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冥有鱼 考点整理
《北冥有鱼》中考文言文复习
![《北冥有鱼》中考文言文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3af0d222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a4.png)
D. 亦若是则已矣/转转不已
【解析】A项中“名”都是“名字”的意思;B项中“志”,分别是“记载”“志向” 的意思;C项中“息”,分别是“气息,这里指风”“平息”的意思;D项中“已” 分别是“罢了”“停止”的意思;故选A项。
第25篇 北冥有鱼
返回目录
2.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答案】当它用力鼓动翅膀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像悬挂在天空的云。 (2)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答案】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吹拂的结果。 3. 作者是怎样描写大鹏这一形象的?(3分)
返回目录
第25篇 北冥有鱼
返回目录
知识盘点
一、文言字词解释
1. 通假字
北冥有鱼
___冥_____同___溟_____,意思为:______海__________
2. 古今异义
(1)怒而飞
古义:_振__奋__,__这__里__指__用__力__鼓__动__翅__膀_
今义:愤怒
(2)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古义:_海__水__运__动_____
(√ )
(3)文章从“天之苍苍”到结尾,作者仰观苍天,眼见大鹏飞上高空后俯瞰大地,抒发了一种天地浑
茫的感慨,充满浪漫神奇、华丽的描写。
(× )
【解析】文章最后三句写的是大鹏飞上高空之后眼中的景象,是作者的拟想,并非 作者眼见之景,题中理解有误。
第25篇 北冥有鱼
返回目录
(4)本文以寓言的形式表达思想,说服力强,写鲲的神奇变化、鹏的遨游天空;写
1.作家作品(背景) 2.文章主旨 3.写作特色 4.书本课后练习题 5.人物形象 …… 时间:5分钟
返回目录
北冥有鱼
3.《北冥有鱼》知识点整理
![3.《北冥有鱼》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74e7ae5376a20029bd642de2.png)
《北冥有鱼》知识点整理一、内容:(掌握重点字词)北冥(通“溟”,大海)有鱼,其名(名称)曰鲲(k n)(传说中的大鱼)。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连词,表承接关系)为鸟,其名为(叫)鹏(传说中的大鸟)。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奋起,这里指鼓起翅膀)而飞,其翼若(像)垂(悬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就)将徙(迁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天然形成的大池)也。
齐谐者,志(记载)怪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在水面上)击(拍打,这里指鹏鸟奋飞而起双翼拍打水面。
)三千里,抟(tuán)(环旋着往上飞)扶摇(旋风)而上者九(表虚数,不是实指)万里,去(离开)以(凭借)六月息(这里指风)者也。
”野马(春天林泽中的雾气。
雾气浮动状如奔马,故名“野马”。
)也,尘埃(扬在空中的土叫“尘”,细碎的尘粒叫“埃”。
)也,生物之以息(气息)相吹(吹拂)也。
天之苍苍(深蓝),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尽)邪?其(指代“鹏”)视下(往下)也,亦若是(这样)则已(罢了)矣。
二、【译文】北方的大海里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做鲲。
鲲的体积,真不知道大到几千里;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就叫鹏。
鹏的脊背,真不知道长到几千里;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像天边的云。
这只鹏鸟呀,随着海上汹涌的波涛迁徙到南方的大海。
南方的大海是个天然的大池。
《齐谐》是一部专门记载怪异事情的书,这本书上记载说:“鹏鸟迁徙到南方的大海,翅膀拍击水面激起三千里的波涛,海面上急骤的狂风盘旋而上直冲九万里高空,离开北方的大海用了六个月的时间方才停歇下来”。
春日林泽原野上蒸腾浮动犹如奔马的雾气,低空里沸沸扬扬的尘埃,都是大自然里各种生物的气息吹拂所致。
天空是那么湛蓝湛蓝的,难道这就是它真正的颜色吗?抑或是高旷辽远没法看到它的尽头呢?鹏鸟在高空往下看,不过也就像这个样子罢了。
三、文学常识:节选自《庄子·逍遥游》。
庄子,名周,战国时期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
北冥有鱼文言文知识点
![北冥有鱼文言文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d5169773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2d.png)
北冥有鱼文言文知识点一、北冥有鱼出处《北冥有鱼》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一篇散文,被收录于他的文集《韩文公全集》中。
这篇散文通过描述一个北冥有鱼的寓言故事,表达了韩愈对官场腐败、社会不公的忧虑和呼吁。
文章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和深刻的寓言,堪称中国古代文言散文的经典之作。
