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伪主义与精致证伪主义

合集下载

浅论波普尔的证伪主义

浅论波普尔的证伪主义

浅论波普尔的证伪主义波普尔是20世纪哲学家中极具影响力的一位,他的主要贡献是证伪主义。

证伪主义是一种哲学思想,认为科学理论不能被证实,只能被证伪。

在此文章中,我们将浅论波普尔的证伪主义。

证伪主义认为,一个正确的科学理论,在接受未来观察或实验结果的检验之前,在逻辑上必须能够被证伪。

换言之,一个科学理论必须指定明确的可以观察到的结果,并且这些结果不能被其他理论所解释。

如果实验证明相反的结果,那么这个理论就被证明是错误的,并要作出修正或被放弃。

波普尔认为,无论是宗教、伦理学还是其他领域中所持有的观点,都不属于科学理论的范畴,因为它们无法指定可以观察到的结果。

他认为,宗教性质的观点属于纯粹信仰,而不是科学领域中的问题。

然而,波普尔并不是完全排除了科学之外的所有哲学问题,他认为所有哲学问题都应该遵循证伪主义的原则,因为它们都应该建立在观察的基础上。

例如,一个哲学问题可能是,人类是否具有自由意志。

波普尔认为自由意志是可能被证伪的,因为它可以被观察到,并且可能会被某些事件所否定。

然而,这样的观察十分困难。

波普尔的证伪主义在哲学领域中产生了广泛影响,尤其是在科学哲学中。

它成为了科学哲学中的一种标准方法。

然而,在后续的发展中,证伪主义遇到了一些批评和反对。

第一个是基于证伪主义在语言上的假设。

波普尔认为:“一个科学理论必须指定明确的可以观察到的结果,并且这些结果不能被其他理论所解释。

”然而,实际上,我们的观察和实验也是由语言规则所支配的。

因此,对于许多科学理论的实验结论,他们是受一定的语言规则的制约,不能像波普尔所说的那样完全自主。

第二个批评是指证伪主义无法解释科学知识的增长。

证伪主义认为,科学的进步是通过证伪或修正旧的理论来实现的,但是科学中有很多新知识是通过尚未被证伪的新理论来得到的。

此外,证伪主义也无法解释一个理论为何被认为是优于其他理论。

总之,证伪主义是一种哲学思想,强调科学理论必须指定明确的可以观察到的结果,并且这些结果不能被其他理论所解释。

波普尔和拉卡托斯的科学发展模式思想对比评述

波普尔和拉卡托斯的科学发展模式思想对比评述

波普尔和拉卡托斯的科学发展模式思想对比评述科学发展模式是关于科学发展的规律性、主要特征和内在机理的概括和描述。

20世纪以来,对于科学发展模式的研究一直是西方科学家和哲学家们关注的重要课题之一,先后主要有以维也纳学派为代表的逻辑实证主义的积微渐进模式、波普尔的证伪主义模式、库恩的“范式”革命模式和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模式。

本文就波普尔和其学生拉卡托斯的科学发展模式思想进行比较述评。

1 波普尔的证伪主义模式波普尔(K. R. Popper, 1902 - 1989),英籍奥地利人,当代着名的哲学家,代表作有《科学发现的逻辑》、《猜测与反驳》等,是批判理性主义的创始人。

在波普尔之前,科学发展的模式结构主要是以逻辑实证主义为主流,代表人物是以石里克和卡尔纳普为代表的维也纳学派。

在科学方法上逻辑实证主义认为,科学是建立在归纳方法基础上的,科学发展是一种逐渐累积的模式,只有当知识通过纯粹累积的经验和获取科学理论的形式时,才可以谈论科学的进步与发展。

科学发展的过程, 首先是感觉经验,之后通过归纳先形成假说,假说通过观察和实验形成科学理论。

对于经验是否具有真理的内容,是否有意义,他们推崇“意义标准”和“可证实原则”。

凡是能被经验所证实的,是有意义的,即是科学的,反之属于非科学。

逻辑实证主义的科学观主要是来自对牛顿以来的自然科学,其中机械论占统治地位。

20世纪初,以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为代表的新科学理论, 开始与牛顿力学所包含的机械论相冲突。

着名英国科学家爱丁顿设计的日蚀观测实验彻底震惊了波普尔。

牛顿理论曾被无数次地证实过,但在这一次重要的反驳中失败了。

波普尔通过对科学在动态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知识的猜测性、否定性和假说性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科学发展模式的“证伪”原则。

他认为科学是通过不断猜测、不断否证、不断推翻旧理论建立新理论的突变方式向前发展的。

科学中不存在证实为真的理论,只存在可以否证,可以反驳和可以推翻的猜测和假设,整个科学的发展过程就是一系列的猜测、反驳,再猜测再反驳的过程。

哲学方法论系列文库:证伪主义

哲学方法论系列文库:证伪主义

哲学方法论系列文库——证伪主义哲学是人类文化结晶,方法论在哲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本文提供“证伪主义”的现代视点解读,以供大家了解。

证伪主义当代着名的英国科学哲学家卡尔·波普尔提出的一种科学哲学观。

又称批判理性主义。

在科学划界问题上,波普尔认为,一个理论是否具有科学性的标志仅在于它是否具有可证伪性:凡是可以证伪的陈述是科学的;凡是不可证伪的陈述是非科学的(其中包括不是经验科学的和伪科学的)。

例如逻辑上的重言式不能证伪,不属于经验科学;占星术的抽象预言不能证伪,是伪科学的;而天文学家说的“太阳系的别的行星上可能存在高等动物”是可证伪的(虽则尚未证伪),属于经验科学。

波普尔把可证伪性作为划界标准的主要根据在于全称陈述与单称陈述之间的逻辑关系的不对称性。

不论多大数目的有限性的经验观察都不足以证实全称陈述;但只要有一个作为反例的单称陈述就足以证伪或推翻全称陈述。

波普尔的科学哲学始终贯穿着他的证伪原则。

他研究的是科学知识的增长(即他所谓的“科学发现”)问题。

他认为,科学的目的不是要提高理论的概率或可靠性,而是希望得到较好的理论。

丰富的经验内容、高度的可证伪性或可反驳性,或可检验性才是科学的目的。

可证伪程度与经验内容的多少成正比,与逻辑概率成反比,可证伪程度的高低是评价一个理论优劣的标准之一,一个理论的可证伪程度高,它的逼真度就高。

波普尔还认为,科学所走的是一条从理论(假设、期望)到观察的道路,从猜测、假设到反驳的道路,更具体一些说,是一条面对问题提出试探性解决办法(理论),对解决办法(理论)进行反驳,排除错误,又产生新问题的道路。

这条道路或方法带有“试错”的性质和批判否定的精神,是与归纳主义的方法相对立的。

科学只有通过不断的证伪才能进步。

波普尔也意识到,观察证据对理论的证伪往往不是简单、绝对的。

因为总能采取“免疫措施”,如引入辅助假说等使理论避免被证伪。

他研究的最终目的是想建立起一些能够指导科学家进行研究和发现的方法论规则,其中一个最高的方法论规则就是:“必须这样设计,使得这些规则不去保护科学中任何陈述免除被证伪。

