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改进的定义及内涵
持续改进计划
持续改进计划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企业要想保持竞争力,就必须不断进行持续改进。
持续改进计划是企业为了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满足客户需求而制定的一系列措施和计划。
本文将从持续改进计划的定义、重要性、实施步骤和效果评估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持续改进计划是指企业通过不断地改进和提高,以适应市场需求和提高竞争力的一种管理方式。
它是一种持续性的改进活动,需要全员参与,不断地寻找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达到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的目标。
其次,持续改进计划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它可以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从而增强市场竞争力。
其次,它可以促进企业内部的协作和沟通,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和积极性。
最后,它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提高客户满意度,增强客户忠诚度。
接下来,我们来谈谈持续改进计划的实施步骤。
首先,企业需要建立一个持续改进的团队,明确团队的任务和目标。
其次,团队需要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找出存在的问题和瓶颈。
然后,团队需要制定改进计划,明确改进的方向和目标。
最后,团队需要执行改进计划,并不断地进行评估和调整,以确保改进效果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最后,我们来谈谈持续改进计划的效果评估。
企业可以通过一些指标来评估持续改进计划的效果,比如产品质量指标、生产效率指标、客户满意度指标等。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监控和分析,企业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及时调整改进计划,以确保持续改进的效果。
总之,持续改进计划对企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只有不断地进行改进和提高,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因此,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持续改进计划的重要性,积极推动持续改进计划的实施,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
浅谈GJB9001A-2001标准中“持续改进”的内涵
3持续改进的 内涵
持续 改进 是一 个渐进 的 、 续的 、从量 变到 持
质变的过 程 。GJ / 0 1 0 3 1 9 在 表述 B Z 9 0 ~9 0 — 9 6 上 明显带 有硬 件制 造业 的痕 迹 , G B 9 0 A一 而 J 0 1 2 0 标 准 则对 硬件 、软 件 、流程 材料 和服 务 4 01 种
治 理 ,应 当:
・
定 已达成 这些 目标—— 遗 留问题按 P A循环 持 DC 续 改进 。 何 一项持 续改 进活 动 , 任 必须 是一 个 闭
环 ,缺 省任何 一个 步骤 ,都有 可能 导致 失败 。要
分 析现 状并 进行 评价 , 别在 哪些 方面 或 识
确定改 进 目标和 指标 ;
类 别具 有普遍 适用 性 , 尤其是 明确指 出 了 “ 持续 改 进的总 体 业绩 应 当是 组织 的一 个永 恒 目标 。 ”
3 1 持续
.
改进是 质 量管理 原 则之 一
持续 改进是 G B 9 0 A- 0 1 准 的核心思 J 0 1 2 0标 想 , 工企业 应将 持续 改进 作为提 高组 织 内部效 军 率 以及顾 客 和其 他相 关方满 意程 度 的工具 。 企业
进 才会更 加 全面 有效 ;只 有建 立 P A 系统 管 DC 理 的过 程 方 法 ,持续 改进 才 不致 顾 此 失彼 。
3 . 2持续改进是质量体系有效和高效运行的内在
动力 无论 是对体 系 的有效 性和 效率 进行 验证 , 还
是对 管理 的输 入和输 出进 行 评审 , B 90 GJ 0 1 A一 20 都要 求 建立 以用 户为导 向的 质量体 系 。 了 01 为
以人为本、全员参与、持续改进 的释义
以人为本、全员参与、持续改进的释义
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一种重视人的需求和权益的理念,强调将人的利益置于首位,将人的价值和尊严放在重要的位置。
在组织中,以人为本意味着
关注和满足员工的需要,包括物质上的需求和心理上的期望。
它鼓励
员工参与决策和参与,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培养机会,以促进员工
的个人发展和满意度。
全员参与:
全员参与是一种组织管理的理念,强调所有员工都参与到决策制定、
问题解决和目标实现的过程中。
它打破了传统上由高层管理者独自决
策的模式,鼓励所有员工分享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并参与到组织各个
层面的活动中。
通过全员参与,可以更好地利用团队的智慧和创造力,提高决策的质量和效率,增强员工对组织发展的认同和积极性。
持续改进:
持续改进是一种组织学习和成长的理念,强调通过不断地寻求改善和
创新来提高组织的绩效。
它要求组织不断地评估自身的业务流程、工
作方法和绩效结果,找出问题、瓶颈和机会,并制定有效的改进计划。
持续改进追求的是小步持续改进的目标,致力于在日常工作中不断提
高效率、质量和创新能力。
它需要组织中每个人的参与和贡献,以建
立学习型组织和持续创新的文化。
持续改进的定义及内涵
持续改进的定义及内涵一、持续改进的定义:持续改进是实现战略目标、不断增加价值和增强企业活力的有效手段,是打造优秀的管理团队和改善、优化、整合资源配置的先进方法,是实现企业永续发展的活力源泉和不竭动力,是在全员C——附:1略目标,提出了“超常规快速发展,全方位开放发展,低成本高效发展,多方式灵活发展,高科技抢先发展,强管理稳健发展”的发展举措,实施了“一级法人、两个板块、三个层次、四个分开、五个集中”的管理模式,初步建立起了与国际惯例接轨的现代企业制度。
姜汝祥先生的《差距》中提出了企业家修练的六条腿,其中一条腿就是“业务流程与公司管理控制的底线是一致性,这就使你的业务管理是基于统一公司整体而不完全是一盘散沙”。
中铝公司为了整合流程和业务,使各分公司能够步调一致,用一种语言、一问:“一",人的分目标,管理者根据分目标的完成情况对下级进行考核、评价和奖惩。
