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花生无公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花生无公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b1e8a504581b6bd97f19ea15.png)
花生无公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姜 东卉
北 票 市三 宝 农 业技 术 推 广 站
花 生 无 公 害 栽 培 是 一 项 符 合 现 代 人 健 康 需 要 的新 技 术, 要 使 产 品达 到 安 全 、 优质 、 营养的预期标准, 必 须 做 到 最 大 限 度 地 降 低 产 品 中农 药 、 亚硝 酸 盐 、 重金属 、 激 素 类 药 物 以及 有 害生 物残 留. 符 合 国 家卫 生质 量 标 准 。 除 了 对 种 植 环 境 严 格 要求外, 还 要 掌 控 品 种选 择 、 轮作换茬 、 整地 播 种 、 平衡施肥 、
一
量, 均 匀 喷洒 , 使 土壤 保 持 湿 润 。
无论 机械 覆 膜 或人 工覆 膜 ,膜 与 畦面 要 贴 实 无 折 皱 . 最
、
品 种 的选 择
根 据 当 地 自然 和 生 产 条 件 。 选用优质 、 高产 、 抗病 、 适 应 性强 、 商 品性 好 的品 种 。
二、 选地
青 枯 病 防治 方法 是 要 及 时 排 除 积 水 , 地块整 平 , 增 施 有
于 四月 初 进 行 选 种 . 选晴天上午将 荚果摊开 晾晒 , 选 整 齐 一 致 的荚 果 , 剔 除病 残 果 和 大 小 果 之后 剥 壳 。 剥壳 后 选整 齐一致 、 饱 满 度好 、 无 破损 、 无病斑、 无黑晕 、 色 泽鲜 艳 的 种仁 做种 子, 并 进 行 浸种 与 催 芽 。 五、 播 种 与 栽 培 形式
四、 种 子 处 理
格 禁 止 高 毒 高残 留农 药 的 使 用 。
易 发 生 的虫 害有 : 根结线虫 、 蛴螬 、 蝼蛄 、 金龟子 、 蚜虫 、
花生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花生高产高效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d1ccdf32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1a6c973.png)
花生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花生是一种广泛种植的经济作物,是世界上最主要的油料作物之一,它所含有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对于人类的健康十分有益。
花生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对于农业生产和人类健康十分必要。
一、选种优质种子在种植花生时,选取优质种子是十分重要的。
优质种子可以保证农作物具有一定的遗传优势和较好的抗逆性,同时也能够提高生产效益。
选种优质种子的条件包括:生长健壮,根系发达,枝条茂密,叶片翠绿,大小均匀。
二、正确选择种植时间花生是适应性强的作物,适宜在秋季进行种植。
在南方地区,建议在9月份进行种植,这样有利于花生生长发育和形成丰富的营养物质。
如果在种植季节选择不当,那么将会影响生长进程,降低产量和效益。
三、科学施肥花生需求丰富的营养物质来保证其正常的生长发育。
在花生种植过程中,应根据土壤肥力状况、花生品种和生长期等因素来科学施肥,以达到高产高效的目的。
第一次施肥应在花生萌发后的6天-10天进行,主要以速效肥为主,如尿素、磷酸一铵等。
第二次施肥应在花生生长到20厘米左右时进行,以普通磷钾肥为主,如可溶性磷酸钾等。
第三次施肥应在花生生长到50厘米左右时进行,以一般氮、磷、钾肥为主,如复合肥、硫酸铵等。
四、适当清除杂草田间的杂草是影响花生生长和产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过多的杂草不仅会影响光照、通风,还会争夺花生的水分和养分,影响花生的生长和发育。
因此,在花生种植过程中,应及时适当地清除杂草,以保证花生获得良好的生长环境,从而提高产量和质量。
五、善于管理温度和湿度花生生长的适宜温度在18℃~33℃之间,最适宜的温度为24℃~28℃。
在花生生长过程中,应及时浇水、保持适宜的湿度,以提高花生产量和品质。
在干旱季节,应适时加强浇水,保持土壤的湿润度。
在雨季,要及时排水,以免发生水浸现象。
六、禁止过早摘果过早摘花生果实会使花生发育停滞,影响花生的生长和发育,降低产量和效益。
在花生生长过程中,应禁止过早摘果,待花生坚实成熟后再进行摘果。
花生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花生优质高产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0f81af77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8640f76.png)
花生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花生是一种广泛种植的农作物,具有高蛋白、高油、高营养,且易于储存等优点。
本文将介绍花生高产栽培的技术,包括土壤准备、品种选择、施肥、灌溉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
1. 土壤准备花生喜欢生长在肥沃、疏松、排水良好、PH值在6-7之间的土壤中。
在种植前应保持一定的休闲期,并进行深耕翻土、施肥、改良土质等工作。
在花生萌发时,土温应保持在15℃以上,对花生的生长发育十分重要。
2. 品种选择花生品种有早熟、中熟和晚熟之分,根据地区气候条件选择合适的品种,有助于提高产量。
早熟品种适宜在南方地区种植,中熟品种适宜种植在中部地区,晚熟品种则适宜种植在北方地区。
3. 施肥花生对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的需求较大,为了提高产量,及时补充足量的营养元素是必要的。
一般来说,花生在萌发期、生长期和果实发育期需要施肥3-4次,每次施肥可以选择尿素、磷酸一铵、钙镁磷或钾肥等复合肥进行施用。
4. 灌溉花生生长需要适量的水分,而干旱或过量灌溉都会影响花生的生长发育。
一般来说,花生初生根较短,需要经常浅层灌溉,帮助其生根。
在花生生长后期,逐渐增加灌溉量,并控制土壤湿度,避免土壤过湿。
在干旱或高温天气中,应在早晨或晚上进行灌溉,避免花生受到高温和光照的影响。
