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前的病毒史
电脑病毒发展历史
电脑病毒发展历史在世界电脑发展史上,电脑病毒有着很大的变化,以及发展史,下面由店铺给你做出详细的介绍!希望对你有帮助!电脑病毒发展史:1、最初"计算机病毒"这一概念的提出可追溯到七十年代美国作家雷恩出版的《P1的青春》一书,书中构思了一种能够自我复制,利用通信进行传播的计算机程序,并称之为计算机病毒。
2、贝尔实验室的三位年轻程序员也受到冯?诺依曼理论的启发,发明了"磁芯大战"游戏。
3、1983 年 11月,在一次国际计算机安全学术会议上,美国学者科恩第一次明确提出计算机病毒的概念,并进行了演示。
4、世界上公认的第一个在个人电脑上广泛流行的病毒是1986年初诞生的大脑(C-Brain)病毒,编写该病毒的是一对巴基斯坦兄弟,两兄弟经营着一家电脑公司,以出售自己编制的电脑软件为生。
当时,由于当地盗版软件猖獗,为了防止软件被任意非法拷贝,也为了追踪到底有多少人在非法使用他们的软件,于是在1986年年初,他们编写了"大脑(Brain)"病毒,又被称为"巴基斯坦"病毒。
该病毒运行在DOS 操作系统下,通过软盘传播,只在盗拷软件时才发作,发作时将盗拷者的硬盘剩余空间吃掉。
5、1988年11月美国国防部的军用计算机网络遭受莫里斯病毒袭击,致使美国Internet网络上6000多计算机感染,直接经济损失9600万美元。
莫里斯病毒是由康乃尔大学23岁的罗特?莫里斯制作。
后来出现的各类蠕虫,都是仿造了莫里斯蠕虫,以至于人们将该病毒的编制者莫里斯称为"蠕虫之父"。
6、1999年Happy99、美丽杀手(Melissa)等完全通过Internet 传播的病毒的出现标志着Internet病毒将成为病毒新的增长点。
其特点就是利用Internet的优势,快速进行大规模的传播,从而使病毒在极短的时间内遍布全球。
7、CIH病毒是继DOS病毒的第四类新型病毒,CIH这三个字母曾经代表着灾难。
病毒发展历史
病毒发展历史电脑病毒的概念其实源起相当早,在第一部商用电脑出现之前好几年时,电脑的先驱者冯·诺伊曼(John V on Neumann)在他的一篇论文《复杂自动装置的理论及组识的进行》里,已经勾勒出病毒程序的蓝图。
不过在当时,绝大部分的电脑专家都无法想像会有这种能自我繁殖的程序。
1975年,美国科普作家约翰·布鲁勒尔(John Brunner)写了一本名为《震荡波骑士》(Shock Wave Rider)的书,该书第一次描写了在信息社会中,计算机作为正义和邪恶双方斗争的工具的故事,成为当年最佳畅销书之一。
1977年夏天,托马斯·捷·瑞安(Thomas.J.Ryan)的科幻小说《P-1的春天》(The Adolescence of P-1)成为美国的畅销书,作者在这本书中描写了一种可以在计算机中互相传染的病毒,病毒最后控制了7,000 台计算机,造成了一场灾难。
虚拟科幻小说世界中的东西,在几年后终于逐渐开始成为电脑使用者的噩梦。
而差不多在同一时间,美国著名的A T&T贝尔实验室中,三个年轻人在工作之余,很无聊的玩起一种游戏:彼此撰写出能够吃掉别人程序的程序来互相作战。
这个叫做"磁芯大战"(core war)的游戏,进一步将电脑病毒"感染性"的概念体现出来。
1983年11月3日,一位南加州大学的学生弗雷德·科恩(Fred Cohen)在UNIX系统下,写了一个会引起系统死机的程序,但是这个程序并未引起一些教授的注意与认同。
科恩为了证明其理论而将这些程序以论文发表,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震撼。
科恩的程序,让电脑病毒具备破坏性的概念具体成形。
不过,这种具备感染与破坏性的程序被真正称之为"病毒",则是在两年后的一本《科学美国人》的月刊中。
一位叫作杜特尼(A.K.Dewdney)的专栏作家在讨论"磁芯大战"与苹果II型电脑时,开始把这种程序称之为病毒。
计算机病毒的历史
计算机病毒的历史计算机病毒的形成有着悠久的历史,并还在不断地发展。
下面我们来回顾计算机病毒的产生和发展的历史。
计算机刚刚诞生,就有了计算机病毒的概念。
1949年,计算机之父冯·诺依曼在《复杂自动机组织论》中便定义了计算机病毒的概念--即一种"能够实际复制自身的自动机"。
1960年,美国的约翰·康维在编写"生命游戏"程序时,首先实现了程序自我复制技术。
他的游戏程序运行时,在屏幕上有许多"生命元素"图案在运动变化。
这些元素过于拥挤时,会因缺少生存空间而死亡。
如果元素过于稀疏会由于相互隔绝失去生命支持系统,也会死亡。
只有处于合适环境的元素才非常活跃,它们能够自我复制并进行传播。
贝尔实验室的三位年轻程序员也受到冯·诺依曼理论的启发,发明了"磁心大战"游戏。
玩这个游戏的两个人编制许多能自身复制、并可保存在磁心存储器中的程序,然后发出信号。
双方的程序在指令控制下就会竭力去消灭对方的程序。
在预定的时间内,谁的程序繁殖得多,谁就得胜。
这种有趣的游戏很快就传播到其他计算机中心。
由于这种程序与生物医学上的"计算机病毒"同样具有传染和破坏的特性,所以后来就把这种具有自我复制和破坏机理的程序称为计算机病毒。
1、国外情况概述80年代起,IBM公司的PC系列微机因为性能优良,价格便宜逐渐成为世界微型计算机市场上的主要机型。
但是由于IBM PC系列微型计算机自身的弱点,尤其是DOS操作系统的开放性,给计算机病毒的制造者提供了可乘之机。
因此,装有DOS操作系统的微型计算机成为病毒攻击的主要对象。