证伪主义文档

证伪主义文档

证伪主义什么是证伪主义?证伪主义是一种科学哲学的观点,它强调通过证据和逻辑来推翻或反驳某个理论或观点。

证伪主义的核心思想是,任何科学理论都应当具备证伪性,即能被验证或被证伪。

它与验证主义相对立,后者认为一个理论只有通过实验和观察才能被证实。

证伪主义的概念最早由奥地利哲学家卡尔·波普尔(Karl Popper)在20世纪20年代提出,被广泛应用于科学哲学领域。

波普尔主张,一个好的科学理论应当能够清晰地表达出它所期望的观察结果,并容许这些结果通过实证事实的测试来证伪。

当某个观察结果与理论预测不符时,该理论就应该被推翻或修正。

证伪主义与科学研究证伪主义在科学研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科学研究是通过制定假设和进行观察实验来建立知识的过程,而证伪主义为科学研究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标准和方法。

根据证伪主义的观点,一个好的科学假设应当是具有可证伪性的,即它能够明确地预测某些观察结果,并可以通过实验或观察来验证或推翻。

证伪主义的另一个重要概念是“黑天鹅理论”。

黑天鹅是指意外事件或非常规事物,其存在或发生是无法预测的。

波普尔认为,科学理论的可靠性不在于其能够解释已知观察结果,而在于其能够预测未来可能发生的黑天鹅事件。

只要一个理论能够成功预测并解释黑天鹅事件,它就可以被视为可靠的科学理论。

证伪主义的意义与应用证伪主义在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应用。

首先,证伪主义强调科学理论的可证伪性,使科学研究更加专注于提出可被实验和观察测试的假设。

这有助于科学研究的可重复性和可靠性,避免了主观臆断和不可证实的理论。

其次,证伪主义提供了一个评估和筛选科学理论的标准。

通过对理论进行测试和验证,我们可以识别出哪些理论是可靠的,哪些理论是需要修正或放弃的。

这有助于科学知识的不断进步和更新。

此外,证伪主义也对科学实践和科学社区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科学家应当保持对自己理论的质疑和怀疑态度,并主动寻找可能的证伪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理论。

证伪主义

证伪主义

波普尔证伪主义简介卡尔·波普尔(1902-1994)波普尔是批判理性主义的创始人。

他认为经验观察必须以一定理论为指导,但理论本身又是可证伪的,因此应对之采取批判的态度。

在他看来,可证伪性是科学的不可缺少的特征,科学的增长是通过猜想和反驳发展的,理论不能被证实,只能被证伪,因而其理论又被称为证伪主义。

50年代后,他的研究重点转向本体论,提出了“三个世界”的理论。

著有《历史决定论的贫困》、《开放社会及其敌人》、《科学发现的逻辑》《猜想与反驳》等。

[1]主要思想科学哲学波普尔的哲学体系,重点在于批判的理性主义,这即与经典的经验主义及其观测-归纳法泾渭分明。

波普尔尤其反对观测-归纳法,他认为科学理论不适用于普世,只能作间接评测。

他也认为,科学理论和人类所掌握到的一切知识,都不过是推测和假想,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掺入了想象力和创造性,好让问题能在一定的历史、文化框架中得到解答。

人们只能依靠仅有的数据来树立这一科学理论,然而,此外又不可能有足够多的实验数据,能证明一条科学理论绝对无误。

(例如,人们在检测100万头绵羊后得出“绵羊是白色的”这一理论,然而检测之外,只要有一只黑色的绵羊存在,即可证明前面的理论错误。

谁又能无穷无止地检测绵羊,以证明“绵羊是白色的”理论的绝对无误呢?)这一“可错性”原则所推演出的“真伪不对称性”(真不能被证明,只有伪可以被证明),是波普尔哲学思想的核心。

波普尔高度评价了休谟对归纳法的批判,虽然他对休谟和归纳逻辑主义的批判是牵强的,但他对基础论的批判是相当有力的。

基础论是指人们普遍相信,知识需要一个坚实的基础,经验科学的基础是感觉基础。

这也正是归纳法的根源所在。

他指出经验基础论将科学分为两部分,一是观察和实践所得到的基础。

二是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理论。

而人们普遍忽略了,观察和理论不是独立的两种理论,任何观察都受理论倾向的影响。

这里可以发现测不准定理对他的启发。

波普尔认为寻求知识基础是一种错误,但不是偶然的失误。

第六讲 证伪主义

第六讲 证伪主义


特设性修改:指为了使某个科学理论免遭被否证的危 险,对该理论进行修改或者增加一些新的假定。 比如:亚里士多德的信徒为了坚持一切天体都是完美 球体的学说,提出月球上存在的不可检测的物质充满 了凹处,使得月球仍然保持完美球体形状。


4.从归纳到演绎 归纳法的问题: 休谟认为,感觉材料的反复出现,充其量只是证明了 这些感觉材料在过去发生过联系,但却不能证明这种 联系在任何时间都会发生,因而也未能证明这种联系 是必然的联系。因此,通过归纳法不能得出必然性的 知识,归纳法的合理性无法得到证明,如果用归纳法 来证明归纳法就会陷入循环论证,不满足反身性要求。



“我个人对所谓意义问题从来不感兴趣,相反,我觉 得它是个词语问题,是典型的假问题。我感兴趣的只 是分界问题,即为理论的科学寻找一个标准。”

“用可证伪性的意义标准取代可证实性的意义标准— —这实际上使我的观点变得毫无意义。我抗议说,我 试图解决的不是他们关于意义的假问题,而是分界问 题,可是这一抗议毫无作用。”
第六讲 证伪主义
马克思主义学院 3.26
证伪主义概况
证伪主义的科学观 证伪主义的基本内容 证伪主义的社会历史观 证伪主义的本体论
对证伪主义的反思
一. 证伪主义概况
代表人物:波普尔(1902-1994)。 他出生于维也纳的一个犹太裔家庭,10 岁时就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和达尔文进 化论,17岁时曾为弗洛伊德的弟子、精 神分析学家阿德勒工作过。1928年,他 获授维也纳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301936年间在中学任教。 1937年,纳粹主义势力抬头,波普尔移民至新西兰。 他在新西兰克的坎特伯雷大学任哲学讲师。1946年迁 居英国,在伦敦经济学院讲解逻辑和科学方法论, 1949年获得教授职衔。1965年,他经女皇伊丽莎白二 世获封爵位,1976年当选皇家科学院院士。1969年从 教坛退休后,他仍活跃于知识界。1994年在伦敦去世。

精致的证伪主义”

精致的证伪主义”

