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生活第7课复习(X科)
经济生活第七课收入分配公平易混易错知识解析
经济生活第七课个人收入分配易混易错知识点1.生产决定分配在书制为主休、务艸所右 制经侪共同发展 决是_______ 按苛分配为主休"*种分配方式并祥提醒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状况是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根本原因。
(1) 按劳分配乂公有制中的分配。
按劳分配只存在于公有制经济中,但公有制经济中除了按劳 分配,还存在按生产要素分配、福利性分配、社会保障收入。
(2) 按劳分配并不意味着等量劳动获得等量报酬。
因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贯彻 按劳分配原则必然涉及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企业的效率问题,按劳分配的实现程度与这些效率密切相关。
3 •按要素分配(1) 含义: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参与收益分配。
(2) 具体形式:主要有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
生产决宦生产资料 所有制 决富解惑2按要素分配祠E公有制经济中的分配。
按生产要素分配既可以与非公有制经济相适应,也可以与公有制经济相适应。
(3) 意义①体现公平: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
②体现效率:有利于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推动经济发展。
解惑3按劳分配只能存在于公有制经济中,但公有制经济范围内的分配不一定都是按劳分配,在公有制经济中除了按劳分配以外,还存在其他分配方式,如福利性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等。
解惑4我国的分配制度的根本原因是现阶段的生产力状况,直接原因是基本经济制度。
解惑| 5劳动收入不一定是按劳分配收入,按劳分配收入一定是劳动收入。
个体劳动收入或非公有制企业中的劳动收入不属于按劳分配收入。
劳动收入:劳动收入即劳动所得,是相对于不劳而获的剥削收入和资本收入而言的。
形式多样,如按劳分配收入、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收入、按劳动要素分配的工资收入等。
非劳动收入:按资本要素分配的收入,如利息、股息。
《经济生活》第七课会考复习
3、实现社会公平的措施 按劳分配 (1)制度保证:坚持和完善__________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____________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
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 居民收入 国民收入 (2)保证___________在__________分配中占合
劳动报酬 初次分配 理比重、________在__________中占合理比重是实现 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注重公平 (3)再分配更加________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
重要举措。
(4)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拓展思维】什么是初次分配和再分配
初次分配是指在创造国民收入的物质生产部门内部进行的 分配。国民收入在物质生产部门内部按三个方面进行分配: 一是以税金和利润的形式上缴给国家,形成国家的收入; 二是以工资等方式分配给生产部门中的劳动者; 三是企业(集体)自留部分。 国民收入在物质生产部门进行分配后,还必须在全社会范 围内进行的再次分配,以保证满足非物质生产部门的需要。 再分配是指在初次分配的基础上,政府主要通过税收、财 政提供社会保障机制和社会福利、转移支付及其他政策、 法律等措施,调节各收入主体之间现金或实物的分配过程。
考点四: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1、效率 效率是指经济活动中投入与产出的比率,它表示资 源有效利用的程度。效率提高就是资源的节约和社会财 富的增加。效率是人类经济活动追求的基本目标之一。 2、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效率和公平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第一,两者有 物质前提 _________。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_________,另一 一致性 保证 方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________。第二,两者又 矛盾 是一对________。提高效率必然牺牲一些公平;保证公 平必须放弃一些效率。
原创+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经济生活》第七课
关于按劳分配的易错点
(1) 按劳分配的范围是公有制经济,但公有制经济中不都是按 劳分配。
(2)农民承包土地获得的经营收入属于按劳分配,但农民转让 土地承包经营权获得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中的按土地要 素分配。
(3)工资收入不一定都属于按劳分配。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中 劳动者的工资属于按劳分配,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中劳动者的 工资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中的按劳动要素分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16年高考上海卷13).2016年4月,国务院印发通知,对专 利成果收益分配、科研人员兼职收入、科研成果入股分红、科研 人员成立公司等方面作出规定。为落实这些激励性规定,最需要 完善的分配方式是
A.按劳动要素分配
B.按资本要素分配
C.按技术要素分配
D.按惯例要素分配
一、我国的分配制度
1、是什么: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2、为什么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这样的分配制 度?
