为母线)chS=直棱柱侧面积rhSπ2=圆柱侧'21chS=正棱锥侧面积rlSπ=圆锥侧面积')(2121hccS+=正棱台侧面积lRrSπ)(+=圆台侧面积()lrrS+=π2圆柱表()lrrS+=π圆锥表()22RRlrlrS+++=π圆台表(3)柱体、锥体、台体的体积公式V Sh=柱2V S h r hπ==圆柱13V S h=锥hrV231π=圆锥''1()3V S S S S h=++台(4)球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公式:V球=343Rπ;S球面=24Rπ5、空间点、直线、平面的位置关系(1)平面①平面的概念: A.描述性说明; B.平面是无限伸展的;②平面的表示:通常用希腊字母α、β、γ表示,如平面α(通常写在一个锐角内);也可以用两个相对顶点的字母来表示,如平面BC。
③ 点与平面的关系:点A 在平面α内,记作A α∈;点A 不在平面α内,记作A α∉点与直线的关系:点A 的直线l 上,记作:A ∈l ; 点A 在直线l 外,记作A ∉l ;直线与平面的关系:直线l 在平面α内,记作l ⊂α;直线l 不在平面α内,记作l ⊄α。
立体几何讲义
立体几何讲义一、三种平行关系的相互转化:判定定理 判定定理线线平行 线面平行 面面平行 定义 性质定理例1、如图,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1)若P 为11B D 的中点,证明:1||AP BC D 面 (2) 若P 为11B D 的动点,证明:1||AP BC D 面 (3)若面11111BC D A B C D l =面证明:11||l B D2.如图,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ABCD ﹣A1B1C1D1中,点E ,F 分别是棱BC ,CC1的中点,P 是侧面BCC1B1内一点,若A1P ∥平面AEF ,则线段A1P 长度的取值范围是( ) A .[1,] B .[,] C .[,] D .[,]3、如图,若Ω是长方体1111ABCD-A B C D 被平面EFGH 截去几何体11EFGH B C 后得到的几何体,其中E 为线段11A B 上异于1B 的点,F 为线段1B B 上异于1B 的点,且EH ∥11A D ,则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 EH ∥FG B.四边形EFGH 是矩形 C. Ω是棱柱 D. Ω是棱台4、如图,E 是以AB 为直径的半圆上异于A 、B 的点,矩形ABCD 所在的平面垂直于该半圆所在的平面 (Ⅱ)设平面ECD 与半圆弧的另一个交点为F . 试证://EF AB ;思考:平面α过正方体ABCD —A1B1C1D1的顶点A ,11//CB D α平面,ABCD m α=平面,11ABB A n α=平面,则m ,n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A )32 (B )22(C )33 (D )13二、垂直关系:(1)垂直要集中,然后由旧垂推出新垂判定定理 判定定理线线垂直 线面垂直 面面垂直 定义 性质定理注:(1)线面垂直的性质又揭示了平行与垂直之间的转化 (2)转化的思想:⊥⊥⇒⊥⇒⇒线线或利用面面的性质(后者较多)证明(或做出)线面体积高体积例1、如图,在斜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90BAC ∠=,1BC AC ⊥,则1C 在底面ABC 上的射影必在( )A.直线AB 上B.直线BC 上C.直线AC 上D.△ABC 内部回顾:如图,棱长为1的正方体1111D C B A ABCD -中,P 为线段B A 1上的动点,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有__________ ①P D DC 11⊥ ②平面⊥P A D 11平面AP A 1C 1B 1A 1CBA D 1C 1B 1A 1③三棱锥11_C PDD 的体积与P 点位置无关④若动点Q 在正方体的表面上运动,且总保持1AQ BD ⊥。
2020届高三数学一轮复习立体几何专题讲义教案 北师大
第八编立体几何8.1 空间几何体的结构及其三视图和直观图1.下列不正确的命题的序号是 .①有两个面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四边形的几何体叫棱柱②有两个面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平行四边形的几何体叫棱柱③有一个面是多边形,其余各面都是三角形的几何体叫棱锥④有一个面是多边形,其余各面都是有一个公共顶点的三角形的几何体叫棱锥答案①②③2.如果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半圆,那么这个圆锥的顶角(圆锥轴截面中两条母线的夹角)是 .答案60°3.如果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单位长度:cm),则此几何体的表面积是 cm2.答案(20+42)4.(2008·宁夏文,14)一个六棱柱的底面是正六边形,其侧棱垂直于底面,已知该六棱柱的顶点都在同一个球面上,且该六棱柱的高为3,底面周长为3,那么这个球的体积为 .答案345.已知正三角形ABC的边长为a,那么△ABC的直观图△A′B′C′的面积为 .答案166a2例1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填序号).①各个面都是三角形的几何体是三棱锥②以三角形的一条边所在直线为旋转轴,其余两边旋转形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叫圆锥③棱锥的侧棱长与底面多边形的边长相等,则此棱锥可能是六棱锥基础自测④圆锥的顶点与底面圆周上的任意一点的连线都是母线 答案 ①②③解析 ①错误.如图所示,由两个结构相同的三棱锥叠放在一起构成的几何体,各面都是三角形,但它不一定 是棱锥.②错误.如下图,若△ABC 不是直角三角形或是直角三角形,但旋转轴不是直角边,所得的几何体都不是圆锥.③错误.若六棱锥的所有棱长都相等,则底面多边形是正六边形.由几何图形知,若以正六边形为底面,侧棱长必然要大于底面边长. ④正确.例2 (14分)已知△ABC 的直观图A ′B ′C ′是边长为a 的正三角形,求原三角形ABC 的面积. 解 建立如图所示的xOy 坐标系,△ABC 的顶点C 在y 轴上,AB 边在x 轴上,OC 为△ABC 的 高.3分 把y 轴绕原点顺时针旋转45°得y ′轴,则点C 变为点C ′,且OC=2OC ′,A 、B 点即为A ′、 B ′点,AB=A ′B ′.6分已知A ′B ′=A ′C ′=a ,在△OA ′C ′中, 由正弦定理得''sin C OA OC ∠=ο45sin ''C A ,9分所以OC ′=a οο45sin 120sin =a 26, 所以原三角形ABC 的高OC=6a , 12分 所以S △ABC =21×a ×6a=a 262.14分例3 一个正三棱柱的三视图如图所示,求这个三棱柱的表面积和体积.解 由三视图易知,该正三棱柱的形状如图所示:且AA ′=BB ′=CC ′=4cm,正三角形ABC 和正三角形A ′B ′C ′的高为23cm.∴正三角形ABC 的边长为|AB|=ο60sin 32=4.∴该三棱柱的表面积为 S=3×4×4+2×21×42sin60°=48+83(cm 2). 体积为V=S 底·|AA ′|=21×42sin60°×4=163(cm 3). 故这个三棱柱的表面积为(48+83)cm 2,体积为163cm 3.例4 棱长为2的正四面体的四个顶点都在同一个球面上,若过该球球心的一个截面如图所示, 求图中三角形(正四面体的截面)的面积. 解 如图所示,△ABE 为题中的三角形, 由已知得AB=2,BE=2×23=3, BF=32BE=332,AF=22BF AB -=344-=38, ∴△ABE 的面积为 S=21×BE ×AF=21×3×38=2. ∴所求的三角形的面积为2.1.如果四棱锥的四条侧棱都相等,就称它为“等腰四棱锥”,四条侧棱称为它的腰,以下四个命题中为真命题的是 (填序号).①等腰四棱锥的腰与底面所成的角都相等②等腰四棱锥的侧面与底面所成的二面角都相等或互补 ③等腰四棱锥的底面四边形必存在外接圆 ④等腰四棱锥的各顶点必在同一球面上 答案 ①③④2.一个平面四边形的斜二测画法的直观图是一个边长为a 的正方形,则原平面四边形的面积等于 . 答案 22a 23.已知某几何体的俯视图是如图所示的矩形,正视图(或称主视图)是一个底边长为8、高为4的等 腰三角形,左视图(或称侧视图)是一个底边长为6、高为4的等腰三角形.(1)求该几何体的体积V ; (2)求该几何体的侧面积S.解 (1)由该几何体的俯视图、正视图、左视图可知,该几何体是四棱锥,且四棱锥的底面ABCD 是边长为6和8的矩形,高VO=4,O 点是AC 与BD 的交点. ∴该几何体的体积 V=31×8×6×4=64. (2)如图所示,侧面VAB 中,VE ⊥AB ,则 VE=22OE VO +=2234+=5∴S △VAB =21×AB ×VE=21×8×5=20 侧面VBC 中,VF ⊥BC ,则VF=22OF VO +=2244+=42. ∴S △VBC =21×BC ×VF=21×6×42=122 ∴该几何体的侧面积 S=2(S △VAB +S △VBC )=40+242.4.(2007·全国Ⅱ文,15)一个正四棱柱的各个顶点在一个直径为2 cm 的球面上.如果正四棱柱的底面边长为1 cm ,那么该棱柱的表面积为 cm 2. 答案 2+42一、填空题1.利用斜二测画法可以得到:①三角形的直观图是三角形,②平行四边形的直观图是平行四边形,③正方形的直观图是正方形,④菱形的直观图是菱形,以上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 答案 ①②2.如图所示,甲、乙、丙是三个几何体图形的三视图,甲、乙、丙对应的标号是 .①长方体;②圆锥;③三棱锥;④圆柱. 答案 ④③②3.下列几何体各自的三视图中,有且仅有两个视图相同的是 .答案 ②④4.用若干个大小相同,棱长为1的正方体摆成一个立体模型,其三视图如下:根据三视图回答此立体模型的体积为 . 答案 55.棱长为1的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的8个顶点都在球O 的表面上,E 、F 分别是棱AA 1、DD 1的中点,则直线EF 被球O截得的线段长为 .答案 26.(2008·湖北理)用与球心距离为1的平面去截球,所得的截面面积为π,则球的体积为 . 答案328π7.用小立方块搭一个几何体,使得它的正视图和俯视图如图所示,这样的几何体至少要 个小立方块.最多只能用 个小立方块.答案 9 148.如图所示,E 、F 分别是正方体的面ADD 1A 1、面BCC 1B 1的中心,则四边形BFD 1E 在该正方体的面上的正投影可能是 .(把可能的图的序号都填上)答案 ②③ 二、解答题9.正四棱台AC 1的高是17 cm ,两底面的边长分别是4 cm 和16 cm ,求这个棱台的侧棱长和斜高.解 如图所示,设棱台的两底面的中心分别是O 1、O ,B 1C 1和BC 的中点分别是E 1和E ,连接O 1O 、E 1E 、O 1B 1、OB 、O 1E 1、OE ,则四边形OBB 1O 1和OEE 1O 1都是直角梯形. ∵A 1B 1=4 cm ,AB=16 cm , ∴O 1E 1=2 cm ,OE=8 cm , O 1B 1=22 cm ,OB=82 cm , ∴B 1B 2=O 1O 2+(OB-O 1B 1)2=361 cm 2, E 1E 2=O 1O 2+(OE-O 1E 1)2=325 cm 2, ∴B 1B=19 cm ,E 1E=513cm.答 这个棱台的侧棱长为19 cm ,斜高为513cm.10.圆台的一个底面周长是另一个底面周长的3倍,轴截面的面积等于392 cm 2,母线与轴的夹角是45°,求这个圆台的高、母线长和两底面半径.解 圆台的轴截面如图所示,设圆台上下底面半径分别为x cm,3x cm.延长AA 1交OO 1的延长线于S , 在Rt △SOA 中,∠ASO=45°, 则∠SAO=45°, ∴SO=AO=3x ,∴OO 1=2x , 又S 轴截面=21(6x+2x )·2x=392,∴x=7.故圆台的高OO 1=14 (cm), 母线长l=2O 1O=142 (cm), 两底面半径分别为7 cm,21 cm.11.正四棱锥的高为3,侧棱长为7,求侧面上斜高(棱锥侧面三角形的高)为多少? 解 如图所示,正棱锥S-ABCD 中高OS=3,侧棱SA=SB=SC=SD=7, 在Rt △SOA 中, OA=22OS SA =2, ∴AC=4.∴AB=BC=CD=DA=22.作OE ⊥AB 于E ,则E 为AB 中点. 连接SE ,则SE 即为斜高,则SO ⊥OE. 在Rt △SOE 中,∵OE=21BC=2,SO=3, ∴SE=5,即侧面上的斜高为5.12. 如图所示的几何体中,四边形AA 1B 1B 是边长为3的正方形,CC 1=2,CC 1∥AA 1,这个几何体是棱柱吗?若是,指出是几棱柱.若不是棱柱,请你试用一个平面截去一部分,使剩余部分是一个棱长为2的三棱柱,并指出截去的几何体的特征,在立体图中画出截面.解 这个几何体不是棱柱;在四边形ABB 1A 1中,在AA 1上取点E ,使AE=2;在BB 1上取F 使BF=2;连接C 1E ,EF ,C 1F ,则过C 1EF 的截面将几何体分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是棱柱ABC —EFC 1,其棱长为2;截去的部分是一个四棱锥C 1—EA 1B 1F.§8.2 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1.(2008·山东)如图是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根据图中数据,可得该几何体的表面积是 .答案 122.如图所示,在棱长为4的正方体ABCD-A 1B 1C 1D 1中,P 是A 1B 1上一点,且PB 1=41A 1B 1,则多面体P-BCC 1B 1的体积为 .答案316 3.如图所示,一个空间几何体的正视图、左视图是周长为4,一个内角为60°的菱形,俯视图是圆及其圆心,那么这个几何体的表面积为 .基础自测答案 π4.已知正方体外接球的体积为332π,那么正方体的棱长等于 . 答案334 5.(2008·福建,15)若三棱锥的三个侧面两两垂直,且侧棱长均为3,则其外接球的表面积是 . 答案 9π6.三棱锥S —ABC 中,面SAB ,SBC ,SAC 都是以S 为直角顶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且AB=BC=CA=2,则三棱锥S —ABC 的表面积是 . 答案 3+3例1 如图所示,长方体ABCD-A 1B 1C 1D 1中,AB=a ,BC=b ,BB 1=c ,并且a >b >c >0. 求沿着长方体的表面自A 到C 1 的最短线路的长. 解 将长方体相邻两个面展开有下列三种可能,如图所示.三个图形甲、乙、丙中AC 1的长分别为: 22)(c b a ++=ab c b a 2222+++, 22)(c b a ++=bc c b a 2222+++, 22)(b c a ++=ac c b a 2222+++,∵a >b >c >0,∴ab >ac >bc >0. 故最短线路的长为bc c b a 2222+++.例2 如图所示,半径为R 的半圆内的阴影部分以直径AB 所在直线为轴,旋转一周得到一几何体, 求该几何体的表面积(其中∠BAC=30°)及其体积.解 如图所示,过C 作CO 1⊥AB 于O 1,在半圆中可得∠BCA=90°,∠BAC=30°,AB=2R, ∴AC=3R,BC=R,CO 1=23R, ∴S 球=4πR 2,侧圆锥1AO S =π×23R ×3R=23πR 2,侧圆锥1BO S =π×23R ×R=23πR 2, ∴S 几何体表=S 球+侧圆锥1AO S +侧圆锥1BO S =211πR 2+23πR 2=2311+πR 2, ∴旋转所得到的几何体的表面积为2311+πR 2. 又V 球=34πR 3,1AO V 圆锥=31·AO 1·πCO 12=π41R 2·AO 11BO V 圆锥=31BO 1·πCO 12=41BO 1·πR 2∴V 几何体=V 球-(1AO V 圆锥+1BO V 圆锥) =34πR 3-21πR 3=65πR 3. 例3 如图所示,长方体ABCD —A ′B ′C ′D ′中,用截面截下一个棱锥C —A ′DD ′, 求棱锥C —A ′DD ′的体积与剩余部分的体积之比. 解 已知长方体可以看成直四棱柱ADD ′A ′—BCC ′B ′. 设它的底面ADD ′A ′面积为S ,高为h ,则它的体积为V=Sh. 而棱锥C —A ′DD ′的底面面积为21S ,高是h, 因此,棱锥C —A ′DD ′的体积 V C —A ′DD ′=31×21Sh=61Sh. 余下的体积是Sh-61Sh=65Sh. 所以棱锥C —A ′DD ′的体积与剩余部分的体积之比为1∶5.例4 (14分)如图所示,在等腰梯形ABCD 中,AB=2DC=2,∠DAB=60°,E 为AB 的中点,将△ADE 与△BEC 分别沿ED 、EC 向上折起,使A 、B 重合,求形成的三棱锥的外接球的体积. 解 由已知条件知,平面图形中AE=EB=BC=CD=DA=DE=EC=1. ∴折叠后得到一个正四面体.2分方法一 作AF ⊥平面DEC ,垂足为F ,F 即为△DEC 的中心.取EC 的中点G ,连接DG 、AG , 过球心O 作OH ⊥平面AEC. 则垂足H 为△AEC 的中心.4分∴外接球半径可利用△OHA ∽△GFA 求得.∵AG=23,AF=2)33(1-=36,6分在△AFG 和△AHO 中,根据三角形相似可知,AH=33.∴OA=AF AH AG ⋅=363323⋅=46. 10分∴外接球体积为π34×OA 3=34·π·3466=π86.14分方法二 如图所示,把正四面体放在正方体中.显然,正四面体 的外接球就是正方体的外接球.6分∵正四面体的棱长为1, ∴正方体的棱长为22,∴外接球直径2R=3·22, 10分∴R=46,∴体积为π34·346⎪⎪⎭⎫⎝⎛=π86. 12分∴该三棱锥外接球的体积为π86. 14分1.如图所示,在直三棱柱ABC-A 1B 1C 1中,底面为直角三角形,∠ACB=90°,AC=6,BC=CC 1=2. P 是BC 1上一动点,则CP+PA 1的最小值是 . 答案 522.如图所示,扇形的中心角为90°,其所在圆的半径为R ,弦AB 将扇形分成两个部分,这两部分各以AO 为轴旋转一周,所得旋转体的体积V 1和V 2之比为 . 答案 1∶13.如图所示,三棱锥A —BCD 一条侧棱AD=8 cm ,底面一边BC=18 cm ,其余四条棱的棱长都是17 cm , 求三棱锥A —BCD 的体积. 解 取BC 中点M ,连接AM 、DM , 取AD 的中点N ,连接MN ∵AC=AB=CD=BD , ∴BC ⊥AM ,BC ⊥DM , 又∵AM ∩DM=M ,∴BC ⊥平面ADM ,BC=18, AC=AB=DB=DC=17. ∴AM=DM=413, ∴NM ⊥AD ,∴MN=83.∴S △ADM =21·MN ·AD =21·83·8=323. ∴V A —BCD =V B —ADM +V C —ADM=31×S △ADM ×(BM+CM )=31×323×18 =1923(cm 3).4.