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心脏起搏器病人的麻醉
安装心脏起搏器患者的围手术健康指导武汉轻工大学赵志华
![安装心脏起搏器患者的围手术健康指导武汉轻工大学赵志华](https://img.taocdn.com/s3/m/e718220bb7360b4c2f3f6407.png)
安装心脏起搏器患者的围手术健康指导…☞姓名:赵志华学校:武汉轻工大学指导老师:黄海霞相关知识:心脏起搏器(cardiac pacemaker)是一种植入于体内的电子治疗仪器,通过脉冲发生器发放由电池提供能量的电脉冲,通过导线电极的传导,刺激电极所接触的心肌,使心脏激动和收缩,从而达到治疗由于某些心律失常所致的心脏功能障碍的目的。
1958年第一台心脏起搏器植入人体以来,起搏器制造技术和工艺快速发展,功能日趋完善。
在应用起搏器成功地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挽救了成千上万患者生命的同时,起搏器也开始应用到快速性心律失常及非心电性疾病,如预防阵发性房性快速心律失常、颈动脉窦晕厥、双室同步治疗药物难治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等。
病案回顾:患者夏细照,女,60岁。
2年前出现每于活动后胸闷、心悸,伴黑曚、气促、乏力,无头晕、恶心、心痛,休息时可缓解,1年前在当地医院诊断为心病并给于地高辛药物口服,一年来患者反复发作,并于近一个月出现持续左下腹隐痛。
查体:T:36℃,P:44次/分,R:22次/分,BP:140/80mmHg,神清,颈静脉无充盈,双肺呼吸音清,未及干湿啰音。
辅助检查:心电图:交界性逸博心率,心动过缓,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碍ST--T 改变u波改变。
健康指导方式:谈话地点:心内科12楼61病床健康指导目的:让患者及家属对心脏起搏器和手术过程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减轻患者的术前的紧张感,能积极配合手术。
让患者了解术前准备的意义和方法,并且知道术后注意事项。
健康指导内容:护:夏奶奶您好!我是您管床护士黄海霞老师带的护生赵志华。
夏:哦......就是我刚来这,你接待的我,还问了我很多问题的。
护:奶奶您记性真好,是的。
你来到这是我带您去病房,给您做的入院评估。
奶奶您来医院2、3天了吧,来我们医院睡得怎么样呀?吃的习惯医院的伙食吗?夏:谢谢你小伙子,来到医院后感觉都还可以,你们护理各方面度很好。
护:感觉好就好!奶奶你知不知道你明天要做手术了,就是安装心脏起搏器?家属:刚才医生已经就这个事找我谈话了,说是明天上午做。
心脏起搏器手术记录
![心脏起搏器手术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eb15fea9376baf1ffd4fad6f.png)
烟台毓璜顶医院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烟台毓璜顶医院
手 术 记 录
手术日期:{手术时间}-{手术时间}
术前诊断:[初步诊断]
术中诊断:{疾病名称}
手术名称:{双腔心脏起搏器植入术}
手术指导者:无
手 术 者:{医师姓名} 助 手:{医师姓名}
麻醉方式:局部浸润 麻 醉 者:{麻醉者}
手术经过、术中出现的情况及处理:
患者平卧于导管室手术床,以{左}{锁骨下静脉} 为穿刺点,常规消毒、铺巾,利多卡因局麻,穿刺成功后,插入血管鞘,在X光透视下,分别置入心室电极到右室{心尖部} 、心房电极到右心耳,分别测心室阈值为{0} v、阻抗{0} 欧姆;心房阈值为{0} v、阻抗{0} 欧姆,嘱病人咳嗽、深呼吸后重测阈值同前。
于左胸前做皮下囊袋,固定电极,将 脉冲发生器({起搏器名称} )与电极相连,心电监护示起搏心律。
逐层缝合皮下组织、皮肤,无菌纱布包扎,安返病房。
手术顺利,病人无不适感,观察局部创面渗出情况。
起搏模式:{起搏模式}
记录者:
{记录时间}。
植入心脏起搏器操作流程
![植入心脏起搏器操作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7c7572d5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23.png)
植入心脏起搏器操作流程介绍本文档旨在提供植入心脏起搏器的操作流程,以确保手术过程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准备工作1. 确保手术室设备和仪器完好并符合标准要求。
2. 使用无菌器械,保证手术操作无菌环境。
3. 检查患者的病历和预先进行的心脏评估报告。
4. 与团队成员沟通,明确各自的工作职责和任务。
植入过程1. 麻醉: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并确保患者安全。
2. 准备植入位置:清洁、消毒植入部位,并切开皮肤以便植入。
3. 植入导管:通过创口插入导管,将导管引入心脏适当位置。
4. 植入起搏电极:将起搏电极通过导管插入心脏,并固定在适当的位置。
5. 连接起搏器:连接起搏电极与起搏器,确保连接牢固且电极位置准确。
6. 固定起搏器:将起搏器放入植入袋中,固定在胸部适当位置。
7. 调试和测试:测试起搏器的功能和效果,确保其正常工作。
8. 关闭创口:小心缝合创口,确保创口愈合。
术后处理1. 观察: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心脏活动。
2. 监测:定期监测起搏器的功能和电池寿命,确保其正常运行。
3. 问题处理:如有任何问题或不适,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4. 定期随访:安排起搏器定期随访和检查,以确保其长期有效性和安全性。
注意事项1. 在植入过程中,严格按照相关标准操作,确保手术安全。
2. 随时与团队成员保持沟通,确保信息的及时流通。
3. 在术后处理中,患者的情况和起搏器的功能应得到充分关注。
本文档仅供参考,具体的手术操作应根据医生的指导和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执行。
心脏起搏器操作指南
