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亭送别》《罗密欧与朱丽叶》教案及练习
《长亭送别》 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长亭送别》的背景及作者生平;(2)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及其含义;(3)分析作品的艺术特色,体会诗词的意境。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诗词;(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词中的离别情绪,理解友情、家国情怀等价值观念;(2)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长亭送别》的诗意;(2)掌握诗词中的艺术手法;(3)感受作者的情感表达。
2. 教学难点:(1)诗词中历史背景的理解;(2)生字词的准确运用;(3)艺术手法的鉴赏。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王之涣及其作品《长亭送别》;(2)引发学生对离别主题的思考,导入本课。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解决字词问题;(2)分组讨论,梳理作品内容,理解离别情绪。
3.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背景及作者生平;(2)解析诗词中的艺术手法;(3)分析诗词意境,引导学生感受作者情感。
4. 课堂练习:(1)学生朗诵课文,体会诗词韵律美;(2)结合课文,进行相关写作练习。
5. 总结拓展:(1)总结本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2)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生阅读。
四、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字词;2. 分析诗词中的艺术手法,体会作者情感;3. 结合个人体验,写一篇关于离别的作文。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长亭送别》的内容理解程度;2. 学生对诗词艺术手法的掌握情况;3. 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4. 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多媒体展示长亭送别的画面,引导学生进入诗词情境。
2. 对比分析:与其他送别诗词进行对比,突出《长亭送别》的特点。
3. 启发式教学: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 互动式教学: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互相交流。
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诗词背景、作者生平及艺术手法。
《长亭送别》教案设计
《长亭送别》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长亭送别》的背景及作者;(2)能够理解并背诵《长亭送别》的诗句;(3)能够分析并解读《长亭送别》的意境和主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长亭送别》的意境;(2)通过对比分析,了解《长亭送别》与其他送别诗的异同;(3)通过朗读、默写等方式,提高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在送别时的情感表达,理解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2)培养学生的文学兴趣,提高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热爱;(3)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道德情操。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长亭送别》的诗句及意境;(2)分析《长亭送别》的主题和情感表达;(3)背诵《长亭送别》。
2. 教学难点:(1)理解诗句中的意境转换;(2)深入剖析诗句中的情感表达;(3)将《长亭送别》与其他送别诗进行对比分析。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简介作者王之涣及《长亭送别》的背景;(2)引导学生关注送别诗的常见主题和情感表达。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长亭送别》,理解诗句的意思;(2)让学生结合注释,深入了解诗句中的意境和情感。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长亭送别》的意境和主题;(2)每组选取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4. 对比分析:(1)让学生找出其他送别诗,与《长亭送别》进行对比;(2)分析异同,加深对《长亭送别》的理解。
5. 朗读、默写:(1)让学生朗读《长亭送别》,感受诗句的韵律美;(2)让学生默写《长亭送别》,提高文学素养。
四、课后作业:1. 背诵《长亭送别》;2. 选取一首送别诗,分析其意境和主题,下周分享。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理解《长亭送别》的诗句及意境,分析诗句中的情感表达,背诵这首诗。
在对比分析环节,学生能够发现《长亭送别》与其他送别诗的异同,提高对送别诗的理解。
在课后作业环节,学生能够主动背诵和分析送别诗,培养文学素养。
《长亭送别》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长亭送别》的背景和作者;(2)能够分析作品中的意象、情节和人物形象;(3)能够欣赏古典诗词的艺术魅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诗词;(2)学会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提高审美情趣;(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词中的离别之情,体会作者的情感世界;(2)了解传统文化中的送别习俗,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3)培养学生珍惜友情、感恩他人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长亭送别》的内容和主题;(2)分析作品中的意象、情节和人物形象;(3)欣赏古典诗词的艺术魅力。
2. 教学难点:(1)作品中的意境和情感的把握;(2)古典诗词鉴赏方法的运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长亭送别》的背景和作者王之涣;(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诗词世界。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诗词,理解大意;(2)引导学生关注诗词中的意象、情节和人物形象。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作品的主题和情感;(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欣赏与鉴赏:(1)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欣赏诗词的美;(2)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能力。
