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热点复习创新题型答案
物理中考创新试题及答案
![物理中考创新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fbaf632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d224051.png)
物理中考创新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A. 3×10^8 m/sB. 3×10^5 km/sC. 3×10^4 km/hD. 3×10^3 km/h答案:A2. 一个物体的重力为50N,将其放置在水平面上,它对水平面的压力是()A. 50NB. 100NC. 0ND. 不能确定答案:A3. 下列哪种物质的密度最大?()A. 铁B. 木头C. 铝D. 水答案:A4. 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A. 电流B. 电阻C. 通电时间D. 所有选项答案:D5. 以下哪种现象不属于光的折射?()A. 透镜成像B. 彩虹C. 影子D. 镜子反射答案:C6.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为2m/s²,那么在第3秒末的速度是()A. 4m/sB. 6m/sC. 8m/sD. 10m/s答案:B7. 以下哪种力属于非接触力?()A. 摩擦力B. 重力C. 弹力D. 浮力答案:B8. 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A. 100℃B. 90℃C. 80℃D. 70℃答案:A9. 以下哪种现象属于能量的转化?()A. 摩擦生热B. 电灯发光C. 冰块融化D. 所有选项答案:D10.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10N的推力,同时受到5N的摩擦力,那么物体所受的合力是()A. 5NB. 10NC. 15ND. 0N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光年是光在一年内通过的距离,其长度约为_______光年。
答案:9.46×10^15米2.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_______米/秒。
答案:3403. 1牛顿的力相当于_______千克的物体受到的重力。
答案:14. 电流的单位是_______。
答案:安培5. 物质的三态变化中,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称为_______。
答案:升华6. 牛顿第一定律也被称为_______定律。
九年级物理创新作业试卷【含答案】
![九年级物理创新作业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8156862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bb04579.png)
九年级物理创新作业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种现象属于光的反射?A. 彩虹B. 镜子中的倒影C. 日食D. 月食2. 下列哪个不是能量转换的形式?A. 电能转换为热能B. 机械能转换为电能C. 化学能转换为光能D. 速度转换为能量3. 在电路中,下列哪种元件用来控制电流?A. 电阻B. 电容C. 电感D. 开关4. 下列哪种物质的比热容最大?A. 水B. 铝C. 铁D. 铜5. 关于原子结构,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 原子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B. 原子核由质子和电子组成C. 原子核由中子和电子组成D. 原子由质子和中子组成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 电流的方向是由正电荷向负电荷流动的。
()3. 串联电路中,电流在各个电阻上是相等的。
()4. 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一定保持静止状态。
()5. 电磁感应现象是法拉第发现的。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力的单位是______。
2. 电阻的单位是______。
3. 一切物体都具有的两种属性是______和______。
4. 串联电路中,电流在各个电阻上是______。
5. 电磁感应现象是指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______运动时,导体中会产生电流。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力的作用效果。
2. 简述欧姆定律的内容。
3. 简述电流的形成条件。
4. 简述电磁铁的原理。
5. 简述能量守恒定律的内容。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一辆汽车以20m/s的速度行驶,行驶了10秒后停下来,求汽车的加速度。
2. 一个电阻为10Ω的电阻器,通过它的电流为0.5A,求电阻器两端的电压。
3. 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从高度为5m的地方自由落下,求物体落地时的速度。
4. 一个电容为100μF的电容器,充电后两端的电压为10V,求电容器储存的电荷量。
专题02 物态变化-2023年中考物理毕业班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全国通用)(解析版)
![专题02 物态变化-2023年中考物理毕业班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全国通用)(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2d3d3177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27.png)
专题02 物态变化目录一、热点题型归纳【题型一】温度【题型二】熔化和凝固【题型三】汽化和液化【题型四】升华和凝华【题型五】三个图像二、最新模考题组练【题型一】温度【典例分析】用实验室常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热水的温度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计的感温泡可以碰到容器壁;B.将感温泡浸入热水马上读出温度;C.读数时温度计可以离开被测热水;D.读数时如图所示,测量数据偏大【答案】D【解析】A.温度计感温泡不可以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否则会造成所测温度不准确,故A错误;B.将感温泡浸没热水后,应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故B错误;C.读数时温度计不应离开热水来读数,否则会造成读数有偏差,故C错误;D.读数时,视线应与刻度值保持水平,图中俯视读数或导致测量结果偏大,故D正确。
故选D。
【提分秘籍】1.温度:温度是用来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我们常说热的物体温度高,冷的物体温度低,如果两个物体冷热程度一样,它们的温度相同。
2.温度计: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
3.温度计的使用方法(1)使用前:观察它的量程、分度值(每个小刻度表示多少温度),估测是否适合测量待测物体的温度,待测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量程(否则会损坏温度计);并看清温度计的分度值,以便准确读数。
(2)测量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应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能紧靠容器壁和容器底部;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并估测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
4.体温计体温计是专门用来测量人体体温的,测量范围:35℃~42℃;分度值为0.1℃,体温计读数时可以离开人体。
【变式演练】1.(2022·湖北鄂州·统考中考真题)妈妈对你说,今天降温了,看看墙上挂的寒暑表,自己选择合适的衣服。
如图所示,关于该寒暑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寒暑表的量程是﹣50~50℃B.寒暑表的分度值是0.1℃C.寒暑表的示数是21℃D.寒暑表的示数是39℃【答案】C【解析】A.寒暑表的量程是-35~50℃,故A错误;B.寒暑表的分度值是1℃,故B错误;CD.由寒暑表的分度值和液柱指示刻度可知,寒暑表的示数是21℃,故C正确,D错误。
专题04 内能的利用-2023年中考物理毕业班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全国通用)(解析版)
![专题04 内能的利用-2023年中考物理毕业班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全国通用)(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c751d5c9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23.png)
专题04内能的利用目录一、热点题型归纳【题型一】热机【题型二】热机效率【题型三】能量转换与守恒二、最新模考题组练【题型一】热机【典例分析】如图所示是某四冲程汽油机工作循环中的一个冲程,它是()。
A.吸气冲程B.压缩冲程C.做功冲程D.排气冲程【答案】B【解析】由图可知,进气门和排气门均关闭,活塞向上运动,即为压缩冲程,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提分秘籍】1.热机:利用内能做功的机械叫热机。
热机的种类:分为蒸汽机、内燃机、汽轮机、喷气发动机。
内燃机:燃料直接在发动机气缸内燃烧产生动力的热机。
内燃机根据其所使用的燃料分为汽油机和柴油机两类。
2.内燃机的工作原理(1)汽油机:四冲程汽油机的结构—汽缸、活塞、连杆、曲轴、进气门、排气门、火花塞。
冲程—活塞在气缸内往复运动时,从汽缸的一端运动到另一端的过程,叫做一个冲程。
汽油机的工作过程: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
吸气冲程—靠惯性运动,吸进汽油与空气的混合物;压缩冲程—外界对气体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气体温度升高;做功冲程—化学能转化为内能,气体温度升高,气体对外做功,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排气冲程—靠惯性运动,排出废气。
(2)柴油机:四冲程柴油机的结构—汽缸、活塞、连杆、曲轴、进气门、排气门、喷油嘴。
柴油机的工作过程与汽油机几乎一样,但有三个区别:1)吸气冲程:汽油机吸进的是汽油和空气的混合物,柴油机吸进的仅仅是空气;2)压缩冲程:汽油机压缩的是汽油和空气的混合物,汽油机压缩的仅仅是空气;3)做功冲程:汽油机用火花塞点火,柴油机用喷油嘴喷油。
【变式演练】1.(2022·湖南湘潭·统考中考真题)如图,蒸粽子时,锅盖被水蒸气顶起而发生“跳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沸腾时,温度继续升高B.蒸锅烫手,因为它含有的温度多C.闻到粽香,说明加热后分子才运动D.水蒸气顶起锅盖过程的能量转化与内燃机做功冲程相似【答案】D【解析】A.水沸腾时,吸热温度保持不变,故A错误;B.温度不能说“含有”,故B错误;C.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故C错误;D.水蒸气顶起锅盖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内燃机做功冲程也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D正确。
2024中考物理备考专题 重难创新题 (含答案)
![2024中考物理备考专题 重难创新题 (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7b63be7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f8.png)
2024中考物理备考专题重难创新题滑轮组相关计算第1天打卡:____月____日1. [对比分析](双选)如图,相同的滑轮利用不同绕法组成的滑轮组提起重均为270 N的物体,10 s内物体被匀速提升2 m.测得F1的大小为150 N,均不计绳重及摩擦,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第1题图A. 图甲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低于图乙B. 图甲F1绳端移动的速度为0.4 m/sC. 图乙F2克服物体重力做功600 JD. 图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90%2. [模型建构](双选)某同学用滑轮组提升物体,绳子自由端竖直移动的距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中图线a所示,物体上升的高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中图线b所示.已知物体的质量为450 g,所用动滑轮的质量为50 g,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为1.3 N,g取10 N/kg.在0~2.0 s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第2题图A.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5.0 cm/sB. 拉力F的功率为0.26 WC. 有用功为0.45 JD.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90%第2天打卡:____月____日3. [模型建构](双选)图甲所示是《墨经》中记载的古代提升重物的工具——“车梯”,图乙所示是其等效图.若利用此“车梯”使1 000 N的重物在10 s内沿直线匀速竖直上升2 m,拉力为400 N,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甲乙第3题图A. 绳端移动的速度是0.8 m/sB. 所做额外功为1 000 JC. 此过程的机械效率为62.5%D. 若匀速提升重物的速度变快,则“车梯”的机械效率变高4. [生活实践](双选)在某场馆建设中,采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将滑轮组悬挂在水平支架上,工人站在水平地面上,竖直向下拉动绳子自由端使物体A匀速上升,提升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该工人拉力做的功W随物体A上升的高度h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已知该工人重500 N,两个滑轮质量相等,不计滑轮组的绳重和摩擦,绳子足够结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甲乙第4题图A. 