5. 病虫害防治花生容易受到根腐病、灰霉病、叶枯病,叶斑病以及蚜虫、飞虱等害虫的危害。
为了防治这些病虫害,应适当采取化学、生物或物理方法。
比如,对于灰霉病,可以使用甲基硫菌灵、氢氧化钠等药剂进行防治。
对于蚜虫、飞虱等害虫,可以使用敌敌畏等药剂进行防治,还可以采用适量的生物农药进行控制。
综上所述,花生高产栽培需要多方面的技术支持,包括土壤准备、品种选择、施肥、灌溉和病虫害防治等。
只有在科学管理和合理栽培的基础上,才能实现花生的优质高产。
花生高产栽培技术的8个要点
![花生高产栽培技术的8个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7cf65184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517c641.png)
花生高产栽培技术的8个要点
一、拌种
1、每公斤种子用0.4克硼砂拌种。
先用适量清水溶解硼砂,再均匀拌入种子中,或摊开种子,然后再用喷雾器均匀喷洒硼砂溶液。
2、拌种后可以促进出苗,预防病虫害,增加产量。
二、播种时间
各地的气温有所差异,花生的播种时间也不相同,南方地区一般
可在3月份中上旬播种,北方地区一般可在5月份中上旬播种。
三、选地
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地势较高、不易积水、2-3年内未种过花生的地块作为种植地(花生忌连作)。
四、施底肥
播种前深翻土壤,然后亩施有机肥3500公斤、氮肥15公斤、钾肥20公斤。
五、播种
将种子晾晒2天,以提高发芽率,然后起垄播种,垄高10厘米左右,垄距80厘米左右,播种穴的间距为20厘米左右。
六、摘心
1、进入团棵期后摘除主茎,仅留二对侧枝。
2、摘除后,第一对侧枝可增长1.2-2.7厘米左右,第二对侧枝可增长9-10厘米左右,增产量为10-14%左右。
七、追肥
1、开花期和结荚期,主施磷肥、钾肥,适当追施铁、硼、钙等中微量元素肥料。
2、开花期、下针期、结荚期还可以各喷1次磷酸二氢钾,或其他叶面肥。
八、浇水
小苗期间少量浇水即可,待植株开始长出果荚时再根据实际情况增加浇水量。
花生的高产栽培技术
![花生的高产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97ea9cfd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c0.png)
花生的高产栽培技术花生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和营养价值,在全球的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有广泛的种植。
花生的高产栽培技术就成为农民群众热切关注的问题。
以下是花生的高产栽培技术。
一、选择适宜的生长环境花生喜光、耐寒、喜湿,生长温度在20℃-35℃之间。
选取pH值5.5-7的土壤较宜,土壤肥沃、排水良好、光照充足的地方是栽培花生的理想场所。
二、合理的施肥花生营养成分需求较高,特别是对磷的需求较大。
在施肥方面应根据土壤肥力、生长时期和花生对营养的需求情况制定合理的施肥方案。
基肥应以有机肥和磷肥为主,一般施用有机肥2000-3000公斤/亩和磷肥40-60公斤/亩,可以提高单株产量。
三、合理的种植密度花生的种植密度影响着产量。
一般墒情较好,土壤肥力高的地区,花生的行距宜为60-80厘米,株距宜为20厘米,亩种植量约为5000-7000株左右。
一般墒情较差,土壤肥力低的地区,行距宜为40-60厘米,株距宜为15厘米,亩种植量为7000-9000株左右。
四、合理的翻斗管理翻斗过程是花生生长发育的重要措施。
翻斗萌芽后5-6天开始,要及时在花生根团未形成前进行,以利于生根和增加土地通气性。
翻斗有利于花生整体亩产的提高,一般在花生开花后2-3天进行一次翻斗。
花生的生长需要充足的水分,但不能过渡浇水,应根据土壤含水率合理浇水,以保持土壤适宜湿度。
一般采用滴灌或旱田灌溉方式,但应适时停水,以避免因水分过多而导致枯叶或生长不良等情况。
六、合理的病虫害防治花生常见的病虫害有花生野蛮花螟、花生茎腐病、白粉病和萎蔫病等,应加强防病防虫工作,施用病害粉尘剂、农药喷雾等措施进行防治。
总之,花生的高产栽培技术需要根据不同的生长季节和区域环境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从而提高花生的单产和总产,为农民的收入增加做出积极的贡献。
花生的高产栽培技术
![花生的高产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13ae8ed9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26.png)
花生的高产栽培技术花生是一种广泛种植的经济作物,也是一种重要的食品与饲料原料。
花生成熟期短、抗旱性强、能力强、易栽培等优点,使得它成为广大农民尤其是贫困山区农民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
随着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花生的高产栽培技术也越来越先进,以下为花生的高产栽培技术。
一、选优良品种选用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品种,适应当地的环境条件,使得生产成本更低,增加产量和收益。
二、化肥措施花生喜肥,控制好施肥量才能更好的发挥出肥力效益。
建议在种植花生前进行土壤分析,以确定供肥量和肥料比例。
可采用沟施、穴施、撒施等方式进行施肥。
适当施用有机肥料,如农家肥、畜禽粪便等,能有效改善土壤结构和提高土壤肥力。
但是,施肥应注意选择肥料种类以及肥料使用时机,避免肥料过量或过早使用。
三、种植密度因株行距离与穴距离的不同,可以选用不同的种植密度,一般来说,株行距离30-40厘米,穴距离25-30厘米左右为宜。
截止发芽后,每隔30厘米种一棵,一般每亩面积种12000-15000株。
四、深松整地花生根系发达,只有进行深松整地能够使得根系更好地生长发展,更好地吸收养分。
建议在花生种植前进行深松整地,并掌握时机选择。
五、良好的排水条件花生生长期间,不能长时间浸泡在水中,即便是短时间内在水中也会影响生长发展。
因此,在花生种植前,要确保土壤的排水条件良好,避免长时间积水。
六、病虫害防治花生生长期间,往往会遭受一系列病虫害的影响,如花生花针腐病、花生蚜虫等。
因此,对于花生来讲,病虫害的防治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
平时注意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处理,可采用防治措施,如控制灰霉病的病源传播、使用生物防治剂等。
