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各论

合集下载

中医内科学笔记

中医内科学笔记

中医内科学笔记中医内科学,是中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内部器官的疾病发生、发展、转归及其防治,包括中医基础理论、诊断、治疗、预防等多个方面。

下面是中医内科学的一些笔记。

基础理论中医内科学主要依据中医的体质论、病因病机学说、脏腑经络理论和辨证论治原则,解释疾病的起因和病理机制,并对治疗进行指导。

1. 体质论中医内科学认为,人的体质与内脏器官密切相关,因此体质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其防治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体质分类有多种,如平和型、气虚型、阳虚型、阴虚型、湿热型、痰湿型、血瘀型、气滞型等。

2. 病因病机学说中医内科学关注疾病的起因和病理机制,主要包括寒热湿燥、六淫(风、寒、暑、湿、燥、火)、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等外因和情志不畅、饮食失调、劳倦过度、房劳过频等内因。

这些因素与内脏器官的关系密切,因而是疾病发生、发展、转归的根源所在。

3. 脏腑经络理论中医内科学强调脏腑经络的重要性,认为人体内脏器官与经络密切相关,通过八经、十二经、十五经等经络与外界环境相互联系。

脏腑经络理论反映了中医内科学的组织学、生理学、病理学等基本概念。

4. 辨证论治辨证论治是中医内科学的核心之一。

辨证论治是根据所掌握的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来推断疾病的病因病机和病情,进而确定治疗方案和方法。

在具体治疗时,中医内科医生始终坚守辨证论治的原则,以针对性地应用各种治疗方法,从而取得较好的疗效。

诊断中医内科学的诊断主要包括望闻问切四种方法。

具体来说,包括:1. 望: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精神、体形、舌质、舌苔、脉象等诊断疾病的本质。

2. 闻:通过观察患者的发音、咳嗽、呼吸等来判断病程、病情和病因。

如气息粗重、鼻声粗哑等可见肺气虚,咳嗽声重、痰声低沉等可见痰湿阻肺,喘息声高、呼吸急促等可见肺热阻肺等。

3. 问:通过与患者交流,了解其病情、生活习惯、家族史、饮食状况等,进而了解病因病机,有助于确定治疗方案。

4. 切:通过望闻问的基础上,对患者的脉象进行检查,判断病情和病因。

中医内科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第九版)--各论部分笔记--lxj

中医内科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第九版)--各论部分笔记--lxj

肺系疾病肺主气、司呼吸、开窍于鼻、外合皮毛肺气上逆则病为咳嗽痨虫噬肺则为痨病痰邪阻肺、肺失宣降则为哮或为喘肺热生疮则成痈久病伤肺、肺气不能敛降则为肺胀肺叶痿而不用则为肺痿感冒感受触冒风邪、邪犯肺卫、卫表不和而导致的常见外感疾病鼻塞、流涕、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脉浮病名首见北宋《仁斋直指方-诸风》元代朱丹溪提出辛温、辛凉治法;明清感冒与伤风互称。

治则:解表达邪忌用补敛之品风寒束表证···风寒外束、卫阳被郁、腠理内闭、肺气不宣···辛温解表···荆防达表汤或荆防败毒散风热犯表证···风热犯表、热郁肌腠、卫表失和、肺失清肃···辛凉解表···银翘散、葱豉桔梗汤暑湿伤表证···暑湿伤表、表卫不和、肺气不清···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气虚感冒···素体气虚、卫表不固、风邪乘袭···益气解表···参苏饮阴虚感冒···阴亏津少、外受风热、表卫失和···滋阴解表···加减葳蕤汤咳嗽有声无痰为咳,有痰无声为嗽咳嗽的病位在肺咳嗽不只限于肺、也不离乎肺咳嗽分为外感、内伤两大类肺失宣降,肺气上逆作声,喀吐痰液素问:由皮毛先受邪气而致。

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外感咳嗽宣肺散邪为主;内伤咳嗽祛邪扶正,标本兼治。

外感咳嗽1. 风寒袭肺···风寒袭肺、肺气失宣···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拗汤合止咳散2. 风热犯肺···风热犯肺、肺失清肃···疏风清热、宣肺化痰···桑菊饮3. 风燥伤肺···风燥伤肺、肺失清润···疏风清肺、润燥止咳···桑杏汤(凉燥杏苏散)·······内伤咳嗽痰湿蕴肺···脾湿生痰、上渍于肺、壅遏肺气···燥湿化痰、理气止咳···二陈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加减痰热郁肺···痰热壅肺、肺失肃降···清热肃肺、豁痰止咳···清金化痰汤肝火犯肺····肝郁化火、上逆侮肺··清肺泄肝、顺气降火···泻白散合黛蛤散肺阴亏耗···肺阴亏虚、虚热内灼、肺失润降···滋阴润肺、止咳化痰···沙参麦冬汤哮证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脏腑功能失调至津液凝聚成痰,伏藏于肺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哮病日久,肺虚及肾,摄纳失常,每可使病情发作加重有哮鸣声,呼吸气促困难,甚则喘息不能平卧朱丹溪首创病名;明虞抟医学正传区别哮与喘发作期·寒哮···寒痰伏肺、遇感触发、痰升气阻、肺失宣畅···温肺散寒、化痰平喘···射干麻黄汤、小青龙汤发作期·热哮···痰热蕴肺、壅阻气道、肺失清肃···清热宣肺、化痰定喘···定喘汤、越婢加半夏汤加减发作期·寒包热哮证···痰热壅肺、复感风寒、客寒包火、肺失宣降···解表散寒、清化痰热···小青龙汤加石膏汤、厚朴麻黄汤加减发作期·风痰哮证···痰浊伏肺、风邪引触、肺气郁闭、升降失司···祛风涤痰、降气平喘···三子养亲汤加味发作期·虚哮证···哮病久发、痰气瘀阻、肺肾两虚、摄纳失常···补肺纳肾、降气化痰···平喘固本汤加减缓解期·肺脾气虚证···哮病日久、肺虚不能主气、脾虚健运无权、气不化津、痰饮蕴肺、肺气上逆···健脾益气、补土生金···六君子汤加减缓解期·肺肾两虚证····哮病久发、精气亏乏、肺肾摄纳失常、气不归原、津凝为痰··补肺益肾···生脉地黄汤合金水六君煎喘证以呼吸困难,甚则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为临床特征的病症实喘·风寒壅肺证···风寒上受、内舍于肺、邪实气壅、肺气不宣···宣肺散寒···麻黄汤合华盖散加减实喘·表寒肺热证···寒邪束表、热郁于肺、肺气上逆···解表清里、化痰平喘···麻杏石甘汤加减实喘·痰热郁肺证···邪热蕴肺、蒸液为痰、痰热壅滞、肺失清肃···清热化痰、宣肺平喘···桑白皮汤加减实喘·痰浊阻肺证···中阳不运、积湿生痰、痰浊壅肺、肺失肃降···祛痰降逆、宣肺平喘···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实喘·肺气郁痹证···肝气郁结、气逆犯肺、肺失宣降···开郁降气平喘···五磨饮子加减虚喘·肺气虚耗证···肺气亏虚、气失所主、或肺阴亦虚、虚火上炎、肺失清肃···补肺益气养阴···生脉散合补肺汤加减虚喘·肾虚不纳证···肺病及肾、肺肾俱虚、气失摄纳···补肾纳气···金匮肾气丸合参蛤散加减虚喘·正虚喘脱···肺气欲绝、心肾阳衰···扶阳固脱、镇摄肾气···参附汤送服黑锡丹,配合蛤蚧粉肺胀因久病肺虚,痰浊潴留,而致肺不敛降,气还肺间,肺气胀满,每因复感外邪诱使病情发作或加剧多种慢性肺系疾病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导致肺气胀满,不能敛降的一种病症,胸部膨满,憋闷如塞,喘息上气,咳嗽痰多,烦躁心悸面色晦暗内经首载病名《丹溪心法》:痰挟瘀血碍气而病;《证治汇补》分虚实。