如图所示,已知正四棱锥S —ABCD 中,底面边长为a,侧棱长为2a.(1)求它的外接球的体积;(2)求它的内切球的表面积.解 (1)设外接球的半径为R ,球心为O ,则OA=OC=OS ,所以O 为△SAC 的外心,即△SAC 的外接圆半径就是球的半径.∵AB=BC=a ,∴AC=2a.∵SA=SC=AC=2a ,∴△SAC 为正三角形.由正弦定理得2R=a a ASC AC 36260sin 2sin ==∠ο, 因此,R=36a ,V 球=34πR 3=2768πa 3. (2)设内切球半径为r ,作SE ⊥底面ABCD 于E ,作SF ⊥BC 于F ,连接EF ,则有SF=22BF SB -=a a a 27)2()2(22=-. S △SBC =21BC ·SF=21a ×27a=47a 2. S 棱锥全=4S △SBC +S 底=(7+1)a 2.又SE=22EF SF -=22)2()27(a a -=a 26, ∴V 棱锥=31S 底h=31a 2×26a=366a . ∴r=a a a S V 12642)17(663323-=+⨯=棱锥全棱锥, S 球=4πr 2=374-πa 2.一、填空题1. 如图所示,E 、F 分别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D 边BC 、CD 的中点,沿线AF ,AE ,EF 折起来,则所围成的三棱锥的体积为 .答案 241 2.长方体的过一个顶点的三条棱长的比是1∶2∶3,对角线长为214,则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 . 答案 483.已知三棱锥S —ABC 的各顶点都在一个半径为r 的球面上,球心O 在AB 上,SO ⊥底面ABC ,AC=2r ,则球的体积与三棱锥体积的比值是 .答案 4π4.(2007·辽宁文,15)若一个底面边长为26,侧棱长为6的正六棱柱的所有顶点都在一个球的面上,则此球的体积为 .答案 4π35.已知各顶点都在一个球面上的正四棱柱高为4,体积为16,则这个球的表面积是 .答案 24π6.一个正三棱锥的四个顶点都在半径为1的球面上,其中底面的三个顶点在该球的一个大圆上,则该正三棱锥的体积是 .答案 43 7.(2008·四川理,15)已知正四棱柱的对角线的长为6,且对角线与底面所成角的余弦值为33,则该正四棱柱的体积等于 .答案 28.(2008·上海春招)已知一个凸多面体共有9个面,所有棱长均为1,其平面展开图如图所示,则该凸多面体的体积V= .答案 1+62 二、解答题9.一个正三棱台的上、下底面边长分别是3 cm 和6 cm,高是23 cm, (1)求三棱台的斜高;(2)求三棱台的侧面积和表面积.解 (1)设O 1、O 分别为正三棱台ABC —A 1B 1C 1的上、下底面正三角形的中心,如图所示,则O 1O=23,过O 1作O 1D 1⊥B 1C 1,OD ⊥BC ,则D 1D 为三棱台的斜高;过D 1作D 1E ⊥AD 于E ,则D 1E=O 1O=23, 因O 1D 1=63×3=23,OD=63×6=3, 则DE=OD-O 1D 1=3-23=23. 在Rt △D 1DE 中,D 1D=221EDE D +=22)23()23(+=3. (2)设C 、C ′分别为上、下底的周长,h ′为斜高,S 侧=21(C +C ′)h ′=21 (3×3+3×6)×3=2327(cm 2), S 表=S 侧+S 上+S 下=2327+43×32+43×62=4399 (cm 2). 故三棱台斜高为3 cm,侧面积为2327 cm 2,表面积为4399 cm 2. 10.如图所示,正△ABC 的边长为4,D 、E 、F 分别为各边中点,M 、N 、P 分别为BE 、DE 、EF 的中点,将△ABC 沿DE 、EF 、DF 折成了三棱锥以后.(1)∠MNP 等于多少度?(2)擦去线段EM 、EN 、EP 后剩下的几何体是什么?其侧面积为多少?解 (1)由题意,折成了三棱锥以后,如图所示,△MNP 为正三角形,故∠MNP=∠DAF=60°.(2)擦去线段EM 、EN 、EP 后,所得几何体为棱台,其侧面积为S 侧=S E —ADF 侧-S E —MNP 侧=3×43×22-3×43×12=439. 11.如图所示,在长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AB=BC=1,BB 1=2, E 是棱CC 1上的点,且CE=41CC 1. (1)求三棱锥C —BED 的体积;(2)求证:A 1C ⊥平面BDE.(1)解 ∵CE=41CC 1=21, ∴V C —BDE =V E —BCD =31S △BCD ·CE =31×21×1×1×21=121. (2)证明 连接AC 、B 1C.∵AB=BC ,∴BD ⊥AC.∵A 1A ⊥底面ABCD,∴BD ⊥A 1A.∵A 1A ∩AC=A ,∴BD ⊥平面A 1AC.∴BD ⊥A 1C.∵tan ∠BB 1C=B B BC 1=21, tan ∠CBE=CB CE =21,∴∠BB 1C=∠CBE. ∵∠BB 1C+∠BCB 1=90°,∴∠CBE+∠BCB 1=90°,∴BE ⊥B 1C.∵BE ⊥A 1B 1,A 1B 1∩B 1C=B 1,∴BE ⊥平面A 1B 1C ,∴BE ⊥A 1C.∵BD ∩BE=B ,BE ⊂平面BDE ,BD ⊂平面BDE ,∴A 1C ⊥平面BDE.12.三棱锥S —ABC 中,一条棱长为a,其余棱长均为1,求a 为何值时V S —ABC 最大,并求最大值.解 方法一 如图所示,设SC=a ,其余棱长均为1,取AB 的中点H ,连接HS 、HC ,则AB ⊥HC ,AB ⊥HS ,∴AB ⊥平面SHC.在面SHC 中,过S 作SO ⊥HC ,则SO ⊥平面ABC.在△SAB 中,SA=AB=BS=1,∴SH=23, 设∠SHO=θ,则SO=SHsin θ=23sin θ, ∴V S —ABC =31S △ABC ·SO =31×43×12×23sin θ =81sin θ≤81. 当且仅当sin θ=1,即θ=90°时,三棱锥的体积最大.a=2SH=2×23=26,V max =81. ∴a 为26时,三棱锥的体积最大为81. 方法二 取SC 的中点D ,可通过V S —ABC =31S △ABD ·SC ,转化为关于a 的目标函数的最大值问题,利用基本不等式或配方法解决.§8.3 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基础自测1.给出下列四个命题:①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②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个平面互相平行;③若直线l 1、l 2与同一平面所成的角相等,则l 1,l 2互相平行;④若直线l 1、l 2是异面直线,则与l 1、l 2都相交的两条直线是异面直线. 其中假命题的个数是 . 答案 4 2.对于平面α和直线l ,α内至少有一条直线与直线l (用“垂直”,“平行”或“异面”填空). 答案 垂直3.若三个平面两两相交,且三条交线互相平行,则这三个平面把空间分成 部分.答案 74.(2007·广东理,12)如果一个凸多面体是n 棱锥,那么这个凸多面体的所有顶点所确定的直线共有 条.这些直线中共有f(n)对异面直线,则f(4)= ;f(n)= .(答案用数字或n 的解析式表示)答案 2)1(+n n 8 n(n-2) 5.如图所示,在正三角形ABC 中,D 、E 、F 分别为各边的中点,G 、H 、I 、J 分别为AF 、AD 、BE 、DE 的中点,将△ABC 沿DE 、EF 、DF 折成三棱锥以后,GH 与IJ 所成角的度数为 .答案 60°例1 如图所示,空间四边形ABCD 中,E 、F 、G 分别在AB 、BC 、CD 上,且满足AE ∶EB=CF ∶FB=2∶1,CG ∶GD=3∶1,过E 、F 、G 的平面交AD 于H ,连接EH.(1)求AH ∶HD ;(2)求证:EH 、FG 、BD 三线共点.(1)解 ∵EB AE =FBCF =2,∴EF ∥AC.∴EF ∥平面ACD.而EF ⊂平面EFGH ,且平面EFGH ∩平面ACD=GH ,∴EF ∥GH.而EF ∥AC ,∴AC ∥GH. ∴HD AH =GD CG =3,即AH ∶HD=3∶1. (2)证明 ∵EF ∥GH,且AC EF=31,AC GH =41,∴EF ≠GH ,∴四边形EFGH 为梯形.令EH ∩FG=P ,则P ∈EH ,而EH ⊂平面ABD ,P ∈FG ,FG ⊂平面BCD ,平面ABD ∩平面BCD=BD ,∴P ∈BD.∴EH 、FG 、BD 三线共点.例2 如图所示,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M 、N 分别是A 1B 1,B 1C 1的中点.问:(1)AM 和CN 是否是异面直线?说明理由;(2)D 1B 和CC 1是否是异面直线?说明理由.解 (1)不是异面直线.理由如下:∵M 、N 分别是A 1B 1、B 1C 1的中点.∴MN ∥A 1C 1,又∵A 1A D 1D ,而D 1D C 1C ,∴A 1A C 1C ,∴四边形A 1ACC 1为平行四边形.∴A 1C 1∥AC ,得到MN ∥AC ,∴A 、M 、N 、C 在同一个平面内,故AM 和CN 不是异面直线.(2)是异面直线,证明如下:假设D 1B 与CC 1在同一个平面D 1CC 1内,则B ∈平面CC 1D 1,C ∈平面CC 1D 1.∴BC ⊂平面CC 1D 1,这与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BC ⊥面CC 1D 1相矛盾.∴假设不成立,故D 1B 与CC 1是异面直线.例3 (16分)如图所示,在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是边长为2的菱形,∠DAB=60°,对角线AC 与BD 交于点O ,PO ⊥平面ABCD ,PB 与平面ABCD 所成角为60°.(1)求四棱锥的体积;(2)若E 是PB 的中点,求异面直线DE 与PA 所成角的余弦值.解 (1)在四棱锥P —ABCD 中,∵PO ⊥平面ABCD ,∴∠PBO 是PB 与平面ABCD 所成的角,即∠PBO=60°, 2分在Rt △POB 中,∵BO=AB ·sin30°=1,又PO ⊥OB ,∴PO=BO ·tan60°=3,∵底面菱形的面积S=2×21×2×2×23=23.∴四棱锥P —ABCD 的体积V P —ABCD =31×23×3=2. 8分(2)取AB 的中点F ,连接EF ,DF ,∵E 为PB 中点,∴EF ∥PA ,∴∠DEF 为异面直线DE 与PA 所成角(或其补角).10分 在Rt △AOB 中,AO=AB ·cos30°=3=OP ,∴在Rt △POA 中,PA=6,∴EF=26. 12分在正三角形ABD 和正三角形PDB 中,DF=DE=3,由余弦定理得∴cos ∠DEF=EFDE DF EF DE ⋅-+2222 14分 =2632)3()26()3(222⨯⨯-+=2346=42. 所以异面直线DE 与PA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42. 16分1.如图,E 、F 、G 、H 分别是空间四边形AB 、BC 、CD 、DA 上的点,且EH 与FG 相交于点O.求证:B 、D 、O 三点共线.证明 ∵E ∈AB ,H ∈AD ,∴E ∈平面ABD ,H ∈平面ABD.∴EH ⊂平面ABD.∵EH ∩FG=O ,∴O ∈平面ABD.同理可证O ∈平面BCD ,∴O ∈平面ABD ∩平面BCD ,即O ∈BD ,所以B 、D 、O 三点共线.2.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E 是CD 的中点,连接AE 并延长与BC 的延长线交于点F ,连接BE 并延长交AD 的延长线于点G ,连接FG.求证:直线FG ⊂平面ABCD 且直线FG ∥直线A 1B 1.证明 由已知得E 是CD 的中点,在正方体中,由于A ∈平面ABCD ,E ∈平面ABCD ,所以AE ⊂平面ABCD.又AE ∩BC=F ,从而F ∈平面ABCD.同理G ∈平面ABCD ,所以FG ⊂平面ABCD.因为EC 21AB ,故在Rt △FBA 中,CF=BC , 同理DG=AD.又在正方形ABCD 中,BC AD ,所以CF DG ,所以四边形CFGD 是平行四边形,所以FG ∥CD.又CD ∥AB ,AB ∥A 1B 1,所以直线FG ∥直线A 1B 1. 3.如图所示,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中,∠A=90°,BC=2,DA ⊥AC ,DA ⊥AB ,若DA=1,且E 为DA 的中点.求异面直线BE 与CD 所成角的余弦值.解 取AC 的中点F ,连接EF ,BF ,在△ACD 中,E 、F 分别是AD 、AC 的中点,∴EF ∥CD ,∴∠BEF 即为异面直线BE 与CD 所成的角或其补角.在Rt △EAB 中,AB=AC=1,AE=21AD=21,∴BE=25, 在Rt △EAF 中,AF=21AC=21,AE=21,∴EF=22, 在Rt △BAF 中,AB=1,AF=21,∴BF=25, 在等腰三角形EBF 中,cos ∠FEB=254221=BE EF =1010, ∴异面直线BE 与CD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1010.一、填空题1.若直线a 与b 是异面直线,直线b 与c 是异面直线,则直线a 与c 的位置关系是 . 答案 平行、相交或异面2.给出下列命题:①若平面α内的直线a 与平面β内的直线b 为异面直线,直线c 是α与β的交线,那么直线c 至多与a 、b 中的一条相交;②若直线a 与b 为异面直线,直线b 与c 平行,则直线a 与c 异面;③一定存在平面α和异面直线a 、b 同时平行.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 .答案 ③3.已知a ,b 是异面直线,直线c ∥直线a,则c 与b 的位置关系 .①一定是异面直线②一定是相交直线 ③不可能是平行直线④不可能是相交直线答案 ③4.若P 是两条异面直线l 、m 外的任意一点,则说法错误的有 (填序号). ①过点P 有且仅有一条直线与l 、m 都平行②过点P 有且仅有一条直线与l 、m 都垂直③过点P 有且仅有一条直线与l 、m 都相交④过点P 有且仅有一条直线与l 、m 都异面答案 ①③④5.(2008·辽宁文)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E 、F 分别为棱AA 1、CC 1的中点,则在空间中与三条直线A 1D 1、EF 、CD 都相交的直线有 条.答案 无数6.正四棱柱ABCD-A 1B 1C 1D 1中,AA 1=2AB ,则异面直线A 1B 与AD 1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答案 54 7.如图所示,在三棱锥C —ABD 中,E 、F 分别是AC 和BD 的中点,若CD=2AB=4,EF ⊥AB ,则EF 与CD 所成的角是 .答案 30°8.已知a 、b 为不垂直的异面直线,α是一个平面,则a 、b 在α上的射影可能是①两条平行直线;②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 ③同一条直线;④一条直线及其外一点. 则在上面的结论中,正确结论的编号是 (写出所有正确结论的编号). 答案 ①②④二、解答题9.如图所示,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E 、F 分别是AB 和AA 1的中点.求证:(1)E ,C ,D 1,F 四点共面;(2)CE ,D 1F ,DA 三线共点.证明 (1)如图所示,连接CD 1,EF ,A 1B ,∵E 、F 分别是AB 和AA 1的中点,∴EF ∥A 1B 且EF=21A 1B , 又∵A 1D 1 BC,∴四边形A 1BCD 1是平行四边形,∴A 1B ∥CD 1,∴EF ∥CD 1,∴EF 与CD 1确定一个平面α,∴E ,F ,C ,D 1∈α,即E ,C ,D 1,F 四点共面.(2)由(1)知EF ∥CD 1,且EF=21CD 1, ∴四边形CD 1FE 是梯形,∴CE 与D 1F 必相交,设交点为P ,则P ∈CE ⊂平面ABCD ,且P ∈D 1F ⊂平面A 1ADD 1,∴P ∈平面ABCD 且P ∈平面A 1ADD 1.又平面ABCD ∩平面A 1ADD 1=AD ,∴P ∈AD ,∴CE ,D 1F ,DA 三线共点.10.定线段AB 所在的直线与定平面α相交,P 为直线AB 外的一点,且P 不在α内,若直线AP 、BP 与α分别交于C 、D 点,求证:不论P 在什么位置,直线CD 必过一定点.证明 设定线段AB 所在直线为l,与平面α交于O 点,即l ∩α=O. 由题意可知,AP ∩α=C ,BP ∩α=D ,∴C ∈α,D ∈α. 又∵AP ∩BP=P,∴AP 、BP 可确定一平面β且C ∈β,D ∈β.∴CD=α∩β. ∵A ∈β,B ∈β,∴l ⊂β,∴O ∈β.∴O ∈α∩β,即O ∈CD. ∴不论P 在什么位置,直线CD 必过一定点.11.如图所示,在正方体ABCD-A 1B 1C 1D 1中,E 、F 分别为CC 1、AA 1的中点,画出平面BED 1F 与平面ABCD 的交线.解 在平面AA 1D 1D 内,延长D 1F , ∵D 1F 与DA 不平行,因此D 1F 与DA 必相交于一点,设为P , 则P ∈FD 1,P ∈DA.又∵FD 1⊂平面BED 1F ,AD ⊂平面ABCD , ∴P ∈平面BED 1F ,P ∈平面ABCD.又B 为平面ABCD 与平面BED 1F 的公共点,连接PB , ∴PB 即为平面BED 1F 与平面ABCD 的交线.如图所示.12.如图所示,在四面体ABCD 中,E 、F 分别是线段AD 、BC 上的点,ED AE =FC BF =21,AB=CD=3,EF=7,求AB 、CD 所成角的大小. 解 如图所示,在线段BD 上取一点G ,使GD GB =21.连接GF 、GE 、EF. ED AE =GD BG =FC BF =21,GE ∥AB ,且GE=32AB=2, 同理,GF ∥CD ,且GF=31CD=1, 在△EGF 中,cos ∠EGF=12271222⨯⨯-+=-21,∴∠EGF=120°.由GF ∥CD,GE ∥AB 可知,AB 与CD 所成的角应是∠EGF 的补角为60°.§8.4 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性质基础自测1.下列命题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 .①若直线l上有无数个点不在平面α内,则l∥α;②若直线l与平面α平行,则l与平面α内的任意一条直线都平行;③如果两条平行直线中的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那么另一条直线也与这个平面平行;④若直线l与平面α平行,则l与平面α内的任意一条直线都没有公共点.答案 12.下列条件中,不能判断两个平面平行的是(填序号).①一个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于另一个平面②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平行于另一个平面③一个平面内有无数条直线平行于另一个平面④一个平面内任何一条直线都平行于另一个平面答案①②③3.