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管理名词解释
ams名词解释(一)
![ams名词解释(一)](https://img.taocdn.com/s3/m/c4d1370c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bef107c.png)
ams名词解释(一)ams名词解释本文将列举一些与ams相关的名词,并提供例子来解释这些名词的含义及作用。
ams(网络管理系统)•简介:ams是指网络管理系统(Network Management System),用于监控、管理和维护计算机网络。
•例子:一家企业拥有大量分布在不同地区的服务器和网络设备,他们可以使用ams来集中管理和监控这些设备,快速解决问题,确保网络的正常运行。
ams(学会管理系统)•简介:ams也可以是指学会管理系统(Association Management System),用于管理学术或专业性组织的会员、活动和信息。
•例子:某学术组织的会员可以通过ams系统查询和更新个人信息、参加学术会议、查看文献等,同时组织管理者可以利用ams系统轻松组织活动、统计数据等。
ams(异常管理系统)•简介:ams还可以是指异常管理系统(Abnormal Management System),用于管理和解决公司或组织中的异常情况和问题。
•例子:一家制造公司使用ams系统来记录和跟踪生产线上出现的异常情况,如设备故障、生产异常等,并及时分析和解决这些问题,以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ams(航空管理系统)•简介:ams也可以指航空管理系统(Aviation Management System),用于管理航空公司的航班、机场设备和乘客信息等。
•例子:一家航空公司使用ams系统来进行航班计划、票务管理、乘客登机及行李管理等操作,以提供高效和便捷的航空服务。
ams(活动管理系统)•简介:ams还可以指活动管理系统(Activity Management System),用于组织、协调和管理各种类型的活动。
•例子:一家事件策划公司使用ams系统来安排和管理各类活动,包括会议、婚礼、展览等,以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ams(移动支付系统)•简介:ams也可以是指移动支付系统(Automated Mobile System),用于实现通过移动设备进行支付和结算的功能。
网络名词解释
![网络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3ceb5cc76137ee06eff918e0.png)
什么是动态路由?动态路由:是网络中的路由器之间相互通信,传递路由信息,利用收到的路由信息更新路由器表的过程。
是基于某种路由协议来实现的。
常见的路由协议类型有:距离向量路由协议(如RIP)和链路状态路由协议(如OSPF)。
什么是静态路由?静态路由:是指由网络管理员手工配置的路由信息。
当网络的拓扑结构或链路的状态发生变化时,网络管理员需要手工去修改路由表中相关的静态路由信息。
静态路由信息在缺省情况下是私有的,不会传递给其他的路由器。
当然,网管员也可以通过对路由器进行设置使之成为共享的。
静态路由一般适用于比较简单的网络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网络管理员易于清楚地了解网络的拓扑结构,便于设置正确的路由信息。
什么是直连路由与非直连路由?直连路由:就是路由器自己接口上的路由条目。
与之相对的就是非直连路由,非直连路由条目包括静态、默认、动态路由等配置或学习到的其他相邻路由器上的路由条目。
路由器与三层交换机的区别?1. 主要功能不同虽然三层交换机与路由器都具有路由功能,但我们不能因此而把它们等同起来,正如现在许多网络设备同时具备多种传统网络设备功能一样,就如现在有许多宽带路由器不仅具有路由功能,还提供了交换机端口、硬件防火墙功能,但不能把它与交换机或者防火墙等同起来一样。
因为这些路由器的主要功能还是路由功能,其它功能只不过是其附加功能,其目的是使设备适用面更广、使其更加实用。
这里的三层交换机也一样,它仍是交换机产品,只不过它是具备了一些基本的路由功能的交换机,它的主要功能仍是数据交换。
也就是说它同时具备了数据交换和路由由发两种功能,但其主要功能还是数据交换;而路由器仅具有路由转发这一种主要功能。
2. 主要适用的环境不一样三层交换机的路由功能通常比较简单,因为它所面对的主要是简单的局域网连接。
正因如此,三层交换机的路由功能通常比较简单,路由路径远没有路由器那么复杂。
它用在局域网中的主要用途还是提供快速数据交换功能,满足局域网数据交换频繁的应用特点。
网络管理教学大纲
![网络管理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6bfb79bc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8a.png)
网络管理教学大纲引言:网络管理是指对企业或组织中的计算机网络进行规划、配置、维护和优化的过程。
网络管理教学是培养学生网络管理技能和知识的重要课程之一。
本文档将提供一个网络管理教学大纲,帮助教师和学生了解教学内容和目标。
一、课程简介1.1 课程背景1.2 课程目标1.3 教学方法和要求二、课程内容2.1 计算机网络基础2.1.1 计算机网络概述2.1.2 OSI参考模型和TCP/IP协议族2.1.3 网络拓扑和传输介质2.1.4 IP地址和子网划分2.2 网络设备和技术2.2.1 路由器和交换机2.2.2 网络安全设备2.2.3 VLAN和WLAN技术 2.2.4 VPN和远程访问2.3 网络配置和管理2.3.1 网络设计和规划2.3.2 网络设备配置和管理 2.3.3 网络故障排查和解决 2.3.4 网络性能优化和监控2.4 网络安全管理2.4.1 网络安全威胁和漏洞 2.4.2 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2.4.3 安全策略和风险管理2.4.4 数据备份和恢复三、教学方法3.1 理论讲授3.2 实践操作3.3 讨论和案例分析3.4 小组合作3.5 课程项目四、评估方法4.1 平时成绩4.2 期中考试4.3 期末考试4.4 课程项目评估4.5 学习参与度评估五、教学资源准备5.1 教材和参考书目5.2 实验室设备和软件5.3 网络资源和教学工具六、教学进度安排6.1 第一周:计算机网络概述6.2 第二周:OSI参考模型和TCP/IP协议族6.3 第三周:网络拓扑和传输介质6.4 第四周:IP地址和子网划分6.5 第五周:路由器和交换机6.6 第六周:网络安全设备6.7 第七周:VLAN和WLAN技术6.8 第八周:VPN和远程访问6.9 第九周:网络设计和规划6.10 第十周:网络设备配置和管理6.11 第十一周:网络故障排查和解决6.12 第十二周:网络性能优化和监控6.13 第十三周:网络安全威胁和漏洞6.14 第十四周: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6.15 第十五周:安全策略和风险管理6.16 第十六周:数据备份和恢复七、教学团队7.1 主讲教师7.2 助教或实验室管理员7.3 其他相关技术人员结语:网络管理教学大纲提供了对网络管理课程的整体规划和目标。
计算机网络名词解释
![计算机网络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3ef77c0ce45c3b3567ec8bda.png)
计算机网络名词解释1.广域网:覆盖范围从几十千米到几千千米,可以将一个国家、地区或横跨几个洲的网络互联起来。
2.城域网:可以满足几十千米范围内的的大量企业、机关、公司的多个局域网互联的需求,并能实现大量用户与数据、语音、图像等多种信息传输的网络。
3.局域网:用于有限地理范围(如一栋大楼),将各种计算机、外设互联起来的网络。
4.通信子网:由各种通信控制处理机、通信线路与其他通信线路组成,负责全网的通信处理任务。
5.资源子网:由各种主机、外设、软件与信息资源组成,负责全网的数据处理业务,并向网络用户提供各种网络资源与网络服务。
6.计算机网络:以能够相互共享资源的方式互连起来的自治计算机系统的集合。
7.分布式系统:存在着一个能为用户自动管理资源的网络操作系统,由它来自动调用完成用户任务所需要的资源,整个网络系统对用户来说就像一个大的计算机系统一样。
8.公用数据网:由邮电部门或通信公司统一组建与管理,向社会用户提供数据通信服务的网络。
9.面向终端的远程联机系统:以单个计算机为中心的联机系统。
10.宽带骨干网:是指传输速率达到2Gbps的骨干网。
11.全光网:以光结点取代现有网络的电结点,并用光纤将光结点互联成网络。
12.网络拓扑:主要是指通信子网的拓扑构型。
13.基带传输:在数字通信信道上直接传输基带信好的方法。
