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版)
《品德与社会》课标解读
《品德与社会》课标解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是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和课程标准的基本思想设计制定的.它的总体设计思想集中反映在课程标准中.今天我共谈了六个问题:课程背景分析,课程性质分析,设计理念诠释和设计思路说明,内容标准解读,课程实施建议。
一.课程背景分析这一问题只是在课程标准“前言”的开头部分简要的提出.因为,整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也是这门课程设计的背景,各门学科的课程标准有相同之处,这里不再作重复,然而这是一门新开设的课程,它的开设有其特殊背景,需要在学习课程标准时首先学习才能正确掌握课程标准的精神.1.时代要求加强和改革德育课程。
时代已经进入了21世纪,德育逐渐成为全世界教育关注的的重点与难点问题.人类如何共处,民族如何共处,国家如何共处,人与自然如何共处是摆在我们面前必须解决的紧迫问题.学会共处,“学会关心”是21世纪各国教育专家的共同口号,而这正是在新的世纪里对人的思想和社会性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是一个道德教育问题.各国都在研究和加强德育,只是有的不叫“道德教育”,而称“品行教育”或“品质教育”.我国在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加快素质教育步伐的时候,也十分强调改进和加强德育,认为“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江泽民)“德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灵魂”(李岚清).建国以来,我国一贯重视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并在1981年开设小学德育课程---(思想品德)课,20多年来,这门课在教材教材建设和教法改革上不断努力,对小学生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养成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打下了初步基础,取得了教育成效.1992年起又在小学3-6年级开设了<社会>课,引导学生观察社会,参与社会实践,进行社会知识和国情教育,并锻炼了学生的日常生活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这两门课在加强小学德育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但是,分科教育内容脱离小学生生活实际;两门学科之间在内容上又有许多交叉重复,《思想品德》可出现单纯品德教育,缺乏知识基础,存在概念化,简单化,成人化倾向;《社会》课又因知识面广,信息量大而忽略品德教育,二者均不利于小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
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标准
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标准品德与社会是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课程标准中的重点内容之一。
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社会责任感,对于他们的成长和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
在新课程标准下,品德与社会教育的目标和要求有了更加明确的规定,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也需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和社会责任感。
本文将从新课程标准对品德与社会教育的要求、教学方法和教师角色等方面进行探讨。
新课程标准对品德与社会教育的要求主要包括,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良好的品德修养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适应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这些要求都体现了新课程标准对品德与社会教育的重视和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将这些要求融入到教学实践中,通过各种教学活动和教学内容的设计,培养学生的品德和社会责任感。
在品德与社会教育的教学方法方面,新课程标准提出了多种教学策略和方法,如案例教学、讨论教学、角色扮演、小组合作学习等。
这些教学方法都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思考,培养他们的品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
例如,通过案例教学,可以让学生从真实的案例中感受到品德和社会责任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通过讨论教学,可以促进学生思维的碰撞和观点的交流,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需要灵活运用这些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的特点,设计和组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品德和社会责任感。
在品德与社会教育中,教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品德和社会责任感的引导者和榜样。
教师需要注重自身的品德修养,做学生的榜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同时,教师需要关心学生的成长,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困惑,给予他们及时的关爱和帮助,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师还需要关注学生的品德表现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及时进行引导和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引言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积极参与社会的重要途径。
通过这门课程,学生能够学习理解社会规范和价值观,提高自己的社会意识和责任感。
本文档旨在介绍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标准,包括课程目标、内容与方法等,以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开展相关学习。
课程目标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以下品德和能力:1.道德品质:培养学生具备高尚的品德,包括诚实、正直、尊重他人、关心社会等。
2.社会责任:培养学生认识到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和责任,激发学生参与公益活动和社会实践的意识。
3.社交技能: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包括沟通能力、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宽容与多元文化理解: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差异,包括文化、宗教、性别和种族等方面的差异。
课程内容品德与社会课程内容通常包括以下方面:道德教育道德教育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核心内容之一。
在道德教育中,学生学习理解基本的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如诚实、正直、友善、公平等。
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道德原则。
