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限空间作业指导书
受限空间作业作业指导书(油品调和车间)3

1.2.7当受限空间作业超过规定时限或连通的管线、容器等工艺条件发生变化时,应按照要求立即停止作业,禁止任何人进入,并重新悬挂“危险区域、禁止入内”标志牌,待再次检验合格,并重新办理相关手续后方可恢复作业。
(5)测量可燃气体、有毒气体浓度
(6)对作业人员进行“施工、安全三交底
(7)开具票据,进罐进行作业
3、防护措施要求
(1)作业人员要严格遵守各自的安全规程。
(2)严格按照作业指导书进行。
(3)作业现场应有专人监护。
(4)作业现场要保证足够的灭火器材及设施。
(三)职责
1、安全环保部职责
负责对所属单位受限作业的监督检查。对受限空间作业现场的安全实施监督检查。
1.3受限空间作业前,应根据受限空间盛装(过)物料的特性,对受限空间进行清洗或置换,并达到下列要求:
1.3.1氧含量为18~21%,富氧环境下不应大于23.5%;
1.3.2有毒气体(物质)浓度应符合GBZ 2.1的规定;
1.3.3可燃气体浓度:当被测气体或蒸汽的爆炸下限大于或等于4%时,其被测浓度应不大于0.5%(体积分数);当被测气体或蒸汽的爆炸下限小于4%时,其被测浓度应不大于0.2%(体积分数)。
1.2.2与受限空间连通的可能危及安全作业的孔、洞应进行严密地封堵;
1.2.3受限空间内用电设备应停止运行并有效切断电源,在电源开关处上锁并加挂警示牌。
1.2.4受限空间作业时,在没有达到规定作业条件或相关手续不完善时,必须在受限空间入口悬挂警示标志(红底白字,“危险区域,严禁入内”)。
受限空间作业方案完整版

受限空间作业方案完整版一、前言受限空间作业是一项具有较高风险的特殊作业,为了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和健康,提高作业效率,保障作业顺利进行,特制定本完整版受限空间作业方案。
二、受限空间定义及特点(一)受限空间定义受限空间是指进出口受限,通风不良,可能存在易燃易爆、有毒有害、高温、高压等危险因素,容易造成人员中毒、窒息、火灾、爆炸等事故的封闭、半封闭设施及场所。
(二)受限空间特点1、空间有限:内部空间狭窄,作业人员活动范围受限。
2、通风不良:自然通风不足,可能需要机械通风设备来维持空气流通。
3、危险因素多:存在有毒有害气体、易燃易爆物质、高温高湿、缺氧等危险因素。
4、救援困难:一旦发生事故,救援难度大,时间紧迫。
三、作业前准备(一)风险评估1、对受限空间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包括但不限于气体检测、物理危害评估、作业环境评估等。
2、确定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及其危害程度。
(二)作业方案制定1、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详细的作业方案,包括作业步骤、安全措施、应急救援计划等。
2、作业方案需经过相关部门和人员的审批。
(三)人员培训1、对参与受限空间作业的人员进行安全培训,使其了解受限空间的危险特性、作业程序、安全措施和应急救援方法。
2、培训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气体检测设备的使用、个人防护装备的佩戴、应急救援技能等。
(四)设备和工具准备1、准备必要的设备和工具,如通风设备、气体检测仪器、照明设备、通讯设备、个人防护装备等。
2、确保设备和工具的完好性和可靠性,并在作业前进行检查和测试。
(五)现场准备1、在受限空间入口处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禁止无关人员进入。
2、对受限空间进行清理、清洗和置换,确保内部环境符合作业要求。
3、安装必要的通风设备,保持空气流通。
四、作业过程中的安全措施(一)气体检测1、在作业前和作业过程中,定时进行气体检测,检测内容包括氧气含量、有毒有害气体浓度、易燃易爆气体浓度等。
2、气体检测仪器应定期校准和维护,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受限空间作业指导手册

受限空间作业指导手册
一、作业前准备
1. 了解受限空间内部情况,包括空间大小、通风、光照、是否有危险物质等。
2. 根据作业需求,准备相应的工具和设备,如呼吸器、手套、防护眼镜、安全帽等。
3. 对工具和设备进行检查,确保其完好无损,符合安全标准。
二、进入受限空间
1. 打开入口,进行自然通风,保证空气流通。
2. 如果存在爆炸危险,进入时应采取防爆措施。
3. 如果可能接触有限空间内的有毒有害气体,应佩戴相应的呼吸防护用品。
4. 检查踏步、安全梯的牢固性和安全性,确保进出安全。
三、作业进行
1. 保持与外界的通讯畅通,随时报告作业进展情况。
2. 注意观察受限空间内的环境变化,如有异常立即停止作业,并撤离现场。
3. 按照作业程序进行操作,避免造成设备损坏或人员伤害。
4. 如果需要使用照明设备,应选择符合安全标准的设备,并确保其完好无损。
四、作业结束
1. 清理现场,确保无杂物遗留。
2. 检查工具和设备是否完好,如有损坏应及时维修或更换。
3. 关闭入口,恢复受限空间的正常状态。
4. 对本次作业进行总结,记录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五、注意事项
1. 进入受限空间前应进行气体检测,确保氧气含量和有害气体浓度在安全范围内。
2. 作业时应遵循先通风后作业的原则,保持空气流通。
3. 遵循安全操作规程,不得违规操作。
4. 在作业过程中如发现任何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作业,并撤离现场。
受限空间作业安全指导书