中医内科学重点总结

中医内科学重点总结

中医内科学重点总结中医内科学是中医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人体内脏器官的疾病,以及与之相关的病理机制、诊断与治疗方法。

本文将对中医内科学的一些重点内容进行总结。

一、中医内科学概述中医内科学是中医学的主要学科之一,是通过中医经典理论,结合病人具体病情和身体状况,运用中医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来治疗内科疾病的一门学科。

二、中医内科学的基本理论1. 阴阳学说阴阳学说是中医学的核心理论之一,指的是事物存在的两个方面,即阴和阳。

在中医内科学中,内脏疾病通常与阴阳失衡有关,治疗的重点是通过调整阴阳平衡来达到治疗目的。

2. 五行学说五行学说是指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之间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在中医内科学中,内脏疾病的发生与五行学说息息相关,通过对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进行分析,可以辅助诊断和治疗疾病。

3. 脉诊脉诊是中医内科学中常用的诊断方法之一,通过触诊人体脉搏的形态、强度和节律等特征,来了解病人的病情和身体状况。

脉诊在中医内科学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4. 中医诊断标准中医内科学在诊断疾病时,主要依据中医诊断标准来判断病情。

中医诊断标准包括四诊、八纲和辨证论治等要素,通过综合分析病人的病因、病机、病变特点等方面的信息,确定病人的诊断。

三、常见内科疾病的中医治疗1. 心脑血管疾病心脑血管疾病是内科疾病中的常见病种,包括高血压、冠心病、中风等。

中医内科学中,通过调整阴阳平衡、活血化瘀等方法来治疗这些疾病。

2. 呼吸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主要包括支气管炎、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

中医内科学中,通过辨证施治、益气化痰等方法,来治疗这些疾病。

3. 消化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包括胃炎、胃溃疡、胆囊炎等。

中医内科学中,通过调整脾胃功能、利湿化瘀等方法,来治疗这些疾病。

4. 泌尿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主要包括尿路感染、尿毒症等。

中医内科学中,通过利尿通淋、清热解毒等方法,来治疗这些疾病。

五、结语中医内科学是中医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通过运用中医经典理论和诊疗方法,来治疗内科疾病。