二、北冥有鱼故事梗概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生而大,不可饱食。
食则恒活,无穷之理也。
鲲之背,不可求载,载则怀之者反劳。
骨为剑把,坚利无比。
鲲者,天之大物也。
鲲之为物也,足以载天下之重而不沉,可以见吞吐亿万之太山,可以观日月之行,足以容天下之物而不碍己。
是故鲲之为物也,岂为人者欤?然虽不人,其形犹鱼也。
蜃之蛰者,蜃之梟也。
呜呼!蜃之死,命也。
人之窘困,亦蜃之蛰也。
死命之后,则无了期而已矣。
三、北冥有鱼文言文知识点1. 修辞手法在《北冥有鱼》这篇文章中,韩愈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修辞手法:•比喻:通过比喻将鱼的形象与天下的物象进行类比,如“骨为剑把,坚利无比”;•排比:通过排比手法对事物进行并列列举,如“可以见吞吐亿万之太山,可以观日月之行,足以容天下之物而不碍己”;•夸张法:通过夸张手法来加强描述的效果,如“足以载天下之重而不沉,可以见吞吐亿万之太山”;•对偶:通过对偶手法对相对的事物进行对比,如“北冥有鱼,其名为鲲;是故鲲之为物也,岂为人者欤?”;•反问:通过反问手法来引出问题或表达自己的观点,如“岂为人者欤?”;•倒装:通过倒装句式来强调或突出某一事物,如“载则怀之者反劳”;2. 文言文特点《北冥有鱼》作为一篇文言文,具有文言文的特点和风格。
文言文是古代中国的文字体系,有着独特的词汇、句法和语法结构。
以下是一些文言文的特点:•典雅简练:文言文注重句子的简洁明了,追求精炼、简练的表达方式;•注重修辞:文言文善于使用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反问等,以增强表达的效果;•正式庄重:文言文表达时注重场合和身份的正式性和庄重性,使用较多的礼貌用语和尊称;•多音字和繁体字:文言文中使用较多的多音字和繁体字,需要读者具备一定的识字能力和文言文阅读经验;•拆字注音:文言文中的一些词汇需要通过拆字注音来理解,需要进行一定的解读和思考。
北冥有鱼知识
![北冥有鱼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ec41c7f327d3240c8447efce.png)
《北冥有鱼》知识整理(全文背诵默写)
一、生字注音(6分)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其翼.()徙.()于南冥
齐谐.()抟.()扶摇而上
二、解释加点字(18分)
1、其
其.()名为鲲不知其.()几千里也其.()翼若垂天之云
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
2、而
化而.为鸟()怒而.飞()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3、以
去以.六月息者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4、之
天之.苍苍()鹏之.徙于南冥也()《谐》之.言曰()
5、是
亦若是.则已矣()是.鸟也()是.鱼之乐也()斯是.陋室()
三、句子翻译(12分)
1、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判断句)
2、《齐谐》者,志怪者也。
(判断句)
3、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省略句倒装句)
4、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倒装句)
5、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反问句)
6、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感叹句)
四、课文内容理解(18分)
1、《北冥有鱼》节选自《》,是该篇的开篇部分,借助和的形象,浓墨重彩地描绘了一幅的图景。
2、鲲鹏形象宏大,气势磅礴:。
3、《庄子》文章想象雄奇瑰丽,激情澎湃,体现在:。
4、庄子善于运用寓言来表达深奥玄妙的哲理,“大鹏”的形象内涵丰富。
(用课文原句填空)
体现大鹏的伟岸强大、伟力无穷。
体现大鹏的远大理想,追求光明、自由。
体现大鹏的一往无前、百折不挠。
部编八年级下册语文《北冥有鱼》知识点
![部编八年级下册语文《北冥有鱼》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3d66935fa0116c175e0e488b.png)
《北冥有鱼》知识点一、文学常识《北冥有鱼》节选自《庄子·逍遥游》。
庄子,名周,战国时期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
代表作《庄子》。
《庄子》是战国中期思想家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者所著。
现存33篇,包括内篇、外篇、杂篇三部分。
二、重点字词是鸟也是:这《齐谐》者,志怪者也志:记载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抟:盘旋飞翔亦若是则已矣是:这样三、通假字:北冥有鱼(“冥”通“溟”,海)其远而无所至极邪?(“邪”通“耶”,语气词,相当于“呢”)四、词类活用:怒而飞怒:形容词作动词,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
鲲之大大:形容词作名词,庞大的体形。
《齐谐》者,志怪者也。
怪:形容词作名词,怪异的事物。
五、古今异义:野马也,尘埃也。
古义:流动的雾气。
今义:野生之马南冥者,天池也。
古义:天然形成的大水池。
今义:湖泊的名称。
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古义:海波动荡。