对于平面α和共面的直线m、n,下列命题中假命题是(填序号).①若m⊥α,m⊥n,则n∥α②若m∥α,n∥α,则m∥n③若m⊂α,n∥α,则m∥n④若m、n与α所成的角相等,则m∥n答案①②④4.已知直线a,b,平面α,则以下三个命题:①若a ∥b,b ⊂α,则a ∥α; ②若a ∥b,a ∥α,则b ∥α; ③若a ∥α,b ∥α,则a ∥b. 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 答案 05.如图所示,在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M 、N 分别是BC 和A 1B 1的中点. 求证:MN ∥平面AA 1C 1.证明 设A 1C 1中点为F ,连接NF ,FC , ∵N 为A 1B 1中点, ∴NF ∥B 1C 1,且NF=21B 1C 1, 又由棱柱性质知B 1C 1 BC ,又M 是BC 的中点, ∴NFMC ,∴四边形NFCM 为平行四边形. ∴MN ∥CF ,又CF ⊂平面AA 1C 1, MN ⊄平面AA 1C 1, ∴MN ∥平面AA 1C 1.例1 如图所示,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侧面对角线AB 1,BC 1上分别有两点E ,F ,且B 1E=C 1F. 求证:EF ∥平面ABCD.证明 方法一 分别过E ,F 作EM ⊥AB 于M ,FN ⊥BC 于N ,连接MN. ∵BB 1⊥平面ABCD , ∴BB 1⊥AB ,BB 1⊥BC , ∴EM ∥BB 1,FN ∥BB 1, ∴EM ∥FN.又∵B 1E=C 1F ,∴EM=FN ,故四边形MNFE 是平行四边形,∴EF ∥MN. 又MN ⊂平面ABCD ,EF ⊄平面ABCD , 所以EF ∥平面ABCD.方法二 过E 作EG ∥AB 交BB 1于G , 连接GF ,则BB GB A B E B 1111=, ∵B 1E=C 1F ,B 1A=C 1B , ∴BB GB BC E C 1111=,∴FG ∥B 1C 1∥BC , 又EG ∩FG=G ,AB ∩BC=B ,∴平面EFG ∥平面ABCD ,而EF ⊂平面EFG , ∴EF ∥平面ABCD.例2 已知P 为△ABC 所在平面外一点,G 1、G 2、G 3分别是△PAB 、△PCB 、△PAC 的重心. (1)求证:平面G 1G 2G 3∥平面ABC ;(2)求S △321G G G ∶S △ABC .(1)证明 如图所示,连接PG 1、PG 2、PG 3并延长分别与边AB 、BC 、AC 交于点D 、E 、F , 连接DE 、EF 、FD ,则有PG 1∶PD=2∶3, PG 2∶PE=2∶3,∴G 1G 2∥DE. 又G 1G 2不在平面ABC 内,∴G 1G 2∥平面ABC.同理G 2G 3∥平面ABC. 又因为G 1G 2∩G 2G 3=G 2, ∴平面G 1G 2G 3∥平面ABC. (2)解 由(1)知PE PG PD PG 21==32,∴G 1G 2=32DE. 又DE=21AC ,∴G 1G 2=31AC. 同理G 2G 3=31AB ,G 1G 3=31BC. ∴△G 1G 2G 3∽△CAB ,其相似比为1∶3, ∴S △321G G G ∶S △ABC =1∶9.例3 (16分)如图所示,平面α∥平面β,点A ∈α,C ∈α,点B ∈β,D ∈β,点E ,F 分别在线段AB ,CD 上,且AE ∶EB=CF ∶FD. (1)求证:EF ∥β;(2)若E ,F 分别是AB ,CD 的中点,AC=4,BD=6,且AC ,BD 所成的角为60°, 求EF 的长.(1)证明 ①当AB ,CD 在同一平面内时, 由α∥β,平面α∩平面ABDC=AC , 平面β∩平面ABDC=BD ,∴AC ∥BD ,2分∵AE ∶EB=CF ∶FD ,∴EF ∥BD , 又EF ⊄β,BD ⊂β,∴EF ∥β.4分②当AB 与CD 异面时, 设平面ACD ∩β=DH ,且DH=AC. ∵α∥β,α∩平面ACDH=AC ,∴AC ∥DH ,∴四边形ACDH 是平行四边形,6分在AH 上取一点G ,使AG ∶GH=CF ∶FD , 又∵AE ∶EB=CF ∶FD ,∴GF ∥HD ,EG ∥BH , 又EG ∩GF=G ,∴平面EFG ∥平面β.∵EF ⊂平面EFG ,∴EF ∥β.综上,EF ∥β.8分 (2)解 如图所示,连接AD ,取AD 的中点M ,连接ME ,MF. ∵E ,F 分别为AB ,CD 的中点, ∴ME ∥BD ,MF ∥AC , 且ME=21BD=3,MF=21AC=2, ∴∠EMF 为AC 与BD 所成的角(或其补角), ∴∠EMF=60°或120°,12分∴在△EFM 中由余弦定理得,EF=EMF MF ME MF ME ∠••-+cos 222=212322322⨯⨯⨯±+=613±, 即EF=7或EF=19.16分1.如图所示,已知S 是正三角形ABC 所在平面外的一点,且SA=SB=SC ,SG 为△SAB 上的高, D 、E 、F 分别是AC 、BC 、SC 的中点,试判断SG 与平面DEF 的位置关系,并给予证明. 解 SG ∥平面DEF ,证明如下: 方法一 连接CG 交DE 于点H , 如图所示.∵DE 是△ABC 的中位线, ∴DE ∥AB.在△ACG 中,D 是AC 的中点, 且DH ∥AG. ∴H 为CG 的中点. ∴FH 是△SCG 的中位线, ∴FH ∥SG.又SG ⊄平面DEF ,FH ⊂平面DEF , ∴SG ∥平面DEF.方法二 ∵EF 为△SBC 的中位线,∴EF ∥SB. ∵EF ⊄平面SAB ,SB ⊂平面SAB , ∴EF ∥平面SAB.同理可证,DF ∥平面SAB ,EF ∩DF=F , ∴平面SAB ∥平面DEF ,又SG ⊂平面SAB , ∴SG ∥平面DEF.2.如图所示,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E 、F 、G 、H 分别是BC 、CC 1、 C 1D 1、A 1A 的中点.求证: (1)BF ∥HD 1; (2)EG ∥平面BB 1D 1D ; (3)平面BDF ∥平面B 1D 1H.证明 (1)如图所示,取BB 1的中点M ,易证四边形HMC 1D 1是平行四边形,∴HD 1∥MC 1. 又∵MC 1∥BF ,∴BF ∥HD 1.(2)取BD 的中点O ,连接EO ,D 1O , 则OE 21DC , 又D 1G21DC ,∴OE D 1G ,∴四边形OEGD 1是平行四边形, ∴GE ∥D 1O.又D 1O ⊂平面BB 1D 1D ,∴EG ∥平面BB 1D 1D.(3)由(1)知D 1H ∥BF ,又BD ∥B 1D 1,B 1D 1、HD 1⊂平面HB 1D 1,BF 、BD ⊂平面BDF ,且B 1D 1∩HD 1=D 1, DB ∩BF=B ,∴平面BDF ∥平面B 1D 1H.3.如图所示,四边形EFGH 为空间四边形ABCD 的一个截面,若截面为平行四边形. (1)求证:AB ∥平面EFGH ,CD ∥平面EFGH.(2)若AB=4,CD=6,求四边形EFGH 周长的取值范围. (1)证明 ∵四边形EFGH 为平行四边形,∴EF ∥HG. ∵HG ⊂平面ABD ,∴EF ∥平面ABD. ∵EF ⊂平面ABC ,平面ABD ∩平面ABC=AB , ∴EF ∥AB.∴AB ∥平面EFGH. 同理可证,CD ∥平面EFGH.(2)解 设EF=x (0<x <4),由于四边形EFGH 为平行四边形,∴4xCB CF =. 则6FG =BC BF =BC CF BC -=1-4x. 从而FG=6-x 23. ∴四边形EFGH 的周长l=2(x+6-x 23)=12-x. 又0<x <4,则有8<l <12,∴四边形EFGH 周长的取值范围是(8,12).一、填空题1.下列命题,其中真命题的个数为 . ①直线l 平行于平面α内的无数条直线,则l ∥α; ②若直线a 在平面α外,则a ∥α; ③若直线a ∥b,直线b ⊂α,则a ∥α;④若直线a ∥b,b ⊂α,那么直线a 就平行于平面α内的无数条直线. 答案 12.写出平面α∥平面β的一个充分条件 (写出一个你认为正确的即可).答案 存在两条异面直线a,b,a ⊂α,b ⊂β,a ∥β,b ∥α 3.对于不重合的两个平面α与β,给定下列条件: ①存在平面γ,使得α,β都垂直于γ;②存在平面γ,使得α,β都平行于γ; ③存在直线l ⊂α,直线m ⊂β,使得l ∥m;④存在异面直线l 、m ,使得l ∥α,l ∥β,m ∥α,m ∥β.其中,可以判定α与β平行的条件有 (写出符合题意的序号). 答案 ②④4.(2008·海南,宁夏文,12)已知平面α⊥平面β,α∩β=l,点A ∈α,A ∉l,直线AB ∥l,直线AC ⊥l,直线m ∥α,m ∥β,则下列四种位置关系中,一定成立的是 .。
_新教材高中数学第13章立体几何初步2
3.垂直于梯形两腰的直线与梯形所在平面的位置关系是( ) A.垂直 B.相交但不垂直 C.平行 D.不确定
【解析】选 A.因为梯形两腰所在直线为两条相交直线,所以由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 知,直线与平面垂直.
4.直线 l 与平面 α 内的无数条直线垂直,则直线 l 与平面 α 的关系是( ) A.l 和平面 α 相互平行 B.l 和平面 α 相互垂直 C.l 在平面 α 内 D.不能确定
【解析】由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可知①③能判定,而②中线面可能平行、相交、还可 能线在平面内,④中由于正六边形的两边可能平行,所以也无法判定线面垂直. 答案:①③
四、解答题 10.如图所示,在三棱柱 ABC-A1B1C1 中,侧棱 AA1⊥底面 ABC,AB=AC=1,AA1 =2,∠B1A1C1=90°,D 为 BB1 的中点.求证:AD⊥平面 A1DC1.
【证明】(1)因为 PA⊥平面 ABCD,BC⊂平面 ABCD,所以 PA⊥BC.又 AB⊥BC,PA∩AB =A, 所以 BC⊥平面 PAB,因为 AE⊂平面 PAB,所以 AE⊥BC.又 AE⊥PB,PB∩BC=B, 所以 AE⊥平面 PBC,因为 PC⊂平面 PBC,所以 AE⊥PC.又因为 PC⊥AF,AE∩AF =A,所以 PC⊥平面 AEF. (2)由(1)知 PC⊥平面 AEF,所以 PC⊥AG,因为 CD⊥平面 PAD,AG⊂平面 PAD, 所以 CD⊥AG,PC∩CD=C,所以 AG⊥平面 PCD,PD⊂平面 PCD,所以 AG⊥PD.
对于④,由图形可以看出,B 到线段 EF 的距离与 A 到 EF 的距离不相等,故△ AEF 的面积与△ BEF 的面积不相等,故④错误. 答案:①②③
7.如图,PA⊥平面 ABCD,底面 ABCD 为矩形,AE⊥PB 于 E,AF⊥PC 于 F.
立体几何讲义(前7讲)
新高中讲义01.平面性质及两直线的位置关系1.平面性质(1.1)平面概念,平面的表示法将水平的平面画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用平行四边形表示平面,如图(1),平行四边形的锐角通常画成45°,且横边长等于其邻边长的2倍.如果一个平面被另一个平面遮住,为了增强它的立体感,常把被遮挡部分用虚线画出来,如图(2).注.立体几何中的虚线总表示被遮住的线条而不是辅助线.若添加的辅助线是未被遮住的,则要画成实线.把希腊字母,,αβγ等写在代表平面的平行四边形的一个角上,如平面α,平面β;也可以用代表平四边形的四个顶点,或者相对的两个顶点的大写英文字母作为这个平面的名称,图(1)的平面α,也可以记为:平面ABCD ,平面AC 或者平面BD .面内有无数个点,平面可以看成点的集合.如图(3),点A 在平面α内,记作A α∈;点B 在平面α外,记作B α∉.(1.2)平面公理及推论公理1.若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则这条直线在此平面内.点P 在直线l 上,记作P l ∈;点P 在直线l 外,记作P l ∉.若直线l 上的所有点都在平面α内,就说直线l 在平面α内,或者说平面α经过直线l ,记作l α⊂;否则就说直线l 在平面α外,记作l α⊄.公理1也可以用符号表示:,A l ∈B l ∈且,A α∈B α∈l α⇒⊂.公理2.若两个平面有一个公共点,则它们有且只有一条过该点的公共直线.公理2表明,如果两个平面有一个公共点,则它们有无限多个公共点,所有公共点构成一条直线,称为两个平面相交,这条由公共点组成的直线称为这两个平面的交线.若已知两个平面有两个公共点,A B ,则它们的 其他公共点都在直线AB 上.这一结论可用于证明三点共线.平面,αβ的交线是l ,记为l αβ⋂=.注.本讲义中的“两点”,“两条直线”,“两个平面”等,如无特别申明,均指不同两点,不同两直线及不同两平面.例1.用α表示平面,l 表示直线,,A B 表示点,以下关系式中正确的是A.A αβ⋂=B.l α∈C.AB α⊂D.A α⊂公理3. 过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公理3简述: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平面.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A B C 所确定的平面,可以记成“平面ABC ”.推论1.过一条直线及直线外一点的平面有且只有一个.推论2.过两条相交直线的平面有且只有一个.推论3.过两条平行直线的平面有且只有一个.例2.(1)证明两两相交而不共点的4条直线在同一平面内.(2)空间4条线段首尾相连,这4条线段在同一平面内吗?例3.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1,O O 分别是上下底面的中心,判断下列命题是否正确,说明理由.(1)直线1AC ⊂平面11CC B B .(2)直线1OO 是平面11AAC C 与平面11BB D D 的交线.(3)由,,A O C 可确定一个平面.(4)由11,,A C B 确定的平面是11ADC B .(5)直线l ⊂平面AC ,直线m ⊂平面1D C 且,l m 交于P ,则P ∈直线CD .(6)由11,,A C B 确定的平面与由1,,A C D 确定的平面是同一平面.例4.三个平面两两相交,若其中两条交线有公共点,证明第三条交线也过此点.例5.如图,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O 为面ABCD 的中心,直线1AC 与面1C BD 交于M ,求证:(1)1,,C M O 共线.(2)M 为1C BD ∆的重心.2.空间两直线的位置关系(2.1)空间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分类既不相交也不平行的两条直线称为异面直线.(2.2)空间两直线平行公理4.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互相平行.定理.若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于另一个角的两边,则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空间图形F 作一次平移是指F 的所有点都沿同一方向平移相同距离.顺次连接不共面4点得到的四边形称为空间四边形.例6.空间四边形ABCD 中,,,,E F G H 分别在边,,,AB BC CD DA 上,AE AH EB HD =且CF CG FB GD=,证明:(1)//EH FG .(2)三直线,,AC EF GH 平行或共点.注.顺次连接空间四边形四边中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2.3)异面直线定义.设,a b 是两直线,若不存在平面π满足,a b ππ⊂⊂,则称,a b 为一对异面直线. 直观描述:永远不在同一平面内的两直线称为一对异面直线.定理.过平面内一点和平面外一点的直线,与平面内不过该点的直线是异面直线.异面直线的另一种画图法.例7.正方体的12条棱所在的直线中有多少异面直线对?例8.设,,,m a b a m A αβαβ⋂=⊂⊂⋂=.(1)若//b m ,证明,a b 异面.(2)若b m ⋂ B =,则,a b 能否异面?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设直线,a b 异面,任取空间一点O ,过O 作两直线//,//a a b b '',称,a b ''所夹的(不超过直角的)角为异面直线,a b 所成的角.异面直线,a b 所成角θ的范围是(0,]2π.若2πθ=,则称,a b 互相垂直,记为a b ⊥.空间两直线垂直有两种可能:共面垂直(有垂足)和异面垂直(无公共点).求异面直线所成角,一般可平移直线构造三角形,再用余弦定理解出.注意该三角形的内角可能恰为两异面直线所成角,也可能是其补角.例9.空间四边形ABCD 中,AB BC CD DA AC BD =====,,M N 分别是BC 和DA 的中点,直线,AM CN 所成的角是θ,求cos θ的值.例10.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M N 分别是11A B 和1BB 的中点,求直线AM 与1C N 所成角的余弦值.例11.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E 为BC 的中点,求异面直线1,AC DE 所成角的正切值.例12.设异面直线,a b 成080,过点P 且与,a b 都成050角的直线有条?将050改成060呢?两条异面直线的距离.设,a b 是一对异面直线,与,a b 都垂直的直线有无限多条,但与,a b 都垂直且都相交的直线有且仅有一条,两垂足间的线段称为,a b 的公垂线段,公垂线段的长称为两异面直线,a b 的距离.例13.设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的棱长为1,则异面直线11,AC A B 的距离为1,异面直线1,AB CC 的距离为1,异面直线1,AC BD 的距离是多少?练习题1.有如下命题:①三个平面两两相交,则这三条交线共面.②一条直线与两平行线都相交,则这三直线共面;③四边形内角和为0360;④空间四点中有三点共线,则这四点共面;⑤若,a b ππ⊂⊄,则,a b 异面.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__________.2.直线,a b 交于平面π内一点P 用符号表示,不正确的是A.,,a b P a b ππ⋂=⊂⊂B.a b P ππ⋂=⋂=C.,a b P P π⋂=∈D.,a P P B π⋂=∈3.下列各图都是正方体或正四面体,,,,P Q R S 分别是所在棱的中点,则,,,P Q R S 不共面的是4.若直线,a b 与直线c 所成的角相等,则,a b 的位置关系是A.平行B.相交C.异面D.不能确定5.已知,,c a b αβαβ=⋂⊂⊂且,a b 异面,则直线c A.与直线,a b 都相交 B.可与直线,a b 都不相交C.至少与,a b 之一相交D.至多与,a b 之一相交6.三个平面可将空间划分成m 个互和重叠的部分,则m 的值的集合为___________.7.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与1AB 成060角的面对角线的条数是_______.8.