中医内科学

中医内科学

中医内科学(一)总论1. 绪论1.1 中医内科学的定义和范围1.2 中医内科学的发展概况2.气血病机病证的基本概念2.1 气:虚证(气虚、气陷)、实证(气滞、气逆)各证型的主要脉证、治则、方药2.2 血:出血、血瘀、血虚等各证型的主要脉证、治则、方药3. 风寒燥火病机病证的基本概念3.1 风:肝阳化风、热极生风、阴虚风动等各证型的主要脉证、治则、方药3.2寒:阴寒内盛、脾肾阳虚证型的主要脉证、治则、方药3.3 燥:肺胃津伤、肝肾阴亏证型的主要脉证、治则、方药3.4 火:实火(心火炽盛、肝火亢盛)、虚火(肾虚火动、肺虚火虚)各证型的的主要脉证、治则、方药4. 湿、痰、饮病机病证的基本概念4.1 湿:寒湿困脾、湿热中阻、脾虚湿阻各证型的主要脉证、治则、方药4.2 痰:痰阻于肺、痰蒙心窍、痰蕴脾胃、痰郁于肝、痰动于肾、痰留骨节经络等各证型的主要脉证、治则、方药4.3 饮:痰饮、悬饮、溢饮、支饮各证型的主要脉证、治则、方药5. 六经与卫气营血病机病证的基本概念5.1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各证型的主要脉证、治则、方药5.2 卫分证、气分证、营分证、血分证各证型的主要脉证、治则、方药6. 脏腑病机病证的基本概念6.1 肺系病机病证概要:实证(寒邪犯肺、邪热乘肺、痰浊阻肺)、虚证(阴虚肺燥、肺气亏虚)的主要脉证、治则、方药6.2心系病机病证概要:虚证(心阳虚、心阴虚)、实证(痰火内扰、饮遏心阳、心血瘀阻)的主要脉证、治则、方药6.3脾胃系病机病证概要:虚证(脾阳虚衰、中气不足)、实证(寒湿困脾、湿热内蕴)的主要脉证、治则、方药6.4 肝胆系病机病证概要:实证(肝气郁结、肝火上炎、肝风内动、寒滞肝脉)、虚证(肝阴不足)的主要脉证、治则、方药6.5肾系病机病证概要:阳虚(肾气不固、肾不纳气、肾阳不振、肾虚水泛)、阴虚(肾阴亏虚、阴虚火旺)的主要脉证、治则、方药7. 内科治疗7.1 治疗原则:正治反治、标本缓急、扶正祛邪、脏腑补泻、三因制宜7.2 常用治法:解表法、清热法、攻下法、和解法、温里法、补益法、消导(或消散)法、理气法、理血法、固涩法、开窍法、镇痉法(二)各论1.1概念:感冒、时行感冒、虚体感冒的概念1.2病因病机1.3 类证鉴别:与温病早期相鉴别1.4辨证论治:风寒证、风热证、暑湿证以及虚体感冒(气虚感冒、阴虚感冒)等各证型的症状、治法、方药2.咳嗽2.1概念2.2病因病机2.3辨证论治:外感咳嗽(风寒袭肺、风热犯肺、风燥伤肺)和内伤咳嗽(痰湿蕴肺、痰热郁肺、肝火犯肺、肺阴亏耗)等各证型的症状、治法、方药3.肺痿3.1概念3.2病因病机3.3类证鉴别:与肺痈相鉴别辨证论治:虚热证、虚寒证等各证型的症状、治法、方药4.肺痈4.1概念4.2病因病机4.3 类证鉴别:与风温、肺痈相鉴别4.4辨证论治:初期、成痈期、溃脓期、恢复期等各期的症状、治法、方药5.哮证5.1概念5.2病因病机5.3 类证鉴别:哮证与喘证相鉴别5.4辨证论治:发作期(寒哮、热哮)、缓解期(肺虚、脾虚、肾虚)等各证型的症状、治法、方药6.喘证6.1概念:喘证、喘脱概念6.2病因病机6.3 类证鉴别:与气短相鉴别6.4辨证论治:实喘(风寒袭肺、表寒里热、痰热郁肺、痰浊阻肺、肺气郁痹)、虚喘(肺虚、肾虚)等各证型的症状、治法、方药7.肺胀7.1概念7.2病因病机;病理因素为痰浊水饮与血瘀7.3 类证鉴别:肺胀、哮证、喘证三者的异同点7.4辨证论治:痰浊壅肺、痰热郁肺、痰蒙神窍、肺肾气虚、阳虚水泛等各证型的症状、治法、方药8.1概念:痰饮、悬饮、溢饮、支饮的概念;痰、饮、水、湿的概念8.2病因病机;病理性质8.3 类证鉴别:痰、饮、水、湿相鉴别8.4辨证论治:痰饮(脾阳虚弱、饮留胃肠)、悬饮(邪犯胸胁、饮停胸胁、络气不和、阴虚内热)、溢饮、支饮(寒饮伏肺、脾肾阳虚)等各证型的症状、治法、方药9.自汗、盗汗9.1概念9.2病因病机9.3 类证鉴别:与脱汗、战汗、黄汗相鉴别9.4辨证论治:治则;肺卫不固、营卫不和、阴虚火旺、邪热郁蒸等各证型的症状、治法、方药10.血证10.1概念:鼻衄、齿衄的概念;《血证论》提出的止血四法10.2病因病机10.3辨证论治:鼻衄(热邪犯肺、胃热炽盛、肝火上炎、气血亏虚)、齿衄(胃火炽盛、阴虚火旺)、咳血(燥热伤肺、肝火犯肺、阴虚肺热)、吐血(胃热壅盛、肝火犯胃、气虚血溢)、便血(肠道湿热、脾胃虚寒;尿血:下焦热盛、肾虚火旺、脾不统血、肾气不固)、紫斑(血热妄行、阴虚火旺、气不摄血)等的各证型的症状、治法、方药11.心悸11.1概念:心悸、惊悸、怔忡的概念11.2病因病机11.3 类证鉴别:惊悸与怔忡的异同11.4辨证论治:心虚胆怯、心血不足、阴虚火旺、心阳不振、水饮凌心、瘀血阻络等各证型的症状、治法、方药12.胸痹12.1概念:胸痹、真心痛的概念12.2病因病机12.3 类证鉴别:与悬饮、胃脘痛、真心痛相鉴别12.4辨证论治:心血瘀阻、痰浊壅塞、阴寒凝滞、心肾阴虚、气阴两虚、阳气虚衰等各证型的症状、治法、方药13.不寐13.1概念13.2病因病机13.3辨证论治:实证(肝郁化火、痰热内扰)、虚证(阴虚火旺、心脾两虚、心胆气虚)等各证型的症状、治法、方药14.厥证14.1概念14.2病因病机14.3 类证鉴别:厥证、中风、痫证、暑厥、蛔厥之间的异同点14.4辨证论治:气厥(实证、虚证)、血厥(实证、虚证)、痰厥、食厥等各证型的症状、治法、方药15.郁证15.1概念:郁证、六郁的概念15.2病因病机15.3辨证论治:实证(肝气郁结、气郁化火、气滞痰郁)、虚证(忧郁伤神、心脾两虚、阴虚火旺)等各证型的症状、治法、方药16.癫狂16.1概念:癫证、狂证的概念16.2病因病机16.3 类证鉴别:癫与狂的异同点16.4辨证论治:癫(痰气郁结、心脾两虚)、狂(痰火上扰、火盛伤阴)的各证型的症状、治法、方药17.痫证17.1概念17.2病因病机17.3 类证鉴别:与中风、厥证相鉴别17.4辨证论治:风痰闭阻、痰火内盛、心肾亏虚等各证型的症状、治法、方药18.胃痛18.1概念18.2病因病机18.3 类证鉴别:与真心痛、胁痛、腹痛相鉴别18.4理解治疗胃痛的“通”法18.5辨证论治:寒邪客胃、饮食停滞、肝气犯胃、肝胃郁热、瘀血停滞、胃阴亏虚、脾胃虚寒等各证型的症状、治法、方药19.噎膈19.1概念19.2病因病机19.3 类证鉴别:与反胃相鉴别19.4辨证论治:痰气交阻、津亏热结、瘀血内结、气虚阳微等各证型的症状、治法、方药20.呕吐20.1概念20.2病因病机20.3 类证鉴别:与反胃、呃逆相鉴别20.4辨证论治:实证(外邪反胃、饮食停滞、痰饮内阻、肝气犯胃)、虚证(脾胃虚寒、胃阴不足)的各证型的症状、治法、方药21.呃逆21.1概念21.2病因病机21.3 类证鉴别:与干呕、噫气相鉴别21.4辨证论治:实证(胃中寒冷、胃火上逆、气机郁滞)、虚证(脾胃阳虚、胃阴不足)等各证型的症状、治法、方药22.泄泻22.1概念22.2病因病机22.3 类证鉴别:与痢疾相鉴别22.4辨证论治:感受外邪(寒湿、湿热)、食滞肠胃、肝气乘脾、脾胃虚弱、肾阳虚衰等各证型的症状、治法、方药23.痢疾23.1概念23.2病因病机23.3 类证鉴别:与泄泻相鉴别23.4辨证论治:湿热痢、疫毒痢、寒湿痢、阴虚痢、虚寒痢、休息痢等各证型的症状、治法、方药24.腹痛24.1概念24.2病因病机24.3 类证鉴别:与胃痛相鉴别24.4辨证论治:寒邪内阻、湿热壅滞、中虚脏寒、饮食积滞、气滞血瘀等各证型的症状、治法、方药25.便秘25.1概念:阳结、阴结、脾约的概念25.2病因病机25.3辨证论治:热秘、气秘、虚秘(气虚、血虚)、冷秘等各证型的症状、治法、方药26.胁痛26.1概念26.2病因病机26.3辨证论治:肝气郁结、瘀血停着、肝胆湿热、肝阴不足等各证型的症状、治法、方药27.黄疸27.1概念:黄疸、阳黄、阴黄、急黄的概念27.2病因病机27.3 类证鉴别:与萎黄相鉴别27.4辨证论治:阳黄(热重于湿、湿重于热)、急黄、阴黄等各证型的症状、治法、方药28.积聚28.1概念:积聚、积、聚的概念28.2病因病机28.3 类证鉴别:与痞满相鉴别28.4辨证论治:聚证(肝气郁滞、食滞痰阻)、积证(气滞血阻、瘀血内结、正虚瘀结)等各证型的症状、治法、方药29.鼓胀29.1概念29.2病因病机29.3 类证鉴别:与水肿相鉴别29.4辨证论治:气滞湿阻、寒湿困脾、湿热蕴结、肝脾血瘀、脾肾阳虚、肝肾阴虚等各证型的症状、治法、方药30.头痛30.1概念30.2病因病机30.3辨证论治:外感(风寒头痛、风热头痛、风湿头痛)、内伤(肝阳头痛、肾虚头痛、血虚头痛、痰浊头痛、瘀血头痛)的各证型的症状、治法、方药31.眩晕31.1概念31.2病因病机31.3 类证鉴别:与头痛相鉴别31.4辨证论治:肝阳上亢、气血亏虚、肾精不足、痰浊中阻等各证型的症状、治法、方药32.中风32.1概念32.2病因病机32.3 类证鉴别:与痫证、厥证相鉴别32.4辨证论治:中经络(络脉空虚、风邪入中;肝肾阴虚、风阳上扰)、中脏腑(闭证:阳闭、阴闭;脱证;后遗证:半身不遂、语言不利、口眼歪斜)等各证型的症状、治法、方药33.痉证33.1概念33.2病因病机33.3 类证鉴别:与中风、痫证相鉴别33.4辨证论治:邪壅经络、热甚发痉、阴血亏虚等各证型的症状、治法、方药34.瘿病34.1概念34.2病因病机34.3 类证鉴别:与瘰疬相鉴别34.4辨证论治:气郁痰阻、痰结血瘀、肝火旺盛、心肝阴虚等各证型的症状、治法、方药35.水肿35.1概念:水肿、阴水、阳水的概念35.2病因病机35.3 类证鉴别:与鼓胀相鉴别35.4 本病的辨证特点35.5辨证论治:阳水(风水泛滥、湿毒侵淫、水湿浸渍、湿热壅盛)、阴水(脾阳虚衰、肾气衰微)等各证型的症状、治法、方药36.淋证36.1概念36.2病因病机36.3 类证鉴别:与癃闭相鉴别36.4本病的总治则36.5辨证论治:热淋、石淋、气淋、血淋、膏淋、劳淋等各证型的症状、治法、方药37.癃闭37.1概念:癃闭、癃、闭的概念37.2病因病机37.3 类证鉴别:与淋证相鉴别37.4 本病的总治则37.5 辨证论治:膀胱湿热、肺热壅盛、肝郁气滞、尿路阻塞、中气不足、肾阳衰惫等各证型的症状、治法、方药38.腰痛38.1概念38.2病因病机38.3辨证论治:寒湿腰痛、湿热腰痛、瘀血腰痛、肾虚腰痛等各证型的症状、治法、方药。

