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和儒家宽恕

合集下载

历史上宽恕别人的例子

历史上宽恕别人的例子

历史上宽恕别人的例子宽恕是人类伟大的品质之一,历史上有许多令人感动的宽恕事件。

下面列举了十个历史上宽恕别人的例子,分别是:1. 耶稣宽恕钉在十字架上的刽子手:在基督教的教义中,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时说:“父啊,赦免他们,因为他们所做的,他们不知道。

”耶稣的这番话表达了宽恕和仁慈的精神,传递了爱与宽容的信息。

2. 曼德拉宽恕种族主义统治者:南非前总统纳尔逊·曼德拉是南非种族隔离时期反对派的领导人,由于他的反对活动,曼德拉被判处终身监禁。

然而,在获释后,曼德拉选择宽恕种族主义统治者,并努力推动和解与民族团结。

3. 巴尔扎克宽恕背叛者:法国文学家巴尔扎克在创作《人间喜剧》时,受到出版商的背叛,导致他的财产被没收。

然而,巴尔扎克并未对出版商报复,而是选择宽恕他,并继续专注于自己的创作事业。

4. 安妮·弗兰克宽恕纳粹党人:安妮·弗兰克是二战期间在阿姆斯特丹被纳粹德国占领时躲藏的犹太女孩,她在隐居期间写下了《安妮日记》。

尽管她和家人最终被发现并送往集中营,但她在日记中表达了对纳粹党人的宽恕之情。

5. 阿瑟·康纳·多伊尔宽恕杀害妻儿的凶手:1995年,美国军人阿瑟·康纳·多伊尔的妻子和两个孩子被一名杀人犯残忍杀害。

然而,在法庭上,多伊尔选择宽恕凶手,并表示他不希望凶手受到死刑。

6. 纳尔逊·古德曼宽恕杀害儿子的凶手:1997年,美国黑人少年特拉维斯·基尔帕特里克被白人少年杀害。

然而,古德曼的父亲纳尔逊·古德曼在法庭上宣布对凶手表示宽恕,并表示他希望和解和团结。

7. 约瑟夫·格鲁伯宽恕大屠杀的参与者:约瑟夫·格鲁伯是奥斯威辛集中营的幸存者,他在法庭上宽恕了大屠杀的参与者,并表示他希望人们能够团结起来,共同避免类似的悲剧再次发生。

8. 法律宽恕南非种族隔离政策:在南非的种族隔离政策结束后,南非政府通过了“真相与和解委员会”,该委员会旨在宽恕过去的犯罪行为,为民族和解提供机会。

基督教和儒教的对比

基督教和儒教的对比

基督教和儒教的对比基督教和儒教的对比谌必民基督教是信仰上帝的宗教,认为上帝创造主宰安排一切。

儒教是以孔子为先师,倡导王道德治、尊王攘夷和上下秩序的国家宗教。

儒教信奉的最高神是天。

在儒教经典中,和天相等的另一称号是上帝,或称帝,天帝。

皇天上帝的名称来自《尚书·召诰》:“皇天上帝改厥元子兹大国殷之命。

”《尚书·尧典》:“肆类于上帝,禋于六宗,望于山川,遍于群神。

”中国古代的上帝,就是当时中国人的祖宗神,其中最优秀者是黄帝和炎帝。

儒教没有创世的神。

基督教的经典《圣经》说:上帝造齐了天地万物后,就按照自己的形象和样式造人,上帝造的第一个男人名叫亚当,造的第一个女人名叫夏娃。

在基督世界里,上帝最大,每个人都是一只羊,而上帝是牧羊人。

因此人都是平等的,没有高低尊卑。

这就是平等的价值观,也是今天西方普世价值观的核心。

基督教认为世人都是平等地被创造,这种说法使人意识到自己的尊严、自由和平等,这种意识构成一个民主社会不可或缺的心理基础。

所以基督教培养的国民灵魂是思想开放,政治平等,公平正义,能够当家做主的公民。

儒教文化是一种等级有序的文化。

君臣父子,上下有别,贵贱有分,长幼有序。

儒教讲究尊卑,其价值观是等级价值观。

儒教教化百姓传递的是等级和尊卑的观念,尊敬领导,尊敬父母,见了皇帝山呼万岁三跪九拜的思想深入中国人的骨髓。

儒教文化养育的是君权神授,上尊下卑的万岁或奴才,鼓吹“君辱臣死”,培养民众的奴化思维。

人绝对分成三六九等。

因为有了尊卑之别,一个民族的膝盖就软了,进了官府和庙宇就下跪,成了中国人的习惯。

儒家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是独裁专制的根基。

西方基督教所在的地区,也有贫富形成的空间分异,城市、乡村的规划中会把教堂放在很重要的地位,这里是一个社区中心。

每到周末,不管帝王将相、大学教授、大老板、打工仔、流浪汉、乞丐都可以到教堂一起礼拜。

在这里没有人瞧不起人,大家都是平等的,社区的人每个周末有这样一个场所和这样一段时间可以聚聚,礼拜结束之后聊聊天,和谐一下,他们不被划分。

从中西文化差异看儒学和基督教“孝”伦理观的不同根源

从中西文化差异看儒学和基督教“孝”伦理观的不同根源

从中西文化差异看儒学和基督教“孝”伦理观的不同根源在中西文化的比较中,儒学和基督教在“孝”这一伦理观念上有着显著的差异。

儒家强调孝顺父母,视之为家庭伦理的基石;而基督教也提倡孝道,但更强调的是对上帝的忠诚和敬畏。

这种差异反映了中西文化传统、社会结构以及价值观念的异同,有其深刻的根源。

我们可以从社会结构来看儒学和基督教“孝”伦理观的不同。

中国传统社会是以家庭为基本单元的,强调家族的延续和传承。

儒家提倡的孝道不仅仅是尊敬父母,更体现了对祖先的尊崇和对家族传统的继承。

而基督教所处的西方社会,在中世纪甚至近代,更多地是以教会和政府为核心的封建社会结构。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个人与家庭关系相对较弱,更多侧重于个体与上帝之间的关系。

