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评分(1)[新版].ppt

合集下载

创伤评分 (1)

创伤评分 (1)

2.创伤指数
创伤指数(trauma index,TI)是根据受伤部 位、损伤类型、循环、呼吸和意识状态五个方 面对病人进行评分。各项指标分为四级 (1,3,5,6分),以各项总分评定损伤严重程度, 将危重伤员与一般伤员区分开,合理分流,判 断预后。 TI≤9为轻度或中度伤,只需普通急 诊治疗;10~16为中度伤,需住院治疗,多为 单一系统损伤,无生命危险;≥17为极重伤, 常为多发伤,有死亡可能。21分以上死亡率剧 增。
损伤严重度评分(injury severity score, ISS)
TRISS法 ASCOT法
APACHE评分
简明损伤定级( AIS)
AIS是以解剖损伤为定级标准,用一 种简单的数字编码来表示损伤的程度, 每个数字都表达一定内容,其目的是便 于计算机处理。主要包括解剖部位和 损伤程度。
简明损伤定级( AIS)
院前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分
院前评分是指从受伤现场到医院确定 性诊断前这段时间内,医护人员对病人 进行伤情严重度定量判断的方法,其手 段是用记分多少加以评定。主要用于现 场分类,使病人能尽快后送并得到合理 治疗。
1.院前指数
院前指数(prehospital index, PHI) 以收缩压、脉搏、呼吸和意识四项生 理指标为依据,每项指标分别记0~5 分,最高总分为20分。0~3分为轻伤, 4~20分为重伤。如果伤员合并有胸 部或腹部穿透伤,总分加4分。 PHI判断重伤的灵敏度为94.4%,优 于其他院前评分。
创 伤 评 分
创伤评分系统是对病人的伤情分析、评 估和后送的主要依据。通过定量评分估计损 伤严重程度,决定后送单位、进行合理治疗、 预测结局、评价疗效、对不同救治单位的治 疗水平进行比较等。通常分院前和院内评分 两大系统。 国外采用创伤评分始于50年代,70年代后得 到普遍推广.中华创伤学会于1987年成立创伤 评分组,1992年召开了首届创伤评分会议 .

创伤评分(完整版)

创伤评分(完整版)

创伤评分系统(ISS-RTS-TRISS)一、损伤严重度评分(ISS)(一)、ISS定义:身体3个最严重损伤区域的最高AIS分值的平方和。

(二)、简明损伤定级法AIS:1、何谓AIS:AIS是对器官、组织的损伤进行量化的手段。

按损伤程度、对生命威胁性的大小将每个器官的每一处损伤评为1—6分。

标记为AISX,(X为1~6或9)。

目前执行的是AIS-90版的评分原则。

2、AIS-90的评分原则:AIS-90的评分原则分数(分级)意义举例标记1 轻度伤一般区域皮肤伤(10cm或100c㎡) AIS12 中度伤脾浅表的挫伤AIS23 较重伤包膜下脾破裂AIS34 严重伤,但无生命危险脾段破裂,组织丢失AIS45 危重伤,具有死亡可能脾门破裂,大块毁损AIS56 极重伤,基本无法抢救脑干伤、头颈离断、躯干横断、肝撕脱AIS69 有伤不详(NFS)资料不详,无法评分者AIS9 NFS:指伤势缺乏进一步描述,评分从低。