恒力石化(大连)炼化有限公司2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受限空间安全施工指导书江苏华伟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二〇一七年八月目录一、受限空间定义 (1)二、进设备作业危险程度分级 (1)三、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基本要求 (2)四、《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的办理程序 (2)五、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流程 (4)六、开展全面危害因素识别和风险评估工作 (6)七、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要求 (6)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安全施工指导书一、受限空间定义“受限空间”是指在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所辖区域内炉、塔、釜、罐、仓、槽车、管道、烟道、下水道、沟、井、池、涵洞、裙座等进出口受限,通风不良,存在有毒有害风险,可能对进入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构成危害的封闭、半封闭设施及场所。
二、进设备作业危险程度分级 1、特殊进设备作业(1)缺氧状态下作业。
(2)与生产污水排放相连的下水井、下水道、涵洞等部位。
(3)气体采样分析不合格或与含有毒有害介质设备相连且无法有效隔离的设备内,经风险评估分析为高风险的作业。
(4)经安全部门确认要求按特殊进设备作业控制的。
2、一级进设备作业(1)装置局部检修的设备、设施。
(2)油罐(指储存、盛装有毒有害物质的储罐、容器、池等)清罐及油罐拆密封胶囊作业。
塔、容器是“受限空间” 井、池、沟是“受限空间” 人工挖孔桩井是“受限空间” 下水井是“受限空间”(3)临氢装置停汽大修中的高分、低分及反应器内作业(4)罐内刷漆、喷漆(产生可燃可爆、有毒有害气体或气雾)作业。
(5)经安全部门确认要求按一级进设备作业控制的。
3、二级进设备作业(1)装置停汽大修中经气体采样分析合格,加好盲板,并经安全部门组织检查确认的设备。
(2)经气体采样分析合格,加好盲板,并经安全部门组织检查确认的油罐(槽车)。
(3)正在建设安装的新罐、设备。
(4)沟、坑、池以及塔、容器的裙座和有井盖的阀井。
(5)人工挖桩孔、井深度超过3米等作业。
受限空间安全管理作业指导书

受限空间安全管理作业指导书1.目的规范在受限空间工作流程,保障工作员工安全。
2.适用范围适用于所有在公司范围内进行受限空间操作的人员。
3. 职责3.1 安全环保专员负责制定此作业指导书并对文件的有效性负责。
3.2 申请进行受限空间作业的部门负责按本作业指导书要求的执行,部门经理对此受限空间作业全面负责。
3.3 受限空间作业申请人对此次作业申请、质量、管理负责。
3.4 作业监护人对作业过程的安全负责。
4.定义4.1 受限空间指同时满足下列四种情况的围起来的场所:4.1.1足够大且具有一定形状能使整个人进入其中,完成指派的工作。
4.1.2对进出有特别或有限的方法。
4.1.3设计并未考虑人长时间停留。
4.1.4呈现已知的或潜在的严重危害,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一种或多种情况:大气中氧气浓度低于19.5%或高于23.5%;大气中可燃性气体、蒸汽或悬浮物浓度超过其最低可燃极限的10%;大气中危险物质超过公认的暴露极限,如极限值或美国职业安全与卫生条例允许的暴露极限;其他能直接对生命健康产生危险的大气状况。
4.2 受限空间分为三类4.2.1封闭、半封闭设备:储罐、反应塔、锅炉、压力容器、糖罐等。
4.2.2地下受限空间:地下管道、地下水池、沼气池及下水道、沟、井、地下电缆沟等。
4.2.3地上受限空间:处理回收水池、罐体、水箱、烟道等。
4.3 正常氧气含量标准为19.5%-23.5%。
4.4进入人员:指接受培训并经管理层授权,能进入受限空间的人员。
4.5监护人员:指站在受限空间外侧,并接受培训,由管理层授权监控受限空间进入者及周围环境的人员。
4.6 进入批准主管:指接受培训并由管理层授权,能对受限空间的进入许可进行批准并确保受限空间进入人员按照所有适用要求进行作业的人员。
4.7 营救人员:指接受培训并由管理层授权,在受限空间内进行营救的人员。
5. 程序5.1 受限空间的评估安全环保专员会同各部门兼职安全环保员对公司范围进行评估,列出受限空间清单,并在受限空间入口处张贴警示标识,发生新增或设备改造时需进行适当回顾和评估。
受限空间作业指导书

4.2.3在作业前应充分了解作业的内容、地点、时间、要求,熟知作业中的危害因素。
4.2.4作业人员遇有对违反本制度的强令作业、安全措施不落实、作业监护人不在场等情况有权拒绝作业,并向上级报告。
4.2.5应服从作业监护人的指挥,禁止携带作业器具以外的物品进入有限空间。
如发现作业监护人不履行职责时,应立即停止作业。
4.2.6在作业中如发现情况异常或感到不适和呼吸困难时,应立即向作业监护人发出信号,迅速撤离现场,严禁在有毒、窒息环境中摘下防护面罩。
4.3 救援人员职责:4.3.1 救援人员必须熟悉有限空间各项管理制度及应急救援预案。
4.3.2 救援人员必须掌握相应的救援知识及技能。
4.3.3 定期参加有限空间应急演练。
4.4 现场负责人职责:4.4.1现场负责人应对作业现场进行监督检查。
4.4.2 现场负责人发现问题应立即通知停止作业。
4.4.3 现场负责人应熟悉有限空间各项管理制度,加强培训。
4.4.4 负责检查和确认有限空间危险作业的有关安全措施是否到位。
5作业步骤5.1进入有限空间作业需先办理有限空间作业审批表,办理程序如下:5.1.1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工作负责人,应持有施工任务单,到相关部门和行政部办理《有限空间作业审批表》。
5.1.2办理《有限空间作业审批表》前,负责管理的相关部门负责人及施工人员应针对作业内容对有限空间进行危害识别,并使用合格的专用仪器进行检测,分析有限空间内是否存在缺氧、富氧、易燃易爆、有毒有害、高温、负压等危害因素,检测时间不得早于作业开始前30分钟,符合作业条件后,制定相应的作业程序、安全防范和应急措施。
5.1.3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前,负责管理的相关部门负责人必须与施工人员进行现场检查交底,对需进入作业的设备、设施进行现场检查,对进有限空间作业内容、可能存在的风险以及施工作业环境进行交底。
5.1.4施工作业负责人应向施工作业人员进行作业程序和安全措施交底,并指派作业监护人;现场安全负责人对有限空间作业的全过程实施现场监督。
有限空间安全作业指导书

