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学第一轮总复习100讲(含同步练习) g3.1006简易逻辑与充要条件(1)_432
高考数学第一轮总复习100讲第一章参考答案
第一章参考答案同步练习g3.1001集合11—10、DCDBB DBDCA11、7. 12、必要不充分. 13、{-3,0,1,2,4,5,6,9}. 14、a=0或a=1.15、a=2或a=3;3.m m -<= 16、 2.a ≥17、各元素 之和为1(0)2(0)b b b -=⎧⎨--≠⎩同步练习g3.1002集合21—8、ADC(A,D)D CAC 9、(,3-∞-- 10、5[2,).2 11、1||,(1).a b a --≥<-同步练习g3.1003解不等式11—8、DBBCB BAB9、 2.± 10、x<-3. 11、(1,2). 12、(2,10).13、2. 14、a=4,b=2. 15、{x| -1<x<2或x>3}. 16、n=0,1.17、01a <<时,22;1a x a -<<- a>1时,2 2.1a x a -<-或 a=1时,x>2.同步练习g3.1004解不等式21—10、BCDDD DBBCA11、{|153}.x x <<≠且 12、13{|}.22x x <<13、{|121}.x x x ≤≤=-或 14、{|3,7}x x x >≠15、{|130}.x x x <<<或 16、{|24}.x x x ≤-≥或 17、a =1.同步练习g3.1005解不等式31—5、BCADD 6、4{|0log 3}.x x << 7、15{|}.22x x x ≤≥或8、77{|}.22x x --+<< 9、{|12}.x x << 10、4{|01}.5x x x <<>或11、3[,).4+∞ 12、{|x x a << 13、当0<a <1时,0<x <a 2 ,当a >1时,x >a 2 .14、 当0<a <1时,{|log 4log 2};a a x x <≤当a >1时,2{|log 2log 4}.a x x ≤<15、(1,2).同步练习g3.1006简易逻辑11、B2、A3、C4、C5、D6、B7、B8、C9、D 10、A11、φ 12、25,60 13、-1≤a ≤114、若a 、b 均不为0,则ab ≠015、a ≥1或a ≤-1,提示:画图 16、3<m ≤310 17、⎩⎨⎧=-=16q 8p ,或⎩⎨⎧=-=10q 20p ,或⎩⎨⎧=-=40q 14p 同步练习g3.1007简易逻辑21—8、AABBA ABA 9、(,0)[3,).-∞+∞ 10、25(0,).3k ∈ 11. 7 12. ③④13、(0,).+∞ 14、1(0,][1,).2+∞ 参考答案:同步练习g3.1008映射与函数1—7、ACDDA AB 8、(2,-1) 9(1)(,2)-∞ (2)2{|1}3x x x >≠且 10(1)[-2, 2] (2)(],4-∞ (3)[2, 8] 11、售价为14元/件,利润最大为360元12(1)当0a ≤时,[x ∈;当0a >时,[[,]x a b ∈(2)当0a =时,{0}x ∈;当0a >时,x φ∈,函数无意义;当0a <时,[,]x a a ∈-(3)当2b a m -=时,{}2a b x +∈;当2b a m ->时,无意义;当2b a m -<时,[],x a m b m ∈+-。
g3.1006简易逻辑与充要条件(1)
原命题若p 则q 否命题若┐p 则┐q 逆命题若q 则p 逆否命题若┐q 则┐p 互为逆否互逆否互为逆否互互逆否互g3.1006简易逻辑与充要条件(1)一、 知识回顾1、命题的定义:可以判断真假的语句叫做命题。
2、逻辑联结词、简单命题与复合命题:“或”、“且”、“非”这些词叫做逻辑联结词;不含有逻辑联结词的命题是简单命题;由简单命题和逻辑联结词“或”、“且”、“非”构成的命题是复合命题。
构成复合命题的形式:p 或q(记作“p ∨q ” );p 且q(记作“p ∧q ” );非p(记作“┑q ” ) 。
3、“或”、 “且”、 “非”的真值判断(1)“非p ”形式复合命题的真假与P 的真假相反;(2)“p 且q ”形式复合命题当P 与q 同为真时为真,其他情况时为假;(3)“p 或q ”形式复合命题当p 与q 同为假时为假,其他情况时为真.4、常用正面词语的否定如下表:5、四种命题的形式:原命题:若P 则q ; 逆命题:若q 则p ;否命题:若┑P 则┑q ;逆否命题:若┑q 则┑p 。
(1)交换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所得的命题是逆命题;(2)同时否定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所得的命题是否命题;(3)交换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并且同时否定,所得的命题是逆否命题.6、四种命题之间的相互关系:一个命题的真假与其他三个命题的真假有如下三条关系:(原命题⇔逆否命题) ①、原命题为真,它的逆命题不一定为真。
②、原命题为真,它的否命题不一定为真。
③、原命题为真,它的逆否命题一定为真。
7、如果已知p ⇒q 那么我们说,p 是q 的充分条件,q 是p 的必要条件。
若p ⇒q 且q ⇒p,则称p 是q 的充要条件,记为p ⇔q.8、反证法:从命题结论的反面出发(假设),引出(与已知、公理、定理…)矛盾,从而否定假设证明原命题成立,这样的证明方法叫做反证法。
二、基本训练1.(05天津卷)给出下列三个命题①若1->≥b a ,则bb a a +≥+11 ②若正整数m 和n 满足n m ≤,则2)(n m n m ≤- ③设),(11y x P 为圆9:221=+y x O 上任一点,圆O 2以),(b a Q 为圆心且半径为 1.当1)()(2121=-+-y b x a 时,圆O 1与圆O 2相切其中假命题的个数为 ( B )A .0B .1C .2D .32.(05湖北卷)对任意实数a ,b ,c ,给出下列命题:①“b a =”是“bc ac =”充要条件; ②“5+a 是无理数”是“a 是无理数”的充要条件③“a >b ”是“a 2>b 2”的充分条件;④“a <5”是“a <3”的必要条件. 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 B )A .1B .2C .3D .43.命题甲:x +y ≠3,命题乙:x ≠1或y ≠2.则甲是乙的 条件.三、例题分析例1.下列说法:①2x +5>0;②02<;③如果x >2,那么π就是有理数;④如果x ≠0,那么x1就有意义.一定是命题的说法是………………………………………………………………………( )(A ) ①②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 例2.设有两个命题:(1)关于x 的不等式x 2+(a -1)x +a 2>0的解集是R ;(2)f (x )=x a a )12(2log ++是减函数.且(1)和(2)至少有一个为真命题, 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例3. 已知()0012:;2311:22>≤-+-≤--m m x x q x p ,若﹁p 是﹁q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四、课堂练习1.(04年广州综合测试)设命题p:∣4x-3∣≤1;命题q:0)1()12(2≤+++-a a x a x 。
高考数学第一轮总复习100讲(含同步练习及答案)_同步练习g3.1032导数的概念与运算.