空间四边形ABCD 中,,M N 分别是,BD AC 的中点,2,AB CD MN ===求,AB CD 所成角的大小.9.空间四边形ABCD 中,32,22AB BD AD BC CD AC ======,延长BC 到E ,使得CE BC =,F 是BD 的中点,求,AF DE 所成角的大小.新高中讲义02.线面平行与面面平行1.直线与平面平行(1.1)直线和平面的位置关系分类直线在平面内(无限多个公共点);直线与平面相交(唯一公共点);直线与平面平行(无公共点).(1.2)直线与平面平行定理1.若平面外的一条直线平行于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则这条直线与该平面平行.符号表示(注意是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j l j l j ααα⊄⊂⇒.定理2.若直线l 与平面α平行,过l 的平面β与平面α相交,则l 与两平面的交线平行.例 1.(1)证明:过平面内一点且平行于平面的一条平行线的直线在该平面内.(2)若直线a 平行于平面π的一条平行线,判断a 与π的位置关系.例2.如图,两个全等的正方形ABCD 与ABEF 不在同一平面内,,M AC N FB ∈∈且AM FN =,求证://MN 平面BCE .a kj例3.已知,AB CD 都是平面α的平行线且分居α两侧,,AC E BD F αα⋂=⋂=.(1)求证AE BF EC FD=.*(2)若,AB CD AB CD EF ⊥===,求(1)中的比值.例4.证明:过两异面直线中的一条,有且仅有一个平面平行于另一条.例5.证明:若两相交平面平行于同一直线,则它们的交线平行于该直线.2.平行平面(2.1)两平面的位置关系:平行(无公共点);相交(有公共点).(2.2)两平面平行的性质和判定定理1.若两平面平行,则其中一平面内的任何直线平行于另一平面.定理2.若两个平行平面都与第三个平面相交,则两条交线平行.例6.求证:夹在两平行平面间的平行线段的长相等.定理3.若一平面内有两条相交直线平行于另一平面,则这两个平面平行.推论1.若一平面内有两条相交直线分别平行于另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则这两平面平行.推论2.平行于同一平面的两平面互相平行.例7.如图,,AB CD 是异面直线,//,AB CD αα⊂,,M N 分别是,AC BD 的中点,求证://MN α.例8.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的棱长为a ,1,M A B N AC ∈∈且1A M AN =,求证: //MN 平面11BB C C .例9.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E F 分别是11,AA CC 的中点,(1)求证:平面//BDF 平面11B D E .(2)求证:1DFB E 是平行四边形.例10.设,AB CD 是夹在两个平行平面,αβ间的线段,,M N 分别是,AB CD 的中点,求证://MN α.(2.3)斜二测画法平面图形的斜二测画法:在原图F 上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任取点O ',作仿射坐标系x O y ''',使得045x O y '''∠=;作F 上点(,)A x y 在新图形F '上的对应点1(,)2A x y ';连接相应线段并擦去坐标系x O y ''',就得到F 的按斜二测画法作出的直观图F '. 例11.用斜二测画法画出正6边形的直观图. 注.由画法直接得到:若F '是平面图形F 由斜二测画法画出的直观图,则F '的面积与F 的面积的比为4. 空间图形的斜二测画法:在原图F 上取水平平面及互相垂直的轴,Ox Oy ,再取轴Oz 使之与,Ox Oy 都互相垂直;作平面仿射坐标系x O y '''如前,作出F 的水平平面上图形的直观图;再取O z ''使之垂直于面x O y ''',将F 中与Oz 平行的线段画成与O z ''平行的线段并保持长度不变例12.用斜二测画法画出正方体的直观图.练习题1.设,a b 为直线,π为平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a 平行于π内的无数条直线,则//a πB.若a π⊄,则//a πC.若//,a b b π⊂,则a 平行于π内的无数条直线D.若//,a b b π⊂,则//a π2.过两异面直线外一点且与这两直线都平行的平面A.可能不存在B.有且仅有一个C.有无限个D.至少一个3.设,a b 为异面直线,a π⊂,则过b 且与平面π平行的平面A.不存在B.至多一个C.恰有一个D.有无数个4.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E F G 分别是,,AD DC1CC 的中点,则平面EFG 截正方体表面所得图形为A.等腰三角形B.等腰梯形C.正五边形D.正六边形5.平面//αβ,直线,,//,//a b a b αββα⊂⊂,则直线,a b 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___.6.设,m n 是平面α外的两条直线,给出:①//m n ;②//m α;③//n α,以其中两个为条件另一个为结论的正确命题是______________.7.设平面//αβ,,,,A C B D αβ∈∈,AB CD S ⋂=,若5,8,21AS BS CD ===,且060ASB ∠=,则CS 的长为_________.8.如图,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的棱长为a ,1111,,M AB N AC A N AM ∈∈=.(1)求证//MN 平面11BB C C .(2)求MN 长的最小值.9.设平面l αβ⋂=,直线,,//a b a b αβ⊂⊂,求证//a l .新高中讲义03.线面垂直与线面角1.线面垂直与线面角(1.1)直线与平面垂直定义:若一条直线垂直于一个平面内的所有直线,则称这条直线与这个平面垂直. 直线l 与平面α垂直,记为l α⊥.例 1.(1)证明过一点且垂直于已知平面的直线有且只有一条.(2)证明过一点且垂直于已知直线的平面有且只有一个.定理1.若一条直线垂直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则这条直线垂直于这个平面.推论1.若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垂直于一个平面,则另一条也垂直于该平面.若一直线垂直于两个平行平面中的一个,则必垂直于另一个.推论2.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个平面互相平行. 例2.四面体ABCD 中,,AB CD AC BD ⊥⊥,求证:AD BC ⊥.例 3.(1)设直线l ⊥平面α,垂足A ,证明过A 且垂直于l 的直线必在平面α内.(2)若已知,l l m α⊥⊥,则,l α有何关系?例4.如图,PA ⊥平面ABC ,090ABC ∠=,AE PB ⊥于,E AF PC ⊥于F .(1)证明PB BC ⊥.(2)三棱锥P ABC -的4个面中有几个直角三角形?(3)证明PC ⊥面AEF .(1.2)正射影与三垂线定理自点P 向平面α作垂线,垂足P '叫做点P 在平面α内的正射影(简称射影).线段PP '的长叫做点P 到平面α的距离,是集合{}PQ Q α∈中长度最小者.若图形F 的点在平面α内的正射影构成图形F ',则称F '为F 在平面α内的射影. 与平面相交但不垂直的直线称为平面的斜线,交点叫斜足.任何直线在平面上的射影是一个点或一条直线.设点P 在平面α内的射影P ',又,A B α∈,则PA PB P A P B ''>⇔>.例5.设,,,P A B C αα∉∈.(1)PA PB PC ==⇔P 在α内的射影是ABC ∆的外心.(2),PA BC PB AC ⊥⊥⇔P 在α内的射影是ABC ∆的垂心.(3)P 到直线,,BC CA AB 的距离(垂线段的长)相等P ⇔在α内的射影是ABC ∆的内心或旁心.三垂线定理.设平面α的斜线l 在α内的射影是l ',m α⊂,则l m l m '⊥⇔⊥.例6.如图,梯形ABCD 中,090,,2DAB ABC AB BC a AD a ∠=∠====,PA ⊥平面,ABCD PA a =.(1)求证:PC CD ⊥.(2)求点B 到直线PC 的距离.例7.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M N P 分别是1,,AB BC DD 的中点,证明PB ⊥ 平面1B MN .2.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定义.平面的斜线与它在平面内的射影所夹的角,称为斜线与平面所成的角.规定平面的垂线与平面所成角为直角;规定平面内的直线或平面的平行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为零.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范围是[0,]2π;斜线与平面所成角的范围是(0,)2π. 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是直线与平面内所有直线所成角中的最小者.例8.(三余弦公式)直线l 在平面α内的射影是l ',直线m α⊂.若,l l '所成角为0θ,,l m 所成角为2θ,,l m '所成角为1θ,则201cos cos cos θθθ=.例9.COB ∠在平面α内,OA 是α的一条斜线,060AOB AOC ∠=∠=,OA OB =OC a ==,BC =,求OA 与α所成的角.例10.如图,平面α内线段AB 的长为3,CA α⊥,BD 与α所成角为030,,BD AB ⊥,C D 在α同侧,4CA BD ==.(1)求CD 长.(2)求直线CD 与α所成角的正切值.例11.四面体PABC 中,,,PA PB PC 两两互相垂直.(1)证明ABC ∆是锐角三角形.(2)设H 是P 在平面ABC 内的射影,证明22221111PH PA PB PC =++.(3)证明ABC ∆的面积的平方等于,,PBC PCA PAB ∆∆∆的面积的平方和.(4)证明,,PA PB PC 与平面ABC 所成的角的正弦的平方和为定值.例12.如图,已知AB ⊥平面BCD ,AB BC =且090BCD ∠=,又AD 与平面BCD 所成角为030.(1)求AD 与平面ABC 所成角的大小.(2)求AC 与平面ABD 所成角的正弦.练习题1.设直线l 交平面α于点P ,则平面α内A.存在平行于l 的直线B.存在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于lC.有无数条直线垂直于lD.存在与l 成030角的直线2.若不共线三点到平面α的距离相等且大于0,则这三点确定的平面与α的关系是A.平行B.相交C.平行或相交D.前面答案都不对3.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1O 是11AC 的中点,则与直线1CO 垂直的是A.ACB.BDC.1A DD.1A A4.,a b 是两条相交直线,直线,c d 与,a b都垂直,则直线,c d 的关系是________.5.设P 是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的中心,则APC ∆在其表面的射影的可能图形的序号是___________.6.P 是边长为3的正ABC ∆所在平面α外一点,2PA PB PC ===,则PC 与平面α 所成角的度数是_________.7.Rt ABC ∆的斜边AB 在平面α内,,AC BC 与α所成角分别为0030,45,则AB 边上的高与α所成角的度数是__________.8.如图,已知ABCD 为正方形,SA ⊥平面ABCD ,过A 且垂直于SC 的平面分别交,SB ,SC SD 于,,E F G ,求证:,AE SB AG SD ⊥⊥.9.ABC ∆中,090,3,4,A AB AC PA ∠===是平面ABC 的斜线,PAB PAC ∠=∠ 060=.(1)求PA 与平面ABC 所成角的大小.(2)若P 在平面ABC 上的射影恰在BC 上,求PA 的长.新高中讲义04.二面角及两平面互相垂直1.二面角平面内一条直线将平面分成两部分,每部分都叫做一个半平面,这条直线称为半平面的端线.定义.有公共端线的两个半平面构成的空间图形叫做二面角,这两个半平面叫做二面角的面,公共端线叫做二面角的棱.棱为l ,两个半平面分别为,αβ的二面角记为l αβ--.注.二面角也可看成是一个半平面(始面)绕其端线旋转到一定位置(终面)所形成的空间图形.二面角的度量.垂直于二面角l αβ--的棱的平面γ分别与面,αβ交于射线OA 和OB ,则AOB ∠称为二面角l αβ--的平面角,显然平面角的大小只与二面角l αβ--有关而与平面γ的选择(即点O l ∈的选择)无关.规定二面角的度数等于其平面角的度数.二面角的范围是00[0,180]:当终面与始面重合时,认为该二面角为00;当终面与始面互为反向延伸面(合成一平面)时,认为该二面角为0180.例1.如图,三棱锥S ABC -中,SA ⊥面ABC ,AB BC ⊥,,SA AB SB BC ==,又E 为SC 中点,D AC ∈且DE SC ⊥,求二面角C BD E --的大小.例2.如图,已知ABCD 是正方形,PA ⊥平面ABCD ,且S BC D --和S CD B --都是045的二面角,求二面角B SC D --的大小.求二面角大小的一般方法第一步:先从其一个面内任一点P (一般选择现成的特殊点)向另一面所在平面作垂线,由垂足Q 的位置可判断该二面角是锐角还是钝角:若Q 在另一面上,则该二面角是锐二面角;若Q 在另一面的反向延伸面上,则该二面角为钝二面角.第二步:作QH l ⊥于H ,连PH ,由三垂线定理知PH l ⊥,故PHQ ∠为所论二面角的平面角(解题时这步要书写到位).第三步:在Rt PHQ ∆中由已知条件算出PHQ ∠的某三角函数值进而求出PHQ ∠. 例3.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P 为AB 中点,求二面角1P AC B --的大小.例4.自二面角l αβ--的棱l 上一点A ,在平面β引射线AC ,与棱l 成045角,与面α成030角,求二面角l αβ--的大小.例5.空间一点P 到二面角l αβ--的两个面的距离分别为1到棱的距离为2,求此二面角的大小.例 6.如图,锐二面角l αβ--的大小为θ,,(,)AC BD A B l αβ∈∈∈都垂直于l .(1)求证,AC BD 所成的角等于θ.(2)若060θ=,4,6,8AB AC BD ===,求CD 的长.面积射影定理.设二面角l αβ--的大小为θ,平面α内一图形的面积为0S ,它在β内的射影的面积为1S ,则10cos S S θ=.立得:正四面体的所有二面角的余弦都是13. 2.平面与平面垂直定义.平面角是直角的二面角叫做直二面角,若两平面相交成直二面角,则称这两平面互相垂直.平面,αβ互相垂直,记为αβ⊥.注.研究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时,是先定义直线与平面垂直,再利用射影定义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研究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时,是先定义二面角,再用直二面角定义两平面垂直.能先定义两平面垂直再定义二面角吗?定理.若一平面过另一平面的一条垂线,则这两平面互相垂直.推论.若一平面平行于另一平面的一条垂线,则这两平面互相垂直.定理2.若两平面互相垂直,则一平面内垂直于交线的直线垂直于另一平面.推论.若l αβ--是直二面角,直线m β⊥,则m α⊂,或//m α.例7.求证:若一平面垂直于两相交平面,则此平面垂直于那两平面的交线.例8.如图,将菱形ABCD 平移得一个平行六面体1111ABCD A B C D -,已知1A AB ∠=1A AD ∠,求证平面11ACC A ⊥平面ABCD .例9.如图,A 是0120的二面角EF αβ--内一点,,AB AC αβ⊥⊥,垂足,B C .(1)求证:,αβ都垂直于平面ABC .(2)若4,6AB AC ==,求BC 长及A 到EF 的距离.例10.如图,ABC ∆是正三角形,,EC DB 都垂直于平面ABC ,2EC AB DB ==,M 为AE 中点.求证: (1)DE DA =.(2)平面BDM ⊥平面EAC .(3)平面DEA ⊥平面EAC .例11.平行四边形ABCD 中,02,60AB AD BAD =∠=,O 为对角线交点,沿BD 将其折成直二面角.(1)求证:CB ⊥平面BAD .(2)求证:平面ACD ⊥平面CBD .(3)求二面角C AO B --的大小.练习题1.设,a b 是直线,,αβ是平面,,a b αβ⊂⊂,则A.a b αβ⊥⇒⊥B.////a b αβ⇒C.a βαβ⊥⇒⊥D.a b αβ⊥⇒⊥2.设,a b 是异面直线,所成角为060,若,a b βα⊥⊥,则二面角l αβ--的大小为A.030B.060C.0120D.060或01203.设l αβ--是直二面角,直线,a b αβ⊂⊂,且,a b 都不垂直于l ,则A.,a b 可能垂直,但不可能平行B.,a b 既可能垂直,也可能平行C.,a b 不可能垂直,但可能平行D.,a b 既不可能垂直,也不可能平行4.设,m l 为直线,,,αβγ是平面,,//,,l l m m βγααγ=⋂⊂⊥,则A.αγ⊥且l m ⊥B.//αγ且//m βC.//m β且l m ⊥D.//αβ且αγ⊥5.设,m l 为直线,,αβ是平面,命题:①若l 垂直于α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则l α⊥;②若//l α,则l 平行于α内所有直线;③,m l αβ⊂⊂且m l ⊥,则m β⊥;④,m l αβ⊂⊂且m l ⊥,则l α⊥.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________.6.设P 是二面角AB αβ--的棱AB 上一点,分别在,αβ上作射线,PM PN ,使得0045,60BPM BPN MPN ∠=∠=∠=,则二面角AB αβ--的大小是_______.7.四面体ABCD 中,C AB D --是直二面角,090,ACB AC BC ∠==,又ABD ∆是正三角形,则二面角C BD A --的正切值为_______.8.如图,已知ABCD 是矩形,SA ⊥平面ABCD ,1,SA AB AD ===求二面角 A SC B --的正弦值.9.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K L M N 分别是111111,,,A B BC C D B C 的中点.(1)求证平面MNL ⊥平面KNL .(2)求二面角K ML N --的正切值.新高中讲义05.简单多面体和球1.多面体由若干个平面多边形围成的空间图形叫多面体,围成多面体的各个多边形叫多面体的面,两个面的公共边叫多面体的棱,两条棱的公共点叫做多面体的顶点,连接不在同一面上两顶点的线段叫多面体的对角线.