![心脏起搏器操作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abd2374f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25.png)
心脏起搏器操作指南心脏起搏器是一种常见的医疗设备,用于治疗心律失常等心脏问题。
正确操作心脏起搏器对于患者的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为您介绍心脏起搏器的基本操作指南,以帮助您正确使用心脏起搏器。
一、起搏器操作前的准备在使用心脏起搏器之前,您需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1. 确保环境安全:在操作起搏器之前,要确保周围环境安全,避免有干扰装置或电源附近的操作,以避免干扰设备正常工作。
2. 保持清洁:洗净双手,并用肥皂和温水清洗,以保持操作区域的清洁。
3. 核对设备:检查心脏起搏器的电池电量,确保足够电量支持操作。
同时,核对设备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如有异常情况,请尽快联系医生或相关技术人员。
二、心脏起搏器的基本操作步骤下面是心脏起搏器的基本操作步骤的描述:1. 定位操作区域:根据医生的指导,在操作区域(通常在胸骨右侧,稍微向下或向上的位置)找到一个平坦、无创伤或疤痕的区域。
这个位置通常与心脏的位置相对应。
2. 清洁操作区域:使用无菌的洗剂或酒精消毒液,清洁操作区域,以确保无菌操作。
3. 镇痛:使用局部麻醉剂,如利多卡因,以减少疼痛和不适感。
麻醉应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
4. 切开:将切口长度控制在适当范围内,以便将起搏器引线准确放置在心脏适当位置。
切口建议应由专业人员进行。
5. 引线放置:将起搏器的引线插入到心脏的适当位置。
引线应该固定牢固,但不应过于紧绷,以避免引发其他并发症。
6. 设备连接:将起搏器设备连接到引线,并调整设备的设置以适应患者的需要。
这些设置通常由医生或技术人员完成。
7. 外固定:在完成上述操作后,使用无菌的物质(如无菌敷料或胶带)将设备和引线固定在患者的身体上。
三、起搏器操作后的注意事项在心脏起搏器操作完成后,您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定期检查:定期前往医院或诊所进行定期检查,以确保起搏器正常工作,并进行必要的维护和修复。
2. 避免剧烈运动:在手术后的恢复期间,避免进行剧烈运动或重体力劳动,以防止引线脱落或设备移位。
心脏起搏器植入手术知情同意书
![心脏起搏器植入手术知情同意书](https://img.taocdn.com/s3/m/0cf314f9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3eacf7f.png)
心脏起搏器植入手术知情同意书背景心脏起搏器植入手术是一种常见的治疗心脏病的方法,通过植入起搏器来帮助控制心脏节律,改善心脏功能。
在进行该手术前,医生需要向患者充分解释手术的目的、过程、风险以及术后护理等内容,确保患者对手术有全面的了解并能够做出知情同意。
手术目的心脏起搏器植入手术旨在治疗心律失常、心脏传导阻滞等疾病,帮助恢复正常的心脏节律,提高心脏功能,减少症状和风险。
手术过程心脏起搏器植入手术一般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术前准备:包括检查患者的身体情况、心脏功能评估以及血液检测等。
2. 局麻:在手术区域进行局部麻醉,使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不会感到疼痛。
3. 切口:医生会在胸部麻醉区域进行手术切口,以便插入起搏器导线和植入器。
4. 插入导线:医生会通过血管将起搏器导线引入心脏,并定位在适当的位置。
5. 植入器植入:医生将起搏器植入器插入切口,并将起搏器与导线连接。
6. 测试和调试:医生会进行起搏器的测试和调试,以确保其正常工作。
7. 缝合切口:手术结束后,医生会缝合手术切口,完成手术。
风险和并发症尽管心脏起搏器植入手术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安全的,但仍然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包括但不限于:- 感染:手术切口可能会感染,需要进行抗生素治疗。
- 出血:手术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局部或全身性出血。
- 漏气:手术过程中可能会导致肺部气胸。
- 心脏穿孔:在插入导线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心脏穿孔,需要立即处理。
- 起搏器失灵:起搏器可能会出现失灵,需要进一步修复或更换。
术后护理术后,患者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定期复诊: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定期复诊,以监测起搏器的功能。
2. 注意感染:保持手术切口干燥、清洁,并根据医生建议更换敷料。
3. 避免剧烈运动:术后一段时间内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影响起搏器的正常工作。
4. 一般注意事项:遵循医生的建议,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和心理状态,定期检查心脏。
同意声明我已充分了解心脏起搏器植入手术的目的、过程、风险和术后护理,并经过医生的解释和讨论,现已清楚地理解并同意接受该手术。
心脏起搏器置入术操作规范
![心脏起搏器置入术操作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a5fa6172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302f35a.png)
心脏起搏器置入术操作规范1. 引言本文档旨在提供心脏起搏器置入术的操作规范,以确保手术过程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下述步骤和注意事项。
