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秦帝国的兴亡84542
第13课 秦帝国的兴亡
第13课秦帝国的兴亡教学目标:1.学习秦统一的历史,说出秦兼并六国的顺序,完成统一并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的时间。
2、探讨秦统一建立国家的意义,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3、知道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教学重点:秦兼并六国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意义。
秦朝的建立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民族融合。
秦的各种政治、经济措施对后来的封建王朝产生了巨大影响。
教学难点:对秦统治的正确评价和指导学生形成正确而又客观的历史评价。
通过历史知识的学习与分析,形成正确的是非功过观念,提高联系、全面、辨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用具:电脑历史挂图教学方法:引导式启发式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功高三皇、德高五帝的皇帝是谁?他得丰功伟绩有何之处?“(使用电脑搜索。
)二、整体感知:(课件展示)1、秦朝在同一六国之前有那些改革的措施,主要是谁负责改革,他改革的作用是什么?2、秦朝统一六国的顺序是?统一六国当中最有转折的战争是与赵国的哪场战争?3、秦朝在统一六国后,宰相是谁?他向秦始皇如何建议的,改革让秦国在以后的发展中怎么样?4、分析秦朝的建立对当时的社会发展产生什么样的意义?5、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是谁领导的?6、探讨这次大规模农民起义的作用和意义?7、刘邦为什么能在楚汉之争中取得胜利?三、课文探究:(课件展示)1、秦朝的统一对于历史的贡献意义?学生分组讨论:(主要是立足于秦朝建立后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一系列的改革,改革产生的作用。
是要求学生达到的要求,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讨论秦始皇的是非功过?(要求要辩证的去看待秦始皇的是非功过,从而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取向。
)3、秦朝灭亡的原因,对比秦汉统治者的治国策略,讨论汉朝为何能统治时间久?四、课文总结:本文通过对秦朝历史的学习,认识到秦朝建立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作用和意义,同时对秦朝统治的政策评价,让我们认识到历史发展规律是有其必然的因素。
第13课 秦帝国的兴亡(通用3篇)
第13课秦帝国的兴亡(通用3篇)第13课秦帝国的兴亡篇1第13课秦帝国的兴亡教学目标学问与力量了解秦统一的背景,说出秦兼并六国的挨次,完成统一并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心集权国家的时间。
探讨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培育分析问题的力量。
知道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夫起义。
通过阅读、绘制“秦朝疆域图”,把握识读、绘制历史地图的基本技能。
过程与方法学习收集成语典故的方法,通过争论培育分析问题的力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秦统一的历史意义,熟悉秦始皇统一中国,开创了我国历史的新局面,对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中华民族的进展做出了乐观贡献。
通过对陈胜、吴广起义的学习,熟悉陈胜、吴广起义沉重打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知道秦的暴政是导致人民抵抗和秦朝灭亡的根本缘由。
教学重点:秦并六国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意义。
秦兼并六国完成统一,结束了诸侯割据争霸的局面,有利于社会经济的进展,有利于民族融合。
秦的各种政治、经济措施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
教学难点:对秦统治的正确评价和指导同学形成正确的情感价值取向。
秦统治者既有宏大的历史功绩,又有实施暴政的暗点,通过历史学问的学习与分析,形成正确的是非功过观念,提高全面、辨证分析问题的力量。
教学预备老师自制“战国七雄形势图”和各诸侯国国名卡(“齐、楚、燕、韩、赵、魏、秦”)、时间卡(“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XX年”)、朝代卡(大字“秦”“西汉”)以及制作幻灯片(战国后期的历史背景、本课线索图表等)。
同学预习课文,收集有关成语典故及秦王朝的资料。
教学方法利用挂图、幻灯片,通过阅读资料、分组争论、分析问题、动手绘图进行探究式教学。
板书设计第13课秦帝国的兴亡一、“秦王扫六合” 秦的统一(前221年)“纸上谈兵”二、秦末农夫战斗. 秦的灭亡(前2XX年)“揭竿而起”“破釜沉舟”三、楚汉之争西汉建立(前2XX年)“洪门宴”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四周楚歌”复习战国形势师:我国在夏、商、西周以后经受了长达五百多年的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社会处于分裂状态。
13课秦帝国的兴亡
第13课秦帝国的兴亡作者:吕会云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通过阅读思考秦统一的原因,培养从不同角度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说出秦兼并六国的顺序和完成统一并建立中国历史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的时间。
3、探讨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4、知道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
5、通过阅读“秦朝疆域图”,培养学生识读历史地图的基本技能。