七、定时采摘在花生成熟后,要及时采摘以避免成熟的花生落地,造成大量损失和浪费。
采摘时要注意把花生根部和花荚扒开,轻轻拨下花生,不能采用硬拔方式采取下来。
同时,采摘后要存放整齐,定期翻动,使花生充分吸氧并防止变质。
以上就是花生的高产栽培技术,希望对大家的生产有帮助。
花生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花生优质高产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dfa419eb59eef8c75ebfb3bb.png)
Z a i p e i j i s h u辽西地区丘陵坡耕地较多,适宜大面积发展小花生生产。
健康推动当地花生产业发展,应该合理布局,选用良种、综合防病、科学管理,树立健康栽培理念,发展花生生产集约化经营,树立花生品牌形象。
一、选地花生较耐旱耐瘠薄,适合辽西地区土层较薄、土壤贫瘠的坡耕地,但在沙质平肥地产量、品质表现会更佳。
花生尽量避免重茬,否则会造成病虫害频发、产量、品质降低。
二、品种选择1、普通小花生品种玉宝308:双仁率高,百果重180g左右,百仁重81g左右,出米率76%,春播生育期115-120d,喜大肥大水,也耐旱耐瘠薄,抗病抗倒,一般亩产400kg左右。
花育23:为疏枝型小花生,生育期129d,百果重153g左右,百仁重64g左右,出米率74.5%,生长健壮,种子休眠性强,抗旱性强,抗病性强,一般亩产300-400kg以上。
2、高油酸花生品种花育666:主茎高35cm,侧枝长38cm,分枝数7条,油酸含量81.7%,亚油酸含量3.5%,百果重138g,百仁重58g,生育期123d,荚果产量350kg/亩左右。
花育957:主茎高40cm,侧枝长42cm,分枝数9条,油酸含量80%,亚油酸含量3.8%,百果重234g,百仁重95g,生育期121d,荚果产量350kg/亩左右。
三、深翻、整地与施肥花生田需土层松软,因此种植前应深翻与精细整地,以利于活化土层、增温、抗旱、防涝、提高土壤的通透性。
最好秋收后进行1次深翻,越早越好,深翻深度以25-30㎝为适宜。
花生施肥应以农家肥为主化肥为辅,农肥与化肥配合施,氮、磷、钾元素平衡施肥,施足基肥适当追肥。
基肥在播种前整地时或播种时施入,选择平衡性或高磷高钾复合肥30-40kg/亩;追肥在初花期施入,选择尿素5kg/亩左右;叶面追肥在结荚期,结合喷施农药叶面喷施0.2%磷酸二氢钾和1%尿素2次。
四、播期与播种1、适宜播期普通小花生适宜的发芽出苗温度为当地5日内5㎝地温平均稳定在12℃以上,根据辽西地区自然气候条件,在4月末至5月初为宜。
花生高产栽培技术
![花生高产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5c068fe16edb6f1afe001f22.png)
花生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花生为豆科,落花生属一年生双子叶草本植物。
又名落花生、长生果、长生果、地豆、落花参、落地松、成寿果、番豆无花果、地果、唐人豆。
起源于南美洲热带、亚热带地区。
约于十六世纪传入我国,十九世纪末有所发展。
现在全国各地均有种植,主要分布于山东、河北、河南、江苏、辽宁、福建、广东、广西、四川等省〔区〕。
其中以山东省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多。
一、生物形态特征花生的品种类型很多,以生育期来分,有早熟种(100天以下)、晚熟种(160天以上)、中熟种(130-160天);以荚果大小来分,有大花生(百仁重80克以上);中粒型(百仁重50-80克);小花生(百仁重50克以下);根据花生的特征特性及经济性状等又可分为普通型、珍珠豆型、多粒型、龙生型四种类型。
二、对环境条件需求1、温度花生需较高热量, 主要生育期中要求20-28℃的气温,秋季气温降至11℃左右时,荚果即停止发育。
生育期平均积温均在3500℃左右。
不同的生育时期对温度有所不同。
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2℃以上时才能播种。
平均气温在25℃以下时,出苗期所需要天数随温度升高而缩短,超过25℃时,便不再显著缩短。
气温对苗期的长短和幼苗的生长有很大影响,在一定范围内,苗期气温越高,叶片出生速度及花芽分化越快,出苗至开花的时间就缩短,幼苗期日均温度20℃时,需0℃以上的活动积温470℃左右。
开花下针期,对温度的要求较高,花针期的适宜日均温度为22-24℃,需0℃以上的活动积温570℃左右。
在这一范围内,温度越高,开花数越多。
当日均温度低于21℃时,或超过30℃时,开花数减少,尤其是受精受到严重影响,成针率显著降低。
结荚期日平均气温以24-26℃为宜,需0℃以上的活动积温900-1000℃。
饱果成熟期日平均温度以20-25度为宜,需0度以上活动积温1000度以上。
2、水分花生较耐旱,但需水量大,每生产1公斤干物质,约需水225公斤。
花生播种最适宜的水分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70%。
花生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花生高产栽培技术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af450347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88.png)
花生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1、土壤条件花生适宜生长在肥沃的砂质壤土中,种植花生时,需要为其提供两年未种过花生的土壤,并且要翻耕20-30 厘米土地,使其更为松软,有利于花生生长根系,而且要往土壤中施加草木灰和腐熟的农家肥。
2、种植方法种植花生,需要选择产量较高且抗逆性强的品种,再将花生种子均匀的播撒至土壤表面,然后覆盖1-2厘米的薄土,并对其浇灌一次水分,使花生更易出芽,而且要往土壤上盖一层地膜,提高低温,促进花生旺盛生长。
3、追肥管理养殖花生时,需要在植株出苗后,将薄膜揭开,以免其幼苗细弱,并且要向花生的叶片上喷洒磷酸二氢钾,使其营养运输量增多,而且在花生果实膨大期时,要为其追施以磷钾为主的复合肥料,使植株产量提高。
4、防治病虫害花生的主要病虫害有根腐病、茎腐病、锈病等,养殖花生时,如果发现植株感染了疾病,就要立即将染病的株苗拔除,而且要每隔一周喷洒一次除菌药剂,消灭土壤中的虫卵和病菌,使花生健康生长。
花生高产栽培技术
![花生高产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1446cb2a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cd.png)
