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鲵的生物学特性与人工养殖技术

合集下载

大鲵生物学特性及人工繁殖技术

大鲵生物学特性及人工繁殖技术

大鲵生物学特性及人工繁殖技术【摘要】大鲵是一种珍稀濒危的两栖动物,人工繁殖技术对于保护大鲵种群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大鲵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习性入手,介绍人工繁殖技术的原理和应用,并探讨人工繁殖技术对保护大鲵的意义。

通过发展人工繁殖技术,可以有效拯救濒危物种,而大鲵生物学特性的研究为人工繁殖技术提供了基础。

通过这篇文章的研究和讨论,可以为保护大鲵种群和其他濒危物种提供有益启示。

【关键词】大鲵、生物学特性、人工繁殖技术、濒危物种、保护、生态习性、原理、应用、意义、研究、基础、拯救1. 引言1.1 大鲵是一种珍稀濒危的两栖动物大鲵是一种珍稀濒危的两栖动物,生活在中国南方地区的一些山区和溪流中。

它们是世界上最大的两栖动物之一,体长可达1米以上,体重可达20公斤。

大鲵的外表酷似蜥蜴,但其实属于蝾螈科动物,具有很强的生存能力和适应能力。

由于栖息地的破坏、气候变化、疾病传播等因素的影响,大鲵的数量急剧减少,已经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在野外,很难见到它们的身影,濒危程度非常严重。

由于它们繁殖周期长,每年产卵期很短,再加上领域需求大,种群增长缓慢,濒危的状态更加突出。

大鲵的濒危状态引起了人们对于其保护的广泛关注。

各种保护措施正在逐步实施,其中人工繁殖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科学的研究和实践,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这些珍稀动物,确保它们的种群不至于灭绝。

1.2 人工繁殖技术对于保护大鲵种群至关重要人工繁殖技术对于保护大鲵种群至关重要。

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张和生态环境的恶化,大鲵的生存受到了越来越大的威胁。

野外大鲵种群数量的急剧下降使得其面临濒危的危险,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加以保护,大鲵很有可能会在不久的将来灭绝。

而人工繁殖技术的应用则能够为大鲵的保护提供有效的手段。

通过人工繁殖技术,可以控制大鲵的繁殖过程,提高繁殖成功率,增加种群数量,从而有效地避免濒危物种的灭绝。

人工繁殖技术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对野生种群的捕捞和损害,保护大鲵的自然生态环境。

大鲵的生物学特性与人工养殖技术

大鲵的生物学特性与人工养殖技术

农业工程技术·综合版 2016年第7期·70·在修建鲵池时应该结合大鲵的生活习性将鲵池建在水源充足、阴凉潮湿且环境相对安静的地方。

在修建鲵池时针对大鲵的年龄来修建不同的水泥池,一般在修建成年大鲵的鲵池时其高度应修建在1.2 m 左右,面积在5-10 m 2之间,鲵池中的水大约保持50 cm 即可;在修建幼年大鲵的鲵池时其高度应修建在50 cm 左右,面积在1-2 m 2之间,鲵池中的水大约保持30 cm 即可[4]。

鲵池一般为长方形最好,并在鲵池的中间或池底建造一个洞穴,为避免大鲵擦伤,可以用水泥将洞穴外抹平。

2、大鲵放养在放养大鲵时要保证放养的密度合理,放养密度过大,不利于大鲵的成长,放养密度过小,则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

此外,为避免大鲵在放养时养成弱肉强食的习性,放养大鲵的规格也要相对统一。

3、水质管理由于大鲵对水体的要求较高,所以在养殖时要定期的更换池水,保证池水的肥度、清洁性。

另外,在养殖时也可以在池水中加入一些矿石来提高水中的矿物质含量,从而进一步促进大鲵的生长。

4、投饵喂养在饲养幼鲵时可以喂养其一些水蚤、水蚯蚓及摇蚊幼虫等容易消化的活饵,当幼鲵成长至20 g 时,可以喂养一些人工饲料、虾、蟹、泥鳅及低值鱼类等。

在喂养大鲵时若发展池中出现死鱼、死虾等应及时的捞出,从而避免池中的水质受到污染。

5、疾病防治通常6至9月份是大鲵疾病的多发季节,所以在这一阶段一定要做好大鲵疾病的防治工作,从而有效地提高大鲵的成活率。

在进行大鲵的疾病防治时要重点关注大鲵的营养性疾病、溃疡病、寄生虫病以及咬伤擦伤等。

三、结语由于现阶段野生大鲵繁殖率低和遭到人类的过度逮捕,所以全国的野生大鲵资源存量急剧减少,使得大鲵这一珍惜物种濒临灭绝。

为了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及社会效益的统一,应该加大对大鲵商品化的养殖,在获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同时尽可能的维护中国的生态效益,从而促进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大鲵生物学特性及人工繁殖技术

大鲵生物学特性及人工繁殖技术

大鲵生物学特性及人工繁殖技术大鲵(Scientific name:Andrias davidianus)是中国特有的两栖动物之一,也是世界上体型最大的两栖动物之一。

大鲵被誉为“两栖动物之王”,是中国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大鲵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珠江以及岷江流域的溪流中。

一、生物学特性1.形态特征大鲵长1-1.8米,体重可达60公斤,雄性比雌性大。

大鲵的头部比身体大,呈长条形,眼小而黑。

头部有褐斑和黄白色的斑点。

四肢短小,趾蹼明显,背部呈深褐色。

大鲵的皮肤相当敏感,且呈暗黄色并有许多的大大小小突起。

口内有一副上下颌钩状的牙,共64颗牙齿。

2.分布大鲵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珠江以及岷江流域的溪流中。

由于采石场开采、乱捕滥猎等不良行为,使得大鲵的数量遭到了极大的威胁,目前大鲵仅分布于中国。

3.习性大鲵属于夜行性动物,喜欢栖息在清澈、流速适中的岩洞或者石缝之中,白天则一般躲在水下的岩缝或半水中的洞穴里。

大鲵以鱼为主要食物,而且能捕食直径达7厘米的小鱼。

二、人工繁殖技术大鲵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目前在野外数量已经非常少,因此大鲵的人工种群被看作是保护大鲵,最重要的措施之一。

最近几年,大量研究表明,大鲵的人工繁殖是有可能的,而且已经有人进行过成功的实践。

以下是一些技术细节:1.饲养环境选址大鲵繁殖需要有合适的饲养环境来进行,环境的湿度要求在80%-95%之间,水温要求在12-18℃。

在长江中游地区,从春季到夏季,水温十分适宜,这是进行大鲵人工繁殖的重要时期,因此选址要注意水温和环境湿度。

2.新养殖方法大鲵的一般繁殖方法是雌鲵游到洞穴里产卵,雄鲵将精子放在卵的外面,这样会有一定的损失。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一些新的人工繁殖方法出现了,比如让雌鲵产卵后“静养”一段时间再放回洞穴里,或者将鱼卵取出进行试管人工受精等方式。

