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在我们身边》教案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爱就在身边》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爱就在身边》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a73cae19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d3.png)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爱就在身边》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材第三章《我爱我家》,详细内容为“爱就在身边”。
通过学习,让幼儿感受家庭、学校和社会中的爱,学会关爱他人。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到爱是无处不在的,学会珍惜身边的爱。
2. 培养幼儿关爱他人的意识,提高道德素养。
3. 增进幼儿对家庭、学校和社会的认同感,培养集体荣誉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学会关爱他人,体会到爱的真谛。
重点:让幼儿认识到爱是无处不在的,学会珍惜身边的爱。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故事书、图片、录音机。
2. 学具:画纸、画笔、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家庭成员关爱幼儿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图片中的关爱行为。
2. 讲解与互动(10分钟)(1)教师讲述故事《爱就在身边》,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关爱行为。
(2)与幼儿互动,让幼儿分享自己在生活中感受到的爱。
3. 例题讲解(5分钟)出示例题:小明的妈妈每天早上都给他做早餐,这是什么样的爱?引导幼儿分析并回答。
4. 随堂练习(5分钟)出示练习题:请在图片中找出爱的表现。
幼儿独立完成,教师巡回指导。
5. 小组讨论(5分钟)将幼儿分成小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关爱他人。
6. 成果展示(5分钟)各小组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
(2)引导幼儿思考如何在生活中传递爱。
六、板书设计1. 主题:《爱就在身边》2. 内容:(1)爱是无处不在的。
(2)学会珍惜身边的爱。
(3)关爱他人,传递爱。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心中的爱。
2. 答案要求:通过绘画,表现出自己在生活中感受到的爱。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故事、图片、讨论等形式,让幼儿认识到爱是无处不在的,学会珍惜身边的爱。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个幼儿的情感波动,引导他们真正体会到爱的真谛。
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参加公益活动,如关爱孤寡老人、帮助残疾人等,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会关爱他人,传递爱。
大班社会《爱在身边》教案反思
![大班社会《爱在身边》教案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0146b99d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82.png)
大班社会《爱在身边》教案反思教案反思:大班社会《爱在身边》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对于身边爱的感知和理解能力;2. 培养幼儿关心他人、表达爱的情感和行为;3. 培养幼儿与他人合作、分享和互助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1. 引导幼儿理解爱的概念;2. 培养幼儿表达爱的情感和行为;3. 培养幼儿与他人合作、分享和互助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准备:1. 《爱在身边》绘本;2. 图片或图片卡片,展示不同场景中的爱的表达;3. 爱心图案的拼图游戏;4. 情感表情卡片,包括喜悦、悲伤、惊喜等。
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1. 教师出示《爱在身边》绘本封面,询问幼儿对于爱的概念和理解;2. 引导幼儿分享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经历过的爱的行为或情感。
探究(15分钟):1. 教师与幼儿一起阅读《爱在身边》绘本,重点关注绘本中的爱的表达方式;2. 教师展示不同场景中的爱的表达图片或图片卡片,引导幼儿描述图片中的爱的行为;3. 教师引导幼儿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表达爱的行为。
实践(20分钟):1. 教师组织幼儿参与爱心图案的拼图游戏,鼓励幼儿合作完成任务;2. 教师分发情感表情卡片,引导幼儿根据卡片上的表情进行情感表达;3. 教师组织幼儿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不同情境下的爱的表达。
总结(10分钟):1. 教师与幼儿共同总结今天学习的内容,回顾爱的概念和表达方式;2. 教师鼓励幼儿进行自我评价,分享自己在今天学习中的收获;3. 教师展示幼儿完成的作品,鼓励幼儿互相欣赏和赞美。
教案反思:1. 教学目标是否明确,是否能够有效培养幼儿的感知和理解能力?2. 教学准备是否充分,是否能够引发幼儿的兴趣和参与度?3. 教学过程是否流畅,是否能够有效引导幼儿进行思考和实践?4. 教学方法是否多样化,是否能够满足不同幼儿的学习需求?5. 教学总结是否能够巩固幼儿的学习成果,是否能够促进幼儿的自我评价和交流?6. 是否有需要改进或调整的地方,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幼儿的学习体验?。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爱就在身边》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爱就在身边》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4ae3ce8c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db.png)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爱就在身边》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材第四章《关爱他人》,详细内容包括:了解关爱他人的意义,学习关爱身边的朋友和家人,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幼儿关爱他人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理解关爱他人的重要性,懂得关爱身边的朋友和家人。
2. 培养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关爱他人的良好习惯。
3. 提高幼儿的社交能力,增进同伴间的友谊。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在实际生活中关爱他人,表达关爱之情。
教学重点:理解关爱他人的意义,培养关爱他人的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故事书《爱就在身边》、卡片、挂图、玩具等。
学具:彩笔、画纸、贴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组织幼儿进行“传递爱心”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到关爱他人的快乐。
2. 故事分享(5分钟)教师讲述故事《爱就在身边》,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关爱他人的行为,让幼儿谈谈自己在生活中关爱他人的经历。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卡片、挂图等教具,展示关爱他人的场景,让幼儿判断哪些行为是关爱他人,哪些不是。
4.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发放画纸和彩笔,让幼儿画出自己在生活中关爱他人的情景,并与同伴分享。
5. 小组讨论(5分钟)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讨论如何关爱身边的朋友和家人。
六、板书设计1. 大爱就在身边2. 副关爱他人,从小事做起3. 板书内容:关爱他人的意义关爱他人的表现如何关爱身边的朋友和家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自己关爱他人的场景,并简单描述。
2. 家庭作业:与家长一起完成一件关爱他人的事情,记录下来,回园分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故事、游戏、讨论等形式,让幼儿了解到关爱他人的重要性,教学目标基本达成。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在生活中的表现,引导他们主动关爱他人,将所学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行为。
同时,可以开展相关主题活动,如关爱老人、帮助残障人士等,让幼儿在实践中进一步拓展关爱他人的能力。
习作《爱在身边》课件.ppt
![习作《爱在身边》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4d04854f312b3169a451a4e6.png)
习作要求里讲了哪些要求?
