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的快慢学案教案

合集下载

运动的快慢

运动的快慢

运动的快慢
运动的快慢是我们每个人都能感受到的,不同的运动给我们不同的感受,快慢也有不同的体验。

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体会不同运动的快慢,培养学生对于运动的热爱和理解,是本文教案的重点。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不同运动的快慢,体会运动的节奏和感受。

2.培养学生对于运动的兴趣和热爱,增强身体素质。

3.让学生在快慢运动中感受到运动带来的快乐和放松。

二、教学内容:
1.认识运动的快慢,包括快跑、慢跑、跳绳、游泳等。

2.体验快慢运动带来的不同感受,比如快跑可以让心情愉悦,慢跑可以让身体放松。

3.学习快慢运动的技巧和注意事项,注意保护自己的安全。

三、教学步骤:
1.导入:通过播放快慢运动的视频,让学生了解不同运动的节奏和感受。

2.学习:教师示范快慢运动的动作和技巧,让学生跟着一起练习。

3.体验: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体验不同快慢运动带来的感受,比如在操场上进行快跑比赛、慢跑放松训练等。

4.总结:带领学生总结快慢运动的好处和体会,鼓励他们多参与运动,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五、教学评估:
1.观察学生在体验快慢运动时的表现,包括动作是否规范、是否能够理解快慢运动的概念等。

2.听取学生对于快慢运动的感受和体会,了解他们是否能够从中获得快乐和放松。

3.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快慢运动的技巧。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相信学生们能够更好地体会到不同运动的快慢带来的不同感受,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享受运动带来的快乐和放松。

愿每个学生都能在运动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坚持锻炼,保持健康!。

运动的快慢说课教案

运动的快慢说课教案

运动的快慢说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运动快慢的比较方法,能够运用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来解释生活中的运动现象。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运动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锻炼身体的好习惯。

二、教学内容1. 运动快慢的比较方法2. 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3. 生活中的运动现象分析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运动快慢的比较方法,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来解释生活中的运动现象。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运动快慢的比较方法,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生活中的运动现象,引导学生运用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来解释。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实践,提高他们的操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个生活中的运动现象为例,引发学生对运动快慢的思考。

2. 讲解:讲解运动快慢的比较方法,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

3. 案例分析:分析生活中的运动现象,引导学生运用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来解释。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5. 实践操作:让学生动手实践,提高他们的操作能力。

7. 作业布置:布置一道关于运动快慢的应用题,巩固所学知识。

8. 课后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评价目标:检查学生对运动快慢的比较方法,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的理解和运用。

2. 评价方法:课堂提问: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

案例分析: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生活中的运动现象,评估其理解程度。

实践操作:观察学生在实践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操作技能。

3. 评价内容:学生能否正确运用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来解释运动快慢。

学生能否在实际情境中,有效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运动快慢的问题。

《运动的快慢》的教案

《运动的快慢》的教案

《运动的快慢》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速度的概念,知道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 让学生掌握速度的计算公式:速度= 路程÷时间。

3. 培养学生运用速度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速度的概念及其物理意义2. 速度的计算公式及应用3. 实际问题中的速度计算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速度的概念、速度的计算公式及应用。

2. 教学难点:速度公式的灵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速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利用实例分析,让学生掌握速度公式的应用。

3.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比较物体的运动快慢。

2. 讲解速度的概念:解释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单位为米/秒。

3. 介绍速度的计算公式:速度= 路程÷时间。

讲解公式中各量的含义及单位。

4. 应用速度公式解决实际问题:举例说明如何计算物体在不同路程和时间下的速度。

5.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运用速度公式,分析实际问题中的运动快慢,并交流讨论结果。

6. 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布置课后练习,让学生进一步巩固速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7. 课后作业:1. 熟记速度的概念和计算公式。

2. 完成课后练习题,运用速度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8. 教学评价:通过课后作业、课堂表现和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对速度概念和计算方法的掌握程度。

9. 教学反思:根据学生的反馈和教学效果,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10. 教学延伸:下一节课将继续讲解速度的相关知识,包括加速度和减速度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六、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通过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速度概念和计算公式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和问题解答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评估其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对速度公式的灵活运用。