目标管理综合了以工作为中心和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技能及管理制度,能够使管理人员和广大员工在工作中实行自我控制,改变了企业界不考虑长远目标,只热衷于通过各种运动的方式来完成企业目标的落后做法,因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产业界视为焕发青春的手段而广泛应用。
目标管理提出以后,便在美国迅速流传。
时值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经济由恢复转向迅速发展的时期,企业急采用新的方法调动员工积极性以提高竞争能力,目标管理的或失去努力的信心;完成的时间期限,必须明确,特别是缺少明确的时间约束,是制定目标的通病,只有明确的时间限制才能有效保证目标在执行过程中的执行效率,因为在规定时间之外完成的目标一般是没有意义的。
l借助目标说明公司的期望及要求,统一各单位之间的运作l通过目标分解使各级人员负起责任l目标及其标准为企业考核提供依据l通过目标管理使上下级建立绩效伙伴关系l有效的目标管理是自我管理的基础ll们可用四个一表示:一个平台、一种文化、一类组织、一套模板。
l一个平台,一种激励全体员工参与持续改进、使企业能够不断与时俱进、在创新中活力递增的平台,打造公司核心竞争力的管理平台。
学生中心 产出导向 持续改进的理解
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理解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是当前教育领域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们不仅影响着学校的教学模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对整个教育体系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从这三个概念的定义和内涵、实践案例和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首先,我们来理解学生中心、产出导向和持续改进这三个概念的含义和内涵。
学生中心教育是以学生的需求和发展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和创造性为目标的教育理念。
学生中心教育强调教学过程要紧密围绕学生的兴趣、需求和能力展开,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创造潜能。
产出导向教育是以产出为导向的一种教育理念。
它关注的是学生学习的效果和成果,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实用技能,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切实可行的知识和技能,为未来的发展和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持续改进是指教育工作者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进行反思和调整,以求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成果的一种改进理念。
持续改进强调教学改革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不断地调整和完善,以适应社会和学生的需求。
接下来,我们将结合实践案例来说明学生中心、产出导向和持续改进在教育实践中的具体运用和效果。
以中国的高等教育为例,近年来,一些大学开始尝试将学生中心的教育理念引入到课程设计和教学实践中,通过教学改革,打破传统的教师中心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的参与和主动学习。
在一些创新型教育机构,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对象,而是参与者和创造者,在问题解决和实践中发挥主导作用。
这种学生中心的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成长和满足感。
而在产出导向方面,一些职业教育机构也开始转变教学目标,注重培养学生实际操作技能和职业素养。
例如,一些高职院校将学生实习、科研项目和校企合作作为课程的一部分,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取的知识和技能更贴近实际需求和市场,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持续改进的重要性
持续改进的重要性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持续改进成为了企业和个人成功的关键。
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持续改进都是获得进步和提高的有效途径。
本文将探讨持续改进的重要性,并阐述如何实现持续改进。
一、持续改进的定义和意义持续改进是一个不断追求进步和提高的过程。
它涉及到对现有工作和方法的审视,以寻求更好的方式来完成任务。
持续改进的目标是实现效率和质量的提高,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持续改进的意义在于不断优化工作流程和业务模式,以实现更高的生产力和效益。
通过持续改进,企业可以更好地掌握市场动态,及时调整策略,提高竞争力。
对个人来说,持续改进可以增强自身的能力和竞争力,提高职业素质。
二、持续改进的关键原则1. 精益思维:持续改进强调精简和高效。
通过消除浪费和不必要的环节,提高整体产能和效率。
精益思维注重流程和价值,通过减少非价值创造活动,最大限度地提供价值给客户。
2. 数据驱动:持续改进需要依靠数据来进行决策。
通过收集和分析数据,可以了解问题的根本原因,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数据驱动的持续改进可以减少主观判断和偏见,提高问题解决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团队合作:持续改进需要团队共同合作。
借助集体智慧,通过不同角色和经验的融合,可以产生更好的创意和解决方案。
团队合作还可以提高沟通效率和快速响应能力,使持续改进更加顺畅和有效。
三、实现持续改进的方法1. PDCA循环:PDCA循环是持续改进的经典方法之一,它包括计划、执行、检查和行动四个阶段。
通过循环反馈和改进,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效果。
PDCA循环可以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生产制造、服务行业等。
2. 6σ方法:6σ是一种管理方法,通过降低过程的变异性,从而提高过程的稳定性和可控性。
6σ方法侧重于数据的分析和问题的解决,旨在将缺陷率控制在每百万次操作中不超过3.4次的水平。
3. Kaizen活动:Kaizen是日本的一个概念,意为小步改进。
