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金融研究

合集下载

中国民间金融的特点及其效应评析

中国民间金融的特点及其效应评析

中国民间金融的特点及其效应评析【摘要】中国民间金融作为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着独特的特点和广泛的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中国民间金融的特点和效应,并评析其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在介绍中国民间金融的基本特点后,对其在经济和社会领域所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其对促进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的积极意义。

文章还探讨了中国民间金融发展的趋势,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中国民间金融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需要进一步加强监管和规范。

综合评述,中国民间金融的发展前景向好,但亦须重视潜在风险,并制定相应政策来引导其健康发展。

【关键词】中国民间金融、特点、效应、经济影响、社会影响、发展趋势、挑战、前景、政策建议1. 引言1.1 中国民间金融的重要性中国民间金融是指在正规金融机构之外进行的金融活动,包括民间借贷、民间担保、民间投资等。

它在中国经济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的特点和意义:中国民间金融是中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金融体系的完善和健康发展提供了有益补充。

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民间金融为中小企业和个体经济主体提供了融资支持,填补了银行信贷难以覆盖的领域,促进了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

中国民间金融是民间经济的重要支撑,为民间企业和个人提供了便捷的融资渠道。

在中国经济中,大量的民营企业和个体经济主体依赖于民间金融来开展经营活动,推动了民间经济的繁荣发展。

中国民间金融还有助于促进金融创新和发展。

在金融体系中,民间金融往往能够更快地响应市场需求,推动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为金融业的发展注入活力。

中国民间金融的重要性体现在其对金融体系、民间经济和金融创新的积极作用上,为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和金融体系的完善发挥着重要作用。

1.2 本文目的和意义本文旨在探讨中国民间金融的特点及其效应,通过对民间金融在中国经济和社会中的影响进行分析和评析,以期能够全面了解民间金融在中国金融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中国民间金融作为中国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和功能,对促进经济发展、优化资源配置、完善金融服务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民间金融发展的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民间金融发展的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民间金融发展的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民间金融是指在政府监管下,由民间自发组织或个体自主经营
的金融活动。

我国民间金融发展迅速,但同时也存在以下问题:
1. 风险控制不足。

一些民间金融机构的风险控制能力较弱,易
受到外部环境变化的影响,难以有效应对风险。

2. 利率过高。

一些非法或灰色的民间金融机构利率极高,借款
人难以承受,容易陷入债务危机。

3. 法律监管不完善。

由于民间金融在法律、监管等方面存在缺陷,导致一些非法金融机构屡禁不止,严重侵害了公民的财产权益。

针对以上问题,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对策:
1. 完善金融市场监管体系。

加强对民间金融机构的监管和监督,建立健全的风险监测和预警机制,规范民间金融市场,减少金融风险。

2. 推出利率管控政策。

加强对民间金融机构利率的监管,并适
时调整监管政策,建立利率市场化、规范、透明的市场环境,保护
借款人利益。

3. 加强法律监管。

建立民间金融纠纷调解机构,并完善民间金
融相关法律法规,保护公民财产权益。

4. 推动金融科技创新。

推广金融科技创新,加强普惠金融服务
的发展,提高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和质量,促进金融可持续发展和普
惠金融发展。

我国民间金融监管法律问题研究

我国民间金融监管法律问题研究

我国民间金融监管法律问题研究引言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行业的快速发展,民间金融也逐渐成为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民间金融活动的风险性和不稳定性也引发了一系列监管法律问题。

本文将对我国民间金融监管法律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一些改进措施。

1. 民间金融的定义民间金融是指以个人或非金融机构为主体,从事金融中介业务的经济活动。

它包括了小额贷款、民间借贷、融资担保、股权众筹等多种形式。

与传统金融机构相比,民间金融具有灵活性高、风险高、监管难度大等特点。

2. 民间金融监管法律的现状目前,我国的民间金融监管法律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间借贷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融资担保法》等。

这些法律在规范民间金融活动、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方面起到了一定作用。

然而,由于监管难度大、监管手段不足等原因,目前我国的民间金融监管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3. 民间金融监管法律问题的存在3.1 监管空白目前我国的民间金融监管主要由多个部门共同负责,并缺乏统一的监管机构。

这导致监管职责分散、监管力度不够统一,容易出现监管空白和监管漏洞。

例如,一些违规操作往往能够逃避监管部门的打击。

因此,建立一个统一的民间金融监管机构,成为当务之急。

3.2 监管手段不足目前我国的民间金融监管主要依靠行政手段,这种方式的监管力度有限,容易被监管对象规避。

应当加强对民间金融的法律监管,提高监管手段的多样化和灵活性。

例如,可以通过加强对民间金融合同的审查、严格控制贷款利率等手段来加强监管力度。

3.3 消费者权益保护不足在民间金融活动中,由于信息不对称和监管不足,消费者往往处于弱势地位,容易受到不公平待遇。

因此,应当加强对金融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建立健全的投诉和仲裁机制,加大处罚力度,提高违规操作的成本。