一????拉卡托斯的科学哲学是从波普尔哲学内部直接演化出来的。

他从波普尔的基本立场出发,吸收其合理因素并博取库恩学说之长处,建立了以“科学研究纲领”为核心的科学发展的动态模式。

拉卡托斯认为,波普尔的朴素证伪主义并没有解决好科学与伪科学的划界问题,也没有解决好如何判断科学理论的进步问题。

这主要因为波普尔的模式与科学史的实际情况不相一致,他忽视了科学理论有明显的抵抗证伪的坚韧性,科学家们也并不轻易地由证伪经验来决定理论的取舍。

拉卡托斯认为“只要我们把常规科学的‘教条主义’同波普尔学派的这个认识结合起来,有好的、进步的常规科学,也有坏的、退化的常规科学,并且只要我们保持这个决心:在一定的客观的明确的情况下把某些理论淘汰掉,常规科学的教条主义就不会妨科学的发展”。

(注:拉卡托斯:《批判与知识的增长》,第177页。

)????拉卡托斯精致的证伪主义与朴素证伪主义的不同,主要表现在承认规则(或划界标准)和证伪规则(或淘汰)两个方面。

对朴素证伪主义者来说,任何理论如能解释为何可以通过实验来证伪的,便都是“可接受的”或“科学的”。

对于精致证伪主义来说,只有证明了一个理论比其它理论具有更多的经验内容,即它要导致新事实的发现,它才是“可接受的”或“科学的”。

对于朴素的证伪主义来说,一个理论要被同它相冲突的观察陈述证伪;对于精致的证伪主义来说,在没有新的、更好的理论出现之前,决定性的证伪是不会产生的,原有的理论不会被证伪的实验淘汰掉,只会被另外的理论淘汰掉。

对旧理论的否证是对新理论的确证同时发生的。

????精致证伪主义同朴素证伪主义区别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用理论系列的概念取代理论的概念。

拉卡托斯认为,科学的最基本单元不是各个孤立的理论或命题,而是相互联系具有严密内在结构的理论系统,即“科学研究纲领”。

因此,评价的基本单位不应是一个孤立的理论或理论的集合,而必须是研究纲领。

这样,精致的证伪主义就从朴素证伪主义的如何评价科学理论的问题转移到了如何评价科学理论系统或科学研究纲领的问题。

第五讲拉卡托斯

第五讲拉卡托斯

4、拉卡托斯还批判了库恩关于在常态 科学时期(相当于科学研究纲领进化时期)
只有一个范式垄断整个科学领域,而不会 有其它竞争者的观点。
5、科学研究纲领不是永远进步的,当 它进化到一定时期,就必然转入退化阶段。 因而历史上任何科学纲领的成功都只是暂 时的成功。
托勒密地心说
牛顿理论
6、更进步的研究纲领证伪处于退化阶段 的研究纲领
对四部分的阐明:
(1)硬核就是科学研究纲领的基础理 论部分或核心部分,其中包括形而上学的内 容或奎因所说的“本体论承诺”。
(2)拉卡托斯所说的“保护带”,就 是科学理论系统的核心的保护带。它是由
许多辅助性假设组成的,因而有时他又称 之为“辅助假说保护带”。
(3)“反面启示法”和“正面启示法
“反面启示法” 在本质上是一种禁令, 禁止科学家们把反驳的矛头指向硬核,而 要科学家们将矛头引向保护带,并以修改、 调整保护带的办法,保护硬核。
“正面启示法”是一种积极的鼓励性的 方法论规定。它鼓励并提倡科学家们通过 增加、精简、修改或完善辅助性假设等办 法,以发展整个科学研究纲领。
评论:
“科学研究纲领”与“范式”比较
清除了库恩的心理主义的影响,把 “科学研究纲领”归结为对客观世界的认 识或猜测,而且具体地探讨了科学理论的 内在结构。
四、科学发展动态模式
1、科学研究纲领的进化与退化的互相 更替。
2、如何判定一个科学研究纲领的进化 与退化呢?
一个科学研究纲领,如果经过调整辅
助性假设后,它的经验内容增加了,或者 说它能对经验事实作出更多的预言和解释, 那么它就是一个进化(进步)的研究纲领; 否则就是一个退步(退化)的研究纲领。
3、关于反常。

证伪主义的核心概念

证伪主义的核心概念

证伪主义的核心概念证伪主义是科学方法论的一个重要概念。

它的核心思想是指人们在科学探究中,不能通过收集足够的证据来证明某一理论、观点或假设的正确性,而是通过寻找可能证伪该理论、观点或假设的证据,以此来进行科学验证。

证伪主义最早由维也纳学派逻辑实证主义者卡尔·波普尔提出,并在科学哲学中得到了广泛的认同。

波普尔认为,通过体验观察和逻辑推理,我们可以推断出一些关于世界的规律和性质的理论,但这些理论永远是有条件的,在今后的观察中它们可能被证伪。

因此,科学研究的目标不应该是寻找支持理论的证据,而是试图证伪理论,从中不断改进和发展。

证伪主义具有一些核心概念和原则。

首先,证伪主义认为科学理论应该具有可证伪性,即理论提出者必须给出可以用来证伪理论的条件或实验方法。

如果不能找到证伪该理论的实验结果或观察事实,那么该理论就缺乏科学性。

其次,证伪主义认为科学理论的真正价值在于它的可预测性。

科学理论应该能够通过逻辑推理和已知的事实,给出对未来观察结果的合理预测。

只有当这些预测能够经过实验验证或观测确认,理论才能被认为是有用或正确的。

此外,证伪主义还强调科学研究应该遵循思想实验和反事实推理的方法。

通过设想一个与观察相矛盾的假设,然后根据这个假设推导出一些与已知事实不一致的结论,可以帮助科学家们发现理论的局限性和错误之处。

另外,证伪主义提出了一个“证伪不完全”的观点。

这意味着各种因素(如实验设备、观察方法、主观偏见等)都可能影响到我们的观察结果和实验数据,导致我们无法完全排除偶然性或误差。

因此,在科学研究中,我们只能说某个理论在经过多次重复实验后没有被证伪,但不能断定它是绝对正确的。

最后,证伪主义也着重于科学研究的反思和修正。

当一个理论被证伪后,科学家们应该及时对其进行修正或放弃,并提出新的理论以取代之。

这是科学发展进步的关键。

总结来说,证伪主义是科学方法论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它强调科学理论应具有可证伪性、可预测性,并且重视思想实验和反事实推理的方法。

自然辩证法题目考试必备

自然辩证法题目考试必备

1.为什么说单凭经验既不能证实,也不能证伪理论?证实是归纳法,归纳法是一个或然性推理,可能对也可能不对,所以单凭经验不能证实理论。

相信的理论的人总会找辅助性假说对其辩解,所以不能证伪理论。

从科学存在的事实可以断定,原则上能够接受可观察经验的检验,的确是科学的一个基本规定性。

波普尔说:“我当然只在一个系统能为经验所检验的条件下,才承认它是经验的或科学的。

”[1]对科学来说,无论是证实还是证伪,其实都是检验,并且最终都必须归结到可观察经验命题的经验检验。

实际上,检验就是将待检验的命题(或理论等)同该命题所试图把握的对象和目标的有关经验事实相比较,以确定二者是否相符合,而关于对象和目标的经验事实是以描述形式出现的,这种描述只能是可观察的检验命题,所以,如果能够通过证实或者证伪确立科学命题,那最终也只有通过可观察经验检验做到这一点,并且,只有可观察经验命题才能直接接受可观察经验的检验。