注:日期是指起草文件的日期,文件生效日期发行日期为准0. 目录1.范围2.目的3.权责4.名词定义5.作业程序与内容5.1作业规定及流程5.2申请「密闭空间作业许可证」5.3教育训练5.4危害隔离5.5测定空气浓度5.6实施通风换气5.7施工前演练5.8防护设备及救援设施5.9作业前确认5.10执行作业5.11紧急应变5.12作业完成6.参考文件7.使用表单1.范围1.1局限空间作业1.2缺氧危险作业2.目的为防止局限空间∕缺氧危险作业可能引起之危害,并使作业程序制度化,故订定本指导书。
3.权责3.1监视人员3.1.1由施工人员之雇主指定。
3.1.2须专责且全程待在局限空间外,除非另有合格人员接班,不得离开,并监督以下事项:A.了解该局限空间作业之危害状况;B.施工人员进入、离开局限空间之清点,并禁止与作业无关人员进入;C.监督机械通风换气设备有效并持续运作;D.监视任务执行情形,并与施工人员保持目视或通讯联系;E.发觉有异常时,应即与缺氧作业负责人或有关人员联系,并采取紧急措施;F.应变器材之准备及是否立即可取得;G.当决定劳工须撤离时,须急速召唤救援人员。
3.2缺氧作业负责人3.2.1由施工人员之雇主指定。
3.2.2于作业期间应监督下列事项:A.确定施工范围并告知作业危害及作业方法。
B.按照「密闭空间作业许可证」确认所有作业前检查项目已完成。
C.决定作业方法并指挥劳工作业。
D.确认5.7.1项之空气浓度(不含作业中)。
E.当班作业前确认换气装置、测定仪器、空气呼吸器等呼吸防护具、安全带、安全索等救援设备或器具及其它防止职业灾害得器具或设备之状况,并采取必要措施。
F.监督个人防护具或设备之设置及作业人员使用情形。
G.发觉有异常时,应即与直属主管及相关人员联系。
H.其它为预防作业劳工隐患缺氧症之必要措施。
3.3救援人员3.3.1由施工人员之雇主指定。
3.3.2担任救援作业期间,须使用空气呼吸器等防护具。
有限空间作业指导书

龙泉机械有限空间作业指导书1、目的:本岗位工按安全操作标准操作,降低作业风险,避免或杜绝伤亡事故的发生。
2、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我公司受限空间所有作业,本标准主要规定了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注意事项及相关要求。
2、进入空间前应取得《有限空间作业许可证》后进行作业,许可证由相关人员确认签字,经领导同意后方可进行作业工作。
3、作业程序和要求1、作业前准备工作(1)对通向有限空间内的阀门、电气设备进行有效断开隔离对电气设施进行断电及挂牌避免出现人为的误操作。
(2)应打开空间内的各个人孔和排气孔,使用风机强制排送风(3)进入有限空间前对空间内气体进行检测,氧含量在19.5—23时为合格,有毒害气体应符合,国家工作场所最高允许规定。
2、作业时注意事项(1)进入内部作业作业时外部应有专人进行监护。
(2)进入金属或潮湿空间内作业使用照明不得大于24V以免发生触电。
(3)进入空间内作业严禁使用明火进行照明,以免出现粉尘爆炸、火灾事故和缺氧事故。
(4)进入较深、窄的空间作业时,作业人员腰部应拴安全绳,绳头应在空间外监护人手中,便于出现事故后内部人员可由监护人员拽出。
(5)清理粘连物品时应做到从上往下清理,避免出现粘连物脱落伤人象。
(6)作业时每两小时应对空间内气体进行检测,停止作业后两小时之后再次进入同样需要对空间内气体进行检测。
3、撤离注意事项(1)工作完成后应对带入工具进行清点避免有遗落现象避免对空间内设备产生其他危害(2)清点人数避免有人员遗留在空间内部。
(3)以上确认无误后可进行封堵作业和阀门、电气开启工作4、事故应急处置办法触电事故应急措施1、应尽快使触电者脱离电源。
人触电后,可能由于疼或失去知觉(昏迷)等原因而紧抓导电体,不能自行摆脱电源。
这时,应使触电者尽快脱离电源,切断通过人体的电流。
据电压等不同,应采用不同的办法:低压触电解脱法a) 附近有开关,应尽快断开电源。
b) 离电源开关较远,不能立即断开时,救护人可以使用干燥的绝缘物品(如干燥的衣服、手套、绳子、木棒、竹杆或其他不导电物体)作为工具,使触电者与电源分开。
有限空间作业指导书

1合用范围1.1限制空间作业1.2缺氧危险作业2目的为防备限制空间∕缺氧危险作业可能惹起之危害,使作业程序制度化,故制定本指导书。
3用语的定义3.1 “受限空间”是指在动力技术部所管地区内管道、下水道、沟、井、等进出口受限,通风不良,存在有毒有害风险,可能对进入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组成危害的关闭、半关闭设备及场所。
3.2 “三不进入”是指没有经赞同的《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允许证》不进入,安全举措不落实不进入,监护人不在场不进入。
3.3 空气浓度限值氧气浓度高于19%且低于 %;硫化氢浓度低于;有害气体浓度低于允许浓度(TWA)之 25% ;引火性液体之蒸气或可燃性气体浓度低于爆炸下限之10%;不得有其余环境状况会惹起劳工生命或健康立刻危害者。
4责任与权限作业监护人的资格和权限以下:4.1.1 作业监护人应熟习作业地区的环境和工艺状况,有判断和办理异样状况的能力,掌握急救知识。
4.1.2 作业监护人在作业人员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前,负责对安全举措落真相况进行检查,发现安全举措不落实或不完美时,有权拒绝作业。
4.1.3 作业监护人应盘点进出受限空间作业人数,在进出口处保持与作业人员的联系,禁止离岗。
当发现异样状况时,应实时遏止作业,并立刻采纳救护举措。
4.1.4 作业监护人应随身携带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允许证,并负责保存。
4.1.5 作业监护人员在作业时期,不得走开现场或做与监护没关的事作业人员职责包含:4.2.1 作业人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前一定穿着防备用品。
4.2.2 拥有经审批赞同、有效的“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允许证”方可施工作业。
4.2.3 在作业前应充足认识作业的内容、地址、时间、要求,熟知作业中的危害要素。
4.2.4 作业人员遇有对违犯本制度的强令作业、安全举措不落实、作业监护人不在场等状况有权拒绝作业,并向上司报告。
4.2.5 应听从作业监护人的指挥,禁止携带作业用具之外的物件进入受限空间。
如发现作业监护人不执行职责时,应立刻停止作业。
受限空间作业安全指导手册