水平地面对工人的支持力为300 NB. 动滑轮重为50 NC. 支架受到滑轮组的拉力为850 ND. 该滑轮组提升最大质量的物体时,其机械效率为90%第3天打卡:____月____日5. [综合问题]如图是一组合搬运机械示意图.它由一个滑轮组和一个带有定滑轮的斜面组合而成.已知斜面长为10 m,高为5 m,每只滑轮重均为100 N,现用该机械将一质量为200 kg 的重物从地面匀速运到5 m高的平台上,斜面上的绳子对重物产生的拉力是1 600 N,g取10 N/kg,则:第5题图(1)该斜面的效率是多少?(2)不计绳重及滑轮间的摩擦,绳子自由端的拉力是多少?压强、功、功率相关计算第4天打卡:____月____日1.寒假期间的某一天,小明乘坐出租车去西安北站,然后乘动车到成都去玩,他06:30坐出租车出发,并看到路边如图所示的交通标志牌,此刻在12306上查询列车的时刻表如表所示,且小明需要提前20 min到站检票,则:第1题图(1)已知出租车的空载质量为2 t,当静止在水平地面时,车轮与地面总接触面积是0.1 m2,求出租车空载时对地面的压强;(g取10 N/kg)(2)[问题解决类试题]在交通正常的情况下,小明最早能赶上表中哪个车次的动车?第5天打卡:____月____日2. [模型建构]随着城市发展,交通压力剧增,高架桥的作用就显而易见了,它不仅可以疏散交通密度,还能提高运输效率.如图甲所示是某高架桥示意图,其桥墩是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的,图乙为桥墩模型图.该桥面建成后,可承受的最大压强为8×105 Pa.(钢筋混凝土的密度约为2.5×103 kg/m3,g取10 N/kg)则:甲乙第2题图(1)请计算浇筑到9 m高时桥墩对水平地面的压强;(2)一辆自重为2 t,最大载货质量为8 t的6轮卡车要安全通过此桥段,则此车对桥面的最大压力为多少?(已知每个车轮与桥面的接触面积为200 cm2)3. 为净化环境卫生,环卫工人驾驶洒水冲洗车对城区道路进行清洗.某洒水冲洗车空车质量为5 t ,水罐容积为15 m 3.已知水的密度ρ水=1.0×103 kg/m 3,问:(1)洒水车洒水时车速不超过15 km/h ,洒水车给一段路洒水所用的时间为24 min ,则这段路的最大长度为多少?(2)[问题解决类试题]为了安全通过一座限重18 t 的桥梁,该辆装满水的洒水车需要放掉的水的体积为多少?压强、浮力综合计算第7天 打卡:____月____日 1. [叠加模型]如图甲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一底面积为200 cm 2的圆柱形容器,内装有h =10 cm 深的水(忽略容器壁厚度).将A 、B 两物体叠放在容器里的水中,水面恰好与B 的上表面相平,如图乙所示,图乙中液面较图甲上升了1.5 cm ,而A 、B 两物体的质量相等,A 的体积是B 的12 .将物体A 取下,轻轻放入水中,待它们最后静止时,请解答下列问题.(ρ水=1.0×103 kg/m 3,g 取10 N/kg)第1题图(1)图乙中物体B 受到的浮力是多少?(2)通过分析计算说明物体A 单独放在水中会处于什么状态?(3)图乙中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是1 300 Pa ,则容器的质量是多少?2. [切割模型]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足够深的轻质柱形容器中放有质量为2.1 kg、体积为2.8×10-3 m3的圆柱体木块,木块、容器的底面积之比S木∶S容=3∶8.(ρ水=1.0×103 kg/m3,g 取10 N/kg)求:第2题图(1)圆柱体木块的密度;(2)往容器中缓慢加水,当水深为0.01 m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3)继续往容器内加水,当木块对容器底部的压力恰好为0时,容器对桌面的压力;(4)在(3)的基础上,切去木块露出水面的部分后,木块所受的浮力.第9天打卡:____月____日3. [分类讨论](2023成华区二诊)如图所示,平底薄壁圆柱形容器和实心正方体A、B放在水平地面上,A、B的边长分别为10 cm、5 cm,A对地面的压强为600 Pa.圆柱形容器高为30 cm,底面积为150 cm2,容器中装有3 kg的水.(已知ρ水=1.0×103 kg/m3,g取10 N/kg)求:第3题图(1)实心正方体A的密度;(2)实心正方体A缓慢放入装有水的圆柱形容器中,等到A静止后其底部到容器底部的距离;(3)当A在水中静止时,再在A上轻轻放上实心正方体B,等到A、B都静止时,(整个过程中A、B始终重叠在一起)请写出正方体A底部受到水的压强p(Pa)与B的密度ρB(kg/m3)的关系式.4. [真实任务情境]为了保证泳池能不断更换新水,科技小组设计了一个泳池自动换水装置模型.装置模型如图所示,进水口不间断地向泳池中慢慢注水,实心均匀圆柱形浮筒A能在竖直方向无摩擦自由滑动,其质量为3.5 kg,高度为50 cm,底面积为100 cm2.浮筒底部用10 cm的轻质细杆与泳池的出水阀门相连,略大于出水口的圆形阀门(质量、厚度不计)的上表面积为10 cm2.在阀门打开排水过程中,排水量大于进水量,且不计水流引起水压的变化(g取10 N/kg,ρ水=1.0×103 kg/m3).求:第4题图(1)浮筒A的密度;(2)当浮筒对轻杆的拉力为0时,阀门受到水的压强;(3)泳池在自动换水过程中,模型泳池内水的最大深度与最小深度之比.力学实验第11天打卡:____月____日1. [生活化器材]小涵所在的学习小组想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来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甲乙丙第1题图(1)如图甲所示,小涵用细线绑在筷子中点将其悬挂起来制成了简易杠杆.细线与筷子连接处可看作杠杆支点,之后她在筷子左侧末端粘些橡皮泥(未画出),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经过上述实验操作,小涵将质量相等、数量不等的橡皮用细线绑定挂在杠杆支点的两侧(假设左端为动力,右端为阻力),如图乙所示.多次实验后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其中漏填的数据为______m.(3)小涵通过图乙三次实验得出结论:“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小红认为该结论不正确,于是她提出可以将实验中的橡皮换成弹簧测力计,保持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不变,改变动力或阻力的______(选填“大小”或“方向”)进行实验,即可验证该结论是否正确.(4)实验结束后,小涵通过移动细线使筷子静止后在水平位置平衡,若从细线处将筷子沿竖直方向切成A、B两段,如图丙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A. G A>G BB. G A<G BC. G A=G BD. 都不正确典型试题拓展第1题进一步追问:(生活实践)如图所示,该剪刀是_______(选填“省力”或“费力”)杠杆;剪较厚的纸时,阻力作用点为____(选填“A”或“B”)较合适.第12天打卡:____月____日2. 学校创新实验社团去龙门山国家地质公园游玩时,捡到一块玄武岩矿石,拿回学校后对它的密度进行了测量.甲乙第2题图(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调节天平横梁水平平衡,将矿石放在左盘,进行正确操作后待天平再次平衡时右盘的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甲所示,矿石的质量是________g;(2)在量筒中倒入30 mL的水,再将矿石用细线系住浸没在量筒的水中,如图乙所示,则这块矿石的密度是______kg/m3;(3)[开放性设问]若该矿石具有吸水性,则矿石密度的测量值跟真实值相比会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请你帮实验小组同学提出减小实验误差的方案:__________________(写一条即可).热学选择第13天打卡:____月____日1. [现象分析]用电热棒分别给甲、乙两种液体加热(c甲=2c乙),两种液体每秒吸收的热量相同,用电热棒分别将甲、乙两种液体加热120 s,甲液体的温度从60 ∶升至80 ∶,乙液体的温度从0 ∶升至60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同时加热120 s,甲升高的温度大于乙B. 同时加热120 s,甲吸收的热量比乙多C. 甲、乙两种液体的质量之比是3∶2D. 如果相同质量的甲、乙两种液体,降低相同的温度,则乙放出的热量比甲多2. [生活实践]人体摄入过多的能量会转化为脂肪引起肥胖,某品牌可乐的营养成分表如下(其中能量的35%由——糖转化而来),质量为60 kg的小明喝了一罐该品牌的可乐后,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冰箱中的冰饮料没有内能B. 罐上标有“330 mL”字样,则所装“可乐”质量就为330 gC. 营养成分表中——糖的热值是5 940 J/gD. 小明想通过爬楼梯的方式来消耗此次摄入的能量,他需要爬楼梯的高度约100 m第14天打卡:____月____日3.(2023黑白卷)[图像分析]用两只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加热100 g的甲、乙两种液体(其中一种是水),用测得的数据绘制了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将水从68 ∶加热至98 ∶刚好消耗了1.4×104 J的电能.若单位时间内甲吸收的热量与乙吸收的热量相等,c水=4.2×103 J/( kg·∶),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第3题图A. c乙=8.4×103 J/(kg·∶)B. 电加热器的加热效率为85%C. 对于甲、乙而言,应选用甲作为车的冷却液D. 当甲加热到20 min后,继续加热,液态甲的比热容将增大4. [对比分析]小明对质量为500 g的冰缓慢加热,不计冰和水的质量变化,他根据冰熔化成水直到沸腾的过程中记录的实验数据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温度-时间图像[c水=4.2×103J/(kg·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第4题图A. 图像中的DE段表示冰的熔化过程,其温度不变B. 在图像CD段中水共吸收了2.1×105 J的热量C. 图像中BC段物质的温度保持不变,内能也不变D. 冰熔化过程用时6 min,不断吸热,温度不断升高多状态动态电路双项选择第15天打卡:____月____日1. [图像分析]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小灯泡L标有“6 V 3 W”字样,电压表量程为0~15 V.图乙是小灯泡L的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像.图甲中,整个过程中滑片在a点固定不动,闭合S和S1、断开S2,小灯泡正常发光,电压表的示数为10 V;闭合S和S2、断开S1,电压表的示数为12 V,则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甲乙第1题图A. 电源电压为16 VB. 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阻为44 ΩC. 闭合S和S1、断开S2,滑动变阻器与小灯泡L串联D. 闭合S和S2、断开S1,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到最左端,电压表会超量程2. [分类讨论](2023青羊区二诊)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U保持不变.只闭合开关S1,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最上端移动到最下端的过程中,电压表的示数最小值为2 V,电压表与的示数之差变化了4 V.闭合开关S1和S2,将滑片Р从最下端移动到最上端的过程中,电阻,的最大功率为9 W,当滑片Р在中点时,电路总功率为P总,电压表与的示数之比为2∶1.下列结论正确的是()第2题图A. R1∶R2=1∶2B. U=6 VC. R3=1 ΩD. P总=9.6 W第16天打卡:____月____日3. [分类讨论]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恒定不变,滑动变阻器R标有“30 Ω 1 A”字样,电流表量程为“0~0.6 A”,电压表和的量程分别为“0~3 V”和“0~15 v”,小灯泡L标有“3 V 1.5 W”字样.只闭合开关S1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在最右端时,电流表满偏,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最大范围内滑到c点时,电流表示数变化了0.2 A;此时断开开关S1 ,闭合开关S2,电压表示数与只闭合开关S1时电压表示数之比为5∶2,在只闭合S2的情况下将滑片从c点向左移动到最大范围时,电压表示数为6 V,当滑片移动到另一端点时,电压表示数变化了2 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第3题图A. 电源电压为12 VB. R0=10 ΩC. 滑片在c点时,小灯泡的实际功率是0.5 WD. 此电路所能达到的最小功率与最大功率之比为4∶94. [分类讨论]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为6 V保持不变,定值电阻R1=6 Ω,R2=4 Ω,R为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的量程均为0~3 A.当只闭合开关S1,移动滑片至最右端时,电流表的示数为Ⅰ,电压表的示数为U,电压表的示数为 ;保持滑片位置不变,同时闭合开关S1、S2、S3,此时电流表示数为;将和位置互换后,保持滑片在最右端,只闭合开关S1 ,此时电路消耗的功率为P;再闭合S2、S3,电路消耗的功率为P′,电流表示数为Ⅰ" ,已知I:=1∶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4题图A. R的最大阻值为40 ΩB. U∶U′=1∶4C. P∶P′=10∶13D. I″=1.3 A电学极值、范围相关计算第17天打卡:____月____日1. [实物电路](2023兰州改编)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R上标有“20 Ω 1 A”的字样,电压表的量程为0~3 V,灯泡L1和L2上分别标有“2 V0.8 W”和“2.5 V 1.25 W”的字样,忽略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闭合开关S、S1,调节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P,当电压表的示数为2 V时,灯泡L2恰好正常发光.、第1题图(1)求电源电压;(2)当开关S、S1闭合时,在确保电路安全的情况下,求滑动变阻器R接入电路的阻值范围.第18天打卡:____月____日2. [图像对比]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可调,小灯泡L的额定电压为3 V,滑动变阻器规格为“10 Ω 1 A”.