将一个多面体的任一面延展成平面,若多面体其余面都在这个平面的同一侧,这样的多面体叫凸多面体.一个多面体有几个面就称为几面体,如四面体,五面体,六面体等.多面体的Euler 公式:2v e f -+=,其中,,v e f 分别是多面体的顶点数,棱数和面数. 正多面体:每个面都是有相同边数的正多边形,且每个顶点为端点都有相同的棱数的凸多面体叫正多面体.由多面体的Euler 公式可推得正多面体只有5种:正四面体,正六面体,正八面体,正十二面体及正二十面体.2.棱柱有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每相邻两面的交线互相平行的多面体叫棱柱,两个互相平行的面叫棱柱的底面,简称底,其余各面叫棱柱的侧面,两侧面的公共边叫棱柱的侧棱,两个底面所在平面的公垂线段叫棱柱的高.侧棱垂直于底面的棱柱叫直棱柱,底面是正多边形的直棱柱叫正棱柱.侧棱不垂直于底面的棱柱叫斜棱柱.棱柱的底面是几边形就被称为几棱柱,如三棱柱,四棱柱,五棱柱等.棱柱用代表底面各顶点的字母来表示,如三棱柱111ABC A B C -等.棱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以高.棱柱性质:(1)棱柱的各侧面都是平行四边形,所有侧棱都相等;直棱柱的各侧面都是矩形,正棱柱的各侧面是全等的矩形.(2)棱柱的两底面与平行于底面的截面是对应边互相平行的全等的多边形.(3)过棱柱不相邻的两侧棱的截面是平行四边形.例1.下列各几何体中,哪些是棱柱?若是棱柱,指出其底面.例2.如图,正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11AB BC ⊥,求证11BC CA ⊥.例3.如图,正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D 是AC 中点.(1)求证:1//AB 平面1DBC .(2)若还有11AB BC ⊥,求二面角1D BC C --的大小.平行六面体与长方体:底面是平行四边形的四棱柱叫平行六面体,侧棱与底面垂直的平行六面体叫直平行六面体,底面是矩形的直平行六面体叫长方体,棱长都相等的长方体叫正方体.换个说法:底面是矩形的直四棱柱叫长方体.定理1.平行六面体的四条对角线共点且互相平分.定理2.(1)长方体的对角线长的平方等于同一顶点处三棱长的平方和.(2)长方体的对角线与同一顶点处三棱所成角的余弦的平方和等于1,与同一顶点处三面所成角的余弦的平方和等于2.例 4.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15,4,3AB AC AA ===,沿长方体表面从A 到1C 的最小路径长是多少?例5.如图是三个几何体的侧面展开图,它们的原图各是什么几何体?3.棱锥和棱台一个面是多边形,其余各面是有公共顶点的三角形的多面体叫棱锥,这些有公共顶点的三角形叫棱锥的侧面,两个相邻侧面的公共边叫棱锥的侧棱,各侧面的公共顶点叫棱锥的顶点,顶点对面的多边形叫棱锥的底面,顶点到底面所在平面的垂线段叫棱锥的高.底面是正多边形且顶点在底面的射影是底面中心的棱锥叫正棱锥.(也可说成:底面是正多边形,各侧面是全等的等腰三角形的棱锥叫正棱锥.)棱锥性质:棱锥被平行于底面的平面所截的截面与底面相似.正棱锥性质:正棱锥的高,斜高(锥顶到底面边的距离),斜高在底面的射影(底面正多边形边心距)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正棱锥的高,侧棱,侧棱在底面的射影(底面正多边形半径)也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棱锥的体积等于等底等高的棱柱体积的三分之一.例6.如图所示的长方体中,以,,,,O A B C D 为顶点的几何体是A.三棱锥B.四棱锥C.五棱锥D.六棱锥例7.正三棱锥S ABC -中,O 是底面中心,SO =且SA ,BC 的公垂线段的长是3,求ASB ∠的大小.例7.如图,正四棱锥P ABCD -,过AC 且平行于PB 的截面交PD 于点E ,求截面EAC 与底面所成较小二面角的大小.用平行于棱锥底面的平面去截棱锥,截面与底面之间的部分叫棱台.棱台有两个平行的面,称为棱台的底面,是两个相似而不全等的多边形,其余各面都是梯形,称为棱台的侧面,梯形的腰称为棱台的侧棱.棱台的所有侧棱延长相交于同一点.设棱台的两底面积分别为12,S S ,高为h ,则棱台的体积为12()3h V S S =.两底是对应边分别平行的相似多边形,且两底中心连线垂直于底面的棱台叫正棱台.正棱台的各侧棱长相等,各侧面是全等的等腰梯形.例8.下列命题中错误的是________.①用一个平面去截棱锥,棱锥底面和截面之间的部分是棱台;②两个底面平行且相似,其余各面都是梯形的多面体是棱台;③有两面互相平行,其余四面都是等腰梯形的六面体是棱台;④仅有两个面互相平行的五面体是棱台.例9.对右图有描述:①是六面体;②是四棱台;③是四棱柱;④可由三棱柱截去一个小三棱柱而得;⑤可由四棱柱截去一个小三棱柱而得.其中描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4.圆柱,圆锥,圆台以矩形一边所在直线为旋转轴,其余三边旋转所生成的面围成的旋转体叫圆柱,旋转轴叫圆柱的轴,垂直于轴的边旋转生成的面叫圆柱的底面,平行于轴的边旋转生成的面叫圆柱的侧面,平行于轴的边的任何位置都叫圆柱的母线.以直角三角形一条直角边所在直线为旋转轴,其余两边旋转生成的面所包围的旋转体叫圆锥,相仿地可定义圆锥的轴,侧面及母线.相仿地可定义圆台及相关概念.计算圆柱,圆锥和圆台的侧面积可用曲面展开法:圆柱的侧面可展开为一个矩形,其一边等于圆柱的母线长,另一边等于圆柱的底面周长;圆锥的侧面可展开为一个扇形,其半径等于圆锥的母线长,弧长等于圆锥的底面周长;圆台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扇环(如上最后一图).5.球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叫球面,到定点的距离不大于定长的点的集合叫球体(简称球),其中定点叫球心,定长叫半径.一个球或球面用表示其球心的字母表示,如球O等.另一表述:半圆绕其直径旋转一周所形成的曲面叫球面,球面所包围的几何体叫球体.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球面,截面是一个圆.若此平面过球心,则得到的截面称为大圆;若此平面不过球心,则截面称为小圆.。
苏教版学高中数学必修二立体几何初步章末复习课讲义
空间中的平行关系11111111点.求证:(1)GE∥平面BDD1B1;(2)平面BDF∥平面B1D1H.思路探究:(1)取B1D1的中点O,证明四边形BEGO是平行四边形.(2)证B1D1∥平面BDF,HD1∥平面BDF.[证明] (1)取B1D1的中点O,连结GO,OB,易证OG错误!B1C1,BE错误!B1C1,∴OG BE,四边形BEGO为平行四边形,∴OB∥GE.∵OB平面BDD1B1,GE平面BDD1B1,∴GE∥平面BDD1B1.(2)由正方体性质得B1D1∥BD,∵B1D1平面BDF,BD平面BDF,∴B1D1∥平面BDF.连结HB,D1F,易证HBFD1是平行四边形,得HD1∥BF.∵HD 1平面BDF,BF平面BDF,∴HD1∥平面BDF.∵B1D1∩HD1=D1,∴平面BDF∥平面B1D1H.1.判断或证明线面平行的常用方法:(1)利用线面平行的定义(无公共点);(2)利用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aα,bα,a∥b⇒a∥α);(3)利用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α∥β,aα⇒a∥β);(4)利用面面平行的性质(α∥β,aβ,a∥α⇒a∥β).2.证明面面平行的方法:(1)利用面面平行的定义;(2)利用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平面内有两条相交直线都平行于另一个平面,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3)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4)两个平面同时平行于第三个平面,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5)利用“线线平行”“线面平行”“面面平行”的相互转化.1.如图,AB是圆O的直径,C是圆O上的点,P为平面ABC外一点.设Q为PA的中点,G为△AOC的重心.求证:QG∥平面PBC.[证明] 如图,连接OG并延长,交AC于点M,连接QM,QO,OM.由G为△AOC的重心,得M 为AC的中点.由Q为PA的中点,得QM∥PC.又O为AB的中点,所以OM∥BC.因为QM∩MO=M,QM平面QMO,MO平面QMO,BC∩PC=C,BC平面PBC,PC平面PBC,所以平面QMO∥平面PBC.又QG平面QMO,所以QG∥平面PBC.空间中的垂直关系的中点.求证:(1)DE=DA;(2)平面BDM⊥平面ECA;(3)平面DEA⊥平面ECA.思路探究:取EC中点F,CA中点N,连结DF,MN,BN.(1)证△DFE≌△ABD,(2)证BN⊥平面ECA,(3)证DM⊥平面ECA.[证明] (1)如图所示,取EC的中点F,连结DF,易知DF∥BC,∵EC⊥BC,∴DF⊥EC.在Rt△DEF和Rt△DBA中,∵EF=错误!EC=BD,FD=BC=AB,∴Rt△DFE≌Rt△ABD,故DE=DA.(2)取CA的中点N,连结MN,BN,则MN错误!EC,∴MN∥BD,即N点在平面BDM内.∵EC⊥平面ABC,∴EC⊥BN.又CA⊥BN,∴BN⊥平面ECA.∵BN在平面MNBD内,∴平面MNBD⊥平面ECA,即平面BDM⊥平面ECA.(3)∵DM∥BN,BN⊥平面ECA,∴DM⊥平面ECA.又DM平面DEA,∴平面DEA⊥平面ECA.空间垂直关系的判定方法(1)判定线线垂直的方法1计算所成的角为90°(包括平面角和异面直线所成的角);2线面垂直的性质(若a⊥α,bα,则a⊥b).(2)判定线面垂直的方法1线面垂直的定义(一般不易验证任意性);2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a⊥m,a⊥n,mα,nα,m∩n=A⇒a⊥α);3平行线垂直平面的传递性质(a∥b,b⊥α⇒a⊥α);4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α⊥β,α∩β=l,aβ,a⊥l⇒a⊥α);5面面平行的性质(a⊥α,α∥β⇒a⊥β);⑥面面垂直的性质(α∩β=l,α⊥γ,β⊥γ⇒l⊥γ).(3)面面垂直的判定方法1根据定义(作两平面构成二面角的平面角,计算其为90°);2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a⊥β,aα⇒α⊥β).2.如图,四棱锥PABCD的底面为平行四边形,PD⊥平面ABCD,M为PC的中点.(1)求证:AP∥平面MBD;(2)若AD⊥PB,求证:BD⊥平面PAD.[证明] (1)如图,连结AC交BD于点O,连结OM.因为底面ABCD是平行四边形,所以点O为AC的中点.又M为PC的中点,所以OM∥PA.因为OM平面MBD,AP平面MBD,所以AP∥平面MBD.(2)因为PD⊥平面ABCD,AD平面ABCD,所以PD⊥AD.因为AD⊥PB,PD∩PB=P,PD平面PBD,PB平面PBD,所以AD⊥平面PBD.因为BD平面PBD,所以AD⊥BD.因为PD⊥平面ABCD,BD平面ABCD,所以PD⊥BD.又因为BD⊥AD,AD∩PD=D,AD平面PAD,PD平面PAD,所以BD⊥平面PAD.空间几何体的体积及表面积4,M为线段AD上一点,AM=2MD,N为PC的中点.(1)证明MN∥平面PAB;(2)求四面体NBCM的体积.思路探究:(1)利用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进行证明,即通过线线平行证明线面平行;(2)先求出点N到平面BCM的距离及△BCM的面积,然后代入锥体的体积公式求解.[解] (1)证明:由已知得AM=错误!AD=2.如图,取BP的中点T,连接AT,TN,由N为PC中点知TN∥BC,TN=错误!BC=2.又AD∥BC,故TN AM,所以四边形AMNT为平行四边形,于是MN∥AT.因为AT平面PAB,MN平面PAB,所以MN∥平面PAB.(2)因为PA⊥平面ABCD,N为PC的中点,所以N到平面ABCD的距离为错误!PA.如图,取BC的中点E,连接AE.由AB=AC=3得,AE⊥BC,AE=错误!=错误!.由AM∥BC得M到BC的距离为错误!,故S△BCM=错误!×4×错误!=2错误!.所以四面体NBCM的体积V NBCM=错误!×S△BCM×错误!=错误!.几何体的表面积及体积的计算是现实生活中经常能够遇到的问题,在计算中应注意各数量之间的关系及各元素之间的位置关系,特别是特殊的柱、锥、台体,要注意其中矩形、梯形及直角三角形等重要的平面图形的应用,注意分割与组合的合理应用;关注展开与折叠问题.3.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AB∥CD,且∠BAP=∠CDP=90°.(1)证明:平面PAB⊥平面PAD;(2)若PA=PD=AB=DC,∠APD=90°,且四棱锥PABCD的体积为错误!,求该四棱锥的侧面积.[解] (1)证明:由已知∠BAP=∠CDP=90°,得AB⊥AP,CD⊥PD.由于AB∥CD,故AB⊥PD,因为AP∩PD=P,AP平面PAD,PD平面PAD,从而AB⊥平面PAD.又AB平面PAB,所以平面PAB⊥平面PAD.(2)如图,在平面PAD内作PE⊥AD,垂足为E.由(1)知,AB⊥平面PAD,故AB⊥PE,AB⊥AD,可得PE⊥平面ABCD.设AB=x,则由已知可得AD=错误!x,PE=错误!x.故四棱锥PABCD的体积V PABCD=错误!AB·AD·PE=错误!x3.由题设得错误!x3=错误!,故x=2.从而结合已知可得PA=PD=AB=DC=2,AD=BC=2错误!,PB=PC=2错误!.可得四棱锥PABCD的侧面积为错误!PA·PD+错误!PA·AB+错误!PD·DC+错误!BC2sin 60°=6+2错误!.平面图形的翻折问题E,F分别为PD,PC的中点,将△PCD沿CD折起得到四棱锥PABCD.(1)G为线段BC上任一点,求证:平面EFG⊥平面PAD;(2)当G为BC的中点时,求证:AP∥平面EFG.思路探究:(1)转化为证EF⊥平面PAD;(2)转化为证平面PAB∥平面EFG.[证明] (1)在直角梯形ABCP中,∵BC∥AP,BC=错误!AP,D为AP的中点.∴BC AD,又AB⊥AP,AB=BC,∴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CD⊥AP,CD⊥AD,CD⊥PD.在四棱锥PABCD中,∵E,F分别为PD,PC的中点,∴EF∥CD,EF⊥AD,EF⊥PD.又PD∩AD=D,PD平面PAD,AD平面PAD.∴EF⊥平面PAD.又EF平面EFG,∴平面EFG⊥平面PAD.(2)法一:∵G,F分别为BC和PC的中点,∴GF∥BP.∵GF平面PAB,BP平面PAB,∴GF∥平面PAB.由(1)知,EF∥DC,∵AB∥DC,∴EF∥AB.∵EF平面PAB,AB平面PAB,∴EF∥平面PAB.∵EF∩GF=F,EF平面EFG,GF平面EFG.∴平面EFG∥平面PAB.∵PA平面PAB,∴PA∥平面EFG.法二:取AD中点H(略),连结GH,HE.由(1)知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又G,H分别为BC,AD的中点,∴GH∥CD.由(1)知,EF∥CD,∴EF∥GH.∴四点E,F,G,H共面.∵E,H分别为PD,AD的中点,∴EH∥PA.∵PA平面EFGH,EH平面EFGH.∴PA∥平面EFGH,即PA∥平面EFG.空间几何中的翻折问题是几何证明,求值问题中的重点和难点,在高考中经常考查.(1)解决与翻折有关的问题的关键是搞清翻折前后的变化量和不变量,一般情况下,折线同一侧的线段的长度是不变量,而位置关系往往会发生变化,抓住不变量是解决问题的突破口.(2)在解决问题时,要综合考虑翻折前后的图形,既要分析翻折后的图形,也要分析翻折前的图形.4.如图(1)所示,在直角梯形ABEF中(图中数字表示线段的长度),将直角梯形DCEF沿CD折起,使平面DCEF⊥平面ABCD,连结部分线段后围成一个空间几何体,如图(2)所示.(1)(2)(1)求证:BE∥平面ADF;(2)求三棱锥FBCE的体积.[解] (1)证明:法一:取DF的中点G,连结AG,EG,∵CE=错误!DF,∴EG CD.又∵AB CD,∴EG AB,∴四边形ABEG为平行四边形,∴BE∥AG.∵BE平面ADF,AG平面ADF,∴BE∥平面ADF.法二:由图(1)可知BC∥AD,CE∥DF,折叠之后平行关系不变.∵BC平面ADF,AD平面ADF,∴BC∥平面ADF.同理CE∥平面ADF.∵BC∩CE=C,BC,CE平面BCE,∴平面BCE∥平面ADF.∵BE平面BCE,∴BE∥平面ADF.(2)法一:∵V FBCE=V BCEF,由图(1)可知BC⊥CD.∵平面DCEF⊥平面ABCD,平面DCEF∩平面ABCD=CD,BC平面ABCD,∴BC⊥平面DCEF.由图(1)可知DC=CE=1,S△CEF=错误!CE×DC=错误!,∴V FBCE=V BCEF=错误!×BC×S△CEF=错误!.法二:由图(1),可知CD⊥BC,CD⊥CE,∵BC∩CE=C,∴CD⊥平面BCE.∵DF∥CE,点F到平面BCE的距离等于点D到平面BCE的距离为1,由图(1),可知BC=CE=1,S△BCE=错误!BC×CE=错误!,∴V FBCE=错误!×CD×S△BCE=错误!.法三:过E作EH⊥FC,垂足为H,如图所示,由图(1),可知BC⊥CD,∵平面DCEF⊥平面ABCD,平面DCEF∩平面ABCD=CD,BC平面ABCD,∴BC⊥平面DCEF.∵EH平面DCEF,∴BC⊥EH,∴EH⊥平面BCF.由BC⊥FC,FC=错误!=错误!,S△BCF=错误!BC×CF=错误!,在△CEF中,由等面积法可得EH=错误!,∴V FBCE=V EBCF=错误!×EH×S△BCF=错误!.。
高中数学立体几何讲义(二)
空间中的垂直关系 Ⅰ、直线与平面垂直1、线面垂直定义: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相交,并且和这个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都垂直,我们就说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互相垂直其中直线叫做平面的垂线,平面叫做直线的垂面。
交点叫做垂足。
直线与平面垂直简称线面垂直,记作:a ⊥α。
2、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方法:①利用定义。
②判定定理: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那么这条直线垂直于这个平面。
③其它方法:(Ⅰ)、如果两条平行直线中的一条垂直于一个平面,那么另一条直线也垂直于这个平面。
(Ⅱ)、如果一条直线垂直于两个平行平面中的一个,那么也垂直于另一个面。
(Ⅲ)、如果两个平面互相垂直,那么在一个平面内垂直于他们交线的直线垂直于另一个平面。
