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已成抑郁症高发人群

合集下载

学生抑郁数据分析报告

学生抑郁数据分析报告

学生抑郁数据分析报告引言学生抑郁是一个受到广泛关注的话题,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生在学业、人际关系等方面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抑郁症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

本报告通过对抑郁症相关数据的分析,旨在深入了解学生抑郁状况以及影响因素,并提出一些改善学生心理健康的建议。

数据来源和方法本次数据分析报告的数据来源是一份针对大学生群体的抑郁症问卷调查。

该调查包括了学生的个人信息、学习情况、人际关系、自我认同等方面的问题。

分析方法主要使用了统计学方法和数据可视化技术。

通过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绘制图表,可以更直观地展现学生抑郁的情况,发现其中的规律和关联。

数据分析结果学生抑郁状况根据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受访学生中有30%的人表示曾经或正在经历抑郁症。

进一步分析发现,女性学生的抑郁症发病率要高于男性学生。

抑郁与学习情况的关系通过对学习情况和抑郁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发现学业压力是导致学生抑郁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受访学生中,超过60%抑郁学生表示他们感到学业压力非常大。

抑郁与人际关系的关系人际关系也是影响学生抑郁状况的一个重要因素。

数据显示,有50%的抑郁学生表示他们在同学之间感到孤立,没有融入感。

此外,家庭关系不和谐也与抑郁症有关。

自我认同与抑郁症的关联自我认同是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据显示,自我认同水平较低的学生更容易出现抑郁症状。

这可能与他们缺乏自信、对自己的价值感不足等因素有关。

其他影响因素此外,数据分析还发现,睡眠质量、饮食习惯和体育锻炼与抑郁症有一定关联。

睡眠质量差、饮食不均衡、缺乏体育锻炼的学生更容易出现抑郁症状。

结论与建议综上所述,学生抑郁状况与学业压力、人际关系、自我认同以及生活习惯等多个因素有关。

基于数据分析的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增加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应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对抑郁症的认知,并教授应对压力的方法。

2.加强家庭教育:家长应该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并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亲情关系。

截止2023年中国的抑郁症患者有多少

截止2023年中国的抑郁症患者有多少

截止2023年中国的抑郁症患者有多少截止2023年中国的抑郁症患者有多少根据《2023年国民抑郁症蓝皮书》报告,目前我国患抑郁症人数9500万,其中在校青少年的抑郁情况更为严重。

而作为一种心理疾病,抑郁症患者常常因为病耻感而独自面对痛苦折磨,社会也缺乏对这种疾病的正确认知。

中国精神卫生调查显示,我国成人抑郁障碍终生患病率为6.8%,其中抑郁症为3.4%,目前我国患抑郁症人数9500万,每年大约有28万人自杀,其中40%患有抑郁症。

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全球约10亿人正在遭受精神障碍困扰,每40秒就有一人因自杀而失去生命,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的自杀人数占全球自杀人数的77%。

抑郁症发病群体呈年轻化趋势,社会亟需重视青少年心理健康。

青少年抑郁症患病率已达15~20%,接近于成人。

抑郁症最开始的表现抑郁症的初期表现不典型,以躯体症状往往多见,主要有睡眠障碍、食欲减退、体重下降、性欲减退等,比如早醒,往往是比平时早醒2-3个小时,醒后不能再入睡,当然也有情绪低落的表现,不高兴、没有愉快感等。

另外,也有的患者是觉得脑子表现的比较迟钝、注意力不集中、思考困难,总觉得自己能力下降、上课也不能坚持等,还有一部分患者是行为比较迟缓缓慢、被动懒散、不想做事、不想出门、不想交往,这些症状持续的时间长短不一。

如果这些症状逐渐加重,影响工作和生活就往往成了典型的抑郁症表现,需要到医院及时就诊治疗。

一个人抑郁的前兆是什么1.睡眠障碍一般情况下,睡眠障碍也是抑郁比较明显的一个前兆。

常表现为入睡时间久、睡眠深度过浅、睡眠过程中多梦、过早醒来等表现。

患者出现睡眠障碍前兆后,建议及时前往专业医院进行相关检查,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氟伏沙明、帕罗西汀等药物缓解抑郁睡眠障碍问题。

2.言语减少如果患者突然出现言语减少的情况,考虑可能是抑郁的前兆。

患者变得喜欢独处,卧床,不主动说话,回避与他人交流,甚至是自己身边的亲戚朋友。

建议通过心理疗法对其进行治疗,例如主动与抑郁症患者进行交流,尽量耐心的引导他们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同时给予患者足够的耐心和陪伴,可以与患者一起逛街、看电影等方式,帮助患者病情恢复。

大学生抑郁症认知情况及健康知识需求分析

大学生抑郁症认知情况及健康知识需求分析

Vol.42/No.12/Westleather 大学生抑郁症认知情况及健康知识需求分析何彦妮,鱼靖涵(大连医科大学,辽宁大连116044)摘要:大学是每个学生个人发展中十分重要的一个过程,从学生入学到毕业,会不断的面临各种方面的问题与挑战。

由于学业压力大,抗打压能力差等原因导致大学生成为抑郁症的高发群体。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资料收集,并根据相关结果进行分析$数据结果表示相当一部分的大学生不十分了解抑郁症的相关表现,但对抑郁症知识的需求较高,可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抑郁症知识普及以提高学生对抑郁症的认知程度,保障学生的精神卫生。