基督教的“孝”伦理更倾向于个人的虔诚和对上帝的顺从。

儒学和基督教“孝”伦理观的不同根源还源于宗教信仰和价值观念的差异。

儒家的孝道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强调的是家庭伦理和社会和谐。

儒家主张的是世俗的人伦关系,重视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和社会责任。

而基督教的“孝”伦理观则是建立在对上帝的信仰和个人的信仰实践之上。

基督教强调的是对上帝的爱和敬畏,追求的是灵魂的救赎和永生的幸福。

这种宗教价值观念的差异,决定了儒学和基督教对“孝”伦理的不同侧重点和意义。

儒学和基督教“孝”伦理观的不同根源还可以从中西文化传统的差异来解读。

中西文化传统在历史的长河中形成了不同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

儒家思想在中国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影响了千百年来中国人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而基督教则在西方文化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西方社会的伦理道德和法律制度中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这种文化传统的差异,决定了儒学和基督教对“孝”伦理的不同立场和理解。

从社会结构、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的角度来看,儒学和基督教“孝”伦理观的不同根源是多方面的。

儒学强调的是家庭伦理和社会责任,基督教更倾向于个人的敬畏和对上帝的虔诚。

这种不同的理念和价值取向,反映了中西文化的差异和各自的文化传统。

论儒家的宽容思想及其限度

论儒家的宽容思想及其限度

・__。155‘・-—
论文集
纪念孔子诞辰256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
人的毛病。董仲舒发挥说:“不攻人之恶,非仁之宽与?自攻其恶,非义之全与?”(《春秋繁露・仁
义法》)在董仲舒看来,不攻击别人的丑恶,就是讲求仁的宽容;自己攻击自己的丑恶,是有义德 的表现。这也就是说,宽容是人德性水平高低的重要尺度。孔子基于自己的人生体验而认定:“宽 则得众”(《论语・阳货》),待人宽厚就会得到众人的拥护。又说:“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卫灵公》)朱熹解释说:“责己得厚,故身益修;责人薄,故人易从,所以人不得而怨之。” (《论语集注》)要言之,宽容是缓和和消除矛盾并最终实现人与人融洽相处的重要途径。苟子所
(<卫风・考巢》)《老子》:“知常容,容乃公,……没身不殆。”(第十六章)容即宽容、包容。认
识自然规律的人胸怀宽广,有包容之心就会坦然公正,也才能终身没有危险。《左传・昭公二十年》: “惟有德者能以宽服民,其次莫如猛。仲尼日:‘善哉!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
残则施之以宽。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M为政的关键,在于针对不同的对象或宽或猛,
在儒家看来是保持良好、和谐人际关系所不可缺少的原则,也是儒家“贵和”思想的必然要求。
儒家的这些思想具有普时性和普世性,对于现时代处理人际关系、族群关系、国际关系仍具有重 要的指导意义。
儒家虽然“贵和”重“宽”,讲“和而不同”,主张求同存异,具有博大的宽容精神和情怀,但 也不可否认,它并非不排斥异己,排斥异端也是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 从儒学发展的纵向维度看,排他性是儒家思想有机组成部分。孔子曾公开申明:“唯仁者能好 人,能恶人。”(《论语・里仁》)喜欢人和憎恨人是仁者的常态,只有那些爱憎分明、敢爱敢恨的 人,才算得上是一个真正仁者。在是非、善恶等原则问题上,德性君子应坦坦荡荡。孔子本人就 是一个善恶分明、是非观念极强的人。“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 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论语・公冶长》)他对那些违反传统礼制的思想和行为频频说“不”: 季氏“八佾舞于庭”,孔子说:“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论语・八佾》)对于帮助季氏聚敛财富 的冉求,孔子认定他“非吾徒也”,号召弟子们“鸣鼓而攻之”(《论语・先进》),一点也不想宽容。 。子不语怪力乱神”(《论语・述而》),“不语”即向“怪力乱神”说“不”。据《论语》记载:“孺 悲欲见孔子,孔子辞以疾。”(《阳货》)对不起,我身子骨不爽,不见你!“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 见。”(《阳货》)季孙氏家臣阳虎很想见孔子,但孔子执意不见。孔子“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

基督、佛教、儒教多重教义下的真情诠释——试论许地山的小说创作

基督、佛教、儒教多重教义下的真情诠释——试论许地山的小说创作

基督、佛教、儒教多重教义下的真情诠释——试论许地山的小说创作(付元红中国现当代文学2008级硕士研究生)在20世纪初期的中国文坛上,许地山无疑是独特的一位。

他是一位基督徒,又对佛教有着很深的研究,同时,东方文化对他的影响又处处存在。

他以自身的哲学思辨与细腻情感融入到作品中,通过作品来诠释其人生体验。

在现当代的文学史中,将宗教的意识体现在作品中的作家本就屈指可数(如张承志、北村),但在当时的思想意识形态并不太多元化的“文学的革命”及“革命的文学”的时代中,能够独立特行,坚持以至真性情进行写作的作家更是少之又少,但许地山是其中一位。

20世纪初,当人们更多的用一种积极的态度去追求人生时,许地山却以宗教情结为核心,并把这种宗教的“灵性”赋予和渗透到作品中来,以探究人生及其感悟,并在更深刻的文化层面上来弘扬人格精神和救世思想。

那么,体现在许地山文学作品中的是何种宗教思想呢?有论者认为许地山是受过洗礼的宗教徒,作品中渗透的是基督教的教义。

也有论者认为其小说中渗透的是“生者不乐”的佛教思想。

笔者认为,许地山意在通过其小说创作来引导世人消除生之痛苦,其思想核心在于通过对各种教义精神的糅合,形成了作家独特宗教思想体系。

概言之,体现出基督教、佛教和儒教等在作家主观意图下的杂合与借鉴。

一、《命命鸟》:此生即苦,佛教教义的体现许地山未满三岁便随父颠沛流离到闽粤一带,弱冠之年便外出谋生,辗转于缅甸仰光等地,中年又经历了丧妻之痛,个人的不幸遭遇,使得佛教中的“人生无常”的宿命论观点深深刻在了他的思想印痕中。

许地山的母亲和舅父都是佛教徒,他本人也有渊博的宗教知识,1917-1923年在燕京期间,他研习佛经和梵文,1923年赴美国研究宗教史,1924年转入伦敦研究印度哲学,后来又两次到印度研究佛学。