中医内科学教学大纲

中医内科学教学大纲

《中医内科学》教学大纲(供五年制中医专业骨伤方向使用)前言中医内科学是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运用辨证论治的原则,系统地阐述和处理内科病证的一门学科。

是高等中医药院校的主干课程之一。

中医内科学是临床课之首,是中医基础理论课程与临床各学科课程的桥梁,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历来为人们所重视。

基础理论知识只有经过内科学的进一步讲授和临床实习,才能达到深入理解和掌握,临床各学科则必须以内科学作基础,才能更好地熟悉本学科的特点和技能,这就是内科学重要性之所在。

本教学大纲的内容分总论和各论两部分。

总论部分列有三个内容,第一为中医内科学发展简史;第二为中医内科学基础,包括病因学、病机学、分类学、治疗学的知识;第三为中医内科临证方法和病历书写,各论列50个病证,分设概述、病因病机、诊断、鉴别诊断、辨证论治、转归预后、预防与调摄,后附文献摘要、现代文献索引等。

学时分配:课堂教学144学时。

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按照本大纲的教学要求,突出重点,合理分配学时,可适当配合多媒体课件及声像材料,为学生的临床实习做好准备。

总论[目的要求]1.掌握中医内科临证方法中医内科病历书写的格式及内容。

2.掌握中医内科病历书写的格式及内容。

3.熟悉中医内科学病因学、病机学、分类学及治疗学的特点。

4.了解中医内科学的定义,明确中医内科学的的任务及中医内科学的特点。

5.了解中医内科学的发展简史。

[教学内容]1.讲述中医内科学的定义、任务、特点。

2.简介中医内科学的发展简史。

3.讲解与分析病因学的特点。

4.讲解与分析病机学的特点。

(1)脏腑病机、病证的概念及特点。

(2)气血病机、病证的概念及特点。

(3)风火湿痰病机、病证的概念及特点。

(4)六经病机、病证的概念及特点。

(5)卫气营血病机、病证概念的及特点。

(6)三焦病机、病证的概念及特点。

5.分析与讲解分类学与治疗学的特点。

6.分析与讲解中医内科临证方法特点。

7.重点讲解中医内科病历书写格式及内容。

中医内科学-精校整理版

中医内科学-精校整理版
《血证论•吐血》唯以止血为第一要法;血止之后,其离经而未吐出者,是为瘀血。。。。。。故以 消瘀为第二法,止吐消瘀之后,又恐血再潮动,则需用药安之,故以宁血为第三法。。。。。。去血既 多,阴无有不虚者矣,故有以补虚为收功之法。四者乃通治血证之大纲,唐氏提出:止血、去瘀、宁 血、补虚等治血四法。
治疗原则:血证多以治火治气治血为基本原则
治疗原则:温阳化饮。《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之宗

分证论治: °
饮留胃肠者为痰饮,饮留胸胁者为悬饮,饮停胸肺者为支饮,饮溢四肢者为溢饮
痰饮治法:和中蠲饮2、饮邪化热
1、饮停于胃方药:小半夏加茯苓汤治法:清热逐饮
方药:甘遂半夏汤
3、饮留于肠
治法:攻逐水饮
方药:己椒芾黄丸。防己
脱汗:见于危重病人,全身大汗淋漓或汗出油,并伴亡阴亡阳等危重症;
黄汗:汗出如柏汁,
染衣着色。
分证论治:
自汗:
4、热郁于内
脱汗
1营卫不和
治法:清泻里热
治法
益气回阳固脱
治法:调和营卫
方药:竹叶石膏汤
方药
参附汤
方药:桂枝汤
盗汗
战汗
2、肺气虚衰
1、心血不足
治法
扶正祛邪,针对原发
治法:益气固表
治法:补血养心
病治疗
的一类病症。又名癫痫或羊痫风。
病机关键:气机逆乱,元神受损
治疗原则:临床表现复杂,治疗方面宜分标本虚实,轻重缓急。
病因病机:病理因素主要为“痰”与“火”。
病机关键:肺失宣降,肺气上逆。
辨外感与内伤:外感咳嗽,多是新病,常突然发生,病程短,初起多兼有寒热、头痛、鼻塞 等肺卫症状,属于邪

中医内科学考点精华总结

中医内科学考点精华总结

中医内科学考点精华总结
中医内科学是中医学的重要分支之一,涉及到中医治疗内科疾病的理论和实践。

以下是中医内科学的考点精华总结:
1. 基本理论:中医内科学的基本理论包括阴阳学说、五行学说、气血津液理论等。

阴阳学说指出了阴阳的相互关系,而五行学说则强调了五种基本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气血津液理论则涉及到体内液体和气的运行与调节。

2. 疾病分类:中医内科学将疾病分为内伤、外感和杂病三类。

内伤是由于内部
因素引起的疾病,外感是由于外界因素引起的疾病,而杂病则是其他不易归类的疾病。

3. 诊断方法:中医内科学主要依赖望、闻、问、切四诊进行诊断。

望诊是通过
观察患者的外表和精神状态来获取信息,闻诊是通过闻患者的气息、呼吸和声音来获取信息,问诊则是询问患者的症状和病史,切诊则是通过触摸患者的脉搏来获取信息。

4. 防治原则:中医内科学的治疗原则包括扶正祛邪、辨证施治、因势利导等。

扶正祛邪指的是通过调整人体内部环境来抵抗病毒和恢复健康,辨证施治则是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来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因势利导则是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治疗进展来调整治疗方案。

5. 常见病症:中医内科学常见的病症包括感冒、咳嗽、胃痛、高血压、糖尿病等。

针对这些病症,中医内科学提供了丰富的治疗方法,包括中药治疗、针灸、推拿等。

总的来说,中医内科学涉及到中医理论、诊断方法、治疗原则等方面的知识。

熟练掌握这些知识对于中医内科学的学习和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考研中医综合大纲详解:中医内科学

考研中医综合大纲详解:中医内科学

考研中医综合大纲详解:中医内科学一、中医内科学考查目标中医内科学要求学生系统掌握本学科中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二、中医内科学考点解析(一)总论结合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进行复习。