5. 情感体验:(1)感受诗词中的离别之情,体会作者的情感世界;(2)引导学生珍惜友情,感恩他人。
6. 总结拓展:(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2)布置课后作业,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1)学生的参与程度、合作意识;(2)学生的表达能力、思考能力。
2. 作业完成情况:(1)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2)对诗词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1)学生对离别情感的感悟;(2)学生对友情、感恩价值观的认同。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长亭送别》;2. 参考资料:关于《长亭送别》的背景资料、古典诗词鉴赏方法等;3.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长亭送别》的教案范文
《长亭送别》的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长亭送别》的背景和作者生平;(2)能够分析并欣赏《长亭送别》的艺术特色;(3)能够默写《长亭送别》的名句名篇。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2)运用朗读、表演等方法,体会角色情感;(3)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友谊、别离的情感;(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3)树立正确的友谊观、离别观。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理解《长亭送别》的内容;(2)分析并欣赏《长亭送别》的艺术特色;(3)默写《长亭送别》的名句名篇。
2. 教学难点:(1)词语的理解与翻译;(2)诗句的赏析;(3)角色情感的体会。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王实甫及其《长亭送别》的背景,引导学生关注课文。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体会角色情感。
3. 合作探讨:4. 课堂展示:请各组代表进行汇报,分享讨论成果。
5. 讲解与示范:针对课文中的难点内容,进行详细讲解和示范,帮助学生理解。
6. 实践环节:让学生进行朗读、表演等实践活动,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7. 课堂小结:8. 作业布置:(1)熟读课文,巩固知识点;(2)默写名句名篇;四、课后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2. 学生对课文艺术特色的欣赏能力;3. 学生对名句名篇的默写情况;4. 学生在课堂实践活动中的表现;5. 学生的心得体会质量。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多媒体展示长亭的图片和相关古诗词,让学生仿佛置身于古代送别的场景,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2. 朗读指导:教师范读,引导学生注意语气、节奏和情感的把握,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诗文的韵律美。
3. 表演训练: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场景进行表演,鼓励学生发挥创意,体会角色情感。
《长亭送别》教案(优秀6篇)
《长亭送别》教案(优秀6篇)篇一:《长亭送别》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欣赏《长亭送别》中情景交融、充满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
2、欣赏崔莺莺的人物形象。
教学重点:欣赏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教学难点:崔莺莺的典型意义教学设想:1、以著名学者王国维的名言“一切景语皆情语也”为理论依据,以文中富于文采的曲词为突破口,通过引导学生想象和联想,唤起旧知,唤起生活经验,努力创设情境,更好地让学生理解男女主人公“送别”的心情。
2、以诵读为辅助,以文学鉴赏为纽带,通过启发学生领会多种多样的修辞手法表现人物的心理性格特征,领会化用或借用古典诗词,并且和口语巧妙结合以营造优美的意境,来努力培养学生初步赏析古典文学作品的艺术手法、语言特色和思想内容的能力。
3、以碟片《西厢记》(越剧)的播放,让学生有感性认识和视听享受,同时,引导学生“观后感”并提出自己的创见,以此来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建议学生课前预习:1、对照注解和课前提示,通读全文。
2、熟读曲词[朝天子][二煞],背诵曲词[端正好][滚绣球][一煞][收尾]。
3、了解作者王实甫、《西厢记》的故事情节和本折《长亭送别》的剧情。
同时思考以下问题:1.能否按时间的推移和情节的发展,用四个小标题把《长亭送别》这折戏概括一下?2、崔莺莺的感情经历了怎样的起伏变化?她的性格特征是怎样的?3、文中哪几支曲子体现着情景交融,充满诗情画意的?4、本折曲词有几处化用或借用了古典诗词并且与口语结合的?有何表达作用?教学内容和过程:一、导语:今天我很高兴,能够在这三尺讲台前与大家见面,并且能够上一堂课,与大家一起共度一段美妙的时光,所以,我很珍惜这种机会。
当我踏上这块土地的时候,我特别激动,因为我也是安徽人。
俗话说,“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
是的,看到你们,就像看到我的亲人一样。
安徽是我的故乡,绩溪是我的最爱,你们是我的朋友。
记得著名诗人艾青有两句诗,“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所以,尽管我在上海工作和生活,但是我的心却一直牵挂着故乡的山水,故乡的亲人,故乡的发展。
《长亭送别》教案及练习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长亭送别》教案及练习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长亭送别》教案及练习教案教学设计1《长亭送别》教案及练习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了解唐代大诗人王之涣的生平和创作背景2. 理解诗人写作《长亭送别》的意图3. 掌握诗歌的基本结构和艺术特点4. 熟练掌握唐诗的朗读技巧和背诵技巧5. 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和批评思维水平6.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和文学素养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诗歌的艺术特点和表现手法难点:理解诗人写作《长亭送别》的深层含义和感情表达三、教学内容1. 课前导入通过展示书法或者绘画等艺术作品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例如可以选用唐代山水画或者长亭送别相关的图片等等。