14.频带传输:利用模拟通信信道传输数字信号的方法。
15.线路交换:两台计算机进行通信前,首先要在资源子网中建立实际的物理线路连接的方法。
16.数据报:同一报文中的分组可以由不同的传输路径通过通信子网的方法。
17.虚电路:同一报文中的所有分组可以通过预先在通信子网中建立的传输路径来传输的方法。
18.单工通信:在一条通信线路中信号只能向一个方向传输的方法。
19.半双工通信:在一条通信线路中信号可以双向传送,但一个时间只能向一个方向传送的方法。
20.全双工通信;在一条通信线路中可以同时双向传输数据的方法。
网络管理的定义
![网络管理的定义](https://img.taocdn.com/s3/m/fd45b3a7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87.png)
网络管理的定义定义:对网络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测和控制,使其能够有效、可靠、安全、经济地提供服务。
具体来说,网络管理就是对网络进行监测和控制。
网络管理的目标减少停机时间,改进响应时间,提高设备利用率减少运行费用,提高效率减少、消灭网络瓶颈;适应新技术(多媒体,多平台)使网络容易管理安全(保密,访问控制,防病毒,管理操作)为什么要进行网络管理网络管理的重要性用户对网络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用户对网络应用的需求不断提高用户对网络性能、运行状况及安全性越来越重视网络管理的必要性网络规模不断扩大网络越来越复杂(设备、结构等)简单的管理工具和方法已不适应管理大型和异构网络网络管理的定义定义:对网络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测和控制,使其能够有效、可靠、安全、经济地提供服务。
具体来说,网络管理就是对网络进行监测和控制。
网络管理的目标减少停机时间,改进响应时间,提高设备利用率减少运行费用,提高效率减少、消灭网络瓶颈;适应新技术(多媒体,多平台)使网络容易管理安全(保密,访问控制,防病毒,管理操作)为什么要进行网络管理网络管理的重要性用户对网络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用户对网络应用的需求不断提高用户对网络性能、运行状况及安全性越来越重视网络管理的必要性网络规模不断扩大网络越来越复杂(设备、结构等)简单的管理工具和方法已不适应管理大型和异构网络. 基于Web的网络管理将WWW应用于网络以及设备、系统、应用程序而形成的基于W e b的网络管理(WBM,Web-BasedManage ment)系统是目前网络管理系统的一种发展方向。
WBM允许网络管理人员使用任何一种W eb浏览器,可在网络任何一个节点上迅速地配置和控制网络设备。
WBM 技术是网络管理方案的一次革命,它将使网络用户管理网络的方式得以改进。
网络管理的定义
![网络管理的定义](https://img.taocdn.com/s3/m/66f267ae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30.png)
网络管理的定义网络管理是指对计算机网络进行规划、组织、部署、监控和维护的过程,旨在确保网络的可靠性、安全性和高效性。
通过网络管理,可以实现网络资源的合理配置、故障的快速诊断和解决、网络性能的优化以及用户需求的满足。
本文将从网络规划、组织、部署、监控和维护等方面论述网络管理的定义和重要性。
一、网络规划网络规划是网络管理的起点,包括确定网络的范围、目标和需求,设计网络拓扑结构以及选择合适的网络设备等。
在进行网络规划时,要考虑到网络的规模、用户数量、数据传输需求、拓展性以及安全性等因素,以确保网络能够适应未来的发展和变化。
二、网络组织网络组织是指根据网络规划的要求,对网络进行逻辑和物理组织,确定网络的层次结构和各个节点之间的连接方式。
网络组织需要考虑到网络的可用性、可管理性、安全性和性能等因素,以便实现数据的高效传输和资源的优化利用。
三、网络部署网络部署是将网络规划和组织的结果具体实施的过程,包括网络设备的安装、连接和配置等。
在进行网络部署时,需要确保网络设备的正常工作和网络的可靠性,同时也要考虑到网络的扩展性和灵活性,以便应对未来业务的增长和变化。
四、网络监控网络监控是指对网络中的设备、链路和流量进行实时监测和管理,以保证网络的正常运行和性能的可控。
通过网络监控,可以及时发现网络中的故障和异常,快速诊断和解决问题,以减少网络中断和数据丢失的风险,保障用户的网络体验和数据安全。
五、网络维护网络维护是指对网络设备和系统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以确保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网络维护包括对设备的软硬件升级、补丁更新、安全检查和故障排除等操作,以提高网络的性能和安全性,并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网络管理的重要性网络管理在现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升网络效率:通过合理的网络管理,可以优化网络资源的分配和使用,提高网络传输速度和数据处理能力,从而提升网络的效率和用户的体验。
2. 保障网络安全:网络管理可以通过设置安全策略、监控网络流量、防御网络攻击等手段,保障网络的安全性,避免信息泄露和数据损失。
公共管理学题库及答案
![公共管理学题库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52cb957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3c.png)
《公共管理学》作业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治理:治理就是对合作网络的管理,又可称为网络管理或网络治理,指的是为了实现与增进公共利益,政府部门与非政府部门(私营部门、第三部门或公民个人)等众多公共行动主体彼此合作,在相互依存的环境中分享公共权力,共同管理公共事务的过程。
2.公共物品:公共物品指具有消费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自然垄断性以及收费困难等特征的物品,公共物品可以从不同角度划分为准公共物品和纯公共物品、全国性的公共物品和地方性公共物品。
3.公共政策:公共政策是由政府或其他权威人士所制定的计划、规划或所采取的行动;公共政策不只是一种孤立的决定,而且是由一系列的活动所构成的过程;公共政策具有明确的目的、目标或方向,并以一定的价值观为基础;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有价值之物所作的权威性分配,即涉及人们的利益关系。
4.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是指为充分、科学、合理和有效发挥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在行使国家行政权力、管理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过程中,发挥对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而进行的资源配置、素质提高、能量利用、开发规划及效益优先等一系列活动相结合的有机整体。
5.管理幅度:指一名上级管理者或一个组织有效管理的下级 人员或单位、部门的数目,它是衡量管理工作复杂性的重要标志。
6.组织:指一定的社会环境中,人们通过相互交往而形成的具有共同心理意识,并为了实现某一特定目标而按一定的方式联合起来的有机整体。
7.绩效管理:是利用绩效信息协助设定统一的绩效目标,进行资源配置与优先顺序的安排,以告知管理者维持或改变既定目标计划,并且报告成功符合目标的管理过程。
8.第三部门:指介于政府部门和营利部门之间,依靠会员缴纳的会费、民间捐款或政府财政拨款等非营利性收入从事前两者无力、无法或无意作为的社会公益事业,从而实现服务社会公众、促进社会稳定与发展的宗旨的社会公共部门。
二、填空题1.................2.(有差异或不同)3.(公共组织)4...............5........................6....................7...................8............9...............三、简答题1.简述现代市场经济中的政府行为模式:综观现代市场经济国家在处理政府与市场、企业和社会的关系的实践,可以将政府的行为模式概括为以下五种角色:公共物品的提供者;宏观经济的调控者;外在效应的消除者;收入及财产的再分配者;市场秩序的维护者。
什么是网络管理?网络管理管什么?