关键词:抑郁症;认知;知识需求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志码:1文章编号:1671-1602(2020)12-0147-011引言抑郁症状(depression)为心境障碍的一种临床症状,抑郁症是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思维迟缓、认知功能损害、意志活动减退和躯体症状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类心境障碍+1]$据WHO最新统计,全球抑郁症和恶劣心境者患病率达12.8%,并预测2020年抑郁症将成为全球第二位医疗疾患[2]0大学是每个学生人生发展中十分重要的一个阶段,但由于种种压力的作用,大学生成了抑郁症的高发人群$因此,本文通过对非医学专业大学生对抑郁症的认知情况及健康教育需求进行分析,以了解大学生对抑郁症的认知与态度,为后续进行抑郁症相关知识的普及措施提供一些借鉴$2大学生抑郁症认知情况及健康知识需求分析2.1资料与方法2. 1.1研究对象2020年2月13日至2020年2月23日间,采用随机抽样法,在大连市随机抽取三所非医学专业高校$在所抽取的三所非医学专业高校内选择不同年级本科及研究生共341名,女生217名(63.64%),男生124名(36.36%)$2. 1.2研究方法(1)普及教育法$通过线上观课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抑郁症相关知识的普及$学习内容包括:抑郁症的相关概念,抑郁症的临床表现,抑郁症的治疗等方面的知识$(2)调查问卷法$通过查阅相关参考文献与书籍,自行对非医学专业大学生抑郁症认知情况及健康教育需求研究问卷进行设计$问卷分为三部分: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对抑郁症基本知识的了解;日常讯息获得途径与抑郁症知识渴望获得途径$2.1.3统计学析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对调研结果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对计数资料采用)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2结果2.2.1学生一况(1)基本情况$本研究共发放试卷341份,回收试卷341份,有效试卷334份,回收试卷有效率97.95%$(2)学生相关因素分析$将学生的年龄、性别、年级、所在大学分别于学生对抑郁症的了解程度进行)检验,结果显示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2.2.2学生获息的日途径与望获郁知的途径$表一学生抑郁症相关知识来源情况来源途径日常途径希望途径n%n%相关书籍14744.0120160.18网络媒体26278.4429488.02校园教育24172.1526077.84科普节目12938.628926.65专业讲座9428.1413540.42家人朋友22667.667221.56其他18 5.3910 2.992.2.3学生对郁临床了情况通过线上学习后,学生对原先所了解的抑郁症临床表现情况进行自我评价$充分了解者21人(6.29%),略了解者217人(64. 97%),不了解者96人(28.74%)$2.2.4学生对郁相知求情况在此次调查中,有54人(16.17%)认为对抑郁症知识十分欠缺,进行系统学习是非常必要的,有189人(56.59%)认为自己所掌握的抑郁症知识不够充分,希望学习基础知识,有91人(27.24%)认为自己掌握的抑郁症知识足够日常应用,不需要再学习$学生希望掌握的知识分别是抑郁症的危害、抑郁症的高发人群、抑郁症预防、抑郁症的诊断、抑郁症的临床表现,其比例分别为294人(88.02%)、201人(50.30%)、201人(60.18%)、141人(42.22%)、270人(80.84%)$2.3讨论与分析本次调查可以发现对抑郁症临床表现充分了解者仅有21人(6.29%),略了解者217人(64.97%),对其不了解者96人(28.74%),这说明大学生对抑郁症知识掌握不够充分$学生日常获得信息的途径主要为网络媒体与校园教育,可见这二者在信息传播方面具有优势$学校可对网络媒体多加利用,利用网络优势对学生进行抑郁症相关知识的宣教$本文研究也显示,大多数学生对抑郁症知识的学习都持积极态度,愿意进行进一步的了解与学习$学校可在学生主动学习的基础上推行更加多模式化的学习活动,丰富学习内容,注重将知识与实际生活的相结合,形成良好的校生联动状态从而迎合学生们的学习需求$总而言之,大学生对抑郁症的认知并不充分,学校要重视对大学生抑郁症认知的教育,保障学生的精神卫生$同时大学生对抑郁症知识的需求较高,学校应积极地进行宣教,丰富学生的理论知,大学生高郁认知供好的$通讯作者:鱼靖涵参考文献:[1]于德华,吴绍敏,李春波,等.综合医院住院患者焦虑与抑郁症状调查[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4,14(2):68-70. [2]王丹芬,雷晓明,刘临兰,等.中国人的抑郁症及其社会文化思考+J].中国全科医学,2004,7(5):315-317.作者简介:何彦妮(1998.3—),女,满族,辽宁省海城市,本科,研究方向:疾病认知调查$通讯作者:鱼靖涵,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口区旅顺南路西段九号大连医科大学$147。

大学生抑郁症调查报告

大学生抑郁症调查报告

大学生抑郁症调查报告在发生了一个事件或情况之后,我们务必要去搞清背后真相,调查工作结束后,通常还需要写调查报告。

在写之前,要先考虑好内容和结构喔!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学生抑郁症调查报告,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大学生抑郁症调查报告篇1抑郁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负性情绪状态,对个体的心理调适具有阻碍作用,约50%-80%的自杀个案是抑郁患者所为。

有学者指出,抑郁是21世影响人类身心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在正常人群中的发生率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

大学生作为一个具有较高智力和追求的社会群体,在新的教育体制和就业形势下,比普通群体面临更的多的机遇和挑战也承受更大的心理压力和冲突,他们是更易于遭受抑郁侵袭的群体。

我国心理学、医学及教育界不少学者对大学生抑郁问题已进行了调查研究。

杜召云、王克勤对1579名在校大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轻度抑郁流行率为42.1%,重度抑郁流行率为2.1%。

沈阳精神卫生中心最新流行病调查统计结果:在中国大学生的抑郁症患者人数占其总人数的24%,而且名牌大学中,罹患抑郁症的大学生达到总人数的35%以上调查均反映出大学生存在较高的抑郁状态,应引起关注。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一)调查对象:从湖南师范大学中随机整群抽出文、理本科大学各年级学生共99人,其中男生为24人,约占总人数的24.24%;女生75人,约占总人数的75.75%。

低年级(包括大一、大二)为34人,约占总人数的34.34%,高年级(包括大三、大四及研究生)为65人,约占总人数的65.65%,科目分布上,理科为15人,约占总人数的15.15%,文科为77人,约占总人数的77.78%,工科为7人,约占总人数的7.07%。

(二)调查方法:贝克抑郁自评量表,贝克抑郁自评量表是专门评测抑郁程度的。

整个量表包括21组项目,每组有4句陈述,每句之前标有的阿拉伯数字为等级分。

被测者可根据一周来的感觉,把最适合自己情况的一句话前面的数字圈出来。

全部21组都做完后,将各组的圈定分数相加,便得到总分。

焦虑与抑郁在大学生中的流行病学研究

焦虑与抑郁在大学生中的流行病学研究

焦虑与抑郁在大学生中的流行病学研究近年来,焦虑与抑郁在大学生中的流行呈现出日益严重的趋势,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焦虑与抑郁不仅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还对他们的学习、工作和人际关系产生了负面的影响。

因此,深入研究焦虑与抑郁在大学生中的流行病学特征,对于预防和干预这两种心理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正处于转变期,承受着巨大的学业压力和社会压力。

由于学院环境的不确定性、人际关系的复杂性以及自我身份的探索等因素,大学生往往容易出现焦虑与抑郁症状。

根据流行病学研究的数据显示,焦虑与抑郁在大学生中的患病率较高,男女生之间的差异并不显著。

这表明焦虑与抑郁对于大学生来说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焦虑与抑郁在大学生中的流行病学特征还表现在其发病率的季节性变化上。

研究发现,大学生的焦虑与抑郁症状在考试期间和学业压力最大的时候明显增加。

这与大学生的学业压力和生活变化密切相关,因为考试期间往往存在着严重的竞争和压力,这会导致他们失去自信,增加了焦虑和抑郁的风险。

除了季节性的变化,焦虑与抑郁在大学生中的流行病学特征还与性别、个体特点以及环境因素等因素相关。

研究表明,女性大学生更容易出现焦虑与抑郁症状,这可能与女性在社会角色、生理特点等方面的压力和差异有关。

此外,一些个体特点,如个体的自尊心和社交能力,也会影响焦虑与抑郁的发生。

同时,家庭环境、社会支持以及大学生个体的适应性等因素,也是影响焦虑与抑郁发生的重要因素。

针对焦虑与抑郁在大学生中的流行病学特征,有必要开展相关的预防和干预措施。

首先,大学和社会应该加大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提供必要的心理咨询和支持服务,帮助他们缓解焦虑和抑郁。

其次,大学生个体也需注重培养自我调节能力,学会有效的应对压力和情绪管理,通过锻炼、休闲等方式来提升心理韧性。

此外,大学和家庭应加强合作,共同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提供必要的支持和鼓励。

综上所述,焦虑与抑郁在大学生中的流行病学研究有助于了解焦虑与抑郁的发病机理与规律,为预防和干预提供科学依据。

焦虑与抑郁症在大学生群体中的相关性研究

焦虑与抑郁症在大学生群体中的相关性研究

焦虑与抑郁症在大学生群体中的相关性研究近年来,焦虑与抑郁症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发病率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