2. 课中讲解通过讲解唐代大诗人王之涣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帮助学生了解这首诗的作品背景和文学特色。
同时,讲解诗歌的结构、节奏、韵律、修辞方法等要素,让学生全面掌握和理解这首诗。
3. 课后练习针对这首诗,可以设计以下几种练习,让学生从不同方面加深对这首诗的理解和感受,加强记忆,提高欣赏和批评思维。
(1) 诗歌鉴赏练习。
教师可以出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分析诗歌的意境、意象、色彩等等进行思考。
例如:通过表面描写,表达了什么情感呢?怎样抒发出对离别的痛苦呢?(2) 诗歌概括练习。
让学生概括出这首诗的主旨、情感、意象等重点内容,提高概括能力。
例如: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写出你心目中这首诗的表现手法。
(3) 诗歌背诵练习。
让学生背诵这首诗,提高记忆水平,也可以熟练掌握朗读技巧。
例如:背诵这首诗,并准确地朗读出来,感受诗歌的韵味和艺术。
(4) 诗歌联想练习。
让学生发挥联想想象,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联系具体场景,提高联想能力,提高作品的亲和力。
例如:课后自行阅读这首诗,画出一幅与之相关的图片或者情境。
四、教学方法1. 教师讲解法2. 课堂互动法3. 练习评估法五、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表现和问卷调查,评价学生的掌握程度和欣赏能力,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长亭送别》教案13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长亭送别》教案13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长亭送别》教案13 教案教学设计1《长亭送别》教案13 教案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是任何一位优秀教师教育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一份文学教育教学设计,可以追溯到文学课程最初的规划过程,同时也涉及到教材、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本文将探讨《长亭送别》教案13教案教学设计,并对如何进行有效的文学教育探讨一些有益的观点。
一、学情分析学习目标:通过教学,学生能够读的流畅、适当地理解《长亭送别》这篇诗歌,在闲话中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并加强孩子的情感体验。
学生情况:本课程的学生年龄范围在十到十四岁之间,是属于中学生刚刚进入文学教育阶段的学生。
由于教学时间有限,因此课堂上需要有一些简单的互动来加强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育教学环境:本课程将在一个传统的课堂环境下进行,并在教室中安排了一些相关的教学用品,如幻灯片和电视。
教学内容:本课程重点介绍李白的《长亭送别》这首诗歌,针对中学生的认知特点,通过教学,让孩子们可以加强对李白这位大诗人的认知,并在闲话中学习诗歌。
二、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这首诗歌,让学生了解古代诗歌的艺术形式、意义和历史价值。
2. 给学生提供一个更直观的文学教育习题,使他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这首诗歌。
3. 在教育教学中,启发学生的想象力,为孩子们的创造力创造条件,并且将这种创造力扩展到其他学科和艺术领域。
三、教学活动第一步:导入教师将几张李白的相关图片张贴在教室里,然后让学生在课堂上以一些简单的问题的形式回答。
问题一:你觉得李白这个人是一个怎样的人?问题二:教师给大家来读一首古诗,这首古诗的作者是李白,这首诗告诉我们什么内容?问题三:你能否故事给大家讲讲古代时期的故事?第二步:阅读原诗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认真地阅读这首诗歌。
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强调每个词的意义,然后带领学生一起分析《长亭送别》的文学特点。
教师可以让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为这首诗歌提出一些问题。
长亭送别教案 (2)
长亭送别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诗歌《长亭送别》,培养学生对于中国古代文学的兴趣和理解能力;2.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3.提高学生的阅读、分析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诗歌《长亭送别》的分析和理解。
2.难点:学生对于诗歌中的抒情意境的感受和表达。
三、教学准备1.诗歌《长亭送别》的复印件。
2.讲解PPT。
3.黑板、彩色粉笔。
四、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1.教师展示短视频片段或展示相关图片,激发学生对于古代文学的兴趣。
2.引入课题,提问学生对于“长亭送别”一词的理解和联想。
步骤二:理解诗歌表面意思(15分钟)1.教师指导学生快速阅读诗歌《长亭送别》。
2.分析每句诗的表面意思,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情节和人物。
3.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回答以下问题:–诗人为什么要送别他的朋友?–为什么用“长亭”这个词?–诗中描写的意境是怎样的?步骤三:分析诗歌意象和修辞手法(25分钟)1.教师讲解和解读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包括但不限于:–意象:长亭、船、江水、江南、明月、别离–修辞手法:对仗、夸张、排比等2.帮助学生理解和欣赏诗歌中的美感,逐句解释重要词语的意义和隐含的情感。
3.学生自主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并尝试找出其他例子。
步骤四:理解诗歌深层含义(20分钟)1.引导学生思考诗歌表面意义背后的深层含义。
2.分组讨论,从以下角度分析:–诗人的心情和情感–诗人对于别离和离别的思考–诗歌与现实生活的关系–诗歌与历史背景的关系步骤五:让学生撰写读后感(15分钟)1.学生独立撰写对于《长亭送别》的读后感。
2.鼓励学生通过抒发自己的情感和思考,对诗歌进行个人解读和评论。
3.学生互相分享读后感。
五、教学延伸1.学生可以选择其他古代诗歌进行分析和比较,加深对于古代文学的理解和欣赏。
2.学生可以通过撰写感想、写作文等方式,进一步拓展对于诗歌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六、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于诗歌《长亭送别》的意象、修辞手法和深层含义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长亭送别》优秀教案
《长亭送别》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元杂剧的特点与构成,掌握《长亭送别》的剧情和主题。
2、赏析曲词中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体会人物的复杂情感。
