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日落时间大体换算方法

合集下载

c++日出日落计算公式详细

c++日出日落计算公式详细

c++日出日落计算公式详细日出和日落的计算是基于几何和天文学的知识。

以下是计算日出和日落的简化公式:日出和日落的时间取决于地球的旋转和地球和太阳之间的几何关系。

1.地球自转:地球绕自身轴以每天约24小时的速度自西向东旋转。

2.地球公转:地球以约365.25天的周期绕太阳公转。

3.地球的倾斜轴:地球的自转轴相对于地球公转平面倾斜约23.5度。

由于地球自转和地球公转的复杂性,我们需要简化公式来近似地计算日出和日落的时间。

日出的计算:1.计算时间差值:将每天的24小时等分为360度,并将当前日期的时间差值转换为度数。

2.计算黄赤交角:利用日期计算黄赤交角的度数,考虑地球自转轴的倾斜。

3.计算太阳的位置:利用黄赤交角、赤纬和赤经计算太阳的位置。

4.计算日出时间:根据太阳位于地平线上方的时刻,计算日出时间。

日落的计算:1.计算时间差值:同日出计算方式。

2.计算黄赤交角:同日出计算方式。

3.计算太阳的位置:同日出计算方式。

4.计算日落时间:根据太阳位于地平线下方的时刻,计算日落时间。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是简化的计算公式,没有考虑地球的真实运动和其他因素,因此其结果可能有一定的误差。

在实际应用中,常常使用更复杂的模型和算法来提高计算精度。

此外,还有一些拓展的内容可以考虑:1.时区的考虑:当计算日出和日落时间时,需要考虑所在地的时区差异。

2.地理位置的影响:地理位置的海拔高度、山脉等地形特征也可能对日出和日落时间产生影响。

3.天气和大气折射:天气和大气折射现象也可能对日出和日落时间产生一定的影响。

4.四季和赤道附近地区:赤道附近地区由于地球自转轴倾斜对日出和日落时间的影响较小,而四季变化较大的地区则会有更明显的变化。

总之,计算日出和日落的公式是复杂且多变的,需要考虑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地理位置、季节等因素。

尽管有简化的公式可用,但要精确计算日出和日落时间,可能需要使用更复杂的模型和算法。

日出日落时间的计算以及中国常见的日出日落时间

日出日落时间的计算以及中国常见的日出日落时间

日出日落时间的计算以及中国常见的日出日落时间以地球中心为原点O,赤道所在平面为XY平面,东经120度指向西经60度为Y轴正方向.球心指向北极为Z 轴正方向.有了Y轴与Z轴就可定X轴的方向(从东经30度指向西经150度)球面方程:X^2 + Y^2 + Z^2 = 1 (设地球直径为1)日出日落时刻圈方程:Y^2 + Z'^2 = 1 (Z'以Z轴作坐标变换,见下面)Z'=Z*sin(β+90) (β为太直射点纬度)求纬度α度时日出时刻.先解出纬度为α度时的X,Y坐标.X=si nα*sin(β+90)*cos(β+90)/(cosβ*cosβ)Y=-SQRT(1-X^2-sinα*sinα) (SQRT为平方根)有了XY坐标,求反正切,得出一个角度值(由于在XY平面,0度在X轴正向,实际的东经120度在Y轴负方向上,即270度角.所以要换算一下,才能得出经度差)实算一下:代入的纬度为30.15度,夏至日时,太阳直射点纬度为23.4333度.算出X=-0.21835,Y=-0.83578,反正切得出-104.64度.计算时假设在Y轴负方向上(即270度或-90度).两者之间相差14.64度,换成时间就是58.56分钟.(计算出的14.64度的含义是指,夏至日那天,当赤道上(北纬0度)东经120度的地方看到日出时,北纬30.15度,东经(120-14.64)度的地方也正好看到日出.)(换句话说:当赤道上东经120度的地方看到日出时,北纬30.15度东经120度的地方日出已经过去58.56分钟了.由于赤道上是昼夜等分的(假设太阳是个点光源),即日出时刻一定在6:00.那么同一经度的北纬30.15度地方,日出时间是5:01:26左右.东经120度10分.比120度还早了40秒钟.所以日出时间为5:00:46)查寿星万年历,在夏至日的日出时间为4:58:07,日落时间19:04:07.实测数据2009年5月1日星期五所有时间为时间 (任意地点日月升落时刻查询)省会城市北京116.46E 39.92N (-14分9秒)日出:05时15分(-1分15秒/日) 日落:19时09分(+1分0秒/日) 长春125.35E 43.88N (+21分23秒)日出:04时31分(-1分25秒/日) 日落:18时41分(+1分11秒/日) 长沙113E 28.21N(-28分0秒)日出:05时48分(-49秒/日)日落:19时03分(+35秒/日)成都104.06E 30.67N (-1时3分45秒) 日出:06时20分(-53秒/日)日落:19时42分(+39秒/日)重庆106.54E 29.59N (-53分50秒)日出:06时12分(-51秒/日)日落:19时31分(+38秒/日)福州119.3E 26.08N (-2分48秒)日出:05时26分(-46秒/日)日落:18时34分(+31秒/日)贵阳106.71E 26.57N (-53分9秒)日出:06时15分(-46秒/日)日落:19时26分(+32秒/日)广州113.23E 23.16N (-27分4秒)日出:05时54分(-40秒/日)日落:18时55分(+27秒/日)126.63E 45.75N (+26分31秒) 日出:04时21分(-1分30秒/日) 日落:18时40分(+1分17秒/日) 海口110.35E 20.02N (-38分36秒) 日出:06时09分(-35秒/日)日落:19时02分(+22秒/日)杭州120.19E 30.26N (+45秒)日出:05时17分(-53秒/日)日落:18时37分(+39秒/日)合肥117.27E 31.86N (-10分55秒) 日出:05时26分(-56秒/日)日落:18时51分(+42秒/日)呼和浩特111.65E 40.82N (-33分23秒)日出:05时33分(-1分16秒/日) 日落:19时30分(+1分2秒/日)济南117E 36.65N(-12分0秒)日出:05时19分(-1分7秒/日)日落:19时00分(+53秒/日)昆明102.73E 25.04N (-1时9分4秒) 日出:06时33分(-44秒/日)日落:19时39分(+29秒/日)拉萨91.11E 29.97N (-1时55分33秒) 日出:07时13分(-53秒/日)日落:20时33分(+38秒/日)兰州103.73E 36.03N (-1时5分4秒) 日出:06时13分(-1分4秒/日)日落:19时52分(+50秒/日)南昌115.89E 28.68N (-16分26秒)日出:05时36分(-50秒/日)日落:18时52分(+36秒/日)南京118.78E 32.04N(-4分52秒)日出:05时19分(-57秒/日)日落:18时45分(+43秒/日)南宁108.33E 22.84N (-46分40秒) 日出:06时14分(-39秒/日)日落:19时14分(+26秒/日)澳门113.33E 22.13N (-26分40秒) 日出:05时55分(-38秒/日)日落:18时53分(+25秒/日)上海121.48E 31.22N (+5分55秒)日出:05时10分(-55秒/日)日落:18时33分(+41秒/日)阳123.38E 41.8N (+13分31秒) 日出:04时43分(-1分20秒/日) 日落:18时44分(+1分5秒/日)114.48E 38.03N (-22分4秒)日出:05时27分(-1分10秒/日) 日落:19时13分(+56秒/日)台北121.5E 25.05N (+6分0秒)日出:05时19分(-44秒/日)日落:18时24分(+29秒/日)太原112.53E 37.87N (-29分52秒)日出:05时35分(-1分9秒/日) 日落:19时20分(+55秒/日)天津117.2E 39.13N (-11分11秒)日出:05时14分(-1分13秒/日) 日落:19时04分(+58秒/日)武汉114.31E 30.52N (-22分45秒)日出:05时40分(-53秒/日)日落:19时01分(+40秒/日)乌鲁木齐87.68E 43.77N (-2时9分16秒) 日出:07时02分(-1分25秒/日) 日落:21时12分(+1分11秒/日) 西安108.95E 34.27N (-44分11秒)日出:05时55分(-1分0秒/日) 日落:19时28分(+47秒/日)西宁101.74E 36.56N (-1时13分2秒) 日出:06时20分(-1分6秒/日) 日落:20时01分(+51秒/日)香港114.1E 22.2N (-23分36秒) 日出:05时52分(-38秒/日)日落:18时50分(+25秒/日)银川106.27E 38.47N (-54分55秒) 日出:05时58分(-1分9秒/日) 日落:19时47分(+56秒/日)州113.65E 34.76N (-25分23秒) 日出:05时36分(-1分2秒/日) 日落:19时10分(+48秒/日)珠海113.52E 22.3N (-25分55秒) 日出:05时54分(-38秒/日)日落:18时52分(+25秒/日)深圳114.07E 22.62N (-23分43秒) 日出:05时52分(-39秒/日)日落:18时50分(+26秒/日)。

