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传略(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子传略

老子曰:“以德布天下,圣人也;以财布天下,贤人也.”

1老子生平

老子是中国古代的哲学家、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关于老子其人其事,最早的传述者是司马迁.司马迁在《史记·老庄申韩列传》里而述的老子,有名、有姓、有字、有谥(shi)号,曰:“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谥号聃(dan)”;他的籍贯有国、有县、有乡、又有里,曰:“楚、若县、厉县,曲仁里人也”;有官职,曰:“固守藏室之史也”;有老子的清楚的世系,曰:“老子之子名宗,宗为魏将,封于段干,宗子注;注子宫,宫玄孙假,假事于汉孝文帝,假之于解为胶西[王印]太傅”.

老子生于鲁襄公二年,即公元前571年.老子父亲李乾是周朝的下层官吏,使老子具有少年时期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也使得他成为周王室守藏室之史(相当于现在国家图书馆馆长之职),征集,保管进而饱览了周王朝及诸侯国的典籍,为他创立学说奠定了基础.春秋末年,周王朝内乱七八糟,老子弃官西去,经函谷关,关令尹(镇守函谷关的元帅)喜慕其大名,强留著书,遂留下五千言《道德经》.

老子的《道德经》一书,是开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先河的哲理诗,是人类生命活力的颂歌,是中国这一智慧巨人对宇宙、人生、社会、政治、军事认知的哲学格言,是中国文化的大宝藏.是中国思想史上一次灿烂的日出.五千精妙,博大精深,从宇宙到人生,从物质到精神,从社会到政治,无数个层面上的东西都囊括其中,布列得井井有序.他的思想似乎高悬太空,实则立足人世,他貌似虚静,却满溢爱之情;他倡“无为,”结果是“无不为”;他言守静,实则“制动”;他甘“居后”,反而“占先”;无为清静其外,有为积极其内.《道注经》充满智慧之爱,闪烁智慧之美.鲁迅说:“不读《老子》一书,不知中国文化.”胡适说:“老子是中国哲学的鼻祖,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位真正的哲学家”.宋代哲学家张载对老子一生作了更为中肯的评价:“为天地立志,为生民立命,为注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来源于儒、释、道三家.一般学问家以为:道者儒之本也,儒者道之末也.孔子曾向老子请教,称赞老子如龙在天.老子深邃(Sui)的“道”,贯穿于数千年历史,倾倒无数中外鸿儒大家.老子姓李,河南省鹿邑(音役)县不但是老子的故里,而且还是李姓的发源地.据《新唐书》和《元和姓篡》记载:李姓原为理性,因世代为掌管司法的长官“大理官”,而因官得姓,至商纣王时,理徵以直道不容于纣(zhou),得罪而死.其妻与子理利贞逃难,食木子得以保全性命,为感谢木子救命之恩,遂故理为李.李利贞娶了陈国契和氏女,家于苦县.因之鹿邑成了中国头号大姓——李姓的发原地.据《元和姓篡》称:李利贞十一世孙是李耳,生于苦县厉乡曲仁里.今天世界各地所有的李姓子孙都会为有这样一位伟大的祖先而骄傲.那么,李耳为何人们又称他为老子呢?《神仙传》曰:“生而皓首,故称老子”.《高士传》曰:“以其年老,故号其书为老子”.司马迁《史记》曰:“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者二百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还有一种说法:李耳其父李乾在朝为官司,家有丰厚田产,但李乾好酒又不顾家,在其母怀李耳时李乾失踪.李耳怀十一个还未生下,后难产,李耳母亲自己拿菜刀破腹,从而使李耳破包而出,哇哇坠地,李氏夫人用异常惊世之举,为人间奉献出一位伟大的生命,而自己英勇献身,因而有民谣:“肋生老子顶生佛,孔子还从红门出”.李耳出生时父母皆过世,当时李家族主就把李耳托负给从外族逃难而来的,一户无儿无女的姓老的人家,叫老菜子扶养成人.这也许是他叫“老子”名字的由来.

在老子生地河南鹿邑县这座文明古老的县城里至今仍留下了很多老子遗迹和历代纪念老子的建筑物.如老君台(升仙后),太清宫、洞霄宫、隐阳山(羊角山)、九龙井、孔子问礼处,濑乡沟(厉乡沟)、李母坟、老子牧牛场……等.史志也留下了历代纪念老子的活动,留下了诸多皇帝、大臣、文人骚客拜渴游览的记载.东汉桓帝

几次遗使祭老子,延熹九年(公元166)桓帝亲自祭祀老子于濯龙宫,称老子为老君,《后汉记》称他为太上老君(西游记中月宫上太上老君炼丹的神仙传说,也就起原于《史记》中,“老君骑青牛入关仙去”的传说).大唐王朝建立后,由于唐皇室姓李,太宗李世民自认为是老子李耳之后,唐高宗李治乾封元年(公元666),帝亲至老子庙祭拜,追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

老子作为世界历史文化名人,其著作《道德经》脍炙人口,早已风靡海内外.老子故里鹿邑老子学会,为开展和推进老子学术思想研究,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方面做了大量而卓有成致的工作.全世界正在兴起一股“老子热”.2老子学说

A、老子学说核心范畴“道”的含义:

1、意指世界的本原.

2、意指世间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

3、指社会关系准则.

B、老子的思想

老子继承了《易经》的思想,并将“太极”明确发展为“道”,以“道”而不以“天”“神”为万物的本原.“道”作为世界的本原,对宇宙创生过程的探索,老子主伙,在宇宙万物产生之前,存在着形成上的实体,它是宇宙的总根原.这个形而上的实体,无形无象,悄无声息,“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博之不得”,但确实存在.它恍恍惚惚,若有若无,超越一切经验,以至于无法用言词描述,也无法用恰当的名字称谓它.因为一切可陈述,可称谓的东西都是有限的,具体的,相对的,而这个作为宇宙本原的东西却是无限的,永恒的,绝对的,任何概念加在它的上面都是一种限制,所以老子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因而为了使用方便,老子还是勉强地给起了名字——“道”.老子认为“道”不仅先天地生,而且还创生了宇宙万物.“道”创生万物的过程是一个由形上的混沌状态向下落实,逐渐分化成物质实体的从“无”到“有”的过程.“道”创生了万物,即:“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过程.“道”创生了万物,还要蕴含于万物之中,使万物得以生生不息,欣欣向荣地成长.

3、“道”在做人,治国方面的见解.

老子认为,人应保有自己的自然本性,原谓人的自然本性就是无知无欲,柔弱无争,象初生婴儿般地纯真质朴.要达到这个境界,就应弃绝一切人类文明带来的贪欲与巧智,即“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将自然无为的法则推之于人类社会,老子认为,治理国家也要像“道”对于万物那样任顺自然,不强加干涉,不强于利用,不自恃炫耀.老子提倡的是“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治大国,若烹小鲜”.不要强迫人民做违反自然而然的状态中自我生息,使人民感觉不到有统治者的存在,感觉不到被统治的压力——无为而治.即:施无为而治,最终达到“道常无为,而无所不为”境界.

老子勾勒了一幅理想社会的图画:即小国意民,民风淳朴,邻里和睦,生活简约,没有嗜欲,没有纷争,没有烦恼,宁静闲适.这种社会与战争无缘.老子厌恶战争,深知战争的根原是人的贪欲,战争给人带来的是深重的灾难.老子认为:“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

老子哲学中有着辩证的思想,从事物对立面相互转化的角度看待事物变化规律.大道废,有仁义;智惠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恕;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

4、老子与孔子

A、老子与孔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