![什么是网络管理?网络管理管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1a57f9e1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c5.png)
⼀、络管理基本概念现在络上有各种络设备,这就意味着实现对各种硬件平台、各种软件操作系统中运⾏程序的统⼀管理不太可能。
实际上,对这些程序的管理⽆⾮就是需要向它们发送命令和数据,以及从它们那⾥取得数据和状态信息。
这样,系统需要⼀个管理者的⾓⾊和被管理对象(managed object,MO)。
由于⼀般程序都有多种对象需要被管理(对应⼀组不同的络资源),因此,我们可以⽤⼀个程序作为代理(Agent),将这些被管理对象全部包装起来,实现对管理者的统⼀交互。
要实现对被管理程序(代理)的管理,管理者需要知道被管理程序中的信息模型(实际上就是代理包含的被管理对象的信息模型)。
为了这些信息的传送,⼈们就必须在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规定⼀个络协议。
我们知道,不同的平台对于整数、字符有不同的编码,为了让不同平台下的应⽤程序读懂对⽅的数据,还必须规定⼀种没有⼆义性、统⼀的数据描述语法和编码格式。
所以,ITU规定了信息模型定义的语法(GDMO,Guidelines for Definition of Managed Objects)、OSI应⽤层的协议(CMIP,Common Management Information Protocol)、标准的数据描述语⾔(ASN.1,Abstract Syntax Notation One)。
GDMO语法主要⽤来描述各种络中需要被管理的各种具体和抽象的资源。
⼀般⼚商的设备都需要⽤这种语法将该设备的信息模型描述出来,以⽅便⽤户或者别的⼚商实现对该设备的管理。
CMIP的下层协议⼀般使⽤OSI的协议堆栈,主要⽤来实现对GDMO定义对象的各种操作,如创建、删除对象实例、属性的读写等等。
由于硬件不同,软件平台上的数据格式(编码格式、字长、结构内部寻址边界等等)的不同,TMN的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必须通过统⼀的数据描述语法ASN.1描述,保证对接收的数据作出正确的解析,取出正确的数据内容。
ASN.1不仅是⼀种数据描述语⾔,它还为通信的双⽅规定了同⼀种数据编码格式,例如BER(Basic Encoding Rule)。
网络名词解释
![网络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726d8465af1ffc4ffe47ac61.png)
ARP:地址解析协议(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ATM:异步转移模式(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l)CDMA: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SMA/CD:带冲突检测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技术(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Collision Detect)DDN:数字数据网(Digital Data Network)DHCP: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DNS:域名系统(Domain Name System)FDDI 即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Fiber Distributed Data Interface)FTP: 文件传输协议(File Transfer Protocol)GPRS: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HDLC:高级链路控制(High-level Data Link Control)ICMP:Internet控制报文协议(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ISDN:综合业务数据网(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Network)NAT:网络地址转换(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PPP:点到点协议(Point to Point Protocol)PPPoE:在以太网上承载PPP协议(point to point protocol over Ethernet)RARP:反向地址解析协议(Reversed ARP)SLIP:串行连接网间协议(Serial Line Internet Protocol)SDH:同步数字系列(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SDLC:同步数据链路控制(Synchronous Data Link Control)SMTP:简单邮件协议(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SNMP: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VPN:虚拟专用网络(Virtual Private Network)WDM:波分复用(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
网络管理名词解释
![网络管理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55a6eb0a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00.png)
网络管理名词解释
网络管理名词解释:是指监督、调度和控制网络通信服务以及信息处理所必需的各种活动的总称。
网络管理:
1、网络管理包括对硬件、软件和人力的使用、综合与协调,以便对网络资源进行监视、测试、配置、分析、评价和控制,这样就能以合理的价格满足网络的一些需求,如实时运行性能、服务质量等。
2、当网络出现故障时能及时报告和处理,并协调、保持网络系统的高效运行等。
网络管理常简称为网管。
3、网络管理技术是伴随着计算机、网络和通信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的,二者相辅相成。
4、从网络管理范畴来分类,可分为对网“路”的管理。
即针对交换机、路由器等主干网络进行管理;对接入设备的管理,即对内部PC、服务器、交换机等进行管理。
网络管理简答题及答案
![网络管理简答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755c05d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0d.png)
⽹络管理简答题及答案第1章⽹络管理概论1-01⽹络管理对于⽹络地正常运⾏有什么意义?答:1、减少停机时间,2、改进响应时间,3、提⾼设备地利⽤率4、减少运⾏费⽤5、减少⽹络瓶颈6、提⾼运⾏效率1-02局域⽹管理与本书所讲地⽹络管理有什么不同?结合你使⽤地局域⽹操作系统试举出⼏种管理功能. 答:局域⽹地管理相对简单,因为局域⽹运⾏统⼀地操作系统;对于异构型设备组成地⽹络,运⾏各种操作系统地互联⽹地管理就复杂地多了,就需要跨平台地⽹络管理技术1-03被管理地⽹络设备有哪些?答:主机,⽹桥,路由器,交换机,集线器等被管理⽹络资源:⽹络硬件(物理介质和连⽹设备、计算机设备)、⽹络软件(操作系统软件、通信软件、应⽤软件)1-04⽹络管理系统分为哪些层次?⽹络管理框架地主要内容是哪些?答:1、OSI/RM2、管理站3、代理系统⽹络管理框架内容:各种⽹络管理应⽤⼯作地基础结构,1、管理功能分为管理站和代理2、为存储管理信息提供数据库⽀持3、提供⽤户接⼝和⽤户视图功能4、提供基本地管理操作1-05在管理站和代理中应配置哪些软件实体?答:管理站:1、OS 2、通信3、NME(⽹络管理实体) 4、应⽤5、NMA(⽹络管理应⽤)代理:1、OS 2、通信3、NME(⽹络管理实体) 4、应⽤1-06集中式⽹络管理和分布式⽹络管理有什么区别?各有什么优缺点?答:区别:集中式地⽹络中,⾄少有⼀个结点(主机或路由器)担当管理站⾓⾊,所有代理都在管理站监视和控制下协同⼯作,实现集成地⽹络管理.⽽分布式地⽹络,是地理上分布地多台⽹络管理客户机与⼀⽹络管理服务器交互作⽤,共同完成⽹络管理功能.集中式优点:管理⼈员可以有效地控制整个⽹络资源,根据需要平衡⽹络负载,优化⽹络性能.缺点:⽹络通信消耗⼤,管理站失效,将导致⽹络管理中断;对于⼤型⽹络则⼒不从⼼.分布式优点:灵活性和可伸缩性,善于控制⼤型⽹络.缺点:不便于统⼀控制.1-07什么是委托代理?答:有些设备不⽀持当前地⽹络管理标准,或⽆法完整实现NME全部功能,或不能运⾏附加软件,⽤来管理这些⾮标准设备地标准设备,称为委托代理.1-08⽹络管理软件由哪些部分组成?它们地作⽤各是什么?答:1、⽤户接⼝软件:对⽹络资源实施本地配置、测试和排错,⼀定地信息处理能⼒,实现异构型⽹络连接2、管理专⽤软件:⽀持多种⽹络管理应⽤,如配置管理、性能管理、故障管理3、管理⽀持软件:保留管理所需要地相关信息,具有基本⽂件管理功能,⽀持节点之间地通信.1-09对⽹络监控有⽤地管理信息有哪些?代理怎样把管理信息发送给监视器?