通过小灯泡L和定值电阻R0的电流与电压关系如图乙所示.第2题图(1)闭合开关S1、S2,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动到中点时,定值电阻R0两端的电压为3 V,求此时的电源电压;(2)电流表选用0.6 A量程,电压表选用15 V量程,闭合开关S1、断开S2,保证电路安全的情况下,求电路消耗的最大功率.第19天打卡:____月____日3. [分类讨论](2023河北)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不变,电流表量程为0~0.6 A,电压表量程为0~3 V,滑动变阻器R的规格为“50 Ω 2 A”,灯泡L的额定电流为0.3 A,图乙是灯泡L 的电流与电压关系图像,闭合开关S,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当滑片P移至某一位置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2.5 V和0.25 A.甲乙第3题图(1)求电源电压;(2)在保证电路安全的情况下,调节滑动变阻的滑片P,灯泡的最小功率是多少?(3)用定值电阻R替换灯泡L,在保证电路安全的情况下,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发现电流表示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恰好为0.3 A,这一过程中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始终小于50 Ω,求定值电阻R1的可能值.第20天打卡:____月____日4. [生活实践](2023广安)轩轩设计了一款高、中、低三个挡位的迷你多功能电锅,其部分设计参数如表所示,简化电路如图所示,R0、R1、R2为电热丝,其中R1=15 Ω.电锅在高温挡、中温挡工作时,开关S2均处于闭合状态;在低温挡工作时,开关S1、S2均处于断开状态,闭合开关S,移动滑片,可调节低温挡的功率.第4题图(1)求电锅在高温挡正常工作时的电流;(2)求电锅中温挡功率;(3)R0现有“30 Ω 3 A”“40 Ω 2 A”和“50 Ω 1.5 A”三种规格,为了达到轩轩设计的低温挡功率范围,请通过计算说明他选择的是哪一种.电学实验第21天打卡:____月____日1. (2023金牛区二诊改编)小明和小丽通过实验“探究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用了两个不同规格的灯泡,如图甲是实验的电路图.甲乙第1题图(1)连接电流表前,小明发现电流表指针如图乙所示,接下来他要对电流表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而小丽将电流表接在C处,闭合开关后,发现两灯亮度不稳定,电流表的指针也来回摆动.故障原因可能是________;A. 某段导线断开B. 某接线柱处接触不良C. 某灯泡被短路D. 电流表被烧坏(3)[实验设计]小丽利用原有的实验器材,添加一个开关,又设计了一个电路.利用这个电路,不用更换电流表的位置,就可直接测出A、B、C三处的电流,同样可得出三处电流的关系.请在虚线框中画出该实验电路图.第22天打卡:____月____日2. [实验评估]某同学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先测出了5 Ω电阻在2.0 V电压下的电流,然后断开开关,将5 Ω电阻换成10 Ω电阻,闭合开关,直接读出电流值,这种做法是__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3. [方案对比]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两种方案测定值电阻R的阻值(电源电压未知,但保持不变,电阻R0阻值已知),请你评估分析两种方案中可行的是方案____________;选择正确的方案后,当闭合开关S时,电流表示数为I1,再闭合开关S1时,电流表示数为I2,则所测定值电阻R=________.方案一方案二第3题图4. 小明利用一个阻值为10 Ω的定值电阻R、一个电压表、一个滑动变阻器、三个开关(S、S1、S2)及学生电源,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电路来测量额定电压为“3 V”的小灯泡的额定功率.请完成下列实验步骤:第4题图(1)[科学推理]在下列选项中,选出能对应填入虚线框内合理的元件组合()A.B.C.(2)正确选择元件并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S 、S 2,断开开关S 1,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____V ;闭合开关S 、S 1,断开开关S 2,保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位置不变,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5V . 则小灯泡额定功率P 额=____W.典型试题拓展 第4题进一步追问:实验室有两个额定功率相同的小灯泡,额定电压分别是2.5 V 和1.5 V ,但标牌都无法辨认.为了辨别它们,小明用上述部分实验器材,连成如图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S ,调节滑片P ,当电压表示数为____V 时,发现L 1较亮,则L 1的额定电压为1.5 V ,此时L 1与L 2的电功率之比P 1P 2 ___(选填“>”“<”或“=”)259.电学综合实践活动第23天 打卡:____月____日1. [跨学科实践·物理学与日常生活](2023天府新区二诊)豆浆机是厨房实用小家电,它的机头主要由一个电热器(电热丝)和一个电动机带动的打浆器构成,如图所示是某型号豆浆机说明书中的结构图和铭牌.第1题图(1)小天对照豆浆机结构图,仔细观察了豆浆机,发现其中有许多物理知识.下列有关发现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A. 刀片是用高硬度的不锈钢材质制成,便于粉碎豆子B. 电动机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电热丝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内能C. 电热器能加热豆浆,连接豆浆机的导线却不怎么发热,因为导线的电阻大D. 电源线的插头中稍长的脚将金属外壳与接地线相连,是为了防止漏电造成事故(2)小天发现加热和打浆是交替进行的,做一次豆浆需要20 min,其中加热的总时间为12 min,那么制作一次豆浆消耗的电能为________J.(3)豆浆机出现故障,小天尝试用所学物理知识来检查维修.下列做法合理的是________.A. 豆浆机的电源线破损,用更长更细的电源线替换B. 电动机不工作,应先断电检查是否有烧焦、短路和断路等问题C. 机头下半部粘附豆浆导致“焦糊”,应将机头全部浸入水中清洗或用水流冲洗干净(4)使用时间久了,电热丝已经氧化导致电阻变大.为保证豆浆机加热功率不变,你的建议是____________________.第24天打卡:____月____日2. [跨学科实践·物理学与日常生活](2023黑白卷)小军在学习了电磁继电器后,决定为刚出生的妹妹设计一款温奶报警器.他的设想是:加热奶液的过程中,当奶液温度上升到设定温度时,报警器就会自动报警.甲乙第2题图(1)他准备利用教科书上的电路图进行设计,电路图如图甲所示,在水银温度计中封入一段金属丝,有关该电路图的相关说法不合理...的是__________.A. 当温度升高时,温度计的水银柱将下降B. 控制电路的电源正负极互换后也可以正常工作C. 两个电路中可各增加一个变阻器来保护电路D. 该电路的工作原理:当温度达到金属丝下端所指的温度时,控制电路接通将衔铁吸引过来,同时受控电路接通使电铃发出报警信号(2)聪明的小军联想到热敏电阻的阻值也会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于是尝试用热敏电阻替代温度计,改进并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电路,小军认为电路中热敏电阻的阻值应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你认为是否合理?答:______________.(3)器材准备完毕后,按照图乙连接电路,将热敏电阻放入到42 ∶的奶液中并充分接触后,要使在该温度下报警器报警,需要做的初步调试工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关于探究过程的反思,下列说法中不合理...的是________.A. 进行图甲操作时,两个电路不能离得太远B. 图乙要提高报警温度,可以适当减小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C. 图乙要求报警时,报警器响、灯亮,灯可以与报警器并联D. 图乙为保证测温的方便,应该使热敏电阻两端的导线尽量长一些第25天打卡:____月____日3. [跨学科实践·物理学与工程实践]成都地铁建设如火如荼,已开通的几条线路成为成都人民通勤的主要交通工具,小蒲同学每天乘坐地铁上学,他看到地铁站的扶梯没有人站在上面时就会停下来,有人站上扶梯,扶梯会自动启动.为了弄清其中的奥秘,小蒲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来模拟扶梯的工作原理.第3题图甲(1)为了实现有人站上扶梯时扶梯自动启动的功能,当人体辐射的红外线照射到红外传感器R0上时,R0的阻值会____________.(2)为了实现扶梯上有人,扶梯便开始工作,扶梯上无人,扶梯便自动停止,小蒲同学认为应该将控制电路的红外传感器安装在扶梯入口处,他的这种设计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实现目标.(3)已知自动扶梯供电电压为220 V,电动机额定功率为10 kW,电动机停转时线圈的电阻为2 Ω,R 1的电阻为2 198 Ω,扶梯每天6:00开机,24:00关机,设扶梯每天载客正常运行时间为开机时间的13,则一部扶梯一天消耗的电能为________kW·h. (4)通过观察,小蒲发现,上班高峰期扶梯上挤满了人,但扶梯的运行速度并未出现明显降低,小蒲觉得电路中一定还有其他巧妙的设计,于是小蒲和他的小伙伴重新设计了如图乙的电路,对于新设计的电路的评估,你认为合理的是( )第3题图乙A. R 1是压力传感器,且压力越大,传感器电阻越大B. R 1是压力传感器,且压力越大,传感器电阻越小C. 当人体辐射的红外线照射到红外传感器R 0上时,R 0的阻值增大D. 控制电路长时间使用,为了能正常启动扶梯,可以将R 2的滑片向右滑动适当距离第26天 打卡:____月____日4. [跨学科实践·物理学与日常生活](2023成华区二诊)电吹风是生活中的常用小家电.周末小冯和物理实验探究小组的同学们对某品牌家用电吹风(如图甲所示)进行了实践探究.甲 乙第4题图(1)首先他观察了印在电吹风上的铭牌(如表所示),按照电吹风铭牌所标,当该电吹风正常工。
中考物理热学问题热点考点难点含答案
![中考物理热学问题热点考点难点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9e6f3e6767f5acfa0c7cd9c.png)
一、初中物理热学问题求解方法1.一支刻度均匀但刻度线位置不准的温度计,把它放在标准大气压的沸水中,读数是97℃,把它放在冰水混合物中,读数是2℃,若用这支温度计去测量某物体的温度时,它的读数恰好等于物体的实际温度,则该物体的温度是_____.如下图所示,图甲的温度为_____。
【答案】40℃ -22℃【解析】【详解】[1]因读数不准确的温度计的刻度是均匀的,设不准确温度计示数y与真实温度x之间满足方程:y=kx+b;将y=97℃时,x=100℃和y=2℃时,x=0℃分别代入方程,得:97=k×100+b;2=k×0+b;解方程组得:k=95100,b=2,故方程可变为:952100y x=+,根据题意,它的读数恰好等于物体的实际温度可知,x=y,代入方程可得解为:x=40℃;[2]由图知,温度计10℃之间分成5等份,所以一等份代表2℃,也就是分度值为2℃;“20”在“10”的下端,说明温度低于0℃,为-22℃。
2.(1)如图甲是探究“冰在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实验,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图象。
由图乙可知,冰在熔化过程持续吸热,温度_____(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冰是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第6分钟时冰处于_____(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
(2)小云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水的沸腾。
组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_____的顺序(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实验室现有:A.水银温度计(﹣20℃~120℃);B.酒精温度计(﹣80℃~60℃);C.体温计;D.寒暑表等不同种类的温度计,本实验应选用的温度计是_____(选填“A”、“B”、“C”或“D”);实验中小云观察到水在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的上升情况不同,如图甲、乙所示。
表示沸腾前气泡上升情况的是图_____(选填“甲”或“乙”)。
【答案】不变晶体固液共存自下而上 A 甲【解析】【详解】(1)[1][2]从图乙可以看到冰在熔化过程,从第2min到第8min,温度保持不变,由此可以知道冰是晶体;[3]第6min时,冰的温度还是不变,此时有一部分冰已经熔化成水,但没有全部熔化,应该处于固液共存态;(2)[4]组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组装,因为不能确定温度计的具体高度是多少;[5]本实验应选用的温度计是水银温度计,因为水沸腾时,温度能达到100℃,酒精温度计最高温度只能是60℃,体温计、寒暑表这两个量程也不够大;[6]水沸腾前,温度不均匀,烧杯上面的水温度较低,下面的水温度较高,下面的热气泡上升遇上低温的水时,一部分会液化成水,那么气泡会变小,故表示沸腾前气泡上升情况的是图甲。
中考物理热学问题热点考点难点及答案
![中考物理热学问题热点考点难点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5c958cd27d3240c8547ef60.png)
(2)由图乙可知,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内能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冰在熔化过程吸收的热量为_________J。
(3)试管中的冰完全熔化后,若持续加热,当烧杯中的水沸腾时,试管中的液体_________选填“会”或“不会”)沸腾。
【解析】
【分析】
【详解】
[1]由给出的猜想可知,液体蒸发快慢可能与四个因素有关,所以,在实验过程中控制了三个量相同,只有要探究的量发生了变化,用到的是控制变量法;
[2]验证猜想(3)蒸发的快慢与液体面积的空气流动有关;根据控制变量法的思想,应控制液体温度和表面积相同,改变液体上方空气流动速度,由此可知应选择AD两图;
一、初中物理热学问题求解方法
1.我国研制的大客机C919于2017年5月5日首飞成功,发动机巡航推力为3.6×104N,巡航速度为920 km/h。
(1)飞机水平匀速巡航时,受到的阻力是多少?