g3.1032导数的概念与运算1.函数y=(x+2a)(x -a)2的导数为( )A .2(x 2-a 2) B.3(x 2+a 2) C.3(x 2-a 2) D.2(x 2+a 2)2.y=ln[ln(lnx)]的导数为( )A .)ln(ln 1x xB .)ln(ln ln 1x x C.)ln(ln ln 1x x x D. )ln(ln 1x 3.函数y=sin n xcosnx 的导数为( )A . nsin n -1xcosnx B. nsin n xcosnx C.nsin n xcos(n+1)x D.nsin n -1xcos(n+1)x4.若y=32x lg(1-cos2x),则x y '为( )A .4·9x [2ln3lg(1-cos2x)+lge ·cotx] B. 4·9x [2ln3lg(1-cos2x)+lg10·cotx]C. 2·9x [ln3·lg(1-cos2x)+lge ·cotx]D. 以上皆非5.已知(5)f '为 ( )A .2710- B. 2710 C.32128 D.以上皆非 6. (05湖北卷)在函数x x y 83-=的图象上,其切线的倾斜角小于4π的点中,坐标为整数的点的个数是A .3 B .2 C .1 D .0 7. ( 05全国卷III)曲线32y x x =-在点(1,1)处的切线方程为8.函数y=xx sin 2的导数为______. 9.函数y=332++x x 在点x=3处的导数值为_____. 10.函数y=2x 2-3x+4-223xx +的导数为______. 11.函数y=)32(sin 2π+x 的导数为______. 12.在受到制动后的七秒种内飞轮转过的角度(弧度)由函数=)(t ϕ4t -0.3t 2给出,求:(1)t=2(秒)时,飞轮转过的角度;(1) 飞轮停止旋转的时刻.13.动点沿ox 轴的运动规律由x=10t+5t 2给出,式中t 表示时间(单位:s ),x 表示距离(单位:m ),求在20≤t ≤20+△t 时间段内动点的平均速度,其中①△t=1; ②△t=O.1; ③△t=0.01当t=20时,运动的瞬时速度等于什么?14.设2ln(1), 0()0, 01sin , 0x x f x x x x x⎧⎪+>⎪==⎨⎪⎪<⎩ 求f ′(x).。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讲义 简易逻辑及充要条件课件 人教大纲版
(C )
8
3.(2009·江西文,1)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为( A ) A. 若 1 1 ,则x y xy B.若x2=1,则x=1 C.若x=y,则 x y D.若x<y,则x2<y2 解析 由 1 1 得x=y,A正确,B、C、D错误. xy
9
4.如果命题“ (p或q)”为假命题,则
(C )
(1)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
(2)若q<1,则方程x2+2x+q=0有实根.
(3)若x2+y2=0,则实数x、y全为零.
思维启迪
写成“若p,则q”的形式 →
写出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 → 判断真假
12
解 (1)逆命题: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真命题. 否命题:面积不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是全等三角形, 真命题. 逆否命题:两个不全等的三角形的面积不相等,假命 题. (2)逆命题:若方程x2+2x+q=0有实根,则q<1,假命题. 否命题:若q≥1,则方程x2+2x+q=0无实根,假命题. 逆否命题:若方程x2+2x+q=0无实根,则q≥1, 真命题.
A.p,q
B.p,q
C.p,q
D.p,q
解析 由题意知p或q为真命题,∴p、q中至少有
一个为真命题,故选C.
10
5.(2009·四川文,7)已知a,b,c,d为实数,且c>d,则
“a>b”是“a-c>b-d”的
(B )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解析 ∵c>d,∴-c<-,x2+4x+4=(x+2)2≥0 恒成立,x2+4x+7=(x+2)2+3>0恒成立. 答案 C
高考数学第一轮总复习100讲(含同步练习及答案)_同步练习g3.1031数列与函数的极限(2).
g3.1031数列与函数的极限(2)1.11lim 21+-→x x x 的值为 A .不存在 B.2 C.0 D.1 2.=+-+→)81221(lim 32x x x A .0 B.21 C.1 D.21- 3.若1)12(lim 2=--+∞→nb n n a n ,则ab 的值是 A .42 B.82 C. 8 D.164.下列各式不正确的是( )A .321332lim 22=++-∞→x x x x B .013124lim 42=+-+∞→x x x x C .417812lim 23=++∞→x x x x D .6131lim 93lim 323=+=--→→x x x x x 5.给出下列命题(1)若函数f(x)在x 0处无定义,则)(lim 0x f x x →必不存在; (2))(lim 0x f x x →是否存在与函数f(x)在x 0处是否有定义无关; (3))(lim 0x f x x +→与)(lim 0x f x x -→都存在,则)(lim 0x f x x →也存在; (4)若)(lim 0x f x x →不存在,则[]2)(lim 0x f x x →必定不存在. 正确的 A .0 B .1 C .2 D .36.(05全国卷Ⅲ)22111lim 3243x x x x x →⎛⎫-=⎪-+-+⎝⎭ ( ) A 12- B 12 C 16- D 167. (05湖北卷)若1)11(lim 21=---→x b x a x ,则常数b a ,的值为 () A .4,2=-=b a B .4,2-==b a C .4,2-=-=b a D .4,2==b a8.(04年广东卷.3)函数2322,2()42,2x x f x x x x a+⎧>-⎪=--⎨≤⎪⎩在2x =处连续,则a =( ) A. 13B. 14C. 14-D. 12-9.(04年福建卷.理14)设函数⎪⎩⎪⎨⎧=≠-+=)0( )0(11)(x a x x x x f 在0=x 处连续,则实数a 的值为 .10.._____)51()1(lim 5250=++-+→x x x x x 11.11lim 1--→n m x x x (m 和n 为自然数)=________.12.x x x )1ln(lim0+→=_______. 13.若f(x)=1)1(122+--x x x 的极限为1,则x 的变化趋向是______. 14.(1)933lim 23--+-→x x x x = (2)11lim 22---++∞→x x x x x =15.讨论函数f(x)=1, 00, 0, 1, 0x x x x x -<⎧⎪=⎨⎪+>⎩当0x →时的极限与在x=0处的连续性.16.讨论函数24)(2--=x x x f 的连续性;适当定义某点的函数值,使)(x f 在区间(-3,3)内连续。
高考数学第一轮总复习100讲(含同步练习及答案)_g31001集合的概念与运算(1).
