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幼保健机构等级评审要求
二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与细则
附件8:妇幼保健机构评审结论判定标准
一、依据《妇幼保健机构管理办法》及《医疗机构评审办法》,实行妇幼保健机构周期性评审、复合评价、调研性初评和不定期重点检查制度。
二、妇幼保健机构等次结论判定标准实行千分制,其中周期性评审分数占85%,复合评价、调研性初评和不定期重点检查分数占15%,依据所得总分数判定其等次。
甲等:总分达到900分以上。
乙等:总分达到800-899分。
合格:总分达到600-799分。
三、根据妇幼保健机构评审工作的规定,评审所涉及的有关文件、文书、材料应当真实,严禁弄虚作假。
如在评审过程中,有弄虚作假行为的取消本次评审资格。
四、在评审中发现群体保健工作、服务质量、服务安全等方面方面存在重大缺陷,应对评审结论实行单项否决。
《二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2022年版)》
《二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2022年版)》附件2二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2022年版)为落实《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妇幼健康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与规范化管理的指导意见》(国卫妇幼发〔2022〕54号)精神,加快建成功能健全、服务完善、管理规范、运行高效的妇幼健康服务体系,建立完善妇幼保健机构评审评价体系,促进妇幼保健机构加强自身建设和管理,更好地履行妇幼公共卫生职能,不断提高医疗保健服务质量,保证医疗保健服务安全,提高妇幼保健机构整体服务水平与服务能力,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的医疗保健服务需求,在总结以往妇幼保健机构评审和日常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从妇幼保健院发展方向、辖区业务管理、服务流程、服务质量与安全、社会评价等多角度对妇幼保健院实施考核;充分体现以妇女儿童健康为中心,为妇女儿童提供安全、便捷、优质的妇幼健康服务,保障妇女儿童健康。
本标准共6章66节,设置304条标准与监测指标。
第一章至第五章共60节274条标准,用于对二级妇幼保健院实地评审,并作为妇幼保健院自我评价与改进之用。
第六章共6节30条监测指标,用于对二级妇幼保健院的运行、服务质量与安全指标的监测与追踪评价。
本标准适用于二级妇幼保健院,其他妇幼保健机构可参照使用。
特别说明:在本标准中引用的疾病名称与ICD-10编码采用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第十次修订本第二版(北京协和医院、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分类家族合作中心编译)。
在本标准中引用的手术名称与ICD-9-CM-3编码采用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的《国际疾病分类手术与操作》第九版临床修订本2022版(刘爱民主编译)。
第一章保证妇幼保健院正确的发展方向一、坚持妇幼卫生方针,保证正确的发展方向(一)坚持“以保健为中心、以保障生殖健康为目的,保健和临床相结合,面向群体、面向基层和预防为主”的妇幼卫生工作方针。
(二)是由政府举办、不以营利为目的、具有公共卫生性质的公益性事业单位。
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印发三级和二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2016年版)的通知
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印发三级和二级妇幼保健院评审
标准(2016年版)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已撤销)
•【公布日期】2016.08.22
•【文号】国卫妇幼发〔2016〕44号
•【施行日期】2016.08.22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妇幼健康
正文
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印发三级和二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
(2016年版)的通知
国卫妇幼发〔2016〕4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计生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人口计生委: 为完善妇幼保健机构评审评价体系,促进妇幼保健机构加强自身建设和管理,更好地履行妇幼公共卫生职能,不断提高医疗保健服务质量和水平,在总结以往妇幼保健机构评审和日常管理经验基础上,我委组织制定了《三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2016年版)》和《二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2016年版)》(以下统称《标准(2016年版)》,可从国家卫生计生委网站下载)。
《标准(2016年版)》是各地开展妇幼保健院评审工作的主要依据。
各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根据当前妇幼健康工作重点、妇幼保健机构建设与发展情况,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各地在工作过程中如有问题或建议,请及时联系我委妇幼司。
联系人:国家卫生计生委妇幼司王亮、裘洁
联系电话:************、62030798
传真:************
电子邮箱:*************.cn
附件:1.三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2016年版)