社会规范和法律知识学生需要了解社会规范和法律知识,以便在日常生活中遵守规则并与他人和谐相处。
课程内容包括社会习惯、交通规则、知识产权等方面的内容。
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参与公益活动、社区服务和实地考察等活动,学生能够亲身体验社会问题,并学会为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家庭与社区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还应该关注家庭与社区教育。
通过家庭教育、社区合作和家校互动等形式,学生能够在家庭和社区中学习品德和社会技能。
课程方法为实现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目标,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1.案例教学:通过真实的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道德原则和社会规范。
2.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在合作中学习沟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体验不同的社会角色和情境,增强他们的社会意识。
4.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如公益义工、社区服务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第一部分前言良好品德是健全人格的根基,是公民素质的核心。
随着社会的发展,具有良好的公民素质越来越成为人的内在需求。
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要求基础教育更新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培养良好的公民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小学中高年级是学生逐步熟悉和理解社会生活的重要时期,也是形成道德情感、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能力,养成行为习惯的重要阶段。
品德与社会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以满足学生的身心需要为目标,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注重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初步掌握认识社会事物和现象的方法,提高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能力,发展学生主动适应社会、积极参与社会的能力。
一、课程性质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综合性本课程设计体现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内在整合;课程内容有机融合品德和规则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历史与文化、国情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生命与安全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等; 教学活动体现学生生活经验、知识学习与社会参与的彼此渗透和相互促进,从多角度、多层面引导学生去理解、认识自我、他人和社会,并以此为基础形成基本的道德品质。
实践性本课程学习是知与行相统一的过程,注重学生在体验、探究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形成良好道德品质,实现社会性发展。
课程设计与实施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在亲身参与丰富多样的社会活动中,逐步形成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
开放性本课程内容根据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和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有弹性地吸纳鲜活的社会生活事件;教学空间从课内向课外延伸,从课堂向学校、家庭和社区扩展;课程评价关注不同学生的学习起点和学习态度,不以单一指标评价学生的发展,评价不仅关注学习结果,更重视学习过程和日常行为。
义务教育品社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目录第一部分前言一、课程性质二、课程基本理念三、课程设计思路第二部分课程目标第三部分课程内容―、我的徤康成长二、我的家庭生活三、我们的学校生活四、我们的社区生活五、我们的国家六、我们共同的世界第四部分实施意见一、教学建议二、评价建议三、教材编写建议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第一部分前言良好品德是健全人格的根基,是公民素质的核心。
随着社会的发展,具有良好的公民素质越来越成为人的内在需求。
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要求基础教育更新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培养良好的公民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小学中高年级是学生逐步熟悉和理解社会生活的重要时期,也是形成道德情感、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能力,养成行为习惯的重要阶段。
品德与社会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以满足学生的身心需要为目标,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注重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初步掌握认识社会事物和现象的方法,提高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能力,发展学生主动适应社会、积极参与社会的能力。
一、课程性质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综合性本课程设计体现社会环境、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的内在整合;课程内容有机融合品德和规则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历史与文化、国情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生命与安全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等;教学活动体现学生生活经验、知识学习与社会参与的彼此渗透和相互促进,从多角度、多层面引导学生去理解、认识自我、他人和社会,并以此为基础形成基本的道德品质。
实践性本课程学习是知与行相统一的过程,注重学生在体验、探究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形成良好道德品质,实现社会性发展。
课程设计与实施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在亲身参与丰富多样的社会活动中,逐步形成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
学习《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心得体会四篇
学习《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心得体会四篇(一)随着2022版各科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我们的教育即将步入一个新的时代。
通过线上对《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的学习,感受如下:一、新课标强化了课程立德树人的育人导向鼓励广大思政老师要“理直气壮地开好思政课”,铸魂育人、立德树人。