(二)各论1.下列常见内科病证的概念、沿革、病因病理、辨证要点、治疗原则、分证论治、转归预后、预防调摄及研究进展。

感冒、咳嗽、肺痈、肺胀、哮证、喘证、痰饮、血证,心悸、胸痹心痛、不寐、郁证、癫狂、痫证、痴呆、胃痛、痞满、呕吐、泄泻、痢疾、便秘、腹痛、胁痛、黄疸、积聚、鼓胀、头痛、眩晕、中风,水肿、淋证、癃闭、腰痛、消渴、痹证、痿证、内伤发热、虚劳、厥证、关格、瘿病。

2.下列病证的辨证论治规律肺痿、肺痨、自汗盗汗、噎膈、呃逆、痉证、疟疾、遗精、耳鸣耳聋、颤证。

3.下列病证的比较鉴别中医内科病证的概念、病理、临床表现、治法、方药等方面互相之间存在相似而又相异之处,正确地加以比较、鉴别对于提高中医理论、临床诊断和治疗水平都具有重要意义。

(1)感冒与温病早期。

(2)普通感冒与时行感冒。

(3)风寒感冒与风寒咳嗽。

(4)风热感冒与风热咳嗽。

(5)风热咳嗽与肺痈。

(6)肺痈与肺痨。

(7)哮证与喘证。

(8)实喘与虚喘。

(9)肺胀与咳嗽、喘证、痰饮。

(10)肺胀与心悸、水肿。

(11)肺痨与虚劳。

(12)苓桂术甘汤与甘遂半夏汤治疗饮停于胃。

(13)自汗与脱汗、战汗、黄汗。

(14)相同病理,导致不同血证。

(15)相同处方,治疗不同血证。

(16)胸痹与真心痛。

(17)胸痹与胃痛、胁痛、悬饮。

(18)惊悸与怔忡。

(19)内伤发热与外感发热。

(20)癫、狂、痫证。

(21)中风、厥证、痫证、痉证。

(22)中风之中脏腑与中经络。

(23)刚痉与柔痉。

(24)暑厥、气厥、蛔厥。

(25)头痛与眩晕。

(26)诸痛的部位、性质、特点与辨证论治。

(27)引起昏迷的常见病证。

中医内科学总论

中医内科学总论
南宋·陈无择《三因及一病证方论》分内因、
外因、不内外因。
(2)症状学
《诸病源候论》记述病侯784条,对胸痹的 症状如疼痛、性质、部位与预后作了描述。
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指出消渴病易发疮 疡。 王焘《外台秘要》指出消渴病“每发则小便 至甜”的特征。
此时期还对伤寒、温病、疟疾、肺痨等传染 病作了描述。
中医内科学总论
第一章 绪言

绪言





总论:气血、风寒 燥火、湿痰饮、 六经、卫气营血
及各脏腑的 病机病证基本概念
和治疗原则
各论:中医内科 各常见病证
一、中医内科学的定义、性质
及范围、演变
定义 中医内科学是运用中医学理论
和中医临床思维方法研究并阐明内 科所属病证的病因、病机、证候、 诊断、辨证论治规律和转归预后以 及预防、康复、调摄等问题的一门 临床学科。
① 调节整体平衡可以从调整阴阳入手 恢复和建立相对平衡的阴阳关系,不外去其有余、补其不足两个方面。寒
盛则寒,阳盛则热,阴盛还可以转化为水湿痰饮,阳盛也可转化为瘀滞燥结。 故去其有余,有温、清、利、下等各种具体治法;补其不足即补其阴阳之偏 衰,有补阴与补阳之不同。 ② 调节整体平衡,还要求对各种治疗措施和方药的运用都应适可而止,不可 矫枉过正,以防机体出现新的不平衡。如攻邪时要注意勿伤正,补虚时注意 不留邪,清热注意不要伤阳,散寒注意不要伤阴,补脾注意不要碍胃等。
2. 东汉张仲景总结前人的经验,并结合自己的临床体会, 著成《伤寒杂病论》,创立了包括理、法、方、药在内的 六经辨证论治体系和脏腑辨证论治理论体系。
(三)充实(魏晋 金元)
1.病因学、症状学、治疗学的充实和发展:

中医内科学重点疾病辩证论治

中医内科学重点疾病辩证论治

中医内科学重点疾病辩证论治一、感冒风寒束表:辛温解表-荆防达表汤or荆防败毒散风热犯表:辛凉解表-银翘散or葱豉桔梗汤暑湿伤表: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气虚感冒:益气解表-参苏饮阴虚感冒:滋阴解表-加减葳蕤汤(wēi ruí)阳虚感冒:温阳解表。

麻黄附子细辛汤。

血虚感冒:养血解表。

葱白七味饮加减。

二、咳嗽1.外感咳嗽风寒袭肺证: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拗汤&止嗽散风热犯肺证: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桑菊饮风燥伤肺证:疏风清肺、润燥止咳-桑杏汤2.内伤咳嗽痰湿蕴肺证:燥湿化痰、理气止咳-二陈平胃散&三子养亲汤痰热郁肺证:清热肃肺、豁痰止咳-清金化痰汤肝火犯肺证:清肺泻肝、顺气降火-加减泻白散&黛蛤散肺阴亏耗证:滋阴润肺、止咳化痰-沙参麦冬汤三、喘证1.实喘风寒壅肺证:宣肺散寒-麻黄汤合华盖散表寒肺热证:解表清里,化痰平喘-麻杏石甘汤痰热郁肺证:清热化痰,宣肺平喘-桑白皮汤痰浊阻肺证:祛痰降逆,宣肺平喘-二陈汤&三子养亲汤肺气郁痹证:开郁降气平喘-五磨饮子2.虚喘肺气虚耗证:补肺益气养阴-补肺汤&生脉散肾虚不纳证:补肾纳气。

肾阳虚-金匮肾气丸&参蛤散。

肾阴虚-七味都气丸&生脉散正虚喘脱证:扶阳固脱,镇摄肾气-参附汤送服黑锡丹,配合蛤蚧粉四、哮病1. 发作期冷哮证:宣肺散寒、化痰平喘-射干麻黄汤or小青龙汤热哮证:清热宣肺、化痰定喘-定喘汤or 越婢加半夏汤寒包热哮证:解表散寒,清化痰热-小青龙加石膏汤or厚朴麻黄汤风痰哮证:祛风涤痰,降气平喘-三子养亲汤虚哮证:补肺纳肾,降气化痰-平喘固本汤2. 缓解期肺脾气虚证:健脾益气,培土生金-六君子汤肺肾两虚证:补肺益肾-生脉地黄汤&金水六君煎五、心悸心虚胆怯证:镇惊定志、养心安神-安神定志丸心血不足证:补血养心、益气安神-归脾汤心阳不振证:温补心阳、安神定悸-桂甘龙牡汤&参附汤水饮凌心证:振奋心阳、化气利水、宁心安神-苓桂术甘汤阴虚火旺证:滋阴清火、养心安神-天王补心丹&朱砂安神丸瘀阻心脉证:活血化瘀、理气通络-桃仁红花煎&桂甘龙牡汤痰火扰心证:清热化痰、宁心安神-黄连温胆汤六、胸痹心血瘀阻证:活血化瘀,通脉止痛-血府逐瘀汤气滞心胸证:疏肝理气,活血通络-柴胡疏肝散痰浊闭阻证:通阳泄浊,豁痰宣痹-瓜蒌薤白半夏汤&涤痰汤寒凝心脉证:辛温散寒,宣通心阳-枳实薤白桂枝汤&当归四逆汤气阴两虚证:益气养阴,活血通脉-生脉散&人参养荣汤心肾阴虚证:滋阴清火,养心和络-天王补心丹&炙甘草汤心肾阳虚证:温补阳气,振奋心阳-参附汤&右归饮:中医内科学病证辨证论治一、肺系疾病1.感冒风寒束表~辛温解表~荆防达表汤或荆防败毒散风热犯表——辛凉解表——银翘散或葱豉桔梗汤暑湿伤表——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气虚感冒——益气解表———————参苏饮阴虚感冒——滋阴解表———————加减葳蕤汤2.咳嗽风寒袭肺~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拗汤;止嗽散。