运动的快慢导学案

运动的快慢导学案

运动的快慢导学案导学目标:1.了解运动的定义和特点。

2.掌握运动的分类和运动快慢的判断方法。

3.了解运动对身体健康的益处。

导入:请大家思考一下,什么是运动?运动有哪些特点?一、运动的定义和特点1. 运动的定义:运动是人体有意识地运用身体各部分进行的活动。

它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使人的身心得到锻炼和发展。

2. 运动的特点:a. 劳动性特点:运动需要人们主动付出体力和精力。

b. 必要性和普遍性特点:运动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活动,无论是工作中的劳动,还是平时的锻炼,都是运动的表现。

c. 性质多样性特点:运动可以分为有氧运动、无氧运动、室内运动、室外运动等多种形式。

二、运动的分类和运动快慢的判断方法1. 运动的分类:a. 劳动运动:如劳动、工作等。

b. 锻炼运动:如慢跑、游泳等。

c. 娱乐运动:如足球、篮球等。

d. 竞技运动:如田径、乒乓球等。

2. 运动快慢的判断方法:运动的快慢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判断:a. 肌肉的收缩速度:例如短跑、羽毛球等快速运动属于快运动,而太极拳、慢跑等缓慢运动则属于慢运动。

b. 消耗的热量:快运动会更快地消耗身体热量,如高强度有氧运动,而慢运动会较为缓慢地消耗热量,如散步。

c. 运动强度:快运动需要人们更大的力量和速度,如举重,而慢运动则较为轻松,如瑜伽。

三、运动对身体健康的益处1. 强身健体:运动可以增强人体各个器官的功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力,预防和延缓疾病的发生。

2. 塑造身材:适当的运动可以调节体型,塑造身材,帮助减肥和增加肌肉的力量。

3. 改善心理健康:运动可以释放压力,促进身体和心理的放松,提高自信心和积极的情绪。

4. 增进社交:参加一些团队运动或者加入运动社群,可以结识更多的朋友,增进人际关系。

小结:通过本次导学案,我们了解到了运动的定义和特点,掌握了运动的分类和运动快慢的判断方法,并了解了运动对身体健康的益处。

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注重运动,保持身体的健康和活力。

初中物理 运动快慢 教案

初中物理 运动快慢 教案

初中物理运动快慢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速度的概念,掌握速度的计算方法。

2. 能够通过实例分析,掌握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3. 了解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4.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学内容】1. 速度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2.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3. 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多媒体展示不同运动场景,如赛车、跑步、骑车等,引导学生关注物体的运动快慢。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如何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吗?二、新课导入(15分钟)1. 讲解速度的概念: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等于物体运动的距离与时间的比值。

2. 介绍速度的计算方法:速度 = 路程 ÷ 时间。

3. 讲解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三、实例分析(15分钟)1. 举例说明如何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如在相同时间内比较路程,或者在相同路程内比较时间。

2. 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设计一个实例,分析物体的运动快慢。

四、课堂实践(15分钟)1. 让学生使用秒表、卷尺等工具,测量自己的跑步速度。

2. 学生相互之间比较跑步速度,总结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总结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2. 提问:同学们,你们认为在实际生活中,速度的概念有哪些应用?【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生活中的运动快慢现象,写在日记中。

2.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分析和实践操作,让学生掌握了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了解了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实际生活中的运动快慢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同时,加强课堂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运动的快慢学案