1983年出现了研究性计算机病毒报告。
1987年,世界各地的计算机用户几乎同时发现了形形色色的计算机病毒,如大麻、IBM圣诞树、黑色星期五等等。
面对计算机病毒的突然袭击,众多计算机用户甚至专业人员都惊慌失措。
计算机病毒发展史(精)
Page
5
计算机病毒的发展趋势
LOGO
在病毒的发展史上,病毒的出现是有规律的,一般情况下一种新的病毒技术出现 后,病毒迅速发展,接着反病毒技术的发展会抑制其流传。同时,操作系统进行 升级时,病毒也会调整为新的方式,产生新的病毒技术。总的说来,病毒可以分 为以下几个发展阶段: 1.DOS引导阶段
定义
核心大战是个笼统的名称,事实上还可细分成好几种,麦基尔罗伊所写 的叫“达尔文”这包含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意思。它的游戏规则跟以 上所描述的最接近,双方以汇编语言(Assembly Language)各编一组再生程序, 叫有机体(organism),这两个“有机体”在电脑里争斗不休,直到一方把另一 方杀掉而取代之,便算分出胜负。在比赛时 Morris经常击败对手。
Page
9
病毒的演化及发展过程
LOGO
当前电脑病毒的最新发展趋势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1.病毒在演化 任何程序和病毒都一样,不可能十全十美,所以一些人还在修改以 前的病毒,使其功能更完善,病毒在不断的演化,使杀毒软件更难检测。 2.千奇百怪病毒出现 现在操作系统很多,因此,病毒也瞄准了很多其他平台,不再仅 仅局限于Microsoft Windows平台了。 3.越来越隐蔽 一些新病毒变得越来越隐蔽,同时新型电脑病毒也越来越多,更多 的病毒采用复杂的密码技术,在感染宿主程序时,病毒用随机的算法对病毒 程序加密,然后放入宿主程序中,由于随机数算法的结果多达天文数字,所 以,放入宿主程序中的病毒程序每次都不相同。这样,同一种病毒,具有多 种形态,每一次感染,病毒的面貌都不相同,犹如一个人能够“变脸”一样, 检测和杀除这种病毒非常困难。同时,制造病毒和查杀病毒永远是一对矛盾, 既然杀毒软件是杀病毒的,而就有人却在搞专门破坏杀病毒软件的病毒,一 是可以避过杀病毒软件,二是可以修改杀病毒软件,使其杀毒功能改变。因 此,反病毒还需要很多专家的努力!
第一个通过互联网传播的病毒:莫里斯蠕虫
龙源期刊网 第一个通过互联网传播的病毒:莫里斯蠕虫作者:来源:《学生导报·中职周刊》2017年第20期出生年月:1988年11月2日出生地:美国病毒作者:罗特·莫里斯出生原因:证明网络有漏洞发作现象:自我复制,通过网络自动传播1988年11月2日晚上7时许,美国康奈尔大学的学生羅伯特·莫里斯像平常一样按下了电脑的回车键,与往常不同的只是这一次他在网络上释放了一个“蠕虫”程序。
这个程序只有99行,利用了Unix系统中的缺点,用Finger命令查联机用户名单,然后破译用户口令,用Mail系统复制、传播本身的源程序,再编译生成代码。
在莫里斯看来,这只是一个检验网络安全的无害计划。
但他根本没想过,这个小小的举动几乎颠覆了整个互联网。
当莫里斯在餐厅里狼吞虎咽的时候,病毒正在大量繁殖,成千上万的机器越来越慢,最后陷于瘫痪。
这就是著名的“莫里斯蠕虫”事件,也是人类第一次感受到计算机病毒的切肤之痛。
据调查,该事件波及的电脑超过了当时所有联网电脑的10%,损失近1亿美元。
这个计算机病毒是历史上第一个通过Internet传播的计算机病毒,它震动了年轻的互联网。
当时,互联网上只有10万台计算机,而且多数是用于工作,网络管理员很少采取防护措施,那时候也没有防火墙这种东西。
蠕虫病毒的风波之后,人们对计算机安全更为在意了,从而导致了计算机安全行业的兴起。
该病毒的设计者莫里斯也因此被判3年缓刑,罚款1万美元,还被命令进行400小时的社区服务,成为历史上第一个因为制造计算机病毒受到法律惩罚的人,从而揭开了世界上通过法律手段来解决计算机病毒问题的新一页。
【相关竞答】1.比特币是_______。
电脑病毒的发展史
电脑病毒的发展史电脑病毒最初的历史,可以追溯至一九八二年。
当时,电脑病毒这个名词还未正式被定义。
下面就由小编给大家说说电脑病毒的发展史吧!电脑病毒的发展史电脑病毒最初的历史,可以追溯至一九八二年。
当时,电脑病毒这个名词还未正式被定义。
该年,Rich Skerta 撰写了一个名为"Elk Cloner"的电脑程式,使其成为了电脑病毒史上第一种感染个人电脑(Apple II )的电脑病毒,它以软磁碟作传播媒介,破坏程度可说是相当轻微,受感染电脑只会在萤光幕上显示一段小小的诗句:"It will get on all your disksIt will infiltrate your chipsYes it's Cloner!It will stick to you like glueIt will modify ram tooSend in the Cloner!"1984 ―电脑病毒正式被定义Fred Cohen于一九八四发表了一篇名为"电脑病毒―理论与实验(Computer Viruses ―Theory and Experiments)"的文章,当中除了为"电脑病毒"一词下了明确的定义外,也描述了他与其他专家对电脑病毒研究的实验成果。
1986 ―首种广泛传播于MS-DOS 个人电脑系统的电脑病毒首宗恶意并广泛传播的电脑病毒始于一九八六年,该种电脑病毒名为"脑(Brain) ",由两位巴基斯坦籍的兄弟所编写,能破坏电脑的起动区(boot-sector),亦被视为第一只能透过自我隐藏来逃避侦测的病毒。