计算月出和日出日落时间的几种数学模型

计算月出和日出日落时间的几种数学模型

计算月出和日出日落时间的几种数学模型作者:陈素君来源:《现代职业教育.高职本科》 2016年第12期[摘要]利用天文学的基础知识和目前已有的天文资料,研究计算某地区月出与日落时刻的数学模型。

[关键词]月出时刻;日出日落时刻;检验[中图分类号] G642[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34-0038-02一、精确度较高的日落时刻计算模型我们把日落时刻定义为太阳每天从西方地平线降落的时刻。

日落的时间随着季节及纬度的不同而改变。

传统上认为在北半球,冬至时日落的时间最早,夏至时日落最晚。

但是实际上,由于黄赤交角与地球椭圆轨道的影响,日落最早的时间不会落在冬至,而是在12月初;日落最晚的时间也不会落在夏至,而是在6月底。

我们需要一种更精确的计算方法。

以下我们研究文献(详见参考文献[1])中的日落时刻计算模型:首先,日出日落时间指把地球假设为球形,圆盘太阳刚好到达地平线的时刻。

日落太阳的位置为h=-0.8333°,采用迭代法重新计算太阳的位置,直到满足要求的计算精度为止。

已知h=-0.8333°、经度Long、纬度Glat、时区Zone、第一次计算时间UT0=180。

(1)计算从格林威治时间公元2000年1月1日到计算日的天数days;(2)计算从格林威治时间公元2000年1月1日到计算日的世纪数t=■(3)计算太阳的平黄径L=280.460+36000.770×t(4)计算太阳的平近点角G=357.528+35999.050×t(5)计算太阳的黄道经度λ=L+1.915×sinG+0.020×sin(2G)(6)计算太阳的倾角ε=23.4393-0.0130×t(7)计算太阳的偏差δ=arcsin(sinε×sinλ)(8)计算格林威治时间的太阳的时间角GHA:GHA=UT0-180-1.915×sinG-0.020×sin (2G)+2.466×sin(2λ)-0.053×s in(4λ)(9)计算修正值e=arccos{■}(10)新的日落时间,西半球的经度Long为负数。