所谓“理论检验”首先要以该理论本身已经通过经验检验为前提。

因此,理论检验归根到底也是可观察经验检验。

从表面上看,有待检验的科学命题有两类:一类是全称命题,这类命题获得必要的证实后即成为所谓的科学定律;一类是单称命题(如“经过太阳时的星光会弯曲”)或具有特称意义的存在命题(如“夸克存在”),这是原则上可观察经验命题。

实际上,后一类命题是为了用经验事实检验前一类命题而从前一类命题演绎出来的推论(或预言)。

也就是说,真正有待检验的科学命题在形式上都是全称命题,因而在内涵上都超出了经验(否则科学将蜕变成单纯的经验而丧失自身的存在),都是“不可观察的”超验命题,不能直接接受经验检验,只可通过由它们演绎地导出的可观察经验命题加以间接地检验。

对科学理论的经验检验也是如此。

据此,这里的讨论虽然限于命题,但是也同样适用于科学理论。

我们看到,科学既不是经验的汇集,也不是超验的汇集,它有经验命题,也有超验命题,而超验命题作为科学寻求的目标对科学更加重要。

证伪主义

证伪主义

证伪主义证伪主义falsificationism英国哲学家K.波普尔创立的科学哲学理论。

波普尔从反对逻辑实证主义关于科学理论来自对经验归纳的观点出发,把科学理论看作是普遍命题,认为科学理论不断通过有限的,个别的经验事实而被证实,但个别的经验事实都能证伪普遍命题,即如果根据演绎推理得出的结论是假的,其前提必假。

在他看来,一种理论所提供的经验内容愈丰富、愈精确和普遍,它的可证伪度就愈大,科学性就愈高。

波普的证伪主义思想:一.否定归纳法:1.归纳是从有限的事例推广到无限的定律,有限不能证明无限,在哲学上也不能把两者等同起来2.归纳是已过去的事情证明未来的事情,过去不能证明未来3.从单称命题过渡到全称问题缺乏逻辑根据4.归纳不是一个严密的逻辑形式推理,而是一个概率推理,概率推理是错误的评:归纳是认识论,不是逻辑理论,其本身是一个探索过程,不是一个逻辑推理过程。

二.理论先于观察(观察离不开理论)1.理论要指导观察:e.g:达尔文周游世界得出进化论同船的水兵什么也没有得出-从另外的角度看世界2.理论指导理解观察:观察到的东西如何理解离不开理论e.g:如何理解太阳从东边升起,由不同理论解释不同的观察评:在观察过程中带着一些不成熟的理论,在观察的基础上完善理论,在理论指导下理解观察,两者相互促进三.理论是大胆的猜测科学知识是科学世界的客观反映。

感觉只是信息,无法反映成理论。

有限不能到无限所有普遍性都是随意猜想出来的,不是论证出来的。

科学不是认识过程,是一个猜测过程。

四.理论不能证实,只能证伪多次验证不能保证普遍陈述的证实。

理论即所谓的“一切。

任何时候。

”理论不能被证实是由证伪主义引发的证伪是找出理论的一个反例,从而否定理论,使其不能证实五.波普的两个约定:(1)科学理论必须是一个严格的普遍陈述(2)科学理论要是有一个或几个理论被证伪,整个理论也就被证伪评:这种理论的软肋是不允许科学理论的伪证存在六.科学与非科学的分界标准:可以用经验伪证的理论就是科学从逻辑上可能性上不能被证明的理论就是非科学-可伪证性(分界标准)如果一个理论列举了所有的可能性-非科学e.g:明天的以后时间可能会下雨,可能不下雨-不能在逻辑上证明重言式:“一加一等于二”“吃饱了不饿”-无法证伪伪科学,宗教,神话-不可验证分界标准-从逻辑上有没有可能被证伪七可伪证度:一种理论容易被证伪的程度越是普遍的理论越容易被证伪e.g:“中国人都很聪明”“中国人的头发都是黑的”八确认和确认度:一个理论被有限次证实的程度和有限次与经验符合的程度任何理论不能被证实,可以被确认。

拉卡托斯

拉卡托斯
我们的概念框框的监牢世界革命的积极主义者迪昂波普尔保守的积极主义者休厄尔彭加勒悲观主义的康德论者乐观主义的康德论者五种决定断定一个陈述是可以接受的是一个观察的或基本的陈述
精致的证伪主义
——拉卡托斯
拉卡托斯:出生于匈牙利的一个犹太商人
家庭,原姓利普施茨。1944年在德布勒森大 学毕业。纳粹德国占领匈牙利期间,他加入 了地下抵抗运动,后又改姓为拉卡托斯。 1949年留学莫斯科大学从1969年起在伦敦 经济学院任教,并成为K.R.波普尔的学生和 同事,1972年任该学院科学方法、逻辑和哲 学系主任,并兼任《不列颠科学哲学杂志》 主编。1974年突然病逝。他的主要学术著作 在死后由他人整理成《哲学论文集》出版, 第 1卷名为:《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第2 卷名为:《数学、科学和认识论》。
独断的证伪主义是站不住脚的
两个错误的假设
(1)、以理论的或推测的命题为一方,事实的或观 察的命题为另一方,两者间有自然的或心理学的界限。
(2)、如果一个命题满足了他是事实或观察的命题 这一心理学标准,那么他就是正确的。 一个过于狭窄的分界标准
只有那些禁止某种可观察的事况,因而在事实上可被 证伪的理论才是“科学的”,或说,如果一个理论具 有经验基础,那么他就是科学的。
方法论证伪主义
我们的“概念框框”的监牢世界
革命的“积极主义者” (迪昂、波普尔)
保守的“积极主义者” (休厄尔、彭加勒 )
悲观主义的 康德论者
乐观主义的 康德论者
方法论证伪主义
五种决定
断定一个陈述是“可以接受的”,是一个“观察的”或 “基本的陈述”。这个观察陈述应取真值。 断定业经接受的陈述和其他陈述之间的差异性。 方法论证伪主义者用我们最成功的理论作为我们感官的延 伸,并扩展了可用来进行检验的理论的范围,这些理论的 范围比独断证伪主义者严格观察的理论范围要广泛得多。 “观察的”理论比观察的理论要多,因而“基本” 陈述比基本陈述要多,“经验基础”比经验基础要多。