2006高三数学总复习第一章 集合、不等式的解法与简易逻辑一、 本章复习建议:解不等式是高中数学的主要工具之一,建议将第六章“不等式”拆开,把不等式的解法安排在第一章.二、 考试内容:(1) 集合、子集、补集、交集、并集.(2)不等式的解法.含绝对值的不等式.三、 (3)逻辑联结词.四种考试要求:(1)理解集合、子集、补订、交集、交集的概念.了解空集和全集的意义.了解属于、包含、相等关系的意义.掌握有关的术语和符号,并会用它们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2)掌握简单不等式的解法.(3)理解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含义.理解四种g3.1001集合的概念和运算(1)一、知识回顾:1. 基本概念:集合、元素;有限集、无限集;空集、全集;符号的使用.2. 集合的表示法:列举法、描述法、图形表示法.3. 集合元素的特征: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4. 集合运算:交、并、补.{|,}{|}{,}A B x x A x B A B x x A x B A x U x A ⇔∈∈⇔∈∈⇔∈∉U 交:且并:或补:且C5. 主要性质和运算律(1) 包含关系:,,,,,;,;,.U A A A A U A U A B B C A C A B A A B B A B A A B B ⊆Φ⊆⊆⊆⊆⊆⇒⊆⊆⊆⊇⊇C (2) 等价关系:U A B A B A A B B AB U ⊆⇔=⇔=⇔=C (3) 集合的运算律:交换律:.;A B B A A B B A ==结合律:)()();()(C B A C B A C B A C B A ==分配律:.)()()();()()(C A B A C B A C A B A C B A ==0-1律:,,,A A A UA A U A U Φ=ΦΦ===等幂律:.,A A A A A A == 求补律:A ∩ U A=φ A ∪ U A=U U U=φ U φ=U U ( U A)=A反演律: U (A ∩B)= ( U A)∪( U B) U (A ∪B)= ( U A)∩( U B)6. 有限集的元素个数定义:有限集A 的元素的个数叫做集合A 的基数,记为card( A)规定 card(φ) =0.基本公式:(1)()()()()(2)()()()()()()()()card A B card A card B card A B card A B C card A card B card C card A B card B C card CA card ABC =+-=++---+ (3) card( U A)= card(U)- card(A)(4)设有限集合A, card(A)=n,则(ⅰ)A 的子集个数为n 2; (ⅱ)A 的真子集个数为12-n ;(ⅲ)A 的非空子集个数为12-n ;(ⅳ)A 的非空真子集个数为22-n .(5)设有限集合A 、B 、C , card(A)=n ,card(B)=m,m<n,则(ⅰ) 若A C B ⊆⊆,则C 的个数为m n -2;(ⅱ) 若A C B ⊂⊆,则C 的个数为12--m n ;(ⅲ) 若A C B ⊆⊂,则C 的个数为12--m n ; (ⅳ) 若A C B ⊂⊂,则C 的个数为22--m n .二、基础训练1.(04年全国Ⅰ理)设A 、B 、I 均为非空集合,且满足I B A ⊆⊆,则下列各式中错误的是 ( )(A )I B A C I =⋃)( (B) I B C A C I I =⋃)()( (C) Φ=⋂)(B C A I (D) B C B C A C I I I =⋂)()(2.(05全国卷Ⅰ)设I 为全集,321S S S 、、是I 的三个非空子集,且I S S S =⋃⋃321,则下面论断正确的是(C)(A )Φ=⋃⋂)(321S S S C I(B )123I I S C S C S ⊆⋂() (C )Φ=⋂⋂)321S C S C S C I I I(D )123I I S C S C S ⊆⋃() 3.(05湖北卷)设P 、Q 为两个非空实数集合,定义集合P+Q=},5,2,0{},,|{=∈∈+P Q b P a b a 若}6,2,1{=Q ,则P+Q 中元素的个数是 ( B )A .9B .8C .7D .64.设集合A 和B 都是坐标平面上点集{(x,y )︳x ∈R,y ∈R},映射f: A →B 把集合A 中的元素(x,y)映射成集合B 中的元素(x+y,x-y),则在映射f 下,象(2,1)的原象是( ) (A)(3,1) (B) (21,23) (C)(21,23-) (D)(1,3) f(P)={y ︱y=f(x),x ∈P}5.(04年北京理)函数⎩⎨⎧∈-∈=M x x P x x x f )(,其中P 、M 为实数集R 的两个非空子集,又规定f(P)={y ︱y=f(x),x ∈P}, f(M)={y ︱y=f(x),x ∈M}.给出下列四个判断,其中正确判断有 ( )①若P ∩M=Φ则f(P)∩f(M)=Φ②若P ∩M ≠Φ则f(P)∩f(M)≠Φ③若P ∪M=R 则f(P)∪f(M)=R ④若P ∪M ≠R 则f(P)∪f(M)≠R(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三、例题分析例1.已知集合A={}xy y x y x ,,+-,B={}0,,2222y x y x -+,A=B ,求x ,y 的值。
高考数学第一轮总复习100讲(含同步练习及答案)_g31021数列的概念.
第三章数列、极限与导数一、考试内容:数列数列.等差数列及其通项公式.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等比数列及其通项公式.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极限教学归纳法.数学归纳法应用.数列的极限.函数的极限.根限的四则运算.函数的连续性.导数导数的概念.导数的几何意义.几种常见函数的导数.两个函数的和、差、积、商和导数.复习函数的导数.基本导数公式.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和极值.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二、考试要求:数列(1)理解数列的概念,了解数列通项公式的意义,了解递推公式是给出数列的一种方法,并能根据递推公式写出数列的前几项.(2)理解等差数列的概念,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极限(1)理解数学归纳法的原理,能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一些简单的数学(1)了解导数概念的某些实际背景(如瞬时速度、加速度、光滑曲线切线的斜率等);掌握函数在一点处的导数的定义和导数的几何意义;理解导函数的概念.(2)熟记基本导数公式(c,x m(m为有理数),sinx,cosx,e x,a x,ln x,log a x的导数);掌握两个函数和、差、积、商的求导法则.了解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会求某些简单函数的导数.(3)理解可导函数的单调性与其导数的关系;了解可导函数在某点取得极值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导数在极值点两则异号);会求一些实际问题(一般指单峰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g3.1021数列的概念一.知识回顾1. 数列的定义(一般定义,数列与函数)、数列的表示法.2. 数列的通项公式.3. 求数列通项公式的一个重要方法:对于任一数列}{n a ,其通项n a 和它的前n 项和n s 之间的关系是 ⎩⎨⎧≥-==-)2()1(11n s s n s a n nn 二、基本训练:1、在数列1,1,2,3,5,8,13,x ,34,55,…中,x 的值是A 、19B 、 20C 、 21D 、222、数列4,-1,1017,-1331 ,1649,…的一个通项公式是 A 、1212)1(21-+-+n n n B 、1213)1(21++-+n n n C 、1212)1(21++-+n n n D 、1213)1(21-+-+n n n 3、 已知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为22log (3)2n a n =+-,那么2log 3是这个数列的 A.第3项 B.第4项 C.第5项 D.第6项4、已知*2()156n n a n N n =∈+,则在数列{}n a 的最大项为____________. 5、在数列{}n a 中,11++=n n a n ,且S n=9,则n =_____________. 6、(04年北京卷.文理14)定义“等和数列”:在一个数列中,如果每一项与它的后一项的和都为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叫做等和数列,这个常数叫做该数列的公和。
高考数学第一轮总复习100讲(含同步练习及答案)_g31031数列与函数的极限(2)'.