花生高产栽培技术花生是一种重要的油料作物,也是一种优质的蛋白质来源。
生长在温暖的气候条件下,并且对土壤要求不高。
在适当的管理下,花生可以获得丰收的产量。
掌握花生高产栽培技术对于农民来说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关于花生高产栽培技术的内容,希望对种植花生的农民有所帮助。
一、土壤选择和准备选择适合花生生长的土壤是非常重要的。
花生对土壤的要求不高,但是最好选择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避免发生积水。
花生生长的土壤最好富含有机质,有利于花生的生长和繁殖。
在进行土壤准备时,可以在种植前进行充分的耕作,以确保土壤的疏松和通透性。
也可以在播种前进行土壤调理,合理施用有机肥料和磷酸肥料,以提高土壤的肥力。
二、种子选择和处理选择优质的花生种子是高产栽培的关键之一。
选择抗病虫害的优质花生种子,并且进行必要的处理,如种子浸种处理,有利于提高花生的生长速度和产量。
在进行种子处理时,可以选择浸泡种子,使用适量的种子处理剂进行处理,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促进种子的萌发和生长。
三、合理的播种和密植管理在进行播种时,可以选择适量的种子进行播种,避免种植密度过大。
一般来说,一定的密植有利于提高产量,但是过密植会导致养分的竞争和生长的不良。
在进行种植时,可以根据当地的土壤、气候和种子的品种选择合理的播种密度。
在进行密植管理时,可以适当进行间苗,以保证每株花生能够获得充分的养分和生长空间。
四、合理的施肥和灌溉管理在花生的生长期间,合理的施肥和灌溉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在进行施肥时,可以根据花生的生长阶段和土壤的肥力状况选择合适的肥料进行施用。
一般来说,可以选择磷肥和钾肥进行追肥,以促进花生的果实生长和提高产量。
在进行灌溉管理时,可以根据土壤的湿度和气候条件选择合适的灌溉方法,保证花生的生长需要。
五、病虫害防治和田间管理在花生的生长期间,病虫害的防治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选择优质的抗病虫害品种,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在进行田间管理时,也可以选择合理的间作和轮作,以减少病虫害的传播。
花生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花生高产高效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88f06c0b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3b.png)
花生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花生是我国的重要农产品之一,属于大豆科的一种植物,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广泛的用途。
而花生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对于提高花生产量、质量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就花生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进行详细介绍。
一、土壤选择和改良花生生长需要充足的光照和温度,以及肥沃的土壤。
选择土壤时应选择排水良好的疏松壤土,避免重黏壤和重酸土,以免影响花生的生长。
为了保证花生的生长,还需要进行土壤改良,包括施入有机肥料、土壤翻耕、平整土地等工作。
二、良种选育和种子处理良种选育是花生高产的关键。
在种子的选育中,应选择适应当地环境的优质品种,具有抗病虫害、抗逆性强、产量高的特点。
在选种的还需要对种子进行处理,包括浸种、种子脱毒等操作,以提高种子的萌发率和生长势。
三、适时播种和密植栽培适时播种是花生高产的关键。
一般来说,花生的最佳播种时间为4月中旬至5月初,这个时期正是花生生长的黄金季节,适宜温度和光照条件有利于花生的生长。
在播种时,还需要进行密植栽培,即将种子密植在土壤中,一般每亩种植花生数量在150000株左右,这样可以有效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
四、科学施肥和合理浇水科学施肥是花生高产的保障。
花生在生长期间需要充足的养分来支持生长。
在施肥时,可以采用有机肥和化学肥结合的方式,比如施入腐熟的农家肥和化肥,以满足花生的养分需求。
除了科学施肥,还需要进行合理浇水,保证花生的生长需要。
五、病虫害防治病虫害是影响花生高产的主要因素之一。
在花生生长期间,常见的病虫害有蚜虫、蛞蝓、蚜虫等,这些病虫害会侵害花生,使得产量和质量下降。
在种植花生时,需要注意及时防治病虫害,可以采用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结合的方式,或者利用农药、生物制剂等来进行病虫害防治。
六、合理田间管理和定期翻耕合理的田间管理是花生高产的重要环节。
在花生生长期间,需要定期除草、松土、松壤,保持土壤的透气性和肥力。
还需要定期翻耕土壤,以提高土壤的肥力和透气性,保证花生的正常生长。
花生高产的八招
![花生高产的八招](https://img.taocdn.com/s3/m/4b77aa55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c1.png)
花生高产的八招
一、选良种。
选择高产优质新品种。
二、深耕、施足底肥。
耕地前,先铺施一层农家肥,每亩施2500公斤。
同时结合起垄每亩施尿素15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氯化钾15公斤。
三、确保密度合理。
按地膜花生垄距90厘米、垄面宽70厘米,播种两行花生,每亩7400株左右。
四、花生摘心。
在团棵期,将主茎削去,仅留第一二对侧枝。
主茎摘除后,第一对侧枝增长1.2~2.7厘米,第二对侧枝增长9~10厘米,产量增长10%~14%。
五、肥土压枝。
开花后期,选晴天下午,在花棵中间压一把猪、羊粪和少量磷肥,然后压二三把土。
干旱时先灌溉后压土。
六、喷施多效唑,合理促控。
在花生开花后30~50天,在叶面喷施0.1%浓度的多效唑,以控上促下,防止郁闭倒伏。
七、叶面喷肥。
开花期、下针期、结荚期各喷一次高效速效叶面肥,如磷酸二氢钾等。
八、培土迎锥。
