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古诗三首 文本解读及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古诗三首
一、文本解读
1.文体特点。
《古诗三首》包括了三首脍炙人口的古诗。《望天门山》描绘的是天门山夹江对峙,长江波澜壮阔的雄奇秀丽景色;《饮湖上初晴后雨》描绘的是西湖在不同气候下呈现的不同风姿;《望洞庭》则勾勒出一幅优美的洞庭湖秋月图。
这三首古诗都描写了祖国壮丽的自然风光。三首诗均为七言古诗。七言古诗起源于楚辞和汉代的民间歌谣,至唐代大盛。在中国古代的诗歌中,七言古诗(简称“七古”)是形式最活泼、体裁最多样、句法和韵脚的处理最自由,而且抒情叙事最富有表现力的一种诗歌形式。
《望天门山》第一、二、四句押韵,韵脚为“开”“回”“来”(“回”古音即作“huái”);《饮湖上初晴后雨》第二、四句押韵,韵脚分别是“奇”“宜”;《望洞庭》也是偶句押韵,韵脚分别是“磨”“螺”。值得注意的是,《望洞庭》中“和”读作“hé”为宜。
2.文化底蕴。
古诗虽然用字考究,语言凝练,但诗人总是借助一定的意象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所以极具画面感。读这三首诗,展开想象,总能在脑海中浮现动人的画面,感受诗歌的意境深远,领略其独特的魅力。
《古诗三首》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古人对祖国山河的描写,在课后习题中,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也有“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在诵读过程中,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热爱传统文化的感情。
三首古诗的作者李白、苏轼、贺知章,都是家喻户晓的大诗人,在一、二年级的课内外古诗词学习中,学生也已经积累了三位作者的部分诗作。学习中,应引导学生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诗歌语言的优美,受到中华灿烂诗词文化的熏陶。
3.语言表达。
唐玄宗开元13年,25岁的李白怀着济世安民的雄心壮志,第一次离开家乡四川前去洞庭湖游览,接着又兴致勃勃乘舟顺江而东,在经过安徽省当涂县的东西梁山时写下了《望天门山》这首诗。首句“天门中断楚江开”借山势写出水的汹涌:浩荡东流的长江有冲破一切阻碍的神奇力量,天门山似乎默默地为它让出了一条通道;“碧水东流至此回”则借水势衬出山的奇险,对长江具有约束力和反作用,一个“回”字,写尽变化无穷;“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先写远望天门两山之所见,再点明“望”的立脚点即“日边来”的“一片孤帆”,一个“出”字平添山之动态美,也暗寓诗人之喜悦心情。最令人称奇的是此诗题为“望天门山”,诗中无一“望”字,细品却发现每句诗中都隐含了“望”的神韵。
《饮湖上初晴后雨》为苏轼任杭州通判期间所作同题诗中的第二首。这首诗概括性强,是对西湖美景的全面评价。“水光潋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描写了在善于领略自然美景的“坡仙”眼中,“晴湖”“雨湖”都是美好奇妙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两句,用奇妙而又贴切的比喻,写出了西湖的神韵,从此,“西子湖”就成了西湖的别称。
《望洞庭》是明月当空的夜晚,诗人贺知章经过洞庭湖所见之景。“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总写洞庭湖的秋色,比喻的妙用,突出了宁静、柔和美;“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想象瑰丽,比喻贴切,“洞庭湖”如银盘,“君山”似青螺,写尽了精致玲珑的山水风光。
学完三首古诗后,应鼓励学生在课外搜集有关山水风光的古诗词或名句,进一步感受祖国壮丽的河山和悠久的古典文化。
本课要求学生认识的七个生字中,两个是多音字,应该引导学生根据它在词语中的意思来选择读音;“宜”“庭”“盘”都可以利用熟字“换换偏旁”的方法来理解与记忆;独体字“亦”是“夜”和“腋”的本字。甲骨文在一个
人的两臂下方各加一点指事符号,本义指人的两腋。“未”可以与“末”进行对比教学,加深印象。
本课要求写的字有13个:“断、孤、帆、饮、初、镜、银”均为左右结构的字,“磨、遥”是半包围结构的字,“未、至”是左右结构的字,“楚、盘”是上下结构的字。类似结构的字,学生已不再陌生,可迁移运用以前学过的方法,让学生谈谈写好这些字应注意的要点,然后重点指导书写“断”字。断,小篆为,本义是用刀斧将物体砍成两段或更多部分,教学时可以通过字理学习,不仅帮助学生把字书写美观,也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望天门山》的诗意。
二、学习目标
1.基础目标。
(1)联系生活,运用加一加、换一换、字理识字等多种方式,认识“亦、抹”等七个生字。
(2)借助以往的写字经验,端正、匀称地书写“断、楚、至”等十三个生字。
(3)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
2.特色目标。
(1)依据古诗文体特色,采用对读、比较读等多种朗读方式,理解词句、想象画面、体验诗情来进行。
(2)正确朗读古诗,感受古诗的节奏感、音韵美;并在背诵积累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热爱传统文化的感情。
3.发展目标。
通过边读边想象的方式感悟诗意,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激发对中国传统诗歌学习的热情。
三、核心内容
第一课时
板块一整体感知
1.揭示课题。学生看教师板书,读课题。
2.提出要求。自由读三首古诗,出示要求:
(1)独立读。自由、大声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力求读准字音。
(2)合作读。读给同桌听一听,互相提醒读准确。
(3)读中思。想想这三首古诗都写了些什么?
3.集体对读。
(1)检查朗读。请三位同学,分别读一首。其他同学认真听,如果他有读错的地方,我们给他指正。
(2)相机正音。重点正音“庭抹磨”:庭是后鼻音;抹、磨是多音字,我们可以根据它们在诗句里的意思来选择合适的读音。
4.明确内容。
(1)初解诗歌。
(2)学习小结。这三首诗都是七言古诗,写的都是祖国壮丽的山水风光。
【设计意图】本课既是独立的三首古诗,也是描绘中国壮丽河山、抒发爱国热情的一组古诗。主题接近的三首诗,宜先让学生在头脑里形成对这三首古诗的整体印象,注重对学生民族文化的认同和理解,可以丰富学生对古诗词的知识积累,增强学生对古诗词的情感体验,也为课末进行对比阅读奠定良好的基础。
板块二初解诗意
1.走近诗人。
(1)了解李白。《望天门山》是李白写的。学生畅谈对李白的了解。
(2)温故旧诗。指名诵读以前读过的李白的诗。
2.圈画景物。
师:公元726年,唐代大诗人李白经过天门山,留下了千古绝唱《望天门山》。“望”是什么意思?
(1)初解诗题。“望”是向远处看。谁能连起来说说这首诗题目的意思呢?。
(2)图文结合。李白望到了怎样的景象呢?请你看看插图,再结合注释,想一想,拿起笔圈出诗中的景物。
(3)圈画交流。这首诗中有以下景物:天门、楚江、碧水、青山、孤帆、日。
(4)理解景物。引导学生借助注释理解其中“楚江”“碧水”都指楚江,“天门”“青山”都是天门山,李白是乘着一叶孤舟去“望”天门山。
3.读出节奏。
古诗不仅要读准字音,还要读出节奏。师范读第一句,引导学生发现节奏。师生合作朗读,按照“2/2/2/1”节奏读好诗歌。
【设计意图】学生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因此,本环节重点通过圈画关键词、借助插图和注释理解意思等适合该阶段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理解文本。然后,引导学生发现其内在结构,有节奏朗读诗歌,为下阶段有感情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