2.二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2016年版)
国家卫生计生委
2016年8月22日。
妇幼保健机构等级评审工作方案
妇幼保健机构等级评审工作方案一、背景为了规范妇幼保健机构的运行和提升服务质量,我国制定了妇幼保健机构等级评审标准,并建立了评审制度。
本工作方案旨在明确妇幼保健机构等级评审的工作流程以及评审工作的具体内容,确保评审工作的公正、客观和科学。
二、目标1.评审对象:对所有妇幼保健机构进行等级评审,包括妇幼保健院、妇幼保健所、妇幼保健中心等各类机构。
2.评审内容:对妇幼保健机构的设施设备、医疗技术、服务质量等方面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给予相应等级评定。
三、评审流程1.准备工作(1)确定评审组成员:评审组由专家、管理人员和相关部门代表组成,确保评审工作的专业性和权威性。
(2)制定评审指标:根据妇幼保健机构等级评审标准,制定评审指标,确保评审标准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3)组织培训:安排培训班,对评审组成员进行培训,确保评审工作的统一性和标准化。
2.评审准备(1)收集资料:要求被评审机构提供相关材料,包括机构介绍、医疗设备清单、医疗技术人员资质证书等。
(2)安排时间:与被评审机构协商,确定评审时间,并通知相关人员。
3.评审执行(1)现场评估:评审组组织现场考察,包括对机构的设施设备、医疗技术、服务流程等进行实地考察,并与机构负责人和相关人员进行交流。
(2)文件审查:评审组对机构提交的资料进行查阅和审核。
4.结果评定(1)评估总结:评审组根据现场评估和文件审查的结果进行评估总结,并给出评审意见。
(2)等级评定:根据评估总结和评审指标,对被评审机构进行等级评定。
(3)评审报告:评审组完成评审报告,将评估总结、评审意见和等级评定结果反馈给被评审机构。
5.结果公示(1)公示时间:被评审机构可以对评审结果提出异议,评审组将根据异议情况进行复核,并在一定时间内进行结果公示。
(2)结果公示:评审组将评审结果向社会公示,包括机构的等级评定和评审报告的主要内容。
四、工作要求1.严格按照评审标准和评审指标进行评估,评审工作要公正、客观和科学。
最新三级妇幼保健院等级医院评审标准核心标准
本院确定的重点病种的急诊服务流程、服务时限和获得院内关连部门连贯服务有明文规定。
急诊抢救团队涉及科室至少每半年一次进行“落实急诊服务流程、服务时限和获得院内关连部门连贯服务措施”的再培训与教育。
实施三步核查,正确即时记录。
(1)第一步:麻醉实施前:三方按《手术安全核查表》依次核对患者身份(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手术方式、知情同意情况、手术部位与标识、麻醉安全检查、皮肤是否完整、术野皮肤准备、静脉通道建立情况、患者过敏史、抗菌药物皮试结果、术前备血情况、假体、体内植入物、影像学资料等内容。
【C】
有维护服务对象合法权益的相关制度并得到落实。
【B】符合“C”,并
医务人员尊重服务对象的知情选择权利,对服务对象或其近亲属、授权委托人进行病情、诊断、医疗措施和医疗风险告知的同时,能提供不同的诊疗方案。
【A】符合“B”,并
服务对象或近亲属、授权委托人对医务人员的告知情况能充分理解,并在病历中体现。
3. 7. 1.1
贯彻落实《医院投诉管理办法(试行)》,实行“首诉负责制”,设立专门部门统一管理服务对象和医务人员投诉,及时处理并反馈。(★)
医德医风办
【C】
有专门部门统一管理投诉。
有投诉管理相关制度及明确的处理流程。
有明确的投诉处理时限并得到严格执行。
【B】符合“C”,并
实行“首诉负责制”,科室、职能部门处置投诉的职责明确,有完善的投诉协调处置机制。
至少同时使用两种身份识别方式,如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年龄、病历号、床号等(禁止仅以房间或床号作为识别的唯一依据)。
相关人员熟悉上述制度和流程并履行相应职责。
三级和二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及实施细则
三级和二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及实施细则(2016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一、为什么要制定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及实施细则?各级妇幼保健机构是为妇女儿童提供健康服务的专业机构,在减少孕产妇死亡和儿童死亡、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促进妇女儿童健康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60多年来,妇幼保健机构从“一张嘴,两条腿”的工作方式逐渐发展为功能齐全、服务规范、防治结合的专业机构;从实践中探索并确立了以保健为中心,保健与临床相结合的发展方向,为妇女儿童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妇幼健康服务。
至2015年底,全国共有3078家妇幼保健机构,妇幼保健机构工作人员35.1万人,床位数19.5万张,年诊疗2亿多人次,成为维护我国妇女儿童健康的重要力量。
?1996年以来,全国已有20多个省(区、市)开展了妇幼保健机构评审工作,妇幼保健机构评审作为一项基本工作制度,在加强医疗保健服务监管,提高服务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已成为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实施有效监管的重要手段。
但是原卫生部印发的《妇幼保健机构评审标准》和《三级妇幼保健机构等级评审细则》已不符合妇幼保健机构发展需求,亟需修订。
2015年,我委印发了《关于妇幼健康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与规范化管理的指导意见》(国卫妇幼发〔2015〕54号),明确了新形势下妇幼健康服务机构的功能定位,落实功能任务,优化服务模式,加强工作保障,强化制.度建设,指导妇幼健康服务机构改革与发展,对于及时更新评价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加快建成功能健全、服务完善、管理规范、运行高效的妇幼健康服务体系,完善妇幼保健机构评审评价体系,促进妇幼保健机构加强自身建设和管理,我委组织制定了三级、二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及实施细则(2016年版)。