主题:爱
亲身经历 以第一人称写 文体:记叙文 题目:可以自拟 内容:内容新颖,真实,具体,语言准确, 生动流畅,忌空话,套话。 字数:不少于450字
写作内容
写真实的事,写熟悉的事。用第一人称入文,让 “我”的激情在文章中闪光,情真意切,引起共鸣。 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 (1)不假思索就能想到的东西,绝对不要写,稍 加思索想到的也不要写,花上几分钟,想别人想不 到的内容来写。 (2)以小见大,善于从平凡小事中写出新感受来。
学习把文章写具体
傍晚,我打着伞走在路上,突然一位同学跑
来说:“咱俩挤挤吧。”_(只有主干,不 具体,你能如何加以扩句,使语句生动起 来?) 改为:那是一个风雨交加的傍晚,我一个人打 着伞走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突然从身后窜上来 一位同学,一下子用手搭住我的肩膀说:“雨 真大,咱俩挤挤吧。” (风雨交加的景象和 借伞者的恳切诙谐情态跃然纸上)
妈妈递过一杯牛奶。我喝了一口, 继续做作业。
修改:
妈妈递过一杯热气腾腾的牛奶。我 赶忙喝了一口,一股暖流立刻从嘴中传 到了胃里,接着又传遍了全身,我的精 神为之一振,信心百倍地继续投入“战 斗”。
抓住特征举出例子
“我的妹妹是个很顽皮的孩子”
修改: “我的橡皮泥用完了,叫妹妹帮我拿一下。 小妹,帮我把楼下的橡皮泥拿上来。却传来妹 妹的回答:‘啊,什么呀?’‘帮我把楼下的 橡皮泥拿来?’‘啊,你说什么呀?我还没听 清楚。’‘帮我——把橡皮泥——拿来——‟„啊。 什么呀?你再说一遍——‟我知道妹妹不给我拿 了,只好自己去拿了”。
我鼓起勇气,敲敲对面的门,门开了,邻居一见是我,微笑着说:“哦, 是茗茗呀,有事吗?”“我,我们家突然停电了,家里只有我一个人,想,想 请你们帮帮忙,可以吗?”我有些羞涩地低着头说。“哦,是这样啊,你等着, 我马上来!”他摸了摸我的头,亲切地说。我的心里轻松了许多,长长地舒了 口气,邻居马上出来了,他把手搭在我的肩上,我感觉他就像我的爸爸一样。 他走到我家门口,蹲下来,一手把一种很大很大的照明灯扛在肩上,一手拿 着工具检查原因,并进行修理。由于光线直射在他的手和半边脸上,豆大的 汗珠从额头和鼻尖流淌下来。 过了好一会儿,他站了起来,深呼吸了一下,说:“茗茗,快去开灯, 看看好了没。”我走进家门,打开灯,客厅一下子明亮了起来,我的心也明 朗了许多,我走出去,高兴地说:“谢谢叔叔,电来了!”叔叔也咧开嘴,笑 了起来,这时,我发现,叔叔的嘴角,有一个浅浅的酒窝,在酒窝的上面, 是一缕被汗水粘湿的头发。我请叔叔进屋坐坐,叔叔却说:“不了,不了,这 又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举手之劳嘛!你回屋吧!”我进了屋,门却开着一道 缝,直到我看见,那高大的身影,进了屋,关上了门,我才把门关上。回到 窗台边,看着窗外,那夜空似乎更美了,心里也也激起了一股暖流。 关爱,真的就在我们的身边,只要你时刻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带着一双 发现爱的眼睛,你就会发现——爱就在身边!
