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真空开关电弧熄灭与重燃的原理与特点

合集下载

真空灭弧的工作原理

真空灭弧的工作原理

真空灭弧的工作原理真空灭弧是一种常用的电力设备,在电力系统中常用于保护电器设备和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那么,真空灭弧是如何工作的呢?真空灭弧是通过在真空环境中形成电弧,然后利用断开电流的方式来实现的。

在真空灭弧设备中,有两个主要部分:真空断路器和真空灭弧室。

让我们来看看真空断路器的工作原理。

当电路中的电流达到设定的值时,真空断路器会自动闭合,形成闭合电路。

在闭合状态下,电流可以顺利通过。

然而,当电路中的电流超过设定值时,真空断路器会自动打开,切断电流。

这是因为真空断路器内部的触点会受到电流的热量影响而膨胀,触点间的距离越来越大,最终形成断开状态。

这种自动打开和关闭的功能是真空断路器的主要特点,它能够保护电力系统免受过载和短路的影响。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真空灭弧室的工作原理。

当真空断路器打开时,电流会形成电弧。

电弧是由电流在断开的触点间跳跃产生的一种高温等离子体。

在真空灭弧室中,电弧会受到真空环境的影响,逐渐减弱并最终熄灭。

这是因为真空环境中没有气体分子,电弧无法维持。

此时,电路完全断开,电流停止流动。

真空灭弧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概括为:当电流超过设定值时,真空断路器自动打开,形成电弧;电弧在真空环境中逐渐减弱并熄灭,电路断开。

这种工作原理使得真空灭弧设备具有高效可靠的断开电流能力,能够保护电力设备和系统免受过载和短路的损害。

真空灭弧的工作原理具有以下优点:1. 高效可靠:真空断路器的自动打开和关闭功能使得灭弧过程快速而可靠,能够迅速切断电流,保护电力设备和系统的安全运行。

2. 无污染:真空灭弧室中没有气体分子,电弧熄灭后不会产生有害气体和污染物,对环境友好。

3. 长寿命:真空断路器的触点在真空环境中工作,不容易受到氧化和磨损,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4. 小巧轻便:相比其他灭弧设备,真空断路器体积小巧,重量轻,方便安装和维护。

需要注意的是,真空灭弧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限制和注意事项。

首先,真空断路器的触点在断开电流时会受到较高的电弧能量影响,可能会引起触点的损坏和磨损。

10kV真空断路器的工作原理

10kV真空断路器的工作原理

10kV真空断路器的工作原理真空断路器工作原理与其他断路器相比之是灭弧介质不同罢了,真空不存在导电介质,使电弧快速熄灭,因此该断路器的动静触头之间的间距很少。

该断路器一般用于电压等级相对低的厂用电配置中!随着电力系统的迅猛发展,10KV 真空断路器在我国已经大批量地生产和使用。

对于我们一线检修人员来说,提高对真空断路器的认识,加强维护保养,使其安全运行,成了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本文以ZW27 — 12 为例,简要说明真空断路器的原理与维修。

一、真空的绝缘特性真空具有很强的绝缘特性,在真空断路器中,气体非常稀薄,气体分子的自由行程相对较大,发生相互碰撞的几率很小,因此,碰撞游离不是真空间隙击穿的主要原因,而在高强电场作用下由电极析出的金属质点才是引起绝缘破坏的主要因素。

真空间隙中的绝缘强度不仅与间隙的大小,电场的均匀程度有关,而且受电极材料的性质及表面状况的影响较大。

真空间隙在较小的距离间隙(2—3 毫米)情况下,有比高压力空气与SF6 气体高的绝缘特性,这就是真空断路器的触头开距一般不大的原因。

电极材料对击穿电压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材料的机械强度(抗拉强度)和金属材料的熔点上。

抗拉强度和熔点越高,电极在真空下的绝缘强度越高。

实验表明,真空度越高,气体间隙的击穿电压越高,但在10-4 托以上,就基本保持不变了,所以,要保持真空灭弧室的绝缘强度,其真空度应不低于10-4托。

二、真空中电弧的形成与熄灭真空电弧和我们以前学习的气体电弧放电现象有很大的差别,气体的游离现象不是产生电弧的主要因素,真空电弧放电是在触头电极蒸发出来的金属蒸汽中形成的。

同时,开断电流的大小不同,电弧表现的特点也不同。

我们一般把它分为小电流真空电弧和大电流真空电弧。

1、小电流真空电弧触头在真空中开断时,产生电流和能量十分集聚的阴极斑点,从阴极斑点上大量地蒸发金属蒸汽,其中的金属原子和带电质点的密度都很高,电弧就在其中燃烧。

同时,弧柱内的金属蒸汽和带电质点不断地向外扩散,电极也不断的蒸发新的质点来补充。

高压真空开关电弧放电和维持电弧的主要原因和过程!