中医内科学 总论 第一二章

中医内科学 总论 第一二章

中医内科学总论第一二章中医内科学中医内科学是运用中医学理论阐述内科所属病证的病因病机及其证治规律,并采用中药治疗为主的一门临床学科。

总论第一章导言一、“中医内科学”定义中医内科学是运用中医学理论阐述内科所属病证的病因病机及其证治规律,并采用中药治疗为主的一门临床医学。

它以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病理生理学说为指导,系统的反映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特点,因而是中医学学科的主干课程,也是临床其他学科的基础,是必须学好的一门专业课。

二、中医内科学的性质临床医学三、中医内科学的范围第一节中医内科学术理论的起源与发展一、萌芽阶段——殷商时期早在殷代甲骨文中,已有“疾首”、“疾腹”、“疾言”、“蛊”等内科疾病的记载。

殷商时代已发明汤液药酒治疗疾病。

西周时期将医学进行分科,有了疾医、疡医、食医、兽医分工不同的医师,其中的疾医可谓最早的内科医师。

二、奠基阶段——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1.始于战国而成书于西汉的《黄帝内经》是一部划时代的医学著作,全面的总结了秦汉以前的医学成就,其中最显著的特点是体现了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对内科疾病分别从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生理系统,风、寒、暑、湿、燥、火等病因,以及疾病的临床表现特点来加以认识,为后世内科疾病的分类于命名打下了基础。

2.东汉张仲景总结前人的经验,并结合自己的临床体会,著成《伤寒杂病论》,创立了包括理、法、方、药在内的六经辨证论治体系和脏腑辨证论治理论体系。

三、充实阶段——魏晋至金元时期1.病因学、症状学、治疗学的充实和发展。

如《肘后方》(葛洪著),记载了许多简便有效的方药,如用海藻、昆布治疗瘿病,用槟榔驱寸白虫,用青蒿治疗疟疾,该书对肺痨、天花、麻风等病亦有较深认识。

隋代巢元方编著的《诸病源候论》是一部世人公认的最早的中医病因病理学专著,其中记载的内科疾病一千余种,且对其病因病机多有阐述,形成了病源学说。

如提出瘿病的发生与水土和情志有关。

唐代的《千金药方》等是大型临床医学全书,析载内科病证的治疗方法是丰富多彩。

中医内科学课程教案

中医内科学课程教案

中医内科学课程教案
中医内科教研室(4)教研室主任:授课人:授课对象:院(部)年级专业班年月日
中医内科学课程教案
中医内科教研室(5)教研室主任:授课人:授课对象:院(部)年级专业班年月日
中医内科学课程教案
中医内科教研室(6)教研室主任:授课人:
中医内科学课程教案
中医内科教研室(7)教研室主任:授课人:授课对象:院(部)年级专业班年月日
中医内科学课程教案
中医内科教研室(8)教研室主任:授课人:授课对象:院(部)年级专业班年月日
中医内科学课程教案
中医内科教研室(9)教研室主任:授课人:授课对象:院(部)年级专业班年月日
中医内科学课程教案
中医内科教研室(10)教研室主任:授课人:授课对象:院(部)年级专业班年月日
中医内科学课程教案
中医内科教研室(11)教研室主任:授课人:。

中医内科学核心笔记周仲瑛主编-(九版)

中医内科学核心笔记周仲瑛主编-(九版)

《中医内科学》各论提要(九版)肺系病证一、感冒治则:解表达邪忌用补敛之品定义:感受触冒风邪,以致邪犯肺卫,卫表不和的外感疾病,以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脉浮为特征。

病机:卫表不和,肺失宣降。

时行感冒:指感受时行疫毒,具有广泛传染性及流行且病证相似的感冒。

1. 风寒束表:辛温解表-荆防败毒散或荆防达表汤2.风热犯表:辛凉解表-银翘散或葱豉桔梗汤3. 暑湿伤表: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附:体虚感冒4. 气虚感冒:益气解表-参苏饮、玉屏风散(表虚自汗)、再造散(阳虚外感)5. 阴虚感冒:滋阴解表-加减葳蕤汤二、咳嗽定义:肺失宣降,肺气上逆作声,伴咳吐痰液,为肺系疾病主要证候之一。

病机关键:肺失宣降,肺气上逆。

辨外感与内伤:外感咳嗽,多是新病,常突然发生,病程短,初起多兼有寒热、头痛、鼻塞等肺卫症状,属于邪实。

内伤咳嗽,多是宿病,常反复发作,迁延不已,常兼他脏病证,多属邪实正虚。

治疗原则:外感咳嗽以宣肺散邪为主。

内伤咳嗽多属邪实正虚,治当祛邪扶正,标本兼治。

分清虚实主次处理。

外感咳嗽1.风寒袭肺: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拗汤合止咳散2. 风热犯肺:疏风清热、宣肺化痰-桑菊饮3. 风燥伤肺:疏风清肺、润燥止咳-桑杏汤(凉燥杏苏散)2.内伤咳嗽4. 痰湿蕴肺:燥湿化痰、理气止咳-二陈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5. 痰热郁肺:清热肃肺,豁痰止咳-清金化痰汤6. 肝火犯肺:清肺泻肝、顺气降火-黛蛤散合加减泻白散7. 肺阴亏耗:滋阴润肺、化痰止咳-沙参麦冬汤三、哮证定义: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

发作时喉中有哮鸣声,呼吸气促困难,甚则喘息不能平卧,属痰饮病的伏饮。

病机:气滞痰阻,气道壅塞,肺失宣降。

1. 发作期1)冷哮:温肺散寒、化痰平喘-射干麻黄汤(降逆平喘,哮鸣咳喘,表整不著)或小青龙汤(解表散寒力强,表寒里饮,寒像较重)2)热哮:清热宣肺、化痰定喘-定喘汤或越婢加半夏汤3)寒包热哮:解表散寒,清化痰热-小青龙加石膏汤或厚朴麻黄汤加减4)风痰哮证:祛风涤痰,降气平喘-三子养亲汤加味5)虚哮证:补肺纳肾,降气化痰-平喘固本汤加减附:喘脱危证:补肺纳肾,扶正固脱-回阳急救汤合生脉饮2. 缓解期1)肺脾气虚证:健脾益气,补土生金-六君子汤加减2)肺肾两虚证:补肺益肾-生脉地黄汤合金水六君煎加减四、喘证1.实喘1)风寒壅肺:宣肺散寒-麻黄汤合华盖散加减若汗出而喘不平,用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寒饮内伏,复感外寒引发者用小青龙汤2)表寒肺热:解表清里,化痰平喘-麻杏石甘汤3)痰热郁肺:清热化痰,宣肺平喘-桑白皮汤4)痰浊阻肺:祛痰降逆,宣肺平喘-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5)肺气郁痹:开郁降气平喘—五磨饮子2.虚喘1)肺气虚耗:补肺益气养阴-生脉散合补肺汤(补中益气汤)2)肾虚不纳:补肾纳气—金匮肾气丸合参蛤散3)正虚喘脱:扶阳固脱,镇摄肾气—参附汤送服黑锡丹五、肺痈1. 初期:疏散风热、清肺化痰-银翘散2. 成痈期:清肺解毒,化瘀消痈-千金苇茎汤合如金解毒散若热毒瘀结,咯浓浊痰,腥臭味重,合犀黄丸3. 溃脓期:解毒排脓-加味桔梗汤若形证俱实,胀喘不得卧,大便秘结,脉滑数,可加桔梗白散,峻驱其脓。