(Ⅳ)、如果两个相交平面都和第三个平面垂直,那么相交平面的交线也垂直于第三个方面。
3、直线和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如果两条直线同垂直于一个平面,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4、三垂线定理:在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如果它和这个平面的一条斜线的投影垂直,那么它也和这条斜线垂直。
说明:(1)定理的实质是判定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和平面的一条斜线的垂直关系;,,PO O PA A a PA a a OA αααα⊥∈⎫⎪=⇒⊥⎬⎪⊂⊥⎭5、三垂线定理的逆定理:在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如果和这个平面的一条斜线垂直,那么它也和这条斜线的投影垂直。
,,PO O PA A a AO a a AP αααα⊥∈⎫⎪=⇒⊥⎬⎪⊂⊥⎭.练习:1.若,,a b c 表示直线,α表示平面,下列条件中,能使a α⊥的是 ( D )()A ,,,a b a c b c αα⊥⊥⊂⊂ ()B ,//a b b α⊥ ()C ,,a b A b a b α=⊂⊥ ()D //,a b b α⊥2.已知l 与m 是两条不同的直线,若直线l ⊥平面α,①若直线m l ⊥,则//m α;②若m α⊥,则//m l ;③若m α⊂,则m l ⊥;④//m l ,则m α⊥。
高三数学立体几何专题讲义教案北师大版必修2
第八编 立体几何8.1 空间几何体的结构及其三视图和直观图1.下列不正确的命题的序号是 .①有两个面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四边形的几何体叫棱柱 ②有两个面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平行四边形的几何体叫棱柱 ③有一个面是多边形,其余各面都是三角形的几何体叫棱锥④有一个面是多边形,其余各面都是有一个公共顶点的三角形的几何体叫棱锥 答案 ①②③2.如果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半圆,那么这个圆锥的顶角(圆锥轴截面中两条母线的夹角)是 . 答案 60°3.如果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单位长度:cm ),则此几何体的表面积是 cm 2.答案 (20+42)4.(2008·宁夏文,14)一个六棱柱的底面是正六边形,其侧棱垂直于底面,已知该六棱柱的顶点都在同一个球面上,且该六棱柱的高为3,底面周长为3,那么这个球的体积为 . 答案34 5.已知正三角形ABC 的边长为a,那么△ABC 的直观图△A ′B ′C ′的面积为 . 答案 166a 2例1 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填序号). ①各个面都是三角形的几何体是三棱锥②以三角形的一条边所在直线为旋转轴,其余两边旋转形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叫圆锥 ③棱锥的侧棱长与底面多边形的边长相等,则此棱锥可能是六棱锥基础自测④圆锥的顶点与底面圆周上的任意一点的连线都是母线 答案 ①②③解析 ①错误.如图所示,由两个结构相同的三棱锥叠放在一起构成的几何体,各面都是三角形,但它不一定 是棱锥.②错误.如下图,若△ABC 不是直角三角形或是直角三角形,但旋转轴不是直角边,所得的几何体都不是圆锥.③错误.若六棱锥的所有棱长都相等,则底面多边形是正六边形.由几何图形知,若以正六边形为底面,侧棱长必然要大于底面边长. ④正确.例2 (14分)已知△ABC 的直观图A ′B ′C ′是边长为a 的正三角形,求原三角形ABC 的面积. 解 建立如图所示的xOy 坐标系,△ABC 的顶点C 在y 轴上,AB 边在x 轴上,OC 为△ABC 的高.3分 把y 轴绕原点顺时针旋转45°得y ′轴,则点C 变为点C ′,且OC=2OC ′,A 、B 点即为A ′、 B ′点,AB=A ′B ′.6分已知A ′B ′=A ′C ′=a ,在△OA ′C ′中, 由正弦定理得''sin C OA OC =45sin ''C A ,9分所以OC ′=a45sin 120sin =a 26, 所以原三角形ABC 的高OC=6a , 12分 所以S △ABC =21×a ×6a=a 262.14分例3 一个正三棱柱的三视图如图所示,求这个三棱柱的表面积和体积.解 由三视图易知,该正三棱柱的形状如图所示:且AA ′=BB ′=CC ′=4cm,正三角形ABC 和正三角形A ′B ′C ′的高为23cm.∴正三角形ABC 的边长为|AB|=60sin 32=4.∴该三棱柱的表面积为 S=3×4×4+2×21×42sin60°=48+83(cm 2). 体积为V=S 底·|AA ′|=21×42sin60°×4=163(cm 3). 故这个三棱柱的表面积为(48+83)cm 2,体积为163cm 3.例4 棱长为2的正四面体的四个顶点都在同一个球面上,若过该球球心的一个截面如图所示,求图中三角形(正四面体的截面)的面积. 解 如图所示,△ABE 为题中的三角形, 由已知得AB=2,BE=2×23=3,BF=32BE=332,AF=22BF AB -=344-=38, ∴△ABE 的面积为 S=21×BE ×AF=21×3×38=2. ∴所求的三角形的面积为2.1.如果四棱锥的四条侧棱都相等,就称它为“等腰四棱锥”,四条侧棱称为它的腰,以下四个命题中为真命题的是 (填序号).①等腰四棱锥的腰与底面所成的角都相等②等腰四棱锥的侧面与底面所成的二面角都相等或互补 ③等腰四棱锥的底面四边形必存在外接圆 ④等腰四棱锥的各顶点必在同一球面上 答案 ①③④2.一个平面四边形的斜二测画法的直观图是一个边长为a 的正方形,则原平面四边形的面积等于 .答案 22a 23.已知某几何体的俯视图是如图所示的矩形,正视图(或称主视图)是一个底边长为8、高为4的等 腰三角形,左视图(或称侧视图)是一个底边长为6、高为4的等腰三角形.(1)求该几何体的体积V ; (2)求该几何体的侧面积S.解 (1)由该几何体的俯视图、正视图、左视图可知,该几何体是四棱锥,且四棱锥的底面ABCD 是边长为6和8的矩形,高VO=4,O 点是AC 与BD 的交点. ∴该几何体的体积 V=31×8×6×4=64.(2)如图所示,侧面VAB 中,VE ⊥AB ,则 VE=22OE VO +=2234+=5∴S △VAB =21×AB ×VE=21×8×5=20 侧面VBC 中,VF ⊥BC ,则VF=22OF VO +=2244+=42. ∴S △VBC =21×BC ×VF=21×6×42=122 ∴该几何体的侧面积 S=2(S △VAB +S △VBC )=40+242.4.(2007·全国Ⅱ文,15)一个正四棱柱的各个顶点在一个直径为2 cm 的球面上.如果正四棱柱的底面边长为1 cm ,那么该棱柱的表面积为 cm 2. 答案 2+42一、填空题1.利用斜二测画法可以得到:①三角形的直观图是三角形,②平行四边形的直观图是平行四边形,③正方形的直观图是正方形,④菱形的直观图是菱形,以上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 答案 ①②2.如图所示,甲、乙、丙是三个几何体图形的三视图,甲、乙、丙对应的标号是 .①长方体;②圆锥;③三棱锥;④圆柱. 答案 ④③②3.下列几何体各自的三视图中,有且仅有两个视图相同的是 .答案 ②④4.用若干个大小相同,棱长为1的正方体摆成一个立体模型,其三视图如下:根据三视图回答此立体模型的体积为 . 答案 55.棱长为1的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的8个顶点都在球O 的表面上,E 、F 分别是棱AA 1、DD 1的中点,则直线EF 被球O截得的线段长为 .答案 26.(2008·湖北理)用与球心距离为1的平面去截球,所得的截面面积为π,则球的体积为 . 答案328π7.用小立方块搭一个几何体,使得它的正视图和俯视图如图所示,这样的几何体至少要 个小立方块.最多只能用 个小立方块.答案 9 148.如图所示,E 、F 分别是正方体的面ADD 1A 1、面BCC 1B 1的中心,则四边形BFD 1E 在该正方体的面上的正投影可能是 .(把可能的图的序号都填上)答案 ②③ 二、解答题9.正四棱台AC 1的高是17 cm ,两底面的边长分别是4 cm 和16 cm ,求这个棱台的侧棱长和斜高.解 如图所示,设棱台的两底面的中心分别是O 1、O ,B 1C 1和BC 的中点分别是E 1和E ,连接O 1O 、E 1E 、O 1B 1、OB 、O 1E 1、OE ,则四边形OBB 1O 1和OEE 1O 1都是直角梯形. ∵A 1B 1=4 cm ,AB=16 cm ,∴O 1E 1=2 cm ,OE=8 cm , O 1B 1=22 cm ,OB=82 cm , ∴B 1B 2=O 1O 2+(OB-O 1B 1)2=361 cm 2, E 1E 2=O 1O 2+(OE-O 1E 1)2=325 cm 2, ∴B 1B=19 cm ,E 1E=513cm.答 这个棱台的侧棱长为19 cm ,斜高为513cm.10.圆台的一个底面周长是另一个底面周长的3倍,轴截面的面积等于392 cm 2,母线与轴的夹角是45°,求这个圆台的高、母线长和两底面半径.解 圆台的轴截面如图所示,设圆台上下底面半径分别为x cm,3x cm.延长AA 1交OO 1的延长线于S , 在Rt △SOA 中,∠ASO=45°,则∠SAO=45°, ∴SO=AO=3x ,∴OO 1=2x , 又S 轴截面=21(6x+2x )·2x=392,∴x=7.故圆台的高OO 1=14 (cm), 母线长l=2O 1O=142 (cm), 两底面半径分别为7 cm,21 cm.11.正四棱锥的高为3,侧棱长为7,求侧面上斜高(棱锥侧面三角形的高)为多少? 解 如图所示,正棱锥S-ABCD 中高OS=3,侧棱SA=SB=SC=SD=7, 在Rt △SOA 中,OA=22OS SA =2, ∴AC=4.∴AB=BC=CD=DA=22.作OE ⊥AB 于E ,则E 为AB 中点. 连接SE ,则SE 即为斜高,则SO ⊥OE. 在Rt △SOE 中,∵OE=21BC=2,SO=3, ∴SE=5,即侧面上的斜高为5.12. 如图所示的几何体中,四边形AA 1B 1B 是边长为3的正方形,CC 1=2,CC 1∥AA 1,这个几何体是棱柱吗?若是,指出是几棱柱.若不是棱柱,请你试用一个平面截去一部分,使剩余部分是一个棱长为2的三棱柱,并指出截去的几何体的特征,在立体图中画出截面.解 这个几何体不是棱柱;在四边形ABB 1A 1中,在AA 1上取点E ,使AE=2;在BB 1上取F 使BF=2;连接C 1E ,EF ,C 1F ,则过C 1EF 的截面将几何体分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是棱柱ABC —EFC 1,其棱长为2;截去的部分是一个四棱锥C 1—EA 1B 1F.§8.2 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1.(2008·山东)如图是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根据图中数据,可得该几何体的表面积是 .答案 122.如图所示,在棱长为4的正方体ABCD-A 1B 1C 1D 1中,P 是A 1B 1上一点,且PB 1=41A 1B 1,则多面体P-BCC 1B 1的体积为.答案316 3.如图所示,一个空间几何体的正视图、左视图是周长为4,一个内角为60°的菱形,俯视图是圆及其圆心,那么这个几何体的表面积为 .基础自测答案 π4.已知正方体外接球的体积为332π,那么正方体的棱长等于 . 答案334 5.(2008·福建,15)若三棱锥的三个侧面两两垂直,且侧棱长均为3,则其外接球的表面积是 . 答案 9π6.三棱锥S —ABC 中,面SAB ,SBC ,SAC 都是以S 为直角顶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且AB=BC=CA=2,则三棱锥S —ABC 的表面积是 . 答案 3+3例1 如图所示,长方体ABCD-A 1B 1C 1D 1中,AB=a ,BC=b ,BB 1=c ,并且a >b >c >0.求沿着长方体的表面自A 到C 1 的最短线路的长. 解 将长方体相邻两个面展开有下列三种可能,如图所示.三个图形甲、乙、丙中AC 1的长分别为:22)(c b a ++=ab c b a 2222+++,22)(c b a ++=bc c b a 2222+++, 22)(b c a ++=ac c b a 2222+++, ∵a >b >c >0,∴ab >ac >bc >0. 故最短线路的长为bc c b a 2222+++.例2 如图所示,半径为R 的半圆内的阴影部分以直径AB 所在直线为轴,旋转一周得到一几何体,求该几何体的表面积(其中∠BAC=30°)及其体积.解 如图所示,过C 作CO 1⊥AB 于O 1,在半圆中可得∠BCA=90°,∠BAC=30°,AB=2R,∴AC=3R,BC=R,CO 1=23R, ∴S 球=4πR 2, 侧圆锥1AO S =π×23R ×3R=23πR 2,侧圆锥1BO S =π×23R ×R=23πR 2, ∴S 几何体表=S 球+侧圆锥1AO S +侧圆锥1BO S =211πR 2+23πR 2=2311+πR 2, ∴旋转所得到的几何体的表面积为2311+πR 2. 又V 球=34πR 3,1AO V 圆锥=31·AO 1·πCO 12=π41R 2·AO 11BO V 圆锥=31BO 1·πCO 12=41BO 1·πR 2∴V 几何体=V 球-(1AO V 圆锥+1BO V 圆锥) =34πR 3-21πR 3=65πR 3.例3 如图所示,长方体ABCD —A ′B ′C ′D ′中,用截面截下一个棱锥C —A ′DD ′, 求棱锥C —A ′DD ′的体积与剩余部分的体积之比. 解 已知长方体可以看成直四棱柱ADD ′A ′—BCC ′B ′. 设它的底面ADD ′A ′面积为S ,高为h ,则它的体积为V=Sh. 而棱锥C —A ′DD ′的底面面积为21S ,高是h, 因此,棱锥C —A ′DD ′的体积 V C —A ′DD ′=31×21Sh=61Sh. 余下的体积是Sh-61Sh=65Sh. 所以棱锥C —A ′DD ′的体积与剩余部分的体积之比为1∶5.例4 (14分)如图所示,在等腰梯形ABCD 中,AB=2DC=2,∠DAB=60°,E 为AB 的中点,将△ADE 与△BEC 分别沿ED 、EC 向上折起,使A 、B 重合,求形成的三棱锥的外接球的体积.解 由已知条件知,平面图形中AE=EB=BC=CD=DA=DE=EC=1. ∴折叠后得到一个正四面体.2分方法一 作AF ⊥平面DEC ,垂足为F ,F 即为△DEC 的中心.取EC 的中点G ,连接DG 、AG , 过球心O 作OH ⊥平面AEC. 则垂足H 为△AEC 的中心.4分∴外接球半径可利用△OHA ∽△GFA 求得.∵AG=23,AF=2)33(1-=36,6分在△AFG 和△AHO 中,根据三角形相似可知,AH=33.∴OA=AF AH AG ⋅=363323⋅=46. 10分∴外接球体积为π34×OA 3=34·π·3466=π86.14分方法二 如图所示,把正四面体放在正方体中.显然,正四面体的外接球就是正方体的外接球.6分∵正四面体的棱长为1, ∴正方体的棱长为22,∴外接球直径2R=3·22, 10分∴R=46,∴体积为π34·346⎪⎪⎭⎫⎝⎛=π86. 12分∴该三棱锥外接球的体积为π86. 14分1.如图所示,在直三棱柱ABC-A 1B 1C 1中,底面为直角三角形,∠ACB=90°,AC=6,BC=CC 1=2.P 是BC 1上一动点,则CP+PA 1的最小值是 . 答案 522.如图所示,扇形的中心角为90°,其所在圆的半径为R ,弦AB 将扇形分成两个部分,这两部分各以AO 为轴旋转一周,所得旋转体的体积V 1和V 2之比为 . 答案 1∶13.如图所示,三棱锥A —BCD 一条侧棱AD=8 cm ,底面一边BC=18 cm ,其余四条棱的棱长都是17 cm ,求三棱锥A —BCD 的体积. 解 取BC 中点M ,连接AM 、DM , 取AD 的中点N ,连接MN ∵AC=AB=CD=BD , ∴BC ⊥AM ,BC ⊥DM , 又∵AM ∩DM=M ,∴BC ⊥平面ADM ,BC=18, AC=AB=DB=DC=17.∴AM=DM=413, ∴NM ⊥AD ,∴MN=83.∴S △ADM =21·MN ·AD =21·83·8=323. ∴V A —BCD =V B —ADM +V C —ADM =31×S △ADM ×(BM+CM )=31×323×18 =1923(cm 3).4.如图所示,已知正四棱锥S —ABCD 中,底面边长为a,侧棱长为2a.(1)求它的外接球的体积;(2)求它的内切球的表面积.解 (1)设外接球的半径为R ,球心为O ,则OA=OC=OS ,所以O 为△SAC 的外心,即△SAC 的外接圆半径就是球的半径.∵AB=BC=a ,∴AC=2a.∵SA=SC=AC=2a ,∴△SAC 为正三角形.由正弦定理得2R=a a ASC AC 36260sin 2sin ==∠ , 因此,R=36a ,V 球=34πR 3=2768πa 3. (2)设内切球半径为r ,作SE ⊥底面ABCD 于E ,作SF ⊥BC 于F ,连接EF ,则有SF=22BF SB - =a a a 27)2()2(22=-. S △SBC =21BC ·SF=21a ×27a=47a 2. S 棱锥全=4S △SBC +S 底=(7+1)a 2.又SE=22EF SF -=22)2()27(a a -=a 26, ∴V 棱锥=31S 底h=31a 2×26a=366a . ∴r=a a a S V 12642)17(663323-=+⨯=棱锥全棱锥, S 球=4πr 2=374-πa 2.一、填空题1. 如图所示,E 、F 分别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D 边BC 、CD 的中点,沿线AF ,AE ,EF 折起来,则所围成的三棱锥的体积为 .答案 241 2.长方体的过一个顶点的三条棱长的比是1∶2∶3,对角线长为214,则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 . 答案 483.已知三棱锥S —ABC 的各顶点都在一个半径为r 的球面上,球心O 在AB 上,SO ⊥底面ABC ,AC=2r ,则球的体积与三棱锥体积的比值是 .答案 4π4.(2007·辽宁文,15)若一个底面边长为26,侧棱长为6的正六棱柱的所有顶点都在一个球的面上,则此球的体积为 .答案 4π35.已知各顶点都在一个球面上的正四棱柱高为4,体积为16,则这个球的表面积是 .答案 24π6.一个正三棱锥的四个顶点都在半径为1的球面上,其中底面的三个顶点在该球的一个大圆上,则该正三棱锥的体积是 .答案 43 7.(2008·四川理,15)已知正四棱柱的对角线的长为6,且对角线与底面所成角的余弦值为33,则该正四棱柱的体积等于 .答案 28.(2008·上海春招)已知一个凸多面体共有9个面,所有棱长均为1,其平面展开图如图所示,则该凸多面体的体积V= .答案 1+62 二、解答题9.