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太阳家族》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青岛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16课《太阳家族》教案教学设计

青岛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16课《太阳家族》教案教学设计

青岛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16课《太阳家族》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太阳家族的成员和特点,掌握行星的基本特征。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和归纳信息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对太阳家族的探究,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太阳家族的成员和特点。

2.教学难点:行星的基本特征。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约5分钟)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是什么?我们要学习的主要是什么?2. 探究(约30分钟)1.展示太阳家族的模型或图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太阳家族的成员和特点。

2.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简单概括太阳家族的成员和特点,写在小黑板上。

3.学生结合太阳系、行星等相关知识,进行分析和总结,以小组为单位对太阳家族的成员和特点进行汇报。

3. 拓展(约10分钟)通过介绍类地行星、类木行星等行星的基本特征,引导学生了解行星的基本特征,从而更好地理解太阳家族的成员和特点。

4. 活动(约10分钟)利用投影仪播放相关视频,让学生通过有趣的视频了解更多关于太阳家族和行星的知识。

5. 总结(约5分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太阳家族的成员和特点,并结合行星的基本特征进行总结。

同时,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和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四、教学评估本节课的教学评估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学生在探究环节中的表现,包括参与程度、信息收集和整理能力。

2.学生在小组汇报环节中的表现,包括表述清晰、逻辑性强等方面。

3.学生在拓展和活动环节中的表现,包括对于相关知识的理解程度和兴趣程度等方面。

五、课后作业1.画出太阳家族的成员和特点,注明每个行星的简要特征。

2.通过阅读图书、浏览网页等形式,了解更多关于太阳家族和行星的知识,并进行简要总结。

小学科学21《太阳家族》(教案)

小学科学21《太阳家族》(教案)

小学科学21《太阳家族》(教案)太阳家族教案引言:《太阳家族》是小学科学21课本中的一篇内容丰富、生动有趣的文章,通过介绍太阳以及与太阳有关的天体,向学生展示了宇宙中的家族关系。

本教案旨在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太阳家族的概念以及太阳与其他天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一、教学目标:1. 理解太阳是我们太阳系的中心,其他行星绕着太阳运转的概念。

2. 认识太阳系中的行星、卫星和小行星。

3. 了解各个行星的基本特征,例如:大小、颜色、气候等。

4. 掌握太阳光的作用、太阳能的利用,以及太阳系对地球的重要性。

5.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 太阳家族的概念及其特点。

2. 各个行星的特征及其与太阳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1. 小学科学21课本《太阳家族》相关教学材料。

2. 太阳系的简图或模型。

3. 多媒体设备。

四、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10分钟)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与太阳家族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太阳及其他天体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太阳是什么?其他天体与太阳有什么样的关系?”。

步骤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讲解太阳的基本特征:太阳是一个恒星,是我们太阳系的中心,通过核聚变反应来提供光和热。

2. 介绍太阳系中的行星、卫星和小行星:通过简单的语言和图示,讲解地球、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以及月球等行星和卫星的特点。

3. 引导学生发现各个行星围绕着太阳运动,形成了太阳系的家族关系。

步骤三:情景模拟(15分钟)设计一个情景模拟的小游戏,将学生分成几组,每个小组代表太阳系中的一个行星。

让学生站在教室的不同位置,模拟行星围绕太阳运动的过程,通过这种活动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行星的运动规律。

步骤四:合作探究(2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行星进行探究。

给每个组一些小资料或手册,让学生利用图书馆或互联网等途径,了解各个行星的基本特征、表面颜色、气候条件等,并将自己的发现进行汇报。

2023年小学五年级《太阳的家族》教案

2023年小学五年级《太阳的家族》教案

2023年小学五年级《太阳的家族》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1.了解太阳的基本概念,并认识太阳在太阳系中的地位;2.描述太阳的特征和功能;3.认识太阳系中的行星,并了解它们与太阳的关系;4.探索宇宙的奥秘,激发学生对宇宙的好奇心。

二、教学内容1.太阳的定义- 了解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星体,是地球的主要能源来源;- 认识太阳的构造和特点。

2.太阳系的其他行星- 了解太阳系中的其他行星,包括水金火木土天王,通过图片和文字了解它们与太阳的关系。

3.宇宙的奥秘- 探索宇宙的奥秘,通过观察夜空中的星星和我们可以观测到的星座来增加对宇宙的认识;- 引导学生思考宇宙中是否存在其他生命体。

三、教学步骤1.热身导入- 利用图片或视频向学生展示太阳的照片,并引导学生谈论太阳的特征;- 提问:太阳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重要作用?2.学习太阳的基本概念- 引导学生认识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星体,是地球的主要能源来源;- 利用图示向学生介绍太阳的构造和特点,如太阳的气候带、太阳黑子等。

3.了解太阳系中的其他行星- 利用多媒体资料向学生展示太阳系中的其他行星,包括水金火木土天王;- 引导学生分析它们与太阳的关系,例如行星的运行轨道、大小等。

4.探索宇宙的奥秘- 使用星空投影机或投影仪,向学生展示星星、星座等的图像;- 引导学生观察星空,提出问题:宇宙中是否存在其他生命体?为什么?5.师生互动- 分发练习册,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与同学或老师进行讨论。

6.小结- 打开“太阳的家族”教案幻灯片,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并进行总结;- 引导学生回答问题:太阳在太阳系中扮演着什么角色?7.作业布置- 布置课后作业:根据所学知识,写一篇关于太阳的作文;- 提醒学生复习下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四、教学辅助材料1.多媒体投影仪或星空投影机2.太阳、行星的图片或视频素材3.课堂练习册4.作文纸五、教学扩展1.安排实地观察活动,带学生参观天文馆或观测星星;2.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深入了解太阳的相关知识;3.设计小型实验,观察太阳对地球的照射和能量传递。

太阳家族教学设计教案

太阳家族教学设计教案

太阳家族教学设计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太阳家族的组成以及每个行星的特点和位置。