(三)、ISS评分原则1、ISS的有效范围为1—75。

2、ISS=75只见于两种情况:(1)有三个体区都含有AIS5的损害。

根据ISS 的定义,52+52+52=75计算结果是75。

(2)规定全身任何一个损伤达到AIS6,则ISS自动升值为75。

3、当AIS评分为9即“xx损伤NFS”时,9不能用来计算ISS值。

(四)、ISS法的人体分区(六区):1、头颈:包括颅、脑、颈部、颈椎和颈脊髓。

2、面部:包括五官和颌面部软组织与骨骼。

3、胸部:胸壁软组织和骨性胸廓、胸内脏器、膈肌、胸椎和胸段脊髓。

4、腹部和盆内脏器:腹壁、腹腔和盆腔脏器、腰椎和腰部脊髓与马尾。

5、四肢、骨盆和肩胛带损伤:扭伤、骨折、脱位和断肢;但不包括颅骨、脊柱、肋骨架损伤。

6、体表伤:包括体表任何部位的皮肤撕裂伤、挫伤、擦伤、烧伤等。

(五)、ISS对死亡的预测价值:一般将ISS=16定为重伤的解剖标准。

ISS评分为16时有10%的死亡可能,当ISS值增加时死亡率更高。

创伤评分精品PPT课件

创伤评分精品PPT课件
35
某成人多发伤患者各部位AIS及ISS值计算表
ISS区域 ⑴头
/颈部 ⑵ 面部 ⑶ 胸部 ⑷ 腹部
/盆腔 ⑸四肢 /骨盆 ⑹ 体表
损伤
AIS编码 最高AIS分值 AIS分值平方
脑干挫伤
140204. 5
5
25
大脑挫伤
140602. 3
鼻骨开放性骨折 251002. 2
2
右侧第8、9肋骨骨折 450202. 2
计算ISS的一般原则: 本法把人体分为6个区域,ISS是身体3个
最严重损伤区域的最高AIS值的平方和。 ISS=AIS12+AIS22+AIS32
34
2.损伤严重度评分
( injury severity score, ISS)
ISS的分区: ⑴ 头或颈部 :脑、颈髓、颅骨、颈椎骨、耳 ⑵ 面部:口、眼、鼻、颌面骨骼 ⑶ 胸部:内脏、横膈、胸廓、胸椎 ⑷ 腹部或盆腔内脏器、腰椎 ⑸ 四肢或骨盆、肩胛带 ⑹ 体表
( abbreviated injury scale ,AIS ) 例: 上肢尺骨粉碎骨折 AIS为:7 5 32 04.3 胸部乳房撕脱伤 AIS为:4 1 10 00.2
19
损伤程度
特殊性质的损伤 具体的解剖结构
解剖结构类别 身体区域
例: 上肢尺骨粉碎骨折AIS为:7 5 32 04.3
12
分值 4
321 0
意识状态 13~15 9~12 6~8 4~5 3
GCS
呼 吸 10~29 >29 6~9 1~5 0
(次/分)
收缩压 > 89 76~89 50~75 1~49 0
(mmHg)
1989年修订
9
3.修正的创伤记分

创伤评分

创伤评分

GCS 13~15 9~12
6~8 4~5
3
具体内容
收缩压 呼吸次数 分值
89
10~29
4
76~89
29
3
50~75
6~9
2
1~49
1~5
1
0
0
0
分类之二
院内评分系统
院内评分系统
➢ AIS-ISS评分系统 ➢ APACHE II评分系统
院内评分系统之一
AIS-ISS评分系统
AIS—ISS评分
类选对照表 (Triage Checklist)
适用于大批伤员的现场抢救时。1985 年由Kane提出这种不用计分的类选法。其 特点是能迅速在现场简单准确地将有生命 危险的重伤员区别出来迅速转运,该法包 括七项指标。
凡具有下述之一者即属首批转送对象
➢收缩压90,脉搏120,呼吸30或12 ➢头颈胸腹或腹股沟穿透伤 ➢意识丧失或意识水平很差 ➢腕或踝以上的创伤性截肢 ➢连枷胸 ➢有二处或二处以上的长骨骨折 ➢自46m以上高处坠落
意 识 嗜睡
3 4(5)
6
背部 挫伤
胸部
头、颈、腹
穿刺伤 钝伤、子弹伤
BP 60~100 BP60
呼吸困难 发绀
恍惚
半昏迷
BP 0 无呼吸困难
深昏迷
结果判断:
➢ 轻伤或中度伤≤9分 ➢ 重度伤10~16 分 ➢ 极重 ≥17分
注:现场急救人员可根据该指数有选择地将 总分10的送创伤中心或大医院
院前评分系统之二
➢轻度:1 ➢中度:2 ➢较重:3 ➢严重:4 ➢危重:5 ➢最危重:6 (存活可能性极小)
如在胸部创伤:
➢ 疼痛或胸壁强硬为1分 ➢ 单纯的胸骨或肋骨骨折为2分 ➢ 多发性肋骨骨折不伴呼吸障碍为3分 ➢ 胸壁软化为4分 ➢ 主动脉裂伤为5分