运动的快慢学案

第二节运动的快慢学案 (第1课时)【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速度.2.知道速度的物理意义.3.知道计算速度的公式及其各物理量的单位.4.会进行m/s和km/h之间的换算.5.会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重点】1.速度的概念和物理意义.2.应用速度公式进行计算.【难点】正确使用速度公式进行计算.【基础练习】1.速度是表示物体_____________的物理量.2.速度等于运动物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我们用符号_____表示路程,用符号______表示时间,用符号_____表示速度,则计算速度的公式可以表示为___________.其中路程的单位是______;时间的单位是_______;速度的单位是_______.另外在交通运输中还常用_________做速度的单位.4.1m/s=________km/h 20m/s=________km/h 108km/h=_______m/s【典型例题】例1.1992年在巴塞罗那奥运会上,我国选手杨文意在女子50m自由泳决赛中荣获冠军,还以24.79S的优异成绩刷新了她自己保持的24.98S的世界纪录.假如她以25s的时间匀速游完全程,则她的速度是多少m/s?是多少km/h?【针对练习1】1.我国优秀运动员刘翔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勇夺110m跨栏金牌,成绩为12.91S.则他的速度是多少?如果一辆行驶中的摩托车的速度表指示为36km/h,则哪个速度比较快?2.一架飞机在2h内飞行了1440km,则它的速度是多少? 例2.火车提速后,在北京和上海之间的运营速度约为104km/h,两地之间的铁路线长为1463km,则火车从北京到上海大约需要多长时间?【针对练习2】1.南京和上海之间的高速路长约300km,如果一辆汽车以100km/h的速度跑完全程,则需要多长时间?2.猎豹是动物世界的短跑冠军,速度可达28m/s,则经过0.5min,它能跑多远?【解题方法总结】1.用速度公式计算时,各物理量的单位要统一.如果路程的单位是m,则时间的单位是_____,速度的单位是________.如果时间的单位是h,则路程的单位是______,速度的单位是________.2.要学会公式的正确变形.由v=s/t可得:t=_______;s=________.第二节运动的快慢学案 (第2课时)【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匀速直线运动.2.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3.知道什么是平均速度.4.会计算平均速度.【重点】1.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2.平均速度的计算.【难点】平均速度的计算【典型例题】一、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例1.根据匀速直线运动公式v=s/t,可知( )A 速度跟路程成正比B 速度跟时间成反比C 速度不变,路程跟时间成反比D 以上说法都不对【针对练习1】1.如图所示是路程—时间的图像,其中能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是( )A B C D2.如图所示是速度—时间的图像,其中能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A B C D3.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甲乙的速度之比为5:4,它们在相等时间内,甲乙通过的路程之比是__________;二、“过桥”问题例2.一座大桥长1.6km,一列长200m的火车以10m/s的速度通过此桥,则所需要的时间为( )A 120sB 140sC 160sD 180s【针对练习2】1.一列火车长300m,以36km/h的速度匀速通过1.2km的大桥,则共需要的时间为_______.2.一列火车长300m,以36km/h的速度匀速通过一座大桥,由车头上桥到车尾全部离开大桥,共用3min,则这座大桥长为_______m3.一列火车通过长4200m的隧道用去时间5min,若其速度为15m/s,则火车长_____m.4.长300m的火车,用5min时间通过了一条长3.3km的隧道,火车的速度是_______,火车在隧道内行驶的时间为________.三、平均速度概念的考查.例3.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先以10m/s的速度匀速行驶100m,接着又以20m/s的速度匀速行驶了300m,则该汽车在这400m路程上的平均速度为多少?方法总结:【针对练习3】1.“龟兔赛跑”新传:龟兔同时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条道路向同一目标前进,兔子半途睡了一觉,醒来时发现龟离目标很近了,撒腿就跑,结果龟兔同时到达终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这段时间内,龟兔的平均速度相等 ]B在这段路程内,龟兔的平均速度相等C在兔子睡觉前一段时间内,龟兔的平均速度不相等D无论如何,兔子的平均速度大于龟的平均速度.2.小明家距学校1.5Km,一天,小明骑自行车上学,他以4m/s的速度行驶到刚好一半路程时,车扎带他只好停下来,补胎用了5min,接着又以6m/s的速度到达学校,则小明骑车从家到学校的平均速度约为( )A 4.8m/sB 5m/sC 2.45m/sD 4.8km/h3.汽车从A城开往B城,全程所用的时间为2小时,前一个小时汽车的平均速度为40m/s,后一个小时的平均速度为60m/s,那么汽车全程的平均速度为多少米每秒?第二节运动的快慢----平均速度学案(第3课时)【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变速运动.2.知道平均速度的物理意义.3.会根据公式v=s/t 计算平均速度.【重点难点】平均速度的计算【典型例题】例1.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先以10m/s的速度匀速行驶100m,接着又以20m/s的速度匀速行驶了300m,则该汽车在这400m路程上的平均速度为多少?方法总结:【针对练习】1.一著名运动员在百米赛跑中,起跑时的速度是9m/s,最后冲刺时的速度是12m/s,如果他的成绩是10s,则他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s=________km/h2.用卷尺和秒表测一个人跑步的平均速度时,4位计时员记录了这个人跑步通过10m、20m:(1)从起跑到10m处是_______m/s (2)从10m到30m处是_______m/s(3)从30m处到40m处是_______m/s3.一名同学家到学校的距离是1800m,一天早上他骑车从家出发以5m/s的速度向学校驶去,当行驶到了1000m后,自行车突然扎带坏了,为了不迟到,他锁上自行车立刻向学校走去,速度是1.5m/s,则他从家到学校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m/s.4.汽车从A城开往B城,全程所用的时间为2小时,前一个小时汽车的平均速度为40km/h,后一个小时的平均速度为60km/h,那么汽车全程的平均速度为多少米每秒?第二节平均速度学案【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变速运动.2.知道平均速度的物理意义.3.会根据公式v=s/t 计算平均速度.【重点难点】平均速度的计算【典型例题】例1.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先以10m/s的速度匀速行驶100m,接着又以20m/s的速度匀速行驶了300m,则该汽车在这400m路程上的平均速度为多少?方法总结:【针对练习】1.一著名运动员在百米赛跑中,起跑时的速度是9m/s,最后冲刺时的速度是12m/s,如果他的成绩是10s,则他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s=________km/h2.用卷尺和秒表测一个人跑步的平均速度时,4位计时员记录了这个人跑步通过10m、20m:(1)从起跑到10m处是_______m/s (2)从10m到30m处是_______m/s(3)从30m处到40m处是_______m/s3.一名同学家到学校的距离是1800m,一天早上他骑车从家出发以5m/s的速度向学校驶去,当行驶到了1000m后,自行车突然扎带坏了,为了不迟到,他锁上自行车立刻向学校走去,速度是1.5m/s,则他从家到学校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m/s.4.汽车从A城开往B城,全程所用的时间为2小时,前一个小时汽车的平均速度为40km/h,后一个小时的平均速度为60km/h,那么汽车全程的平均速度为多少米每秒?。