①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实行公有制 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就必然实行按 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②我国的分配制度(生产关系)从根本上来说是由我国社会主 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决定的。
(2018年高考江苏卷政治10)最低工资制度旨在保护低收入 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因此最低工资应高于劳动力市场供需平衡 时的工资水平。2017年,我国有22个地区提高了最低工资标 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图2中(P代表劳动力价格, Q代表劳动力数量,D、S分别代表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P1 、P2分别表示变化前后的劳动力价格)能正确反映这一变化的 是
经济生活第七课复习
D
二、初次分配与再分配 主体 初次分配 再分配 企业 国家 表现形式 职工工资的调整 (劳动报酬) 财政支出、税收、 社会保障,转移 支付
2014上海16、财政部决定从2014年起,对中央企业税后利润的收取比例提高5%, 增收部分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这部分税收利润及其用途是 A.国有资产收入和国民收入初次分配 B.国有资产收入和国民收入再次分配 C.集体资产收入和国民收入初次分配 D.集体资产收入和国民收入再次分配
综合探究:提高效率,促进公平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 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 1、分配制度(1)决定因素(2)如何判定个人收入的分配方式 2、公平(1)如何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
(2)效率与公平①含义②关系③如何兼顾
一、如何判定个人收入的分配方式 (一)按劳分配:
1、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国家机关等公立单位员工的工资、奖金、津贴(但 是福利性分配和社会保障收入不是按劳分配)
B
2014广东26.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3年平均工资保持较快增长,但工资水 平的地区差距,行业差距、岗位差距仍然较大。针对这一问题,可采取的合理措 施有 ①提高劳动报酬在再分配中的比重 ②创新扶贫方式,推进特殊困难地区的发展 ③禁止非法垄断及非法竞争行为 ④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平均化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C
2012江苏卷10、10.如图2所示,有利于实现社会结构由“金字塔型”向“橄 榄型”转变的措施是 ①改革税制增加社会各阶层收入 ②不断加强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 ③提高初次分配中劳动报酬比重 ④逐步增加社会公共物品的供给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B
晨读晚练14页
如何促进社会公平 ①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 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 ②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 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 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③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要规范收入分 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 收入。 ④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富 ⑤发挥财政促进社会公平的作用 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必修一《经济生活》第七课复习讲义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考点一:分配制度(一)内容:1、生产决定分配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应地就必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按劳分配及其作用(1)、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的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 (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2)、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1)国家机关、公有制事业单位、公有制企业中的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等;(2)公有制控股的股份制企业中的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等;(3)农村经济中的“联产计酬”。
(3)、实行按劳分配的必然性:(1)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由此决定不能实行按资分配);(2)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 (由此决定不能实行按需分配);(3)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由此决定不能实行平均分配)。
(4)、实行按劳分配的重要意义:(1)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社会生产发展。
(2)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3)是对以往几千年来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是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的重要条件。
(5)地位:公有制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决定了按劳分配在我国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
3、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除按劳分配以外,还存在多种分配方式,主要包括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
(1)按劳分配(2)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个体劳动者个人占有生产资料,独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其劳动成果扣除成本和税款后直接归劳动者所有,构成他们的个人收入。
高三一轮复习经济生活:第七课一轮复习
(2012高考新课标全国卷38)阅读材料,完成下 列各题。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收入不断增加 ,1978 年我国职工工资总额为568.9亿元 ,2009年达到 40288.2亿元;职工平均工资由1978年的615元 增加到2009年的32736元。 • 材料一 • 在我国居民收入不断增加的同时,收入分配中 的一些问题也逐步显现出来。 • 2009年,我国的最低工资是我国人均GDP的 25%,世界平均为58%;我国最低工资是我国平 均工资的21%,世界平均为50% • 我国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再分配中 的比重分别如图8、图9所示
高考考点
一、按劳分配为主体 生产决定分配 按劳分配及其作用 二、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 按生产要素分配
• 生产决定分配、按劳分配与按生 产要素分配的形式为高频考点。 • 从考查形式看,选择题和主观题 都有出现,但是以选择题居多
•
自主复习我国的分配制度 的内容、原因;能准确理解按 劳分配的适用范围;能运用上 述知识解决具体问题。
(2012 年广东广州高三调研)下面库兹涅茨曲线表明经 济发展与收入差距变化关系。中国近年经济发展状况处于 AB 区间,要加快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由 AB 区间转向 BC 区间,必须