2. 准备工作在手术开始前,操作人员应完成以下准备工作:- 确保手术室设备完好,并进行必要的校准和检修;- 确保手术室内有足够的人员支持,包括麻醉师、器械护士等;- 检查并确保患者的准备工作已完成,如消毒和麻醉。
3. 手术操作步骤3.1 术前准备- 确保手术区域充分消毒,并进行无菌覆盖;- 将监测设备与患者连接,确保能够准确监测患者的心电图、血压等生命体征。
3.2 麻醉- 由专业麻醉师进行麻醉,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 监测患者的麻醉深度和生命体征,确保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处于稳定状态。
3.3 切口和器械插入-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切口位置,确保置入起搏器的通路畅通;- 使用无菌器械将导线插入患者的心脏,确保插入的深度和角度正确。
3.4 电极植入和测试- 在导线插入心脏后,将电极固定在心脏组织中;- 进行电极位置的测试,确保心脏起搏信号的正常传导和接收。
3.5 起搏器植入和调整- 在确认电极位置和功能正常后,将起搏器放置在患者体内合适的位置,并将其与电极连接;- 进行起搏器参数的调整,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设置合适的起搏频率和模式。
4. 术后注意事项- 导线和起搏器固定后,检查其位置和牢固度,确保不会发生移位或脱落的情况;- 监测患者的心电图和生命体征,确保起搏器正常工作;- 给予患者必要的术后护理和指导,包括伤口护理、活动限制等。
5. 总结本文档提供了心脏起搏器置入术的操作规范,包括准备工作、手术操作步骤和术后注意事项。
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手术,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手术效果。
心脏起搏器植入操作流程
![心脏起搏器植入操作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bca66755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9f6ec49.png)
心脏起搏器植入操作流程
以下是心脏起搏器植入操作的一般流程:
1. 患者准备:
- 在手术前几天,患者需要接受必要的检查和评估,如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和血液检查。
- 在手术前几小时,患者需要禁食,并按照医生的指示停止服
用特定的药物。
2. 麻醉:
- 手术开始前,患者会被给予局部麻醉药或全身麻醉药,以确
保手术过程中患者无痛苦和舒适。
3. 心脏起搏器植入:
- 医生会在患者胸部进行消毒,然后将手术区域遮盖起来。
- 医生会通过一条导管将起搏器带入患者胸腔。
- 医生会在心脏特定位置植入起搏器电极,通常是通过静脉将
电极导入心脏。
- 植入电极后,医生会将起搏器连接到电极,并将起搏器植入到患者的胸部下方的袋囊中。
- 医生会进行必要的测试,以确保起搏器能够按需工作。
4. 缝合和恢复:
- 操作完成后,医生会缝合手术切口,并进行必要的包扎。
- 患者会被送到恢复室,接受一段时间的监护和观察,以确保没有并发症发生。
-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情况给予适当的建议,包括休息和药物使用。
这是一般心脏起搏器植入操作的流程。
具体的操作流程可能会因患者的病情和医生的决策而有所差异。
在实际操作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和决策,并采取适当的措施。
因此,在进行心脏起搏器植入之前,患者应与医生进行详细的咨询和讨论。
心脏起搏器植入技术要点
![心脏起搏器植入技术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db655656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fd.png)
心脏起搏器植入技术要点(一)麻醉①经静脉心内膜插管安装起搏器一般均采用局麻,除非不能配合手术的年龄太小儿童和极少数老年人。
②术前可给子少量镇静剂(如安定),特别是对于精神紧张的病人。
③术中用0.5%~1%利多卡因局麻,2 mg/kg较适宜。
(二)静脉选择供导线插入的静脉共有8条,左、右各4条。
①浅静脉为头静脉和颈外静脉,深静脉为锁骨下静脉和颈内静脉。
②有些医生把锁骨下静脉穿刺作为首选的插管方式,但也有不少医生提倡首选头静脉,没有重要并发症。
(三)导线电极固定固定装置①被动性固定(翼状头、叉状头等)——能可靠成功地使电极固定干肌小梁。
②主动性固定(螺旋头)——通过将力量传送至电极头端而达到固定作用。
③右心室电极导线固定:细小柔韧带有被动固定电极头(如翼状头)的聚氨酯导线,可固定于右室任何具有肌小梁的部位,包括右室心尖部和心底部。
④右心房电极导线固定:安置右心房导线通常是在固定右室导线之后进行,心房J型电极固定于右心耳。
(四)起搏器填埋①由于起搏器体积小,重量轻,均埋植于胸前左侧或右侧,埋植起搏器囊袋的切口有两种方式:静脉插管与起搏器囊袋同为一个切口、分为二个切口②如脉冲发生器埋植在右上胸部,术后平卧和/或左侧卧位7天,特别注意不要右侧卧位。
③高龄患者还应延长卧床时间。
④右肩关节不宜大幅度活动,以防妨碍伤口愈合。
⑤起搏器囊袋应大小合适⑥起搏器应完全埋植于囊袋内,其上缘应在皮肤切口之下2 cm左右,以免影响伤口愈合。
⑦起搏器囊袋内不必放置引流条,除非渗血较多,也不必于囊腔内注入抗生素。
⑧术后用沙袋压迫8~12小时。
⑨给于3~5天抗生素预防感染,2~3天即可下床活动。
(五)术后观察术后患者若发生头晕、昏厥及血压下降等异常现象,应警惕"起搏综合征"①观察胸膛、腹壁及上肢有无与起搏频率一致的抽动,其原因多是起搏器外壳或电极一导线与起搏连接处密封不严漏电所致。
②观察有无随着起搏脉冲的发放,同时发生膈肌痉挛或起搏失败,其原因可能是心室穿孔、电极尖端嵌人心内膜过深脉冲发生器输出电压过高或右心室壁菲薄。
心脏起搏器的操作与术后护理
![心脏起搏器的操作与术后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a4dcd986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0e.png)