评审标准是各地开展妇幼保健院评审工作的主要依据,实施细则是评审标准的配套文件,也是妇幼保健机构加强内部管理的重要参考工具。
?二、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及实施细则有什么特点?三级和二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及其实施细则是在总结以往妇幼保健机构评审和日常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借鉴美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医院评价经验,参考已颁布的医院评审标准,结合妇幼保健机构自身特点后组织制定的。
三级妇幼保健机构等级评审细则
三级妇幼保健机构等级评审细则为了推动各级妇幼保健院(所)的规范性建设,我部于1995年8月下发了《妇幼保健机构评审标准》(以下简称《标准》)。
根据《标准》和《医疗机构评审办法》,我部又组织制定了《妇幼保健机构评审实施规范》(以下简称《实施规范》)和《三级妇幼保健机构等级评审细则》。
现发给你们,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各地要抓紧妇幼保健机构的等级评审工作。
按照《标准》,积极创造条件,抓好妇幼保健机构的内涵建设,全面提高综合管理能力,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
二、各省可根据《妇幼保健机构评审标准》、《妇幼保健机构评审实施规范》和《三级妇幼保健机构等级评审细则》,制定本省一、二级妇幼保健机构等级评审细则和具体实施办法。
三、对申报评审“三级甲等”的妇幼保健院,首先由省级统一组织初审,并按《实施规范》要求,填写《妇幼保健机构评审申请书》,报全国妇幼保健院(所)评审委员会办公室(妇幼司综合处),在卫生部妇幼司组织领导下,由全国妇幼保健院(所)评审委员会具体实施。
四、对三级乙、丙等和二级妇幼保健院的等级评审工作,应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与领导,同级妇幼保健院(所)评审委员会负责具体实施。
一级妇幼保健院、市辖区级妇幼保健所的评审,由市(地)卫生行政部门组织与领导,市(地)级妇幼保健院(所)评审委员会负责具体实施。
在实施妇幼保健机构评审过程中,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领导,争取各有关部门的支持与配合,立足于促进和推动妇幼保健机构的切实建设和发展,防止走过场。
附件:1.《妇幼保健机构评审实施规范》2.《三级妇幼保健机构等级评审细则》(略) 附件1:各级妇幼保健机构评审实施规范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对妇幼保健机构的监督管理,建立和实行妇幼保健机构评审制度,确保妇幼保健机构的服务质量,提高其管理与服务水平,充分发挥妇幼保健机构的整体功能,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医疗机构评审办法》,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 妇幼保健机构评审是由妇幼保健院《所)评审委员会,依照本规范和《妇幼保健机构评审标准》对妇幼保健机构的执业活动、管理水平、服务质量、职业道德等进行综合评价。
安徽省三级妇幼保健院(所)等级评审细则
安徽省三级妇幼保健院(所)等级评审细则目录一、行政管理200分三、医疗管理250分六、医院感染管理70分1、保健院规模 40分…..5 11、医疗管理 40分……30 七、后勤管理 90分2、科室设置 55分.......8 12、技术水平 120分......34 19、财务管理 20分 (56)3、保健院管理 80分.......9 13、设备 14分......39 20、后勤保障 20分 (58)4、思想政治工作 10分......16 14、院内统计指标 60分......39 21、设备管理 16分 (60)5、保健院服务 15分......17 15、工作效率指标 16分......41 22、建筑管理 10分 (61)二、保健管理230分四、医技管理40分 23、安全管理 15分 (62)6、保健质量管理 20分......19 五、护理管理120分 24、环境管理 9分.. (64)7、功能与任务 110分.......20 16、护理管理 40分 (47)8、技术水平 60分.......24 17、技术水平 30分 (49)9、设备 20分.......28 18、质量管理 50分 (49)10、群体保健指标 20分 (29)妇幼保健院(所)评审结论判定标准一、依据《医疗机构评审办法》,妇幼保健院(所)实行周期性评审和不定期重点检查制度。
二、妇幼保健院(所)周期性评审结论判定标准实行千分制,依据所得分数判定其等次。
甲等:总分达到900分以上。
乙等:总分达到700分至899分。
三、依据《医疗机构评审办法》的规定,评审所涉及的有关文件、文书、材料应当真实,严禁弄虚作假。
如在评审过程中,有弄虚作假行为的应取消本次评审资格。
四、在评审中发现医疗保健服务质量和医疗安全等方面存在重大缺陷,应对评审结论实行单项否决。
单项否决标准:1、依法执业:评审前2年内发生违反《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等法律法规。
二级甲等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解读
二级甲等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解读甲等妇幼保健院是我国重要的医疗机构,对于提高孕产妇和儿童的健康保障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确保这些医疗机构的质量与安全性,我国健康部门制定了相应的评审标准。
本文将对二级甲等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进行解读,以加深对该标准的理解。