4. 改进措施4.1 建立统一的监管机构为了解决监管分散和监管空白的问题,我国应当建立一个统一的民间金融监管机构。

这个机构应当具备独立性、专业性,负责统一监管民间金融活动,协同各部门合作,加强对民间金融的监管力度。

民间金融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民间金融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民间金融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摘要:民间金融是指由非金融机构提供融资和金融服务,包括民间借贷、小额信贷和其他非银行金融服务。

民间金融在中国已经发展了几十年,成为了中国金融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由于监管不到位和信息不对称等问题,民间金融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本报告通过对民间金融的现状、问题和影响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了一系列的可行性建议,以期能够更好地发展民间金融,促进我国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

1. 研究背景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金融体系的改革,民间金融作为一种灵活、快捷的金融服务方式,逐渐崭露头角。

然而,在民间金融市场中,由于监管不严格、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为了更好地发展民间金融,提高金融服务水平,本报告对民间金融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影响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分析,并提出了一系列的可行性建议。

2. 研究方法本报告主要采用了实证分析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和资料,对民间金融的现状、问题和影响进行了深入研究。

此外,还结合了一些实际案例,对民间金融市场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分析。

3. 研究现状民间金融是指由非金融机构提供融资和金融服务,包括民间借贷、小额信贷和其他非银行金融服务。

近年来,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的出台,民间金融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目前,中国的民间金融市场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体系,包括P2P网络借贷、小额贷款公司、融资租赁等多种形式的金融服务。

然而,民间金融市场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监管不到位、信息不对称、风险隐患等。

另外,由于法律法规不完善,一些不法分子也会利用民间金融市场进行非法集资和诈骗活动,给市场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4. 研究问题在对民间金融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之后,我们发现了一些主要的问题,包括监管不到位、信息不对称、风险隐患、法律法规不完善等。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民间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也对整个金融市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监管不到位是民间金融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

我国民间金融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的开题报告

我国民间金融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的开题报告

我国民间金融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与意义民间金融是国家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弥补我国金融机构在投融资服务方面的不足,丰富金融市场的多元化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民间金融活动也越来越多,涉及的领域也越来越广。

目前,我国民间金融发展较为迅猛,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监管不规范、风险控制不到位、信息不对称等。

因此,深入研究我国民间金融的现状及趋势,对于完善我国金融体系、促进金融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内容和目标本次研究将分析我国民间金融的发展现状,包括民间借贷、投资理财、P2P网贷等民间金融活动的规模、种类和地域分布等;分析民间金融行业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例如监管不规范、信息不对称、风险控制不到位等;探讨我国民间金融的发展趋势,包括民间金融的资产证券化、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区块链技术的运用等。

本研究旨在全面了解我国民间金融的发展情况,提出合理的发展建议,为我国金融业健康发展提供参考和支持。

三、研究方法本次研究采用多种研究方法进行,包括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问卷调查法、数据分析法等。

首先,通过详细收集和分析相关文献,了解和掌握我国民间金融发展的历史和现状。

然后,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深入分析,探讨不同类型民间金融的特征和发展趋势。

接着,采用问卷调查法进行调研,分析投资者和借款者对民间金融的态度和看法。

最后,通过统计分析方法对民间金融发展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比较,从而得出结论和建议。

四、论文结构本次研究的论文结构包括以下部分:第一章:绪论1.1 研究背景和意义1.2 研究内容和目标1.3 研究方法和框架1.4 论文结构和安排第二章:我国民间金融的发展现状2.1 民间金融的定义和分类2.2 民间金融的发展历程和现状2.3 民间金融的地域分布和规模2.4 民间金融的发展特点和问题第三章:我国民间金融行业面临的问题和挑战3.1 监管不规范的问题3.2 信息不对称的问题3.3 风险控制不到位的问题3.4 其它问题和挑战第四章:我国民间金融的发展趋势4.1 民间金融的资产证券化趋势4.2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趋势4.3 区块链技术的运用趋势4.4 其它发展趋势和机遇第五章:案例分析5.1 民间借贷平台的案例分析5.2 投资理财平台的案例分析5.3 P2P网贷平台的案例分析第六章:问卷调查结果分析6.1 问卷调查的研究设计和流程6.2 投资者对民间金融的态度和看法6.3 借款者对民间金融的态度和看法第七章:数据分析和结论7.1 数据分析方法和流程7.2 民间金融发展数据的分析和比较7.3 结论和建议第八章:参考文献五、预期研究成果通过深入研究我国民间金融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本研究预期得出以下成果:1、全面了解我国民间金融发展的历史、现状和规律,分析民间金融的发展特点和面临的问题和挑战;2、探讨我国民间金融发展的趋势和机遇,预期对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趋势做出准确的预测;3、结合实际案例和数据分析,提出切实可行的政策和措施,为我国民间金融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支持。

民间金融调研报告

民间金融调研报告

民间金融调研报告民间金融调研报告一、背景介绍民间金融是指除了传统的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外,以非金融机构的形式提供金融服务。

在发展中国家,民间金融在金融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文旨在通过调研,探讨民间金融的现状以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二、民间金融的类型民间金融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小额信贷、消费金融、民间股权融资、债权融资等。