创伤评分

创伤评分

TI≥29分: 80%患者于1周内死亡
编辑版ppt
7
2.创伤记分
(trauma score, TS)
分值
0
12
3
45
A呼吸次数
0
<10 >35 25~35 10~24
(次/分) B呼吸幅度
浅或困难
正常
C循环收缩压
0
<50 50~69 70~90 >90
(mmHg)
D毛细血管充盈 无充盈 充盈迟缓 正常
6
头、颈、腹 钝器伤、子弹伤
测不到 <50 无呼吸 深昏迷
1971年提出,1974年修改
编辑版ppt
6
1.创伤指数
(trauma index, TI)
TI分值范围:5~37分
分值愈高,伤情愈重
TI≤9分: 轻度伤
TI=10~16分: 重度伤
TI≥17分: 严重伤,死亡率50%
TI≥21分: 病死率剧增
Hello!
编辑版ppt
1
创伤评分
编辑版ppt
2
创伤评分系统
创伤评分是将患者的生理指标、解剖指标和诊 断名称等作为参数并予量化和权重处理,在经数学 计算出分值以显示患者全面伤情严重程度的多种方 案的总称。 目的:估计病情,预测预后
创伤救治工作评定的统一标准 创伤流行病学研究
编辑版ppt
3
创伤评分系统分类
<85
呼吸 (Respiration) 正常
异常
无自主呼吸
(浅或费力、>35次/分 )
胸腹压痛( Abdomen) 无压痛
胸或腹压痛
连枷胸、板状腹
或穿通伤
运动 ( Motor)
遵嘱动作 只有疼痛反应

创伤评分

创伤评分
11~13
5
14~15
2.创伤记分
(trauma score, TS)
TS分值范围:1~16分 分值愈低,伤情愈重。
1~3分:生理紊乱大,死亡率高达96%。 4~13分:生理紊乱显著,抢救价值大。 14~16分:生理紊乱小,存活率高达96%。
3.修正的创伤记分
(revised trauma score, RTS)
无反应
语言 (Speech)
回答切题 错乱、无伦次
1980年提出,1985年修订
发音听不懂或 不能发音
✓5.CRAMS评分
CRAMS分值范围:0 ~ 10分 分值愈低,伤情愈重。
9~10分:轻伤 7~8分:重伤 ≤6分:极重伤 CRAMS>7 分:死亡率为0.15% CRAMS<7 分:死亡率为62%
例:
上肢尺骨粉碎骨折AIS为:7 5 32 04.3
解 剖 身结 体构 区类 域别
具特 体殊 的性 解质 剖的 结损 构伤
12
34
胸部乳房撕脱伤AIS为:4 1 10 00.2
A
I
损 伤 程 度
S 分 值
56 . 7
(02~99):该区各个 器官按照英文名词的 第一个字母排序。
例:
上肢尺骨粉碎骨折AIS为:7 5 32 04.3
1. 简明创伤评分( abbreviated injury scale , AIS ):是单发伤编码定级的方法。
2. 损伤严重度评分( injury severity score, ISS):是多部位、多发伤和复合伤的编码 定级方法。
1.简明创伤评法
( abbreviated injury scale ,AIS )
的性 解质 损 剖的 伤 结损 程