2.掌握太阳家族的运行规律和宇宙间的相对位置。

3.发展学生对宇宙的探究兴趣和学习科学知识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判断能力。

教学内容:1.太阳家族的组成:太阳、八大行星、行星卫星、小行星、流星、彗星等。

2.太阳家族的运行规律:各行星绕太阳公转的规律、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规律等。

3.太阳家族的相对位置:各行星之间的距离和相对位置。

4.各行星的特点:例如,地球的自转、公转、四季变化等。

教学重点和难点:1.太阳家族的组成和每个行星的特点。

2.太阳家族的运行规律和相对位置。

3.学生对宇宙间的概念和现象的理解和分析。

教学方法:1.导入活动:通过展示宇宙中的星空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

2.视频教学:播放介绍太阳家族的相关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

3.实验教学:通过设立模型让学生亲自操作观察太阳家族的运行规律。

4.合作学习:让学生分组合作,互相讨论、分享所学知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活动1.教师展示一些宇宙中的星空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

2.跟学生讨论:你们知道什么是太阳家族吗?太阳家族中有哪些行星?这些行星在宇宙中的位置是怎样的?二、概念讲解1.通过视频或图片讲解太阳家族的组成和特点。

2.介绍太阳家族的运行规律和相对位置。

3.讲解各行星的特点和现象。

三、实验操作1.设立太阳家族的模型,让学生亲自操作,观察各行星绕太阳公转的规律。

2.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感受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规律。

四、小组合作学习1.分组讨论各种宇宙现象的原理和规律。

2.互相交流学习,丰富自己的知识。

五、课堂讨论1.整理学生的发言和疑问,进一步讨论太阳家族的各种现象和规律。

2.强调观察、分析和判断的能力对探索宇宙的重要性。

六、板书总结1.梳理太阳家族的组成、运行规律、相对位置和各行星的特点。

2.让学生对重点知识点有个直观的认识。

七、课堂检测1.开展小测验,测试学生对太阳家族知识的掌握情况。

青岛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16课《太阳家族》教案教学设计

青岛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16课《太阳家族》教案教学设计

青岛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16课《太阳家族》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 了解太阳系中的行星和恒星,并了解它们的特点。

2. 学习掌握行星和恒星的运动规律。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 了解太阳系中的行星和恒星。

2. 学习掌握行星和恒星的运动规律。

教学难点:1. 让学生理解行星和恒星的运动规律。

2. 帮助学生根据观察发现出行星和恒星的特点。

教学准备:投影仪、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实验器材、教学PPT等。

教学过程:Step1. 引入新课1. 导入: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新课叫《太阳家族》。

请大家先想一想,人们常常讲的太阳系是哪些天体组成的?2. 学生回答。

3. 教师说:这些天体就是我们要学习的——行星和恒星。

Step2. 了解科学知识1. 展示艾美特天文馆的太阳系吊环(实物模型)。

2. 老师介绍:这个吊环上共有8个行星,从内往外数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3. 老师出示图片,学生观察,分析并判断哪一个行星是最靠近太阳的,哪一个行星是最远离太阳的。

4. 老师出示太阳的图片,让学生认真观察太阳,引导学生说出太阳的特点。

5. 老师介绍行星的常见特点:行星有固态表面,较大的质量和表面引力,大气层,以及自转时产生的附加力的偏移等。

6. 接着讲述恒星的特点:比行星大,运动速度快,有自己的光芒等。

Step3. 学习运动规律1. 老师介绍行星公转的规律。

2. 老师出示图片让学生观察行星公转的轨迹,比较和分析行星公转的速度和轨道。

3. 接着讲述恒星的公转和自转规律,并引导学生思考他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4. 老师出示视频或实物让学生观察太阳的表面活动,比如太阳黑子、日珥、耀斑等,并引导学生思考太阳及其活动对地球有哪些影响。

Step4. 小结复习1. 回答问题:太阳系由哪些天体组成?2. 回答问题:行星和恒星有哪些特点?3. 回答问题:行星和恒星的运动规律有哪些?4. 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太阳系中的行星和恒星,并了解它们的特点、运动规律。

《太阳家族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科学青岛版2001》

《太阳家族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科学青岛版2001》

《太阳家族》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太阳家族的组成和结构;2. 掌握太阳系中各个行星的基本特征和运动规律;3. 理解地球的特殊性及其对人类的重要性;4. 增强对宇宙的探索和科学知识的兴趣。

导学内容:一、太阳家族的组成和结构1. 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占据太阳系总质量的99.86%;2. 太阳系包括太阳、行星、卫星、小行星、流星、彗星等组成;3. 行星按离太阳的遥近分为内行星和外行星,内行星有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外行星有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4. 太阳系还有许多小天体,如小行星带、柯伊伯带和奥尔特云。

二、太阳系中各个行星的基本特征和运动规律1. 水星:最靠拢太阳,表面温度极高,没有大气层;2. 金星:大气层浓密,表面温度高,有大量火山;3. 地球:适宜生命存在,有大气层和液态水,有一个天然的卫星——月球;4. 火星:表面有火山和峡谷,可能有过液态水的存在;5. 木星:体积最大,有红斑和浩繁卫星;6. 土星:有美丽的光环,有浩繁卫星和卫星系;7. 天王星:自转轴倾斜,有冰雪覆盖的表面;8. 海王星:最遥离太阳,有大气层和气体环。

三、地球的特殊性及其对人类的重要性1. 地球是宇宙中唯一已知存在生命的星球;2. 地球有适宜生命存在的气候和环境;3. 地球上有多样的生物和丰富的资源;4. 地球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需要珍惜和珍爱。

导学活动:1. 观看相关视频资料,了解太阳家族的组成和结构;2. 制作太阳系模型,展示各个行星的相对位置和特征;3. 分组进行太阳系探索任务,了解各个行星的特点和运动规律;4. 小组讨论地球的特殊性及其对人类的意义,提出珍爱地球的建议;5. 通过实验或观测,探究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规律。

导学评判:1. 完成太阳家族的组成和结构观点图;2. 书面描述一个行星的特点及其对人类的影响;3. 就地球的特殊性和珍爱提出个人见解;4. 参与太阳系探索任务并做出总结。