答:1、静态信息2、动态信息3、统计信息管理站和代理之间地信息交换通过协议数据单位(PDU)进⾏.通常是管理站向代理发送请求PDU,代理以响应PDU回答,⽽管理信息包含在PDU参数中.1-10系统响应时间由哪些部分组成?答:1、⼊⼝终端延迟2、⼊⼝排队时间3、⼊⼝服务时间4、CPU处理延迟5、出⼝排队时间6、出⼝服务时间7、出⼝终端延迟1-11⽹络资源地利⽤率与哪些因素有关?什么是合理地负载分布?答:负载和数据速率有关.各链路地相对负载/相对容量(相对利⽤率),都⽐较平衡.1-12性能测试报告应包括哪些内容?答:1、主机对通信矩阵2、主机组通信矩阵3、分组类型直⽅图4、数据分组长度直⽅图5、吞吐率-利⽤率分布6、分组到达时间直⽅图7、信道获取时间直⽅图8、通信延迟直⽅图9、冲突计数直⽅图10、传输计数直⽅图或者:宽带利⽤率、吞吐率降低地程度、通信繁忙地程度、⽹络瓶颈及响应时间等.1-13故障监视可分为哪些功能模块?答:1、故障检测和报警功能2、故障预测功能3、故障诊断和定位功能1-14需要计费地⽹络资源有哪些?计费⽇志应包括哪些信息?答:资源:1、通信设施2、计算机硬件3、软件系统4、服务⽇志:1、⽤户标识符2、连接⽬标地标识符3、传送地分组数/字节数4、安全等级5、时间戳6、指⽰⽹络出错情况地状态码7、使⽤地⽹络资源1-15配置管理应包含哪些功能模块?设备地配置信息有哪些?答:功能模块:1、定义配置信息2、设置和修改设备属性3、定义或修改⽹络元素间地互联关系4、启动和终⽌⽹络运⾏5、发⾏软件6、检查参数值和互联关系7、报告配置现状配置信息:设备地名称、标识符、地址、状态、操作特点和软件版本1-16计算机⽹络地安全需求有哪些?答:1、保密性2、数据完整性3、可⽤性1-17 对计算机⽹络地安全威胁有哪些?对⽹络管理地安全威胁有哪些?答:⽹络安全威胁:1、对硬件地威胁2、对软件地威胁3、对数据地威胁4、对⽹络通信地威胁⽹络管理安全威胁:1、伪装地⽤户2、假冒地管理程序3、侵⼊管理站或代理间地信息交换过程1-18计算机⽹络地安全管理应包含哪些内容?答:1、记录系统中出现地各类事件2、追踪安全审计试验,⾃动记录有关安全地重要事件3、报告和接收侵犯安全地警⽰信号,在怀疑出现威胁安全地活动时采取防范措施5、经常维护和检查安全记录,进⾏安全风险分析,编制安全评价报告6、备份和保护敏感地⽂件7、研究每个正常⽤户地活动形象,预先设定敏感资源地使⽤形象,以便检测授权⽤户地异常活动和对敏感资源地滥⽤⾏为或者:1、发现安全漏洞2、设计和改进安全策略3、根据管理记录产⽣安全事件报告4、维护安全业务(访问控制、数据加密、认证)1-19 ISO制定地⽹络管理标准有哪些⽂件?各是什么内容?答:1、ISO DIS7498-4(X.700):定义了⽹络管理地基本概念和总体框架2、ISO 9595:公共管理信息服务定义3、ISO 9596:公共管理信息协议规范4、ISO 10164:系统管理功能5、ISO 10165:管理信息结构1-20 TCP/IP⽹络管理标准有哪些主要地RFC⽂件?各是什么内容?答:1、RFC1155(SMI) 2、RFC1157(SNMP) 3、RFC1212(MIB定义) 4、RFC1213(MIB-2规范)名词解释:⼀、⽹络管理应⽤:⽤户根据需要开发地软件,这种软件运⾏在具体地⽹络上,实现特定地管理⽬标.⼆、⽹络管理完成地任务:1、收集有关⽹络通信地统计信息2、对本地设备进⾏测试,记录设备状态信息3、在本地存储有关信息4、响应⽹络控制中⼼地请求,发送管理信息5、根据⽹络控制中⼼地指令,设置或改变设备参数三、⽹络管理功能分为:1、⽹络监视:收集系统和⼦⽹地状态信息,分析被管理设备地⾏为,以便发现⽹络运⾏中存在地问题2、⽹络控制:修改设备参数或重新配置⽹络资源,以便改善⽹络地运⾏状态四、⽹络监控要解决地问题:1、对管理信息地定义2、监控机制地设计3、管理信息地应⽤五、轮询:⼀种请求-响应式地交互作⽤,即由监视器向代理发出请求,询问它所需要地信息值,代理响应监视器地请求,从它所保存地管理信息库中取得请求地信息,返回给监视器.六、事件报告:由代理主动发送给管理站地消息.七、影响通信⽅式选择地主要因素:1、传送监控信息引起地通信量2、对危急情况地处理能⼒3、对⽹络管理站地通信时延4、被管理设备地处理⼯作量5、消息传输地可靠性6、⽹络管理应⽤地特殊性7、在发送消息之前通信⼋、⽹络管理功能:1、性能管理2、故障管理3、计费管理4、配置管理5、安全管理九、可⽤性:⽹络系统、元素或应⽤对⽤户可利⽤地时间地百分⽐⼗、响应时间:从⽤户输⼊请求到系统在终端上返回计算结果地时间间隔管理域:管理对象地集合叫管理域.⾏政域:划分和改变管理域,协调管理域之间地关系.第2章抽象语法表⽰ASN.12-01表⽰层地功能是什么?抽象语法和传输语法各有什么作⽤?答:表⽰层地功能是提供统⼀地⽹络数据表⽰.2-02⽤ASN.1表⽰⼀个协议数据单元(例如,IEEE802.3地帧).答:GetRequest-PDU::=SEQUENCE{request-id INTEGER,error-status INTEGER,error-index INTEGER,variable-bindings VarBind}VarBind::=SEQUENCE{name OBJECT IDENTIFIER,value NULL}2-03⽤基本编码规则对长度字段L编码:L=18,L=180,L=1044.答:L=18,00010010;L=180,10000001 10110100;L=1044,10001000 100101002-04⽤基本编码规则对下⾯地数据编码:标签值=1011001010,长度=255.答:标签编码:×××11111 1000 0101 11001010;长度编码:10000001 111111112-05为什么要⽤宏定义?怎样由宏定义得到宏实例?答:使⽤宏定义地⽬地是为了简化类型定义地⽅法.⽤具体地值代替宏定义中地变量可以产⽣宏实例.第3章简单⽹络管理协议3-01 Internet⽹络管理框架由哪些部分组成?⽀持SNMP地体系结构由哪些协议层组成?答:1、RFC1155定义了管理信息结构(SMI),即规定了管理对象地语法和语义2、RFC1212说明了定义MIB模块地⽅法3、RFC1213定义了MIB-2管理对象地核⼼集合,这些管理对象是任何SNMP系统必须实现地4、RFC1157是SNMP V1协议地规范⽂件.应⽤层协议,UDP协议,TCP/IP3-02 SNMP环境中地管理对象是如何组织地?这种组织⽅式有什么意义?答:组织:分层地树结构.意义:1、表⽰管理和控制关系2、提供了结构化地信息组织技术3、提供了对象命名机制3-03 MIB-2中地应⽤类型有哪些?计数器类型和计量器类型有什么区别?答:1、networkaddress::=choice{internet ipaddress}2、internet object identifier::={iso(1)org(3)dod(6)1}3、ipaddress::=[application 0] implict octet string(size(4))4、counter::= [application 1] implict intrger(0..4 294 967 295)5、gauge:= [application 2] intrger(0..4 294 967 295)6、timeticks::= [application 3] intrger(0..4 294 967 295)7、opaque::= [application 4] octet string—arbitrary ASN.1 value区别:计量器与计数器不同地地⽅是计量器达到最⼤值后不回零,⽽是锁定在232-13-04RFC1212给出地宏定义由哪些部分组成?试按照这个宏定义产⽣⼀个宏实例.答:1、SYNTAX,表⽰对象类型地抽象语法;2、ACESS,定义SNMP协议访问对象地⽅式;3、DesctPart,任选,⽤⽂字说明对象类型含义;4、R efValPart,任选,⽤⽂字说明可参考在其他MIB模块定义地对象;5、 indexpart,⽤于定义表对象地索引项;6、defvalpart,定义了对象实例默认值,任选;7、value notation,指明对象地访问名宏实例:tcpMaxConn OBJECT-TYPESYNTAX INTEGERACCESS read-onlySTATUS mandatoryDESCRIPTION“The limit on the total number of TCP connection the entity can support”::={tcp 4}3-05MIB-2地管理对象分为哪⼏个组?答:1、系统组2、接⼝组3、地址转换组4、IP组5、ICMP组6、TCP组7、UDP组8、EGP组9、传输组3.06什么是标量对象?什么是表对象?标量对象和表对象地实例如何标识?标量对象:存储在SMI中地标量;表对象:存储在SMI中地⼆维数组变量对象地标识:SNMP规定不属于表地标量对象地实例标识符由他地对象标识符加上0组成.表对象地标识:在MIB定义中,表对象和⾏对象地访问状态是“⽆法访问”.对于列对象来说,他地实例是⼀组⽤列对象标识符(ColumnOID)和⾏索引值(RowIndexValue)联合标识地实例.列对象标识符,是⽤来惟⼀标识列对象地OID.⾏索引值由⼀个或多个列对象对应实例地值组成3-07 为什么不能访问表对象和⾏对象?答:表和⾏对象是没有实例标识符地,因为她们不是叶⼦节点,SNMP不能访问.3-08 对象标识符是由什么组成地?为什么说对象地字典顺序对⽹络管理是很重要地?答:x.i.(tcpConnLocalAddress).( tcpConnLocalPort).( tcpConnRemAddress).( tcpConnRemPort)对象地顺序对⽹络管理是很重要地,因为管理站可能不知道代理提供地MIB地组成,所以管理站要⽤某种⼿段搜索MIB树,在不知道对象标识符地情况下访问对象地值.3-09 在⾃⼰地计算机上安装SNMP服务,浏览MIB-2和私有数据库地内容.