新《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也旗帜鲜明地强调了课程性质: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思政课,旨在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质、道德修养、法治素养和人格修养等,增强学生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为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打下牢固的思想根基。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拔孕穗期”,道德与法治课程要精心引导和,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二、一体化设计中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道德与法治课程以“成长中的我”为原点,将学生不断扩大的生活和交往范围作为建构课程的基础: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成长规律,按照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的思路,依据我与自身,我与自然、家庭、他人、社会,我与国家和人类文明关系的逻辑,以螺旋上升的方式组织和呈现教育主题,强化课程设计的整体性。
三、有机融合多种因素,构建全新德育课程体系新课程改革将小学原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合为“道德与法治”,以道德与法心育为框架,有机融入国家安全教育、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劳动教育,以及信息素养教育、金融素养教育等相关主题,强化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革命传统和法治教育。
三、增强了操作性指导中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针对“内容要求”提出“学业要求”、“教学提示”,细化了评价与考试命题建议,注重实现“教一学一评”一致性,增加了教学、评价案例,不仅明确了“为什么教”“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而且强化了“怎么教”的具体指导,做到好用、管用。
道德与法治是门有思想,有温度、有深度、有宽度、有故事、有趣味有色彩的课程,我们要把握好这门课程的灵魂和实质,真正让这门课照亮学生的心灵世界,促进学生成长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二)开学前,我参加了道德与法治培训,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天时间,但是我获益匪浅。
部编版2023最新小学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标准
部编版2023最新小学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标准引言本文档旨在介绍部编版2023最新小学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标准。
这些课程标准是为了培养小学生的品德和社会意识而设计的。
课程目标部编版2023最新小学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标准的目标如下:1. 培养学生正确的品德观念和行为惯。
2. 提高学生的社会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3. 培养学生正确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合作精神。
4. 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和决策能力。
5.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课程内容以下是部编版2023最新小学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标准的主要内容:1. 社会生活与法律意识教育2. 环境保护与公民责任教育3. 健康生活与心理健康教育4. 文明礼仪与社交礼节教育5. 小学生安全与自我保护教育6. 友爱团结与班级管理教育教学方法部编版2023最新小学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标准的教学方法应遵循以下原则:1. 实践性教学,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2. 合作性研究,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
3. 生活化教学,将社会问题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
4. 体验性教学,通过丰富的体验活动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5. 差异化教学,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和能力进行个性化教学。
评估与考核部编版2023最新小学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标准的评估与考核应综合考虑学生的品德表现、实际行为和学业成绩等方面,采用多种形式,如观察记录、作品展示、小组合作等。
结论部编版2023最新小学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标准旨在培养小学生的品德和社会意识,为他们的全面发展提供有效的教育支持。
通过合适的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我们可以有效地实施这些课程标准,帮助学生成为有社会责任感的优秀公民。
以上是针对部编版2023最新小学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标准的简要介绍。
如需更详细的信息,请参阅相关教材和教学指南。
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
儿 童 的 品德 和社 会性 源 于他 们 对 生活 的认识 、体验 和 感悟 ,儿童 的现 实生 活对 其 品德 的形
成 和社 会性 发展 具有 特 殊 的价值 。教育 的 内容和形 式必 须 贴近 儿童 的生 活 ,反 映 儿 童 的需 要 , 让他 们 从 自己的 世界 出发 ,用 自己 的眼睛观 察 社会 ,用 自己的心 灵 感受社 会 ,用 自己的方 式研 究社会 。课 程 以儿 童 生活 为 基础 ,但 并不是 儿童 生活 的简 单翻版 ,课程 的教 育意 义 在 于对 儿童 生活 的 引导 ,用 经过 生 活锤 炼 的有意 义 的教育 内容教 育 儿童 。 ( )教 育的 基础 性和 有效 性 是课程 的追 求 三 儿 童期 是 品德 与 社会性 发展 的启 蒙阶段 ,教育必 须 从他 们发 展 的现实 和 可 能 出发 。同 时 , 有 效 的教 育 必 须 采 用儿 童 乐 于 和适 于接 受 的生 动活 泼 的方 式 ,帮 助 他们 解 决 现 实 生 活 中 的 问 题 ,为 他们 今后 人 格 的和谐 发展 与 完善 奠定基 础 。
二
( )情 感 ・ 一 态度 ・ 价值 观
分 目标
维普资讯
I .珍 爱 生命 ,热 爱 生 活 。养成 自尊 自主 、乐 观 向上 、热 爱 科学 、热 爱劳 动 、 勤俭 节 约 的 态度 。 2 .在 生 活 中养 成 文 明 礼貌 、诚 实守信 、友爱 宽容 、公 平公 正 、热 爱集 体 、团 结 合作 、有 责 任心 的 品质 。 3 .初 步 形 成 民主 、法 制观 念和 规则意 识 。 4 .热 爱祖 国 ,珍 视祖 国 的历史 、文化 传统 。尊 重不 同 国家 和人 民的 文化 差 异 ,初 步 具有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设计与实施,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社会适应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
