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可持续性评价方法探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规划可持续性评价方法探讨

摘要:可持续发展模式提出以后,“可持续性”在概念层面上得到世界范围内认可与贯彻的同时,在其概念界定与如何将这一纯抽象概念具化到可以认知和掌握的切实操作方法上出现了巨大的困难。为了实现这一转化,基于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体系(eia)的可持续性评价方法应运而生。与此同时.在意识到城市规划领域因规划缺陷及规划失效而可能引起的对社会、经济及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之后,借鉴国外实践中关于可持续性评价的概念,本文提出了城市规划的可持续性评价,对评价步骤及其与城市规划编制过程的相互协调方法进行了详细阐述。

关键词:城市规划,城市发展战略,可持续性评价

一.前言

随着2003年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以及《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实施.城市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受到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视,并对城市规划编制开始产生影响。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规划环评工作虽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欧盟国家自1985年欧共体强制推行“环境影响评价”。到2001年发布并推行“战略性环境评价”,到2004年英国开始实行“可持续性评价”。其发展历程经历了由具体要素评价向多学科综合目标评价的过程,其理论、方法和实践经验可供我国借鉴。

二.城市规划的可持续性评价是什么

城市规划的可持续性评价是由广泛的利益主体参与构成的评估

团队独立进行的。与各个层次规划制订(包括空间发展策略、规划政策和具体规划提案)相平行的系统、循环的评价过程。这一过程与规划编制相互协调.以不同层面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为评价标准,对规划编制及其实施各个阶段在环境、经济以及社会方面所达到的可持续发展程度进行判断与评价。并以评价报告的形式提出对规划进一步优化的建议。循环反复的评价反馈过程将各个层面的可持续发展目标融入规划内容与规划策略之中。最终促进城市规划向可持续方向发展。

三.城市规划领域实施可持续性评价的必要性

城市规划编制涉及城市经济、社会与环境等多个方面,其编制过程本身对上述三方面的可持续性影响很小.甚至没有显著的影响。但作为对社会、经济、环境行为的调整以及资源的再分配,规划的实施则可能对未来产生一定影响。比如,规划自身在编制与实施过程中存在的缺陷(规划内容失误、规划过程失真、规划组织实效)7以及规划失效等都会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产生负面影响。这些影响,可以通过降低或消除规划缺陷或规划失效来预防或控制其发生,也可通过在各个层次的城市规划编制过程中实施独立的可持续性评价来实现。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需要在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决策的早期阶段便充分考虑所拟定的规划可能涉及的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的问题,预防规划实施后可能造成的不良社会、环境、经济影响,协调经济增长、社会进步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通过可持续性评价这一系统方法.

可以协助城市规划在编制过程中进一步落实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综合目标,并且最大限度地减少各目标之间的相互冲突。因此.我国在规划领域中加强对可持续性评价的研究与探索显得尤为必要。

四. 可持续性评价的研究现状

1、国外对可持续性评价所进行的研究:

(1)可持续性评价与战略性环境影响评价(sea)的关系:它包括二者在时间、逻辑和层次三个方面的研究。对于可持续性最普遍的解释是环境、社会与经济“3 底线”的相互整合,因此,大多数可持续性评价过程都是基于整合此“3 底线”而提出的一系列方法。对于可持续性评价而言,3 底线的整合手段可以认为是在环境、社会以及经济产出中进行的适当平衡。因此,从环境角度单一来看可能是难以接受的政策,在整体考虑时却有可能被接受。充分地考虑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是进行sa 的过程中尤为重要的一点。如果在定义环境的同时考虑到社会、经济要素,那么战略性环境影响评价(sea)就为可持续性评价提供相应的平台。(2)可持续性评价与可持续发展:如何通过 sa 衡量战略的可持续性及保证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有观点认为,从可持续性评价(sa)的目的上来看,所谓的“3 底线”并非是对可持续性最合适的诠释。他们认为“3 底线”更多地是对应于规划领域的可持续性或是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因此他们建议将sa 建立在强调代际与代内公平的层面上,前者以为后代保留环境资源为特征。

(3)可持续性评价研究对象的界定;

(4)可持续性评价评价因子的确定;

(5)可持续性评价的技术方法:包括传统的项目环境影响评价(eia)和战略性环境影响评价(sea)方法和新近发展的sa 方法。即便“3 底线”方法对环境、社会以及经济都进行了充分的考虑,仍然还有许多问题留待思考。

2、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我国的专家在借鉴已有的可持续性评价工具的基础上,验证了对城市背景的适用性,提出了一种可持续性评价的框架体系,并提出在城市开展战略环境影响评价(sea)和可持续性评价的建议;建立了区域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分析了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误区和测评的失误,并且重点分析和论述了我国城市发展可持续性的评价模型。总的看来国内的可持续性评价(sa)研究仅从sa 的某一方面或某一具体问题进行探讨,还没有对sa 从基础理论到方法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这不仅阻碍了sa 理论与方法体系的完善,而且限制了其推广及实施效果。

五.对未来我国开展城市规划可持续性评价的展望

从促进我国城市规划理论与方法发展的角度来看,规划环评亦具有积极意义。按照系统规划的“目标一信息一预测和模拟一评价一选择一连续监督”这一典型模式,“评价”本身就应当是一个完整的城市规划编制过程必不可少的环节。尤其是通过来自于系统外

部的独立性评价的参与,可以对城市规划本身进行连续性的“纠偏”,从而达到降低或消除规划本身“缺陷”的目的。同时。规划环评事实上也建立了环境科学与城市规划之间相互交叉的平台,有利于进一步充实城市规划的内涵,提高其科学性。也正是在这一点上,人们可以看到:西方国家环境影响评价从第一代方法(eia),发展到第二代(sea:战略性环境评价),到第三代(sa:可持续性评价),其发展过程正是城市规划与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科学、管理学、政策学等多门学科相互交叉,不断融合的过程。藉此过程,城市规划也由以往对具体功能目标的追求转向对内涵更广泛的城

市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关注。尤其是随着“政策评价”的兴起,对城市规划进行评价的技术方法与手段也将逐步完善和不断升级。可以期望:我国城市规划环评工作在不远的将来会向着多学科、多目标及更具综合性的可持续性评价发展,城市规划的编制过程和规划方法也将随之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变革。

六.结束语

作为一种较高层次的决策手段和规划手段,可持续性评价正逐渐为更多的国家所接受,并成为可持续发展战略决策的重要支持工具之一。由于可持续性评价的层次性更高、内容更为综合、所涉及时空范围更广,可以通过可持续性评价进行相关识别而避免政策、规划和计划带来的严重环境后果,最终保证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洪亮平林丹城市规划可持续性评价方法探讨(被引用 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