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单元测试题(含解析)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单元测试题(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a9f73b7e0b4e767f5bcfce27.png)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单元测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1.如图所示的四种物体中,哪种物体最接近于圆柱()A.B.C.D.2.下列几何体的截面分别是()A.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圆B.圆、长方形、三角形、圆C.圆、长方形、长方形、三角形D.圆、长方形、三角形、三角形3.如图是我国南海地区图,图中的点分别代表三亚市,永兴岛,黄岩岛,渚碧礁,弹丸礁和曾母暗沙,该地区图上两个点之间距离最短的是()A.三亚﹣﹣永兴岛B.永兴岛﹣﹣黄岩岛C.黄岩岛﹣﹣弹丸礁D.渚碧礁﹣﹣曾母暗山4.如图,图中共有线段()第 1 页共31 页A.7条B.8条C.9条D.10条5.如图,C为线段AB上一点,D为线段BC的中点,AB=20,AD=14,则AC的长为()A.10B.8C.7D.66.如图,∠AOB是平角,∠AOC=50°,∠BOD=60°,OM平分∠BOD,ON平分∠AOC,则∠MON的度数是()A.135°B.155°C.125°D.145°7.将长方形纸片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折叠,BC、BD为折痕.若∠ABC=25°,则∠DBE的度数为()A.50°B.65°C.45°D.60°8.将一块长为a米,宽为b米的矩形空地建成一个矩形花园,要求在花园中修两条入口宽均为x米的小道,其中一条小道两边分别经过矩形一组对角顶点,剩余的地方种植花草,现有从左至右三种设计方案如图所示,种植花草的面积分别为S1,S2和S3,则它们的大小关系为()第 2 页共31 页A.S3<S1<S2B.S1<S2<S3C.S2<S1<S3D.S1=S2=S39.下列七个图形中是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的有()A.1个B.2个C.3个D.4个10.如图是一个棱长为1的正方体的展开图,点A,B,C是展开后小正方形的顶点,连接AB,BC,则∠ABC的大小是()A.60°B.50°C.45°D.30°二.填空题(共8小题)11.下面的几何体中,属于柱体的有个.12.如图,是正方体的一个平面展开图,在这个正方体中,与“爱”字所在面相对的面上的汉字是第 3 页共31 页13.如果线段AB=10,点C、D在直线AB上,BC=6,D是AC的中点,则A、D 两点间的距离是.14.已知线段MN=16cm,点P为任意一点,那么线段MP与NP和的最小值是cm.15.如图,若∠3:∠2=2:5,且∠2﹣∠1=12°,∠3等于.16.如图,点B、O、D在同一直线上,且OB平分∠AOC,若∠COD=150°,则∠AOC的度数是.17.如图,一纸片沿直线AB折成的V字形图案,已知图中∠1=62°,则∠2的度数=.18.如图,A、O、B在一直线上,∠1=∠2,则与∠1互补的角是.若∠1=28°32′35″,则∠1的补角=.三.解答题(共7小题)19.太阳可以近似地看成球体,已知太阳的半经为6.96×108m,太阳的体积大约是多少?(球的体积的计算公式是V=πr3,π取3.14)第 4 页共31 页20.已知一个长方体的长为1cm,宽为1cm,高为2cm,请求出:(1)长方体有条棱,个面;(2)长方体所有棱长的和;(3)长方体的表面积.21.如图所示,若剪下来折叠能拼成一个正方体盒子,请你想象一下,能否在空格中填上适当的数,使相对的两个面上的数互为相反数?22.如图,点B、C把线段MN分成三部分,其比是MB:BC:CN=2:3:4,P 是MN的中点,且MN=18cm,求PC的长.23.如图,∠AOB是平角,∠DOE=90°,OC平分∠DOB.(1)若∠AOE=32°,求∠BOC的度数;(2)若OD是∠AOC的角平分线,求∠AOE的度数.24.以直线AB上点O为端点作射线OC,使∠BOC=60°,将直角△DOE的直角顶点放在点O处.(1)如图1,若直角△DOE的边OD放在射线OB上,则∠COE=;(2)如图2,将直角△DOE绕点O按逆时针方向转动,使得OE平分∠AOC,说第 5 页共31 页明OD所在射线是∠BOC的平分线;(3)如图3,将直角△DOE绕点O按逆时针方向转动,使得∠COD=∠AOE.求∠BOD的度数.25.探索性问题:已知A,B在数轴上分别表示m,n.(1)填表:(2)若A,B两点的距离为d,则d与m,n有何数量关系.(3)在数轴上整数点P到4和﹣5的距离之和为9,求出满足条件的所有这些整数的和.第 6 页共31 页2018年秋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单元测试题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1.如图所示的四种物体中,哪种物体最接近于圆柱()A.B.C.D.【解答】解:最接近圆柱的是生日蛋糕.故选:A.2.下列几何体的截面分别是()A.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圆B.圆、长方形、三角形、圆C.圆、长方形、长方形、三角形D.圆、长方形、三角形、三角形【解答】解:当截面平行于圆柱底面截取圆柱时得到截面图形是圆,截面截取经过四个顶点的截面时可以截得长方形,当截面垂直圆锥的底面时,截面图形是三角形,当截面平行于圆锥的底面时,截面图形是圆.所以这几个几何体的截面分别是:圆、长方形、三角形、圆,故选:B.3.如图是我国南海地区图,图中的点分别代表三亚市,永兴岛,黄岩岛,渚碧礁,弹丸礁和曾母暗沙,该地区图上两个点之间距离最短的是()第7 页共31 页A.三亚﹣﹣永兴岛B.永兴岛﹣﹣黄岩岛C.黄岩岛﹣﹣弹丸礁D.渚碧礁﹣﹣曾母暗山【解答】解:由图可得,三亚﹣﹣永兴岛两个点之间距离最短,故选:A.4.如图,图中共有线段()A.7条B.8条C.9条D.10条【解答】解:线段由AD,AE,DE,AB,AC,BD,EC,BC,故选:B.5.如图,C为线段AB上一点,D为线段BC的中点,AB=20,AD=14,则AC的长为()A.10B.8C.7D.6【解答】解:∵AB=20,AD=14,∴BD=AB﹣AD=20﹣14=6,∵D为线段BC的中点,∴BC=2BD=12,∴AC=AB﹣BC=20﹣12=8.第8 页共31 页6.如图,∠AOB是平角,∠AOC=50°,∠BOD=60°,OM平分∠BOD,ON平分∠AOC,则∠MON的度数是()A.135°B.155°C.125°D.145°【解答】解:∵∠AOC+∠COD+∠BOD=180°,∴∠COD=180°﹣∠AOC﹣∠COD=70°,∵OM、ON分别是∠AOC、∠BOD的平分线,∴∠MOC=∠AOC=25°,∠DON=∠BOD=30°,∴∠MON=∠MOC+∠COD+∠DON=125°,故选:C.7.将长方形纸片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折叠,BC、BD为折痕.若∠ABC=25°,则∠DBE的度数为()A.50°B.65°C.45°D.60°【解答】解:∵一张长方形纸片沿BC、BD折叠,∴∠ABC=∠A′BC,∠EBD=∠E′BD,而∠ABC+∠A′BC+∠EBD+∠E′BD=180°,∴∠A′BC+∠E′BD=180°×=90°,即∠ABC+∠DBE=90°,∵∠ABC=25°,∴∠DBE=65°.第9 页共31 页8.将一块长为a米,宽为b米的矩形空地建成一个矩形花园,要求在花园中修两条入口宽均为x米的小道,其中一条小道两边分别经过矩形一组对角顶点,剩余的地方种植花草,现有从左至右三种设计方案如图所示,种植花草的面积分别为S1,S2和S3,则它们的大小关系为()A.S3<S1<S2B.S1<S2<S3C.S2<S1<S3D.S1=S2=S3【解答】解:∵矩形的长为a米,宽为b米,小路的宽为x米,∴S1=ab﹣(a+b)x+S4;S2=ab﹣(a+b)x+S5;S3=ab﹣(a+b)x+S6.∵S4=x•x=x2,S5=x•sin60°•x•sin60°=x2,S6=x•sin60°•=x2,∴S2<S1<S3.故选:C.9.下列七个图形中是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的有()A.1个B.2个C.3个D.4个【解答】解:由题可得,是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的有:故选:B.第10 页共31 页10.如图是一个棱长为1的正方体的展开图,点A,B,C是展开后小正方形的顶点,连接AB,BC,则∠ABC的大小是()A.60°B.50°C.45°D.30°【解答】解:连接AC.根据勾股定理可以得到:AC=BC=,AB=,∵()2+()2=()2,即AC2+BC2=AB2,∴△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BC=45°.故选:C.二.填空题(共8小题)11.下面的几何体中,属于柱体的有4个.【解答】解:柱体分为圆柱和棱柱,所以柱体有圆柱、正方体、六棱柱,三棱柱共4个.故答案为:4.12.如图,是正方体的一个平面展开图,在这个正方体中,与“爱”字所在面相对的面上的汉字是中【解答】解: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相对的面之间一定相隔一个正方形,第11 页共31 页“我”与“城”是相对面,“北”与“三”是相对面,“爱”与“中”是相对面.故答案为:中.13.如果线段AB=10,点C、D在直线AB上,BC=6,D是AC的中点,则A、D 两点间的距离是2或8.【解答】解:①如图1所示,∵AB=10,BC=6,∴AC=AB﹣BC=10﹣6=4,∵D是线段AC的中点,∴AD=AC=×4=2;②如图2所示,∵AB=10,BC=6,∴AC=AB+BC=10+6=16,∵D是线段AC的中点,∴AD=AC=×16=8.故答案为:2或8.14.已知线段MN=16cm,点P为任意一点,那么线段MP与NP和的最小值是16 cm.【解答】解:如图所示:所以线段MP与NP和的最小值是16cm,故答案为;1615.如图,若∠3:∠2=2:5,且∠2﹣∠1=12°,∠3等于32°.第12 页共31 页【解答】解:∵∠3:∠2=2:5,设∠3=2x,∠2=5x,∵∠1+∠2+∠3=180°,∠2﹣∠1=12°,可得:5x﹣12°+5x+2x=180°,解得:x=16,所以∠3=2×16°=32°,故答案为:32°16.如图,点B、O、D在同一直线上,且OB平分∠AOC,若∠COD=150°,则∠AOC的度数是60°.【解答】解:∵点B、O、D在同一直线上,∠COD=150°,∴∠COB=180°﹣150°=30°,∵OB平分∠AOC,∴∠AOC=2×30°=60°,故答案为:60°.17.如图,一纸片沿直线AB折成的V字形图案,已知图中∠1=62°,则∠2的度数=56°.【解答】解:由折叠可得出2∠1+∠2=180°,∵∠1=62°,第13 页共31 页∴∠2=180°﹣2×62°=56°,故答案为56°.18.如图,A、O、B在一直线上,∠1=∠2,则与∠1互补的角是∠AOD.若∠1=28°32′35″,则∠1的补角=151°27′25″.【解答】解:∵∠1=∠2,∴与∠1互补的角是∠AOD,∵∠1=28°32′35″,∴∠1的补角=151°27′25″,故答案为:∠AOD;151°27′25″三.解答题(共7小题)19.太阳可以近似地看成球体,已知太阳的半经为6.96×108m,太阳的体积大约是多少?(球的体积的计算公式是V=πr3,π取3.14)【解答】解:当r=6.96×108时,V=πr3≈×3.14×(6.96×108)3≈1.41×1027m3,答:太阳的体积大约是1.41×1027m3.20.已知一个长方体的长为1cm,宽为1cm,高为2cm,请求出:(1)长方体有12条棱,6个面;(2)长方体所有棱长的和;(3)长方体的表面积.【解答】解:(1)长方体有12条棱,6个面;第14 页共31 页故答案为:12,6;(2)(1+1+2)×4=4×4=16(cm).故长方体所有棱长的和是16cm;(3)(1×1+1×2+1×2)×2=(1+2+2)×2=5×2=10(cm2).故长方体的表面积是10cm2.21.如图所示,若剪下来折叠能拼成一个正方体盒子,请你想象一下,能否在空格中填上适当的数,使相对的两个面上的数互为相反数?【解答】解:依题意得:A=﹣2,B=﹣3,C=﹣4.22.如图,点B、C把线段MN分成三部分,其比是MB:BC:CN=2:3:4,P 是MN的中点,且MN=18cm,求PC的长.【解答】解:设MB=2x,则BC=3x,CN=4x,因为P是MN中点,所以MP=MN=×(2x+3x+4x)=x=9.解得x=2,∴PC=MC﹣MP=2x+3x﹣x=0.5x=1.23.如图,∠AOB是平角,∠DOE=90°,OC平分∠DOB.(1)若∠AOE=32°,求∠BOC的度数;(2)若OD是∠AOC的角平分线,求∠AOE的度数.第15 页共31 页【解答】解:(1)∠AOD=∠DOE﹣∠AOE=90°﹣32°=58°∠BOD=∠AOB﹣∠AOD=180°﹣58°=122°又OC平分∠BOD所以:∠BOC=∠BOD=×122°=61°(2)因为OC平分∠BOD,OD平分∠AOC 所以∠BOC=∠DOC=∠AOD又∠BOC+∠DOC+∠AOD=180°所以∠AOD=×180°=60°所以∠AOE=∠DOE﹣∠AOD=90°﹣60°=30°24.以直线AB上点O为端点作射线OC,使∠BOC=60°,将直角△DOE的直角顶点放在点O处.(1)如图1,若直角△DOE的边OD放在射线OB上,则∠COE=30°;(2)如图2,将直角△DOE绕点O按逆时针方向转动,使得OE平分∠AOC,说明OD所在射线是∠BOC的平分线;(3)如图3,将直角△DOE绕点O按逆时针方向转动,使得∠COD=∠AOE.求∠BOD的度数.【解答】解:(1)∵∠BOE=∠COE+∠COB=90°,又∵∠COB=60°,∴∠COE=30°,第16 页共31 页故答案为:30°;(2)∵OE平分∠AOC,∴∠COE=∠AOE=COA,∵∠EOD=90°,∴∠AOE+∠DOB=90°,∠COE+∠COD=90°,∴∠COD=∠DOB,∴OD所在射线是∠BOC的平分线;(3)设∠COD=x°,则∠AOE=5x°,∵∠DOE=90°,∠BOC=60°,∴6x=30或5x+90﹣x=120∴x=5或7.5,即∠COD=5°或7.5°∴∠BOD=65°或52.5°.25.探索性问题:已知A,B在数轴上分别表示m,n.(1)填表:(2)若A,B两点的距离为d,则d与m,n有何数量关系.(3)在数轴上整数点P到4和﹣5的距离之和为9,求出满足条件的所有这些整数的和.【解答】解:(1)5﹣2=3;0﹣(﹣4)=4;6﹣(﹣6)=12;﹣4﹣(﹣5)=1;2﹣(﹣90)=92;﹣2.5﹣(﹣4.5)=2;故答案为:3,4,12,1,92,2;(2)∵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d等于表示两点数之差的绝对值,第17 页共31 页∴d=|m﹣n|.(3)设整数点P表示的数为x,∵点P到4和﹣5的距离之和为9,∴|x﹣4|+|x﹣(﹣5)|=9,即x﹣4+x+5=9,﹣(x﹣4)+x+5=9(﹣5和4两点间所有的整数点均成立),x ﹣4﹣(x+5)=9(舍去)或﹣(x﹣4)﹣(x+5)=9,解得x=﹣5,﹣4,﹣3,﹣2,﹣1,0,1,2,3,4;∴有这些整数的和为4+3+2+1+0﹣1﹣2﹣3﹣4﹣5=﹣5.第18 页共31 页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单元测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角是指()A. 由两条线段组成的图形B. 由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C. 由两条直线组成的图形D. 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2.如果一个角的补角是150°,那么这个角的余角的度数是()A. 30°B. 60°C. 90°D. 120°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经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线段B. 经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C. 经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射线D. 经过两点有无数条直线4.如图,四条线段中,最短和最长的一条分别是()A. acB. bdC. adD. bc5.如图,B在线段AC上,且BC=2AB,D,E分别是AB,BC的中点.则下列结论:①AB= AC;②B是AE的中点;③EC=2BD;④DE=AB.其中正确的有()A. 1个B. 2个C. 3个D. 4个6.已知∠α=70°,则∠α的补角为()A. 120°B. 110°C. 70°D. 20°7.下列语句中,正确的是().A. 比直角大的角钝角;B. 比平角小的角是钝角C. 钝角的平分线把钝角分为两个锐角;D. 钝角与锐角的差是锐角8.如图,已知AD平分∠BAE,若∠BAD=62°,则∠CAE的度数是()第19 页共31 页A. 55°B. 56°C. 58°D. 62°9.如图,下列关系式中与图不符合的式子是()A. AD-CD=AB+BCB. AC-BC=AD-BDC. AC-BC=AC+BDD. AD-AC=BD-BC10.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当把它拆成一个正方体,与空白面相对的字应该是()A. 北B. 京C. 欢D. 迎二、填空题11.已知线段AB=8 cm,在直线AB上画线段BC,使它等于3 cm,则线段AC=________.12.若∠α=32°22′,则∠α的余角的度数为________.13.已知一个角的补角等于155°,则这个角的余角等于________14.八棱柱有________个顶点,________条棱,________个面.15.和互补,且-=50°,求和的度数. ________、 ________16.34.42°=________(用度、分、秒表示).17.一个角的补角加上10°后,等于这个角的余角的3倍,则这个角=________ °.18.用一个平面去截长方体,截面________是平行四边形(填“可能”或“不可能”).19.一条直线上有A、B、C三个点,AB=7cm,BC=4cm,则AC=________ .20.已知线段AB=1996,P、Q是线段AB上的两个点,线段AQ=1200,线段BP=1050,则线段PQ=________.三、解答题21.已知∠BOC=120°,∠AOB=70°,求∠AOC的大小。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4章 几何图形初步单元测试(含答案)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4章 几何图形初步单元测试(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dc98f0c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9a10b4a.png)
七年级上册第4章单元测试一.选择题(共10小题)1.一个角的余角是44°,这个角的补角是()A.134°B.136°C.156°D.146°2.下列图形能折叠成正方体的是()A .B .C .D .3.下面各图是圆柱的展开图的是()A .B .C .D .4.甲、乙两个城市,乙城市位于甲城市北偏东50°方向,距离为80km,那么甲城市位于乙城市()A.南偏东50°方向,距离为80kmB.南偏西50°方向,距离为80kmC.南偏东40°方向,距离为80km第1页(共12页)D.南偏西40°方向,距离为80km5.有一个正六面体骰子放在桌面上,将骰子如图所示顺时针方向滚动,每滚动90°算一次,则滚动第2020次后,骰子朝下一面的数字是()A.5B.4C.3D.26.下列各角中,()是钝角.A .周角B .平角C.平角D .平角7.小明家在学校的南偏西50°方向上,则学校在小明家()上.A.南偏西50°B.西偏南50°C.北偏东50°D.北偏东40°8.下列度分秒运算中,正确的是()A.48°39′+67°31′=115°10′B.90°﹣70°39′=20°21′C.21°17′×5=185°5′D.180°÷7=25°43′(精确到分)9.一个圆柱体切拼成一个近似长方体后()A.表面积不变,体积变大B.表面积变大,体积不变C.表面积变小,体积不变D.表面积不变,体积不变10.下列语句中,正确的个数是()第2页(共12页)①直线AB和直线BA是两条直线;②射线AB和射线BA是两条射线;③若∠1+∠2+∠3=90°,则∠1、∠2、∠3互余;④一个角的余角比这个角的补角小;⑤一条射线就是一个周角;⑥两点之间,线段最短.A.1个B.2个C.3个D.4个二.填空题(共5小题)11.已知,∠A=46°28',则∠A 的余角=.12.一个长方体的高是10cm,它的底面是边长为4cm的正方形,如果底面正方形的边长增加acm,则它的体积增加了cm3.13.已知如图,C是线段AB上的一点,N是线段BC的中点,若AB=10,AC=6,则AN=.14.已知线段AB=8cm.在直线AB上画线段AC=5cm,则BC的长是cm.15.如图,将长方形ABCD纸片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折叠,EF,EG为折痕,点A落在A',点B落在B',点A',B',E在同一直线上,则∠FEG=度.三.解答题(共5小题)16.如图,CD是Rt△ABC斜边上的高,请找出图中各对互余的角.第3页(共12页)17.如图,是小明家和学校所在地的简单地图,已知OA=2km,OB=3.5km,OP=4km,点C为OP的中点,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到小明家距离相同的是哪些地方?(2)由图可知,公园在小明家东偏南30°方向2km处.请用方向与距离描述学校、商场、停车场相对于小明家的位置.18.如图,已知线段AB=12 cm,点C为线段AB上的一动点,点D,E分别是AC和BC中点.(1)若点C恰好是AB的中点,则DE =cm;(2)若AC=4 cm,求DE的长;(3)试说明无论AC取何值(不超过12 cm),DE的长不变.第4页(共12页)19.如图,已知射线OB平分∠AOC,∠AOC的余角比∠BOC小42°.(1)求∠AOB的度数:(2)过点O作射线OD,使得∠AOC=4∠AOD,请你求出∠COD的度数.(3)在(2)的条件下,画∠AOD的角平分线OE,则∠BOE=.20.如图,平面上有四个点A,B,C,D.(1)根据下列语句画图:Ⅰ、画射线DC;Ⅱ、画直线AC与线段BD相交于点F ;(2)图中以F为顶点的角中,请写出∠AFB的补角.第5页(共12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10小题)1.解:∵一个角的余角是44°,∴这个角的度数是:90°﹣44°=46°,∴这个角的补角是:180°﹣46°=134°.故选:A.2.解:A、能折叠成正方体,故此选项符合题意;B、出现了“凹”字格,不能折叠成正方体,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C、折叠后有两个面重合,不能折叠成正方体,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D、出现了“田”字格,不能折成正方体,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3.解:由图可知,该圆柱底面直径为6,高为4,所以该圆柱的底面周长(圆柱侧面展开得到的长方形的长)为:6×3.14=18.84,故选:C.4.解:如图:第6页(共12页)∵乙城市位于甲城市北偏东50°方向,距离为80km,∴甲城市位于乙城市南偏西50°方向,距离为80km,故选:B.5.解:观察图形知道点数三和点数四相对,点数二和点数五相对且四次一循环,∵2020÷4=505,∴滚动第2020次后与第一个相同,∴朝下的数字是3的对面4,故选:B.6.解:平角=180°,钝角大于90°而小于180°,平角=×180°=120°,是钝角.故选:B.7.解:∵小明家在学校的南偏西50°方向上,∴学校在小明家北偏东50°方向上.故选:C.8.解:48°39'+67°31'=115°70'=116°10',故A选项错误;90°﹣70°39'=19°21',故B选项错误;21°17'×5=105°85'=106°25',故C选项错误;180°÷7=25°43',故D选项正确.故选:D.9.根据立体图形的切拼方法可知:圆柱体切拼成一个长方体后,体积大小不变,表面积增加了两个以圆柱的高和第7页(共12页)底面半径为边长的长方形的面积,所以表面积变大了.故选:B.10.解:①直线AB和直线BA是一条直线,原来的说法是错误的;②射线AB和射线BA是两条射线是正确的;③互余是指的两个角的关系,原来的说法是错误的;④一个角的余角比这个角的补角小是正确的;⑤周角的特点是两条边重合成射线.但不能说成周角是一条射线,原来的说法是错误的;⑥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是正确的.故正确的个数是3个.故选:C.二.填空题(共5小题)11.解:∵∠A=46°28′,∴∠A的余角=90°﹣46°28′=43°32′.故答案为:43°32′.12.解:长方体原体积为:4×4×10=160cm3.底面边长增加acm后,边长为(4+a)cm,体积为:10(4+a)2=(10a2+80a+160)cm3.体积增加为:10a2+80a+160﹣160=10a2+80a.故答案为:(10a2+80a).13.解:∵AB=10,AC=6,∴CB=10﹣6=4,第8页(共12页)∵N是线段BC的中点,∴CN=2,∴AN=AC+CN=6+2=8.14.解:当C点在线段AB上时,BC=AB﹣AC=8﹣5=3(cm);当C点在线段BA的延长线上时,BC=AB+AC=8+5=13(cm).故BC的长为3或13cm.故答案为3或13.15.解:由折叠可得∠AEF=∠A'EF,∠BEG=∠B'EG,∵∠AEB=180°,∴∠FEG=∠A'EF+∠B'EG =∠AEB=90°,故答案为90.三.解答题(共5小题)16.解:∵CD⊥AB,∴△ABC,△BCD是直角三角形,又∵△ABC是直角三角形,∴∠A与∠B,∠A与∠ACD,∠B与∠BCD互余(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又∵∠ACB=90°,∴∠ACD与∠BCD互余.∴图中互余的角有:∠A与∠B,∠A与∠ACD,∠B与∠BCD,∠ACD与∠BCD.17.解:(1)因为点C为OP的中点,第9页(共12页)所以OC=2km,因为OA=2km,所以可得出距小明家距离相同的是学校和公园;(2)由图可知,学校在小明家东偏北45°方向2km处,商场在小明家西偏北60°方向3.5km处,停车场在东偏南30°方向4km处.18.解:(1)∵点D,E分别是AC和BC的中点,∴DC =AC,CE =CB,∴DC+CE =(AC+CB)=6cm;故答案为:6.(2)∵AC=4cm,∴CD=2cm,∵AB=12cm,AC=4cm,∴BC=8cm,∴CE=4cm,DE=DC+CE=6cm;(3)∵点D,E分别是AC和BC的中点,∴DC =AC,CE =CB,∴DC+CE =(AC+CB),即DE =AB=6cm,故无论AC取何值(不超过12 cm),DE的长不变.第10页(共12页)19.解:(1)由射线OB平分∠AOC可得∠AOC=2∠BOC,设∠BOC=x,则∠AOC=2x,依题意列方程90°﹣2x=x﹣42°,解得:x=44°,即∠AOB=44°.(2)由(1)得,∠AOC=88°,①当射线OD在∠AOC内部时,∠AOD=22°,则∠COD=∠AOC﹣∠AOD=66°;②当射线OD在∠AOC外部时,∠AOD=22°则∠COD=∠AOC+∠AOD=110°;(3)∵OE平分∠AOD,∴∠AOE =,当射线OD在∠AOC内部时,∠BOE=∠AOB﹣∠AOE=44°﹣11°=33°;当射线OD在∠AOC外部时,∠BOE=∠AOB+∠AOE=44°+11°=55°.∴∠BOE度数为33°或55°.故答案为:33°或55°20.解:(1)作图如下:第11页(共12页)(2)∠AFB的补角为∠BFC,∠AFD.第12页(共12页)。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经典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经典练习题(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d2da632d26fff705cd170af1.png)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经典练习题(含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的四个几何体中,从正面、上面、左面看得到的平面图形都相同的有()A.1个B.2个C.3个D.4个B解析:B【分析】分别找出每个图形从三个方向看所得到的图形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①正方体从上面、正面、左侧三个不同方向看到的形状都是正方形,故此选项正确;②球从上面、正面、左侧三个不同方向看到的形状都是圆,故此选项正确;③圆锥,从左边看是三角形,从正面看是三角形,从上面看是圆,故此选项错误;④圆柱从左面和正面看都是矩形,从上边看是圆,故此选项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几何体的三种视图,掌握定义是关键.注意所有的看到的棱都应表现在三视图中.2.观察下列图形,其中不是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的是()A.B.C.D. B解析:B【分析】利用正方体及其表面展开图的特点解题.【详解】解:A、C、D均是正方体表面展开图;B、是凹字格,故不是正方体表面展开图.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正方体的展开图,熟记展开图的11种形式是解题的关键,利用不是正方体展开图的“一线不过四、田凹应弃之”(即不能出现同一行有多于4个正方形的情况,不能出现田字形、凹字形的情况)判断也可.3.一副三角板按如图方式摆放,且1∠的度数比2∠的度数小20︒,则2∠的度数为( )A .35︒B .40︒C .45︒D .55︒D解析:D【分析】 根据题意结合图形列出方程组,解方程组即可.【详解】解:由题意得,1290,2120∠+∠︒⎧⎨∠-∠︒⎩==,解得135,255.∠︒⎧⎨∠︒⎩==.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余角和补角的概念和性质,两个角的和为90°,则这两个角互余;若两个角的和等于180°,则这两个角互补.4.如图,C ,D 是线段AB 上的两点,E 是AC 的中点,F 是BD 的中点,若EF m =,CD n =,则AB =( )A .m n -B .m n +C .2m n -D .2m n + C解析:C【分析】由条件可知EC+DF=m-n ,又因为E ,F 分别是AC ,BD 的中点,所以AE+BF=EC+DF=m-n ,利用线段和差AB=AE+BF+EF 求解.【详解】解:由题意得,EC+DF=EF-CD=m-n∵E 是AC 的中点,F 是BD 的中点,∴AE=EC ,DF=BF ,∴AE+BF=EC+DF=m-n ,∵AB=AE+EF+FB ,∴AB=m-n+m=2m-n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中点性质及线段和差问题,利用中点性质转化线段之间的倍分关系和灵活运用线段的和、差转化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5.已知∠AOB=40°,∠BOC=20°,则∠AOC的度数为( )A.60°B.20°C.40°D.20°或60°D解析:D【分析】考虑两种情形①当OC在∠AOB内部时,∠AOC=∠AOB-∠BOC=40°-20°=20°,②当OC’在∠AOB外部时,∠AOC’=∠AOB+∠BOC=40°+20°=60°.【详解】解:如图当OC在∠AOB内部时,∠AOC=∠AOB-∠BOC=40°-20°=20°,当OC’在∠AOB外部时,∠AOC’=∠AOB+∠BOC=40°+20°=60°,故答案为20°或60°,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角的计算,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学会正确画出图形,根据角的和差关系进行计算. 6.体育课上,小悦在点O处进行了四次铅球试投,铅球分别落在图中的M,N,P,Q四个点处,则表示他最好成绩的点是()A.M B.N C.P D.Q C解析:C【分析】根据点和圆的位置关系,知最好成绩在P点.【详解】P点与O点距离最长,且在有效范围内,所以最好成绩在P点.【点睛】考查了点和圆的位置关系.7.已知线段AB=6cm,反向延长线段AB到C,使BC=83AB,D是BC的中点,则线段AD的长为____cmA.2 B.3 C.5 D.6A 解析:A【分析】由BC =83AB 可求出BC 的长,根据中点的定义可求出BD 的长,利用线段的和差关系求出AD 的长即可.【详解】∵BC =83AB ,AB=6cm , ∴BC=6×83=16cm , ∵D 是BC 的中点,∴BD=12BC=8cm , ∵反向延长线段AB 到C ,∴AD=BD-AB=8-6=2cm ,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比较线段的长短,理解线段中点的概念,利用中点的性质转化线段之间的倍分关系是解题关键.8.22°20′×8等于( ).A .178°20′B .178°40′C .176°16′D .178°30′B解析:B【分析】根据角的换算关系即可求解.【详解】22°×8=176°,20′×8=160′=2°40′,故22°20′×8=176°+2°40′=178°40′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角的度量单位以及单位之间的换算,掌握'160︒=,''160'=是解题的关键. 9.如图,从A 地到C 地,可供选择的方案是走水路、走陆路、走空中,从A 地到B 地有三条水路、两条陆路,从B 地到C 地有4条陆路可供选择,走空中,从A 地不经B 地直线到C 地,则从A 地到C 地可供选择的方案有( )A .10种B .20种C .21种D .626种C解析:C【分析】本题只需分别数出A 到B 、B 到C 、A 到C 的条数,再进一步分析计算即可.【详解】观察图形,得:A到B有5条,B到C有4条,所以A到B到C有5×4=20条,A到C一条.所以从A地到C地可供选择的方案共21条.故选C.【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能够有顺序地数出所有情况.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两条直线相交,只有一个交点B.两点之间,线段最短C.两点确定一条直线D.过平面上的任意三点,一定能作三条直线D解析:D【解析】【分析】根据直线公理、线段公理进行逐一分析判断.【详解】A. 根据直线公理“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则两条直线相交,只有一个交点,故该选项正确;B.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是线段公理,故该选项正确;C.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是直线公理,故该选项正确;D. 当三点共线时,则只能确定一条直线,故该选项错误.