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及纸上谈兵等成语典故的学习,了解本课的基本历史史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秦统一的历史意义,认识秦始皇统一中国,开创了我国历史的新局面,对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通过对陈胜、吴广起义的学习,认识秦的暴政是导致人民反抗和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秦并六国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意义。
难点:秦并六国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意义教学准备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提问:战国七雄是哪七国,战国末年那个国家实力最强大[学习新课]一、“秦王扫六合”——秦的统一1指导学生阅读课本从秦国统一原因、经过、结果、及影响去了解思考:秦为什么秦为什么能兼并六国实现统一?(点拨学生从社会背景、各国的实力、对手、谋略及领袖等方面去思考。
)共同得出以下(ppt)❖1长期战乱人心思定,统一成为大势所趋。
(战国得名)❖2商鞅变法使秦国强大。
(回忆商鞅变法)❖3长平之战后六国无力御秦。
(讲纸上谈兵故事)❖4秦始皇具有雄才大略。
(秦始皇图及李白诗感知)❖5采用远交近攻正确策略。
从远交近攻了解秦灭六国顺序(图):韩赵魏楚燕齐秦统一六国的历史意义?(ppt)(1) 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割据争战的混战局面,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2)秦的统一将中国历史推进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思考:崭新从哪些方面体现?(点拨学生从秦疆域结果等方面思考)讲解以下(ppt) ❖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结合现实)❖2秦的统一奠定了以后中国疆域的基础。
第三单元第13课秦帝国的兴亡
第三单元第13 课秦帝国的兴亡
大地在我脚下国计掌于手中那个再敢多说话夷平六国是谁那个统一称霸谁人战绩高过孤家高高在上诸君看吧朕之江山美好如画登山踏雾指天笑骂舍我谁堪跨秦是始人在此夺了万世潇洒顽石刻存汗青传颂我如何叱咤
第十三课的兴亡纸上谈兵指鹿为马项庄舞剑
斩木为兵意在沛公
揭竿为旗四面楚歌
破釜沉舟说一说“纸上谈兵”的故事
秦灭六国赢政前221 年定都咸阳齐楚秦燕赵魏韩远交近攻
各个击破齐楚燕赵魏韩
秦灭六国秦秦王嬴政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
公元前230 年至公元前221 年
小资料:皇帝称号的由来
皇帝又称天子,是中央集权统治的核心。
夏商周三代最高统治者多称王。
秦王嬴政完成统一大业后,认为“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
命臣下进献尊号。
李斯等根据古有天皇、地皇、泰皇,而泰皇最贵之说,建议以泰皇为号。
秦王下令:“去‘泰’着‘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
帝’。
”秦始皇还规定皇帝自称“朕”,命称“制”,令称“诏”。
皇帝作为最高统
治者的称号在中国沿用了两千多年。
材料1:战国以来,随着各国间经济文化联系的不断加强,政治上的分裂状态阻碍了社会发展,统一成为大势所趋。
第13课 秦帝国的兴亡
第13课秦帝国的兴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秦统一的背景,说出秦兼并六国的顺序,完成统一并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的时间。
探讨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知道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通过阅读“秦朝疆域图”,掌握识读历史地图的基本技能。
过程与方法学习收集成语典故的方法,通过讨论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秦统一的历史意义,认识秦始皇统一中国,开创了我国历史的新局面,对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通过对陈胜、吴广起义的学习,认识陈胜、吴广起义沉重打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知道秦的暴政是导致人民反抗和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
教学重点:秦兼并六国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意义。
秦兼并六国完成统一,结束了诸侯割据争霸的局面,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民族融合。
秦的各种政治、经济措施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
教学难点:对秦统治的正确评价和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价值取向。
秦统治者既有伟大的历史功绩,又有实施暴政的暗点,通过历史知识的学习与分析,形成正确的是非功过观念,提高全面、辨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利用挂图、幻灯片,通过阅读资料、分组讨论、分析问题、动手绘图进行探究式教学。
教材分析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
自秦统一后,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
秦的统一为以后中国疆域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秦朝开创的政治、经济制度为以后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奠定了基础。
统一国家的建立,有利于华夏族的形成。
秦朝虽二世而亡,但其灭亡却给后世封建统治提供了借鉴,是一个很有影响的王朝。
板书设计第13课秦帝国的兴亡一、“秦王扫六合”秦的统一(前221年)“纸上谈兵”二、秦末农民战争秦的灭亡(前207年)“揭竿而起”“破釜沉舟”三、楚汉之争西汉建立(前202年)“洪门宴”“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四面楚歌”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上课。
生:起立。
师:同学们好!生:老师好!师:今天开始我们将进入第三单元的学习。
《秦帝国的兴亡》课件