g3.1031数列与函数的极限(2)一、知识回顾 1、函数的极限1) 当x →∞时函数f(x)的极限: ○1a x f x =+∞→)(lim ;○2a x f x =-∞→)(lim ; ○3 a x f x =∞→)(lim 当自变量x 取正值并且无限增大时,如果函数f(x)无限趋近于一个常数a,就说当x 趋向于正无穷大时, 函数f(x)的极限是a,记作a x f x =+∞→)(lim ,(或x →+∞时,f(x)→a)当自变量x 取负值并且无限增大时,如果函数f(x)无限趋近于一个常数a,就说当x 趋向于负无穷大时, 函数f(x)的极限是a,记作a x f x =-∞→)(lim ,(或x →-∞时,f(x)→a)注:自变量x →+∞和x →-∞都是单方向的,而x →∞是双向的,故有以下等价命题 =+∞→)(lim x f x a x f x =-∞→)(lim ⇔a x f x =∞→)(lim令1(1)()().f x f x x==,分别求lim (),lim (),lim ().x x x f x f x f x →+∞→-∞→∞2) 当x →x 0时函数f(x)的极限: ○1a x f x x =-→)(lim 0; ○2a x f x x =+→)(lim 0; ○3a x f x x =→)(lim 0如果当x 从点x=x 0左侧(即x <x 0)无限趋近于x 0时,函数f(x)无限趋近于常数a 。
就说a 是函数f(x)的左极限,记作a x f x x =-→)(lim 0。
如果当x 从点x=x 0右侧(即x >x 0)无限趋近于x 0时,函数f(x)无限趋近于常数a 。
就说a 是函数f(x)的右极限,记作a x f x x =+→)(lim 0。
注:1a x f x x =→)(lim 0与函数f (x )在点x 0处是否有定义及是否等于f (x 0)都无关。
2=-→)(lim 0x f x x a x f x x =+→)(lim 0⇔a x f x x =→)(lim 0。
高考数学第一轮总复习100讲(含同步练习及答案)_同步练习g31006简易逻辑1.
同步练习g3.1006简易逻辑11、设M={x|x 2+x+2=0},a=lg(lg10),则{a}与M 的关系是A 、{a}=MB 、M ≠⊆{a}C 、M ≠⊇{a}D 、M ⊇{a}2、已知全集U=R ,A={x|x-a|<2},B={x|x-1|≥3},且A ∩B=φ,则a 的取值范围是A 、 [0,2]B 、(-2,2)C 、(0,2]D 、(0,2)3、已知集合M={x|x=a 2-3a+2,a ∈R},N 、{x|x=b 2-b ,b ∈R},则M ,N 的关系是A 、 M ≠⊆NB 、M ≠⊇NC 、M=ND 、不确定4、设集合A={x|x ∈Z 且-10≤x ≤-1},B={x|x ∈Z ,且|x|≤5},则A ∪B 中的元素个数是A 、11B 、10C 、16D 、155、集合M={1,2,3,4,5}的子集是A 、15B 、16C 、31D 、326、对于A 、所给C 、它的逆7、“α≠β”是cos α≠cos β”的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8、集合A={x|x=3k-2,k ∈Z},B={1,∈Z},S={y|y=6m+1,m ∈Z}之间的关系是A 、S ≠⊆B ≠⊆A B 、S=B ≠⊆AC 、S ≠⊆B=AD 、S ≠⊇B=A9、方程mx 2+2x+1=0至少有一个负根的充要条件是A 、0<m ≤1或m<0B 、0<m ≤1C 、m<1D 、m ≤110、已知p :方程x 2+ax+b=0有且仅有整数解,q :a ,b 是整数,则p 是q 的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11、已知M={Z 24m |m ∈-},N={x|}N 23x ∈+,则M ∩N=__________。
12、在100个学生中,有乒乓球爱好者60人,排球爱好者65人,则两者都爱好的人数最少是________人。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讲义 简易逻辑及充要条件课件 人教大纲版
知能迁移1 写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和逆否 命题,并判断其真假.
(1)若m,n都是奇数(jī shù),则m+n是奇数(jī shù). (2)若x+y=5,则x=3且y=2.
解 (1)逆命题:“若m+n是奇数(jī shù),则m,n都是奇 数”,假命题. 否命题:“若m、n不都是奇数(jī shù),则m+n不是奇数(jī shù)”, 假命题. 逆否命题:“若m+n不是奇数(jī shù),则m,n不都是奇数(jī shù)”, 假命题. (2)逆命题:“若x=3且y=2,则x+y=5”,真命题. 否命题:“若x+y≠5,则x≠3或y≠2”,真命题. 逆否命题:“若x≠3或y≠2,则x+y≠5”,假命题.
所以p q但q
p,故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第十七页,共48页。
探究提高 判断(pànduàn)p是q的什么条件,需要从两方面分 析:一是由条件p能否推得条件q,二是由条件q能否推 得条件p.对于带有否定性的命题或比较难判断(pànduàn)的命 题,除借助集合思想把抽象、复杂问题形象化、直观 化外,还可利用原命题和逆否命题、逆命题和否命题 的等价性,转化为判断(pànduàn)它的等价命题.
p:函数y=x2+x+2的图象与x轴有公共点,假命题.
第二十四页,共48页。
题型四 充要条件的证明
【例4】 (12分)求证方程ax2+2x+1=0有且只有一个
负数根的充要条件为a≤0或a=1.
(1)注意讨论a的不同取值情况(qíngkuàng);
(思2维)利启用迪根的判别式求a的取值范围.
解题(jiě tí)示范 证明(zhèngmíng) 充分性:
高考数学第一轮总复习100讲(含同步练习及答案)_同步练习g3.1026数列的前n项和.