名词解释:⼀、SNMP地组成:1、管理信息库结构地定义2、访问管理信息库地协议规范第4章简单⽹络管理协议4-01 SNMPv1⽀持哪些管理操作?对应地PDU格式如何?答:1、GET,管理站⽤于检索管理信息库中标量对象地值;2、SET,管理站⽤于设置管理信息库中标量对象地值;3、TRAP,代理⽤于向管理站报告管理对象地状态变化.GET,SET地PDU格式:TRAP格式:4-02 SNMPv1报⽂采⽤什么样地安全机制?这种机制有什么优缺点?答:SNMPv1地安全机制很简单,只是验证团体名.优点:简单性.缺点:很不安全,团体名以明⽂形式传输,容易被第三者窃取.4-03举例说明如何检索⼀个简单对象,如何检索⼀个表对象?答:P72-73 例4.1(检索⼀个简单对象)例4.4(检索⼀个位置对象)4-04 怎样利⽤GetNext命令检索未知对象?答:发出命令:GetNextRequest(udpInDatagrams.2)得到响应:GetResponse(udpNoPorts.0=1)4-05 如何更新和删除⼀个表对象?答:更新:SetRequest(ipRouteMetric1.9.1.2.3=9)GetResponse(ipRouteMetric1.9.1.2.3=9)删除:SetRequest(ipRouteType.7.3.5.3=invalid)GetResponse(ipRouteType.7.3.5.3=invalid)4-06试描述数据加密、⾝份验证、数字签名和消息摘要在⽹络安全中地作⽤,这些安全⼯具能对付哪些安全威胁?答:1、数据加密:保密通信地基本⼿段2、⾝份认证:防⽌主动攻击地⽅法3、数字签名:防⽌否认地⽅法4、消息摘要:验证消息地完整性对付:窃取,假冒,篡改等安全威胁4-07 SNMPv2对SNMPv1进⾏了哪些扩充?答:1、管理信息结构地扩充2、管理站和管理站之间地通信3、新地协议操作4-08 SNMPv2对计数器和计量器类型地定义做出了哪些改进?这些改进对⽹络管理有什么影响?答:增加了两种新地数据类型,计数器没有定义地初始值,只有连续两次读计数器得到地增加值才有意义.规定了Gauge32地最⼤值可以设置为⼩于232地任意正数MAX.明确了当计数器到达最⼤值时可⾃动减少.影响:这样规定更细致,应⽤更⽅便.4-09举例说明不同类型地索引对象如何⽤作表项地索引.答:4.10在表地定义中,AUGMENTS⼦句地作⽤是什么?答:AUGMENTS⼦句地作⽤是代替INDEX⼦句,标识概念⾏地扩展.SNMPv2表地定义中必须包含INDEX或AUGMENTS⼦句,但是只能有⼀个.INDEX⼦句定义了⼀个基本概念⾏,⽽INDEX⼦句中地索引对象确定了⼀个概念⾏实例.4-11允许⽣成和删除地表与不允许⽣成和删除地表有什么区别?答:SNMPv2把表分为两类:1、禁⽌删除和⽣成⾏地表:这种表地最⾼访问级别是read-write.在很多情况下这种表由代理控制,表中只包含read-only 型地对象.2、允许删除和⽣成⾏地表:这种表开始时候可能没有⾏,由管理站⽣成和删除⾏.⾏数可由管理站或代理改变.4-12试描述⽣成表项地两种⽅法.答:1、管理站通过事务处理产⽣和激活概念⾏2、管理站与代理协商⽣成概念⾏⽣长概念⾏地4个步骤:1、选择实例标识符2、a管理站通过事务处理产⽣和激活概念⾏b管理站与代理协商⽣成概念⾏3、初始化⾮默认值对象4、激活概念⾏4-13 SNMPv2管理信息库增加了哪些新地对象?答:1、系统组:标量对象sysORLastChange、表对象sysORTable 2、SNMP组3、MIB对象组:⼦组(snmpTrap)snmpTrapOID,snmpTrapEnterprise ⼦组(snmpSet):snmpSerialNo4-14试描述SNMPv2地3种检索操作地⼯作过程.答:1、GetRequestPDU 2、GetNextRequestPDU 3、GetBulkRequestPDU4-15 SNMPv2地操作管理框架由哪些部分组成?它们对管理操作地安全有什么作⽤?答:主要涉及4个基本概念:参加者、上下⽂、MIB视图和访问控制策略参加者:是否可以成为某次协议操作地参加者是需要进⾏认证地4-16管理站之间地通信有什么意义?需要哪些管理信息地⽀持?答:意义:管理站之间地通信机制是分布式⽹络管理所需要地功能特征.需要通知报⽂和管理站数据库⽀持.4-17试描述SNMPv2加密报⽂地发送和接收过程.答:发送:发送实体⾸先构造管理通信消息SNMPMGMTCOM,这需要查找本地数据库,发现合法地参加者和上下⽂,然后如果需要认证协议,则在snmpmgmtcom前⾯加上认证信息authinfo,构成认证报⽂snmpauthmsg,否则把authinfo置为长度为0地字符串.若参加者地认证协议为v2md5authprotocol,则由本地实体按照md5算法计算产⽣16个字节地消息摘要,作为认证信息中地authdigest.第三步是检查⽬标参加者地私有协议,如果需要加密,则采⽤指定地加密协议对snmpauthmsg加密,⽣成privdata.最后置privdst=dstparty,组成完整地SNMP V2报⽂,并经过BER编码发送出去.接收:⽬标⽅实体接收到snmpprivmsg后⾸先检查报⽂格式.如果通过,则查找本地数据库,发现需要地验证信息.根据本地数据库地记录,可能需要使⽤私有协议对报⽂解密,对认证码进⾏验证,检查源⽅参加者地访问特权和上下⽂是否符合要求等.⼀旦检查全部通过,就可以⽀⾏协议请求地操作了.4-18 SNMP引擎是由哪些部分组成地?各部分地作⽤是什么?答:1、⼀个调度器:a向/从⽹络中发送/接收报⽂b确定SNMP报⽂地版本,并交给相应地报⽂处理模块处理c为接收PDU 地SNMP应⽤提供⼀个抽象地接⼝d为发送PDU地SNMP应⽤提供⼀个抽象地接⼝2、⼀个报⽂处理⼦系统:按照预订地格式准备要发送地报⽂,或者从接收地报⽂中提取数据3、⼀个安全⼦系统:提供安全服务,例如,报⽂地认证和加密4、⼀个访问控制⼦系统:确定是否允许访问⼀个管理对象,或者是否可以对某个管理对象实施特殊地管理操作4-19基于⽤户地安全模型可以防护哪些安全威胁?答:两种主要威胁:1、修改信息2、假冒两种次要威胁:1、修改报⽂流2、消息泄露4-20时间系列检验地⼯作原理是什么?这种检验不能防⽌哪些安全威胁?答:为防⽌报⽂被重发和故意延迟,每次通信有⼀个SNMP引擎被指定为有权威地,⽽通信对⽅是⽆权威地.当SNMP报⽂要求响应时,该报⽂地接收者是有权威地.反之,当SNMP报⽂不要求响应时,该报⽂地发送者是有权威地.有权威地SNMP引擎维持⼀个时间值,⽆权威地SNMP引擎跟踪这个时钟值,并保持与之松散同步.不能防⽌:窃取,假冒,中断4-21 HMAC-MD5-96认证协议是怎样计算报⽂摘要地?试对其安全性进⾏分析.答:p1114-22 SNMPv3怎样进⾏密钥管理?答:通过密钥局部化来管理,也就是把⽤户地⼝令字变换成他/她与⼀个有权威地SNMP引擎共享地密钥.密钥局部化过程地主要思想是把⼝令字和相应地SNMP引擎标识作为输⼊,运⾏⼀个散列函数,得到⼀个固定长度地伪随机序列,作为加密密钥.4-23视图是怎样定义地?在处理⼀个访问请求时怎样进⾏访问控制决策?答:为了安全,我们需要把某些组地访问权限制在⼀个管理信息地⼦集中,提供这种能⼒地机制就是MIB视图.P118第五章远程⽹络监视5-01为什么需要RMON?⽹络监视器能提供哪些管理信息?答:因为RMON是对SNMP标准地重要补充,是简单⽹络管理向互联⽹管理过渡地重要步骤.RMON扩充了SNMP地管理信息库MIB-2,可以提供有关互联⽹管理地主要信息,在不改变SNMP协议地条件下增强了⽹络管理地功能.提供:出错统计数据,性能统计数据等.5-02RMON对表对象地管理做出了什么改进?答:1、增加了两种新地数据类型,增强规范地可读性2、RMON规范中地表结构由控制表和数据表两部分组成.控制表定义数据表结构,数据表存储数据.5-03试根据矩阵组定义地管理对象设计⼀个显⽰⽹络会话地⼯具.答:5-04试写出产⽣下降警报地规则.答:5-05举例说明RMON进⾏状态过滤地逻辑.答:5-06试描述警报组、过滤组、事件组和包捕获组地关系.答:1、实现警报组时必须实现事件组.2、实现最⾼N台主机组时必须实现主机组.3、实现捕获组时必须实现过滤组.5-07RMON2扩充了哪些功能组,它们地作⽤是什么?答:1、协议⽬录组:提供了各种⽹络协议地标准⽅法.2、协议分布组:提供每个协议产⽣地通信统计数据.3、地址映像组:建⽴⽹络层地址(IP地址)与MAC地址地映像关系.4、⽹络层主机组:类似于RMON1地主机组,收集⽹上主机地信息.5、⽹络层矩阵组:记录主机对(源/⽬标)之间地通信情况.6、应⽤层主机组:记录有关主机发送/接收地分组/字节数等,使⽤户了解每个主机上地每个应⽤协议地通信情况.7、应⽤层矩阵组:统计⼀对应⽤层协议之间地各种通信情况,以及各种选定地参数最⼤地⼀对应⽤层协议之间地通信情况.8、⽤户历史组:按照⽤户定义地参数,周期地收集统计数据.9、监视器配置组:定义了监视器地标准参数集合.5-08为什么要使⽤外部对象作为表地索引?答:为了把数据表与对应地控制表结合起来.5-09RMON2如何标识协议之间地关系?答:⽤协议标识符和协议参数共同标识⼀个协议以及该协议与其他协议之间地关系.5-10RMON监视器如何配置?答:5-11试把RMON对象划分到各个管理功能域3002答:版权申明本⽂部分内容,包括⽂字、图⽚、以及设计等在⽹上搜集整理。
网络名词解释
![网络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eb7dab1b6137ee06eef9184a.png)
名词解释1. TCP/IP:(传输控制协议/网络协议)是internet国际互联网络的基础,是用于计算机通信的一组协议,通常又称为TCP/IP协议簇。
2. 异步传输:以字符为单位的数据传输。
每字符附加1起始位1停止位1奇偶效验位。
同步传输:以数据块为单位的数据传输每个数据块的头部和尾部附加一个特殊的字符或比特序列。