不覆膜花生在第一批果针入土后,第二批果针刚长出时进行深锄培土。
第二次盛花期高培土。
- 1 -。
花生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花生高产高效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c48a10d2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af.png)
花生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花生是一种重要的粮油作物,也是一种经济作物。
为了提高花生的产量和效益,人们不断研究和探索花生高产高效的栽培技术。
以下是关于花生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的一些介绍:一、合理选用品种:花生的品种选择对于高产和高效至关重要。
我国目前有许多适合不同地区栽培的花生品种,农民可以根据自己的种植条件和需求选择合适的花生品种。
一般来说,具有较强抗病虫害能力、高产稳产的品种是首选。
二、合理施肥:合理的施肥是提高花生产量和效益的关键。
花生的养分需求主要包括氮、磷、钾等元素。
在栽培期间,可以通过肥料施用、有机肥的应用、土壤改良等方式进行适量补充。
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和花生生长发育阶段的需要,科学施肥可以提高花生的养分利用率,避免肥料浪费和环境污染。
三、科学灌溉:合理的灌溉可以提高花生的产量和品质。
花生喜欢湿润的环境,但浸润度过强容易导致花生质量下降和病虫害的发生。
在花生苗期和花生壮苗期,可以适量加大灌溉量,保持土壤湿润。
而在花生花果期和成熟期,可以适当减少灌溉量,以避免花生产生受水分过多的不良影响。
四、合理间隔和密度:合理的间隔和密度是提高花生产量和效益的重要措施。
在一定程度上,较小的株行距和植株密度可以增加单位面积上的花生株数,提高产量。
过密的植株会互相竞争养分,导致生长不良,增加病虫害发生的风险。
农民在种植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合理选择株行距和植株密度。
五、科学管理:科学管理是实现花生高产高效的关键。
包括及时除草、病虫害防治、定期修剪和促进果实均匀发育等。
及时除草可以减少杂草的竞争,确保花生的养分供应;病虫害防治可以保证花生的健康生长和高效产量;定期修剪可以促进花生株体的生长和分枝;促进果实均匀发育可以提高产量和品质。
花生的高产栽培技术
![花生的高产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5e9fb19b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10a536a.png)
花生的高产栽培技术花生是一种重要的粮油作物,也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零食和食用油原料。
在农业生产中,如何进行高产栽培技术是农民朋友们非常关心的问题。
下面我们就来一起了解一下关于花生的高产栽培技术。
一、土壤选择和土壤改良花生对土壤的要求不高,适应性广泛。
花生在土壤中的生长状况和产量与土壤质地、肥力密切相关。
一般来说,花生选用砂质壤土或砂壤土为好,这些土壤透气性好,排水性能强。
如果是重黏土壤,需要进行排水处理和改善土壤结构。
在花生种植前,应该对土壤进行充分的施肥和改良。
一般需要在每亩地施入有机肥2000-3000公斤,磷酸二铵和尿素各施入15-20公斤。
还可以根据土壤的情况适当施入石灰、腐植酸等改良土壤结构和提高土壤肥力。
二、种子选择和种植密度种子的选择直接关系到花生的产量和品质。
一般来说,选择种子要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条件和种植方式来选择适合的品种。
在选择种子时,要选择外观完整,无病虫害和管理良好的种子,避免使用破碎或发霉的种子。
在花生的种植密度上,一般每亩地种植株数在15000-20000株左右为宜。
如果种植密度太高,容易导致花生植株竞争光照和营养物质,从而影响产量。
如果种植密度太低,又容易造成土地的浪费和低效生产。
在种植密度上要根据当地的土壤、气候等条件来合理安排。
三、适时播种和科学浇水花生的播种时间一般在4月中旬至5月中旬。
在北方地区,播种时间可以适当推迟,避免低温和霜冻对播种造成影响。
在播种前要做好地面的松土和整地工作,确保土壤的肥力和透气性。
关于浇水,要适时适量。
在花生生长过程中,要注意在花期和果实膨大期,适量浇水保持土壤湿润,有利于花生的生长和发育。
但是要避免在成熟期和收获期过度浇水,以免影响花生的品质和产量。
四、施肥和病虫害防治在花生生长期,要做好适时的施肥工作。
一般来说,可以在花期和果实膨大期适量施入复合肥,以提高花生的产量和品质。
同时也可以遵循“轮作休闲、留田伏肥”的原则,适时施入有机肥,充分利用农业余材和农家肥资源。
花生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花生高产栽培技术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14fe5392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1296017.png)
花生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一、选用良种良种是高产的基础,是增产的内在因素。
地膜花生应选用丰产性好,增产潜力大,耐肥,抗病的天府9号-13号等大粒型花生良种。
死苗较重的地块应选用中花2号、天府11号等抗青枯病的良种。
发展加工型、出口量大的花生,应选用品质优、果型美观、商品率高的天府9号、天府10号等良种。
二、适期早播海拔400米以下的低坝河谷地带,地膜花生3月下旬播种;海拔500-600米左右的地区,适宜播种期为4月上旬;麦套花生应在麦收前20~25天播种为宜。
三、合理密植一般推行(50+30)×16~20厘米,亩植
0.8~1.0万窝,瘦薄坡地应适当增加密度,以亩植1.2万窝为宜,土壤肥沃,施肥水平较高的地膜花生,应亩植0.7~
0.8万窝为好,每窝播精选种子两粒。
四、科学施肥花生所需氮素的大部分是根瘤菌提供,从土壤中吸收较多的是磷、钾、钙。
地膜花生一般亩施灰杂肥800~1000公斤、过磷酸钙20~25公斤、油饼30~40公斤、尿素5~8公斤,混合均匀后开沟深施。
也可亩施45%的高效复合肥25~30公斤,采取底肥一道清,既简便省时,效果又好。
麦套露地花生,一般在麦收前10~15天,亩施尿素5~8公斤兑水粪20~25担追施。
既避免了小麦的贪青晚熟,又保证了花生?苑仕?男枨蟆?