小额信贷是指以个体经营户和小微企业为主要客户的贷款服务。

消费金融则主要为个人提供消费类信贷服务,如信用卡、分期付款等。

民间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则是为中小企业提供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服务,帮助其解决融资难题。

三、民间金融的现状1.市场规模扩大: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开放和金融监管的放松,民间金融得到了快速发展。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目前我国民间金融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了数万亿元人民币,占整个金融市场的比重也在逐渐增加。

2.创新产品不断涌现:民间金融机构通过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逐渐满足了不同客户的需求。

例如,一些P2P平台提供了多样化的投资标的,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同时,消费金融也通过创新的信贷产品,为个人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消费贷款服务。

3.风险存在挑战:在民间金融的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风险和挑战。

一些不法分子通过非法的金融活动进行诈骗,给广大投资者带来了巨大的风险。

同时,部分民间金融机构的风控能力较弱,存在一定的信用风险。

四、民间金融对经济发展的影响1.促进经济增长:民间金融通过为个体经营户和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支持,帮助其开展经营活动,推动了就业增长和经济增长。

2.扩大消费市场:民间金融为个人提供了便捷的消费信贷服务,帮助其满足消费需求,进一步拉动了消费市场的发展。

3.降低金融风险:民间金融的发展为金融体系提供了多元化的服务,减少了对传统金融机构的依赖,降低了金融风险的传导性。

4.推动金融创新:民间金融机构通过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推动了金融市场的创新,提高了金融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中国民间金融问题研究(doc 13)

中国民间金融问题研究(doc 13)

中国民间金融问题研究(doc 13)中国民间金融问题研究摘要:民间金融是指未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并从事资金融通活动的组织,它已成为我国金融业不容忽视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对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民间金融虽具有一定消极作用,但也有重要的积极作用,政府应该对民间金融机构实行分类管理,达到一定标准的民间金融机构必须合法化。

近期,民间金融问题成为理论界研究的热点。

这绝非偶然。

民间金融问题升温,至少有三方面的原因:其一是民间金融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当然其对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也越来越不容忽视;其二是随着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对内开放问题也提上了日程,对外要实行国民待遇,对内更要实行国民待遇;其三是国有金融机构改革面临窘境,金融改革需要更新思路。

本文拟对我国民间金融问题做一简单分析。

一、民间金融的概念迄今为止,对于民间金融这一概念尚未形成大家公认的定义。

民间金融的历史久远,实际上,正规金融活动肇始于民间金融活动。

正是在民间金融充分发展的基础上,由政府或者其代理人对民间金融的活动进行规范,才诞生了各种正规的金融活动。

但是,此后,民间金融活动并未完全退出历史舞台,即使在西方正规金融体系高度发达的今天,仍然可以看到民间金融的影子。

如美国的“天使融资市场”即是一个代表。

“天使融资”是个人以股权合约的形式、不通过中介机构而直接投资于中小企业的融资方式。

在美国,非正规的风险资本是小企业外源股权资本的最大来源,几乎超过了所有其他股本资本的总和。

而对于正规金融不发达,或存在很明显的金融短缺和金融抑制的发展中国家,民间金融更加不容忽视。

我国的民间金融活动在解放前一度很红火,民间借贷规模很大。

新中国诞生后,随着计划经济统治地位的逐步确立,民间金融也逐渐销声匿迹。

原因很简单,一方面,计划经济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什么商品都由国家来生产,几乎一切经济活动都由国家管理,并提供资金支持,对民间资金没有了需求。

2020年(金融保险)中国民间金融问题研究

2020年(金融保险)中国民间金融问题研究

(金融保险)中国民间金融问题研究中国民间金融问题研究摘要:民间金融是指未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且从事资金融通活动的组织,它已成为我国金融业不容忽视的壹个组成部分,其对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民间金融虽具有壹定消极作用,但也有重要的积极作用,政府应该对民间金融机构实行分类管理,达到壹定标准的民间金融机构必须合法化。

近期,民间金融问题成为理论界研究的热点。

这绝非偶然。

民间金融问题升温,至少有三方面的原因:其壹是民间金融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当然其对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也越来越不容忽视;其二是随着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对内开放问题也提上了日程,对外要实行国民待遇,对内更要实行国民待遇;其三是国有金融机构改革面临窘境,金融改革需要更新思路。

本文拟对我国民间金融问题做壹简单分析。

壹、民间金融的概念迄今为止,对于民间金融这壹概念尚未形成大家公认的定义。

姜旭朝在其《中国民间金融研究》壹书中对民间金融的定义为:“民间金融,就是为民间经济融通资金的所有非公有经济成分的资金运动”。

这壹定义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无法和国际接轨。

按照该定义,在西方国家金融系统中居主体地位的是民间金融,这显然和事实不符。

复旦大学的张军教授对民间金融的定义为:“壹个非正规的部门,是指相对于官方的正规金融制度和银行组织而言自发形成的民间的信用部分”。

这壹定义指明了民间金融的非正规性,可是且未明确给出“民间”的含义,同时“官方”的含义也很模糊,致使整个定义相当含糊。

吉利斯(《发展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中译本))认为民间金融是指未纳入国家金融管理体系的非正规金融组织。