高压真空开关电弧放电和维持电弧的主要原因和过程!
二、热电子发射
当触头刚分离时,由于触头间的压力和接触点减少,使触头接触电阻迅速增大,在电极表面出现局部集中的电流,使电极上出现炽热点,阴极中的电子因此获得足够的动能逸出到空间。这种因炽热使电极表面向周围空间发射电子现象,称为热电子发射。
三、碰撞游离
从阴极表面发射出来的自由电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向阳极做加速运动,并不断地与触头间介质的中性质点碰撞。当自由电子在加速运动过程中所积累起来的动能大于中性质点的游离能(使电子释放出来的能量)时,中性质点被碰撞分离为电子和正离子,称为碰撞游离。新产生的电子和原来的电子一起向阳极做加速运动。当他们和其他中性质点碰撞时又再一次发生碰撞游离,碰撞游离连续进行的结果,将在触头间产生了大量的电子和正离子,使介质击穿,引起电弧。使触头间介质被击穿的电压称为击穿电压。
四、热游离
介质在高温作用下产生游离称为热游离。在电弧产生后,弧隙温度很高,此时在高温下的介质分子和原子的无规则热运动将更严重加剧,中性质点间也会因此碰撞而发生碰撞游离,游离出电子和正离子。
电弧稳定燃烧时,弧柱温度很高,电弧电压和弧柱的电场强度很低,碰撞游离作用减弱,此时弧柱的游离作用由热游离维持。当电弧温度很高时,一方面阴极表面发射电子,另一方面会引起金属触头熔化、蒸发,以致介质中混有金属蒸气,使弧隙电导增加,电弧将继续炽热燃烧。
高压真空开关电弧放电当通过电流的开关触头刚分离时,触头间距离很小,由于外加电压的作用,在这很小的间隙中,形成很高的电场强度(可超过1000~10000kV/cm),足以从阴极表面拉出电子,这就是高电场发射。随着触头间的距离增大,电场强度减小,高电场发射的作用将减弱。
从以上可见,阴极表面在高电场作用下发射电子,这些电子在触头间电压作用下产生碰撞游离,形成电弧。在电弧高温下阴极表面热发射及介质中的热游离,使电弧得以维持和发展。这就是电弧的形成过程。

真空断路器的工作原理

真空断路器的工作原理

真空断路器的工作原理概述:真空断路器是电力系统中常用的一种高压开关装置。

它使用真空作为绝缘介质来进行电路的切断和闭合操作。

真空断路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控制真空断路器内部的真空断口的状态来实现电流的中断和通路的闭合。

工作原理:真空断路器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三个主要步骤:真空介质的断开、真空断口间的电弧击穿和电弧的抑制。

1. 真空介质的断开:真空断路器内部有两个金属触头,当真空断路器处于闭合状态时,这两个触头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闭合的电路。

当需要切断电流时,控制系统会发送一个信号,触发设备动作。

真空断路器内部的机械机构会迅速将两个触头分离,从而切断电路。

2. 真空断口间的电弧击穿:在真空断路器触头分离的瞬间,由于电流的存在,触点间会产生一个电弧。

在空气中,电弧会受到空气的电离和冷却作用,因此电弧会很快熄灭。

但在真空中,由于没有气体分子,电弧受到的冷却作用非常有限,电弧将得以维持。

3. 电弧的抑制:为了防止电弧继续存在,真空断路器内部配备了一种特殊的结构,称为电弧室。

电弧室可以提供一个特殊形状的电场,使得电弧无法维持下去,从而迫使电弧在非常短的时间内断开。

通过这种方式,电弧被迅速熄灭,保证了电路的安全。

优点:真空断路器相比传统的空气断路器具有许多优点:1. 高绝缘性能:真空断路器使用真空作为绝缘介质,排除了空气中的气体和微小杂质,使得其具有更高的绝缘性能。

2. 出色的抗干扰能力:由于真空断路器内部没有气氛和杂质,因此其对于电弧的抑制效果更好,可以有效地抵御外部电磁波和其他电力设备的干扰。

3. 高耐久性:真空断路器内部的触点用于操作电流,不存在气体电离和氧化的问题,因此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

4. 快速的断开速度:真空断路器通过机械机构迅速切断触点,使得电路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中断,减少了电弧的持续时间,从而保护其他设备免受电弧的损害。

应用领域:真空断路器广泛应用于各种高压电力系统,包括发电厂、变电站、工厂和输配电网等。

真空断路器工作原理

真空断路器工作原理

真空断路器工作原理真空断路器是一种常用于电力系统中的电器设备,它的主要作用是在电路中断开或闭合电流。

那么,真空断路器是如何工作的呢?我们需要了解真空断路器的结构。

一个典型的真空断路器主要由真空灭弧室、触头系统、操作机构和外壳组成。

真空灭弧室是真空断路器的核心部件,它由一对可移动的触头和一个固定的触头构成,真空灭弧室内部是真空状态。

当电流通过真空断路器时,首先会进入真空灭弧室。

在正常情况下,触头之间的间隙很小,电流可以顺利通过。

但是,当电路中出现故障或需要断开电流时,触头会被操作机构分开,从而打开断路器。

接下来,让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真空断路器的工作原理。

1. 断开电流:当真空断路器需要断开电流时,操作机构会引导移动触头,使其从固定触头分离。

这样一来,电流就不再通过真空灭弧室,而是通过触头之间的间隙产生电弧。

由于真空灭弧室内部是真空状态,电弧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会被扑灭。

2. 熄灭电弧:当电弧产生时,由于真空灭弧室内部是真空状态,没有空气或其他气体存在,电弧的能量无法持续维持,很快就会耗尽。

这样,电弧就会被熄灭,电流随之中断。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真空断路器的真空灭弧室内部没有气体,电弧被熄灭的速度非常快,通常只需几毫秒。