五、加强管理一是地膜花生出苗后,及时分期分批引苗出膜,并用细土压严膜口四周。
二是早查苗补窝。
三是麦套
花生,麦收后及时中耕除草松土,盛花后结合中耕进行培土上厢,缩短中上部果针的入土距离,提早结果。
四是注意防治病虫害,确保花生的丰收。
花生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花生优质高产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2c6af741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07.png)
亠吉^林^蔬^菜10.16627/22-1215/s.2021.02.050花生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张思远(辽宁省彰武县农业发展服务中心123200)花生吃起来香脆可口,具有较高营养价值,在我国很多地区都有栽种,是一种经济作物。
为获得更大收益,要注重对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的研究,可以提升花生的产量和品质,在市场中卖到更高价格。
在对花生栽培过程中,需要对不同阶段进行控制,保持花生植株良好生长,实现优质高产高效益。
目前花生种植地主要还是聚集在辽宁、山东两省,在吉林省的西部地区也有一些县市进行花生种植,每年有大量优质花生,较好地满足市场需要。
农户种植花生欲获得较好市场销售收益,必须优选花生种植品种和不断优化花生种植地土壤等环境条件。
生产种植中要有效提升花生品质,还需要不断优化花生优质高产栽培方法注,建立其一整套切实可行的完善生产体系,提高产品质量水平和综合生产效益。
1平整土地花生适宜沙土地种植,播种前要有效处理种植地,采取深翻法充分整平土地。
花生喜生茬栽培,较好前茬为玉米、高粱等作物,此种茬口土壤状况良好,有利花生良好生长。
进行土壤灌水,能够确保满足花生所需良好生长条件。
需要使用专业机械设备进行土地平整,如种植地无法进行倒茬,可采取深刨种植地增施农家肥方式尽量改善种植地土壤环境条件。
2品种选择市场上花生品种较多,选择适宜当地优质花生品种,为稳产高产奠定基础。
各地区条件差异较大,地质条件、水分、气候等具有不同特点,为适应当地自然条件,应因地制宜选择花生品种。
农技发展,会不断培育出新品种,应积极引进来进行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为优质高产提供可靠保障。
3种子处理选择籽粒饱满、色泽好,发芽率高的花生作种子。
播种前要晾晒种子,用药剂拌种,灭杀病菌和害虫。
葡萄棚扣完后要密封1周,初期白天棚温不要超过25益为宜,夜间棚温可保持3益-5益,保持较大湿度有利于植株生长发育,大棚的温度提升需要慢慢进行,保持循序渐进即可,以防葡萄植株萌芽不够整齐。
花生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花生优质高产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b8bd64fe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f21fc41.png)
花生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花生是一种常见的蔬菜,具有营养价值高、口感好、种植适应性强的特点,因此备受种植者的青睐。
为了提高花生的产量和品质,让花生更好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需要采取一系列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下面就针对花生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进行阐述。
一、选用适宜地区种植花生喜温暖、湿润的气候,适宜在海拔500米以下的平原、山前平地和沿海地区种植。
种植地要求土壤深厚、肥沃、松软,排水良好,土层相对较深。
挑选合适的种植地方,可以增加花生的收成和品质。
二、优选品种目前市场上的花生品种众多,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和栽培要求进行选择。
对于追求产量的种植者,可选择丰产、耐病、抗旱的品种,如四川丰田、川花1号等品种。
对于追求品质的种植者,则需选用外形颜色鲜艳、大小均匀的品种,如长沙深圳、湘彭脆皮等品种。
在选择品种时,还需考虑种子来源的可靠性。
三、控制灌溉量花生是一种生长较慢的作物,需要适量的水分进行生长和发育。
在花生的生长期,灌溉量过多或不足,都会对花生的正常生长造成不良影响。
一般情况下,花生生长期要求土壤保持适度的湿润度,每次灌溉的水量以土壤40%~50%的田间持水量为宜。
四、合理施肥花生是一种肥要求较高的作物,尤其对钾元素的需求量较大。
因此,施肥应以基肥+追肥的方式进行,以保证花生的营养供给及生长发育。
基肥施用应在开沟压肥时,在每亩施入10 kg 农家肥或20 kg 建筑垃圾,再撒上适量的生石灰。
追肥则应根据花生的生长情况和土壤养分状况及时施用,以增加产量和提高品质。
五、科学管理在花生的生长周期中,科学的管理是关键。
种植者应不断观察花生的生长状态,及时对病虫害等进行防治,避免影响花生的产量和品质。
同时,要对花生进行适当的摘心、加压等措施,以促进花生的发育和提高产量。
在收获前,应注意及时摘除花生的枝叶,避免影响花生的品质和口感。
综上所述,花生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涉及到多个方面,包括选用适宜的种植地、优选品种、合理灌溉、科学施肥和科学管理等。
花生的高产栽培技术
![花生的高产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5895e421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ea.png)
花生的高产栽培技术花生是一种传统的重要经济作物,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栽培。
除了能够提供高品质的蛋白质和花生油外,花生还是一种重要的肥料根瘤菌宿主植物。