该定义对民间金融的界定以是否纳入了国家的金融管理体系为标准,明确了民间金融的非监管性。

可是在实际操作中又存在问题,许多金融组织获得了地方政府部门的审批且在工商部门注册,但且未纳入国家金融织织管理体系的管理之下,将其归入民间金融显然不合适。

笔者在前述定义的基础上,认为:民间金融,是和正规金融比较而言的,指未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且从事资金融通活动的组织。

我国民间金融法律制度研究

我国民间金融法律制度研究
我国民间金融法律制度研究
引言
03 制度概述
目录
02 背景介绍 04 现状分析
05 问题探讨
07 结论
目录
06 解决方案 08 参考内容
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金融市场的多元化,民间金融逐渐成为我国金融体系的重 要组成部分。民间金融的兴起对促进经济发展、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等问题具有 积极作用,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风险和问题。因此,研究我国民间金融法律制度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次演示将对我国民间金融法律制度进行全面梳理,分析 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为完善我国民间金融法律制度提 供参考。
二、民间金融法律制度面临的挑 战
然而,尽管民间金融法律制度不断发展,但仍面临着许多挑战。首先,民间 金融存在着较高的风险。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民间金融往往存在着资金链 断裂、债务纠纷等风险,甚至可能对整个金融体系产生系统性风险。其次,民间 金融法律制度还存在不少漏洞和不足之处。例如,对于民间金融的利率、资金来 源、投资范围等方面,现行的法律法规仍存在着不少限制和规定不明的情况。
(1)风险较高:民间金融缺乏有效的监管和法律约束,容易产生信用风险 和道德风险。
(2)利率较高:由于民间金融的借款人通常信用状况较差,因此利率往往 较高,增加了借款人的财务负担。
(3)不稳定性:民间金融市场存在较大的不稳定性,容易受到市场波动和 政策变化的影响。
问题探讨
4.1法律制度不完善
我国民间金融法律制度虽然已经初步建立,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首先,相关 法律法规不够完善,缺乏针对民间金融的专门立法,导致民间金融在运作中存在 一定的法律空白。其次,现有法律法规过于笼统,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难以 有效规范民间金融行为。
制度概述

我国民间金融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

我国民间金融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

1、风险控制能力较弱
尽管民间金融市场发展迅速,但在风险控制方面仍存在一定的问题。一些民间 金融机构由于缺乏专业的风险评估和管理能力,往往容易引发信用风险。此外, 部分民间金融机构存在信息不对称、不透明等问题,使得投资者难以判断借款 人的真实情况,增加了投资风险。
2、监管难度较大
民间金融市场的监管难度较大。一方面,民间金融机构的运营模式多样,监管 部门难以对其逐一进行严格的审查和监督。另一方面,民间金融机构往往存在 跨区域经营的情况,增加了监管难度和成本。此外,部分民间金融机构存在非 法集资、诈骗等问题,给监管部门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近年来,国内学者对我国民间金融的发展现状和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其中, 部分学者民间金融的规模和活动范围,认为我国民间金融的规模不断扩大,活 动范围也日益广泛(余永定,2004)。另一些学者则更民间金融的监管问题, 认为应加强对民间金融的监管力度,防范金融风险(吴晓灵,2006)。
三、研究方法
本次演示采用文献研究法、实证分析法和案例研究法进行研究。首先,通过文 献研究法梳理相关理论和研究成果;其次,运用实证分析法分析我国民间金融 的发展现状和问题;最后,通过案例研究法对具体问题进行深入剖析。
参考内容
一、引言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金融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作为金融服务的重要组 成部分,民间金融在经济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次演示旨在探讨 我国民间金融的发展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相 关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二、文献综述
民间金融作为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国内外学者 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其中,部分学者民间金融的历史背景和发 展脉络,认为民间金融是在官方金融体系之外发展起来的,具有独特的运行机 制(Kellee S. Tsai,2002)。另一些学者则更民间金融的风险与收益,认 为民间金融的风险相对较高,但其收益也相对较高(R. La Porta et al., 2002)。

我国民间金融发展探究

我国民间金融发展探究

2.我 国 民 间金 融 的 发展 特 征
也产生 了我 国民间金融活动 的大部分 现金流。跟正规的金融体 系
(1)我国民间金融活动种类 、规模发展快 ,参与者十分多样 。 相 比,我国 民间借贷行为很少受 到金融 监管部门的控制 ,组织涣
我 国民间金融 增长较快 ,一个主要 的推动 因素就是我 国的中小企 散而且 自由,因此也是很多 中小企业 重要的融资方式 。民问借贷
资金 投 入 其 中 。
体系是保证我 国金融 活动正常发展 的必要条件 。我 国十分重视 金
(2)我 国民间金融方式多种 多样 ,回报率高。在民间金融活 融监 管体系的健全和完善 ,逐渐合理 的金融监管体 系也为我 国的
动中 ,绝 大多数的借贷资金在本地资金供需方 之巾往来导致 了许 金融经 济发展起到了更大的支撑作用 ,我 国正规金融 机构也在 当
我 国民间金融发展探究
李 馨悦 成 都 七 中万达 学校
【摘 要 】民间金融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虽然不属于正规的金融体系,但是由于其规模大、形式多样、灵 活性强,对我 国的经济金融发展有 着相 当重大的影响。 当然,由于其隐蔽性和复杂性 ,民间金 融活动较大的风险也对我 国的金融体 系发 展 产生着不利影响。本文从我 国民间金融的发展现状入 手,研究我国民间金融呈现 的特征和面临的主要 风险,并 由此提 出政策建议 ,更
间金融 的参与者也 十分 多样 ,个人 、企业都能 够以借贷双方 的角 动性而制定不合理的条款 ,也是民间金融的隐患之一。
色参 与其 中。资金提供者有其多样 ,任何有资金 的参与者都 可以
2.金融监管激励机制不健全
做 资金的体放着 ,不仅有 自然人 ,而且商 户 、企业 等也会将 闲置