院前创伤评估与处置 ppt课件

院前创伤评估与处置  ppt课件
亟需救援者的 干预措施
控制大出血 开放气道(如果是儿童,给予2次 人工呼吸) 胸部减压 注射解毒剂
SALT分拣流程
可以行走 第三位评估
招手/遵嘱动作 第二位评估
静止/存在明显的生命威胁 第一位评估
呼吸 死亡 ppt课件
服从指令或有自主活动? 有外周脉搏? 无呼吸困难?
大出血得到控制?
全部符合
不符合任何一条
ppt课件
2
院前创伤急救包含两个水平的救护
1、BLS:气道管理(手法开放气道、经口和经鼻气道辅助用具、球 囊面罩)、心肺复苏、体外自动除颤、出血控制、骨折和脊柱固定。
2、ALS:高级气道干预(气管插管、环甲膜穿刺、切开)、静脉置 管、补液、给药、心电监护和手动除颤、胸腔穿刺减压等。
ppt课件
3
关键操作
谢谢观看
3p1pt课件
患者情况:
患者呼吸困难,呼吸频率30次/分,心率110次/分,桡动脉可触 及,搏动弱,GCS评分11分(睁眼反应3分,语言反应3分,运动反 应5分)。伤员大约二十五六岁,没有系安全带,骨盆挤压试验阳性, 左脚踝开放性骨折,出血较多,附近地上约有1L血液。
1、患者情况严重吗?有哪些危及生命的因素? 2、如何进行气道管理? 3、如何控制出血?
5没有干扰判断的其他部位严重疼痛每次移动或进行操作治疗后生命体征和病各部位创伤的关键处置举例创伤部位关键处置颅脑外伤预防低血压和缺氧必要时气管插管gcs8分颈部创伤脊柱限制运动胸部创伤稳定气道呼吸循环处理连枷胸开放性气胸张力性气胸等腹部创伤血压控制脏器外露的处置等骨盆骨折骨盆固定四肢创伤止血固定抗休克背部脊柱脊柱限制运动案例
四肢创伤 止血、固定,抗休克
背部脊柱 脊柱限制运动
2p9pt课件

创伤严重程度评分 PPT课件

创伤严重程度评分 PPT课件

格拉斯哥昏迷分级(GCS)
睁眼反应
自动睁眼
计分
4
言语反应 计分
回答正确 5
运动反应
按吩咐动作
计分
6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呼唤睁眼
刺痛睁眼 不能睁眼
3
2 1
回答错误
乱说乱讲 只能发音 不能言语
4
3 2 1
刺痛能定位
刺痛能躲避
5
4
刺痛肢体屈曲 3 刺痛肢体过伸 2 不能运动 1
GCS=睁眼+言语+运动分值 GCS分值15—3 GCS 15为正常,≤8昏迷
RTS分值权重处理 GCS×0.968+SBP×0.7326+ RR×0.2908 最高值为8.0408,最低值为0
院 前 评 分 力 求 准 确 勿漏掉重伤员
院内评分 确定诊断后 诊断名称 年龄 生理指标 TS RTS
AIS Abbreviated Injury Scale 自1971起,现已修订为AIS98 将人体分为头、面、颈、胸、腹、脊柱、上肢、 下肢和未指明 9个区域 每个伤分为轻、中、重、严重、危重和最严重 6个级别,分别记1、2、3、4、5、6分 用于评定一个伤的严重程度 多发伤或一个区域中的最重伤称为MAIS
医学中量化方法的应用: 单—参数→多参数 参数量化→权重量化 简单计算→逻辑分析、统计数学 手工作业→微机 量化标准,各自→地区、世界化
各学科创伤有ICD,—CM分类 有严重程度的描述标准 多处、多发、复合伤 伤员总体伤情怎样判断? 必须有伤情量化标准创伤评分
创伤评分 伤情严重程度量化方案的总称 伤员生理指标 / 和解剖指标 量化 权重处理 数学计算 数字结果
Injury Severity Scoring (创伤评分)