故选 D.【点睛】此题考查直线、射线、线段,直线的性质: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线段的性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解题关键在于掌握各性质定义.二、填空题11.如图,点C、D在线段AB上,D是线段AB的中点,AC=13AD ,CD=4cm ,则线段AB的长为_____cm【分析】根据AC=ADCD=4cm求出再根据是线段的中点即可求得答案【详解】∵AC=ADCD=4cm∴∴∵是线段的中点∴∴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线段中点的几何意义以及求线段的长根据题目中的几何语解析:12【分析】根据AC=13AD ,CD=4cm ,求出AD,再根据D是线段AB的中点,即可求得答案.【详解】∵AC=13AD ,CD=4cm ,∴12433CD AD AC AD AD AD =-=-== ∴6AD =,∵D 是线段AB 的中点,∴212AB AD ==∴12AB cm =故答案为12【点睛】 本题考查了线段中点的几何意义以及求线段的长,根据题目中的几何语言列出等式,是解题的关键.12.线段3AB cm =,在线段AB 的延长线上截取1BC cm =,则AC =__________.4【分析】根据线段的和差关系即可求解【详解】∵线段在线段的延长线上截取则AB+BC=4cm 故填:4【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线段的长度解题的关键是熟知线段的和差关系解析:4【分析】根据线段的和差关系即可求解.【详解】∵线段3AB cm =,在线段AB 的延长线上截取1BC cm =,则AC =AB+BC=4cm ,故填:4.【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线段的长度,解题的关键是熟知线段的和差关系.13.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已知正方体的每个面上都是一个有理数,且相对面上的两个数互为倒数,那么代数式a b c-的值是_________. 【解析】【分析】将此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折叠成正方体观察abc 分别对应的值即可得出答案【详解】将图中所示图形折叠成正方体后a 与4相对应b 与2相对应c 与-1相对应∴∴【点睛】由平面图形的折叠及立体图形的解析:34- 【解析】【分析】将此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折叠成正方体,观察a ,b ,c 分别对应的值,即可得出答案.【详解】将图中所示图形折叠成正方体后,a 与4相对应,b 与2相对应,c 与-1相对应, ∴1a 4=,1b 2=,c 1=- ∴3=-4a b c - 【点睛】由平面图形的折叠及立体图形的表面展开图的特点解题.14.下午3:40时,时钟上分针与时针的夹角是_________度.130【分析】分别求出时针走过的度数和分针走过的度数用分针走过的度数减去时针走过的度数即可得出答案【详解】时针每小时走30°分针每分钟走6°∴下午3:40时时针走了3×30°+×30°=110°分针解析:130【分析】分别求出时针走过的度数和分针走过的度数,用分针走过的度数减去时针走过的度数,即可得出答案.【详解】时针每小时走30°,分针每分钟走6°∴下午3:40时,时针走了3×30°+4060×30°=110° 分针走了40×6°=240°∴夹角=240°-110°=130°【点睛】本题考查的是钟面角问题,易错点在于计算时针走过的度数时,往往大部分人只计算了前面3个小时时针走过的度数,容易忽略后面40分钟时针也在走.15.看图填空.(1)AC =AD -_______=AB +_______,(2)BC +CD =_______=_______-AB ,(3)AD =AC+___.CDBCBDADCD 【分析】根据线段之间的和差关系进行解答即可得答案【详解】(1)AC=AD-CD=AB+BC (2)BC+CD=BD=AD-AB (3)AD=AC+CD 故答案为:CD ;BC ;BD ;AD解析:CD BC BD AD CD【分析】根据线段之间的和差关系进行解答即可得答案.【详解】(1)AC=AD-CD=AB+BC ,(2)BC+CD=BD=AD-AB,(3)AD=AC+CD,故答案为:CD;BC;BD;AD;C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线段之间的和差关系,灵活运用线段的和、差、倍、分转化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是解题关键.16.如图所示,∠BOD=45°,那么不大于90°的角有___个,它们的度数之和是____.450°【分析】(1)∠AOE=90°故图中所有的角都是不大于90°的角;(2)将所有的角相加发现有的角相加等于∠EOA即和为90°而有的角相加等于∠BOD即和为45°将这样的角凑在一起计算即可求出解析:450°【分析】(1)∠AOE=90°,故图中所有的角都是不大于90°的角;(2)将所有的角相加,发现有的角相加等于∠EOA,即和为90°,而有的角相加等于∠BOD,即和为45°,将这样的角凑在一起计算,即可求出所有角的度数.【详解】不大于 90°的角有∠EOD,∠EOC,∠EOB,∠EOA,∠DOC,∠DOB,∠DOA,∠COB,∠COA,∠BOA共10个;它们的度数之和是(∠EOD+∠DOA)+(∠EOC+∠COA)+(∠ EOB+∠BOA)+[(∠DOC+∠COB)+∠DOB]+∠EOA=90°+90°+90°+(45°+45°)+90°=450°.故答案为10;450°.【点睛】此题主要考查角的表示与和差关系,解题的关键是熟知角的定义运算法则.17.如图,点C是线段AB的中点,点D,E分别在线段AB上,且ADDB=23,AEEB=2,则CDCE的值为____.【分析】由线段中点的定义可得AC=BC=AB根据线段的和差关系及==2可得出CDCE与AB的关系进而可得答案【详解】∵点C是线段AB的中点∴AC=BC=AB∵==2BD=AB-ADAE=AB-BE∴解析:3 5【分析】由线段中点的定义可得AC=BC=12AB,根据线段的和差关系及ADDB=23,AEEB=2,可得出CD、CE与AB的关系,进而可得答案.【详解】∵点C是线段AB的中点,∴AC=BC=12AB,∵ADDB =23,AEEB=2,BD=AB-AD,AE=AB-BE,∴AD=25AB,BE=13AB,∵CD=AC-AD,CE=BC-BE,∴CD=12AB-25AB=110AB,CE=12AB-13AB=16AB,∴CDCE=11016ABAB=35,故答案为3 5【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中点的定义及线段之间的和差关系,灵活运用线段的和、差、倍、分转化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是解题关键.18.(1)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常用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2)比较两条线段a和b的大小,结果可能有种情况,它们是_______________.(1)度量比较法叠合比较法;(2)3a>ba=ba<b【分析】(1)比较两条线段长短的方法有两种:度量比较法叠合比较法依此即可求解;(2)两条线段a和b的大小有三种情况【详解】(1)比较两条线段的大解析:(1)度量比较法,叠合比较法;(2)3,a>b、a=b、a<b【分析】(1)比较两条线段长短的方法有两种:度量比较法、叠合比较法.依此即可求解;(2)两条线段a和b的大小有三种情况.【详解】(1)比较两条线段的大小通常有两种方法,分别是度量比较法、重合比较法.(2)比较两条线段a和b的大小,结果可能有3种情况,它们是a>b、a=b、a<b.故答案为度量比较法,重合比较法;3,a>b、a=b、a<b.【点睛】本题考查了比较线段的长短,是基础题型,是需要识记的知识.19.如图所示,能用一个字母表示的角有________个,以点A为顶点的角有________个,图中所有大于0°小于180°的角有________个.37【分析】根据角的概念和角的表示方法依题意求得答案【详解】能用一个字母表示的角有2个:∠B∠C;以A为顶点的角有3个:∠BAD∠BAC∠DAC;大于0°小于180°的角有7个:∠BAD∠BAC∠D解析:3 7【分析】根据角的概念和角的表示方法,依题意求得答案.【详解】能用一个字母表示的角有2个:∠B,∠C;以A为顶点的角有3个:∠BAD,∠BAC,∠DAC;大于0°小于180°的角有7个:∠BAD,∠BAC,∠DAC,∠B,∠C,∠ADB,∠ADC.故答案为2,3,7.【点睛】利用了角的概念求解.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就叫做角.角的表示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1.角+3个大写英文字母;2.角+1个大写英文字母;3.角+小写希腊字母;4.角+阿拉伯数字.20.已知∠A=67°,则∠A的余角等于______度.23【解析】∵∠A=67°∴∠A的余角=90°﹣67°=23°故答案为23解析:23【解析】∵∠A=67°,∴∠A的余角=90°﹣67°=23°,故答案为23.三、解答题21.如图所示,已知射线OC将∠AOB分成1∶3的两部分,射线OD将∠AOB分成5∶7的两部分,若∠COD=15°,求∠AOB的度数.解析:90°【分析】设∠AOB的度数为x,根据题意用含x的式子表示出∠AOC,∠AOD,根据角的关键列出方程即可求解.【详解】解:设∠AOB的度数为x.因为射线OC将∠AOB分成1∶3两部分,所以∠AOC=14 x.因为射线OD将∠AOB分成5∶7两部分,所以∠AOD=512x.又因为∠COD=∠AOD-∠AOC,∠COD=15°,所以15°=512x-14x.解得x=90°,即∠AOB的度数为90°.【点睛】本题考查了角的和差,设出未知数,表示出∠AOC,∠AOD,列出方程是解题关键.22.如图,点C是AB的中点,D,E分别是线段AC,CB上的点,且AD=23AC,DE=35AB,若AB=24 cm,求线段CE的长.解析:CE=10.4cm.【分析】根据中点的定义,可得AC、BC的长,然后根据题已知求解CD、DE的长,再代入CE=DE-CD即可.【详解】∵AC=BC=12AB=12cm,CD=13AC=4cm,DE=35AB=14.4cm,∴CE=DE﹣CD=10.4cm.23.如图,射线OA的方向是北偏东15°,射线OB的方向是北偏西40°,∠AOB=∠AOC,射线OE是射线OB的反向延长线.(1)求射线OC的方向角;(2)求∠COE的度数;(3)若射线OD平分∠COE,求∠AOD的度数.解析:(1)射线OC的方向是北偏东70°;(2)∠COE=70°;(3)∠AOD=90°.【分析】(1)先求出∠AOC=55°,再求得∠NOC的度数,即可确定OC的方向;(2)根据∠AOC=55°,∠AOC=∠AOB,得出∠BOC=110°,进而求出∠COE的度数;(3)根据射线OD平分∠COE,即可求出∠COD=35°再利用∠AOC=55°求出答案即可.【详解】(1)∵射线OA的方向是北偏东15°,射线OB的方向是北偏西40°即∠NOA=15°,∠NOB=40°,∴∠AOB=∠NOA+∠NOB=55°,又∵∠AOB=∠AOC,∴∠AOC=55°,=°,∴∠NOC=∠NOA+∠AOC=15°+ 55°70∴射线OC的方向是北偏东70°.(2)∵∠AOB=55°,∠AOB=∠AOC,∴∠BOC=∠AOB+∠AOC=55°+55°=110°,又∵射线OD是OB的反向延长线,∴∠BOE=180°,∴∠COE=180°-110°=70°,(3)∵∠COE=70°,OD平分∠COE,∴∠COD=35°,∴∠AOD=∠AOC+∠COD=55°+35°=90°.【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方向角的表达即方向角一般是指以观测者的位置为中心,将正北或正南方向作为起始方向旋转到目标的方向线所成的角(一般指锐角),通常表达成北(南)偏东(西)多少度.24.如图,点C为线段AD上一点,点B为CD的中点,且6cmBD=.AC=,2cm(1)图中共有多少条线段?(2)求AD的长.解析:(1)6条;(2)10cm【分析】(1)根据线段的定义,即可得到答案;(2)由点B 为CD 的中点,即可求出CD 的长度,然后求出AD 的长度.【详解】解:(1)根据题意,图中共有6条线段,分别是AC ,AB ,AD ,CB ,CD ,BD . (2)因为点B 是CD 的中点,2cm BD =,所以24cm CD BD ==,所以10cm AD AC CD =+=.【点睛】本题考查了线段中点的有关计算,以及线段的定义,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线段有关的计算问题.25.如图,直线AB 与CD 相交于点O ,∠AOE=90°.(1)如图1,若OC 平分∠AOE,求∠AOD 的度数;(2)如图2,若∠BOC=4∠FOB ,且OE 平分∠FOC ,求∠EOF 的度数.解析:(1)135°;(2)54°【分析】(1)利用OC 平分∠AOE ,可得∠AOC =12∠AOE =12×90°=45°,再利用∠AOC+∠AOD=180°,即可得出.(2)由∠BOC=4∠FOB ,设∠FOB=x°,∠BOC=4x°,可得∠COF=∠COB-∠BOF=3x°,根据OE 平分∠COF ,可得∠COE=∠EOF=12∠COF=32x°,即可得出. 【详解】(1)∵∠AOE=90°,OC 平分∠AOE ,∴∠AOC =12∠AOE =12×90°=45°, ∵∠AOC+∠AOD=180°,∴∠AOD=180°-∠AOC=180°-45°=135°,即∠AOD的度数为135°.(2)∵∠BOC=4∠FOB,∴设∠FOB=x°,∠BOC=4x°∴∠COF=∠COB-∠BOF=4x°-x°=3x°∵OE平分∠COF∴∠COE=∠EOF=12∠COF=32x°∵32x+x=90°∴x=36,∴∠EOF=32x°=32×36°=54°即∠EOF的度数为54°.【点睛】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性质、方程思想方法、数形结合方法,考查了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26.如图,∠AOC:∠COD:∠BOD=2:3:4,且A,O,B三点在一条直线上,OE,OF分别平分∠AOC和∠BOD,OG平分∠EOF,求∠GOF的度数。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四章《几何图形》单元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四章《几何图形》单元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d882225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b3.png)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四章《几何图形》单元测试卷(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十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正方体可能截得五边形B.五棱柱有10个顶点C.沿直角三角形某条边所在的直线旋转一周,所得的几何体为圆柱D.将折起的扇子打开,属于“线动成面”的现象2.下列图形中,经过折叠不能围成一个正方体的是()A.B.C.D.3.图1是一个正六面体,把它按图2中所示方法切割,可以得到一个正六边形的截面,则下列展开图中正确画出所有的切割线的是()A.B.C.D.4.已知∠1=27°18′,∠2=27.18°,∠3=27.3°,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3B.∠1=∠2C.∠1<∠2D.∠2=∠35.如图是顺义区地图的一部分,小明家在怡馨家园小区,小宇家在小明家的北偏东约15°方向上,则小宇家可能住在()A.裕龙花园三区B.双兴南区C.石园北区D.万科四季花城6.一个正方体的展开图如图所示,将它折成正方体后,数字“0”的对面是()A.数B.5 C.1 D.学7.如图,∠AOB是一直角,∠AOC=40°,OD平分∠BOC,则∠AOD等于()A.65°B.50°C.40°D.25°8.数学活动课上,四位同学围绕作图问题:“如图,已知直线l和直线l外一点P,用直尺和圆规作直线PQ,使PQ⊥l于点Q.”分别作出了下列四个图形,其中作法错误的为()A.B.C.D.9.如图所示,一艘船从A点出发,沿东北方向航行至点B,再从B点出发沿南偏东15°方向航行至C点,则∠ABC的余角是()A.15°B.30°C.45°D.75°10.某乡镇的4个村庄A,B,C,D恰好位于正方形的4个顶点上,为了解决农民出行难问题,镇政府决定修建连接各村庄的道路系统,使得每两个村庄都有直达的公路,设计人员给出了如下四个设计方案(实线表示连接的道路)在上述四个方案中最短的道路系统是方案()A.一B.二C.三D.四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1.有一正角锥的底面为正三角形.如果这个正角锥其中两个面的周长分别为27,15,则此正角锥所有边的长度和为.12.有3块积木,每一块的各面都涂上不同的颜色,3块的涂法完全相同,现把它们摆放成不同的位置(如图),请你根据图形判断涂成绿色一面的对面的颜色是.13.如图是一个立方体的平面展开图形,每个面上都有一个自然数,且相对的两个面上两数之和都相等,若13,9,3的对面的数分别是a,b,c,则a2+b2+c2﹣ab﹣ac﹣bc的值为.14.用一根长28分米的木条截开后刚好能搭一个长方体的架子,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的长度都是整数分米,且都不相等,那么这个长方体的体积等于立方分米.15.经过A,B两点的直线上有一点C,AB=10,CB=6,D和E分别是AB,BC的中点,则DE 的长是.16.上午8:30钟表的时针和分针构成角的度数是.17.下列几何体属于柱体的有个.18.平面内不同的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不同的三点最多确定三条直线,平面内不同的七个点最多可确定条直线.19.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几何体,截面形状为三角形,则这个几何体可能为:①正方体;②圆柱;③圆锥;④正三棱柱(写出所有正确结果的序号).20.已知一个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如图所示的矩形,长为6π,宽为4π,那么这个圆柱底面圆的半径为.三、解答题(21 ~23题每题7分,25题8分,26题8分,27题8分)21.如图,点C在线段AB上,AC=6cm,MB=10cm,点M,N分别为AC,BC的中点.(1)求线段BC,MN的长;(2)若C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且满足AC﹣BC=bcm,M,N分别是线段AC,BC的中点,求MN的长度.22.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的展开图,标注了字母“a”的面是正方体的正面,已知正方体相对两个面上的代数式的值相等.求a+的值.。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测试卷-人教版(含答案)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测试卷-人教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9c236dd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35.png)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测试卷-人教版(含答案)班级姓名(满分100分,限时6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2022独家原创)你见过一种折叠灯笼吗?它看起来是平面的,可是提起来后却变成了美丽的灯笼,这个过程可近似地用哪个数学原理来解释( )A.点动成线B.线动成面C.面动成体D.面与面相交的地方是线2.(2021江苏镇江中考)如图所示,该几何体从上面看到的图形是( )A.正方形B.长方形C.三角形D.圆3.(2022甘肃白银期末)如图,观察图形,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直线BA和直线AB是同一条直线B.图中有5条线段C.AB+BD>ADD.射线AC和射线AD是同一条射线4.如图所示,小于平角的角有( )A.9个B.8个C.7个D.6个5.(2022山东临沂沂水期末)如图,OA表示北偏东25°方向,OB表示南偏西50°方向,则∠AOB的度数是( )A.165°B.155°C.135°D.115°6.建筑工人砌墙时,经常用细绳在墙的两端之间拉一条参照线,使砌的每一层砖在一条直线上,这样做蕴含的数学原理是( )A.过一点有无数条直线B.两点确定一条直线C.两点之间线段最短D.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7.如图,下列各式中错误的是( )A.∠AOB<∠AODB.∠BOC<∠AOBC.∠COD>∠AODD.∠AOD>∠AOC8.(2022北京怀柔期末)如图是某个几何体的展开图,该几何体是( )A.三棱锥B.三棱柱C.四棱锥D.四棱柱9.射线OA上有B、C两点,若OB=8,BC=2,线段OB、BC的中点分别为D、E,则线段DE的长为( )A.5B.3C.1D.5或310.时钟显示为8:20时,时针与分针所夹的角是( )A.130°B.120°C.110°D.100°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1.(2022独家原创)篮球运动员将篮球抛出后在空中形成一道弧线,这说明的数学原理是.12.如图所示,延长线段AB到C,使BC=4,若AB=8,则线段AC的长是BC长的倍.13.(2022山东济南历下期末)计算:30°12'=°.14.如图,从A地到B地有①,②,③三条线路,其中最短的线路是(填“①”“②”或“③”),理由是.15.(2022北京通州期末)如图,棋盘上有黑、白两色棋子若干,若直线l经过3枚颜色相同的棋子,则这样的直线共有条.16.如图所示,O是直线AB上一点,OC是∠AOB的平分线.(1)图中互余的角是;(2)图中互补的角是.17.如图所示,图中有条直线, 条射线, 条线段.18.(2021湖北黄冈期末模拟)如图,将一副直角三角板叠在一起,使直角顶点重合于点O,则∠AOB+∠DOC= 度.19.如图,C,D是线段AB上两点,若BC=4cm,AD=7cm,且D是BC的中点,则AC的长等于cm.20.(2022安徽合肥蜀山期末)在同一平面内,∠AOC=∠BOD=50°,射线OB在∠AOC的内部,且∠AOB=20°,OE平分∠AOD,则∠COE的度数是.三、解答题(共40分)21.(5分)如图,已知不在同一直线上的四个点A、B、C、D.(1)画直线AD;(2)连接AB;(3)画射线CD;(4)延长线段BA至点E,使BE=2BA;(5)反向延长射线CD至点F,使DC=2CF.22.(2022北京东城期末)(5分)若一个角的补角是它的余角的6倍,求这个角的度数.23.(6分)如图,点O为直线AB上的一点,已知∠1=65°15',∠2=78°30',求∠1+∠2-∠3的大小.24.(2022广西玉林博白期末)(8分)如图,射线OA的方向是北偏东15°,射线OB的方向是北偏西40°,∠AOB=∠AOC,射线OD是OB的反向延长线.(1)射线OC的方向是;(2)若射线OE平分∠COD,求∠AOE的度数.25.(8分)如图,已知线段AC=12cm,点B在线段AC上,满足BC=1AB.2(1)求AB的长;(2)若D是AB的中点,E是AC的中点,求DE的长.26.(8分)点O为直线AB上一点,将一直角三角板OMN的直角顶点放在点O处,射线OC平分∠MOB.(1)如图(a),若∠AOM=30°,求∠CON的度数;(2)在图(a)中,若∠AOM=α,直接写出∠CON的度数(用含α的式子表示);(3)将图(a)中的直角三角板OMN绕顶点O顺时针旋转至图(b)的位置,一边OM在直线AB上方,另一边ON在直线AB下方.①探究∠AOM和∠CON的度数之间的关系,写出你的结论,并说明理由;②当∠AOC=3∠BON时,求∠AOM的度数.图(a) 图(b)参考答案1.C 由平面图形变成立体图形的过程是面动成体.2.C 从上面看该几何体,所看到的图形是三角形.3.B 题图中有6条线段,故选B.4.C 符合条件的角中以A为顶点的角有1个,以B为顶点的角有2个,以C为顶点的角有1个,以D为顶点的角有1个,以E为顶点的角有2个,共有1+2+1+1+2=7个,故选C.5.B 由题意得∠AOB=25°+90°+40°=155°.6.B 用细绳在墙的两端之间拉一条参照线,使砌的每一层砖在一条直线上,依据是两点确定一条直线.7.C 因为OC在∠AOD的内部,所以∠COD<∠AOD,故C错误,符合题意.8.B 从展开图可知,该几何体有五个面,两个三角形的面,三个长方形的面,因此该几何体是三棱柱.9.D 如图1,DE=3;如图2,DE=5.故选D.图1 图210.A 8:20时,时针与分针之间有4+2060=133个大格,故8:20时,时针与分针所夹的角是30°×133=130°,故选A.11.点动成线解析将篮球看成一个点,这种现象说明的数学原理是点动成线.12.3解析因为AC=AB+BC=8+4=12,所以AC=3BC.13.30.2解析因为1°=60',所以12'=0.2°,所以30°12'=30.2°. 14.①;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解析从A地到B地最短的线路是①,依据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15.3解析如图所示:所以满足条件的直线共有3条.16.(1)∠AOD与∠DOC(2)∠AOD与∠BOD,∠AOC与∠BOC解析(1)因为O是直线AB上一点,OC是∠AOB的平分线,∠AOB=90°,所以∠AOC=∠BOC=12所以∠AOD+∠DOC=90°,即∠AOD与∠DOC互余.(2)∠AOD+∠BOD=180°,∠AOC+∠BOC=180°,即∠AOD与∠BOD互补,∠AOC与∠BOC互补.17.1;6;6解析题图中有1条直线,为直线AD;6条射线,分别为以A为端点的3条,以B为端点的1条,以D为端点的2条;6条线段,分别是AB、AC、AD、BC、CD、BD.18.180解析∠AOB+∠DOC=∠AOD+∠DOC+∠BOC+∠DOC=∠AOC+∠DOB=90°+90°=180°.19.5解析因为D是线段BC的中点,BC=4cm,BC=2cm,所以CD=12因为AD=7cm,所以AC=7-2=5(cm).20.15°或65°解析①当OD与OC在OA的同侧时,如图,因为∠AOC=∠BOD=50°,∠AOB=20°,所以∠AOD=∠BOD+∠AOB=70°,因为OE平分∠AOD,∠AOD=35°,所以∠AOE=12所以∠COE=∠AOC-∠AOE=15°;②当OD与OC在OA的异侧时,如图,因为∠AOC=∠BOD=50°,∠AOB=20°,所以∠AOD=∠BOD-∠AOB=30°,因为OE平分∠AOD,所以∠AOE=1∠AOD=15°,2所以∠COE=∠AOC+∠AOE=65°.综上所述,∠COE的度数为15°或65°.21.解析如图所示.22.解析设这个角为x°,根据题意,得180-x=6(90-x),解得x=72.答:这个角是72°.23.解析∠1+∠2-∠3=65°15'+78°30'-(180°-65°15'-78°30')=143°45'-36°15'=107°30'.24.解析(1)北偏东70°.(2)因为∠AOB=40°+15°=55°,∠AOC=∠AOB,所以∠AOC=55°,∠BOC=110°.因为射线OD是OB的反向延长线,所以∠BOD=180°.所以∠COD=180°-110°=70°.因为OE 平分∠COD, 所以∠COE=35°. 又因为∠AOC=55°, 所以∠AOE=90°.25.解析 (1)因为BC=12AB,AC=AB+BC=12 cm, 所以AB+12AB=12 cm, 所以AB=8 cm.(2)因为D 是AB 的中点,AB=8 cm, 所以AD=12AB=4 cm,因为E 是AC 的中点,AC=12 cm, 所以AE=12AC=6 cm, 所以DE=AE-AD=6-4=2(cm).26.解析 (1)由已知得∠BOM=180°-∠AOM=150°, 因为∠MON 是直角,OC 平分∠BOM,所以∠CON=∠MON-12∠BOM=90°-12×150°=15°. (2)由已知得∠BOM=180°-∠AOM=180°-α, 因为∠MON 是直角,OC 平分∠BOM,所以∠CON=∠MON-12∠BOM=90°-12×(180°-α)=12α. (3)设∠AOM=β,则∠BOM=180°-β. ①∠AOM=2∠CON,理由如下: 因为OC 平分∠BOM,所以∠MOC=12∠BOM=12(180°-β)=90°-12β, 因为∠MON=90°,所以∠CON=∠MON-∠MOC=90°-(90°−12β)=12β,所以∠AOM=2∠CON.②由①可知∠BON=∠MON-∠BOM=90°-(180°-β)=β-90°,∠AOC=∠AOM+∠MOC=β+90°-12β=90°+12β,因为∠AOC=3∠BON,所以90°+12β=3(β-90°),解得β=144°, 所以∠AOM=144°.。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经典复习题(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经典复习题(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273158696bec0975f565e275.png)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经典复习题(含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图1是边长为1的六个小正方形组成的图形,它可以围成图2的正方体,则在图2中,小虫从点A沿着正方体的棱长爬行到点B的长度为()A.0 B.1 C.2 D.3B解析:B【分析】将图1折成正方体,然后判断出A、B在正方体中的位置关系,从而可得到AB之间的距离.【详解】解:将图1折成正方体后点A和点B为同一条棱的两个端点,得出AB=1,则小虫从点A沿着正方体的棱长爬行到点B的长度为1.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展开图折成几何体,判断出点A和点B在几何体中的位置是解题的关键.2.观察下列图形,其中不是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的是()A.B.C.D. B解析:B【分析】利用正方体及其表面展开图的特点解题.【详解】解:A、C、D均是正方体表面展开图;B、是凹字格,故不是正方体表面展开图.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正方体的展开图,熟记展开图的11种形式是解题的关键,利用不是正方体展开图的“一线不过四、田凹应弃之”(即不能出现同一行有多于4个正方形的情况,不能出现田字形、凹字形的情况)判断也可.3.如图,点O 在直线AB 上,射线OC ,OD 在直线AB 的同侧,∠AOD =40°,∠BOC =50°,OM ,ON 分别平分∠BOC 和∠AOD ,则∠MON 的度数为( )A .135°B .140°C .152°D .45°A 解析:A【分析】根据题意各种角的关系直接可求出题目要求的角度.【详解】因为∠AOD =40°,∠BOC =50°,所以∠COD =90°,又因为OM ,ON 分别平分∠BOC 和∠AOD ,所以∠N OD+∠M OC =45°,则∠MON=∠N OD+∠M OC+∠COD=135°.【点睛】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知识,掌握角平分线的性质是解决此题的关键.4.已知线段8AB =,在线段AB 上取点C ,使得:1:3AC CB =,延长CA 至点D ,使得2AD AC =,点E 是线段CB 的中点,则线段ED 的长度为( ).A .5B .9C .10D .16B 解析:B【分析】按图形将要求的线段ED 可转化成已知线段.ED=EC+CD=12BC+3AC ,而BC 、AC 都可根据题中比例求得,于是线段ED 可求.【详解】解:根据题意画图:因为:1:3AC CB =,且8AB =,所以2AC =,6BC =.由题意可知:113632922ED EC CD BC AC =+=+=⨯+⨯=,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的线段的相关运算,根据题意画好图形是关键,利用图形进行线段间的转化是解题突破口.5.某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如下图所示,这个正方体可能是下面四个选项中的( ).A.B.C.D. A解析:A【分析】根据正方体的展开与折叠.可以动手折叠看看,充分发挥空间想象能力解决也可以.【详解】根据题意及图示只有A经过折叠后符合.故选:A.【点睛】此题考查几何体的展开图,解题关键在于空间想象力.6.如图,在数轴上有A,B,C,D四个整数点(即各点均表示整数),且2AB=BC=3CD,若A,D两点表示的数分别为-5和6,点E为BD的中点,在数轴上的整数点中,离点E最近的点表示的数是()A.2 B.1C.0 D.-1A解析:A【分析】根据A、D两点在数轴上所表示的数,求得AD的长度,然后根据2AB=BC=3CD,求得AB、BD的长度,从而找到BD的中点E所表示的数.【详解】解:如图:∵|AD|=|6-(-5)|=11,2AB=BC=3CD,∴AB=1.5CD,∴1.5CD+3CD+CD=11,∴CD=2,∴AB=3,∴BD=8,∴ED=12BD=4, ∴|6-E|=4, ∴点E 所表示的数是:6-4=2.∴离线段BD 的中点最近的整数是2.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数轴、比较线段的长短.灵活运用线段的和、差、倍、分转化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也是十分关键的一点.7.已知α∠和β∠互补,且αβ∠>∠,则有下列式子:①90β︒-∠;②90α∠-︒;③()12αβ∠+∠;④()12αβ∠-∠;⑤()1902α∠-︒;其中,表示β∠的余角的式子有( ) A .4个 B .3个 C .2个D .1个B解析:B【分析】根据余角和补角的概念进行角度的计算即可得解.【详解】∵9090ββ︒-∠+∠=︒,∴①正确;∵α∠和β∠互补,∴180αβ∠+∠=︒,∴901809090αβ∠-︒+∠=︒-︒=︒,∴②正确,⑤错误; ∵()11180909022αββββ∠+∠+∠=⨯︒+∠=︒+∠≠︒, ∴③错误; ∵()()11118090222αββαβ∠-∠+∠=∠+∠=⨯︒=︒, ∴④正确;∴①②④正确,故选:B.【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余角和补角的含义,熟练掌握相关角度的计算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8.如图是正方体的展开图,则原正方体相对两个面上的数字和最小是( )A.8B.7C.6D.4C解析:C【分析】确定原正方体相对两个面上的数字,即可求出和的最小值.【详解】解:由题意,2和6是相对的两个面;3和4是相对两个面;1和5是相对的2个面,因为2+6=8,3+4=7,1+5=6,所以原正方体相对两个面上的数字和最小的是6.