运动的快慢教学设计方案

运动的快慢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运动快慢的概念,掌握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实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运动的兴趣,增强自信心,树立健康的生活观念。

二、教学对象1. 年级:四年级2. 学科:体育与健康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运动快慢的概念,掌握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正确比较运动快慢。

四、教学准备1. 教学器材:秒表、跑道、标志物、篮球、排球等。

2. 教学环境:宽敞的教室或操场。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热身运动,活跃课堂氛围。

2.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运动?什么是快慢?(二)新课讲授1. 教师讲解运动快慢的概念,结合实例说明。

2.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对运动快慢的理解。

(三)实践操作1. 学生分组进行比赛,分别进行短跑、长跑、篮球、排球等项目。

2. 教师用秒表记录学生完成比赛的时间,并组织学生比较运动快慢。

3. 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总结出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

(四)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运动快慢的概念和比较方法。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教师进行点评。

(五)作业布置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在家里或户外进行运动,观察并记录自己的运动快慢,与同学交流。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合作能力、表达能力和创新精神。

2. 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比较运动快慢的能力。

3.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有所收获。

《运动的快慢》导学案

《运动的快慢》导学案

《运动的快慢》导学案
一、导学目标
1.了解何为运动的快慢;
2.学习快速运动和慢速运动的特点和例子;
3.能够区分不同运动的快慢,理解其对身体的影响。

二、课前预习
1.快速运动和慢速运动的定义;
2.身体需要运动的原因;
3.了解不同运动对身体的影响。

三、课堂导学
1.简要介绍什么是运动的快慢,为什么要了解这个概念;
2.讨论快速运动和慢速运动的特点和例子;
3.学习不同运动对身体的影响,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
4.实际操作体验不同运动速度的差异,感受身体的变化。

四、课后作业
1.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写一份50-100字的学习笔记;
2.寻找一个自己喜欢的快速运动和慢速运动的视频观看,并记录感想;
3.每天坚持做30分钟以上的运动,比较快速和慢速运动的效果,写一篇心得体会。

五、拓展延伸
1.邀请专业运动教练做一次运动速度的讲解和实践指导;
2.组织学生进行快速和慢速运动比赛,以体验不同运动方式的乐趣;
3.开展关于快慢运动不同类型的健身课程,让学生们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

运动的快慢第一课时学案

运动的快慢第一课时学案
1m/s=km/h1km/h=m/s
2、阅读小资料记住
人步行的速度=m/s=km/h骑自行车的速度=m/s=km/h
小轿车速度=m/s=km/h列车速度飞机速度=m/s=km/h
【针对性练习】下列速度,按大小排列的顺序是( )
(1)运行中的火车的速度是72km/h(2)高速公路上飞驰的轿车的速度1.8km/min (3)草原上狂奔的猎豹的速度是28m/s
3.猎豹是动物世界的短跑冠军,速度可达28m/s,则经过0.5min,它能跑多远?
4、小明跟爸爸坐火车去旅游,为了测定火车行驶中的平均速度采用了如下方法:从听到车轮与钢轨连接处发生第一次碰撞起计数,结果在1min内听到了25次碰击声,爸爸告诉小明钢轨每一根长25 m,则这段时间内火车行驶的速度是多大?
2)速度公式:
s表示单位是( );t表示,单位是( );v表示单位是( );
◎根据速度公式,当已知运动物体运动速度和运动时间时,你能写出计算物体通过的路程的公式吗?
◎若已知路程: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在交通运输中还常用做单位,符号是或。(写出下面单位换算的过程)
反思升华
学习难点
正确使用速度公式进行计算.
学习过程
设计
【自学指导】1、比较物体快慢的两种方法。
(1)在游泳比赛中,观众和裁判比较运动员游得快慢的方法是不同的。
问题:请同学们说说看,观众用什么方法比较运动员游得快慢?裁判用什么方法比较运动员游得快慢?
归纳:观众的方法实际上是:在内看物体运动的长短来比较快慢;裁判的方法实际上是:物体相同,看运动的长短比较快慢。
A、(1) (2) (3) B、(3 ) (2) (1) C、(2) (3) (1) D、(1) (3) (2)

1.3 运动的快慢 教案

1.3 运动的快慢 教案
比较、判断的?
【讨论】比较相同时间内谁走的远,和比较在相同路程内谁用的时间短。
【播放视频1】视频中的画面是怎样比较快慢
联系生活实
的?
际,从生活
【播放视频2】比较运动快慢有几种方法?
学生回答。
走向物理。