3. 隔离电路:当电流中断后,真空断路器还具备隔离电路的功能。

也就是说,即使电流已经中断,触头之间的间隙仍然保持打开状态,电路中的设备与电源被完全隔离。

这样,维修人员就可以安全地对电路进行维修或更换设备。

除了以上的基本工作原理,真空断路器还有一些其他值得注意的特点。

真空断路器具有较高的断路能力。

由于真空灭弧室内部是真空状态,电弧被熄灭的速度非常快,因此真空断路器能够承受较高的电流和短路电流。

真空断路器的使用寿命较长。

与其他类型的断路器相比,真空断路器的触头磨损程度较小,因为在真空状态下,触头之间没有空气或其他气体,摩擦和氧化的程度较低。

真空断路器还具有较好的环境适应性。

由于真空断路器内部是真空状态,不会产生任何有害气体或污染物,因此对环境影响较小。

真空断路器工作原理

真空断路器工作原理

真空断路器工作原理
真空断路器是一种用于高压电路中的电气设备,它具有快速切断电路、可靠隔离故障和安全可靠的特点。

其工作原理是利用真空中的绝缘性能和电子发射性能,实现电路的切断和闭合。

首先,真空断路器内部包含一个真空灭弧室,该灭弧室由两个固定的触头和一个可移动的触头构成。

当电路需要断开时,电流通过触头进入真空灭弧室,在高电场作用下,电子从触头表面发射出来,形成电子云。

这些电子在电场作用下加速运动,与气体分子碰撞,产生大量电子和离子,形成等离子体。

等离子体的产生使得电流能够继续传导,同时也使得触头之间的电弧被维持。

其次,在真空断路器中,电子发射和等离子体的产生使得电弧能够持续维持,直到电流下降到一定程度时,电子和离子的再复合使得电弧熄灭。

这种熄灭过程是在真空条件下进行的,因此不会受到外部介质的影响,保证了真空断路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最后,当需要闭合电路时,移动触头向固定触头靠近,形成电子发射和等离子体的过程,使得电路能够闭合。

真空断路器的工作原理正是基于这种利用真空中的电子发射和等离子体产生来实现电路切断和闭合的原理。

总的来说,真空断路器的工作原理是基于真空中的电子发射和等离子体产生的特性,通过控制电子发射和等离子体的形成来实现电路的切断和闭合。

这种工作原理保证了真空断路器的快速切断电路、可靠隔离故障和安全可靠的特点,使得其在高压电路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高压真空断路器介绍

高压真空断路器介绍

高压真空断路器介绍一、概述高压真空断路器是一种基于真空技术的电力传输和分配系统中常用的关键设备。

它能够在高压电路中实现可靠的断开和闭合操作,保护电力设备及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本文将对高压真空断路器的原理、应用以及特点进行介绍。

二、工作原理高压真空断路器通过在断开电流的时候产生高真空状态,使得电流无法在真空中建立电弧。

它的核心部件是真空开关,由主恢复电极、固定静电极、运动机构、真空等组成。

当高压电流通过分合扳手控制的开关时,真空开关迅速分开,阻断电流。

真空中没有导电材料,能够完全消除电弧形成的条件,实现可靠的断开。

三、应用领域高压真空断路器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工矿企业、交通运输、城市建设、军工项目等领域。

具体应用包括:1. 电力系统的输配电过程中,用于隔离故障电路和预防电力设备过载。

2. 工矿企业中作为主要的开关设备,用于保护生产设备和人员安全。

3. 交通运输中用于保证供电系统的正常运行,如列车运行、隧道照明等。

4. 城市建设中用于变电所、配电室等电力设施的控制和保护。

四、特点和优势高压真空断路器相比传统的油浸式断路器和空气断路器具有以下特点和优势:1. 高压真空断路器不含油,避免了漏油、污染和火灾等安全隐患。

2. 真空开关的断开电弧时间短,断电速度快,能够快速保护电力设备,减少故障损失。

3. 真空开关可靠性高,工作寿命长,维护成本低。

4. 具有良好的抗电弧能力,能够承受电压、电流的突变和短时短路电流的冲击。

5. 体积小、重量轻,便于安装和维护,减少场地占用。

五、总结高压真空断路器作为电力系统中的重要保护设备,通过真空技术实现了可靠的电流断开和闭合。

在电力系统、工矿企业、交通运输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具有高可靠性、长寿命、环保安全等优势。