g3.1026数列的前n 项和1、设等差数列{}n a 的公差为2,前n 项和为n S ,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 .)1(3--=n n na S n nB .)1(3-+=n n na S n nC .)1(--=n n na S n nD .)1(-+=n n na S n n2、数列1,x ,x 2,…,x n -1,…的前n 项之和是 (A)x x n --11 (B)x x n +--111 (C)x x n +--211 (D)以上均不正确3、数列{a n }前n 项的和S n =3n +b(b 是常数),若这个数列是等比数列,那么b 为(A)3 (B) 0 (C)-1 (D)14、等比数列{a n }中,已知对任意自然数n ,a 1+a 2+a 3+…+a n =2n -1,则a 12+a 22+a 32+…+a n 2等于(A)2)12(-n (B))12(31-n (C)14-n (D) )14(31-n5、等差数列{a n }的前m 项和为30,前2m 项和为100,则它的前3m 项和为(A)130 (B)170 (C)210 (D)2606、求和:111112123123n ++++=+++++++ . 7、数列11111,2,3,4,392781的前n 项和是 . 8、 数列1+3q+5q 2+7q 3+9q 4= _______.9、 数列{}n a 满足12a =,12n n n a a +=+,则通项公式n a = ,前n 项和n S = .10、 222222221009965432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在数列{}n a 中,已知=++++=-=+2032111,420a a a a a a a n n 则,______.12、已知数列{}n a 是等差数列,且12a =,12312a a a ++=,(1)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 (2)令n n n b a x =(x R ∈),求数列{}n b 前n 项和n S 的公式.13、等比数列{}n a 的首项为a,公比为q,S n 为其前n项和,求S 1+S 2+S 3+…+S n14、已知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65(2(n n n n a n -⎧⎪=⎨⎪⎩为奇数)为偶数),求数列{}n a 的前n 项的和n S .15、非等比数列{}n a 中,前n 项和21(1)4n n S a =--,(1)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2)设1(3)n n b n a =-(*)n N ∈,12n n T b b b =+++,是否存在最大的整数m ,使得对任意的n 均有32n m T >总成立?若存在,求出m ;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高考总复习g3.1007简易逻辑与充要条件
原命题若p 则q 否命题若┐p 则┐q逆命题若q 则p 逆否命题若┐q 则┐p互为逆否互逆否互为逆否互互逆否互g3.1006简易逻辑与充要条件(1)一、 知识回顾1、命题的定义:可以判断真假的语句叫做命题。
2、逻辑联结词、简单命题与复合命题:“或”、“且”、“非”这些词叫做逻辑联结词;不含有逻辑联结词的命题是简单命题;由简单命题和逻辑联结词“或”、“且”、“非”构成的命题是复合命题。
构成复合命题的形式:p 或q(记作“p ∨q ” );p 且q(记作“p ∧q ” );非p(记作“┑q ” ) 。
3、“或”、 “且”、 “非”的真值判断 (1)“非p ”形式复合命题的真假与P 的真假相反; (2)“p 且q ”形式复合命题当P 与q 同为真时为真,其他情况时为假; (3)“p 或q ”形式复合命题当p 与q 同为假时为假,其他情况时为真. 4、常用正面词语的否定如下表:5、四种命题的形式:原命题:若P 则q ; 逆命题:若q 则p ;否命题:若┑P 则┑q ;逆否命题:若┑q 则┑p 。
(1)交换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所得的命题是逆命题;(2)同时否定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所得的命题是否命题;(3)交换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并且同时否定,所得的命题是逆否命题. 6、四种命题之间的相互关系:一个命题的真假与其他三个命题的真假有如下三条关系:(原命题⇔逆否命题) ①、原命题为真,它的逆命题不一定为真。
②、原命题为真,它的否命题不一定为真。
③、原命题为真,它的逆否命题一定为真。
7、如果已知p ⇒q 那么我们说,p 是q 的充分条件,q 是p 的必要条件。
若p ⇒q 且q ⇒p,则称p 是q 的充要条件,记为p ⇔q.8、反证法:从命题结论的反面出发(假设),引出(与已知、公理、定理…)矛盾,从而否定假设证明原命题成立,这样的证明方法叫做反证法。
二、基本训练1.(05天津卷)给出下列三个命题①若1->≥b a ,则bb aa +≥+11②若正整数m 和n 满足n m ≤,则2)(n m n m ≤-③设),(11y x P 为圆9:221=+yx O 上任一点,圆O 2以),(b a Q 为圆心且半径为 1.当1)()(2121=-+-y b x a 时,圆O 1与圆O 2相切其中假命题的个数为 ( B ) A .0 B .1 C .2 D .3 2.(05湖北卷)对任意实数a ,b ,c ,给出下列命题: ①“b a =”是“bc ac =”充要条件; ②“5+a 是无理数”是“a 是无理数”的充要条件③“a >b ”是“a 2>b 2”的充分条件;④“a <5”是“a <3”的必要条件. 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 B ) A .1 B .2 C .3 D .43.命题甲:x +y ≠3,命题乙:x ≠1或y ≠2.则甲是乙的 条件. 三、例题分析例1.下列说法:①2x +5>0;②02<;③如果x >2,那么π就是有理数;④如果x ≠0,那么x1就有意义.一定是命题的说法是………………………………………………………………………( )(A ) ①②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 例2.设有两个命题:(1)关于x 的不等式x 2+(a -1)x +a 2>0的解集是R ; (2)f (x )=xa a )12(2log ++是减函数.且(1)和(2)至少有一个为真命题, 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例3. 已知()0012:;2311:22>≤-+-≤--m mx x q x p ,若﹁p 是﹁q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四、课堂练习1.(04年广州综合测试)设命题p:∣4x-3∣≤1;命题q:0)1()12(2≤+++-a a x a x 。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必备:第06课时:第一章集合与简易逻辑-充要条件
第06课时:第一章集合与简易逻辑——充要条件一.课题:充要条件二.教学目标:掌握充分必要条件的意义,能够判定给定的两个命题的充要关系.三.教学重点:充要条件关系的判定.四.教学过程:(一)主要知识:1.充要条件的概念及关系的判定;2.充要条件关系的证明.(二)主要方法:1.判断充要关系的关键是分清条件和结论;2.判断是否正确的本质是判断命题“若,则”的真假;3.判断充要条件关系的三种方法:①定义法;②利用原命题和逆否命题的等价性;③用数形结合法(或图解法).4.说明不充分或不必要时,常构造反例.(三)例题分析:例1.指出下列各组命题中,是的什么条件(在“充分不必要”、“必要不充分”、“充要”、“既不充分也不必要”中选一种作答)(1)在中,,(2)对于实数,,或(3)在ABC∆中,,(4)已知,,解:(1)在ABC∆中,有正弦定理知道:∴又由所以,即是的的充要条件.(2)因为命题“若且,则”是真命题,故p q⇒,命题“若8+=,则且”是假命题,故不能推出,x y所以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3)取,不能推导出;取,不能推导出所以,是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4)因为,或,,所以,是的充分非必要条件.例2.设,x y R∈,则是的()、是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由图形可以知道选择B,D.(图略)例3.若命题甲是命题乙的充分非必要条件,命题丙是命题乙的必要非充分条件,命题丁是命题丙的充要条件,则命题丁是命题甲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因为甲是乙的充分非必要条件,故甲能推出乙,乙不能推出甲,因为丙是乙的必要非充分条件,故乙能推出丙,丙不能推出乙,因为丁是丙的充要条件,故丁能推出丙,丙也能推出丁,由此可知,甲能推出丁,丁不能推出甲即丁是甲的必要不充分条件,选B.例4.设,x y R∈,求证:成立的充要条件是.证明:充分性:如果,那么,①②③于是||||||+=+x y x y如果即或,当0,0>>时,,x y当0,0<<时,,x y总之,当0xy≥时,||||||+=+.x y x y必要性:由||||||∈x y x y+=+及,x y R得即得所以0xy≥故必要性成立,综上,原命题成立.例5.已知数列的通项,为了使不等式对任意恒成立的充要条件.解:∵,则,欲使得题设中的不等式对任意*n N ∈恒成立, 只须的最小项即可,又因为,即只须且,解得, 即,解得实数应满足的关系为且.例6.(1)是否存在实数,使得是的充分条件?(2)是否存在实数,使得20x m +<是2230x x -->的必要条件? 解:欲使得20x m +<是2230x x -->的充分条件,则只要或,则只要即,故存在实数2m ≥时,使20x m +<是2230x x -->的充分条件. (2)欲使20x m +<是2230x x -->的必要条件,则只要或3}x >,则这是不可能的,故不存在实数时,使20x m +<是2230x x -->的必要条件. (四)巩固练习: 1.若非空集合,则“或”是“”的 条件.2.是的 条件.3.直线和平面,的一个充分条件是( ) A. B.C.D.五.课后作业:《高考计划》考点6,智能训练2,7,8,15,16.内容总结(1)第06课时:第一章集合与简易逻辑——充要条件一.课题: TC "§充要条件" 充要条件二.教学目标:掌握充分必要条件的意义,能够判定给定的两个命题的充要关系.三.教学重点:充要条件关系的判定.四.教学过程:(一)主要知识:1.充要条件的概念及关系的判定(2)(2)是否存在实数,使得是的必要条件。
高考数学第一轮总复习100讲(含同步练习及答案)_同步练习g31004解不等式2.