心脏起搏器的操作与术后护理心脏起搏器是一种医疗设备,用于管理患有心脏节律紊乱的患者。
它通过向心脏发送电信号来维持正常的心跳。
对于那些需要心脏起搏器的患者来说,了解其操作和术后护理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重点介绍心脏起搏器的操作步骤以及术后的护理要点。
一、心脏起搏器的操作步骤1. 确保患者的适应症:在植入心脏起搏器之前,医生会评估患者是否适合使用心脏起搏器。
常见的适应症包括心脏传导阻滞、窦房结功能障碍和某些心脏病导致的心动过缓等。
2. 定义心脏起搏器的类型: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医生会选择合适的心脏起搏器类型,包括单腔起搏器、双腔起搏器和三腔起搏器。
每种类型的起搏器在操作上会有所不同。
3. 麻醉和手术准备:在手术开始之前,患者会接受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
手术区域会进行消毒,然后医生会在胸部或腹部切开一小段皮肤以便植入起搏器。
4. 植入心脏起搏器:医生会先在患者的心脏静脉处插入导管,将导管引至心脏,并将起搏器通过导管植入。
一旦起搏器被放置在合适的位置,医生会将其与心脏的电极连接起来。
5. 调试和测试:在手术完成后,医生会进行起搏器的调试和测试。
他们会通过改变起搏器的设置来确保它正常工作。
患者通常需要留在医院观察一段时间,以确保起搏器的功能良好。
二、心脏起搏器的术后护理要点1. 心脏起搏器检查:患者需要定期进行心脏起搏器的检查。
这些检查包括电池寿命监测、心脏电极位置检查以及起搏器功能的评估。
建议患者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进行检查,以确保起搏器的正常运行。
2. 保持良好的伤口护理:术后患者需要保持手术切口的清洁和干燥。
按照医生或护士的指示,定期更换伤口敷料,并避免用力刺激切口区域。
3. 避免电磁干扰:心脏起搏器对一些电子设备和电磁场可能产生干扰。
患者应尽量避免接触高强度的磁场,并避免将手机、耳机等电子设备直接放在起搏器附近。
4. 生活方式调整:患者在植入心脏起搏器后,需要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一些生活方式的调整。
例如,避免剧烈运动或举重,减少对胸部的冲击。
心脏起搏器与麻醉-大城县医院陈军民
![心脏起搏器与麻醉-大城县医院陈军民](https://img.taocdn.com/s3/m/7699b7ac08a1284ac85043bc.png)
2019/11/18
41
心脏外射频消融
心脏外射频消融可能使起搏器工作异常。 行三叉神经射频消融时,关闭相关调频程序,改成VVI,
病人术中平稳。 在心脏外消融的病人,术前应该评估起搏器的功能,术后
应该重新评估起搏器的状态。
2019/11/18
42
其它干扰
VVI起搏器,急救车开动,起搏器渐停止,病人自主心律 35bpm。当急救车停止后,起搏重新开始工作。
当电刀电流经过起搏回路 干扰起搏时,会被误认为 是心脏的自身电活动而感 知,从而停止工作。
36
电刀干扰起搏器工作的处理办法
关闭起搏器,化学起搏、或改成VOO(缺点是,当心脏自 身心率增快时,引起起搏器—心脏竞争),可以使用β受 体阻断剂。
停止使用电刀。 双极电刀稍安全,仍可能产生电磁干扰。
2019/11/18
38
神经刺激器
使用神经刺激器, 起搏器不工作 改用低频神经刺激(0.5Hz)后,很少部分起搏器心律被抑
制。
2019/11/18
39
调频起搏器
新型调频起搏器随呼吸频率、潮气量及震动改变可以增加 起搏频率,俯卧位压迫、骨科锤击、电锯甚至颠簸一下均
可能触发心动过速。 乙托咪酯的肌阵挛引发起搏频率增加的报告。 安装了VVI呼吸调频起搏器的病人,监护仪可干扰调频,
2019/11/18
20
心房感知失败
有P波,但仍有心房起搏信号。起搏器没有“看 到”心房的电活动。
2019/11/18
21
心室感知失败
• 有QRS波,但仍有心室起搏信号。起搏器没有“看 到”心室的电活动。
2019/11/18
22
感知失败的后果
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手术记录
![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手术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3c38b3f3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d5.png)
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手术记录
手术日期:[日期]
手术医生:[医生姓名]
患者信息:
- 姓名:[患者姓名]
- 年龄:[患者年龄]
- 性别:[患者性别]
- 住院号:[住院号]
- 主要症状:[患者主要症状]
手术过程:
1. 麻醉过程:
- 麻醉方法:[麻醉方法]
- 麻醉药物:[麻醉药物名称及用量]
- 麻醉效果:[麻醉效果描述]
2. 切口与植入过程:
- 切口位置:[切口位置]
- 切口长度:[切口长度]
- 心包腔开启方式:[心包腔开启方式]
- 心脏起搏器植入位置:[植入位置]
- 心脏起搏器植入方式:[植入方式]
- 植入情况:[植入情况描述]
3. 术中监测:
- 脉搏监测:[脉搏监测方式]
- 心电监测:[心电监测方式]
- 术中异常情况及处理:[术中异常情况及处理描述]
4. 手术结果:
- 植入成功:[是/否]
- 术后心脏功能恢复情况:[心脏功能恢复情况描述]
5. 术后处理:
- 切口处理:[切口处理方式及注意事项]
- 术后观察及措施:[术后观察及措施描述]
- 出院时间:[出院时间]
备注:[其他需要记录的事项]
本手术记录仅供医疗参考,具体情况还需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
进行评估和处理。
注意:本文档仅提供模板,具体内容需根据实际手术记录填写。
置入心脏起搏器患者麻醉1例
![置入心脏起搏器患者麻醉1例](https://img.taocdn.com/s3/m/a82afded9b89680203d825b8.png)
芬太尼 0.2 mg,静脉诱导下顺利插入气 管导管 ,接 Aeon 7500 醒 ,早期拔管避免 了气 道刺 激引起 呛 咳而导 致血 压升 高 ,心