3、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鉴赏能力,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理解曲词中蕴含的人物情感,尤其是崔莺莺的离愁别绪。
(2)分析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感受曲词的意境美。
2、难点(1)体会曲词的音韵美和语言特色。
(2)理解人物形象的文化内涵和社会意义。
三、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感受曲词的韵律和情感。
2、赏析法:引导学生对精彩的曲词进行赏析,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人物形象和主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播放一段古典音乐,营造出离别的氛围,然后提问学生:“在你们的生活中,有没有经历过离别的场景?当时的感受是怎样的?”从而引出课题《长亭送别》。
2、作者与作品介绍简单介绍王实甫的生平以及《西厢记》的故事梗概,重点强调《长亭送别》在全剧中的重要地位。
3、元杂剧知识讲解(1)讲解元杂剧的体制,包括结构、角色、演唱形式等。
(2)介绍元杂剧的发展历程和代表作品,让学生对元杂剧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4、剧情梳理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然后请学生简述《长亭送别》的剧情,教师进行补充和纠正。
5、曲词赏析(1)选取几段经典的曲词,如【正宫·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引导学生从意象、意境、情感等方面进行赏析。
(2)分析曲词中情景交融的手法,如“碧云天,黄花地”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烘托出崔莺莺悲伤的心情。
(3)让学生分组讨论其他曲词,然后派代表发言,分享自己的赏析成果。
6、人物形象分析(1)引导学生分析崔莺莺的形象,从她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入手,体会她对张生的深情和对封建礼教的反抗。
(2)探讨张生的形象,以及红娘在剧中的作用。
7、主题探讨组织学生讨论《长亭送别》的主题,思考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和文化内涵。
《长亭送别》教学设计(优秀3篇)
《长亭送别》教学设计(优秀3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总结报告、党团资料、读书笔记、读后感、作文大全、教案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planning plans, summary reports, party and youth organization materials, reading notes, post reading reflections, essay encyclopedias, lesson plan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长亭送别》教学设计(优秀3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长亭送别》优质教案设计
《长亭送别》优质教案设计《长亭送别》优质教案设计「篇一」《长亭送别》课后练习第四题要求“从课文中任选一支或几支曲子,改写成现代诗。
要有一点文采”。
牳男闯上执诗并不是对原曲进行现代汉语翻译,它要求学生必须在对原曲所选意象、所设意境、所表情感有了真切、深入的领悟后,再结合自己平时训练而成的诗歌鉴赏能力和自己的创新,改成符合现代人审美习惯的现代语言、现代情景,所以改写从某个角度说比自己独立创作更难更需要创新能力。
在具体改写时,学生可以对原曲大胆取舍,只要符合原曲的情感,有原曲所选景物即可,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运用诗歌写作技巧,再造语言,重新设置诗歌意境。
犂如: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牳氖:是谁丰富了湛蓝的天空又无情地飘离是谁装点了苍白的大地却是路上带寒的秋菊风,肆意狂乱了思绪碎片也由南飞的大雁携去看得林中霜叶也悄然醉了哪是霜叶自醉是染上了离人红泪。
牳氖无疑很优秀,是创新的最好诠释。
原曲前一句是具有深秋特征的四种景物的直接罗列,后一句设问点题,情景交融,含蓄而深沉。
改诗则活用原诗意象,加入更多神奇的联想、想像,突破了原曲意象,丰富了原曲意境:云彩“在无情地飘离”,化静为动、化含蓄为显露;大地变得“苍白”,由“带寒的秋菊”“装点”;西风可以“肆意”吹碎离愁别绪,而被吹散的离愁的“碎片”正被南飞的大雁携去;林中红叶看了这一切,如痴如醉。
这些意象想像新奇,情感表达热烈而真挚。
而且承载这一切的诗歌语言及表现手法也极具现代诗的风采。
犜偃纾忽时间杯盘狼藉,车儿投东,马儿向西。
两意徘徊,落日山横翠。
知他今宵宿在那里?有梦也难寻觅。
牳氖:转眼间已是酒杯横睡马蹄声重重地踏在我的心上载着我的留恋相背而行落日也随他而去怎知他今宵酒醒何处我在梦里寻他可怎能寻觅。
牳氖运用联想、想像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巧妙地改变了原曲意象。
原曲只有“车”“马”,改诗则马蹄声“重重地踏在我的心上”,简练而形象,真是离愁渐远渐无穷;原曲“杯盘狼藉”,改诗“酒杯横睡”,更具愁绪、更具人情;原曲有“落日”,改诗则“落日也随他而去”,夕阳的落下竟是随着张生的离去,可谓精彩之笔。
《长亭送别》《罗密欧与朱丽叶》教案及练习
《长亭送别》《罗密欧与朱丽叶》教案及练习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长亭送别》和《罗密欧与朱丽叶》,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两篇文学作品的主要情节、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
2. 分析比较两篇作品在表现爱情方面的异同,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爱情的真谛。
3. 提高学生对古典文学的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长亭送别》:王实甫的《长亭送别》是元杂剧中的四大爱情剧之一,描绘了崔莺莺和张生的爱情悲剧。
2. 《罗密欧与朱丽叶》: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是欧洲文学史上的经典爱情悲剧,讲述了罗密欧和朱丽叶两位年轻恋人的悲剧故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掌握《长亭送别》和《罗密欧与朱丽叶》的主要情节、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
2. 难点:分析比较两篇作品在表现爱情方面的异同,深入理解爱情的真谛。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讨作品中的爱情主题。
2. 运用比较分析法,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审视和理解两篇作品。
3. 利用案例教学法,针对作品中的典型情节和人物形象进行深入剖析。
五、教学安排1. 第1-2课时:介绍《长亭送别》的作者王实甫及其创作背景,阅读并讨论剧情发展及人物形象。
2. 第3-4课时:介绍《罗密欧与朱丽叶》的作者莎士比亚及其创作背景,阅读并讨论剧情发展及人物形象。
3. 第5-6课时:比较分析两篇作品在表现爱情方面的异同,深入理解爱情的真谛。