受限空间作业安全指导手册1受限空间作业安全基础知识1.1受限空间定义和分类1.2受限空间作业定义和分类2受限空间作业主要安全风险2.1受限空间作业主要安全风险类别2.2受限空间作业主要安全风险辨识2.3常见受限空间作业主要安全风险辨识示例. 3受限空间作业安全防护设备设施3.1便携式气体检测报警仪3.2呼吸防护用品3.3坠落防护用品3.4其他个体防护用品3.5安全器具4受限空间作业安全风险防控与事故隐患排查4.1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措施.4.2受限空间作业过程风险防控4.3受限空间作业主要事故隐患排查.5受限空间作业事故应急救援5.1救援方式5.2应急救援装备配置.5.3救援注意事项附录.33附录1受限空间作业常见有毒气体浓度判定限值附录2受限空间作业场所安全警示标志和安全告知牌附录3受限空间作业审批单附录4受限空间作业气体检测记录表附录5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相关法规标准和文件附录6受限空间作业典型事故案例选编附录7练习题.4301基础知识1.1受限空间定义和分类1.1.1受限空间的定义和特点受限空间是指封闭或部分封闭、进出口受限但人员可以进入,未被设计为固定工作场所,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氧含量不足的空间。
受限空间一般具备以下特点:(1)空间有限,与外界相对隔离。
受限空间是一个有形的,与外界相对隔离的空间。
受限空间既可以是全部封闭的,如各种检查井、反应釜,也可以是部分封闭的,如敞口的污水处理池等(图1-1)。
(2)进出口受限或进出不便,但人员能够进入开展有关工作。
受限空间限于本身的体积、形状和构造,进出口一般与常规的人员进出通道不同,大多较为狭小,如直径80cm的井口或直径60cm的人孔;或进出口的设置不便于人员进出,如各种敞口池。
虽然进出口受限或进出不便,但人员可以进入其中开展工作。
如果开口尺寸或空间体积不足以让人进入,则不属于受限空间,如仅设有观察孔的储罐、安装在墙上的配电箱等(图1-2)。
受限空间作业指导书

6.作业人员必要进采取轮班在容器内作业的方式。
7.作业前,后登记和清点人员,工具,材料,防止遗留在设备内。
8.必要进在受限空间外配备应急救护用具和灭火器具。附件齐全,性能良好,安本可靠。
9.检修后的设备,必须安规程进行试运行,合格后方可使用。
生效日期:审批:编制:
XXXXXXX有限公司
作业指导书
受限空间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
SSFHA-HSE-04
文件页次
1/1
定义:凡在XXXXX公司内进入封闭、半封闭设施及场所作业统称为进入受限空间作业。
适用范围:检修人员在检修区域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可能引起窒息、中毒的作业,都必须按本指导书作业。相关方及其人员在厂范围内进入受限空间作业也必须遵守本指导书。
1.为保证受限空间内空气流通和人员呼吸需要,可采用自然通风,必要进采取强制通风方法,但严禁向内充氧气。进入受限空间的作业人员每次工作间不宜过长,应安排轮换作业或休息。
2.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必须办理有限空间作票。
3.有限空间作业需有专人监护,并应确定内外互相联络方法和信号。
4.有限空间入口应无障碍,保证畅通阻。
受限空间作业指导书

受限空间作业指导书河北XXXXX有限公司受限空间应急指导书2018年4月12日目录1.定义 (3)2.适用范围 (3)3.目的 (3)4.常见事故类型及原因 (3)5.组织机构 (4)6.受限空间管理要求 (4)7.权限与责任 (6)8.作业步骤与安全措施 (8)9.记录管理 (9)10.应急处置方案与流程 (10)11.相关文件 (11)一、定义1.1受限空间受限空间: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者部分封闭,与外界相对隔离,出入口较为狭窄,作业人员不能长时间在内工作,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者氧含量不足的空间。
1.2受限空间作业受限空间作业:是指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实施的作业活动。
1.3三不进入“三不进入”:是指没有经批准的《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不进入,安全措施不落实不进入,监护人不在场不进入。
1.4空气浓度限值空气浓度限值:是指氧气浓度高于19%且低于23.5%;硫化氢浓度低于6.6ppm;有害气体浓度低于容许浓度(TWA)之25% ;引火性液体之蒸气或可燃性气体浓度低于爆炸下限之10%;不得有其它环境状况会引起劳工生命或健康立即危害者。
二、适用范围局限空间作业缺氧危险作业三、目的为防止局限空间∕缺氧危险作业可能引起之危害,使作业程序制度化,故订定本指导书。
四、常见事故类型及原因4.1有限空间作业常见的事故:缺氧窒息;中毒;燃爆;其他危害,如淹溺、触电、高处坠落事故也较多,还包括灼伤与腐蚀,高温作业引起中暑;尖锐锋利物体引起的物理伤害和其他机械伤害等。
4.2导致有限空间作业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存在危险危害物;通风不良,致危险危害物聚集;没有采取通风、防护措施,或者防护装备失效;监护不力;引火源;作业伤害等。
五、组织机构六、受限空间的管理要求6.1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要求:(1)辨识标识(2)建章立制(3)专项培训(4)装备配备(5)作业审批(6)现场管理(7)发包管理(8)应急救援。
有限空间作业指导书(合集五篇)