Kaizen 活动强调每个人的参与和贡献,鼓励每个人以小改进为基础,推动整体的进步。
学生中心 产出导向 持续改进的理解
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理解学生中心、产出导向和持续改进是教育领域中的重要概念,它们在教育改革和教学实践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概念的内涵、相关原则和实践方法等方面对学生中心、产出导向和持续改进进行深入探讨。
一、学生中心的内涵学生中心是指以学生的需求、兴趣和发展为核心,以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整体发展为目标,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
学生中心的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关注学生个体的差异性,重视个性化教育,注重满足学生的特殊需求,促进其个性的发展。
其次,重视学生的参与性,提倡学生积极参与教育活动,鼓励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体和主人。
再次,关注学生的发展性,鼓励学生自主、主动地探索和学习,培养其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最后,尊重学生的价值观和意愿,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和权利,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营造积极和谐的学习环境。
二、产出导向的内涵产出导向是指学校教育和教学实践端倪以培养和发展学生所要求的个人素质、技能和能力为取向,使学生所学在实践中能够转化为有用的产出和成果,真正对学生的自我发展和社会进步产生积极的影响。
产出导向的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强调学生的学习成果,注重培养学生的实用性知识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实际应用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其次,倡导学生的主动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创新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再次,注重学生的职业发展,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使学生在社会生活和职业生涯中发挥其所学的价值。
三、持续改进的内涵持续改进是指教育改革和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和调整教育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标准,使教育教学更加科学、合理和有效,以适应社会和学生的需要。
持续改进的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强调质量导向,注重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促进教育的公平和共享。
其次,倡导创新导向,鼓励教师和学校积极探索和创新教育教学理念、方法和手段,促进教育教学更加个性化、多样化和灵活化。
如何实现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如何实现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改进是指为改善产品的特征及特性和或提高用于设计、生产和交付产品的过程的有效性和效率所开展的活动;持续改进是增强满足要求的能力的循环活动。
持续改进的对象是质量管理体系。
制定改进目标和寻求改进机会的过程是一个持续过程。
该过程使用审核发现和审核结论、数据分析、管理评审、或其他方法,其结果导致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
一、持续改进的目的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组织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效率,实现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增加顾客和其他相关方满意的机会。
企业要根据环境的变化调整企业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建立持续改进的机制。
最高管理者应对持续改进做出承诺,全体员工要积极参与持续改进的活动。
二、持续改进的现状:三鹿事件、毒胶囊事件让我们不难想到这些企业没有抓质量吗?它一定少不了质量管理系统,同时,还会有各种经质量部门认证的“合格”后颁发的一系列证书。
那么,在质量体系运行中是否有效运行?难道没有持续改进吗?……目前许多企业多数没有建立持续改进的机制,他们对持续改进的认识仍停留在表层,遇事处事,当出现不合格产品产生退货时,质量管理部门没有对产品缺陷进行分析,售后服务也没有对服务过程进行反馈,整个质量管理体系孤立运行。
因此,对不符合问题原因的识别很关键,作为持续改进过程的输入,它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到持续改进的效果。
在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中,识别不符合的原因活动有多种,通常采用的一致改进的方法是:基于企业的质量方针、质量目标,通过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评价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存在的不合格,当然也可以通过数据分析方法,提供质量管理体系、过程、产品的各种有价值的信息,最终导致采取纠正措施、预防措施而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
在企业范围内理解并掌握这种一致的改进的方法,可以快捷有效地实施持续改进活动,取得预期的效果。
企业在持续改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持续改进的主动性不够企业为满足“审核要求”而采取的一些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多数情况只停留在问题的表层面上,局限在针对审核中已出现的问题,就事论事地解决问题。
持续改进的意识
持续改进的意识持续改进的意识是指企业或个人对自身的工作、生产、服务等方面进行不断地审视和改善的意识。
这种意识不仅是一种思想观念,更是一种行动力量,可以帮助企业或个人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从而取得更好的成果。