3.空气采样和环境监控大鲵是一种高灭绝的动物,需要人工繁殖进行保护,因此饲养中也要进行空气采样和环境监控等措施,以确保饲养场的环境和空气是干净的,有利于大鲵的生长和繁殖。

大鲵的生物学特性及人工养殖综合技术

大鲵的生物学特性及人工养殖综合技术

大鲵的生物学特性及人工养殖综合技术河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水产系(新乡,453002)孔祥会大鲵俗称娃娃鱼,在动物分类学上属两栖纲,有尾目,隐鳃鲵科,是珍贵的两栖有尾动物。

大鲵主要分布于中国的称为中国大鲵,产于华南,西南的山地溪流,大者可达1m以上。

其肉味鲜美,营养丰富,具有较高的药用和食用价值,由于其资源短缺,被我国列为国家二类保护动物。

1大鲵的生物学特性1.1形态特征大鲵身体呈扁圆形,分头、躯干、四肢和尾四个部分,大鲵的体长一般为50~150cm,成体不具外鳃,具肺,椎体双凹型,雌鲵不具受精器,体外受精。

头部背腹扁平,最宽处与躯干两侧皮褶间的宽度大致相同,或大于皮褶之间的宽度。

头前端有宽大的口裂。

犁骨和颌骨具齿,前颌骨与上颌骨齿列紧密相接构成弧形,位于口腔前缘。

侧生齿,下颌骨长齿部位占齿骨全长的2/3。

下颌的尖板骨不长齿。

眼极小,位于头前上侧,无眼睑,眼球可伸缩。

嘴端具有唇褶,外鼻孔位于嘴端,呈圆形,头部背面和腹面的皮肤具有成对的疣粒,呈现特定的图形。

躯干前部两侧有纵的皮肤褶,称为颈褶,颈侧之后躯干两侧的皮肤褶,一般称为侧褶,颈褶、侧褶成对的疣粒沿皮肤褶纵行分布,数目较少。

泄殖孔位于躯干部后端。

大鲵具有两前肢和两后肢,后肢明显长于前肢,前肢具4指,后肢具5趾,后肢近端节沿体垂直伸出,脚心向后,爬行吃力。

大鲵尾短,多肉质,约占全长的1/3,尾侧扁,尾端钝圆或椭圆形,尾部具有极少数疣粒。

大鲵体色多呈浅褐或灰褐色,野外生活时,体色与周围环境较为一致,背面常分布黑色斑纹,腹面底色较浅。

1.2生活习性大鲵喜生活于山区溪流中,周围树木枝繁叶茂,水质矿化程度高,溶融性岩洞很多。

河中岩礁遍布,巨砾显露,河床上下落差大,溪中水浅流急,含沙量小,河水清澈见底;水源充足,水温不高,常年变化较缓;气候温凉,降雨充沛,云雾多,潮气大,无霜期较长。

大鲵野外生活时,常喜穴居,有昼伏夜出的习性,晚上出外觅食。

大鲵的食性为肉食性,幼鲵以食小型无脊椎动物,如:小蟹、水蚤,昆虫幼虫等为主;成鲵则以食泥鳅、蛙类、河蟹和小鱼为主。

大鲵生物学特性及室内养殖技术

大鲵生物学特性及室内养殖技术

大鲵生物学特性及室内养殖技术摘要介绍了大鲵的生物学特性及室内养殖技术,包括养殖池建设、苗种放养、投喂、繁殖及日常管理等方面的内容,以期为这一珍稀物种的进一步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大鲵;生物学特性;室内;养殖技术大鲵又名娃娃鱼,属两栖纲、有尾目、隐鳃鲵科、大鲵属。

大鲵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具有很高的食用、药用及经济价值。

大鲵是我国特有的濒危两栖物种,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它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黄河及珠江中上游支流的溪河流水中。

笔者所在的大别山区至今尚有野生大鲵出现。

近年来,由于人为滥捕滥杀,大鲵自然资源日趋减少,已成为濒危物种,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人们开始驯化养殖大鲵,并积累了一些经验。

现将其生物学特性及室内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1 大鲵的生物学特性1.1 形态特征大鲵呈扁圆形,分头、躯干、四肢和尾4个部分。

成鲵不具外鳃,用肺呼吸。

头部宽扁,口大略呈半圆形,眼极小,位于头部前上侧,无眼睑,眼球可伸缩,嘴端具有唇褶,外鼻孔位于嘴端,呈圆形。

体表裸露,头部背面、腹面的皮肤具有成对的疣粒。

前后肢各1对,后肢明显长于前肢,前肢具4趾,后肢具5趾,形状与蛙肢相似。

四肢是运动器官。

体色多呈灰褐色或浅褐色。

1.2 生活习性大鲵属变温动物,喜在中下层水域活动。

成鲵喜清静,怕声惧光。

幼鲵喜群居,成鲵多单独分散活动,穴居时不集群。

昼伏夜出,常在夜间觅食,发现食物后突然出击,一口咬住,待食物死亡之后而囫囵吞下。

食性方面,大鲵为肉食性动物,其天然食物主要有鱼、蛙、软体动物及水生昆虫等。

室内养殖以投喂小杂鱼为主,如麦穗鱼、蝦虎鱼、鳑鮍鱼、鲫鱼及泥鳅、虾螺等鲜活生物饵料,也可以驯化后投配混合饲料。

1.3 环境要求大鲵的生长水温要求为10~25 ℃,最佳水温为16~23 ℃,当水温在10 ℃以下或高于25 ℃时,其食欲降低,食量减少,生长缓慢。

当水温在16~23 ℃时,其摄食量最大,生长速度最快。

幼鲵对温度变化十分敏感,若水温升降超过3~5 ℃,即可造成幼鲵生病甚至死亡。

大鲵生物学特性及人工繁殖技术

大鲵生物学特性及人工繁殖技术

大鲵生物学特性及人工繁殖技术大鲵是世界上仅有的一种分布在温带地区的大型两栖动物,又称中国娃娃鱼、车前子。

其生物学特性复杂,十分珍贵,目前已列入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名录,并被列为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