关于我国民间金融制度的完善研究

关于我国民间金融制度的完善研究

关于我国民间金融制度的完善研究摘要:民间金融的健康有序发展,有助于激发实体经济活力,为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的发展提供动力。

当前,我国民间金融制度的发展还存在诸多瓶颈,影响了民间金融生态的培育与发展。

本文围绕民间金融在法律监管、经济环境领域存在的问题,从体制、环境、观念等3个维度,提出针对性的优化措施,使民间金融的市场活力更好地服务于中国经济升级版的打造。

关键词:民间金融;金融;实体经济;非正式金融民间金融是指在政府批准并进行监管的金融活动之外所存在的、游离于现行制度法规边缘的金融活动和金融行为,包括民间信贷、私募基金、合会、私人钱庄等。

在民间资本充裕、投资需求旺盛的经济体中,民间金融的活跃,有助于拓展金融市场宽度,弥补正式金融体系在储蓄转化投资方面的限制与不足,对推动微小企业发展、释放民营经济活力、助推经济发展具有关键作用。

相较于正式金融体系,民间金融在金融产品、金融衍生品的形式方面更为多样化,也更具创新力。

其健康有序发展能加速金融市场结构的完善和优化,从而推动实体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我国民间金融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法律监管存在的问题1、监管尺度有待准确调控,避免矫枉过正规范、健康、互信发展的民间金融市场,对推动经济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为降低民间金融引发局部金融危机的隐患,我国政府已着手对民间金融实施监管。

然而,民间金融最根本的特点是其活力,如监管的价值取向上过于保守,在监管的体制方式上过分干预、不恰当管制,就容易形成金融抑制,不利于民间金融的发展和经济活力的释放。

我国目前的民间金融监管方式,主要依靠政策引导和行政规范,而这些规则在执行过程中容易被教条化,易变性强。

这将导致市场对民间金融失去稳定预期而选择观望或撤资,反而会加大资金链断裂的风险,陷入越管越乱、相互“促退”的恶性循环。

2、监管对象有待进一步明确,合理民间金融与非法民间金融之间存在灰色地带。

尽管温州已率全国之先、出台了民间金融监管规范,但我国现行的、国家层面的法律法规中,还存在合理民间金融与非法集资、非法钱庄等非法民间金融缺乏明确界定、法律边界模糊等问题,不利于打击整顿非法民间金融,最终将影响合理民间金融的健康有序发展。

浅谈中国民间金融

浅谈中国民间金融

浅谈中国民间金融摘要:在近年来银行加息频繁,银根收紧,贷款难度加大,并且人民币汇率不断抬高,极大地挤压了外贸中小企业利润的情况下,民间金融作为一种融资和投资渠道,发挥着越来越巨大的作用。

基于民间金融的重要性,本文探讨了中国民间金融的现状、存在问题和民间金融对农业的作用,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民间金融;民间借贷;合会;集资民间金融,顾名思义,是指游离在政府金融系统之外的,由民间组织发起和发展起来的金融体系和金融活动,主要有民间借贷集资,各种“钱庄”“票会”“钱会”“合会”“互助会”信用服务站,小额信贷公司,民间信用服务站和信用社等。

相对于银行、证券市场、信托公司等正规金融组织和机构,民间金融具有门槛低、灵活性大等特点,能有效的促进民间资本的流通,较契合中小企业和个人的融资借贷需求。

一、民间金融的概念分析美国经济学家吉利斯对民间金融的定义——民间金融是指未纳入国家金融管理体系的非正规金融组织(informal finance)。

国内业界一般认为民间金融是未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金融组织,但是,目前许多民间金融组织也是依法注册成立及存续的企业法人,接受国家法律监督,有规范合法的公司章程和业务流程,也是正规的组织。

因此,民间金融并不必然是非正规的。

具体来说,民间金融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含义:第一,民间金融的资金获取门槛较低。

第二,交易的主要形式是民间信贷,灵活性较高,也因此要求利率较高,存在暴利性,粗略估计超高利率的发生率在25%左右。

第三,民间金融根植于农业经济,发源于农村“票会”“钱会”等形式,在浙江、广州、福建和内蒙古地区较为发达,一般不具有现代公司治理结构,多为家族式经营。

第四,信用体系具有地缘性、亲缘性。

第五,除部分依法成立的民间小额信贷公司,民间金融一般处于在金融监管范围之外,也因此存在较大的法律灰色地带。

二、中国民间金融的现状及问题2010年5月,国务院发布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其中明确提出,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金融服务领域,允许民间资本兴办金融机构。