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正方体相对两个面上的文字,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根据相对的面的特点得到相对的两个面上的数字.9.由A站到G站的某次列车,运行途中停靠的车站依次是A站——B站—C站——D站——E站——F站——G站,那么要为这次列车制作的火车票有()A.6种B.12种C.21种D.42种C解析:C【解析】【分析】从A出发要经过6个车站,所以要制作6种车票,从B出发要经过5个车站,所以要制作5种车票,从C出发要经过4个车站,所以要制作4种车票,从D出发要经过3个车站,所以要制作3种车票,从E出发要经过2个车站,所以要制作2种车票,从F出发要经过1个车站,所以要制作1种车票,把车票数相加即可得解.【详解】共需制作的车票数为:6+5+4+3+2+1=21(种).故选C.【点睛】本题从A站出发,逐站求解即可得到所有可能的情况,不要遗漏.10.如下图,直线的表示方法正确的是()①②③④A.都正确B.只有②正确C.只有③正确D.都不正确C解析:C【分析】用直线的表示方法解答,通常直线用两个大写字母或一个小写字母表示.【详解】∵通常直线用两个大写字母或一个小写字母表示,例直线AB ,直线a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几何中直线的表示方法,是最基本的知识.二、填空题11.线段AB =12cm ,点C 在线段AB 上,且AC =13BC ,M 为BC 的中点,则AM 的长为_______cm.5【分析】可先作出简单的图形进而依据图形分析求解【详解】解:如图∵点C 在AB 上且AC=BC ∴AC=AB=3cm ∴BC=9cm 又M 为BC 的中点∴CM=BC=45cm ∴AM=AC+CM=75cm 故答案为解析:5【分析】可先作出简单的图形,进而依据图形分析求解.【详解】解:如图,∵点C 在AB 上,且AC=13BC , ∴AC=14AB=3cm ,∴BC=9cm ,又M 为BC 的中点, ∴CM=12BC=4.5cm ,∴AM=AC+CM=7.5cm . 故答案为7.5.【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两点间的距离的计算,掌握线段中点的定义、灵活运用数形结合思想是解题的关键.12.线段3AB cm =,在线段AB 的延长线上截取1BC cm =,则AC =__________.4【分析】根据线段的和差关系即可求解【详解】∵线段在线段的延长线上截取则AB+BC=4cm 故填:4【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线段的长度解题的关键是熟知线段的和差关系解析:4【分析】根据线段的和差关系即可求解.【详解】∵线段3AB cm =,在线段AB 的延长线上截取1BC cm =,则AC AB+BC=4cm,故填:4.【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线段的长度,解题的关键是熟知线段的和差关系.13.如图,直线AB,CD交于点O,射线OM平分∠AOC,若∠BOD=76°,则∠BOM等于________.142°【解析】【分析】根据对顶角相等求出∠AOC的度数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出∠AOM的度数然后根据平角等于180°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详解】解:∵∠BOD=76°∴∠AOC=∠BOD=76°∵射线解析:142°【解析】【分析】根据对顶角相等求出∠AOC的度数,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出∠AOM的度数,然后根据平角等于180°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详解】解:∵∠BOD =76°,∴∠AOC=∠BOD =76°,∵射线OM平分∠AOC,∴∠AOM=12∠AOC=12×76°=38°,∴∠BOM=180°-∠AOM=180°-38°=142°.故答案为142°.【点睛】本题考查了对顶角相等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准确识图是解题的关键.14.同一条直线上有三点A,B,C,且线段BC=3AB,点D是BC的中点,CD=3,则线段AC的长为______.4或8【分析】分点C在AB的延长线上与点C在BA的延长线上两种情况画出图形分别利用线段中点的定义和已知条件求出BC和AB再利用线段的和差计算即可【详解】解:(1)当点C在AB的延长线上时如图1∵点D解析:4或8【分析】分点C在AB的延长线上与点C在BA的延长线上两种情况,画出图形,分别利用线段中点的定义和已知条件求出BC和AB,再利用线段的和差计算即可.【详解】解:(1)当点C在AB的延长线上时,如图1,∵点D是线段BC的中点,CD=3,∴BC=2CD=6,∵BC=3AB,∴AB=13BC=13×6=2,∴AC=AB+BC=2+6=8;(2)当点C在BA的延长线时,如图2,∵点D是线段BC的中点,CD=3,∴BC=2CD=6,∵BC=3AB,∴AB=13BC=13×6=2,∴AC=BC-AB=6-2=4.故答案为:4或8.【点睛】本题考查了线段中点的定义、两点间的距离和线段的和差等知识,正确分类、画出图形、熟练掌握线段中点的概念和线段的和差计算是解题的关键.15.植树节,只要定出两棵树的位置,就能确定这一行树所在的直线,这是因为两点确定_______条直线.一【分析】经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根据直线的性质可得答案【详解】解:植树时只要定出两棵树的位置就能确定这一行树所在的直线用数学知识解释其道理是: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故答案为:一【点睛】本题考查了直线的性解析:一【分析】经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根据直线的性质,可得答案.【详解】解:“植树时只要定出两棵树的位置,就能确定这一行树所在的直线”用数学知识解释其道理是: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故答案为:一.【点睛】本题考查了直线的性质,熟练掌握直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6.某产品的形状是长方体,长为8cm,它的展开图如图所示,则长方体的体积为_____cm3.192【分析】根据已知图形得出长方体的高进而得出答案【详解】解:设长方体的高为xcm 则长方形的宽为(14-2x )cm 根据题意可得:14-2x+8+x+8=26解得:x=4所以长方体的高为4cm 宽为6解析:192【分析】根据已知图形得出长方体的高进而得出答案.【详解】解:设长方体的高为xcm ,则长方形的宽为(14-2x )cm ,根据题意可得:14-2x+8+x+8=26,解得:x=4,所以长方体的高为4cm ,宽为6cm ,长为8cm ,长方形的体积为:8×6×4=192(cm 3);故答案为:192【点睛】本题考查几何体的展开图、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及几何体的体积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17.如图,折一张长方形纸的一角,使角的顶点落在A′处,且使得∠ABA′=90°,BC 为折痕,若BD 为∠A′BE 的平分线,则∠CBD =________°.90【分析】根据折叠的性质及平角的定义求出根据BD 为∠A′BE 的平分线得到根据角的和差计算求出答案【详解】∵∠ABA′=90°∴∵BD 为∠A′BE 的平分线∴∴故答案为:90【点睛】此题考查折叠的性质解析:90【分析】根据折叠的性质及平角的定义求出45ABC A BC '∠=∠=︒,18090A BE ABA ''∠=︒-∠=︒,根据BD 为∠A′BE 的平分线,得到45A BD '∠=︒,根据角的和差计算求出答案.【详解】∵∠ABA′=90°,∴45ABC A BC '∠=∠=︒,18090A BE ABA ''∠=︒-∠=︒,∵BD 为∠A′BE 的平分线,∴45A BD '∠=︒,∴90CBD A BC A BD ∠∠∠=+=''︒故答案为:90.【点睛】此题考查折叠的性质:折叠前后的对应角角相等,利用平角求角的度数,角平分线的性质,掌握图形中各角的位置关系是解题的关键.18.如图,上午6:30时,时针和分针所夹锐角的度数是_____.15°【分析】计算钟面上时针与分针所成角的度数一般先从钟面上找出某一时刻分针与时针所处的位置确定其夹角再根据表面上每一格30°的规律计算出分针与时针的夹角的度数【详解】∵时针12小时转一圈每分钟转动 解析:15°【分析】计算钟面上时针与分针所成角的度数,一般先从钟面上找出某一时刻分针与时针所处的位置,确定其夹角,再根据表面上每一格30°的规律,计算出分针与时针的夹角的度数.【详解】∵时针12小时转一圈,每分钟转动的角度为:360°÷12÷60=0.5°,∴时针1小时转动30°,∴6:30时,分针指向刻度6,时针和分针所夹锐角的度数是30°×12=15°. 故答案是:15°.【点睛】考查了钟面角,解题时注意,分针60分钟转一圈,每分钟转动的角度为:360°÷60=6°;时针12小时转一圈,每分钟转动的角度为:360°÷12÷60=0.5°.19.如图,将一副三角板叠放一起,使直角的顶点重合于点O ,则∠AOD +∠COB 的度数为___________度. 180【分析】根据角度的关系∠AOD+∠COB=∠COD+∠AOB据此即可求解【详解】∠AOD+∠COB=∠COD+∠AOC+∠COB=∠COD+∠AOB=90°+90°=180°故答案是:180【解析:180【分析】根据角度的关系∠AOD+∠COB=∠COD+∠AOB,据此即可求解.【详解】∠AOD+∠COB=∠COD+∠AOC+∠COB =∠COD+∠AOB=90°+90°=180°.故答案是:180.【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板中角度的计算,正确把∠AOD+∠COB转化成∠COD+∠AOB是解决本题的关键.20.如图,::2:3:4AB BC CD=,AB的中点M与CD的中点N的距离是3cm,则BC=______.5cm【分析】运用方程的思想设AB=2xcmBC=3xcmCD=4xcm求出MB=xcmCN=2xcm得出方程x+3x+2x=3求出即可【详解】解:设AB=2xcmBC=3xcmCD=4xcm∵M是解析:5cm【分析】运用方程的思想,设AB=2xcm,BC=3xcm,CD=4xcm,求出MB=xcm,CN=2xcm,得出方程x+3x+2x=3,求出即可.【详解】解:设AB=2xcm,BC=3xcm,CD=4xcm,∵M是AB的中点,N是CD的中点,∴MB=xcm,CN=2xcm,∴MB+BC+CN=x+3x+2x=3,∴x=0.5,∴3x=1.5,即BC=1.5cm.故答案为:1.5cm.【点睛】本题考查了求两点之间的距离的应用,关键是能根据题意得出关于x的方程.三、解答题21.如图,已知线段AB和CD的公共部分1134BD AB CD==,线段AB、CD的中点E、F之间的间距是10cm,求AB、CD的长.解析:AB=12cm,CD=16cm【分析】先设BD=xcm,由题意得AB=3xcm,CD=4xcm,AC=6xcm,再根据中点的定义,用含x的式子表示出AE=1.5xcm和CF=2xcm,再根据EF=AC-AE-CF=2.5xcm,且E、F之间距离是EF=10cm,所以2.5x=10,解方程求得x的值,即可求AB,CD的长.【详解】设BD=xcm,则AB=3xcm,CD=4xcm,AC=6xcm.∵点E、点F分别为AB、CD的中点,∴AE=12AB=1.5xcm,CF=12CD=2xcm.∴EF=AC-AE-CF=2.5xcm.∵EF=10cm,∴2.5x=10,解得:x=4.∴AB=12cm,CD=16cm.【点睛】本题考查了线段中点的性质,设好未知数,用含x的式子表示出各线段的长度是解题关键.22.如图,点C是AB的中点,D,E分别是线段AC,CB上的点,且AD=23AC,DE=35AB,若AB=24 cm,求线段CE的长.解析:CE=10.4cm.【分析】根据中点的定义,可得AC、BC的长,然后根据题已知求解CD、DE的长,再代入CE=DE-CD即可.【详解】∵AC=BC=12AB=12cm,CD=13AC=4cm,DE=35AB=14.4cm,∴CE=DE﹣CD=10.4cm.23.如图,是一个几何体的表面展开图.(1)该几何体是________;A .正方体B .长方体C .三棱柱D .四棱锥(2)求该几何体的体积.解析:(1)C ;(2)4【分析】(1)本题根据展开图可直接得出答案.(2)本题根据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求解即可.【详解】(1)本题可根据展开图中两个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以此判定该几何体为三棱柱,故选C .(2)由图已知:该几何体底面积为等腰三角形面积12222=⨯⨯=;该几何体的高为2; 故该几何体体积=底面积⨯高=22=4⨯.【点睛】本题考查几何体展开图以及体积求法,根据展开图推测几何体时需要以展开图的特征位置作为推测依据,求解体积或者面积时按照公式求解即可.24.已知线段10cm AB =,在直线AB 上取一点C ,使16cm AC =,求线段AB 的中点与AC 的中点的距离.解析:13cm 或3cm .【分析】结合题意画出简单的图形,再结合图形进行分类讨论:当C 在BA 延长线上时,当C 在AB 延长线上时,分别依据线段的和差关系求解.【详解】解:①如图,当C 在BA 延长线上时.因为10cm AB =,16cm AC =,D ,E 分别是AB ,AC 的中点,所以15cm 2AD AB ==,18cm 2AE AC ==, 所以81513(cm)DE AE AD =+=+=. ②如图,当C 在AB 延长线上时.因为10cm AB =,16cm AC =,D ,E 分别是AB ,AC 的中点,所以15cm 2AD AB ==,18cm 2AE AC ==, 所以853(cm)DE AE AD =-=-=. 综上,线段AB 的中点与AC 的中点的距离为13cm 或3cm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两点间的距离,解决问题的关键是依据题意画出图形,进行分类讨论.25.如图,已知A、B、C、D四点,根据下列要求画图:(1)画直线AB、射线AD;(2)画∠CDB;(3)找一点P,使点P既在AC上又在BD上.解析:(1)见解析;(2)见解析;(3)见解析.【分析】(1)利用直线以及射线的定义画出图形即可;(2)利用角的定义作射线DC,DB即可;(3)连接AC,与BD的交点即为所求.【详解】解:(1)如图所示:直线AB、射线AD即为所求;(2)如图所示:∠CDB即为所求;(3)如图所示:点P即为所求.【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直线、射线以及角的定义,正确把握相关定义是解题关键.26.如图,一个点从数轴上的原点开始,先向左移动2cm到达A点,再向左移动3cm到达B点,然后向右移动9cm到达C点.(1)用1个单位长度表示1cm,请你在数轴上表示出A,B, C三点的位置;(2)把点C到点A的距离记为CA,则CA=______cm.(3)若点B以每秒2cm的速度向左移动,同时A.C点分别以每秒1cm、4cm的速度向右移动.设移动时间为t秒,试探索:CA−AB的值是否会随着t的变化而改变?请说明理由.解析:(1)数轴见解析;(2)6;(3)CA−AB的值不会随着t的变化而改变,理由见解析;【分析】(1)在数轴上表示出A,B,C的位置即可;(2)求出CA的长即可;(3)不变,理由如下:当移动时间为t秒时,表示出A,B,C表示的数,求出CA-AB的值即可做出判断.【详解】(1)如图:(2)CA=4−(−2)=4+2=6cm,(3)不变,理由如下:当移动时间为t秒时,点A. B. C分别表示的数为−2+t、−5−2t、4+4t,则CA=(4+4t)−(−2+t)=6+3t,AB=(−2+t)−(−5−2t)=3+3t,∵CA−AB=(6+3t)−(3+3t)=3∴CA−AB的值不会随着t的变化而改变.【点睛】此题考查数轴,两点间的距离,整式的加减,列代数式,解题关键在于结合数轴进行解答. 27.如图,把下列物体和与其相似的图形连接起来.解析:见解析.【分析】根据圆锥,圆柱,球体,正方体的形状连接即可.【详解】连接如图.【点睛】此题考查认识立体图形,解题关键在于掌握立体图的概念.28.如图,已知C是AB的中点,D是AC的中点,E是BC的中点.(1)若DE=9cm,求AB的长.(2)若CE=5cm,求DB的长.解析:(1)AB=18;(2)DB=15.【分析】(1)由线段中点的定义可得CD=12AC,CE=12BC,根据线段的和差关系可得DE=12AB,进而可得答案;(2)根据中点定义可得AC=BC,CE=BE,AD=CD,根据线段的和差关系即可得答案.【详解】(1)∵D是AC的中点,E是BC的中点.∴CD=12AC,CE=12BC,∵DE=CD+CE=9,∴12AC+12BC=12(AC+BC)=9,∵AC+BC=AB,∴AB=18.(2)∵C是AB的中点,D是AC的中点,E是BC的中点,∴AC=BC,CE=BE=12BC,,AD=CD=12AC,∴AD=CD=CE=BE,∴DB=CD+CE+BE=3CE,∵CE=5,∴DB=15.【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中点的定义及线段之间的和差关系,灵活运用线段的和、差、倍、分转化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是解题关键.。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四章4.1---4.4测试题 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四章4.1---4.4测试题 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f919c38102de2bd9705887c.png)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四章4.1---4.4测试题含答案4.1《几何图形》一.选择题1.如图是一无盖的正方体盒子,其展开图不能是()A.B.C.D.2.如图是某个几何体的平面展开图,该几何体是()A.圆柱B.四棱柱C.三棱锥D.三棱柱3.在一个棱柱中,一共有八个面,则这个棱柱棱的条数有()A.18条B.15条C.12条D.21条4.某正方体的每个面上都有一个汉字,如图所示的是它的展开图,那么在原正方体中,与“神“字所在面相对的面上的汉字是()A.认B.眼C.确D.过5.沿图中虚线旋转一周,能围成的几何体是()A.B.C.D.6.如图,将直角三角形绕其斜边旋转一周,得到的几何体为()A.B.C.D.7.在下列几何体中,()几何体是将一个三角尺绕它的斜边所在直线旋转一周得到的.A.B.C.D.二.填空题8.举两例生活学习中点动成线的例子:,.9.面与面相交成,线与线相交得到,点动成,线动成,面动成.10.用数学知识解释下列现象:(1)一只蚂蚁行走的路线可以解释为;(2)自行车的辐条运动可解释为.11.用你手中的直角三角板绕其一条直角边旋转一周所得的几何体是.12.五棱柱是由个面围成的,圆锥是由个面围成的.13.铅笔在纸上划过会留下痕迹,这种现象说明点动成线;一枚硬币在光滑的桌面上快速旋转,看上去像形成了一个球,这体现的数学知识是.14.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若将展开图折叠成正方体后,相对面上所标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则a﹣b﹣c的值为.15.病毒无情人有情,很多最美逆行者奔赴疫情的前线,不顾自己的安危令我们感动.宣传委员小明在一个正方体的每个面上分别写上一个汉字,组成“共同抗击疫情”,如图是该正方体的一种展开图,那么在原正方体中,与汉字“抗”相对的面上的汉字是.三.解答题16.如图所示是一个几何体的表面展开图(1)该几何体的名称是.(2)根据图中所给信息,求该几何体的体积(结果保留π)17.如图,是一个几何体的侧面展开图.(1)请写出这个几何体的名称;(2)请根据图中所标的尺寸,计算这个几何体的侧面积.18.如图所示是一张铁皮.(1)计算该铁皮的面积;(2)它能否做成一个长方体盒子?若能,画出来,计算它的体积;若不能,说明理由.19.有一个硬纸做成的礼品盒,用彩带扎住(如图),打结处用去的彩带长18厘米.(1)共需要彩带多少厘米?(2)做这样一个礼品盒至少要多少硬纸?(3)这个礼品盒的体积是多少?(π取3.14)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解:根据正方体表面展开图的“田凹应弃之”可得,选项A不能折叠成无盖的正方体盒子,故选:A.2.解:这个几何体有5个面,两个底面是全等的三角形,3个侧面是长方形,因此这个几何体为三棱柱,故选:D.3.解:一个棱柱中,一共有八个面,则有2个底面,6个侧面,因此此立体图形是六棱柱,则这个棱柱棱的条数有18条.故选:A.4.解: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相对的面之间一定相隔一个正方形,“神”与“确”是相对面.故选:C.5.解:将长方形沿着一边旋转一周,所形成的几何体是圆柱,故选:B.6.解:将直角三角形绕斜边所在直线旋转一周得到的几何体为:故选:D.7.解:A、圆锥是由一直角三角形绕其直角边旋转而成的,不合题意;B、圆柱是由一长方形绕其一边长旋转而成的,不合题意;C、该几何体是由直角梯形绕其下底旋转而成的,不合题意;D、该几何体是由直角三角形绕其斜边旋转而成的,符合题意.故选:D.二.填空题8.解:雨落下来成线、笔尖在纸上移动能画成一条线均是点动成线的例子.故答案可为:雨落下来成线、笔尖在纸上移动能画成一条线.9.解:面面相交得到线,线线相交得到点.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故答案为:线;点;线;面;体.10.解:(1)一只蚂蚁行走的路线可以解释为:点动成线;(2)自行车的辐条运动可解释为:线动成面,故答案为:点动成线;线动成面.11.解:圆锥的轴截面是直角三角形,因而圆锥可以认为直角三角形以一条直角边所在的直线为轴旋转一周得到.故直角三角形绕它的直角边旋转一周可形成圆锥.故答案为:圆锥.12.解:五棱柱是由7个面围成的,圆锥是由2个面围成的.故答案为:7,2.13.解:铅笔在纸上划过会留下痕迹,这种现象说明点动成线;一枚硬币在光滑的桌面上快速旋转,看上去像形成了一个球,这体现的数学知识是面动成体.故答案为:面动成体.14.解:根据正方体展开图所标的数字,相对面上所标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可得a=1,b=5,c=﹣2,∴a﹣b﹣c=1﹣5﹣(﹣2)=﹣2,故答案为:﹣2.15.解:根据正方体展开图的特征,“相间、Z端是对面”可得,“抗”的对面是“情”,故答案为:情.三.解答题16.解:(1)该几何体的名称是圆柱,故答案为:圆柱;(2)该几何体的体积=π×12×3=3π.17.解:(1)这个几何体的名称是六棱柱;(2)侧面积=(2+4)ab=6ab.18.解:(1)(1×3+2×3+1×2)×2=22(m2),(2)根据棱柱的展开与折叠,可得可以折叠成长方体的盒子,其长、宽、高分别为3cm,2cm,1cm,因此体积为:1×2×3=6(m3),19.解:(1)50×4+20×4+18=298(cm),(2)π×()2×2+π×20×50=200π+1000π=1200π(cm2),(3)π×()2×50=5000π≈15700(cm3),答:做这样一个礼品盒共需要彩带298厘米;至少要1200π平方厘米的硬纸;这个礼品盒的体积约为15700立方厘米.4.2直线、射线、线段一.选择题1.两根木条,一根长18cm,一根长22cm,将它们一端重合且放在同一条直线上,此时两根木条的中点之间的距离为()A.2cm B.4cm C.2cm或22cm D.2cm或20cm 2.延长线AB到C,使得BC=AB,若线段AC=8,点D为线段AC的中点,则线段BD 的长为()A.2B.3C.4D.53.如图,点C是线段BD之间的点,有下列结论①图中共有5条线段;②射线BD和射线DB是同一条射线;③直线BC和直线BD是同一条直线;④射线AB,AC,AD的端点相同,其中正确的结论是()A.②④B.③④C.②③D.①③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若线段AC=BC,则点C是线段AB的中点B.任何有理数的绝对值都不是负数C.角的大小与角两边的长度有关,边越长角越大D.两点之间,直线最短5.平面内不同的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不同的三点最多确定三条直线,若在平面内的不同的n个点最多可确定36条直线,则n的值为()A.6B.7C.8D.96.如图,工人砌墙时在墙的两端各固定一根木桩,再拉一条线,然后沿线砌砖.用数学知识解释其中道理,正确的是()A.两点之间,线段最短B.射线只有一个端点C.两直线相交只有一个交点D.两点确定一条直线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为()(1)如果AC=CB,则点C是线段AB的中点;(2)连结两点的线段叫做这两点间的距离;(3)两点之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4)射线比直线小一半;(5)平面内3条直线至少有一个交点.A.1个B.2个C.3个D.4个8.某同学用剪刀沿直线将一片平整的银杏叶剪掉一部分(如图),发现剩下的银杏叶的周长比原银杏叶的周长要小,能正确解释这一现象的数学知识是()A.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B.两条直线相交只有一个交点C.两点之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D.两点之间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之间的距离9.下列语句:①不带“﹣”号的数都是正数;②如果a是正数,那么﹣a一定是负数;③射线AB和射线BA是同一条射线;④直线MN和直线NM是同一条直线,其中说法正确的有()A.1个B.2个C.3个D.4个10.如图是北京地铁的路线图,小明家住复兴门,打算趁着放假去建国门游玩,看了路线图后,小明打算乘坐①号线地铁去,认为可以节省时间,他这样做的依据是()A.垂线段最短B.两点之间,直线最短C.两点确定一条直线D.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二.填空题11.若两条直线相交,有个交点,三条直线两两相交有个交点.12.在直线上任取一点A,截取AB=16cm,再截取AC=40cm,则AB的中点D与AC的中点E之间的距离为cm.13.已知线段AB,在AB的延长线上取一点C,使AC=2BC,若在AB的反向延长线上取一点D,使DA=2AB,那么线段AC是线段DB的倍.14.已知:如图,B,C两点把线段AD分成2:4:3三部分,M是AD的中点,CD=6cm,则线段MC的长为.15.如图,从学校A到书店B最近的路线是①号路线,其道理用几何知识解释应是.三.解答题16.已知线段AB,在AB的延长线上取一点C,使BC=3AB,在BA的延长线上取一点D,使DA=2AB,E为DB的中点,且EB=30cm,请画出示意图,并求DC的长.17.课间休息时小明拿着两根木棒玩,小华看到后要小明给他玩,小明说:“较短木棒AB 长40cm,较长木棒CD长60cm,将它们的一端重合,放在同一条直线上,此时两根木棒的中点分别是点E和点F,则点E和点F间的距离是多少?你说对了我就给你玩”聪明的你请帮小华求出此时两根木棒的中点E和F间的距离是多少?18.已知直线l依次三点A、B、C,AB=6,BC=m,点M是AC点中点(1)如图,当m=4,求线段BM的长度(写清线段关系)(2)在直线l上一点D,CD=n<m,用m、n表示线段DM的长度.19.已知点C,D在线段AB上(点C,D不与线段AB的端点重合),AC+DB=AB.(1)若AB=6,请画出示意图并求线段CD的长;(2)试问线段CD上是否存在点E,使得CE=AB,请说明理由.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解答】解:如图,设较长的木条为AB=22cm,较短的木条为BC=18cm,∵M、N分别为AB、BC的中点,∴BM=11cm,BN=9cm,∴①如图1,BC不在AB上时,MN=BM+BN=11+9=20cm,②如图2,BC在AB上时,MN=BM﹣BN=11﹣9=2cm,综上所述,两根木条的中点间的距离是2cm或20cm;故选:D.2.【解答】解:∵BC=AB,AC=8,∴BC=2,∵D为线段AC的中点,∴DC=4,∴BD=DC﹣BC=4﹣2=2;故选:A.3.【解答】解:①图中共有6条线段,错误;②射线BD和射线DB不是同一条射线,错误;③直线BC和直线BD是同一条直线,正确;④射线AB,AC,AD的端点相同,正确,故选:B.4.【解答】解:A、若线段AC=BC,则点C是线段AB的中点,错误,A、B、C三点不一定共线,故本选项错误;B、任何有理数的绝对值都不是负数,正确,故本选项正确;C、应为:角的大小与角两边的长度无关,故本选项错误;D、应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故本选项错误.故选:B.5.【解答】解:∵平面内不同的两点确定1条直线,可表示为:=1;平面内不同的三点最多确定3条直线,可表示为:=3;平面内不同的四点确定6条直线,可表示为:=6;以此类推,可得:平面内不同的n点可确定(n≥2)条直线.由已知可得:=36,解得n=﹣8(舍去)或n=9.故选:D.6.【解答】解:工人砌墙时在墙的两端各固定一根木桩,再拉一条线,然后沿线砌砖,则其中的道理是: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故选:D.7.【解答】解:(1)如果AC=CB,则点C是线段AB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原来的说法错误;(2)连结两点的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间的距离,原来的说法错误;(3)两点之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是正确的;(4)射线与直线都是无限长的,原来的说法错误;(5)平面内互相平行的3条直线没有交点,原来的说法错误.故选:A.8.【解答】解:某同学用剪刀沿直线将一片平整的荷叶剪掉一部分(如图),发现剩下的荷叶的周长比原银杏叶的周长要小,能正确解释这一现象的数学知识是:两点之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故选:C.9.【解答】解:①不带“﹣”号的数不一定是正数,错误;②如果a是正数,那么﹣a一定是负数,正确;③射线AB和射线BA不是同一条射线,错误;④直线MN和直线NM是同一条直线,正确;故选:B.10.【解答】解:由图可知,乘坐①号地铁走的是直线,所以节省时间的依据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故选:D.二.填空题(共5小题)11.【解答】解:两条直线相交,有1个交点,三条直线两两相交有1或3个交点.故答案为:1,1或3.12.【解答】解:①如图1,当B在线段AC上时,∵AB=16cm,AC=40cm,D为AB中点,E为AC中点,∴AD=AB=8cm,AE=AC=20cm,∴DE=AE﹣AD=20cm﹣8cm=12cm;②如图2,当B不在线段AC上时,此时DE=AE+AD=28cm;故答案为:12或28.13.【解答】解:如下图所示:设AB=1,则DA=2,AC=2,∴可得:DB=3,AC=2,∴可得线段AC是线段DB的倍.故答案为:.14.【解答】解:∵B,C两点把线段AD分成2:4:3三部分,∴设AB=2x,BC=4x,CD=3x,∵CD=6cm,即3x=6cm,解得x=2cm,∴AD=2x+4x+3x=9x=9×2=18cm,∵M是AD的中点,∴MD=AD=×18=9cm,∴MC=MD﹣CD=9﹣6=3cm.故答案为:3cm.15.【解答】解:根据线段的性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得,从学校A到书店B最近的路线是①号路线,其道理用几何知识解释应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故答案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三.解答题(共4小题)16.【解答】解:如图:∵E为DB的中点,EB=30cm,∴BD=2EB=60cm,又∵DA=2AB,∴AB=BD=20cm,AD=BD=40cm,∴BC=3AB=60cm,∴DC=BD+BC=120cm.17.【解答】解:如图1,当AB在CD的左侧且点B和点C重合时,∵点E是AB的中点,∴BE=AB=×40=20cm,∵点F是CD的中点(或点F是BD的中点)∴CF=CD=×60=30cm(或BF=CD=×60=30cm),∴EF=BE+CF=20+30=50cm(或EF=BE+BF=20+30=50cm);如图2.当AB在CD上且点B和点C重合时,∵点E是AB的中点,∴BE=AB=×40=20cm,∵点F是CD的中点(或点F是BD的中点),∴CF=CD=×60=30cm(或BF=CD=×60=30cm),∴EF=CF﹣BE=30﹣20=10cm(或EF=BF﹣BE=30﹣20=10cm).∴此时两根木棒的中点E和F间的距离是50cm或10cm.18.【解答】解:(1)当m=4时,BC=4,又∵AB=6,∴AC=4+6=10,又M为AC中点,∴AM=MC=5,∴BM=AB﹣AM,=6﹣5=1;(2)∵AB=6,BC=m,∴AC=6+m,∵M为AC中点,∴,①当D在线段BC上,M在D的左边时,CD=n,MD=MC﹣CD==;②当D在线段BC上,M在D的右边边时,CD=n,MD=DC﹣MC=n﹣=;③当D在l上且在点C的右侧时,CD=n,MD=MC+CD=+n=.19.【解答】解:(1)如图所示:∵AC+DB=AB,AB=6,∴AC+DB=2,∴CD=AB﹣(AC+DB)=6﹣2=4;(2)线段CD上存在点E,使得CE=AB,理由是:∵AC+DB=AB4.3角一.选择题1.如图,从4点钟开始,过了40分钟后,分钟与时针所夹角的度数是()A.90°B.100°C.110°D.120°2.钟面上,下列时刻分针与时针构成的角是直角的是()A.12点15分B.9点整C.3点20分D.6点45分3.如图,若∠BOC:∠AOC=1:2,∠AOB=63°,且OC在∠AOB的内部,则∠AOC=()A.78°B.42°C.39°D.21°4.如图一副三角板按不同的方式摆放得到下面四个图形,满足∠1=∠2的图形个数有()A.1个B.2个C.3个D.4个5.如图,点O在直线AB上,∠AOC与∠AOD互余,OE平分∠DOB,∠DOE=75°,则∠AOC的度数为()A.40°B.50°C.60°D.70°6.如图,在直线AD上任取一点O,过点O作射线OB,OE平分∠DOB,OC平分∠AOB,∠BOC=26°时,∠BOE的度数()A.61°B.62°C.63°D.64°7.将两块直角三角尺的直角顶点重合为如图的位置,若∠AOC=10°,则∠BOD的度数是()A.10°B.20°C.70°D.80°8.将一副直角三角尺按如图所示的不同方式摆放,则图中∠α与∠β相等的是()A.B.C.D.9.把一副三角尺ABC与BDE按如图所示那样拼在一起,其中A、D、B三点在同一直线上,BM为∠ABC的平分线,BN为∠CBE的平分线,则∠MBN的度数是()A.30°B.45°C.55°D.60°10.如图所示,将长方形ABCD的一角沿AE折叠,若∠BAD′=40°,那么∠EAD′的度数为()A.20B.25°C.40°D.50°二.填空题11.计算:已知∠α=20°20′,则∠α的余角为.12.若∠AOB=45°,∠BOC=75°,OD平分∠AOB,OE平分∠BOC,则∠DOE的度数为.13.若两个角互补,且度数之比为3:2,求较大角度数为.14.