本文将介绍大鲵的生物学特性和人工繁殖技术。

1. 形态特征大鲵是一种大型两栖动物,成年个体体长可达30-50厘米,最长可达70厘米。

身体呈卵形,头部扁平,口较大,黑色斑点分布于身体两侧和背部,颜色深浅不一,有“鲵眼”之称。

2. 生活习性大鲵栖息在清澈、流畅、草木繁茂的河流、溪流、湖泊等水域环境中。

白天喜欢躲在水底或拱形根部或水草丛中,晚上会离水上岸觅食,喜食小型无脊椎动物、鱼类和青蛙等。

3. 繁殖生殖大鲵的繁殖时间主要分布在每年的5~7月和10~11月。

在交配期间,雄性大鲵会持续尖叫,并向雌性靠近做出显露角色,如在其身旁并摩擦雌性身体表面。

大鲵有卵胎生繁殖方式,即雌性大鲵在身体内孵育出卵后直接进行生产,因此胎儿的营养与成长直接依赖于母亲。

二、人工繁殖技术由于人类活动和不良的生态环境,大鲵种群数量急剧下降,保护工作形势十分严峻。

因此,开发和运用大鲵人工繁殖技术成为保护的有效手段。

1. 饲养方式饲养基地环境要求应由具备清洁、通风、适宜水质、适宜温度的设备准备,饲养柱状河马草、龙骨草、水质成分要求pH6.5~7.5,氨氮浓度低于0.2mg/L。

添放的草坪要时常进行照明,保持充足的光照环境,可通过增加光源强度,延长照射时间,提高光照质量等方式来改善水底光线环境。

2. 卵胎养殖技术大鲵的卵胎繁殖期长,在孕育期间需长期稳定的养护和观察,一般需持续120-150天,养护过程中要注意控制养殖环境中水质、pH值、硬度等重要参数的稳定。

孕育期结束,女鲵产生大量的小头鲵,小头鲵在生后后直接被母鲵养育。

大鲵的繁殖周期较长,以每年2~3次的卵裂生殖方式进行,养护的时候要有耐心等待。

综上所述,大鲵是一种十分珍贵的大型两栖动物,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和经济价值。

大鲵生物学特性及人工繁殖技术

大鲵生物学特性及人工繁殖技术

大鲵生物学特性及人工繁殖技术大鲵,又称鲵蜥或鲵龙,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两栖动物,其特点是体型庞大,外形类似于蜥蜴,但却属于两栖动物,是中国国家重点保护动物。

大鲵在中国南方地区分布广泛,是中国特有的珍贵生物资源。

由于野外栖息地破坏、过度捕捞等因素,大鲵的数量在逐渐减少,如何有效保护并且利用大鲵资源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为了更好地了解大鲵的生物学特性,以及推动人工繁殖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本文将就大鲵的生物学特性和人工繁殖技术进行详细阐述。

一、大鲵的生物学特性1. 外貌特征大鲵是一种体型庞大的两栖动物,成年个体可长达1米以上。

其身体呈现出褐色或灰黑色,背部有不规则的斑点和纹路,使其具有极强的伪装能力,可以很好地融入自然环境中。

大鲵的头部扁平,眼睛较小,四肢发达,尾巴较短,背部有粗大的脊椎骨,行动迟缓,属于底栖动物。

2. 生活习性大鲵主要栖息于溪流、湖泊、沼泽等水体中,喜欢隐藏在水草和岩石下,平时以小鱼、蠕虫和昆虫等为食。

夏季和秋季是大鲵活动的高峰期,而冬季则会选择栖息在水底的洞穴或泥沙中度过。

3. 生殖生态大鲵是卵生动物,每年的4月至5月是大鲵的产卵期,雌性大鲵会选择适宜的洞穴或者水草茂盛的地方产卵,每次产卵数量可达数百枚。

雄性大鲵会守护卵巢,保护卵的安全直至孵化。

大鲵的幼体经过蝌蚪期、幼崽期和亚成体期逐渐发育成年,整个生殖过程非常复杂。

4. 保护价值由于大鲵的生长周期长、繁殖力低、环境依赖性强等特点,使其受到了严重威胁。

大鲵被列为中国国家重点保护动物,2017年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附录一级保护动物。

二、大鲵的人工繁殖技术1. 人工饲养技术为了保护大鲵资源,人工饲养技术被广泛应用。

在大鲵的人工饲养过程中,首先需要构建适宜的生态环境,模拟大鲵生存的水域环境,包括水温、水质、饲料等。

需要严密的饲养管理,定期清理水池、更换水质,及时饲喂等,保证大鲵的生活质量。

2. 人工繁殖技术人工繁殖大鲵是目前大鲵资源保护的一项重要手段。

大鲵生物学特性及人工繁殖技术

大鲵生物学特性及人工繁殖技术

大鲵生物学特性及人工繁殖技术大鲵是一种有着土褐色和黑棕色斑点的大型两栖动物,它们和其它蝾螈具有很多的共同之处,但是也有一些独特的特点。

大鲵在体长方面可以达到50厘米以上,体重也可以达到1千克以上,是世界上最大的两栖动物之一。

一、生物学特性大鲵属于蝾螈科,身体形状圆胖,皮肤非常滑腻,全身有豆粒大小的黑色点状斑点,有些斑点是呈群聚状的,突出在皮肤表面之上。

大鲵头部宽大,眼睛小而圆,前肢非常粗壮,后肢短而结实,趾间具有极厚的膜。

大鲵的口腔中有许多锋利的唇齿,仅适合于食用各种昆虫和蠕虫等小型动物,生活在山间的小溪流和水坝附近。

大鲵的生长速度慢,寿命可以达到20年以上。

大鲵是一种冷血动物,对温度比较敏感,在有利的温度条件下,它们的食量和生长速度都会有所增加。

大鲵不仅是中国的特有动物,而且受到国家的严格保护,因此大鲵种群数量受到恶劣环境和重要采集威胁的情况得到了显著改善。

二、人工繁殖技术由于大鲵繁殖能力较弱,生长速度较慢,因此如何进行大鲵的人工繁殖成为了涉及到其保护和繁殖的重要课题。

目前成功的大鲵人工繁殖技术包括三种:1. 睾丸移植技术通过将雄性大鲵睾丸组织移植到雌性大鲵体内来实现人工受精的繁殖技术。

该技术比较复杂,需要对大鲵生殖系统的基本知识有着深刻的了解,而且对种群繁殖的持续性管理有着严重的限制。

2. 人工授精技术该方法是将大鲵的精液通过超过间隙打入到雌性大鲵子宫内,实现体外授精。

该方法适用性比较广泛,不受到年龄、血缘关系等限制,并且能够实现种间和种内的杂交。

3. 实验室繁殖技术该方法是在实验室环境下着手配对和孵化,以保障大鲵繁殖过程的可控性和数量的稳定性。

需要指出的是,无论哪种人工繁殖技术,都需要对饲养环境进行严格管理和控制,包括水质、水温、空气湿度等方面的变化,以保证大鲵的生长和繁殖环境。

同时,也需要对大鲵进行疫苗接种,以预防常见的疾病和传染病。

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地保护大鲵,保障这种重要的两栖动物物种不受到生态和环境的威胁和影响。

