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发射光谱法_原子吸收光谱法_原子荧光光谱法的比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ECHNOLOGY WIND [摘要]通过三种方法的比较,可以得知不同的分析方法所适用的元素。本文主要从基本原理,研究对象及温度三个方面进行比较。
[关键词原子发射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荧光光谱法
原子发射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
原子荧光光谱法的比较
赫健
(辽宁省有色地质局一0四队测试中心,辽宁营口115007)
1基本原理
三者从基本原理来看其相同点是:相应能级间的跃迁所得的3种
光谱,波长或频率完全相同,而且发射强度、吸收强度、荧光强度与元
素性质、谱线特征及外界条件间的依赖有关系基本类似。因此,原子发
射光谱法中的问题,在原子吸收和原子荧光法中也大多同样存在。
2研究对象
三者之间也存在根本区别:从3种方法的研究对象来看是有区别
的:原子发射光谱法是研究待测元素激发的辐射强度;原子吸收光谱法
是研究待测原子蒸气对光源共振线的吸收强度,是属吸收光谱;原子荧
光光谱法是研究待测元素受激发跃迁所发射的荧光强度,虽然激发主式
与发射光谱法不同,但仍然是属发射光谱。而原子荧光光谱法既具有发
射光谱分析的特点,以与原子吸收法有许多相似之处,因此,介于两者
之间,在某些方面兼具两者的优点。谱线数目不同,复杂程度不同,光
谱干扰程度也有很大差别:发射光谱谱线多,由谱线重叠引起的光谱干
扰较严重。由于基态原子密度较其他能级原子密度大,受激吸收机会占
优势,因此原子吸收线多限于一些以基态为低能级的共振吸收线,其谱
线数目远比发射线少,谱线重叠引起光谱干扰也较少。由于只有产生受
激吸收之后才能产生荧光,因此荧光谱线大多是强度较大的共振线,其
谱线数目更少,相对光谱干扰也少。
3温度
温度变化对原子发射强度、吸收强度、原子荧光强度的影响不同:
激发态原子随温度变化是以指数形式变化,而基态原子数因温度变化引
起的变化是很小的,实际上接近于恒定值。这是由于参加跃迁的低能级
的激发能一般很小(基态激发能等于零),玻尔慈曼因子近似等于1,
因此原子吸收强度受原子化温度变化的影响,比发射光谱受激发温度影
响小。原子荧光法与原子吸收法相似。
从分析方法比较三者优劣,一般是通过检出限、精密度、干扰水
平、样品消耗量、多种元素同时测定及连续分析能力、校正曲线的线性
范围、操作难易及仪器设备费用高低等来评价,如表1所示。
表1原子发射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荧光光谱法性能比较
表2列出了3种方法检出限比较。通常直流电弧发射光谱检出限
是用固体样品表示即ng/g,其他方法采用溶液表示即ng/ml,为了便
于比较,把前者换算为“溶液”,并假定溶液中固体浓度为10ng/ml,
同时把石墨炉中绝对灵敏度亦换算为相对灵敏度,度假定取样时为
0.1ml。
4结论
从表2中看出石墨炉原子吸收法及荧光法检出限多在1.0ng/ml以
下区域,火焰原子吸收法在1~104ng/ml之间,ICP发射光谱法检出限
多在1.0ng/ml范围,直流电弧发射光谱法在1~103ng/ml之间。不同
的分析方法所适用元素不尽相同,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应该根据元素的
光谱化学性质,选择适宜的分析方法。
表2原子发射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荧光光谱法检出限比较
[参考文献]
[1]夏之宁.光分析化学.2004.
[2]赵文宽,张悟铭,王长发.周性尧仪器分析实验.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科技前沿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