若此时时钟表上的时间是8:20分,则时针与分针的夹角为度.15.如图,在甲,乙两地之间修一条笔直的公路,从甲地测得公路的走向是北偏东55°,若同时开工,则在乙地公路按南偏西度的走向施工,才能使公路准确接通.三.解答题16.一个角的余角的3倍比它的补角小10°,求这个角的度数.17.如图,∠AOB=180°,∠COD=40°,OD平分∠COB,OE平分∠AOC,求∠AOE 和∠EOD的度数.18.如图,点O是直线AB上一点,∠AOE=130°,∠EOF=90°,OP平分∠AOE,OQ 平分∠BOF,求∠POQ的度数.19.如图1,将一副直角三角尺的顶点叠一起放在点A处,∠BAC=60°,∠DAE=45°,保持三角尺ABC不动,三角尺AED绕点A顺时针旋转,旋转角度小于180°.(1)如图2,AD是∠EAC的角平分线,直接写出∠DAB的度数;(2)在旋转的过程中,当∠EAB和∠DAC互余时,求∠BAD的值.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解答】解:4点40分钟时,钟表的时针与分针形成的夹角的度数=40×6°﹣4×30°﹣40×0.5°=100°.故选:B.2.【解答】解:A、30°×(5﹣)=127.5°,故A不符合题意;B、30°×3=90°,故B符合题意;C、30°×(4﹣)=11°,故C不符合题意;D、30°×(3+)=112.5°,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3.【解答】解:∵∠BOC:∠AOC=1:2,∴∠AOC=∠AOB=×63°=42°.故选:B.4.【解答】解:第1个图形中,∠1=∠2=135°,符合题意;第2个图形中∠1=45°,∠2的度数不确定,不符合题意;第3个图形中∠1=∠2,符合题意;第4个图形中∠1=120°,∠2=45°,不符合题意,故选:B.5.【解答】解:∵OE平分∠DOB,∠DOE=75°,∴∠BOD=2∠DOE=150°,∴∠AOD=30°,∵∠AOC与∠AOD互余,∴∠AOC=90°﹣30°=60°,故选:C.6.【解答】解:∵OC平分∠AOB,∠BOC=26°,∴∠AOB=2∠BOC=52°.∴∠BOD=180°﹣52°=128°.∵OE平分∠DOB,∴∠BOE=∠DOB=×128°=64°.故选:D.7.【解答】解:由图可得,∠AOC、∠BOD都是∠BOC的余角,则∠BOD=∠AOC=10°.故选:A.8.【解答】解:A、由图形得:∠α=60°,∠β=30°+45°=75°,不合题意;B、由图形得:∠α+∠β=90°,不合题意;C、根据同角的余角相等,可得:∠α=∠β,符合题意;D、由图形得:∠α=90°﹣30°=60°,∠β=90°﹣45°=45°,不合题意.故选:C.9.【解答】解:∵BM为∠ABC的平分线,∴∠CBM=∠ABC=×60°=30°,∵BN为∠CBE的平分线,∴∠CBN=∠EBC=×(60°+90°)=75°,∴∠MBN=∠CBN﹣∠CBM=75°﹣30°=45°.故选:B.10.【解答】解:∵∠BAD′=40°,∴∠DAD′=90°﹣40°=50°,∵将长方形ABCD的一角沿AE折叠,∴∠DAE=∠EAD′=∠DAD′=25°.故选:B.二.填空题(共5小题)11.【解答】解:∠α的余角=90°﹣20°20′=69°40′.故答案为:69°40′.12.【解答】解:如图1,∵∠AOB=45°,∴∠BOD=22.5°,∵∠BOC=75°,∴∠BOE=37.5°,∴∠DOE=22.5°+37.5°=60°;如图2,∵∠AOB=45°,∴∠BOD=22.5°,∵∠BOC=75°,∴∠BOE=37.5°,∴∠DOE=37.5°﹣22.5°=15°,故答案为:60°或15°.13.【解答】解:因为两个角的度数之比为3:2,所以设这两个角的度数分别为(3x)°和(2x)°.根据题意,列方程,得3x+2x=180,解这个方程,得x=36,所以3x=108.即较大角度数为108°.故答案为108°.14.【解答】解:∵时针在钟面上每分钟转0.5°,分针每分钟转6°,∴钟表上8点20分,时针与分针的夹角可以看成30°×4+0.5°×20=130°.故答案为:130.15.【解答】解:如图:∵AD∥OC,∴∠COD=∠ADO=55°,即乙地公路走向应按南偏西55度的走向施工,才能使公路准确接通.故答案为:55.三.解答题(共4小题)16.【解答】解:设这个角是x°,根据题意,得3(90﹣x)=(180﹣x)﹣10,解得x=50.故这个角的度数为50°.17.【解答】解:∵∠COD=40°,OD平分∠COB,∴∠BOC=2∠COD=80°,∠BOD=40°,又∵∠AOB=180°,∴∠AOC=100°,∵OE平分∠AOC,∴∠AOE=∠AOC=50°,∴∠DOE=180°﹣∠AOE﹣∠BOD=180°﹣50°﹣40°=90°.18.【解答】解:∵OP平分∠AOE,∴∠POE=∠AOE=×130°=65°,∵∠BOE=180°﹣∠AOE=180°﹣130°=50°,∴∠BOF=∠EOF﹣∠BOE=90°﹣50°=40°,∵OQ平分∠BOF,∴∠BOQ=∠BOF=×40°=20°,∴∠POQ=∠POE+∠BOE+∠BOQ=65°+50°+20°=135°.19.【解答】解:(1)如图2,∵AD是∠EAC的角平分线,∴∠DAE=∠CAD=45°,∵∠BAC=60°,∴∠DAB=60°﹣45°=15°;(2)分两种情况讨论:①如图,当∠EAB和∠DAC互余时,设∠BAD=α,则∠BAE=45°﹣α,∠CAD=60°﹣α,∴45°﹣α+60°﹣α=90°,解得α=7.5°;②如图,当∠EAB和∠DAC互余时,设∠BAD=α,则∠BAE=α﹣45°,∠CAD=α﹣60°4.4 课题学习设计制作长方体形状的包装纸盒一、选择题1. 下图中,是正方体的展开图的是()A B C D2. 某正方体的每个面上都有一个汉字,如图是它的一种展开图,那么在原正方体中,与“国”字所在面相对的面上的汉字是()A.厉 B.害C.了D.我3. 图是一个能折成长方体的平面展开图,那么由它折成的长方体可能是( )4. 如图,将图①围成图②的正方体,则图①中的红心“♥”标志所在的正方形是正方体中的()A.面CDHE B.面BCEFC.面ABFG D.面ADHG5. 明明用纸(如图)折成了一个正方体的盒子,里面装了一瓶墨水,与其他空盒子混放在一起,只凭观察,选出装墨水的盒子是()A B C D6. 有3块积木,每一块的各面都涂上不同的颜色,3块的涂法完全相同.现把它们摆放成不同的位置(如图),请你根据图形判断涂成绿色一面的对面涂的颜色是()A.白B.红C.黄D.黑7. 一个正方体,六个面上分别写着六个连续的整数,且每两个相对面上的两个数之和相等,如图,你能看到的数为7,10,11,则六个整数的和为()A.51 B.52 C.57 D.588. 下列平面图形,不能沿虚线折叠成立体图形的是( )9. 小明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正方体形状的包装纸盒,把其下面的四个表面展开图折叠(不计接缝),与小明同学设计的纸盒完全相同的是( )10. 下列不是如图所示的立体图形的展开图的是( )A. B. C. D.11. 图是一个长方体包装盒,则它的平面展开图是( )二、填空题12. 如图是一个多面体的表面展开图,每个面上都标注了字母(字母在多面体的外表面),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如果D面在多面体的左面,那么F面在面;(2)B面和面是相对的面;(3)如果C面在前面,从上面看到的是D面,那么从左面能看到面。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 第四章 几何图形初步 单元测试(含解析)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 第四章 几何图形初步 单元测试(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d332d87808a1284ac95043a1.png)
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单元测试一.选择题1.对如图所示几何体的认识正确的是()A.棱柱的底面是四边形B.棱柱的侧面是三角形C.几何体是四棱柱D.棱柱的底面是三角形2.电视剧《西游记》中,孙悟空的“金箍棒”飞速旋转,形成一个圆面,是属于()A.点动成线B.线动成面C.面动成体D.以上都不对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延长直线AB到点CB.延长射线AB到点CC.延长线段AB到点CD.射线AB与射线BA是同一条射线4.如图,C为线段AD上一点,点B为CD的中点,且AD=9,BD=2.若点E在直线AD 上,且EA=1,则BE的长为()A.4B.6或8C.6D.8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这两点之间的距离B.87'等于1.45°C.射线OA与射线AO表示的是同一条射线D.延长线段AB到点C,使AC=BC6.线段AB=9,点C在线段AB上,且有AC=AB,M是AB的中点,则MC等于()A.3B.C.D.7.某公司员工分别在A、B、C三个住宅区,A区有30人,B区有15人,C区有10人,三个区在一条直线上,位置如图所示,该公司的接送车打算在此间只设一个停靠点,为使所有员工步行到停靠点的路程之和最小,那么停靠点的位置应设在()A.A区B.B区C.C区D.A、B两区之间8.如图,将一副三角板叠在一起使直角顶点重合于点O,(两块三角板可以在同一平面内自由转动),下列结论一定成立的是()A.∠BOA>∠DOC B.∠BOA﹣∠DOC=90°C.∠BOA+∠DOC=180°D.∠BOC≠∠DOA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射线比直线短B.从同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C.若AP=BP,则P是线段AB的中点D.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这两点之间的距离10.如图,O在直线AB上,OC平分∠DOA(大于90°),OE平分∠DOB,OF⊥AB,则图中互余的角有()对.A.6B.7C.8D.10二.填空题11.若一个六棱柱,则它有条棱,有个面.12.秒针旋转一周时,形成一个圆面,用数学知识可以理解为.13.已知点A、B、C在同一直线上,若AB=10cm,AC=16cm,点M、N分别是线段AB、AC中点,则线段MN的长是.14.如图,线段AB=3,延长AB到点C,使BC=2AB,则AC=.15.如图,已知CD=AD=BC,E、F分别是AC、BC的中点,且BF=40cm,则EF 的长度为cm.16.人们会把弯曲的河道改直,这样能够缩短航程.这样做的道理是.17.如图,有一种电子游戏,电子屏幕上有一条直线,在直线上有A,B,C,D四点,且AB=BC=CD,点P沿直线l从右向左移动,当出现点P与A,B,C,D四点中的至少两个点距离相等时,就会发出警报,则直线l上会发出警报的点P有个.18.如图,已知A、B是线段EF上两点,EA:AB:BF=1:2:3,M、N分别为EA、BF 的中点,且MN=8cm,则EF长为.19.如图,C、D是线段AB上的两点,E是AC的中点,F是BD的中点,若AB=m,CD =n,则线段EF的长为.20.如图,射线OC,OD在∠AOB内,∠AOB和∠BOC互为补角,.若∠COD比∠BOD大m°(m<30),则∠AOC=°.(用含m的式子表示)三.解答题21.如图所示是一张铁皮.(1)计算该铁皮的面积;(2)它能否做成一个长方体盒子?若能,画出来,计算它的体积;若不能,说明理由.22.如图,线段AB=20,BC=15,点M是AC的中点.(1)求线段AM的长度;(2)在CB上取一点N,使得CN:NB=2:3.求MN的长.23.如图,是小明家和学校所在地的简单地图,已知OA=2km,OB=3.5km,OP=4km,点C为OP的中点,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到小明家距离相同的是哪些地方?(2)由图可知,公园在小明家东偏南30°方向2km处.请用方向与距离描述学校、商场、停车场相对于小明家的位置.24.如图,在直线AD上任取一点O,过点O做射线OB,OE平分∠DOB,OC平分∠AOB,∠BOC=26°时,求∠BOE的度数.25.如图,C是线段AB上一点,AC=5cm,点p从点A出发沿AB以3cm/s的速度匀速向点B运动,点Q从点C出发沿CB以1cm/s的速度匀速向点B运动,两点同时出发,结果点P比点Q先到3s.(1)求AB的长;(2)设点P、Q出发时间为ts,①求点P与点Q重合时(未到达点B),t的值;②直接写出点P与点Q相距2cm时,t的值.26.线段与角的计算.(1)如图1,已知点C为AB上一点,AC=15cm,CB=AC,若D、E分别为AC、AB 的中点,求DE的长.(2)已知:如图2,∠AOB被分成∠AOC:∠COD:∠DOB=2:3:4,OM平分∠AOC,ON平分∠DOB,且∠MON=90°,求∠AOB的度数.参考答案1.解:如图所示的几何体是三棱柱,它有两个全等的三角形的底面,三个矩形的侧面,因此选项ABC均不符合题意,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2.解:孙悟空的“金箍棒”飞速旋转,形成一个圆面,是属于线动成面,故选:B.3.解:A、直线可以沿两个方向无限延伸,故不能说延长直线AB,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射线可沿延伸方向无限延伸,故不能说延长射线AB,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C、线段不能延伸,可以说延长线段AB到点C,故本选项符合题意;D、射线AB与射线BA不是同一条射线,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4.解:若E在线段DA的延长线,如图1,∵EA=1,AD=9,∴ED=EA+AD=1+9=10,∵BD=2,∴BE=ED﹣BD=10﹣2=8,若E线段AD上,如图2,EA=1,AD=9,∴ED=AD﹣EA=9﹣1=8,∵BD=2,∴BE=ED﹣BD=8﹣2=6,综上所述,BE的长为8或6.故选:B.5.解:A、应为:连结两点的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间的距离,故本选项错误;B、87'=60'+27'=1°+()°=1.45°,故本选项正确;C、射线OA的端点是点O,射线AO的端点是点A,所以,它们不是同一条射线,故本选项错误;D、延长线段AB到点C,则AC一定大于BC,不能使AC=BC,故本选项错误.故选:B.6.解:∵AB=9,∴AC=AB=3,∵M是AB的中点,∴AM=AB=∴MC=AM﹣AC=﹣3=故选:B.7.解:∵当停靠点在A区时,所有员工步行到停靠点路程和是:15×100+10×300=4500m,当停靠点在B区时,所有员工步行到停靠点路程和是:30×100+10×200=5000m,当停靠点在C区时,所有员工步行到停靠点路程和是:30×300+15×200=12000m,当停靠点在A、B区之间时,设在A区、B区之间时,设距离A区x米,则所有员工步行路程之和=30x+15(100﹣x)+10(100+200﹣x),=30x+1500﹣15x+3000﹣10x,=5x+4500,∴当x=0时,即在A区时,路程之和最小,为4500米;综上,当停靠点在A区时,所有员工步行到停靠点路程和最小,那么停靠点的位置应该在A区.故选:A.8.解:因为是直角三角板,所以∠AOC=∠BOD=90°,所以∠BOA+∠DOC=∠AOC+∠BOC+∠DOC=∠AOC=∠BOD=180°,故选:C.9.解:A.射线和直线不可以比较长短,原说法错误,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从同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原说法正确,故本选项符合题意;C.若点P在线段AB上,AP=BP,则P是线段AB的中点,原说法错误,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D.两点之间的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之间的距离,原说法错误,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10.解:∵OC平分∠DOA,∴∠AOC=∠COD,∵OE平分∠DOB,∴∠DOE=∠BOE,∴∠COE=90°,∴∠AOC+∠BOE=90°,∠AOC+∠DOE=90°,∠COD+∠BOE=90°,∠COD+∠DOE =90°,∠COF+∠EOF=90°,∵OF⊥AB,∴∠AOC+∠COF=90°,∠COD+∠COF=90°,∠BOE+∠EOF=90°,∠BOD+∠DOF =90°,∠DOE+∠EOF=90°,∴互余的角有10对.故选:D.11.解:因为六棱柱上下两个底面是6边形,侧面是6个长方形,所以共有18条棱,8个面;故答案为18,8.12.解:根据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可得,线动成面.13.解:(1)如图1,,∵AB=10cm,点M是线段AB的中点,∴AM=10÷2=5(cm);∵AC=16cm,点N是线段AC的中点,∴AN=16÷2=8(cm),∴MN=AM+AN=5+8=13(cm)(2)如图2,,∵AB=10cm,点M是线段AB的中点,∴AM=10÷2=5(cm);∵AC=16cm,点N是线段AC的中点,∴AN=16÷2=8(cm),∴MN=AN﹣AM=8﹣5=3(cm),综上,线段MN的长是13cm或3cm.故答案为:13cm或3cm.14.解:∵AB=3,∴BC=2AB=6,∴AC=AB+BC=3+6=9.故答案为:9.15.解:∵点F是BC的中点,且BF=40cm,∴BC=2BF=80cm,∵CD=AD=BC,∴CD=×80=16cm,AD=64cm,∴AC=AD﹣CD=48cm,∵E、F分别是AC、BC的中点,∴CE=AC=24cm,CF=BF=40cm,∴EF的长度为CE+CF=64cm,故答案为:64.16.解:由线段的性质可知,把弯曲的河道改直,能够缩短航程,这样做根据的道理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故答案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17.解:根据题意可知:当点P经过任意一条线段中点时会发出报警,∵图中共有线段DC、DB、DA、CB、CA、BA,∵BC和AD中点是同一个∴发出警报的可能最多有5个.故答案为5.18.解:∵EA:AB:BF=1:2:3,可以设EA=x,AB=2x,BF=3x,而M、N分别为EA、BF的中点,∴MA=EA,NB=BF,∴MN=MA+AB+BN=x+2x+x=4x ∵MN=8cm,∴4x=8,∴x=2,∴EF=EA+AB+BF=6x=12,∴EF的长为12cm,故答案为:12cm.19.解:∵AB=m,CD=n.∴AB﹣CD=m﹣n,∵E、F分别是AC、DB的中点,∴CE=AC,DF=DB,∴CE+DF=(m﹣n),∴EF=CE+DF+DC=(m﹣n)+n=m+n,故答案为:m+n.20.解:∵∠AOB和∠BOC互为补角,∴∠AOB+∠BOC=180°,∵∠BOD=,∴3∠BOD+∠BOC=180°,即∠BOC=180°﹣3∠BOD,∵∠COD+∠BOD=∠BOC,∴180°﹣3∠BOD=∠COD+∠BOD,∴∠COD+4∠BOD=180°,∵∠COD比∠BOD大m°(m<30),∴∠COD﹣∠BOD=m°,∴∠BOD=()°,∠COD=()°∴∠BOC=()°,∴∠AOB=180°﹣∠BOC=(108﹣)°,∴∠AOC=∠AOB﹣∠BOC=(108﹣)°﹣()°=(36﹣m)°.故答案为(36﹣m).21.解:(1)(1×3+2×3+1×2)×2=22(m2),(2)根据棱柱的展开与折叠,可得可以折叠成长方体的盒子,其长、宽、高分别为3cm,2cm,1cm,因此体积为:1×2×3=6(m3),22.解:(1)线段AB=20,BC=15,∴AC=AB﹣BC=20﹣15=5.又∵点M是AC的中点.∴AM=AC=×5=,即线段AM的长度是.(2)∵BC=15,CN:NB=2:3,∴CN=BC=×15=6.又∵点M是AC的中点,AC=5,∴MC=AC=,∴MN=MC+NC=,即MN的长度是.23.解:(1)因为点C为OP的中点,所以OC=2km,因为OA=2km,所以可得出距小明家距离相同的是学校和公园;(2)由图可知,学校在小明家东偏北45°方向2km处,商场在小明家西偏北60°方向3.5km处,停车场在东偏南30°方向4km处.24.解:∵OC平分∠AOB,∠BOC=26°,∴∠AOB=2∠BOC=52°.∴∠BOD=180°﹣52°=128°.∵OE平分∠DOB,∴∠BOE=∠DOB=×128°=64°.25.解:(1)设AB=xcm,根据题意可得:(x﹣5)﹣=3,解得:x=12,答:AB的长为12cm;(2)①由题意可得:3t=t+5,解得:t=,故点P与点Q重合时(未到达点B),t的值为;②当点P追上点Q前相距2cm,由题意可得:3t+2=t+5,解得:t=,当追上后相距2cm,由题意可得:3t﹣2=t+5,解得:t=,总上所述:t=或t=.26.解:(1)∵AC=15cm,CB=AC,∴CB=×15=10(cm),∴AB=15+10=25(cm).∵D,E分别为AC,AB的中点,∴AE=BE=AB=12.5cm,DC=AD=AC=7.5cm,∴DE=AE﹣AD=12.5﹣7.5=5(cm);(2)设∠AOC=2x,∠COD=3x,∠DOB=4x,则∠AOB=9x,∵OM平分∠AOC,ON平分∠DOB,∴∠MOC=x,∠NOD=2x,∴∠MON=x+3x+2x=6x,又∵∠MON=90°,∴6x=90°,∴x=15°,∴∠AOB=135°.。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4章 几何图形初步章末综合测试(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4章 几何图形初步章末综合测试(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5b45b11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d4.png)
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章末综合测试一.选择题1.下列立体图形中,面数相同的是()①正方体;②圆柱;③四棱柱;④圆锥.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2.“节日的焰火”可以说是()A.面与面交于线B.点动成线C.面动成体D.线动成面3.如图1,A,B两个村庄在一条河l(不计河的宽度)的两侧,现要建一座码头,使它到A、B两个村庄的距离之和最小,图2中所示的C点即为所求的码头的位置,那么这样做的理由是()A.两直线相交只有一个交点B.两点确定一条直线C.两点之间,线段最短D.经过一点有无数条直线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线段AB和射线AB都是直线的一部分B.直线AB和直线BA是同一条直线C.射线AB和射线BA是同一条射线D.线段AB和线段BA是同一条线段5.如图,AB=18,C为AB的中点,点D在线段AC上,且AD:CB=1:3,则DB的长度是()A.8B.10C.12D.156.两根木条,一根长10cm,另一根长12cm,将它们一端重合且放在同一条直线上,此时两根木条的中点之间的距离为()A.1cm B.11cm C.1cm或11cm D.2cm或11cm7.当分针指向12,时针这时恰好与分针成60°的角,此时是()A.9点钟B.10点钟C.4点钟或8点钟D.2点钟或10点钟8.如图,点O在直线AE上,OC平分∠AOE,∠DOB是直角.若∠1=25°,那么∠AOB的度数是()A.65°B.25°C.90°D.115°9.下列语句错误的个数是()①一个角的补角不是锐角就是钝角;②角是由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③如果点C是线段AB的中点,那么AB=2AC=2BC;④连接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两点的距离.A.4个B.3个C.2个D.1个10.如图,OC是∠AOB的平分线,∠BOD=∠DOC,∠BOD=18°,则∠AOD的度数为()A.72°B.80°C.90°D.108°二.填空题11.一个七棱柱的顶点的个数为个.12.秒针旋转一周时,形成一个圆面,用数学知识可以理解为.13.如图,已知线段AB=8cm,M是AB的中点,P是线段MB上一点,N为PB的中点,NB=1.5cm,则线段MP=cm.14.已知点A、B、C在同一直线上,若AB=10cm,AC=16cm,点M、N分别是线段AB、AC中点,则线段MN的长是.15.如图,线段AB=8cm,点C在BA的延长线上,AC=2cm,M是BC中点,则AM的长是cm.16.如图,已知CD=AD=BC,E、F分别是AC、BC的中点,且BF=40cm,则EF的长度为cm.17.已知一个角的补角为132°48′,则这个角的余角的度数为.18.将一副三角板按如图方式摆放在一起,且∠1比∠2大20°,则∠1的度数等于.19.若∠AOB=45°,∠BOC=75°,OD平分∠AOB,OE平分∠BOC,则∠DOE的度数为.20.如图,射线OC,OD在∠AOB内,∠AOB和∠BOC互为补角,.若∠COD比∠BOD大m°(m<30),则∠AOC=°.(用含m的式子表示)三.解答题21.在七年级第一章的学习中,我们已经学习过:点动成,线动成,动成体.比如:(1)圆规在纸上划过会留下一个封闭的痕迹,这种现象说明.(2)一个人手里拿着一个绑在一根棍上的半圆面,当这个人把这个半圆面绕着这根棍飞快地旋转起来时就会看到一个球,这种现象说明.(3)聪明的你一定观察过生活中还有许多类似的现象,你能举出一个例子吗?并解释该现象.22.如图,点B是线段AC上一点,且AB=21cm,BC=AB.(1)试求出线段AC的长;(2)如果点O是线段AC的中点,请求线段OB的长.23.如图,线段AB=8cm,C是线段AB上一点,M是AB的中点,N是AC的中点.(1)AC=3cm,求线段CM、NM的长;(2)若线段AC=m,线段BC=n,求MN的长度(m<n用含m,n的代数式表示).24.如图所示,∠AOC和∠BOD都是直角.(1)填空:图中与∠BOC互余的角有和;(2)∠AOD与∠BOC互补吗?为什么?25.已知:如图,∠AOB=30°,∠COB=20°,OC平分∠AOD,求∠BOD的度数.26.已知:如图1,OB、OC分别为锐角∠AOD内部的两条动射线,当OB、OC运动到如图的位置时,∠AOC+∠BOD=100°,∠AOB+∠COD=40°,(1)求∠BOC的度数;(2)如图2,射线OM、ON分别为∠AOB、∠COD的平分线,求∠MON的度数.(3)如图3,若OE、OF是∠AOD外部的两条射线,且∠EOB=∠COF=90°,OP平分∠EOD,OQ平分∠AOF,当∠BOC 绕着点O旋转时,∠POQ的大小是否会发生变化,若不变,求出其度数,若变化,说明理由.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解:∠正方体六个面;∠圆柱三个面;∠四棱柱六个面;∠圆锥两个面,面数相同的是∠∠,故选:B.2.解:根据节日的焰火的火的运动路线,可以认为节日的焰火的火就是一个点,可知点动即可成线.故选:B.3.解:A,B两个村庄在一条河l(不计河的宽度)的两侧,现要建一座码头,使它到A、B两个村庄的距离之和最小,图2中所示的C点即为所求的码头的位置,那么这样做的理由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故选:C.4.解:A、线段AB和射线AB都是直线的一部分,正确,不合题意;B、直线AB和直线BA是同一条直线,正确,不符合题意;C、射线AB和射线BA不是同一条射线,错误,符合题意;D、线段AB和线段BA是同一条线段,正确,不合题意;故选:C.5.解:∠AB=18,点C为AB的中点,∠BC=AB=×18=9,∠AD:CB=1:3,∠AD=×9=3,∠DB=AB﹣AD=18﹣3=15.故选:D.6.解:如图,设较长的木条为AB=12cm,较短的木条为BC=10cm,∠M、N分别为AB、BC的中点,∠BM=6cm,BN=5cm,∠如图1,BC不在AB上时,MN=BM+BN=6+5=11cm,∠如图2,BC在AB上时,MN=BM﹣BN=6﹣5=1cm,综上所述,两根木条的中点间的距离是1cm或11cm,故选:C.7.解:∠钟表上每一个大个之间的夹角是30°,∠当分针指向12,时针这时恰好与分针成60°的角时,距分针成60°的角时针应该有两种情况,即距时针2个格,∠只有2点钟或10点钟时符合要求.故选:D.8.解:∠点O在直线AE上,OC平分∠AOE,∠∠AOC=∠COE=90°,∠∠DOB是直角,∠1=25°,∠∠BOC=∠DOB﹣∠1=90°﹣25°=65°,∠∠AOB+∠BOC=∠AOC=90°∠∠AOB=90°﹣∠BOC=90°﹣65°=25°.故选:B.9.解:∠直角的补角是直角,故原说法错误;∠角是由有公共的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故原说法错误;∠如果点C是线段AB的中点,那么AB=2AC=2BC,说法正确;∠连接两点之间的线段的长度叫做两点的距离,故原说法错误.故错误的个数有∠∠∠共3个.故选:B.10.解:设∠DOB=k,∠∠BOD=∠DOC,∠∠BOC=2k,∠OC是∠AOB的平分线,∠∠COA=∠BOC=2k,∠∠AOD=∠DOB+∠BOC+∠COA=5k,∠∠BOD=18°,∠∠AOD=5×18°=90°,故选:C.二.填空题11.解:一个七棱柱的顶点的个数为7×2=14(个).故答案为:14.12.解:根据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可得,线动成面.13.解:∠M是AB的中点,AB=8cm,∠AM=BM=4cm,∠N为PB的中点,NB=1.5cm,∠PB=2NB=3cm,∠MP=BM﹣PB=4﹣3=1cm.故答案为1.14.解:(1)如图1,,∠AB=10cm,点M是线段AB的中点,∠AM=10÷2=5(cm);∠AC=16cm,点N是线段AC的中点,∠AN=16÷2=8(cm),∠MN=AM+AN=5+8=13(cm)(2)如图2,,∠AB=10cm,点M是线段AB的中点,∠AM=10÷2=5(cm);∠AC=16cm,点N是线段AC的中点,∠AN=16÷2=8(cm),∠MN=AN﹣AM=8﹣5=3(cm),综上,线段MN的长是13cm或3cm.故答案为:13cm或3cm.15.解:∠AB=8cm,AC=2cm,∠BC=AB+AC=8cm+2cm=10cm,∠M是BC的中点,∠CM=BC=×10cm=5cm,∠AM=CM﹣AC=5﹣2=3(cm),故答案为:3.16.解:∠点F是BC的中点,且BF=40cm,∠CD=AD=BC,∠CD=×80=16cm,AD=64cm,∠AC=AD﹣CD=48cm,∠E、F分别是AC、BC的中点,∠CE=AC=24cm,CF=BF=40cm,∠EF的长度为CE+CF=64cm,故答案为:64.17.解:设这个角为x°,则补角为(180°﹣x°),余角为(90°﹣x°),由题意得,180°﹣x°=132°48′,解得:x°=47°12′,∠90°﹣47°12′=42°48′.即这个角的余角的度数为42°48′.故答案为:42°48′.18.解:设∠2为x,则∠1=x+20°;根据题意得:x+x+20°=90°,解得:x=35°,则∠1=35°+20°=55°;故答案为:55°.19.解:如图1,∠∠AOB=45°,∠∠BOD=22.5°,∠∠BOC=75°,∠∠BOE=37.5°,∠∠DOE=22.5°+37.5°=60°;如图2,∠∠AOB=45°,∠∠BOC=75°,∠∠BOE=37.5°,∠∠DOE=37.5°﹣22.5°=15°,故答案为:60°或15°.20.解:∠∠AOB和∠BOC互为补角,∠∠AOB+∠BOC=180°,∠∠BOD=,∠3∠BOD+∠BOC=180°,即∠BOC=180°﹣3∠BOD,∠∠COD+∠BOD=∠BOC,∠180°﹣3∠BOD=∠COD+∠BOD,∠∠COD+4∠BOD=180°,∠∠COD比∠BOD大m°(m<30),∠∠COD﹣∠BOD=m°,∠∠BOD=()°,∠COD=()°∠∠BOC=()°,∠∠AOB=180°﹣∠BOC=(108﹣)°,∠∠AOC=∠AOB﹣∠BOC=(108﹣)°﹣()°=(36﹣m)°.故答案为(36﹣m).三.解答题21.解:(1)故答案为:线,面,面;(2)由点、线、面、体的关系得,点动成线,故答案为:点动成线;(3)由点、线、面、体的关系得,面动成体,故答案为:面动成体;(4)例如:彗星从天空中划过一道明亮的弧线陨落,是点动成线的例子.22.解:(1)∠AB=21cm,BC=AB=7cm,∠AC=AB+BC=21+7=28(cm);(2)由(1)知:AC=28cm,∠点O是线段AC的中点,∠CO=AC=×28=14(cm),∠OB=CO﹣BC=14﹣7=7(cm).23.解:(1)∠AB=8cm,M是AB的中点,∠AM=AB=4cm,∠AC=3cm,∠CM=AM﹣AC=4﹣3=1(cm);∠AB=8cm,AC=3cm,M是AB的中点,N是AC的中点,∠AM=AB=4cm,AN=AC=1.5cm,∠MN=AM﹣AN=4﹣1.5=2.5(cm);(2)∠AC=m,BC=n,∠AB=AC+BC=m+n,∠M是AB的中点,N是AC的中点,∠AM=AB=(m+n),AN=AC=m,∠MN=AM﹣AN=(m+n)﹣m=n.24.解:(1)因为∠AOC和∠BOD都是直角,所以∠AOB+∠BOC=∠COD+∠BOC=90°,所以∠BOC与∠AOB互余,∠BOC与∠COD互余,所以图中与∠BOC互余的角有∠AOB和∠COD;(2)∠AOD与∠BOC互补,理由如下:因为∠AOC和∠BOD都是直角,所以∠AOB+∠BOC=∠COD+∠BOC=90°,又因为∠AOD=∠AOB+∠BOC+∠COD,所以∠AOD+∠BOC=∠AOB+∠BOC+∠COD+∠BOC=180°,所以∠AOD与∠BOC互补.故答案为:∠AOB,∠COD25.解:∠∠AOB=30°,∠COB=20°,∠∠AOC=∠AOB+∠BOC=30°+20°=50°,∠OC平分∠AOD,∠∠AOC=∠COD=50°,∠∠BOD=∠BOC+∠COD=20°+50°=70°.26.解:(1)∠∠AOC+∠BOD=100°,∠∠AOB+∠BOC+∠BOC+∠COD=100°,又∠∠AOB+∠COD=40°,∠2∠BOC=100°﹣40°=60°,∠∠BOC=30°,答:∠BOC的度数为30°;(2)∠OM是∠AOB的平分线,∠∠AOM=∠BOM=∠AOB,又∠ON是∠COD的平分线,∠∠CON=∠DON=∠COD,∠∠DON+∠BOM=(∠COD+∠AOB)=×40°=20°,∠∠MON=∠BOM+∠BOC+∠DON=20°+30°=50°,答:∠MON的度数为50°;(3)∠∠EOB=∠COF=90°,∠BOC=30°,∠∠EOF=90°+90°﹣30°=150°,∠∠AOD=∠AOB+∠BOC+∠COD=40°+30°=70°,∠∠AOF+∠DOE=∠EOF﹣∠AOD=150°﹣70°=80°,又∠OP平分∠EOD,OQ平分∠AOF,∠∠AOQ=∠FOQ=∠AOF,∠DOP=∠EOP=∠DOE,∠∠AOQ+∠DOP=(∠AOF+∠DOE)=×80°=40°,∠∠POQ=∠AOQ+∠DOP+∠AOD=40°+70°=110°.。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0d9d44d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7ee1473.png)