一、甲等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概述甲等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是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医疗卫生政策,结合医院管理的实际需求,制定的一套评审指标体系。
该标准对妇幼保健院的硬件设施、医务人员素质、医疗服务质量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以确保医院能够提供安全、高效和优质的医疗保健服务。
二、硬件设施评审指标解读1. 建筑环境:评审标准要求医院的建筑环境符合卫生要求,有良好的通风、采光等条件,并设有紧急疏散通道等安全设施。
2. 医疗设备:评审标准要求医院具备先进的医疗设备,包括彩超、心电图、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以提高医疗诊断和治疗的准确性和效率。
3. 供应设备:评审标准要求医院能够提供充足的水电设备、供暖设备等,以保障医疗服务的正常进行。
三、医务人员素质评审指标解读1. 专业技能:评审标准要求医务人员具备扎实的医学专业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能够熟练掌握各项医疗技术和操作技能。
2. 服务态度:评审标准要求医务人员具备良好的服务意识和沟通能力,能够以热情友好的态度对待患者,并积极解答患者疑问。
3. 团队协作:评审标准要求医务人员能够积极与其他科室和团队成员合作,实现整体医疗服务的协同推进。
四、医疗服务质量评审指标解读1. 诊疗质量:评审标准要求医院能够提供准确的诊断和科学的治疗方案,确保医疗服务符合最新的医学标准和规范。
2. 患者满意度:评审标准要求医院要建立患者满意度调查和反馈机制,及时了解患者对医疗服务的评价和建议,并及时改进不足之处。
3. 医疗安全:评审标准要求医院要建立完善的医疗安全管理体系,包括手术安全、药物管理、感染控制等方面,以保障患者的人身安全。
综上所述,二级甲等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是对医疗机构进行全面评估的重要依据,它涵盖了硬件设施、医务人员素质和医疗服务质量等方面的要求。
最新三级妇幼保健院等级医院评审标准核心标准
【B】符合“C”
职能部门定期检查、分析、反馈,提出改进措施,持续提高管理水平。
2.3.2.1
协助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建立辖区内提供妇幼健康服务的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机制,并对其开展的服务进行技术指导和质量控制。(★)
保健科
【C】
保健科
【C】
有辖区保健重点环节如降低非医学指征剖宫产率、出生缺陷防控、孕产妇死亡评审、围产儿死亡评审、新生儿死亡评审、5岁以下儿童死亡评审、危重孕产妇的转运及急救等的管理制度与措施,并落实。
有辖区重点人群如高危孕产妇、危重孕产妇、高危儿童等的管理方案与措施,并落实。
有辖区保健重点科室如孕产群体保健科、儿童群体保健科、妇女群体保健科、信息管理科、健康教育科等的管理标准与措施,并落实。
定期分析妇幼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提出改进工作的建议。
定期分析妇幼健康服务状况,进行需求分析。
定期分析妇幼健康管理信息,对辖区妇幼健康服务进行全面、动态监管。
形成报告,为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2. 5. 3.2
开设孕妇学校(育儿学校),将促进自然分娩、母乳喂养等列入其常规教学内容。(★)
三级妇幼保健院等级医院评审标准
共44条核心标准
1.1.3.1
围绕妇女儿童健康开展服务,不得向综合医院模式发展。强化公共卫生责任,突出群体保健功能。(★)
办公室、保健科
【C】
以妇女儿童健康为中心开展服务,妇产科、儿科床位不少于全院总床位的80%,且不得设置与妇女儿童健康无关的科室。
强化公共卫生责任,院长为第一责任人,院长及业务院长熟悉公共卫生政策。
【B】符合“C”,并
等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
等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作为妇幼保健院的评审标准,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来考量其等级评定的标准。
首先,我们需要从医疗设施和设备的角度来评估。
妇幼保健院作为专门为妇女和儿童提供医疗服务的机构,其设施和设备的完善程度是评定等级的重要标准之一。
其次,我们需要考察医疗团队的专业水平和服务态度。
医生、护士等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服务态度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就诊体验和治疗效果,也是评定妇幼保健院等级的重要指标之一。
再次,我们需要关注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
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是医院等级评定的重要内容,包括医疗流程、医疗质量监控、医疗安全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最后,我们还需要考虑妇幼保健院的管理和服务水平。
医院的管理和服务水平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就诊体验和医疗质量,也是评定妇幼保健院等级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评审妇幼保健院的等级时,我们需要综合考量以上各个方面的指标,进行全面、客观的评定。
只有在各个方面都达到一定标准的情况下,妇幼保健院才能获得较高的等级评定。
同时,评审工作也需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程序进行,确保评定结果的客观、公正和准确。
在评审医疗设施和设备时,我们需要考察妇幼保健院的医疗设施和设备是否完善,包括诊疗设备、手术设备、床位等方面。