1987 ―档案感染型病毒(Lehigh 和圣诞虫Christmas Worm)一九八七年,Lehigh 病毒于美国Lehigh 大学被发现,是首只档案感染型病毒(File infectors)。
电脑病毒的发展史什么
电脑病毒的发展史什么自从1987年发现了全世界首例计算机病毒以来,病毒的数量早已超过1万种以上,并且还在以每年两千种新病毒的速度递增,不断困扰着涉及计算机领域的各个行业。
大家对电脑病毒的发展史了解清楚吗?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相关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一、电脑病毒发展史从计算机病毒发展史来看,计算机技术不断进步,病毒技术也“水涨船高”。
1987年,出现能够修改软盘启动扇区的引导型病毒。
后来,这类病毒发展为能感染硬盘。
1989年,可执行文件型病毒出现。
它们在DOS系统执行文件时取得控制权。
1990年,发展为“狡兔三窟”型的复合病毒。
这一阶段病毒开始对自身简单加密。
1992年,伴随型病毒出现,它们在DOS加载文件时取得优先控制权。
在非DOS操作系统中,则是利用操作系统的描述语言进行工作。
1994年,汇编语言的发展,产生了幽灵病毒,每感染一次就产生不同的代码。
此时病毒开始具有反查杀功能。
1995年,汇编语言中发展出“生成器”技术,接着,“病毒生成器”出现。
“病毒生成器”不需要制造者绞尽脑汁去编程序,便会自动“批量”生产出大量主体构造和原理基本相同、发作条件和破坏力各异的“同族”病毒。
1995年,病毒开始利用网络进行传播,以上几代病毒在网络上都得到了改进。
各种“蠕虫”病毒开始出现。
1996年,随着WindowsWord功能的增强,有人开始使用Word 宏语言编写病毒,主要感染Word、Excel等文件。
1997年,因特网进一步发展,电子邮件开始成为病毒传播的2.重要载体。
同时,有害代码式的“木马”病毒开始肆虐。
目前,随着因特网的飞速普及,病毒空前活跃。
网络蠕虫传播更快更广,Windows病毒更加复杂,病毒开始专找程序“后门”,具有了黑客性质。
新近流行的“冲击波”就是一种利用了微软Windows操作系统漏洞的蠕虫病毒。
二、IT行业对电脑病毒发展史定义IT行业普遍认为,从最原始的单机磁盘病毒到现在逐步进入人们视野的手机病毒,计算机病毒主要经历了六个重要的发展阶段。
计算机病毒的发展趋势
计算机病毒的发展趋势(一)计算机病毒的发展趋势一、计算机病毒的起源。
病毒的形成不是偶然的,其产生经过了一定的发展阶段。
1949年,计算机之父约翰·冯·诺依曼在他的《复杂自动机组织》一书中提出了计算机程序能够在内存中自我复制。
2O世纪60年代初,美国贝尔实验室的三位程序员编写了一个名为“磁芯大战”的游戏,游戏中通过复制自身来摆脱对方的控制,这就是所谓“病毒”的第一个雏形。
70年代,美国作家雷恩在其出版的《H 的青春》一书中构思了一种能够自我复制的计算机程序,并第一次称之为“计算机病毒”。
1983年11月,在国际计算机安全学术研讨会上,美国计算机专家首次将病毒程序在VA~750计算机上进行了实验,世界上第一个计算机病毒就这样出现在实验室中了。
1986年初,巴基斯坦有两个以编程为生的兄弟,巴锡特和阿姆杰德,他们为了打击那些盗版软件的使用者,设计出了一个巴基斯坦智囊病毒,此病毒在一年内流传到世界各地,这就是世界上流行的第一个真正的病毒。
二、计算机病毒的现状。
互联网的出现,在增加人们信息交流的同时,也为病毒传播提供了便捷、快速的通道,纯病毒时代已一去不复返,取而代之的是破坏程度呈几何增长的新型恶意综合类病毒。
而且,计算机病毒的网络化趋势非常明显,集病毒、木马、黑客、间谍功能于一身。
目前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1)通过电子邮件传播病毒。
恶意软件的一个发展是电子邮件病毒出现,第一个广泛传播的电子邮件病毒Melissa病毒,它使用了宏,并嵌在电子邮件病毒中。
常见的电子邮件病毒有合作单位或个人通过E-mail上报、上传、Web提交都会导致网络病毒传播。
(2)利用破解密码,攻击系统。
有些系统的计算机设置相同密码或相似密码,这样容易造成计算机密码集体遭遇破坏,许多网络就是通过弱密码甚至空密码来攻击用户机器的,也就是通过破解密码的方式攻击系统。
(3)木马病毒通过MSN、QQ等即时通信软件或电子邮件传播病毒。
计算机安全历史上十大电脑病毒
计算机安全历史上十大电脑病毒很多人觉得电脑病毒虽然可怕,但离我们还是很远的,只要是无关的就是不重要的。
下面是店铺收集整理的计算机安全历史上十大电脑病毒,希望对大家有帮助~~计算机安全历史上十大电脑病毒1、梅丽莎病毒1998年春天,大卫•L•史密斯(David L. Smith)运用Word软件里的宏运算编写了一个电脑病毒,这种病毒可以通过邮件进行传播。
史密斯把它命名为梅丽莎(Melissa),佛罗里达州的一位舞女的名字[资料来源:CNN]。
梅丽莎病毒一般通过邮件传播,邮件的标题通常为“这是给你的资料,不要让任何人看见”。
一旦收件人打开邮件,病毒就会自动向用户通讯录的前50位好友复制发送同样的邮件。
梅丽莎的制造者,大卫•L•史密斯在法庭受审时的照片2、CIH病毒CIH病毒1998年6月爆发于中国,是公认的有史以来危险程度最高、破坏强度最大的病毒之一。