他的这些人生经历以及他所处的家庭和社会外部环境(缅甸仰光是佛教信仰之地),使他在创作中从佛教文化的视角为切入点来观照人生。

“幸福在彼岸”的宗教世界观在《命命鸟》等作品中得到了很深的体现。

宽恕心理学相关研究综述

宽恕心理学相关研究综述

宽恕心理学相关研究综述【摘要】近年来,宽恕在心理学领域研究逐渐广泛和深入。

本文旨在对目前国外心理学界有关宽恕的研究成果做一个简要阐述。

主要包括对于宽恕的界定、影响宽恕的因素以及宽恕的模型。

最后提出了当前宽恕研究存在的一些不足以及对未来宽恕研究的展望。

【关键词】宽恕;共情;宽恕模型;自我宽恕一、宽恕的概念宽恕在东西方文化中都受到特别重视,但宽恕的内涵在两种文化中不尽相同。

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东方文化强调宽恕是个人修身养性、道德升华的必要条件;而以基督教为主导的西方文化强调宽恕是一种爱,是“上帝的指示”。

心理学家试图从心理过程的角度对宽恕进了界定。

north[1] 从情感和认知角度出发,认为宽恕是个体克服了对冒犯者消极的情感和判断,并用理解、同情和关爱来对待对方的过程。

enright及其同事进一步补充认为宽恕是受害者在受到不公正伤害后,对冒犯者的负面的认知情绪和行为反应的消失,并出现正面的认知情绪和行为反应的过程。

这一观点强调认知,情绪,行为三方共同作用。

mccullough [2]等人则以共情理论为基础,认为宽恕是受害者基于对冒犯者的共情产生的一系列动机变化过程。

二、宽恕的影响因素(一)人格对宽恕的影响。

大量研究表明,宽恕受人格特征的影响。

brown[3]通过检验过宽恕倾向与大五人格问卷的各维度的关系,结果发现宽恕倾向与宜人性呈显著正相关,与神经质呈显著负相关。

张登浩等人的大七人格与宽恕各维度关系研究表明,人际关系善良,情绪性以及外向性三个人格维度可以显著预测个体的宽恕性水平。

(二)共情对宽恕的影响。

共情,即同理心,主要体现在情绪自控、换位思考、倾听能力以及表达尊重等与情商相关的方面。

zechmeister等[4]采用叙事法进行研究,发现共情特质高的受害者对冒犯者的归因和描述较为积极,产生的情境性共情会使受害者宽恕冒犯者。

(三)责任归因对宽恕的影响。

宽恕的责任归因是指受害者对侵犯行为产生的原因的理解。

人生应该具有一颗宽容之心

人生应该具有一颗宽容之心

人生应该具有一颗宽容之心宽容之心是什么?仁者说,宽容之心是豁达大度,心胸开阔,待人宽厚,和颜悦色;智者说,宽容之心是容常人所不能容,忍常人所不能忍,处常人所不能处;学者说,宽容之心是一种雅士的风度,一种广阔的胸怀,一种崇高的境界,一种优秀的品德。

总而言之,宽容之心是爱心的传送,是仁人的虔诚,是智者的宁静,犹如秋月丰盈。

宽容之心是人之博大、人之崇高、人之快慰的优良品德。

荀子曾经说:“群子贤而能容墨,知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浅,粹而能容杂。

”西方有句谚语说:“世界上最大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大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胸怀。

”这里所说的就是宽容的道理。

综观儒家的仁政,道家的无为,佛家的慈悲,基督的博爱,无不包含着博大精深的宽容哲学。

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宽容别人,才会给自己带来广阔的天空。

在为人处世中不搞惟我独尊,对不同的观点、行为要予以理解和尊重,即使自己有理,也不能咄咄逼人,得理不让,把自己的观点和行为强加给别人,要尊重他人的自由选择。

所以,宽容是一种博大的胸怀,是一种崇高的美德。

那么,做人应该具有一颗宽容之心的内涵有那些呢?个人理解认为主要有以下七点:宽容之心是做人的一种修养。

宽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宽容不仅仅是一种品质,更是一种修养。

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宽容待人的胸怀都可以凝聚人心,产生无穷的力量。

豁达大度,胸怀宽广是一个人有修养的体现。

人与人交往中,宽厚待人是一种修养,人有宽容则进步。

有了宽容的胸怀,才有容天容地、容江海的崇高和博大,才有来自心底的真挚笑容。

人生有了这种宽容的气度,才能安然走过四季,才能闲庭信步笑看花落花开。

宽容之心是为人的一种品质。

一个人只有具备了宽容的品质,才会懂得理解和尊重他人,才会有爱人之心,有容人之量,成为识大体、顾大局的人。

人只有宽容才能胸怀广博,才能任恩怨沉浮。

学会宽容,你的人生会从容,轻松,潇洒。

人性也得以升华。

能够宽容别人的一定有一颗天空一样宽广的心,能容下天地万物,世间万事,这就是做人的一种品质。

基督教思想爱与宽容的教义

基督教思想爱与宽容的教义

基督教思想爱与宽容的教义基督教思想:爱与宽容的教义基督教因其独特的信仰体系和价值观,在世界范围内有着广泛的影响力。

基督教思想中的两个核心教义,即爱与宽容,不仅成为信徒们信仰与行为的指南,也深刻地影响着社会各个层面的互动与关系。

本文将探讨基督教思想中关于爱与宽容的教义,以及它们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意义。

一、爱的教义在基督教中,爱被视为最重要的教义之一。

这种爱被称为“格雷克爱”或“阿加佩爱”,它是一种无私的、为他人着想的、追求他人的益处而行动的爱。

基督徒被要求以这种爱来对待上帝、他人和自己。

首先,基督教强调个体与上帝的关系。

耶稣基督教导人们要全心全意地爱上帝,将他放在首位,奉行他的旨意。

这种与上帝的关系建立在信仰、敬拜和祷告的基础上,使个体能够与创造者建立亲密而持久的联系。

其次,基督教主张人与人之间的爱。

耶稣曾教导门徒们要彼此相爱,如同他们爱自己一样。

这种爱要求人们远离自私和仇恨,而以关怀、体贴和助人为己任。

基督教鼓励信徒在面对不同文化、种族和宗教背景的人们时保持开放的心态,以爱和包容来面对他们。

最后,基督教也教导个体要对自己怀有爱。

这并不是一种自恋的爱,而是基于对自己身心灵的关怀和尊重。

这种爱鼓励人们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和潜力,同时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之处,从而在成长中实现更加全面的发展。