创伤评估与处理ppt课件

创伤评估与处理ppt课件
在伤后12h后处理
创伤病理生理
局部炎症反应 全身反应
创伤免疫与应激反应:
基础代谢率高
创伤代谢变化
儿茶酚胺大量分泌 糖原、脂肪分解加速 蛋白质合成减少
是指同一致伤因子引起的两处或两处以上的解剖部位 或脏器的创伤,且至少有一处损伤是危及生命
多发性创伤-多发伤
临床特点
多发伤的发生率高:大多为健康、有劳动力的青壮年 应激反应严重、伤情变化快、死亡率高 病情复杂,容易漏诊、误诊 处理复杂,常易顾此失彼 伤情重、常有严重低氧血症、休克发生率高 伤后并发症多和感染率高
腹部
骨盆 四肢 脊椎
多发伤诊断时易犯错误
为表面现象所迷惑 肢体的畸形、体表的出血、往往引起注意, 而隐匿的出血和神经、血管损伤的并发症极易漏诊 伤情彼此交错、互相影响不利于正确诊断 颅脑损伤在出现脑疝时,常有血压升高,从而掩盖 了失血性休克时的低血压,影响了正确诊断,而颅 脑损伤在治疗上要限制补液量,而失血性休克则需 快速补充血容量,这就构成治疗上的一对矛盾
评分
2 1 0 2 1 0 2 1 0 2 1 0 2 1 0Leabharlann 呼吸胸腹部运动
语言
RTS 评 分 法
项目
呼吸频率 (次/分)
程度
10~29 >29 6-9 1- 5 0 >89 76-89 50-75 1-49 0
记分
4 3 2 1 0 4 3 2 1 0
收缩压 mmHg
昏迷评分(GCS) 13~15 9~12 6~8 4~5 3
辅助检查:胸腔穿刺、胸片、CT、B超、胸腔镜
特征
△张力性气胸
呼吸困难 气管偏向健侧 听诊:呼吸音(同侧)↓ 叩诊:过清音(同侧) 颈V怒张 肋间隙饱满

创伤的评估与处理课件

创伤的评估与处理课件

?
无自主呼吸
? 胸腹部 无压痛
?
有压痛
?
腹壁紧张,连枷胸,或胸腹部贯穿
? 运动 正常
?
对痛刺激有反应,但非去大脑强直
?
对痛刺激无反应,或去大脑强直
? 语言 正常
?
错乱
?
不能理解的言词
?
评分
2 1
0 2 1 0 2 1 0 2 1 0 2 1 0
创伤评估法
? 对现场评估: 是否安全
? 对病人的评估: 初步评估
? 昏迷转为清醒的 -----脑震荡
? 有持续昏迷史 --------脑挫裂伤
? 有昏迷后清醒再昏迷者 ---硬膜外血肿
? 瞳孔大小变化:
? 双侧瞳孔缩小 ---中、延脑损伤
? 一侧瞳孔散大 -----脑疝
? 锥体束征存在:(失语、痉挛性瘫痪、腱反射 亢进、引出病理反射)脑挫裂伤、颅内血肿
? 去大脑强直:脑干损伤
心包填塞:查找三联征
?特征:
? 低血压,脉压小 ? 奇脉:吸气时桡动脉搏动消失,心音低
而遥远 ? 颈静脉怒张
处理
?心包穿刺 ?心包减压术
腹部评估
? 腹部是否有挫伤 ? 膨隆、压痛、反跳痛、肌紧张 ? 听诊:肠鸣音 ? 叩诊:移动性浊音 ? 辅助检查:腹腔穿刺、灌洗、B 超 、 CT、
腹腔镜
骨盆评估
创伤严重程度分类
? 危重伤:创伤严重危及生命需要紧急手 术 或治疗。
? R﹤10次/分或﹥35次/分;Cap再充盈时间﹥ 2秒; P≥120 次/分或﹤ 50次/分;意识障碍严重。
? 重伤:伤员生命体征稳定,需手术治疗,允许 有一定的时间做术前准备和检查,力争在伤后 12小时之内急救处理。