CIH感染Windows 95/98/ME等操作系统的可执行文件,能够驻留在计算机内存中,并据此继续感染其他可执行文件。
CIH的危险之处在于,一旦被激活,它可以覆盖主机硬盘上的数据并导致硬盘失效。
它还具备覆盖主机BIOS芯片的能力,从而使计算机引导失败。
CIH一些变种的触发日期恰好是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发生之日,因此它也被称为切尔诺贝利病毒。
3 .我爱你(I LOVE YOU)又称情书或爱虫,是一个VB脚本,2000年5月3日,“我爱你”蠕虫病毒首次在香港被发现。
“我爱你”蠕虫病毒病毒通过一封标题为“我爱你(ILOVEYOU)”、附件名称为“Love-Letter-For-You.TXT.vbs”的邮件进行传输。
和梅利莎类似,病毒也向Outlook通讯簿中的联系人发送自身。
它还大肆复制自身覆盖音乐和图片文件。
它还会在受到感染的机器上搜索用户的账号和密码,并发送给病毒作者。
由于当时菲律宾并无制裁编写病毒程序的法律,“我爱你”病毒的作者因此逃过一劫。
4.红色代码(Code Red)“红色代码”是一种蠕虫病毒,能够通过网络进行传播。
史上十大最恐怖电脑病毒介绍
史上十大最恐怖电脑病毒介绍史上最牛十大病毒和危害最大的十大病毒是什么呢!下面由店铺为您提供史上十大最恐怖电脑病毒介绍,希望能帮助您。
史上十大最恐怖电脑病毒介绍:最牛病毒1. CIH(1998年)感染Win95/98中的可行性文件,这种病毒在Windows环境下传播,其实时性和隐蔽性都特别强,变种可以重写BIOS.大约在世界范围内造成了两千万到八千万美元的损失。
最牛病毒2. 梅利莎(Melissa,1999年)Melissa病毒是一种迅速传播的宏病毒,它作为电子邮件的附件进行传播,尽管Melissa病毒不会毁坏文件或其它资源,但是它可能会使企业或其它邮件服务端程序停止运行,因为它发出大量的邮件形成了极大的电子邮件信息流。
1999年3月26日爆发,感染了15%-20%的商业电脑,带来了三千万到六千万美元的损失。
最牛病毒3.爱虫(I love you,2000年)和Melissa一样通过电子邮件传播,而其破坏性要比Melissa强的多,可以删除本地部分图片和文本,大约造成了一千万到一千五百万美元的损失。
最牛病毒4. 红色代码(Code Red,2001年)Code Red是一种蠕虫病毒,本质上是利用了缓存区溢出攻击方式,使用服务器的端口80进行传播,而这个端口正是Web服务器与浏览器进行信息交流的渠道。
与其它病毒不同的是,Code Red并不将病毒信息写入被攻击服务器的硬盘,它只是驻留在被攻击服务器的内存中。
大约在世界范围内造成了二百八十万美元的损失。
最牛病毒5. SQL Slammer(2003年)Slammer是一款DDOS恶意程序,透过一种全新的传染途径,采取分布式阻断服务攻击感染服务器,它利用SQL Server弱点采取阻断服务攻击1434端口并在内存中感染SQL Server,通过被感染的SQL Server再大量的散播阻断服务攻击与感染,造成SQL Server无法正常作业或宕机,使内部网络拥塞。
史上十大电脑病毒
史上十大电脑病毒NO.1 “CIH病毒”爆发年限:1998年6月CIH病毒(1998年)是一位名叫陈盈豪的台湾大学生所编写的,从中国台湾传入大陆地区的。
CIH的载体是一个名为“ICQ中文Ch_at模块”的工具,并以热门盗版光盘游戏如“古墓奇兵”或Windows95/98为媒介,经互联网各网站互相转载,使其迅速传播。
CIH病毒属文件型病毒,其别名有Win95.CIH、Spacefiller、Win32.CIH、PE_CIH,它主要感染Windows95/98下的可执行文件(PE格式,Portable Executable Format),目前的版本不感染DOS以及WIN 3.X(NE格式,Windows and OS/2 Windows 3.1 execution File Format)下的可执行文件,并且在Win NT中无效。
其发展过程经历了v1.0,v1.1、v1.2、v1.3、v1.4总共5个版本。
损失估计:全球约5亿美元NO.2 “梅利莎(Melissa)”爆发年限:1999年3月梅利莎(1999年)是通过微软的Outlook电子邮件软件,向用户通讯簿名单中的50位联系人发送邮件来传播自身。
该邮件包含以下这句话:“这就是你请求的文档,不要给别人看”,此外夹带一个Word文档附件。
而单击这个文件,就会使病毒感染主机并且重复自我复制。
1999年3月26日,星期五,W97M/梅利莎登上了全球各地报纸的头版。
估计数字显示,这个Word宏脚本病毒感染了全球15%~20%的商用PC。
病毒传播速度之快令英特尔公司(Intel)、微软公司(Microsoft,下称微软)、以及其他许多使用Outlook软件的公司措手不及,防止损害,他们被迫关闭整个电子邮件系统。
“梅利莎”病毒的编写者大卫·史密斯后被判处在联邦监狱服刑20个月,也算获得一点惩戒损失估计:全球约3亿——6亿美元NO.3 “爱虫(Iloveyou)”爆发年限:2000年爱虫(2000年)是通过Outlook电子邮件系统传播,邮件主题为“I Love You”,包含附件“Love-Letter-for-you.txt.vbs”。
世界著名的电脑病毒有哪些
世界著名的电脑病毒有哪些计算机病毒现身江湖已多年,可以追溯到计算机科学刚刚起步之时,那时已经有人想出破坏计算机系统的基本原理。
那你知道世界上有哪些著名的电脑病毒吗?下面就让店铺和大家分享一下世界著名的电脑病毒。