人教版数学7年级上册第4单元·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一、选择题(共12小题,满分36分,每小题3分)1.(3分)(2022秋•榕城区校级月考)圆柱的截面不可能是( )A.梯形B.长方形C.正方形D.椭圆2.(3分)(2022秋•南岗区校级月考)如果长方体的长、宽、高都扩大3倍,则它的体积扩大( )倍.A.3B.9C.6D.273.(3分)(2022秋•南岗区校级月考)一个长方体的棱长之和是180厘米,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和是( )A.45厘米B.30厘米C.90厘米D.60厘米4.(3分)(2022秋•南岗区校级月考)一个长方体水箱,从里面量长5分米,宽和高都是2分米,现在往这个水箱倒入15升水,水箱( )A.倒满了B.还没倒满C.溢出来了D.无法确定5.(3分)(2022秋•和平区校级月考)如图,AB=12cm,C为AB的中点,点D在线段AC上且AD:CB=1:3,则DB的长是( )A.8cm B.10cm C.12cm6.(3分)(2022秋•天桥区校级月考)用纸片和小棒做成下面的小旗,快速旋转小棒,所形成的图形正确顺序是( )A.①②③④B.③④①②C.①③②④D.④②①③7.(3分)(2021秋•萨尔图区校级期末)甲、乙两人要从学校回家,他们分别选择了①、②两条路线,比较一下,所走的路程是( )A .①条长B .②条长C .一样长D .无法确定8.(3分)(2022秋•聊城月考)下列各选项中的图形绕虚线旋转一周后,得到的几何体是圆柱的是( )A .B .C .D .9.(3分)(2021秋•乌当区期末)如图,点O 在直线AB 上,射线OD 是∠AOC的平分线,若∠COB =40°,则∠DOC 的度数是( )A .20°B .45°C .60°D .70°10.(3分)(2021秋•萨尔图区校级期末)一个圆锥的体积是12立方厘米,底面积是4平方厘米,高是( )厘米.A .3B .6C .9D .1211.(3分)(2022春•东营期末)如图,OC 平分∠AOB ,OD 平分∠BOC ,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A .∠COD =12∠AOBB .∠BOD =12∠AODC .∠BOC =23∠AOD D .∠AOD =23∠AOB 12.(3分)(2022•南京模拟)如图,已知B ,C 是线段AD 上任意两点,E是AB 的中点,F 是CD 的中点,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AC=CD B.AB=2AECD D.BC=EF﹣AE﹣FDC.CF=12二、填空题(共6小题,满分18分,每小题3分)13.(3分)(2021秋•栾城区期末)如图,∠AOB=∠COD=90°,则∠AOC ∠BOD(选填“>”、“=”或“<”).14.(3分)(2022秋•新城区校级月考)如图,将一个装了一半水的密闭圆柱形玻璃杯水平放置时,水面的形状是 .15.(3分)(2022秋•柳江区月考)如图,把6个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长方形如图摆放,面积共是12平方单位,则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平方单位.16.(3分)(2021秋•萨尔图区校级期末)一个体积是60立方厘米的圆柱,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体,这个圆锥的体积是 cm3.17.(3分)(2022春•沂水县期中)如图,AB与CD相交于点O,OE是∠AOC 的平分线,且OA恰好平分∠EOD,则∠AOC= 度.18.(3分)(2022春•岚山区期末)如图,将一张宽度相等的纸条折叠,折叠后的一边与原边的夹角是140°,则∠α的度数是 .三、解答题(共7小题,满分66分)19.(9分)(2022秋•新城区校级月考)已知一个直棱柱,它有27条棱,其中一条侧棱长为20,底面各边长都为5.(1)这是几棱柱?(2)它有多少个面?多少个顶点?(3)这个棱柱的所有侧面的面积之和是多少?20.(9分)(2022秋•昭阳区校级月考)如图,经测量,B处在A处的南偏西56°的方向,C处在A处的南偏东17°方向,C处在B处的北偏东78°方向,求∠C的度数.21.(9分)(2022秋•高州市校级月考)如图所示的五棱柱的底面边长都是5cm,侧棱长12cm,它有多少个面?它有多少条棱?它有多少个顶点?它的所有侧面的面积之和是多少?22.(9分)(2021秋•萨尔图区校级期末)求阴影部分的面积.23.(10分)(2022秋•萍乡月考)如图所示是一个多面体的展开图形,每个面(外表面)都标注了字母,请你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这个多面体是什么常见几何体;(2)如果B 在前面,C 在左面,那么哪一面在上面.24.(10分)(2022•丰顺县校级开学)如图1,把一张长10cm 、宽6cm 的长方形纸板分成两个相同的直角三角形(圆锥的体积公式为V 圆锥=13πr 2ℎ,π取3.14).(1)甲三角形(如图2)旋转一周,可以形成一个怎样的几何体?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2)乙三角形(如图3)旋转一周,可以形成一个怎样的几何体?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25.(10分)(2022春•钢城区期末)如图,点C 是线段AB 上的一点,点M是线段AC 的中点,点N 是线段BC 的中点.(1)如果AB =14cm ,AM =5cm ,求BC 的长;(2)如果MN =8cm ,求AB 的长.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12小题,满分36分,每小题3分)1.A2.D3.A4.B5.B6.B7.C8.C9.D10.C11.C12.A二、填空题(共6小题,满分18分,每小题3分)13.=14.长方形15.816.2017.12018.70°三、解答题(共7小题,满分66分)19.【解答】解:(1)∵此直棱柱有27条棱,∴由27÷3=9,可知此棱柱是九棱柱;(2)这个九棱柱有11个面,有18个顶点;(3)这个棱柱的所有侧面的面积之和是5×9×20=900.20.【解答】解:由题意得:∠ABC=78°﹣56°=22°,∠BAC=56°+17°=73°,∴∠C=180°﹣∠ABC﹣∠BAC=180°﹣22°﹣73°=85°,∴∠C 的度数为85°.21.【解答】解:如图,它有7个面,15条棱,10个顶点,所有侧面的面积之和为:5×12×5=300(cm 3).答:它有7个面,15条棱,10个顶点,它的所有侧面的面积之和是300cm 3.22.【解答】解:阴影部分的面积为:90°360°×π×(42)2=π(cm 2).23.【解答】解:(1)根据多面体的展开图形可知,多面体是长方体;(2)根据长方体及其表面展开图的特点可知,面“B ”与面“D ”相对,面“E ”与面“A ”相对,面“C ”与面“F ”相对,如果B 在前面,C 在左面,则E 在下面,A 在上面.24.【解答】解:(1)甲三角形旋转一周可以形成一个圆锥,它的体积是 13×3.14×62×10=376.8(cm 3).(2)乙三角形旋转一周可以形成一个圆柱,里面被挖去一个圆锥,它的体积是 3.14×62×10―13×3.14×62×10=753.6(cm 3).25.【解答】解:(1)∵点M 是线段AC 的中点,AM =5cm ,∴AC =2AM =10cm ,∵AB =14cm ,∴BC =AB ﹣AC =14﹣10=4cm ;(2)∵点M 是线段AC 的中点,点N 是线段BC 的中点,∴NC =12BC ,CM =12AC ,∴MN =NC +CM =12(BC +AC )=12AB ,∵MN =8cm ,∴12AB =8,∴AB =16cm .。
人教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四章同步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四章同步测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707225e6529647d272852e4.png)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同步测试题(含答案)4.1 几何图形一、选择题1. 如图所示的几何体是由形状、大小都完全相同的小正方体组合而成的,则图中的图形不是从正面、左面、上面看这个几何体得到的平面图形的是()2. 如图所示的几何体,从上面看得到的平面图形是()3. 下列四个图形中,是三棱锥的展开图的是()4. 如图,下列各组图形中全部属于柱体的是()5. 下列几何体是由4个相同的小正方体搭成的,其中从左面看和从上面看得到的平面图形相同的是( )6. 下列几何体中,含有曲面的有()A.1个B.2个C.3个D.4个7. 圆柱是由长方形绕着它的一边所在的直线旋转一周得到的,那么如图所示的几何体是图中的哪一个图形绕着直线旋转一周得到的()8. 将如图所示的长方体的表面展开,则得到的平面图形不可能是图中的 ()9. 如图,给定的是一个纸盒的外表面,图中的几何体能由它折叠而成的是()10. 如果一个棱柱有18条棱,那么它的底面一定是()A.十八边形B.八边形C.六边形D.四边形二、填空题11. 如图,观察生活中的物体,根据它们所呈现的形状,填出与它们类似的立体图形的名称:(1)______;(2)______;(3)__________;(4)________.12. 苏轼的诗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说明的现象是.13. 如图所示的图形中,是棱柱的有______.(填序号)14. 如图所示的8个立体图形中,是柱体的有,是锥体的有,是球的有.(填序号)15. 如图所示是某几何体的展开图,那么这个几何体是.16. 如图,把下列实物图和与其对应的立体图形连接起来.三、解答题17. 如图,有一个外观为圆柱形的物体,它的内部构造看不到,当分别用一组平面沿水平方向(自上而下)和竖直方向(自左而右)截这个物体时,得到了如图所示的(1)(2)两组形状不同的截面,请你试着说出这个物体的内部构造.18. 如图,是长方体的展开图,将其折叠成一个长方体,那么:(1)与点N重合的点是哪几个?(2)若AG=CK=14 cm,FG=2 cm,LK=5 cm,则该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分别是多少?图19. 如图①是三个直立于水平面上的形状完全相同的几何体(下底面为圆,单位:cm),将它们拼成如图②所示的新几何体,求新几何体的体积(结果保留π).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4.1 几何图形同步课时训练-答案一、选择题1. 【答案】A2. 【答案】C3. 【答案】A4. 【答案】B5. 【答案】B6. 【答案】B7. 【答案】A8. 【答案】C9. 【答案】B10. 【答案】C[解析] 一个棱柱有18条棱,则这个棱柱是六棱柱,六棱柱的底面是六边形.二、填空题11. 【答案】(1)圆柱(2)圆锥(3)圆柱、圆锥的组合体(4)球[解析] 立体图形实际上是由物体抽象得来的.12. 【答案】观察同一个物体,由于方向和角度不同,看到的图形往往不同13. 【答案】②⑥14. 【答案】①②⑤⑦⑧④⑥③15. 【答案】圆柱16. 【答案】①-C,②-B,③-D,④-E,⑤-A 连线略三、解答题17. 【答案】解:这个物体的内部构造为:圆柱中间有一球形空洞.18. 【答案】解:(1)与点N重合的点是点H,J.(2)由AG=CK=14 cm,LK=5 cm,可得CL=CK-LK=14-5=9(cm),所以长方体的表面积为2×(9×5+2×5+2×9)=146(cm2),体积为5×9×2=90(cm3).19. 【答案】解:π×22×(4+6)+[π×22×(4+6)]=40π+20π=60π(cm3).答:新几何体的体积为60π cm3.4.2直线、射线、线段同步练习试题(一)一.选择题1.平面上有三点A、B、C,如果AB=10,AC=7,BC=3,那么()A.点C在线段AB上B.点C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C.点C在直线AB外D.点C可能在直线AB上,也可能在直线AB外2.下列四个生产生活现象,可以用公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来解释的是()A.用两个钉子可以把木条钉在墙上B.植树时,只要定出两棵树的位置,就能使同一行树坑在一条直线上C.打靶的时候,眼睛要与枪上的准星、靶心在同一直线上D.为了缩短航程把弯曲的河道改直3.有下列生活、生产现象:①从A地到B地架设电线,总是尽可能沿着线段AB架设.②用两个钉子就可以把木条固定在墙上.③植树时,只要确定两棵树的位置,就能确定同一行树所在的直线.④把弯曲的公路改直,就能缩短路程.其中能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来解释的现象有()A.①④B.②④C.①②D.③④4.已知点A,B,C在同一直线上,若AB=20cm,AC=30cm,点M、N分别是线段AB、AC中点,求线段MN的长是()A.5cm B.5cm或15cm C.25cm D.5cm或25cm 5.已知点A,B,C为平面内三点,给出下列条件:①AC=BC;②AB=2BC;③AC =BC=AB.选择其中一个条件就能得到“点C是线段AB中点”的是()A.①B.③C.①或③D.①或②或③6.如图,点C是AB的中点,点D是BC的中点,下列结论:①CD=AC﹣DB,②CD=AB,③CD=AD﹣BC,④BD=2AD﹣AB,正确的有()A.1个B.2个C.3个D.4个7.现实生活中“为何有人乱穿马路,却不愿从天桥或斑马线通过?”,请用数学知识解释图中这一现象,其原因()A.两点之间,线段最短B.过一点有无数条直线C.两点确定一条直线D.两点之间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之间的距离8.如图,某工厂有三个住宅区,A、B、C各区分别住有职工15人、20人、45人,且这三个区在一条大道上(A、B、C三点共线),已知AB=1500m,BC=1000m,为了方便职工上下班,该工厂打算从以下四处中选一处设置接送车停靠点,为使所有的人步行到停靠点的路程之和最小,那么该停靠点的位置应设在()A.A住宅区B.B住宅区C.C住宅区D.B、C住宅区中间D处9.老爷爷从家到超市有甲、乙、丙三条路可以选择,在不考虑其它因素的情况下,他选择了乙路前往,则其中蕴含着的数学道理是()A.两点确定一条直线B.两点之间线段最短C.连结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D.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一条而且仅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10.如图所示,某公司员工住在A,B,C三个住宅区,已知A区有2人,B区有7人,C区有12人,三个住宅区在同一条直线上,且AB=150m,BC=300m,D 是AC的中点.为方便员工,公司计划开设通勤车免费接送员工上下班,但因为停车位紧张,在A,B,C,D四处只能设一个通勤车停靠点,为使所有员工步行到停靠点的路程之和最小,那么停靠站应设在()A.A处B.B处C.C处D.D处二.填空题11.如图所示是一段火车路线图,A、B、C、D、E是五个火车站,在这条线路上往返行车需要印制种火车票.12.点A到原点的距离为4,且位于原点的左侧,若一个点从A处向右移动2个单位长度,再向左移动7个单位长度,此时终点所表示的数为.13.如图,AE⊥AB于A点,DB⊥AB于B点,点P为线段AB上任意一点,若AE =2,DB=4,AB=8,则PE+PD的最小值是.14.曲桥是我国古代经典建筑之一,它的修建增加了游人在桥上行走的路程,有利于游人更好的观赏风光,如图,A、B两地间修建曲桥与修建直的桥相比,增加了桥的长度,其中蕴含的数学道理是.15.如图,建筑工人在砌墙时,经常用细线绳在墙的两端之间拉一条直的参照线,这样做的依据是.三.解答题16.如图所示,已知C、D是线段AB上的两个点,点M、N分别为AC、BD的中点.(1)若AB=16cm,CD=6cm,求AC+BD的长和M,N的距离;(2)如果AB=m,CD=n,用含m,n的式子表示MN的长.17.如图所示,把一根细线绳对折成两条重合的线段AB,点P在线段AB上,且AP:BP=2:3.(1)若细线绳的长度是100cm,求图中线段AP的长;(2)从点P处把细线绳剪断后展开,细线绳变成三段,若三段中最长的一段为60cm,求原来细线绳的长.18.已知平面上点A,B,C,D(每三点都不在一条直线上).(1)经过这四点最多能确定条直线.(2)如图这四点表示公园四个地方,如果点B,C在公园里湖对岸两处,A,D在湖面上,要从B到C筑桥,从节省材料的角度考虑,应选择图中两条路中的哪一条?如果有人想在桥上较长时间观赏湖面风光,应选择哪一条?为什么?19.已知如图,A,B,C三点在同一直线上,AB=6,BC=2.(1)已知点C在直线AB上,根据条件,请补充完整图形,并求AC的长;(2)已知点C在直线AB上,M,N分别是AB,BC的中点,根据条件,请补充完整图形,并求MN的长,直接写出MN与AC的长存在的数量关系;(3)已知点C在直线AB上,M,N分别是AC,BC的中点,根据条件,请补充完整图形,并求MN的长,直接写出MN与AB的长存在的数量关系.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解答】解:如图,在平面内,AB=10,∵AC=7,BC=3,∴点C为以A为圆心,7为半径,与以B为圆心,3为半径的两个圆的交点,由于AB=10=7+3=AC+BC,所以,点C在线段AB上,故选:A.2.【解答】解:A、根据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确定树之间的距离,即得到相互的坐标关系,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C、根据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D、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故本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3.【解答】解: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得到的是:①④;②③的依据是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故选:A.4.【解答】解:(1)当点C位于点B的右边时,MN=(AC﹣AB)=5cm,(2)当点C位于点A的左边时,MN=(AC+AB)=25cm故线段MN的长为5cm或25cm.故选:D.5.【解答】解:①点C在线段AB上,且AC=BC,则C是线段AB中点故①不符合题意;②AB=2BC,C不一定是线段AB中点故②不符合题意;③AC=BC=AB,则C是线段AB中点,故③符合题意.故选:B.6.【解答】解:∵点C是AB的中点,点D是BC的中点,∴AC=BC=AB,CD=BD=BC=AC,∴①CD=BC﹣DB=AC﹣DB,正确;②CD=BC=AB,正确;③CD=AD﹣AC=AD﹣BC,正确;④BD=AB﹣AD≠2AD﹣AB,错误.所以正确的有①②③3个.故选:C.7.【解答】解:现实生活中“为何有人乱穿马路,却不愿从天桥或斑马线通过?”,请用数学知识解释图中这一现象,其原因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故选:A.8.【解答】解:当停靠点在A区时,所有员工步行到停靠点路程和是:20×1500+45×2500=142500m;当停靠点在B区时,所有员工步行到停靠点路程和是:15×1500+45×1000=67500m;当停靠点在C区时,所有员工步行到停靠点路程和是:15×2500+20×1000=57500m;当停靠点在D区时,设距离B区x米,所有员工步行到停靠点路程和是:15×(1500+x)+20x+45(1000﹣x)=﹣10x+67500,由于k=﹣10,所以,x越大,路程之和越小,∴当停靠点在C区时,所有员工步行到停靠点路程和最小.故选:C.9.【解答】解:图中三条路线,甲和丙是曲线,乙是线段,由两点间线段最短,∴乙最短,故选:B.10.【解答】解:BD=(150+300)÷2﹣150=75(m),以点A为停靠点,则所有人的路程的和=7×150+12×(150+300)=6450m,以点B为停靠点,则所有人的路程的和=2×150+12×300=3900m,以点C为停靠点,则所有人的路程的和=2×(150+300)+7×300=3000m,以点D为停靠点,则所有人的路程的和=2×(150+300)÷2+7×75+12×(150+300)÷2=3675m.故停靠点的位置应设在点C.故选:C.二.填空题11.【解答】解:图中线段有:AB、AC、AD、AE,BC、BD、BE,CD、CE、DE 共10条,∵每条线段应印2种车票,∴共需印10×2=20种车票.故答案为:20.12.【解答】解:∵点A到原点的距离为4,且位于原点的左侧,∴点A表示的数为﹣4,∵一个点从A处向右移动2个单位长度,再向左移动7个单位长度,∴﹣4+2﹣7=﹣9,故答案为:﹣9.13.【解答】解:过点D作DT⊥EA交EA的延长线于T,连接DE.∵AE⊥AB,DB⊥AB,DT⊥ET,∴∠B=∠T=∠BAT=90°,∴四边形ABDT是矩形,∴BD=AT=4,AB=DT=8,∴ET=AE+AT=2+4=6,∴DE===10,∵PE+PD≥DE,∴PE+PD≥10,∴PE+PD的最小值为10.故答案为10.14.【解答】解:其中蕴含的数学道理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故答案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15.【解答】解:建筑工人在砌墙时,经常用细线绳在墙的两端之间拉一条参照线,使垒的每一层砖在一条直线上,沿着这条线就可以砌出直的墙,则其中的道理是: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故答案为: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三.解答题16.【解答】解:(1)∵AB=16cm,CD=6cm,∴AC+BD=AB﹣CD=10cm,∴MN=AB﹣(AM+BN)=AB﹣(AC+BD)=16﹣5=11(cm);(2)∵AB=m,CD=n,∴AC+BD=AB﹣CD=m﹣n,∴MN=AB﹣(AM+BN)=AB﹣(AC+BD)=m﹣(m﹣n)=.17.【解答】解:(1)∵AB=100=50,AP:BP=2:3,∴AP=20;(2)∵AP:BP=2:3,∴设AP=2x,BP=3x,若一根绳子沿B点对折成线段AB,则剪断后的三段绳子中分别为2x,2x,6x,∴6x=60,解得x=10,∴绳子的原长=2x+2x+6x=10x=100(cm);若一根绳子沿A点对折成线段AB,则剪断后的三段绳子中分别为4x,3x,3x,∴4x=60,解得x=15,∴绳子的原长=4x+3x+3x=10x=150(cm);综上所述,绳子的原长为100cm或150cm.故答案为100cm或150cm.18.【解答】解:(1)经过这四点最多能确定6条直线:直线AB,直线AD,直线BC,直线CD,直线AC,直线BD,故答案为:6;(2)从节省材料的角度考虑,应选择图中路线2;如果有人想在桥上较长时间观赏湖面风光,应选择路线1,因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路线2比路线1短,可以节省材料;而路线1较长,可以在桥上较长时间观赏湖面风光.19.【解答】解:(1)如图,如图1,∵AB=6,BC=2.∴AC=AB+BC=8;如备用图1,AC=AB﹣BC=4.答:AC的长为8或4;(2)如图,∵M,N分别是AB,BC的中点,∴BM=AB=3,BN=BC=1,∴MN=BM+BN=3+1=4,或MN=BM﹣BN=3﹣1=2.答:MN的长为4或2;(3)如图,∵M,N分别是AC,BC的中点,∴MC=AC=4,NC=BC=1,∴MN=MC﹣NC=4﹣1=34.3角同步练习试题(一)一.选择题1.如图,射线OA表示的方向是()A.北偏东65°B.北偏西35°C.南偏东65°D.南偏西35°2.如图,∠AOC=90°,OC平分∠DOB,且∠DOC=22°36′,∠BOA度数是()A.67°64′B.57°64′C.67°24′D.68°24′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射线比直线短B.从同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C.若AP=BP,则P是线段AB的中点D.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这两点之间的距离4.下列语句错误的个数是()①一个角的补角不是锐角就是钝角;②角是由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③如果点C是线段AB的中点,那么AB=2AC=2BC;④连接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两点的距离.A.4个B.3个C.2个D.1个5.按图1~图4的步骤作图,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AOB=∠AOP B.∠AOP=∠BOPC.2∠BOP=∠AOB D.∠BOP=2∠AOP6.如图,用量角器度量∠AOB,可以读出∠AOB的度数为()A.30°B.60°C.120°D.150°7.如图,小王从A处出发沿北偏东40°方向行走至B处,又从B处沿南偏东60°方向行走至C处,则∠ABC等于()A.90°B.100°C.110°D.120°8.如图,将一副三角板按不同位置摆放,其中α和β互为余角的是()A.B.C.D.9.如果∠1与∠2互补,∠2与∠3互余,那么∠1与∠3的关系是()A.∠1=90°+∠3 B.∠3=90°+∠1 C.∠1=∠3 D.∠1=180°﹣∠310.为防止森林火灾的发生,会在森林中设置多个观测点,如图,若起火点M 在观测台B的南偏东46°的方向上,点A表示另一处观测台,若AM⊥BM,那么起火点M在观测台A的()A.南偏东44°B.南偏西44°C.北偏东46°D.北偏西46°二.填空题11.若两个角互补,且度数之比为3:2,求较大角度数为.12.若∠A=59.6°,则它的余角为°′.13.将一副三角板按如图方式摆放在一起,且∠1比∠2大20°,则∠1的度数等于.14.如图,点C在点B的北偏西60°的方向上,点C在点A的北偏西30°的方向上,则∠C等于度.15.如图,点A在点O的北偏西60°的方向上,点B在点O的南偏东20°的方向上,那么∠AOB的大小为°.三.解答题16.如图所示,O为直线上的一点,且∠COD为直角,OE平分∠BOD,OF平分∠AOE,∠BOC+∠FOD=117°,求∠BOE的度数.17.如图,已知∠AOB=128°,OC平分∠AOB,请你在∠COB内部画射线OD,使∠COD和∠AOC互余,并求∠COD的度数.18.已知∠AOB是一个直角,作射线OC,再分别作∠AOC和∠BOC的平分线OD,OE.(1)如图①,当∠BOC=40°时,求∠DOE的度数;(2)如图②,当射线OC在∠AOB内绕O点旋转时,OD,OE始终是∠AOC与∠BOC的平分线.则∠DOE的大小是否发生变化,说明理由;(3)当射线OC在∠AOB外绕O点旋转且∠AOC为钝角时,OD,OE仍始终是∠AOC与∠BOC的平分线,直接写出∠DOE的度数(不必写过程).19.如图①,点O为直线AB上一点,过点O作射线OC,将一直角三角板如图摆放(∠MON=90°).(1)若∠BOC=35°,求∠MOC的大小.(2)将图①中的三角板绕点O旋转一定的角度得图②,使边OM恰好平分∠BOC,问:ON是否平分∠AOC?请说明理由.(3)将图①中的三角板绕点O旋转一定的角度得图③,使边ON在∠BOC的内部,如果∠BOC=50°,则∠BOM与∠NOC之间存在怎样的数量关系?请说明理由.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解答】解:射线OA表示的方向是南偏东65°,故选:C.2.【解答】解:∵OC平分∠DOB,∴∠DOC=∠BOC=22°36′.∵∠AOC=∠AOB+∠BOC=90°,∴∠AOB=∠AOC﹣∠BOC=90°﹣22°36′=67°24′.故选:C.3.【解答】解:A.射线和直线不可以比较长短,原说法错误,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从同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原说法正确,故本选项符合题意;C.若点P在线段AB上,AP=BP,则P是线段AB的中点,原说法错误,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D.两点之间的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之间的距离,原说法错误,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4.【解答】解:①直角的补角是直角,故原说法错误;②角是由有公共的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故原说法错误;③如果点C是线段AB的中点,那么AB=2AC=2BC,说法正确;④连接两点之间的线段的长度叫做两点的距离,故原说法错误.故错误的个数有①②④共3个.故选:B.5.【解答】解:∵OP是∠AOB的平分线,∴∠AOB=2∠AOP=2∠BOP,∠AOP=∠BOP=∠AOB,∴选项A、B、C均正确,选项D错误.故选:D.6.【解答】解:看内圈的数字可得:∠AOB=120°,故选:C.7.【解答】解:如图:∵小王从A处沿北偏东40°方向行走至点B处,又从点B处沿南偏东60°方向行走至点C处,∴∠DAB=40°,∠CBE=60°,∵向北方向线是平行的,即AD∥BE,∴∠ABE=∠DAB=40°,∴∠ABC=∠ABE+∠EBC=40°+60°=100°.故选:B.8.【解答】解:A、α和β互余,故本选项正确;B、α和β不互余,故本选项错误;C、α和β不互余,故本选项错误;D、α和β不互余,故本选项错误.故选:A.9.【解答】解:∵∠1+∠2=180°∴∠1=180°﹣∠2又∵∠2+∠3=90°∴∠3=90°﹣∠2∴∠1﹣∠3=90°,即∠1=90°+∠3.故选:A.10.【解答】解:如图:因为AM⊥BM,所以∠2+∠3=90°,因为南北方向的直线平行,所以∠2=46°,∠1=∠3,所以∠3=90°﹣∠2=90°﹣46°=44°,所以∠1=44°,所以起火点M在观测台A的南偏西44°,故选:B.二.填空题11.【解答】解:因为两个角的度数之比为3:2,所以设这两个角的度数分别为(3x)°和(2x)°.根据题意,列方程,得3x+2x=180,解这个方程,得x=36,所以3x=108.即较大角度数为108°.故答案为108°.12.【解答】解:∵∠A=59.6°,∴∠A的余角为90°﹣59.6°=30.4°=30°24',故答案为30;24.13.【解答】解:设∠2为x,则∠1=x+20°;根据题意得:x+x+20°=90°,解得:x=35°,则∠1=35°+20°=55°;故答案为:55°.14.【解答】解:如图:根据题意可得:∠1=60°,∠2=30°,∵AE∥DB∥CF,∴∠BCF=∠1=60°,∠ACF=∠2=30°,∴∠ACB=30°.故答案为:30.15.【解答】解:如图,∵点A在点O北偏西60°的方向上,∴OA与西方的夹角为90°﹣60°=30°,又∵点B在点O的南偏东20°的方向上,∴∠AOB=30°+90°+20°=140°.故答案为:140.三.解答题16.【解答】解:设∠BOE=α°,∵OE平分∠BOD,∴∠BOD=2α°,∠EOD=α°.∵∠COD=∠BOD+∠BOC=90°,∴∠BOC=90°﹣2α°.∵OF平分∠AOE,∠AOE+∠BOE=180°,∴∠FOE=∠AOE=(180°﹣α°)=90°﹣α°,∴∠FOD=∠FOE﹣∠EOD=90°﹣α°﹣α°=90°﹣α°,∵∠BOC+∠FOD=117°,∴90°﹣2α°+90°﹣α°=117°,∴α=18,∴∠BOE=18°.17.【解答】解:作OD⊥OA,则∠COD和∠AOC互余,如图所示.∵∠AOB=128°,OC平分∠AOB,∴∠AOC=∠AOB=64°,∵∠COD和∠AOC互余,∴∠COD=90°﹣∠AOC=26°.18.【解答】解:(1)如图,∠AOC=90°﹣∠BOC=50°,∵OD、OE分别平分∠AOC和∠BOC,∴∠COD=∠AOC=25°,∠COE=∠BOC=20°,∴∠DOE=∠COD+∠COE=45°;(2)∠DOE的大小不变,理由是:∠DOE=∠COD+∠COE=∠AOC+∠BOC=(∠AOC+∠BOC)∠AOB =45°;(3)∠DOE的大小分别为45°和135°,如图3,则∠DOE为45°;如图4,则∠DOE为135°.分两种情况:如图3所示,∵OD、OE分别平分∠AOC和∠BOC,∴∠COD=∠AOC,∠COE=∠BOC,∴∠DOE=∠COD﹣∠COE=(∠AOC﹣∠BOC)=45°;如图4所示,∵OD、OE分别平分∠AOC和∠BOC,∴∠COD=∠AOC,∠COE=∠BOC,∴∠DOE=∠COD+∠COE=(∠AOC+∠BOC)=×270°=135°.19.【解答】解:(1)∵∠MON=90°,∠BOC=35°,∴∠MOC=∠MON+∠BOC=90°+35°=125°.(2)ON平分∠AOC.理由如下:∵∠MON=90°,∴∠BOM+∠AON=90°,∠MOC+∠NOC=90°.又∵OM平分∠BOC,∴∠BOM=∠MOC.∴∠AON=∠NOC.∴ON平分∠AOC.(3)∠BOM=∠NOC+40°.理由如下:∵∠CON+∠NOB=50°。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测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c2cc01e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bc.png)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第四章测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生活中的实物可以抽象出各种各样的几何图形,如图所示蛋糕的形状类似于( )A.圆柱B.球C.圆D.圆锥第1题图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点确定一条直线B.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作角C.两点之间直线最短D.若AB =BC ,则点B 为AC 的中点3.若∠1=40.4°,∠2=40°4′,则∠1与∠2的关系是( )A.∠1=∠2B.∠1>∠2C.∠1<∠2D.以上都不对4.如图,长度为18cm 的线段AB 的中点为M ,点C 是线段MB 的一个三等分点,则线段AC 的长为( )A.3cmB.6cmC.9cmD.12cm第4题图 第5题图5.如图,∠AOB 为平角,且∠AOC =27∠BOC ,则∠BOC 的度数是( ) A.140° B.135° C.120° D.40°6.如图,有一个正方体纸巾盒,它的平面展开图是( )7.若一个角的补角的余角是28°,则这个角的度数为()A.62°B.72°C.118°D.128°8.把一副三角尺ABC与BDE按如图所示那样拼在一起,其中A,D,B三点在同一直线上,BM为∠ABC的平分线,BN为∠CBE的平分线,则∠MBN的度数是()A.30°B.45°C.55°D.60°9.两根木条,一根长20cm,一根长24cm,将它们一端重合且放在同一条直线上,此时两根木条的中点之间的距离为()A.2cmB.4cmC.2cm或22cmD.4cm或44cm10.如图,C、D在线段BE上,下列说法:①直线CD上以B、C、D、E为端点的线段共有6条;②图中有2对互补的角;③若∠BAE=100°,∠DAC=40°,则以A为顶点的所有小于平角的角的度数和为360°;④若BC=2,CD=DE=3,点F是线段BE上任意一点,则点F到点B,C,D,E的距离之和的最大值为15,最小值为11.其中说法正确的个数有()A.1个B.2个C.3个D.4个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1.如图,为抄近路践踏草坪是一种不文明的现象,请你用数学知识解释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第11题图第12题图12.如图所示的图形中,柱体为(请填写你认为正确物体的序号).13.