只有设施和设备完善,才能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在评审医疗团队的专业水平和服务态度时,我们需要考察医生、护士等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服务态度是否达到要求,包括医疗技术、医疗经验、沟通能力、服务态度等方面。
在评审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时,我们需要考察医院的医疗质量监控、医疗流程管理、医疗安全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是否到位,确保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
在评审医院的管理和服务水平时,我们需要考察医院的管理制度、服务流程、服务态度等方面是否达到要求,确保医院能够为患者提供高水平的医疗服务。
综上所述,评审妇幼保健院的等级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考量和评定。
只有在各个方面都达到一定标准的情况下,妇幼保健院才能获得较高的等级评定。
最新:湖南省妇幼保健机构等次评审标准-湖南省妇幼保健院-文档资料
二、交接流程 ㈠患者转科流程 ㈡患者转院流程 ㈢急诊科(室)与产房交接流程 ㈣急诊科(室)与产科交接流程 ㈤急诊科(室)与妇科交接流程 ㈥新生儿科(NICU)与产科交接流程 ㈦手术部(室)与妇科相关科室交接流程 ㈧产房与产科母婴同室交接流程 ㈨产房与新生儿科交接流程 ㈩产房与手术部(室)交接流程 (十一)产科与手术部(室)交接流程 (十二)妇科与手术部(室)交接流程 (十三)急诊科(室)与手术部(室)交接流程 (十四)手术部(室)与产科交接流程 (十五)手术部(室)与妇科交接流程 (十六)手术部(室)与(NICU)交接流程
选一项内容
⑸查看相关记录与观察1~2科室护理“交接
班、查对等 ”核心制度的落实情况。
评审标准
7、对护理人员定期开展“三基三严” 规范化培训、继续教育培训、急 救知识及技能培训。 (6)
评审要点
评审方法
1.护理部有长期(3~5年)和近 期(近 1 ~ 2年)人才培养规 划。
1.查看护理部对全院护理人才培养规划 要点: 层级培训(含三基培训、急救技能培训、
评审要点
评审方法
3.提问与查看:
3. 护理人员熟悉本岗位职责及 护理(专科常用护理)技术 操作相关规章制度、专科疾 病护理常规,并严格执行。
⑴提问1~ 2名3护理人员:与之相应岗位职责 ⑵提问1~ 2名护士:与科室相关的交接流程 ⑶提问1~ 2名护士:护理核心制度中任选一
项内容 ⑷提问1~ 2名护士:科室疾病护理常规中任
⑵询问1~2个科室护士长,在病房 护理管理中,是如何体现护士长 负责制的。
评审标准
2、按有关原则与标准配置各护理单元 护理人员编制,确保满足实施等级 护理的质量与患者安全的需要。 (4分)
妇幼保健机构(妇幼保健院)等级评审办法
妇幼保健机构(妇幼保健院)等级评审办法目录第一章总则 (2)第二章评审权限与组织机构 (3)第三章评审申请与受理 (6)第四章评审的实施 (8)第五章评审结论 (11)第六章监督管理 (12)第七章附则 (15)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强妇幼保健机构管理,促进妇幼保健机构加强内涵建设,保证医疗保健服务安全,持续改进服务质量,提高妇幼保健机构管理水平和服务效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妇幼保健机构管理办法》等,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妇幼保健机构评审是指卫健行政部门根据妇幼保健机构基本标准和妇幼保健机构评审标准,对妇幼保健机构规划级别的功能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价,以确定妇幼保健机构等级的过程。
妇幼保健机构评审是在卫健行政部门领导下,由有关专家组成的妇幼保健机构评审小组,依照本办法对妇幼保健机构的发展方向、执业活动、服务质量、管理水平和医德医风等进行综合评价的专业技术活动。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XX省各级妇幼保健机构等级评审,各级妇幼保健机构均应遵照本办法参加评审。
第四条妇幼保健机构评审坚持政府主导、分级负责、公平公正的原则和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评建并举、重在内涵的方针,坚持保健和临床相结合,围绕质量、安全、服务、管理,体现以服务对象为中心的理念。
第五条二级、三级妇幼保健机构评审执行国家卫生健康委统一制定的评审标准。
第六条妇幼保健机构评审包括周期性评审和不定期重点检查。
周期性评审是指卫健行政部门在评审期满时对妇幼保健机构进行综合的评审。
不定期重点检查是指卫健行政部门在评审周期内适时对妇幼保健机构进行的检查和抽查。
第七条通过对妇幼保健机构评审,促进构建目标明确、布局合理、规模适当、机构优化、层次分明、功能完善、特色突出、富有效率的妇幼健康服务体系,对妇幼保健机构实行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分级管理,不断提升同等级妇幼保健机构同质化水平。
妇幼保健机构评审标准
妇幼保健机构评审标准妇幼保健机构是社会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评审标准的建立对于保障妇幼健康、提高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妇幼保健机构评审标准的制定应当充分考虑到妇幼健康特点和服务需求,确保其能够满足妇幼群体的健康需求,提供优质的服务。
以下是妇幼保健机构评审标准的相关内容。
一、基本设施和条件。
妇幼保健机构应当具备良好的基本设施和条件,包括宽敞明亮的诊疗室、干净整洁的卫生间、舒适安全的待诊区等。
同时,应当配备必要的医疗设备和器材,确保能够进行常见的妇幼健康检查和诊疗服务。
二、医护人员队伍。
妇幼保健机构的医护人员队伍应当具备专业的医疗技能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能够为妇幼群体提供全面、细致、贴心的医疗服务。
同时,医护人员应当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服务意识,能够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提供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服务。