大鲵生物学特性及人工繁殖技术

大鲵生物学特性及人工繁殖技术

大鲵生物学特性及人工繁殖技术大鲵(学名:Andrias davidianus),又称娃娃鱼,是我国特有的两栖动物,也是全球现存最大的两栖动物之一。

它分布于中国长江流域的洞庭湖及周边湖泊、江河,属于保护动物。

大鲵是一种水栖两栖动物,它的身体呈圆柱形,略扁。

它的眼睛小,口大,长有一副坚硬的咀嚼器。

大鲵的皮肤光滑厚实,通常呈黑褐色或灰黑色,有时会有一些杂斑。

它的头部较大,尾巴较厚,四肢长,尾鳍较宽。

成年大鲵的体长一般可以达到1-1.5米,最长的个体甚至可以达到2米以上,体重可达到50公斤以上。

大鲵具有一系列适应水生环境的特殊生物学特性。

它具有良好的水生运动能力,能够在水中快速游动和捕食。

它具有发达的呼吸系统,可以通过皮肤吸取水中的氧气。

大鲵的尿液中含有一种特殊物质,能够帮助它在水中保持温度稳定。

大鲵的繁殖方式也十分特殊,它是通过内受精的方式进行繁殖的。

目前,大鲵的数量已经严重减少,常常面临灭绝的危险。

为了保护大鲵这种珍稀物种,研究人员开展了大量的人工繁殖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大鲵的人工繁殖技术主要包括人工配对、刺激繁殖、培养孵化及人工饲养等方面。

为了实现大鲵的人工繁殖,研究人员需要进行人工配对。

通常情况下,大鲵的繁殖期主要集中在每年的春季和夏季。

在这个时候,研究人员会将雄性和雌性大鲵进行配对,然后观察它们的交配行为。

在交配过程中,雄性大鲵会释放出精子,雌性大鲵则会将精子吸入体内,完成内受精。

研究人员会对大鲵进行刺激繁殖,以促进其繁殖行为和产卵。

刺激繁殖的方法主要包括适当调节水温、增加环境湿度、提供适宜的饲料等。

通过刺激繁殖,可以使大鲵的繁殖率和产卵量得到提高。

接着,研究人员会对大鲵的卵进行室內及室外孵化。

一般来说,大鲵的卵需要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孵化,孵化期大约为30-40天。

在孵化期间,研究人员需要保持卵的湿度和温度稳定,以促进卵的孵化。

研究人员还会进行大鲵的人工饲养。

在饲养过程中,研究人员需要提供适宜的饲料,控制饲养环境的温度和湿度,以保持大鲵的健康和生长。

大鲵生物学特性及人工繁殖技术

大鲵生物学特性及人工繁殖技术

大鲵生物学特性及人工繁殖技术大鲵,又名娃娃鱼、娃娃龙,是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也是世界上仅存的三种蜥蜴类大型两栖动物之一,被誉为“两栖动物活化石”。

大鲵因其珍贵的生物学特性和濒临灭绝的现状,备受全球生物学家和保护人士关注。

本文将结合其生物学特性和人工繁殖技术,进行介绍和探讨。

从生物学特性方面来看,大鲵是一种古老的蜥蜴类动物,身体长约50-70厘米,最大可达1.2米,是世界上体型最大的一种两栖动物。

其身体扁平,尾巴特别发达,呈刀刃状,用于帮助它在水中迅速游动。

大鲵的皮肤呈黑灰色,有着坚硬而光滑的表面,通体散布着骨质突起和皮肤褶皱,使得它的外表显得古老神秘。

大鲵头部呈三角形,眼睛小而圆,视力较差,但嗅觉和听觉相当敏锐。

大鲵是一种半水生动物,主要栖息于山清水秀的小溪、河流中,属于夜行性动物,喜欢在夜间活动,白天则在水下的石缝或洞穴中休息。

它们主要以小鱼、虾和昆虫为食,捕食时通常采取伏击的方式,潜伏在水底,突然出击抓捕猎物。

由于其食性和生活习性的特殊性,大鲵在自然界中被称为“山野猛兽”。

大鲵的生殖方式也相当特殊。

它们属于半水生繁殖动物,雌性大鲵每年产卵一次,产卵数量有限,通常在20-30枚左右。

大鲵雄性在交配时会用嘴咬住雌性的颈部,进行交配行为。

交配完成后,雌性大鲵会在岩石缝隙或植物根系下埋下卵,然后雄性会在卵上方守护。

卵期大约在2-3个月,仔鱼孵化后需要依靠亲鱼的保护和悉心照料才能存活。

由于生活环境的恶化和人为捕捞等原因,大鲵的数量急剧减少,已经濒临灭绝的边缘。

保护大鲵种群,进行人工繁殖和保护成为了迫在眉睫的任务。

面对大鲵物种的濒危现状,科研人员和保护机构积极开展了相关工作。

人工繁殖技术是最为关键和有效的保护手段之一。

在人工繁殖大鲵的过程中,科研人员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技术研究和实践。

保护和改善大鲵的生存生长环境是至关重要的。

科研人员通过对大鲵栖息地的保护和恢复,改善水质、水温等环境因素,为大鲵提供更适宜的生存和生长环境。

大鲵生物学特性及人工繁殖技术

大鲵生物学特性及人工繁殖技术

大鲵生物学特性及人工繁殖技术大鲵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是中国特有的珍稀两栖动物。

其生物学特性和人工繁殖技术在大鲵的保护和繁殖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大鲵是大型两栖动物,体长可达30厘米,体重约1千克。

大鲵主要生活在山区的流水中,是一个夜行性动物。

该物种主要是以节肢动物和蜘蛛为食,同时也会捕食小鱼和蝌蚪等。

大鲵是肺呼吸和皮肤呼吸并存的两栖动物,经常在水中浮潜和在岩石上曝晒。

大鲵睡眠时间较长,白天大多数时间都是在流水中度过。

大鲵的繁殖期一般在4月至6月间。

雄性大鲵在叫声吸引雌性进入配对地点进行交配,交配时雌性大鲵背部会变成鲜艳的橙色,约经墨绿色的雄性大鲵调情,交配时雄性大鲵会抱住雌性大鲵,它们是以外受精为主,产卵后,雌性大鲵会在水中对产卵进行孵化,孵化的时间一般为六至八周。

人工繁殖是保护大鲵的一项重要措施。

人工繁殖可以确保种群数量能够得到有效的增加,同时也可以有效地减少因野生环境的破坏和人类活动等因素导致的危险。

对于繁殖大鲵来说,池塘的搭建和维护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必须要选择合适的场地,池塘应该位于山区,具有清澈的水质和适宜的水温,同时还需要采取措施保证水质的洁净,防止砷和其他有毒物质的侵入。