有限空间作业指导书(合集五篇)第一篇:有限空间作业指导书风机类有限空间作业及应急指导书1.编号:A-C 001—007风机类2.名称:静电除尘器风机内部、原料布袋除尘风机内部、成品布袋除尘风机内部、耐热多管除尘风机内部、脱硫布袋除尘风机内部、煤粉布袋除尘器风机内部3.位置:焙烧车间、原料车间、脱硫车间、辅助车间4.作业内容:设备安装、焊接、更换5.危险特性:此类空间外观呈半封闭状态,作业场地狭小、通风不畅、照明不良、人员进出困难且与外界联系不便。
主要危险因素为触电、机械伤害、高处坠落等物体打击伤害。
6.劳保用品:安全帽、工作服、帆布手套、防尘口罩、绝缘鞋、绝缘手套等。
7.工具:安全带、气体检测仪、对讲机、通风风机、照明设施等。
8.作业程序: 8.1作业前8.1.1制定有限空间作业方案,办理《危险作业许可证(有限空间)》,所涉及的其他作业要按有关规定执行; 8.1.2明确具体作业人员及其安全职责。
8.1.2.1作业负责人:对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全面负责。
8.1.2.2安全科:对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措施进行审核,对作业过程中安全措施执行情况、票据填写情况进行监督管理。
8.1.2.3监护人员:对作业人员的安全负有监督和保护的职责。
8.1.2.4安全专项人员:对内部有毒、有害气体及氧含量检测,并对结块、设备、措施等安全情况进行检查。
8.1.2.5作业人员: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进入有限空间实施作业任务。
8.1.3作业审批。
作业前必须经安全科、主管领导对有限空作业审批,对不合格事项在作业前及时调整,从而保障作业人员安全。
8.1.4安全交底。
实施有限空间作业前,应当将有限空间作业方案和作业现场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防控措施告知作业人员。
现场负责人应当监督作业人员按照方案进行作业准备。
8.1.5封闭作业区域及安全警示。
作业前,应封闭作业区域,并在出入口周边明显位置设置安全标志和警示标识。
8.1.6开启出入口通风。
作业者应站在有限空间外上风侧开启出入口,对自然通风不畅的区域可采取强制通风等措施。
有限空间作业及应急指导书范文

有限空间作业及应急指导书范文第一篇:有限空间作业及应急指导书范文卷板辅助车间有限空间作业及应急指导书1.编号:A-x001井类、A-z003井类、A-t001井类、A-f001--0062.名称:旋流井二层平台、中心蓄水池、提升蓄水池、各阀门井3.位置:旋流井、中心泵房、提升泵房、道路周边消防井4.作业内容:清理污泥,开关阀门。
5.危险特性:此类空间外观呈半封闭状态,作业场地狭小、通风不畅、照明不良、人员进出困难且与外界联系不便。
主要危险因素为空间通风不良或存在有毒气体造成人员窒息(中毒、缺氧)。
因该空间污泥较多,人员维护不当或安全措施不力的情况下易发生人员淹溺伤害。
污水池中气体引起的窒息伤害。
6.劳保用品:安全帽、工作服、帆布手套。
7.工具:安全带、气体检测仪、对讲机、通风风机、照明设施、绝缘梯等。
8.作业程序: 8.1作业前8.1.1制定有限空间作业方案,办理《有限空间作业许可证》,所涉及的其他作业要按有关规定执行;8.1.2明确具体作业人员及其安全职责。
8.1.3作业审批。
作业前必须经安全科、主管领导对有限空作业审批,对不合格事项在作业前及时调整,从而保障作业人员安全。
8.1.4安全交底。
实施有限空间作业前,应当将有限空间作业方案和作业现场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防控措施告知作业人员。
现场负责人应当监督作业人员按照方案进行作业准备。
8.1.5封闭作业区域及安全警示。
作业前,应封闭作业区域,并在出入口周边明显位置设置安全标志和警示标识。
8.1.6开启出入口通风。
作业者应站在有限空间外上风侧开启出入口,对自然通风不畅的区域可采取强制通风等措施。
8.1.7安全检查。
对污泥池附近设施进行检查,尤其是涉煤气设施,防止煤气泄漏进入有限空间内造成人员中毒窒息。
8.1.8气体检测。
有限空间作业应严格履行“先检测后作业”的原则,在有限空间外按照氧气、可燃性气体、有毒有害气体的顺序,对有限空间内气体进行检测。
有限空间岗位作业指导书【模板范本】

有限空间岗位作业指导书1总则1。
1目的充分识别有限空间岗位的危险源和环境因素,并进行风险评价和重要环境因素评价,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保证从事有限空间岗位作业人员在施工生产过程中职业健康与安全,防止环境污染,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1.2适用范围本指导书适用于公司内从事有限空间岗位人员。
当上述人员从事高处作业时,应遵守相关规定。
1。
3编制依据[80]建工劳字第24号建筑安装工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2岗位要求2。
1素质要求具备初中以上学历;身体健康,无癫痫病史和障碍性残疾.2.2技能资质经过培训、考试合格,并持有劳动部门颁发的“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
2.3工作经历有半年以上工作经历。
3岗位职责3.1主管领导在所在班组的班组长的领导下工作,接受工号技术负责人的技术交底和安全员的安全管理.3.2对下负责什么负责带好徒工,为下道工序创造条件。
3。
3权利和义务严格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不违章作业;施工作业中正确佩戴劳动保护用品和用具,服从领导和安全员的指挥;积极参加安全活动和班前会,认真执行安全技术交底和危险度预测;努力完成施工任务,搞好相互协作;有权拒绝违章指挥的作业;发生事故时要保护好现场,积极参加抢救,如实报告事故发生经过。
4操作指南4.1工作程序班前安全活动—岗位工作准备—施工作业—班后现场清理—收回工具4.2工作要求4.2.1有限空间作业工具4。
2。
1.1作业前必须对有限空间作业工具进行检查。
4.2.1.2有限空间作业工具必须是完好设备。
4。
2。
2有限空间作业一般要求4.2.2。
1进入施工作业现场正确佩戴劳动护具,着装标准。
4.2.2。
2有限空间作业换固定构件及门窗时,首先检查是否牢固,防止脱落伤人.4。
2.2.3高空作业要戴好安全帽,拴挂好安全带,做到高挂低用。
4。
2。
2.4身体不佳,如:眼花、无力、眩晕等情况,及时向领导汇报,不允许参加有限空间作业。
4。
3注意事项高血压、心脏病等疾病不能从事有限空间作业5风险应急5。
受限空间检修作业指导书