二、宽容的教义除了爱,宽容也是基督教中十分重要的教义之一。

宽容意味着对他人持包容和尊重的态度,在对待不同意见、信仰和生活方式时保持宽容与理解。

首先,基督教鼓励信徒们在面对异教徒和非信徒时保持宽容。

基督徒被教导要尊重其他人的宗教信仰和自由选择,不试图强加自己的信仰观念。

这种宽容的态度能够促进不同宗教之间的和谐共处,并为跨文化交流和对话提供了基础。

其次,基督教也鼓励信徒们对待罪与错误的人持宽容的态度。

这并不意味着对罪恶漠不关心,而是指对犯错的人们给予理解和赦免的机会。

耶稣的教导告诉我们,每个人都可能犯错,但只要真心悔改,上帝就会给予宽恕和新的开始。

儒家“仁爱”与基督教“圣爱”的比较研究

儒家“仁爱”与基督教“圣爱”的比较研究

仁爱与圣爱的融合, 有助于推动构建人 类命运共同体的进 程。
第五章
结论
研究总结
儒家“仁爱”强调 的是人伦关系和道 德义务,注重社会 和谐与稳定。
基督教“圣爱”则 强调人类的爱和救 赎,追求个人灵魂 的拯救和自我完善。
二者之间存在明显 的差异,但也有一 些共同之处。
研究表明,中国传统 文化对于当代社会的 价值观念、文化传承 等方面都有着深远的 影响。
儒家“仁爱”与基督教“圣爱”的 融合,可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 流与理解,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与 发展。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伦理基础
儒家“仁爱”与基 督教“圣爱”的融 合,为构建人类命 运共同体提供了伦 理基础。
仁爱与圣爱在价值观 上的共通之处,为构 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 供了伦理支持。
仁爱与圣爱的互补 性,为构建人类命 运共同体提供了伦 理依据。
儒家“仁爱”与基督 教“圣爱”的思想可 以促进文化交流和融 合,有助于世界和平 与发展。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
儒家“仁爱”与基督教 “圣爱”的比较研究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
目录
“” “”
“”
“” “”
“”
壹 内儒
涵家 仁 爱 的
贰 的基
内督 涵教
圣 爱
叁 的基儒
比督家 较教仁
圣爱 爱与
肆 的基儒
融督家 合教仁
圣爱 爱与
伍结

第一章
儒家“仁爱”的内涵
儒家“仁爱”的定义
儒家“仁爱”是一种以家庭为中心的亲情之爱 儒家“仁爱”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 儒家“仁爱”注重的是内心的修养和德行 儒家“仁爱”是一种普遍的人类情感和道德准则
第二章

基督教_博爱_与儒家_仁爱_之共同现实价值

基督教_博爱_与儒家_仁爱_之共同现实价值

不同意识形态国家的文化挑战进行客观的、辩证的分析与鉴别,对文化霸权主义保持必要的警惕并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对西方先进文化要虚心学习,并通过规范整合的方式使外来文化中的优秀因素融入到我们的民族文化之中;另一方面我们也要主动出击,把我们的民族文化推向世界,以积极的态势抢占国际文化市场,以泱泱大国的气度和风采感染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

实践证明:闭关自守、妄自尊大、固步自封不能维护国家的文化安全。

第四,要解放文化生产力,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这是保护我国民族文化的保障。

随着信息技术革命的来临,知识、信息和科学等“文化力”在当今世界变成了一种重要的资源和推动力,人类文化创造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竞争时代”。

这个时代的一个突,推动社会发展的主动力,其具体表现就是文化产业蓬勃兴起。

文化生产力是一种文化创造力,只有在创造的过程中,民族文化才能得到发展,只有发展,民族文化才有生命力和活力。

我国是一个文化资源大国,中华民族五千年辉煌的文明史为发展我国文化产业提供了丰富的资源,铺垫了厚实的基础。

在全球化的文化传播互动过程中,我们只有解放文化生产力,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生产出高水平的能够满足人们需要的文化产品,才能为我国文化安全构筑一条坚固的万里长城,保护我国的民族文化。

全球化对于民族文化来说,既是一个机遇,又是一个挑战。

在当前全球化的背景下,我们要抓住机遇,发展和保护民族文化,使我们的民族文化立于不败之地。

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我国经济迅速增长,文化多元化的深入,冲击着人们的价值观,特别是在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方面面临巨大的道德危机。

爱心是一切道德行为的基石,培养爱心,扩充爱心,是建设社会主义道德文明的基础性工程。

博爱和仁爱思想分别代表了东西方文明的思想精华,在人类文明发展的长河中发挥了巨大的历史作用。

博爱与仁爱思想阐述了“四海之内皆兄弟”,视天下如一家,打破以邻为壑的狭隘,消除隔阂,爱人如己,实现真正博爱的美好愿望。

基督信仰之“爱”与儒家传统“仁”

基督信仰之“爱”与儒家传统“仁”

基督信仰之“爱”与儒家传统“仁”“礼”整合的可能性赵建敏(2007年11月21-24日陕西师范大学基督教文化研究所,第三届“基督宗教在当代中国的社会作用及其影响”高级论坛论文)提要:中国儒家传统文化的核心观念是“仁”和“礼”。

在中国文化由传统走向现代的过程中,这种观念也面临诸多困难和困惑。

如何整合这种观念促进中华民族实现现代文明已经引起众多学者的关注。

天主教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梵二会议面对现代世界文明更新了神学思想,特别促进了天主教社会教义思想的发展。

天主教的这种社会教义思想是对现代文明进行的神学思考的结晶。

在整合传统儒家核心观念“仁”和“礼”的现代文化发展的进程中,基督宗教的“爱的文明”观念或许可以与之互补并相得益彰。

一.儒家传统“仁”和“礼”观念的辨析以儒家思想为主流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仁”和“礼”。