4. 第7-8课时:针对作品中的典型情节和人物形象进行深入剖析,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教案仅供参考,具体实施时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六、教学策略1. 利用多媒体手段,如播放相关影视作品片段,增强学生对作品情境的理解和感受。
2. 组织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作品中的情感冲突。
3. 开展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和感受,促进互动交流。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讨论参与度: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 练习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长亭送别》《罗密欧与朱丽叶》教案及练习
《长亭送别》《罗密欧与朱丽叶》教案及练习一、教学目标1. 了解《长亭送别》和《罗密欧与朱丽叶》这两部作品的背景、作者以及人物关系。
2. 分析两部作品中的情节、主题以及表现手法,领会其深刻的寓意。
3. 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学的热爱。
4. 通过对比分析,让学生认识到中西方在表达爱情方式上的异同。
二、教学内容1. 《长亭送别》:王实甫的《西厢记》第四折《长亭送别》,描述了崔莺莺送别张生赴京应试的场景。
2. 《罗密欧与朱丽叶》: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讲述了意大利Verona 城两个家族间的纷争,以及罗密欧与朱丽叶这对年轻恋人的爱情悲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分析《长亭送别》和《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情节、主题及表现手法。
2. 难点:对比两部作品在表达爱情方式上的异同,以及如何理解其深刻的寓意。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作品背景、作者及人物关系。
2. 运用案例分析法,对比分析两部作品在表达爱情方式上的异同。
3. 启发学生运用讨论法,探讨作品中的主题及表现手法。
4. 利用实践法,让学生通过演绎、创作等实践活动,提高鉴赏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简要介绍《长亭送别》和《罗密欧与朱丽叶》的背景、作者及人物关系。
2. 讲解:《长亭送别》中崔莺莺送别张生的场景,分析其表现手法及主题;《罗密欧与朱丽叶》中描述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悲剧,探讨其表现手法及主题。
3. 对比分析:引导学生探讨两部作品在表达爱情方式上的异同,认识中西方文化在表达爱情方面的差异。
4. 讨论: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两部作品的理解和感悟。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归纳,强调学生对文学作品鉴赏能力的重要性。
6. 作业布置:请学生选取一部自己喜欢的文学作品,分析其情节、主题及表现手法,下节课进行分享。
六、教学练习(一)1. 根据《长亭送别》的情节,简述崔莺莺送别张生的情景。
2. 分析《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悲剧产生的原因。
《长亭送别》《罗密欧与朱丽叶》教案及练习
《长亭送别》《罗密欧与朱丽叶》教案及练习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长亭送别》和《罗密欧与朱丽叶》,了解两部作品的情节、人物形象以及主题思想。
2. 分析比较两部作品中的爱情观、家庭观念和社会背景,深入理解作品的艺术价值。
3. 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培养阅读经典文学作品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长亭送别》:(1)概述情节,介绍主要人物。
(2)分析王实甫笔下的崔莺莺形象,探讨其爱情观。
(3)讨论作品中的家庭观念和社会背景。
2. 《罗密欧与朱丽叶》:(1)概述情节,介绍主要人物。
(2)分析莎士比亚笔下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形象,探讨其爱情观。
(3)讨论作品中的家庭观念和社会背景。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作品中的爱情观、家庭观念和社会背景。
2. 运用比较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对比两部作品的人物形象、情节结构等,深入理解作品的艺术特点。
3. 组织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长亭送别》和《罗密欧与朱丽叶》的作者及作品背景。
2. 让学生阅读两部作品,要求学生掌握情节、人物形象,并思考作品中的爱情观、家庭观念和社会背景。
3. 分组讨论,每组选取一部作品,深入分析作品中的爱情观、家庭观念和社会背景。
4.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5. 总结课堂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五、课后作业2. 推荐学生阅读其他经典文学作品,提高阅读鉴赏能力。
3. 准备下一节课的内容,深入了解《长亭送别》和《罗密欧与朱丽叶》的艺术特色。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对作品情节、人物形象的理解程度。
2. 评估学生对爱情观、家庭观念和社会背景的分析能力,以及他们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度。
3. 通过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以及对作品深度理解的体现。
七、教学资源1. 课文《长亭送别》和《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文本。
2. 相关背景资料,包括作者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长亭送别》《罗密欧与朱丽叶》教案及练习
《长亭送别》《罗密欧与朱丽叶》教案及练习一、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长亭送别》和《罗密欧与朱丽叶》,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两部作品的背景知识、情节梗概和文学特点。
2. 提高学生对Shakespeare 作品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帮助学生理解和感受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发展和主题思想,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长亭送别》:作品背景、情节梗概、人物形象、主题思想、文学特点。