幼儿大班社会教案《爱在哪里》
![幼儿大班社会教案《爱在哪里》](https://img.taocdn.com/s3/m/684db046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7a26158.png)
幼儿大班社会教案《爱在哪里》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理解什么是爱,学会感受爱的力量。
2.让幼儿学习并熟练使用以下语言:爱、关心、友爱、温暖、快乐等。
3.提高幼儿的情感体验能力,增强幼儿的社交能力。
4.培养幼儿的爱心和责任感,让他们乐于助人,关爱身边的人。
二、教学内容及重点1. 什么是爱通过幼儿熟悉大自然中爱的表现,让幼儿感受爱的力量,理解什么是爱。
通过观察生活中的爱的表现,了解家庭和社会中的爱。
重点:让幼儿理解什么是爱。
2. 爱在哪里通过展示儿童影视作品《爱在哪里》的视频,引导幼儿感受生活中爱的氛围和强大力量。
让幼儿感受到爱的温暖、关照和幸福感。
重点:让幼儿感受到爱的力量和温暖。
3. 学会表达爱让幼儿从身边的人和事中,学会表达爱并传递爱。
教育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关心、热爱、宽容、信任身边的人,培养幼儿的同理心和友爱心。
重点:让幼儿学会表达爱。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活动教师提出问题:你们知道什么是爱吗?请举一个例子。
2. 学习活动1.学习五个单词:爱、关心、友爱、温暖、快乐,了解它们的意思。
2.观看《爱在哪里》的视频。
3.介绍爱的形式:家庭中的亲情、朋友中的友爱、同学中的帮助等。
4.教师示范表达爱的方式,鼓励幼儿表达爱。
3. 巩固活动1.分组讨论:请幼儿分享自己身边的爱的故事。
2.情景训练:请认真听老师讲述的情景,然后描述情境中的爱。
3.情感体验:请幼儿选择一个角色扮演,体验角色的情感,领悟人与人之间的爱。
4. 结束活动教师鼓励幼儿回家并向父母或家人表达爱,并让家长记录下来。
四、教学评估1.观察幼儿在上课期间的表现,包括参与度、发言次数、学习兴趣。
2.记录幼儿课上学习的知识和表达爱的方式。
3.家庭作业:在家给家人表达一次爱,然后向老师或同学分享。
五、教学收获通过学习本课程,幼儿将能理解什么是爱,了解爱的表现方式,学会表达爱,提高幼儿的情感体验能力和社交能力,培养幼儿的爱心和责任感。
同时,也能促进家庭庭内沟通交流,提高家庭关系的和谐度。
小班主题爱在身边教案反思
![小班主题爱在身边教案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66f20dea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d1.png)
小班主题爱在身边教案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爱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爱心和同理心。
2. 帮助学生认识身边的爱,懂得感恩和珍惜。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爱的重要性和表达方式。
2. 身边的爱和感恩。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认识身边的爱。
2. 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教师播放一段感人的视频或者音频,让学生感受到爱的力量。
然后和学生讨论,什么是爱?爱在身边是什么样的?有哪些表达爱的方式?2. 学习(15分钟)。
教师通过图片、故事等形式,向学生展示身边的爱,如父母的关怀、朋友的帮助、老师的关心等。
并引导学生思考,自己身边的爱是什么样的?有哪些人在自己身边给予了爱?学生可以通过绘画、写作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
3. 活动(20分钟)。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身边的爱和感恩的故事。
每个小组选出一位代表,向全班汇报小组讨论的结果。
学生可以通过分享自己的故事,感受到身边爱的力量,增强对爱的认识和理解。
4. 总结(10分钟)。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肯定和鼓励,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强调爱在身边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关注身边的爱,懂得感恩和珍惜。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认识身边的爱,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通过观看视频、图片,听取故事等形式,让学生感受到爱的力量,增强对爱的认识和理解。
在小组讨论环节,学生积极参与,分享了许多真实的感人故事,表达了对身边爱的感激之情。
但也有部分学生在表达自己的故事时显得羞涩和不自信,说明学生的表达能力还有待提高。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增加一些口头表达的练习,帮助学生提高情感表达能力。
同时,也可以通过更多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去发现身边的爱,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爱的意义。
六、教学反馈: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爱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懂得感恩和珍惜身边的爱。
“爱就在我们的身边”班级活动设计方案 (2)
![“爱就在我们的身边”班级活动设计方案 (2)](https://img.taocdn.com/s3/m/2066f2cd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99.png)
“爱就在我们的身边”班级活动设计方案活动名称:爱就在我们的身边活动目标:通过体验、互动和参与,让学生更加重视身边的爱,懂得珍惜和关爱身边的人和事物。
活动内容:1. 爱心接力赛: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位代表进行接力赛。
接力赛的道具是一张爱心卡片,代表了一种爱的行为(例如:谢谢、帮助他人、关心等)。
每个代表完成一次接力后,将传递给下一个代表进行下一项爱的行为接力,最后完成所有爱的行为后,该小组获胜。
2. 亲子活动:邀请学生的家长参与活动,在校园内设置亲子活动区域,家长和学生可以一起做手工、游戏等亲子活动,通过互动增进亲子之间的感情。
3. 爱的感恩信:组织学生写一封感恩信给身边的人,可以是家长、老师、朋友、同学等,表达对他们的感谢和爱。
然后将这些信集中起来,在活动现场朗读或展示,让大家共同感受身边的爱。
4. 爱心义卖:设立义卖摊位,班级学生可以自己制作手工,然后将手工制品以低价销售出去,所得的款项将全部捐给慈善机构或需要帮助的人。
通过这个方式,让学生感受到关怀他人、奉献爱心的重要性。
5. 爱心演讲比赛:组织学生参加爱心演讲比赛,鼓励他们分享自己身边真实的爱的故事或者表达对爱的理解。
通过比赛的方式,让学生更深入地思考和感受身边爱的力量。
活动时间:一天(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延长或缩短)活动地点:学校的多功能厅或户外操场活动要求: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鼓励学生与家长互动,提前准备好相应活动所需的道具和材料。