地理知识运用-各主要季节间日出时间

地理知识运用-各主要季节间日出时间

各主要季节间日出、日落时间大体换算方法根据农历二、八月昼夜平(这仅是粗略的说法。

实际上不同纬度,昼夜时间不完全均等)这一基本时间,可将我们这一带主要季节之间日出、日落的大体时间用各时期的换算公式予以粗略测定。

现以中国科学院南京紫金山天文台计算的济南地区的日出、日落时间为基础予以说明。

济南地区在“春分”时日出6:15,日落18:24,在此粗略各取6点钟。

1、“春分”──“夏至”期间日出、日落时间的大体测定y=6±n·1 '20 "(式中6为六点钟,n为这一期间的某一“日序”,y为某一日序时当日的日落、日出时间。

日落时间为“+”,日出时间为“-”。

0≤n≤92)。

例:①当n=0,即代表3月21日“春分”这一天。

式中y=6±0,表示这一天为太阳六点钟出,下午六点钟落下。

②当n=(最大值)92时,即到“夏至”这一天时,y=6±92×1 '20 "为6±122 '即6±2:02 '≈(8:02 ',3:58 '),即“夏至”日时,日出为早上4点钟,日落为晚上8点钟。

③试问4月14日几点钟日出、日落?根据上述公式n=24(24为“春分”后3月份内有10天加上4月份1~14日的14天两数之和),代入公式后,y=6±24×1 '20 "=6±32 ',即4月14日这一天日出为5点28 ',日落为下午6点32 '。

同理,可求得这一期间任意一天的日出、日落的时间。

2、“夏至”──“秋分”期间日出、日落时间的大体(实际情况是“夏至”时,济南4:53日出,19:34 '日落)测定y1=3:58 '+n·1 '20 ",y2=8:02 '-n·1 '20 "(0≤n≤94)当n=0时,即夏至日时,y1=3:58 '(日出),y2=8:02 '(日落),n=(最大值)94时,y1=3:58 '+2:05 '≈6,y2=8:02 '-2:05≈6,即至秋分时,日出、日落均在早、晚6点钟。

上海冬至日出日落时间

上海冬至日出日落时间

上海冬至日出日落时间【篇一:日出、日落时间大体换算方法】各主要季节间日出、日落时间大体换算方法根据农历二、八月昼夜平(这仅是粗略的说法。

实际上不同纬度,昼夜时间不完全均等)这一基本时间,可将我们这一带主要季节之间日出、日落的大体时间用各时期的换算公式予以粗略测定。

现以中国科学院南京紫金山天文台计算的济南地区的日出、日落时间为基础予以说明。

济南地区在“春分”时日出6:15,日落18:24,在此粗略各取6点钟。

1、“春分”──“夏至”期间日出、日落时间的大体测定2、“夏至”──“秋分”期间日出、日落时间的大体(实际情况是“夏至”时,济南4:53日出,19:34日落)测定3:58(日出),y2=8:02(日落),n=(最大值)94时,y1=3:58+2:05≈6,y2=8:02-2:05≈6,即至秋分时,日出、日落均在早、晚6点钟。

同理,可求得这一期间任意一天的日出、日落时间。

3、“秋分”──“冬至”期间日出、日落时间的大体(实际情况是秋分时,济南5:59日出,18:11日落)测定4、“冬至”──(翌年)“春分”期间日出、日落时间的大体(实际上冬至时,济南7:21日出,17:00日落)测定1:58≈6,y2=4+1.58≈6,即至“春分”时日出、日落又再次各为早、晚六点钟。

同理,可求得这一期间任意一天的日出、日落时间。

在此需要指出的是,(1)各年度间天数不太一样,有时是365天,有时是366天,所以各季节间n值会不完全相同。

(2)由于是大体测算,运算中会有误差,有时误差还较大,因此得出的结果只能是大体接近,并不十分精确。

这主要是计算测定时是以平均速度与天数的乘积去换算,事实上,地球的公转不是匀速进行。

据天文台测定,在不同季节地球公转速度是不一样的。

年初时,地球较近太阳,运行的速度较快,而在年中时,又较远太阳,“夏至”时达到地球离太阳最远,地球运行得较慢,而接近年终时,运行得又较稍快,“冬至”时地球离太阳最近,运行速度较快。

2023年夏至日出日落时间

2023年夏至日出日落时间

2023年夏至日出日落时间2023年夏至日出日落时间2023年夏至日是6月21日,夏至日出时间为早上6点34分08秒,日落时间为晚上6点43分12秒。

夏至日出日落时间计算夏至日出时间为早上6点34分08秒,日落时间为下午6点43分12秒已知日光在地球上的直射点纬度A,求地球上任何一点(已知纬度为B)的日出时间,我们得到过一个公式:T=12__arcCos(tgA__tgB)/π(适用于北半球) 计算可得,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也在北回归线,A=B=23°26′,带入公式得T=5.28,即日出时间为早上6点34分08秒。

而日出时间和日落时间是以中午12点为对称的,故而夏至日的日落时间为傍晚6点43分12秒。

日出日落的时间,会随季节及各地方纬度的不同而改变。

夏至这天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长、夜晚最短的日子。

一般人会直觉认为夏至当天的日出时间也是一年中最早的,日落时间是最晚的。

但事实上一年中最早日出时间通常发生在夏至之前的6月上旬,最晚日落时间是在夏至之后的6月底至7月初。

夏至的特点夏至这天虽然白昼最长,太阳角度最高,但并不是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时候。

因为,接近地表的热量,这时还在继续积蓄,并没有达到最多的时候。

俗话说“热在三伏”,真正的暑热天气是以夏至和立秋为基点计算的。

大约在七月中旬到八月中旬,中国各地的气温均为最高,有些地区的最高气温可达40度左右。

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纬23°27’),北半球的白昼达最长,且越往北越长。

夏至以后,阳光直射地面的位置逐渐南移,北半球的白昼日渐减短。

夏至的简介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每年公历6月20日,或21日,或22日。

夏至这天,太阳运行至黄经90度(夏至点,目前处在双子座),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各地的白昼时间达到全年最长。

对于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地区来说,夏至日也是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的一天。