中医内科学总论2

中医内科学总论2

寒邪直中,伤及阳气
治法 辛温发汗,散寒解表
助阳破阴,温里祛寒
方药 麻黄汤加减
四逆汤加味
三、暑
暑邪致病特点有三: 1、暑为阳邪,其性炎热,善发散 : 暑邪致病可致人体阳气亢盛,腠理开泄,而 致汗液过渡外泄,津伤气耗。 2、暑气通心: 若暑热内犯心营,心神被扰,可出现高热昏 迷,不醒人事等症。
3、暑多夹湿: 由盛夏时节,天暑下迫,地湿上蒸,湿热蒸 腾,故常见暑热夹湿的症状。
“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就是审证求机论治在临证中的基本 应用。“证同治亦同,证异治亦异”,说明“证”是决定治法方 药的最可靠依据。
①“同病异治”的应用 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生在不同的患者身上,或处在
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所形成的病理变化不同,所表现的证候不 同,因而治法也不同。 例如,同是头痛病,就有外感头痛与内伤头痛的区别。外感头痛 又有风寒头痛、风热头痛、风湿头痛的不同。内伤头痛亦有肝阳 上亢头痛、痰浊头痛、血瘀头痛之差别。治疗时应分别予以辛温 解表、祛风胜湿、平肝潜阳、化痰熄风、活血通窍等不同治法, 才会有较好的疗效。反之,若一见头痛,不求其本,不识其 “证”,不知究其病机,概施川芎、白芷、吴萸、藁本诸止痛药 物,则难取得满意疗效。可知,同病异治是同中求异辩证法思想 的具体应用。
总之,中医内科临证时既要辨证,亦要辨病。其中辨病 论治是认识和解决某一疾病过程中基本矛盾的手段;辨 证论治是认识和解决某一疾病过程中主要矛盾的手段。 因此辨病与辨证是相辅相成的,在辨证的基础上辨病, 在辨病的同时辨证,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有利于对疾病 性质的全面准确认识。
二、治疗原则 1.调节整体平衡。 2.审证求机论治。 3.明辨标本缓急。 4.把握动态变化。 5.顺应异法方宜。 6.据证因势利导。 7.先期治疗未病。 8.重视调摄护理。

中医内科学基础知识

中医内科学基础知识

中医内科学中医内科学是临床各科中的大科。

过去有“大小方脉十三科”之称,大方脉就是指中医内科。

内科范畴包括外感与内伤两大类,外感病主要指《伤寒论》与《温病学》所论述的内容。

内伤病最早的专著为《金匮要略》。

现在我们要学习的为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中医内科学》。

《中医内科学》以中西结合形式编写,分上编(以证候为主的传统病证)和下编(以西医病名中医辨证的编写方法)。

传统的《中医内科学》分总论与各论两部分。

(一)中医内科学的学习内容总论分别阐述气血、风寒燥火、湿痰饮、六经、卫气营血及各脏腑的病机病证的基本概念,以及内科治疗原则和方法。

各论分别介绍中医内科病证。

每一病证有概述、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结语、文献摘录等【总论】1.气血病机病证。

分气血回病与气、血自病两类。

(1)气血同病:气之于血,有温煦,化生,推动,统摄的作用;血之于气,有濡养,运载的作用。

气为阳,血为阴,气与血有相互依存、资生、消长的关系,所以气虚则血少,气寒则血凝,气衰则血涩,气虚则血溢;血虚则气弱,血脱则气脱。

气血同病的病机病证主要分虚实两端虚证①气血亏虚:多因久病不愈,气血两亏,或失血过多,气随血衰。

治宜双补气血,用八珍汤类。

②气不摄血:气虚不能摄血,离经而外溢,或气虚下陷,血从下出。

治宜补气摄血,用当归补血汤类。

③气随血脱:出血太多,气无以依附,故气随之而脱,治宜补气固脱。

用参附汤或独参汤类。

实证气滞血瘀。

多因肝郁气滞,或心气不足而致气滞血瘀。

治宜理气活血,用血府逐瘀汤类。

(2)气血自病。

气既为人体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又为脏腑组织功能活动的外在表现。

有水谷之气,呼吸之气,脏腑之气,经脉之气;还有元气、宗气、卫气、营气之分,其根于肾,来源于肺、脾,疏泄于肝,帅血贯脉于心。

气化作用的意义:一为精气之间的相互化生,二为脏腑的功能活动,如膀胱之气化作用。

升降出入为气运动的基本形式。

气的病变可分虚实两端。

虚证①气虚:久病体弱,元气不足或脏腑衰退。

中医内科学总论

中医内科学总论
李东垣:重脾胃,多用补脾升阳法。
朱丹溪:主“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立滋阴降火 法。
二、中医内科发展简史
4.中医内科学的成形阶段(明、清时期) 到了明. 清时代中医内科已基本成
形,成为一个独立的专科。
明代 . 薛 己 . 《内科摘要》是首先使用 “内科”一词命名的著作。
明.王 纶 . 《明医杂著》中指出:“外感法 仲景,内伤法东垣,热病用完素,杂病用丹溪”。 对内科疾病的治疗进行了总结概述。
法研究并阐明内科疾病的病因、病机、证候、诊
断、辨证论治规律和转归转归预后以及预防、康
复、调摄等问题的一门临床学科。
• 性质:临床学科。 • 范围:
中 医 内 科 疾 病
外脑病证 脾胃病证 肝胆病证
肾膀胱病证
内伤病 气血津液病证
经络肢体病证
二、中医内科学发展简史
中医内科学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 过程
周朝就有了分科,有疾医、疡医、食医、兽医 等分工不同的医师,疾医就是最早的内科医师。
周朝时代就建立了自己的医疗制度,医师是负责 主管医药政令官,下设食医、疾医、疡医和兽医分管 王室的饮食配膳,治疗邦中的内外科疾病和兽病,建 立年终考核制度,制定考核标准,即:“十全为上, 十失一次之,十失二次之,十失三次之,十失四为 下。”
注意(1)邪在表未入少阳,已入里之实证不宜用此法。 渴喜热饮或渴不欲饮:阳不化津或湿郁不化。
的病因作了具体的阐述,认识到“寸白虫候”(绦 六、中医内科疾病治疗学要点
扶正为主,兼顾祛邪:正虚邪实,以正虚较急重
虫病)的感染是饮食不当,食生猪牛肉引起,瘿病 (九)头晕 病位在脑,病机涉及肝肾,与风、痰、瘀、虚
二、中医内科发展简史
4.中医内科学的成形阶段(明、清时期)

中医内科学(全105集)

中医内科学(全105集)

中医内科学(全105集)01.总论中医内科学含义及范围、发展概况、病的命名和分类及特点、辨证基本规律•02.各论第一章:肺系疾病。

感冒(一)•03.感冒(二)•06.咳嗽(二)•07.咳嗽(三)、肺痨(一)•08.肺痨(二)•09.哮病(一)•10.哮病(二)•11.哮病(三)•12.哮病(四)、喘证(一)•13.喘证(二)•14.喘证(三)、肺痈•15.肺胀(一)•16.肺胀(二)•17.肺胀(三)•18.第二章:心系病证(概述)。