一、持续改进的概念持续改进是指在不断审视和分析自身工作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加以改善的过程。
它强调对自身工作过程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和反思,并通过寻找最佳实践方法来优化流程。
这种思想观念源于日本的“精益生产”理念,旨在通过不断地改进来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二、持续改进的重要性1. 提高效率:持续改进可以帮助企业或个人发现并解决存在于工作过程中的问题,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2. 提升质量:持续改进可以使企业或个人不断完善产品或服务质量,满足客户需求。
3. 增强竞争力:持续改进可以帮助企业或个人提高产品或服务质量和效率,增强竞争力。
4. 降低成本:持续改进可以通过优化工作流程、减少浪费等方式降低成本。
5. 增强员工士气:持续改进可以激励员工不断尝试新的方法和技术,从而增强员工士气和创造力。
三、持续改进的实施步骤1. 确定目标:制定明确的目标和指标,如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工作效率等。
2. 收集信息:收集有关现有工作流程、产品或服务质量等方面的信息,以便进行分析和评估。
3. 分析问题: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和瓶颈,并确定改进方向。
4. 制定计划:根据问题分析结果制定改进计划,包括时间表、责任人等方面的具体安排。
5. 实施改进:按照制定好的计划实施改进措施,并对其进行监控和评估。
6. 持续监督:持续监督并不断检查改进措施是否达到预期效果,并及时调整计划以保证持续改进过程顺利进行。
四、建立持续改进的文化1. 培养持续改进的意识:企业或个人应该培养持续改进的意识,不断寻找问题并加以解决。
2. 奖励优秀表现:企业或个人应该对优秀表现进行奖励和认可,以激励员工不断尝试新的方法和技术。
3. 提供培训机会:企业或个人应该为员工提供相关培训机会,帮助他们掌握新的知识和技能。
持续改进的理解与实施
持续改进的理解与实施持续改进的理解与实施发布时间:2013-04-05 新闻来源:诚创辉ISO体系认证咨询“持续改进”是质量管理体系的管理原则和基础,贯穿整个GB/T19001标准的始终。
“8.5.1持续改进”是对这种循环的改进活动提出的总体要求。
一、持续改进应是永恒的追求质量改进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它致力于增强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
持续改进总体业绩是每一个组织永恒的追求。
管理者应不断主动寻求对组织的过程的有效性和效率的改进,而不是等出现了问题才去寻找改进的机会。
改进的范围可以从渐进的、日常的持续改进,直至战略突破性改进项目,组织应建立一个过程来识别和管理改进活动。
改进的结果可能导致组织对产品或过程的更改,直至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修正或对组织进行调整。
持续改进是一种习惯。
尤其是渐进的持续改进,并不是非得要干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才能获得成功,从小事做起,而且坚定不移,乐此不疲,直到让做好小事成为每一个员工良好的习惯,便具备了GB/T19001标准要求的员工的素质。
二、持续改进的组织标准要求组织应利用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审核结果、数据分析、纠正和预防措施及管理评审,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1.对持续改进要求的理解1)利用质量方针中持续改进的承诺和质量目标可追求的目的,或随市场竞争的变化和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进展,通过评审更新、实施新的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营造全体员工持续改进质量体系有效性的氛围,并为过程的评价确定准则,为改进活动确定应该达到的要求;2)通过内部审核和外部审核,发现体系存在的不合格和薄弱环节,采取措施予以改进;3)通过数据分析,寻求改进的机会。
在数据分析中,应特别注意顾客要求变化的趋势、市场走向以及同行业竞争对手的发展水平,以便适时改进产品特性和质量管理体系,增强顾客满意的能力;4)利用体系、产品和过程的有关信息,从提高产品质量水平、过程控制能力和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出发,识别质量管理体系规定的不完善、不全面、不尽科学之处,实施纠正措施防止不合格再次发生,实施预防措施防止不合格发生;5)开展管理评审,对体系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进行改进。
持续改进的名词解释
持续改进的名词解释1.引言引言部分是文章的开头,用来引出文章的主题和背景。
在概述部分,可以简要介绍持续改进的定义和背景,并提及本文的结构和目的。
下面是可能的文章1.1 概述部分的内容:概述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持续改进成为企业永续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持续改进是指通过不断追求卓越,持续地对组织的流程、服务和产品进行改良和提升的一种方法和理念。
它强调对组织的各个方面进行持续的分析、评估和调整,以不断提高效率、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本文将详细探讨持续改进的定义、重要性以及对未来的展望。
首先,我们将给出持续改进的定义,以确保读者清楚理解本文所涉及的概念和范畴。
其次,我们将论述持续改进的重要性,包括如何提高组织的竞争力、增强创新能力、提升员工参与度和提高客户满意度。
最后,我们将总结本文的主要内容,并对持续改进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通过深入探讨持续改进的核心概念和理念,本文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清晰的框架,帮助他们理解何为持续改进,并为实践持续改进提供一些有价值的见解和方法。
持续改进对组织而言是一个复杂而具有挑战性的过程,在不断变化的商业环境中不断适应和创新至关重要。
通过深入研究和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挑战,推动组织达到更高的绩效水平。
接下来,将详细探讨持续改进的定义并介绍它的重要性。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是指文章整体的框架和组织方式,用于引导读者理解和掌握文章的内容。
一个良好的文章结构能够使读者更好地阅读和理解文章,同时也有助于作者表达清晰、逻辑严密。