朴素证伪主义与精致证伪主义的异同

朴素证伪主义与精致证伪主义的异同
点 之一 。
( 2) 证伪的条件 朴 素证伪主义认为 ,当一个 “ 观察”陈 述同一个理论相 冲突 ,该理论便被证伪了 。 具体来 说,对于一个理论 ,如果事先定一些 事实或准备设计 出一项实验 , 那 么这个理论 可以被接受就是科学的 ; 但是如果这一事实 被发现或这一项实验被做出 , 那 么就应该坚 决拒斥这一理论 。因此 ,“ 证伪”跟 “ 拒斥 ” 在波普 尔的朴素证伪主义那 里是合并 的。 理 论科学的 自主性受到 了压制。 拉 卡托斯认为判决性实验是不存在的 , 他把波普尔的 “ 证伪”跟 “ 拒斥”分开 , 理 论科学具有了高度的 自主性。精致证伪 主义 认为当且仅 当另一个具有下述 特点 的理论 T


证伪主义和精致证伪主义的异同
( 一) 相同点 证伪 主义和精 致证 伪主义 都反 对逻 辑 实证主义的归纳 主义跟经验证实原则。波普 尔 和拉卡托斯 都认 为经验证 实原则 和归 纳 主义是错误 的。 下面主要谈谈两者之间的不
同。
的主观性拉。卡证伪会 因人而异 , 没有客 观的标 准。2 . 经验 中渗透着理论 ,观察也要
受到理论的影 响。理论是可错 的所 以经验也
科 学研究 纲领的进化 阶段一 科学研究 纲领 的退化阶段一新 的进化的研究纲领证伪 、 取 代退 化 的研 究纲领一 新 的研究纲领 的进 化
阶段 。
( 二) 不同点 1 。 科学 与非科学的划界标 准不 同 ( 1 ) 证伪 主义 “ 可证伪 性标准” 逻辑 实证主 义者提 出 了 “ 可证 实性 标 准”作为区分科学与非科学 的界限 。波普尔 认 为这种分 界标准没 有解决 科学 与非科 学 的分界问题。因为科学理论一般都表述 为全 称判断 , 但是人在实践 中获得的关于经验事 实 的知识是零散 的, 个别的事例无论重 复多 少次也证实不 了一个全称 判断。“ 任何科 学

精致证伪主义的科学研究纲领

精致证伪主义的科学研究纲领

精致证伪主义的科学研究纲领引言精致证伪主义是一种科学研究的基础理论和方法论,旨在通过严谨的实证验证和推断,推动科学知识的发展和思维的进步。

本文将介绍精致证伪主义的概念、原则和应用,并探讨其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和价值。

主题一:精致证伪主义的概念精致证伪主义,又称为卡尔·波普尔的证伪主义,是卡尔·波普尔在其著作《科学体系的逻辑结构》中提出的科学哲学理论。

精致证伪主义认为,一项理论只有通过严格的实证验证和推断,才能被认为是科学合理的。

换言之,一项科学理论的真实性不能被证实,只能通过不断的实证推翻与修正,保持其暂时有效性。

主题二:精致证伪主义的原则1.可证伪性原则:精致证伪主义鼓励科学理论对于实际证据具有可证伪性,即理论应当提供能够被实验证伪的预测,而不是仅仅解释已有的观测事实。

2.实证主义原则:精致证伪主义倡导科学研究应当基于观测和实验数据,通过概念的构造和假设的提出,来推导出可验证的研究结论。

3.最小假设原则:在面对多个理论可以解释同一现象的情况下,精致证伪主义倾向于选择最简单的解释,即最小化所需假设的理论。

4.辨识能力原则:精致证伪主义提倡科学理论应当具有高辨识能力,即能够与其他理论进行区分,通过反驳与实验结果的不一致来推动科学进步。

主题三:精致证伪主义的应用1.科学实验设计:通过制定可测试的实验方案,精致证伪主义促进科学研究满足可证伪性原则,从而增加理论在实践中的可持续性。

2.科学理论发展:精致证伪主义推动科学理论的演进,要求科学家不断质疑和修正现有理论,以推动科学知识的发展。

3.科学实践指导:精致证伪主义指导科学家如何预测、解释和判断科学现象,引导科学家采取合适的实证验证方法,推动科学研究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

4.伦理和道德研究:精致证伪主义可以应用于伦理和道德领域的研究,通过严谨的实证验证和推断,评估不同道德理论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结论精致证伪主义作为一种科学研究的纲领,为科学知识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支持。

证实主义与证伪主义

证实主义与证伪主义

证实主义与证伪主义引言如果说英国古典经验主义哲学是古典经济学的主要思想来源和方法论基础,那么,19世纪中叶以后的科学哲学则直接决定了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理论构成和研究方法,其中影响最大的莫过于逻辑实证主义和证伪主义。

逻辑实证主义强调证实,证伪主义强调证伪。

于是,在经济学方法论中存在证实主义和证伪主义的并列和分歧。

一、科学哲学的证实主义与证伪主义之分逻辑实证主义的目标是通过对科学的逻辑分析找到人类知识坚实的基础以及科学可靠无误的根据。

逻辑实证主义推崇证实法,其赖以存在的基础是归纳法;然而,归纳法只能给予某种程度的证实,因此,不能完全的证实往往是不可靠的,这种证实就是“弱证实”。

波普尔认为,以归纳法为基础的证实法在逻辑上是错误的,证实与证伪之间存在着基本的不对称,可以用逻辑来证明这一点。

波普尔把理论能否被经验证伪看作科学与非科学的分界,放弃了逻辑实证主义的证实原则,认为一个理论被确认是暂时的,而被证伪是必然的,科学理论正是通过被不断证伪而发展的。

从可证伪性概念出发,波普尔对实证主义的证实原则进行了批判。

然而,波普尔证伪主义在方法论上十分粗糙和极端,只强调科学研究的变革性和突破性,而否认科学研究的历史性和继承性。

波普尔的证伪主义由于坚持极端的证伪标准而遭到以库恩为代表的历史主义的批判。

为补救波普尔朴素证伪主义,波普尔的学生拉卡托斯提出了精致证伪主义,即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试图在证实和证伪之间建立联系,既强调科学研究的变革性,又强调科学研究的传承性。

他认为,事实最终需要经验上的证实,而不是证伪。

西方科学哲学由逻辑实证主义发展到精致证伪主义这一过程,充分显示出逻辑实证主义所偏重的证实法和证伪主义所偏重的证伪法都不可能是完整的。

将证实法与证伪法综合起来运用,是科学研究的发展趋向。

二、经济学发展史上证实法与证伪法之争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史上,曾出现过关于证实法和证伪法的争论,这场争论是科学哲学史上证实法与证伪法争论在经济学方法论上的延伸。