(2)若飞机以巡航速度飞行0.5 h的过程中,耗油1800 kg,求此过程中发动机的机械效率。(燃油热值q取4.6×107J/kg)
(7)[10]水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这段时间过长,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水的初始温度太低或水的质量太大。
3.实验小组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提出以下的几种猜想:
(1)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的温度有关;(2)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的表面积有关;
(3)蒸发的快慢与液体面积的空气流动有关;(4)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的质量有关。
(3)[4][5]水沸腾时气泡越来越大,最后到达液面破裂,故水沸腾时的现象为图乙所示。由记录的实验表格可知水在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4)[6]由记录的实验表格可知水额沸点为98℃;
2024中考物理三轮冲刺压轴题专项突破-创新性试验(有解析)
![2024中考物理三轮冲刺压轴题专项突破-创新性试验(有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6f1caad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20.png)
2024中考物理三轮冲刺压轴题专项突破-创新性试验一、讲方法创新型实验题往往源于课本、生活或者前沿科技知识,具有开放性、综合性和探索性,重点考查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对实验思想的领悟和对实验过程的掌握。
这就需要我们留心生活,重点掌握课本上的实验,然后将创新实验和常规实验进行比较,通过挖掘隐含条件,抓重点字句进行分析推理等手段来进行解题。
二、学思路铺垫有一种用新型材料制成的电阻,小明通过实验探究电阻大小与某个预想的因素是否有关.他将该电阻、电流表和开关串联起来,接在电源两端.先用冷风使电阻降温,闭合开关,观测电流表示数为,并记录,断开开关.再用热风使电阻升温,闭合开关,观测电流表示数为,并记录.他发现.则小明所探究问题的自变量是:.【答案】电阻的温度【解析】根据题意通过改变电阻的温度来改变电阻,从而改变电流,使得.故小明所探究问题的自变量是:电阻的温度.故答案为:电阻的温度.①明确实验目的②“温度低”的情况③“温度高”的情况④结果是电阻不同⑤改变的是温度铺垫如图所示,实验桌上有两个完全相同的烧瓶,烧瓶内装有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煤油,完全相同的温度计,烧瓶内还分别装有阻值为的电阻丝和阻值为的电阻丝.实验桌上还有满足实验要求的电源、电阻箱和开关各一个,电流表(己调零)和停表各一块,导线若干.小新利用上述实验器材证明“电流通过电阻产生的热量跟电阻阻值大小有关”.小新的主要实验过程如下:①将电阻箱、电流表及如图所示的装置甲等电路元件串联接入电路中,将电阻箱的阻值调为.②闭合开关,同时按下停表开始计时,记录电流表的示数为,通电时间为时,停止计时,记录此时温度计的示数,断开开关.③用如图所示的装置乙替换电路中的装置甲,将电阻箱的阻值调为,闭合开关,同时按下停表开始计时,观察电流表示数仍为,当温度计示数为,停止计时,读出通电时间,记录数据,断开开关.甲乙于是小新认为“电流通过电阻产生的热量跟电阻阻值大小有关”.请根据以上叙述回答下列问题:( 1 )小新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 )请你针对小新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写出改进措施:.【答案】 (1)没有控制通电时间相同(2)去掉电阻箱和电流表,将、串联在电路中,在初温相同情况下通电,观察哪个温度计温度高.【解析】 (1)由小新的实验步骤可知,先后两次将不同的电阻丝接入电路,控制了电流相同,但没有控制通电时间相同;(2)由焦耳定律可知:电流流过电阻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平方成正比,跟电阻的大小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故研究电流流过电阻产生的热量跟电阻大小的关系时,应该控制电流及通电时间相同,小新实验过程存在的问题就是去掉电阻箱和电流表,将、串联在电路中,在初温相同情况下通电,观察哪个温度计温度高.故答案为:去掉电阻箱和电流表,将、串联在电路中,在初温相同情况下通电,观察哪个温度计温度高.①控制变量相同②电阻值不同③实验目的④情况一⑤结果一⑥情况二⑦结果二压轴题端午假日,小华随父母体验了一次快乐的乡村游.见到如图所示的一个老式风扇车,颇感兴趣,摇手摇杆产生的风,为什么能将从漏斗中漏下的谷粒与空壳分开呢?小华到家便进行了以下探究.( 1 )【自制器材】①利用废旧塑料板制成条形漏斗,废旧塑料杯切去杯底并在杯壁裁出缺口;仿照老式风扇车,组装成如图甲所示的装置;②选用质量的砂砾模拟谷粒和空壳;③裁剪快餐盒盖用于收集砂砾.( 2 )【进行实验】①把快餐盒盖放在水平桌面上,将上述装置侧壁缺口朝下放在盒盖上方;②取一小风扇正对进风口,再开启风扇并将砂砾倒入漏斗;③待砂砾漏完,关闭风扇;④观察盒盖上的砂砾,比较.( 3 ) 【收集证据】实验结果如图乙所示,并记录在表中砂砾质量大较大小砂砾水平运动的近较近远距离【分析论证】①由实验结果可知,在相同风速的作用下,质量较大的砂砾不容易被风吹远,其运动状态发生改变(选填“容易”或“不容易”),即惯性较(选填“大”或“小”).②由此也可以说明惯性的大小与物体的有关.( 4 )【交流评估】为了使实验结论更科学,可以更换不同的物体或改变风速大小重复上述实验.【拓展应用】①如果使用风扇车来分离谷粒和空壳,则在图中口可收集到饱满的谷粒(选填""或"").②如图丙所示,在无风的情况下,农场工人用铁锹将混合谷物斜向上抛洒出去,饱满的谷粒将落在离工人更处(选填“近”或“远”),从而将谷粒与空壳分离.【答案】 (1)不同(2)砂砾水平运动的距离(3)①不容易大②质量(4)①②远【解析】 (1)从漏斗中漏下的谷粒与空壳的质量不同,故选用质量不同的砂砾模拟谷粒和空壳.故答案为:不同.(2)要知道砂砾水平运动的距离是通过观察盒盖上的砂砾的位置 .故答案为:砂砾水平运动的距离.(3)①由实验结果可知,在相同风速的作用下,质量较大的砂砾不容易被风吹远,其运动状态不容易发生改变,即惯性较大.故答案为:不容易;大.②由此也可以说明惯性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故答案为:质量.(4)①因为质量越大,惯性越大,运动状态越不容易改变,谷粒的质量大于谷壳质量,谷粒的运动状态不容易改变,运动距离越近,故B口可收集到饱满的谷粒.故答案为:B.②饱满的谷粒质量越大,惯性越大,运动状态越不容易改变,运动后越不容易停下来,运动距离越远.故答案为:远.三、提能力1 .下列问题中,属于可探究的科学问题的是()A.用“仰仪”这种天文观测仪器观测太阳的位置有什么好处?B.声波的波长越大,声波的传播速度越大吗?C.编钟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低跟编钟的钟体大小有关吗?D.家庭电路中电流的频率跟哪些因素有关?【答案】 BC【解析】 A.用“仰仪”这种天文观测仪器观测太阳的位置的好处只有一个,那就是方便测量,没有可探究的问题,故A错误;B.声波的大小与两个因素有关:声速和频率,故可以探究波长与速度的关系,故B正确;C.音调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频率有关,还可能与编钟的钟体大小有关,故可以探究,故C正确;D.家庭电路中电流的频率是固定的,不适合探究,故D错误.故选BC.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物体的质量的关系时,物体密度是需要控制的变量B.探究液体内部压强大小与液体的质量的关系时,液体密度是需要控制的变量C.探究物体所受压力大小与物体所受重力大小的关系时,物体的受力面积是需要控制的变量D.探究物体所受滑动摩擦力大小与物体所受重力大小的关系时,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是需要控制的变量【答案】 BD【解析】 A.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物体的质量的关系时,改变物体的质量,测出对应重力,找出规律即可,不需要控制物体密度不变,故A错误;B.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都有关系,探究液体内部压强大小与液体的质量的关系时,应控制液体的密度和深度相同,故B正确;C.探究物体所受压力大小与物体所受重力大小的关系时,应改变物体的重力,观察压力的作用效果是否相同找出规律,不需要控制物体的受力面积不变,故C错误;D.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都有关系,探究物体所受滑动摩擦力大小与物体所受重力大小的关系时,应控制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和受力面积相同,故D正确.故选BD.3 .研究发现,人体内部存在磁场,人体内部的磁场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 1 )人体内部的磁场与地磁场相比很弱,若用磁感线描述人体内部的磁场和地磁场,则下列判断中合理的是()A.人体内部磁场的磁感线分布较疏B.人体内部磁场的磁感线分布较密C.两者磁场的磁感线疏密大致相同( 2 )对人体内部磁场存在的原因提出猜想,请写出一种猜想及其依据:.【答案】 (1)A(2)电流周围有磁场,人体内也有电流【解析】 (1)磁场越强,反映在磁感线上分布较密,磁场越弱,反映在磁感线上分布较疏;人体内部的磁场与地磁场相比很弱,若用磁感线描述人体内部的磁场和地磁场,则人体内部磁场的磁感线分布较疏.故选A.(2)根据奥斯特实验,通电导体周围有磁场,对人体内部磁场存在的原因提出猜想:电流周围有磁场,人体内有电流.故答案为:电流周围有磁场,人体内也有电流.4 .有甲、乙两种不同品牌的保温杯,为了比较这两种品牌的保温杯盛水时的保温效果,小明按照科学探究的程序,明确了具体的探究问题,选择了适当的器材,在控制变量的前提下,在室内进行了实验,得到了一段时间内,甲、乙两种保温杯内水的温度的实验数据,根据数据绘制的图像如图所示.请你根据图像所提供的信息回答以下问题:( 1 )小明探究的问题的自变量是.(选填选项前的字母)A.保温杯的品牌B.水冷却的时间C.水的温度( 2 )请比较甲、乙两种保温杯的保温效果:.(选填选项前的字母)A.甲保温杯的保温效果好B.乙保温杯的保温效果好C.甲、乙两种保温杯的保温效果一样好( 3 )请估计实验过程中第小时的室温:.【答案】 (1)B(2)B(3)【解析】 (1)根据图像可知,保温杯的保温效果通过水冷却的时间来探究.故选B.(2)由图像可知,从开始到第小时之间,任何时刻乙保温杯内水的温度均高于甲保温杯内水的温度,所以乙保温杯的保温效果更好.故选B.(3)从第小时开始,甲保温杯内水的温度不再降低,说明甲保温杯内水的温度和室温相同,为.5 .小明同学想:物体从斜面的同一高度释放后滚动的快慢一样吗?他猜想物体滚动的快慢可能与物体的质量和形状有关.小明选择下列物品进行实验:一把米尺、一块塑料板、一个小球,同样规格的一只装满水的瓶子和一只空瓶子,如图所示.实验步骤如下:①用塑料板搭成一个倾斜角度较小的斜面.②将米尺横放在这块塑料板上,并握往它.③将小球、装满水的瓶子和空瓶子放在斜面上.④移走米尺,同时释放三个物体并现察它们滚动的快慢.请回答下列问题:( 1 )选取小球时应该注意的问题是.( 2 )下面关于移走米尺的两种方案,你认为较为合理的是(选填“A”或“B”).A.沿箭头方向,快速将米尺移走 B.沿箭头方向,快速将米尺移走( 3 )在步骤④中,要判定物体滚动的快慢与物体的形状是否有关,你的观察对象和方法是:.【答案】 (1)小球与某一个瓶子的质量相同(2)A(3)观察小球和同质量的瓶子,看谁先到达底部【解析】 (1)由题知,物体滚动的快慢可能与物体的质量和形状有关,选取小球与瓶子做实验时,小球和瓶子的形状不同,是探究物体滚动的快慢与物体形状的关系,所以,选取小球时,应控制小球与某一个瓶子的质量相同;故答案为:小球与某一个瓶子的质量相同.