秦帝国,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一个王朝。本次课件将深入探讨秦帝 国的兴起和衰落,以及它在中国历史中所留下的深远影响。
一、秦朝的建立
1
秦国的历史背景
探索秦国从战国时期到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历史背景。
2
秦国各个时期的重要人物
了解秦国历史上的关键人物,包括秦穆公、秦昭襄王等。
建国后的各种政治事件
揭示秦始皇统治时期的各种政治 事件和争议。
政策失误的根源
分析秦朝政策失误的原因,如焚 书坑儒和修建万里长城等。
四、秦朝的灭亡
1
内部问题的影响
研究秦朝内部问题,如继位问题和宦官的权力争夺。
2
扩张和对外战争的压力
了解秦朝扩张和对外战争对国家的影响和消耗。
3
资源枯竭和政治动荡的结果
探讨秦朝资源枯竭和政治动荡导致王朝灭亡的过程。
3
统一中国的战争
揭示秦国通过各次战争最终统一中国的过程和战略。
二、秦朝的巩固
统一制度的建立
探索秦始皇所实施的中央集权制度与地方官僚制度。
重要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改革政策
介绍秦朝通过法家思想推行的一系列改革政策。
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分析秦改革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影响与贡献。
三、秦朝的短暂
社会不稳定的现象
探索秦朝社会内部出现的各种不 稳定和矛盾。
五、秦帝国的影响
统一制度的持续影响
分析秦朝统一制度对中国历史的 持续影响和影响力。
秦始皇的文化作品
探索秦始皇留下的重要文化作品 和遗产。
秦朝的地位在中国历史上 的地位
剖析秦朝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 影响,以及对后世的启示。
13.秦帝国的兴亡_教案(北师大版七年级上)
第13课秦帝国的兴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秦统一的背景,说出秦兼并六国的顺序,完成统一并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的时间。
探讨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知道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通过阅读“秦朝疆域图”,掌握识读历史地图的基本技能。
过程与方法学习收集成语典故的方法,通过讨论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秦统一的历史意义,认识秦始皇统一中国,开创了我国历史的新局面,对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通过对陈胜、吴广起义的学习,认识陈胜、吴广起义沉重打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知道秦的暴政是导致人民反抗和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
教学重点:秦兼并六国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意义。
秦兼并六国完成统一,结束了诸侯割据争霸的局面,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民族融合。
秦的各种政治、经济措施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
教学难点:对秦统治的正确评价和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价值取向。
秦统治者既有伟大的历史功绩,又有实施暴政的暗点,通过历史知识的学习与分析,形成正确的是非功过观念,提高全面、辨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利用挂图、幻灯片,通过阅读资料、分组讨论、分析问题、动手绘图进行探究式教学。
教材分析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
自秦统一后,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
秦的统一为以后中国疆域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秦朝开创的政治、经济制度为以后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奠定了基础。
统一国家的建立,有利于华夏族的形成。
秦朝虽二世而亡,但其灭亡却给后世封建统治提供了借鉴,是一个很有影响的王朝。
板书设计第13课秦帝国的兴亡一、“秦王扫六合”秦的统一(前221年)“纸上谈兵”二、秦末农民战争秦的灭亡(前207年)“揭竿而起”“破釜沉舟”三、楚汉之争西汉建立(前202年)“洪门宴”“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四面楚歌”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教师讲故事:“荆轲刺秦王”。
第13课 秦帝国的兴亡
第13课秦帝国的兴亡
镇江市丹徒区高资中学张庆文
一、助学目标:1、了解秦兼并六国的史实和意义。
2、知道陈胜吴广起义。
3、识读《秦朝疆域图》,探讨秦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增强分析问题能力。
二、助学重点:1、了解秦兼并六国的史实和意义。
2、知道陈胜吴广起义。
三、助学难点:秦兼并六国的意义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自助、互助
(二)自助展示
1、秦国兼并六国的时间。
2、秦为什么能兼并六国,实现统一。
3、秦国兼并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有何历史
意义?
4、识图《秦朝疆域图》,指出秦朝的都城、疆域“四至”。
5、本课我们学到了哪些成语历史典故,请选一个成语说说典故。
(三)求助、补助
1、师生交流展示学习成果
2、学生提出自助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讨论解决
3、教师补助
长平之战—纸上谈兵垓下之围—四面楚歌破釜沉舟背水一战
霸王别姬“皇帝”称号的由来
(四)概括总结:根据助学案,总结本课内容
(五)当堂练习,巩固消化——《互动课堂》。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第13课秦帝国的兴亡PPT课件
16
材料二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 天下笑者,何也?
请回答:
——贾谊《过秦论》
材料一中的“秦王”是谁?有什么功绩? 材料二中的“一夫”是指谁?你能回答其 中的问题吗?