2. 《罗密欧与朱丽叶》:作品背景、情节梗概、人物形象、主题思想、文学特点。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作品中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通过案例分析法,分析作品中的典型人物和情节,帮助学生理解和感受作品的主题思想。
3. 采用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学:介绍《长亭送别》和《罗密欧与朱丽叶》的背景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课堂讲解:分别讲解《长亭送别》和《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情节梗概、人物形象、主题思想和文学特点。
3. 案例分析:分析《长亭送别》和《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典型人物和情节,帮助学生理解和感受作品的主题思想。
4.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感悟。
5. 课堂小结:总结课堂教学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五、课后作业:1. 阅读《长亭送别》和《罗密欧与朱丽叶》全文,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
3. 选择一部莎士比亚作品进行深入研究,了解其背景知识、情节梗概、人物形象、主题思想和文学特点,准备进行课堂分享。
六、教学评估:1. 课堂互动: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提问、讨论和分享等,以评估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兴趣。
3. 单元测试:设计一份关于《长亭送别》和《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单元测试,包括选择题、简答题和论述题,以检验学生对教学内容掌握的情况。
七、教学策略调整:1. 根据学生在课堂互动的表现,适时调整教学节奏和难度,确保学生能够跟上教学进度并充分理解作品。
《长亭送别》《罗密欧与朱丽叶》教案及练习
《长亭送别》《罗密欧与朱丽叶》教案及练习第一章:《长亭送别》背景与情节介绍1.1 讲解《长亭送别》的历史背景,包括时代、作者、历史地位等。
1.2 详细介绍《长亭送别》的故事情节,包括主要人物、事件发展、情感变化等。
1.3 分析《长亭送别》中的意象和象征,如长亭、秋雨、落花等。
第二章:《罗密欧与朱丽叶》背景与情节介绍2.1 讲解《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历史背景,包括时代、作者、历史地位等。
2.2 详细介绍《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情节,包括主要人物、事件发展、情感变化等。
2.3 分析《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意象和象征,如阳台、毒药、和解等。
第三章:角色分析与比较3.1 对《长亭送别》中的主要角色进行深入分析,包括性格特点、动机、心理变化等。
3.2 对《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主要角色进行深入分析,包括性格特点、动机、心理变化等。
3.3 比较两篇作品中相似或对立的角色,探讨其相似之处和差异。
第四章:主题与思想探讨4.1 分析《长亭送别》的主题,如忠诚、别离、人生无常等。
4.2 分析《罗密欧与朱丽叶》的主题,如爱情、家族仇恨、悲剧等。
4.3 比较两篇作品的主题,探讨其相似之处和差异。
第五章:教案设计与练习5.1 根据学生水平和教学目标,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包括讲解、讨论、写作等。
5.2 提供针对性的练习题目,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应用所学内容。
5.3 给出参考答案和解题思路,帮助学生自我检查和提高。
第六章:《长亭送别》文学技巧分析6.1 解析《长亭送别》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
6.2 分析《长亭送别》中的情节安排和节奏控制,探讨其艺术效果。
第七章:《罗密欧与朱丽叶》文学技巧分析7.1 解析《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
7.2 分析《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情节安排和节奏控制,探讨其艺术效果。
第八章:表演与创作活动8.1 设计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体验作品中的情感和冲突。
8.2 组织课堂创作活动,如改编剧本、写续篇等,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长亭送别》教案及练习教案教学设计
《长亭送别》教案及练习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一)引导学生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提纲挈领地了解剧情,准确地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与性格特征。
(二)体会课文中情景交融的境界,了解景物描写的作用。
(三)体会课文修辞方法多种多样,融古代诗词与民间口语为一体的语言特色。
三. 难点、重点分析:(一)《长亭送别》是如何完成对人物心灵的深刻探索和真实描摹的?哪些地方突出表现了莺莺珍重爱情而鄙视功名利禄的思想感情?分析:《长亭送别》并没有曲折复杂的戏剧情节,其艺术魅力主要来自对人物心灵的深刻探索和真实描摹。
作者将艺术触角伸展到处于“长亭送别”这一特定时空交叉点上的莺莺的心灵深处,细腻而多层次地展示了“此恨谁知”的复杂心理内涵--交织着对“前暮私情,昨夜成亲,今日别离”的亲人的百般依恋,对即将来临的“南北东西万里程”的别离的无限悲戚,对逼求“蜗角虚名,蝇头微利”而“强折鸳鸯在两下里”的做法的深深怨恨,对当时司空见惯的身荣弃妻爱情悲剧的不尽忧虑。
同时,也深刻而令人信服地揭示了这一复杂的心理内涵的纯净的灵魂美。
莺莺在送别张生时的依恋、痛苦、怨恨、忧虑,都是与她美好的爱情理想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的。
她对张生的爱,是相互倾慕的产物,丝毫没有掺杂进世俗的考虑和利害的打算。
在她看来,金榜题名是“蜗角虚名,蝇头微利”,不是爱情的前提和基础,“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她所追求的是纯真专一、天长地久的幸福爱情,而不是封建的“家世利益”,因此,临别时,她不忘叮嘱张生“得官不得官,疾便回来”,与老夫人的态度形成鲜明的对照。
总之,莺莺的态度突出地表现了她的叛逆性格和对爱情的执着,她的离愁别恨中闪耀着重爱情轻功名、反抗封建礼教的思想光辉。
作品撼人的艺术魅力就在于它不仅写出了人物心灵中颤动着的爱情旋律,而且写出了激荡着巨大感情潮汐的人物心灵。
课文中有四处表现了莺莺珍重爱情、轻视功名利禄的思想感情。
【幺篇】:“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
《长亭送别》教学教案