随着电力技术的发展,高压真空断路器的性能和应用领域还将不断扩展,为电力传输和分配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发挥着重要作用。

真空灭弧室工作原理

真空灭弧室工作原理

真空灭弧室工作原理
真空灭弧室是一种利用真空环境来消除电弧的设备。

其工作原理如下:
1. 真空环境:真空灭弧室内部的空气被抽空,形成低压或高真空环境。

真空环境可以有效地隔离气体分子之间的电离和集中电荷的移动,减少或消除电弧的形成。

2. 弧气生成:当高电压出现时,电极之间的空气可能会发生电离,生成电弧。

电弧产生的主要过程包括电离、电子和离子的碰撞、电子和离子的再复合等。

3. 真空灭弧:在真空环境下,电离程度较低,电子和离子之间的碰撞频率较小。

由于气体分子密度减小,以及电离和复合反应的限制,电弧的发展得到抑制。

4. 弧气排除:在真空灭弧室内部设有排气系统,可将产生的较少数量的气体排出。

通过排气系统,将电弧产生过程中生成的气体以及复合过程中释放的热能排出,使真空环境得到维持。

5. 安全措施:真空灭弧室还配备了其他安全措施,如绝缘材料、电弧传感器等,以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

总之,真空灭弧室通过将电弧产生环境设置为真空,降低电离程度和气体密度,限制电子和离子的碰撞和复合,从而有效地消除电弧的形成。

这种工作原理使得真空灭弧室在高压、高电流的电力系统中,能够快速灭除电弧并保护设备的安全。

真空断路器灭弧原理

真空断路器灭弧原理

真空断路器灭弧原理
真空断路器是一种利用真空介质进行灭弧的高压电气设备。

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在断开电路时,电流经过真空断路器的电触头和固定触头之间的狭缝,瞬间产生电弧。

在真空断路器的灭弧室内,电弧会被抑制和熄灭,从而实现对电路的断开。

真空断路器的灭弧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电离与湮灭:当电流经过狭缝时,由于电离作用,空气分子中的电子被剥离,形成离子。

这些离子与电子的碰撞使得电离区中形成高浓度的离子,并产生热电离。

当电流下降到零时,热电离也相应降低,离子会重新复合成分子,电弧被湮灭。

2.电弧延伸抑制:真空断路器采用可移动触头和固定触头,电弧在两者之间形成。

由于真空中的缺气状态,离子迁移速度较慢,使得电弧的速度得到限制。

此外,真空断路器的电弧容纳室形状设计合理,有助于抑制电弧的延伸。

3.电弧冷却:在真空断路器的灭弧室内,采用冷却结构来控制电弧的温度。

通过冷却结构产生的气流,可以将电弧的热量迅速带走,有效地降低了电弧的温度。

4.电弧能量消耗:真空断路器中采用了特殊的材料和结构,能够消耗电弧所带有的能量,从而降低电弧的能量水平。

这种消耗主要通过电弧在材料上的化学和物理反应来实现。

通过以上灭弧原理的综合作用,真空断路器可以可靠地实现对
高压电路的断开,并且有效地灭掉电弧。

这使得真空断路器成为了一种重要的高压开关设备,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真空灭弧室原理

真空灭弧室原理

真空灭弧室原理一、引言真空灭弧室是一种用于高压开关设备中的重要装置,其主要作用是在开关操作过程中,有效地灭除电弧并保证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

本文将介绍真空灭弧室的原理和工作过程。

二、真空灭弧室的原理真空灭弧室的原理基于真空状态下电弧无法维持的特性。

在真空中,由于缺乏气体分子进行离子化和电子的再组合,电弧无法持续存在,从而实现了有效的灭弧。

三、真空灭弧室的结构真空灭弧室通常由灭弧室主体、灭弧室触头和灭弧室导电触头等组成。

灭弧室主体是一个密封的容器,内部充满高真空。

灭弧室触头和导电触头则是用于断开和接通电路的关键部件。

四、真空灭弧室的工作过程1. 断开过程:当开关需要断开电路时,灭弧室触头会迅速分离,电流在触点间形成电弧。

在真空环境下,电弧无法得到维持,随着触点间距的增大,电弧被迅速熄灭。

2. 熄灭过程:当电弧熄灭后,灭弧室主体内部的真空环境能够迅速吸收和散热电弧释放的能量,确保电弧不会重新点燃。

同时,灭弧室导电触头会保持导电状态,以确保电路的正常通断。

3. 接通过程:当需要接通电路时,灭弧室触头会迅速闭合,以确保电流能够正常流动。

在闭合过程中,灭弧室的导电触头能够保持稳定的导电状态,确保电路通畅。

五、真空灭弧室的优势相比其他灭弧装置,真空灭弧室具有以下优势:1. 高灭弧能力:真空环境下,电弧能够迅速熄灭,确保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

2. 高绝缘性能:真空灭弧室可以提供较高的绝缘水平,有效预防绝缘击穿。

3. 长寿命:真空灭弧室的主要部件采用高品质材料制造,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4. 低维护成本:真空灭弧室无需额外的维护和保养,降低了使用成本。