为了实现高产和优质的花生产量,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技术。
1. 选择适宜的土地和气候条件花生是一种温暖的作物,温度适宜范围为20到30摄氏度。
它需要充足的阳光,耐旱和排水良好的土壤。
最好在土壤中添加有机肥料,并确保土壤pH值在6至7之间。
在选择种植地点时应避免盐碱地和水浸涝地。
2. 选择优质的种子并适时播种选择健康,没有病害和虫害的种子并确保其质量良好是实现高产的关键。
在播种前,我们应该给它们施加适当的化肥和农药。
花生是一种萌发慢的植物,它需要约10天的时间才能发芽。
在花生发芽和成熟的过程中,我们需要给予足够的灌溉和适当的养分。
3. 控制病虫害花生生长过程中会受到不同的病虫害的干扰,如花生枯萎病,花生格林螟和花生壳斑病等。
为了防止这些病虫害对作物的危害,我们需要采取对策来进行治疗。
可选用密度大的花生作为防病害屏障,使用化学药物或生物控制方法等,也可以通过种植多种植物的复合生态调节来防止病虫害成为作物生长的瓶颈。
4. 坚持适时施肥和浇水在整个生长季节中,花生需要足够的养分。
施用化肥是提高作物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施肥应根据作物的生长阶段,确定化肥的种类、施肥时间和施肥量。
浇水也是保证高产的关键因素之一。
我们应根据气候和土壤情况,适时浇水,以保证花生吸收充足的水分,提高产量。
5. 及时采收采收时应选择在天气晴朗且无雨的时候进行。
花生采摘前要注意割掉长出地面的藤蔓,以便更容易采摘。
对于成熟的花生,应当进行及时的采摘和分离,以保证其品质和口感。
综上所述,只有通过合理的栽培管理、恰当的作物防护和适时的采后处理等技术手段,才能够获得大量高品质的花生产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花生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花生为豆科,落花生属一年生双子叶草本植物。
又名落花生、长生果、长生果、地豆、落花参、落地松、成寿果、番豆无花果、地果、唐人豆。
起源于南美洲热带、亚热带地区。
约于十六世纪传入我国,十九世纪末有所发展。
现在全国各地均有种植,主要分布于辽宁、山东、河北、河南、江苏、福建、广东、广西、四川等省(区)。
其中以山东省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多。
一、生物形态特征花生的品种类型很多,以生育期来分,有早熟种(100天以下)、晚熟种(160天以上)、中熟种(130-160天);以荚果大小来分,有大花生(百仁重80克以上);中粒型(百仁重50-80克);小花生(百仁重50克以下);根据花生的特征特性及经济性状等又可分为普通型、珍珠豆型、多粒型、龙生型四种类型。
花生为圆锥根系,入土可达2米,但主要分布在地面下30公分左右的耕作层中。
根上着生直径1-3毫米的豇豆族根瘤菌。
主茎直立,绿色,有的品种带有不同深浅的花青素,中上部呈棱角状,中空。
主茎高度因品种和栽培条件而异,高的可达1米以上。
主茎上生第1次分枝,其与主茎的角度因品种类型而异,约30-90°。
通常直立型花生主茎高于分枝,匍匐型或半蔓型则分枝比主茎长。
1次分枝上着生2次分枝和花序。
叶互生,为4小叶偶数羽状复叶,某些品种也可见多小叶的畸形叶,有叶柄和托叶,小叶片椭圆、长椭圆、倒卵和宽倒卵形,也有细长披针形小叶,叶面较光滑,叶背略显灰色,主脉明显,有茸毛,叶柄和小叶基部都有叶枕,可以感受光线的刺激而使叶枕薄壁细胞的膨压发生变化,导致小叶昼开夜闭,闭合时叶柄下垂。
总状花序,每个花序一般可着生4-7朵花,多的可达10朵以上而形成长花枝,蝶形花,橙黄色,旗瓣上带有深浅程度不同的紫红色条纹。
雄蕊10个,2个退化,8个具有花药。
柱头羽毛状,子房基部有子房柄,受精后一群能分生的细胞迅速分裂,约经3-6天伸长形成绿色带紫的棍状物,称果针,一般长10-15公分。
有时可见花萼管基部套在果针梢端上,顶着受精后已凋萎的花器。
这时子房位于果针的梢端,外有若干层细胞的帽状物保护。
果针伸长后向地生长,将子房送入土中,达到一定深度后,子房开始向水平方向生长发育而形成荚果。
这时需要黑暗条件。
荚果本身也有一定的吸收功能,其发育所需要的钙质,都由荚果直接从土壤中吸收。
果针入土的难易与花在植株上着生的位置有关。
开花部位过高,或因茎枝过于纤弱,遇风雨时易变动位置,因而影响果针向地的角度,入土较难。
匍匐型花生的果针由于距离土面近,角度适宜,入土结荚率最高。
直立或丛生型花生如茎枝节间短,近主茎基部多分枝且能连续开花的,才有较高的入土结荚率。
荚果果壳坚硬,成熟后不开裂,室间无横隔而有缢缩(果腰)。
每个荚果有2-6粒种子,以2粒居多,多呈普通型、斧头型、葫芦型或茧形。
每荚3粒以上种子的荚果多呈曲棍形或串珠型。
百粒重一般50-200克。
果壳表面有网络状脉纹。
种子三角形、桃形、圆柱形或椭圆形,一般底端钝圆或略平,梢端胚根突出。
种皮有白、粉红、红、红褐、紫、红白或紫白相间等不同颜色。
子叶占种子总重量的90%以上。
胚芽隐藏在两片肥厚的子叶中间,由主芽和两个子叶节侧芽组成。
休眠期一般早熟品种种子休眠期短,迟熟品种休眠期长,龙生型品种休眠性最强。
花生种子的休眠性除受种皮影响外,并与胚内某些激素类物质有关。
用乙烯利、激动素等化学物质、晒种和适温催芽可解除休眠。
二、对环境条件需求1、温度花生需较高热量, 主要生育期中要求20-28℃的气温,秋季气温降至11℃左右时,荚果即停止发育。
生育期平均积温均在3500℃左右。
不同的生育时期对温度有所不同。
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2℃以上时才能播种。
平均气温在25℃以下时,出苗期所需要天数随温度升高而缩短,超过25℃时,便不再显著缩短。
气温对苗期的长短和幼苗的生长有很大影响,在一定范围内,苗期气温越高,叶片出生速度及花芽分化越快,出苗至开花的时间就缩短,幼苗期日均温度20℃时,需0℃以上的活动积温470℃左右。
开花下针期,对温度的要求较高,花针期的适宜日均温度为22-24℃,需0℃以上的活动积温570℃左右。
在这一范围内,温度越高,开花数越多。
当日均温度低于21℃时,或超过30℃时,开花数减少,尤其是受精受到严重影响,成针率显著降低。
结荚期日平均气温以24-26℃为宜,需0℃以上的活动积温900-1000℃。