拓展延伸:1. 阅读相关科普书籍或文章,了解更多关于太阳系和宇宙的知识;2. 参观天文馆或天文观测活动,亲身感受宇宙的奇奥和壮丽;3. 参与科学实验或项目,深入探究地球和宇宙的奥秘;4. 加入天文爱好者俱乐部或科学探索团队,与同好分享和交流。

粤教版五年级下册小学科学《太阳家族》教案

粤教版五年级下册小学科学《太阳家族》教案

粤教版五年级下册小学科学《太阳家族》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材中的第四单元第五节,主题为《太阳家族》。

本节课主要介绍太阳系中的行星以及它们的特点和运动规律。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太阳系的组成和行星的特点,培养对宇宙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太阳系中的行星名称、顺序和特点。

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观察并描述行星的特点,了解行星的运动规律。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宇宙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索欲望。

三、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教学重点:行星的名称、顺序和特点,行星的运动规律。

教学难点:理解行星的运动规律,准确描述行星的特点。

四、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有关天体和星座的知识,对宇宙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对于太阳系中行星的特点和运动规律还不够清楚。

部分学生可能存在对行星名称和顺序的混淆,以及对行星特点的描述不准确等问题。

五、教学过程:第一环节:新课导入1. 教师展示一张太阳系的图片,并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问:“你们知道太阳系中有哪些行星吗?它们有什么特点?”2.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讨论,并引导他们思考行星的特点。

第二环节:概念讲解1. 教师通过幻灯片或展示卡片的方式,简要介绍太阳系中的行星(水金火木土)。

2. 教师讲解每个行星的特点,如大小、颜色、运动方式等,并与学生进行互动。

- 例如,教师可以说:“水星是太阳系中最小的行星,它的表面是灰色的,它绕着太阳公转的速度非常快,大约只需要88天。

”第三环节:行星顺序与特点的学习1. 教师提供行星卡片,每个卡片上写有行星的名称和特点。

学生根据卡片上的信息将行星按正确的顺序排列。

- 例如,学生根据卡片上的信息,将行星卡片按照“水金火木土”的顺序排列。

2. 学生分组,互相交流卡片上的行星特点,并进行讨论,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准确描述行星的特点。

- 例如,学生可以互相问答:“火星是什么颜色的?它的特点有哪些?”学生回答:“火星是红色的,它有火山和峡谷,表面上有许多红色的沙丘。

青岛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16课《太阳家族》教案教学设计

青岛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16课《太阳家族》教案教学设计

青岛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16课《太阳家族》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目标•了解太阳家族的成员及其特点;•理解恒星的构成和能量来源;•掌握观测天空的方法和注意事项;•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观测天空。

2.过程和方法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发现、思考和动手实践的能力;•引导学生使用科学工具和科学方法探究问题;•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分享学习成果的意识和能力。

3.情感和态度目标•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学生对自然界的敬畏和对科学的尊重;•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仔细思考和勇于提问的习惯和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太阳家族的成员及其特点;•恒星的构成和能量来源;•观测天空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2.教学难点•恒星的构成和能量来源;•观测天空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三、教学过程1.导入1.1 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老师向学生展示一张美轮美奂的夜空照片,让学生看一看这是什么,其中有些东西发光发亮,有些则不发光,探究为什么诱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1.2 导入“太阳家族”老师出示一张图片,告诉学生:这是太阳家族的成员。

请大家研究一下,看看有哪些成员,它们又有什么特点。

2.探究活动2.1 探究“恒星的构成和能量来源”•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实验,通过观察烛光和反射镜可以得到什么信息。

•完成小组讨论:烛光和恒星体的能量来源有什么不同。

•集体讨论并整理出恒星的构成和能量来源。

2.2 探究“观测天空”展示与观测天空相关的器材,进行解释和讲解(例:望远镜、千望镜、显微镜、太阳能望远镜等等),讲解观测天空的注意事项,包括天文望远镜的使用技巧与注意事项,以及白天观测和晚上观测的区别等等。

3.归纳总结老师和学生一起回顾本课所学的知识,强调太阳家族的成员及其特点、恒星的构成和能量来源、观测天空的方法和注意事项,让学生自己对此进行概括和总结。

四、教学方法本节科学课重在探究与实践,因此,老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探究法、讨论法、实验法、演示法、讲解法。

青岛版小学科学教案《太阳家族

青岛版小学科学教案《太阳家族

青岛版小学科学教案《太阳家族》第一章:太阳的认识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太阳的基本特征,如太阳的形状、温度、距离等。

让学生认识到太阳对地球的重要性,如提供光和热能,影响气候变化等。

1.2 教学内容:太阳的形状和大小太阳的温度和能量太阳与地球的距离和相互作用1.3 教学活动:观察图片:展示太阳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太阳的形状和大小。

感受太阳的热量:让学生站在阳光下,感受太阳的温度,并讨论太阳能量的来源。

测量太阳与地球的距离:使用尺子和绳子模拟太阳与地球的距离,让学生测量并理解两者之间的空间关系。

第二章:太阳家族成员的认识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太阳家族的成员,如行星、卫星、小行星等。

让学生知道各成员的特点和分类。

2.2 教学内容:太阳家族的成员及其分类各成员的特点和特征2.3 教学活动:观察图片:展示太阳家族的成员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各成员的形状和特征。

制作模型:让学生使用纸张和剪刀制作太阳家族的成员模型,并展示给同学们。

分类游戏:组织学生进行分类游戏,将太阳家族的成员按照特点和特征进行分类。

第三章: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如太阳风、太阳黑子等。

让学生知道太阳活动对地球环境和生活的重要性。

3.2 教学内容:太阳活动及其类型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和作用3.3 教学活动:观察图片:展示太阳活动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太阳活动的特点。

讨论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让学生分组讨论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并分享给全班同学。

角色扮演: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太阳活动对地球环境和生活产生的影响。

第四章:太阳家族与人类生活的关系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太阳家族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如太阳能的利用、植物的光合作用等。

让学生认识到保护太阳家族的重要性。

4.2 教学内容:太阳家族与人类生活的联系保护太阳家族的措施和方法4.3 教学活动:观察图片:展示太阳家族与人类生活相关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其关系。