同步练习g3.1004解不等式21.若x ∈R ,则(1-|x|)(1+x)>0的充要条件是(A )|x|<1 (B )x<-1或-1<x<1 (C )|x|>1 (D )x<-12|x -2|的解集是(A ){x| 0<x<2} (B ){x| 0≤x ≤2} (C ){x| 1≤x ≤2} (D ){x| 1<x<2}3.若|x -a|<2h , |y -b|<2h ,则不等式一定成立的是 (A )|x+y -a -b|<2h , |x -y+a -b|<2h (B )|x+y -a -b|<h, |x -y+a -b|<h (C )|x+y+a+b|<h, |x -y -a+b|<h (D )|x+y -a -b|<h, |x -y -a+b|<h4.不等式3≤|5-2x|<9的解集是(A )(-∞, -2)∪(7, +∞) (B )[1, 4] (C )[-2, 1]∪[4, 7] (D )(-2, 1]∪[4, 7)5的解集为(A ){x| -2a <x<a} (B ){x| x>0或x<-54a} (C ){x| -a ≤x<-54a 或0≤x<a} (D ){x| 0<x ≤a}6的解集为 (A )(2, 4)∪(20, +∞) (B )(-∞, 4)∪(20, +∞)(C )(-∞, -5)∪(20, +∞) (D )(20, +∞)7.当x ∈(1, 2)时,不等式a x 恒成立,则a 的取值范围是(A )(0, 1) (B )(1, 2) (C )(1, 2] (D )[2, +∞)823的解集为(4, b),则a, b 的值分别为 (A )36, 81 (B )81, 36 (C )41, 9 (D )9, 419.不等式(x -0的解集为 (A ){x| x>1} (B ){x| x ≥1} (C ){x| x ≥1或x=-2} (D ){x| x ≥-2且x ≠1}102<1的解集是(A )(1, 5) (B )(21, 2) (C )(1, 2) (D )(21, 5) 11.不等式log 2|x -3|<1的解集是 .12.不等式|x 2-x|<21x 的解集是 .13.不等式(x 3-0的解集为 .14.不等式|x 22-2|的解集是 .11. . 12. .13. . 14. .14. 解不等式:|x 2-4x+3|>x 2-4|x|+3.15.解不等式:228)x x -++12.16.若不等式ax x x >-24的解集是(0,2),求参数a 的值.同步练习g3.1004解不等式21—10、BCDDD DBBCA11、{|153}.x x <<≠且 12、13{|}.22x x << 13、{|121}.x x x ≤≤=-或 14、{|3,7}x x x >≠15、{|130}.x x x <<<或 16、{|24}.x x x ≤-≥或 17、a=1.。
高考数学第一轮总复习100讲(含同步练习及答案)_g31072立体几何综合问题1.
g3.1072立体几何综合问题立体几何题怎么解高考立体几何试题一般共有4道(客观题3道, 主观题1道), 共计总分27分左右,考查的知识点在20个以内. 选择填空题考核立几中的计算型问题, 而解答题着重考查立几中的逻辑推理型问题, 当然, 二者均应以正确的空间想象为前提. 随着新的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实施,立体几何考题正朝着”多一点思考,少一点计算”的发展.从历年的考题变化看, 以多面体和旋转体为载体的线面位置关系的论证,角与距离的探求是常考常新的热门话题. 例1 四棱锥P —ABCD 的底面是边长为a 的正方形,PB ⊥面ABCD.(1)若面PAD 与面ABCD 所成的二面角为60°,求这个四棱锥的体积;(2)证明无论四棱锥的高怎样变化,面PAD 与面PCD 所成的二面角恒大于90°讲解:(1)正方形ABCD 是四棱锥P —ABCD 的底面, 其面积 为,2a 从而只要算出四棱锥的高就行了.⊥PB 面ABCD,∴BA 是PA 在面ABCD 上的射影.又DA ⊥AB , ∴PA ⊥DA ,∴∠PAB 是面PAD 与面ABCD 所成的二面角的平面角, ∠PAB=60°.而PB 是四棱锥P —ABCD 的高,PB=AB ·tg60°=3a, 3233331a a a V =⋅=∴锥.(2)不论棱锥的高怎样变化,棱锥侧面PAD 与PCD 恒为全等三角形.作AE ⊥DP ,垂足为E ,连结EC ,则△ADE ≌△CDE ,CEA CED CE AE ∠=∠=∴故,90, 是面PAD 与面PCD 所成的二面角的平面角. 设AC 与DB 相交于点O ,连结EO ,则EO ⊥AC , .22a AD AE OA a =<<=∴在.0)2)(2(2)2(cos ,2222<-+=⋅⋅-+=∠∆AEOA AE OA AE EC AE OA EC AE AEC AEC 中 故平面PAD 与平面PCD 所成的二面角恒大于90°.本小题主要考查线面关系和二面角的概念,以及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具有一定的探索性, 是一道设计新颖, 特征鲜明的好题.例2 如图,直三棱柱ABC-A 1B 1C 1的底面ABC点到AB 1的距离为CE=23,D 为AB 的中点.(1)求证:AB 1⊥平面CED ; (2)求异面直线AB 1与CD 之间的距离; (3)求二面角B 1—AC —B 的平面角.讲解:(1)∵D 是AB 中点,△ABC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BC=900,∴CD ⊥AB 又AA 1⊥平面ABC ,∴CD ⊥AA 1. ∴CD ⊥平面A 1B 1BA ∴CD ⊥AB 1,又CE ⊥AB 1, ∴AB 1⊥平面CDE ; (2)由CD ⊥平面A 1B 1BA ∴CD ⊥DE ∵AB 1⊥平面CDE ∴DE ⊥AB 1∴DE 是异面直线AB 1与CD 的公垂线段∵CE=23,AC=1 , ∴CD=.22 ∴21)()(22=-=CD CE DE ;(3)连结B 1C ,易证B 1C ⊥AC ,又BC ⊥AC , ∴∠B 1CB 是二面角B 1—AC —B 的平面角.在Rt △CEA 中,CE=23,BC=AC=1, ∴∠B 1AC=600∴260cos 121==AB , ∴2)()(2211=-=AB AB BB , ∴ 211==∠BCBB CB B tg , ∴21arctg CB B =∠. 作出公垂线段和二面角的平面角是正确解题的前提, 当然, 准确地作出应当有严格的逻辑推理作为基石.例3 如图a —l —β是120°的二面角,A ,B 两点在棱上,AB=2,D 在α内,三角形ABD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DAB=90°,C 在β内,∆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B=.900(I ) 求三棱锥D —ABC 的体积; (2)求二面角D —AC —B 的大小; (3)求异面直线AB 、CD 所成的角.讲解: (1) 过D 向平面β做垂线,垂足为O ,连强OA 并延长至E.DAE OA AB DA OA AD AB ∠∴⊥∴⊥,,上的射影在平面为β 为二面角a —l —β的平面角..60,120 =∠∴=∠DAO DAE 3,2=∴==DO AB AD .ABC ∆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斜边AB=2.,1=∴∆ABC S 又D 到平面β的距离DO=.3.33=∴-ABC D V (2)过O 在β内作OM ⊥AC,交AC 的反向延长线于M,连结DM.则AC ⊥DM.