麻 醉 机控 呼 ,安 氟 醚 (1.5% ~2.0% )联 合 瑞 芬 太 尼 0.5— 率剧变 。术 中避免 过度通 气 ,及 时补充 循环 血量 ,血压 降低
1.0 g/,(kg·h)维 持 麻 醉 ,切皮 前 静 脉 给 予 舒 芬 太 尼 20 g,间 时应用去 甲肾上腺 素 、间羟胺 ,它 在升 高血 压时不 增快 心率
断给予阿 曲库铵 ,维持 呼气末 二氧化碳 在 35~40 mm Hg,血 或反射性减慢心率 ,避 免使用 多 巴胺 、麻黄 素等加 快心 率 的
合征 、冠心病 ”而置人永久性心 脏起搏器 ,近 1个月来 因腰痛 现 明 显 异 常 ,术 后 随访 3 d,患 者 无 心 脏 方 面 不 良事 件发 生 。
伴双下肢行走困难 ,诊 断为 “腰 4、5椎 间盘 突出并腰 椎管 狭 2 讨 论
窄 ”,拟 手术 行 “椎板 减压 椎 管 扩 大成 型 GSS系 统 内 固定 术 ”。
室后 PHILIPS监护仪检测廊压 、心 电图 、氧饱和度 、呼 气末 二 室颤动。因此要求麻 醉诱 导及 苏醒期平稳 ,笔 者应用静 吸复
氧化碳 ,行左颈 内静 脉穿 刺置管 作为 静脉通 路 ,面罩 吸人 纯 合麻醉 ,吸入麻醉气体浓度调节 方便 ,舒 芬太尼 、瑞芬太尼 在
氧 5 min后 ,咪达 唑仑 5 mg,阿曲库铵 10 mg,依托咪酯20 m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强效镇 痛的同时维持 了心 管 状态 的稳 定 ,也使 患者早期 苏
剂 等 药 物 及 临 时 起 搏 器 和 除 颤 器 。 (收稿 El期 :2009—11—30) (本 文 编 辑 :程 旭然 )
留置心脏起搏器知情同意书
![留置心脏起搏器知情同意书](https://img.taocdn.com/s3/m/8e09e5bf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1665b49.png)
留置心脏起搏器知情同意书本文档旨在向您提供关于留置心脏起搏器手术的相关信息,并征求您的同意。
在签署本同意书前,请您仔细阅读以下内容。
背景留置心脏起搏器手术是一种用于治疗心脏节律不齐的常见介入性治疗方法。
在该手术中,医生会将一个小型电子装置植入您的胸腔,在必要时通过释放电脉冲来规范您的心脏节律。
手术过程留置心脏起搏器手术通常分为以下步骤:1. 麻醉:在手术开始前,医生会对您进行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以确保您手术过程中无痛感。
2. 切口:医生会在胸腔区域做一个小切口,以便留置起搏器。
3. 植入:医生会将起搏器通过切口植入您的胸腔,并将电极线连接到您的心脏。
4. 测试和调整:医生会对起搏器进行测试和调整,以确保其正常工作,并根据您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调整。
5. 缝合和恢复:手术完成后,医生会缝合切口,并监测您的恢复情况。
风险和并发症留置心脏起搏器手术是一种相对安全的手术,但仍存在一些风险和并发症,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况:1. 出血和感染:手术可能引起局部出血和感染,但这些情况的发生率很低。
2. 电极线错位:电极线可能会在手术后移位,需要进一步手术进行调整。
3. 心脏损伤:手术期间有可能对心脏造成损伤。
4. 过敏反应:部分患者可能对手术所用的设备材料产生过敏反应。
请您知晓,这些风险和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但仍需要您同意接受手术。
同意书在签署本同意书之前,请您确保已经了解上述内容,并提出您可能有的疑虑和问题。
我们将尽最大努力为您提供详尽的解答和帮助。
我确认我已经理解并同意接受留置心脏起搏器手术,并知晓相关的风险和并发症。
签名: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护理个案——心脏起搏器植入手术
![护理个案——心脏起搏器植入手术](https://img.taocdn.com/s3/m/5d715289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05.png)
护理个案——心脏起搏器植入手术一、概述心脏起搏器植入手术是一种常见的治疗心脏节律失常的方法。
在这种手术中,医生会将一个电子装置植入患者的心脏,以帮助维持正常的心跳节奏。
本文档将介绍这种手术的护理要点。
二、手术准备在手术前,护士需要确保患者已经完成所有必要的检查和测试,例如心电图、血液检查等。
另外,护士还需要核对患者的个人信息,并向其解释手术的过程和风险。
三、手术过程1. 麻醉:在手术开始之前,患者会接受局部麻醉。
护士需要确认患者已经接受了麻醉,并确保其处于舒适和安全的状态。
2. 皮肤准备:手术前,护士需要对患者的手术部位进行适当的皮肤准备,包括清洁和消毒。
这有助于降低感染的风险。
3. 手术操作:医生将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的心脏。
在手术过程中,护士需要协助医生,确保手术器械和设备处于良好状态,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
四、手术后的护理1. 观察和监测:手术结束后,护士需要持续观察和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等。
如有异常情况,需要及时报告医生。
2. 伤口护理:护士需要对手术伤口进行适当的护理,如更换敷料、保持干燥清洁等。
定期巡视伤口,以确保伤口的愈合进展顺利。
3. 疼痛管理:手术后,患者可能会有一定的疼痛感。
护士需要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并给予相应的镇痛治疗。
4. 康复指导:护士需要向患者和家属提供关于术后护理和康复的指导,包括药物管理、活动限制等方面的注意事项。
五、可能的并发症和注意事项心脏起搏器植入手术可能会伴随一些并发症,如感染、出血等。
护士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可能的并发症。
另外,护士还需注意以下事项:- 确保患者按时服药,并定期复诊。