活动收获:通过这个活动,学生将更加重视身边的爱,懂得珍惜和关爱身边的人和事物。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亲子关系和社会责任感。
《“爱”在身边》主题班会教案
![《“爱”在身边》主题班会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1b9a41f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8f.png)
《“爱”在身边》主题班会教案《“爱”在身边》主题班会教案班会目的:现在的学生,就其心灵的一翼--“情”来看,普遍患有“情感冷漠症”。
对父母之恩,熟视无睹者有之,麻木不仁者有之,贪得无厌者有之,以怨报德者亦有之,唯独知恩图报者鲜有之。
那么对父母无情无义之人,对师长、集体就更不会有情有义了。
因此,通过本次班会,努力唤回学生回报爱心的良知,并引导学生通过抒发真情实感的习作来重新构筑健全的人格,懂得爱的无私、伟大、纯洁,激发学生爱的情感。
使懂得感恩回报是我们社会的一种道德规范,并在以后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身体力行。
班会内容:一、由《一只鸡蛋》引入,主持人宣布班会开始二、女声小组唱《感恩的心》(负责:李美丽)三、亲情故事《母爱,一种让人心痛的爱》(负责:金燕香)讨论(全班)说说心里话(同学发言)四、心里小测验;知识竞赛五、朗读《两个白菜包子》(负责:成元俊)六、录像片断:“爱”在身边七、小游戏八、班主任总结九、合唱《让世界充满爱》(全班)十、宣布班会结束主持人串讲词:音乐声中等待观众的到来方式:多媒体PPT(播放背景音乐,配文章《一只鸡蛋》)一、《一只鸡蛋》引入,主持人宣布班会开始(男)小小的一只鸡蛋,短短的一天时间,我们的同学小心翼翼,还是把它摔得稀烂(女)脆弱的一个生命,漫长的十六个春秋,我们的父母含辛茹苦,抚育我们健康成长(男)五千多个日日夜夜,父母的爱始终与我相随(女)五千多个日日夜夜,我们始终与爱同行(齐)谢谢你们,我的父亲、母亲(女)各位老师、同学们(齐)主题班会《爱在身边》现在开始(男)“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女)孟郊的《游子吟》唱出了一首母爱的颂歌。
下面请欣赏由我班几名女生表演的小合唱:“你来到这个充满爱的世界上”--表演者:李美丽等。
二、女声小合唱:(背景画面:多媒体展示学生自拍的体现“爱”的生活片段)小合唱取材:朴现美、李美丽表演者:李美丽、朴现美、金美英、尹美花、金律玲、韩太花(男)谢谢同学们的表演。
大班社会教案及教学反思《爱就在身边》
![大班社会教案及教学反思《爱就在身边》](https://img.taocdn.com/s3/m/40d0d040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03.png)
大班社会教案及教学反思《爱就在身边》一、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理解“爱”的含义,懂得如何关心爱护他人。
2.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和品质,增强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3.掌握社会生活中的常见礼仪和交往方式,通过实践活动提高行为习惯和礼仪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前期准备阶段1.设计教学方案,并准备相关教具和材料。
2.整理教材,明确教学内容和难点。
2. 课堂教学阶段2.1 导入环节通过读《小猪佩奇》中的故事“送礼物”引导学生感知生活中的爱与关怀,并与教学内容展开联系。
2.2 学习环节1.讲解“爱”的含义,并通过图片和声音展现“爱”的表现形式。
2.学生跟读课文,学习理解社交礼仪和交往习惯。
3.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心得和体会,增进彼此间的沟通交流。
2.3 实践环节1.情境体验:学生结合自己生活中的情境进行模拟实践,展示合理的交往方式。
2.角色扮演:模拟现实情境中的交往场景,体验集体生活中的互动关系。
3. 教学总结阶段1.小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再次回顾所学神韵。
2.相互分享感受,回答关于“爱”的问题,探讨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爱的理念。
三、教学反思通过上述教学内容的设计和教学实施,我在教学中获得了一些反思和收获:1.理论与实践结合:我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充分考虑了学生的“感知-经验-体验”三个层面,通过情境体验和角色扮演等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爱”的含义,理解社交礼仪和交往方式,增强行为习惯和礼仪素养。
2.交互交流由表及里:课堂教学和小组讨论的设计构建了一个相互学习、相互了解的平台,学生们可以通过分享自己的真实经历、体验和心得来交流互动,让整个学习过程更为深入、丰富和有意义。
3.注重评价与提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及时评价学生的表现,及时暂停、修正或调整教学策略,以适应学生不同的认知特点和学习需求。
同时,我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实践活动,鼓励他们体验并掌握更多的新技能和知识。
通过本次教学,我更深刻地认识到,社会性教育的教学是具有挑战性的,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特点和习惯,需要教师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和完善,同时,需要在教学中注重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和生命价值观,以满足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幼儿园:爱在我身边_社会语言_小中班_教案
![幼儿园:爱在我身边_社会语言_小中班_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6f480fe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87.png)
幼儿园:爱在我身边_社会语言_小中班_教案适用年龄:小中班(3-4岁)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的社会语言能力,提高他们的沟通和表达能力。
2.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学会与他人分享和合作。
3. 培养幼儿的爱心和关爱他人的意识。
教学准备:1. 图书:《小熊和小兔的故事》、《小鸟和小鱼的故事》等。
2. 图片或卡片:描绘不同情感和行为的图片或卡片,如笑脸、哭脸、分享、帮助等。
3. 游戏道具:如拼图、积木等。
教学活动:1. 情感认知活动:- 通过展示不同的图片或卡片,引导幼儿讨论不同的情感,如开心、生气、难过等。
- 以故事的形式讲述《小熊和小兔的故事》等,让幼儿理解不同情感的表达方式。
- 给幼儿提供一些情感表达的场景,让他们模仿表达不同的情感。
2. 社交语言活动:- 引导幼儿学习基本的社交用语,如问候、道歉、感谢等。
- 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幼儿在不同情境中运用社交语言,如模拟买东西、玩具分享等。
3. 合作游戏活动:- 组织幼儿进行小组合作游戏,如拼图、积木等,让他们学会合作、分享和互助。