心悸(一)•19.心悸(二)•20.心悸(三)•21.胸痹(一)•22.胸痹(二)•23.不寐(一)•24.不寐(二)•25.不寐(三)、痫病和癫狂(一)•26.痫病(二)•27.痴呆和健忘(一)•28.痴呆(二)•29.厥证(一)•31.第三章:脾胃系病证。

胃痛(一)•32.胃痛(二)•33.痞满(一)•34.痞满(二)•35.呕吐(一)•36.呕吐(二)•37.呕吐(三)、噎膈(一)•38.噎膈(二)•39.呃逆(一)•40.呃逆(二)•41.腹痛(一)•42.腹痛(二)•43.泄泻(一)•44.泄泻(二)•45.痢疾(一)•46.痢疾(二)•47.痢疾(三)、便秘(一)•48.便秘(二)•49.便秘(三)•50.第四章:肝胆病证。

胁痛•51.黄疸(一)•52.黄疸(二)•53.黄疸(三)•54.积聚•55.臌胀(一)•56.臌胀(二)•57.头痛(一)•58.头痛(二)•59.眩晕(一)•61.中风(一)•62.中风(二)•63.中风(三)•64.中风(四)•65.中风(五)、瘿病(一)•66.瘿病(二)、疟疾•67.第五章:肾系病证。

水肿(一)•68.水肿(二)•69.水肿(三)•70.淋证(一、概述有缺)•71.淋证(二)•72.淋证(三)•73.癃闭(一)•74.癃闭(二)、阳痿(一)•75.阳痿(二)•76.遗精(附:早泄)•77.第六章:气血津液病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感冒概述知Biblioteka 1:识冒受邪方式
点 2:基本病因:风邪
3:主证:七大 主证
4:病性:常见 病、外感病
感:顺受时邪---六淫邪气(至而不及,至而太过) 冒:逆受非时之气(至而非至,不至而至) 七大主证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
1发热恶寒,头痛,身痛---太阳经气不利, 2流涕,喷嚏,鼻塞---风从上受,肺窍不利 3咳嗽---肺为华盖,宣肃不利
银翘散
(咽痛甚者加射干,玄 参,发热甚者加白薇, 生石膏)
新加香薷饮
特别提示(1)
体虚感冒
气 外感证


气虚证
阴 外感证


阴虚证
益气 解表
滋阴 解表
参苏 饮
加减 葳蕤 汤
三、辨证调护
1:未病先防;渴而掘井、斗而铸兵、不亦晚乎
A:服用防治方案 B:顾护正气:调起居、适寒温、远邪源 C:环境卫生
2:护 理
感冒概述
辨 证 论 治:
辨 症:七大主症,病程五—七天,全身症状 不重,少有重变
辨 证:风寒、风热、著湿兼夹之证 总治则:其在皮者、汗而发之
风寒——辛温发汗 风热——辛凉清解 暑湿——清暑所湿解表 兼虚——扶正解表
感冒概述
辨 证:
发热 恶寒 汗 鼻 头痛 咳嗽 咽喉 痰 渴 舌 脉
风 寒


无 塞 抬痛 咳声重 痛
正气
失充(虚证) 失调(偏虚证)
感冒概述
1:风性轻扬、多犯上焦——伤于风
者、上先受之
病 2:肺处胸中、位于上焦、主气司呼
吸、喉为其关、 开窍于鼻、外

合皮毛、职司于外、首伤于肺
3、病理关键:肌表不和 肺失宣肃
感冒概述
类 证 鉴 别:
发热

传变
感冒 高热或不发热 汗出脉静身凉 不 传
温病 发热甚至高热 汗后热虽暂降 可传变入里 但脉数不静 身热旋即复起
《中医内科学各论》
感冒
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内科教研室
·教学比赛·
一、感冒概念

二、源流(历代医论)
三、中西医对照、范围
四、病因病机

五、类证鉴别
六、辨证论治
感冒概述
感冒概念:
感冒是感受触冒风邪而导致的常 见外感疾病,临床表现为鼻塞、流涕、 喷嚏、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 身不适等为其特征。
特 别 提 示(2)
2:中药退热药物的选择
• (1)常用退热药:发汗退热药桂枝、生石 膏;大清里热药大青叶、鱼腥草;透热出 表药柴胡、荆芥;退虚热药青蒿、白薇。
• (2)选药原则:寒温并用,透表清里,内托 外散。
特 别 提 示(2)
3:中西结合用药
• (1)感冒多为病毒感染,不可盲目使用抗 菌素。
清 无 苔薄 白
浮线 浮紧
风 重 轻 不畅 塞 胀痛 咳元越 燥 粘黄 渴 薄白 浮数
热 (漂)

饮黄
.
暑 热 微恶 少 无 昏胀 偶咳 或痛 粘 渴不 苔薄 濡数
湿


欲饮 黄腻 .
感冒概述
总 治 则:
祛风解表
二、分型论治:

辛湿解表


辛凉解表


清暑祛湿
湿
解表
·教学比赛·
荆防效毒散
(风寒甚者,加麻桂.咳 嗽甚者加苏子,前胡)
感冒概述
感 冒 分 类:
a.轻——感受当令之气——称伤风(冒风、冒寒) b.重——感受非时之邪——称重伤风
c.一个时期内广泛流行、证候多相类似 者——时行感冒
感冒概述
发病学、流行病学
A:四季均可发生,尤以春、冬多见
a:风为六淫之首,百病之长 b:春为风令 c:冬为寒水司令,朔风凛冽,风寒相合,更易伤人
B:流行病学:
a:本病有一定传染性,在易感季节发
病率很高 b:极少传变,病程短而易愈 c:对老、少、弱者,可变生他病
·教学比赛·
感冒概述
源流
1:早在《内经》中已有关于本病记载,指 病因为风
2:《伤寒论》中对感冒风寒分轻重施治 3:《诸病源候论》——提出本病具有较强
传染性〝时行病〞 4:《仁斋直指方·诸风》篇直提感冒之名 5:《丹溪心法·伤风》提出病位属肺,辛温,
A:煎药服药法:轻煎、温服 B:药后将息法:顾护正气:调起居、适寒、远邪源 C:多饮开水、适当休息
特 别 提 示(2)
1:中药在抗菌、抗病毒方面 作用的选择
(1)清热解毒中药较西药在抗菌抗病毒方面更广谱。 (2)清热解毒中药不但针对病原体,而且提高人体免 疫力。 (3)辛凉解毒药多用于病毒性疾病,苦寒解毒药多用 于细菌性疾病,清热去湿药多用于特异性感染。
• (2)中药在治疗感冒中可迅速缓解症状, 缩短病程。
• (3)不可忽视抗生素(苦寒伤胃)等不良作 用。应在中药里酌加和胃之品。
辛凉两大治法
感冒概述
中西医病证对照:
1:相当于而属于:病毒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
2:西医感冒表现:
急性鼻炎 急性咽炎 急性扁桃腺炎 急性气管炎 急性肺炎
感冒概述
外因(主要原因)
病 因 风邪
与其他当令之时气相合伤人 (以风寒风热为主) 非时之气夹时行病毒伤人 (不跟季节病情多重互为染易)
内因(关键)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