六、真空灭弧室的应用真空灭弧室广泛应用于高压开关设备中,如变压器、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等。

其可靠的灭弧性能和高绝缘水平保证了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

七、总结真空灭弧室利用真空环境下电弧无法维持的原理,通过迅速熄灭电弧保证了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

其优势包括高灭弧能力、高绝缘性能、长寿命和低维护成本。

真空断路器灭弧原理

真空断路器灭弧原理

真空断路器灭弧原理真空断路器是一种常见的高压电器设备,用于在高压电路中进行开关和控制。

在电路中,真空断路器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灭弧,也就是在开关过程中消除电弧,以确保电路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那么,真空断路器的灭弧原理是什么呢?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电弧的形成原理。

当真空断路器中的触头打开或关闭时,由于电流的存在,可能会产生电弧。

电弧是一种电流在空气或其他介质中跳跃的现象,会产生高温和能量,对设备和人员造成危险。

因此,灭弧是真空断路器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真空断路器的灭弧原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采用真空介质,二是采用灭弧装置。

首先,真空断路器内部采用了真空介质,这是为了消除电弧的环境。

在真空状态下,电流无法在断路器内部形成电弧,因为真空中没有气体分子,无法支撑电流的跳跃。

因此,真空断路器能够有效地阻止电弧的形成和传播。

其次,真空断路器还配备了灭弧装置,用于在电流开关过程中快速消除电弧。

灭弧装置一般采用磁场控制、气体压力控制或液体喷射等方式来实现。

在触头分离时,灭弧装置会迅速产生强烈的磁场或气体流动,将电弧强制拉长并冷却,最终将电弧熄灭。

这样,即使在真空状态下,如果电弧产生,灭弧装置也能够及时有效地将其消除,确保电路的安全和稳定。

总的来说,真空断路器的灭弧原理是通过采用真空介质和配备灭弧装置来实现的。

真空介质能够阻止电弧的形成,而灭弧装置则能够在必要时迅速消除电弧,确保电路的正常运行。

这种灭弧原理不仅能够提高真空断路器的性能和可靠性,还能够保护电路和设备,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综上所述,真空断路器的灭弧原理是基于真空介质和灭弧装置的配合,通过阻止电弧的形成和快速消除电弧来确保电路的安全运行。

这种原理的应用使得真空断路器成为了电力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设备,为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重要保障。

高压真空断路器工作原理

高压真空断路器工作原理

高压真空断路器工作原理高压真空断路器是一种用于高压电路中的重要设备,其主要作用是在电路中断开或接通电流。

它采用真空作为灭弧介质,具有灭弧性能好、维护简单、寿命长等优点,因此在电力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高压真空断路器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灭弧原理、触头系统、操作机构和控制系统等几个方面。

首先,我们来看高压真空断路器的灭弧原理。

在断路器中,当触头分离时,电流会在触点间形成电弧。

而在真空断路器中,通过在真空环境中分离触点,可以使电流在瞬间断开,从而消除电弧。

这是因为真空环境中没有气体分子,电弧无法维持,因此可以实现快速、可靠的灭弧。

其次,触头系统是高压真空断路器中的关键部件。

触头系统包括动触头和静触头,它们通过操作机构实现分合闸动作。

在分闸时,动触头和静触头分离,形成电弧;在合闸时,动触头和静触头接触,闭合电路。

触头系统的设计和制造对断路器的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除了触头系统,操作机构也是高压真空断路器的重要组成部分。

操作机构通过控制电磁铁或驱动机构,实现对触头系统的动作。

操作机构的设计要求动作可靠、速度快、操作力小,以确保断路器在各种工况下都能可靠工作。

最后,控制系统是高压真空断路器的智能核心。

控制系统通过监测电流、电压和环境温度等参数,实现对断路器的保护和控制。

在电网故障时,控制系统可以实现自动断开电路,保护电网和设备的安全运行。

综上所述,高压真空断路器的工作原理涉及灭弧原理、触头系统、操作机构和控制系统等多个方面。

它通过灭弧原理和各个部件的协调配合,实现对高压电路的可靠控制和保护,是电力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设备。

真空高压负荷开关的灭弧原理

真空高压负荷开关的灭弧原理

真空高压负荷开关的灭弧原理
真空开关的灭弧原理是:同任何一种高压开关一样,熄灭电弧都要靠灭弧室。

灭弧室是高压开关的心脏。

当开关的动触头和静触头分开的时候,在高电场的作用下,触头四周的介质粒子发生电离、热游离、碰撞游离,从而产生电弧。

假如动、静触头处于肯定真空之中,当触头开断时由于没有任何物质存在,也就不会产生电弧,电路就很简单分断了。

但是肯定真空是不存在的,人们只能制造出相当高的真空度。

真空开关的灭弧室的真空度已作到1.3×10-2~1.3×10-4Pa(10-4~10-6mm汞柱)以上,在这种高真空中,电弧所产生的微量离子和金属蒸汽会极快地集中,从而受到剧烈的冷却作用,一旦电流过零熄弧后,真空间隙介电强度恢复速度也极快,从而使电弧不再重燃。