(2)若沿箭头方向,快速将米尺移走,小球、装满水的瓶子和空瓶子开始运动的时间不同,会导致测量的结果误差太大;若沿箭头方向,快速将米尺移走,小球、装满水的瓶子和空瓶子开始运动的时间基本相同,可以减小误差,故应选A;故答案为:A.(3)在步骤④中,要判定物体滚动的快慢与物体的形状是否有关,可以观察小球和同质量的瓶子,看谁先到达底部,先到达底部的速度大,滚动块,后到达底部的速度小,滚动慢.故答案为:观察小球和同质量的瓶子,看谁先到达底部.6 .为了比较活性炭和石英砂对泥水的过滤效果,小东选用的实验器材有:两个相同的下端带有漏水小孔的透明圆柱形容器甲和乙,活性炭、锰砂、石英砂、鹅卵石四种过滤材料.在甲容器里依次装入活性炭、石英砂、锰砂、鹅卵石四种过滤材料,每种材料的厚度均为,如图甲所示.在乙容器里依次装入石英砂、锰砂、鹅卵石三种过滤材料,每种材料的厚度均为,如图乙所示.把摇晃均匀的一瓶泥水分成相等的两份,分别缓慢全部倒入甲、乙两容器中,发现经甲容器过滤后的泥水比经乙容器过滤后的泥水透明程度高.于是小东得出了结论:活性炭对泥水的过滤效果比石英砂对泥水的过滤效果好.( 1 )请写出小东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 )请你针对小东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写出改正的步骤:.【答案】 (1)甲容器中活性炭上面的过滤材料与乙容器中石英砂上面的过滤材料不同(2)将甲乙两容器清空后,在甲容器中依次放入活性炭、锰砂、鹅卵石,材料厚度均为,在乙容器中依次装入石英砂、锰砂、鹅卵石,材料厚度均为.【解析】 (1)小东实验过程控制的材料不同,即甲容器中活性炭上面的过滤材料与乙容器中石英砂上面的过滤材料不同.故答案为:甲容器中活性炭上面的过滤材料与乙容器中石英砂上面的过滤材料不同.(2)改正的步骤:将甲乙两容器清空后,在甲容器中依次放入活性炭、锰砂、鹅卵石,材料厚度均为,在乙容器中依次装入石英砂、锰砂、鹅卵石,材料厚度均为.故答案为:见解析.7 .各种形式的能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请你仿照图中给出的两个示例,写出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光能转化为内能的实例.【答案】电风扇在工作过程中消耗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干电池使用过程中消耗化学能,得到电能;太阳能热水器工作过程中将光能转化为内能.【解析】自然界中的各种现象都有联系,其联系的实质都是各种能量之间的相互转换.现实生活的各种设备在工作过程中,必然伴随着能量转换.故答案为:电风扇在工作过程中消耗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干电池使用过程中消耗化学能,得到电能;太阳能热水器工作过程中将光能转化为内能.8 .我们生活在电磁波的海洋中,生活中有很多的设备都是利用电磁波来通信的,例如手机之间的通信.当需要防止(或屏蔽)电磁波干扰时,通常用金属壳将电磁波与需加以屏蔽的区域隔开,避免电磁波进入,这种做法就是电磁屏蔽.中国科技馆有一个金属小屋,侧面的大窗上镶嵌着一块电磁屏蔽玻璃,如图所示.请你用一部或两部手机检验这块电磁屏蔽玻璃是否能够屏蔽电磁波.写出实验步骤和判断方法.【答案】准备两部手机,在金属小屋中放置一部为,室外放置一部用于拨打电话,打开金属小屋电磁屏蔽玻璃,用向打电话,看是否能够接通;然后将手机放入封闭的金属小屋,安好电磁屏蔽玻璃,再用向打电话,查看是否接通.上述实验步骤分别重复三次,对实验结果进行记录并分析.如果放下电磁屏蔽玻璃时,如果无法接通而打开时可以接通,说明电磁屏蔽玻璃对电磁波具有屏蔽效果.【解析】故答案为:准备两部手机,在金属小屋中放置一部为,室外放置一部用于拨打电话,打开金属小屋电磁屏蔽玻璃,用向打电话,看是否能够接通;然后将手机放入封闭的金属小屋,安好电磁屏蔽玻璃,再用向打电话,查看是否接通.上述实验步骤分别重复三次,对实验结果进行记录并分析.如果放下电磁屏蔽玻璃时,如果无法接通而打开时可以接通,说明电磁屏蔽玻璃对电磁波具有屏蔽效果9 .如图所示,王老师在圆柱形玻璃杯内装满水,用平滑的塑料薄片紧贴水面盖住杯口,压紧后将杯子倒置,水和塑料片都不会掉下来.接着将倒置的杯子悬挂在玻璃钟罩内,封闭钟罩后用抽气机持续抽出钟罩内的空气,直至塑料片掉下.已知杯中水和塑料片总质量为,倒置后杯和水与塑料片的接触面积为.(不考虑分子间作用力)( 1 )塑料片不掉下来说明了的存在,通过计算可知,当钟罩内气压降到时,塑料片会掉下;(取)( 2 )王老师在实际操作中发现,抽气至钟罩内气压为时,玻璃杯内出现了一些小气泡,继续抽气至钟罩内气压为时,塑料片就掉下了.请你对此时塑料片掉下的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答案】 (1)大气压(2)由于空气进入玻璃杯,使杯内水对塑料片向下的压强增大,导致现在塑料片会掉下时,钟罩内气体托住塑料片向上的压强小于原来塑料片会掉下时气体对它向上的压强。
初三物理经典题型与创新题
![初三物理经典题型与创新题](https://img.taocdn.com/s3/m/a96b4460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e4.png)
初三物理经典题型与创新题题目1:下列哪种现象是电磁感应现象?A. 电灯发光B. 磁铁吸引铁钉C. 电流产生磁场D. 变化的磁场产生电流题目2:下列哪种情况下,物体的运动状态不会改变?A. 物体受到一个外力作用B. 物体受到一个垂直于运动方向的外力作用C. 物体受到一个与运动方向相同的外力作用D. 物体受到一个与运动方向相反的外力作用题目3:下列哪种情况下,物体的动能会增加?A. 物体的质量增加B. 物体的速度增加C. 物体的质量减少D. 物体的速度减少题目4:下列哪种情况下,物体的重力势能会增加?A. 物体上升到高处B. 物体下降到低处C. 物体在水平面上移动D. 物体在垂直方向上移动题目5:下列哪种情况下,物体的机械能守恒?A. 物体在水平面上移动B. 物体在垂直方向上移动C. 物体受到一个外力作用D. 物体受到一个垂直于运动方向的外力作用题目6:下列哪种情况下,物体的摩擦力会减小?A. 物体的速度增加B. 物体的质量增加C. 物体的速度减少D. 物体的质量减少题目7:下列哪种情况下,物体的惯性会减小?A. 物体的质量增加B. 物体的速度增加C. 物体的质量减少D. 物体的速度减少题目8:下列哪种情况下,物体的弹性势能会增加?A. 物体被压缩B. 物体被拉伸C. 物体在水平面上移动D. 物体在垂直方向上移动题目9:下列哪种情况下,物体的浮力会减小?A. 物体的体积增加B. 物体的质量增加C. 物体的体积减少D. 物体的质量减少题目10:下列哪种情况下,物体的重力会减小?A. 物体上升到高处B. 物体下降到低处C. 物体在水平面上移动D. 物体在垂直方向上移动题目11:下列哪种情况下,物体的动量守恒?A. 物体在水平面上移动B. 物体在垂直方向上移动C. 物体受到一个外力作用D. 物体受到一个垂直于运动方向的外力作用题目12:下列哪种情况下,物体的压强会减小?A. 物体的面积增加B. 物体的体积增加C. 物体的面积减少D. 物体的体积减少题目13:下列哪种情况下,物体的热能会增加?A. 物体吸收热量B. 物体释放热量C. 物体在水平面上移动D. 物体在垂直方向上移动题目14:下列哪种情况下,物体的内能会增加?A. 物体吸收热量B. 物体释放热量C. 物体在水平面上移动D. 物体在垂直方向上移动题目15:下列哪种情况下,物体的电势能会增加?A. 物体上升到高处B. 物体下降到低处C. 物体在水平面上移动D. 物体在垂直方向上移动题目16:下列哪种情况下,物体的电流会减小?A. 物体的电阻增加B. 物体的电阻减少C. 物体的电压增加D. 物体的电压减少题目17:下列哪种情况下,物体的热运动速度会增加?A. 物体的温度增加B. 物体的温度减少C. 物体的质量增加D. 物体的质量减少题目18:下列哪种情况下,物体的光能会增加?A. 物体吸收光能B. 物体释放光能C. 物体在水平面上移动D. 物体在垂直方向上移动题目19:下列哪种情况下,物体的化学能会增加?A. 物体发生化学反应B. 物体停止化学反应C. 物体在水平面上移动D. 物体在垂直方向上移动题目20:下列哪种情况下,物体的功会减小?A. 物体受到一个外力作用B. 物体受到一个垂直于运动方向的外力作用C. 物体受到一个与运动方向相同的外力作用D. 物体受到一个与运动方向相反的外力作用题目21:下列哪种情况下,物体的功率会减小?A. 物体的速度增加B. 物体的质量增加C. 物体的速度减少D. 物体的质量减少题目22:下列哪种情况下,物体的压强会减小?A. 物体的面积增加B. 物体的体积增加C. 物体的面积减少题目23:下列哪种情况下,物体的热能会增加?A. 物体吸收热量B. 物体释放热量C. 物体在水平面上移动D. 物体在垂直方向上移动题目24:下列哪种情况下,物体的内能会增加?A. 物体吸收热量B. 物体释放热量C. 物体在水平面上移动D. 物体在垂直方向上移动题目25:下列哪种情况下,物体的电势能会增加?A. 物体上升到高处B. 物体下降到低处C. 物体在水平面上移动D. 物体在垂直方向上移动题目26:下列哪种情况下,物体的电流会减小?A. 物体的电阻增加C. 物体的电压增加D. 物体的电压减少题目27:下列哪种情况下,物体的热运动速度会增加?A. 物体的温度增加B. 物体的温度减少C. 物体的质量增加D. 物体的质量减少题目28:下列哪种情况下,物体的光能会增加?A. 物体吸收光能B. 物体释放光能C. 物体在水平面上移动D. 物体在垂直方向上移动题目29:下列哪种情况下,物体的化学能会增加?A. 物体发生化学反应B. 物体停止化学反应C. 物体在水平面上移动D. 物体在垂直方向上移动题目30:下列哪种情况下,物体的功会减小?A. 物体受到一个外力作用B. 物体受到一个垂直于运动方向的外力作用C. 物体受到一个与运动方向相同的外力作用D. 物体受到一个与运动方向相反的外力作用题目31:下列哪种情况下,物体的功率会减小?A. 物体的速度增加B. 物体的质量增加C. 物体的速度减少D. 物体的质量减少题目32:下列哪种情况下,物体的压强会减小?A. 物体的面积增加B. 物体的体积增加C. 物体的面积减少D. 物体的体积减少题目33:下列哪种情况下,物体的热能会增加?A. 物体吸收热量B. 物体释放热量C. 物体在水平面上移动D. 物体在垂直方向上移动题目34:下列哪种情况下,物体的内能会增加?A. 物体吸收热量B. 物体释放热量C. 物体在水平面上移动D. 物体在垂直方向上移动题目35:下列哪种情况下,物体的电势能会增加?A. 物体上升到高处B. 物体下降到低处C. 物体在水平面上移动D. 物体在垂直方向上移动题目36:下列哪种情况下,物体的电流会减小?A. 物体的电阻增加B. 物体的电阻减少C. 物体的电压增加D. 物体的电压减少题目37:下列哪种情况下,物体的热运动速度会增加?A. 物体的温度增加B. 物体的温度减少C. 物体的质量增加D. 物体的质量减少题目38:下列哪种情况下,物体的光能会增加?A. 物体吸收光能B. 物体释放光能C. 物体在水平面上移动D. 物体在垂直方向上移动题目39:下列哪种情况下,物体的化学能会增加?A. 物体发生化学反应B. 物体停止化学反应C. 物体在水平面上移动D. 物体在垂直方向上移动题目40:下列哪种情况下,物体的功会减小?A. 物体受到一个外力作用B. 物体受到一个垂直于运动方向的外力作用C. 物体受到一个与运动方向相同的外力作用D. 物体受到一个与运动方向相反的外力作用答案:题目1:D 题目2:B 题目3:B 题目4:A 题目5:C 题目6:D 题目7:C 题目8:B 题目9:C 题目10:A 题目11:C 题目12:D 题目13:A 题目14:A 题目15:A 题目16:B 题目17:A 题目18:A 题目19:A 题目20:D 题目21:D题目22:D 题目23:A 题目24:A 题目25:A 题目26:B 题目27:A 题目28:A 题目29:A 题目30:D 题目31:D 题目32:D 题目33:A 题目34:A 题目35:A 题目36:B 题目37:A 题目38:A 题目39:A 题目40:D。
2024中考物理二轮复习热点题型归纳及训练—电功率计算问题(含解析)
![2024中考物理二轮复习热点题型归纳及训练—电功率计算问题(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afd3ac14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636287b.png)