饱果成熟期日平均温度以20-25度为宜,需0度以上活动积温1000度以上。
2、水分花生较耐旱,但需水量大,每生产1公斤干物质,约需水 225公斤。
花生播种最适宜的水分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70%。
花生种子至少需要吸收相当于种子本身干重40-60%的水分才能开始萌动,从发芽到出苗需要吸收种子重量4倍的水分,所以种子发芽要求的水分低限为土壤最大持水量的40%,在这种情况下,吸水、萌芽慢,发芽后,根生长很慢,胚轴的伸长更慢,并常出现落干现象。
在土壤水分过多时,由于氧气不足,影响种子呼吸,尤其是在低温或者种子生活力较弱的情况下,发芽率降低。
幼苗期土壤水分以土壤最大持水量的50-60%为宜,如土壤水分不足,能延迟花芽分化,从面延迟开花,低于40%根系生长受阻,幼苗生长缓慢,明显影响花芽分化;若土壤水分高于最大持水量的70%,同样根系发育不良,地上部分生长瘦弱,节间伸长,结果率降低。
据测试,幼苗期每亩(667平方米)耗水量约29立方米,占全生育期总耗水量的9%左右。
需水最多、影响最大的是开花下针期,土壤水分以土壤最大持水量的60-70%为宜。
据测定:每亩(667平方米)耗水量为80立方米左右,约占全生育期总耗水量的40%。
土壤干旱,影响根系和地上部分的生长,也影响开花,甚至使开花中断,干旱板结的土壤常使果针不能入土。
此期间南方多雨地区则要注意,当土壤含水达到土壤最大持水量的80%时,会造成茎叶徒长,开花减少,甚至影响荚果的正常发育。
结荚期土壤水分过多或过少,对荚果的发育影响很大,每亩(667平方米)耗水量约80立方米。
据统计:苗期土壤水分控制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50%左右,花针期70%左右,结荚期60%左右,饱果期50%左右较为适宜。
3、日照花生属短日照作物,对光周期并不太敏感。
在幼苗期光照时数180小时。
开花下针期,对光照反应很敏感。
光照弱主茎增长快,分枝少,盛花期延迟。
良好的光照,可使节间短,分枝多,生长健壮,花芽分化良好。
据统计,开花下针期需要的光照时数约175小时。
结荚期光照时数为280小时。
饱果成熟期光照时数400小时以上。
4、土壤花生对土壤的要求不甚严格,但以疏松的沙土、砂砾土或砂壤土为适宜,以利果针入土、荚果发育和收获。
对微酸性土壤亦有一定适应能力,是开发红壤土的先锋作物;但酸性偏高的土壤酸度需施用石灰等钙质肥料中和。
5、养分花生耐瘠能力较强,施用少量肥料可获得相当产量。
但要迅速提高花生单产,科学施肥是基本措施之一。
据对花生营养元素要求及吸收动态的研究结果,每亩(667平方米)产花生266.5-290公斤左右时, 需要吸收氮素(N)16.01-19.46公斤,磷素(P2O5)3.38-3.89公斤,钾素(K2O)7.8-10.24公斤。
每产100公斤荚果约吸收氮(N)5-7公斤,磷(P2O5)1.3-1.4公斤,钾(K2O)2.9-3.5公斤,花生对主要营养元素的吸收量是氮>钾>磷>钙。
据研究亩(667平方米)产150公斤左右花生的根瘤菌,每亩(667平方米)可固氮5-7.5公斤,相当于硫铵25-37.5公斤。
钙肥能调节土壤酸度,改善花生营养状况,并促进氮的代谢,减少空壳,提高饱果率。
花生器官对钙质的吸收利用功能不同,根系吸收的仅能向上运输,很少能转运供应荚果发育。
为了使果针和荚果能直接吸收利用土壤中的钙,宜撒施在结荚区的土壤中。
不同类型品种对钙的需要量不同,珍珠豆型较低,普通型较高。
苗期施氮不宜过多。
依据土壤情况施用硼等微量元素效果显著。
氮、磷、钾和硼均可根外追肥。
6、根瘤菌生长环境土壤中的花生根瘤菌受根系分泌物的吸引,通过表皮细胞进入皮层细胞内分裂繁殖,使细胞受刺激而形成根瘤。
这个时期是寄生关系,而后根瘤菌固氮活动加强,才成为共生。
花生生育末期,由于根系折断,根瘤破裂,根瘤菌又回归土中营腐生生活。
适宜根瘤菌繁殖的温度为18-30℃,水分为土壤最大持水量的60%左右,pH5.5-7.2。
土壤中硝酸态氮过多时,对根瘤菌固氮有抑制作用,故生长初期应适当控制氮素的施用。
增施磷、钾、钙肥能促进根瘤菌繁殖及提高固氮能力。
三、选地整地1、选地:花生不耐连作,重茬花生表现棵小叶黄早落路叶、病虫多、果少果小。
合理轮作,特别是水早轮作对防治花生枯萎病(包括青枯病、冠腐病)具有良好的效果。
花生地上开花地下结荚,良好的花生田应耕作层深厚、结荚层疏松、肥力较高等基本条件。
据测定:耕作层厚度一般为30公分,上部结荚层厚度一般为10公分的松软土层,有利果针入土结荚。
2、整地:花生是深根作物,整地做到二犁二耙,适当加深耕作层,使其达到平整、疏松、细碎、平整、无杂草。
有利于提高产量和品质。
最好在冬秋耕的基础上,早顶凌耙地,以利蓄水保墒,提高地温。
耕翻深度一般冬耕26-33公分,春耕14-17公分为宜。
四、施足基肥花生基肥施用量一般应占施肥总量的70-80%,一般以腐熟的有机质肥料为主,配合过磷酸钙与无机复合肥料,有条件的最好使用优质有机无机复混肥料。
基肥的氮、磷、钾可按1:1:2的比例施用。
第一次犁耙后,一般亩(667平方米)施腐熟农家肥1500-2000公斤、过磷酸钙25公斤、“海状元”有机无机海藻复混肥(12-6-12含量)40公斤;农家肥用量不足时应使用“海状元”有机无机海藻复混肥(12-6-12含量)80-120公斤,然后再进行第二次犁耙。
对酸性壤土,可撒施适量石灰。
重茬严重的田块,每亩(667平方米)应使用“海状元”海藻微生物菌肥20-40公斤或“海状元”重茬剂10-20公斤,在播种时集中作盖种肥,以利防治病害、促根保苗、确保幼苗健康生长。
五、种子处理1、播前晒种选种播种前带壳晒种l-2天,最好在土晒场上晒,以免高温损伤种子。
剥壳应在播种前 l-2天,随剥随播,避免过早剥壳使种子吸水受潮、病菌感染或机械损伤。
剥壳后应把杂种、秕粒、小粒、破种粒、感染病虫害和有霉变特征的种子拣出,特别要拣出种皮有局部脱落或子叶轻度受损伤的种子。
余下饱满的种子按大小分成两级,饱满大粒的作为一级,其余的作为二级。
据试验:一级种子(每100粒重90克)比二级种子(每100粒重70克)增产8.9%。
2、药剂拌种播种时,每亩(667平方米)种子使用“海状元”育苗菌剂500克或“海状元”微生物菌肥1公斤进行拌种,先将花生种沥水弄湿,然后将菌剂或菌肥均匀撒入,并轻轻翻动,使花生种都均匀沾上,稍晾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