我国民间金融问题研究的开题报告

我国民间金融问题研究的开题报告

我国民间金融问题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在我国,由于商业银行发放贷款的门槛较高,南方农村山区的贫困户、农民、小作坊等等,由于缺乏抵押品和信誉度不高,难以获得银行贷款。

因此,越来越多的人
在信用、典当、担保公司等非正规渠道中寻求委托贷款、融资等服务,从而引发了一
系列民间金融问题。

而这些问题不容忽视,因为不规范的民间金融会极大影响经济和
社会的发展,引发金融风险,甚至可能引发社会动荡。

因此,认真研究和解决民间金
融问题,对我国金融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二、研究目的和内容
本研究旨在探讨我国民间金融问题的现状、原因及对策。

具体内容包括:
1.梳理我国民间金融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2.分析我国民间金融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原因;
3.阐述监管机构在民间金融领域中的作用及责任;
4.提出解决我国民间金融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资料统计法、调查问卷法、专家访谈法等综合研究方法。

四、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通过本研究可了解我国民间金融领域的真实情况,找到该领域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对策,为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和广大民间借贷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为
我国金融行业的正规化、合规化发展做出贡献。

同时,本研究也为我国其他发展中国
家探索未来金融体系的重大漏洞提供了借鉴。

中国民间金融问题研究(doc 13)

中国民间金融问题研究(doc 13)

中国民间金融问题研究摘要:民间金融是指未在工商部分登记注册并从事资金融通活动的组织,它已成为我国金融业不容无视的一个组成局部,其对经济开展所发生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民间金融虽具有必然消极作用,但也有重要的积极作用,当局应该对民间金融机构实行分类办理,达到必然尺度的民间金融机构必需合法化。

近期,民间金融问题成为理论界研究的热点。

这绝非偶然。

民间金融问题升温,至少有三方面的原因:其一是民间金融在我国经济开展中阐扬的作用越来越大,当然其对经济开展的负面影响也越来越不容无视;其二是随着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程序的加快,对内开放问题也提上了日程,对外要实行国民待遇,对内更要实行国民待遇;其三是国有金融机构鼎新面临窘境,金融鼎新需要更新思路。

本文拟对我国民间金融问题做一简单阐发。

一、民间金融的概念迄今为止,对于民间金融这一概念尚未形成大师公认的定义。

姜旭朝在其中国民间金融研究一书中对民间金融的定义为:“民间金融,就是为民间经济融通资金的所有非公有经济成分的资金运动〞。

这必然义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无法与国际接轨。

按照该定义,在西方国家金融系统中居主体地位的是民间金融,这显然与事实不符。

复旦大学的张军传授对民间金融的定义为:“一个非正规的部分,是指相对于官方的正规金融制度和银行组织而言自发形成的民间的信用局部〞。

这必然义指明了民间金融的非正规性,但是并未明确给出“民间〞的含义,同时“官方〞的含义也很模糊,致使整个定义相当模糊。

吉利斯( 开展经济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书社1996年版中译本))认为民间金融是指未纳入国家金融办理体系的非正规金融组织。

该定义对民间金融的界定以是否纳入了国家的金融办理体系为尺度,明确了民间金融的非监管性。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又存在问题,许多金融组织获得了处所当局部分的审批并在工商部分注册,但并未纳入国家金融织织办理体系的办理之下,将其归入民间金融显然不适宜。

笔者在前述定义的根底上,认为:民间金融,是与正规金融比拟而言的,指未在工商部分登记注册,并从事资金融通活动的组织。

我国农村民间金融发展研究的开题报告

我国农村民间金融发展研究的开题报告

我国农村民间金融发展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与意义农村金融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支持农业农村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农村普惠金融服务覆盖率仍存在缺陷,传统商业银行在农村金融领域的业务活动不足,落后的金融基础设施、人才匮乏等问题使农村金融面临严峻的挑战。

面对这些挑战,民间金融不仅成为弥补农村金融服务不足的有利途径,而且在解决农村社会信用系统和服务体系不完善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因此,研究我国农村民间金融的发展现状、问题和对策,以及对现有政策的反应、正面和负面作用,将对我国农村发展、金融服务等领域进行重要的理论阐述和实践指导。

二、研究目标与内容1. 研究现状:通过对我国农村民间金融服务发展的历史、现状、特点等方面进行梳理,理性评价其发展及影响因素,提取规律和经验。

2. 研究问题:分析我国农村民间金融服务存在的问题、主要原因及影响,为制定相应的改善策略和政策提供参考。

主要研究问题包括但不限于:制度完善程度、规制管理水平、市场准入和退出的难度、资本属性和方向不清,合法性的保障等。

3. 研究对策:通过分析当前我国农村民间金融市场存在问题的解决途径,提出完善政策和改进措施。

广泛调研发现解决农村民间金融问题需要加强政策扶持、建立标准化管理等多种措施。

三、研究方法与步骤1. 采用文献资料法、案例研究法和问卷调查法进行研究,对我国农村民间金融服务的历史、现状和特点进行深入分析。

2. 针对农村民间金融服务存在的问题和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采用贡献度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进行量化研究,并通过专题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获得最新的数据信息。