- 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尊重他人的想法,并共同解决问题。
4. 关爱他人活动:- 通过讲述《小鸟和小鱼的故事》等,让幼儿理解关爱他人的重要性。
- 组织幼儿参与一些关爱他人的活动,如制作贺卡送给父母、帮助老师整理教室等。
评估方式:1. 观察幼儿在情感认知活动中对不同情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2. 观察幼儿在社交语言活动中运用社交用语的能力。
3. 观察幼儿在合作游戏活动中的合作和互助能力。
4. 观察幼儿在关爱他人活动中的表现和参与度。
教学延伸:1. 继续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运用社交语言,如与他人交流、表达自己的需求等。
2. 组织幼儿参与更多的合作游戏,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继续开展关爱他人的活动,让幼儿体验到帮助他人的快乐和成就感。
注意事项:1. 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幼儿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尽量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大班爱就在身边教案与反思
![大班爱就在身边教案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593aab95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fe.png)
大班爱就在身边教案与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理解爱的含义,认识到爱就在身边。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表达爱、感受爱的能力。
3. 情感目标:让幼儿体验到被爱的幸福,学会关爱他人。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认识到爱无处不在,学会表达爱。
难点:让幼儿学会关爱他人,体验到关爱他人的快乐。
三、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爱的图片、故事书、音乐等。
2. 经验准备:幼儿在生活中感受到的爱。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歌曲《爱的旋律》引导幼儿进入主题,感受爱的氛围。
2. 主体部分:(1)分享爱的故事:讲述一个关于爱的故事,让幼儿认识到爱无处不在。
(2)爱的图片展示:展示各种爱的图片,让幼儿找出身边的爱的痕迹。
(3)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幼儿在生活中感受到的爱,以及如何表达爱。
3. 实践环节:爱的传递游戏,让幼儿通过实际行动体验关爱他人的快乐。
4. 总结与反思:让幼儿谈谈在活动中的感受,引导幼儿学会关爱他人。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爱的认识和表达。
2. 关注幼儿在实践环节的表现,评估他们的关爱能力。
3. 搜集幼儿在活动中的作品,分析他们的情感体验。
4. 家长反馈:了解家长对幼儿在家庭中关爱行为的观察。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幼儿的反应,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使活动更加贴近幼儿的生活。
在实践环节,注重引导幼儿体验关爱他人的快乐,培养他们的关爱意识。
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深化幼儿对爱的认识,提高他们的关爱能力。
六、教学内容:1. 认识爱的表现:通过日常生活实例,让幼儿了解爱的多种表现形式,如关心、帮助、安慰等。
2. 感受爱的力量:通过小组讨论,让幼儿分享自己感受到的爱,以及爱给自己带来的力量。
七、教学方法:1. 故事法:通过讲述有关爱的故事,引导幼儿认识爱的表现。
2. 讨论法: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分享爱的体验。
3. 实践法:安排实践活动,让幼儿体验关爱他人的快乐。
八、教学步骤:1. 导入:以一首关于爱的歌曲《爱的力量》引发幼儿对爱的思考。
大班社会教案及教学反思《爱,就在身边》
![大班社会教案及教学反思《爱,就在身边》](https://img.taocdn.com/s3/m/c1ef1867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29.png)
大班社会教案及教学反思《爱,就在身边》教学目标1.认识家庭成员的重要性;2.理解孝顺、尊重和关爱家人的意义;3.学习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4.学习团队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教学内容1. 知识点1.家庭成员的重要性;2.孝顺、尊重和关爱家人的意义;3.表达感受和需求的方式;4.团队合作的基本要素。
2. 教学活动活动一:认识家庭成员活动目的:通过游戏认识家庭成员,增强互相了解和沟通的能力。
活动步骤:1.教师拿出家庭成员的图片,由学生根据图片来猜测是哪个人;2.学生根据图片回答问题,介绍自己家里的人;3.教师引导学生分享家庭成员的特点、兴趣等信息。
活动二:尊重家庭成员活动目的:通过漫画故事,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尊重和关爱。
活动步骤:1.教师展示漫画故事《和妈妈一起做家务》;2.学生围绕漫画故事展开讨论,了解故事中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3.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关爱家庭成员的方式,例如为妈妈倒杯水等。
活动三:表达自己的感受活动目的:通过情境游戏,学习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
活动步骤:1.教师安排学生分组,每组选出一个“代表”;2.教师出示一张图片,代表一个情境,例如家里碗筷未洗干净,学生需要找出问题并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3.学生讨论如何解决问题,并要求代表为组内的需求进行“维权”。
活动四:团队合作活动目的:通过协作游戏,学习团队合作的基本要素。
活动步骤:1.教师安排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张图片,并要求学生为图片编一个故事;2.学生在团队合作的基础上,编写故事,并挑选出最好的一张图片;3.学生通过团队协作,制作一份课堂展示材料。
教学反思本次教学环节以家庭为主题,旨在引导学生认识到亲情的重要性。
在教学中,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游戏、漫画故事、情境游戏和团队合作等,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思考和探究。
整个教学过程中,我特别注意了学生的思维启发和反思能力。
例如,针对活动三,我注重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引导学生对情境进行自主思考和探究,旨在让学生在课堂上体验一次情境,培养其对情境的理解、应对和沟通能力。
大班社会《爱,就在身边》教案与反思