这就是真空开关利用高真空来熄灭电弧并维持极间绝缘的基本原理。

高压负荷开关是一种功能介于高压断路器和高压隔离开关之间的电器,高压负荷开关常与高压熔断器串联协作使用;用于掌握电力变压器。

高压负荷开关具有简洁的灭弧装置,由于能通断肯定的负荷电流和过负荷电流。

但是它不能断开短路电流,所以它一般与高压熔断器串联使用,借助熔断器来进行短路爱护。

--利用分闸时主轴带动活塞压缩空气,使压缩了的空气由喷嘴中高速喷出而吹灭电弧的;---有整套灭弧装置的灭弧管构成。

(真空管)
1。

真空断路器的灭弧原理

真空断路器的灭弧原理

真空断路器的灭弧原理
真空断路器是一种用于负荷开关和过载保护的电气设备,其灭弧原理是利用真空中的电场强大和电子流受阻的特性来实现。

当电流达到断路器额定电流时,断路器内部的触头会分离,形成电弧。

这个电弧是由电流引起的气体电离所产生的等离子体。

而真空断路器则利用其内部恒定的真空环境来扑灭这个电弧。

真空环境可以有效地抑制电弧的传播,因为真空中没有气体,气体中的离子无法传导电流。

当电流通过电弧产生的等离子体时,真空断路器内部的电场加速这些离子,使它们与断路器内壁碰撞。

这种碰撞会将离子的能量转化为热能,并吸收电弧的能量,从而将电弧灭掉。

由于真空断路器的灭弧过程没有其他介质参与,因此其灭弧速度非常快,可以在几微秒内完成。

同时,真空断路器的灭弧过程不产生有害的气体和灰尘,因此具有良好的环境适应性和可靠性。

总之,真空断路器利用真空环境的特性来灭弧,通过电场和碰撞来吸收电弧的能量,从而实现负荷开关和过载保护的功能。

真空断路器灭弧原理

真空断路器灭弧原理

真空断路器灭弧原理真空断路器是一种重要的高压电器设备,其作用是在电路中断开或接通电流。

而在断开电路时,真空断路器需要保证灭弧性能,以防止电弧对设备和人员造成危害。

因此,了解真空断路器的灭弧原理对于电气工程领域的专业人士来说至关重要。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真空断路器的结构。

真空断路器由固定触头、动触头、真空瓶、操作机构等部件组成。

在正常情况下,固定触头和动触头之间的间隙内是真空状态。

当需要断开电路时,操作机构会使动触头与固定触头分离,导致在两触头之间形成电弧。

接下来,让我们来探讨真空断路器的灭弧原理。

在电流断开的瞬间,电弧会在两触头之间产生。

而真空断路器的灭弧原理就是利用真空介质来灭弧。

当电弧在真空状态下产生时,由于真空的绝缘性能极好,电弧会迅速冷却并熄灭,从而实现对电路的可靠断开。

此外,真空断路器的灭弧原理还涉及到电磁场的作用。

在电弧产生的同时,真空断路器内部会形成一个电磁场,这个电磁场会对电弧产生作用,从而加速电弧的冷却和熄灭。

这种电磁场的作用对于提高真空断路器的灭弧性能至关重要。

除了以上所述的灭弧原理,真空断路器的设计和制造也对其灭弧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例如,真空断路器的触头材料、结构设计、操作机构的灵活性等都会直接影响其灭弧性能。

因此,在实际工程中,需要根据具体的使用场景和要求选择合适的真空断路器产品。

总的来说,真空断路器的灭弧原理是基于真空介质的绝缘性能和电磁场的作用来实现对电弧的可靠灭除。

通过深入理解真空断路器的灭弧原理,可以更好地应用和维护这一重要的电器设备,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希望本文所述内容对您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真空断路器灭弧原理

真空断路器灭弧原理

真空断路器灭弧原理真空断路器是利用真空(真空度为10-4mm汞柱以下)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和耐弧性能等特点,将断路器触头部分安装在真空的外壳内而制成的断路器。

真空断路器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噪音小、易安装、维护便利等优点。

尤其适用于频繁操作的电路中。

真空灭弧室中电弧的点燃是由于真空断路器刚分瞬间,触头表面蒸发金属蒸汽,并被游离而形成电弧造成的。

真空灭弧室中电弧弧柱压差很大,质量密度差也很大,因而弧柱的金属蒸汽(带电质点)将快速向触头外集中,加剧了去游离作用,加上电弧弧柱被拉长、拉细,从而得到更好的冷却,电弧快速熄灭,介质绝缘强度很快得到恢复,从而阻挡电弧在沟通电流自然过零后重燃。