池塘的建造和维护需要保证较高的技术水平,需要定期清洁、修剪和维护。

人工繁殖大鲵的首要考虑是提供良好的孵化生境。

泥沙、水深、水流和水质等因素对孵化过程均有重要的影响。

一般来说,孵化池水温适宜,桩杆、树叶和石头等物提供复杂的栖息场所,有效维护孵化场所的湿度和水质,定期补充食物,为大鲵的繁殖创造条件。

大鲵是一种珍稀而又重要的动物物种,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科学价值。

所以加强大鲵的保护和繁殖,不仅需要科学研究,还需要加强公众的保护意识,重视生物多样性的维护和保持。

大鲵生物学特性及人工繁殖技术

大鲵生物学特性及人工繁殖技术

大鲵生物学特性及人工繁殖技术大鲵是脊椎动物门、两栖纲、有尾目、大鲵科动物的通称,也称中国大鲵。

大鲵是我国特有的两栖动物,其生长周期长,传统上以サケビエ(树蛙)的蝌蚪为饵吃食,在大自然中面临着种群数量减少甚至濒临灭绝的困境。

目前,人工繁殖技术为保护大鲵种群做出了重要贡献。

本文将介绍大鲵的生物学特性以及人工繁殖技术。

一、大鲵的生物学特性1. 外形特征大鲵体型庞大,体长达40厘米以上,体重可达4公斤。

其头圆形,口腔向上,身体扁平,四肢短而宽,爪大而有力,尾巴宽厚呈圆锥形。

背部呈深棕色或灰褐色,背部有粗糙的疣颗粒,底部为浅黄色。

2. 生长周期大鲵生长周期较长,一般需要10-18年才能达到性成熟。

大鲵雌性在4岁左右即可产卵,而雄性则要在5-6岁之后才能体型逐渐增大,达到性成熟。

3. 生存环境大鲵生活在河流、湖泊、溪流以及水塘等静水环境中。

其栖息地一般会建造巢穴,以便在洪水来临时能够在安全的环境中度过难关。

4. 食性习性大鲵主食为蝌蚪、小鱼、虾等。

其一般在夜间活动,靠着辛劳的爬行能力,寻觅食物。

5. 繁殖方式大鲵为溯江型繁殖,即雌性大鲵在雨季到来时,会选择好巢穴开始产卵,经过3-4个月时间,卵孵化出蝌蚪。

经过一年左右的生长和发育,蝌蚪经过变态后成为大鲵幼体。

1. 采集种质资源采集种质资源是大鲵人工繁殖的第一步,在采集大鲵的蝌蚪时需要注意:选择健康的、体型适中的蝌蚪为繁殖资料,并要避免伤害到蝌蚪的体表。

同时,采集器械、水桶、过滤器等工具需消毒并正确使用,以避免生产受到污染。

2. 人工控制繁殖环境为了创造适宜的繁殖环境,需要在人工养殖池中注入适量的净水,保证水质的稳定和纯净。

同时,需要给予充足的食物和照明等维持大鲵生长所需的条件。

大鲵成长的环境水温与其繁殖状况息息相关。

因此,科学地控制环境水温是大鲵人工繁殖的关键措施。

在自然界中,大鲵适应的水温是18℃-20℃,且要求水温的稳定度高。

4. 基于内分泌控制技术的大鲵人工繁殖大鲵的突破性繁殖技术是利用药物控制内分泌系统的功能,以加快种群数量繁殖的过程。

大鲵生物学特性及人工繁殖技术

大鲵生物学特性及人工繁殖技术

大鲵生物学特性及人工繁殖技术大鲵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珍稀两栖动物,是中国极为重要的保护动物之一。

大鲵是一种特殊的生物体,它具有一些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同时人们为了对大鲵进行有效的保护,也在努力研究大鲵的人工繁殖技术。

本文将对大鲵的生物学特性及人工繁殖技术进行介绍。

一、大鲵的生物学特性(一)形态特征大鲵是一种大型两栖动物,其全长可达1米,个体最重超过2千克。

大鲵的头部扁平而宽大,眼睛较小,肚子圆大。

外表呈深棕色或黑色,皮肤光滑,似乎没有鳞片。

大鲵具有四肢,前后肢长且粗壮,趾部有指(趾)间蹼。

成年雄性大鲵有发达的体毛。

(二)生活习性大鲵是夜行性动物,白天通常躲在水下或者树洞里面,晚上才会活动。

大鲵主要栖息于河流和溪流的岸边、水沟,在热带雨林和亚热带地区广泛分布。

大鲵的食性比较杂,主要食物为昆虫、蚯蚓等。

(三)生殖生物学特性大鲵的生殖生物学特性比较独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大鲵的生殖期非常短暂。