在本文中,文章的结构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作为文章的开端,它的主要作用是引入和概述后续内容,给读者提供对整篇文章的整体认识。
在引言中,我们将首先概述持续改进的背景和意义,介绍其在现代组织管理中的重要性。
然后,我们将解释整篇文章的框架和组织方式,即各个部分的内容和相互之间的关系。
接下来,正文部分将详细介绍持续改进的定义和重要性。
在2.1小节中,我们将对持续改进进行定义和界定,解释其基本概念和内涵。
持续改进的定义及内涵
一、持续改进的定义:持续改进是实现战略目标、不断增加价值和增强企业活力的有效手段,是打造优秀的管理团队和改善、优化、整合资源配置的先进方法,是实现企业永续发展的活力源泉和不竭动力,是在全员目标管理基础上的管理创新。
持续改进简称ECI。
E——every,全领域、全员、全过程,C——Continue,持续不断、坚持不懈地;I——Improve,改善、改进和创新附:ISO定义:持续改进是注重通过不断地提高企业管理的效率和有效性,实现其质量方针和目标的方法。
现在,我们拓展其外延、深化其内涵,使之变成中州分公司打造核心竞争力的支撑平台。
二、持续改进的内涵:1、——持续改进是中国铝业公司目标管理的具体体现和实现方式。
中国铝业公司重组上市以来,遵循“诚信为本,回报至上”的经营理念,打造“励精图治,创新求强”的企业精神,确立了将公司建设成为“最具有投资价值和良好成长性的铝工业企业”的战略目标,提出了“超常规快速发展,全方位开放发展,低成本高效发展,多方式灵活发展,高科技抢先发展,强管理稳健发展”的发展举措,实施了“一级法人、两个板块、三个层次、四个分开、五个集中”的管理模式,初步建立起了与国际惯例接轨的现代企业制度。
姜汝祥先生的《差距》中提出了企业家修练的六条腿,其中一条腿就是“业务流程与公司管理控制的底线是一致性,这就使你的业务管理是基于统一公司整体而不完全是一盘散沙”。
中铝公司为了整合流程和业务,使各分公司能够步调一致,用一种语言、一个声音说话,用一种思路来考虑现实、解决问题,实现生产经营的统一运作,最终实现总部目标,现正着手搞目标管理。
《福布斯》杂志的副总裁在与张瑞敏首席就管理问题进行交流时问:“在管理理论上,您最喜欢哪几个人?”张瑞敏首席回答:“一个是德鲁克,一个是波特。
”德鲁克的目标管理思想和波特的竞争战略管理思想对目前企业的实践正在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目标管理”的概念是管理专家德鲁克1954年在著名《管理实践》中最先提出的,其后他又提出"目标管理和自我控制"的主张,德鲁克认为,并不是有了工作才有目标,而是相反,有了目标才能确定每个人的工作。
最新持续改进的概念
持续改进的概念持续改进百科名片持续改进 continual improvement,增强满足要求的能力的循环活动。
制定改进目标和寻求改进机会的过程是一个持续过程,该过程使用审核发现和审核结论、数据分析、管理评审或其他方法,其结果通常导致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
[编辑本段]主要方法持续改进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消除质量检测环节和返工现象如果产品质量从产品的设计方案开始,一直到整个产品从流水线上制造出来,其中每一个环节的质量都能做到百分百的保证,那么质量检测和返工的现象自然而然就成了多余之举。
因此,必须把“出错保护”(Poka-Yoke)的思想贯穿到整个生产过程,也就是说,从产品的设计开始,质量问题就已经考虑进去,保证每一种产品只能严格地按照正确的方式加工和安装,从而避免生产流程中可能发生的错误。
消除返工现象主要是要减少废品产生。
严密注视产生废品的各种现象(比如设备、工作人员、物料和操作方法等),找出根源,然后彻底解决。
(2)消除零件不必要的移动生产布局不合理是造成零件往返搬动的根源。
在按工艺专业化形式组织的车间里,零件往往需要在几个车间中搬来搬去,使得生产线路长,生产周期长,并且占用很多在制品库存,导致生产成本很高。
通过改变这种不合理的布局,把生产产品所要求的设备按照加工顺序安排,并且做到尽可能的紧凑,这样有利于缩短运输路线,消除零件不必要的搬动及不合理的物料挪动,节约生产时间。
(3)消灭库存在精益企业里,库存被认为是最大的浪费,因为库存会掩盖许多生产中的问题,还会滋长工人的惰性,更糟糕的是要占用大量的资金,所以把库存当作解生产和销售之急的做法犹如饮鸩止渴。
减少库存的有力措施是变“批量生产、排队供应”为“单件生产流程”(one -piece-flow)。
在单件生产流程中,基本上只有一个生产件在各道工序之间流动,整个生产过程随单件生产流程的进行而永远保持流动。
理想的情况是,在相邻工序之间没有在制品库存。
企业管理的持续改进和创新
企业管理的持续改进和创新一、持续改进是企业管理的核心理念持续改进是企业管理的核心理念之一,它是指企业不断地进行自我反思、找问题、解决问题、优化流程的过程,从而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持续改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企业全员的参与和配合,需要以客户为中心,以数据为依据,以管理方法为工具,以目标为导向。
只有将持续改进理念贯穿于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才能让企业保持不断创新和进步的态势。
二、企业需要开展的持续改进工作1. 确立持续改进的目标和方向:企业需要明确自己要持续改进哪些方面,比如产品质量、效率、服务等,这样才能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持续改进的工作。
同时,企业还要确定持续改进的方向,比如通过工艺改进、消费者研究等方式来推动自身的持续发展。
2. 建立数据驱动的评估体系:企业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评估体系,通过数据的收集、分析和评估来发现问题、确定改进方向,以客观的数据为指导,能够有效地改善企业的经营状况。
3. 培育持续改进的文化:持续改进需要全员参与,需要企业营造一种以客户为中心的文化氛围,强化全员的持续改进意识。
通过开展培训、组建质量改进小组等方式,让每一个员工都懂得持续改进的重要性和方法,共同推动企业的持续发展。
三、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关键所在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关键所在,它是指在现有基础上,通过改变、创新、重组等方式,开发出新的产品、新的技术、新的服务等,为企业赋予新的竞争优势。
创新需要企业有敢于尝试、敢于犯错的勇气,需要企业有雄厚的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需要企业做好市场预测、风险评估、资源整合等各个方面的准备。
四、企业需要开展的创新工作1. 投入更多的研发资源:企业要具备长远眼光和策略眼光,积极投入更多的研发资源,不断探索和尝试新的产品、技术、服务等,从而保持自身的竞争优势。