因此,制定和实施符合时代要求、适应学生成长发展需要的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应当贯彻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应当贯彻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其次,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应当突出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学生需要具备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因此,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表达能力等,使学生能够积极融入社会生活,为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再次,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应当注重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学生需要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才能不断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因此,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使学生能够不断提升自我,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最后,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应当注重多元发展的需求。
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优势各不相同,品德与社会课程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注重多元发展,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路径,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总之,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制定与实施,应当贯彻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突出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注重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注重多元发展的需求,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加强研究,不断完善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提供更好的教育保障。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
学段目标
第一学段(1-2年级)
初步了解社会生活的基本常识,培养基本的道德判 断和行为习惯,树立初步的集体意识和责任感。
第二学段(3-4年级)
进一步了解社会生活和人际关系,形成良好的道德 品质和行为习惯,增强社会责任感和集体归属感。
注重资源的实效性
确保所开发的课程资源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能够有效地支持教学活动。
关注资源的可持续性
确保课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避免一次性资 源的浪费。
06
课程发展与展望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发展历程与趋势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发展历程
从最初的德育课程到现在的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演变,经历了多次改革和调整,逐渐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课程体系。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
目
CONTENCT
录
• 课程性质与地位 • 课程基本理念 • 课程目标与内容 • 实施建议 • 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 课程发展课程的定义与特点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学生良好品德为核心,促进学生社 会性发展的综合性课程。它强调在真实的社会生活情境中,通过 学生的亲身体验和实践,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良好的行为习惯 和积极的社会责任感。
共享与交流
加强校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共 享优质课程资源,提高资源利 用效率。
评价与反馈
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效果 进行评价,及时反馈问题,调
整策略。
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注意事项
尊重学生主体性
确保学生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中的主体地 位,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强化教师专业素养
提升教师的课程资源意识,提高教师的专业 能力和素质。
品德与社会教育课程标准
品德与社会教育课程标准
简介
《品德与社会教育课程标准》是为了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品德素养和社会意识而制定的教育标准。
本文档旨在向教育工作者、决策者和其他相关人士介绍这一标准的重要性和主要内容。
标准重要性
品德是人们在社会互动中表现出的道德和行为准则。
社会教育则是通过教育活动来提升学生的社会认知和责任感。
品德与社会教育课程标准的制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品德素养、道德判断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使他们成为有良好品德和积极参与社会的公民。
主要内容
1. 品德素养
- 强调学生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规范;
- 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和责任感;
- 培养学生的正直、诚实和宽容心态。
2. 社会意识
- 培养学生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理解;
- 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关怀他人的能力;
- 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意愿。
3. 教育方法
- 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和课程设置,培养学生的品德和社会意识;
- 结合校外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社会问题和社会关系;
- 教育工作者应成为学生的榜样,以身作则,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品德观和社会价值观。
总结
《品德与社会教育课程标准》的制定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积极参与社会的重要举措。
通过培养学生的品德素养和社会意识,我们可以帮助他们成为具有良好道德准则和积极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教育工作者在实施这一标准中应当发挥榜样作用,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道路。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版)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目录第一部分前言一、课程性质二、课程基本理念三、课程设计思路第二部分课程目标第三部分课程内容―、我的徤康成长二、我的家庭生活三、我们的学校生活四、我们的社区生活五、我们的国家六、我们共同的世界第四部分实施意见一、教学建议二、评价建议三、教材编写建议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第一部分前言良好品德是健全人格的根基,是公民素质的核心。