①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做大财富蛋糕②完善基本经 济制度,保护公民合法财产 ③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加 强调节,力促公平④增加居民的财产性收入,减少财政 支出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D
• 按劳分配的适用范围 • 按生产要素适用的范围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高考考点
一、收入分配的公平 收入分配的公平意义、解决 二、效率和公平 收入方式对效率与公平的影响 提高效率,促进公平
•
政治高考复习 经济生活 第七课PPT课件
5
45: 按劳分配及其作用
•• 1[、特按别劳提分醒配] 的含义
•• (范①围不、能基认本为内“容按、尺劳度分、配要意求味) 着等量 • 2劳、动按必劳分然配获的得原等因量报酬。” •• (现②实不经能济认条为件“:公前有提、制基范础围、内直只接有原因) • 3按、劳按分劳分配配,的不作存用在与其意他义分配方式”。
(3)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4)是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体现,也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的共同富裕这一根本目标。
(5)它有利于刺激消费、扩大内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
式,促进经济发展。
14
• [特别提醒]
• 通过市场实现的收入分配被称为第一次分配 (如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都属于初次分 配);
A.29760元 17000元 B.49760元 20000元 C.48800元20000元 D.44260元 3000元
B
10
4.下列属于合法的非劳动收入的有( )
①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职工所获得的工
资、奖金
②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企业主凭借劳动
获得的收入
③银行存款和购买债券获得的利息
④各种正当的资产租赁收入
• ③是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的重要条件
• ④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 A.①②
B.②④
•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C
9
• 3、某国有企业改组为股份公司,技术员王某 购买了内部职工股,年终按股分红得3000元, 他还将自己的专利技术投入公司入股,年终 又获得17000元,全年他共得工资款36000元, 岗位津贴960元,奖金12800元
届高三一轮复习经济生活第七课资料PPT课件
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
考点展示
考点一、生产决定分配
1、我国的分配制度是什么?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共存.
2、为什么要采取这种分配制度?
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
所 公有制为主体 决定 按劳分配为主体 有 制 形 多种所有制经济 决定
分 配 制 度
式 共同发展
考点二、按劳分配及其作用
它是唯一的 分配方式吗?
考点三、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2、 按生产要素分配
(1)具体形式
为了进行社会生产经营而 必须投入的各种经济资源
类别
对应形式
按资本要素分配
储蓄存款利息、股息、股票转让所得、债券 的利息、私营企业主的税后利润
按土地要素分配 土地、房屋的租金和转让金
是否属于 劳动收入
否
按管理要素分配
▪ [问题探究]
▪ 1.判断正误
▪ (1)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个人消费品分配 的基本原则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 配方式并存。( × )
▪ (2)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原 则,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均分配 的社会地位。( × )
▪ (3)劳动收入一定是按劳分配收入。( × )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制度下个人 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1.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P58)
在公有制经
济中,在对社 (1)实行范围: 公有制经济
会总产品作了 各项必要扣除
(2)分配尺度:劳动(数量、质量)
后,以劳动者 (3)分配什么:个人消费品
向社会提供的
劳动为尺度分 (4)分配结果: 多劳多得
配个人消费品,
实行多劳多得,
少劳少得
少劳少得。
一轮复习 经济生活 第7课
真正的高贵不是优于别人,而是优于过去的自己! 高密五中2012级政治复习课教学案 必修一 第三单元 No.7 收入与分配245 24212.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下列行为与这一分配制度相悖的是( )A.很多企业根据企业家对企业的贡献以其独立的市场价格参与分配B.某村党支部书记把自己创建的企业和资产交给村集体带领村民致富C.某地为防止收入悬殊引发社会动荡对全体劳动者和经营者实行等额工资制D.某国有控股企业根据企业经济效益的变化对职工实行浮动工资制3.国务院公布2014年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7月1日起实行。
条例指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和津贴补贴。
目前,济南市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基本完成。
绩效工资是指根据工作成绩和劳动效率确定的工资,实施绩效工资( )①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重要体现 ②有利于提高事业单位所有劳动者的收入③实现了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统一 ④能够完善分配激励机制,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 A .②④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考点二 收入分配对公平、效率的影响1.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1)含义(2)关系:效率和公平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两者具有一致性,……公平与效率分别强调不同方面,两者存在矛盾。
2. 为什么要实现社会公平?(1)收入分配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本内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体现。
(2)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公平的收入分配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生产发展,效率提高。
(3)公平的收入分配有利于维护劳动者的权益,维护社会稳定。
(4)公平的收入分配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现,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5)公平的收入分配有利于扩大内需,刺激消费,拉动经济增长。
3.如何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1)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
最新《经济生活》第七课复习PPT课件
⑦积极扩大就业,切实保障劳动者平等就业、选择职业的权利;
⑧统筹城乡、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⑨完善法律法规,切实保护公民的合法收入和私有财产,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
D
③工程师提供新技术获得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
④农民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获得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2
练习测试
(2016年高考上海卷13).2016年4月,国务院印发通知,对专利成果收益分 配、科研人员兼职收入、科研成果入股分红、科研人员成立公司等方面作出 规定。为落实这些激励性规定,最需要完善的分配方式是
一、收入分配公平
3、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措施
.