![大班社会《爱,就在身边》教案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070befae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35.png)
大班社会《爱,就在身边》教案与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社会领域教材第四章《我们的情感》,详细内容为第一节《爱,就在身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爱是无处不在的,学会关爱他人,体会爱的温暖。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爱的含义,认识到爱是无处不在的。
2.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3. 提高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学会表达对他人的关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如何让学生体会到爱的温暖,并将关爱他人付诸实践。
重点:让学生理解爱的含义,学会关爱他人。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故事书、卡片、爱心贴纸。
2. 学具:彩笔、画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讲述一个关于关爱他人的小故事,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人物是如何表达爱的。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讲解爱的含义,让学生明白爱是无处不在的。
教师举例说明,如何关爱他人,如帮助同学、关心家人等。
3.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小组,讨论并分享生活中关爱他人的例子。
教师给予点评,鼓励学生将关爱他人付诸实践。
4. 小组活动(15分钟)教师发放卡片和爱心贴纸,学生每人制作一张感谢卡片,送给关爱过自己的人。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教师给予鼓励。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主题:爱,就在身边2. 板书内容:爱的含义:关心、帮助、陪伴等关爱他人的方式:帮助同学、关心家人、尊敬长辈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爱,就在身边”为主题,画一幅表达关爱的画。
2. 答案要求:画面中包含至少两种关爱他人的场景,如帮助同学、关心家人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调整教学方法,以便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
2. 拓展延伸:开展“关爱他人,从我做起”主题活动,让学生将所学内容付诸实践。
组织学生参加社区公益活动,培养关爱他人的品质。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2. 实践情景引入环节的故事选择和引导方式。
大班社会教案详案及教学反思《爱,就在身边》
![大班社会教案详案及教学反思《爱,就在身边》](https://img.taocdn.com/s3/m/e675915f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c7.png)
大班社会教案详案及教学反思《爱,就在身边》教案:《爱,就在身边》一、教材内容及目标:本节课的教材内容主要是围绕“爱”这一主题展开,通过让学生了解爱在身边的表现形式,培养他们对他人关爱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目标:1. 学会理解“爱”这一概念,能够运用相关词汇和句型表达自己的爱;2. 培养学生发现身边爱的存在,并能够亲身实践和表达爱;3. 通过小组合作活动,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4. 增强学生对亲情、友情和其他人的关爱的理解和重视。
二、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一段爱心漫画视频,让学生感受爱在生活中的表现。
2. 学习课文(15分钟)教师出示课文《爱,就在身边》,通过快速浏览和简要介绍,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初步了解。
3. 课文理解(15分钟)教师利用问题-回答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例如问:课文里提到了哪些爱的表达方式?(可以有亲情、友情、帮助他人等)学生回答后,教师可适当给予扩展和解释。
4. 小组活动(20分钟)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5-6人。
每组选择一种爱的表达方式(比如亲情、友情、关爱他人等),并制定一份小册子,详细介绍这种爱的表达方式。
小组内成员分工合作,设计页面版式、收集图片或撰写文字。
最后,每个小组派代表向全班汇报。
5. 反思交流(10分钟)学生和教师一起回顾本课学习的内容,分享小组活动的经验和感悟。
三、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反思和分享,让他们了解爱在生活中的具体表现,培养他们发现和表达爱的能力。
小组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并通过展示让他们深化对爱的理解。
为了保证活动有效进行,需要做好以下几点:1. 课前准备充分:教师应提前准备好课文和相关活动的材料,并研究好小组活动的分工和安排。
2. 小组分组合理:小组成员最好是互相了解和熟悉的同学,这样可以促进合作和交流。
3. 指导明确:在小组活动过程中,教师应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和提示,确保他们能够按照要求完成任务。
小中班-社会语言-爱在我身边-教案
![小中班-社会语言-爱在我身边-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6e7717f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bef105d.png)
小中班-社会语言-爱在我身边-教案教案:爱在我身边教学目标:1.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什么是爱,学会表达对家人、朋友和老师的爱。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情感,让他们懂得珍惜身边的人,学会关心和帮助别人。
教学重点:1. 让学生了解什么是爱,学会表达对家人、朋友和老师的爱。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表达对家人、朋友和老师的爱。
2. 如何培养学生的情感,让他们懂得珍惜身边的人。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一些关于爱的图片、故事和歌曲。
2. 准备一些道具,如心形卡片、彩笔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播放一首关于爱的歌曲,让学生感受爱的氛围。
2. 教师问学生:“你们知道什么是爱吗?”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爱的理解。