从字源学来看,“仁”与“人”是同一的,“仁”也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特性。

“仁也者,人也。

”(《孟子·尽心下》)“仁”发端于人对他人所有的“恻隐之心”,即“同情心”。

孟子将“恻隐之心,”称为“仁之端也。

”并且将“恻隐之心”列为“四端”之首。

这也为上文所论“爱人”乃“亲爱”之意提供了佐证。

可见,“仁”所追求的目标基本上是以个人修养为宗旨的,是人性修养的最高境界和普遍道德规范的最根本的基础。

因此,“仁”被认为是中华民族道德精神的象征,被视为中华民族的共德和恒德。

[1]“仁”的概念,孔子以前就有。

春秋以前人们一般把尊亲敬长、爱及民众,忠于君主和仪文美德都称为仁。

孔子将“仁”的概念具体化,系统化,并且以“仁”为核心构建起一套完整的儒家道德规范。

它包括孝、弟(悌)、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等内容。

这些道德内容中孝悌是“仁”的根本,是儒家道德思想体系的基本支柱之一。

“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论语·学而》)。

孝悌的基本内涵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构成家庭中的基本伦理关系。

由孝悌推延出去,就是规范与他人基本伦理关系的忠恕之道。

儒家与基督教的对话

儒家与基督教的对话

儒家与基督教的对话袁源贺麟先生在《儒家思想的新开展》中提出,中国近百年来的危机,根本上是一个文化的危机——儒家思想在中国文化生活上失掉了自主权,丧失了新生命。

所以,儒家思想是否能够有新开展的问题,就是中国文化能否复兴的问题。

而儒家思想是否复兴的问题,亦即儒化西洋文化是否可能的问题。

而儒学是合诗教、礼教、理学三者为一体的学养,也即艺术、宗教、哲学三者的谐合体,因此,新儒家思想的展开,大约将循艺术化、宗教化和哲学化的途径迈进:1、以西洋的哲学发挥儒家的理学;2、吸收基督教的精华以充实儒家的礼教;3、领略西洋的艺术以发扬儒家的诗教。

就本文涉及的主题,在此仅尝试对贺麟先生“吸收基督教精华以充实儒家礼教”的提法略加探讨。

我认为,这一提法在理论层面和现实层面都面临十分严重的挑战。

就理论层面而言,贺先生将儒家思想作为一种整全、谐和的文化传统,在三个维度上铺陈开来,但却仅仅将基督教作为儒家文化一个维度(礼教)上的补充,并要求根据礼教的准绳对基督教“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就忽视了基督教同样是一种整全的、涌动的文化血脉——它也不仅内在融贯,而且还全面深入到西方社会的各个方面、各个层面。

儒家思想若是按着自己的尺度将它从某个截面剖开、“拿来”,它将不会生出任何活力、生机。

就现实层面而言,在西方文化的话语力量如此强势地冲击中国固有传统文化的背景之下,贺先生倡导“儒化西洋文化”来拯救中华文明,过于空疏、浪漫,容易落成中国人关上门的自说自话。

在基督教中,上帝无中生有,创造了一切。

人虽是所有被造物中最为贵的,然而作为被造物中的一员,他与造物主之间已然存在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

上帝无限地超越于人,人在上帝的拯救计划中仅扮演着一个被动的角色——被拣选、被宽恕、被拯救,而基督徒的虔敬恰恰就源于从这种被动无力中生出的谦卑、忏悔和感恩,因为国度、权柄、荣耀全是神的,直到永远。

人慑服于神圣实在,这样一来,基督教的情感基调便是敬畏和守望——敬畏上帝,守望彼岸。

儒家、佛教和基督教等信仰如何影响文化和个人行为?

儒家、佛教和基督教等信仰如何影响文化和个人行为?

儒家、佛教和基督教等信仰如何影响文化和个人行为?信仰是人类文明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们塑造着我们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儒家、佛教和基督教等信仰是全球范围内非常流行的宗教信仰,他们不仅影响了各自的文化习俗和行为方式,而且对整个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下面我们将从三个方面来探讨儒家、佛教和基督教等信仰如何影响文化和个人行为。

一、儒家信仰对文化和个人行为的影响儒家思想以“仁爱”、“礼法”、“孝道”和“诚信”等为核心,这些都是儒家信仰对于人际关系和个人修养的重视。

儒家信仰影响的不仅仅是个体的思想和行为,更是中国这个古老文明的各种传统习俗和文化特点。

例如,中国人对家族血脉关系的认同、崇尚家庭和婚姻等习俗,都与儒家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

儒家信仰影响深远,其在中国哲学和文化中的地位至今仍然不可替代。

二、佛教信仰对文化和个人行为的影响佛教是一种充满智慧和慈悲的信仰,它影响了东亚地区包括中国、日本、韩国在内的多个文化体系。

佛教其实不仅是一种信仰,更是一种学问。

佛教强调的是人的内在修养和在外环境下对生命意义的探寻,正因为如此,佛教对个人的生活方式和身心健康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中国,佛教在文化艺术、佛教文化等方面有着深远的影响。

三、基督教信仰对文化和个人行为的影响基督教是西方文明中最重要的宗教信仰之一,它的影响几乎遍布了整个欧洲和美洲地区。

基督教信仰强调人的罪与恶行,强调“爱的信仰”、“慷慨与宽恕”等等,这些信仰渗透到了人们的行为方式和生活习惯中。

例如在欧洲,基督教信仰对于礼仪文化和团队意识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此外,基督教信仰在推广人权、平等、自由等方面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总结三种信仰和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基础上,我们可以发现,每种信仰都对人的思想和行为方式产生了重大影响。

虽然这种影响不是一蹴而就的,但是在长期的编织之后,这些信仰和文化已经融入了人们的生活,成为一种文明广泛传承的特殊维度。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这些文化不同,但它们都以广泛的人类信仰精神为中心,为人们提供了一种认知和价值视角,为人们的生命提供了一种信仰保障。