- 帮助患者调整生活方式,如避免剧烈运动或情绪激动等。
- 定期检查心脏起搏器的功能,如电池寿命、信号稳定性等。
六、总结心脏起搏器植入手术是一项重要的治疗方法,通过护士的精心护理,可以帮助患者顺利康复。
护士在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后的各个环节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需要具备丰富的护理知识和技能,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心脏起搏器的植入手术与调节指南
![心脏起搏器的植入手术与调节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ce55bf50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f9.png)
心脏起搏器的植入手术与调节指南心脏起搏器是一种常见的医疗设备,用于控制和维持心脏的正常节奏。
在某些情况下,心脏起搏器的植入手术和调节非常必要,以确保心脏能够正常工作。
本文将介绍心脏起搏器的植入手术和调节指南,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过程。
一、心脏起搏器的植入手术植入心脏起搏器是一个相对简单且低风险的手术过程,通常可以在外科手术室完成。
以下是该操作的主要步骤:1. 选择合适的设备: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和需要,医生会选择合适类型和型号的心脏起搏器。
2. 局部麻醉:手术前病人会接受局部麻醉,在手术区域麻醉药物注射,以减轻或消除不适感。
3. 手术切口:医生会在胸还是在下颌下做一个小切口,并进入血管或心室。
4. 引导导丝:医生会使用一根细长的导丝通过切口引导到心脏,并将其插入适当的位置。
5. 植入心脏起搏器:在正确放置好导丝之后,医生把起搏器连接到导丝上,然后将其放置在合适的位置。
6. 定位和测试:医生会通过X光或其他影像技术确保心脏起搏器正确定位。
随后,会进行一系列测试以确认起搏器能够有效地控制心脏节奏。
7. 缝合伤口:手术结束后,医生会缝合伤口,通常可以使用可吸收的线缝合,无需再次手术去取出线头。
二、心脏起搏器的调节安装完心脏起搏器之后,病人需要定期回诊进行调节和监测。
以下是常见的调节过程和指南:1. 初始调试:在安装完成后的数周内,病人通常需要多次回诊进行初始调试。
这些调整包括设定起搏模式、频率、输出电流等参数,以确保设备与病人特定需求相匹配。
2. 调节期:病人需要在安装后的一段时间内定期回诊,通常是每隔三到六个月。
这些调节将根据病人的情况进行,以保持起搏器和心脏之间的同步性和稳定性。
3. 远程监测:现代心脏起搏器通常具备远程监测功能,在合适的条件下,医生可以通过网络对病人起搏器的状态进行实时远程监测。
这样可以更加及时地了解设备和心脏的情况,并进行必要的调整。
4. 电池寿命监测:心脏起搏器中植入有电池,其寿命通常可维持几年。
心脏起搏器麻醉管理制度
![心脏起搏器麻醉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98c85ab8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fc.png)
心脏起搏器麻醉管理制度一、概述心脏起搏器(Pacemaker)是一种用于治疗心律失常的医疗器械,它通过电脉冲来维持心脏的正常节律。
在不同的临床情况下,患者可能需要接受手术或其他形式的麻醉治疗,而心脏起搏器对麻醉管理有着特殊的要求和注意事项。
因此,制定和执行一套科学合理的心脏起搏器麻醉管理制度对于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手术的成功至关重要。
二、患者评估在进行心脏起搏器植入手术或其他形式的麻醉治疗之前,必须对患者的心脏起搏器进行全面评估。
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心脏起搏器类型和位置:根据患者的病历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确定心脏起搏器的型号、品牌和位置。
不同的型号和位置会对麻醉的管理产生不同的影响。
2. 起搏功能和节律状态:通过心电图等检查,评估患者心脏的起搏功能和节律状态,了解起搏器的工作状态和患者的心脏情况。
3. 起搏器的电磁兼容性:对于某些特殊情况下需要使用电磁干扰设备的手术,需要评估心脏起搏器的电磁兼容性,避免干扰正常的起搏功能。
4. 其他相关疾病和医疗情况:评估患者的其他相关疾病和医疗情况,如心血管疾病、肺部疾病等,为麻醉管理提供完整的信息。
三、麻醉方案选择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手术需求,选择适当的麻醉方案。
1. 局部麻醉:对于一些简单的手术或检查,可以考虑使用局部麻醉,避免全身麻醉对心脏起搏器的影响。
2. 全身麻醉:对于需要进行全身手术的患者,需要选择合适的全身麻醉方式,如全身麻醉、静脉麻醉和硬膜外麻醉等。
同时,考虑心脏起搏器的工作状态和患者的心脏情况,制定合适的麻醉管理方案。
3. 麻醉药物选择:在进行全身麻醉时,需要选择适合心脏起搏器患者的麻醉药物,避免对心脏起搏功能产生不利影响。
四、术前准备在进行手术或其他形式的麻醉治疗之前,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术前准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心脏起搏器的检查和调试:术前应进行心脏起搏器的检查和调试,确保其工作正常、节律稳定。
2. 心电监护:在手术或其他形式的麻醉治疗过程中,需要对患者进行心电监护,监测心脏起搏器的工作状态和患者的心脏情况。
心脏临时起搏器在麻醉手术中作用的探讨
![心脏临时起搏器在麻醉手术中作用的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95da3c43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7fc5040.png)
心脏临时起搏器在麻醉手术中作用的探讨
王颖
【期刊名称】《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4(14)4