二、新课呈现1. 教师展示一些关于爱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图片中的人物和场景,引导学生谈论图片中的爱。
2. 教师讲述一个关于爱的故事,让学生理解爱的多样性。
3. 教师引导学生谈论自己身边的爱,如家人、朋友和老师对自己的关爱。
4. 教师让学生用彩笔在心形卡片上画出自己心中的爱,并写下对家人、朋友和老师的感谢和祝福。
三、活动操作1.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每个小组的学生互相分享自己心中的爱,并讨论如何表达对家人、朋友和老师的爱。
2. 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家人、朋友和老师,模拟日常生活中的互动场景,学会关心和帮助别人。
3. 情景剧:教师提供一些关于爱的情景,让学生分角色进行表演,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总结反思1. 教师总结本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爱的重要性。
2. 让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悟,引导学生珍惜身边的人,学会关心和帮助别人。
五、作业布置1. 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朋友和老师说一声“我爱你”,并拥抱他们。
2. 让学生完成一份关于爱的作文,记录自己对家人、朋友和老师的感激之情。
幼儿舞蹈爱在我们心中教案
![幼儿舞蹈爱在我们心中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df59e6e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3e.png)
幼儿舞蹈爱在我们心中教案一、教学目标。
1. 让幼儿了解舞蹈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培养对舞蹈的兴趣和热爱。
2.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动作协调能力,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
3. 通过舞蹈教学,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和情感交流能力,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重点。
1. 舞蹈基本动作的教学和训练。
2. 舞蹈音乐的欣赏和节奏感的培养。
3. 舞蹈表演的情感表达和形体塑造。
三、教学难点。
1. 如何让幼儿掌握舞蹈基本动作的技巧。
2. 如何引导幼儿表达情感,塑造形体。
四、教学准备。
1. 舞蹈音乐。
2. 舞蹈教学视频。
3. 舞蹈教具。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舞蹈基本动作的教学。
1. 讲解舞蹈的基本概念和特点,让幼儿了解舞蹈的魅力。
2. 教学基本的舞蹈动作,如手臂的摆动、脚步的移动等。
3. 练习基本动作,让幼儿掌握基本的舞蹈技巧。
第二课,舞蹈音乐的欣赏和节奏感的培养。
1. 播放优美的舞蹈音乐,让幼儿欣赏音乐的美妙。
2. 教学音乐的节奏感,让幼儿跟着音乐的节奏做出相应的动作。
3. 练习舞蹈动作,配合音乐的节奏进行训练。
第三课,舞蹈表演的情感表达和形体塑造。
1. 引导幼儿表达情感,让幼儿通过舞蹈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心情。
2. 指导幼儿塑造形体,让幼儿在舞蹈中展现自己的优美姿态。
3. 练习舞蹈动作,让幼儿在表演中展现自己的舞蹈技巧和魅力。
六、教学总结。
通过本次舞蹈教学,幼儿对舞蹈有了更深的了解,掌握了舞蹈的基本动作技巧,培养了音乐的欣赏能力和节奏感,提高了身体素质和综合素质。
同时,通过舞蹈表演,幼儿学会了表达情感和塑造形体,展现了自己的舞蹈魅力。
希望幼儿能在舞蹈中找到快乐,让舞蹈的爱永远在我们心中。
大班主题活动爱在我身边活动教案
![大班主题活动爱在我身边活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e9b723f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96.png)
大班主题活动爱在我身边活动教案教案标题:大班主题活动《爱在我身边》活动教案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对爱的认知和理解,培养他们对身边人和事物的关爱和感恩之心。
2. 通过活动,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社交技能和创造力。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思考力,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内容:1. 爱的概念和表达2. 身边的人和事物3. 社交技能和合作能力的培养教学准备:1. 爱心图标、贴纸或卡片2. 一些关于爱的绘本或故事书3. 爱心手工材料,如纸、剪刀、胶水等4. 一些小组活动的道具,如球、绳子等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与幼儿分享一些关于爱的故事或绘本,引导幼儿讨论爱的含义和表达方式。
2. 引导幼儿思考身边的人和事物,他们是如何表达爱的。
活动一:爱心贴纸游戏1. 将爱心贴纸或卡片分发给每个幼儿。
2. 引导幼儿观察身边的人和事物,找到值得他们关爱和感谢的对象。
3. 鼓励幼儿将爱心贴纸贴在他们选择的对象上,并用简单的语言表达他们的爱。
活动二:爱心手工制作1. 提供爱心手工材料和工具,引导幼儿制作爱心手工作品。
2. 鼓励幼儿在手工作品上表达对身边人或事物的爱和感激之情。
3. 幼儿可以选择将手工作品送给他们所选择的对象,展示他们的爱心。
活动三:合作游戏1. 将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合作游戏进行。
2. 引导幼儿通过游戏中的合作和互助,体验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和快乐。
3. 在游戏结束后,引导幼儿讨论合作的意义和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展现合作精神。
结束活动:1. 回顾整个活动,与幼儿一起总结他们在活动中学到的知识和经验。
2. 鼓励幼儿思考如何将所学的爱与关爱的理念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评估方式: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评估他们对爱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2. 收集幼儿的手工作品和口头表达,评估他们对身边人和事物的关爱和感恩之心。
拓展活动:1. 邀请幼儿的家长参与到活动中,一起分享爱的故事和经验。
2. 组织幼儿参观社区中的公益机构,了解更多关于爱和关爱的实际行动。
作文 爱在我身边教案
![作文 爱在我身边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1f1ee63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b0.png)
作文爱在我身边教案教案标题:作文《爱在我身边》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和运用有关“爱”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2. 学生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撰写一篇关于“爱”的作文。