面对学业压力、人际关系等多重压力的同时,大学生常常陷入焦虑和抑郁的困境。

本文将以焦虑与抑郁症在大学生群体中的相关性为主题,通过文献综述和调查研究的方法,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影响因素。

一、焦虑与抑郁症的概念焦虑是一种负性情绪体验,常常伴随着对未来事件的担忧、忧虑和不安。

焦虑表现为紧张、恐惧、心烦意乱等情绪状态。

而抑郁症则是一种与情绪调节失衡有关的心理障碍,其主要特征是持续的、严重的抑郁情绪,影响到个体的情感、认知和行为。

二、焦虑与抑郁症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发病率研究表明,大学生群体中焦虑与抑郁症的发病率相对较高。

大学生面临着学业压力、未来就业压力、人际关系困扰等多重压力,这些因素可能导致他们产生焦虑和抑郁的情绪。

一项调查显示,在大学生群体中,焦虑和抑郁症的患病率分别为30%和20%左右。

三、焦虑与抑郁症的相关性焦虑与抑郁症在大学生群体中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研究表明,焦虑和抑郁常常是相互关联的,即焦虑症状可能预示着抑郁症的发生,而抑郁症状也可能导致个体更容易感到焦虑。

一项研究发现,焦虑和抑郁症状在大学生中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两者之间的相关系数较高。

四、影响焦虑与抑郁症的因素1. 学业压力:大学生常常面临着繁重的学业任务和竞争压力,这些压力可能导致他们产生焦虑和抑郁的情绪。

2. 人际关系困扰:大学期间,个体的人际关系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的人际关系带来的压力也可能导致焦虑和抑郁的情绪。

3. 社会支持:社会支持是缓解焦虑和抑郁的重要因素之一。

缺乏社会支持的大学生更容易产生焦虑和抑郁的情绪。

五、预防和干预策略针对焦虑与抑郁症在大学生群体中的相关性,制定以下预防和干预策略有助于改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1. 提供心理教育和宣传,增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

2. 建立心理咨询中心,并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

3. 培养积极应对压力的能力,例如通过运动、艺术等方式释放压力。

大学生抑郁的主要原因和解决方法

大学生抑郁的主要原因和解决方法

大学生抑郁的主要原因和解决方法大学生抑郁的主要原因和解决方法。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竞争的加剧,大学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压力和挑战,抑郁症在大学生群体中逐渐呈现出增加的趋势。

抑郁症不仅影响着大学生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对他们的学业和未来产生严重的影响。

因此,了解大学生抑郁的主要原因和解决方法对于预防和帮助大学生克服抑郁症具有重要意义。

大学生抑郁的主要原因。

1. 学业压力,大学生面临着来自学业的巨大压力,包括课业的繁重、学习成绩的竞争等,长期的学业压力容易导致大学生产生抑郁情绪。

2. 就业压力,大学生毕业后面临着就业的压力,担心找不到理想的工作或者无法适应职场的竞争,这种不确定性会造成心理上的压力。

3. 人际关系,大学生身处新的社交环境,需要适应新的人际关系,面对友情、爱情、师生关系等问题,人际关系的不顺利也会引发抑郁情绪。

4. 家庭因素,家庭关系不和睦、家庭经济负担等问题也可能成为大学生抑郁的原因之一。

大学生抑郁的解决方法。

1. 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大学生应该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和适量的运动,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这些都有助于缓解抑郁情绪。

2. 寻求心理咨询,大学生在面对抑郁情绪时,可以通过心理咨询来寻求帮助,专业的心理咨询师能够帮助他们理解和应对自己的情绪问题。

3. 建立支持体系,大学生可以与朋友、家人或老师建立良好的沟通和支持体系,分享自己的困扰和压力,获得理解和支持。

4. 寻找兴趣爱好,大学生可以通过参加社团活动、参与志愿者工作等方式,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从而转移注意力,减轻抑郁情绪。

5. 接受心理疏导,大学生可以通过阅读心理健康类书籍、参加心理疏导课程等方式,增强自我调节能力,学会正确处理情绪。

结语。

大学生抑郁问题需要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学校、家庭和社会应该共同努力,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供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帮助,为大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心理健康环境,共同预防和解决大学生抑郁问题。

大学校园中的抑郁症预防和干预

大学校园中的抑郁症预防和干预

大学校园中的抑郁症预防和干预简介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尤其在大学校园中更加普遍。

大学生面临着学业压力、人际关系困扰以及生活调整等多重压力,这些因素可能导致他们易于出现抑郁症的症状。

本文将讨论大学校园中抑郁症的预防和干预措施,旨在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议。

预防抑郁症的措施1. 建立支持系统大学生应该尽量建立一个健康的社交网络和支持系统,与家人、朋友和导师保持良好的沟通。

这将有助于缓解紧张情绪,并提供情感上的支持。

2. 寻求心理咨询学校通常会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学生可以利用这些资源寻求帮助。

心理咨询师可以提供个体辅导和心理治疗,以帮助学生应对各种压力,并提供情绪管理技巧。

3. 社团参与活动加入感兴趣的社团或参与课外活动是一个很好的方式来增强社交联系,并获得其他学生的支持。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找到志同道合的人,分享彼此的经历和情感。

4. 健康饮食和运动均衡饮食和适量运动可以改善个体心理健康。

合理膳食结构和适度运动不仅对身体有益,还能帮助释放紧张情绪,增加身体素质,提高免疫力。

干预措施1. 提供专业指导学校可以组织定期的心理健康培训和讲座,向学生普及有关抑郁症的知识和处理方法。

这样可以帮助大家认识到抑郁症不是个人弱点或缺陷,而是一种可以预防和治疗的心理问题。

2. 提供心理支持服务除了心理咨询外,学校还应提供24小时在线咨询或电话热线服务,以便及时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支持。

这将使他们能够随时获得帮助,并得到及时响应。

3. 建立合作机制学校可以与当地医院、社区心理机构等建立联合合作机制,提供更加全面的治疗服务。

通过专业医生和心理咨询师的共同努力,为学生提供精神药物治疗、认知行为疗法等各种干预手段。

4. 宣传推广在校园内进行针对抑郁症预防和干预的宣传推广活动,如海报、宣传册、主题讲座等。

通过多种形式向大学生宣传抑郁症相关信息,促使更多人关注并认识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

结论大学校园中存在较高的抑郁症患病率,但通过采取适当有效的预防和干预措施,可以有效减少该问题对大学生们产生的不良影响。

抑郁症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发病率与相关因素分析

抑郁症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发病率与相关因素分析

抑郁症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发病率与相关因素分析现代社会,大学生在面对学业压力、人际关系、就业压力等多重困扰时,往往容易陷入抑郁情绪。

本文旨在探讨抑郁症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发病率以及相关因素,并提出有效防治策略。

一、抑郁症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发病率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

据统计,大学生群体中抑郁症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已成为一大关注焦点。

一项针对全国大学生的调查显示,抑郁症的发生率约为15%,其中女性大学生更容易受到影响。

造成抑郁症在大学生群体中高发的原因有多方面,主要包括学业压力、人际关系、自我评价等。

大学生要面对复杂的学科知识和课业任务,加之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不少人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