2. 建立创新体系:企业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创新体系,包括市场预测、设计开发、测试验证、产品推广等各个环节,以保证创新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3. 加强人才培育和引进:创新需要企业具备一定的研发人员和技术人员,需要不断加强人才培育和引进,不断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
简述pdca循环的内涵体系
PDCA循环的内涵体系1. 引言PDCA循环是一种持续改进的管理方法,它由四个阶段组成: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行动(Act)。
PDCA循环的内涵体系是指这四个阶段之间的关系与相互作用,以及它们在持续改进过程中的具体内容和方法。
2. PDCA循环的四个阶段2.1 计划(Plan)计划阶段是PDCA循环的起点,也是整个循环中最重要的一环。
在这个阶段,我们需要明确目标、确定方法和资源,并制定详细的计划。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目标设定:明确改进的目标,如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等。
•方法选择:根据目标,选择合适的改进方法,如流程优化、技术改进、员工培训等。
•资源分配:确定所需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并进行合理的分配。
•制定计划:详细规划改进的步骤、时间和责任人,并制定相应的计划表和流程图。
2.2 执行(Do)执行阶段是将计划付诸实施的过程。
在这个阶段,我们需要按照计划进行具体的操作和实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实施计划:按照计划表中的步骤和时间,逐步进行改进工作。
•数据采集:收集与改进目标相关的数据和信息,如生产数据、质量数据、员工反馈等。
•问题解决:及时发现和解决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障碍,确保改进工作的顺利进行。
2.3 检查(Check)检查阶段是对执行结果进行评估和检查的过程。
在这个阶段,我们需要对改进工作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了解改进工作的效果和问题。
•目标评估:与计划阶段设定的目标进行比较,评估改进工作是否达到预期效果。
•问题识别:发现改进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进行问题分类和优先级排序。
•原因分析: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找出根本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
2.4 行动(Act)行动阶段是根据检查阶段的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行动和改进措施的过程。
在这个阶段,我们需要根据分析结果,制定具体的改进计划,并进行实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改进计划:根据检查阶段的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改进计划,包括目标、方法、资源和时间等。
持续改进控制规定
持续改进控制规定持续改进是指企业通过不断的改进来提高企业运作的效率和效益,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持续改进控制是指企业通过一定的规定和程序来确保持续改进的有效性和可控性,避免因为改进的失误和不当而带来的负面影响和风险。
下面就持续改进控制的规定进行详细的阐述。
一、持续改进控制的目的1.确保持续改进的可持续性和有效性企业持续进行改进是为了提高企业的效益和竞争力,但是同时也是需要资金和资源投入的,企业需要确保持续改进的效果能够持续下去,并且效益显著。
2.规避改进可能带来的风险和负面效应任何一次改进都有可能带来新的风险和负面效应,在持续改进的过程中,企业需要通过规定来减少上述风险和负面效应。
3.提高持续改进的效率和效果企业需要确保持续改进的效率和效果达到最优化,不仅仅是减少成本和提高效率,还涉及到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员工的工作感受。
二、持续改进控制的主要环节1.确定改进目标和过程首先需要明确改进目标是什么,并且制定改进规划和流程。
制定改进规划和流程会让改进的过程更加规范和可控。
2.制定改进计划和时间表制定改进计划和时间表可以确保改进的过程有具体的落实方案,并且可以在计划时间内完成。
3.确定改进所需要的资源,人员和预算确定改进所需要的资源、人员和预算是持续改进控制的关键,这样可以保证改进的过程有足够的支持,并且资源的投入有具体的依据。
4.实施改进和监控改进效果改进过程需要不断的监控和调整,以确保改进的效果符合预期,并且在持续改进的过程中有所改进。
5.输出改进成果和进行总结对改进成果进行总结并输出,对持续改进的过程进行总结和回顾,了解成功的经验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下一次的持续改进提供有益的经验。
三、持续改进控制的基本原则1.目标导向持续改进的目标必须具体明确,量化且可衡量,达成目标是持续改进的关键。
2.全过程参与持续改进是所有层面的事情,需要公司内的所有成员掌握改进流程,参与改进活动的决策和实施,以确保改进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持续改进的概念.doc
持续改进百科名片持续改进continual improvement,增强满足要求的能力的循环活动。
制定改进目标和寻求改进机会的过程是一个持续过程,该过程使用审核发现和审核结论、数据分析、管理评审或其他方法,其结果通常导致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
[编辑本段]主要方法持续改进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消除质量检测环节和返工现象如果产品质量从产品的设计方案开始,一直到整个产品从流水线上制造出来,其中每一个环节的质量都能做到百分百的保证,那么质量检测和返工的现象自然而然就成了多余之举。
因此,必须把“出错保护”(Poka-Yoke)的思想贯穿到整个生产过程,也就是说,从产品的设计开始,质量问题就已经考虑进去,保证每一种产品只能严格地按照正确的方式加工和安装,从而避免生产流程中可能发生的错误。
消除返工现象主要是要减少废品产生。
严密注视产生废品的各种现象(比如设备、工作人员、物料和操作方法等),找出根源,然后彻底解决。
(2)消除零件不必要的移动生产布局不合理是造成零件往返搬动的根源。
在按工艺专业化形式组织的车间里,零件往往需要在几个车间中搬来搬去,使得生产线路长,生产周期长,并且占用很多在制品库存,导致生产成本很高。
通过改变这种不合理的布局,把生产产品所要求的设备按照加工顺序安排,并且做到尽可能的紧凑,这样有利于缩短运输路线,消除零件不必要的搬动及不合理的物料挪动,节约生产时间。
(3)消灭库存在精益企业里,库存被认为是最大的浪费,因为库存会掩盖许多生产中的问题,还会滋长工人的惰性,更糟糕的是要占用大量的资金,所以把库存当作解生产和销售之急的做法犹如饮鸩止渴。