日出日落时间计算方法

日出日落时间计算方法

日出日落时间计算方法
【例】已知在北半球夏至日时,甲地(40°N、110°E)比乙地(30°N、115°E)白昼长56分钟,则甲地比乙地()
A.日出早28分钟 B.日出早56分钟 C.日落迟20分钟 D.日落迟48分钟
【解析】因当日不是春、积分日,且两地的经度和纬度均不相同,所以两地日出、日落时间的迟早,既要考虑纬度不同产生的昼夜长短差异,又要考虑经度不同产生的时差,先假设两地经度相同,那么由甲地比乙地白昼长56分钟,可知甲地比乙地日出早28分钟,日落迟28分钟,再假设两地在同一纬线上,那么两地经度相差5°,可知甲地比乙地日出日落均推迟20分钟。

综合上述两种情况,可以得出甲地比乙地日出早8分钟,日落迟48分钟,所以该题的正确选项为D。

故日出日落与经度有关系!
漠河今天日出07时59分11秒,日落:15时50分13秒
夏至日出03时08分37秒,日落:20时25分08秒。

怎么计算日出日落时间

怎么计算日出日落时间

怎么计算日出日落时间日出和日落时间的计算日出时间=12-昼长日落时间=12+昼长相反,根据某地某一天日出日落时间可计算昼长、夜长,其方法为:某地昼长=日落时间-日出时间=(正午12点-日出时间)×2=(日落时间-正午12点)×2某地夜长=(子夜24点-日落时间)×2=(日出时间-子夜0点)×2日出日落的时刻:夏半年时,6点前日出,18点后日落;冬半年时,6点后日出,18点前日落。

春秋二分,6点日出,18点日落。

日出和日落的区别(1)霞气不同日出的霞气比较淡雅,因为日出时大气层里的灰尘较少。

日落时则是漫天红霞,日落的颜色可以因地球的大气现象而增强,如云、烟及人为制造的废气等。

(2)温度不同日出时太阳刚刚升起,气温正在从最低点逐步上升,看过日出都知道会很冷,相对温度低。

日落时太阳照射大地一天的时间,地面温度相对较高。

(3)雾气不同日出时地面、水面、山地都会有一股雾气。

日落时地面温度高,一般是没有雾气的。

(4)光线不同日出时光线还不强烈,不怎么刺眼,感觉很清澈透亮,通常可以直视。

日落时光线还带着一天的灼热,很浓郁,往往不敢直视。

(5)色彩不同日出看上去清新明亮,与周围景物反差很大。

日落会有少许晕眩,并不清晰,与周围景物较融合。

(6)方向不同日出在早晨,在東向,眼看地平线,太阳会从那里升起。

日落在傍晚,在西向,眼看地平线,太阳会从那里消失。

日出和日落的方位规律(1)太阳直射北半球,全球各地太阳从东北升起,在西北落下。

(极昼极夜地区除外)(2)太阳直射南半球,全球各地太阳从东南升起,在西南落下。

(极昼极夜地区除外)(3)太阳直射赤道,也就是春分和秋分,各地太阳从正东升起,在正西落下。

(极点除外)。

冬至日日照时间计算

冬至日日照时间计算

一、昼夜长短的计算1、太阳直射哪个半球,哪个半球就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直射点向哪个半球(南或北)移动,哪个半球就昼变长,夜变短。

2、看同一纬线圈中昼弧和夜弧的相应长度确定昼夜长短:昼长=昼弧所跨经度数/15°,夜长=夜弧所跨经度数/15°。

3、已知日出为当地地方时a时:昼长=2×(12-a),夜长=2a;已知日落为b时:昼长=2×(b-12),夜长=48-2b;昼长=日落-日出,夜长=24-昼长(4)纬度相同的不同地区,昼长或夜长相同。

二、日出日落时刻的计算某地日出时刻,就是该地所在纬线与晨线交点的时刻;日落时刻为该点所在纬线与昏线交点的时刻。

1、两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晨昏线平分所有纬线并与它们垂直。

因此,只有这两天各地日出日落时刻相同,即6时日出,18时日落。

赤道上各地全年都是6时日出,18时日落。

南北极圈以内在极昼夜的地区,太阳总是在地平圈以下,因而无日出日落现象,纬线与晨昏线不相交。

2、晨线上的各地同时日出,昏线上同时日落。

3、据昼夜长短推算日出日落时间:日出=12-昼长/2=0+夜长/2,日落=12+昼长/2=24-夜长/2。

4、纬度值相同的地区,日出日落时刻相同。

冬至简介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

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过了冬至,白天就会一天天变长。

古人对冬至的说法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

冬季三九怎么计算冬至过后,各地气候都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进九”,我国民间有“冷在三九,热在三伏”的说法。

现代天文科学测定,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阳光对北半球最倾斜,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长,这天之后,太阳又逐渐北移。

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来了,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

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2日或者23日之间。

时间计算公式

时间计算公式

时间计算公式 The final edition was revised on December 14th, 2020.高中地理计算公式一、时间的计算1、求时区:时区数=已知经度/15°(商四舍五入取整数,即为时区数)2、求区时:所求区时=已知区时±时区差(东加西减)3、求地方时:所求地方时=已知地方时±4分钟/度×经度差(东加西减)二、太阳高度的计算1、求正午太阳高度:H=90°-︱纬度差︱(纬度差指当地纬度与太阳直射纬度之间的差)2、求子夜太阳高度:H=︱纬度和︱-90°(纬度和指当地纬度与太阳直射纬度之间的和) 3、求南北两楼的楼间距:L=h•cotH (h为楼高,H为该地一年中最小的正午太阳高度)三、昼夜长短的计算1、求昼长:(1)昼长=昼弧∕15°(2)昼长=日落时间-日出时间(3)昼长=24-夜长(4)昼长=(12-日出地方时)×2(5)昼长=(日落地方时-12)2、求夜长(1)夜长=夜弧∕15°(2)夜长=24-昼长(3)夜长=(24-日落地方时)×2(4)北半球某纬度的夜长=南半球同纬度的昼长四、日出、日落时刻的计算1、求日出时刻:(1)日出时刻=当地纬线与晨线交点的时刻(2)日出时刻=12-昼长∕2 2、求日落时刻:(1)日落时刻=当地纬线与昏线交点的时刻(2)日落时刻=12+昼长∕2 五、球面距离的计算(1)赤道和经线上的距离111Km×度数(2)纬线上的距离=111Km×度数•COSθ(θ为当地的纬度)(3)对趾点的计算:经度互补,一东一西;纬度相等,一南一北。