2024中考物理二轮复习热点题型归纳及训练—电功率计算问题(含解析)1.计算公式:P=UI=W/t(适用于所有电路)由此可得电功W=UIt2.对于纯电阻电路可推导出:P=I2R=U2/R(1)串联电路中常用公式:P=I2R P1:P2:P3:…P n=R1:R2:R3:…:R n(2)并联电路中常用公式:P=U2/R P1:P2=R2:R1(3)无论用电器串联或并联,计算总功率常用公式P=P1+P2+…P n(4)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电阻的特点:电流电压电阻分配规律串联电路I=I1=I2U=U1+U2R=R1+R2分压:U1U2=R1R2并联电路I=I1+I2U=U1=U21R=1R1+1R2分流:I1I2=R2R11.(2023•福建)如图是某暖手宝的工作原理图,电源电压恒为6V,电阻R1为10Ω。
闭合开关S,电路的总电流为1A。
求:(1)通过R1的电流。
(2)电阻R2的阻值。
(3)电路消耗的总电功率。
【解答】解:(1)由电路图知,闭合开关S,两个电阻并联,根据并联电压规律知,R1和R2并联U1=U2=U=6V;R1的电流1=11=610=0.6;(2)根据并联电流特点知,R2的电流I2=I﹣I1=1A﹣0.6A=0.4A,由I=知,R2的电阻2=22=60.4=15;(3)电路消耗的总电功率P=UI=6V×1A=6W。
2.(2023•江西)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定不变,灯L1标有“3V,3W”字样,灯L2标有“3V,6W”字样,闭合开关S,两灯均正常发光。
求:(1)灯L1的电阻;(2)电流表的示数;(3)电路消耗的总功率。
【解答】解:由图可知,两灯并联,电流表测量干路电流,两灯此时都正常发光。
(1)由=2可得,灯L1的电阻:1=1额21=(3p23=3;(2)已知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由P=UI可得,干路电流为:I=I1+I2=11+22=33+63=1A+2A=3A,即电流表的示数为3A;(3)电路消耗的总功率:P=P1+P2=3W+6W=9W。
中考创新物理题库及答案
![中考创新物理题库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50c2f4a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81.png)
中考创新物理题库及答案中考物理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1.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A. 3×10^5 km/sB. 3×10^8 m/sC. 3×10^6 km/sD. 3×10^7 m/s答案:B2.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10N的拉力作用,摩擦力为5N,物体受到的合力为()。
A. 5NB. 10NC. 15ND. 20N答案:B3. 以下哪种情况会导致物体的内能增加()。
A. 物体吸收热量B. 物体对外做功C. 物体质量减小D. 物体温度降低答案:A二、填空题4. 根据欧姆定律,电阻R、电压U和电流I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 R = \frac{U}{I} \]。
5.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下落,如果忽略空气阻力,其下落过程中受到的力主要是________。
答案:重力三、简答题6. 请简述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
答案:牛顿第二定律指出,物体受到的合外力等于物体质量与加速度的乘积,即\[ F = ma \]。
四、计算题7. 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在水平面上以3m/s^2的加速度加速运动,求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解: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F = ma \],其中m为物体质量,a为加速度。
将已知数值代入公式,得\[ F = 2 \times 3 = 6N \]。
答案: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为6N。
8. 一个电阻为10Ω的电阻器通过5A的电流,求其两端的电压。
解:根据欧姆定律,\[ U = IR \],其中I为电流,R为电阻。
将已知数值代入公式,得\[ U = 5 \times 10 = 50V \]。
答案:电阻器两端的电压为50V。
五、实验题9. 描述如何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的重力。
答案:首先,确保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指向零刻度。
然后,将物体悬挂在弹簧测力计的钩子上,确保物体垂直悬挂,不施加任何其他力。
读取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即为物体的重力。
六、论述题10. 论述能量守恒定律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备战中考物理凸透镜的综合热点考点难点附答案解析
![备战中考物理凸透镜的综合热点考点难点附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1ef0ae5f5ef7ba0d4b733b16.png)
一、初中物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烛焰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30cmB.换成焦距为 10cm 的凸透镜,在蜡烛和光屏不动的情况下,凸透镜从紧靠蜡烛向光屏移动,在光屏上可以得到两次清晰倒立的像C.在凸透镜左侧放一凹透镜,将光屏向右移动还能接收到清晰的像D.凸透镜与蜡烛不动,去掉光屏,人眼在 100cm 处能看到蜡烛的像【答案】BCD【解析】【分析】【详解】A.由图可知,此时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等于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在光屏上恰能成清晰的像,则此时物距等于像距等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则f u v===230cm则焦距为15cm,故A项错误;B.换成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在蜡烛和光屏不动的情况下,凸透镜从紧靠蜡烛向光屏移动,当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在10cm~20cm之间时,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在50cm~40cm,移动凸透镜在适当位置能成清晰的像,由光路可逆原理可知,光屏距离凸透镜10cm~20cm 之间时,可以再次成清晰的像,故B项正确;C.在凸透镜左侧放一凹透镜,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所以将光屏向右移动还能接收到清晰的像,故C项正确;D.凸透镜与蜡烛不动,去掉光屏,光依然沿原来的方向传播进,人眼在 100cm 处能看到蜡烛的像,故D项正确。
故选BCD。
2.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20cm处,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观察到缩小的像.接着又把点燃的蜡烛置于原来的光屏处,则所成像的性质是A.倒立等大的实像B.正立放大的虚像C.倒立放大的实像D.倒立缩小的实像【答案】C【解析】当蜡烛放在凸透镜前20cm处时,光屏上成缩小的像,所以u>2f,此时f<v<2f;若把蜡烛放在光屏的位置,则f<u<2f,所以会成放大、倒立的实像.故选C.【点睛】本题是关于凸透镜成像的题目,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掌握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的条件是:物距大于两倍焦距,像在一倍到两倍焦距之间;若把蜡烛放在光屏的位置,物距就在一倍到两倍焦距之间,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来分析解答.3.图a是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刻度尺的一部分,甲、乙、丙、丁是通过凸透镜所看到的刻度尺的像。
初中物理中考创新题(压轴题)(答案)
![初中物理中考创新题(压轴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a08f852cf84b9d528ea7a2c.png)
1.(大连)某工厂产品计数装置的示意图如图甲所示.P为激光源,R1为光敏电阻(有光照射时,阻值变小),a、b两端接“示波器”(示波器对电路无影响),定值电阻R2为400Ω,电源电压为6V.水平传送带匀速运动,每当传送带上的产品通过激光束时,激光束会被产品挡住,示波器荧光屏上显示的R1两端电压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试求:(1)激光照射R1时,R1的阻值是多少?(2)激光被产品挡住时,R1、R2消耗的总功率是多少?(3)从0时开始计时,经过1min,传送带上通过计数装置的产品是多少个?2.(绍兴)小型风力发电机发出的电能首先经过蓄电池贮存起来,然后再由蓄电池向用电器供电.如图是某小型风力发电机的输出功率与风速的关系图.(1)在风速为______米/秒时达到最大输出功率;(2)该风力发电机的输出功率与风速之间的关系是______;(3)该风力发电机固定在水平地面上时,整个装置与地面接触的面积是1米2,总质量为60千克.计算该装置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多大?(取g=10N/kg)(4)若该风力发电机按输出功率为500瓦发电,平均每天工作8小时,计算一年(365天)发电量是多少?3.(威海)图是某车站厕所的自动冲水装置,圆柱体浮筒A的底面积为400cm2,高为0.2m,盖片B的面积为60cm2(盖片B的质量,厚度不计).连接AB是长为0.3m,体积和质量都不计的硬杆.当流进水箱的水刚好浸没浮筒A时,盖片B被撇开,水通过排水管流出冲洗厕所.(已知水的密度为1×103kg/m3,g=10N/kg)请解答下列问题:(1)当水箱的水刚好浸没浮筒A时,水对盖片B的压力是多少?(2)浮筒A的重力是多少?(3)水箱中水多深时盖片B又自动关上?4.电梯为居民出入带来很大的便利,出于安全考虑,电梯都设置超载自动报警系统,其工作原理如图甲所示.已知控制电路的电源电压U=6伏,保护电阻R1=100欧,压敏电阻R2的阻值随压力F大小变化如图乙所示,电梯底架自重和电磁铁线圈的阻值都忽略不计.(1)当压敏电阻R2受到的压力F增大时,其阻值减小,控制电路中的电流增大,从而使电磁铁的磁性增强.电梯超载时,衔铁被电磁铁吸住,触点K与触点______接触,电铃发出警报声.(2)若电梯在20秒内将一位重600牛的乘客匀速提升15米,求电梯对乘客做功的功率.(3)当电磁铁线圈电流达到20毫安时,衔铁刚好被吸住.若该电梯厢内站立总质量为1000千克的乘客时,试通过计算说明电梯是否超载.(g取10牛/千克)5.硫化镉(CdS )是一种光敏材料,其电阻值R 随光照强度E (E 越大表示光照越强,其国际单位为cd )的变化如图2所示.某展览厅(如图1所示)为保护展品.采用这种材料设置了调光天窗.当外界光照较强时,启动电动卷帘适时调整进光量;当外界光照较弱时,自动启动节能灯给予补光.调光天窗的电路原理如图3所示,R 0为定值电阻,R 为CdS 电阻,P 为电磁铁,其线圈电阻R P 为10Ω,当电流达到0.06A 时能吸合衔铁.已知电源电压U 1=12V ,U 2=220V ,则:(1)图2中R 随光照强度E 变大而 (选填“增大”或“减小”).(2)图3中的L 代表的是并联安装在展厅内的10盏“220V 10W ”节能灯,这些节能灯同时正常工作4小时,共消耗电能 kW •h .(3)若要缩短节能灯点亮的时间,可换用阻值较 (选填“大”或“小”)的R 0.(4)当外界光照强度达到1cd 时,电动卷帘便开始工作,求R 0的阻值.3.某同学为学校草坪设计了一个自动注水喷淋系统,其电路设计如图甲。