同时,人际关系的复杂性也是大学生抑郁症高发的重要原因,友情的转变、恋爱的困扰以及家庭的期望等都可能引发他们的情绪波动。

二、抑郁症发生的相关因素分析1. 学业压力大学生对学习的高要求,课业任务的繁重,往往是导致抑郁症发生的核心因素之一。

他们需要面对复杂的学科知识,准备考试和论文等,时间和心理的压力都会成倍增加。

2. 人际关系问题大学生时常面临人际交往的困扰,友情的变化、情感的波动、甚至是恋爱的挫折等都可能对他们的心理产生负面影响。

与此同时,与家人之间的矛盾和期望也会加重他们的抑郁情绪。

3. 自我评价问题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大学生普遍存在自我价值与他人评价的差距感。

他们经常比较自己与他人在学业、外貌、经济等各个方面的差距,导致自卑、焦虑情绪的增加,进而出现抑郁症状。

三、有效防治策略针对抑郁症在大学生群体中的高发现象,需要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治策略来帮助他们重建身心健康。

1. 提供心理健康教育高校应当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让他们了解抑郁症的症状和发展规律,培养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和应对能力,解决心理困扰。

2. 加强学业指导学校和教师可以对大学生提供更多学业方面的指导和帮助,帮助他们合理规划学习和时间,减轻学业压力,增加自信心和成就感。

学生抑郁患者数据分析报告

学生抑郁患者数据分析报告

学生抑郁患者数据分析报告1. 引言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而学生群体是抑郁患者中最为严重的一部分。

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抑郁症的情况,进行相关的数据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抑郁症在学生中的表现和特点,为进行相关的预防和干预提供依据。

本文将基于收集到的学生抑郁患者数据,进行数据分析,探讨学生抑郁症的相关情况。

2. 数据收集与处理为了进行学生抑郁患者数据分析,我们收集了来自10所高校的学生抑郁症患者数据。

数据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信息:性别、年龄、家庭情况、学业状况等。

首先,我们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了清理和处理,删除了重复和缺失数据,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然后,对每位患者进行了匿名化处理,保护了数据的隐私和安全。

3. 数据分析结果3.1 性别分布首先,我们对学生抑郁患者的性别分布进行了分析。

结果显示,在这10所高校的学生抑郁患者中,男性占比为45%,女性占比为55%。

这表明女性学生相对于男性学生更容易患上抑郁症。

3.2 年龄分布接下来,我们对学生抑郁患者的年龄分布进行了分析。

结果显示,学生抑郁患者的年龄主要集中在18岁至24岁之间。

其中,18岁至20岁年龄段的患者占比最高,达到了40%,21岁至24岁年龄段的患者占比为35%。

这表明大学阶段的学生更容易受到抑郁症的影响。

3.3 家庭情况分析我们还对学生抑郁患者的家庭情况进行了分析。

结果显示,60%的患者来自单亲家庭或父母离异家庭。

这表明家庭环境对学生抑郁症的影响具有一定的重要性。

3.4 学业状况分析最后,我们对学生抑郁患者的学业状况进行了分析。

结果显示,40%的患者在学习上遇到了困难,无法适应学业压力。

此外,有30%的患者在社交方面存在问题,感到孤单和无助。

这表明学业压力和社交问题是导致学生抑郁症的重要因素。

4. 结论与建议通过学生抑郁患者数据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学生抑郁症在女性中更为常见。

2. 大学阶段的学生抑郁症患者占比较高。

3. 家庭环境对学生抑郁症的发生有一定的影响。

为什么大学生抑郁的越来越多

为什么大学生抑郁的越来越多

为什么大学生抑郁的越来越多1、个性因素人格作为个人稳定的行为方式,主要影响着个体的认知、情绪、动机等过程,进而影响到抑郁心理的发生。

具体地说,由于个体心理素质的差异以及对事物的态度体验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情绪表现和行为反应。

由于缺乏自信、遇事悲观、感情不外露、社会经验较少、对生活事件掌握不多、过度担忧等因素的影响,这些都会导致敏感、脆弱、内向的性格特征。

所有这些人格特质都会使心理压力事件刺激加重,并干扰个体对事件的处理,因此他们更有可能得抑郁症。

稳定者、强者、外向者在面对心理应激事件时有较强的耐受性适应能力,产生抑郁心理的几率较低。

2、人际因素没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就无法保证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完成社会化转化、保持良好心态等等。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通过精神、信息、物质等方面的支持,可以提高个体的自信心、自尊心,增加他们的快感、安全感和归属感,从而增强其正性情感,抑制其消极情绪。

但是,目前约有23.2%的大学生在人际关系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

在这个阶段,生理上已经趋于成熟,自我意识得到了迅速发展,这使他们既兴奋又不安,甚至产生了孤独的心理,害怕孤独,迫切需要丰富的情感和情感体验,在这种强烈的交往意识驱动下,他们渴望与人建立良好的关系。

但是,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并不是一帆风顺,他们在人际交往中由于复杂的人际关系和自我心灵的单纯性而受到挫折。

3、情绪因素目前,大学生恋爱现象已经相当普遍。

心胸开阔,在恋爱问题上敢于追求,敢于表达自己的感情。

但是,大学生“暴风雨型”的青少年发展特点,易对情绪产生极端影响,造成极端的消极情绪状态,如胡思乱想、冲动失控等,为抑郁心理甚至抑郁症提供了“机会”。

研究表明,在大学生中,由情绪问题引发的抑郁症患者占抑郁症患者总数的60%左右。

4、学校因素在学习和生活方面,大学生要自己解决生活中的一切问题,面临选择,稍有不慎,就会违背初衷,因为无法接受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距,而产生忧郁的情绪。

就学习而言,大学阶段不仅需要老师的督促,更需要自觉、主动地学习,提倡德智体全面发展。

2020抑郁症调查报告

2020抑郁症调查报告

抑郁症调查报告2020抑郁症调查报告希望了解某个事件或情况时,我们需要调查清楚情况,并根据掌握到的材料,形成调查报告。

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调查报告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0抑郁症调查报告,欢迎大家分享。

新闻背景近几年,我国抑郁症患者呈明显增长趋势。

有资料统计,目前中国的抑郁症患者已经超过2600万,其中有10%—15%的患者最终可能选择自杀,抑郁症患者的自杀率比一般人群要高出20倍。

在自杀人群中,约70%的人患有抑郁症。

所以,抑郁症已被医学专家视为严重危害人类身心健康的精神疾病。

专家预测,到2020年,精神障碍性疾病(其中抑郁症占大多数)将成为中国第二大杀手。

抑郁症,这个曾经让人陌生的字眼,如今正越来越多地挂在了老百姓的嘴边。

颇有读者群的女作家跳楼自杀,产妇杀害亲生婴儿后自杀……人们对此感到不解和震惊。

这到底为什么?答案让人更震惊:他们都患有抑郁症。

当人们不快乐的时候,常会说“很郁闷”,但很多人并没有想到抑郁症,更不清楚抑郁症已成为世界第四大疾病。

由于生物、心理、社会的因素,近几年,我国抑郁症患者呈明显增长趋势。

有资料统计,目前中国的抑郁症患者已经超过2600万,其中有10%~15%的患者最终可能选择自杀,抑郁症患者的自杀率比一般人群要高出20倍。

在自杀人群中,约70%的人患有抑郁症。

所以,抑郁症已被医学专家视为严重危害人类身心健康的精神疾病。

专家预测,到2020年,精神障碍性疾病(其中抑郁症占大多数)将成为中国第二大杀手。

也许有人认为是耸人听闻。

但早在10年前,世界卫生组织就预测,抑郁症将成为21世纪人类的主要杀手。

目前,全世界约有一亿人患有抑郁症,且数量有增无减,抑郁症已成了本世纪一种相当流行的病症。

一份北京市2003年抑郁障碍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北京市抑郁障碍(各种抑郁性疾病)的总患病率为6.87%,现患病率为3.31%。