小学科学教学案例:太阳家族

小学科学教学案例:太阳家族

小学科学教学案例:太阳家族一、【课标内容】学生对宇宙空间科学,发明和新技术等的关注和感受越来越多,积累了大量经验和问题。

教材以此为六年级科学探究活动的切入点和生长机,以地球的构造、宇宙新科技等为主要内容,展开科学探究活动,认识自然界事物现象的变化规律及应用,运用搜集整理信息,考查设计实验等各种方法进行综合探究学习。

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意识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与社会的发展带来好处,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关注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将得到培养。

《太阳家族》是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20课,探索宇宙单元的第一课时。

本课结合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知道太阳系中有八颗行星。

描述他们在太阳系中的相对位置。

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

让学生在搜集整理和制作模型中经历操作搜集整理信息等科学探究体验到探究的乐趣。

在与同学相互合作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学会分享,交流,总结。

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活动准备,介绍了各色的橡皮泥、纸板、铁丝、圆规、彩笔等本节课活动需要用到的材料。

第二部分,活动过程,此部分包括三个活动:活动一:说说我们知道的太阳家族。

通过重现学生交流的情景图,太阳系示意图及太阳系的组成。

提示学生将课前搜集的有关太阳家族的文字及图片资料进行交流。

说说自己对太阳家族的认识。

探究太阳家族。

通过重现学生交流的情景图。

行星的定义及行星的资料卡引导学生对太阳家族成员适合了解。

活动三,制作太阳系模型,通过呈现学生活动的情景图,八大行星体积对比的示意图,及八大行星与太阳距离、质量的比较表格,为学生进行模型制作提供了参考和依据,通过制作太阳家族模型的活动,使学生将获得的有关太阳家族成员及构成的信息加以巩固和应用。

第三部分,拓展活动,让我们查阅有关资料,了解彗星的彗尾是怎样形成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课后调查研究活动,拓展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

本课遵循查阅资料交流分享动手制作的探究活动让学生通过信息的整理归纳总结出规律。

小学科学20太阳家族教案

小学科学20太阳家族教案

小学科学20太阳家族教案太阳家族是小学科学课程中重要的一个部分,它以太阳为中心,包括了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及其他一些天体。

通过学习太阳家族,小学生可以开拓视野,了解宇宙的奥秘,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本教案将为您介绍一个适合小学科学课的太阳家族教学设计。

【导入活动】1. 天体观察:带领学生一起观察星空,鼓励他们描述各种天体的大小、亮度和形状。

通过观察让学生认识到太阳不仅是我们引导生活的星球,也是亿万颗星球的中心。

【知识讲解】2. 什么是太阳家族:向学生简单解释什么是太阳家族,它由太阳和围绕太阳转动的八大行星组成,这些行星分别是水金火木土天王星和海王星。

可以使用幻灯片或图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3. 太阳的特点:通过图片和视频等多媒体形式展示太阳的特点,如太阳的巨大体积、高温、光亮等。

让学生认识到太阳是地球生命存在的重要因素。

4. 八大行星的特点:分别介绍八大行星的特点,如水星离太阳最近、金星是最亮的行星、火星有红色的外表等。

可以使用图片和模型等教具进行展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实践操作】5. 太阳系地球模型制作:让学生利用纸板、铝箔纸等材料制作太阳系地球模型,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太阳和地球的位置关系,并记住其他行星的排列顺序和相对距离。

6. 归类练习:布置一道归类练习题,让学生根据行星的特点将它们归类为:靠近太阳的内行星和较远离太阳的外行星。

【拓展活动】7. 行星探索计划: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组研究一个特定的行星,他们需要了解该行星的大小、形状、轨道、气候、表面特征等信息,并用展板或海报的形式展示出来。

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深入了解太阳系中的其他行星。

8. 探索银河系:带领学生进一步探索宇宙,在地球科学教室中使用投影仪或VR眼镜展示银河系的宏伟和美丽之处。

同时,让学生了解银河系是如何组成的,太阳系在其中的位置以及银河系中其他星座和星球的信息。

【总结】通过这个太阳家族的教学设计,学生可以了解太阳家族的基本知识,认识到太阳的重要性,同时也能培养对宇宙和科学的兴趣。

《太阳家族》教学设计

《太阳家族》教学设计

《太阳家族》教学设计一、本课时所属单元教学内容概述及本课时在单元中的位置《太阳家族》是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宇宙》中的第一课时内容。

本单元由《太阳家族》《神秘星空》、《探索宇宙》、《未来家园》四课组成,主要研究太阳系、银河系的组成及大小、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建构未来家园的梦想等方面的相关内容。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知道了地球的结构特点、地表的变化、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及太阳的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将研究视角延伸到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乃至整个宇宙,拓展学生认识空间,形成对宇宙的宏观认识,激发学生探索宇宙、热爱科学的欲望。

本单元即是小学阶段了解和认识地球与宇宙的总结单元,也为中学阶段进一步探索宇宙知识做好了铺垫。

二、学情分析作为小学生,尤其是我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兴趣广泛,虽然对宇宙空间的知识了解的相对较少,但他们具有很强的探索宇宙空间秘密的欲望,并且已具备了初步的查阅资料的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自学能力、合作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与人交流能力的培养,让学生通过上网查阅资料,整理获得的资料,了解课内外的一些科普知识的同时,掌握一定的学习技能与技巧,同时,在探究宇宙的过程中,通过欣赏美丽的星空图图片,激起学生无限的遐想,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对宇宙奥秘深入探索的欲望,从而树立远大理想,只有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将来才有机会深入太空,遨游太空,开发太空,造福人类。

三、教学目标1、知道太阳系的组成及八大行星的排列顺序,初步认识八大行星的特点。

2、会查阅、整理从书刊电脑等途径获得的科学资料,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研究过程与结果,并与同学交流。

3、能制作简单的太阳系家族模型。

保持与发展想要了解世界乐于探究周围世界的欲望。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太阳系的组成及八大行星的排列顺序,初步认识八大行星的特点。