六、比例尺的计算(1)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2)缩放图幅面积=原图幅面积×比例尺缩放的平方七、相对高度的计算(1)陡崖相对高度:(n-1)d≤H<(n+1)d (n为等高线条数,d为等高距) (2)H=T∕6°×1000米 (H为两地相对高度,T为两地温差)八、有关人口的计算(1)人口密度=人口数∕总面积(2)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3)生育率=出生人口数∕育龄妇女数九、地理坐标的计算(1)利用正午太阳公式求当地纬度(2)当地纬度=北极星的仰角(3)当地经度=已知经度±1°∕4分钟×时差十、地球自转速度的计算(1)角速度=360°∕24小时=15°∕小时(2)线速度=周长∕时间=2∏RCOSθ∕24小时 (R为地球半径, θ为当地纬度)。

冬至夏至日出日落时间

冬至夏至日出日落时间

冬至夏至日出日落时间【篇一:日出、日落时间大体换算方法】各主要季节间日出、日落时间大体换算方法根据农历二、八月昼夜平(这仅是粗略的说法。

实际上不同纬度,昼夜时间不完全均等)这一基本时间,可将我们这一带主要季节之间日出、日落的大体时间用各时期的换算公式予以粗略测定。

现以中国科学院南京紫金山天文台计算的济南地区的日出、日落时间为基础予以说明。

济南地区在“春分”时日出6:15,日落18:24,在此粗略各取6点钟。

1、“春分”──“夏至”期间日出、日落时间的大体测定2、“夏至”──“秋分”期间日出、日落时间的大体(实际情况是“夏至”时,济南4:53日出,19:34日落)测定3、“秋分”──“冬至”期间日出、日落时间的大体(实际情况是秋分时,济南5:59日出,18:11日落)测定4、“冬至”──(翌年)“春分”期间日出、日落时间的大体(实际上冬至时,济南7:21日出,17:00日落)测定1:58≈6,y2=4+1.58≈6,即至“春分”时日出、日落又再次各为早、晚六点钟。

同理,可求得这一期间任意一天的日出、日落时间。

在此需要指出的是,(1)各年度间天数不太一样,有时是365天,有时是366天,所以各季节间n值会不完全相同。

(2)由于是大体测算,运算中会有误差,有时误差还较大,因此得出的结果只能是大体接近,并不十分精确。

这主要是计算测定时是以平均速度与天数的乘积去换算,事实上,地球的公转不是匀速进行。

据天文台测定,在不同季节地球公转速度是不一样的。

年初时,地球较近太阳,运行的速度较快,而在年中时,又较远太阳,“夏至”时达到地球离太阳最远,地球运行得较慢,而接近年终时,运行得又较稍快,“冬至”时地球离太阳最近,运行速度较快。

但“春分”、“秋分”节气的当天,基本上是早晨六点钟日出,傍晚六点钟日落,这大体上是准确的。

(3)一个地区或一个城市,每年的同一天,日出日落的时间基本相同,但每年都有微小的差异,并非完全“正点”。

如何计算日出日落时间

如何计算日出日落时间

如何计算日出日落时间日出时间=(24-昼长)/2日落时间=日出时间+昼长或一天有24小时,包括白天和黑夜,夜长=24-昼长,而凌晨0:00可以看作是黑夜的中点,日出时间=夜长/2,日落时间=24-日出时间。

日出日落的现象日出,指太阳初升出地平线或最初看到的太阳的出现。

一般是指太阳由东方的地平线徐徐升起的时间,而确实的定义为日面刚从地平线出现的一刹那,而非整个日面离开地平线。

日落,是地球生态环境循环与生物活动的重要划分点。

古农谚有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太阳从地平线降下后,空气中的流动分子减少,温度开始降低,多数动物的活动行为减少,进入休息状态。

同时植物停止光合作用,消耗外界氧气。

日落标志着夜晚的来临,是人们一天工作生活的结束标志。

日出日落区别日出和日落在太阳光的颜色方面也有明显区别。

日出,阳光通过很长距离的空气层的折射,颜色就像血一样红,整个太阳成血红色,刚露出地面的太阳,人可以直视,不很刺眼。

而日落时,太阳光还很强,即使接近了地面,你也无法直视,整个太阳的颜色成金黄色,至少呈带有黄色的红色。

日出产生原理日出时太阳光因为受到地球大气层灰尘的影响而产生瑞利散射,所以这时的天空会弥漫着霞气,然而日出的霞气较日落的淡雅,这是因为日出时大气层里的灰尘较日落时为少。

因为太阳光会受到地球大气层的影响而产生折射,所以当太阳仍未升上地平线时,人们已看到日出的景色,这是每天日出时产生的错觉。

中国古代天文学家曾记录名为“天再旦”的罕见天文现象,意思是同一天接连出现两次日出的情况。

通常是由于清晨五点到七点的日全食所引起的天文奇观,第一次日出时,天色又逐渐暗去,接着又迎接第二次日出。

经纬度日出日落算法

经纬度日出日落算法

经纬度日出日落算法1. 简介经纬度日出日落算法是一种用于计算给定地点经纬度和日期的日出和日落时间的算法。

这个算法可以帮助人们了解每天的日出和日落时间,对于农业、旅游、航海等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2. 算法原理经纬度日出日落算法基于地球自转和公式计算来确定太阳在特定经纬度上升和下降的时间。