【总结】观众的方法实际上是:在相同时间内看物体运动路程的长短来比较快慢,路程长则比较快,路程短则比较慢;裁判的方法实际上是:物体运动路程相同,看运动时间的长短,比较快慢,所用时间短则比较快,所用时间长则运动慢。
创新意识和
的路程,谁大,谁运动得就快,谁小,谁运动
创新能力。
得就慢。
(2)让它们的路程相等:比较单位路程内通过
(二)物理上对物体运动快慢的比较(6min)【问题】如果物体运动时所用的时间和通过的
学生讨论、
长度都不相等,又该如何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回答。
呢?
互动合作精
【讨论】如果时间和路程都不相等,的确不容
神的体现。
易比较,但我们是否可以认为让它们的路程或
时间相等呢?【ຫໍສະໝຸດ 结】学生讨论。培养学生的
(1)让它们的时间相等: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
【问题】同是物体的运动,它们的快慢一样吗?你认为哪些物体快,哪些物体慢呢?
学生回答。
增加前后内容间的联系。

【讨论】
【总结】今天我们就研究如何描述物体运动的
快慢。(板书课题)
利用生活中
二、进入新课,科学探究
的实例引起
(一)生活中对物体运动快慢的比较(8min)
学生兴趣。

【师】平时我们是如何对物体运动的快慢进行
学习重
占八、、
速度的物理意义及速度公式
学习难点

§1.3运动的快慢学案2课时

§1.3运动的快慢学案2课时

§1.3运动的快慢学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了解平均速度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能简单描述所观察现象的主要特征,具有初步的观察能力.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具有初步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科学与艺术结合所带来的美感。

教学重点:速度的物理意义及速度公式、速度的概念及单位.教学难点:建立速度的概念匀速直线运动的判断及速度单位的换算.一、引入新课运动有快有慢,怎样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呢?二、速度1、比较物体快慢的两种方法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生讨论:一位同学百米跑用了12s,而一万米跑世界冠军的成绩大约是28min,怎样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2、在物理学中我们用______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在相同的时间内,物体经过的时间越长,它的速度就越____;物体经过相同的路程,所花的时间越短,速度越___。

速度等于_________________,表示物体运动的____,可用公式:_____表示。

公式中符号的意义和单位: S表示____单位____, t表示____单位____, v表示在国际单位制中,它的单位是____读作(),在交通运输中还常用_______做单位,符号是_____。

1m/s=______km/h 1km/h=____m/s3、了解一些物体运动的速度(说明第一宇宙速度是航天器沿地球表面作圆周运动时必须具备的速度,也叫环绕速度。

)随堂练习:(1)10 m/s=______=_____=______. (2)36 km/h=______=______=_____. 例题1:一位百米赛跑运动员跑完全程用了11 s,而一辆摩托车的速度表指示为40km/h,哪一个的速度比较快? 三、匀速直线运动物体________、__________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因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其速度应该是一个定值,与路程的大小和时间的长短无关。

初中物理运动快慢教程教案

初中物理运动快慢教程教案

初中物理运动快慢教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速度的概念,掌握速度的计算公式。

2. 培养学生通过比较方法来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

3. 引导学生运用物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速度的概念及计算公式2.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3. 速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速度的概念,速度的计算公式,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2. 教学难点:速度公式的运用,平均速度的概念。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常见的运动场景,如赛车、跑步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

2. 新课讲解:(1) 速度的概念: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通常用符号v表示,单位是米每秒(m/s)。

(2) 速度的计算公式:速度 = 路程 ÷ 时间。

引导学生理解路程、时间和速度之间的关系。

(3)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在相同时间内,比较路程的长短;在路程相同时,比较时间的长短。

通过实例让学生学会运用比较方法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

3. 课堂练习:让学生运用速度公式和比较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某同学跑步的速度,判断哪种交通工具的运动快慢等。

4. 总结与拓展: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速度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体育、交通等。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课堂练习:检查学生完成的练习题,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课后反馈:收集学生对课程的意见和建议,以便改进教学方法。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运动的快慢

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运动的快慢

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运动的快慢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运动的快慢作为一名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运动的快慢,欢迎阅读与收藏。

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运动的快慢1【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2.知道速度的单位,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4.了解平均速度的含义。

二、过程与方法体验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认识速度概念在实际中的意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能用“运动快慢”的观点观察和分析身边事例的意识。

【教学重点】速度的物理意义;用速度公式v=s/t及其变形式进行简单计算【教学难点】速度概念的建立及平均速度的含义【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运动的快慢2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用速度、平均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能用速度和平均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知道匀速和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初步体会描述运动快慢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科学与艺术结合所带来的美感。