世界著名的电脑病毒1.Creeper(1971年)最早的计算机病毒Creeper(根据老卡通片《史酷比(Scooby Doo )》中的一个形象命名)出现在1971年,距今以后42年之久。
当然在那时,Creeper还尚未被称为病毒,因为计算机病毒尚不存在。
Creeper由BBN技术公司程序员罗伯特·托马斯(Robert Thomas)编写,通过阿帕网( ARPANET,互联网前身)从公司的DEC PDP-10传播,显示“我是Creeper,有本事来抓我呀!(I'm the creeper, catch me if you can!)”。
Creeper在网络中移动,从一个系统跳到另外一个系统并自我复制。
但是一旦遇到另一个Creeper,便将其注销。
2.Elk Cloner病毒(1982年)里奇.斯克伦塔(Rich Skrenta)在一台苹果计算机上制造了世界上第一个计算机病毒。
1982年,斯克伦塔编写了一个通过软盘传播的病毒,他称之为“Elk Cloner”,那时候的计算机还没有硬盘驱动器。
该病毒感染了成千上万的机器,但它是无害的:它只是在用户的屏幕上显示一首诗,其中有两句是这样的:“它将进入你所有的磁盘/它会进入你的芯片。
”3.梅利莎 (Melissa,1999年)Melissa病毒由大卫·史密斯(David L. Smith)制造,是一种迅速传播的宏病毒,它作为电子邮件的附件进行传播,梅丽莎病毒邮件的标题通常为“这是你要的资料,不要让任何人看见(Here is that document you asked for,don't show anybody else)”。
最厉害的网络病毒
最厉害的网络病毒在现在的网络世界而言,电脑病毒对于现在的每个人都不陌生,那么对于最厉害的网络病毒你又知道多少呢?今天小编带你了解下最厉害的网络病毒吧。
一. CIH (1998年) 该计算机病毒属于W32家族,感染Window* 95/98中以**E为后缀的可行性文件。
它具有极大的破坏性,可以重写BIOS使之无用(只要计算机的微处理器是Pentium Intel 430TX),其后果是使用户的计算机无法启动,唯一的解决方法是替换系统原有的芯片(chip),该计算机病毒于4月26日发作,它还会破坏计算机硬盘中的所以信息。
该计算机病毒不会影响MS/DOS、Windows 3.x和Windows NT操作系统。
CIH可利用所有可能的途径进行传播:软盘、CD-ROM、Internet、FTP下载、电子邮件等。
被公认为是有史以来最危险、破坏力最强的计算机病毒之一。
1998年6月爆发于中国台湾,在全球范围内造成了2000万-8000万美元的损失。
二.梅利莎(Melissa,1999年) 这个病毒专门针对微软的电子邮件服务器和电子邮件收发软件,它隐藏在一个Word97格式的文件里,以附件的方式通过电子邮件传播,善于侵袭装有Word97或Word2000的计算机。
它可以攻击Word97的注册器并修改其预防宏病毒的安全设置,使它感染的文件所具有的宏病毒预警功能丧失作用。
最厉害的网络病毒在发现Melissa病毒后短短的数小时内,该病毒即通过因特网在全球传染数百万台计算机和数万台服务器,因特网在许多地方瘫痪。
1999年3月26日爆发,感染了15%-20%的商业PC,给全球带来了3亿-6亿美元的损失。
三. I love you (2000年) 2000年5月3日爆发于中国香港,是一个用VBScript编写,可通过E-Mail散布的病毒,而受感染的电脑平台以Win95/98/2000为主。
给全球带来100亿-150亿美元的损失。
病毒的发展史是什么
在病毒的发展史上,病毒的出现是有规律的,一般情况下一种新的病毒技术出现后,病毒迅速发展,接着反病毒技术的发展会抑制其流传。操作系统进行升级时,病毒也会调整为新的方式,产生新的病毒技术。它可划分为:
1.DOS引导阶段1987年,计算机病毒主要是引导型病毒,具有代表性的是“小球”和“石头”病毒。当时的计算机硬件较少,功能简单,一般需要通过软盘启动后使用.引导型病毒利用软盘得启动原理工作,它们修改系统启动扇区,在计算机启动时首先取得控制权,减少系统内存,修改磁盘读写中断,影响系统工作效率,在系统存取磁盘时进行传播.1989年,引导型病毒发展为可以感染硬盘,典型的代表有”石头2”. 2.DOS可执行阶段1989年,可执行文件型病毒出现,它们利用DOS系统加载执行文件的机制工作,代表为”耶路撒冷”,”星期天”病毒,病毒代码在系统执行文件时取得控制权,修改DOS中断,在系统调用时进行传染,并将自己附加在可执行文件中,使文件长度增加.1990年,发展为复合型病毒,可感染COM和EXE文件.
5.生成器,变体机阶段1995年,在汇编语言中,一些数据的运算放在不同的通用寄存器中,可运算出同样的结果,随机的插入一些空操作和无关指令,也不影响运算的结果,这样,一段解码算法就可以由生成器生成.当生成的是病毒时,这种复杂的称之为病毒生成器和变体机就产生了.具有典型代表的是”病毒制造机”VCL,它可以在瞬间制造出成千上万种不同的病毒,查解时就不能使用传统的特征识别法,需要在宏观上分析指令,解码后查解病毒.变体机就是增加解码复杂程度的指令生成机制.
6.网络,蠕虫阶段1995年,随着网络的普及,病毒开始利用网络进行传播,它们只是以上几代病毒的改进.在非DOS操作系统中,”蠕虫”是典型的代表,它不占用除内存以外的任何资源,不修改磁盘文件,利用网络功能搜索网络地址,将自身向下一地址进行传播,有时也在网络服务器和启动文件中存在.