据此推算,北京市曾经和正在患抑郁障碍的病者约有60万人,其中约30万人正在被抑郁障碍所困扰。

大学生抑郁的主要原因和解决方法

大学生抑郁的主要原因和解决方法

大学生抑郁的主要原因和解决方法
大学生抑郁是当前社会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其原因多种多样,解决起来也颇具挑战。

首先,大学生抑郁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学业压力。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竞争日益激烈,大学生在学业上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课业繁重、考试紧张常常让他们感到无法喘息。

其次,人际关系的问题也是导致大学生抑郁的重要原因。

大学生处于一个新的环境中,需要重新适应,与同学、室友、老师之间的关系也可能带来不少困扰。

再者,生活压力也是导致大学生抑郁的一个重要原因。

面对生活的琐事、经济的压力,有些大学生可能会感到无助和沮丧。

如何解决大学生抑郁问题呢?首先,学校和家庭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关心和理解,帮助他们缓解学业压力。

学校可以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更多的心理咨询服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增强心理调适能力。

其次,大学生应该学会与他人沟通,寻求帮助。

有问题不要憋在心里,可以找朋友、老师或者心理咨询师倾诉,寻求帮助和支持。

再者,大学生应该学会适当放松自己,调整心态,寻找适合自己的放松方式,比如运动、听音乐、看书等,及时释放压力。

总的来说,大学生抑郁的原因有很多,解决起来也并不容易,但只要学校、家庭和学生本人共同努力,相信大学生抑郁问题一定能够得到有效的缓解和解决。

希望大家都能够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共同营造一个和谐的校园氛围。

抑郁症高发人群是哪些人抑郁症防治4类重点人群

抑郁症高发人群是哪些人抑郁症防治4类重点人群

抑郁症高发人群是哪些人抑郁症防治4类重点人群抑郁症已经越来越成为人们已不可忽视的话题了,有几类重点人群五类要注意防治,青少年,孕产妇,成年人以及高压职业人群,抑郁症高发人群是哪些人?下面八宝网就来说直言。

抑郁症高发人群:处于人生青春期、更年期、老年期期的人群人际关系不良,分居,独居的人群处于高度压力的人群患有上半身疾病或慢性疾病的人等等。

抑郁症防治4类重点人群:1、多关心青少年表现:食欲减退;疲乏无力;入睡困难原因:同伴攀比压力青春期学业期望值过高数字媒体成瘾等国家卫健委发布《工作方案》提出:高中及高校将抑郁症纳入学生体检内容,心理健康教育将作为中学,高等院校必修课。

2、多呵护孕产妇表现:食欲不佳;失眠;嗜睡;动作缓慢;疲乏;自责;有自杀企图;伴有忧伤悲痛注:预产期全程都六星期可能出现强迫症障碍原因:生活环境与方式调整重大的生理心理变化身体激素的剧烈涨落国家卫健委发布《工作方案》提出:孕产期抑郁症筛查将纳入常规孕检和产后癫痫访视流程,进行孕期和产后抑郁筛查追踪。

3、多体贴老人表现:易怒;焦虑;身体症状;认知功能损害;假性痴呆原因:哀伤、分离、患病等负面事件身体健康和功能下降感觉衰退与认知功能等心脑血管等血管栓疾病易共冰抑郁影响国家卫健委发布《工作方案》提出:每年为辖区老年人开展价值观健康筛查,为经心理测评有抑郁的老人就诊提供心理咨询和及时转诊4、多关怀高压职业人群表现:记忆力下降;工作走神;执行功能受损;精神社会活动速度减慢;难于应对人际及职场关系;严重影响家庭和职业产业发展注:20——50岁的中青年是高发患病高峰原因: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的精神高度紧张国家卫健委发布《工作方案》提出:用人单位聘用专兼职体育精神心理专业精神人员,对处于特定时期,特殊岗位的干部和青年干部女职工进行心理疏导及心理援助。

1、自我调节对于轻度的强迫症,大家实施可以采取自我调节的保护措施,改变现状对于患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大家可以尝试下多运动,多接触新事物,让自己有一个充足的休养等,能够改善患者的空虚感、孤寂感,赶走抑郁。

大学生抑郁症个案分析

大学生抑郁症个案分析

大学生抑郁症个案分析摘要: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调查研究表明,抑郁症已经成为中国第二大疾病,每年有20万人以自杀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其中80%的自杀者患有抑郁症。

而大学生又是抑郁症的高发人群。

因此,对大学生抑郁症产生的个案进行可能性分析,引导其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对大学生保持健康的心理有着重要意义。

本文从一名大学生抑郁症患者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探讨其抑郁症的产生原因,从而为大学生抑郁症的研究和治疗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大学生;抑郁症;个案近年来,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者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其中主要表现为抑郁。

抑郁症是由各种不明原因引起的以抑郁为主要症状的一组心境障碍。

抑郁症(depression)也称抑郁障碍,目前国际疾病分类和美国的精神疾病分类已将此类疾病称为抑郁障碍(depressive disorder)。

抑郁症的主要临床特征是显著而持久的情绪低落,表现为精力减退、持续疲乏、活动减少以及兴趣感丧失。

抑郁症患者会从闷闷不乐、郁郁寡欢,到沉沦沮丧、痛不欲生,甚至发生迟滞和木僵,部分病例有明显的焦虑和运动性激越,或出现各种躯体症状,至少有10%的抑郁症患者会出现躁狂发作,严重者甚至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抑郁症在全世界的发病率约为11%,目前已成为世界第四大疾患,而到2020年可能成为仅次于心脏病的第二大疾病。

有关抑郁症患者的生活质量研究已成为研究和探讨的热点。

一、大学生抑郁症患者基本情况倪某,女,某大学某院2006级英语本科生,长头发,小眼睛,瘦高的个子,在大学一年级给人的感觉是个活泼且能言善辩的开朗女生,第一学年下来考试成绩在班上名列第一。

倪某是家里的独生女,农村人,但是因为是江苏富裕的村子,所以和城市没有很大区别,有一些娇气和独生女的霸道。

且父母都是做工程的,家境不错,据她本人描述,家里在上海买两套房是不成问题的。

她高中时就患有抑郁症,消极避世,就想自己一个人,什么也不想做,疲倦忧郁,心理压力大,学习压力也大,父母的期望又高,也曾经休学过一段时间,最后高考心理状态没有调整好,考试发挥不好,就来到贵州二本学校读书。