二、教学重点:速度概念的理解及速度的计算。

三、教学难点:速度单位换算及计算步骤的规范性。

四、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导入新课:1.在上学路上,有的骑自行车、有的步行、有的坐公交车,如果同时出发,怎样比较他们的快慢?2.操场上,进行百米赛跑时,又是怎样比较他们的快慢的?3.一位百米运动员的成绩是12s,而一名万米跑世界冠军的成绩大约是30min.怎样比较他们的运动快慢呢?(二)、合作探究:1.提出问题:物理学里怎样比较物体的运动快慢?学生:讨论回答---速度。

师:什么是速度?它的计算公式是什么?式中各字母的意义、单位又是什么?学生:看书回答。

速度的定义:课本P15,倒数2行速度的公式:v=s/t速度的单位:国际单位制:m/s,交通运输中:km/h。

师:1.让学生说出单位的意义。

运动的快慢教学设计通用

运动的快慢教学设计通用

运动的快慢教学设计通用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运动的快慢教学设计通用,欢迎阅读与收藏。

运动的快慢教学设计通用1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九年级的教学内容学生对物理有了一定的了解,所要讲授的运动的快慢是在学习了机械运动的知识基础上,学生对运动和静止有了一定的认识后进一步学习运动的有关知识。

这节课既是对运动的描述的深化,又是学习牛顿第一定律的基础,它担负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速度的概念是中学物理运动学中最基本的概念,理解并掌握了速度的概念,就可以利用所学的知识去处理解决简单的实际生活问题,因此,这节课在本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由于在小学六年级的数学中学生进行了不少的有关速度,路程,时间的计算。

因此在教学实践中要注重公式的理解和有关单位的换算。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体验时间,路程,速度的概念。

分析在运动路程相同时,通过比较时间来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在运动时间相同时,通过比较运动路程来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在运动路程和时间都不相同的情况下,通过比较在单位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路程长短来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从而理解并建立起速度的概念及单位,通过利用公式的简单计算来掌握速度单位的换算;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了解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区别,以及平均速度的概念。

让学生掌握公式,v=s/t的物理意义和使用方法。

本届九年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较好,但后进生面大因此在教育教学工作要充分关注他们教学过程中要从易到难,从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教学活动。

速度是一个比较抽象的物理概念,限于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不可能很全面具体的探讨。

因此,在教学中,根据我们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的降低教学梯度,注重基础教学,同时,尽量运用实物演示、多媒体课件等使教学形象直观。

每个知识点都尽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出发,经过分析归纳形成概念,以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样才能使学生在课堂中学有所得,享受到获得知识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运动的快慢教案

运动的快慢教案
V速度米每秒(m/s)
S路程米(m)
t时间秒(s)
单位换算:
20m/s=72Km/h
54Km/h=18m/s
例题:我国优秀运动员刘翔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勇夺110m跨栏冠军,成绩是12.91s。问:这项奥运纪录的运动速度是多少?
解:利用公式V=S/t,可以算出刘翔的速度为
V=S/t=110m/12.91s=8.52m/s
题进行思考和探究。
完善学生对速度的认识。
讲解实例使学生真正理解速度的计算公式,及有关速度的计算。
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程度。
教学内容及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说明
还应该让学生了解,物体作直线运动时,若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这样的运动就叫做变速直线运动,可以运用公式V=S/t计算出做变速运动的物体的平均速度,用其平均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4、公式:V=S/t
介绍公式中符号的物理意义及单位:
V速度米每秒(m/s)
S路程米(m)
t时间秒(s)
二、匀速直线运动
1、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着直线做快慢不变的运动。
2、变速运动:物体的快慢是变化的运动。
教学内容及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说明
一、新课引入
场面描述:我们学校的100米赛跑正在进行,小明勇夺冠军,同学们都说他跑得真快。而5000米的长跑竞赛中,运动健将小马一举夺得了冠军,同学们佩服地说:小马跑的真快。小明和小马到底谁跑得快呢?应该怎样比较?
二、讲授新课
1、速度
组织学生讨论所提出的问题,学生从小明跑得快的事例中讨论得出:运动员运动相同的路程,比较哪个运动员先到达就是哪个运动得快。
总结:通过相等的路程,用时短的运动得快。

运动的快慢教案

运动的快慢教案

运动的快慢教案
运动的快慢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科学与艺术结合所带来的美感
教学重、难点分析
1、重点:速度的计算
2、难点:速度单位以及单位换算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场面描述:我校的100米决赛正在进行,小明勇夺冠军,同学都羡慕地说,他跑得真快!而在5000米的长跑竞赛中,运动健将小马一举夺得冠军,同学们佩服地说:小马跑得真快! 引导学生从事例中提出问题:怎样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二)讲授新课
1、速度
组织学生讨论所提出的问题。