针对检修的项目,检修作业组长负责核实检修方案实施的可行性,备品备件(如螺栓、螺母)是否满足检修技术要求。
分歧解决
关于检修实施的可行性与工艺车间技术员意见存在分歧的,应上报检修车间技术员进行协调解决。
检修方式
为了保证装配的质量和减少不安全因素,塔盘及除沫器拆卸后,挪出水洗塔清洗。
2.安全准备
现场查看
6.开始作业前的检查
根据需要制定安全应急预案。内容包括作业人员紧急状况时的逃生路线和救护方法,监护人与作业人员约定联络信号,现场应配备的救生设施和灭火器材等。
为保证受限空间内空气流通和人员呼吸需要,可采用自然通风,必要时采取强制通风,严禁向内充氧气。进入受限空间内的作业人员每次工作时间不宜过长,应安排轮换作业或休息。
7.开始检修
拆开人孔螺栓时要注意先拆下方的螺栓,待全部螺栓松开2圈,并确认内部没有危险后,方可将全部螺栓取下。注意:全部螺栓松开2圈后,要用撬杠等工具撬动法兰口,检查内部有无介质,撬动时人脸和身体不准对准正对法兰口。
取样分析合格后,携带行灯及作业工具,进入塔内开始检修工作。
拆下螺栓、螺母、垫片后装入收纳袋,严禁随处乱扔。
将拆下的塔盘及除沫器挪出并清洗。
回装塔盘及除沫器。
回装人孔。
8.检修结束
检修结束后,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设备见本色
作业人员在检修工作结束后要绕检修现场转一圈,检查工器具有无丢失,有无遗失漏装的备件,检修过程是否有偏差等
9.试车
无
工艺技术员确认检修完成后,在工作票上签署验收结果,检修工作结束
10.检修总结
高处作业:安全带高挂低用,拆法兰时要佩戴CO检测仪,如有有毒气体泄漏,及时撤离。
动火作业:要放置在安全空旷地点,动火作业结束后应确认是否有明火存在。
受限空间作业指导书

河北XXXXX有限公司受限空间应急指导书2018年4月12日目录1.定义……………………………………………………………。
………。
32.适用范围..........。
....................................................。
. (3)3.目的………………………………………………………………………。
34.常见事故类型及原因………………………………………………。
35.组织机构……………………………………………………………….。
46.受限空间管理要求………………。
…………………………………。
.47.权限与责任……………………………………………………………。
68.作业步骤与安全措施 (8)9.记录管理 (9)10.应急处置方案与流程………………………………………………。
1011。
相关文件....................................。
(1)一、定义1。
1受限空间受限空间: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者部分封闭,与外界相对隔离,出入口较为狭窄,作业人员不能长时间在内工作,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者氧含量不足的空间。
1。
2受限空间作业受限空间作业:是指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实施的作业活动。
1.3三不进入“三不进入”:是指没有经批准的《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不进入,安全措施不落实不进入,监护人不在场不进入.1。
4空气浓度限值空气浓度限值:是指氧气浓度高于19%且低于23.5%;硫化氢浓度低于6。
6ppm;有害气体浓度低于容许浓度(TWA)之25%;引火性液体之蒸气或可燃性气体浓度低于爆炸下限之10%;不得有其它环境状况会引起劳工生命或健康立即危害者。
二、适用范围局限空间作业缺氧危险作业三、目的为防止局限空间∕缺氧危险作业可能引起之危害,使作业程序制度化,故订定本指导书.四、常见事故类型及原因4。
1有限空间作业常见的事故:缺氧窒息;中毒;燃爆;其他危害,如淹溺、触电、高处坠落事故也较多,还包括灼伤与腐蚀,高温作业引起中暑;尖锐锋利物体引起的物理伤害和其他机械伤害等.4。
受限空间作业安全指导书

.恒力石化(大连)炼化有限公司2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受限空间安全施工指导书江苏华伟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二〇一七年八月目录一、受限空间定义 (1)二、进设备作业危险程度分级 (1)三、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基本要求 (2)四、《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的办理程序 (2)五、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流程 (4)六、开展全面危害因素识别和风险评估工作 (6)七、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要求 (6)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安全施工指导书一、受限空间定义“受限空间”是指在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所辖区域内炉、塔、釜、罐、仓、槽车、管道、烟道、下水道、沟、井、池、涵洞、裙座等进出口受限,通风不良,存在有毒有害风险,可能对进入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构成危害的封闭、半封闭设施及场所。
二、进设备作业危险程度分级 1、特殊进设备作业(1)缺氧状态下作业。
(2)与生产污水排放相连的下水井、下水道、涵洞等部位。
(3)气体采样分析不合格或与含有毒有害介质设备相连且无法有效隔离的设备内,经风险评估分析为高风险的作业。
(4)经安全部门确认要求按特殊进设备作业控制的。
2、一级进设备作业(1)装置局部检修的设备、设施。
(2)油罐(指储存、盛装有毒有害物质的储罐、容器、池等)清罐及油罐拆密封胶囊作业。
(3)临氢装置停汽大修中的高分、低分及反应器内作业塔、容器是“受限空间” 人工挖孔桩井是“受限空间” 下水井是“受限空间”(4)罐内刷漆、喷漆(产生可燃可爆、有毒有害气体或气雾)作业。
(5)经安全部门确认要求按一级进设备作业控制的。
3、二级进设备作业(1)装置停汽大修中经气体采样分析合格,加好盲板,并经安全部门组织检查确认的设备。
(2)经气体采样分析合格,加好盲板,并经安全部门组织检查确认的油罐(槽车)。
(3)正在建设安装的新罐、设备。
(4)沟、坑、池以及塔、容器的裙座和有井盖的阀井。
(5)人工挖桩孔、井深度超过3米等作业。
三、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基本要求1、作业人员安全素质要求。
有限空间作业指导书