如图,直线AB,CD交于点O,我们知道∠1=∠2,那么其理由是.第13题图14.已知BD=4,延长BD到A,使BA=6,点C是线段AB的中点,则CD =.15.往返于甲、乙两地的客车,中途停靠3个车站(来回票价一样),且任意两站间的票价都不同,共有种不同的票价,需准备种车票.16.如图①所示的∠AOB纸片,OC平分∠AOB,如图②,把∠AOB沿OC对折成∠COB(OA与OB重合),从O点引一条射线OE,使∠BOE=12∠EOC,再沿OE把角剪开,若剪开后得到的3个角中最大的一个角为80°,则∠AOB =°.第16题图第18题图17.已知A、B、C三点都在数轴上,点A在数轴上对应的数为2,且AB=5,BC=3,则点C在数轴上对应的数为.18.用棱长是1cm的小正方体组成如图所示的几何体,把这个几何体放在桌子上,并把暴露的面涂上颜色,那么涂颜色面的面积之和是cm2.三、解答题(共66分)19.(10分)观察下面由7个小正方体组成的图形,请你画出从正面、上面、左面看到的平面图形.20.(10分)如图,B是线段AD上一点,C是线段BD的中点.(1)若AD=8,BC=3.求线段CD,AB的长;(2)试说明:AD+AB=2AC.21.(10分)如图,将两块直角三角尺的顶点叠放在一起.(1)若∠DCE=35°,求∠ACB的度数;(2)若∠ACB=140°,求∠DCE的度数;(3)猜想∠ACB与∠DCE的关系,并说明理由.22.(12分)已知线段AB=20cm,M是线段AB的中点,C是线段AB延长线上的点,AC:BC=3:1,点D是线段BA延长线上的点,AD=AB.求:(1)线段BC的长;(2)线段DC的长;(3)线段MD的长.23.(12分)如图,甲、乙两船同时从小岛A出发,甲船沿北偏西20°的方向以40海里/时的速度航行;乙船沿南偏西80°的方向以30海里/时的速度航行.半小时后,两船分别到达B,C两处.(1)以1cm表示10海里,在图中画出B,C的位置;(2)求A处看B,C两处的张角∠BAC的度数;(3)测出B,C两处的图距,并换算成实际距离(精确到1海里).24.(12分)已知O是直线AB上的一点,∠COD是直角,OE平分∠BOC.(1)如图①,若∠AOC=30°,求∠DOE的度数;(2)在图①中,若∠AOC=a,直接写出∠DOE的度数(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3)将图①中的∠DOC绕顶点O顺时针旋转至图②的位置.①探究∠AOC和∠DOE的度数之间的关系,写出你的结论,并说明理由;②在∠AOC的内部有一条射线OF,且∠AOC-4∠AOF=2∠BOE+∠AOF,试确定∠AOF与∠DOE的度数之间的关系,说明理由.参考答案与解析1.A 2.A 3.B 4.D 5.A 6.B 7.C 8.B 9.C10.B 解析:以B,C,D,E为端点的线段有BC,BD,BE,CE,CD,ED共6条,故①正确;图中互补的角就是分别以C,D为顶点的两对角,即∠BCA和∠ACD互补,∠ADE和∠ADC互补,故②正确;由∠BAE=100°,∠CAD=40°,根据图形可以求出∠BAC+∠CAE+∠BAE+∠BAD+∠DAE+∠DAC=100°+100°+100°+40°=340°,故③错误;当F在线段CD上时最小,则点F到点B,C,D,E的距离之和为FB+FE+FD+FC=2+3+3+3=11,当F和E重合时最大,则点F到点B、C、D、E的距离之和为FB+FE+FD+FC=8+0+3+6=17,故④错误.故选B.11.两点之间,线段最短12.①②③⑥13.同角的补角相等14.1 15.10 20 16.12017.-6或0或4或10 18.3019.解:图略.(10分)20.解:(1)∵C是线段BD的中点,BC=3,∴CD=BC=3.又∵AB+BC+CD =AD,AD=8,∴AB=8-3-3=2.(5分)(2)∵AD+AB=AC+CD+AB,BC=CD,∴AD+AB=AC+BC+AB=AC+AC=2AC.(10分)21.解:(1)由题意知∠ACD=∠ECB=90°,∴∠ACB=∠ACD+∠DCB=∠ACD+∠ECB-∠ECD=90°+90°-35°=145°.(3分)(2)由(1)知∠ACB=180°-∠ECD,∴∠ECD=180°-∠ACB=40°.(6分)(3)∠ACB +∠DCE =180°.(7分)理由如下:∵∠ACB =∠ACD +∠DCB =90°+90°-∠DCE ,∴∠ACB +∠DCE =180°.(10分)22.解:(1)设BC =x cm ,则AC =3x cm.又∵AC =AB +BC =(20+x )cm ,∴20+x =3x ,解得x =10.即BC =10cm.(4分)(2)∵AD =AB =20cm ,∴DC =AD +AB +BC =20cm +20cm +10cm =50cm.(8分)(3)∵M 为AB 的中点,∴AM =12AB =10cm ,∴MD =AD +AM =20cm +10cm =30cm.(12分)23.解:(1)图略.(4分)(2)∠BAC =90°-80°+90°-20°=80°.(8分)(3)约2.3cm ,即实际距离约23海里.(12分)24.解:(1)由已知得∠BOC =180°-∠AOC =150°,又∠COD 是直角,OE 平分∠BOC ,∴∠DOE =∠COD -12 ∠BOC =90°-12×150°=15°.(3分)(2)∠DOE =12a .(6分) 解析:由(1)知∠DOE =∠COD -12∠BOC =90°,∴∠DOE =90°-12(180°-∠AOC )=12∠AOC =12α. (3)①∠AOC =2∠DOE .(7分)理由如下:∵∠COD 是直角,OE 平分∠BOC ,∴∠COE =∠BOE =90°-∠DOE ,∴∠AOC =180°-∠BOC =180°-2∠COE =180°-2(90°-∠DOE ),∴∠AOC =2∠DOE .(9分)②4∠DOE -5∠AOF =180°.(10分)理由如下:设∠DOE =x ,∠AOF =y ,∴∠AOC -4∠AOF =2∠DOE -4∠AOF =2x -4y ,2∠BOE +∠AOF =2(90°-x )+y =180°-2x +y ,∴2x -4y =180°-2x +y ,即4x -5y =180°,∴4∠DOE -5∠AOF =180°.(12分)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第四章测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生活中的实物可以抽象出各种各样的几何图形,如图所示蛋糕的形状类似于( )A.圆柱B.球C.圆D.圆锥第1题图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点确定一条直线B.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作角C.两点之间直线最短D.若AB =BC ,则点B 为AC 的中点3.若∠1=40.4°,∠2=40°4′,则∠1与∠2的关系是( )A.∠1=∠2B.∠1>∠2C.∠1<∠2D.以上都不对4.如图,长度为18cm 的线段AB 的中点为M ,点C 是线段MB 的一个三等分点,则线段AC 的长为( )A.3cmB.6cmC.9cmD.12cm第4题图 第5题图5.如图,∠AOB 为平角,且∠AOC =27∠BOC ,则∠BOC 的度数是( ) A.140° B.135° C.120° D.40°6.如图,有一个正方体纸巾盒,它的平面展开图是( )7.若一个角的补角的余角是28°,则这个角的度数为( )A.62°B.72°C.118°D.128°8.把一副三角尺ABC 与BDE 按如图所示那样拼在一起,其中A ,D ,B 三点在同一直线上,BM 为∠ABC 的平分线,BN 为∠CBE 的平分线,则∠MBN 的度数是( )A.30°B.45°C.55°D.60°9.两根木条,一根长20cm ,一根长24cm ,将它们一端重合且放在同一条直线上,此时两根木条的中点之间的距离为( )A.2cmB.4cmC.2cm或22cmD.4cm或44cm10.如图,C、D在线段BE上,下列说法:①直线CD上以B、C、D、E为端点的线段共有6条;②图中有2对互补的角;③若∠BAE=100°,∠DAC=40°,则以A为顶点的所有小于平角的角的度数和为360°;④若BC=2,CD=DE=3,点F是线段BE上任意一点,则点F到点B,C,D,E的距离之和的最大值为15,最小值为11.其中说法正确的个数有()A.1个B.2个C.3个D.4个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1.如图,为抄近路践踏草坪是一种不文明的现象,请你用数学知识解释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第11题图第12题图12.如图所示的图形中,柱体为(请填写你认为正确物体的序号).13.如图,直线AB,CD交于点O,我们知道∠1=∠2,那么其理由是.第13题图14.已知BD=4,延长BD到A,使BA=6,点C是线段AB的中点,则CD =.15.往返于甲、乙两地的客车,中途停靠3个车站(来回票价一样),且任意两站间的票价都不同,共有种不同的票价,需准备种车票.16.如图①所示的∠AOB纸片,OC平分∠AOB,如图②,把∠AOB沿OC对折成∠COB(OA与OB重合),从O点引一条射线OE,使∠BOE=12∠EOC,再沿OE把角剪开,若剪开后得到的3个角中最大的一个角为80°,则∠AOB =°.第16题图第18题图17.已知A、B、C三点都在数轴上,点A在数轴上对应的数为2,且AB=5,BC=3,则点C在数轴上对应的数为.18.用棱长是1cm的小正方体组成如图所示的几何体,把这个几何体放在桌子上,并把暴露的面涂上颜色,那么涂颜色面的面积之和是cm2.三、解答题(共66分)19.(10分)观察下面由7个小正方体组成的图形,请你画出从正面、上面、左面看到的平面图形.20.(10分)如图,B是线段AD上一点,C是线段BD的中点. (1)若AD=8,BC=3.求线段CD,AB的长;(2)试说明:AD+AB=2AC.21.(10分)如图,将两块直角三角尺的顶点叠放在一起. (1)若∠DCE=35°,求∠ACB的度数;(2)若∠ACB=140°,求∠DCE的度数;(3)猜想∠ACB与∠DCE的关系,并说明理由.22.(12分)已知线段AB=20cm,M是线段AB的中点,C是线段AB延长线上的点,AC:BC=3:1,点D是线段BA延长线上的点,AD=AB.求:(1)线段BC的长;(2)线段DC的长;(3)线段MD的长.23.(12分)如图,甲、乙两船同时从小岛A出发,甲船沿北偏西20°的方向以40海里/时的速度航行;乙船沿南偏西80°的方向以30海里/时的速度航行.半小时后,两船分别到达B,C两处.(1)以1cm表示10海里,在图中画出B,C的位置;(2)求A处看B,C两处的张角∠BAC的度数;(3)测出B,C两处的图距,并换算成实际距离(精确到1海里).24.(12分)已知O是直线AB上的一点,∠COD是直角,OE平分∠BOC.(1)如图①,若∠AOC=30°,求∠DOE的度数;(2)在图①中,若∠AOC=a,直接写出∠DOE的度数(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3)将图①中的∠DOC绕顶点O顺时针旋转至图②的位置.①探究∠AOC和∠DOE的度数之间的关系,写出你的结论,并说明理由;②在∠AOC的内部有一条射线OF,且∠AOC-4∠AOF=2∠BOE+∠AOF,试确定∠AOF与∠DOE的度数之间的关系,说明理由.成为学生喜欢的教师你可以问问身边的教师,他们上学的时候是否曾经受到过积极教师的影响,很可能所有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单元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f764a1e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fd.png)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②2.(2013•浙江温州中考)下列各图中,经过折叠能围成一个立方体的是(C)3.在直线l上顺次取A、B、C三点,使得AB=5㎝,BC=3㎝,如果O是线段AC的中点,那么线段OB的长度是(C)4.下列四个生活、生产现象:①用两个钉子就可以把木条固定在墙上;②植树时,只要定出两棵树的位置,就能确定同一行树所在的直线;③从A地到B地架设电线,总是尽可能沿着线段架设;④把弯曲的公路改直,就能缩短路程.其中可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来解释的现象有(B)5.如图所示,从A地到达B地,最短的路线是(A)6.(2013•云南昭通中考)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则原正方体中与“建”字所在的面相对的面上标的字是(B)7.如图所示的立体图形从上面看到的图形是(D)8.如果∠1与∠2互为补角,且∠1∠2,那么∠2的余角是(。
)C.(∠1-∠2)9.若∠=40.4°,∠=40°4′,则∠与∠的关系是(。
)D.以上都不对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B.110°和90°的角互为补角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1.(2013•山东枣庄中考)从棱长为2的正方体毛坯的一角,挖去一个棱长为1的小正方体,得到一个如图所示的零件,则这个零件的表面积为12.12.(2012•山东菏泽中考)已知线段AB=8cm,在直线AB上画线段BC,使它等于3cm,则线段AC=5cm.13.若一个角的补角是这个角的余角的3倍,则这个角的度数是多少?答案:设这个角的度数为x,则它的补角为90-x,余角为180-x。
根据题意,有90-x=3(180-x),解得x=30.因此,这个角的度数为30°。
14.已知直线上有A、B、C三点,其中AB=3cm,BC=5cm,则AC的长度是多少?答案:根据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性质,知ACBC-AB=2cm。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第四章 几何图形初步 基础检测题含答案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第四章 几何图形初步 基础检测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84da79b852458fb760b566b.png)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第四章基础检测题含答案4.1几何图形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如图所示,将平面图形绕轴旋转一周,得到的几何体是()A.B.C.D.2.如图所示的几何体从正面(箭头方向)看到的平面图形是()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教科书是长方形;②教科书是长方体,也是棱柱;③教科书的表面是长方形.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4.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纸盒侧面展开图,折成正方体后相对的面上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则A、B、C表示的数为()A.0,﹣5,B.,0,﹣5C.,﹣5,0D.5,,05.如下图,下列图形全部属于柱体的是()6.骰子是一种特别的数字立方体(见右图),它符合规则:相对两面的点数之和总是7,下面四幅图中可以折成符合规则的骰子的是()A.B.C.D.7.如图所示的几何体,从上面看得到的平面图形是()8.下列图形中为三棱柱的表面展开图的是()A.B.C.D.9.图(1)是一个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小正方体从图(2)所示的位置依次翻到第1格、第2格、第3格、第4格,这时小正方体朝上一面的字是( )A.家B.乡C.是D.伊4 的网格图剪去5个小正方形后,图中还剩下7个小正方形,为了使余10.如图,将3下的部分(小正方形之间至少要有一条边相连)恰好能...折成一个正方体,需要再剪去1个小正方形,则应剪去的小正方形的编号是()A.7B.6C.5D.4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1.写出一个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都相同的几何体:.12.一个矩形绕着它的一边旋转一周,所得到的立体图形是.13.一个棱锥的棱数是12,则这个棱锥的面数是.14.一个几何体的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平面图形,如图所示,则这个几何体的名称是____________.第14题图第15题图第16题图15.如图,该平面展开图按虚线折叠成正方体后,相对面上两个数之和为8,则x+y =.16.立方体木块的六个面分别标有数字1、2、3、4、5、6,如图,是从不同方向观察这个立方体木块看到的数字情况,数字1和5对面的数字的和是.17.如图,一长方体木板上有两个洞,一个是正方形形状的,一个是圆形形状的,对于以下4种几何体,你觉得哪一种作为塞子既可以堵住圆形空洞又可以堵住方形空洞?(填序号).18.一个立体图形的三视图如图所示,请你根据图中给出的数据求出这个立体图形的表面积为.第18题图第19题图第20题图19.如图,从棱长为2的正方体毛坯的一角,挖去一个棱长为1的小正方体,得到一个如所示的零件,则这个零件的表面积为20.如图,用小木块搭一个几何体,它的从正面看和从上面看如图所示.问:最少需要__________个小正方体木块.三、解答题(共40分)21.(9分)如图所示由五个小立方体构成的立体图形,请你分别画出从它的正面、左面、上面三个方向看所得到的平面图形.从正面看从左面看从上面看22.(6分)下面是一个正方体纸盒的展开图,请把-10,7,10,-2,-7,2分别填入六个正方形,使得按虚线折成正方体后,相对面上的两数互为相反数.23.(12分)如图,一个多面体的展开图中,每个面内的大写字母表示该面,被剪开的棱边所注的小写字母可表示该棱.(1)说出这个多面体的名称 ;(2)写出所有相对的面 _ ;(3)若把这个展开图折叠起来成立体时,被剪开的棱b 与 重合,f 与 重合.24.(13分)将一个正方体表面全部涂上颜色把正方体的棱三等分,然后沿等分线把正方体切开,得到27个小正方体,我们把仅有i 个面涂色的小正方体的个数记为i x ,例如: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仅有3个面涂色的小正方体个数83=x ,仅有2个面涂色的小正方体个数122=x ,仅有1个面涂色的小正方体个数61=x ,6个面均不涂色的小正方体个数10=x ;(1)如果把正方体的棱四等分,同样沿等分线把正方体切开,得到64个小正方体,那么=3x ________,=2x _______,=1x _______,=0x _________;(2)如果把正方体的棱n 等分(n 大于3),然后沿等分线把正方体切开,得到3n 个小正方体,且满足184232=-x x ,请求出n 的值.参考答案1.C2.B3.C∴不能说它是一个长方形,∵有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四边形,并且每相邻两个四边形的公共边都互相平行,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多面体叫做棱柱∴它是棱柱.教科书的表面是一个长方形.故选C.4.A【解析】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相对的面之间一定相隔一个正方形,根据这一特点求出A、B、C的值,然后代入进行计算即可求解.解: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相对的面之间一定相隔一个正方形,∴A与0是相对面,B与5是相对面,C与﹣是相对面,∵折成正方体后相对的面上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A=0,B=﹣5,C=.故选:A.5.C【解析】A选项中含有三棱锥,就是锥体;B选项中含有圆锥,就是锥体;D选项中含有圆台,就是台体.6.A【解析】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相对的面之间一定相隔一个正方形,根据这一特点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后利用排除法求解.解:根据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相对的面之间一定相隔一个正方形,A.4点与3点是向对面,5点与2点是向对面,1点与6点是向对面,所以可以折成符合规则的骰子,故本选项正确;B.1点与3点是向对面,4点与6点是向对面,2点与5点是向对面,所以不可以折成符合规则的骰子,故本选项错误;C.3点与4点是向对面,1点与5点是向对面,2点与6点是向对面,所以不可以折成符合规则的骰子,故本选项错误;D.1点与5点是向对面,3点与4点是向对面,2点与6点是向对面,所以不可以折成符合规则的骰子,故本选项错误.故选A.7.B.【解析】根据所看位置,找出此几何体的三视图即可.解:从上面看得到的平面图形是两个同心圆,故选:B.8.B【解析】利用棱柱及其表面展开图的特点解题.解:A、C、D围成三棱柱时,两个三角形重合为同一底面,而另一底面没有.故不能围成三棱柱;B、中间三个长方形能围成三棱柱的侧面,左、右两个三角形围成三棱柱的上、下两底面,故能围成三棱柱,是三棱柱的表面展开图.故选B.9.C.【解析】由图1可得,“伊”和“乡”相对;“春”和“我”相对;“是”和“家”相对;由图2可得,小正方体从图2的位置依次翻到第4格时,“家”在下面,则这时小正方体朝上面的字是“是”.10.C.【解析】根据只要有“田”字格的展开图都不是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应剪去的小正方形的编号是5.故选C.11.球或正方体.【解析】试题分析: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是分别从物体正面、左面和上面看,所得到的图形.解:球的三视图都为圆;正方体的三视图为正方形;所以应填球或正方体.12.圆柱体【解析】本题是一个矩形绕着它的一边旋转一周,根据面动成体的原理即可解.解:以矩形的一边所在直线为旋转轴,形成的旋转体叫做圆柱体.故答案为圆柱体.13.7.【解析】因为一个棱锥的棱数是12,可得多面体为六棱锥,所以多面体的面数为714.三棱柱.【解析】根据图中三视图的形状,符合条件的只有三棱柱,因此这个几何体的名称是三棱柱.15.10.【解析】∵“4”与“y”是对面,“x”与“2”是对面,∴x=6,y=4.∴x+y=10.【解析】从3个图形看,和1相邻的有2,4,5,6,那么和1相对的就是3.则和2相邻的有1,3,4,5,那么和2相对的就是6.则和5相对的就是4.再将数字1和5对面的数字相加即可.解:根据三个图形的数字,可推断出来,1对面是3;2对面是6;5对面是4.∴3+4=7.则数字1和5对面的数字的和是7.故答案为:7.17.②.【解析】本题中圆柱的俯视图是圆,可以堵住圆形空洞,它的正视图和左视图是长方形,可以堵住方形空洞,据此选择即可.解:圆柱的俯视图是圆,可以堵住圆形空洞,它的正视图和左视图是长方形,可以堵住方形空洞,故圆柱是最佳选项,故答案为②.18.8π.【解析】从三视图可以看正视图以及俯视图为矩形,而左视图为圆形,可以得出该立体图形为圆柱,再由三视图可以圆柱的半径,长和高求出体积.解:∵正视图和俯视图是矩形,左视图为圆形,∴可得这个立体图形是圆柱,∴这个立体图形的侧面积是2π×3=6π,底面积是:21ππ⋅=,∴这个立体图形的表面积为6π+2π=8π;故答案为:8π.【解析】挖去一个棱长为1的小正方体,得到的图形与原图形表面积相等,则表面积是2×2×6=24.20.10【解析】根据俯视图可以判定就至少需要7个,再根据主视图上面还需要3个,则最少需要10个.21.见解析【解析】分别画出三视图即可解:如图:22.(1)正方体;(2)P与X,Q与Y,R与Z;(3)i;g【解析】根据正方体的展开图我们就可以得到答案,自己也可以动手叠一下试试看.解:(1)这个多面体是正方体.(2)相对的面有三对:P与X,Q与Y,R与Z.(3)将会重合的棱有b与i,f与g23.见解析【解析】如图,A-A’、B-B’、C-C’是相对面,填入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即可.解:如图所示:(答案不唯一,符合即可)4.2直线、射线、线段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射线P A和射线AP是同一条射线B.射线OA的长度是3cmC.直线ab,cd相交于点PD.两点确定一条直线2.如图,C为AB的中点,D是BC的中点,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CD=AC﹣BD B.CD=AB﹣BD C.CD=BC D.AD=BC+CD 3.平面上有A、B、C三点,经过任意两点画一条直线,可以画出直线的数量为()A.1条B.3条C.1条或3条D.无数条4.如图,线段CD在线段AB上,且CD=3,若线段AB的长度是一个正整数,则图中以A,B,C,D这四点中任意两点为端点的所有线段长度之和可能是()A.28B.29C.30D.315.已知点A、B、C、D在同一条直线上,线段AB=8,C是AB的中点,DB=1.5.则线段CD的长为()A.2.5B.3.5C.2.5或5.5D.3.5或5.56.点M在线段AB上,给出下列四个条件,其中不能判定点M是线段AB的中点的是()A.AM=BM B.AB=2AM C.AM+BM=AB D.BM=AB7.如图,线段AB=18cm,点M为线段AB的中点,点C将线段MB分成MC:CB=1:2,则线段AC的长度为()A.6cm B.12cm C.9cm D.15cm8.如图,已知线段AB=8,点C是线段AB是一动点,点D是线段AC的中点,点E是线段BD的中点,在点C从点A向点B运动的过程中,当点C刚好为线段DE的中点时,线段AC的长为()A.3.2B.4C.4.2D.9.如图,D、E顺次为线段AB上的两点,AB=19,BE﹣DE=7,C为AD的中点,则AE ﹣AC的值为()A.5B.6C.7D.810.如图,C,D,E是线段AB上的三个点,下面关于线段CE的表示:①CE=CD+DE;②CE=CB﹣EB;③CE=CD+DB﹣AC;④CE=AE+CB﹣AB.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二.填空题11.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比如当我们在植树的时候,要想整齐地栽一行树,只需要确定两端树坑的位置即可.用数学知识可以解释为.12.如图,已知C为线段AB的中点,D在线段CB上.若DA=6,DB=3,则CD=.13.如图,点C在线段AB上,且AC=AB,点D在线段BC上,AD=5,BD=3,则线段CD的长度为.14.如图,点C、D在线段AB上,AC=6cm,CD=4cm,AB=12cm,则图中所有线段的和是cm.15.如图,已知A、B是线段EF上两点,EA:AB:BF=1:2:3,M、N分别为EA、BF 的中点,且MN=8cm,则EF长为.三.解答题16.如图,已知点A、B、C.D,根据下列语句画图.(不写作图过程)作射线AB、直线AC,连接AD并延长线段AD.17.如图,A,B,C三棵树在同一直线上,若小明正好站在线段的AC中点Q处,BC=2BQ.(1)填空:AQ==AC,AQ﹣BC=.(2)若BQ=3米,求AC的长.18.如图,线段AB上顺次有三个点C,D,E,把线段AB分为了2:3:4:5四部分,且AB=28.(1)求线段AE的长;(2)若M,N分别是DE,EB的中点,求线段MN的长度.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解:A、射线P A和射线AP不是同一条射线,故本选项错误;B、射线是无限长的,故本选项错误;C、直线ab,cd,直线的写法不对,故本选项错误;D、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是正确的.故选:D.2.解:∵C是AB的中点,D是BC的中点,∴AC=BC=AB,CD=BD=BC,∵CD=BC﹣BD∴CD=AC﹣BD,故A正确;∵CD=BC﹣DB,∴CD=AB﹣DB,故B正确;∴AD=AC+CD=BC+CD,故D正确;∵CD=BD=BC;故C错误;故选:C.3.解:①如果三点共线,过其中两点画直线,共可以画1条;②如果任意三点不共线,过其中两点画直线,共可以画3条.故选:C.4.解:所有线段之和=AC+AD+AB+CD+CB+BD,∵CD=3,∴所有线段之和=AC+AC+3+AC+3+BD+3+3+BD+BD=12+3(AC+BD)=12+3(AB﹣CD)=12+3(AB﹣3)=3AB+3=3(AB+1),∵AB是正整数,∴所有线段之和是3的倍数,故选:C.5.解:∵AB=8,C是AB的中点,∴AC=BC=4,∵DB=1.5.当点D在点B左侧时,CD=BC﹣BD=4﹣1.5=2.5,当点D在点B右侧时,CD=BC+BD=4+1.5=5.5,则线段CD的长为2.5或5.5.故选:C.6.解:A、由AM=BM可以判定点M是线段AB中点,所以此结论正确,故这个选项不符合题意;B、由AB=2AM可以判定点M是线段AB中点,所以此结论正确,故这个选项不符合题意;C、由AM+BM=AB不可以判定点M是线段AB中点,所以此结论不正确,故这个选项符合题意;D、由BM=AB可以判定点M是线段AB中点,所以此结论不正确,故这个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7.解:∵线段AB=18cm,点M为线段AB的中点,∴AM=BM=AB=9,∵点C将线段MB分成MC:CB=1:2,设MC=x,CB=2x,∴BM=MC+CB=3x,∴3x=9,解得x=3,∴AC=AM+MC=9+3=12.则线段AC的长度为12.故选:B.8.解:∵点D是线段AC的中点,∴AD=CD,∵点E是线段BD的中点,∴BE=DE,∵点C为线段DE的中点,∴CD=CE,∴AD=CD=CE,∵AB=AD+DC+CE+BE=3AD+BE=3AD+DE=3AD+2CD=5AD,∴AD=1.6,∴AC=2AD=3.2,故选:A.9.解:∵AB=19,设AE=m,∴BE=AB﹣AE=19﹣m,∵BE﹣DE=7,∴19﹣m﹣DE=7,∴DE=12﹣m,∴AD=AB﹣BE﹣DE=19﹣(19﹣m)﹣(12﹣m)=19﹣19+m﹣12+m=2m﹣12,∵C为AD中点,∴AC=AD=×(2m﹣12)=m﹣6.∴AE﹣AC=6,故选:B.10.解:由图可知:①CE=CD+DE,正确;②CE=CB﹣EB,正确;③CE=CD+DB﹣EB,错误;④CE=AE+CB﹣AB,正确;故选:C.二.填空题11.解:两端两个树坑的位置,可看做两个点,根据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即可确定一行树所在的位置.故答案为:两点确定一条直线.12.解:∵DA=6,DB=3,∴AB=DB+DA=3+6=9,∵C为线段AB的中点,∴BC=AB=×9=4.5,∴CD=BC﹣DB=4.5﹣3=1.5.故答案为:1.5.13.解:∵AD=5,BD=3,∴AB=AD+BD=8,∵AC=AB=,∴CD=AD﹣AC=5﹣=,故答案为:.14.解:由线段的和差,得AC+DB=AB﹣CD=12﹣4=8(cm).图中所有线段的和AC+AD+AB+CD+CB+DB=AC+(AC+CD)+AB+CD+(CD+DB)+DB =2(AC+DB)+3CD+AB=2×8+3×4+12=40(cm).答:图中所有线段的和是40cm,故答案为:40.15.解:∵EA:AB:BF=1:2:3,可以设EA=x,AB=2x,BF=3x,而M、N分别为EA、BF的中点,∴MA=EA,NB=BF,∴MN=MA+AB+BN=x+2x+x=4x∵MN=8cm,∴4x=8,∴x=2,∴EF=EA+AB+BF=6x=12,∴EF的长为12cm,故答案为:12cm.三.解答题16.解:作射线AB、直线AC,连接AD并延长线段AD,如图所示:17.解:(1)∵O是线段AC的中点,∴AQ=CQ=AC,AQ﹣BC=CQ﹣BC=QB,故答案为;(2)∵BQ=3米,BC=2BQ,∴BC=2BQ=6米,∴CQ=BC+BQ=6+3=9(米),∵Q是AC中点,∴AQ=QC=9(米),∴AC=AQ+QC=9+9=18(米),∴AC的长是18米.18.解:(1)设AC=2x,则CD、DE、EB分别为3x、4x、5x,由题意得,2x+3x+4x+5x=28,解得,x=2,则AC、CD、DE、EB分别为4、6、8、10,则AE=AC+CD+DE=4+6+8=18;(2)如图:∵M是DE的中点,∴ME=DE=4,∵N是EB的中点∴EN=EB=5,∴MN=ME+EN=4+5=9.4.3角一.选择题1.25°的补角是()A.155°B.145°C.55°D.65°2.已知∠A=30°45',∠B=30.45°,则∠A()∠B.A.两点之间直线最短B.一个有理数,不是正数就是负数C.平角是一条直线D.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4.下列语句中:正确的个数有()①画直线AB=3cm;②连接点A与点B的线段,叫做A、B两点之间的距离;③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角;④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A.0B.1C.2D.35.如图,∠AOC=90°,OC平分∠DOB,且∠DOC=22°36′,∠BOA度数是()A.67°64′B.57°64′C.67°24′D.68°24′6.如图,射线OA表示的方向是()A.北偏东65°B.北偏西35°C.南偏东65°D.南偏西35°7.已知∠1和∠2互为余角,且∠2与∠3互补,∠1=60°,则∠3为()A.120°B.60°C.30°D.150°8.如图所示的是正方形网格,则∠AOB___∠COD()A.>B.<C.=D.≥9.如图,OA是北偏东30°方向的一条射线,若射线OB与OA垂直,则射线OB表示的方向是()A.东偏北30°B.东偏北60°C.北偏西30°D.北偏西60°10.如图,甲、乙两人同时从A地出发,甲沿北偏东50°方向步行前进,乙沿图示方向步行前进.当甲到达B地,乙到达C地时,甲与乙前进方向的夹角∠BAC为100°,则此时乙位于A地的()A.南偏东30°B.南偏东50°C.北偏西30°D.北偏西50°二.填空题11.计算:18°13′×5=.12.若此时时钟表上的时间是8:20分,则时针与分针的夹角为度.13.若两个角互补,且度数之比为3:2,求较大角度数为.14.若∠AOB=45°,∠BOC=75°,OD平分∠AOB,OE平分∠BOC,则∠DOE的度数为.15.将一副三角板按如图方式摆放在一起,且∠1比∠2大20°,则∠1的度数等于.三.解答题16.已知:如图,∠AOB=30°,∠COB=20°,OC平分∠AOD,求∠BOD的度数.17.如图,已知∠MON=150°,∠AOB=90°,OC平分∠MOB,(1)若∠AOC=35°,则∠BOC=°,∠NOB=°;(2)若∠NOB=10°,则∠BOC=°,∠AOC=°;(3)若∠AOC=α,∠NOB=β,请直接写出α与β之间的数量关系.18.已知O为直线AB上一点,射线OD,OC,OE位于直线AB上方,OD在OE的左侧,∠AOC=120°,∠DOE=50°,设∠BOE=n.(1)若射线OE在∠BOC的内部(如图1),①若n=43°,求∠COD的度数;②当∠AOD=3∠COE时,求∠COD的度数.(2)若射线OE恰为图中某一个角(小于180°)的角平分线,试求n的值.19.如图,已知∠AOB内部有三条射线,OE平分∠AOD,OC平分∠BOD.(1)若∠AOB=90°,求∠EOC的度数;(2)若∠AOB=α,求∠EOC的度数;(3)如果将题中“平分”的条件改为∠EOA=∠AOD,∠DOC=∠DOB且∠DOE:∠DOC=4:3,∠AOB=90°,求∠EOC的度数.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解答】解:25°的补角是:180°﹣25°=155°.