《长亭送别》教学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品读曲词,运用多种方法鉴赏曲词2、过程与方法:朗读,品味,分析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对传统文化学习的兴趣教学重点:了解剧情,分析崔莺莺的思想情感和性格特征教学难点:品读曲词,把握人物形象课时: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上节课我们从一些背景资料中了解到,王实甫的《西厢记》是一部天下夺魁,千古绝调的杂剧之冠,其词章华丽,风韵优美,散发出如玉环绿珠、花间美人一般的绝代风华,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西厢记》,走进这花间美人般的世界设想:简单回顾上节内容,让学生尽快走入课文的情境二、解题1、解读课题《长亭送别》2、复习柳永的《雨霖铃》设想:从解题入手,引出“离别”的主题从柳永的《雨霖铃》引出传统的离别诗词“伤感”的情感特征让学生在学习中思考、总结,在体验中感受、提升,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的思维由教材的一个“点”到文学教学的“面”三、鉴赏1、读课文的第一首和第二首曲词2、找到其中可以表现崔莺莺情感的词语或者句子,并且分析3、反复朗读,体会崔莺莺复杂的情感设想:在师生互动中,走进曲词,品味曲词四、探究1、在这一幅长亭古道边,西风黄花时节,离别人儿泪垂的图画中,崔莺莺唱道“此恨谁知”……请大家散读后面的曲词,找到一些能体现出莺莺恨的内容的词语或者句子做莺莺的知音人,谈谈她恨什么呢?2、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崔莺莺是怎样的一个女子?设想:结合课文的曲词,深入探究崔莺莺恨的内容,启发学生对于人物性格的分析五、总结《长亭送别》用唯美的笔触,诗化的意境营造出一幅伤感而怨恨的离别图,其中激荡着莺莺对爱情异常执著,追求自我个性的独特精神,从古到今感动着无数人,林黛玉赞之“词句警人,满口余香”,不愧为天下夺魁的经典之作六、作业一、任选一个角度,选择课文中自己喜欢的曲子进行鉴赏二、课外阅读:1、《诗经·上邪》2、《有所思》3、唐代王昌龄《闺怨》,比较分析这些作品中女主人公的形象设想:巩固课堂学习内容,付诸笔墨,提高能力引导学生对古代诗词中女子形象的思考附板书:长亭送别恨离别恨恨约束敢爱敢恨的女子形象恨制度恨女子地位拓展阅读:《诗经·上邪》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有所思》有所思,乃在大海南何用问遗君,双珠玳瑁簪用玉绍缭之闻君有他心,拉杂摧烧之摧烧之,当风扬其灰从今以往,勿复相思!相思与君绝!鸡鸣狗吠,兄嫂当知之妃呼豨!秋风肃肃晨风飔,东方须臾高知之唐代王昌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课后反思:这是我第一次开设区级公开课,而且课文《长亭送别》是一篇戏曲教学,上起来有点难度,所以说是颇有点紧张的在备课的时候,曾经构思过很多的上课角度,在反复研读课文之后,定下本文的思路和角度,确定为分析崔莺莺这个人物形象为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上完这节课之后,让我又几点感悟:第一:细节之处见功夫在上课之前,我在周老师陆老师傅老师的建议下,做了一份详细的教案,把上课的思路和设计理念都展示了出来,课后这份教案受到了很多老师的好评这一点让我充分领悟到,为什么周老师他们这些优秀的教师能够上出如此精彩的课,就是和他们身上注重点点滴滴的'细节分不开的,这一点作为年青教师应该好好学习的第二:课堂始终要以学生为本体在上课之前,我预设了很多问题的答案,但是在上课的时候,学生往往会语出惊人,让人措手不及这节课中就有很多回答我都没有想到,但是最后评课的时候,听课老师印象最深的往往是这些出人意表的回答这一点就让我感悟到,教师之前的预设固然重要,但是随机的课堂生成却是更加重要的教师应该在课堂上,根据学生的表现随时改变预设,真正上出一节生动而灵活的课总之,这节课不论成功与否,对我的帮助是很大的,以后我一定争取多开设一些公开课,使自己在专业上更加精进开课级别:区级参加人数:50人教学设想:在上这节课之前,思路非常多,也看了很多其他老师的教学思路,总觉得不适合自己我一直在思考如何能把相应的文体上出来,而不是仅仅把这样的一片戏曲作为诗歌鉴赏来处理反复诵读这段文章,一个字出现在我面前——“恨”,这个恨非常复杂,代表了崔莺莺这样的一位女性独特的魅力于是我在设计上课思路的时候,就从这个字着手,在品读曲词的时候引导学生抓住崔莺莺的恨来体会人物性格的塑造,来理解那个时代下崔莺莺的丰满的真实的性格特征同时在品读曲词时,也激发了学生对于古典诗词的喜爱,增进当代学生对于古代文化的热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亭送别》《罗密欧与朱丽叶》教案及练习《长亭送别》[学习目的]1.理解课文的主旨。
2.理解本文情景交融的特点。
3.理解本文运用多种修辞方法融古代诗词和民间口语为一体的语言特色。
[学习过程]1.作家作品:王实甫,中国元代杂剧作家。
名德信。
大都(今北京市)人。
生卒年与生平事迹不详。
他的创作活动大致在元成宗的元贞、大德年间。
长期混迹于教坊、行院,与伎艺为伍,是位不得志的落拓文人。
编撰杂剧13种,只有代表作《西厢记》与《丽春堂》传世,《贩茶船》、《芙蓉亭》各传曲文一折,余则散佚。
王实甫是我国古代一位杰出的语言艺术大师,他吸收了当时民间生动活泼的口语,继承了唐诗宋词精美的语言艺术,融化百家,创造了文彩斑斓的元曲语汇,成为我国戏曲史上文采派最杰出的代表,形成了非常优美的“花间美人”的艺术风格。
我们今天学习的这篇课文,可以说就是这种风格的一个杰出的代表。
《西厢记》的故事来源于唐元稹的小说《莺莺传》(又名《会真记》)。
小说叙述唐贞元年间寄居蒲州普救寺的少女崔莺莺和书生张生恋爱、终被遗弃的悲剧故事。
莺莺的悲剧形象概括了中国历史上受封建礼教约束和被轻薄少年遗弃的善良少女的共同命运。
可是元稹却诬莺莺为“不妖其身,必妖于人”的“妖孽”,而把张生对莺莺的始乱终弃说成是“善补过者”。
这就未免颠倒黑白,文过饰非。
宋、金对峙时期,北方出现的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一般称为《董西厢》(又称《西厢弹词》或《弦索西厢》)。
它在主题思想、故事情节、人物性格等方面,都已经越出了《莺莺传》的窠臼,为后来王实甫《西厢记》的创作提供了新的基础。
《董西厢》从根本上改变了元稹《莺莺传》的思想倾向,把莺莺受张生引诱失身的悲剧故事改变为莺莺和张生为争取自愿结合的婚姻、共同向封建家长斗争、终于取得胜利的喜剧。
这一改变,赋予崔、张故事以新的主题思想,使它具有明显的反抗封建礼教的精神。
《西厢记》和《西厢记诸宫调》相比,在思想上更趋深刻。
它正面提出了“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主张,具有更鲜明的反封建礼教和封建婚姻制度的主题。
首先,《西厢记》歌颂了以爱情为基础的结合,否定封建社会传统的联姻方式。
作为相国小姐的崔莺莺和书剑飘零的书生相爱本身,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对以门第、财产和权势为条件的择偶标准的违忤。
崔莺莺和张生始终追求真挚的感情。
他们最初是彼此对才貌的倾心,经过联吟、寺警、听琴、赖婚、逼试等一系列事件,他们的感情内容也随之更加丰富,这里占主导的正是一种真挚的心灵上的相契合的感情。
其次,崔莺莺和张生实际上已把爱情置于功名利禄之上。
张生为崔莺莺而“滞留蒲东”,不去赶考;为了爱情,他几次险些丢了性命,直至被迫进京应试,得中之后,他也还是“梦魂儿不离了蒲东路”。
崔莺莺在长亭送别时叮嘱张生“此一行得官不得官,疾便回来”,她并不看重功名,认为“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即使张生高中的消息传来,她也不以为喜而反添症候。
《西厢记》虽然也是以功成名就和有情人终成眷属作为团圆结局,但全剧贯穿了重爱情、轻功名的思想,显示出王实甫思想的进步性。
2.课文导学:(1)结构层次:本折戏共几个人物,刻画了几个场面。
人物角色:夫人,长老(即下文的洁),旦,末,红娘由四个紧密衔接的场面组成:①赴亭惜别(送别途中)——表现莺莺为离别而愁苦怨恨之情。
②长亭饯别——刻画莺莺、张生二人缠绵依恋而又无可奈何的心情。
③残照离别(临别叮嘱)——表现莺莺对张生的关心和担心。