【摘要】心脏病患者行非心脏手术时,因麻醉手术刺激或牵拉反射会引起严重心率失常甚至心跳骤停。
近年来,我们对有严重心律失常的患者在术前安置心脏临时起搏器收到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总页数】1页(P39-39)
【作者】王颖
【作者单位】山西省人民医院,山西,太原,03001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54.2
【相关文献】
1.老年患者非心脏手术中临时起搏器适应证探讨 [J], 方玉强;杨成明;王旭开;王红勇;曾春雨;傅春江;石伟彬;张晔;陈乔
2."快通道"麻醉在重症心脏瓣膜置换手术中的作用 [J], 刘瑞军;唐培佳
3.瑞芬太尼复合右美托咪定在心脏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作用分析 [J], 王黎
4.大剂量芬太尼麻醉在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的探讨 [J], 王祖谦;周晓;金新会;李万祥;黄志业
5.探讨心脏病患者在非心脏手术中临时起搏器的护理作用 [J], 郭贇卿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心脏起搏器植入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心脏起搏器植入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8bf65b70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ad.png)
心脏起搏器植入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操作流程
1. 麻醉准备
- 确认患者身份并解释手术风险和目的
- 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和呼吸
- 麻醉师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
2. 手术准备
- 患者清洁手术部位,并覆盖无菌巾
- 手术医生佩戴无菌手套和口罩,进行手术场消毒
- 准备必要的手术工具和设备,包括心脏起搏器和导线
3. 手术操作
- 通过切口将起搏器植入患者的胸部
- 将导线插入适当的心脏血管,并将其连接到起搏器
- 调整起搏器的参数以确保其适应患者的心脏情况
- 通过X射线检查确认起搏器的位置和导线的连接情况
4. 手术结束
- 缝合切口并覆盖无菌敷料
- 确认起搏器正常工作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
- 将患者转移到恢复室或监护室继续观察和护理
评分标准
为了评价植入心脏起搏器技术操作的质量,可以根据以下标准进行评分:
1. 术前准备:麻醉准备是否充分、手术区域是否妥善准备等。
2. 手术操作:手术医生的操作技术是否熟练、起搏器植入的准确性等。
3. 手术结束:切口处理是否得当、起搏器工作是否正常等。
评分可以采用定量或定性的方式,根据标准逐项评价,并给出相应的分数或等级。
注意:以上提供的操作流程和评分标准仅供参考,具体操作和评估应根据相关医疗机构的规定和实际情况进行。
安装心脏起搏器患者的麻醉管理
![安装心脏起搏器患者的麻醉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c3f60932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87.png)
起搏治疗的适应症
一般不需要安装心脏起搏器
无症状的Ⅰ度AVB。发生于HIS束以上的Ⅱ度Ⅰ型AVB。窦性心动过缓≥50bpm者。 可以自行恢复且不会再发生的AVB。
临时起搏器的安装指针
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窦房结功能失常,伴严重心动过缓合并晕厥急性心肌梗塞致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或合并严重心动过缓伴晕厥心肌炎致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或严重心动过缓药物中毒、电解质紊乱致严重心动过缓或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外伤或手术致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或严重心动过缓室上性心动过速或室性心动过速为安装永久性起搏器作准备。
什么是心脏起搏器?
心脏起搏器由脉冲发生器、导线和电极组成。脉冲发生器呈扁圆形,体积非常小,大约有40506毫米,重量约30克。它实际上是一个微型计算机,由高性能电池提供能量。起搏器通常埋植在上胸部的皮下,它的导线通过静脉到达心脏,导线顶端的电极固定在心脏的内侧面心肌上。起搏器工作时,脉冲发生器发出的电脉冲,经导线、电极传到心肌,心肌感受到电脉冲刺激产生收缩。同时,起搏器电极也将心脏的电活动收集起来存入脉冲发生器内的芯片内,以便进行分析。
麻醉前准备
全身麻醉:硫喷妥钠对循环和呼吸抑制强,易出现低血压,并升高起搏阈值,应避免使用。可选用咪唑安定、乙咪脂或异丙酚作麻醉诱导。氯胺酮可增快心率,应避用。维持麻醉以用N2O-O2-异氟醚较好。氟烷直接抑制窦房结功能,有可能发生窦房阻滞,且对冠脉血流和心肌都有抑制作用,故应避用。安氟醚有兴奋房室传导作用,心率可能加快,故应注意。阿片类药如大剂量芬太尼有心动过缓之虑。上述这些因素对带起搏器的病人都具有特殊性,应加以重视。对肌松药应选用对心率、血压影响小的非去极化型肌松药,如阿曲库铵、维库溴胺等。一般不用琥珀胆碱,因能提高起搏阈值,若反复使用可致心动过缓,甚至停搏;有人报道琥珀胆碱引起的肌肉成束颤动,可阻抑按需起搏器的功能而导致心跳停止,故有一定的危险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按心脏起搏器病人的麻醉
麻醉医师在日常工作中可遇到心脏起搏器问题:①病人已带有起搏器;②手术病人急需安装起搏器;
③带临时起搏器病人需要更换永久性起搏器;④急救复苏需临时胸外起搏。
【起搏器基本知识】
一。
安装起搏器的适应症