故选:A.2.【解答】解:30.45°=30°+0.45×60′=30°27′,∵30°45′>30°27′,∴30°45'>30.45°,∴∠A>∠B,故选:A.3.【解答】解:A、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原说法错误,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一个有理数,不是正数就是负数或零,原说法错误,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C、平角的两边在一条直线上,原说法错误,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D、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原说法正确,故本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4.【解答】解:①因为直线不可以度量,所以画直线AB=3cm是错误的;②连接点A与点B的线段的长度,叫做A、B两点之间的距离,原说法错误;③有公共端点是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原说法错误;④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原说法正确;正确的有1个,故选:B.5.【解答】解:∵OC平分∠DOB,∴∠DOC=∠BOC=22°36′.∵∠AOC=∠AOB+∠BOC=90°,∴∠AOB=∠AOC﹣∠BOC=90°﹣22°36′=67°24′.故选:C.6.【解答】解:射线OA表示的方向是南偏东65°,故选:C.7.【解答】解:∵∠1和∠2互为余角,∠1=60°,∴∠2=90°﹣∠1=90°﹣60°=30°,∵∠2与∠3互补,∴∠3=180°﹣∠2=180°﹣30°=150°.故选:D.8.【解答】解:∵∠AOC=∠BOD=90°,∴∠AOB+∠BOC=90°,∠COD+∠BOC=90°,∴∠AOB=∠COD.故选:C.9.【解答】解:由题意得,∠AOC=30°,∵射线OB与射线OA垂直,∴∠BOC=60°,∴OB的方向角是北偏西60°.故选:D.10.【解答】解:如图所示:由题意可得:∠1=50°,∠BAC=100°,则∠2=180°﹣100°﹣50°=30°,故乙位于A地的南偏东30°.故选:A.二.填空题(共5小题)11.【解答】解:原式=90°+65′=91°5′.故答案是:91°5′.12.【解答】解:∵时针在钟面上每分钟转0.5°,分针每分钟转6°,∴钟表上8点20分,时针与分针的夹角可以看成30°×4+0.5°×20=130°.故答案为:130.13.【解答】解:因为两个角的度数之比为3:2,所以设这两个角的度数分别为(3x)°和(2x)°.根据题意,列方程,得3x+2x=180,解这个方程,得x=36,所以3x=108.即较大角度数为108°.故答案为108°.14.【解答】解:如图1,∵∠AOB=45°,∴∠BOD=22.5°,∵∠BOC=75°,∴∠BOE=37.5°,∴∠DOE=22.5°+37.5°=60°;如图2,∵∠AOB=45°,∴∠BOD=22.5°,∵∠BOC=75°,∴∠BOE=37.5°,∴∠DOE=37.5°﹣22.5°=15°,故答案为:60°或15°.15.【解答】解:设∠2为x,则∠1=x+20°;根据题意得:x+x+20°=90°,解得:x=35°,则∠1=35°+20°=55°;故答案为:55°.三.解答题(共4小题)16.【解答】解:∵∠AOB=30°,∠COB=20°,∴∠AOC=∠AOB+∠BOC=30°+20°=50°,∵OC平分∠AOD,∴∠AOC=∠COD=50°,∴∠BOD=∠BOC+COD=20°+50°=70°.17.【解答】解:(1)∠BOC=∠AOB﹣∠AOC=90°﹣35°=55°;∵OC平分∠MOB,∴∠MOB=2∠BOC=110°,∴∠NOB=∠MON﹣∠MOB=150°﹣110°=40°.故答案为:55,40;(2)∠MOB=∠MON﹣∠NOB=150°﹣10°=140°,∵OC平分∠MOB,∴∠BOC=;∴∠AOC=90°﹣∠BOC=20°.故答案为70,20;(3)∵∠AOC=α,∠NOB=β,∴∠BOC=90°﹣α,∵OC平分∠MOB,∴∠MOB=2∠BOC=180°﹣2α,∵∠MOB+∠NOB=150°,∴180°﹣2α+β=150°,即β=2α﹣30°.18.【解答】解:(1)①∠BOC=180°﹣∠AOC=60°,由n=43°,可得∠COE=∠BOC﹣∠BOE=17°,∴∠COD=∠DOE﹣∠COE=50°﹣17°=33°;②∵∠AOD=3∠COE,∠AOD+∠COD=120°,∠DOE=50°,∴3∠COE+50°﹣∠COE=120°,解得∠COE=35°,∴∠COD=∠DOE﹣∠COE=50°﹣35°=15°;(2)当OE平分∠BOC时,如图所示:∵∠AOC=120°,∴∠BOC=180°﹣∠AOC=60°,∴∠BOE==30°.即n=30°;当OE平分∠AOC时,如图所示:∠BOE=2∠BOC=120°,即n=120°;当OE平分∠BOD时,如图所示:∠BOE=∠DOE=50°,即n=50°;当OE平分∠COD时,∠BOE=∠EOC+∠BOC=50°+60°=110°,即n=110°;OE平分∠AOD是不成立.所以n=30°、50°、110°或120°.19.【解答】解:(1)∵OE平分∠AOD,OC平分∠BOD,∴∠EOD=∠AOD,∠DOC=∠DOB,∴∠EOC=(∠AOD+∠DOB)=45°;(2)由(1)可知:∠EOC=(∠AOD+∠DOB)=α;(3)∵∠DOE:∠DOC=4:3,∴设∠DOE=4x,∠DOC=3x,∵∠EOA=∠AOD,∴∠DOE=∠AOD,∴∠AOD=5x,∵∠DOC=∠DOB,∴∠DOB=4x4.4课题学习制作长方形形状一.选择题1.给出一个正方形,请你动手画一画,将它剖分为n个小正方形.那么,通过实验与思考,你认为下列自然数n不可以取到的是()A.5B.6C.7D.82.有一块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3m和4m的直角三角形绿地,现在要扩充成等腰三角形,且扩充部分是直角边长为4m的直角三角形,则扩充后的等腰三角形绿地的周长不可能是()A.16m B.m C.(10+)m D.(10+)m 3.某地有三家工厂,分别位于矩形ABCD的顶点A、B及边CD的中点P处,已知AB=16km,BC=12km,为了处理三家工厂的污水,现要在矩形ABCD的区域上(含边界),且与A,B等距离的一点O处建造一个污水处理厂,并铺设排污管道AO,BO,OP.记管道总长为S k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S的最小值是8B.S的最小值应该大于28C.S的最小值是26D.S的最小值应该小于264.某乡镇的4个村庄A、B、C、D恰好位于正方形的4个顶点上,为了解决农民出行难问题,镇政府决定修建连接各村庄的道路系统,使得每两个村庄都有直达的公路,设计人员给出了如下四个设计方案(实线表示连接的道路)在上述四个方案中最短的道路系统是方案()A.一B.二C.三D.四5.有甲、乙、丙三个村庄分别位于等边△ABC的顶点,在城中村改造时,为保护环境,改善居民的生活条件,政府决定铺设能够连结这三个村庄的天然气管道.设计人员给出了如图四个设计方案(点D为BC边的中点,点O为△ABC的中心,实线表示天然气管道),其中天然气管道总长最短的是()A.方案1B.方案2C.方案3D.方案46.如图,直线m表示一条河,点M、N表示两个村庄,计划在m上的某处修建一个水泵向两个村庄供水.在下面四种铺设管道的方案中,所需管道最短的方案是(图中实线表示铺设的管道)()A.B.C.D.7.将一块长为a米,宽为b米的矩形空地建成一个矩形花园,要求在花园中修两条入口宽均为x米的小道,其中一条小道两边分别经过矩形一组对角顶点,剩余的地方种植花草,现有从左至右三种设计方案如图所示,种植花草的面积分别为S1,S2和S3,则它们的大小关系为()A.S3<S1<S2B.S1<S2<S3C.S2<S1<S3D.S1=S2=S38.四座城市A,B,C,D分别位于一个边长为100km的大正方形的四个顶点,由于各城市之间的商业往来日益频繁,于是政府决定修建公路网连接它们,根据实际,公路总长设计得越短越好,公开招标的信息发布后,一个又一个方案被提交上来,经过初审后,拟从下面四个方案中选定一个再进一步论证,其中符合要求的方案是()A.B.C.D.9.如图:有一块三角形状的土地平均分给四户人家,现有四种不同的分法,(如图中,D、E、F分别是BC、AC、AB的中点,G、H分别是BF、AF的中点),其中正确的分法有()A.1种B.2种C.3种D.4种10.王老师用28米长的木条给花圃做围栏,他想把花圃设计成以下四种造型,不能用28米的长木条围成的设计有()种.A.1B.2C.3D.4二.填空题11.如图,笔直的公路旁有A、B两车站,相距15km,C、D为同旁的两个村庄,DA⊥AB 于A,CB⊥AB于B,AD=10cm,CB=5cm,要在这段公路AB旁建一个公路管理站E,使C、D两村到公路管理站的距离相等,那么公路管理站E应建在距A站km处.12.面积为1个平方单位的正三角形,称为单位正三角形.下面图中的每一个小三角形都是单位正三角形,三角形的顶点称为格点.在图1,2,3中分别画出一个平行四边形、梯形和对边都不平行的凸四边形,要求这三个图形的顶点在格点、面积都为12个平方单位..13.如图,有两个正方形的花坛,准备把每个花坛都分成形状相同的四块,种不同的花草.下面左边的两个图案是设计示例,请你在右边的两个正方形中再设计两个不同的图案..14.有一块方角形钢板如图所示,请你用一条直线将其分为面积相等的两部分(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在图中直接画出).15.如图,平原上有A、B、C、D四个村庄,为解决当地缺水问题,政府准备投资修建一个蓄水池,不考虑其他因素,请你画图确定蓄水池H点的位置,使它与四个村庄的距离之和最小.三.解答题16.如图为正方形网格,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各个小正方形的顶点叫做格点,请在下面的网格中按要求分别画图,使得每个图形的顶点均在格点上.(1)在图中画一个以AB为一边的菱形ABCD,且菱形ABCD的面积等于20.(2)在图中画一个以EF为对角线的正方形EGFH,并直接写出正方形EGFH的面积.17.通过文明城市的评选,人们增强了卫生意识,大街随地乱扔生活垃圾的人少了,人们自觉地将生活垃圾倒入垃圾桶中,如图所示,A,B,C为市内的三个住宅小区,环保公司要建一垃圾回收站,为方便起见,要使得回收站建在三个小区都相等的某处,请问如果你是工程师,你将如何选址.18.图①、图②、图③均是4×4的正方形网格,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称为格点,线段AB 的端点均在格点上,在图②、图③中仿照图①,只用无刻度的直尺,各画出一条线段CD,将线段AB分为2:3两部分.要求:所画线段CD的位置不同,点C、D均在格点上19.小名准备制作一个封闭的正方体盒子,他先用5个大小一样的正方形制成如图所示的拼接图形(实线部分),经折叠后发现还少一个面,你能在图中的拼接图形上再接一个正方形画出阴影,使新拼接成的图形经过折叠后能成为一个封闭的正方体盒子吗?请在下面的图①和图②中画出两种不同的补充方法.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解答】解:对任一正方形,容易分为大于等于4的偶数个小正方形(大小不等),比如2N,(N≥2).具体分法为:设原正方形边长为1,按在水平和垂直方向划两条线,这可分出边长为和两个正方形及长宽分别为和的两个小长方形,而每个小长方形又可分为(N ﹣1)个边长为的小正方形,因此总的正方形数为2+2×(N﹣1)=2N.而对于奇数(N≥7),显然原正方形先可一分为四,而其中之一的小正方形又可分为大于等于4的偶数个小正方形(前一结论),计为2N,因此可分为3+2N=2(N+1)+1个奇数个小正方形,其中(N≥2),故N=4或N≥6的所有自然数.故选:A.2.【解答】解:如图所示:(1)图1:当BC=CD=3m时;由于AC⊥BD,则AB=AD=5m;此时等腰三角形绿地的周长=5+5+3+3=16(m);(2)图2:当AC=CD=4m时;∵AC⊥CB,∴AB=BD=5m,此时等腰三角形绿地的周长=5+5+4+4=18(m);。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测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77119d4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90.png)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测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的四种物体中,哪种物体最接近于圆柱 ( )2.一个几何体从前面、左面、上面看到的图形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是( )A.棱柱B.圆柱C.圆锥D.球3.如图所示的几何体是由右边哪个图形绕虚线旋转一周得到( )A. B. C. D.4.下列四个平面图形中,不能折叠成无盖的长方体盒子的是( )A. B. C. D.5.下列图形中的线段和射线能够相交的是( )6.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正方体中相对的面上的数字或代数式互为相反数,则2x+y的值为( )A.0B.﹣1C.﹣2D.17.七年级一班的同学想举行一次拔河比赛,他们想从两条大绳中挑出一条最长的绳子,请你为他们选择一种合适的方法( )A.把两条大绳的一端对齐,然后拉直两条大绳,另一端在外面的即为长绳B.把两条绳子接在一起C.把两条绳子重合,观察另一端情况D.没有办法挑选8.下列现象中,可用基本事实“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来解释的现象是( )A.用两个钉子就可以把木条固定在墙上B.利用圆规可以比较两条线段的大小关系C.把弯曲的公路改直,就能缩短路程D.植树时,只要定出两棵树的位置,就能确定同一行树所在的直线9.下列语句正确的是( ).A.由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B.如图,∠A就是∠BACC.在∠BAC的边AB延长线上取一点D;D.对一个角的表示没有要求,可任意书定10.已知∠α是锐角,∠α与∠β互补,∠α与∠γ互余,则∠β与∠γ关系式为( )A.∠β﹣∠γ=90°B.∠β+∠γ=90°C.∠β+∠γ=80°D.∠β﹣∠γ=180°11.如图,C、D是线段AB上两点,已知图中所有线段的长度都是正整数,且总和为29,则线段AB的长度是()A.8 B.9 C.8或9 D.无法确定12.用一副学生用的三角板的内角(其中一个三角板的内角是45°,45°,90°;另一个是30°,60°,90°,可以画出大于0°且小于等于150°的不同角度的角共有( )种.A.8B.9C.10D.11二、填空题13.如图,为抄近路践踏草坪是一种不文明的现象,请你用数学知识解释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14.两条直线相交有个交点,三条直线相交最多有个交点,最少有个交点.15.用“度分秒”来表示:8.31度=度分秒.16.如图,点O是直线AD上的点,∠AOB,∠BOC,∠COD三个角从小到大依次相差25°,则这三个角的度数分别是.17.比较大小:52°52′________ 52.52°.(填“>”、“<”或“=”)18.如图,将长方形纸片ABCD的∠C沿着GF折叠(点F在BC上,不与点B,C重合),使点C落在长方形的内部点E处.若FH平分∠BFE,则∠GFH的度数是__________.三、作图题19.按要求画出图形,并回答问题:(1)画直线l,在直线l上取A,B,C三点,使点C在线段AB上,在直线l外取一点P,画直线BP,射线PC,连结AP;(2)在(1)中所画图中,共有几条直线,几条射线,几条线段?请把所有直线和线段用图中的字母表示出来.四、解答题20.如图(1),已知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长分别为3和4,斜边的长为5.(1)试计算该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2)按如图(2),(3),(4)三种情形计算该直角三角形绕某一边旋转得到的立体图形的体积.(结果保留π)21.如图,点M是线段AC的中点,点B在线段AC上,且AB=4 cm,BC=2AB,求线段MC和线段BM的长.22.如图,O为直线AB上一点,∠AOC=50°,OD平分∠AOC,∠DOE=90°.(1)请你数一数,图中有多少个小于平角的角;(2)求出∠BOD的度数;(3)请通过计算说明OE是否平分∠BOC.23.如图,把一副三角尺的直角顶点O重叠在一起.(1)如图①,当OB平分∠COD时,则∠AOD和∠BOC的和是多少度?(2)如图②,当OB不平分∠COD时,则∠AOD和∠BOC的和是多少度?24.如图,已知线段AB上有两点C,D,且AC∶CD∶DB=2∶3∶4,E,F分别为AC,DB的中点,EF=2.4 cm,求线段AB的长.25.如图,已知∠AOB是直角,∠BOC=60°,OE平分∠AOC,OF平分∠BOC.(1)求∠EOF的度数;(2)若将条件“∠AOB是直角,∠BOC=60°”改为:∠AOB=x°,∠EOF=y°,其它条件不变.①则请用x的代数式来表示y;②如果∠AOB+∠EOF=156°.则∠EOF是多少度?答案1.A.2.B.3.C.4.A.5.D6.B7.A8.C9.B10.A11.C12.C13.答案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14.答案为:1;3;1.15.答案为:8,18,36.16.答案为:35°,60°,85°.17.答案为:>.18.答案为:90°19.解:(1)如图所示;(2)2条直线,12条射线,6条线段,直线l,直线BP,线段AC,BC,AB,AP,CP,BP.20.解:(1)三角形的面积为12×5h=12×3×4,解得h= 12/5.(2)在图4-11(2)中,所得立体图形的体积为13π×32×4=12π;在图4-11(3)中,所得立体图形的体积为13π×42×3=16π;在图4-11(4)中,所得立体图形的体积为13π×(125)2×5= 9.6π.21.解:因为AB=4 cm,BC=2AB,所以BC=8 cm,所以AC=AB+BC=12 cm,因为M是线段AC中点,所以MC=AM=12AC=6 cm,所以BM=AM-AB=2 cm22.解:(1)图中小于平角的角有∠AOD,∠AOC,∠AOE,∠DOC,∠DOE,∠DOB,∠COE,∠COB,∠EOB,共9个.(2)因为∠AOC=50°,OD平分∠AOC,所以∠DOC=1/2∠AOC=25°,∠BOC=180°-∠AOC=130°.所以∠BOD=∠DOC+∠BOC=155°.(3)因为∠DOE=90°,∠DOC=25°,所以∠COE=∠DOE-∠DOC=90°-25°=65°.又因为∠BOE=∠BOD-∠DOE=155°-90°=65°,所以∠COE=∠BOE,即OE平分∠BOC.23.解:(1)∵∠AOB=∠COD=90°,当OB平分∠COD时,∠DOB=∠BOC=∠COA=45°,∴∠AOD+∠BOC=3×45°+45°=4×45°=180°.(2)∠AOD+∠BOC=∠AOB+(∠COD-∠BOC)+∠BOC=∠AOB+∠COD=90°+90°=180°.24.解:因为AC∶CD∶DB=2∶3∶4,所以设AC=2x cm,CD=3x cm,DB=4x cm.所以EF=EC+CD+DF=x+3x+2x=6x cm.所以6x=2.4,即x=0.4.所以AB=2x+3x+4x=9x=3.6 cm.25.解:(1)∵∠AOB是直角,∠BOC=60°,OE平分∠AOC,OF平分∠BOC. ∴∠EOF=∠EOC﹣∠FOC=12∠AOC﹣12∠BOC=12(∠AOB+∠BOC)﹣12∠BOC=12∠AOB=45°;(2)①∵∠AOB=x°,∠EOF=y°,OE平分∠AOC,OF平分∠BOC. ∴∠EOF=∠EOC﹣∠FOC=12∠AOC﹣12∠BOC=12(∠AOB+∠BOC)﹣12∠BOC=12∠AOB.即y=12x.②∵∠AOB+∠EOF=156°.则x+y=156°,又∵y=12x.联立解得y=52°. 即∠EOF是52°.。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四章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四章测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4f7b0a7581b6bd97f19eac9.png)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四章测试题(含答案)(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分数:____________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图形中,∠1和∠2互为余角的是(D)A BC D2.如图,某同学的家在A处,书店在B处,星期日他到书店去买书,想尽快赶到书店,则他选择最近的一条路线是(B)A.A→C→D→BB.A→C→F→BC.A→C→E→F→BD.A→C→M→B3.如图,下列图形中,是四棱柱的侧面展开图的为(A)A B C D4.如图所示,将左边的图形折成一个立方体后为右边的四个立方体中的(B)A BC D5.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有(D)①延长射线OA;②直线比射线长,射线比线段长;③如果线段P A=PB,那么点P是线段AB的中点;④连接两点间的线段,叫做两点间的距离.A.0个B.2个C.3个D.4个6.如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D)A.OC的方向是南偏东30°B.OA的方向是北偏东45°C.OB的方向是西偏北30°D.∠AOB的度数是75°7.以长方形3 cm长的边所在直线为轴旋转一周形成圆柱体甲,以长方形2 cm长的边所在直线为轴旋转一周形成圆柱体乙,记两个圆柱的体积为V甲,V乙,侧面积为S甲,S乙,则下列式子中正确的是(A)A.V甲<V乙,S甲=S乙B.V甲>V乙,S甲>S乙C.V甲=V乙,S甲=S乙D.V甲>V乙,S甲<S乙8.★点P,Q在线段AB中点的同一侧,点P将AB分为2∶3的两段,点Q将AB分为3∶4的两段,若PQ=2 cm,则AB的长为(C)A.80 cm B.75 cm C.70 cm D.60 cm9.★如图,∠AOB=∠COD,若∠AOD=110°,∠BOC=70°,则以下结论中正确的有①∠AOC=∠BOD=90°;②∠AOB=20°;③∠AOB=∠AOD-∠AOC;④∠AOB=2 11∠BOD.(C)A.1个B.2个C.3个D.4个10.射线OA上有B,C两点,若OB=8,BC=2,线段OB,BC的中点分别为D,E,则线段DE的长为(D)A.5 B.3 C.1 D.5或3第Ⅱ卷(非选择题共90分)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1.一个角的补角是36°35′,这个角是143°25′.12.C ,D 是直线AB 上两点,D 是AC 的中点,且BC =13AC ,DC =3 cm ,则AB = 4或8 cm.13.如图,O 为直线AB 上一点,已知∠1=40°,OD 平分∠BOC ,则∠AOD = 110° .第13题图 第14题图14.如图,点A ,O ,B 在同一条直线上,射线OD 平分∠BOC ,射线OE 在∠AOC 的内部,且∠DOE =90°,写出图中所有互为余角的角: ∠1与∠3,∠1与∠4,∠2与∠3,∠2与∠4 .15.如图,一个正三棱柱的底面边长为3 cm ,侧棱长为5 cm ,则此三棱柱共有 3 个侧面,侧面展开图的面积为 45 cm 2.16.★有两根木条,一根长60 cm ,另一根长100 cm ,将它们的一端重合,放在同一条直线上,则两根木条的中点间的距离是 80cm 或20cm .17.★如图①所示的纸片是∠AOB 的一部分,OC 平分∠AOB ,如图②,把∠AOB 沿OC 对折成∠COB (OA 与OB 重合),从O 点引一条射线OE ,使∠BOE =12∠EOC ,再沿OE 把角剪开,若剪开后得到的3个角中最大的一个角为80°,则∠AOB = 120 °.18.★如图,下列几何体是由棱长均为1的小立方体按一定规律在地面上摆成的,若将露出的表面都涂上颜色(底面不涂色),则第n 个几何体中只有两个面涂色的小立方体共有 (8n -4) 个.选择、填空题答题卡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题号12345678 9 10 得分 答案 D B A B D D A CCD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得分:________11. 143°25′ 12. 4或8 13. 110°14. ∠1与∠3,∠1与∠4,∠2与∠3,∠2与∠4 15. 3 45 16. 80cm 或20cm 17. 120 18. (8n -4)三、解答题(共66分)19.(8分)计算:(1)48°39′+67°31′-21°17′;解:原式=116°10′-21°17′=94°53′.(2)23°53′×3-107°43′÷5.解:原式=71°39′-21°32′36″=50°6′24″.20.(9分)如图,已知A,B,O三点.根据下列要求画图:(1)连接线段AB;(2)画射线OA、射线OB;(3)在线段AB上取一点C,在射线OA上取一点D(点C,D不与点A重合),画直线CD,使直线CD与射线OB交于点E.题图答图解:如图.21.(8分)如图,已知∠AOE是平角,∠DOE=20°,OB平分∠AOC,且∠COD∶∠BOC =2∶3,求∠BOC的度数.解:设∠COD=2x°,则∠BOC=3x°.∵OB平分∠AOC,∴∠AOB=3x°.∴2x+3x+3x+20=180.解得x=20.∴∠BOC=3×20°=60°.22.(10分)李老师到市场买菜,发现如果把10千克的菜放到托盘秤上,指标盘上的指针转了180度.第二天李老师就给同学们出了两个问题.(1)如果把0.6千克的菜放到托盘秤上,指针转过多少度角?(2)如果指针转了7°12′,这些菜有多少千克?解:(1)由题意得(180÷10) ×0.6=10.8(度).即指针转过10.8度角.(2)(10÷180)×7°12′=0.4(千克).故这些菜有0.4千克.23.(10分)画图并计算:如图,已知线段AB =2 cm ,延长线段AB 至点C ,使得BC =12AB ,再反向延长AC 至点D ,使得AD =AC .(1)准确地画出图形,并标出相应的字母;(2)线段DC 的中点是哪个点?线段AB 的长是线段DC 长的几分之几? (3)求出线段BD 的长度.解:(1)画图如图所示..(2)线段DC 的中点是点A ,线段AB 的长是线段DC 长的13.(3)∵BC =12AB =12×2=1(cm).∴AC =AB +BC =2+1=3(cm).∵AD =AC =3 cm ,∴BD =DA +AB =3+2=5(cm).24.(9分)已知m ,n 满足算式(m -6)2+||n -2=0.(1)求m ,n 的值;(2)已知线段AB =m ,在直线AB 上取一点P ,恰好使AP =nPB ,点Q 为PB 的中点,求线段AQ 的长.解:(1)m =6,n =2.(2)线段AB =6,AP =2PB ,①当点P 在线段AB 上时,如图①, ∵P A +PB =AB ,而AB =6,AP =2PB , ∴2PB +PB =6, ∴PB =2,AP =4.∵点Q 是BP 的中点,∴PQ =12PB =1,∴AQ =AP +PQ =4+1=5;②当点P 在线段AB 的延长线上时,如图②, ∵P A =PB +AB ,AB =6,AP =2PB , ∴6+PB =2PB ,PB =6, ∵点Q 为BP 的中点, ∴BQ =12PB =3,∴AQ =AB +BQ =6+3=9, ∴线段AQ 的长为5或9.25.(12分)如图①,点O 为直线AB 上一点,将直角三角板OMN 的直角顶点放在点O 处,射线OC 平分∠MOB .① ②(1)若∠AOM =30°,求∠CON 的度数;(2)若∠AOM =α,直接写出∠CON 的度数(用含α的代数式表示);(3)将图①中的直角三角板OMN 绕顶点O 顺时针旋转至图②的位置,一边OM 在射线OB 的上方,另一边ON 在直线AB 的下方.①探究∠AOM 和∠CON 的度数之间的关系,写出你的结论,并说明理由; ②当∠AOC =3∠BON 时,求∠AOM 的度数. 解:(1)∵∠AOM =30°,∴∠BOM =180°-∠AOM =150°. ∵∠MON =90°,OC 平分∠BOM , ∴∠CON =∠MON -12∠BOM =15°.(2)∵∠AOM =α,∴∠BOM =180°-∠AOM =180°-α. ∵∠MON =90°,OC 平分∠BOM , ∴∠CON =∠MON -12∠BOM =12α.故∠CON =12α.(3)设∠AOM =β,则∠BOM =180°-β, ①∠AOM =2∠CON ,理由:∵OC 平分∠BOM ,∴∠MOC =12∠BOM =12(180°-β)=90°-12β.∵∠MON =90°,∴∠CON =∠MON -∠MOC =12β,∴∠AOM =2∠CON ;②由①知∠BON =∠MON -∠BOM =β-90°, ∠AOC =∠AOM +∠MOC =90°+12β,∵∠AOC =3∠BON ,∴90°+12β=3(β-90°),解得β=144°,∴∠AOM =144°.。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第4章随堂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第4章随堂测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ee120acaf1ffc4fff47aca5.png)
4.1几何图形一.选择题1.一个长方体音箱,长是宽的2倍,宽和高相等,它的体积是54000cm3,则这个音箱的长是()A.30cm B.60cm C.300cm D.600cm2.某正方体每个面上都有一个汉字,如图是它的一种展开图,那么在原正方体中,与“厉”字所在面相对的面上的汉字是()A.国B.了C.的D.我3.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纸盒的表面展开图,折成正方体后,相对面上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则A、B、C表示的数分别为()A.0,﹣5,3B.0,3,﹣5C.3,0,﹣5D.﹣5,3,04.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的展开图,把展开图折叠成正方体后有“水”字一面的相对面上的字是()A.共B.山C.绿D.建5.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把展开图折叠成正方体后,与“美”字相对的面上的字是()A.的B.利C.川D.市6.一圆柱形桶内装满了水,已知桶的底面直径和高都为m,另一长方体形容器的长为m,宽为m,若把圆柱形桶中的水倒入长方体形容器中刚好倒满,则长方体形容器的高为()A.2mπB.mπC.mπD.4mπ7.将一个棱长为m(m>2且m为正整数)的正方体木块的表面染上红色,然后切成m3个棱长为1的小正方体,发现只有一个表面染有红色的小正方体的数量是恰有两个表面染有红色的小正方体的数量的12倍,则m等于()A.16B.18C.26D.328.下列图形中能折叠成棱柱的是()A.B.C.D.9.下面四个图形中,经过折叠能围成如图所示的几何图形的是()A.B.C.D.10.如图,将下面的平面图形绕直线l旋转一周,得到的立体图形是()A.B.C.D.二.填空题11.将一个直角三角形ABC绕它的一边旋转,旋转后所得的几何体可能是下面图中的哪个.12.用一个平面去截长方体,三棱柱,圆柱,和圆锥,其中不能截出三角形的几何体是.13.若如图的平面展开图折叠成正方体后,相对面上两个数都互为相反数,则a+b=.14.如图,将硬纸片沿虚线折起来,便可做成一个正方体,这个正方体的2号面的对面是号面.15.如图,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已知AB=4,AD=3,AA1=2.则三棱锥C1﹣A1DB的体积为.三.解答题16.把一个长方形绕它的一条边所在的直线旋转一周能得到一个圆柱体,那么把一个长为4cm,宽为3cm的长方形绕它的一条边所在的直线旋转一周后,得到的圆柱体的体积是多少?(结果保留π)17.求下列图形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用字母表示)18.(1)三棱锥有6条棱,4个面,四棱锥有条棱,个面;(2)棱锥有30条棱;(3)有没有一个多棱锥,其棱数是2006,若有求出有多少个面;若没有,说明理由.19.如图所示,图①~图④都是平面图形(1)每个图中各有多少个顶点?多少条边?这些边围出多少个区域?请将结果填入表格中.(2)根据(1)中的结论,推断出一个平面图形的顶点数、边数、区域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图序顶点数边数区域数①463②③④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解答】解:设长方体的宽为xcm,则高是xcm,长是2xcm,根据题意,得2x3=54000,x3=27000,x=30,所以这个音箱的长是60cm.故选:B.2.【解答】解: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相对的面之间一定相隔一个正方形,“的”与“害”是相对面,“了”与“厉”是相对面,“我”与“国”是相对面;故选:B.3.【解答】解: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相对的面之间一定相隔一个正方形,∴A与0是相对面,B与5是相对面,C与﹣3是相对面,∵折成正方体后相对的面上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A=0,B=﹣5,C=3.故选:A.4.【解答】解:∵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相对的面之间一定相隔一个正方形,∴有“水”字一面的相对面上的字是“建”.故选:D.5.【解答】解: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相对的面之间一定相隔一个正方形,与“美”字相对的面上的字是市.故选:D.6.【解答】解:==.所以长方体形容器的高为.故选:B.7.【解答】解:将一个棱长为m(m>2且m为正整数)的正方体木块的表面染上红色,然后切成m3个棱长为1的小正方体,则只有一个表面染有红色的小正方体的数量为6(m﹣2)2,恰有两个表面染有红色的小正方体的数量12(m﹣2),∵只有一个表面染有红色的小正方体的数量是恰有两个表面染有红色的小正方体的数量的12倍,∴6(m﹣2)2=12×12(m﹣2),解得m1=26,m2=2(舍去),故选:C.8.【解答】解:A、不能折叠成棱柱,缺少一个侧面,故A不符合题意;B、能折叠成四棱柱,故B符合题意;C、不能折叠成四棱柱,有两个面重叠,故C不符合题意;D、不能折叠成六棱柱,底面缺少一条边,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9.【解答】解:三角形图案的顶点应与圆形的图案相对,而选项A与此不符,所以错误;三角形图案所在的面应与正方形的图案所在的面相邻,而选项C与此也不符,三角形图案所在的面应与圆形的图案所在的面相邻,而选项D与此也不符,正确的是B.故选:B.10.【解答】解:面动成体,直角三角形绕直角边旋转一周可得圆锥,长方形绕一边旋转一周可得圆柱,那么所求的图形是下面是圆锥,上面是圆柱的组合图形.故选:D.二.填空题(共5小题)11.