④离别愁思(目送行人)——描写莺莺目送张生依依难舍的情景和离别后的痛苦。
四个场面,共十九支曲文,将艺术触角伸展到人物的心灵深处,集中刻画的是莺莺送行时的细致复杂的心境意绪。
(2)赏析第一部分的曲词:[端正好]一曲,因景生情,写凄凉的暮秋景象引出莺莺的离愁别恨。
这首曲子化用了范仲淹的《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曲子的前四句,一句一景,以具有深秋时节特征的景物,衬托出莺莺为离别所烦恼的痛苦压抑心情。
后两句是莺莺自问自答,在为离别的痛苦而流了一夜眼泪的莺莺心目中,经霜的树林是被她的离情感动而变红的。
一个“染”字,沟通了景与情的联系,使得大自然的景物融入凝重的离愁,蒙上一层沉郁忧伤的感情色彩,萧瑟的秋景与悲凄的心境化而为一,无法分开,创造了委婉深沉、令人感伤的悲凉意境。
也有人分析说,这段曲词句句是景,只一“泪”字是情。
但一个“泪”字,就使全篇景物都闪耀出别离的泪光,它们都成了传情之物,这是多么精湛的语言技巧!画龙点睛,这个“泪”字就相当于那个“睛”,着墨不多,却倾注了作家全部心血。
清代有人记载了这样一则轶闻:世传王实甫作《西厢记》,至“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构思甚苦,思竭扑地,遂死。
正好说明作者呕心沥血之苦。
[滚绣球]一曲,由情及景,用途中的景物为线索来抒发离别的怨恨。
这段曲词和前面的[端正好]相比,在情景上的铺设是不相同的。
[端正好]主要是采用因景生情的手法,用凄凉的暮秋景象来引出莺莺的离愁别恨。
[滚绣球]则是比较多的采用了由情及景的手法,柳丝系马、疏林挂斜晖、马慢走车快行、松了金钏减了玉肌等等描写,无不都是由莺莺对张生的依恋惜别之情引发出来的。
清人金圣叹对其中的“马儿屯屯的行,车儿快快的随”两句有这样的分析:若又马儿快快行,车儿慢慢随,则中间乃自隔绝,不得多做相守也。
即马儿慢慢行,车儿慢慢随,或马儿快快行,车儿快快随,亦不成其为相守也。
必也,马儿则慢慢行,车儿则快快随,马儿仍慢慢行,于是车在马右,马在车左,男左女右,比肩并坐,疏林挂日,更不复夜,千秋万岁,永在长亭。
此真小儿女又稚小,又苦恼,又聪明,又憨痴。
一片的微细心地,不知作者如何写出来也。
这段话倒可说是把“情景交融”的境界剖析入微。
马儿慢慢行,车儿快快随是景,而实际抒发的却是莺莺那种不忍遽别,虽一时半刻的厮守也不肯放弃的惜别深情。
是先有这样的情,才有那样的景。
[叨叨令]一曲,用丰富的情态描写,补述莺莺动身前已经产生和未来将要产生的愁绪。
这段曲词是莺莺在自己丈夫和最知心的丫环红娘面前尽情倾诉离别的痛苦心情,因此在描写上与前面[端正好]和[滚绣球]委婉含蓄的内心独白不一样,整段曲词无遮无拦,直抒胸臆,将“车、马,被、枕,衫、袖,书、信”这些常用词带上“儿”字,加上一些叠音形容词,如熬熬煎煎、昏昏沉沉之类,用排比句巧妙组合衔接,并间以反复的感叹,造成音节和声韵的回环流转,产生一唱三叹、声情并茂的艺术效果。
把莺莺柔肠百结的离别苦痛写得哀哀切切,见情见态。
莺莺那种如泣如诉、呜呜咽咽的声气口吻,宛然在侧。
本段中莺莺的感情——痛(3)赏析第二部分:思考:长亭送别,突出了莺莺的什么思想?体现在哪里?①刻画莺莺、张生二人缠绵依恋而又无可奈何的心情——酒席上斜签着坐的,蹙愁眉死临侵地;虽然久后成佳配,奈时间怎不悲啼。
意似痴,心如醉,昨宵今日,清减了小腰围;我谂知这几日相思滋味,却原来此别离情更增十倍;若不是酒席间子母每当回避,有心待与他举案齐眉;将来的酒共食,白泠泠似水,多半是相思泪。
眼面前茶饭怕不待要吃,恨塞满愁肠胃。
②突出了莺莺珍重爱情而轻视功名的思想——“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拆鸳鸯在两下里”。
本段中莺莺的感情——恨(4)赏析第三部分:思考:临别叮咛,突出了莺莺的什么思想感情?体现在哪里?①对张生的关心——[五煞]②对张生的担心——[二煞]本段中莺莺的感情——怕(5)赏析第四部分:[一煞]一曲,以青山疏林,淡烟暮霭,夕阳古道,禾黍秋风,构成一幅深秋郊外黄昏的画面。
[一煞]与[端正好]两相辉映,并与[滚绣球]曲中“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互相照应;[收尾]以“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再次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境;此外,本折中还有其他几处的景物点染。
这就自始至终、相当完美地描写了送别的场景和环境,使全折具有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本段中莺莺的感情——念(6)如何理解莺莺这一人物形象?莺莺是一名敢于追求婚姻自主和幸福爱情生活的多情钟情的女子。
本折一方面描写了莺莺依依不舍的痛苦之情,另一方面也表现了莺莺重情轻利的思想。
她为离别而悲啼愁苦,痛极之际,竟埋怨张生忘旧情而轻远别。
这种埋怨正是爱极痛极的一种变态心理,是一种深情的痴语。
莺莺既倾诉着内心的万种离愁、无限幽思。
又流露出怕被遗弃的痛苦心理。
此时此刻,莺莺该有多少肺腑之言要说,然而她对“怜取眼前人”的临别赠言,其实正是她内心隐忧的曲折吐露,也是当时社会中司空见惯的身荣弃妻的悲剧在莺莺心灵上的阴影的反映。
在莺莺看来,状元及第并不值得羡慕,最重要的是夫妻并蒂相守。
而事实上张生应试是被逼的,他们的分离乃是封建势力的压迫所致。
因此莺莺发出了对封建势力的怨恨。
莺莺还进一步把怨愤指向那可恶的名利思想。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世俗的名利观念造成了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而莺莺却对这种虚名微利表示了极大的蔑视与痛恨,这就把莺莺的思想感情由一般的离别之苦,推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罗密欧与朱丽叶》[学习目的]1.理解剧本的主题。
2.品味作品的语言。
3.了解莎士比亚及其作品。
[学习过程]一、介绍作家作品:1.作家作品威廉·莎士比亚(1564—1616),英国著名戏剧家,他的戏剧代表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最高成就,也是欧洲以至世界文学的高峰之一。
从1590年起至1612年止的二十多年中,莎士比亚一共完成叙事长诗两部、十四行诗一共一百五十四首、戏剧三十七部。
主要作品有:历史剧《亨利四世》,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四大悲剧《汉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以及悲喜剧《罗密欧与朱丽叶》。
马克思赞誉他是“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
他出生于英国中部斯特拉福城一个富裕市民家庭,少年时代在当地文法学校学习古代语言和文学。
后家道中落,前往伦敦谋生。
莎士比亚青年时期在伦敦的剧院里打杂,为看戏的绅士们看管马匹,后来才当上一名雇佣演员。
这些职务给了他接触各阶层人士的机会,增加了他的生活经验。
后来,他参加编剧的工作,并且成为剧团的股东。
他又结识了一些青年新贵族和大学生,扩大了他的生活经验,进一步接触到古代文化、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文化和人文主义思想。
这些为他杰出的戏剧创作打下了基础。
2.简介《罗密欧与朱丽叶》剧情。
意大利维洛那城的凯普莱特和蒙太古两个家族有世仇,他们之间常常发生流血事件。
一天,凯普莱特家举行盛大的化装舞会,蒙太古的儿子罗密欧在朋友怂恿下,戴上假面具去参加。
舞会上,他与凯普莱特的女儿朱丽叶一见钟情。
但经过化装的罗密欧还是被朱丽叶的堂兄提伯尔特认出,两人差点打了起来。
舞会结束后,罗密欧偷偷跳进凯普莱特家的花园,想再看看朱丽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