继承宽恕制度

继承宽恕制度

继承宽恕制度【实用版3篇】篇1 目录一、宽恕制度的定义和意义二、宽恕制度的历史发展三、宽恕制度的现代应用四、宽恕制度的优缺点分析五、宽恕制度在我国的继承与发展篇1正文一、宽恕制度的定义和意义宽恕制度,是指在法律体系中,对于罪犯在一定条件下予以免除或减轻处罚的制度。

宽恕制度旨在鼓励犯罪者改过自新,修复社会关系,促进社会和谐。

它是一种司法宽容,体现了法律的人性化和公正。

二、宽恕制度的历史发展宽恕制度源于古代社会的“赎罪”观念,古代希腊、罗马等国家都有宽恕制度的实践。

到了近现代,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宽恕制度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成熟的制度,被世界各国广泛采用。

三、宽恕制度的现代应用现代宽恕制度主要包括减刑、假释、缓刑等,这些制度旨在给予犯罪者改过自新的机会,促使其融入社会。

同时,宽恕制度也是对司法公正的一种补充,避免过于严苛的刑罚导致社会矛盾的激化。

四、宽恕制度的优缺点分析宽恕制度的优点主要表现在:1.给予犯罪者改过自新的机会,有利于其融入社会;2.减轻监狱负担,提高监狱工作效率;3.有助于修复社会关系,促进社会和谐。

然而,宽恕制度也存在一定的缺点,如可能导致犯罪者再次犯罪、影响社会治安等。

五、宽恕制度在我国的继承与发展我国一直以来都重视宽恕制度的运用,继承了古代的赎罪观念,并在现代法律体系中发展出一套完整的宽恕制度,包括减刑、假释、缓刑等。

在实际运用中,我国还注重对宽恕制度的改进和完善,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总之,宽恕制度是一种重要的司法制度,有利于犯罪者的改造和社会的和谐。

篇2 目录一、宽恕制度的概念与意义二、宽恕制度的发展历程三、宽恕制度的实施现状四、宽恕制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五、宽恕制度的完善建议篇2正文一、宽恕制度的概念与意义宽恕制度,是指国家针对某些犯罪行为,在一定条件下对罪犯免除或减轻处罚的制度。

宽恕制度体现了国家对犯罪者改过自新的期待,是司法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二、宽恕制度的发展历程宽恕制度起源于古代社会的刑罚制度,当时主要是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

忠恕之道的现实意义

忠恕之道的现实意义

忠恕之道的现实意义忠恕之道在孔子的思想中,忠恕之道是以“仁之道”的形式提出的。

仁之道可以说是“仁之道”\仁是孔子及其儒家精神的核心,也是儒家追求的理想人生境界。

只要个人将自己的喜好、邪恶和欲望推给他人,他们就可以满足仁爱的要求,这为每个人都为儒家的仁政理想搭建了一个可行的阶梯。

忠恕之道是儒家伦理思想在历史上散发出智慧的光芒,对我们现代人培养德性、修身安已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作为道德修养方法的忠恕之道具有一般方法论意义,但我们在继承它的同时也需要转化其时代内容,吸收新的道德因素,综合古今中西,才能更好地发挥忠恕之道的新的时代作用,也才能形成适合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社会的新道德体系和时代精神。

正如我们所认识到的,人类本来就是同根同源,全世界各种文化往往是彼此通融的。

儒家文化讲\仁爱\,基督教文化讲\博爱\,佛教文化讲\慈悲\,其基本精神是相通的。

无论在西方的伦理还是在东方的儒家及佛教思想中,将心比心,推己及人一直被视为规范人们道德的第一准则,人们用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将其定义为\全球伦理原则\,达成伦理观念上\最低限度的基本共识\。

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被认为是\规则\的同义语,即被看作是可以规范普世伦理秩序的道德金律。

当然,目前已有不少学者认为这一道德金律存在缺陷,应当予以修正,例如杨树森教授、赵汀阳教授都认为道德金律抹杀了人与人之间的个性差异,赵汀阳教授进一步将其修正为\人所不欲,勿施于人\,用\由人至人\的方法论来包含所有的可能眼界。

美国哲学家、芝加哥大学哲学教授阿兰葛维慈也认为,我对他人对我行为的所欲所求与在同一情况下某个他人想要得到的对待并不总是相同的,所以不能把道德金律建立在作为个人的\我\的所欲所求之上,并举例说一医生不能根据自己对安乐死的好恶来决定是否治疗病人施\安乐死\。

上述说法可能有些道理,但忠恕之道应该在儒家思想的背景下理解。

儒家说,如果你不想对别人做某事,就不要对别人做,或者如果你想为自己辩护,它的重点是你自己,强调对自己的限制和要求,而不是对别人的要求,并强调在接受和处理人和事的实际行为中应该有限制,你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他人,这是一种不断消除对自己的偏执的方式,从而确保人们在角色实现自己极限的过程中。

洛克思想《论宗教宽容》

洛克思想《论宗教宽容》

国家(国家、公民利益、官长)

国家是由人们组成的一个社会,人们组成这个社会仅仅是 为了谋求、维护和增进公民们自己的利益。 所谓公民利益,我指的是生命、自由、健康和疾病以及对 诸如金钱、土地、房屋、家俱等外在物的占有权。 官长是以他的全体臣民的力量为后盾,去惩罚那些侵犯任 何他人权利的人。其职责是:公正无私地行使平等的法律, 总体上保护所有的人并具体地保护每一个公民属于今生的 对这些东西的所有权。



宽容适用

是指宽容责任的适用范围
首先,我认为,任何教会都决不会因为宽容责任而容纳那种屡 经劝告仍执意违反教会法规的人。因为这是教会的条件,也是教 会的一项契约;如果容忍这种违法行为而不加任何责罚,教会便 会立即解体。 其次,任何私人都无权因为他人属于另一教会或另一宗教以任 何方式危害其公民权利的享受。(对于邪恶的人)你既然相信他 将要在来世受罚,也就无须在今生的事情方面对他惩罚
宽容与正统
纯正=真正 ≠ 正统(宗教权力的标榜) 我把那种宽容誉为纯正教会基本特征的标志。 真正的宗教:不是为了制定浮华的仪式,不是为了攫取教会的管辖权或 行使强制权,而是为了依据德性和虔诚的标准,规范人们的生活。 凡称呼主名的人,总要离开不义(《提摩太后书》)
义=仁爱,温顺,友爱、平等=宽容
不存在宗教的正统与不正统
最后,那些否认上帝存在的人,是根本谈不上被宽容的。 (针对无神论者对宗教的反对)