学生从小明跑得真快的事例中讨论得出:运动员运动的路程相同,比较哪个运动员先到达终点就是哪个运动快。

时,汽车刹车时,足球在草地滚动时等等)
平均速度:v=s/t 这样算出的速度上该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三)课堂小结
1、怎样表示运动的快慢?
2、速度是怎样计算的?
3、速度的单位怎样进行换算?
4、什么是匀速直线运动,那么变速运动呢?
(四)作业
1、书本26页第一、四题
2、完成相应的同步测试。

运动的快慢教学设计

运动的快慢教学设计

运动的快慢教学设计平均速度只代表总体运动快慢的情况,不代表某处的的速度,它只是由总路程和总时间来求的。

学生课堂练习,教师巡视。

板书设计:第三节运动的快慢一、运动快慢的比较二、速度公式:V=S/t单位:m/s;Km/h三、匀速直线运动定义: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

计算:s=vt,t=s/v四、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V=s/t五、速度表:可测汽车在各处的瞬时速度作业布置:课本P—22页:第三题;第四题。

练习册:1.3运动的快慢。

教后反思:运动的快慢教学设计篇三1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理解速度的概念,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2、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特征。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学习观察现象,学会从现象中分析归纳出物理规律的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联系生活实际,知道物理来源于生活,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

2学情分析学情分析1、学生是初二年级学生;小学已经接触过有关运动的知识;2、学生为初中的孩子,对物理学的好奇心强,具有较强的探究欲望;3、学生有过较多的小组合作经验;4、学生已经学过运动的描述;5、学生能够物体运动的快慢进行简单的比较;6、学生在平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已经接触到过一些有关速度的计算。

3重点难点重点:1、速度概念的理解。

2、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3、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特征。

难点:速度概念的理解,利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新课引入课题:图片引入。

生活中我们是怎样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呢?1、百米短跑中以什么为标准来确定冠军的?2、小时候做游戏,比较谁跑得快,往往是喊“预备!跑!”然后两人从同一起点跑,怎样判定谁获胜?活动2进行新课一、比较运动的快慢1、相同的路程比时间,谁用时短,谁快!2、相同的时间比路程。

谁通过路程多,谁快!若路程不相同,时间也不相同时,那如何去比较运动的快慢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解决的问题:二、速度1、意义: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运动的快慢-学案1

运动的快慢-学案1

运动的快慢学案—新授课一、学习目标1.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2.会读、会写速度单位,会进行单位换算。

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特征。

二、重点难点重点:速度的概念及计算。

难点:(1)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是一个定值,与路程、时间的大小无关。

(2)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与路程、时间的对应性。

(3)速度的单位换算。

三、自主学习(一)速度的概念问题学法指导男子1500m世界纪录进展表3分29秒6 史蒂夫·克拉姆英国分29秒46 赛义德·奥伊塔摩洛哥分28秒86 努尔丁·莫塞利阿尔及利亚分27秒27 努尔丁·莫塞利阿尔及利亚分26秒00 希查姆·埃尔·盖鲁伊摩洛哥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相同比较和相同比较。

自主独立完成小聪同学的100m跑成绩为17s,小明同学的50m跑成绩为8s,要知道他们谁跑得快,应该怎么办?小组内讨论(抽查提问)小组内讨论(抽查提问)速度国际单位 ,交通运输中的常用单位 ;1m/s= km/hh= m/s 5m/s= km/h 自主独立完成(单位换算抽调三人板演)(二)机械运动的分类问题学法指导汽车的运动路线是 的,过山车的运动路线是的。

自主独立完成匀速转动的地球 (选填“属于”或“不属于”)匀速直线运动。

自主独立完成运动员1s 内 通过的路程 1比值越大,物体运动越快。

2运动员1m 内 所用的时间比值越大,物体运动越慢。

时间路程路程时间这两种方案哪个更适合思维习惯?(三)平均速度问题学法指导在变速运动中,用除以,得出的速度叫平均速度。

小组内讨论汽车经过某一车站时,旅客手表的指针恰好指09:30:00整,经过下一站时,已是09:32:18。

已知两站之间的路程为,求汽车的速度。

自主独立完成(抽调二人板演)(四)频闪技术上图中甲车是运动,乙车是运动。

问题学法指导在上面两幅频闪照片中,前者是运动;后者是运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知识与技能:
1.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2.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能简单描述所观察现象的主要特征,具有初步的观察能力.
2.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具有初步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科学与艺术结合所带来的美感,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时的喜悦.
教学重点:速度的概念及单位.
教学难点:匀速直线运动的判断及速度单位的换算.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在实际生活中,物体运动的快慢是人们关心的问题。

如:在田径运动会短跑比赛中,人们最关心的是谁得冠军;人们外出旅行时,总是希望选择便捷的交通工具尽快到达目的地;军事上总是希望导弹、作战飞机能够飞得快些……。

问题:如何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二、进行新课
(一)导学速度:
1、比较物体快慢的两种方法。