电脑病毒发展史
电脑病毒发展史电脑病毒存在得早,几乎在人们有了电脑时,电脑病毒就已经存在了,下面由店铺给你做出详细的病毒发展史时间介绍!希望对你有帮助!1971:Creeper病毒在1949年,数学家约翰·冯·诺依曼在现代计算机出现之前,就形成了自复制自动机的思想。
在1971年,Bob Thomas创造了一个自我复制程序,它可以将代码传递给子代,使诺依曼的设想在某种程度上成为现实。
这个计算机病毒的产生,就是TENEX操作系统的概念的最简单证明。
然而,Creeper病毒的本质是现代恶意软件的昭示,很显然,事实是病毒不仅仅可以自复制,还能从一个系统“跳”到另一个系统,因为它可以在一个系统内卸载,然后再另一个系统内重新安装。
在2015年,FortiGuard Labs预测到“Ghostware”的出现,恶意软件可以自己掩盖其踪迹,然后从系统中获取数据。
.Ghostware在今年已经变得很疯狂。
1988: 莫里斯蠕虫病毒在1988年11月2日,互联网仍然是一个学者和工程师的紧密组织,一切都很学院式。
但是,康奈尔大学的Robert Morris创造了莫里斯蠕虫病毒,这是最早一批的恶意软件。
这个软件的目的只是简单的无限复制,从一个系统到另一个系统,它没有任何恶意目的。
不幸的是,其代码中的一个错误导致了系统崩溃,最终Morris成为了新互联网欺诈和滥用法案定罪的第一人。
虽然现在仍在讨论其影响范围,但由于那个年代的互联网人,几乎都听说过这个病毒,所以我们就认为它影响广泛。
1989: AIDS (PC电子木马)1989年的蒙特利尔,第五届国际艾滋病大会的第一天,吸引了超过12000名代表,在本届大会,除了具有历史意义的蒙特利尔宣言的发表,一个不起眼的生物学家,Joseph Popp发放了超过20000张印有“艾滋病信息——引导磁盘”的软盘,随附的小册子上解释道:如果你在计算机上安装它然后在证书的许可下,你同意向PC电子公司支付租赁这些程序的全部成本。
[史上最强电脑病毒] 震网病毒源代码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服务,优质的文档,谢谢阅读/双击去除[史上最强电脑病毒] 震网病毒源代码随着网络在现代生活中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电脑病毒的危害性也越来越明显,越来越强,1986年,“brain”病毒通过5.25英寸软盘首次大规模感染计算机起,人们与计算机病毒的斗争就从未停止过。
如今,整整20年过去了,这场斗争似乎只是开了个头。
下面是小编搜集了各方面的资料整理出来的史上最强病毒,大家都来看一看吧。
史上最强病毒1:chIcIh(1998年)该计算机病毒属于w32家族,感染windows95/98中以exe为后缀的可行性文件。
它具有极大的破坏性,可以重写bIos使之无用(只要计算机的微处理器是pentiumIntel430Tx),其后果是使用户的计算机无法启动,唯一的解决方法是替换系统原有的芯片(chip),该计算机病毒于4月26日发作,它还会破坏计算机硬盘中的所以信息。
该计算机病毒不会影响ms/Dos、windows3.x和windowsNT操作系统。
cIh可利用所有可能的途径进行传播:软盘、cD-rom、Internet、FTp下载、电子邮件等。
被公认为是有史以来最危险、破坏力最强的计算机病毒之一。
1998年6月爆发于中国台湾,在全球范围内造成了2000万-8000万美元的损失。
史上最强病毒2:梅丽莎梅利莎(melissa,1999年)这个病毒专门针对微软的电子邮件服务器和电子邮件收发软件,它隐藏在一个word97格式的文件里,以附件的方式通过电子邮件传播,善于侵袭装有word97或word2000的计算机。
它可以攻击word97的注册器并修改其预防宏病毒的安全设置,使它感染的文件所具有的宏病毒预警功能丧失作用。
在发现melissa病毒后短短的数小时内,该病毒即通过因特网在全球传染数百万台计算机和数万台服务器,因特网在许多地方瘫痪。
1999年3月26日爆发,感染了15%-20%的商业pc,给全球带来了3亿-6亿美元的损失。
世界计算机病毒大全
世界计算机病毒大全有时候想要了解下计算机病毒,但不知道该怎么样去了解,该怎么办呢?下面是店铺收集整理的世界计算机病毒大全,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世界计算机病毒大全介绍一1.CreeperCreeper可能是第一个计算机病毒,尽管这种说法还有争议。
这个病毒是在1971年由BobThomas使用Tenex操作系统制作的。
2.BrainBrain是在1986年年中出现的第一个用微软DOS操作系统制作的病毒。
这个病毒是巴基斯坦的两兄弟Basit和AmjadFarooq Alvi编写的,原来是用于阻止拷贝一个医药软件的。
3. MyDoomMyDoom是感染主机,然后重新发送整个地址簿的攻击方式。
这种病毒使用经过检验而可靠的方法通过电子邮件和地址簿传播。
4. Nimda尼姆达(Nimda)是历史上传播速度最快的病毒之一,在上线之后的22分钟之后就成为传播最广的病毒。
5. Melissa这是一个浪漫的爱情故事。
一个男孩遇到了一个女该。
女孩靠跳舞赚钱,男孩回家为那个女孩编写计算机病毒。
这个计算机病毒后来流传了出去,造成了数百万美元的损失。
这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6. StormStorm是一个大型的恶意僵尸网络病毒,是在2007年年初以欧洲发洪水的假新闻的形式首先出现的。
这个病毒给用户造成的威胁有一年多的时间。
7. ExploreZipExploreZip病毒是在10年前编写的,但是,这种病毒目前仍在传播。
这是病毒如此顽强的一个很好的例子。
8. ConfickerConficker.C病毒原来要在今年3月进行大量传播,然后在4月1日实施全球性攻击,引起全球性灾难。
不过,这种病毒实际上没有造成什么破坏。
9. KlezKlez也是一种非常顽强的病毒。
在首次出现7年之后,这种病毒目前仍在传播。
10. Elk ClonerElk Cloner病毒是一个15岁的高中学生RichSkrenta为了开玩笑而编写的。
遗憾的是他的玩笑很快就变成了坏事。