年轻人的心理健康问题焦虑与抑郁的增加

年轻人的心理健康问题焦虑与抑郁的增加

年轻人的心理健康问题焦虑与抑郁的增加年轻人的心理健康问题:焦虑与抑郁的增加近年来,随着社会快速发展与竞争日益激烈,年轻人的心理健康问题愈发突出。

焦虑与抑郁已成为他们常见的心理困扰。

本文将探讨年轻人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原因以及应对策略等相关议题。

一、现状分析现代社会的高压环境使得年轻人经常面临着学业、就业、婚姻等各方面的压力。

这些压力不断积累,导致年轻人的焦虑与抑郁问题在不断增加。

据调查显示,近几年来,心理健康问题成为年轻人常见的病症之一,其中以焦虑和抑郁最为突出。

二、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1. 来自学校的压力:教育体制的竞争导致年轻人承受着学业上的巨大压力,功课繁重、升学压力等都是造成焦虑和抑郁的重要原因之一。

2. 职场的竞争压力:求职压力、工作不稳定性、职业发展的不确定性等因素也是导致年轻人焦虑与抑郁的主要原因。

3. 积极心理教育的缺失:年轻人在成长过程中,缺乏足够的心理教育和适应能力培养,导致他们无法有效地应对心理困境,从而加重了焦虑和抑郁的问题。

三、心理健康问题的应对策略1. 建立合理的目标与规划:年轻人应该明确自己的目标,制定实际可行的规划,避免追求完美主义,减轻无谓的压力。

2. 良好的自我管理: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控制焦虑与抑郁的情绪表达,表达自己的需求与想法,与他人建立良好的沟通与支持关系。

3. 建立积极的心态:培养积极的让自己更好地应对挫折,保持乐观的心态,通过学习冥想、心理疗法等方式来缓解内心的紧张与压力。

4. 加强社会支持:与家人、朋友、同事等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寻求他人的支持和理解,共同面对心理困难,分担压力。

5. 拓宽兴趣爱好: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放松心情,减轻心理负担,提高对生活的满意度。

结语年轻人的心理健康问题,尤其是焦虑与抑郁的增加,应引起全社会和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只有通过全社会力量的共同努力,提供更多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服务,才能让年轻人更好地应对心理压力,实现心理健康与幸福的目标。

调查报告大学生抑郁症普查

调查报告大学生抑郁症普查

调查报告大学生抑郁症普查近年来,大学生抑郁症的发病率呈现年轻化、上升趋势,引起了广泛关注。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应对大学生抑郁症问题,我们进行了一次全国范围的调查。

本篇文章将对该调查结果进行详细介绍,并探讨可能的原因和应对措施。

调查结果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群体普遍存在着抑郁症的问题,其中女性和高年级学生受到的影响更为严重。

具体数据显示,抑郁症的早期症状,如情绪低落、失眠等在大学生中普遍存在,占比高达60%以上。

社交关系问题、学业压力、经济困难等也是导致大学生抑郁的重要因素。

原因分析大学生抑郁症的形成原因非常复杂,涉及到个人心理、环境以及社会因素的综合影响。

大学生处于转折期,面临着身份认同、职业规划等多重压力,缺乏经验和应对能力,很容易感受到困惑和无助。

现代社会高速发展所带来的种种挑战,如经济压力、社交焦虑等,也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家庭环境、教育模式等因素也会对大学生抑郁症的形成产生一定影响。

应对措施面对大学生抑郁症问题,我们需要采取相应措施来改善现状。

大学和家长应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和应对能力。

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关怀和支持,建立健全的心理咨询体系,提供及时的心理疏导和帮助。

家庭也要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和理解,为他们提供支持和引导。

社会和媒体也要积极发声和宣传,提倡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消除对抑郁症的歧视和误解。

政府可以增加对心理健康服务的投入,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支持。

大学生自身也要主动寻求帮助,并参与各类心理健康活动,提升自我意识和抗压能力。

调查报告显示,大学生抑郁症问题不容忽视。

我们需要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积极采取措施,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帮助。

只有共同努力,我们才能为大学生创造一个积极健康的发展环境,让他们能够充分发展自己的潜能,成就美好的未来。

注:本篇文章仅为虚构调查结果,并非真实数据。

大学生抑郁症的流行病学趋势及中医学

大学生抑郁症的流行病学趋势及中医学

・79・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 J o urna l of Ha rbi n Vo c a t i ona l & T e c h ni c a l C ol l e ge抑郁症是目前临床上常见的、难治性的疾病,严重危害人们的心身健康。

它包括涉及躯体和心理两方面的很多症状和体征,躯体症状包括睡眠障碍、疲劳感、食欲改变、精神运动激越或迟滞;心理症状包括丧失自尊或有自罪感,犹豫不决,注意力不能集中,有自杀意念或想法等。

《S ci e n ce 》是美国杂志,曾发表过文章指出,在21世纪中影响人类身心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是抑郁,抑郁症在正常人群中的发病率呈不断增长的趋势。

一、大学生抑郁症的流行病学趋势许多国家包括我国在内,抑郁症的发病率在逐渐上升,已成为危害人们身心健康的常见疾病之一。

全球疾病负担合作研究组织于1996就已经发现,抑郁症是十分损害人类躯体及心理健康的疾病之一,预计到2020年,抑郁症将会跃升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二位的疾病,其经济上的损失将占全球疾病总负担的15%。

美国在1994年用于治疗抑郁障碍疾病的医疗费用已经高达430亿美元,占医疗总负担的4%。

据卡尔加里大学健康服务总监黛比・布鲁克纳(D e b b i e Bruckner )透露,在2005-2006学年和2008-2009学年期间,该校校园健康中心出现的患有精神问题的学生增加了一倍。

“到目前为止,校园健康中心最常见的就是忧郁症,或学生们对抑郁相关病情的担忧,”布鲁克纳说,尽管学生们一开始都声称自己可能患有其它病症,如失眠,胃病或头痛,但“实际情况却更为复杂。

从不同角度看,学生们现在所承受的压力,其实是更加严重了。

”这些被称为“千禧年一代”所独特具的品质,可能是造成这种趋势的部分原因。

卡尔加里大学教育学教授佩吉・帕特森(Peggy Patterson )解释说,这些学[收稿日期]2012-05-03[作者简介]1.杜丽娟(1975-),女,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主治医师;2.臧克成(1974-),男,黑龙江体育运动创伤康复医院副主任医师;3.任克斌(1975-),男,哈尔滨市第十医院主治医师;4.胡江川(1982-),男,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讲师;5.杜丽萍(1976-),女,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6王慧德(1975-),男,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团委书记。

大学生抑郁症调查报告

大学生抑郁症调查报告

大学生抑郁症调查报告大学生抑郁症调查报告7月,成千上万的大学毕业生即将奋身投入新角色,在离别的喧闹声中,有这么一群人站在角落一直沉默,这是高校中不断增多的抑郁症患者,他们正经受着常人难以理解的痛苦、孤独与隔离。