初中创新物理试题及答案
![初中创新物理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878ddba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96.png)
初中创新物理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哪种物质的密度最大?A. 空气B. 水C. 铁D. 木头答案:C2.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多少?A. 300,000 km/sB. 299,792 km/sC. 299,792 m/sD. 300,000 m/s答案:B3.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一个水平方向的力,使其做匀速直线运动,这个力所做的功是多少?A. 0B. 无限大C. 有限值D. 无法确定答案:A4. 下列哪种情况会导致物体内能增加?A. 物体吸收热量B. 物体对外做功C. 物体质量增加D. 物体温度降低答案:A5.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不计空气阻力,其下落过程中重力势能如何变化?A. 保持不变B. 转化为动能C. 转化为内能D. 转化为弹性势能答案:B6. 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A. 电流大小B. 导体电阻C. 通电时间D. 以上都是答案:D7. 以下哪种物质是绝缘体?A. 铜B. 橡胶C. 盐水D. 铁答案:B8. 一个物体的机械能守恒的条件是什么?A. 只有重力做功B. 只有弹力做功C. 只有摩擦力做功D. 只有重力和弹力做功答案:D9. 以下哪种情况会导致物体的内能减小?A. 物体吸收热量B. 物体对外做功C. 物体温度升高D. 物体对外放热答案:D10.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一个向上的力,使其做匀速直线运动,这个力所做的功是多少?A. 0B. 无限大C. 有限值D. 无法确定答案:C二、多选题(每题4分,共20分)11.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物体的浮力?A. 物体的体积B. 物体的质量C. 物体的密度答案:A D12. 以下哪些现象属于光的折射?A. 彩虹B. 影子C. 海市蜃楼D. 日食答案:A C13.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电流的大小?A. 电压B. 电阻C. 导体的长度D. 导体的横截面积答案:A B14. 以下哪些现象属于能量的转化?A. 摩擦生热B. 电灯发光C. 电池充电D. 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答案:A B D15.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物体的重力势能?A. 物体的质量B. 物体的高度D. 物体的密度答案:A B三、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6. 物体的动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其公式为:动能 = ______ × ______²。
初升高必备中考前沿物理答案
![初升高必备中考前沿物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4a06334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86.png)
初升高必备中考前沿物理答案中考物理是初升高阶段的重要科目之一,它不仅考察学生对物理基础知识的掌握,还考察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下是一份中考前沿物理试题的答案,供同学们参考。
一、选择题1.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 m/s。
(√)2.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3. 一个物体的动能与其质量成正比,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
(√)4. 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平方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正比,与通电时间成正比。
(√)5. 物体的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二、填空题1. 欧姆定律的公式是:\( V = IR \),其中V代表电压,I代表电流,R代表电阻。
2. 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是:\( F = ma \),其中F代表作用力,m代表物体的质量,a代表加速度。
3.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消失,也不会凭空产生,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4. 物体的浮沉条件是:当物体受到的浮力大于其重力时,物体会上浮;当浮力小于重力时,物体会下沉;当浮力等于重力时,物体处于漂浮或悬浮状态。
5. 热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燃料燃烧产生高温高压气体,推动活塞做功,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三、简答题1. 简述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答: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指出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 什么是电流的热效应?请举例说明。
答:电流的热效应是指电流通过导体时,导体发热的现象。
例如,电热水壶就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将电能转化为热能,加热水。
3. 简述物体的惯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答:物体的惯性是指物体保持其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
在生活中,惯性的应用非常广泛,如汽车的安全带、飞机的起落架等,都是利用了物体的惯性原理。
四、计算题1. 已知一个电阻为10Ω的电阻器,通过它的电流为2A,求通过该电阻器的电压。
答:根据欧姆定律,电压V = 电流I × 电阻R,所以V = 2A × 10Ω = 20V。
中考物理总复习《物理学方法及创新》专项测试卷(带有答案)
![中考物理总复习《物理学方法及创新》专项测试卷(带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6a118bd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0b.png)
中考物理总复习《物理学方法及创新》专项测试卷(带有答案) 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运用科学方法的实例中,属于“换元法(替代法)”的是()A.在瓶塞上插入细玻璃管来显示瓶子微小形变B.将电流比作水流来研究C.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来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D.研究电路时引入总电阻概念2.2021年12月9日15∶40“天宫课堂”开讲。
下图为王亚平往水球中注入一个气泡,叶光富在水球中形成一正一反两个像,小明看了之后认为,这可能是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和从水中射入空气中,光的折射角度不一样造成的。
从科学探究的角度上讲,“小明的认为”属于()A.提出问题B.猜想和假设C.分析论证D.合作与交流3.2023年9月23日,杭州第19届亚运会正式开幕。
下列各种比赛用球的直径最接近6cm的是A.排球B.足球C.网球D.篮球4.下列做法中,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A.雷雨天站在大树下避雨B.用手指触碰插座的插孔C.用湿毛巾擦发光的灯泡D.将冰箱的金属外壳接地5.小明在五一假期到抚顺月牙岛公园游玩,他对身边的物理量的估测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清晨室外的气温约为26℃B.他身上背包的质量约为50kgC.他行走时每一步的距离约为60cmD.他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500Pa6.如图所示是探究焦耳定律的实验装置,除了灯丝电阻R甲>R乙外,其余条件均相同。
开关闭合,电路接通一段时间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通过温度计示数的变化判断电流产生热量的多少,这种方法是控制变量法B.因为乙瓶电阻丝的电阻小,流过的电流大,所以乙瓶的温度计示数变化快C.两瓶中都装煤油,因为煤油的比热容大,实验现象明显D.甲瓶中电阻丝产生的热量多,甲瓶的温度计示数变化大7.在研究单摆摆动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时,需要测量单摆摆动一次所需的时间,下图中表示单摆摆动一次的是()A.B.C.D.8.为避免引发安全事故,运输汽油的油罐车尾部需要挂一条拖在地上的链子。
初中物理热点测试题答案
![初中物理热点测试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faa9196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ae.png)
初中物理热点测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 关于光的折射现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光从空气进入水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B. 光从水中进入空气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C. 光从空气进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D. 光的折射与介质的密度无关。
答案:C2.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以下描述正确的是:A. 物体的速度不变,加速度不为零。
B. 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都为零。
C. 物体的速度不变,加速度为零。
D. 物体的速度方向不变,但大小会变化。
答案:C3. 电流通过导体时会产生磁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电流越大,产生的磁场越弱。
B. 电流的方向改变,产生的磁场方向不变。
C. 电流通过直线导体时,周围的磁场是环形的。
D. 电流通过导体时,不会产生磁场。
答案:C4. 以下关于浮力的描述,正确的是:A. 浮力是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