有限空间作业指导书有限空间作业指导书作业指导书是对工作进行工作指导令或操作规范、操作规程、工作指引等等提供指导。
下面小编整理的有限空间作业指导书,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有限空间作业指导书1(一)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必须填写《有限空间作业记录表》,办理程序如下:1、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的施工单位提出申请,由所在项目的工程部负责办理《有限空间作业记录表》。
2、落实进入有限空间的安全防护措施,确认安全措施和有限空间内氧气、可燃气体、有毒有害气体浓度的检验结果。
3、指派监护人员,监护人员与作业部门共同检查监护措施、防护设施及应急报警、通讯、营救等设施,确认合格后签字认可。
4、工程部负责人在对上述内容全面复查无误,报项目经理审批后,方可进入作业。
(二)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的综合安全技术措施1、作业前,应指定专人对监护人和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包括有限空间作业的结构和相关介质等方面的知识,作业中可能遇到的意外和处理、救护方法等。
2、切实做好有限空间的工艺处理,所有与作业点相连的管道、阀门必须加盲板断开,并对设备进行吹扫、蒸煮、置换,不得以关闭阀门或水封来代替盲板,盲板应挂标志牌。
有搅拌器等转动部件的有限空间内作业,电源的有效切断可采取取下电源保险丝或将电源开关拉下后上锁等措施,并加警示牌,设专人监护。
4、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前30分钟应取样,严格控制可燃气体、有毒气体浓度及含氧量在安全指标范围内,分析合格后才允许进入设备内作业。
有毒有害气体含量不得超过卫生标准规定的最高容许浓度,氧含量应为19。
5%以上。
如在设备内作业时间长,至少每隔2小时分析一次,如发现超标,应立即停止作业,迅速撤出人员。
5、取样分析要有代表性、全面性,有限空间容积较大时要对上、中、下各部位取样分析。
6、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必须遵守动火、临时用电、高处作业等有关安全规定,《有限空间作业记录表》不能代替上述各作业票,所涉及的其他作业要按有关规定执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XXXXX有限公司受限空间应急指导书2018年4月12日目录1.定义 (3)2.适用范围 (3)3.目的 (3)4.常见事故类型及原因 (3)5.组织机构 (4)6.受限空间管理要求 (4)7.权限与责任 (6)8.作业步骤与安全措施 (8)9.记录管理 (9)10.应急处置方案与流程 (10)11.相关文件 (11)一、定义1.1受限空间受限空间: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者部分封闭,与外界相对隔离,出入口较为狭窄,作业人员不能长时间在内工作,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者氧含量不足的空间。
1.2受限空间作业受限空间作业:是指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实施的作业活动。
1.3三不进入“三不进入”:是指没有经批准的《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不进入,安全措施不落实不进入,监护人不在场不进入。
1.4空气浓度限值空气浓度限值:是指氧气浓度高于19%且低于23.5%;硫化氢浓度低于6.6ppm;有害气体浓度低于容许浓度(TWA)之25% ;引火性液体之蒸气或可燃性气体浓度低于爆炸下限之10%;不得有其它环境状况会引起劳工生命或健康立即危害者。
二、适用范围局限空间作业缺氧危险作业三、目的为防止局限空间∕缺氧危险作业可能引起之危害,使作业程序制度化,故订定本指导书。
四、常见事故类型及原因4.1有限空间作业常见的事故:缺氧窒息;中毒;燃爆;其他危害,如淹溺、触电、高处坠落事故也较多,还包括灼伤与腐蚀,高温作业引起中暑;尖锐锋利物体引起的物理伤害和其他机械伤害等。
4.2导致有限空间作业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存在危险危害物;通风不良,致危险危害物聚集;没有采取通风、防护措施,或者防护装备失效;监护不力;引火源;作业伤害等。
五、组织机构6.1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要求:(1)辨识标识(2)建章立制(3)专项培训(4)装备配备(5)作业审批(6)现场管理(7)发包管理(8)应急救援。
6.2企业应当对从事有限空间作业的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作业人员、应急救援人员进行专项安全培训。
安全培训应当有专门记录,并由参加培训的人员签字确认。
6.3企业应当对本施工的有限空间进行辨识,确定有限空间的危险有害因素等基本情况,实施有限空间作业前,应当对作业环境进行评估,分析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提出消除、控制危害的措施,制定有限空间作业方案,并经本企业负责人批准。
6.4企业应当按照受限空间作业方案,明确作业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作业人员及其安全职责。
将有限空间作业方案和作业现场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防控措施告知作业人员。
现场负责人应当监督作业人员按照方案进行作业。
6.5企业应当采取可靠的隔断(隔离)措施,将可能危及作业安全的设施设备、存在有毒有害物质的空间与作业地点隔开。
6.6有限空间作业应当严格遵守“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的原则。
检测指标包括氧浓度、易燃易爆物质(可燃性气体、爆炸性粉尘)浓度、有毒有害气体浓度。
检测应当符合相关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规定。
未经通风和检测合格,任何人员不得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检测的时间不得早于作业开始前30分钟。
6.7检测人员进行检测时,应当记录检测的时间、地点、气体种类、浓度等信息。
检测记录经检测人员签字后存档。
检测人员应当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防止中毒窒息等事故发生。
6.8在有限空间作业过程中,企业应当采取通风措施,保持空气流通,禁止采用纯氧通风换气。
发现通风设备停止运转、有限空间内氧含量浓度低于或者有毒有害气体浓度高于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的限值时,企业必须立即停止有限空间作业,清点作业人员,撤离作业现场。
6.9在有限空间作业过程中,企业应当对作业场所中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定时检测或者连续监测。
作业中断超过30分钟,作业人员再次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前,应当重新通风、检测合格后方可进入。
6.10受限空间作业场所的照明灯具电压应当符合《特低电压限值》(GB/T3805)等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规定。
6.11企业应当根据有限空间存在危险有害因素的种类和危害程度,为作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的劳动防护用品,并教育监督作业人员正确佩戴与使用。
6.12企业有限空间作业还应当符合下列要求:(一)保持有限空间出入口畅通;(二)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和警示说明;(三)作业前清点作业人员和工器具;(四)作业人员与外部有可靠的通讯联络;(五)监护人员不得离开作业现场,并与作业人员保持联系;(六)存在交叉作业时,采取避免互相伤害的措施。