创伤评估与急救ppt

创伤评估与急救ppt

搬运
就地取材
01
可以利用身边的物品,如床单、毛巾等来制作搬运工具。
单人背负
02
对于轻伤患者,可以采用单人背负的方式进行搬运。
双人搀扶
03
对于较重的患者,可以采用双人搀扶的方式进行搬运,以确保
患者的安全。
04
特殊创伤的急救
颈椎创伤
总结词
颈椎创伤是一种严重的创伤类型,可能导致脊髓和神经根损伤,需要紧急治疗。
03
急救措施
止血
指压止血
用手指压住出血的部位,让它不出血,然后迅速送往医院。
加压包扎
对于大出血,需要用止血带、毛巾等物品进行加压包扎,以减少出血量。
屈肢加垫
将棉垫或者折叠的毛巾放在肘关节前方或者膝关节下方,使血管受压,达到止血的目的。
包扎
01
绷带包扎
用绷带围绕受伤部位进行包扎,以保护伤口并减少感染的风险。
有效救治。
培训和教育的重要性
1 2
专业培训
加强医护人员创伤评估和急救的专业培训,提 高其技能水平和应对能力。
普及教育
开展公众的急救知识和技能的普及教育,提高 公众在紧急情况下的自救和互救能力。
3
演练与实战
组织定期的创伤评估与急救演练,提高医护人 员在实战中的应对能力和协同作战水平。
THANKS
感谢观看
症状
颈椎创伤可能导致颈部疼痛、僵硬、活动受限,严重时可能引起四肢瘫痪、呼吸肌麻痹等 。
急救措施
保持呼吸道通畅,稳定颈椎,避免二次损伤词
胸部创伤可能引起呼吸困难、内脏损伤等严重后果,需要紧急处理。
02
症状
胸部创伤可能引起胸痛、呼吸困难、咯血、血胸等症状,严重时可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最新.
5
院内创伤评分
• 简明损伤定级 • 损伤严重度评分 • 新损伤严重度评分 • 解剖要点法 • 最高AIS值评分 • 基于国际疾病分类编码的损伤严重度评分 • 创伤及损伤严重程度评分法 • 创伤严重特征评估法 • 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
最新.
6
院前创伤评分
最新.
7
类选对照指标
• 类选对照指标(Triage Checklist),1985年由Kane提出,不需计分。 规定院前急救人员对伤员迅速检查后,应优先快速将伤员转送医院的 几项指标:
最新.
23
2级—中度创伤
1.全身: (l) 大面积挫伤、擦伤。撕裂伤或撕脱伤(撕裂长度< 7.62cm ) ; (2) 面积为10~20%的Ⅱ°或Ⅲ°烧伤。 2.头颈: (I) 伴有或无颅骨骨折的颅脑伤, 意识丧失不超过15 分钟, 无遗忘症; (2) 无移位的颅骨或领面骨折; (3) 眼及附件 裂伤, 视网膜剥离; (4)体检或X线检查发现有异常严重的头部 伤。
• AIS将人体划分为头、面、颈、胸、腹和盆腔、脊柱、上肢、下肢、 体表共9个部位。按组织器官解剖损伤程度,规定了每处损伤1~6分 的评分标准,将AIS逐项记录。
• AIS≥3分为重度损伤,6分属于几乎不能救治的致死性损伤。生命威胁 较小的器官如胃、小肠、大肠和膀胱等的最高分值≤4分
最新.
21
先定级
最新.
19
简明损伤定级标准
• AIS发展简史和国内应用 • 1969年美国医学会(AMA)和机动车医学发展会
(AAAM)制定了AIS。使用中逐步改进,几易其 稿,已先后有1985、1990、1998和2005四个修 订版本。重庆市急救中心已先后将每一修订版本 向国内翻译介绍。
最新.
20
AIS基本内容
创伤评分系统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急诊外科 游
最新.
1
概述
• 早在20世纪50年代,国外就开始用量化的方法来评定创伤的严 重程度;
• 现在创伤评分始于20世纪70年代; • 时至今日,科研和临床使用的创伤评分已达数十种; • 创伤评分无论在伤情评估、治疗方案的制定、治疗顺序的合理
安排、治疗方法的选择、治疗预后估计、治疗效果和抢救水平 认定等方面,都是一项基本依据,也是临床资料能否进行国内 外交流的重要条件之一。
≤6分极重度。将≤8分作为应立即转送伤员到医院的标准。
最新.
11