随着社会的发展,具有良好的公民素质越来越成为人的内在需求。
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要求基础教育更新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培养良好的公民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小学中高年级是学生逐步熟悉和理解社会生活的重要时期,也是形成道德情感、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能力,养成行为习惯的重要阶段。
品德与社会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以满足学生的身心需要为目标,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注重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初步掌握认识社会事物和现象的方法,提高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能力,发展学生主动适应社会、积极参与社会的能力。
一、课程性质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综合性本课程设计体现社会环境、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的内在整合;课程内容有机融合品德和规则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历史与文化、国情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生命与安全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等;教学活动体现学生生活经验、知识学习与社会参与的彼此渗透和相互促进,从多角度、多层面引导学生去理解、认识自我、他人和社会,并以此为基础形成基本的道德品质。
实践性本课程学习是知与行相统一的过程,注重学生在体验、探究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形成良好道德品质,实现社会性发展。
课程设计与实施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在亲身参与丰富多样的社会活动中,逐步形成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
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
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一、前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也在不断变化。
品德与社会教育作为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标准的制定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和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拟就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进行探讨和分析。
二、品德与社会教育的重要性1.1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品德教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通过品德教育,学生可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明辨是非,学会尊重他人,培养爱心和奉献精神,从而形成健康的人格。
1.2增强社会责任感品德教育还可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使他们树立正确的社会人生观,培养公民素质,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和弘扬。
1.3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品德教育还可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在道德品质、民族精神、科学精神、审美情趣、学习方法、身心健康等方面取得全面的提高。
三、品德与社会教育课程标准的制定原则2.1立足国情和时代特征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制定应当充分考虑国家的国情和时代特征,结合当前社会的发展需要和教育方针政策,注重学生的实际需求,使之符合教育规律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2.2科学性和系统性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制定应当科学、系统,注重课程的连续性和衔接性,确保学生在不同学段不同阶段的素质教育能够有机衔接,形成完整的教育体系。
2.3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制定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合理确定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使之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4注重多元化和灵活性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制定应当注重多元化和灵活性,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上进行灵活的调整和创新,使之符合不同学生的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实验稿的课程内容和设置3.1课程设置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设置应当包括道德品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素质、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内容,使学生在吸收知识的能够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第一部分前言在新的世纪里,中华民族面临着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对于人的思想品德和社会性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贯彻《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试行)》的精神,根据视障儿童教育规律,改革和加强盲校小学相关课程,是我国视障儿童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课程性质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盲校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视障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视障儿童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盲校小学中高年级视障儿童的社会生活范围不断扩大。