三、服务项目和质量。
妇幼保健机构应当提供多样化的健康管理服务项目,包括孕产妇保健、儿童健康管理、妇科常见病诊疗等。
同时,服务质量应当得到有效保障,包括诊疗流程的规范、医疗质量的控制、服务态度的友好等方面。
四、健康宣教和指导。
妇幼保健机构应当积极开展健康宣教和健康指导工作,向妇幼群体传播健康知识,提高健康意识和健康素养。
通过开展健康讲座、健康教育活动等形式,帮助妇幼群体正确理解和掌握健康知识,提高自我健康管理能力。
五、投诉处理和监督机制。
妇幼保健机构应当建立健全的投诉处理和监督机制,及时处理患者的投诉和意见,确保患者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同时,接受相关部门的监督和检查,确保服务质量和安全。
六、信息化建设和管理。
妇幼保健机构应当加强信息化建设和管理,建立健全的电子病历、医疗信息管理系统,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同时,加强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确保患者个人信息的安全性。
总之,妇幼保健机构评审标准的建立是为了提高妇幼健康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保障妇幼群体的健康权益。
希望各地相关部门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建立科学合理的评审标准,推动妇幼保健机构的健康发展,为妇幼群体提供更好的健康服务。
二级甲等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解读
二级甲等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解读二级甲等妇幼保健院是指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规定,设有妇女保健和助产服务机构,具有开展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的医疗保健单位。
在医疗服务质量评审过程中,评审标准是评判医院的关键指标之一。
本文将对二级甲等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进行具体解读,帮助相关医疗机构更好地理解和应对。
一、医疗服务质量1. 临床医疗服务对于二级甲等妇幼保健院而言,临床医疗服务是其核心职能之一。
评审标准将对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诊疗质量、医疗设备设施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
医院需要保证医务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服务态度,确保患者得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2. 护理服务质量护理服务是二级甲等妇幼保健院提供的重要服务内容之一。
评审标准将重点考核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护理服务质量,包括护理技能、服务态度、护理记录的完整性等方面。
医院需要建立健全的护理管理制度,确保护理服务按照标准化程序进行。
3. 医疗质量管理医疗质量管理是评审的重要内容之一。
医院需要建立科学有效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包括医疗质量评价、医疗事故报告和处理、医疗纠纷处理等方面。
评审标准将对医疗质量管理的完善程度进行评定,医院需要及时调整和改进管理体系。
二、安全管理1. 医疗安全管理医疗机构需要建立健全医疗安全管理制度,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权益。
评审标准将对医院的安全管理措施、危机事件处理能力等进行评价,医院需要定期组织安全教育培训,提升医务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2. 设备设施安全医院的设备设施安全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评审标准将对医院的设备设施是否符合标准要求、定期维护保养情况等进行检查,医院需要建立设备设施使用和管理制度,确保设备设施的安全有效运行。
三、服务态度1. 患者服务患者是医院的服务对象,医院需要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评审标准将对医院的患者服务态度、服务流程是否合理、患者投诉处理情况等进行考核,医院需要建立健全的患者服务管理制度,提升服务水平和满意度。
妇幼保健机构等级评审标准任务分解(2022版)(妇幼部分)
妇幼保健机构等级评审标准任务分解(2022版)(妇幼部分)妇幼评审任务分解(妇幼部分)第一章保证妇幼保健院正确的发展方向(3节16条23款,核心条款2条)一、坚持妇幼卫生工作方针,保证正确的发展方向1.1.3以妇女儿童为中心提供妇幼健康服务,强化公共卫生服务责任,突出群体保健功能。
2.强化公共卫生责任,院长为第一责任人,院长及业务院长熟悉公共卫生政策。
【B】符合“C”,并1.妇产科、儿科床位数不少于全院总床位数的90%。
2.孕产保健部、儿童保健部、妇女保健部负责人掌握本辖区近3年妇女儿童死亡及健康状况,并将预防为主的理念融入到医疗保健工作中。
3.计划生育技术服务部负责人掌握辖区近3年人口状况及计划生育服务状况。
【A】符合“B”,并未加挂综合医院名称。
1.1.4按照全生命周期和三级预防的理念,以一级和二级预防为重点,为妇女儿童提供从出生到老年,内容涵盖生理和心理的主动、连续的服务与管理。
5、1.1.4.1按照全生命周期和三级预防的理念,以一级和二级预防为重点,为妇女儿童提供从出生到老年,内容涵盖生理和心理的主动、连续的服务与管理(实际提供的服务与本院执业许可证登记项目保持相一致)。
【C】1.突出一级、二级预防与主动服务的理念,将孕产妇健康检查、儿童健康检查、妇女常见病查治、妇女“两癌”筛查、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等列入服务重点,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并落实。