下面是该算法的主要原理:2.1 地球自转地球每天自转一周,即24小时。

这意味着太阳相对于地球上的任何一点都会在24小时内从东方升起,到西方落下。

2.2 太阳赤纬太阳赤纬是指太阳相对于地球赤道平面的角度。

它随着地球绕太阳公转而变化,最大值约为23.5°(北回归线),最小值约为-23.5°(南回归线)。

2.3 太阳高度角太阳高度角是指太阳光线与水平面之间的角度。

它取决于观察者的纬度和太阳赤纬。

2.4 日出和日落时间计算根据太阳高度角的定义,当太阳高度角等于0°时,太阳刚好在地平线上。

因此,日出时间可以通过计算太阳高度角等于0°时的时间得到。

同样地,日落时间可以通过计算太阳高度角再次等于0°时的时间得到。

3. 算法步骤经纬度日出日落算法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3.1 获取地点经纬度信息首先需要获取给定地点的经纬度信息。

可以通过使用地理编码服务或者查询在线地图来获取该信息。

3.2 计算儒略日儒略日是一种用于表示日期的连续编号。

它从公元前4713年1月1日中午12:00开始计数,每过一天增加1。

可以使用日期转换函数将给定日期转换为儒略日。

3.3 计算黄赤交角黄赤交角是指黄道与赤道平面之间的夹角。

它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化,通常在约23.44°左右。

3.4 计算太阳赤纬根据已知的儒略日和黄赤交角,可以使用公式计算太阳赤纬。

3.5 计算日出和日落时间根据给定地点的纬度、太阳赤纬和黄赤交角,可以使用公式计算日出和日落时间。

4. 算法实现经纬度日出日落算法可以使用各种编程语言实现。

夏至2023日出日落时间表(北京时间)

夏至2023日出日落时间表(北京时间)

夏至2023日出日落时间表(北京时间)夏至2023日出日落时间表根据天文学和日历学专家的测算,2023年夏至日的日出时间为5:11,日落时间为19:24。

也就是说,这一天的白天长度高达14个小时。

对于风水命理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吉祥的日子,人们可借此来进行转运改运,祈求家庭、爱情、事业等吉祥顺利。

在风水命理中,日落时间是一个与居住环境息息相关的因素。

比如说,卧室朝向、阳台设立等都会受到日落时间的影响。

因此,在选择居住环境时,了解当地的日出日落时间是非常必要的。

夏至日落时间则是夏季居住环境的重要参考因素之一。

夏至日出日落时间计算夏至日出时间为早上6点34分08秒,日落时间为下午6点43分12秒已知日光在地球上的直射点纬度A,求地球上任何一点(已知纬度为B)的日出时间,我们得到过一个公式:T=12__arcCos(tgA__tgB)/π(适用于北半球) 计算可得,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也在北回归线,A=B=23°26′,带入公式得T=5.28,即日出时间为早上6点34分08秒。

而日出时间和日落时间是以中午12点为对称的,故而夏至日的日落时间为傍晚6点43分12秒。

日出日落的时间,会随季节及各地方纬度的不同而改变。

夏至这天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长、夜晚最短的日子。

一般人会直觉认为夏至当天的日出时间也是一年中最早的,日落时间是最晚的。

但事实上一年中最早日出时间通常发生在夏至之前的6月上旬,最晚日落时间是在夏至之后的6月底至7月初。

夏至气候特点一、夏至节气的气候特征:雨季夏季是江淮地区的“梅雨”季节,是江南地区梅子的黄熟期。

空气非常潮湿,冷暖气团在此相遇形成低压槽,导致持续阴雨天气。

这样的天气,器皿发霉,人感觉不舒服。

有的蚊子繁殖快,有的肠道细菌容易滋生。

此时要注意饮水卫生,尽量不吃生冷食物,防止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

二。

夏至节气的气候特征:对流天气入夏后地面受热强烈,空气对流强烈,午后至傍晚经常形成雷雨。

经纬度日出日落算法

经纬度日出日落算法

经纬度日出日落算法经纬度日出日落算法是一种用于确定地球上指定地点的日出和日落时间的数学计算方法。

这个算法使用了地球的经度和纬度信息,以及太阳的位置数据,通过一系列复杂的计算过程,得出了精确的日出和日落时间。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基本概念。

地球是一个椭球体,其轨迹围绕太阳旋转。

经度是指地球上任意一点与本初子午线的角度差,可以划分为东经和西经。

纬度是指地球上任意一点与赤道的角度差,可以划分为北纬和南纬。

为了计算日出和日落时间,我们需要知道太阳的位置。

太阳的位置可以通过太阳方位角和太阳高度角来描述。

太阳方位角是指太阳相对于北方的位置,可以从0度到360度表示,其中0度表示正北,90度表示正东,180度表示正南,270度表示正西。

太阳高度角是指太阳相对于地平线的角度,可以从0度到90度表示。

当太阳高度角为0度时,太阳在地平线上;当太阳高度角为90度时,太阳在天顶上。

日出和日落时间可以通过计算太阳高度角的变化来确定。

首先,我们需要找到太阳升起和降下的那一瞬间,即太阳高度角为0度的时候。

然后,根据太阳的高度角变化速度,我们可以计算出日出前和日落后的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就是黄昏和黎明时分。

算法的实现需要考虑到地球的椭球形状、地球的自转、地球的公转以及大气折射等因素的影响。

这些因素使得日出和日落的时间有时会有一些偏差。

在实际应用中,经纬度日出日落算法在很多领域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比如,航海中的船舶定位和导航、天文学中对天体运动的研究、以及旅行规划中的日程安排等。

对于户外活动爱好者来说,掌握日出和日落时间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安排活动,避免在天黑之前还在户外活动。

总结起来,经纬度日出日落算法是一种基于地球经纬度信息和太阳位置数据的计算方法,可以准确地计算出指定地点的日出和日落时间。

这个算法的应用范围广泛,不仅有助于科研和航海导航等专业领域,也对一般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活动安排有实际指导意义。

了解如何计算日出和日落时间,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利用自然资源,规划行程,提高生活质量。

怎么推算自己所在地的日出、日落时间以及日出日落的准确方位?