B. 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重量无关。
C. 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量。
D. 浮力只存在于液体中,不存在于气体中。
答案:C5. 声音的三要素是:A. 音调、响度和音色。
B. 音调、音量和节奏。
C. 音调、响度和共振。
D. 音量、音色和节奏。
答案:A二、填空题1. 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________,这种现象称为光的________。
答案:改变;折射2.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其受到的水平力是________的。
答案:平衡3. 电流的磁效应表明,电流通过导体时,导体周围会产生________。
答案:磁场4. 阿基米德原理指出,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________。
答案:重量5. 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_所产生的,需要介质来传播。
答案:振动三、计算题1. 一个质量为0.5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多少牛顿?解:物体受到的重力G = mg = 0.5kg × 9.8N/kg = 4.9N。
答案:4.9N。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部分 全国创新 推荐题型
题型一 设计性实验
1. (1)白纸、刻度尺、三块厚薄不同但口径相同的玻璃凸透镜
(2)①将最厚的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放一张白纸,调整凸透镜到白纸的距离,直到纸上出现最小最亮的光斑;②用刻度尺测量这个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即为该透镜的焦距f 甲;③重复上述实验,分别测出另外两块凸透镜的焦距f 乙和f 丙
(3)比较f 甲、f 乙和f 丙的大小,焦距最小的凸透镜,会聚能力最强(开放性试题,答案合理即可)
2. 所选器材:烧杯、浓盐水、细线
操作方法:用细线拴住两块“玻璃”,分别将其缓慢放入盛有适量盐水的烧杯中 现象:一块漂浮,一块下沉
结论:下沉的玻璃是普通玻璃
3. (1)停表、刻度尺
(2)①在校门口前的街道边标识A 、B 两点,用刻度尺测出两点之间的路程s ;②让一名同学站在A 点,另一名同学站在B 点;③汽车车头行驶至A 点时,A 点处的同学举手示意,同时B 点处的同学用停表开始计时;汽车车头行驶至B 点时,B 点处的同学停止计时,记录汽车
从A 点到B 点行驶的时间t ;④算出汽车的平均速度v =s t
(3)若v >30 km/h 则超速,若v ≤30 km/h 则不超速
4. (1)两个相同的杯子、天平、热水、冷水、冰柜、钟表
(2)在两个相同的杯子中,分别装入适量的等质量的冷水和热水;将两杯水同时放入同一冰柜中进行冷冻,每隔适当时间,观察水的状态变化情况
(3)若热水先结冰,则传说中的说法是真的;若冷水先结冰或同时结冰,则传说中的说法是假的
5. (1)用台秤测出自身的质量m (3)用秒表测量出上楼所用的总时间t (4)mgh t
6. 将塑料球竖直向下逐渐压入水中,塑料球对手有竖直向上的力(或将塑料球压到盆底,立即松手,塑料球竖直上浮)
7. 几何中心 (1)①用细棉线系住小孔将不规则的薄木板悬挂起来,当木板静止时,用笔和刻度尺在木板上画出重力的作用线AB ;②利用同样的方法再画出另一重力作用线CD
(2)A B 、CD 的交点 (3)③
题型二 多项选择题
1. BC 【解析】由电路图可知,滑动变阻器与灯泡L 串联,电压表测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向左移动时,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大,
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大,由I =U R
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小,即电流表的示数变小,A 错误;由U =IR 可知,灯泡两端的电压变小,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变大,即电压表的示数变大,B 正确;电源电压不变,由P =UI 可知,电路的总功率变小,C 正确;电路中的电流变小,灯泡变暗,D 错误。
故选BC 。
2. CD 【解析】由图甲知,电阻R 0与R x 串联,A 错误;电表与R 0与R x 串联,故圆圈处的电表应为电流表,B 错误;由题图乙知,运动员起跑时,用力踩踏板,压敏电阻阻值变小,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小,因电源电压恒定,故电路中电流变大,R 0两端的电压变大,C 正确;运动员没有踩踏板时,压敏电阻阻值最大,电路中的总电阻最大,则电路中的电流最小,电路消耗的总功率最小,D 正确。
故选CD 。
3. BD 【解析】由电路图可知,R 0与R 串联,电压表测R 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因光敏电阻的阻值随光照强度的减弱而增大,所以,当烟雾浓度增大时,光照变小,
感光电阻R 阻值变大,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大,由I =U R
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小,即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由串联分压规律可知R 两端的电压变大,即电压表的示数变大,故A 错误,B 正确;电压表的示数变大,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电压表与电流表的示数之比变大,故C 错误、D 正确。
故选BD 。
4. BC 【解析】卫星在太空中运动,声波在真空中不能传播,A 错误;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卫星通过电磁波与地面联系,B 正确;卫星在地球同步轨道上运动,相对于地球位置不变,相对地面是静止的,C 正确;卫星运行时重力势能和动能相互转化,机械能守恒,D 错误.故选BC.
5. CD 【解析】由图可知,物体重力被4段绳子承担,所以拉力移动的距离是物体上升高度的4倍,s =4h =4×0.2 m =0.8 m ,A 错误;同一段绳子每个地方的拉力相等,所以绳子对
地面的拉力为F =14G =14
×6 N =1.5 N ,B 错误;对物体做的功为W 有=Fs =1.5 N ×0.8 m =1.2 J ,C 正确;横梁受到6段绳子的拉力,所以横梁受到的拉力为F 拉=6F =6×1.5 N =9 N ,D 正确。
故选CD 。
6. AD 【解析】放入木块前,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F =G =mg ,压强为p =F S 1=mg S 1
,A 正确;放入木块后,水面的高度为h =V S =m
ρ水S 1-S 2=m ()S 1-S 2ρ水
,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 ′=ρ水gh =ρ水g ·m (S 1-S 2)ρ水=mg S 1-S 2,B 错误;木块排开水的体积为V 排=S 2h =mS 2(S 1-S 2)ρ水
,
压力刚好为0时,木块漂浮,木块的重力为G木=F浮=ρ水gV排=ρ水g·mS2
(S1-S2)ρ水=
S2 S1-S2
mg,C错误、D正确.故选AD.
7. ABD【解析】因为A球漂浮、B球下沉,所以ρA<ρ水、ρB>ρ水,因此ρA<ρB,A正确;A球漂浮、B球下沉,所以F A=G A、F B<G B,A、B两个小球的质量相等,即G A=G B,故F A>F B,B正确;A球受到的浮力大,排开的水多,所以放入A球后的水深,故放入A球后比放入B 球后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大,C错误;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等于容器的重力、水的重力、小球的重力的和,由题知分别放入A、B球后,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相等,且受力面积不变,根据p
=F
S可知,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相等,D正确.故选ABD.
题型三 短文阅读题
1. (1)运动 (2)凸透 (3)无人驾驶汽车突然刹车时,乘客的下半身受到阻力的作用停止运动,而乘客的上半身由于惯性继续保持向前的运动状态,所以会向前倾倒
【解析】(1)以行驶中的无人驾驶出租车为参照物,路边的树木相对于出租车位置发生变化,所以路边的树木是运动的;(2)车顶上摄像头的镜头成像原理与照相机成像原理相同,相当于一个凸透镜;(3)无人驾驶汽车突然刹车时,乘客的下半身受到阻力的作用停止运动,而乘客的上半身由于惯性继续保持向前的运动状态,所以会向前倾倒.
2. (1)较低 电磁波(或无线电、中继卫星) (2)长 在火星上受到的阻力小(火星上滑动摩擦力小或火星上空气阻力小) (3)水的比热容大 (4)低
3. (1)1.5×107 7.2×104 (2)增大 增大 2.4696×107 (3)舰载机在较短的距离内获得较大的升力便于起飞 (4)将常规动力换成核动力
【解析】(1)P =1.5×105 kW =1.5×108 W ,v =36 km/h =10 m/s ,F =P v =1.5×108 W 10 m/s =1.5×107 N ;t =2 h =2×3600 s ,s =v t =10 m/s ×2×3 600 s =7.2×104 m ;(2)歼15正常起飞从启动到离开飞行甲板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快,所以动能增大;因为飞机离开甲板上处于上升过程,所以重力势能增大;s =105 m ,F 压=2×117 600 N ,W =F 正s =2×117 600 N ×105 m =2.469 6×107 J ;(3)(3)舰载机的升力是根据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来获得的,航母飞行甲板倾角为12°,舰载机起飞时飞行仰角约为14°,这样设计可以在相同时间内,上方空气通过的路程较长,速度较大,根据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速越大,压强越小可知,舰载机在较短的距离内获得较大的升力,从而便于舰载机起飞;(4)由题意可知,“山东舰”的燃料储备量大,且每天以20节航速航行时的消耗量非常大,不利于航母的续航,为了提高航母的续航能力能源可以改为核动力。
4. (1)液化 放热 (2)采用伞状结构(采用碳基吸收体) 污水处理(答案合理即可)
5. (1)C (2)燃料在气缸中燃烧,热量散失少,热效率高 (3)排气
【解析】(1)A 、B 、C 、D 四幅图分别是内燃机的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高压气体燃烧是发生在做功冲程,所以巨大的爆发力由C 图的做功冲程实现;(2)内燃方式相对于外燃方式而言,因为燃料在气缸中燃烧,因此热量不容易散失,热效率显著提高;(3)拔出活塞后将厚玻璃筒甩几下,可以将厚玻璃筒内的废气排出,因此和内燃机的排气冲程原理相似.
6. (1)玻璃泡中的空气 高 (2)b c 半导体
【解析】(1)伽利略的温度计测温物质是玻璃泡中的空气,玻璃管中的水柱越高,表明手掌的温度越高;(2)闭合开关,温度过高时电磁铁磁性增强会吸引衔铁下来接通电路,引发电铃报警,所以电铃应接在电路中的b 位置,热传感器应接在电路中的c 位置;金属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而增大,若接入金属导体,电路电阻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电流就会减小,不能吸引衔铁接通电路,故热传感器应使用图乙中的半导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