写完毕业论文,找份像样的工作,对此刻的他来说,着实艰难。

记者近日调查发现,在京一所著名重点大学有40人被确诊为抑郁症,约占到学校心理咨询中心访问量的两成。

智识高、求胜心强的大学生,已然成为抑郁症高发人群。

调查抑郁症学生占到咨询中心来访量的两成“你好,这里是李家杰珍惜生命大学生心理热线,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你的吗”一段固定的开场白,电话接通的那一刻,听筒那头迟疑了好几秒,缓缓地吐出:“你好,我想咨询下抑郁症相关的问题,已失眠3个月了……”当了三年接线的学生志愿者小卿遇到这样声称自己抑郁症的来电者,依然会紧张到手心冒汗。

“李家杰珍惜生命大学生心理热线”开通7年来,这条热线共倾听了全国各地近万人次的声音。

热线主任秦琳告诉记者每日在线的6小时会接到近三四个学生的电波求助。

另一所在京著名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负责人章文(化名)则说:“据粗略统计,5年前,10个咨询对象里平均一两个有抑郁症,而现在则上升到3-4个。

”目前,北京的高校一般设有心理健康中心,主要负责心理排查、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课和咨询等工作,学校还安排专职的心理教师,配备专门的咨询中心。

这里,虽然不能像专业医院做临床诊断,却是预防危机和筛查抑郁的第一道“防线”。

在谈起遭遇心理危机的大学生群体时,长期在大学心理咨询一线工作的章文直言道:“他们中患有抑郁症的占比较高,去年中心约有1500人次的来访量,抑郁症占到咨询人数的两成。

经我们统计,全校共有40个学生确诊为抑郁症,算上实际患病却没来咨询的,这个数字应该还会更高。

”这些学生来时往往先聊“最近学习压力有点大”、“跟导师(朋友)如何如何”、“我失恋了”等琐事,待完全放下戒备,他们才可能过渡到更深的话题:“总结差不多分四大类问题:学业、人际恋爱、家庭、人生意义追问。

探析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处理难点及对策——以一例抑郁症个案为例

探析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处理难点及对策——以一例抑郁症个案为例

探析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处理难点及对策——以一例抑郁症个案为例刘倩玥 郭 赟(天津工业大学 天津 300387)【摘 要】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大学生因心理问题休学、退学的不断增多,自杀、凶杀等一些反常或恶性事件不时见诸报端,大学生心理健康作为大学生成长阶段的重要环节,引起了社会各界以及高校的广泛关注。

但由于社会环境的多样性、高校相关规章制度的不完善、学生家庭环境差异性等因素,使得精神障碍学生的心理危机干预逐渐成为高校学生管理的一大难题。

本文通过一例患抑郁症个案的心理危机干预处理,对目前高校在开展精神障碍学生心理干预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同时探究遇到此问题时给予的处理方式和相应建议。

【关键词】抑郁症;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1. 案例基本情况1.1 案例背景小伟,男,22岁,大四在校生。

因学业问题降级,2019年4月清明节假期,辅导员接到小伟家长电话,反映小伟假期出游,两天无法联系,手机无人接听,家长十分着急,求助辅导员联系学生。

学生前期有心理问题,已在学院心理中心备案。

通过分析前期资料得知,小伟之前曾有过抑郁情绪,已在学院心理中心备案,定期做心理咨询。

学生曾自述:自高中开始,因个人情感问题处理不当,导致抑郁情绪,后期一直在持续,并没有及时咨询就医,因家庭对其期望过高,家长不信任,导致学生压力较大,并一直默不作声,自己承受。

上大学后,心理压力减少,逐渐好转,后期因学习成绩较差,父亲对他要求又提出较高要求,比如早饭务必要吃,且每天要拍摄视频记录,学生心理压力急剧增大,近两年每天凌晨三四点才能睡着,但早上七点父亲规定要和其视频,监督吃早饭,导致上课没精打采,学习成绩下降,精神状态急剧崩溃。

1.2 案例分析及处理过程辅导员接到求助第一时间联系小伟,发现手机关机,QQ 电话不接,微信不回,联系班长和室友抓紧跟进。

后通过其他社交软件联系到小伟的女友,表示学生小伟目前没有特殊情况,起因是父亲对本人施加压力太大,由家庭矛盾导致的突发情绪波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月,成千上万的大学毕业生即将奋身投入新角色,在离别的喧闹声中,有这么一群人站在角落一直沉默,这是高校中不断增多的抑郁症患者,他们正经受着常人难以理解的痛苦、孤独与隔离。

写完毕业论文,找份像样的工作,对此刻的他来说,着实艰难。

北青报记者近日调查发现,在京一所著名重点大学有40人被确诊为抑郁症,约占到学校心理咨询中心访问量的两成。

智识高、求胜心强的大学生,已然成为抑郁症高发人群。

调查抑郁症学生占到咨询中心来访量的两成“你好,这里是李家杰珍惜生命大学生心理热线,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你的吗”一段固定的开场白,电话接通的那一刻,听筒那头迟疑了好几秒,缓缓地吐出:“你好,我想咨询下抑郁症相关的问题,已失眠3个月了……”当了三年接线的学生志愿者小卿遇到这样声称自己抑郁症的来电者,依然会紧张到手心冒汗。

“李家杰珍惜生命大学生心理热线”开通7年来,这条热线共倾听了全国各地近万人次的声音。

热线主任秦琳告诉北青报记者每日在线的6小时会接到近三四个学生的电波求助。

另一所在京著名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负责人章文(化名)则说:“据粗略统计,5年前,10个咨询对象里平均一两个有抑郁症,而现在则上升到3-4个。

”目前,北京的高校一般设有心理健康中心,主要负责心理排查、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课和咨询等工作,学校还安排专职的心理教师,配备专门的咨询中心。

这里,虽然不能像专业医院做临床诊断,却是预防危机和筛查抑郁的第一道“防线”。

在谈起遭遇心理危机的大学生群体时,长期在大学心理咨询一线工作的章文直言道:“他们中患有抑郁症的占比较高,去年中心约有1500人次的来访量,抑郁症占到咨询人数的两成。

经我们统计,全校共有40个学生确诊为抑郁症,算上实际患病却没来咨询的,这个数字应该还会更高。

”这些学生来时往往先聊“最近学习压力有点大”、“跟导师(朋友)如何如何”、“我失恋了”等琐事,待完全放下戒备,他们才可能过渡到更深的话题:“总结差不多分四大类问题:学业、人际恋爱、家庭、人生意义追问。

”关于学生的心理危机问题,每个学校的情况也不大一样,不同类型的高校,面临的问题并不相同。

“艺术类大学偏重情感问题,而综合性重点大学则偏重于学业。

”抑郁症,作为一种心理疾病,从情绪、认知、动机和生理上都有明显异常的反应,判断是否得病通常在上述方面。

“对生活失去兴趣,无意义感,严重的,会出现自杀倾向。

”章文记得曾接待一位历经3年半心理辅导的女生,这女孩当时甚至记不住7个字以上的短句,“得了病,身心巨大痛苦,普通人往往难以理解,我们的流程是先询问症状,严重者建议转诊同时通知家属或老师,不严重者就心理咨询。