证伪主义的局限性

证伪主义的局限性

1.观察对理论的依赖性和证伪的易缪性朴素证伪主义者认为,科学活动所涉及的应该是以证明与某一理论相悖的观察陈述为真来证明这一理论为伪的努力。

更精致的证伪主义者则认识到这种观点之不当,并且承认,推测性理论之确证就象众所公认的理论之证伪一样具有同等的重要意义。

但是两种证伪主义者的共同点是,他们都认为,确证和证伪的地位有重要的质的区别。

理论能够根据适宜的证据而被一劳永逸地证明为伪,却绝不可能由于无论什么样的证据而被证明为真。

理论之被接受总是尝试性的。

理论之被摈弃却可以是决定性的。

这就是使得证伪主义者能够获得证伪主义者这一称号的因素。

由于观察陈述依赖于理论并且是易谬的,证伪主义者的论断遭到了严重的损害。

只要想到证伪主义者为了支持其观点而引用的逻辑论点,这种情况就立刻可以看得十分清楚。

如果取得的观察陈述为真,那末,就有可能按照逻辑从这些观察陈述中推论出某种全称陈述为假,虽然不可能从这些结果中推论出任何全称陈述为真。

这一点是毫无例外的,但又是有条件的,其前提是假定可以获得完全可靠的观察陈述。

但是,正如在第三章详细论证的,这样的陈述不可能获得。

一切的观察陈述都是易谬的。

因此,如果形成某种理论或某种理论组成部分的某一或一组全称陈述和某种观察陈述相抵触时,错误的也可能是观察陈述。

当理论和观察发生冲突时,并没有这样的逻辑规定:应该被摈弃的一定是理论。

很可能被摈弃的是易谬的观察,而被保留的倒是与观察相抵触的易谬的理论。

当哥白尼的理论与对于金星的肉眼观测发生矛盾时的情况恰恰就是如此,哥白尼的理论被保留下来,而关于金星在全年的过程中大小并无可看到的变化的肉眼观测结果则被摈弃了。

与月球有关的一个例子也是如此,被保留的是现代对于月球轨道的描述,被摈弃的则是关于月球在接近地平线时要比它在高空时大得多这样一个事实的观察陈述,这种陈述被认为是某种幻觉的结果,尽管对于引起这种幻觉的原因并不十分清楚。

科学中充满了在理论与观察相抵触时保留理论而抛弃观察陈述的例子。

证伪主义与精致证伪主义[精选.]

证伪主义与精致证伪主义[精选.]

浅谈证伪主义与精致证伪主义摘要波普尔、拉卡托斯是当代西方科学哲学发展进程中批判理性主义和历史主义的代表人物。

波普尔在批判逻辑实证主义的可证实原则和归纳法的基础上提出了证伪主义理论,拉卡托斯在发展他的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精致证伪主义。

本文从比较和分析的角度出发,通过二者异同点的比较,分析了证伪主义与精致证伪主义的批判与继承的关系,对于以后科学哲学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证伪主义;精致证伪主义;科学知识的增长前言波普尔处在一个自然科学革命的时代,也是自然科学期待重大发现的时代,需要建立科学发现的方法论,波普尔顺应了这种需要。

他考察了古希腊的哲学传统,认为批判对于哲学、哲学家、哲学流派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

这种批判精神打破了教条,人类僵化的思维,以及不可证实的科学。

波普尔秉承爱因斯坦批判精神和康德唯理主义哲学思想,独创地把他们糅合在一起,于20世纪20年代开创“批判理性主义”学派。

他在探讨科学知识增长的过程中,批判了逻辑实证主义的可证实原则和归纳法,提出了以证伪原则、试错法和科学发展动态模式为主要内容的证伪主义思想。

拉卡托斯是历史主义学派的代表,他承认科学史和科学哲学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赞同康德所说的“没有科学史的科学哲学是空洞的,没有科学哲学的科学史是盲目的”。

[1]拉卡托斯认为,从科学史的角度看,如果严格恪守波普尔的朴素证伪主义,科学理论就无法发展,因为理论早在萌芽时期就被扼杀了,而且波普尔的朴素证伪主义始终处在动态的跌宕之中,与科学史和科学发展的实际不符。

因此,拉卡托斯认为波普尔的朴素证伪主义是不恰当的,从而发展出了精致证伪主义,这是对波普尔朴素证伪主义的批判性继承。

一、证伪主义和精致证伪主义的基本观点(一)证伪主义的主要内容证伪主义既是波普尔解决“分界问题”与“归纳问题”的关键,也是他的科学认识论与方法论的基础。

他认为,归纳法只能告诉人们过去,不能告诉人们未来。

从数学的观点看,无论过去的重复数有多大,它只是一个有限数,而未来是无限的。

拉卡托斯精致证伪主义

拉卡托斯精致证伪主义

为了受难的思想——拉卡托斯精致证伪主义内容摘要:拉卡托斯继承和发展了波普的证伪主义思想,他重视对科学史的研究,十分重视知识的可错行和相对性。

创立了自己的科学史观,对后来科学的发展起到很大的作用。

关键字:拉卡托斯精致证伪主义历史观科学哲学“证伪”是波普科学哲学思想的核心。

他是在批判逻辑实证主义方法论基础上提出的一种逆向思维方法。

拉卡托斯对波普的证伪主义做了发展,提出了精致的方法论证伪主义。

他认为波普的证伪主义的根本错误在于用经验证伪理论,提出“经验不能证伪理论,理论证伪理论”【1、207页】的观点。

在他看来科学理论不是单个命题的简单堆积,而是彼此间有关联的命题系统,一次证伪不足以否定一种理论,一次证实也不足以肯定一种理论,而科学史表明对科学理论的检验大多数情况下不是证伪而是确证。

拉卡托斯证伪主义的特征拉卡托斯的证伪主义具有整体论的特点。

但问题是用来证伪旧理论的新理论的基础是什么呢?恐怕还是经验,尽管拉卡托斯认为经验具有主观性和欺骗性而不可靠,但他并没有找更好的基础。

证伪作为逆向的思维方法,有以下特点:1、反归纳重演绎。

实证源于归纳,证伪来自演绎;2、有限证伪无限。

用一个经验事实证伪所有事实;3、单称证伪全称;4、反其道而行之,发散性思维而非收敛性思维。

拉卡托斯的的具体思想可错论与证伪主义:(一)独断证伪主义。

拉卡托斯认为,独断证伪主义最重要的一派。

作为一个可错主义者,他从来就反对有最终的可靠的经验或知识来源。

“拉卡托斯对独断证伪主义作了分析,指出独断证伪主义的基础是两个隐藏着的错误假设和一个过于狭窄的区分科学与非科学的分界标准”【2、47页】从理论上讲,拉卡托斯认为理论不能被经验证伪是有根据的。

“因为任何理论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其他一切理论联系在一起的,这些其他的理论构成了该理论的知识背景。

”【2、51页】“这个事物对其他事物的多种多样关系的总和”【4、209页】那么,理论及其背景都影响着该理论的真假。

波普尔的证伪主义名词解释

波普尔的证伪主义名词解释

波普尔的证伪主义名词解释波普尔的证伪主义呀,这可是个挺有意思的概念呢。

咱们先来说说啥是证伪主义吧。

你知道在日常生活里,有很多人都喜欢找证据来证明自己的想法是对的,就像一个人觉得自己种的花肯定是最漂亮的,然后就到处找别人夸这花好看的话当作证据。

可波普尔的证伪主义就不太一样,它不是一门心思找证据证明某个理论是对的,而是想着怎么去找出证据来证明这个理论是错的。

这就好比一个人做了一个很精致的盒子,大家都在夸这个盒子好看、精致,但是证伪主义者就会想办法去找出这个盒子哪里有毛病,哪里不牢固,要是能找到这个盒子承受不住一点压力,那这个盒子做得完美的这个理论就被证伪了。