一个正三棱台的上、下底面边长分别是3 cm 和6 cm,高是23 cm, (1)求三棱台的斜高;(2)求三棱台的侧面积和表面积.解 (1)设O 1、O 分别为正三棱台ABC —A 1B 1C 1的上、下底面正三角形的中心,如图所示,则O 1O=23,过O 1作O 1D 1⊥B 1C 1,OD ⊥BC ,则D 1D 为三棱台的斜高;过D 1作D 1E ⊥AD 于E ,则D 1E=O 1O=23, 因O 1D 1=63×3=23,OD=63×6=3, 则DE=OD-O 1D 1=3-23=23. 在Rt △D 1DE 中,D 1D=221EDE D +=22)23()23(+=3. (2)设C 、C ′分别为上、下底的周长,h ′为斜高,S 侧=21(C +C ′)h ′=21 (3×3+3×6)×3=2327(cm 2), S 表=S 侧+S 上+S 下=2327+43×32+43×62=4399 (cm 2). 故三棱台斜高为3 cm,侧面积为2327 cm 2,表面积为4399 cm 2. 10.如图所示,正△ABC 的边长为4,D 、E 、F 分别为各边中点,M 、N 、P 分别为BE 、DE 、EF 的中点,将△ABC 沿DE 、EF 、DF 折成了三棱锥以后.(1)∠MNP 等于多少度?(2)擦去线段EM 、EN 、EP 后剩下的几何体是什么?其侧面积为多少?解 (1)由题意,折成了三棱锥以后,如图所示,△MNP 为正三角形,故∠MNP=∠DAF=60°.(2)擦去线段EM 、EN 、EP 后,所得几何体为棱台,其侧面积为S 侧=S E —ADF 侧-S E —MNP 侧=3×43×22-3×43×12=439.11.如图所示,在长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AB=BC=1,BB 1=2, E 是棱CC 1上的点,且CE=41CC 1. (1)求三棱锥C —BED 的体积;(2)求证:A 1C ⊥平面BDE.(1)解 ∵CE=41CC 1=21, ∴V C —BDE =V E —BCD =31S △BCD ·CE =31×21×1×1×21=121.(2)证明 连接AC 、B 1C.∵AB=BC ,∴BD ⊥AC.∵A 1A ⊥底面ABCD,∴BD ⊥A 1A.∵A 1A ∩AC=A ,∴BD ⊥平面A 1AC.∴BD ⊥A 1C.∵tan ∠BB 1C=B B BC 1=21, tan ∠CBE=CB CE =21,∴∠BB 1C=∠CBE. ∵∠BB 1C+∠BCB 1=90°,∴∠CBE+∠BCB 1=90°,∴BE ⊥B 1C.∵BE ⊥A 1B 1,A 1B 1∩B 1C=B 1,∴BE ⊥平面A 1B 1C ,∴BE ⊥A 1C.∵BD ∩BE=B ,BE ⊂平面BDE ,BD ⊂平面BDE ,∴A 1C ⊥平面BDE.12.三棱锥S —ABC 中,一条棱长为a,其余棱长均为1,求a 为何值时V S —ABC 最大,并求最大值.解 方法一 如图所示,设SC=a ,其余棱长均为1,取AB 的中点H ,连接HS 、HC ,则AB ⊥HC ,AB ⊥HS ,∴AB ⊥平面SHC.在面SHC 中,过S 作SO ⊥HC ,则SO ⊥平面ABC.在△SAB 中,SA=AB=BS=1,∴SH=23, 设∠SHO=θ,则SO=SHsin θ=23sin θ, ∴V S —ABC =31S △ABC ·SO =31×43×12×23sin θ =81sin θ≤81. 当且仅当sin θ=1,即θ=90°时,三棱锥的体积最大. a=2SH=2×23=26,V max =81. ∴a 为26时,三棱锥的体积最大为81. 方法二 取SC 的中点D ,可通过V S —ABC =31S △ABD ·SC ,转化为关于a 的目标函数的最大值问题,利用基本不等式或配方法解决.§8.3 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基础自测1.给出下列四个命题:①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②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个平面互相平行;③若直线l 1、l 2与同一平面所成的角相等,则l 1,l 2互相平行;④若直线l 1、l 2是异面直线,则与l 1、l 2都相交的两条直线是异面直线.其中假命题的个数是 .答案 42.对于平面α和直线l ,α内至少有一条直线与直线l (用“垂直”,“平行”或“异面”填空). 答案 垂直3.若三个平面两两相交,且三条交线互相平行,则这三个平面把空间分成 部分.答案 74.(2007·广东理,12)如果一个凸多面体是n 棱锥,那么这个凸多面体的所有顶点所确定的直线共有 条.这些直线中共有f(n)对异面直线,则f(4)= ;f(n)= .(答案用数字或n 的解析式表示)答案 2)1(+n n 8 n(n-2) 5.如图所示,在正三角形ABC 中,D 、E 、F 分别为各边的中点,G 、H 、I 、J 分别为AF 、AD 、BE 、DE 的中点,将△ABC 沿DE 、EF 、DF 折成三棱锥以后,GH 与IJ 所成角的度数为 .答案 60°例1 如图所示,空间四边形ABCD 中,E 、F 、G 分别在AB 、BC 、CD 上,且满足AE ∶EB=CF ∶FB=2∶1,CG ∶GD=3∶1,过E 、F 、G 的平面交AD 于H ,连接EH.(1)求AH ∶HD ;(2)求证:EH 、FG 、BD 三线共点.(1)解 ∵EB AE =FBCF =2,∴EF ∥AC.∴EF ∥平面ACD.而EF ⊂平面EFGH ,且平面EFGH ∩平面ACD=GH ,∴EF ∥GH.而EF ∥AC ,∴AC ∥GH. ∴HD AH =GD CG=3,即AH ∶HD=3∶1.(2)证明 ∵EF ∥GH,且AC EF =31,AC GH =41,∴EF ≠GH ,∴四边形EFGH 为梯形.令EH ∩FG=P ,则P ∈EH ,而EH ⊂平面ABD ,P ∈FG ,FG ⊂平面BCD ,平面ABD ∩平面BCD=BD ,∴P ∈BD.∴EH 、FG 、BD 三线共点.例2 如图所示,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M 、N 分别是A 1B 1,B 1C 1的中点.问:(1)AM 和CN 是否是异面直线?说明理由;(2)D 1B 和CC 1是否是异面直线?说明理由.解 (1)不是异面直线.理由如下:∵M 、N 分别是A 1B 1、B 1C 1的中点.∴MN ∥A 1C 1,又∵A 1A D 1D ,而D 1D C 1C ,∴A 1A C 1C ,∴四边形A 1ACC 1为平行四边形.∴A 1C 1∥AC ,得到MN ∥AC ,∴A 、M 、N 、C 在同一个平面内,故AM 和CN 不是异面直线.(2)是异面直线,证明如下:假设D 1B 与CC 1在同一个平面D 1CC 1内,则B ∈平面CC 1D 1,C ∈平面CC 1D 1.∴BC ⊂平面CC 1D 1,这与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BC ⊥面CC 1D 1相矛盾.∴假设不成立,故D 1B 与CC 1是异面直线.例3 (16分)如图所示,在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是边长为2的菱形,∠DAB=60°,对角线AC 与BD 交于点O ,PO ⊥平面ABCD ,PB 与平面ABCD 所成角为60°.(1)求四棱锥的体积;(2)若E 是PB 的中点,求异面直线DE 与PA 所成角的余弦值.解 (1)在四棱锥P —ABCD 中,∵PO ⊥平面ABCD ,∴∠PBO 是PB 与平面ABCD 所成的角,即∠PBO=60°, 2分在Rt △POB 中,∵BO=AB ·sin30°=1,又PO ⊥OB ,∴PO=BO ·tan60°=3,∵底面菱形的面积S=2×21×2×2×23=23.∴四棱锥P —ABCD 的体积V P —ABCD =31×23×3=2. 8分(2)取AB 的中点F ,连接EF ,DF ,∵E 为PB 中点,∴EF ∥PA ,∴∠DEF 为异面直线DE 与PA 所成角(或其补角).10分 在Rt △AOB 中,AO=AB ·cos30°=3=OP ,∴在Rt △POA 中,PA=6,∴EF=26. 12分在正三角形ABD 和正三角形PDB 中,DF=DE=3,由余弦定理得∴cos ∠DEF=EFDE DF EF DE ⋅-+2222 14分 =2632)3()26()3(222⨯⨯-+=2346=42. 所以异面直线DE 与PA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42. 16分1.如图,E 、F 、G 、H 分别是空间四边形AB 、BC 、CD 、DA 上的点,且EH 与FG 相交于点O.求证:B 、D 、O 三点共线.证明 ∵E ∈AB ,H ∈AD ,∴E ∈平面ABD ,H ∈平面ABD.∴EH ⊂平面ABD.∵EH ∩FG=O ,∴O ∈平面ABD.同理可证O ∈平面BCD ,∴O ∈平面ABD ∩平面BCD ,即O ∈BD ,所以B 、D 、O 三点共线.2.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E 是CD 的中点,连接AE 并延长与BC 的延长线交于点F ,连接BE 并延长交AD 的延长线于点G ,连接FG.求证:直线FG ⊂平面ABCD 且直线FG ∥直线A 1B 1.证明 由已知得E 是CD 的中点,在正方体中,由于A ∈平面ABCD ,E ∈平面ABCD ,所以AE ⊂平面ABCD.又AE ∩BC=F ,从而F ∈平面ABCD.同理G ∈平面ABCD ,所以FG ⊂平面ABCD.因为EC 21AB ,故在Rt △FBA 中,CF=BC , 同理DG=AD.又在正方形ABCD 中,BCAD ,所以CF DG ,所以四边形CFGD 是平行四边形,所以FG ∥CD.又CD ∥AB ,AB ∥A 1B 1,所以直线FG ∥直线A 1B 1.3.如图所示,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中,∠A=90°,BC=2,DA ⊥AC ,DA ⊥AB ,若DA=1,且E 为DA 的中点.求异面直线BE 与CD 所成角的余弦值.解 取AC 的中点F ,连接EF ,BF ,在△ACD 中,E 、F 分别是AD 、AC 的中点,∴EF ∥CD ,∴∠BEF 即为异面直线BE 与CD 所成的角或其补角.在Rt △EAB 中,AB=AC=1,AE=21AD=21,∴BE=25, 在Rt △EAF 中, AF=21AC=21,AE=21,∴EF=22, 在Rt △BAF 中,AB=1,AF=21,∴BF=25, 在等腰三角形EBF 中,cos ∠FEB=254221=BE EF =1010, ∴异面直线BE 与CD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1010.一、填空题1.若直线a 与b 是异面直线,直线b 与c 是异面直线,则直线a 与c 的位置关系是 . 答案 平行、相交或异面2.给出下列命题:①若平面α内的直线a 与平面β内的直线b 为异面直线,直线c 是α与β的交线,那么直线c 至多与a 、b 中的一条相交;②若直线a 与b 为异面直线,直线b 与c 平行,则直线a 与c 异面;③一定存在平面α和异面直线a 、b 同时平行.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 .答案 ③3.已知a ,b 是异面直线,直线c ∥直线a,则c 与b 的位置关系 .①一定是异面直线②一定是相交直线 ③不可能是平行直线④不可能是相交直线答案 ③4.若P 是两条异面直线l 、m 外的任意一点,则说法错误的有 (填序号).①过点P 有且仅有一条直线与l 、m 都平行②过点P 有且仅有一条直线与l 、m 都垂直③过点P 有且仅有一条直线与l 、m 都相交④过点P 有且仅有一条直线与l 、m 都异面答案 ①③④5.(2008·辽宁文)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E 、F 分别为棱AA 1、CC 1的中点,则在空间中与三条直线A 1D 1、EF 、CD 都相交的直线有 条.答案 无数6.正四棱柱ABCD-A 1B 1C 1D 1中,AA 1=2AB ,则异面直线A 1B 与AD 1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答案 547.如图所示,在三棱锥C —ABD 中,E 、F 分别是AC 和BD 的中点,若CD=2AB=4,EF ⊥AB ,则EF 与CD 所成的角是 .答案 30°8.已知a 、b 为不垂直的异面直线,α是一个平面,则a 、b 在α上的射影可能是①两条平行直线;②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 ③同一条直线;④一条直线及其外一点. 则在上面的结论中,正确结论的编号是 (写出所有正确结论的编号). 答案 ①②④二、解答题9.如图所示,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E 、F 分别是AB 和AA 1的中点.求证:(1)E ,C ,D 1,F 四点共面;(2)CE ,D 1F ,DA 三线共点.证明 (1)如图所示,连接CD 1,EF ,A 1B ,∵E 、F 分别是AB 和AA 1的中点,∴EF ∥A1B 且EF=21A 1B , 又∵A 1D 1 BC,∴四边形A 1BCD 1是平行四边形,∴A 1B ∥CD 1,∴EF ∥CD 1,∴EF 与CD 1确定一个平面α,∴E ,F ,C ,D 1∈α,即E ,C ,D 1,F 四点共面.(2)由(1)知EF ∥CD 1,且EF=21CD 1, ∴四边形CD 1FE 是梯形,∴CE 与D 1F 必相交,设交点为P ,则P ∈CE ⊂平面ABCD ,且P ∈D 1F ⊂平面A 1ADD 1,∴P ∈平面ABCD 且P ∈平面A 1ADD 1.又平面ABCD ∩平面A 1ADD 1=AD ,∴P ∈AD ,∴CE ,D 1F ,DA 三线共点.10.定线段AB 所在的直线与定平面α相交,P 为直线AB 外的一点,且P 不在α内,若直线AP 、BP 与α分别交于C 、D 点,求证:不论P 在什么位置,直线CD 必过一定点.证明 设定线段AB 所在直线为l,与平面α交于O 点,即l ∩α=O. 由题意可知,AP ∩α=C ,BP ∩α=D ,∴C ∈α,D ∈α. 又∵AP ∩BP=P,∴AP 、BP 可确定一平面β且C ∈β,D ∈β.∴CD=α∩β. ∵A ∈β,B ∈β,∴l ⊂β,∴O ∈β.∴O ∈α∩β,即O ∈CD. ∴不论P 在什么位置,直线CD 必过一定点.11.如图所示,在正方体ABCD-A 1B 1C 1D 1中,E 、F 分别为CC 1、AA 1的中点,画出平面BED 1F与平面ABCD 的交线.解 在平面AA 1D 1D 内,延长D 1F , ∵D 1F 与DA 不平行,因此D 1F 与DA 必相交于一点,设为P , 则P ∈FD 1,P ∈DA.又∵FD 1⊂平面BED 1F ,AD ⊂平面ABCD , ∴P ∈平面BED 1F ,P ∈平面ABCD.又B 为平面ABCD 与平面BED 1F 的公共点,连接PB , ∴PB 即为平面BED 1F 与平面ABCD 的交线.如图所示.12.如图所示,在四面体ABCD 中,E 、F 分别是线段AD 、BC 上的点,ED AE =FC BF =21,AB=CD=3,EF=7,求AB 、CD 所成角的大小. 解 如图所示,在线段BD 上取一点G ,使GD GB =21.连接GF 、GE 、EF. ED AE =GD BG =FC BF =21,GE ∥AB ,且GE=32AB=2,同理,GF ∥CD ,且GF=31CD=1, 在△EGF 中,cos ∠EGF=12271222⨯⨯-+=-21,∴∠EGF=120°.由GF ∥CD,GE ∥AB 可知,AB 与CD 所成的角应是∠EGF 的补角为60°.§8.4 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性质1.下列命题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 .①若直线l 上有无数个点不在平面α内,则l ∥α;②若直线l 与平面α平行,则l 与平面α内的任意一条直线都平行;③如果两条平行直线中的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那么另一条直线也与这个平面平行;④若直线l 与平面α平行,则l 与平面α内的任意一条直线都没有公共点. 答案 12.下列条件中,不能判断两个平面平行的是 (填序号). ①一个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于另一个平面 ②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平行于另一个平面 ③一个平面内有无数条直线平行于另一个平面 ④一个平面内任何一条直线都平行于另一个平面 答案 ①②③3.对于平面α和共面的直线m 、n ,下列命题中假命题是 (填序号). ①若m ⊥α,m ⊥n ,则n ∥α ②若m ∥α,n ∥α,则m ∥n ③若m ⊂α,n ∥α,则m ∥n④若m 、n 与α所成的角相等,则m ∥n 答案 ①②④4.已知直线a,b,平面α,则以下三个命题:基础自测①若a ∥b,b ⊂α,则a ∥α; ②若a ∥b,a ∥α,则b ∥α; ③若a ∥α,b ∥α,则a ∥b. 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 答案 05.如图所示,在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M 、N 分别是BC 和A 1B 1的中点. 求证:MN ∥平面AA 1C 1.证明 设A 1C 1中点为F ,连接NF ,FC , ∵N 为A 1B 1中点, ∴NF ∥B 1C 1,且NF=21B 1C 1, 又由棱柱性质知B 1C 1 BC ,又M 是BC 的中点, ∴NFMC ,∴四边形NFCM 为平行四边形. ∴MN ∥CF ,又CF ⊂平面AA 1C 1, MN ⊄平面AA 1C 1, ∴MN ∥平面AA 1C 1.例1 如图所示,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侧面对角线AB 1,BC 1上分别有两点E ,F ,且B 1E=C 1F.求证:EF ∥平面ABCD.证明 方法一 分别过E ,F 作EM ⊥AB 于M ,FN ⊥BC 于N ,连接MN. ∵BB 1⊥平面ABCD , ∴BB 1⊥AB ,BB 1⊥BC ,∴EM ∥BB 1,FN ∥BB 1, ∴EM ∥FN.又∵B 1E=C 1F ,∴EM=FN ,故四边形MNFE 是平行四边形,∴EF ∥MN. 又MN ⊂平面ABCD ,EF ⊄平面ABCD , 所以EF ∥平面ABCD.方法二 过E 作EG ∥AB 交BB 1于G , 连接GF ,则BB GB A B E B 1111=, ∵B 1E=C 1F ,B 1A=C 1B , ∴BB GB BC E C 1111=,∴FG ∥B 1C 1∥BC , 又EG ∩FG=G ,AB ∩BC=B ,∴平面EFG ∥平面ABCD ,而EF ⊂平面EFG , ∴EF ∥平面ABCD.例2 已知P 为△ABC 所在平面外一点,G 1、G 2、G 3分别是△PAB 、△PCB 、△PAC 的重心. (1)求证:平面G 1G 2G 3∥平面ABC ;(2)求S △321G G G ∶S △ABC .