减少库存的有力措施是变“批量生产、排队供应”为“单件生产流程”(one-piece -flow)。
在单件生产流程中,基本上只有一个生产件在各道工序之间流动,整个生产过程随单件生产流程的进行而永远保持流动。
理想的情况是,在相邻工序之间没有在制品库存。
当然实际上是不可能的,在某些情况下,考虑到相邻两道工序的交接时间,还必须保留一定数量的在制品库存。
论持续改进
论持续改善持续改进是指每一个人,每一个环节逐渐、连续性的改善。
从各个方面一点一滴的往更加合理、细致的方向改进,以达到量变引起质变,日臻完善的目的。
持续改进,是企业、人员以渐进方式往高层级发展的一种模式;塑造企业文化、价值观的体现。
在现场6S管理、质量管理体系、戴明循环等管理方法中,持续改进,同样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依据部门实际运行的情况,浅谈可持续改进的方向。
1.提高人员素质1.1 提高人员的意识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一切工作的开展,都由人执行;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意识和责任心,是持续改进的基础。
意识决定行动,只有认识,才能能动改善。
提高对工作的认知意识和树立主人翁精神,需要管理人员引导和教化;达成一致共识,共同创造和谐、健康的工作环境。
1.2 提高人员技能水平技能,是实践工作的需要。
技术水平的提高,能够提升工作的节奏和提高工作质量。
对工作效率的提高不言而喻,技术水平的提高,也是减少返工、减少浪费的保证。
技能,包括理论知识。
提高技能,包括提高理论水平和修养。
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反作用于理论。
两者相辅相成,是一对统一体。
理论知识的提高,能够在工作过程中,有的放矢的解决问题,改进不良。
修养的提升,是塑造工作人员主人翁精神的内在动力。
有动力,才具有能动性。
1.3 提高人员执行力执行力就是保质保量地完成自己的工作和任务的能力。
在领导提出工作任务和要求后,如果我们能够保质保量地完成,就叫作有执行力。
执行力反映的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反过来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在于它的执行力,没有执行力就没有核心竞争力。
对我们而言,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记住自己的责任,无论在什么样的工作岗位上,都要对自己的工作负责。
不要用任何借口来为自己开脱或搪塞,完美的执行是不需要任何借口的。
工作就是不找任何借口地去执行。
只有执行,才能改善,只有改善,才能创造更好的工作环境。
1.4 提高人员的沟通、协调、配合能力企业是盈利性的组织,组织是由一群人员共同构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持续改进的定义及内涵一、持续改进的定义:持续改进是实现战略目标、不断增加价值和增强企业活力的有效手段,是打造优秀的管理团队和改善、优化、整合资源配置的先进方法,是实现企业永续发展的活力源泉和不竭动力,是在全员目标管理基础上的管理创新。
持续改进简称ECI。
E——every,全领域、全员、全过程,C——Continue,持续不断、坚持不懈地;I——Improve,改善、改进和创新附:ISO定义:持续改进是注重通过不断地提高企业管理的效率和有效性,实现其质量方针和目标的方法。
现在,我们拓展其外延、深化其内涵,使之变成中州分公司打造核心竞争力的支撑平台。
二、持续改进的内涵:1、——持续改进是中国铝业公司目标管理的具体体现和实现方式。
中国铝业公司重组上市以来,遵循“诚信为本,回报至上”的经营理念,打造“励精图治,创新求强”的企业精神,确立了将公司建设成为“最具有投资价值和良好成长性的铝工业企业”的战略目标,提出了“超常规快速发展,全方位开放发展,低成本高效发展,多方式灵活发展,高科技抢先发展,强管理稳健发展”的发展举措,实施了“一级法人、两个板块、三个层次、四个分开、五个集中”的管理模式,初步建立起了与国际惯例接轨的现代企业制度。
姜汝祥先生的《差距》中提出了企业家修练的六条腿,其中一条腿就是“业务流程与公司管理控制的底线是一致性,这就使你的业务管理是基于统一公司整体而不完全是一盘散沙”。
中铝公司为了整合流程和业务,使各分公司能够步调一致,用一种语言、一个声音说话,用一种思路来考虑现实、解决问题,实现生产经营的统一运作,最终实现总部目标,现正着手搞目标管理。
《福布斯》杂志的副总裁在与张瑞敏首席就管理问题进行交流时问:“在管理理论上,您最喜欢哪几个人?”张瑞敏首席回答:“一个是德鲁克,一个是波特。
”德鲁克的目标管理思想和波特的竞争战略管理思想对目前企业的实践正在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目标管理”的概念是管理专家德鲁克1954年在著名《管理实践》中最先提出的,其后他又提出"目标管理和自我控制"的主张,德鲁克认为,并不是有了工作才有目标,而是相反,有了目标才能确定每个人的工作。
所以"企业的使命和任务,必须转化为目标",如果一个领域没有目标,这个领域的工作必然被忽视。
因此管理者应该通过目标对下级进行管理,当即组织最高层管理者确定了组织目标后,必须对其进行有效分解,转变成各个部门以及各个人的分目标,管理者根据分目标的完成情况对下级进行考核、评价和奖惩。
目标管理综合了以工作为中心和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技能及管理制度,能够使管理人员和广大员工在工作中实行自我控制,改变了企业界不考虑长远目标,只热衷于通过各种运动的方式来完成企业目标的落后做法,因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产业界视为焕发青春的手段而广泛应用。
目标管理提出以后,便在美国迅速流传。
时值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经济由恢复转向迅速发展的时期,企业急采用新的方法调动员工积极性以提高竞争能力,目标管理的出现可谓应运而生逐被广泛应用,并很快为日本、西欧国家的企业所仿效,在世界管理界大行其道。
目标管理的最大特点是由集体参与共同制定目标。
一本由马来西亚学者翻译的企业战略学,书中论述了有关目标制定的四个简单而实用的标准是——精确与可衡量、重点突出、挑战与可实现性、完成的时间期限。
精确与可衡量是指必须有明确的目标,这要比只要求人们尽力去做会有更高的业绩,而且高水平的绩效总是和高的目标相连的,所以避免用“有所提高”而应该用“提高百分之几、达到多少”等具体的数字描述;重点突出就是必须控制好目标的数目,不能面面俱到,不是目标数目越多越好而是越少越好;挑战与可实现性中,目标是否具有挑战性非常关键!具有挑战性的目标是提升企业管理的一个很大诱因,但设定的目标有着十足的挑战性与激励性,但却非常难以实现,会使很多员工缺少或失去努力的信心;完成的时间期限,必须明确,特别是缺少明确的时间约束,是制定目标的通病,只有明确的时间限制才能有效保证目标在执行过程中的执行效率,因为在规定时间之外完成的目标一般是没有意义的。