∴∠DMO 为二面角D —AC —B 的平面角. 又在△DOA 中,OA=2cos60°=1.且.22,45=∴=∠=∠OM CAE OAM.6.6arctg DMO DMO tg =∠∴=∠∴ (3)在β平在内,过C 作AB 的平行线交AE 于F ,∠DCF 为异面直线AB 、CD 所成的角. ACF CAF DF CF AF CF AF AB ∆=∠⊥∴⊥∴⊥即又,45,,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又AF 等于C 到AB 的距离,即△ABC 斜边上的高,.1==∴CF AF.7.7.7120cos 2222=∠∴==∠∴=⋅-+=∴DCF tg CFDFDCF tg AF AD AF AD DF 异面直线AB,CD 所成的角为arctg .7比较例2与例3解法的异同, 你会得出怎样的启示? 想想看.例4在边长为a 的正三角形的三个角处各剪去一个四边形.这个四边形是由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组成的,并且这三个四边形也全等,如图①.若用剩下的部分折成一个无盖的正三棱柱形容器,如图②.则当容器的高为多少时,可使这个容器的容积最大,并求出容积的最大值.图① 图②讲解: 设容器的高为x .则容器底面正三角形的边长为x a 32-,)32)(32(3434143)320()32(43)(2x a x a x ax x a x x V --⋅⋅⋅=<<-⋅⋅=∴54)3323234(16133a x a x a x =-+-+≤. 当且仅当 .54,183,32343max a V a x x a x ==-=时即. 故当容器的高为a 183时,容器的容积最大,其最大容积为.543a对学过导数的同学来讲,三次函数的最值问题用导数求解是最方便的,请读者不妨一试. 另外,本题的深化似乎与2002年全国高考文科数学压轴题有关,还请做做对照. 类似的问题是:某企业设计一个容积为V 的密闭容器,下部是圆柱形,上部是半球形,当圆柱的底面半径r 和圆柱的高h 为何值时,制造这个密闭容器的用料最省(即容器的表面积最小).例5 已知三棱锥P —ABC 中,PC ⊥底面ABC ,AB=BC , D 、F 分别为AC 、PC 的中点,DE ⊥AP 于E .(1)求证:AP ⊥平面BDE ;(2)求证:平面BDE ⊥平面BDF ;(3)若AE ∶EP=1∶2,求截面BEF 分三棱锥P —ABC 所成两部分的体积比.讲解: (1)∵PC ⊥底面ABC ,BD ⊂平面ABC ,∴PC ⊥BD .由AB=BC ,D 为AC 的中点,得BD ⊥AC .又PC ∩AC=C ,∴BD ⊥平面PAC . 又PA ⊂平面、PAC ,∴BD ⊥PA .由已知DE ⊥PA ,DE ∩BD=D ,∴AP ⊥平面BDE .(2)由BD ⊥平面PAC ,DE ⊂平面PAC ,得BD ⊥DE .由D 、F 分别为AC 、PC 的中点,得DF//AP .由已知,DE ⊥AP ,∴DE ⊥DF. BD ∩DF=D ,∴DE ⊥平面BDF . 又 DE ⊂平面BDE ,∴平面BDE ⊥平面BDF .(3)设点E 和点A 到平面PBC 的距离分别为h 1和h 2.则 h 1∶h 2=EP ∶AP=2∶3,.31232313121=⋅=⋅⋅⋅⋅==∴∆∆----PBC PBFPBC A PBF E ABC P EBF P S h S h V V V V故截面BEF 分三棱锥P —ABC 所成两部分体积的比为1∶2或2∶1值得注意的是, “截面BEF 分三棱锥P —ABC 所成两部分的体积比”并没有说明先后顺序, 因而最终的比值答案一般应为两个, 希不要犯这种”会而不全”的错误.例6 已知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半圆,它被过底面中心O 1且平行于母线AB 的平面所截,若截面与圆锥侧面的交线是焦参数(焦点到准线的距离) 为p 的抛物线.(1)求圆锥的母线与底面所成的角; (2)求圆锥的全面积.讲解: (1)设圆锥的底面半径为R ,母线长为l ,由题意得:R l ππ2=,即21cos 1==l R ACO ,所以母线和底面所成的角为.600(2)设截面与圆锥侧面的交线为MON ,其中O 为截面与AC 的交点,则OO 1//AB 且.211AB OO =在截面MON 内,以OO 1所在有向直线为y 轴,O 为原点,建立坐标系,则O 为抛物的顶点,所以抛物线方程为x 2=-2py ,点N 的坐标为(R ,-R ),代入方程得 R 2=-2p (-R ),得R=2p ,l=2R=4p.∴圆锥的全面积为22221248p p p R Rl πππππ=+=+. 将立体几何与解析几何相链接, 颇具新意, 预示了高考一圆柱被一平面所截,截口是一个椭圆.已知椭圆的长轴长为5,短轴长为4,被截后几何体的最短侧面母线长为1,则该几何体的体积等于 .例7 如图,几何体ABCDE 中,△ABC 是正三角形,EA 和DC 都垂直于平面ABC ,且EA=AB=2a , DC=a ,F 、G 分别为EB 和AB 的中点. (1)求证:FD ∥平面ABC ; (2)求证:AF ⊥BD ;(3) 求二面角B —FC —G 的正切值. 讲解: ∵F 、G 分别为EB 、AB 的中点,∴FG=21EA ,又EA 、DC 都垂直于面ABC, FG=DC , ∴四边形FGCD 为平行四边形,∴FD ∥GC ,又GC ⊂面ABC ,∴FD ∥面ABC.(2)∵AB=EA ,且F 为EB 中点,∴AF ⊥EB ① 又FG ∥EA ,EA ⊥面ABC ∴FG ⊥面ABC ∵G 为等边△ABC ,AB 边的中点,∴AG ⊥GC.∴AF ⊥GC 又FD ∥GC ,∴AF ⊥FD ②由①、②知AF ⊥面EBD ,又BD ⊂面EBD ,∴AF ⊥BD.(3)由(1)、(2)知FG ⊥GB ,GC ⊥GB ,∴GB ⊥面GCF. 过G 作GH ⊥FC ,垂足为H ,连HB ,∴HB ⊥FC. ∴∠GHB 为二面角B-FC-G 的平面角. 易求33223,23==∠∴=a a GHB tg a GH .例8 如图,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的棱长为1,P 、Q 分别是线段AD 1和BD 上的点,且 D 1P ∶PA=DQ ∶QB=5∶12.(1) 求证PQ ∥平面CDD 1C 1; (2) 求证PQ ⊥AD ; (3) 求线段PQ 的长.讲解: (1)在平面AD 1内,作PP 1∥AD 与DD 1交于点P 1,在平面AC 内,作 QQ 1∥BC 交CD 于点Q 1,连结P 1Q 1. ∵1251==QB DQ PA P D , ∴PP 1//QQ 1 .由四边形PQQ 1P 1为平行四边形, 知PQ ∥P 1Q1而P 1Q 1⊂平面CDD 1C 1, 所以PQ ∥平面CDD 1C1(2) AD ⊥平面D 1DCC 1, ∴AD ⊥P 1Q1 又∵PQ ∥P 1Q 1, ∴AD ⊥PQ. (3)由(1)知P 1Q 1// PQ,125QB DQ C Q DQ 11==,而棱长CD=1. ∴DQ 1=175. 同理可求得 P 1D=1712. 在Rt △P 1DQ 1中,应用勾股定理, 立得P 1Q 1=1713175171222221=⎪⎭⎫ ⎝⎛+⎪⎭⎫ ⎝⎛=+DQ D P.做为本题的深化, 笔者提出这样的问题: P, Q 分别是BD,1AD 上的动点,试求PQ 的最小值, 你能够应用函数方法计算吗? 试试看. 并与如下2002年全国高考试题做以对照, 你会得到什么启示?如图,正方形ABCD 、ABEF 的边长都是1,而且平面ABCD 、ABEF 互相垂直。
高考数学第一轮总复习100讲(含同步练习及答案)_同步练习g3.1025数列的通项.