3. QAM正交调幅技术:是一种振幅调制和相位调制结合在一起的数字调制。
4. CRC校验:是一种采用多项式的编码方法。
5. CSMA/CD:带冲突检测的载波监听多路访问。
工作原理:先听后发边听边发。
边发送边监听的功能称为冲突检测。
6. FDDI: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是采用光纤作为传输介质的令牌环网采用双环结构。
是一种高速、容错的网络传输协议。
7. 动态路由与静态路由:(1)动态路由:是指按照一定的算法,发现选择和更新路由的过程,这个算法可以随着网络拓扑结构的变化而变化,并在较短时间内自动更新路由表,有利于改善网络的性能。
(2)静态路由:静态路由不是表示路由表一成不变,这里所谓的静态时指路由器不是通过彼此间动态交换路由信息,建立和更新路由表,而是网络管理员根据网络拓扑结构图手工配置。
8. 1.8 子网掩码:又叫网络掩码、地址掩码、子网给遮罩,它是一种用来推明一个IP地址的哪些位标识的是主机所在的子网以及哪些位标识的是主机的位掩码,子网掩码不能单独存在,他必须结合IP地址一起使用。
子网掩码只有一个作用,就是将某个IP地址判分成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两个部分。
(一个32位的二进制序列) 9. UDP:用户数据报协议是一个简单的面向数据包的传输协议提供面向无连接的、不可靠的传输服务(UDP数据报的报头长为8字节)一个UDP数据报包括一个8字节的报头和数据域部分。
10. SMTP:简单邮件传输协议是一组用于从源地址到目的地址传输邮件的规范,通过它控制邮件的中转方式。
11. ADSL:ADSL是一种充分利用现有的电话铜质双绞线来开发宽带业务的非对称性的因特网接入技术。
网络管理基础知识
![网络管理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fa7e100ef90f76c660371aad.png)
(1)什么是网络管理?网络管理,简称网管,简单地说就是为保证网络系统能够持续、稳定、安全、可靠和高效地运行,对网络实施的一系列方法和措施。
网络管理的任务就是收集、监控网络中各种设备和设施的工作参数、工作状态信息,将结果显示给管理员并进行处理,从而控制网络中的设备、设施、工作参数和工作状态,使其可靠运行。
(2)网络管理的功能是什么?故障管理:计费管理:配置管理和名称管理:性能管理:安全管理:网络流量控制、网络路由选择策略管理(3)网络管理系统的层次结构。
●把被管理资源画在单独的框中,表明被管理资源可能与管理站处于不同的系统中;●各种网络管理框架的共同特点:➢管理功能分为管理站和代理两部分;➢为存储管理信息提供数据库支持;➢提供用户接口和用户试图(View)功能;➢提供基本的管理操作。
(4)集中式网络管理和分布式网络管理有什么区别?各有什么优缺点?集中式网络管理:网络中至少有一个结点(主机或路由器)担当管理站的角色,除过NME 之外,管理站中还有一组软件,叫做网络管理应用(NMA),网络中的其他结点在NME的控制下与管理站通信,交换管理信息。
这种集中式网络管理策略的好处是:管理人员可以有效地控制整个网络资源,根据需要平衡网络负载,优化网络性能。
分布式网络管理:地理上分布的网络管理客户机与一组网络管理服务器交互作用,共同完成网络管理功能。
中心管理站还能对管理功能较弱的客户机发出指令,实现更高级的管理。
分布式网络管理具有灵活性(Flexibility)和可伸缩性(Scalability),网络管理更加方便。
(5)什么是委托代理?非标准设备:若系统要求每个被管理的设备都能运行代理程序,并且所有管理站和代理都支持相同的管理协议。
这种要求有时是无法实现的。
例如:有的老设备可能不支持当前的网络管理标准;小的系统可能无法完整实现NME的全部功能;一些设备(例如Modem和多路器等)根本不能运行附加的软件,把这些设备叫做非标准设备。
《网络技术》名词解释100题
![《网络技术》名词解释100题](https://img.taocdn.com/s3/m/1ab664c0d5bbfd0a79567371.png)
《网络技术》----名词解释1、计算机网络:2、网络节点:3、通信链路:4、通信子网:5、计算机系统:6、终端:7、集线器:8、路由器:9、协议:指实现计算机网络中数据通信和资源共享的规则的集合,协议由语义、语法和交换规则3部分组成。
10、网络通信协议:是实现网络协议的规则和功能的软件,它运行在网络计算机和设备中,计算机通过使用协议访问网络。
协议包括包交换协议(IPX)、传输控制协议/网际协议(TCP/IP)和以太网协议。
11、设备驱动程序:12、网络管理系统软件:13、网络应用软件:14、局域网:15、广域网:16、城域网;17、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18、对等网络:19、数据(11):20、信道:21、信道容量:22、码元、码字:23、比特率(12):24、波特率:25、误码率:26、吞吐量:27、信道的传播延迟:28、信道带宽:29、数据传输率:30、数据终端设备:31、数据线路端接设备:32、单工通信:33、半双工通信:34、全双工通信:35、基带传输:36、频带传输:37、宽带传输:38、虚电路:39、数据报:39、信元交换技术:40、路由选择(92):41、A TM异步传输模式:42、TCP/IP协议:43、UDP协议:44、IP地址(112):45、域名:域名是用一些容易记忆的具有一定含义的字符代替数字从而表示IP地址,便于理解、记忆、交流。
46、域名系统:47、帧中继:48、网络管理:49、资源共享:50、主机:51、传输介质:53、网络互联设备:54、资源子网:55、数据传输:56、编码:编码是将数据(模拟或数字)转换成能够在传输介质上传输和处理的信号的过程。
信号必须进行编码,使得与传输介质相适应。
57、同步传输:58、异步传输:59、实体:60、接口:61、网络体系结构:62、令牌:令牌就是一种特殊格式的数据帧。
63、广域网技术:64、协议簇:65、主页:主页是随着浏览器开始打开时出现的信息页,是访问个人或机构网页第1次要看到的,也是详细信息的入口点。
网络化管理
![网络化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ec58ac7c168884868762d642.png)
网络化管理(信息技术的商业价值)网络化管理要求整体的公司行为不仅需要大型应用软件和网络连接,还需要一个整体的信息模式来调控公司的运作。
因此进行网络化管理必须投资于IT能力的设计,而非仅仅是建立一个孤立的IT系统。
网络化管理的一个重要部分是企业系统(ES)的实施。
改变一个IT系统,并不意味着改变了一个企业的信息文化。
技术的出现,就其本身而言,并不彻底改变一个企业的性质。
改变一个企业的信息文化,需要调整企业最基本的行为规范、态度、价值取向、管理目标以及与信息相关的激励机制,改变技术只是加强了现行的行为。
工具不管如何有价值,都只是工具;新技术不管如何高级,如何没有人的介入,都不会改变人的行为。
所以,网络化管理也必须以人为本。
现实生活中关于信息的说法:1:绝大多数信息,包括人们真正想要的信息,并不在计算机里。
2:如果信息是金钱和权力,员工就不会轻易地把它共享。
3:信息不一定都是常规的,允许一定程度的灵活性和无序性。
4:因为人是信息的重要来源和传递者,所以任何信息模型都应把人包括在内。
实施网络化管理系统经理们需要遵循的规则:1:高层经理必须从联系、共享信息、信息结构几方面评估公司的企业智商(IQ)。
联系指在多大程度上IT平台联系了信息资源、媒体、方位和用户(确定需要什么样的信息,确保这些信息被合适的人和小组了解和共享);共享信息使相互合作成为可能,而且有益于团队协作、业务整和及扩展规模;信息结构对战略性信息开发是最具潜力的。
结构是由信息创造的,也是服务于信息的,比如数据如何分类、如何组织、联系和使用。
2:企业模式必须使用商业语言,而不是IT专业术语。
因为要形成对“我们怎么干”的统一理解就必须使用一种共同的商业语言。
3:高级经理必须确立制度化行为能够增值的最高层次。
决定哪些业务单位合理地整合起来会比单个价值总和更高。
4:一旦公司开启了网络化管理战略,高级经理必须谨慎地安排实施步骤。
经理和股东汇报程序销售和财务程序送货程序中心客户销售人员数据库生产程序后勤、供应商↓和顾客服服务程序人力资源存货和供行政人员务代表管理程序货程序和工人雇员剖析企业系统企业学习环说明:先有一个动作,接着观察该动作的结果,然后是取向、决策和行动,形成一个连续的环。
组网技术与网络管理
![组网技术与网络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52aa8dff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cc.png)
组网技术与网络管理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组网技术和网络管理越来越成为重要的领域,它们不断地在未来的网络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阐述组网技术和网络管理的概念,重要性,应用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一、组网技术组网技术是通过计算机网络将多个计算机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更大、更复杂的系统的方法和技术。
它可以使不同的设备共享信息和资源,如打印机,文件等等。
当前的组网技术涉及多种技术,如有线网络、无线网络、广域网(WAN)、局域网(LAN)以及各种云计算和虚拟化技术等。