计算机病毒历史事件有哪些
计算机病毒历史事件有哪些电脑病毒在历史上有过过多的逗留,那么历史事件都有些什么呢?下面由店铺给你做出详细的计算机病毒历史事件介绍!希望对你有帮助!计算机病毒历史事件1、机器狗系列病毒关键词:底层穿磁盘感染系统文件机器狗病毒因最初的版本采用电子狗的照片做图标而被网民命名为"机器狗",该病毒变种繁多,多表现为杀毒软件无法正常运行。
该病毒的主要危害是充当病毒木马下载器,通过修改注册表,让大多数流行的安全软件失效,然后疯狂下载各种盗号工具或黑客工具,给广大网民的网络虚拟财产造成巨大威胁。
机器狗病毒直接操作磁盘以绕过系统文件完整性的检验,通过感染系统文件(比如explorer.exe,userinit.exe,winhlp32.exe等)达到隐蔽启动;通过底层技术穿透冰点、影子等还原系统软件导致大量网吧用户感染病毒,无法通过还原来保证系统的安全;通过修复SSDT、映像挟持、进程操作等方法使得大量的安全软件失去作用;联网下载大量的盗号木马。
部分机器狗变种还会下载ARP恶意攻击程序对所在局域网(或者服务器)进行ARP欺骗影响网络安全。
计算机病毒历史事件2、AV终结者病毒系列关键词:杀毒软件无法打开反复感染AV终结者最大特点是禁用所有杀毒软件以及大量的安全辅助工具,让用户电脑失去安全保障;破坏安全模式,致使用户根本无法进入安全模式清除病毒;强行关闭带有病毒字样的网页,只要在网页中输入"病毒"相关字样,网页遂被强行关闭,即使是一些安全论坛也无法登陆,用户无法通过网络寻求解决办法;在磁盘根目录下释放autorun.Inf,利用系统自播放功能,如果不加以清理,重装系统以后也可能反复感染。
2008年年末出现的"超级AV终结者"结合了AV终结者、机器狗、扫荡波、autorun病毒的特点,是金山毒霸"云安全"中心捕获的新型计算机病毒。
它对用户具有非常大的威胁。
蠕虫病毒历史
蠕虫病毒历史
蠕虫病毒产生于上世纪70年代,它是根基与网络的,所以随着网络的发展,蠕虫病毒也越来越强大、破坏力越来越强大。
下面是店铺跟大家分享的是蠕虫病毒历史,欢迎大家来阅读学习。
蠕虫病毒历史
方法/步骤
早期的蠕虫并不是病毒,也不具有破坏性,它只是一种网络自动工具。
随着网络的发展,网上的信息越来越多,资源搜索成为首要问题,因此一些技术人员开始实验“蠕虫”程序,并且取得进展。
因为这只是一种网络自动工具,所以人们并没有将其定位病毒。
3直到1989年莫里斯蠕虫事件。
莫里斯通过操作系统里的漏洞,让自己的蠕虫可以在网络上进行复制。
由于莫里斯在编程时犯了一个小错误,将控制复制速度的变量值设置地太大,造成蠕虫在短时间内大量复制,最终把大半个互联网搞瘫痪。
从此,蠕虫病毒的概念被确立起来。
蠕虫病毒的历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互联网时代前的病毒史
三十年以前,还没有人把“计算机”和“病毒”这两个词放在一起。
今天,计算机病毒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一我们想尽力避免的那一部分。
让我们回溯过去,去看看这些给我们带来大麻烦的小程序。
大计算机和小恶作剧
早在电子计算机发明以前,“计算机之父”约翰?冯?诺依曼就在一篇名为《复杂自动装置理论及组识的进行》的论文里提出了可自我复制程序的概念,可以说,创造病毒的条件之一这时在理论上已经具备了。
但是实际情况有些滞后,一直到1974年以前,计算机大都是些巨大、昂贵而笨重的设备,只有大公司、大学、研究机构能买得起。
这些计算机的速度慢得可怕,指令复杂得惊人,只有少数人能够掌握。
在20世纪60年代初,有人开发了可以自我复制的程序。
那是在美国贝尔实验室,三个年轻人维克多?A?维索特斯克、马尔科姆?道格拉斯?迈克尔罗伊和罗伯特?H?莫里斯在设计和开发UNIX操作系统之余,开发了一个叫做“达尔文”的
游戏,在一台IBM7090计算机上运行。
他们这个游戏应用了冯?诺依曼提到的“程序自我复制理论”,获得竞争优势的“个体”可以发展壮大(后来这个程序也被称为“磁芯大战”。
和现在的游戏比起来,它的玩法复杂得出奇,每个玩家都要自己撰写程序来和别人争夺地盘,并且争取找到对方的弱点从而消灭对方的程序。
他们使用的编程语言“Red―code”同样是老古董。
这个游戏在很长一段时间都不为人知。
直到1983年,亚历克山大?杜特尼在《科学美国人》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名为,《计算机娱乐》的文章,才把这种游戏介绍给大众。
由于这种游戏只在指定程序下运行,所以它虽然具备自我复制能力,但还不能称为病毒。
实际上在杜特尼发表这篇文章的时候,“计算机病毒”这个名词还没有发明出来呢。
1983年,弗雷德?科恩正在南加州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他写出了具有可自我复制及感染能力的程序,这个程序能够在一个小时内传遍整个电脑系统。
11月10日,他在一个电脑安全研讨会上公布了自己的研究结果,并且指出:“这一类型的程序在网络中可像在电脑间一样传播,将给许多系统带来威胁。
“科恩的导师艾德勒曼将这一类型的程序命名为计算机病毒,这是这个名词第一次出现在历史上。
这下人们终于知道该怎么称呼这个恶作剧了。
1982年初,黎巴嫩山高中九年级学生理查德?斯克伦塔在苹果Ⅱ型计
算机上写出了一个叫做“ElkCloner”的程序,并且把它拷贝到游戏软盘中去。
当写入了该程序的软盘运行时,它就在计算机内存里自我复制一份,一旦有人将一张干净软盘插入计算机并查看文件时,“ElkCloner”就会自我复制入其中。
当第50次启动被感染的软盘时,将会出现斯克伦塔写的一首打油诗。
这个恶作剧的影响超出了斯克伦塔的想象。
直到10年后,一个水兵在海湾战争期间还曾遭遇过它。
而这个时候,斯克伦塔已经从西北大学毕业好几年了。
“战田时代”的古老病毒
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是计算机的战国时代。
20世纪70年代初,英特尔创造性地把计算机的运算器部分全部做在了一个小小的硅芯片上,推出了8008芯片。
第二年,他们推出了8080,速度是8008的十倍。
微软公司的创始人比尔?盖茨和保罗?艾伦在1975年1