2.基本保健服务内容连续、齐全,具体要求如下:(1)孕产保健部:提供婚前、孕前、孕期、分娩期、产褥期保健服务;对高危孕产妇进行专案管理;提供产科住院服务;(2)儿童保健部:提供新生儿保健、新生儿疾病筛查、儿童生长发育、营养、心理卫生、眼及视力保健、口腔保健、耳及听力保健、儿童康复、儿童常见病诊治和中医儿童保健等服务;对高危儿进行专案管理;提供儿科住院服务;(3)妇女保健部:提供青春期保健、更老年期保健、妇女心理卫生、营养、乳腺保健、妇女常见病诊治、生殖保健和中医妇女保健等服务,提供妇科住院服务;(4)计划生育技术服务部:履行计划生育宣传教育、技术服务、优生指导、药具发放、信息咨询、随访服务、生殖保健和人员培训八项职能任务。
2023年三级孕妇保健院评审标准
2023年三级孕妇保健院评审标准
背景
为了提高孕妇保健水平和服务质量,评审机构制定了以下2023年三级孕妇保健院评审标准。
标准一:设施与设备
- 孕妇保健院必须拥有先进的设施和设备,如产房、手术室、检查室等。
- 设施和设备必须符合相关卫生和安全标准,并保持良好的维护状况。
标准二:医疗团队
- 孕妇保健院必须拥有专业的医疗团队,包括产科医生、助产士、护士等。
- 医疗团队成员必须持有相关的执业证书,并定期进行专业培训。
标准三:服务质量
- 孕妇保健院必须提供优质的服务,包括预约挂号、接诊、诊
疗过程、手术等。
- 院方必须确保患者的隐私和个人信息安全,并提供及时的沟
通和解答疑问。
标准四:妇幼保健知识普及
- 孕妇保健院必须积极普及妇幼保健知识,组织相关健康讲座、宣传活动等。
- 院方必须制定妇幼保健知识普及计划,并定期开展相关教育
活动。
标准五:疾病防控措施
- 孕妇保健院必须采取有效的疾病防控措施,包括消毒、隔离、医疗废物处理等。
- 院方必须确保医疗环境的清洁和卫生,并定期检查和评估疾
病防控措施的有效性。
标准六:患者满意度
- 孕妇保健院必须关注患者的满意度,定期进行满意度调查并
采取改进措施。
- 院方必须建立反馈机制,及时回应患者的投诉和意见。
结论
以上是2023年三级孕妇保健院的评审标准,孕妇保健院应按照这些标准来提高服务质量和专业水平,以更好地满足孕妇的需求和期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妇幼保健机构评审要求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政研室罗荣2019年4月医院评审•国际通行的管理医院科学办法•医院质量评估制度•卫生行政部门依法行政的举措2019/4/242评审目标-机构的角度•落实《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妇幼健康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与规范化管理的指导意见》(国卫妇幼发〔2015〕54号)精神•加强自身建设和管理,更好地履行妇幼公共卫生职能•不断提高医疗保健服务质量,保证医疗保健服务安全,提高妇幼保健机构整体服务水平与服务能力“以评促建”,以评促改。
3机构评审主题42019/4/24质量安全服务绩效管理职能要点•一、部室改革与功能落实•二、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2019/4/245保健临床融合公共卫生职能质量安全管理持续改进一、部室改革与功能落实2019/4/246(一)部室设置改革2019/4/247国卫妇幼发(20 15)54号国卫办妇幼发(20 15)59号保健临床打破临床部和保健部分别设置的部门格局三大健康人群为中心儿童保健孕产保健妇女保健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以服务人群为中心,优化业务流程,创新服务模式,加强各相关科室间功能衔接孕产保健部孕产群体保健科婚前保健科孕前保健科孕期保健科医学遗传与产前筛查科产科产后保健科儿童保健部儿童群体保健科新生儿疾病筛查科儿童生长发育科儿童营养与喂养科儿童心理卫生科儿童眼保健科儿童口腔保健科儿童耳鼻喉保健科高危儿保健科儿童康复科儿科新生儿科中医儿科妇女保健部妇女群体保健科青春期保健科更年期保健科乳腺保健科计划生育科妇科中医妇科营养、心理等增设科室计划生育技术服务部计划生育服务指导科计划生育咨询指导科计划生育手术科男性生殖健康科避孕药具管理科妇幼健康服务以保健为中心辖区业务管理(二)落实功能任务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妇幼保健机构的职责任务•三大保健:孕产、儿童、妇女•三种形式:群体、门诊、住院•三级预防:服务内容涵盖三级预防•实现保健与临床的有机融合:体现在:机构、科室、个人体现在对辖区网络管理(服务网、协作网、转诊网)15(三)保健与临床融合2019/4/2416保健与临床融合专科建设项目实施部内部间协作1.部内部间的协作转介主要是针对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或治疗后恢复期的人群转送介绍到保健专科,如营养、心理、康复、中医等科室,进一步接受保健服务的过程;也是各保健专科在保健服务过程中发现高危或疾病对象向临床科室转送,接受临床诊疗服务的过程。
转诊主要是针对疾病人群,本机构不能处理,需要转到能够进行诊断处理的机构。
部内部间协作孕产群体保健科婚前保健科孕前保健科孕期保健科医学遗传与产前诊断科产科产后保健科妇女群体保健科青春期保健科更老年期保健科乳腺保健科计划生育科妇科中医妇科儿童群体保健科儿童生长发育科儿童心理卫生科儿童耳鼻喉科儿童康复科儿科中医儿科儿童营养与喂养科儿童眼保健科新生儿科新生儿疾病筛查科儿童口腔保健科高危儿管理科2.项目实施一级预防二级预防三级预防健康教育筛查诊断治疗康复2019/4/24193.专科建设•有明确的业务内容(辖区管理、个体服务)•有完善的技术规范、诊疗常规•有稳定的服务人群且业务量不断增加•对基层有培训、技术推广和技术指导,对辖区专科服务的带动•有信息管理的内容和流程(院内、院外)•开展健康教育•开展科研妇幼保健专科特征儿童眼保健专科•(一)掌握辖区儿童常见眼病及视觉发育状况和影响因素,了解辖区儿童眼及视力保健服务提供现状,制定工作方案并实施。
•(二)提供儿童眼及视力常见问题的咨询与指导;对弱视、斜视、屈光不正及眼部常见的感染性及过敏性疾病(包括新生儿眼炎、泪囊炎、结膜炎、角膜炎、沙眼等)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指导患儿家长开展家庭弱视训练。
•(三)对出生的新生儿进行眼病筛查,对发现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视网膜母细胞瘤、先天性白内障、先天性青光眼等眼病患儿进行早期诊断和转诊。