集会的宽容与不宽容


集会的不宽容之故
集会有时也许是秘密的并成为宗派活动和骚乱的温床,于是他们 给反对这项宽容论者提供了最强有力的根据。(但是,其所以发 生这类事,并不是由于这类集会有什么特别之处,而是由于受压 抑或不自由这种不幸的处境。) 集会有害于公共和平,对国家造成威胁。

浅谈宗教宽容及其历史意义

浅谈宗教宽容及其历史意义

浅谈宗教宽‎容及其历史‎意义宗教宽容的‎由来在黑暗的中‎世纪欧洲,基督教成为‎人人的必须‎无条件奉行‎的信仰形式‎。

罗马天主教‎会成为高高‎凌驾于一切‎世俗权力之‎上的最高权‎力机构,而中世纪西‎欧社会的一‎切弊病和衰‎弱征象都根‎植于基督教‎文化的内在‎矛盾,因此唯有宗‎教改革才是‎西欧近代文‎化的真正逻‎辑起点和历‎史起点。

然而宗教改‎革却又是一‎个漫长而又‎艰难的涅槃‎过程,其中宗教宽‎容思想起了‎重要的历史‎作用。

14世纪的‎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可‎以说是第一‎个通过人文‎主义思想向‎天主教派发‎起挑战的运‎动,他们强调人‎权反对神权‎并公开的理‎直气壮的追‎求现世快乐‎的个人主义‎,从而打破了‎中世纪以来‎封建教会的‎禁锢思想。

为后来轰轰‎烈烈的宗教‎改革运动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不久宗教改‎革的暴风雨‎果然席卷了‎大半个西欧‎,其中尤以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加尔文宗教‎改革和英国‎的宗教改革‎最为典型。

结果宗教改‎革产生的新‎教运动迅速‎席卷了整个‎欧洲基督教‎世界,在不到五十‎年的时间里‎欧洲居民几‎乎有百分之‎四十都信奉‎了“新教”。

各种新教派‎不断扩大着‎自己的势力‎范围从而同‎天主教会产‎生了矛盾,由于惯有的‎宗教的狭隘‎性,天主教于新‎教出于了不‎共戴天的仇‎恨中,旷日持久的‎宗教战争便‎不可避免。

此外新教内‎部也矛盾重‎重,他们互相指‎责对方为异‎端,宗教迫害随‎处可见。

然而,随着三十年‎宗教战争的‎结束,《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签署,宗教专制的‎历史一去不‎复返,取而代之的‎是宗教宽容‎政策,从此以后信‎仰成为私人‎的事情一个‎人崇奉哪一‎派的宗教信‎仰全然由他‎自己决定。

宗教宽容使‎信仰获得自‎由,这也极大的‎促进了欧洲‎学术的复兴‎,从而使17‎世纪成为欧‎洲科学和哲‎学的“天才世纪”。

宗教宽容的‎历史意义纵观历史,宗教宽容政‎策结束了旷‎日持久宗教‎战争和残酷‎无比的宗教‎迫害,为欧洲提供‎了一个自由‎开放而且充‎满活力的发‎展环境为后‎来资本主义‎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基础‎。

浅谈宗教宽容及其历史意义

浅谈宗教宽容及其历史意义

浅谈宗教宽容及其历史意义宗教宽容的由来在黑暗的中世纪欧洲,基督教成为人人的必须无条件奉行的信仰形式。

罗马天主教会成为高高凌驾于一切世俗权力之上的最高权力机构,而中世纪西欧社会的一切弊病和衰弱征象都根植于基督教文化的内在矛盾,因此唯有宗教改革才是西欧近代文化的真正逻辑起点和历史起点。

然而宗教改革却又是一个漫长而又艰难的涅槃过程,其中宗教宽容思想起了重要的历史作用。

14世纪的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可以说是第一个通过人文主义思想向天主教派发起挑战的运动,他们强调人权反对神权并公开的理直气壮的追求现世快乐的个人主义,从而打破了中世纪以来封建教会的禁锢思想.为后来轰轰烈烈的宗教改革运动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不久宗教改革的暴风雨果然席卷了大半个西欧,其中尤以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加尔文宗教改革和英国的宗教改革最为典型。

结果宗教改革产生的新教运动迅速席卷了整个欧洲基督教世界,在不到五十年的时间里欧洲居民几乎有百分之四十都信奉了“新教"。

各种新教派不断扩大着自己的势力范围从而同天主教会产生了矛盾,由于惯有的宗教的狭隘性,天主教于新教出于了不共戴天的仇恨中,旷日持久的宗教战争便不可避免。

此外新教内部也矛盾重重,他们互相指责对方为异端,宗教迫害随处可见。

然而,随着三十年宗教战争的结束,《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签署,宗教专制的历史一去不复返,取而代之的是宗教宽容政策,从此以后信仰成为私人的事情一个人崇奉哪一派的宗教信仰全然由他自己决定。

宗教宽容使信仰获得自由,这也极大的促进了欧洲学术的复兴,从而使17世纪成为欧洲科学和哲学的“天才世纪”。

宗教宽容的历史意义纵观历史,宗教宽容政策结束了旷日持久宗教战争和残酷无比的宗教迫害,为欧洲提供了一个自由开放而且充满活力的发展环境为后来资本主义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基础。

可以说,是宗教宽容政策保住了宗教改革运动的胜利果实,为整个欧洲的强大打开了大门。

首先,思想方面,宗教宽容政策开创了以理性为基础的现代社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督教提倡宽恕的依据是什么?
山上宝训中,最多也最详尽的记录了基督先后对宽容思想作的专门论述:要爱你们的仇敌,为那逼迫你们的祷告;你们饶恕人的过犯,你们的天父也必饶恕你们的过犯;你们不要论断人,免得你们被论断;所以,无论何事,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因为这就是律法和先知的道理。