3. 在研究现有问题基础上,提出完善的对策。

通过采取政策推动、组织规范、科技支持、监管配合等手段,促进农村金融服务的改善和发展。

四、研究的预期成果1. 加深对我国农村民间金融服务发展现状、问题和对策的理性认识,为完善农村金融体系提供参考。

2. 提出更加科学合理的农村民间金融服务相关政策,为政府制定农村财政和金融政策提供依据。

我国民间金融行为研究

我国民间金融行为研究

我国民间金融行为研究我国民间金融行为研究──我国农村民间金融发展现状问题及规范对策【摘要】:我国的民间金融在弥补填缺农村资金方面的供求缺口,促进个体经济及部分中小企业发展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但由于民间金融一直处于地下状态、借贷利率水平普遍偏高、基本缺乏法律保护,加上各种经济纠纷不断,因此,客观分析民间金融发展中出现的问题,研究发展民间金融的对策,包括明确民间金融的地位,农村信用社的改造,纳入金融监管范围,支持小额信贷机构的发展,完善农村担保保险制度,提高农民素质,来促进农村金融发展,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

【关键词】:民间金融监督规范【正文】:民间金融已成为我国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我国经济金融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注意。

它是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农村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的重要影响因素。

由此可见,农村金融的发展直接关系着我国农村经济水平的发展。

一、发展我国农村民间金融的重要意义农村民间金融是农村经济主体为满足融资需求,自发形成的、游离于政府金融监管之外的非官方资金融通活动和组织。

其具体存在表现形式有:民间资本借贷、各种形式的和会、私人地下钱庄、租赁公司、农村合作基金、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民间集资等。

由于正规金融机构的缺位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等原因,为农村民间金融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条件和空间。

而且由于民间金融本身的比较优势使其具有不可替代性,所以它的存在具有必要性,因此发展我国农村民间金融非常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一)由于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管理体制开始慢慢改变,以及地方基层机构网点大量撤并,再加上日益严格的贷款责任制度,使得农村民间基层信贷满足率严重不足,信用社贷款的审贷程序从贷款申请到贷款发放手续繁索、时间较长。

中小企业和农户的贷款难问题一直难以解决,而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贷款行为有着诸多限制,大量的信贷资金向支柱产业、优质客户倾斜,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对中小企业的支持,从而导致中小企业尤其是私营企业因生产周转不得不向民间金融融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民间金融利率综述
民间金融一般指游离于政府批准设立并进行监管的金融机构之外的金融行为,也有很多人把它称为非正规金融。

而这些民间金融行为自发形成的资金交易价格便是民间金融利率。

但必须意识到民间金融市场远不是统一的市场,该市场往往是高度割裂的,各个分市场有着彼此相对独立稳定的价格和参与群体,其利率往往是多层次的。

第一层次:零利率或低利率。

由于民间金融可以通过“熟人社会”的社会活动来确保资金回收,否则给予舆论谴责等违约惩罚,使采取零利率或低利率进行借贷成为可能。

陈锋、董旭操(2004)在《中国民间金融利率———从信息经济学角度的再认识》中指出,零利率或低利率主要体现了以互助互济的原则,即并不以获利为直接目的,而是为了相互帮助以应付生活中的紧急情况;其形式主要包括友情借贷、农村合作基金会等。

姜雅莉(2005)在《农村民间金融利率浅析》中指出民间借贷的利率很可能很低,甚至是无息。

但这种低息或无息却是以支付面子和人情为代价的。

从某种意义上讲,面子和人情就是利息。

如把其折合成利率的话,那么此利率水平也是较高的,只是该种利率不是以货币方式直接支付而已。

第二层次:中等利率。

姜旭朝(1996)在《中国民间金融研究》中提出,中等利率是民间灰色借贷的主要利率形式,是我国利率较为适中的水平,具体高低视期限的长短而定。

在资金供求紧张的情况下,可能会更高一些,但一般不会超过银行利率的4倍。

其借贷利率反映了民间资金供求状况,尤其反映了农村地区的资金供求状况。

陈锋、董旭操(2004)认为,中等利率在民间金融中占有主要地位,实际上代表了民间资金的真正价格。

陈瑛(2007)在研究民间金融的利率效应时指出,中等利率的融资主体主要是个体及民营中小企业,以关系、信誉为基础,多用于生意周转需要,融资利率水平主要依据信用情况商定或随行就市。

张凤(2009)在《中国农村民间借贷的路径依赖与发展趋势分析》认为中等利率主要发生在非亲友之间的私人借贷活动中,以盈利为目的,利率一般达到银行同档次利率的3至4倍。