难点:建构八大行星的空间体系模型,制作简单的太阳家族模型。

五、教学准备学生搜集有关太阳系的知识并将搜集到的知识进行分类整理;准备各色橡皮泥、圆规、铁丝、纸板、彩笔,制作太阳家族模型;教师准备图片及视频资料六、教学过程设计导入新课:欣赏美丽的地球,(视频演示地球的白天与黑夜)关于地球同学们已经熟悉了,地球还有许多伙伴,关于他们还有许多奥秘需要我们去研究,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太阳的家族》,认识一下太阳系。

太阳家族教学设计教案

太阳家族教学设计教案

太阳家族教学设计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太阳家族的概念及其在宇宙中的重要性。

2. 掌握太阳家族中不同成员的特征和区别。

3. 了解太阳家族中的行星、卫星和小行星,并能够区分它们。

4. 引导学生思考太阳家族对地球的影响以及人类对太阳家族的研究价值。

二、教学内容
1. 太阳家族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a. 介绍太阳家族的概念和组成成员。

b. 探讨太阳家族在宇宙中的作用和地位。

2. 太阳家族中的行星
a. 简要介绍太阳家族中的行星。

b. 分析不同行星的特征和区别。

c. 引导学生思考行星的命名原则和组织。

3. 太阳家族中的卫星
a. 介绍太阳家族中的卫星。

b. 探究不同卫星的特点和功能。

c. 分析卫星对行星的影响和作用。

4. 太阳家族中的小行星
a. 讲解太阳家族中的小行星。

b. 探索小行星的来源和特征。

c. 引导学生思考小行星的研究意义和挑战。

5. 太阳家族对地球的影响
a. 分析太阳对地球的光热能供应和季节变化的影响。

b. 分析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6. 人类对太阳家族的研究价值
a. 探索人类对太阳家族的研究目的和方法。

b. 分析太阳家族研究对科学发展和人类探索宇宙的意义。

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1《太阳家族》

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1《太阳家族》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10、《太阳家族》精选教课方案【教材剖析】《太阳家族》是本册教材中“宇宙”教课单元的第一课。

经过先期的学习,学生对太阳、地球、月球有了必定的认识,可是学生对太阳系的空间观点、太阳系主要成员及其关系等有关内容认识得比较少。

本课的设计目的就是让学生将研究的视角延长到太阳系,经过各样有关资料的沟通、模型的建立等活动,认识和认识太阳系,知道太阳系的构成及八大行星的摆列次序,并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研究宇宙、热爱科学的欲念。

【教课目的】1、能依据有关信息制作简略的科学模型——太阳家族模型;会查阅、整理从书刊及其余门路获取的科学资料;能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问题作假定性解说;能用合适的方式沟通信息、展现研究过程和结果。

2、激发学生想要认识太阳系,乐于研究与发现此中神奇的欲念;能关注科技的发展,领会到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是在不停完美中。

3、能经过阅读、察看、议论等方式研究太阳系的构成及其特色,知道八大行星的摆列次序,初步认识八大行星的特色。

【教课准备】图画纸、卡纸、剪刀、彩笔、圆规、各样大小不一样的球、课件资料。

【教课过程】一、导入活动1、师:茫茫的宇宙浩大而神奇,我们对它充满着联想。

自从有了人类以来,人们就不停地对宇宙进行研究和研究。

(播放太阳系的视频资料)2、师:在浩大的宇宙中,太阳系就像一粒小小的尘埃,可是在我们眼中它倒是特别宏大的。

今日我们一同走进太阳系,来认识一下太阳家族的成员。

(板书课题)【设计企图:经过一段视频资料,使学生感觉和领会到宇宙的浩大和神奇,初步成立起太阳系的空间观点,激起学生对宇宙天体的兴趣和研究的欲念。

】二、研究活动活动一:研究xx 家族的成员1、师:太阳家族里都有哪些成员呢?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借助手头的资料找出太阳家族的成员,并且认识一下它们的特色?2、学生合作沟通。

3、互动沟通,出示课件:① xx 有什么特色?② 你说的这几颗星有什么共同特色?它们被称之为行星。

③ 卫星是怎么样运动的?它们为何都绕着太阳转?④ 对于彗星你们认识什么?⑤小行星它主要散布在哪里?当前发现的大概有35 万颗。

青岛版小学科学教案《太阳家族

青岛版小学科学教案《太阳家族

青岛版小学科学教案《太阳家族》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太阳的基本特征,如太阳的大小、温度和能量。

2. 掌握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如气候变化、生物生长等。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太阳能量的转换和利用。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太阳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

2. 培养学生关爱地球,珍惜太阳能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太阳的基本特征、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太阳能量的转换和利用。

三、教学难点:太阳能量的转换和利用。

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教学素材。

2. 实验器材:太阳能电池板、灯泡、电线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太阳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太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太阳的基本特征:介绍太阳的大小、温度和能量,让学生了解太阳的基本情况。

3.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讲解太阳对地球的气候变化、生物生长等影响,让学生认识到太阳的重要性。

4. 太阳能量的转换和利用:引导学生观察太阳能电池板,讲解太阳能电池板的工作原理,演示太阳能电池板点亮灯泡的实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太阳能的利用。

5.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太阳的基本特征、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以及太阳能量的转换和利用。

六、太阳家族的成员:1. 引导学生了解太阳家族的成员,包括行星、卫星、小行星、彗星等。

2. 通过观察和讨论,让学生了解各成员的特点和分类。

七、太阳系的结构:1. 讲解太阳系的结构,包括太阳、行星、卫星、小行星、彗星等。

2. 通过模型展示或图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太阳系的布局。

八、太阳活动与地球的关系:1. 讲解太阳活动(如太阳黑子、耀斑等)对地球的影响,包括气候变化、电磁干扰等。

2. 引导学生关注太阳活动与地球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九、探索太阳系的边界:1. 讲解太阳系的边界,如柯伊伯带、奥尔特云等。