同步练习 g3.1025数列的通项1、已知数列的前n 项和为S n=a n-1(a 为不为零的实数),则此数列 ( ) A 、一定是等差数列 B 、一定是等比数列C 、或是等差数列或是等比数列D 、既不可能是等差数列,也不可能是等比数列 2、已知)(,n n n a a n a a -==+111,则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n a ( ) A. 12-n B. 11-+n nn )(C. 2nD. n3、 在数列}a {n 中, 2a 3a 3n 1n +=+),N n (∈且,20a a a a 9742=+++则10a 为 ( ) A. 5 B. 7 C. 8 D. 104、若数列}{n a 的前n 项的和323-=n n a S ,那么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A .132-⨯=n n aB .nn a 23⨯= C .33+=n a n D .nn a 32⨯=5、已知数列}{n a 满足1a =1,122nn n a a +-=,则n a =_______________.6、在数列}{n a 中,12a =,1221n n a a +=+,则n a =_________________.7、已知数列}{n a 中,21=a ,且111+-=-n n a a n n ,则n a =________________.8、 已知数列{}n a 满足11a =,nn a a n n ++=--111(2)n ≥,则n a =_______________.9、已知数列}{n a 的首项1a a =(a 是常数且1a ≠-),121(,2)n n a a n N n -=+∈≥.(1)}{n a 是否可能是等差数列,若可能,求出}{n a 的通项公式;若不可能,说明理由;(2)设(,n n b a c n N =+∈c 是常数),若{}n b 是等比数列,求实数c 的值,并求出}{n a 的通项公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命题若p 则q 否命题
若┐p 则┐q
逆命题
若q 则p 逆否命题若┐q 则┐p
互为逆否互
逆
否互
为逆否互
互逆
否
互g3.1006简易逻辑与充要条件(1)
一、 知识回顾
1、命题的定义:可以判断真假的语句叫做命题。
2、逻辑联结词、简单命题与复合命题:
“或”、“且”、“非”这些词叫做逻辑联结词;不含有逻辑联结词的命题是简单命题;由简单命题和逻辑联结词“或”、“且”、“非”构成的命题是复合命题。
构成复合命题的形式:p 或q(记作“p ∨q ” );p 且q(记作“p ∧q ” );非p(记作“┑q ” ) 。
3、“或”、 “且”、 “非”的真值判断 (1)“非p ”形式复合命题的真假与P 的真假相反; (2)“p 且q ”形式复合命题当P 与q 同为真时为真,其他情况时为假; (3)“p 或q ”形式复合命题当p 与q 同为假时为假,其他情况时为真. 4、常用正面词语的否定如下表:
5、四种命题的形式:
原命题:若P 则q ; 逆命题:若q 则p ;
否命题:若┑P 则┑q ;逆否命题:若┑q 则┑p 。
(1)交换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所得的命题是逆命题;
(2)同时否定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所得的命题是否命题;
(3)交换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并且同时否定,所得的命题是逆否命题. 6、四种命题之间的相互关系:
一个命题的真假与其他三个命题的真假有如下三条关系:(原命题⇔逆否命题) ①、原命题为真,它的逆命题不一定为真。
②、原命题为真,它的否命题不一定为真。
③、原命题为真,它的逆否命题一定为真。
7、如果已知p ⇒q 那么我们说,p 是q 的充分条件,q 是p 的必要条件。
若p ⇒q 且q ⇒p,则称p 是q 的充要条件,记为p ⇔q.
8、反证法:从命题结论的反面出发(假设),引出(与已知、公理、定理…)矛盾,从而否定假设证明原命题成立,这样的证明方法叫做反证法。
二、基本训练
1.(05天津卷)给出下列三个命题
①若1->≥b a ,则
b
b a a +≥
+11 ②若正整数m 和n 满足n m ≤,则2
)(n m n m ≤-
③设),(11y x P 为圆9:221=+y x O 上任一点,圆O 2以),(b a Q 为圆心且半径为 1.当
1)()(2121=-+-y b x a 时,圆O 1与圆O 2相切
其中假命题的个数为 ( B ) A .0 B .1 C .2 D .3 2.(05湖北卷)对任意实数a ,b ,c ,给出下列命题: ①“b a =”是“bc ac =”充要条件; ②“5+a 是无理数”是“a 是无理
数”的充要条件③“a >b ”是“a 2>b 2”的充分条件;④“a <5”是“a <3”的必要条件. 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 B ) A .1 B .2 C .3 D .4
3.命题甲:x +y ≠3,命题乙:x ≠1或y ≠2.则甲是乙的 条件. 三、例题分析
例1.下列说法:①2x +5>0;②02<;③如果x >2,那么π就是有理数;④如果x ≠0,那么
x
1
就有意义.一定是命题的说法是………………………………………………………………………( )
(A ) ①②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 例2.设有两个命题:
(1)关于x 的不等式x 2+(a -1)x +a 2>0的解集是R ;
(2)f (x )=x a a )12(2log ++是减函数.且(1)和(2)至少有一个为真命题, 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例3. 已知()0012:;23
1
1:22>≤-+-≤--
m m x x q x p ,若﹁p 是﹁q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
四、课堂练习
1.(04年广州综合测试)设命题p:∣4x-3∣≤1;命题q:0)1()12(2≤+++-a a x a x 。
若非p 是非q 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2.(04年黄冈二轮)设x 、y 、z 中有两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已知命题//x y
x z y z ⊥⎧⇒⊥⎨⎩为真命
题,则x 、y 、z 中可能为平面的是 。
五、作业同步练习g3.1006简易逻辑与充要条件(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