18
如何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共同富裕?(如何构建“橄榄型”的收入
分配结构)
①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加强宏观调控;
②大力发展生产力,发展经济,夯实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
③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④增加居民收入,着重保护劳动所得,鼓励勤劳守法致富,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
利于合理调整投资与消费的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
.
16
为什么要缩小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
(注意提取材料相关信息,灵活运用以下分析)
(1)收入分配公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共同富裕的 体现,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要求。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和 滞后性,会导致收入两极分化,需要国家加强宏观调控缩小收入差距。 (2)我国城乡居民之间、不同群体之间、不同区域之间和行业之间收入 差距过大,而且呈现继续扩大的趋势。(基尼系数较高) (3)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缩小收入差距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生产的积 极性,推动生产力发展,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富; (4)有利于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扩大内需,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建设全面小康社会; (5)有利于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的分配关系,实现发展成果由人 民共享; (6)有利于合理调整投资与消费的关. 系,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17展。
经济生活第七课
工资、奖金和津贴属按劳分配 炒股属于按生产要素(资本)分配
李有才的女儿:
我是国有企业的工程师, 除了工资我还利用双休 日为一家私营企业当技 术顾问,也有一份丰厚的 报酬。
国有企业的工资属按劳分配 当技术顾问的报酬属于按生产要素 (技术)分配
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按劳分配(主体) 其( 他非 分按 配 劳 按生产 方 分 要素分 式配 配 )
按劳分配为主体(含义、 原因、意义、地位)
1、图1的“橄榄型”或“纺锤型”收入分配结构比 图2“倒金字塔型”收入分配结构稳定得多。表现 ①低收入和高收入者相对较少 ②收入分配极为平均 ③中等收入者占绝大多数④收入差距逐步拉大 A、①② B、①③ 高收入者 C、③④ D、②④ 高收入者
中等收入 者
低收入者
我国现阶段分配方式中的“五个不等式”: •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方式不等于社 会主义分配方式。 • B、按劳分配不等于等量劳动获得等量报酬。 • C、劳动收入不等于按劳分配收入。 • D、非劳动收入不等于剥削收入 • E、收入存在差距不等于分配不公。
根本原因:生产力状况 按劳分配为主体, 直接原因: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重要原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 的客观必然性 观要求 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必然性(前提、物质 为什么实行 基础、直接原因) 按劳分配 意义 按劳分配的地位 按个体劳动成果分配 劳动 资本 按生产要素分配 技术 管理等
再分配是指在初次分配的基础上,政 府通过税收、政策、法律等措施,调节各 收入主体之间现金或实物的分配过程,也 是对要素收入再次调节的过程。
③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 重要举措。政府要加强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保 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通过强化政府税收调节,整顿收入分配秩序, 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防止出现严重 的两极分化,实现社会公平。
小高考《经济生活》第七课复习
▲注意: 初次分配:是指企业作为分配主体,将国民收入在成指在初次分配结果的基础上,政府对收入要素进 行再次调节的过程。如国家对收入的调节及财政支出、社会保 障等。
例1 (2010·江苏学测)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 ( )
例1. 国有企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坚持优绩优酬,重点向作出突出成绩的劳 动者倾斜。这体现了 ( ) A. 按生产要素分配原则 B. 按劳分配原则 C. 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 D. 初次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例2. 按劳分配是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下列属于按劳分 配的有 ( ) ①农民承包土地所得的收入 ②个体劳动所得 ③国有企业工人的工资和奖金、津贴 ④某外资企业员工的工资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例3. 某员工在外资企业工作,年薪5万元;利用业余时间在民营企业兼职,年薪2 万元;购买股票,年终分得红利1万元;出租住房,年收入2万元。该员工一年的劳 动收入为( ) A.10万元 B.9万元 C.8万元 D.7万元 例4. (2015·扬州学测模拟)下列属于按劳分配收入的有 ( ) ①张某在私营企业中获得的工资收入 ②王某承包集体土地种水果获得的收入 ③李某银行存款获得的利息收入 ④孙某在国有企业的工资和奖金收入 A. ①④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3.措施: (1)制度保障: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的分配制度。 (2)重要举措: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 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 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3)另一重要举措: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①加大再分配调节 力度,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 调节机制。②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 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4)根本措施: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 居民收入水平。 (5)其它措施:要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正确处理好效率与 公平的关系,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