l借助目标说明公司的期望及要求,统一各单位之间的运作l通过目标分解使各级人员负起责任l目标及其标准为企业考核提供依据l通过目标管理使上下级建立绩效伙伴关系l有效的目标管理是自我管理的基础l目标管理有助于把握企业的命运,保持长期和短期利益之间的平衡l目标还是一种有效的激励手段,“不怕众人心不齐,只怕没人打大旗”。
但目标管理也有其缺陷,比如,制定目标的困难,并不是所有目标都可以用准确的数字或语言表达的,并且在“张力”和“费力”之间保持平衡难度很大;另外目标管理偏重于操作面,而往往忽视其原理,比如目标管理的人性理论建立在“Y”理论假设基础之上,而现实与假设还有一定的距离等。
总部实施目标管理,是为了统一运作,实施目标管理需要建设一个管理支持系统。
持续改进就是这样一个管理支持系统,能够体现总部的管理思路,是在分公司原来全员目标管理基础上的深化、具体化和创新,最终形成的持续改进工作法是一套价值体系,我们可用四个一表示:一个平台、一种文化、一类组织、一套模板。
l一个平台,一种激励全体员工参与持续改进、使企业能够不断与时俱进、在创新中活力递增的平台,打造公司核心竞争力的管理平台。
l一种文化:把人变成公司最有价值的资产,使人能够成为创新的资源,实现人的能力价值最大化。
l一类组织:学习型组织、能力型组织、创造型组织、实效型组织。
l一套模板:建立一系列的、具有自己特色的、简明易操作的模板。
2、——支撑点是技术创新和群众性的合理化建议及小改小革、劳动竞赛活动。
齐威王和魏惠王相会,惠王问:“齐国有宝贝吗?”,威王说:“有啊,但不多。
”惠王说:“我们魏国虽然很小,还有能够照亮前后12辆车的宝珠十多颗呢,你们是大国,这样的宝贝一定更多吧?”威王说:“我和你对宝贝的看法不一样,我有个大臣叫檀子,让他驻防在南城,楚国知道后再也不敢北犯;我有个大臣叫盼子,让他驻防在高唐,赵国的军队知道了,再也不敢东进;我有个大臣叫黔子,让他负责缉拿强盗,不出一年,就使全国人路不拾遗。
这三臣光照千里,岂止是12辆车啊。
”惠王听了,面露愧色。
“造物先造人”。
无论是现代管理科学还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都认为人力资源在创造价值上是最为活跃的因素,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是活力之根。
由此,一个企业不是战略最重要,不是销售最重要,也不是财务管理最重要,而是人力资源最重要。
追求卓越的丰田生产方式是一种超越常规的思维方式,一种独特的企业管理方法。
这种管理方式至今仍然是一种极为先进的管理思想,虽然现在兴起很多新的生产管理方式,但都是以它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它的“霸权”地位至今没有人打破。
准时制生产最早来自于日本丰田的看板管理,丰田的生产思想概括可以说是“彻底排除浪费”,其彻底程度就好像将干毛巾再一次绞干一样,然而支持着这种小气精神的是每年超过70万件的提案制度与全员参与体制,提案几乎都产生于工厂的现场。
日本企业家非常重视提高职工的技术能力和创造能力,认为“人才开发的利益大得无穷”“企业教育训练投资投入产出系数最大,是最合算的投资”“只有人才才是企业活力的源泉”。
1980年,在一向以技术立国、重视利润的美国,有人提出了一名简单而深刻的口号:“人,是我们最重要的资产!”一石激起三层浪。
人们发现,只要给下属一点信任和自由,并加以适当的培训和指导,他们就会干许多机器干不了的事。
人有精神和需要,他会成长,发明创造,解决问题。
这名警名开始为大多公司所接受,他们逐渐意识到:企业对人才的竞争,实际上正在演化为人力资源管理的竞争。
微软公司在内源上开展“自食其果”活动,规定开发的新产品必须在本组内、本公司内各组间相互使用,在使用自己开发的软件时不准用高性能计算机,而必须使用变通用户常用的计算机,以便发现给用户带来的问题。
使用后要写出“意见备忘录”,各组间互相反馈意见微软公司利用外源学习,其两大致胜法宝是一是建立“电话分析月报”,二是“客户建议数据库”,做为各部门学习的重要内容。
计划经济下的“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企业是大河,员工是小河;在市场经济下“源头喷涌大河满,大河有水小河满”,企业是大河,员工是大河的源头,小河是市场、用户。
活力来自于员工的创新和管理的参与,持续改进的支撑点在开展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所以要为广大职工施展才能提供一个广阔的舞台。
思丹雷公司“治众”有术,为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性,多年来推行“改善提案”活动,具体做法是每月进行一次班前例会,他们称之为“朝礼”。
例会由总经理总结上月的本公司工作情况和今后工作的安排,介绍市场情况的变化。
同时由董事长和总经理向参与“改善提案”活动的职工发奖。
每次“朝礼”,都有职工手捧奖金和纪念品出现在主席台上,由董事长和总经理向他们一一鞠躬致敬,在场的职工热烈鼓掌向他们祝贺思丹雷公司的“朝礼”活动,是一种激励员工奋发向上和令大家与公司的经营目标保持一致的策略,是增强公司的向心力的有效办法。
企业管理者“管人”或“治人”,目的是调动被管理者的积极性,以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
孙子说:“道者,令民与上意通,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
”令民与上同意,就是通过各种策略和方法,激发“百将一心,三军同力”,使得企业广大职工的个人目标与企业目标自觉保持一致。
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就要有高明的策略和管理技巧。
“朝礼”的形式,就是一种有效办法。
有竞争才会有压力,有压力才会有动力,有动力才会有活力,通过劳动竞赛、合理化建议、小改小革、经济技术创新纪录、先进操作法、创新产品、创新工艺、创新技术、创优质工程、创优质服务、比武擂台等的竞争激励,“在相当广阔的范围内培植进取心、毅力和大胆首创精神”(列宁语),使公司保持恒久的活力,进行持续改进,从而使公司保持持久的竞争优势。
分公司改制以来,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员工办企业的方针,每年拿出100多万元用于劳动竞赛和合理化建议等群众性创新活动,简化合理化建议流程,推进经济技术创新记录活动,开展技术比武及先进操作法总结评比,为提升员工活力、提高经济效益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泉水操作法”等五项以员工个人命名操作法被评为河南省2003年职工先进操作法。
李尚辉、李建生等两名同志被评为河南省张玮式创新能手。
王爱霞、李培增同志荣获2003年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
有两项被评为河南省经济技术创新纪录。
合理化建议是一个企业成功的重要标志之一,也反映一个企业是否有活力的重要因素。
所以要激发员工的创新热情,努力为员工提供一个自主生态环境,大张旗鼓地宣传,树立“无功便是过”的新观念,使每一个员工都奋发向上,大胆偿试,造成一个人人谈创新,时刻想创新,无处不创新的和谐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