2. 引导学生了解人类对太阳系边界的探索成果,如旅行者一号、卡西尼等。

小学科学《太阳家族》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太阳家族》教学设计

《太阳家族》【教学目标】1.能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问题作假设性解释;能根据相关信息制作简易的科学模型——太阳家族模型;会查阅、整理从书刊及其他途径获得的科学资料;能用适当的方式交流信息、展示研究过程和结果。

2.喜欢大胆想象;乐于探究与发现其中奥秘的欲望;能关注科技的发展,体会到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是在不断完善中的。

3.能通过阅读、观察、讨论等方式探究太阳系的组成及其特点,知道八大行星的排列顺序,初步了解八大行星的特点。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材料。

学生准备:橡皮泥、图画纸、卡纸、剪刀、彩笔、圆规、各种大小不同的球。

案例背景分析:《太阳家族》一课是本单元的起始课,其实对于太阳家族,学生并不陌生。

通过前期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了地球是太阳系的主要成员之一,太阳系各成员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但学生对太阳系的空间观念、太阳系的构成及成员之间的关系等相关内容了解得比较少。

这节课就是通过各种相关资料的交流等活动,让学生比较深入地认识和了解太阳系,知道太阳系的组成及八大行星的排列顺序,初步了解八大行星的主要特点。

因此,我把按顺序记忆八大行星的名称,通过阅读和交流,认识太阳系的组成做为本课的教学重点。

本课中学生所需准备的内容,包括搜集太阳系的相关资料,准备制作太阳系模型的材料:橡皮泥、纸板、铁丝、圆规、彩笔等。

本课包括三个活动:活动一说说我们知道的太阳家族,提示学生交流搜集的有关太阳系的文字资料和图片,说说对太阳系的认识;活动二探究太阳家族,引导学生对太阳家族成员作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活动三制作太阳系模型,通过制作使学生将获得的有关太阳系的信息作进一步巩固和应用。

拓展活动“让我们查找有关资料,了解彗星的彗尾是怎样形成的。

”通过课后调查,拓展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情趣。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同学们听说过嫦娥奔月、夸父逐日的故事吗?让我们共同来欣赏这些美丽的神话传说。

(出示嫦娥奔月、夸父逐日图片)对于地球、太阳、月亮你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吗?学生讨论后交流。

小学科学_《太阳家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科学_《太阳家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太阳家族》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能通过阅读、观察、讨论等方式探究太阳系的组成及其特点,知道八大行星的排列顺序,初步了解八大行星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能根据相关信息制作简易的科学模型——太阳家族模型;会查阅、整理从书刊及其他途径获得的科学资料;能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问题作假设性解释;能用适当的方式交流信息、展示研究过程和结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想要了解太阳系,乐于探究与发现其中奥秘的欲望;能关注科技的发展,体会到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是在不断完善中。

【教学重点】知道太阳系的组成及八大行星的排列顺序。

【教学难点】借助对图表的分析,完成模型的制作。

【教学准备】卡纸、剪刀、毛线绳、圆规、橡皮泥、泡沫板、细铁丝、课件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由课文《只有一个地球》中宇航员对地球的描述语句,引导学生回忆地球的样子,然后通过手机投屏展示地球AR、太阳系AR,看图向学生解释:太阳的质量占太阳家族总质量的99.8%,这么大的质量吸引着它周围的其他成员围绕着自己运转,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天体系统——太阳系。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近太阳系,了解一下太阳家族的成员。

(板书课题)(二)探究活动:第一关:探究太阳家族的成员1、太阳家族里都有哪些成员呢?请同学们根据提前查阅的资料,为大家说一说。

2、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课件,教师引导进行互动交流:①太阳有什么特点?师:太阳是一个炙热的气体球,它能够发光、发热是恒星,太阳是这个家族中唯一的恒星。

②你说的这几颗星有什么共同特点?它们被称之为行星。

师:太阳系的行星有几颗?为什么老师学习过的是九大行星?学生解释:《行星定义》师:就是根据这个行星标准,冥王星被排除在了八大行星之外。

从这件事上可以看出,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是在不断的修正和完善的。

其实在很久以前,人们认为太阳系有五大行星,有了望远镜后,人们通过观测发现了太阳系有九大行星,而到了2006年新的行星定义却使太阳系的大行星变成了八颗。

《太阳家族》教学设计

《太阳家族》教学设计

《太阳家族》教学设计《太阳家族》教学设计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太阳家族》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太阳家族》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1、能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对问题作假设性解释,能制作太阳家族模型。

2、愿意合作交流了与探索和发现事物奥秘的欲望。

3、知道太阳系的组成,认识八大行星。

二、教学重点:1、知道太阳系的组成,认识八大行星。

2、能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对问题作假设性解释,能制作太阳家族模型。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四、教学课时:一课时五、教学过程:导入:观察教科书中的图片,引入对太阳系的研究。

(一)提出问题:你知道的太阳家族有哪些?(二)猜想假设:小组内进行。

(三)制定方案:1、交流有准备——说说我们知道的太阳家族。

2、初步构建新知(1)师生交流收集资料(2)通过学生收集的资料交流新知3、明确恒星、太阳系组成的概念恒星是自己能发光、发热的星体。

太阳是一颗恒星。

太阳系由太阳、围绕太阳运转的行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及围绕行星运转的卫星组成。

4、实施探究:(1)太阳系到底有什么呢?学生提出探究问题。

(2)选择一、两个或几个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作为研究主题。

(3)深入研究,进行信息收集和整理。

知道八大行星的名字及排列顺序。

(4)交流整理后的资料。

(5)进行研究小结,提点课本上的资料卡。

5、实践操作(制作太阳系模型)(1)请你根据太阳与各个行星的大小,按比例缩小捏成橡皮泥模型,然后在小组内举起模型,按照太阳与八大行星的距离按比例缩小。

最后演示八大行星是怎样围绕太阳公转的。

(2)生动手操作,通过建立模型的活动,加强学生对有关宇宙的感知和理解力。

使学生体会到宇宙中的天体是相互联系的、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6、展示各小组作品并给予评价。