怎么推算自己所在地的日出、日落时间以及日出日落的准确方位?

怎么推算自己所在地的日出、日落时间以及日出日落的准确方
位?
答:太阳对地球的照射,使地球有昼半球、夜半球,这个交界线会在春分、秋分当天和地球经线完全重合。

也就是说春分秋分,你所在的地方是12小时。

经线是南北朝向,整条线上同时看到太阳,那么日出就是正东6点整,日落18点整正西。

用电脑查一下自己所在地夏至日的昼长,比如说是14小时,14-12=2小时。

正午12点,太阳正南位置常年不变,等于说上午多了1小时,下午多了1小时。

太阳一小时转角15度。

所以,夏至日出时间是5点整,东偏北15度;日落时间19点整,西偏北15度。

又因为:
1、日出时间提前1小时,春分到夏至间隔天数是91天,所以3600秒➗91天,大约每天提前40秒。

2、太阳1小时转角15度,就是240秒转1度。

所以,累计6天为1度;也就是说春分后第6天,日出是5点56分,方向是东偏北1度。

日落是18点4分,方向是西偏北1度。

照着这个道理,你只要知道了所在地任何一个节气的昼长时间,就能推算出全年所有日子的日出日落。

⚠️24节气是地球对太阳的公转分成均匀的24段,所以间隔日数是相等的。

⚠️文中时间都是指:太阳正南、影子最短为12点正的天文时,不是北京时间,两者时间差自己补上。

上海冬至日出日落时间

上海冬至日出日落时间

上海冬至日出日落时间【篇一:日出、日落时间大体换算方法】各主要季节间日出、日落时间大体换算方法根据农历二、八月昼夜平(这仅是粗略的说法。

实际上不同纬度,昼夜时间不完全均等)这一基本时间,可将我们这一带主要季节之间日出、日落的大体时间用各时期的换算公式予以粗略测定。

现以中国科学院南京紫金山天文台计算的济南地区的日出、日落时间为基础予以说明。

济南地区在“春分”时日出6:15,日落18:24,在此粗略各取6点钟。

1、“春分”──“夏至”期间日出、日落时间的大体测定2、“夏至”──“秋分”期间日出、日落时间的大体(实际情况是“夏至”时,济南4:53日出,19:34日落)测定3:58(日出),y2=8:02(日落),n=(最大值)94时,y1=3:58+2:05≈6,y2=8:02-2:05≈6,即至秋分时,日出、日落均在早、晚6点钟。

同理,可求得这一期间任意一天的日出、日落时间。

3、“秋分”──“冬至”期间日出、日落时间的大体(实际情况是秋分时,济南5:59日出,18:11日落)测定4、“冬至”──(翌年)“春分”期间日出、日落时间的大体(实际上冬至时,济南7:21日出,17:00日落)测定1:58≈6,y2=4+1.58≈6,即至“春分”时日出、日落又再次各为早、晚六点钟。

同理,可求得这一期间任意一天的日出、日落时间。

在此需要指出的是,(1)各年度间天数不太一样,有时是365天,有时是366天,所以各季节间n值会不完全相同。

(2)由于是大体测算,运算中会有误差,有时误差还较大,因此得出的结果只能是大体接近,并不十分精确。

这主要是计算测定时是以平均速度与天数的乘积去换算,事实上,地球的公转不是匀速进行。

据天文台测定,在不同季节地球公转速度是不一样的。

年初时,地球较近太阳,运行的速度较快,而在年中时,又较远太阳,“夏至”时达到地球离太阳最远,地球运行得较慢,而接近年终时,运行得又较稍快,“冬至”时地球离太阳最近,运行速度较快。

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地理时区的计算

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地理时区的计算

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地理时区的计算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地理时区的运算【】查字典地理网为大伙儿带来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地理时区的运算,期望大伙儿喜爱下文!1、确定日出日落时刻:(1)某地日出时刻,确实是该地所在纬线与晨线交点的地点时。

(2)运算时能够用正午时刻-一半昼长,或者,子夜时刻+一半夜长。

(3)某地日落时刻,确实是该地所在纬线与昏线交点的地点时。

(4)运算时能够用正午时刻+一半昼长,或者,子夜时刻-一半夜长+1日。

(5)春分或秋分时,全球昼夜平分,6时日出,18时日落。

(6)赤道上全年昼夜平方,全年差不多上6时日出,18时日落。

2、确定太阳高度:(一)某一时刻的太阳高度:(1)昼半球上的太阳高度大于零,最大值显现在正午,即地点时12点时。

(2)夜半球上的太阳高度小于零,最小值显现在子夜,即地点时0点时。

(3)晨昏线(圈)上太阳高度等于零。

(二)正午太阳高度:(1)太阳直射那一条纬线正午太阳高度等于90。

(2)同一天正午太阳高度相同的纬线有两条,这两条纬线分布在直射纬线的两侧,与直射纬线的纬差相等。

(3)某一条纬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等于90减去该纬线与直射纬线的纬差。

(三)二分二至太阳高度分布规律:(1)春分时,太阳直射赤道,赤道上正午太阳高度为90,正午太阳高度从赤道向两极逐步减小。

(2)夏至时,太阳直射北回来线,北回来线上太阳高度为90,北回来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全年的最大值,南半球达到最小值。