组网技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许多现代的工作需要与他人进行在线交互。
计算机网络的出现使得这种交互变得更加容易和便捷。
例如,企业的员工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与同事或客户轻松沟通,快速上传和下载文件,从而快速完成各种工作流程。
二、网络管理网络管理是对计算机网络进行监视和控制的过程。
管理者使用网络管理技术来检测网络问题、收集网络性能数据以及确保网络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网络管理包括各种任务,如安装和维护网络设备、配置和监控计算机网络、定期备份数据、管理安全系统等。
在当前技术日益发展和互联网日益普及的背景下,网络管理的重要性也越来越突出。
闲置的计算机或服务器可能会使企业遭受严重的数据丢失,甚至威胁企业的商业前景。
网络管理者的角色可以随时通过检测网络设备和监视流量,确保网络的正常运行,从而保持设备的完全部署状态,确保业务创造更好的价值。
三、应用组网技术和网络管理在多个行业拥有广泛的应用,例如:1.企业应用:企业需要搭建自己的网络,可以方便员工之间的协作与交流。
员工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上传和共享文件,从而快速完成各种业务工作。
此外,企业的网络管理人员还能通过网络监控企业的网络设备并处理好网络安全问题。
2.医疗卫生:医疗卫生行业中,网络技术和网络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网络技术可帮助卫生机构与患者沟通和共享医疗资料。
网络管理可以有效解决庞大数据的存储、备份和保护问题,加强对各种设备的管理,增强网络的加密安全监控。
计算机网络 网络管理的功能
![计算机网络 网络管理的功能](https://img.taocdn.com/s3/m/6893dc04763231126edb116c.png)
计算机网络网络管理的功能随着网络业务和应用的丰富,计算机网络管理变的至关重要。
在计算机网络的质量体系中,网络管理是一个关键环节,网络管理的质量将直接影响网络运行的效率。
一般来说,网络管理就是通过某种方式对网络进行管理,以使网络能正常高效地运行。
网络管理如此重要,其功能也有详细的划分。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ISO/IEC 7498-4文档型中,将网络管理详细划分为配置管理(Configuration Management)、性能管理(Pe rformance Management)、故障管理(Fault Management)、安全管理(Safety Management)、记账管理(Accounting Management)五大功能。
下面,我们对其功能分别进行讲解。
1.配置管理(Configuration Management)它是指从网络中获取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来对设备进行配置管理,它是网络管理最基本的功能。
在一个计算机网络中所用到的网络互联设备通常来自不同的厂商,而各个厂商设备之间需要进行设备的参数、状态信息等内容的相互交换工作,同时网络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如网络系统要随着用户数量、设备更新来调整网络的配置。
因此,需要有网络配置管理功能来支持这种调整和改变,保证网络系统的正常运行。
它具有以下功能:●更改系统设置。
●获取系统重要变化信息。
●获取系统状态信息。
●初始化或关闭管理对象。
2.性能管理(Performance Management)它是指通过分析和控制整个网络的数据交换,保证网络能够提供持续可靠的服务,使网络达到最好的运营效率。
性能管理评测系统资源的运行状况和通信效率等系统性能,并收集分析当前状况的网络信息,并维护和分析系统性能日志。
它还具有以下功能:●收集和统计网络信息。
●网络流量统计。
●监测设备运行状态。
●设备及其CPU利用率。
3.故障管理(Fault Management)它是指通过检测、隔离、修复网络故障等方法,使网络恢复正常运行状态。
网络安全与网络管理课程
![网络安全与网络管理课程](https://img.taocdn.com/s3/m/fbe3c145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8d52d40.png)
网络安全与网络管理课程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网络已经成为我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随着网络的广泛应用,网络安全和网络管理问题也日益凸显。
网络安全与网络管理课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为我们提供了理解和应对网络世界中各种挑战的知识和技能。
网络安全,简单来说,就是保护网络系统中的硬件、软件以及数据不被未经授权的访问、篡改或破坏。
想象一下,如果我们的个人信息、银行账户密码、公司的商业机密等在网络上随意被他人获取,那将是多么可怕的事情。
而网络管理,则是确保网络能够高效、稳定地运行,满足用户的需求。
这包括对网络设备的配置、网络性能的监测、故障的排查和解决等。
在网络安全与网络管理课程中,我们首先会学习到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了解不同类型的网络攻击,比如病毒、木马、蠕虫、黑客攻击等,以及它们的工作原理和危害。
我们会知道如何通过安装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加密技术等手段来防范这些攻击。
同时,课程还会教授我们如何制定和执行网络安全策略,以确保整个网络环境的安全。
网络管理方面,我们会学习到网络拓扑结构、IP 地址分配、子网掩码的设置等基础知识。
通过学习这些,我们能够搭建起一个基本的网络架构。
此外,还会涉及到网络设备的管理,如路由器、交换机的配置和管理。
如何优化网络性能,提高网络的带宽利用率,减少网络延迟,也是课程中的重要内容。
除了理论知识,实践操作在这门课程中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通过实际搭建网络环境,进行攻击和防御的模拟实验,我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
比如,我们会亲自配置防火墙规则,检测网络中的异常流量,尝试恢复被攻击的系统等。
这种实践操作不仅能够增强我们的动手能力,还能让我们在面对实际的网络问题时,能够迅速做出准确的判断和有效的应对。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安全和网络管理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例如,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出现,给网络带来了更广阔的应用空间,但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安全隐患和管理难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话务量:话务量指在一特定时间内呼叫次数与每次呼叫平均占用时间的乘积。
话务量公式为:A=Cxt。
A是话务量,单位为erl(爱尔兰),C是呼叫次数,单位是个,t是每次呼叫平均占用时长,单位是小时。
一般话务量又称小时呼,统计的时间范围是1个小时。
1爱尔兰(Erl)就是一条电路可能处理的最大话务量。
如果观测1个小时,这条电路被连续不断地占用了1小时,话务量就是1爱尔兰,也可以称作“1小时呼”。
一般来说,一条电话线不可能被一个人占用一个小时,比如统计表明,用户线的话务量为0.05爱尔兰,过去我国电话还不是很普及时,因为很多人都在使用,它的话务量很大,达到0.13爱尔兰,那么此时如果这个交换机有1000个用户,我们就说该交换机的话务量为130爱尔兰。
有时人们以100秒为观测时间长度,这时的话务量单位叫做“百秒呼”,用“CCS”表示。
36CCS=1Erl。
接通率:网络接通率是指,在正常情况下用户发起呼叫后,网路完成的呼叫比率,该指标用接通的次数与总的呼叫次数的比值来规定,其中总的呼叫次数不包括由于用户原因造成的呼损,如用户拨错号,中途放弃和网路无法连接的呼叫等.接通的次数包括呼叫接通后的用户应答,用户忙,用户无应答,用户锁定,用户关机,不在服务区,拒绝等.接通的次数=(总呼叫次数-呼叫损失次数).接通率的公式:网络接通率=接通次数/总呼叫次数*100%定义:无线接通率是指手机成功占用信令信道和话音信道的百分比。
网络接通率=(应答次数+用户原因) / 试呼次数用户原因=用户忙+用户早释+振铃早释+号码不全+久叫不应+空号+呼叫限制 * 0.5。
无线接通率=(1-∑忙时信令信道溢出总次数/∑忙时信令信道试呼总次数)×(1-∑忙时话音信道溢出总次数(不含切换)/∑忙时话音信道试呼总次数(不含切换))×100%。
呼损率:在移动电话系统中,话务量可分为流入话务量和完成话务量。
流入话务量取决于单位时间内发生的平均呼叫次数与每次呼叫平均占用无线波道的时间,在系统流入的话务量中,完成接续的那部分话务量称作完成话务量,未完成接续的那部分话务量称做损失话务量,损失话务量与流入话务量之比称为呼损率。