本课程根据视障儿童的社会生活实际、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形成的需要,以视障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将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身残志坚和心理卫生教育等有机融合,引导视障儿童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意志、能力、知识,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自强不息的精神,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为他们成长为具备参与现代社会生活能力的残而有为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二、基本理念(一)帮助视障儿童平等参与社会、学习做人、自强不息是课程的核心课程要关注每一个视障儿童的成长,发展视障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体现以育人为本、全面发展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成为身残志坚、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
(二)视障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视障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视障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
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视障儿童的生活,反映视障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目录第一部分前言一、课程性质二、课程基本理念三、课程设计思路第二部分课程目标》第三部分课程内容―、我的徤康成长二、我的家庭生活三、我们的学校生活四、我们的社区生活五、我们的国家六、我们共同的世界第四部分实施意见?一、教学建议二、评价建议三、教材编写建议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第一部分前言良好品德是健全人格的根基,是公民素质的核心。
随着社会的发展,具有良好的公民素质越来越成为人的内在需求。
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要求基础教育更新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培养良好的公民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小学中高年级是学生逐步熟悉和理解社会生活的重要时期,也是形成道德情感、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能力,养成行为习惯的重要阶段。
品德与社会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以满足学生的身心需要为目标,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注重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初步掌握认识社会事物和现象的方法,提高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能力,发展学生主动适应社会、积极参与社会的能力。
一、课程性质<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综合性本课程设计体现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内在整合;课程内容有机融合品德和规则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历史与文化、国情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生命与安全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等; 教学活动体现学生生活经验、知识学习与社会参与的彼此渗透和相互促进,从多角度、多层面引导学生去理解、认识自我、他人和社会,并以此为基础形成基本的道德品质。
实践性本课程学习是知与行相统一的过程,注重学生在体验、探究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形成良好道德品质,实现社会性发展。
课程设计与实施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在亲身参与丰富多样的社会活动中,逐步形成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
开放性本课程内容根据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和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有弹性地吸纳鲜活的社会生活事件;教学空间从课内向课外延伸,从课堂向学校、家庭和社区扩展;课程评价关注不同学生的学习起点和学习态度,不以单一指标评价学生的发展,评价不仅关注学习结果,更重视学习过程和日常行为。
二、课程基本理念(―)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是课程的核心本课程特别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学生的道德发展,丰富学生的社会认识和内心世界,健全学生的人格,使他们能够以积极的生活态度参与社会,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
(二)学生的生活及其社会化需求是课程的基础《本课程注重学生生活的价值。
学生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学生的生活对本课程的构建具有重要价值。
课程必须贴近他们的生活,反映他们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探究社会,并以此为基础,提升学生的生活。
(三)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是课程的追求本课程强调必须从学生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出发,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教学要因地制宜地营造有利于学生品德和行为习惯养成的学习环境,选取学生生活中真实可信的生动事例,采用学生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助他们认识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使教学成为学生体验生活、道德成长的有效过程。
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
家庭、学校、社区、国家、世界是学生不断扩展的生活领域。
社会坏境、社会活动、社会关系是存在于这些领域中的几个主要因素。
学生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是在逐步扩展的生活领域中,通过与各种要素的交互作用实现的。
本课程的设计思路是: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
“一条主线”即以学生的生活发展为主线;“点面结合”的“点”是社会生活的几个主要因素,“面”是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领域,在面上选点,组织教学内容;“综合交叉,螺旋上升”指的是每一个生活领域所包含的社会要素是综合的,在不同年段层次不同,螺旋上升。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公民奠定基础。
*本课程引导和帮助学生达到以下三个方面的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1、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养成自尊自律、乐观向上、勤劳朴素的态度。
2、爱亲敬长,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友爱宽容、热爱集体、团结合作、有责任心的品质。
3、初步形成规则意识和民主、法制观念,崇尚公平与公正。
4、热爱家乡,珍视祖国的历史与文化,具有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尊重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差异,初步形成开放的国际视野,5、具有关爱自然的情感,逐步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能力与方法、1、养成安全、健康、环保的良好生活和行为习惯。