17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10
(1)纸上谈兵 (2)指鹿为马 (3)斩木为兵,
揭竿为旗 (4)破釜沉舟,
背水一战 (5)项庄舞剑,门宴 B 巨鹿之战 C 长平之战 D 垓下之战 E 陈胜吴广起义 F 秦二世重用宦官赵高
11
课堂练习
一、填空题
(1) 公元前221年,秦国兼并了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
第13课 秦帝国的兴亡
(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
1
燕
战
国
赵齐
七 雄
秦
魏 韩
楚 2
一、秦王扫六合
1、原因:
(1)战国以来,统一成为大趋势 (2)商鞅变法比较彻底,秦国实力最强 (3)长平之战后六国皆无力御秦
时间: 公元前230——公元前221年
2、统一的过程 过程: 韩、赵、魏、楚、燕、齐
结果: 公元前221年,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 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 定都咸阳,秦王嬴政自称始皇帝
3、统一的历史意义 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国长
期割据争战的局面,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
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将中
国历史推进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材料三:公元前260年,秦在长平大破东方六国中实力 最强的赵国军队,坑杀赵军士卒40万人
根据材料归纳:秦完成统一的背景和原因
一、秦王扫六合
1、背景和原因:(1)战国以来,统一成为大趋势
3、秦朝的刑法很残酷。据统计全国的刑徒有一百万以上,占
全国人口的二十分之一,劳动人民稍有反抗就遭到残酷的镇压, 全国变成了一个大监狱。
4、秦二世比始皇有过之而无不及。
二、陈胜吴广起义——根本原因:秦的暴政
1、起义的原因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2、时间: 公元前209年 3、领导人: 陈胜、吴广
秦的暴政 遇雨误期,按律当斩
第13课秦帝国的兴亡84542
第13课
秦帝国的兴亡
诸挥虎秦 侯剑视王 尽决何扫 西浮雄六 李来云哉合 白
—
一、“秦王扫六合”——秦王嬴政兼并六国完成了统一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各地区经济联系加强,北方的 马匹、南方的象牙、东方的鱼盐都运到中原来卖…… 由于战争促使民族融合,华夏族像雪球一样越滚大…..
(2)商鞅变法后,秦实力最强
(3)长平之战后,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国的攻势
时间: 公元前230——公元前221年
2、统一的过程 过程: 韩、赵、魏、楚、燕、齐
结果: 公元前221年,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 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 定都咸阳,秦王嬴政自称始皇帝
3、统一的历史意义 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国长
期割据争战的局面,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 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将中 国历史推进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二、陈胜吴广起义 斩木为兵 揭竿为旗
王侯将相,宁有 种乎?
阿房宫复原图
浮华背后
1、徭役、兵役负担沉重。据史书记载,修骊山陵的有70万
人;北击匈奴、筑长城的有30万人。
秦的暴政 2、秦朝的赋税很重。农民要将收获物的三分之二上交给国家。
2、战争双方:西楚霸王和汉王刘邦
3、战争目的:项羽和刘邦争夺天下
4、战争结果:刘邦战胜了项羽 公元前202年建立了西汉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项羽 《垓下歌》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
象棋中“楚河汉界”的由来
公元前203年,楚汉两军 交战,但势均力敌僵持 不下,谁也无法逾越鸿 沟一步。形势促使双方 相约:以鸿沟为界,中 分天下,“鸿沟而西者 为汉,鸿沟而东者为楚” (《史记》)。历史就 这样使鸿沟成了“楚河 汉界”。
课堂小结
秦的统一 公元前221年
秦的暴政
秦的灭亡 公元前207年
公元前230年——公元前221年, 秦国兼并六国,建立中国历史上 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 的国家—秦朝,结束了春秋战国 以来诸侯国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
公元前209年爆发的陈胜吴广 起义,沉重打击了秦朝的统治
公元前207年,刘邦起义军推 翻秦朝。
燕
赵
齐
秦秦
魏
韩
楚
秦统一
秦
公元前221
统
秦一
定都咸阳
长城
陇
东西ຫໍສະໝຸດ 公元前221年海南海
我统一天下 德盖三皇 功过五帝
子孙是二世,三世… 直至万世
自称为朕
命令称为诏 印称为玺
4、起义地点: 大泽乡
5、起义口号: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6、建立政权: 张楚政权 7、历史意义: 陈胜吴广起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
农民战争,他沉重打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
天下苦秦久矣! ——陈胜
大泽乡 起义
张楚 政权
三、楚汉战争
---项羽和刘邦争夺天下的战争
1、战争时间: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