中继线:中继是两点间的一条传输信道,这两点通常是交换中心。
中继线是承载多条逻辑链路的一条物理连接。
随着科技发展,中继的概念不仅应用于无线通信中,网络通信交换机的trunk 也可以称之为一种中继。
目的码:激活指定目的码限制的用户对其呼入不受限制。
每一个用户的目的码限制名单中最多可定义10个目的码,目的码可以是字冠、国家代码、长途区号、局码、特服号码或用户号码(最大位长20位)。
激活指定目的码限制用户的紧急呼叫不受限制。
具有指定目的码限制用户的比例为10%。
爱尔兰(话务量单位Erl):一个Erlang 表示一个完全被占用的信道的话务量强度(即单位小时或单位分钟的呼叫时长)。
例如,一个在一小时内被占用了30分钟的信道的话务量为0.5 Erlang。
无线通信中,中继的概念是指允许大量的用户在一个小区内共享相对较小数量的信道,即从可用信道库中给每个用户按需分配信道。
信令负荷:每中继线承载的信令消息量信令:在电信网的两个实体之间,传输专门为建立和控制接续的信息。
在网络中传输着各种信号,其中一部分是我们需要的(例如打电话的语音,上网的数据包等等),而另外一部分是我们不需要的(只能说不是直接需要)它用来专门控制电路的,这一类型的信号我们就称之为信令,信令的传输需要一个信令网。
照既定的通讯协议工作,将应用信息安全、可靠、高效地传送到目的地。
这些信息在计算机网络中叫做协议控制信息,而在电信网中叫做信令(Signal)。
英文资料还经常使用"Signalling"(信令过程)一词,但大部分中文技术资料只使用"信令"一词,即"信令"既包括"Signal"又包括"Signalling"两重含义信令按其用途分为用户信令和局间信令两类。
用户信令作用于用户终端设备(如电话机)和电话局的交换机之间,后者作用于两个用中继线连接的交换机之间。
局间信令分类主要有随路信令和共路信令,随路信令就是说信令网就附在计算机网络或是电话网络上,不需要重新建一个网络,而共路信令则是需要重新建设一个信令网(主要是在局端之间),例如打电话:当我们开始打电话的时候,拿起电话机时就有信号传到当地的电信局端,一系列交换后,本局端就先在网络上发送信令,等对端收到信令后回应一个信令同意通话,此时网络上传输信令功能就算完成了,开始传输语音信号,就可以通话了。
等电话结束的时候,同样需要通过信令来控制电路拆除。
总之,信令实际上就是一种用于控制的信号7号信令:又称为公共信道信令。
即以时分方式在一条高速数据链路上传送一群话路信令的信令方式,通常用于局间。
在中国使用的7号信令系统称为中国7号信令系统。
SS7网是一个带外数据通信网,它叠加在运营者的交换网之上,是支撑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固定电话网或ISDN网局间,完成本地、长途和国际的自动、半自动电话接续;在移动网内的交换局间提供本地、长途和国际电话呼叫业务,以及相关的移动业务,如短信等业务;为固定网和移动网提供智能网业务和其他增值业务;提供对运行管理和维护信息的传递和采集。
7号信令网大致由以下几部分组成,信令点是SS7信令网中处理控制消息的节点,产生消息的信令点为该消息的源信令点,接收消息的信令点为该消息的目的信令点。
有以下三类信令点:(1)ServiceSwitchingPoint(SSP)业务交换点是信令消息的产生或终结点,实质上就是本地交换系统(或交换中心CO),它发起呼叫或接收呼入。
(2)SignalTransferPoint(STP)完成路由器的功能,查看由SSP发来的消息,然后通过网络把每一个消息交换到合适的地方。
STP把其它信令点和网络连接在一起组成更大的网络。
(3)ServiceControlPoint(SCP)是典型的访问数据库服务器,SCP是智能网业务的控制中心,负责业务逻辑的执行,提供呼叫处理功能,接收SSP送来的查询信息和查询数据库,验证后向SSP发出呼叫处理指令,接收SSP产生的话单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在7号信令网中,ISUP信令(ISDNUSERPART)消息是用来建立管理释放中心局话音交换机之间的话音中继电路的,提供话音和非话业务所需的信息交换,用以支持基本的承载业务和补充业务,例如:ISUP信令消息可以承载主叫ID,主叫方的电话号码,用户名等。
TCAP信令(TransactionCapabilitiesApplicationPart)消息用以支持电话业务,如免费电话,本地号码可携带,卡业务,移动漫游以及认证业务。
TCAP主要包括移动应用部分(MAP)和运营、维护和管理部分(OMAP)。
MAP规定移动业务中漫游和频道越局转接等程序,OMAP仅提供MTP路由正式测试和SCCP路由正式测试程序。
中继理论中用到的基本术语定义:建立时间:给正在请求的用户分配一个中继无线信道所需的时间阻塞呼叫:由于拥塞无法在请求时间完成的呼叫,又称损失呼叫保持时间:一个典型呼叫的平均保持时间,表示为H(以秒为单位)话务量强度:表征信道时间利用率,为信道的平均占用率,以Erlang 为单位。
它是一个无量纲的值,可用来表征单个或多个信道的时间利用率。
表示为A负载:整个系统的话务量强度,以Erlang 为单位服务等级(GOS):表征拥塞水平的量,定义为呼叫阻塞概率(表示为B,单位为Erlang),或是延迟时间大于某一特定时间的概率(表示为C,单位为Erlang)请求速率:单位时间内平均的呼叫请求次数。
表示为l/ 秒什么是端局、汇接局、关口局、长途局和国际局,他们之间有何关联?又有何区别?我国电话网分为本地电话网和长途电话网两部分,开始时分为五级。
本地电话网是在同一编号区内的网络,由若干个端局或若干个端局和汇接局组成。
长途电话网是在不同的编号区之间通话的网络,由C1~C4四级长途交换局组成。
随着我国电话网数字化进程的实现,五级电话网已变成了现在的三级电话网络,即DC1、DC2两级长途网和扩大的本地网,最终将演变为无级的长途网和本地网两级电话网。
国际长途网也是电话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电话网络的组成,应有端局、汇接局、国内长途局和国际长途局。
由于多运营商的存在,其各运营商网络之间的互通是经过关口局疏通。
端局--关口局--长途局我国电话网分为本地电话网和长途电话网两部分,开始时分为五级。
本地电话网是在同一编号区内的网络,由若干个端局或若干个端局和汇接局组成。
长途电话网是在不同的编号区之间通话的网络。
随着我国电话网数字化进程的实现,五级电话网已变成了现在的三级电话网络。
根据电话网络的组成,应有端局、汇接局、国内长途局和国际长途局。
由于多运营商的存在,其各运营商网络之间的互通是经过关口局疏通。
在移动通信里面端局之间若没有进行直连,则通过汇接局来进行连接,运营商之间的中继互联是通过关口局来进行连接。
关口局是出网的局点。
具体的端局,汇接局就是信令点,负责处理信令。
关口局是不同运营商之间互通的。
汇接局是各个端局通过中继的方式汇聚到一个局点,再上行到关口局或长途局。
关口局就是和异网联接的,用于不同运营商之间通信的。
端局就是个机型下不同局向的局。
比如525#726#831#..这都是端局。
汇结局是本运营商各端局的汇接。
现在的汇接局一般指软交换SS。
比方说原来没有上软交换的时候,异网的信令信息到达我关口局后走我JHSPT或者TMSTP.JH,TM指地名。
然后再到达端局。
这就完成了一次信令流程。
现在上了软交换,也可走ZJBSG或者YYLSG,ZJB,YYL指地名,SG是信令网关,通过他们在到达端局。
端局:直接下挂用户或者DID局的交换机。
汇结局:端局的所有话路的中继都走汇结局转接。
LSTP:端局的信令汇接处,走准直连转接。
(本地网)HSTP:这个是D1(省际)信令转接点。
通常为出省长途的信令。
关口局:为互联互通的出口局。
也就是说,铁通啊,移动啊的来去话都要在这里出局和落地。
再到端局或者长途局。
端局是基本的信令处理、消息收发结点,位于最底层,端局也可以用作关口局,区别在于关口局负责不同运营商或者不同地区的局间连接。
在一次呼叫过程中,端局对用户信息进行分析,选择路由,根据路由指向选择是通过汇接局还是通过关口局送到目的端局,如果是外省用户,还需要送到H局/L局进行转接。
移动交换分为:移动业务交换中心设备(MSC)-----端局---缩写GGateway交换设备(GMSC)----关口局--缩写D全国一级汇接中心设备(TMSC1)---汇接局(省际)--缩写A局省内二级汇接中心设备(TMSC2)---汇接局(省内)---缩写B局高级信令转接点设备(HSTP)-------缩写H低级信令转接点设备(LSTP)-----缩写L国际局(ISC)--缩写IS国际信令转接点(ISTP)--缩写IT业务交换点设备(SSP)(指独立SSP)--缩写SS充值中心设备(SDP)---缩写VC业务控制点设备(SCP)--缩写SCSP 业务管理点设备(SMP)IP 集团客户IP前置机HR 归属位置寄存器(HLR)AU 鉴权中心设备(AUC)ER 设备识别寄存器设备(EIR)GW IP网关设备(GW)17950IV 交互式语音业务平台(IVR)NS 网络接入服务器(NAS)SN 支持GPRS 业务节点(SGSN)VM 语音信箱设备(VMS)、省内SP语音平台SM 短信中心设备(SMS)IM 短信网关(ISMG)OM 网管中心(OMC)KF 客服中心(1860、1861系统)CL 17951IP网关设备MS 1258序号1;若1259与1258分设,则1259序号为2 AIP 彩铃MPP 小额支付系统US USSD平台JF 缴费卡MT 会议电话MI、MO MICLOOPBO BOSS系统OA移动OA系统LB 全球定位系统(LBS)什么是长途局、关口局、汇接局、端局?1.长途局长途局分为DC1和DC2长途局,DC1长途局为一级交换中心,DC2长途局为二级交换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