CRAMS评分法
最新.
12
创伤记分法(Trauma Score,TS)
• 1981年由Champion等提出 • 根据呼吸频率和幅度、收缩压、毛细血管充盈状况和格拉
斯哥昏迷指数(GCS)计分,5项分值相加 • 总分1~16分 • 分值越低伤情越重,≤12分为重伤,应即转送医院。
最新.
2
创伤评分的临床意义
• 评价病人病情严重程度和预测病人预后; • 用评分衡量治疗和护理效果,动态评分用以调整治疗方案和策略; • 用评分知道临床治疗方案和治疗时机的选择; • 预测病人住院时间和医疗费用; • 作为单个病人类选治疗,进入ICU或脱离监护的准入、准出标准; • 作为ICU质量控制和评价的标准,指导ICU资源的配置和利用; • 评价护理工作质量和调整护理资源; • 用评分控制研究分组的可比性; • 用评分了解病情严重度和某些特异性诊断标志物或物质的关系; • 用于学术交流
面进行评定
• 总分越高,伤情越重 • 总分≤9分为轻损伤,门诊治疗即可
10~16分为中度伤; ≥ 17分为重度,应收住院治疗; ≥ 21分则病死率剧增 ≥ 29分则80%在1周内死亡
最新.
16
创伤指数
最新.
17
院内创伤评分法
最新.
18
• “简明损伤定级标准”(Abbreviated injury scale,AIS) 和“损伤严重度评分法”(Injury Severity Score,ISS), 以及具有重要相关性的“器官损伤定级标准”(Organ Injury Scale,OIS)是目前使用较多的评分定级方法。
• 1 级轻度; • 2 级中度, • 3 级重度(无生命危险) ; • 4 级重度(有生命危险) , • 5 级危重(死活未定)。
最新.
22
1级—轻度创伤
1.全身: (l) 一般性疼痛; (2) 小撕裂伤、挫伤和 擦伤; (3) 全部为Ⅰ°或小面积Ⅱ°或Ⅲ°烧 伤。
2.头颈: (l) 伴有头痛或眩晕的颅脑伤( 神志清醒) ; (2) 体检或X 线检查无异常发现的头部伤; (3)眼部损伤 或挫伤; 玻璃体、视网膜出血。 动受限。 3.腹: 肌肉疼痛或烧伤。 4.四肢: 轻度扭伤或指( 趾) 骨骨折或脱位。 5.胸: 肌肉疼痛或胸壁活
透伤另加4分。
最新.
9
院前指数,PHI
最新.
10
CRAMS评分法
• 1982年由Gormican等提出 • 根据循环、呼吸、腹和胸部、运动和语言表现,按正常、
轻度和重度改变,各项分别记2、1、0分。 • 正常总分10分,又称“五功能记分法”。 • 按此法,分值越低伤情越重,9~10分轻度,7~8分重度,
最新.
3
创伤评分分类
适用范围和目的分类
• 院前评分
着重于伤者的去向和现场处理
• 院内评分
着重于指导治疗、估计伤员的预后和评估救治质量
最新.
4
院前创伤评分
• 创伤指数 • 创伤评分 • 修正创伤评分 • CRAMS计分法 • 院前分类指数 • 病伤严重度指数 • 类选对照表 • 类选指数 • 类选计分法 • 现场类选标准 • 医院前类选示意图
最新.
13
创伤记分法(Trauma ScorTrauma score,RTS)
• 1989年由Champion等对原TS法作出修正 • 因呼吸幅度和毛细血管充盈状况2项实用意
义不大而删去,其他计分标准也有调整。
最新.
15
创伤指数
• 1971年由Kirkpatrick JR等提出,1974年 Ogawa等对此进行了修改 • 按照损伤部位、损伤类型、循环(血压、脉搏)、呼吸和神志等五方
– 收缩压<90mmHg,心率>120次/分,呼吸>30次/分或<12次/分; – 头、颈、胸腹或腹股沟穿透伤; – 意识丧失或严重障碍; – 腕、踝以上毁损离断上; – 连枷胸; – 两处以上长骨骨折; – 5m以上高处坠落伤。
最新.
8
院前指数,PHI
• 院前指数,Prehospital index • 1986年由Kochler等提出 • 规定收缩压、脉搏、呼吸、意识4项生理指标0~5分的标准 • 各项计分相加,总分0~3分为轻伤,4~20分为重伤,腹腔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