7、拓展创新:查阅资料了解彗星的彗尾是怎样形成的?8、问题解答问题一:什么是恒星?答:恒星是自己能发光、发热的星体。

太阳系家族科学教案

太阳系家族科学教案

太阳系家族科学教案科目:科学年级:三年级主题:太阳系家族目标:1. 了解太阳系的组成及其家族成员。

2. 探索太阳系家族成员的特征和相互关系。

3. 培养学生对宇宙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时间:3个课时教材和资源:1. 幻灯片或投影仪2.太阳系家族海报或图片3. 纸张、铅笔和彩色铅笔教案:第一课时:1. 引入:展示一张太阳系的图片,并提问学生对此了解多少,引发学生对太阳系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2. 教学内容:a. 通过幻灯片或投影仪介绍太阳系的概念和组成,包括太阳、行星、卫星、小行星带等。

b. 向学生展示太阳系家族的海报或图片,依次介绍太阳系的家族成员,如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让学生了解它们的名称及特征。

3. 活动:a. 学生使用纸张和铅笔,在一张纸上绘制太阳系家族的模型,并在其中标出每个家族成员的名称。

b.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绘制的太阳系家族模型,并向其他组介绍自己所绘制的家族成员的特征。

第二课时:1. 复习:利用第一课时学到的知识,向学生提问关于太阳系的问题,检查学生对太阳系的理解。

2. 教学内容:a. 通过幻灯片或投影仪解释每个太阳系家族成员的特征和相应的行星图像。

b. 向学生介绍每个家族成员的表面特征、大小、轨道等信息。

3. 活动:a. 学生分组进行研究,选择一个太阳系家族成员,并用彩色铅笔在纸上绘制它的表面特征。

b. 学生向其他组展示自己所选择的家族成员,并分享他们了解到的信息和感受。

第三课时:1. 复习:回顾前两节课所学的太阳系家族成员,让学生复述每个家族成员的特征和相互关系。

2. 教学内容:a. 通过幻灯片或投影仪介绍其他的太阳系家族成员,如小行星带和彗星等。

b. 向学生探讨太阳系家族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如行星和卫星的关系、彗星的轨道等。

3. 活动:学生选择一个太阳系家族成员,用一张纸写一篇短文,描述它的特征和与其他家族成员的关系。

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短文,并与其他组进行讨论和交流。

太阳家族优质课公开课教案 (1)

太阳家族优质课公开课教案 (1)

一、教学目标:1、知道太阳系的组成及八大行星的排列顺序,初步认识八大行星的特点。

2、能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问题作假设性解释;会查阅、整理从书刊及其他途径获得的科学资料;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研究过程和结果,语言规范通顺,仪态大方;在交流时能够认真倾听,及时补充。

3、喜欢大胆想象;愿意合作交流;保持与发展想要了解世界、乐于探究与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知道太阳系的组成及八大行星的排列顺序,初步认识八大行星的特点。

教学难点:从大量资料中提取自己所需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并能灵活应用。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件2、学生准备:搜集太阳家庭成员相关资料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庭,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下你的家庭成员?刚刚2位同学向我们介绍了他的家庭,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一个大家族——太阳家族,去了解它的神秘和浩瀚。

(板书:16.太阳家族)(二)、小组自主探究1、初识太阳系:太阳家族有哪些成员呢?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非常精彩的视频,它将帮助你揭开太阳家族神秘的面纱。