每年只有十几天的时间作为繁殖期,大鲵只在这段时间内进行交配、产卵和孵化等生殖活动。

2、大鲵的交配方式比较特殊。

大鲵的交配过程需要持续数天,通常在河床或者溪流里进行。

大鲵的雄性会寻找雌性,进行交配,经过数天后,雄性大鲵通常会停止动作,雌性则开始产卵。

此时,雄性会用嘴轻咬住雌性的腰部,使其停止运动,以帮助卵的排出。

3、大鲵的卵数量较多,卵囊中包含1000多个卵,孵化率较好,但幼年生长缓慢。

大鲵作为中国的珍稀保护动物,其数量已经极度减少,因此,人们对其进行有效的保护已经成为了迫切的问题。

为此,研究大鲵的人工繁殖技术非常必要。

下面,我们对大鲵的人工繁殖技术进行介绍。

(一)人工繁殖对于大鲵的人工繁殖,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调控环境条件。

大鲵需要在稳定的天气和水温下进行繁殖,因此需要进行温度和湿度的控制。

2、加强饲养管理。

大鲵的繁殖需要提供充足的食物和水源,以及适宜的寄生虫处理措施,保证繁殖的成功率。

3、人工激素触发。

大鲵生物学特性及人工繁殖技术

大鲵生物学特性及人工繁殖技术

大鲵生物学特性及人工繁殖技术大鲵是一种古老而神秘的生物,其生物学特性自然也非常独特。

大鲵是一种两栖动物,体型庞大,外观与沙丁鱼相似。

在中国,大鲵被认为是特殊的保护动物,因为它的种群数量受到威胁。

以下将探讨大鲵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人工繁殖技术。

外观大鲵长约70-80厘米,重约1.5-2.5公斤。

身体呈流线型,鳞片融合成一体,表面粗糙,呈灰黑色。

头部扁平,眼睛小,四肢短而粗壮,足有五趾。

尾部较短,末端呈钝角状。

大鲵在水中游动时,身体呈S形,用尾巴抽打水面,便可以迅速前进。

生活习性大鲵生活在地下河中,喜欢在流水坑道、石缝、石底沙坑、石壁下、泥坑等地方生活。

它喜欢黑暗潮湿的环境,能够在常温下成年;当水温高于15℃时,它就会不吃不喝安静睡眠。

因此,大鲵的生活和繁殖都与地下水温有关。

食性大鲵主要以水生昆虫、腹足类和鱼类等为食,其捕猎方式非常独特。

大鲵擅长用舌头诱骗猎物,它的舌头非常长,能够伸出1/3的身体长度。

当它发现猎物,会迅速伸出舌头将猎物抓住,然后把猎物吞进嘴里。

繁殖大鲵的繁殖期一般在每年的4月到7月,雌性大鲵一胎可以产卵400-500颗,一年可以产卵两到三次。

卵壳较可爱,厚达2-3毫米,直径一般为1.2-1.5厘米。

大鲵卵的生长和发育与温度紧密相关,一般需要6-8个月的时间才能孵化。

随着气候变暖,大鲵的繁殖期也越来越早。

人工繁殖技术由于人类对大鲵栖息环境的破坏、开发,导致大鲵的种群不断减少。

为了保护大鲵及其生态环境,科学家们研发出了一套大鲵人工繁殖技术。

这项技术的核心是人工控制繁殖环境,再配合高科技的孵化设备,使得大鲵的繁殖比率有了显著提高。

该科技主要包括五个步骤,分别是收集大鲵及其卵、孵化卵、育成蝌蚪、放养蝌蚪及其生态调查。

在收集大鲵卵之后,将其放入装有恒温恒湿的箱子中孵化。

孵化完成后,将蝌蚪放入水中培育。

蝌蚪在进一步的育成后,可以在水中自由(或定向)放养,尽量减少人类干扰,让它们自由成长,繁殖。

总之,大鲵是我国一种珍稀而神奇的动物,它具有非常独特的生物学特性。

大鲵生物学特性及人工繁殖技术

大鲵生物学特性及人工繁殖技术

大鲵生物学特性及人工繁殖技术大鲵,学名为巨嘴鲵,属于两栖动物,是我国特有的珍稀保护动物。

它的学名叫做大鲵,是因为它的嘴巴非常大。

下面,我将为你介绍大鲵的生物学特性以及人工繁殖技术。

首先是大鲵的生物学特性。

大鲵是一种大型两栖动物,体长可达到1米以上,是目前世界上体型最大的两栖动物之一。

它的头部宽大,背面呈灰褐色,腹部为乳白色。

大鲵的四肢短小,皮肤粗糙,体表有颗粒状的疣粒。

疣粒可以分泌黏液,起到保护皮肤的作用。

大鲵是一种肺呼吸的两栖动物,一般生活在水体周围的湿地和草地中。

它们主要以昆虫、蚯蚓等小型无脊椎动物为食,也会捕食一些小鱼和青蛙。

大鲵在夜间活动,白天则躲在水中或者生长在岸边水草丛中。

大鲵的生殖特性是它的特点之一。

大鲵是一种典型的异养动物,雄性和雌性大鲵会在雨季的深夜中到达繁殖地点,雄性大鲵会发出雄性的鸣叫声来吸引雌性。

雌性大鲵会选择最强壮的雄性进行交配。

大鲵的卵孵化期大约为50 - 70天,雌性大鲵会选择合适的地方产卵,每次产卵一般可达500 - 800枚。

由于环境的破坏和过度捕捉等原因,大鲵的数量逐渐减少,濒临灭绝。

为了保护大鲵这一珍稀物种,人们进行了大鲵的人工繁殖技术的研究。

大鲵的人工繁殖技术主要包括人工饲养和人工繁殖两个方面。

人工饲养是为了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包括模拟自然的水质和温度、提供适当的食物等。

人工繁殖则是通过模拟雨季等环境条件来刺激大鲵的繁殖行为,促使它们产卵。

人们还研究了大鲵的人工孵化技术,包括优化孵化环境、控制孵化温度和监控孵化过程等。

在大鲵的人工繁殖技术的研究中,人们还注意到保护大鲵的自然栖息地,有效控制污染物和非法捕捞行为,以避免对大鲵的繁殖和生存造成进一步的影响。

大鲵是我国独特的一种珍稀保护动物,它的生物学特性以及人工繁殖技术的研究对于保护和恢复大鲵的种群数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信在科学家和保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大鲵将能够在未来得到更好的保护和繁衍。

大鲵生物学特性及人工繁殖技术

大鲵生物学特性及人工繁殖技术

大鲵生物学特性及人工繁殖技术大鲵,又称中华大鲵,是中国的特有两栖动物,是中国最大的两栖动物之一。

它们生活在长江、珠江流域以及江苏、浙江、四川、湖南等地的水源丰富的山区溪流中。

大鲵的体型庞大,最长可达1米左右,最重可达50公斤,是世界上最大的有尾目的两栖动物之一。

大鲵是守旧的乌口蛙科两栖动物种之一,它们是典型的水生两栖动物,在水中游泳非常灵活。

大鲵的外形特征比较独特,它们的头长而大,吻部突出,眼大而圆,四肢粗短而有力,尾巴较长。

大鲵的皮肤呈黑色或黑褐色,皱纹较为明显,身体上有许多结节状的突起,使其看起来像石头一样坚固。

大鲵的头部和躯干部分有大量骨质组织形成的突起,给人以坚硬的感觉。

大鲵的四肢上还长有蹼,这使得它们在水中更加游泳得更加迅猛。

大鲵是一种肺呼吸的两栖动物,虽然它们生活在水中,但它们也需要来自空气中的氧气来维持生命活动。

大鲵的肺呼吸和皮肤呼吸都很发达,可以通过皮肤吸收水分和氧气。

大鲵和其他两栖动物不同的是,大鲵的肺被演化得非常大,使其能够在水下长时间停留而不产生窒息。

大鲵的食性主要是杂食性的,它们主要以小鱼、蝌蚪、虾、蟹等水生动物为食,同时也会捕食一些青蛙、蜥蜴等陆生动物。

在觅食的过程中,大鲵会利用自己的胃刺来抓捕猎物。

大鲵繁殖方面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大鲵是两栖动物中最早进行胎生繁殖的一种,其繁殖特点非常独特。