月份的《大众电子学》杂志封面上看到了真正的微型计算机的广告,那是一台由微仪表和自动系统公司(MIT8)设计和制造的叫做“牵牛星8800”的家伙,没有屏幕,通过发光二极管的点亮或者熄灭来表示信息,就是这样一个方盒子促使他们创建了微软公司。
而苹果公司要到第二年的愚人节才会成立,迈克尔?戴尔这个未来戴尔公司的创始人才10岁,还没
开始做他的邮票生意呢。
1980年IBM提出了“兼容机”概念,这一概念给了资金和实力不太雄厚的企业一个机会,他们联合起了一大批硬件设计生产商,从而占据了大量的市场份额。
微软公司推出了MS-DOS,并且和IBM的个人电脑捆绑销售,很快就流行了起来。
在计算机的存储和运算能力成为可以廉价获得的资源之后,人们开始尝试让计算机的功能更多样化。
1986年初在巴基斯坦的拉合尔,巴锡特和阿贾德两兄弟编写了“巴基斯坦”病毒,也被称为“(c)Brain"病毒。
这种病毒在DOS操作系统下运行,会自我复制到磁盘的引导区里,并且把磁盘上一些存储空间标记成不可用,它还会把自己藏在计算机的内存中,从而感染每张在染毒的计算机上使用过的磁盘。
“巴基斯坦”病毒在一年之内就流传到了世界各地,很快衍生出了很多变种。
这两兄弟在接受《时代周刊》的采访时说,写出这个病毒的初衷只不过是为了保护自己写出的软件不被盗版而已。
又过了两年,1988年罗伯特?T?莫里斯写出了世界上第一个通过网络传播的病毒。
这个莫里斯可以说家学渊源,他父亲就是“达尔文”游戏的三个发明者之一:罗伯特?H?莫里斯。
当时小莫里斯正在康奈尔大学读研究生,他想统计一下当时连接在网络上的计算机的数目,所以就写了一个程
序,并且在11月2日从麻省理工学院一台计算机上释放出去。
考虑到网络管理员可能会删除掉程序,从而使统计结果不够准确,所以他设置了一个自认合理的方案:让这个程序以一定的概率自我复制,但是他忘了测试这个功能的危险性。
这个程序开始无休止地复制自身,占据了大量磁盘空间、运算资源以及网络带宽,最终导致计算机死机和网络瘫痪。
这个程序感染了大约6000台计算机,受到影响的则包括5个计算机中心和12个地×结点以及在政府、大学、研究所和企业中的超过25万计算机,美国国防部成立了计算机应急行动小组来应对这次事件并且减少损火。
据估计,这个程序造成的经济损失大约存9600万美元左右。
人们从这时开始,才意识到病毒能够带来什么样的危害。
这个实验使得小莫里斯被判处1万美元罚款和400小时的社区服务,也给计算机病毒添加了一个全新的分类,叫做“蠕虫病毒”。
有趣的是,早在1977年出版的一本小说中就提到了类似的概念:在加拿大作家托马斯?J?瑞安(ThomasJ,Ryan)写的那本科幻小说《P-1的青春期》里,一个叫做“P -1”的人工智能程序几乎传染了美国所有的计算机。
后来,加拿大还以此拍了一部叫做《捉迷藏》的电影。
新时代,病毒全速向前
1989年11月9日柏林墙倒塌了,1991年12月25日苏联解体了,持续了数十年的“冷战”时代终结了,计算机也开始更多地走进人们的生活。
这个时候,在DOS上传播的病毒也已经经历了好几个阶段了。
从最早的引导区病毒开始,逐渐经历DOS可执行阶段、伴随及批次阶段、幽灵阶段和病毒制造机几个阶段。
大概是在1992年,出现了一种叫做“金蝉”的病毒,这是一种崭新的类型:“伴随型病毒”。
这种病毒会把原来的文件改名,然后把自己改成文件本来的名字,并且让病毒文件优先运行,再调用用户本来要运行的文件。
当用户认为自己在使用一个安全文件的时候,实际运行了病毒。
又过了两年,出现了幽灵病毒。
这类新病毒每次感染时都会产生不同的代码,让依据“病毒特征码”查杀的杀毒软件头疼不已。
随后病毒制造机也出现了,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病毒制造实验室”,它能够生成上千万种病毒,每一种的特征码都不同。
同时还出现了一些专门研究病毒制造技术的组织,例如澳大利亚的VLAD、西班牙的29A等组织。
1995年8月24日,微软公司发布了划时代的操作系统――Windows95。
人们终于可以不再记忆复杂的命令和参数,只动动鼠标就能完成工作。
这对于普通用户来说真是一大福音,同时它对病毒制造者也是一大挑战。
全世界的病毒制造者都在研究怎样战胜声称“百毒不侵”的Windows95。
1996年,VLAD的Boza病毒首先做到了这一点。
这个病毒每月30号发作,受感染计算机将会显示一段文字说明,告诉用户这是VLAD组织的杰作,并不会造成损失。
而这一时期最出名的Win-dows病毒应该是1998年由中国台湾人陈盈豪编写的“CIH”病毒。
这个病毒一共有五个版本,每年4月26日发作。
它改写磁盘引导区数据,并且可能会修改主板上基本输入输出系统芯片,甚至造成主板损坏。
1999年4月26日,CIHV1.2病毒首次大范围爆发,在全球有超过六千万台电脑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2000年4月26日又一次大范围爆发,在全球造成的损失超过十亿美元。
台湾警方很快逮捕了陈盈豪?随后发现,破坏力更大的CI-HV2.0病毒已经接近完成了。
逝去的黑客精神
在最开始时,病毒大都是由一些计算机爱好者所制造,出发点往往在于对技术的迷恋和好奇,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漏洞并加以利用是这一阶段病毒发展的主题。
那些趴在键盘
上彻夜不眠的年轻人只关心技术,从来没有想过这种好奇将会造就每年50亿美元的杀毒软件市场。
随着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功能的强大,代码也越来越复杂,破绽必然会越来越多。
这些破绽永远不可能被全部修复,病毒总能找到突破口。
但是对于你我这样的普通用户来说,使用计算机的过程已经渐渐变成了一场被迫的自卫战。
那些沉迷于计算机技术的“黑客”的光荣一去不返,我们谈到病毒时再也不会赞叹制造者的聪明才智。
今天,我们面对的不仅是病毒,还有病毒背后的经济利益,以及那条渐渐成形的“黑色产业链”。
世界和我们都在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选自“天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