【解答】解:以AC边所在的直线为轴,旋转一周所形成的图(2)的圆锥体,以BC边所在的直线为轴,旋转一周所形成的图(3)的圆锥体,以AB边所在的直线为轴,旋转一周所形成的图(4)的圆锥体,故答案为:(2)(3)(4).12.【解答】解:长方体沿体面对角线截几何体可以截出三角形,三棱柱沿顶点截几何体可以截得三角形,圆柱不能截出三角形,圆锥沿顶点可以截出三角形,故不能截出三角形的几何体是圆柱.13.【解答】解:这是一个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共有六个面,其中面“a”与面“1”相对,面“b”与面“3”相对,“2”与面“﹣2”相对.因为相对面上两个数都互为相反数,所以a=﹣1,b=﹣3,故a+b=﹣4.14.【解答】解:这是一个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共有六个面,其中面“1”与面“4”相对,面“3”与面“5”相对,“2”与面“6”相对.故填6.15.【解答】解: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三棱锥C1﹣A1DB的体积V=V﹣(V+V+V+V)=V﹣(S△ABD ×AA1+S△CBD×CC1+S×BB1+S×DD1)=S ABCD×AA1﹣(S ABCD×AA1+S×AA1)=S ABCD×AA1=V=×AB×AD×AA1=×4×3×2=8.∴三棱锥C1﹣A1DB的体积为8;故答案为:8.三.解答题(共4小题)16.【解答】解:绕长所在的直线旋转一周得到圆柱体积为:π×32×4=36π(cm3),绕宽所在的直线旋转一周得到圆柱体积为:π×42×3=48π(cm3),答:得到的圆柱体的体积是36πcm3或者48πcm3.17.【解答】解:左图:阴影部分的长为(a﹣x),宽为b,因此S=b(a﹣x)=ab﹣阴影部分bx,=R2﹣=.右图:S阴影部分18.【解答】解:(1)四棱锥有8条棱,5个面;(2)十五棱锥有30条棱;(3)一个多棱锥的棱数是2006,则这个多面体的面数是2006÷2+1=1004.故有1004个面.故答案为:8,5;十五.19.【解答】解:(1)填表如下:图序顶点数边数区域数①463②8125③694④10156(2)由(1)中的结论得:边数﹣顶点数+1=区域数.4.2直线射线线段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延长射线OA到点BB. 线段AB为直线AB的一部分C. 射线OM与射线MO表示同一条射线D. 一条直线由两条射线组成2.如图,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点P为直线AB外一点B. 直线AB不经过点PC. 直线AB与直线BA是同一条直线D. 点P在直线AB上3.如图,对于直线AB,线段CD,射线EF,其中能相交的是A. B.C. D.4.如图,点B,C,D依次在射线AP上,则下列线段长度错误的是A. B. C. D.5.小红家分了一套住房,她想在自己的房间的墙上钉一根细木条,挂上自己喜欢的装饰物,那么小红至少需要几根钉子使细木条固定A. 1根B. 2根C. 3根D. 4根6.如图,C是线段AB的中点,D是线段BC的中点,下列等式不正确的是A. B.C. D.7.有三个点A,B,C,过其中每两个点画直线,可以画出直线A. 1条B. 2条C. 1条或3条D. 无法确定8.如图所示,C是线段AB的中点,D在线段CB上,,,则A. 20B. 12C. 10D. 89.在线段MN的延长线上取一点P,使,再在MN的延长线上截取,那么线段MP的长是线段NQ的长的A. B. C. D.10.将一根绳子对折以后用线段AB表示,现从一点P处将绳子剪断,剪断后的各段绳子中最长的一段为60cm,若AP PB,则这条绳子的原长为A. 100cmB. 150cmC. 100cm或150cmD. 120cm或150cm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8.0分)11.把一条弯曲的公路改成直道,可以缩短路程.用几何知识解释其道理是______.12.如图,A,B,C是直线l上的三个点,图中共有条线段.13.如图,已知C、D是AB上两点,且,,M是AD的中点,N是BC的中点,则线段MN的长为_______________.14.线段,点C在线段AB上,且,M为BC的中点,则AM的长为______cm.15.如图,数轴上A、B两点之间的距离,有一根木棒MN,MN在数轴上移动,当N移动到与A、B其中一个端点重合时,点M所对应的数为9,当N移动到线段AB的中点时,点M所对应的数为.16.线段,是AB的中点,是的中点,是的中点,是的中点,依此类推,线段的长为_____.三、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2.0分)17.如图,已知线段,M为AB的中点,P在MB上,N为PB的中点,且,求MB的长;求PB的长;求PM的长.18.已知:如图,点C、D是线段AB上的两点,线段AC:CD::3:4,点E、F分别是线段AC、DB的中点,且线段,求线段AB的长.四、解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32.0分)19.如图,在平面内有A,B,C三点.画直线AC,线段BC,射线AB;在线段BC上任取一点不同于B,,连接线段AD;请直接写出图中的线段条数.20.已知,点C在直线AB上,如果,D是线段AC的中点,求线段BD的长度.下面是马小虎同学的解题过程:解:根据题意可画出如图所示的图形.由图可得.因为D是线段AC的中点,所以.所以.若你是老师,会判马小虎满分吗若会,请说明理由若不会,请将马小虎的错误指出,并给出你认为正确的解法.21.A,B两点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其中点A表示的有理数为,且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正方向运动,设运动时间为秒.当时,AP的长为,点P表示的有理数为.当时,求t的值.为线段AP的中点,N为线段PB的中点在点P运动的过程中,线段MN 的长度是否发生变化若发生变化,请说明理由若不发生变化,请你画出图形,并求出线段MN的长.22.如图,在射线OM上有三点A、B、C,满足,,如图所示,点P从点O出发,沿OM方向以的速度匀速运动,点Q从点C出发在线段CO上向点O以的速度匀速运动点Q运动到点O时停止运动,两点同时出发.若关于m、n的单项式与的和仍为单项式,请直接写出:_____,_____;当,时,点Q运动到的位置恰好是线段AB的三等分点,求点Q的运动速度;点E、F分别是线段OA、OC的中点,当AB以的速度向右运动t秒时,是否存在某一时刻恰好点F是线段BE的中点?若存在,请求出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和解析1.【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直线,射线,线段的有关知识,利用直线、射线、线段的特征判定即可.【解答】解:延长射线OA到点B,射线OA是无限延伸的,故选项错误;B.线段AB为直线AB的一部分是正确的;C.射线OM与射线MO表示两条射线,故选项错误;D.一条直线不一定由两条射线组成,故选项错误.故选B.2.【答案】D【解析】【分析】考查直线、射线和线段的意义.注意图形结合的解题思想结合图形,对选项一一分析,选出正确答案.【解答】解:A、点P为直线AB外一点,符合图形描述,选项正确;B、直线AB不经过点P,符合图形描述,选项正确;C、直线AB与直线BA是同一条直线,符合图形描述,选项正确;D、点P在直线AB上应改为点P在直线AB外一点,选项错误.故选D.3.【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直线、射线、线段,熟记定义并准确识图是解题的关键,根据直线、射线、线段的定义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利用排除法求解.【解答】解:A、直线AB与线段CD不能相交,故本选项错误;B、直线AB与射线EF能够相交,故本选项正确;C、射线EF与线段CD不能相交,故本选项错误;D、直线AB与射线EF不能相交,故本选项错误.故选B.4.【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两点间的距离的有关知识,直接根据数轴结合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对给出的各个选项进行逐一分析即可.【解答】解:,,故本选项正确;B.,,,故本选项正确;C.由图示可知,,故本选项错误;D.,,,故本选项正确.故选C.5.【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直线的性质.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即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根据直线的性质求解,判定正确选项.【解答】解:根据直线的性质,小红至少需要2根钉子使细木条固定.只有B符合.故选B.6.【答案】D【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线段的中点定义及线段和差问题,根据线段的中点定义求解【解答】解:是线段AB的中点,D是线段BC的中点,,故A选项正确,,故B选项正确,故C选项正确,故D选项错误故选D7.【答案】C【解析】【分析】此题考查直线的基本性质: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分当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时,当三点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时讨论求解即可.【解答】解:当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时,只能画一条;当三点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时可以画3条;故选C.8.【答案】D【解析】【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线段的和差,由已知得,又由C是线段AB的中点可求出,从而求得.【解答】解:,是线段AB的中点,,.故选D.9.【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两点间的距离和线段的和差.根据题意设,则,,,然后得到,进而得到MP:::4,问题得到解决.【解答】解:线段MN的延长线上取一点P,,如图,设,则,,,,,MP :::4,故选C.10.【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两点间的距离,分类讨论是解题关键.根据绳子对折以后用线段AB表示,可得绳长是AB的2倍,分类讨论,PB的2倍最长,可得PB,AP的2倍最长,可得AP的长,再根据线段间的比例关系,可得答案.【解答】解:当PB的2倍最长时,得,,,这条绳子的原长为;当AP的2倍最长时,得,,,,这条绳子的原长为.故选C.11.【答案】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解析】解:把一条弯曲的公路改成直道,可以缩短路程.用几何知识解释其道理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故答案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根据线段的性质,可得答案.本题考查了线段的性质,熟记线段的性质是解题关键.12.【答案】3【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线段,记住线段是直线上两点及其之间的部分是解题的关键,写出所有的线段,然后再计算条数【解答】解:图中线段有:线段AB、线段AC、线段BC,共三条.故答案为3.13.【答案】7cm【解析】【试题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两点间的距离,熟知各线段之间的和、差及倍数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设,则,再用x表示出各线段的长度,再根据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设,则,是AD的中点,N是BC的中点,,,,,.故答案为7cm.14.【答案】【解析】解:如图,点C在线段AB上,,即,即为BC的中点,.故答案为.根据点C在线段AB上,且,可得,再根据M为BC的中点,即可求得AM的长.本题考查了两点间的距离,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利用线段中点定义.15.【答案】21或【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数轴与分类讨论思想的综合,关键是要运用分类讨论思想的方法设MN的长度为m,根据点M对应的数据利用分类讨论思想得出结果.【解答】解:设MN的长度为m.当点N与点A重合时,此时点M对应的数为9,则点N对应的数为.当点N到AB中点时,点N此时对应的数为,则点M对应的数为当点N与点B重合时,同理可得点M对应的数为.故答案为21或.16.【答案】【解析】【试题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线段中点的概念,图形的变化规律,有理数乘方的意义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发现图形的变化规律首先根据线段中点的概念得出线段的长,然后根据线段AB的长,求出的长,即可求解.【解答】解:,是AB的中点,是的中点,是的中点,是的中点,,,,,,.故答案为.17.【答案】解:是AB的中点,;为PB的中点,且,;,,.【解析】【试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两点间的距离,熟知各线段之间的和、差及倍数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根据线段,M为AB的中点可直接得出结论;根据N为PB的中点,且可直接得出PB的长;根据MB与PB的长可直接得出结论.18.【答案】解:设,则线段,,、F分别是线段AC、DB的中点,,,,,.【解析】【试题解析】首先设,则线段,,然后根据E、F分别是线段AC、DB的中点,分别用x表示出EC、DF,根据,求出x的值,即可求出线段AB的长是多少.此题主要考查了两点间的距离的求法,以及线段的中点的特征和应用,要熟练掌握.19.【答案】解:如图,直线AC,线段BC,射线AB即为所求;如图,线段AD即为所求;图中的线段条数为6.【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直线、射线、线段的定义,线段和直线的关系: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如线段a;用两个表示端点的字母表示,如:线段或线段.依据直线、射线、线段的定义,即可得到直线AC,线段BC,射线AB;依据在线段BC上任取一点不同于B,,连接线段AD即可;根据图中的线段为AB,AC,AD,BD,CD,BC,即可得到图中线段的条数.20.【答案】解:不会判马小虎同学满分点C可能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也可能在线段AB 上,有两种情况,而马小虎只考虑了一种情况.应分两种情况讨论:第一种情况同马小虎同学的解题过程,可求得第二种情况根据题意画图如下:由图可得.因为D是线段AC的中点,所以.所以.综上可得,线段BD的长度为3cm或7cm.【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线段的和差、线段的中点的定义等知识,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将“点C在直线AB上”与“点C在线段AB上”混为一谈.由于,点C在直线AB上,因此可分点C在线段AB上、点C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两种情况讨论,只需把BD转化为DC 与BC的和或差,就可解决问题.21.【答案】解:,;当点P在点B左侧时,,,,由题意得:,解得:;当点P在点B右侧时,由题意可得,解得:;综上,或6;如图1,当点P在线段AB上时,;如图2,当点P在AB延长线上时,;综上所述,线段MN的长度不发生变化,其值为5.【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和数轴,解题关键是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再求解.根据题意知,点P表示的有理数为,将代入即可求得;由、知,根据得出关于t的方程,解之即可得;分类讨论:当点P在点A、B两点之间运动时,当点P运动到点B的左侧时,利用中点的定义和线段的和差易求出MN.【解答】解:设运动时间为t秒,则,点P表示的有理数为,当时,,点P表示的有理数为,故答案为:2,;见答案;见答案.22.【答案】;2;以O未原点,以OM方向为正方向,以作单位长度建立数轴,则O:0,A:20,B:80,C:100,设ts时有,Q为AB的三等分点,:2t,,,,由,即,当时,,得舍去,当时,,得,当时,,得,的三等分点为40或60,当时,或,解得:或;当时,或,解得:或;由建立数轴,A:,B:,O:0,,为OC的中点,,即F表示50,为OA的中点,,当t秒时,F为BE的中点,即,解得:.【解析】【试题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合并同类项的定义,线段的和差,解题的关键是注意分情况讨论.根据同类项的定义进行解答即可;根据,当P在AB上和P在AB延长线上时,求出它的运动时间,即是点Q的运动时间,点Q运动到的位置恰好是线段AB的三等分点,这里的三等分点是两个点,分别是时,时,由此就可求出它的速度;需要正确找准点F随AB的移动而移动,得出BE、BF的大小即可解决.【解答】解:单项式与的和仍为单项式,,,故答案为1;2;见答案;见答案.4.3《角》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B.有公共端点的两条线段组成的图形叫做角C.角可以看作是由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而形成的图形D.角可以看作是由一条线段绕着它的端点旋转而形成的图形2、如图,点O在直线AB上,则在此图中小于平角的角有( )A.4个B.5个C.6个D.7个3、∠ACB的两边是()A.射线AC、BCB.射线CA、CBC.线段AC、BCD.线段CA、CB4、用量角器量∠MON 的度数,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 B C D5、下列各式中,角度互化正确的是( )A.63.5°=63°50″B.23°12′36″=25.48°C.18°18′18″=3.33°D.22.25°=22°15′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角的大小与角的边画出部分的长短无关B.角的大小与它们度数的大小是一致的C.角的平分线是一条线段D.角的和、差、倍、分的度数与它们度数的和、差、倍、分相等7、若∠A+∠B=180°,∠A与∠C互补,则∠B与∠C的关系是()A.相等B.互补C.互余D.不能确定8、如图,∠1=∠2,∠3=∠4,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有( )①AD平分∠BAE;②AF平分∠EAC;③AE平分∠DAF;④AF平分∠BAC;⑤AE平分∠BAC. A.4个B.3个C.2个D.1个二、填空题:9、如图,∠1,∠2表示的角可分别用大写字母表示为 , ;∠A也可表示为,还可以表示为 .10、把15°30′化成度的形式,则15°30′=度.11、8点整,时针与分针之间的夹角是 .12、如图,已知∠BOC=2∠AOB,OD平分∠AOC,∠BOD=14°,则∠AOB的度数为 .13、一个角补角比它的余角的2倍多30°,则这个角的度数为.14、如图,将一副三角板叠放在一起,使直角的顶点重合于O,则∠AOC+∠DOB= .三、解答题:15、计算:(1)153°29′42″+26°40′32″(2)110°36′-90°37′32″16、如图,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角(图中所有的角均指小于平角的角).(1)能用一个大写字母表示的角;(2)以点A为顶点的角;(3)图中所有的角(可用简便方法表示).17、如图,∠AOB=124°,OC是∠AOB的平分线,∠1与∠2互余,求∠1和∠BOD的度数.18、如图1所示,将一副三角尺的直角顶点重合在点O处.(1)①∠AOD和∠BOC相等吗?说明理由;②∠AOC和∠BOD在数量上有何关系?说明理由;(2)若将等腰的三角尺绕点O旋转到如图2的位置.①∠AOD和∠BOC相等吗?说明理由;②∠AOC和∠BOD的以上关系还成立吗?说明理由.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2、B3、 B4、C5、D6、C7、A8、C二、填空题:9、∠ABC,∠BCN ∠BAC ∠MAN.10、15.511、120°12、28°13、30°14、180°三、解答题:15、(1)180°10′14″(2)19°58′32″16、(1)∠B,∠C.(2)∠CAD,∠BAD,∠BAC.(3)∠C,∠B,∠1,∠2,∠3,∠4,∠CAB.17、∠1=28°.∠BOD=34°18、(1)①∠AOD=∠BOC.②∠AOC和∠BOD互补.(2)①∠AOD=∠BOC.②∠AOC和∠BOD互补.。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4章几何图形初步》单元测试题人教版(有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4章几何图形初步》单元测试题人教版(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4e6758a67ec102de3bd897c.png)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4章几何图形初步》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共10小题)1.如图,一个正方体有盖盒子(可密封)里装入六分之一高度的水,改变正方体盒子的放置方式,下列选项中不是盒子里的水能形成的几何体是()A.正方体B.长方体C.三棱柱D.三棱锥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线段AB和射线AB都是直线的一部分B.直线AB和直线BA是同一条直线C.射线AB和射线BA是同一条射线D.线段AB和线段BA是同一条线段3.已知A、B、C三点,过其中任意两点画直线,一共可以画多少条直线()A.1B.3C.3或1D.无数条4.图中下列从A到B的各条路线中最短的路线是()A.A→C→G→E→B B.A→C→E→B C.A→D→G→E→B D.A→F→E→B 5.将一副直角三角尺按如下不同方式摆放,则图中锐角∠1与∠2互余的是()A.B.C.D.6.下列图形中,不是正方体平面展开图的是()A.B.C.D.7.“节日的焰火”可以说是()A.面与面交于线B.点动成线C.面动成体D.线动成面8.将一张长方形纸片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折叠,BD、BE为折痕,若∠ABE=35°则∠DBC 为()A.70°B.65°C.55°D.45°9.点C是线段AB的中点,点D是线段AC的三等分点.若线段AB=12cm,则线段BD的长为()A.10cm B.8cm C.10cm或8cm D.2cm或4cm 10.如图,已知轮船甲在A处沿北偏东65°的方向匀速航行,同时轮船乙在轮船甲的南偏东40°方向的点B处沿某一方向航行,速度与甲轮船的速度相同.若经过一段时间后,两艘轮船恰好相遇,则轮船乙的航行方向为()A.北偏西40°B.北偏东40°C.北偏西35°D.北偏东35°二.填空题(共8小题)11.若∠A=52°16'32'',则∠A的补角为.12.班数学活动小组的同学用纸板制作长方体包装盒,其平面展开图和相关尺寸如下,其中阴影部分为内部粘贴角料(单位:毫米),则此长方体包装盒的体积为立方毫米(用含x、y的式子表示).13.如图,OC是∠AOB的平分线,∠BOD=∠COD,∠BOD=15°,则∠COD=,∠BOC=,∠AOB=.14.如图,已知B处在A处的南偏西44°方向,C处在A处的正南方向,B处在C处的南偏西80°方向,则∠ABC的度数为.15.如图,若CB=4cm,DB=7cm,且D是AC的中点,则AC=cm.16.点A,B,C在同一条直线上,AB=1cm,BC=3AB,则AC的长为.17.笔尖可以看作一个点,这个点在纸上运动时就形成了线,这可以说点动成线;汽车的雨刷在档风玻璃上画出一个扇面,这可以说.18.如图,点B是线段AC上一点,点O是线段AC的中点,且AB=20,BC=8.则线段OB的长为.三.解答题(共8小题)19.(1)如图,已知点C在线段AB上,AC=8cm,BC=6cm,M,N分别是AC,BC的中点,求线段MN的长度;(2)在(1)题中,如果AC=acm,BC=bcm,其他条件不变,求此时线段MN的长度.20.如图,点A,O,E在同一直线上,∠AOB=40°,∠EOD=25°,OD平分∠COE,(1)写出图中所有互补的角.(2)求∠COB的度数.21.有一个硬纸做成的礼品盒,用彩带扎住(如图),打结处用去的彩带长18厘米.(1)共需要彩带多少厘米?(2)做这样一个礼品盒至少要多少硬纸?(3)这个礼品盒的体积是多少?(π取3.14)22.如图,点B,D都在线段AC上,AB=12,点D是线段AB的中点,BD=3BC,求AC 的长.23.如图,是小明家和学校所在地的简单地图,已知OA=2km,OB=3.5km,OP=4km,点C为OP的中点,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到小明家距离相同的是哪些地方?(2)由图可知,公园在小明家东偏南30°方向2km处.请用方向与距离描述学校、商场、停车场相对于小明家的位置.24.下面是小王同学“过直线外一点作该直线的平行线”的尺规作图过程.已知:直线l及直线l外一点P.求作:直线PQ,使得PQ∥l.作法:如图,①在直线l外取一点A,作射线AP与直线l交于点B,②以A为圆心,AB为半径画弧与直线l交于点C,连接AC,③以A为圆心,AP为半径画弧与线段AC交于点Q,则直线PQ即为所求.根据小王设计的尺规作图过程,(1)使用直尺和圆规,补全图形;(保留作图痕迹)(2)完成下面的证明:证明:∵AB=AC,∴∠ABC=∠ACB,()(填推理的依据).∵AP=,∴∠APQ=∠AQP.∵∠ABC+∠ACB+∠A=180°,∠APQ+∠AQP+∠A=180°,∴∠APQ=∠ABC.∴PQ∥BC()(填推理的依据).即PQ∥l.25.如图,已知点A为线段CB上的一点.(1)根据要求画出图形(不要求写法):延长AB至点D,使BD=AB;反向延长CA 至点E,使CE=CA;(2)如果ED=18,BD=6,求CA的长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1.解:根据题意可知,盒子里的水能形成的几何体是长方体,三棱柱,三棱锥;不可能是正方体.故选:A.2.解:A、线段AB和射线AB都是直线的一部分,正确,不合题意;B、直线AB和直线BA是同一条直线,正确,不符合题意;C、射线AB和射线BA不是同一条射线,错误,符合题意;D、线段AB和线段BA是同一条线段,正确,不合题意;故选:C.3.解:如图最多可以画3条直线,最少可以画1条直线;.故选:C.4.解:最短的路线是A→F→E→B.故选:D.5.解:∵∠1+∠2+90°=180°,∴1+∠2=90°,即∠1和∠2互余,因此A选项符合题意;选项B中的∠1=∠2,因此选项B不符合题意;选项C中的∠1=∠2=135°,因此选项C不符合题意;可求出选项D中的∠1=45°,∠2=60°,因此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选:A.6.解:根据正方体的展开图的特征可知,共有11种情况,可以分为“1﹣4﹣1型”6种,“2﹣3﹣1型”3种,“2﹣2﹣2型”1种,“3﹣3型”1种,没有“1﹣2﹣3型”的,因此选项B不是正方体平面展开图,故选:B.7.解:根据节日的焰火的火的运动路线,可以认为节日的焰火的火就是一个点,可知点动即可成线.故选:B.8.解:根据翻折的性质可知,∠ABE=∠A′BE,∠DBC=∠DBC′,又∵∠ABE+∠A′BE+∠DBC+∠DBC′=180°,∴∠ABE+∠DBC=90°,又∵∠ABE=35°,∴∠DBC=55°.故选:C.9.解:∵C是线段AB的中点,AB=12cm,∴AC=BC=AB=×12=6(cm),点D是线段AC的三等分点,①当AD=AC时,如图,BD=BC+CD=BC+AC=6+4=10(cm);②当AD=AC时,如图,BD=BC+CD′=BC+AC=6+2=8(cm).所以线段BD的长为10cm或8cm,故选:C.10.解:设两船相遇于点C,如图,则△ABC是等腰三角形,即AC=BC,也就是∠CAB=∠B,根据题意得,∠B=∠CAB=180°﹣65°﹣40°=75°,75°﹣40°=35°,所以轮船乙的航行方向为北偏东35°.故选:D.二.填空题(共8小题)11.解:∵∠A=52°16'32'',∴∠A的补角=180°﹣52°16'32''=127°43′28″,故答案为:127°43′28″.12.解:将展开图折叠,可得长、宽、高为y毫米、x毫米、65毫米的长方体,于是,体积为y•x×65=65xy立方毫米,故答案为:65xy.13.解:∵∠BOD=∠COD,∠BOD=15°,∴∠COD=3∠BOD=3×15°=45°,∠BOC=∠COD﹣∠BOD=45°﹣15°=30°,∵OC是∠AOB的平分线,∴∠AOC=∠BOC=30°=∠AOB,∴∠AOB=60°,故答案为:45°,30°,60°.14.解:∵B处在A处的南偏西44°方向,C处在A处的正南方向,B处在C处的南偏西80°方向,∴∠ABC的度数为80°﹣44°=36°,故答案为:36°.15.解:CD=DB﹣BC=7﹣4=3cm,AC=2CD=2×3=6cm.故答案为:6.16.解:AC的长度有两种情况:①点C在线段AB的延长线时,如图1所示:∵AC=AB+BC,AB=1cm,BC=3cm,∴AC=1+3=4cm;②点C在线段AB的反向延长线时,如图2所示:∵AC=BC﹣AB,AB=1cm,BC=3cm,∴AC=3﹣1=2cm;综合所述:AC的长为2cm或4ccm,故答案为2cm或4ccm.17.解:汽车的雨刷实际上是一条线,通过运动把玻璃上的雨水刷干净,所以应是线动成面.故答案为:线动成面.18.解:如图所示:∴AC=AB+BC,AB=20,BC=8,∴AC=20+8=28,又∵点O是线段AC的中点,∴AO=CO===14,又∵OB=OC﹣BC,∴OB=14﹣8=6,故答案为6.三.解答题(共7题)19.解:(1)∵AC=8cm,点M是AC的中点,∴CM=AC=4cm,∵BC=6cm,点N是BC的中点,∴CN=BC=3cm,∴MN=CM+CN=7cm,∴线段MN的长度为7cm;(2)∵点M、N分别是AC、BC的中点,∴CM=AC,CN=BC,∵AC=acm,BC=bcm,∴MN=(AC+BC)=cm.20.解:(1)∵点A,O,E在同一直线上,∴∠AOB+∠BOE=180°,∠AOC+∠COE=180°,∠AOD+∠DOE=180°,∵OD平分∠COE,∴∠COD=∠DOE,∴∠COD+∠AOD=180°.∴图中所有互补的角有:∠AOB与∠BOE,∠AOC与∠COE,∠AOD与∠DOE,∠COD 与∠AOD.(2)因为∠EOD=25°,OD平分∠COE,所以∠COE=2∠EOD=50°,所以∠COB=180°﹣∠AOB﹣∠COE,=180°﹣40°﹣50°=90°.21.解:(1)50×4+20×4+18=298(cm),(2)π×()2×2+π×20×50=200π+1000π=1200π(cm2),(3)π×()2×50=5000π≈15700(cm3),答:做这样一个礼品盒共需要彩带298厘米;至少要1200π平方厘米的硬纸;这个礼品盒的体积约为15700立方厘米.22.解:∵AB=12,点D是线段AB的中点,∴BD=12÷2=6;∵BD=3BC,∴BC=6÷3=2,∴AC=AB+BC=12+2=14.23.解:(1)因为点C为OP的中点,所以OC=2km,因为OA=2km,所以可得出距小明家距离相同的是学校和公园;(2)由图可知,学校在小明家东偏北45°方向2km处,商场在小明家西偏北60°方向3.5km处,停车场在东偏南30°方向4km处.24.解:(1)如图所示,直线PQ即为所求.(2)证明:∵AB=AC,∴∠ABC=∠ACB(等边对等角),∵AP=AQ,∴∠APQ=∠AQP.∵∠ABC+∠ACB+∠A=180°,∠APQ+∠AQP+∠A=180°,∴∠APQ=∠ABC.∴PQ∥BC(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即PQ∥l.故答案为:等边对等角;AQ;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5.解:(1)画出的图形如图所示:(2)∵BD=AB,BD=6,∴AB=6,∵ED=18,∴AE=ED﹣AB﹣BD=18﹣6﹣6=6,∵CE=CA∴AC=AE=×6=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测试题含答案
一填空题
1、 如图,图中共有线段_____条,若是中点,是中点,
⑴若,,_________; ⑵若
,
,
_________。
2、 不在同一直线上的四点最多能确定 条直线。
3、 2:35时钟面上时针与分针的夹角为______________。
4、 如图,在
的内部从
引出3条射线,那么图中共有_______个角;如果引
出5条射线,有_______个角;如果引出
条射线,有_______个角。
5、 ⑴
; ⑵。
二、选择题
1、 对于直线
,线段
,射线
,在下列各图中能相交的是
( )
2、如果与互补,与互余,则与的关系是()
、=、、、以上
都不对
3、为直线外一点,为上三点,且,那么下列说法错
误的是()
、三条线段中最短、线段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线段是点到的距离、线段的长度是点到
的距离
4、如图,,,点B、O、D在同一直线上,则的度数
为()
、、、、
5、在海上,灯塔位于一艘船的北偏东40度方向,那么这艘船位于这个灯塔的
()
、南偏西50度方向、南偏西40度方向
、北偏东50度方向、北偏东40度方向
三、作图并分析
1、⑴在图上过点画出直线、直线的垂线;
⑵在图上过点画出直线的垂线,过点画出直线的垂线。
2、如图,⑴过点画直线∥;
⑵连结;
⑶过画的垂线,垂足为;
⑷过点画的垂线,垂足为;
⑸量出到的距离≈______(厘米)(精确到厘米)
量出到的距离≈______(厘米)(精确到厘米)
⑹由⑸知到的距离______到的距离(填“<”或“=”或“>”)
四、解答题:
1、如图,AD=DB, E是BC的中点,BE=AC=2cm,线段DE的长,求线段DE的长.
2、如图,运动会上一名服务的同学要往返于百米起跑点A、终点记时处B(A、B位于东西方向)及检录处C,他在A处看C点位于北偏东60°方向上,在B处看C点位于西北方向(即北偏西45°)上。
(1)确定检录处C的位置;
(2)现限定只用刻度尺作为工具,如果想知道这位同学在检录处C与百米起跑点A之间往返一次要走多少米(不考虑其他因素),你有什么办法?(要求:只写出一种办法,不需具体计算)
解: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10、4、1;2.6;3.132.5°;4.10、21、;5.23.5、44、52
二、选择题1-5:BCDCB 四、解答题:1.DE=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