为什么会有这样奇怪的想法呢?你看啊,在科学的世界里,有太多的理论了。

如果只是一直找证据证明某个理论是对的,那可就容易陷入一种自欺欺人的状态。

比如说有一个理论说所有的鸟都会飞,那要是我们就光找会飞的鸟当作证据,那这个理论看起来好像永远都是对的。

但是只要找到一只鸵鸟,这种不会飞的鸟,那这个“所有鸟都会飞”的理论就被证伪了。

这就像一个看似完美的谎言,只要找到一个漏洞,那整个谎言就不攻自破了。

证伪主义在科学发展上的意义可大着呢。

就像一条路,要是大家都只想着在这条路上铺上鲜花,让它看起来完美无比,可实际上这条路可能是通向一个错误的方向的。

证伪主义就像是一个勇敢的探路者,它要找出这条路的问题,要是发现前面是悬崖,那这个理论的路就不能再走下去了。

科学就是这样,不断地提出理论,然后再通过证伪来修正或者抛弃那些错误的理论。

这就好比我们盖房子,要是发现一块砖头是坏的,还非要用它,那房子迟早会塌的,证伪主义就是把那些坏砖头找出来的办法。

而且啊,证伪主义还能让科学不断地进步呢。

要是没有证伪主义,大家都守着那些看起来对的理论,那科学就像一潭死水,没有新的东西进来。

可证伪主义就像一股清泉,不断地冲刷着那些陈旧的、可能错误的理论,让新的、更好的理论有机会出现。

这就像是一群羊在一个草地上吃草,如果羊倌永远都不让羊去新的草地,那羊迟早会把这片草地啃光的,科学也是一样,要是不证伪,就只能在一个小圈子里打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证伪主义与精致证伪主义摘要波普尔、拉卡托斯是当代西方科学哲学发展进程中批判理性主义和历史主义的代表人物。

波普尔在批判逻辑实证主义的可证实原则和归纳法的基础上提出了证伪主义理论,拉卡托斯在发展他的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精致证伪主义。

本文从比较和分析的角度出发,通过二者异同点的比较,分析了证伪主义与精致证伪主义的批判与继承的关系,对于以后科学哲学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证伪主义;精致证伪主义;科学知识的增长前言波普尔处在一个自然科学革命的时代,也是自然科学期待重大发现的时代,需要建立科学发现的方法论,波普尔顺应了这种需要。

他考察了古希腊的哲学传统,认为批判对于哲学、哲学家、哲学流派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

这种批判精神打破了教条,人类僵化的思维,以及不可证实的科学。

波普尔秉承爱因斯坦批判精神和康德唯理主义哲学思想,独创地把他们糅合在一起,于20世纪20年代开创“批判理性主义”学派。

他在探讨科学知识增长的过程中,批判了逻辑实证主义的可证实原则和归纳法,提出了以证伪原则、试错法和科学发展动态模式为主要内容的证伪主义思想。

拉卡托斯是历史主义学派的代表,他承认科学史和科学哲学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赞同康德所说的“没有科学史的科学哲学是空洞的,没有科学哲学的科学史是盲目的”。

[1]拉卡托斯认为,从科学史的角度看,如果严格恪守波普尔的朴素证伪主义,科学理论就无法发展,因为理论早在萌芽时期就被扼杀了,而且波普尔的朴素证伪主义始终处在动态的跌宕之中,与科学史和科学发展的实际不符。

因此,拉卡托斯认为波普尔的朴素证伪主义是不恰当的,从而发展出了精致证伪主义,这是对波普尔朴素证伪主义的批判性继承。

一、证伪主义和精致证伪主义的基本观点(一)证伪主义的主要内容证伪主义既是波普尔解决“分界问题”与“归纳问题”的关键,也是他的科学认识论与方法论的基础。

他认为,归纳法只能告诉人们过去,不能告诉人们未来。

从数学的观点看,无论过去的重复数有多大,它只是一个有限数,而未来是无限的。

一个有限数与无限数相比,所得概率只能是零。

因此,他认为,归纳法不是科学的方法,它既不能给人们以必然性的知识,也不能给人们以未来或然性的知识,人们应该把它拒斥到科学研究领域之外。

波普尔认为,科学的理论或命题,不可能被经验证实,而只能被经验证伪。

这就是他的著名的证伪主义原则。

按照波普尔的观点,科学与非科学之间的分界线不在于它们是否被经验证实,而在于能否被经验所证伪。

波普尔认为,科学发现包含猜想和反驳两大环节。

科学家根据问题,大胆的进行猜想,努力按照可证伪度高的要求提出假说,这样的假说具有较多的真性内容,无需经验参与。

尝试性的理论即假说提出后,即进入反驳,这时要根据经验,按照确认度高的要求排除错误,从而保证所接受的理论假性内容减少或不增加。

这样,通过猜想——反驳,科学发现便获致逼真度高的理论。

大胆猜想和严格否证构成了科学的进步。

(二)精致证伪主义的基本观点拉卡托斯的哲学思想是在波普尔和库恩两种哲学思想的相互作用下产生的。

作为波普尔的学生他原属于证伪主义学派,后来受库恩影响并吸取其合理因素创立了精致证伪主义。

他依然用了证伪的方法,与波普尔不同的是,拉卡托斯认为客观中立的经验事实是不存在的,经验不能证伪理论,经验和理论之间的矛盾变成了理论和理论的矛盾,而且理论不会一经反常就立刻被证伪,这不符合科学史的事实,科学史中人们总是有办法对付反常或反例的,并不会马上被证伪。

另外,拉卡托斯认为,理论是结构性的,任何理论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互相联系,具有严密的内在结构的完整的理论系统。

这种理论系统中的成员通常被明显的连续性联系在一起,这一连续性拉卡托斯把它们结合成为科学研究纲领(包括硬核、保护带、正面启发法和反面启发法)。

他指出只有以科学理论系列或科学研究纲领为对象,才能正确地理解和阐明科学的韧性和科学发展的继承性。

二、证伪主义和精致证伪主义的异同(一)相同点证伪主义和精致证伪主义都反对逻辑实证主义的归纳主义和经验证实原则。

波普尔和拉卡托斯都认为经验证实原则和归纳主义是错误的。

古典经验论把归纳法视为从有限的经验事实向普遍的理性知识扩展的唯一有效的途径,休谟对这个途径提出了怀疑,从而出现了“归纳问题”,即归纳的有效性问题。

波普尔赞成休谟从经验角度对归纳原理的批判,他认为休谟指出归纳问题在逻辑上不能成立是完全正确的,即“理论决不能从观察陈述推演出来,也不能靠观察陈述为理论寻找理性论证”。