6.13有限空间作业结束后,作业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应当对作业现场进行清理,撤离作业人员。
6.14企业应当根据本企业有限空间作业的特点,制定应急预案,并配备相关的呼吸器、防毒面罩、通讯设备、安全绳索等应急装备和器材。
有限空间作业的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作业人员和应急救援人员应当掌握相关应急预案内容,定期进行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6.15企业应当对承包方的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统一协调、管理。
企业对其发包的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承担主体责任。
承包方对其承包的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承担直接责任。
6.16有限空间作业中发生事故后,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警,禁止盲目施救。
应急救援人员实施救援时,应当做好自身防护,佩戴必要的呼吸器具、救援器材。
七、责任与权限7.1作业监护人责任与权限7.1.1作业监护人应熟悉作业区域的环境和工艺情况,有判断和处理异常情况的能力,掌握急救知识。
7.1.2作业监护人在作业人员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前,负责对安全措施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发现安全措施不落实或不完善时,有权拒绝作业。
7.1.3作业监护人应清点出入受限空间作业人数,在出入口处保持与作业人员的联系,严禁离岗。
当发现异常情况时,应及时制止作业,并立即采取救护措施。
7.1.4作业监护人应随身携带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并负责保管。
7.1.5作业监护人员在作业期间,不得离开现场或做与监护无关的事7.2作业人员职责包括:7.2.1作业人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前必须穿戴防护用品。
7.2.2持有经审批同意、有效的“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方可施工作业。
7.2.3在作业前应充分了解作业的内容、地点、时间、要求,熟知作业中的危害因素。
7.2.4作业人员遇有对违反本制度的强令作业、安全措施不落实、作业监护人不在场等情况有权拒绝作业,并向上级报告。
7.2.5应服从作业监护人的指挥,禁止携带作业器具以外的物品进入受限空间。
如发现作业监护人不履行职责时,应立即停止作业。
7.2.6在作业中如发现情况异常或感到不适和呼吸困难时,应立即向作业监护人发出信号,迅速撤离现场,严禁在有毒、窒息环境中摘下防护面罩。
八、作业步骤与安全措施8.1作业步骤8.1.1进入受限空间作业需先办理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相关负责人及施工人员应针对作业内容对受限空间进行危害识别,并使用合格的专用仪器进行检测,分析受限空间内是否存在缺氧、富氧、易燃易爆、有毒有害、高温、负压等危害因素,符合作业条件后,制定相应的作业程序、安全防范和应急措施。
8.1.2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前,施工单位负责人必须与施工人员进行现场检查交底,对需进入作业的设备、设施进行现场检查,对进受限空间作业内容、可能存在的风险以及施工作业环境进行交底。
并指派作业监护人;现场安全负责人对受限空间作业的全过程实施现场监督。
8.1.3进入受限空间涉及用火、临时用电等作业时,必须遵守有关安全规定,办理相应的许可证,《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不能代替上述作业许可证。
8.1.4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完工后,相关负责人与施工作业现场安全负责人在“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完工验收栏中签名。
8.2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做好如下安全措施:8.2.1施工现场安全负责人应对现场监护人和作业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内容应包括所从事作业的安全知识、紧急情况下的处理和救护方法等。
8.2.2根据需要制定安全应急预案。
内容包括作业人员紧急状况时的逃生路线和救护方法,监护人与作业人员约定联络信号,现场应配备的救生设施和灭火器材等。
8.2.3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实行“三不进入”,当受限空间状况改变时,作业人员应立即撤出现场,同时为防止人员误入,在受限空间入口处应设置“危险!严禁入内”警告牌或采取其它封闭措施。
8.2.4为保证受限空间内空气流通和人员呼吸需要,可采用自然通风,必要时采取强制通风,严禁向内充氧气。
进入受限空间内的作业人员每次工作时间不宜过长,应安排轮换作业或休息。
8.2.5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应使用安全电压和安全行灯。
8.2.6取样分析应有代表性、全面性。
受限空间容积较大时,应对上、中、下各部位取样分析,保证受限空间内部任何部位的可燃气体浓度和氧含量合格。
8.2.7进入受限空间作业,不得使用卷扬机、吊车等运送作业人员,作业人员所带的工具、材料须进行登记,禁止与作业无关的人员和物品工具进入受限空间。
8.2.8在进入受限空间作业期间,严禁同时进行各类与该受限空间有关的试车、试压或试验工作。
8.2.9发生有人中毒、窒息的紧急情况,抢救人员必须佩戴隔离式防护面具进入受限空间,并至少有1人在外部做联络工作。
8.2.10作业停工期间,应防止人员误进,在受限空间的入口处设置“危险!严禁入内”警告牌或采取其它封闭措施。
九、记录管理9.1“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是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的依据,不得涂改;保存期为1年。
9.2当作业中断4小时以上时,再次作业前,应重新对环境条件和安全措施予以确认;当作业内容和环境条件变更时,需要重新办理“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
十、应急处置方案与流程10.1发生事故后,行政部立即向上级报告并拨打119和110,以尽快得到消防队员和急救专业人员的救助。
10.2应急救援分为:自救、无需进入救援、进入救援。
如消防和急救人员不能及时到达事故现场而组织救援时:尽可能采用非进入救援;救援人员未经批准,不得进入有限空间进行救援;以下情况采取最高级别防护措施后方可进入救援:有限空间内有害环境性质未知;缺氧或无法确定是否缺氧;空气污染浓度未知、达到或超过IDLH浓度。
10.3自救:由于危害的紧急性与急迫性,并且进入人员最清楚其自身的状况与反应,通过自救方式进行撤离比等待其他人员的救援更快、更有效,同时,有可避免其他人员的进入。
因此,进入作业的过程中,如果作业人员发现缺氧或检测仪器出现报警时,必须立即停止作业,并迅速撤离。
10.4无需进入的救援:当作业人员失去直觉,上方作业人员通过系在进入作业人员身上的全身式安全带和安全绳,将作业人员拉出作业场所,在地面采取有效心肺复苏术等措施进行救护。
10.5进入式救援:由于作业人员无法自行离开危险场所、无需进入救援失败时,经现场负责人批准后方可采取进入式救援。
救援方法如下:向对作业环境不间断送风,检测人员持续监测有害气体浓度,进入救援人员佩戴正压式呼吸器、防暴照明灯、防暴通讯器材进入有限空间,随时向地面负责人报告情况,将作业人员拖到井口,地面作业人员利用三脚架将受伤人员拉出有限空间,后勤保障急救人员对受伤人员采取心肺复苏术,直到专业救护人员到现场受伤人员接受专业救护后方可停止心肺复苏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