经济生活7—11课知识点归纳
高一年级《经济生活》7—11课知识点复习第7课个人收入的分配(多层次性)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收入)的分配制度——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1)按劳分配①存在的所有制范围:公有制经济②为什么要实行按劳分配A、前提:生产资料公有制决定B、物质基础(根本原因):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C、直接原因: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的性质和特点决定D、积极意义:a、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积极性、创造性,努力提高劳动技能,促进社会社会生产发展b、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制度,是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的重要条件,它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2)按生产要素分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①存在的所有制范围: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②类型:A、按劳动(力)要素分配B、按资本要素分配C、按技术要素分配D、按土地要素分配E、按管理要素分配F、按信息要素分配...........③意义(原因):A、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制度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
(前提角度)B、这有利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造福人民。
(意义角度)2、收入分配公平(1)含义:要求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2)为什么要实现收入分配公平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立场的要求(——总)②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要求,有利于增加劳动者收入,提高消费水平水平(劳动者角度)③A有利于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促进效率的提高(公平是效率的保证);B有利于扩大消费,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促进生产发展(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C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从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经济生活一轮复习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
0.3-0.4视为收入相对合理;0.4-0.5视为收入差距较大,当基尼系数达 到0.5以上时,则表示收入悬殊。 2018年中国的基尼系数为0.474,说明什么问题?我们应该如何解决呢?
3.如何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
(1)大力发展生产力(根本途径)
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增加社会财富, 为实现社会公平奠定物质基础。
练习
(2016·天津卷)《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强调,要鼓励各类企 业通过股权、期权、分红等激励方式,调动科研人员创新积极 性。实施股权激励方式( ) A.是我国分配制度的重大变革 B.是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体现 C.是我国按劳分配制度的完善与发展 D.保障了科研人员在企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
时政背景是“整合城乡居民…” “统一城乡医保…” 。
公有制控股的股份制企业中劳动者的工资、奖金、津贴; 具体措施: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③④
③农民承包土地的经营收入(即自己种地所得)
④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如公务员、教师)的工资、奖金、津贴
劳动要素
3、小赵投资100万设立服装公司,一年赚了12万。
资本要素
4 、某股民炒股票,赚了3万元。
资本要素
5、小王承包土地种植棉花,一年收入1万。
按劳分配
6、小王承包的土地流转给别人,得到40000元。
土地要素
7、黄教授向某农民提供致富信息,收费200元。 8、小李是该外资企业的经理,年薪15万。
信息要素 管理要素
练习
(2016年高考上海卷13)2016年4月,国务院印发通知,对专 利成果收益分配、科研人员兼职收入、科研成果入股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科 研人员成立公司等方面作出规定。为落实这些激励性规定,最 需要完善的分配方式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总结:总体上我国现阶段的分配方 式包括(也可认为是收入方式):
• A、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劳分配(占主体) • B、 按生产要素分配
国家——分配方式
个人——收入方式
1、 某国有企业改组为股份公司,技术员工王某购买 了内部职工股,年终按股分红得3000元,他还将自己 的专利技术投入公司入股,年终又获得17000元,全 年他共得工资款36000元,岗位津贴960元,奖金 12800元,一年之中他缴纳各种税款4500元,向困难 职工捐款1000元。在王某一年的所得中,属于按劳分
不能按需 分配)
(3)直接原因:劳动的性质和特点
按劳分配
(平均分配不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
总结: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
5、实行按劳分配的意义: 简单了解
(1)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 从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效率原则