[2]但波普尔对他用习俗或习惯给归纳作心理学的解释却十分不满。

因为,休谟的心理学包含着无穷的倒退。

他把休谟的这种解释翻了一个身,正如波普尔所说“我不把我们指望规则性的倾向解释为重复的结果,而建议把我们认为的重复解释为我们指望和寻找规则性倾向的结果”,[2]“我们不是被动地等待重复把规则性印在或强加在我们头脑里,而是主动地企图把规则性强加给世界,我们企图在世界中发现相似性,并用我们发明的规律来解释世界”。

[2]我们也可以理解为“人为自然立法”。

因此,波普尔得出“科学不是观察的汇总,而是我们的发明——大胆提出来准备加以试探的猜想”,[2]“虽然可以把甲壳虫很有效地收集起来,但观察是收集不起来的”,[2]“企图靠经验为归纳法找根据,必然导致无穷倒退”。

[2]科学知识的进步不依照于经验——归纳的模式,而取决于大胆的猜测,诚实性标准不过是乌托邦。

波普尔认为,分界问题和归纳问题之间有密切联系,在某种意义上是一个问题。

传统经验主义的证实原则要求归纳法的支撑,现在反归纳法的提出必然导致对证实原则的批判,在这点上,波普尔认为经验不能证实理论,不论现代经验主义如何改进,都不能改变这一点。

拉卡托斯作为波普尔的学生,深受波普尔的影响,他跟波普尔一样对归纳法和证实原则进行了批判。

但是他们解决问题的方式有所不同,在反归纳法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与非科学的不同的划界标准。

(二)不同点1.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标准不同(1)证伪主义:“可证伪性标准”逻辑实证主义者提出了“可证实性标准”,并把它作为区分科学与非科学的界限。

波普尔认为这种分界标准没有解决科学与非科学的标准问题。

因为,科学理论一般都表述为全称判断,而人们在实践中获得的关于经验事实的知识是个别的,个别的事例无论重复多少次,也证实不了一个全称判断。

“可证实性这个标准太窄了(又太宽了):它几乎把所事实上典型地属于科学的东西都排除掉(然而实际上并没有排除掉占星术)。

任何科学陈述都从来不能从观察陈述中演绎出来,也不能描述为观察陈述的真值函项”。

[2]但正如休谟指出的“一个理论不可能从观察陈述中推出,但这不影响用观察陈述反驳一个理论的可能性”。

[2]波普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划分科学与非科学的“可证伪性标准”,“衡量一种理论的科学地位的标准是它的可证伪性或反驳性或可检验性”。

[2](2)精致证伪主义:“能否预测新颖事实”拉卡托斯认为波普尔的可证伪性标准没有解决科学与伪科学的分界问题,因为波普尔的标准忽视了科学理论明显的坚韧性。

科学家不会因为事实与理论相矛盾就放弃理论。

他们通常发明某种挽救假说以说明他们届时称为只是一种反常的东西。

如果不能说明这一反常,他们便不会理会它,而将注意力转向其他的问题,因此,科学家谈论的是反常、顽例,而不是反驳或证伪。

鉴于此,拉卡托斯提出了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即描述重大科学成就的单位不是孤立的假说,而是一个研究纲领,包括硬核(科学理论系统的基础或核心)、保护带(由辅助性假设构成,保卫硬核免遭经验事实反驳)、正面启发法(积极完善辅助性假设发展研究纲领)和反面启发法(禁止把经验反驳的矛头指向硬核)。

这是精致证伪主义的关键特点之一,“它以理论系列的概念取代理论的概念作为发现逻辑的基本概念,只有理论系列而非一个给定的理论才能被评价为科学的或伪科学的”。

[1]因此,“并不是我们提出一个理论,大自然就喊:‘否’,而是我们提出一堆理论,大自然可能大喊‘矛盾’”。

[1]关于如何区分科学的研究纲领与非科学的研究纲领,拉卡托斯与波普尔的观点相反,他认为,它们之间的区别不在于有的研究纲领尚未遭到反驳,而其他的纲领已经遭到反驳,而在于它们能否预测新颖的事实。

只有当一个理论比它的先行理论有更丰富的经验内容,能预见更多的新颖事实,它才是科学的。

正如拉卡托斯所说“在一个进步的研究纲领中,理论导致发现迄今不为人们所知的新颖事实。

相反,在退化的研究纲领中,理论只是为了适应已知的事实才构造出来的”,[1]如“牛顿的纲领导致新颖的事实,而马克思的纲领落后于事实,并正在迅速奔跑以赶上事实”。

[1]显然,拉卡托斯对马克思的评价有失公允,但拉卡托斯比起波普尔那种超越时空的、永恒不变的划界标准来,具有用历史的眼光来看待科学与非科学这个问题的优点。

2.证伪规则和条件的不同(1)证伪的规则波普尔认为,观察不能归纳理论。

但是,观察或经验事实能够证伪理论。

观察或实验事实一旦与旧理论不符,旧理论就会遭到拒斥。

拉卡托斯的精致证伪主义认为经验不能证伪理论。

拉卡托斯认为经验不能证伪理论并且经验的破坏性也不能淘汰一个理论,因为:①经验的主观性,拉卡托斯指出,由于经验具有主观性,不同的人对于同一事实可以有不同的观察结果,所谓的经验的证伪也会因人而异,没有一个客观的标准。

②经验中渗透着理论,观察不是纯粹经验性的,观察也要受到理论的影响,观察的客观性被消解。

然而理论是可错的,所以经验也是可错的,当经验与理论不一致时,是理论错误还是周围条件变化所致,这无法确定。

因为,错误的经验不能证伪理论。

③从整体主义出发,理论是相互联系的系统,其他理论构成该理论的背景知识,在证伪时无法断定是该理论错还是背景知识错误。

ﻫ(2)证伪的条件朴素证伪主义者认为,由于一个“观察”陈述同一个理论相冲突,该理论便被证伪了。

其中判决性实验正是反驳环节中的原理之一,它是判定我们是否接受一个理论的依据。

具体的说,对于一个理论,如果事先定一些事实或准备设计出一项实验,那么这个理论可以被接受,就是科学的;而如果这一事实一旦被发现或这一项实验一旦被做出,就应该坚决拒斥这一理论。

因此,“证伪”和“拒斥”在波普尔的朴素证伪主义那里是合并的。

理论科学的自主性受到了压制。

拉卡托斯认为,“智慧女神的猫头鹰黄昏的时候才出来”。

[1]判决性实验是不存在的,即时合理性不可能实现。

冲突可能表明了或大或小的问题,但绝不是“胜利”,“无论逻辑学家证明存在着矛盾,还是实验科学家判决存在着反常,都不能一举击败一个研究纲领”,[1]人只能事后聪明。

自然界或许会大喊否,但人类的智慧(与波普尔的想法相反)永远都能喊得更响。

任何理论,即使是错误的理论,也可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得以“进步的”辩护。

拉卡托斯把波普尔的“证伪”和“拒斥”分开了,理论科学具有了高度的自主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