临床上起搏器主要有临时性和永久性两大类,各有其适应症:
㈠临时起搏的适应症:主要用作治疗性起搏,包括:①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窦房结功能失常,伴严重心动过缓合并晕厥;②急性心肌梗塞致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或合并严重心动过缓伴晕厥;③心肌炎致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或严重心动过缓;④药物中毒、电解质紊乱致严重心动过缓或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⑤外伤或手术致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或严重心动过缓;⑥室上性心动过速或室性心动过速;⑦为安装永久性起搏器作准备。
㈡永久性起搏的适应症:①获得性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频发阿-斯综合症;②先天性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伴严重心动过缓;③三束支传导阻滞;④双束支传导阻滞伴晕厥;⑤病窦综合症伴长间歇(3秒),或伴晕厥、意识障碍、心力衰竭;⑥心动过缓、心动过速综合症;⑦颈动脉窦过敏综合症;⑧其它心动过缓伴心功能不全等。
二。
影响起搏阈值的因素:围术期有许多因素可影响起搏器的起搏阈值,而阈值的变化又可直接影响起搏效果。
起搏阈值升高,可致起搏失效;而降低则易诱发心律失常,尤其当R波落在T波(R-on-T )时可致心室纤颤。
影响起搏器阈值的常见因素有:
㈠升高起搏阈值的因素:①硫喷妥钠;②琥珀胆碱;③血钾升高至4.0~7.1 mmol/ L ;④剩余碱≤ -15 或≥ +15 ;⑤睡眠;⑥钾-胰岛素-糖输注。
㈡降低起搏阈值的因素:①运动;②交感胺;③缺氧;④缺血;⑤心肌梗塞;⑥肾上腺素;⑦麻黄碱;
⑧皮质激素。
㈢不影响起搏阈值的因素:①普鲁卡因胺;②阿托品;③吗啡;④洋地黄;⑤钙剂;⑥利多卡因。
【麻醉前准备】
一。
对带起搏器的病人,麻醉前应了解:①病人心脏病的诊断和现状;②带起搏器前后的血流动力和心律情况;③起搏器的种类和性能;④手术中需准备的急救特殊药物;⑤麻醉手术对起搏器的影响及应注意的问题。
二。
带起搏器病人术前可能存在的问题:
㈠洋地黄:许多带起搏器的病人已用洋地黄治疗,如果心功能尚可者,术前以停用洋地黄为妥;如果心功能不良,则可继续洋地黄治疗。
㈡心得安等b - 肾上腺素能阻断药:是否适用,目前尚未统一。
有人主张术前24小时停用心得安;有人认为麻醉手术中存在内源性儿茶酚胺释放,继续应用心得安可能产生一定的有利作用。
㈢颠茄类药:有人认为阿托品引起自发心率增快,可能与起搏器频率产生竞争而导致心律失常。
但作为麻醉前用药仍有使用的必要,为避免心率增快,可用东莨菪碱。
㈣对需要带临时起搏器的病人,静脉起搏导线最好在两天前插入,以期使导线与皮下等组织之间形成一定的粘连,从而使导线不易从心室壁脱落。
此外,在搬运病人,或安置麻醉和手术体位过程中,应特别注意避免对导线有任何牵拉动作。
㈤带永久性起搏器者,在安装后两周至三个月期间,起搏阈值尚未稳定,因此最好在阈值稳定以后再手术。
㈥麻醉前用药应根据病人的精神状态、循环功能等情况而定,以不使呼吸、循环抑制为准,可用安定和东莨菪碱。
【麻醉选择】
一。
全身麻醉:硫喷妥钠对循环和呼吸抑制强,易出现低血压,并升高起搏阈值,应避免使用。
可选用咪唑安定、乙咪脂或异丙酚作麻醉诱导。
氯胺酮可增快心率,应避用。
维持麻醉以用N2O-O2-异氟醚较好。
氟烷直接抑制窦房结功能,有可能发生窦房阻滞,且对冠脉血流和心肌都有抑制作用,故应避用。
安氟醚有兴奋房室传导作用,心率可能加快,故应注意。
阿片类药如大剂量芬太尼有心动过缓之虑。
上述这些因素对带起搏器的病人都具有特殊性,应加以重视。
对肌松药应选用对心率、血压影响小的非去极化型肌松药,如阿屈可林、维库溴胺等。
一般不用琥珀胆碱,因能提高起搏阈值,若反复使用可致心动过缓,甚至停搏;有人报道琥珀胆碱引起的肌肉成束颤动,可阻抑按需起搏器的功能而导致心跳停止,故有一定的危险性。
二。
椎管内麻醉:椎管内麻醉阻滞平面过高,可致血压下降、心率减慢,此时利用起搏器维持一定的心率,有助于循环动力的维持,故椎管内麻醉并非绝对禁忌,但必须严格控制最小的阻滞范围,以保证安定。
【麻醉管理】
一。
监测与急救:对带起搏器的手术病人需常规监测心电图、脉搏波、动脉血压、中心静脉压,并备妥急救药品和除颤器等。
ECG仪最好用带起搏按钮的心电图仪,以便同时显示ECG波形和起搏刺激信号。
如用普通心电图仪,因R波外,起搏刺激信号也触发计数器,故心率显示的误差可能很大。
二。
麻醉诱导:要求血压平稳;避免喉镜显露声门和气管插管刺激引起的循环不良反应;保证呼吸道通畅,避免缺氧和CO2蓄积;对术中手术刺激、失血等情况要及时处理;若需输血,以新鲜血为宜,因库存血有导致血钾升高的可能。
三。
术中体位:宜取适当头低体位,以利于静脉回流。
在搬动病人或安置手术体位时,除应避免低血压外,还要特别注意起搏导线和电极不受任何牵扯或张力,防止电极与起搏器或与病人脱离。
四。
外来电源和电磁波与起搏器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应予重视。
外来电源和电磁波可能干扰起搏器正常工作,尤以电灼器、电刀或电凝器对起搏器的影响为明显。
一般讲,双极和固定频率起搏器不易受外界电磁波干扰,可保持其固有频率,但仍应警惕在连续的强电磁干扰下,有可能使多数同步起搏器转变成非同步起搏器。
近年高质量起搏器都已按置滤器装置,可除去外界电磁干扰,或于强磁波干扰下转变为固定频率型起搏器,但仍有在电烧或电切情况下发生室性早搏和心室纤颤的可能。
因此,应强调:
①在应用电灼、电凝时,其电极板应尽量远离起搏器,手术部位也应远离起搏器;
②在应用除颤器时,应酌情尽量选用低电能除颤,且在除颤时,除颤器电极与起搏器电极之间应构成直角,以防相互干扰;
③对术中所用的各种电器设备和监测仪,应特别注意防止漏电,因外界来的微弱漏电电流,可通过起搏导线电极传至心内膜,具有诱发心室纤颤的危险。
1 mA 60Hz 以下的电流,对人的手指皮肤可毫无感受,但心脏在接受200 mcgA 60Hz 微弱电流刺激时,即足以诱发心室纤颤。
为安全计,对带起搏器的病人,手术中以尽量避用电烧和电刀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