(1)在游泳比赛中,观众和裁判比较运动员游得快慢的方法是不同的。

问题:请同学们说说看,观众用什么方法比较运动员游得快慢?裁判用什么方法比较运动员游得快慢?
学生交流讨论后回答。

(观众的方法是:;裁判的方法: )
归纳:观众的方法实际上是:在相同时间内看来比较快慢;裁判
的方法实际上是:物体运动路程相同,看比较快慢。

(2)学生实验:“比较纸片下落的快慢”。

体验两种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取两张16开纸,其中一张对折一次,另一张对折两次,为了使纸片平稳下落,
可将纸片的两端向上叠起一部分,让它们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

(猜一猜):哪一张纸片下落的较快?
(试一试):结果与你的猜测一致吗?
(议一议):怎样比较纸片运动的快慢?还有其他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吗?
小组讨论交流:
(3)再举例让学生讨论:一位同学百米跑用了12s,而一万米跑世界冠军的成绩
大约是28min,怎样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
学生讨论交流:
2、学生自学在物理学中物体运动快慢的描述
在物理学中用速度表示物体,在相同的时间内,物体经过的
路程越,它的速度就越;物体经过相同的路程,所花的时间
越,速度越。

由前面的计算知道,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单位时
间内通过的路程,可用公式: 表示。

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在交通运输中还常用
做单位,符号是或。

1m/s= km/h 1km/h= m/s
3、学生阅读课文中所给出的一些物体的速度值,了解一些物体运动的速度(说明
第一宇宙速度是航天器沿地球表面作圆周运动时必须具备的速度,也叫环绕速
度。

)
4、速度计算
(1) 学生阅读课文例题,理解题意,根据速度公式计算运动员和摩托车速度。

(2) 学生阅读课文例题,分析题意:北京到上海的铁路线长度和火车运营速
度求火车从北京到上海运行时间,可以用公式v=s/t求解,将公式v=s/t
变形得到t=s/v,将数据代入求解。

(二)、“频闪摄影”------研究物体运动的方法
(三)、导学匀速直线运动
1、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文的内容:
(1) 物体怎样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2) 物体怎样的运动叫做变速运动?
(3) 怎样粗略地描述物体的变速运动?
(物体沿着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因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其速度应该是一个定值,与和无关,所以不能将v=s/t理解为v与 s成比,与t成比。

)
2、小组讨论交流:
变速运动可以用来计算,s是物体通过的某一段路程,t是物体通过这一段路程所用的时间,求出的v就是物体通过这一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3、计算生活中的平均速度
(1) 学生尝试说明列车时刻表。

(2) 根据列车时刻表查询从潍坊到青岛的行程、运行时间。

计算列车从潍坊到青岛运行的平均速度。

(四)、指导学生课后阅读科学世界<<时间放大镜>>
三、小结:
小组内交流我的收获:
我的疑惑:
四、达标检测:
1、在生活和工作中经常进行估测。

以下估测比较接近实际的是()
A.学生课桌的高度大约在~之间
个苹果的质量大约在~之间
C.汽车运行的平均速度大约在100km/h~150km/h之间
D.成人步行的速度大约在s~s之间
2、图8是利用每秒闪光10次的照相装置分别拍摄到的四个小球的频闪照片,其中哪幅照片表示小球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3、中国“子弹头”列车的科学名称是“动车组”。

如图11所示,这种新型列车在动力、材料和内部结构上都使用了最新的机车技术,投入使用的CRH—Z型电力动车组,最高时速可达250km/h,以南京—苏州为例,从南京9:30发车,11:06到达苏州,全程218km,则此动车组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km/h。

4、2007年4月18日,我国实行第六次铁路大提速,参与这次提速的列车由几节自带动力的车厢和几节不带动力的车厢编成一组,叫动车组,代号用“D”开头,其时速均在二百公里以上。

若一“D”字头列车在某路段上以216km/h=m/s的速度匀速行驶,某同学要想以/s的速度横穿9m宽的铁路,则他至少应在距列车 m处横穿铁路才安全。

第一课件网
5、自2007年4月18日零时起,全国铁路已进行第六次大提速.这次大提速全国主要中心城市将新开“D”字头快速列车86列,其中D92次和D93次列车的运行时刻见右表:
根据上述列车运行时刻表的信息可知:D92次列车从南昌到上海南所用的时间是 min,它的平均速度为 km/h.
6、小彤家到学校有一条500m长的平直马路,一次他从学校回家,开始以1m/s 的速度匀速行走,当走了一半路程时突然下起了大雨,他马上以5m/s的速度匀速跑回家。

小彤在前一半路程行走中所用的时间是 s,他从学校到家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是 m/s。

五、布置作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