由此可见,对于中等利率的水平和适用范围,国内学术界取得了较为一致的研究结论。

第三层次:高利率。

高利率往往伴随着高利贷,虽然比重不大,但却是民间金融一种典型的活动。

高利率的合理性一直广受争议,甚至被指责是一种剥削手段,但实际上高利率是民间金融市场自我选择的结果。

刘义圣(2007)在《关于我国民间利率及其“市场化”的深度思考》中指出高利率主要分布在经济比较落后的西部地区以及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利率水平高于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4倍以上,甚至更高。

陈瑛(2007)认为,一方面高利率具有一定程度的合理性,能吸引更多的储蓄,有利于地方经济的发展;但另一方面会对正规金融造成负面的影响,并诱使正规金融冒险“寻租”。

张萍(2009)认为高利率不仅对放贷人有利,对借贷人同样也相对合理,因为借款人无法筹集到资金,只能花费较高筹资成本来获取资金。

根据市场的供求关系,利率是资金价格的反映,当利率升高时,人们对资金的需求会减少,而当利率降低时,则需求会增加。

那么在民间金融利率高于正规金融利率的状况下,为什么民间金融活动如此活跃? 很多学者对民间利率形成机制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

Besanko 和Thako(1987)认为,非正规金融的高利率是由于借款人属于风险偏好者,意图投资高风险或投机性项目,贷款人为了补偿承担的高风险而要求高利率,换而言之,高利率是民间金融对高风险的一种反应。

也有学者(Adams and Vogel,1986;张军,1997)从金融抑制的角度出发,认为金融抑制下的信贷配给是民间金融利率居高不下的缘由,其它研究还有胡金焱(2014)等。

江曙霞(2001)在《信贷配给理论与民间金融中的利率》中对于高于正规市场利率的现象给出了四条理论解释:其一,民间金融中的贷款数额小,而管理和运作成本几乎与大额贷款一样高,使得资金成本相对较高;其二,融资活动得不到法律的保护,并且缺少抵押和担保,面临较高的政策风险和法律风险要求较高利率予以补偿;其三,在利率管制下,金融机构倾向于将有限的资金分配给大的借款人,得不到贷款的小借款人只能付出较高的利率到民间金融市场融资;其四,在信贷市场上由于借贷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小企业比大企业面临更严重的信贷配给问题,小企业只好付出高利率从民间金融部门融资。

洪丹丹(2007)在《我国民间利率的缺陷及应对之策》一文中认为民间借贷具有“地下”隐蔽性质,其利率水平不具有正式性和公开性,因此民间利率不完全具
有市场利率的特性,是市场外的“市场利率”,其利率决定自然也不等同于市场利率的决定。

张庆亮(2008)在剖析农村非正式金融市场上的高利率时指出,高利率是农村非正式金融对高风险的一种反应,是在几乎处于非法环境中的借贷双方在综合考虑机会成本、风险成本、交易成本、资金供求状况、当地民间经营活动的平均利润率以及市场中垄断因素等诸多因素的基础上讨价还价的结果。

他认为随着金融市场的规范和竞争的加剧,利率的决定受到的制约因素越来越多,出现过分的高利率的可能性在逐步下降,具有较强市场性的利率就会形成。

刘燕(2008)《我国农村民间金融利率决定的理论与实践以及运作绩效评价》中提出,民间借贷的贷款者出于安全性考虑又将贷款对象限定于信息掌握充分的关系客户上,使得民间借贷市场具有明显的分割性和垄断性,垄断导致了民间借贷的高利率。

陈蔚、巩秀龙(2010)等通过设立非正规金融市场利率决定模型,证明了由于农村市场的分割性和正规金融较高的进入成本障碍,导致非正规金融机构存在垄断竞争,进而导致非正规金融利率高于正规金融利率。

国内学者主要借助于西方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和分析工具对我国民间金融利率进行深入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比如,根据实地调查的资料,现有文献概括了民间金融利率的现状,系统归纳了民间金融利率的形式,深入剖析了各种民间金融利率的本质,并试图从理论上说明民间金融利率的决定机制。

由于研究的视角和方法不同,再加上我国民间金融利率本身的复杂性、多样性,现有文献所得出的结论并不完全统一。

特别是对于民间金融利率决定机制的研究更是众说纷纭,难以形成统一的框架,这与其形式多样以及区域差异有密切关系,利率的决定也不可能一致。

综合上述文献分析,民间金融利率分析的几种主流观点其实可以归结为供给和需求两方面。

首先,由于存在金融抑制从而使民间金融有了需求的基础,部分企业不能成功的通过正规方式完成金融借贷,便转入民间金融。

正是这部分企业的需求才有了民间借贷的交易。

因此供需关系形成了价格,所以民间金融中资金的价格即利率的形成跟金融抑制导致的需求有关。

其次,对某种“商品”进行定价,必定考虑其成本。

如果把提供资金的民间机构或者个人放贷者比作厂商,则他们对提供的资金这一商品进行定价,考虑的是资金的成本。

而这个成本包括:风险成本、交易成本和机会成本等。

若资金的价格即融资利率高于其资金提供者的成本时,则其可能会提供,否则资金提供者会因为成本过高有亏损风险而拒绝提供资金。

最后,民间金融活动还可考虑垄断因素,市场处于供不应求状态,资金提供者会根据利润最大化原则调整资金的供给量,资金供给量的变化会影响利率的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