(1)证明 如图所示,连接PG 1、PG 2、PG 3并延长分别与边AB 、BC 、AC 交于点D 、E 、F , 连接DE 、EF 、FD ,则有PG 1∶PD=2∶3, PG 2∶PE=2∶3,∴G 1G 2∥DE. 又G 1G 2不在平面ABC 内,∴G 1G 2∥平面ABC.同理G 2G 3∥平面ABC.又因为G 1G 2∩G 2G 3=G 2, ∴平面G 1G 2G 3∥平面ABC. (2)解 由(1)知PE PG PD PG 21==32,∴G 1G 2=32DE. 又DE=21AC ,∴G 1G 2=31AC. 同理G 2G 3=31AB ,G 1G 3=31BC. ∴△G 1G 2G 3∽△CAB ,其相似比为1∶3, ∴S △321G G G ∶S △ABC =1∶9.例3 (16分)如图所示,平面α∥平面β,点A ∈α,C ∈α,点B ∈β,D ∈β,点E ,F 分别在线段AB ,CD 上,且AE ∶EB=CF ∶FD.(1)求证:EF ∥β;(2)若E ,F 分别是AB ,CD 的中点,AC=4,BD=6,且AC ,BD 所成的角为60°, 求EF 的长.(1)证明 ①当AB ,CD 在同一平面内时, 由α∥β,平面α∩平面ABDC=AC , 平面β∩平面ABDC=BD ,∴AC ∥BD ,2分∵AE ∶EB=CF ∶FD ,∴EF ∥BD , 又EF ⊄β,BD ⊂β,∴EF ∥β.4分②当AB 与CD 异面时, 设平面ACD ∩β=DH ,且DH=AC. ∵α∥β,α∩平面ACDH=AC ,∴AC ∥DH ,∴四边形ACDH 是平行四边形,6分在AH 上取一点G ,使AG ∶GH=CF ∶FD , 又∵AE ∶EB=CF ∶FD ,∴GF ∥HD ,EG ∥BH , 又EG ∩GF=G ,∴平面EFG ∥平面β.∵EF ⊂平面EFG ,∴EF ∥β.综上,EF ∥β.8分 (2)解 如图所示,连接AD ,取AD 的中点M ,连接ME ,MF. ∵E ,F 分别为AB ,CD 的中点, ∴ME ∥BD ,MF ∥AC ,且ME=21BD=3,MF=21AC=2, ∴∠EMF 为AC 与BD 所成的角(或其补角), ∴∠EMF=60°或120°,12分∴在△EFM 中由余弦定理得,EF=EMF MF ME MF ME ∠∙∙-+cos 222=212322322⨯⨯⨯±+=613±, 即EF=7或EF=19.16分1.如图所示,已知S 是正三角形ABC 所在平面外的一点,且SA=SB=SC ,SG 为△SAB 上的高,D 、E 、F 分别是AC 、BC 、SC 的中点,试判断SG 与平面DEF 的位置关系,并给予证明.解 SG ∥平面DEF ,证明如下: 方法一 连接CG 交DE 于点H , 如图所示.∵DE 是△ABC 的中位线, ∴DE ∥AB.在△ACG 中,D 是AC 的中点, 且DH ∥AG. ∴H 为CG 的中点. ∴FH 是△SCG 的中位线, ∴FH ∥SG.又SG ⊄平面DEF ,FH ⊂平面DEF , ∴SG ∥平面DEF.方法二 ∵EF 为△SBC 的中位线,∴EF ∥SB. ∵EF ⊄平面SAB ,SB ⊂平面SAB , ∴EF ∥平面SAB.同理可证,DF ∥平面SAB ,EF ∩DF=F , ∴平面SAB ∥平面DEF ,又SG ⊂平面SAB , ∴SG ∥平面DEF.2.如图所示,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E 、F 、G 、H 分别是BC 、CC 1、 C 1D 1、A 1A 的中点.求证: (1)BF ∥HD 1; (2)EG ∥平面BB 1D 1D ; (3)平面BDF ∥平面B 1D 1H.证明 (1)如图所示,取BB 1的中点M ,易证四边形HMC 1D 1是平行四边形,∴HD 1∥MC 1. 又∵MC1∥BF ,∴BF ∥HD 1.(2)取BD 的中点O ,连接EO ,D 1O , 则OE 21DC , 又D 1G21DC ,∴OE D 1G ,∴四边形OEGD 1是平行四边形, ∴GE ∥D 1O.又D 1O ⊂平面BB 1D 1D ,∴EG ∥平面BB 1D 1D.(3)由(1)知D 1H ∥BF ,又BD ∥B 1D 1,B 1D 1、HD 1⊂平面HB 1D 1,BF 、BD ⊂平面BDF ,且B 1D 1∩HD 1=D 1, DB ∩BF=B ,∴平面BDF ∥平面B 1D 1H.3.如图所示,四边形EFGH 为空间四边形ABCD 的一个截面,若截面为平行四边形.(1)求证:AB ∥平面EFGH ,CD ∥平面EFGH.(2)若AB=4,CD=6,求四边形EFGH 周长的取值范围. (1)证明 ∵四边形EFGH 为平行四边形,∴EF ∥HG. ∵HG ⊂平面ABD ,∴EF ∥平面ABD. ∵EF ⊂平面ABC ,平面ABD ∩平面ABC=AB , ∴EF ∥AB.∴AB ∥平面EFGH. 同理可证,CD ∥平面EFGH.(2)解 设EF=x (0<x <4),由于四边形EFGH 为平行四边形,∴4xCB CF =. 则6FG =BC BF =BC CF BC -=1-4x. 从而FG=6-x 23. ∴四边形EFGH 的周长l=2(x+6-x 23)=12-x. 又0<x <4,则有8<l <12,∴四边形EFGH 周长的取值范围是(8,12).一、填空题1.下列命题,其中真命题的个数为 . ①直线l 平行于平面α内的无数条直线,则l ∥α; ②若直线a 在平面α外,则a ∥α; ③若直线a ∥b,直线b ⊂α,则a ∥α;④若直线a ∥b,b ⊂α,那么直线a 就平行于平面α内的无数条直线. 答案 12.写出平面α∥平面β的一个充分条件 (写出一个你认为正确的即可).答案 存在两条异面直线a,b,a ⊂α,b ⊂β,a ∥β,b ∥α 3.对于不重合的两个平面α与β,给定下列条件: ①存在平面γ,使得α,β都垂直于γ;②存在平面γ,使得α,β都平行于γ; ③存在直线l ⊂α,直线m ⊂β,使得l ∥m;④存在异面直线l 、m ,使得l ∥α,l ∥β,m ∥α,m ∥β.其中,可以判定α与β平行的条件有 (写出符合题意的序号). 答案 ②④4.(2008·海南,宁夏文,12)已知平面α⊥平面β,α∩β=l,点A ∈α,A ∉l,直线AB ∥l,直线AC ⊥l,直线m ∥α,m ∥β,则下列四种位置关系中,一定成立的是 .。
高中数学必修二立体几何立体几何总知识点
立体几何初步1、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1)棱柱:定义:有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四边形,且每相邻两个四边形的公共边都互相平行,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几何体。
分类:以底面多边形的边数作为分类的标准分为三棱柱、四棱柱、五棱柱等。
表示:用各顶点字母,如五棱柱'''''EDCBAABCDE-或用对角线的端点字母,如五棱柱'AD几何特征:两底面是对应边平行的全等多边形;侧面、对角面都是平行四边形;侧棱平行且相等;平行于底面的截面是与底面全等的多边形。
(2)棱锥定义:有一个面是多边形,其余各面都是有一个公共顶点的三角形,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分类:以底面多边形的边数作为分类的标准分为三棱锥、四棱锥、五棱锥等表示:用各顶点字母,如五棱锥'''''EDCBAP-几何特征:侧面、对角面都是三角形;平行于底面的截面与底面相似,其相似比等于顶点到截面距离与高的比的平方。
(3)棱台:定义:用一个平行于棱锥底面的平面去截棱锥,截面和底面之间的部分分类:以底面多边形的边数作为分类的标准分为三棱态、四棱台、五棱台等表示:用各顶点字母,如五棱台'''''EDCBAP-几何特征:①上下底面是相似的平行多边形②侧面是梯形③侧棱交于原棱锥的顶点(4)圆柱:定义:以矩形的一边所在的直线为轴旋转,其余三边旋转所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几何特征:①底面是全等的圆;②母线与轴平行;③轴与底面圆的半径垂直;④侧面展开图是一个矩形。
(5)圆锥:定义:以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为旋转轴,旋转一周所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几何特征:①底面是一个圆;②母线交于圆锥的顶点;③侧面展开图是一个扇形。
(6)圆台:定义:用一个平行于圆锥底面的平面去截圆锥,截面和底面之间的部分几何特征:①上下底面是两个圆;②侧面母线交于原圆锥的顶点;③侧面展开图是一个弓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分析:根据“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要证明两平面互相垂直,只要在其中一个平面中寻找一条与另一平面垂直的直线即可。
解:∵ 是圆 的直径,∴ ,
又∵ 垂直于 所在的平面,∴ ,
∴ 平面 ,又 在平面 中,
所以,直线AE与D1F所成的角为90°。
(3)由(1)知D1F⊥AD,由(2)知D1F⊥AE,又AD∩AE=A, D1F⊥平面AED,
∵D1F 平面A1FD1M 平面AED⊥平面A1FD1。
*
第一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一、基础知识
1.定义: 直线a、b是异面直线,经过空间一交o,分别a΄围:
3.方法: 平移法、问量法、三线角公式
.
练习:
1.若 表示直线, 表示平面,下列条件中,能使 的是 ( )
>
2.已知 与 是两条不同的直线,若直线 平面 ,①若直线 ,则 ;②若 ,则 ;③若 ,则 ;④ ,则 。上述判断正确的是 ( )
①②③ ②③④ ①③④ ②④
3.设三棱锥 的顶点 在平面 上的射影是 ,给出以下命题:
①若 , ,则 是 的垂心
证明: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并设AB=2,
则A(0,0,0), D(0,2,0),A1(0,0,2) D1(0,2,2),E(2,0,1), F(1,2,0)
^
(1)
=0×1+2×1+0×(-2)=0, AD⊥D1F。
(2) =(2,0,1) =(1,0,-2),| ,|
设AE与D1F的夹角为θ,则cosθ=
!
(3)三线角公式用于求线面角和线线角
斜线和平面内的直线与斜线的射影所成角的余弦之积等于斜线和平面内的直线所成角的余弦
即:
二、例题讲练
例1、(2007年全国高考)如图,正四棱柱 中, ,则异面直线 与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
。
练习:1.正方体 中, 为 的交点,
则 与 所成的角 ( )
:
例2、已知四棱锥 的底面为直角梯形, , 底面 ,且 , , 是 的中点
连结DB,得△DAB的面积
设D到平面SAB的距离为h,由于 ,得
,解得 。
设SD与平面SAB所成角为 ,则 。
所以,直线SD与平面SBC所成的我为 。
解法二:
·
(Ⅰ)作SO⊥BC,垂足为O,连结SO,由侧面SBC⊥底面ABCD,得SO⊥平面ABCD。
因为SA=SB,所以AO=BO。
(Ⅰ)证明 ;
~
(Ⅱ)求直线 与平面 所成角的大小.
解法一:
(Ⅰ)作 ,垂足为O,连结AO,由侧面 底面ABCD,得 底面ABCD。
因为SA=SB,所以AO=BO,
又 ,故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
由三垂线定理,得 。
(Ⅱ)由(Ⅰ)知 ,依题设 ,
故 ,由 , , ,得
\
SO=1, 。
△SAB的面积 。
例3如图,直三棱柱ABC—A1B1C1中,AC=BC=1,∠ACB=90,AA1= ,D是A1B1中点。
(1)求证C1D⊥平面A1B;
(2)当点F在BB1上什么位置时,会使得AB1⊥平面C1DF并证明你的结论。
(1)证明:如图,∵ABC—A1B1C1是直三棱柱,
∴A1C1=B1C1=1,且∠A1C1B1=90°。又D是A1B1的中点,∴C1D⊥A1B1。∵AA1⊥平面A1B1C1,C1D 平面A1B1C1,
而PC∩AC=C,∴BC⊥平面PAC。又∵AE在平面PAC内,∴BC⊥AE。
∵PC⊥AE,且PC∩BC=C,∴AE⊥平面PBC。
[反思归纳]证明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常用方法有:利用线面垂直的定义;利用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利用“若直线a∥直线b,直线a⊥平面α,则直线b⊥平面α”。
…
例2、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B1C1=A1C1,A1B⊥AC1,求证:A1B⊥B1C。
(1)求证: ;(2)当 , 时,求 的长。
]
(1)证明:取 的中点 ,连结 ,∵ 是 的中点,
∴ ,∵ 平面 ,∴ 平面
∴ 是 在平面 内的射影 ,取 的中点 ,连结 ,∵ ∴ ,又 ,
∴
∴ ,∴ ,由三垂线定理得
(2)∵ , ∴ ,∴ ,
∵ 平面
∴ ,且 ,∴
;
例5. 如图,直三棱柱 中, ,侧棱 ,侧面 的两条对角线交于点 , 的中点为 ,求证: 平面
③其它方法:
(Ⅰ)、如果两条平行直线中的一条垂直于一个平面,那么另一条直线也垂直于这个平面。(Ⅱ)、如果一条直线垂直于两个平行平面中的一个,那么也垂直于另一个面。
(Ⅲ)、如果两个平面互相垂直,那么在一个平面内垂直于他们交线的直线垂直于另一个平面。
]
(Ⅳ)、如果两个相交平面都和第三个平面垂直,那么相交平面的交线也垂直于第三个方面。
所以,平面 平面 。
[反思归纳]由于平面 与平面 相交于 ,所以如果平面 平面 ,则在平面 中,垂直于 的直线一定垂直于平面 ,这是寻找两个平面的垂线的常用方法。
:
例2(2009江苏卷)如图,在直三棱柱 中
E、 分别是 、 的中点,点 在 上, 。求证:(1)EF∥平面ABC;
(2)平面 平面 。
<
证明:连结 ,∵ ∴ ,在直三棱柱 中 ,∴ 平面 ,
∵ , ∴ ,∴ ,
∵ 是侧面 的两条对角线的交点,∴ 是 与 的中点,∴ ,连结 ,取 的中点 ,连结 ,则 ,
∵ 平面 ,∴ 平面 ,∴ 是 在
平面 内的射影。在 中,
在 中, ,∴
·
∴ ,∴ ,∴ 平面
平面与平面垂直
1、两个平面垂直的定义:两个相交成直二面角的两个平面互相垂直;相交成直二面角的两个平面叫做互相垂直的平面。
<
1. =30˚行吗
2. =75˚时; =。
3.空间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与各边长均为1,O为 的重心,M是AC的中点,E是 AO的中点,求异面直线OM与BE所成的角。
|
、
第二节、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
一、基础知识
1.定义:
(①斜线和平面所成的角②垂线与平面所成的角③ )
2.直线与平面所成角范围是 。
解:(Ⅰ)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 的坐标为 、
、 、 、
、 ,
从而
设 的夹角为 ,则
;
∴ 与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
例4、如图,三棱锥P—ABC中,PC 平面ABC,PC=AC=2,AB=BC,D是PB上一点,且CD 平面PAB.(I)求证:AB 平面PCB;(II)求异面直线AP与BC所成角的大小;( )
3.斜线与平面所成的角是此斜线与平面内所有直线所成角中最小的角。(最小值定理)
¥
4. 求法: 几何法 公式法 问量法
(1)几何法:作出斜线与射影所成的角,论证所作(或所找)的角就是要求的角,解三角形求出此角。
(2)公式法:
(即:与斜线射影所成的两角的余弦的积等于斜线和平面内的直线所成角的余弦值)
(3)向量法:设直线 与平面 所成角为 ,直线 的方向向量与面 的法向量分别是 , 则 的余角或其补角的余角即为 与 所成的角 ,
~
∴AA1⊥C1D,∴C1D⊥平面AA1B1B。
(2)解:作DE⊥AB1交AB1于E,延长DE交BB1于F,连结C1F,则AB1⊥平面C1DF,点F即为所求。事实上,∵C1D⊥平面AA1BB,AB1 平面AA1B1B,∴C1D⊥AB1.又AB1⊥DF,DF C1D=D,∴AB1⊥平面C1DF。
补充题: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分别是BB1,CD的中点。(1)求证:AD⊥D1F;(2)求AE与D1F所成的角;(3)证明平面AED⊥平面A1FD1。
②若 两两互相垂直,则 是 的垂心
③若 , 是 的中点,则
④若 ,则 是 的外心
其中正确命题的命题是①②③④
》
例1、已知PA⊥⊙O所在的平面,AB是⊙O的直径,C是⊙O上任意一点,过A点作AE⊥PC于点E,求证:AE⊥平面PBC。
证明:∵PA⊥平面ABC,∴PA⊥BC。又∵AB是⊙O的直径,∴BC⊥AC。
证明:取A1B1的中点D1,连结C1D1。∵B1C1=A1C1,∴C1D1⊥ABB1A1。
连结AD1,则AD1是AC1在平面ABB1A1内的射影,∵A1B⊥AC1,
∴A1B⊥AD1。取AB的中点D,连结CD、B1D,
则B1D∥AD1,且B1D是B1C在平面ABB1A1内的射影。
∵B1D⊥A1B,∴A1B⊥B1C。
;
解法一:(I)∵PC 平面ABC, 平面ABC,
∴PC AB.∵CD 平面PAB, 平面PAB,
∴CD AB.又 ,
∴AB 平面PCB.
(II)过点A作AF 1C 1C 图PD 平面ABCD,四边形ABCD为矩形,
AB=2AD=2DP,E为CD中点。
(1) 与BE所成的角为
(2)若 直线PD,且AF与BE所成角为
(1)平移法:在图中选一个恰当的点(通常是线段端点或中点)作a、b的平行线,构造一个三角形,并解三角形求角。
(2)向量法:可适当选取异面直线上的方向向量,利用公式 求出来
方法1:利用向量计算。选取一组基向量,分别算出 , , 代入上式
方法2:利用向量坐标计算,建系,确定直线上某两点坐标进而求出方向向量
2、两平面垂直的判定方法:①利用定义。②判定定理: 如果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一条垂线,那么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推理模式: , 。
3、两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 若两个平面互相垂直,那么在一个平面内垂直于它们的交线的直线垂直于另一个平面。推理模式:
4、向量法证明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方法:①证明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方法: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平行;②证明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方法:两平面的法向量垂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