真空灭弧室是真空断路器的灭弧和绝缘部件。

主要有动触头、静触头、动端跑弧面、动端法兰、静端法兰、瓷柱、不锈钢支撑法兰、屏蔽罩、动静导电杆、玻壳和波纹管等,经过清洗由玻璃封装、真空焊、亚弧焊、排气等工艺程序处理后封装而成。

各主要零部件均密封在玻壳中,玻壳不仅通过动静法兰起到密封作用,还能起到绝缘作用。

波纹管系一动态密封的弹性元件,通过真空灭弧室在操动机构的作用下可完成分合闸动作,而又不会破坏其真空度。

真空灭弧室制造成一个整体,不能拆装,损坏后应整体更换。

真空电弧的熄灭是基于利用高真空介质(一般为压强低于10-4mm汞柱的淡薄气体)的绝缘强度及在这种气体中的电弧生成物(带电粒子和金属蒸汽)具有极高的集中速度,在电弧电流过零后,触头间隙的介质强度可以快速恢复起来的原理而实现的。

燃弧过程中的金属蒸汽和带电粒子在剧烈的集中中为屏蔽罩所冷凝,带三条阿基米德螺旋槽的跑弧面使电弧电流在其流经路线上的触头间产生一个横向磁场,这时电弧电流在主触头上沿切线方向快速移动,从而降低了主触头表面的温度,削减了主触头的烧损,稳定了断路器的开断性能,提高了断路器的寿命。

真空断路器灭弧原理和方法详解-民熔

真空断路器灭弧原理和方法详解-民熔

真空断路器灭弧原理和方法-民熔真空断路器,系三相交流50Hz额定电压为12KV的电力系统的户内开关设备,民熔真空断路器作为电网设备、工矿企业动力设备的保护和控制单元。

适用于要求在额定工作电流下的频繁操作,或多交开断短路电流的场所。

灭弧是断路器的一个重要应用之一,由于电弧不仅会对设备线路造成破坏,甚至还会影响人身安全。

从而灭弧是什么有必要的,一般情况下的灭弧的常用方法有四种,包括机械灭弧,磁吹灭弧等。

本文中我说明下灭弧的常用方法和一些常见断路器的灭弧原理。

首先讨论下现在常用的灭弧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种:1、机械灭弧:通过极限装置将电弧迅速拉长。

这种方法多用于开关电器中。

2、磁吹灭弧:在一个与触头串联的磁吹线圈产生的磁场作用下,电弧受电磁力的作用而拉长,被吹入有固体介质构成的灭弧罩内,与固体介质相接触,电弧被冷却而熄灭。

3、窄缝(纵缝)灭弧法:在电弧所形成的磁场电动力的作用下,可使电弧拉长并进入灭弧罩的窄(纵)缝中,几条纵缝可将电弧分割成数段并且与固体介质相接触,电弧便迅速熄灭。

这种结构多用于交流接触器上。

4、栅片灭弧法:当触头分开时,产生的电弧在电动力的作用下被推入一组金属栅片中而被分割成数段,彼此绝缘的金属栅片的每一片都相当于一个电极,因此就有许多个阴阳极压降。

对交流电弧来说,近阴极处,在电弧过零时就会出现一个150V~250V的介质强度,使电弧无法继续维持而熄灭。

由于栅片灭弧效应时要比直流时强得多,所以交流电器常常采用栅片灭弧。

这些方法是主要针对一些低压断路器的,要了解采用这些方法的原因,就必须明确断路器灭弧的原理,下面针对一些常用的断路器讨论。

真空断路器灭弧原理在真空断路器分断瞬间,由于两触头间的电容存在,使触头间绝缘击穿,产生真空电弧。

由于触头形状和结构的原因,使得真空电弧柱迅速向弧柱体外的真空区域扩散。

当被分断的电流接近零时,触头间电弧的温度和压力急剧下降,使电弧不能继续维持而熄灭。

电弧熄灭后的几μs内,两触头间的真空间隙耐压水平迅速恢复。

真空断路器的灭弧原理

真空断路器的灭弧原理

∙2009-08-13 09:03:42 标签Tag:∙1035人阅读真空断路器应用真空作为绝缘和灭弧介质。

断路器开断时,电弧在真空灭弧室触头材料所产生的金属蒸气中燃烧,简称为真空电弧。

当开断真空电弧时,由于弧柱内外的压力与密度差别都很大,所以弧柱内的金属蒸气与带电质点会不断向外扩散。

弧柱内部处在一面向外扩散,一面处于电极不断蒸发出新质点的动态平衡中。

随着电流减小,金属蒸气密度与带电质点的密度都下降,最后在电流接近零点时消失,电弧随之熄火。

此时,弧柱残余的质点继续向外扩散,断口间的介质绝缘强度迅速恢复,只要介质绝缘强度的恢复速度大于电压恢复上升速度,电弧最终熄火。

真空灭弧室科技名词定义中文名称:真空灭弧室英文名称:vacuum interrupter,vacuum arc-extinguishing tube其他名称:真空灭弧管定义:用真空做灭弧介质的灭弧室。