教学准备:1. 单词卡片:爱、关心、友善、帮助、分享等。
2. 音频或视频素材:展示不同情境下的爱的表达方式。
3. 学生练习纸和铅笔。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 (5分钟)1. 引导学生回忆他们对“爱”的理解和表达方式。
2. 展示一些图片或播放音频/视频素材,让学生描述其中展示的爱的表达方式。
Step 2: 单词学习 (10分钟)1. 准备好单词卡片,逐个展示并教授有关“爱”的词汇,例如爱、关心、友善、帮助、分享等。
2. 学生跟读单词,并尝试用自己的话解释每个词的意思。
3. 进行词汇游戏,例如翻译卡片上的词汇或用所学词汇造句。
Step 3: 听力活动 (15分钟)1. 播放一段关于“爱”的音频或视频素材。
2. 学生仔细倾听或观看,并回答相关问题,以检验他们对所听内容的理解。
Step 4: 作文指导 (20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他们身边的爱的表达方式,例如家人、朋友、老师等。
2. 提供一些问题,帮助学生组织思路,例如他们是如何表达爱的,他们从他人那里得到了哪些爱等。
3. 给学生一些写作提示,例如使用具体的细节和例子来支持他们的观点,使用适当的过渡词来连接段落等。
Step 5: 作文撰写 (15分钟)1. 学生根据所给的指导和提示,开始撰写一篇关于“爱”的作文。
2. 教师在此过程中提供指导和帮助,鼓励学生展示他们的创造力和个人观点。
Step 6: 作文分享与反馈 (10分钟)1. 学生互相交换作文,并进行阅读和评价。
2. 鼓励学生分享他们的作品,并提供积极的反馈和建议。
Step 7: 总结与延伸 (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学生对“爱”的理解和表达方式的提高。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继续关注和表达爱,并鼓励他们写更多关于“爱”的作文。
幼儿园爱在我身边小班教案
![幼儿园爱在我身边小班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8f0969f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ef.png)
幼儿园爱在我身边小班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爱的含义,知道爱是关心、帮助和尊重他人的表现。
2. 培养幼儿关爱他人的情感,学会关心、帮助和尊重身边的同伴和老师。
3. 通过活动,让幼儿体验爱的力量,感受被爱的幸福。
二、教学内容:1. 故事《爱在我身边》。
2. 歌曲《爱我你就抱抱我》。
3. 分组讨论:我们如何关爱身边的人。
三、教学过程:1. 导入:老师向幼儿讲述一个关于爱的故事,引导幼儿思考爱是什么,爱是如何表现的。
2. 新课呈现:(1)故事《爱在我身边》:老师讲述一个关于爱的故事,让幼儿了解爱的含义,知道爱是关心、帮助和尊重他人的表现。
(2)歌曲《爱我你就抱抱我》:老师播放歌曲,让幼儿跟着歌曲学唱,感受歌曲中表达的爱意。
3. 分组讨论: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让每个小组讨论一下他们如何关爱身边的人,如关心父母、帮助同伴、尊重老师等。
鼓励幼儿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想法。
4. 活动实践:(1)关爱身边的人: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关心、帮助和尊重身边的人,如给父母捶背、帮助同伴整理书包、尊重老师的劳动成果等。
(2)制作爱心卡片:让幼儿动手制作爱心卡片,将自己的关爱之情表达出来,送给身边的人。
5. 总结反馈:让幼儿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感受,老师对幼儿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爱的理解程度。
2. 通过幼儿的分享,了解他们在关爱身边的人方面的表现。
3. 通过幼儿制作的爱心卡片,观察他们的创意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反思:1. 思考本次活动是否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幼儿是否真正理解了爱的含义。
2. 思考活动中是否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如活动设计、组织方式等。
3. 思考如何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好地培养幼儿关爱他人的情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我们手拉手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使学生能知道生活在集体中身边到处是爱。
2、教育学生和同学在一起要想到别人,以不同的方式去爱别人。
3、感受别人的爱,学会心存感激。
教学重点:
使学生懂得在生活中,多为他人着想。
团结友爱能给他人带来欢乐,自己也会感到幸福。
教学难点:
让学生明白只顾自己,不顾别人,是自私的表现。
要做到主动关心他人,多为别人着想。
爱在我们身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多媒体图片,让学生看图说说。
师引导:小朋友们,你们感觉到了吗?我们的身边充满了爱。
课堂上,给你递来的一块橡皮;运动场上,为你的一声喝彩;犯错的时候,送你的一句提醒……
2、小结:我们身边时时有爱,处处有爱。
(板书课题)
二、学习课文,明白道理。
(一)过渡:你平时得到过别人的帮助吗?说说你当时的心情。
1、打扫卫生的时候同学帮你提水,你礼貌的说声:谢谢!
2、摔倒以后,别人扶起你,并关心地问你:“摔疼了吗?”;
3、干部评选未选上,别人安慰:“没事,下次再来。
”
4、读一读:何小亚的日记,体会她的心情。
5、听故事《生病时》,体会我生病时的心情以及得到他人帮助时的心情。
6、小结:得到了别人的帮助,会心存感激,十分快乐。
(二)将心比心:
如果让你对帮助、关心过你的人道一声“谢谢”,你会对谁说?为什么要谢谢他?仔细思考后,让学生写在“心意卡”上面,并让部分学生上台展示。
三、辨别是非,深化认识。
1、集体活动时,如果有人只顾自己,你会怎么想?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的具体实例,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使学生体会到集体生活中,要多为他人着想。
只顾自己,不顾别人,是自私的表现。
)
2、他们这么做对不对?为什么?
(1)写字时,一个男同学只顾自己,把同座的女同学挤到一边,自己占了桌子的一大半。
(2)教室里,一个同学端着水壶洒水,旁若无人,水洒到旁边的同学身上,有的同学吓得往后射,有的同学拎着湿衣服向他喊。
四、联系实际,导之以行。
1、想一想。
(遇到下面的情况,你会怎么做?)
(1)下雨了,刚走出校门,想起有个同学没有伞,你会。
(2)公园里,你刚坐下,看见小姐姐扶着老奶奶走过来,你会。
2、说一说。
(你之前做到了"多为他人着想吗?"你现在能做到“多为他人着想”吗?)
五、总结全文。
爱无处不在,只看我们有没有发现它,爱,使我们快乐,爱,使我们感到人间带给我们的温暖,爱鼓励着我们,但得到别人爱的同时也不能忘了说声“谢谢”。
所以希望大家都做生活的有心人,献出自己的一片爱。
六、课后作业
1、互赠“心意卡”
2、回家做点力所能及的家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