请同学们认真观看!播放视频老师发现同学们在观看视频时非常认真,相信你们已经认识了太阳家族的主要成员,哪位同学先来说一说?学生边汇报边点击出现太阳系成员名称。

谁还有要补充的?(对着流星许愿,真的可以实现吗?)(流星是怎样形成的?对我们的地球会有影响吗?)(回答问题时语言要规范,其他同学认真倾听,看是否需要补充)现在谁能完整的说一下,太阳系的主要成员都有谁?金星、土星、地球是太阳系中的同一类天体,知道这类天体叫什么吗?师板书(太阳、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2、详解八大行星:太阳家族是一个庞大的天体家族,感刚刚视频中提到太阳家族有九大行星,老师查到的资料缺失八大行星,哪位同学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你是通过什么方法知道这些知识的?)(看书是获取知识的好方法,你是一个爱学习的孩子)(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最新的行星定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找到太阳与周围的八大行星的的大体位置关系
(2)深入探究八大行星
1.(教师ppt课件出示水星图片)教师示范如何介绍水星,从行星的名称、体积的大小、运行轨道以及形状等方面阐述。
2.互动交流:可以按照离太阳从近到远的顺序进行交流,从行星的名称、体积的大小、运行轨道以及形状等方面阐述。
/view/3048.htm水星
/view/8223.htm土星
/view/3092.htm天王星
/view/3119.htm海王星
3.刚才同学们从图中了解到了有关八大行星的名称、大小,排列顺序等方面的信息。除此以外,谁还想把你熟悉的行星介绍给大家。(随机出示图片,并补充说明。)
1、重视学生的经验基础。课前指导学生多种渠道搜集与太阳家族有关的资料和图片,将探究延伸至课外,带着问题去,带着成果来。2、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探究氛围,学生组内充分交流,课上自由发问,学生各抒己见,探究味很浓。3、探究手段灵活、有感染力,课件制作直观,吸引学生眼球,提升了学生的认知兴趣。从教学效果来看,学生参与度高,思维活跃,有较强的问题意识,表现出了浓厚的探究兴趣。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教案设计
学校:山东省昌乐县育才双语学校
姓名:白正琴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教案设计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中学小学
2、学科:科学
3、课时:1课时
4、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准备:
利用互联网搜索引擎搜索搜索操作技术、
各色橡皮泥、纸板、铁丝、圆规、彩笔
(1)师:茫茫的宇宙浩瀚而神秘,我们对它充满着遐想。自从有了人类以来,人们就不断地对宇宙进行探索和研究。
(2)师:在浩瀚的宇宙中,太阳系就像一粒小小的灰尘,但是在我们眼中它却是非常庞大的。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太阳系,来认识一下太阳家族的成员。(板书课题)
(3)大家边观看边记录同时思考下面七个问题:(印发七个问题)
学情分析:本节课学习主体是六年级一班学生,共有39人,他们在校内已经开设信息技术课,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
本节课需要学生上网搜索图文视频资料,有些自控力差的学生可能利用上网时间玩游戏、也有些同学可能在网络中迷失。这要求教师课前充分做好心理准备、在做好组织引导工作同时并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干力所能及的事。
(3)制作太阳系模型
1、出示表格
/i?ct=5033=%CC%AB%D1%F4%CF%B5%B0%CB%B4%F3%D0%D0%D0%C7%CA%BE%D2%E2%CD%BC&in=20446&cl=2&lm=-1&st=&pn=35&rn=1&di=15964675260&ln=1989&fr=ala0&fm=ala0&fmq=1332207930343_R&ic=&s=&se=&sme=0&tab=&width=&height指导分析。
③.卫星是怎么样运动的?地球的卫星是谁?整个太阳系大约有60多颗卫星。
④.关于彗星你们了解什么?
⑤.小行星它主要分布在哪里?目前发现的大约有35万颗。
⑥.太阳系内有难以计数的流星体,当流星体进入行星或卫星的大气层就成为流星。
⑦.太阳系中还有大量的气体尘埃,这些都是太阳家族的成员。
请大家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借助搜集的资料找出太阳家族的成员,并且回答以上七个问题。
①出示一组数据,这是目前科学家测定的八大行星与太阳的距离、半径的对比数据。
②引导学生读表。首先看第一行,从行星与太阳的距离这一组数据中,你能了解到什么?
地球为“1”表示什么意思?那么火星的1.52表示什么?海王星的30.06又表示什么?
2.请用这样的方法来分析下面这组数据。同学们从图中获取了这么多的信息,现在我们根据这个视频《太阳系八大行星运动》/v/b/23809422-1634656417.html提供的信息,动动手动动脑做一个太阳系的模型吗吧
小结:通过交流我们知道:在太阳家族中有一颗恒星、八颗行星、还有60多颗卫星、不计其数的彗星和流星体等很多成员。太阳是这个家族中唯一的一颗恒星,它的质量占太阳家族总质量的99.8%,这么大的质量吸引着它周围的其他成员围绕着自己运转,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天体系统——太阳系。
(二)自主、合作、探究:
(1)在太阳系中除了太阳这颗恒星,最重要的成员就是行星了,地球就是八大行星中的一颗,下面我们就重点来研究行星。打开网址太阳系八大行星示意图/i?ct=5033=%CC%AB%D1%F4%CF%B5%B0%CB%B4%F3%D0%D0%D0%C7%CA%BE%D2%E2%CD%BC&in=31984&cl=2&lm=-1&st=&pn=0&rn=1&di=16215861105&ln=1989&fr=ala0&fm=ala0&fmq=1332207930343_R&ic=&s=&se=&sme=0&tab=&width=&height=&face=&is=&istype=#pn0&-1&di16215861105&objURLhttp%3A%2F%%2Fcatchpic%2F9%2F92%2F92FCB49578E50883A72911051EDCB86E.jpg&fromURLhttp%3A%2F%%2F06%2F0824%2F18%2F2pafq2gn000120gu.html&W400&H263&T10410&S14&TPjpg
①指导学生对行星的排列顺序、体积的大小以及与太阳距离进行自评和互评。
②刚才各个小组齐心协力完成了模型的制作,大家能按顺序准确将八大行星排列起来,也基本上能反映出行星的大小。
我们把太阳系的主要成员缩小为十亿分之一,制作了一个模型,(播放视频资料)仍需要这么长的距离。虽然这只是一个相对距离的体现,但是由此可以看出太阳系是多么的庞大。
七、教师情况
省份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山东省
学校
山东省昌乐县育才双语学校
姓名
白正琴
职称
教师
电话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山东省昌乐县育才双语学校
自我介绍:白正琴,生于1983年6月,研究生,从事科学、信息技术教学,具有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经验。在课堂教学中积极践行新课程改革新理念。
/view/3059.htm金星
/view/3068.htm火星
/view/2489.htm地球
/view/8223.htm木星
五、拓展活动:
1、查阅资料了解彗星的彗尾是怎样形成的?
2、为什么冥王星不属于行星?
课件出示资料
1、彗星的彗尾形成的过程
2、冥王星不属于行星的原因
六、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是在教师的帮助下,让学生通过搜集的资料,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与探究,从而提高了学生查阅、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设计上努力体现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激发学生探究兴趣的教学理念,做到了以下几点:
教学目标分析:
1、记忆太阳周围的八大行星,在宏观上认识太阳家族。了解恒星、行星、卫星的概念。
2、学会网络环境下的合作探究学习方法。
3、掌握利用搜索引擎搜索图片、文本信息,养成网络环境下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太阳家族八大行星。
难点:网络环境下的合作探究学习方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活动
3.活动制作:
请你根据太阳与各个行星的大小,按比例缩小捏成橡皮泥模型(或其他形式),然后在小组内举起模型,按照太阳与八大行星的距离按比例缩小。最后演示八大行星是怎样围绕太阳公转的。
学生制作,教师巡视指导。
提示:在制作时一定要准确的体现出八大行星的排列顺序、体积的大小以及与太阳的距离。
4、汇报总结评价:
师:大屏幕展示科教片《太阳系》,/v_show/id_XNzIxNDY3NDQ=.html
①.太阳有什么特点?
太阳是一个炙热的球体,它能自己发光、发热是恒星,而且是这个家族中唯一的恒星。
②.在太阳周围的几颗星有什么共同特点?它们围绕着太阳这颗恒星运动,我们称之为行星。
二、教学课题
1、形成对恒星、行星、卫星概念的初步认识。
2、记忆太阳周围八大行星。
3、掌握利用搜索引擎搜索图片、文本信息,养成网络环境下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
三、教材分析
教材内容分析:《太阳家族》是青岛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探索宇宙”中的第一课,本节课主要利用互联网强大的资料共享特点,引导学生从网上搜索知识,通过各种相关资料的交流、模型的构建等活动,让学生比较深入地了解太阳系,知道太阳系的组成及八大行星的排列顺序,初步了解八大行星的主要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