所属学科:(一级学科);(二级学科)本内容由审定公布百科名片玻璃真空灭弧室真空灭弧室,又名真空开关管,是中高压电力开关的核心部件,其主要作用是,通过管内真空优良的绝缘性使中高压电路切断电源后能迅速熄弧并抑制电流,避免事故和意外的发生,主要应用于电力的输配电控制系统,还应用于冶金、矿山、石油、化工、铁路、广播、通讯、工业高频加热等配电系统。

具有节能、节材、防火、防爆、体积小、寿命长、维护费用低、运行可靠和无污染等特点。

真空灭弧室从用途上又分为用灭弧室和用灭弧室,断路器灭弧室主要用于电力部门中的和电网设施,负荷开关用灭弧室主要用于的终端用户。

结构形式主要由气密绝缘外壳、导电回路、屏蔽系统、波纹管等部分组成陶瓷外壳真空灭弧室陶瓷外壳真空灭弧室。

1、气密绝缘系统由玻璃或陶瓷制成的气密绝缘外壳、动端盖板、定端盖板,不锈钢波纹管组成了气密绝缘系统。

为了保证玻璃、陶瓷与金属之间有良好的气密性,除了封接时要有严格的操作工艺外,还要求材料本身的透气性尽量小和内部放气量限制到极小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压真空开关电弧熄灭与重燃的原理与特点!
高压真空开关电弧熄灭与重燃的原理与特点
游离是在外加电压和电弧电流作用下,电子和离子不断产生的过程,也就是电弧的产生和维持的过程。

与此同时,在弧柱中还存在着电子和离子消失(减少)的过程,使电弧电流减少,以致使电弧熄灭,称为去游离。

在稳定燃烧的电弧中,这两个过程处于动态平衡。

如果游离现象大于去游离现象,电弧将继续炽热燃烧;如果去游离大于游离,电弧越来越弱,最后熄灭。

因此使去游离大于游离就是电弧熄灭的基本原理。

一、去游离的方式主要是复合与扩散
(1)复合
弧隙中带正电或带负电的质点,在运动中彼此结合形成中性质点的过程,称为复合。

电子的运动速度约为离子运行速度的1000倍,因此,电子和离子的直接复合可能性很小。

但是,电子在碰撞时先附着在中性质点上形成负离子,然后与运动速度大致相等的正离子相互吸引、接触而形成中性质点(中性分子)。

复合过程的快慢,主要决定于离子运动的速度。

使弧柱场强减小,降
低电弧温度,增大气体压力,升高气体密度等,均可减小离子运动速度,增加离子间接触机会,加强复合。

(2)扩散
扩散是弧柱中的自由电子及正离子由于热运动从弧柱内逸出进入周围介质的一种现象。

电弧中的高温自由电子和正离子由密集的空间向周围密度小、温度低的介质扩散,并与介质中带异性电的质点结合,形成中性分子。

电弧与周围介质温度差以及离子浓度差愈大,扩散作用愈强。

采用冷的、新鲜的、未游离的气体吹动电弧,可使电弧在周围介质中移动,加强与新鲜介质接触,一方面带走电弧的热量,另一方面增大电弧与周围介质的温差,加强扩散,有利于灭弧。

电弧熄灭与否,取决于游离与去游离两个因素作用的结果。

当弧柱中去游离大于游离时,电弧中离子减小,电弧电阻增加,电流减小,最后电弧趋于熄灭。

二、交流电弧的熄灭
交流电流每半个周期经过一次零值。

此时,电源停止向弧隙输入能量,而弧隙由于不断散出热量,温度下降,热游离作用迅速减弱,电弧暂时熄灭。

但是由于弧隙的温度很高,热游离尚在继续,在弧隙电压的作用下,弧隙仍有电流通过,电源仍向弧隙输入能量,使弧隙温度升高,热游离加强。

若输入能量大于散出能量,即弧隙中游离过程大于去游离过程,电弧将重燃。

这种由于热游离而引起电弧的重燃称热击穿。

反之,如果电
流过零后,输入能量小于散出能量,弧隙温度将继续下降,热游离基本停止,弧隙由导电状态向介质状态转变,电弧即熄灭。

电流过零时,电弧暂时熄灭,
但弧隙介质绝缘能力要恢复到正常情况需要一定时间,称为介质强度恢复过程。

在此过程中,弧隙所承受而不致使弧隙击穿重燃的临界电压称为介质的击穿电压uj(t)。

与此同时,弧隙电压由熄弧电压,经一定时间,逐渐恢复到电源电压,这是弧隙电压的恢复过程。

随着电压的升高,游离因素加强,可能引起间隙再击穿,称为电击穿,电弧重燃。

交流电流过零后,电弧熄灭是否会重熄,取决于介质强度恢复过程与弧隙电压恢复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

只要电流过零后,弧隙的介质击穿电压uj永远大于弧隙恢复电压uhf,弧隙不被击穿,电弧即熄灭。

否则,电弧将重燃,因此交流电弧的熄灭条件是:电流自然过零后,弧隙介质强度恢复曲线高于电压恢复曲线,uj(t)>uhf(t)。

得福电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