大鲵的交配期一般在每年的4月至5月期间,雄性大鲵在雌性大鲵的背上或脊部进行交配,然后雌性大鲵体内受精卵会在雌性大鲵的体内发育。

大鲵的怀孕期一般为11个月左右,大鲵的胎儿在雌性大鲵的体内发育,直到成熟后才会在雨季雨水的冲刷下顺着溪流流向大河,最后孵化出小鲵。

然而由于近年来大鲵的栖息地遭到破坏和乱捕乱杀等因素的影响,大鲵的数量大幅下降,甚至已经处于濒危状态。

为了保护大鲵这一珍稀的生物资源,许多科研人员和保护机构投入到了大鲵的人工繁殖中。

人工繁殖技术对于大鲵的保护至关重要。

人工繁殖技术可以模拟大鲵在自然环境下的生活条件,使其能够正常繁殖。

大鲵生物学特性及人工繁殖技术

大鲵生物学特性及人工繁殖技术

摘要大鲵是我国较为珍贵的资源,具有较高的经济和药用价值,然而大鲵资源遭受严重破坏,大鲵的人工繁殖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介绍了大鲵的生物学特性,并从亲鲵养殖环境、亲鲵选择与培育、人工授精、人工孵化、幼鲵培育、日常管理等方面总结了一套大鲵的人工繁殖技术,以期为大鲵养殖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大鲵;生物学特性;人工繁殖技术中图分类号S966.6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5739(2019)23-0209-01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大鲵生物学特性及人工繁殖技术林作昆1曾德胜2(1安徽省金寨县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局,安徽金寨237300;2金寨县胜华娃娃鱼开发有限公司)大鲵(Megalobatyachus davidianus )属两栖纲有尾目隐鳃鲵科大鲵属,俗称娃娃鱼[1]。

大鲵肉质细腻、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具有极高的药用、美食与美容及经济价值,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是世界上珍贵的两栖动物[2-3]。

大鲵主要分布在我国长江、黄河及珠江中上游支流的山溪中。

金寨县天马大鲵自然保护区位于大别山腹地,被誉为“华东地区最后一片原始森林”,是大别山大鲵最大的野生原始种群产地。

因此,研究大鲵生物学特性及人工繁殖技术,对大鲵的保护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1生物学特征1.1形态特征大鲵成体呈扁园形,分为头、躯干、四肢和尾部等4个部分[4]。

头部宽扁,口大致呈半圆形;眼小,位于头部前上侧,无眼睑,眼球可伸缩,鼻孔呈圆形位于嘴端,嘴端具有唇褶。

大鲵成体不具外鳃,用肺呼吸;体表裸露,头部背面、腹面的皮肤具有成对的疣粒;前、后肢各1对,后肢明显长于前肢,前肢具4趾、后肢具5趾,趾间有蹼,形状似蛙肢;尾短、侧扁而多肉,尾端钝圆具少数疣粒;体色多呈灰褐色或浅褐色。

1.2生活习性大鲵属变温动物,喜在水域的中下层活动。

成鲵喜清静,怕声、惧光。

幼鲵喜群居,成鲵多单独分散活动,穴居时不集群。

昼伏夜出,常在夜间觅食,发现食物后突然出击一口咬住,待食物死亡后吞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产研究大鲵的生物学特性与人工养殖技术伦 峰,潘开宇(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水产科学系,河南信阳464000)摘 要:大鲵是我国特有的濒危两栖物种,具有很高的食用、药用价值,对于科学研究具有巨大的潜在贡献。

本文对大鲵的生物学特性及人工养殖技术进行了研究,旨为这一珍稀物种的进一步保护、开发利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大鲵;生物学特性;人工养殖技术中图分类号:S96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916(2010)03-0114-03The biology characteristic and artificial cultured technology of Chinese G iant Sala m anderLUN Feng ,PAN K ai-yu(Aquatic S ci en ce Depart m en t ,X i nyang Agri cu lt u ralC ollege ,X i nyang 464000,C h i na)A bstract :Ch i nese G i ant Sala m ander (A ndrias dav i dianusB lanchard)wh i ch is endem i c to m a i n Ch i nese l and ,is an en -dange red a m phibian .It i s a va l uable spec ies fo r use as f ood ,med i c i ne and it has huge po ten ti a l contr i bution to sc i entifi c re1search .In this arti c le ,t he biology and artifi c ial cultured techno l ogy o f Ch i nese G i ant Sa l amander w ere researched to prov i de valuable i nfo r m ati on for pro tecti ng,deve l op i ng and usi ng .K ey words :Ch i nese G iant Sa l amander (A ndr i as dav i dianus B lancha rd);the b i o l og ica l character i stic ;the artifi c ial cu-ltured techno l ogy大鲵,俗称娃娃鱼,属两栖纲、有尾目、隐鳃鲵科、大鲵属,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大鲵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具有很高的食用、药用以及经济价值。

它在我国广泛分布,除新疆、西藏、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台湾未见报道外,其余省、自治区均有分布,主要产于长江、黄河及珠江中上游支流的山溪河流中,尤以四川、湖北、湖南、贵州、陕西等省为多。

常见个体重2~5kg ,体长约50~150c m,最大个体可达20kg 。

目前,大鲵成鲵的市场价格高达3000~4000元/kg [1]。

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近年来人为滥捕滥杀大鲵的现象比较严重,加之自然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导致大鲵自然资源日趋减少,已成濒危物种。

因此,对大鲵的生物学特性及人工养殖技术进行探讨和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 大鲵的生物学特性1.1 形态特征大鲵身体呈扁圆形,分头、躯干、四肢和尾四个部分,成体不具外鳃,用肺呼吸。

头部宽扁,口大略呈半圆形,犁骨及颌骨具齿,犁骨齿较发达,是捕捉食物的主要工具。

眼极小,位于头前上侧,无眼睑,眼球可伸缩。

嘴端具有唇褶,外鼻孔位于嘴端,呈圆形。

大鲵体表裸露,头部背面和腹面的皮肤具有成对的疣粒。

躯干前部两侧有纵的皮肤褶,称为颈褶,颈侧之后躯干两侧的皮肤褶,一般称为侧褶。

泄殖孔位于躯干部后端。

大鲵具有前、后肢各1对,后肢明显长于前肢,前肢具4指,后肢具5趾,肢体形状与蛙肢相似,大鲵的运动主要靠四肢来完成。

尾侧扁,约占全长的1/3,尾端钝圆或椭圆形,尾部具有极少数疣粒。

体色多呈浅褐或灰褐色,野外生活时,体色与周围环境较为一致,背面常分布黑色斑纹,腹部为灰白色[2]。

1.2 生活习性大鲵属变温动物,喜在水域的中下层活动。

成鲵喜清静,怕声惧光,一般不集群,可在0 ~38 的水中生存,适宜水温为16 ~25 。

当水温低于14收稿日期:收稿日期:2010-01-10作者简介:伦 峰(1980-),男,河北邯郸人,硕士,讲师,主要从事名特水产养殖及水产动物营养研究.114 第20卷 第3期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Vo.l 20No .32010年 9月Journa l o fX i n yang A gricultural CollegeSep .2010和高于33 时,摄食减少,行动迟钝,生长缓慢,当水温在l0 以下时开始冬眠,完全停止进食。