2、初步认识自我,掌握一些调整自己情绪和行为的方法。
3、学会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倾听他人的意见,体会他人的心情和需要,与他人平等地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集体生活。
4、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社会事物和现象,对生活中遇到的道德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力所能及地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5、初步掌握收集、整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能够选用恰当的工具和方法分析、说明问题。
(三)知识1、理解日常生活中的道德行为规范和文明礼貌,了解未成年人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懂得规则、法律对于保障毎个人的权利和维护社会公共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2、初步了解生产、消费活动与人们生活的关系,知道科学技术对生产和生活的重要影响。
—3、知道一些基本的地理常识,初步理解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了解人类共同面临的人口、资源和环境等问题。
4、了解家乡的发展变化,了解一些我国历史常识,知道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革命传统,了解影响我国发展的重大历史事件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
5、初步了解影响世界历史发展的一些重要事件,知道不同环境下人们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懂得不同民族、国家和地区之间相互尊重、和睦相处的重要意义。
第三部分课程内容一、我的健康成长…二、我的家庭生活三、我们的学校生活四、我们的社区生活~五、我们的国家%六、我们共同的世界《1、依照课程设计思路,课程内容中各项与学段相对应,并按其适宜程度标注在各项后。
(中)表示适用于中年级,(高)表示适用于高年级,(中、高)表示适用于中、高年级。
但各项课程内容及排列顺序与教材、课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2、本课程内容为基本标准。
在掌握课程标准的前提下,编写教材和开展教学活动,可根据各地区、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有所拓展。
3、根据课程改革所倡导的精神,表中所列教学活动建议侧重于有学生主体参与的体验、探究、交流研讨等实践性教学活动。
这些建议是提示性的,供编写教材和教学时参考。
4、教学活动的形式应不拘一格,鼓励教师根据具体目标、内容、条件、资源的不同,结合教学实际,选用并创设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
第四部分实施建议本标准是品德与社会课程设计、教材编写以及课程实施和评价的基本依据。
在实施过程中,应当遵照本标准的要求,结合本地区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开展教学,有效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整体把握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的关系课程目标是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综合实现的,尤其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和能力与方法目标要经过长期的培养才能达成。
因此,教师要在把握整个课程目标的基础上,设计单元或课的教学目标,处理好长期形成的目标和短期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突出每一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每节课的教学目标不必面面俱到,应简洁、清晰、具体,注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尽可能根据本校和本班学生的实际状况和需求进行设计,避免大而空。
例如,“真爱生命,热爱生活”目标需要一个长期养成的过程,“诚实守信,友爱宽容”也是需要在实践中通过不断践行逐步达成目标,因此,它们不宜作为一节课的目标。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将目标具体化,确定每节课可达成的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组织和开展教学活动,注重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关注学习过程中的生成的问题,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目标,教学活动完成之后,还应通过学生的反应和作业检验目标的达成状况,深入反思并不断改进教学。
(二)通过创设多样化情境丰富和提升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的生活经验是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基础。
教师首先应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设计教学,同时要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丰富和提升学生的生活经验,加深他们对社会的认识。
应该注意到,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积累了一些社会生活经验,形成了相应的态度和能力。
教学前,教师对学生的生活环境,家庭背景有所了解,并通过观察、聊天等调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根据学生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和需要,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提供和多样化的生活体验和社会实践的机会。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
同时,教师还要注意学生之间经验的差异,鼓励学生与拥有不同经验和观点的同伴、教师和其他人开展交流、讨论和对话,分享经验和感受。
'例如,在学校“诚实守信”时,不能仅仅呈现诚实守信的正面例子,可以适当呈现不诚实守信而获得利益的事例,让学生认识社会生活的复杂性。
并且让学生相互交流自己或身边的人在这方面所遇到的不同情况和感受,对不同情况进行比较,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思考和探讨诚实守信的重要意义,学会根据情境作出恰当的判断和行为的选择。
(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转变。
教师要通过创设任务情境或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的兴趣,鼓励他们大胆尝试解决问题的方法。
自主学习既包括学生个体的独立探究和思考,也包括学生与同伴合作开展的学习研究。
教师要为学生自主探究和解决问题提示方法和步骤,避免放任学生进行盲目而低效的探究活动。
例如,学生第一次开展调查之前,教师可以提供一致调查表,列示若干调查内容,让学生填写;学生有了一定的调查经验之后,可以提示学生自己制定调查计划,写明调查的目的,对象,地点,要点和注意事项后再去调查。
又如,让学生收集、整理和交流资料时,教师可以通过提出若干问题,提示收集,整理和交流资料的要点,避免学生不假思考地摘取资料,照本宣读。
教师要创设民主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对获取的信息和他人提出的观点进行大胆质疑,同时尊重并积极回应他人质疑,并帮助他们不断反思自己的学习和探究过程,修正和改进自己的认识和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