1、基督教的宽容思想是基于上帝对人的创造上。

在所有的被造物中,唯有人是按上帝的形象造的,上帝只在人的鼻孔中吹了一口气,每一个人都拥有上帝赋予的宝贵灵性生命和自由意志。

从这个意义上说,不管什么样的人,人人都是上帝的儿子,上帝爱每一个人。

神降雨给义人,也给不义的人,神让太阳照好人,也照歹人,神爱世人,在神眼中,穷人、富人无分种族肤色都是他拯救的对象。

宽容思想在基督的新创造内有进一步的发展,宣告上帝不仅是犹太民族以色列的上帝,也是全人类的上帝。

基督带来的《新约》信仰成全《旧约》律法对人的要求,建立基督对旧约摩西律法的重新诠释。

摩西律法对罪人要用“以牙还牙”的手段来惩罚。

到了基督降生后的新约时代,上帝的宽容仁慈和怜悯在基督里得到了彰显。

2、基督教的宽容思想是基于耶稣对人的救赎上。

人辜负了上帝的爱,背叛了上帝。

按照人所犯的罪,罪的工价就是死,每个人都罪有应得地全部要进入地狱。

人已经全然败坏,靠自身的力量无法摆脱罪恶,但上帝宽容了人类,把他的独生子送到人间,在十字架上用自己的宝血洗刷了人类的罪行,这表现出来上帝对人类的宽容和大爱。

在神的面前,任何人都没有论断他人的权利,因为上帝用他的大爱彰显了宽容,人也应该向上帝学习这种宽容,用宽容之心对待他人。

宽容他人其实就是宽容自己,因为如果你不宽容他人,上帝必不宽容你。

神若究察罪,没有一人能在神面前站立的住。

但神却赦免了人的罪,且使人因信成为他的儿女。

基督教的宽容精神具体表现在效法基督,提倡平等,拒绝报复,爱人如己。

还要宽恕罪人,要宽恕得罪自己的弟兄无数次。

基督教的宽容之所以不会成为对恶的纵容,是因为神是慈爱的,又是公义的,在现世和最后的审判中,上帝都会惩罚邪恶,伸张正义。

但公义的权柄在于神而不在于人,因此,人只要去宽容,而不必“以牙还牙”。

●儒家的宽恕精神
《论语》有一段近似白话的对答,非常有名。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伏尔泰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八个字,称为“人类的法典”。

这句话不仅被写入了1793年的法国宪法,也被写进了1993年的《全球伦理宣言》。

这便是儒家的“恕道”,“恕”用今天的话说,就是一种宽容精神。

孟子对“恕道”有过论述:“万物皆备于我矣。

反身而诚,乐莫大焉。

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

”这句话的意思是:万物都为我准备好了。

通过反省自身而抵达真实,没有比这更快乐的了。

努力按推己及人的恕道去做,追求仁的道路没有比这更近的了。

从这句话能看出,孟子不仅认为个人应遵循恕道,他甚至把这种关系上升到了宇宙论,并以“真实”为原则来讨论“恕”的价值。

孟子认为,恕道不仅是人己的沟通原则,更是物我一体的法则,是抵达仁的最近的路。

儒家把“恕道”当作构建社会秩序的目标。

儒家的恕道,是中国人应对公共生活的一种创造,更是一门艺术。

它意味着人们不再是明争暗斗、貌合神离,而是肝胆相照、精诚合作;它意味着社会能容忍不同声音,而不用担心迫害和压制;它意味着政府行为不再喜怒无常、变幻不定,而是更富有人性和温情,与民众保持良好的互动关系;它意味着民众与执政者能共同走上共谋国是的舞台,每个人都可以在公共事务中都体会到个人的尊严。

这便是儒家追求的“仁”的境界。

子贡问过孔子,如果有人能对民众大方地施与和救济,应该算是“仁”了吧?孔子认为根本算不上,他对“仁”的回答有12个字:“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认为仁者,只要自己想立的,便也帮助人能立;自己想达的,便也帮助人能达。

这里说的仍然是推己及人的思想。

对于恕道,儒家有过反复强调。

比如《论语》中子贡说:“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

”这里的“加”是强加之意,意思就是:我不想别人强加给我的,我也不会强加于别人。

《中庸》也强调:“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其实表达的都是一个意思。

可以说,“恕道”正是儒家“王道”政治理想的哲学基础。

“王”字的本意为“天下归往”,也即如今讲的民意认同。

《尚书》对王道有过一段精彩论述,翻译过来就是:不要不公不正,就是遵循王的法则;不要私行偏好,就是遵循王的大道;不要为非作歹,就是遵循王的正路;不结党不营私,才能使王道平坦;不反复不倾斜,才能使王道正直。

这段话今天读来,仍然有惊醒世人之意。

在孟子看来,王道就是“以德行仁”“以德服人”,而不是“以力假仁”“以力服人”的霸道。

这一切的前提,就是要遵从“恕道”。

到上个世纪初,章士钊提出“为政有本”,强调的仍是“恕道”。

章士钊认为政治“本在何?曰在有容。

何谓有容?曰不好同恶异”。

这里的有容,指的是执政者要有包容和宽容之心,不要好同恶异,要主动培养一种和而不同、和而共进的社会状态。

儒家很早就把“恕道”看作是政治权力向本源的回归,它不仅是社会从野蛮到文明、从仇视到理性、从强权到说服、从斗争到和谐的回归,它更是权力向民众的回归。

现实意义
用今天的观点看,儒家“恕道”所说的宽容,还能激发民众对公共事务的热情,使民众对公共事务的参与从无序到有序、从消极到积极。

公共决策的成败,往往决定着无数民众的利益和权利。

民众有了对公共事务的兴趣,能主动放言议政,执政者才能听到对于自己施政行为的真实反应,可以适时修订施政方针,减少决策失误的机率。

政治本来便是众人的事,这种共同劳作的神圣感,不仅能激发社会与民众的潜在活力,更能成为民众对国家认同最坚实的基础。

如果民众对待公共事务,宁愿三缄其口,社会的创造力也会面临衰竭,国家整体智商只会越来越低,这是所有被精神奴役国家的一个共同特征。

“恕道”所说的宽容,一直是这片古老土地上的常识,也希望它在未来能引领每一个人前行。

如果每一个中国人,都从内心真正理解和信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所说的精神,中国就会越变越好。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