(2)对剥削制度的基本否定,它体现了劳动 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政治第一轮复习 经济生活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
知识框架:
收入与分配
分配理论
七、个人 收入分配
按劳分配
分配制度
多种分配
收入分配与 社会公平
八、财政与税收 国家参与分配
第七课复习
个人收入的分配
• 考点复习:
考点一、按劳分配为主体
1.(1)当前我国的分配制度是:(是什么?)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以劳动为尺度 (质、量统一)
(4)分配对象: 个人消费品(工资——个人消费)
(5)分配结果: 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拓展:按劳分配的实行范围: ——公有制经济中
(1)国有、集体企业员工的工资、奖金、津贴
(2)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集体经济: 土地国家所有,按劳分配(劳动所得)
注意:如果农民把土地转租给他人经营所得: 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土地要素)
B 配和按生产要素分本配的分别是:
A、29760元;17000元 B、49760元;20000元
C、48800元;20000元 D、44260元;3000元
2、某员工在某国有企业工作,年薪5万元;利用业 余时间在民营企业兼职,年薪2万元;购买股票分 得红利2万元;出租住房收入2万元;转让一项技术 收入1万元。
按技术要素分配 技术入股、专利使用、技术转让的收入
按管理要素分配
是指企业的管理人才凭借其管理才能在 生产经营中的贡献而参与分配的形式
注意区分:按劳分配与按劳动要素分配 (1)按劳分配:
国有、集体企业员工的工资、奖金、津贴
(按劳分配是在公有制经济中的分配方式)
(2)按劳动要素分配:
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中的职工的工资、奖 金、津贴
• 考点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 1、按劳分配
2、 按生产要素分配 ——要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制度
资本
劳动
要素主要包括
技术
管理等
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种类及对应的形式
种类
形式
存款利息、股票的股息和分红、债券的 按资本要素分配 利息、私营企业主的税后利润等
按劳动要素分配
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中的职工的工资、 奖金、津贴
6、按配分配在我国分配方—式—中公的地平位原:则
——主体地位(为什么?) 原因:公有制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
总结:为什么要实行按劳分配?(必然性+意义)
• (1)必然性: • 前提+物质基础+直接原因
• (2)意义: • 体现:效率原则+公平原则
注意区分下列两种表述
(1)为什么要实行按劳为主体? (2)为什么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基本经济制度决定分配制度
生产决定分配
生
产 力
决 定
生 产 关 系
生谁产所资有料:归公济有共制同为发主展体(所,有多制种)所有制经
决
决
定
定
产品如 何分配: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 式并存(分配制度)
3.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1)地 位: 主体地位
(2) 实行范围: 公有制范围内
(3)分配尺度:
(高考)1、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多种分配方式中,按劳分配居于主体地位。 在公有制经济中,按劳分配的对象是
A 社会总产品 B 个人消费品 C 生活必需品 D 物质总产品
B
2、某位国有独资企业技术骨干的年收入,由工资、 奖金、股票投资收入等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工资、奖金、股票投资收入都属于按生产要 素分配
(2)区分: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是什么?)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注意:基本经济制度(所有制制度)不同于 分配制度
2.为什么要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 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1)根本原因:经济发展水平(或生产力发 展水平)
(2)直接原因: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 有制决定分配方式。 所有制结构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 济制度决定分配制度。
决定
• (1)公有制为主体
按劳分配为主体
(2)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决 定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注意区分两个“为什么?”
• 1、我国为什么要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 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 (1)根本原因: (2)直接原因:
• 2、我国为什么要实行按劳分配? • (1)前提: (2)物质基础: • (3)直接原因:
B.工资、奖金、股票投资收入都属于按劳分配
C.工资、奖金属于按劳分配,股票投资收人属 于按生产要素分配
D.工资属于按劳分配,奖金、股票投资收人属 于按生产要素分配
C
4.实行按劳分配的必然性:
简单了 解即可
(1)前提: 生产资料公有制
按劳分配
(2)物质基础: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按劳分配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不高,产品没有极大丰富,所以
请分析该员工的收入分配方式。
答:(1)该员工的收入包括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 素分配两种。
(2)年薪5万元为按劳分配;民营企业兼职年薪2 万元是按劳动要素分配;购买股票2万元红利是按 资本要素分配;出租住房收入2万元是按土地要素 分配;收入技术收入1万元是按技术要素分配。
(按劳动要素分配是在非公有制经济中的分 配方式)
• 2.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意义: (1)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
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 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 才、创造的尊重。
(2)有利于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 流,以增加居民收入、推动经济发展。 (新教材修改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