”“我不够好”,是中心来访学生们口中出现的高频词。

有悖于“学习好心理就好”惯常想法,成绩优秀的重点大学学生在抑郁群体中已经占有一定数量。

他们对自我极其严苛,常流露出内疚和自责的情绪。

“我接触到的好多孩子都聪明懂事,求胜动机很强的。

长久以来压抑着自责或愤怒等情绪,这使得他们把攻击指向自身。

”个案无法论文答辩不得不休学毕业该说再见时,博士生三年级的小鱼(化名)却没有出现在今年师门散伙饭局,她病了。

在和抑郁症搏斗的漫漫长路上,小鱼的论文答辩已然遥遥无期,毕业只能顺延。

她说这病没有伤口,没有流血。

“抑郁起来,不要逼我,千疮百孔,四处漏风。

”小鱼,就读于北京海淀某知名大学的文科专业,一向寡言内向的她,却在社交网络上异常活跃,几乎天天更新。

翻看小鱼的微信朋友圈,一般不会察觉到她患上抑郁症,并已5年之久。

当在朋友圈吐槽成为一种公然“卖萌”方式,鲜有人注意到她偶尔敞开的孤独和痛苦,今年新年,她曾写下“要接纳最好和最坏的自己”的句子。

从硕士确诊为抑郁症至今,她犯了三次病,两次在国内,一次在国外交换期间。

最近一次病发是在写作博士论文期间,被论文和就业的双重压力所困扰,几个月来她常失眠,身体状态也越来越差,抑郁再次来袭。

“注意力下降,记不住东西,根本就写不下去。

吃过数十种抗抑郁的药,忍受过恶心无力、浑身酸痛的副作用,这些和抑郁本身的症状混在一起,生不如死。

”当被问起什么原因得上抑郁时,小鱼有些茫然,“要知道生病的具体理由,我就不会抑郁了,它就像感冒一样,一不小心就上身了。

”硕士二年级她出现整夜失眠,恐慌之中她不断逼问自己为什么会这样。

睡眠紊乱,学习随之瘫痪,“当初就连煮个饺子煮粘锅,我都要进行深刻的自我批判,然后上升到自我怀疑,‘你现在连个饺子都煮不好啦!’”几经好友的催促,她才来到学校心理咨询中心,接受几次辅导后,心理老师建议她去北医六院看看,很快被确诊为重度抑郁。

本科就读于计算机专业的张腾(化名)确诊抑郁症的过程要比小鱼更曲折和漫长,直到大四上学期他才在抑郁症前真正“倒下”,休学回家。

“进校时不喜欢我的大学和专业,有心理落差,加上当时谈了异地恋的女友,非常迷茫,走不出那悲伤情绪。

我开始找各种书看和测试,恍然察觉抑郁了,一开始我和父母谁也不相信,等到快不行时,病到不得不休学。

”北青报记者采访的多个抑郁大学生的病例,大多数都有过“人前坚强,人后沮丧”恶性循环的挣扎,他们罹患上的是隐匿型抑郁症。

特点一“病耻感”让在校生得病不易被察觉曾是抑郁症重度患者的张腾坦承他接触过的不少同龄病友,他们在初期时往往不愿示人。

公开统计显示,我国每年自杀死亡的人数至少是13万,而其中40%的自杀死亡者在自杀时患有抑郁症。

随机采访的学生普遍觉得抑郁症并不遥远,但对其基本知识和诊疗却不甚了了,多数者对其的理解源于此前媒体的报道。

北京回龙观医院院长杨甫德在去年末一次采访谈到当前中国抑郁症患者数量超过2600万。

从北京市综合医院开展的流行病学调查数据中看:近10%的患者有抑郁,只有不到10%的人接受过专科诊治。

由于心理问题有很大的隐藏性,如果当事人回避,老师们也难以发现,高校对抑郁症学生的前期筛查难度可见一斑。

面对这些困境,章文和秦琳都笑道,“来找我们的孩子都不太可能走极端。

”她们觉得当务之急依然是“脱敏”,让学生和家长正视心理疾病,而非妖魔化抑郁症。

“校园里患抑郁症的学生人数在逐年增多,但是有些同学甚至父母都会有病耻感,刻意避免交流,有的孩子到了重度,甚至拒绝看医生。

”特点二硕博士抑郁已呈现升高趋势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研究会名誉会长蔺桂瑞教授这些年来一直在进行“大学生心理危机群体”的调查研究。

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她发现这些大学生抑郁症群体都有一些共性,例如:拥有不良家庭关系或亲子关系的学生占比较高;研究生数量目前虽然占比不高,但已呈现出升高趋势。

相较于本科生,与小鱼相同遭遇的硕博士们,面临着更多经济、学术或家庭的多重问题,他们承受的压力更大更复杂。

章文回忆曾危机干预过一位男博士,当时这位博士1个月不洗澡。

“读博6年却无法毕业。

诱因就是论文和导师的冲击,他最终只能休学。

”小鱼的同学谈起她时,赞赏和羡慕着她的才华和勤奋,但觉得这姑娘逼自己太狠了,国外一年,小鱼曾在病中强撑翻译完一本600页的英文著作。

小鱼导师很体谅弟子,劝小鱼不要心急,一切听医生的安排。

小鱼说,“我生病,他虽然嘴上不说,但我知道他跟父母的心情是一样的。

如果辛辛苦苦培养的学生出了问题,这对导师内心打击也会非常大。

”现行的大学管理体制,高校的心理教育对于研究生群体的覆盖率远不及本科生。

针对研究生的心理健康关注度不够的话题,一位不具姓名的高校心理咨询老师对此解释:“这种情况有一定客观原因,包含着高校机构设置的因素。

一般而言,心理健康中心归属于高校的学工部,而学工部往往负责本科生的相关问题,对于研究生方面的工作属于协助性质。

”影响部分用人单位会做入职心理测试除了病耻感,随机采访的多名高校学生还提到不想去心理咨询的另一个隐情:“如果我这的心理出了问题,会不会让周围很多人知道,是否影响我未来的就业呢?”章文和秦琳的回答一定程度上打消了学生们的顾虑,因为打心理热线和心理咨询绝对不会进入学生的个人档案。

“为他们保密,是我们的职业要求。

除非这学生的情况已经很严重,有极端行为倾向,到那时,我们肯定会通知学校的辅导员以及家长。

就这一点,我们会在咨询前跟来访者讲明的,征得同意,我们才开始我们的工作。

”北青报记者注意到,心理健康问题也日益受到了校园外用人单位的关注,入职心理测试也时髦起来。

毕业生赵文(化名)今年春招时通过了一家事业单位的笔试与面试,体检环节时,单位要求她除了身体检查外还需去医院接受心理评估测试。

在医院,赵文遇到了几个和她一样需要做心理健康评估测试的求职者,他们被要求填写一份心理测试题。

这些题目涉及心理健康现状、个性特征、婚姻家庭、学业等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的内容。

赵文事后才知道医生会根据问卷作出初步结论,判断被测试者目前的心理健康状况,推测测试者身体、工作、生活、家庭、学习等多个方面存在的问题。

“这份问卷作答的真实性,有谁能保证?如果有人因为一份心理调查评估一直找不到工作,这算不算一种歧视和不公平? ”一位资深的心理评估专家表示,在入职时是否要心理测试,用人单位往往不同于求职者的态度,“48%的单位领导人认为招聘时应聘者的心理健康比技能更重要。

即使应聘者能力很强,如果心理方面存在问题,单位就会放弃。

”但他承认确实有很多单位请他们为新入职者做心理健康评估,其中较多的是教育、医疗、安全等单位,不乏因心理测试不过关被拒绝的求职者。

(记者刘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