有条件的机构可与新生儿听力筛查同步进行。
•(四)指导辖区开展适龄儿童眼病及视力异常的筛查和早期干预,接受基层转诊,并提供技术支持和质量控制。
•(五)对辖区内学校、托幼机构和散居儿童及其家长进行眼及视力保健健康教育与咨询指导。
•(六)开展培训,推广儿童眼及视力保健适宜技术和新技术。
•(七)收集、分析、上报和反馈辖区儿童眼及视力保健相关数据和信息。
•(八)开展视力保健及相关眼病防治的科研工作和学术交流活动。
2019/4/24212019/4/2422保健与临床融合3.专科建设2.项目实施1.部内部间协作机制建立二、质量管理•组织建设•制度建设(质量体系文件)>70%•信息化建设•持续改进2019/4/2423决策层控制层执行层职能部门业务科室主任科室质量管理小组院领导班、办公会、院务会、委员会制订、发布修订规划、计划、制度、职责、规范、常规、流程等督促、检查、落实、评估制度、规范、方案的执行情况、问题跟踪知晓、执行制度、规范、方案、问题整改(一)健全质量管理组织政管理模式2019/4/2425员会管理模式2019/4/2426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成员委员会职责委员职责常设机构职责工作程序奖惩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工作制度委员会运行机制28质量管理与安全小组有效运行2019/4/2429科室质量会议质量管理与控制指标监测不良事件报告自查、分析、整改质量持续改进活动质量分析报告•《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手册》群体保健质量管理组织院领导班子保健部四大部长、科主任辖区管理委员会保健部科室质量管理小组决策层控制层执行层保健部职能控制控制执行(个体、群体)2019/4/2431原保健部群体保健执行职能2019/4/2432执行功能孕产保健部儿童保健部妇女保健部高危孕产妇管理、三病阻断、叶酸补服、孕产妇健康管理、出生缺陷控制、危重转诊网络……出生缺陷防控、高危儿管理、儿童健康管理、危重转诊网络……妇女常见病、两癌筛查……原保健部个体保健执行职能2019/4/2433执行功能孕产保健保健部儿童保健部妇女保健部婚前保健、孕前保健、孕期保健、产后保健……儿童长发育、儿童营养、儿童心理、儿童五官保健……青春期保健、更年期保健、妇女常见病……案例:降低新生儿死亡率•院内:孕期保健、出生缺陷防控、孕期高危管理、新生儿早期保健、窒息复苏、产儿科合作、母婴同室、母乳喂养;高危儿识别、转介、高危儿专案管理、随访、家长健康教育、新生儿死亡评审、新生儿常见病治疗、新生儿急救•辖区:产后访视、高危儿识别、转诊、危重新生儿转运、绿色通道管理、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新生儿死亡评审2019/4/2434(二)制度建设(质量文件体系建设)凡事均要有制度、流程、培训、检查、反馈、整改、落实、成效凡事都应有责任部门、责任人,同时要有部门之间的协调与协作2019/4/2435服务流程管理辖区管理质量患者安全管理、风险管控手术治疗、麻醉、院感、医技质量管理制度、规范、指南、标准……医疗保健技术管理、住院诊疗管理机构管理追踪落实完善质量体系文件并落实2019/4/2437同质化工作制度医疗保健服务•首诊负责、三级查房、会诊制度、分级护理、值班和交接班制度、疑难病讨论制度、急危重症患者抢救制度、术前讨论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查对制度、手术安全核查制度、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新技术和新项目准入制度、危急值报告制度、病历书写规范和管理制度、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临床用血审核制度、信息管理制度2019/4/2438专科制度27个专科制度公共卫生管理制度基层业务指导、人员培训、工作例会、信息管理、危重孕产妇评审、孕产妇死亡评审、儿童死亡评审、妇幼健康工作质量定期检查、托幼机构卫生保健管理、健康教育等制度患者安全目标制度管理制度2019/4/2439文件编号文件名称适用范围制定部门起草人内审人1.目的2.参考文件3.名词定义4.内容4.1制度制订原则、4.2制度制订权责与工作流程制度出台:起草、会签、批示、形式审核、征求意见、审批、试行、公布制度落实制度修订制度效期制度作废制度解释5.流程图6.考核要素制度管理2019/4/2440依法依规符合本院统一管理组织学习方便查询遵循执行加强监管完善更新制度落实2019/4/2441PDCA 每年更新5%(三)信息化建设手术分级数据库、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临床路径管理、单病种管理、病历在线质控、急会诊管理平台、临床危急值管理、不良事件上报、质量监测指标数据库等院内质量控制互联网+妇幼健康服务(挂号、候诊、检查缴费、取报告、药品缴费、医患互动、医保移动支付、健康教育)改善服务移动办公、财务、物资、设备、科教等管理;绩效管理、成本效益分析、医保实时监测,基于DRG的医保控费机构管理最佳住院日、最短就诊时间路径、最佳开放病床数和服务窗口数量等提供决策依据;对疾病谱、手术谱、死亡谱的分析,指导学科布局和规划。
决策支持辖区妇幼卫生信息平台,区域妇幼保健系统整体覆盖、全程管理辖区管理远程医疗、移动医疗分级诊疗2019/4/2443定量的事情流程化的事情简单的事情复杂的事情信息化定量化流程化简单化•以医疗质量数据和运行数据为基础,以循证为导向•各种管理信息整合能力及对决策支持能力•常态自身管理科学性、实效性及可预见性建立质量控制、安全管理信息数据库监测指标和标准•针对“监测重点”制定监控指标•针对“关键环节”制定管理标准和监控措施•针对“重点部门”制定管理标准与监控措施•针对“重点时段”制定管理标准2019/4/2444数据分析2019/4/2445责任部门数据采集数据标准化数据分析数据利用满足管理需求(四)持续改进•辖区管理质量持续改进•保健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服务质量持续改进•管理质量持续改进长效机制、全员参与、内审自查、发现问题、不断改进!三级168次二级160次2019/4/2447P计划D实施C检查A处理2019/4/2448谢谢!2019/4/2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