大鲵对水体中的溶氧和水质要求比较严格,当水中溶氧在5 m g/L以上时,水质清爽无污染,适合大鲵的生长发育。

在自然生态环境中,大鲵喜底栖生活,白天隐居在洞穴之内,夜间爬出洞穴四处觅食,常以溪流中的小鱼、小虾和其它水生动物为食。

摄食鱼类一般为麦穗鱼、嘏虎鱼、鰟鮍鱼、斗鱼、泥鳅、乌鳢以及软体动物如螺、蚌等,也掠食水生昆虫、水鼠、水蛇、蛙类等动物。

在人工养殖条件下,除了摄食各种野生鱼外,也能以一些动物尸体或内脏为食,通过驯食,也可以摄取人工配合饲料。

在自然环境条件下,如果水质好、饵料资源丰富,大鲵生长速度较快,最大个体可达10~20kg。

在人工养殖条件下,以2~5龄时的生长速度最快,尤其是2龄期,年体重增长达6.5~9.8倍,年体长增长为2.2倍[3]。

池养大鲵体重的增长明显比野外种群快,这主要与人工投饵营养较全面和水温较为适宜有关。

1.3 繁殖特性大鲵的自然性别比约为1 1,生殖方式属卵生。

一般4~5龄达性成熟,性成熟时,雄鲵腹部受到挤压能排出乳白色精液,滴入水中即可散开,雌鲵可产出念珠状长链形的带状卵,精子和卵在体外受精。

8~9月是大鲵繁殖旺季,在繁殖季节,大鲵常发出似娃娃的叫声。

受精卵孵化最适宜水温为22 ~25 ,经30~40d可孵出稚鲵,一般2~3年完成变态,4~5年达到性成熟,但人工养殖条件下可大大缩短其生长周期。

我国对大鲵的人工繁殖进行了较长时间的研究,但进展不大,到目前为止,大鲵的人工繁殖成功率较低,苗种来源仍主要以自然资源为主,所以,开展对大鲵的人工繁殖技术的研究仍是今后的重要研究课题。

2 大鲵的人工养殖技术2.1 驯养繁殖证 的获取大鲵属于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第十七条规定:驯养繁殖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应当持有许可证。

所以养殖大鲵前必须先向渔业主管部门申请获取驯养繁殖许可证。

2.2 养殖场的设计与建造根据大鲵独特的生态习性,有喜阴怕风、喜静怕惊、喜洁怕脏的特点,在养殖池设计时要考虑适于大鲵的生活习性和生长发育的生态环境。

2.2.1 场址 大鲵养殖对水的总体要求是:水源充足,无毒无害,符合渔业用水标准。

养殖池四周要求环境安静、阴凉、空气清新,以四周群山环绕、树木茂盛、人烟稀少、环境相对独立为好,另外,要求交通方便,当地鱼虾蟹或动物内脏等饵料资源丰富。

2.2.2 设计 大鲵生长发育有明显的阶段性,并有变态过程,分为幼苗阶段、幼体阶段、成体阶段、亲体阶段,必须按不同的生长阶段和不同养殖目的分池饲养。

人工养殖大鲵其养殖池须分阶段设计建造。

其养殖池面积应视大鲵规格大小而定。

幼鲵池面积1 ~10m2,成鲵池面积10~40m2或40~100m2;大鲵各阶段养殖池,其形状以长方形或椭圆形为佳,长宽比为3 2,其高度要求在所养殖大鲵其全长的2~3倍,养殖场池四周及底部应光滑,新的养殖池建成后,在放养前须反复加水浸泡1~2个月,待水泥的碱性基本消失后,才可放养鲵种。

顶部建防逃设施或加盖防逃网,在池内可设计多个洞穴,便于大鲵隐蔽躲藏,各养殖池应建造独立的排灌设施,做到水位能有效调节,排污方便。

整个养殖场应建立完善的大鲵防逃、防偷、防害设施[3]。

2.3 苗种放养为防止鲵种体表的病原微生物带人养鲵池内,放养前大鲵苗种要用1%龙胆紫药水或15~25pp m高锰酸钾进行体表消毒处理,方法是将鲵种放人药液中浸洗l5~20m i n,然后放人养殖池。

大鲵养殖放养密度视养殖大鲵规格和养殖场水源、水体、饵料等因素而定。

一般情况下,大鲵放养密度要适宜,放养过稀,浪费水源,放养过密,不利于大鲵生长,还会因互相残杀而使其受伤、生病。

放养密度一般为:苗种阶段放养密度为15~20尾/m2,成鲵阶段3~5尾/m2。

目前使用的鲵种绝大部分是从自然界中捕捉收集来的,规格大小悬殊,因此,在放养时要做好苗种的筛选工作,放养时,要求规格尽量保证整齐,个体之间不宜相差0.5倍以上[4]。

2.4 饲料和投饲方法2.4.1 饲料种类 大鲵是肉食性动物,饲养成鲵可用鲜活饵料或人工配合饵料,鲜活饵料包括鲫鱼、泥鳅、小鲤鱼、虾、蟹等,也可投喂动物内脏,鱼块等,人工配合饵料目前还在研究开发之中。

各地可根据当地饲料资源情况而决定投饵品种。

2.4.2 投饲方法2.4.2.1 定时 即根据大鲵夜间摄食特点按时投饲,同时也要根据季节、水温、水质状况适当提前或推迟。

一般投饲时间:夏天确定晚上10时,冬天为晚上8时。

2.4.2.2 定位 养成大鲵定位摄食习惯,能促进大115伦 峰,等:大鲵的生物学特性与人工养殖技术鲵集中摄食,集群摄食不但能提高大鲵的食欲,增加食量,而且还可减少饲料的流散,提高饲料效率。

2.4.2.3 定质 若投喂人工配合饲料,要保存在低温、干燥之处,成体因养殖目的不同,其饲料添加剂的添加也不同。

为了提高配合饲料蛋白质的利用率,饲料在调制中要添加油脂,一般要求添加鱼油、植物油等。

油脂的添加量随水温不同而增减,一般水温在18 ~23 时,添加鱼油和玉米油各5%,水温在14 ~17 时,油脂的添加量为5%~6%,低于12 以下时可不添加油脂。

天然饵料要求新鲜洁净,对于变质饵料绝不能投饲。

天然饵料以泥鳅、蚯蚓、鲫鱼等为理想的饲料[5]。

2.4.2.4 定量 大鲵贪食,喂食量应由少到多,循序渐进,一般按体重的10%~15%进行投喂,具体投喂时还应根据水温、天气状况、大鲵个体等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另外,在投喂饲料时,应尽量保持大鲵不受惊吓,避免其吐食。

2.5 水质与水温管理大鲵喜清水,因此要保持池水清新、清洁、肥度小、透明度高。

夏秋季节随着大鲵个体增大,摄食量增加,所产生的排泄物也会增多,极易引起水质变坏,因此,除经常清除池内残饵和排泄物外,应定期更换池水,一般每3~4d换水1次,每次换水量为池水的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