(3)秋分时,太阳直射赤道,赤道上正午太阳高度为90,正午太阳高度从赤道向两极逐步减小。

(4)冬至时,太阳直射南回来线,南回来线上太阳高度为90,南回来线南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全年的最大值,北半球达到最小值。

3、确定日期分界线:日期分界线有两条,一条是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该线两侧时刻相同,日期相差一天。

另一条日期分界线为地点时0点所在的经线,该线即是前一日的24点,也是后一日的0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主要季节间日出、日落时间大体换算方法
根据农历二、八月昼夜平(这仅是粗略的说法。

实际上不同纬度,昼夜时间不完全均等)这一基本时间,可将我们这一带主要季节之间日出、日落的大体时间用各时期的换算公式予以粗略测定。

现以中国科学院南京紫金山天文台计算的济南地区的日出、日落时间为基础予以说明。

济南地区在“春分”时日出6:15,日落18:24,在此粗略各取6点钟。

1、“春分”──“夏至”期间日出、日落时间的大体测定
y=6±n·1'20"(式中6为六点钟,n为这一期间的某一“日序”,y为某一日序时当日的日落、日出时间。

日落时间为“+”,日出时间为“-”。

0≤n≤92)。

例:①当n=0,即代表3月21日“春分”这一天。

式中y=6±0,表示这一天为太阳六点钟出,下午六点钟落下。

②当n=(最大值)92时,即到“夏至”这一天时,y=6±92×1'20"为6±122'即
6±2:02'≈(8:02',3:58'),即“夏至”日时,日出为早上4点钟,日落为晚上8点钟。

③试问4月14日几点钟日出、日落?根据上述公式n=24(24为“春分”后3月份内有10天加上4月份1~14日的14天两数之和),代入公式后,y=6±24×1'20"=
6±32',即4月14日这一天日出为5点28',日落为下午6点32'。

同理,可求得这一期间任意一天的日出、日落的时间。

2、“夏至”──“秋分”期间日出、日落时间的大体(实际情况是“夏至”时,济南4:53日出,19:34'日落)测定
y1=3:58'+n·1'20",y2=8:02'-n·1'20"(0≤n≤94)当n=0时,即夏至日时,
y1=3:58'(日出),y2=8:02'(日落),n=(最大值)94时,y1=3:58'+2:05'≈6,y2=8:02'-
2:05≈6,即至秋分时,日出、日落均在早、晚6点钟。

同理,可求得这一期间任意一天的日出、日落时间。

3、“秋分”──“冬至”期间日出、日落时间的大体(实际情况是秋分时,济南5:59'日出,18:11'日落)测定
y=6±n·1'20"(0≤n≤90)当n=0时y=6±0,即9月23日这天日出、日落均为早、晚六点钟。

当n=90时(即至“冬至”这天),y=6±90×1'20",亦即y=6±120'=8~4,也就是说“冬至”这天早上8点出太阳,下午4点日落。

同理,可求得这期间任意一天的日出、日落时间。

4、“冬至”──(翌年)“春分”期间日出、日落时间的大体(实际上冬至时,济南7:21日出,17:00日落)测定
y1=8-n·1'20",y2=4+n·1'20"(0≤n≤89)式中n=0时,y1=8,y2=4,分别为“冬至”日时的日出、日落时间。

当n=89即“春分”这一天,y1=8-
1:58'≈6,y2=4+1.58'≈6,即至“春分”时日出、日落又再次各为早、晚六点钟。

同理,可求得这一期间任意一天的日出、日落时间。

在此需要指出的是,(1)各年度间天数不太一样,有时是365天,有时是366天,所以各季节间n值会不完全相同。

(2)由于是大体测算,运算中会有误差,有时误差还较大,因
此得出的结果只能是大体接近,并不十分精确。

这主要是计算测定时是以平均速度与天数的乘积去换算,事实上,地球的公转不是匀速进行。

据天文台测定,在不同季节地球公转速度是不一样的。

年初时,地球较近太阳,运行的速度较快,而在年中时,又较远太阳,“夏至”时达到地球离太阳最远,地球运行得较慢,而接近年终时,运行得又较稍快,“冬至”时地球离太阳最近,运行速度较快。

但“春分”、“秋分”节气的当天,基本上是早晨六点钟日出,傍晚六点钟日落,这大体上是准确的。

(3)一个地区或一个城市,每年的同一天,日出日落的时间基本相同,但每年都有微小的差异,并非完全“正点”。

(4)按天文规定,日出、日落的概念是以太阳的上边缘露出和下边缘接触地平线为日出、日落的。

(5)以上所粗略测定的各季节内的日出、日落时间,从生产、生活的习惯上,也可以理解成天亮、天黑的大体时间。

(6)各季节间昼夜长短变化见下示意图四。

图四淄博地区四季昼夜长短变化示意图
从上图四可基本看出年内四季昼夜长
短变化规律。

(1)“春分”时,日出、日落时间
基本上均在早、晚六点钟,至“夏至”时,日出提前到早四点,日落推迟到晚八点钟。

(2)由“夏至”到“秋分”,日出由“夏至”时的四点钟推迟到六点钟,日落由“夏至”时的晚八点钟提前到晚六点钟,即日出、日落又恢复到早、晚六点钟。

(3)由“秋分”至“冬至”时,日出由六点钟逐渐推迟至八点钟,日落由下午六点钟提前到四点钟。

(4)由“冬至”到翌年“春分’时,日出由八点钟逐渐提前到六点钟,而日落由下午四点钟推迟到六点钟,再次恢复到日出、日落均在早、晚六点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