今义:海洋运输六、一词多义:⑴名: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名称)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出名)名列前茅。
(名次)⑵息:去以六月息者也。
(名词,气息,这里指风)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名词,气息)北山愚公长息曰。
(动词,叹气)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平息)⑶之: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助词,的)其翼若垂天之云。
(助词,的)鹏之徙于南冥也。
(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义)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义)⑷而:怒而飞。
(连词,表修饰关系)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连词,表修饰关系)⑸则: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就)时则不至。
(或者)⑹以:去以六月息者也。
(介词,凭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介词,用)⑺其:其名为鲲。
(代词,它的)不知其几千里也。
(它)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连词,表选择,是……还是……)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代词,代指大鹏)七、重点句子翻译1.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译: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像天边的云。
《北冥有鱼》中考复习精要
![《北冥有鱼》中考复习精要](https://img.taocdn.com/s3/m/81038fe6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f0.png)
《北冥有鱼》中考复习精要
易考考点多题相关覆盖全面排版规范省时省力
一、文学常识填空
庄子,名周,战国时宋国蒙人,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庄子》是战国时期思想家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所著。
现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
庄子的主要主张是绝对自由的人生观,就是要达到“无己、无功、无名”的境界。
庄子与老子并称“老庄”。
二、重点问题
1. 鲲为什么要变成鹏?根据“化而为鸟”发挥想象,说说鲲变化的过程。
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
比海更宽广的是天,硕大无比的鲲为了追求更大的逍遥和自由,鲲通过努力化作了鹏。
2.化而为鸟,乘风而飞,我们在鲲鹏身上体会到了怎样的精神?
追求远大理想的执着勇敢,聪明智慧。
3.思考《北冥有鱼》的寓意?(重要)
在《北冥有鱼》中,庄子借鲲鹏寄托自己向往逍遥、追求精神自由的愿望,但也指出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依附于一定条件的,并不能获得真正的逍遥。
庄子二则知识点
![庄子二则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26e08da2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14.png)
《北冥有鱼》知识点1.题目作用:①交待了故事发生的地点和写作对象;②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2.内容:描绘的一幅大鲲变为大鹏,大鹏扶摇直上九万里,从北海飞往南海的壮丽图景。
3.大鹏形象:硕大无比,力大无穷,志存高远,善借长风4.文学形象:①《西游记》中狮驼岭中的大鹏金翅雕给唐僧师徒造成极大麻烦;②《说岳全传》则称抗金名将岳飞是大鹏转世。
5.古诗:①太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李白《上李邕(yong)>>②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李清照《渔家傲》6.成语:鲲鹏展翅.鹏程万里,扶摇直上7.文章层次:一、鲲、鹏形体之,气象之宏,令我们瞠目结舌;二、大鹏飞往南海的气势,乘风而起,击水三千,扶摇九万;三、想象大鹏从高空俯视的情景,拨抒发了一种天地浑茫的感慨。
8.大鹏形象给我们启示:我们要心怀远大理想和抱负,并勇于拼搏,敢于追求。
9.与庄子有关的成语:庄周梦蝶,买椟还珠。
10.野马、尘埃运动依靠动依靠气息的作用:说明世间万物无论大小都受到不同限制,处在不同的束缚中,表明大鹏也好,野马尘埃也好,状似“逍遥”,其实并没有达到真正的逍遥。
11.《齐谐》作用:用《齐谐》书中的话证明对鹏的描写是真实可信的。
12.开篇两个动物的作用:①用奇异想象,夸张笔法,描写了神秘莫测的鲲鹏形象:体形硕大,变化神奇;②激发读者阅读兴趣,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
13.“鹏之徙于南冥也……息者也”赏析:①运用丰富的想象,奇特的夸张,描写了大鹏展翅拍水盘旋飞向九万里高空的景象;②这一形象能激发人的豪情壮志,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③“击抟”二字传神生动地让人产生丰富的想象和联想。
14.最后一句含义:鹏鸟在天空看地面和人们仰视天空看到是一样的,都不能看到正色,说明人和大鹏鸟的视线都是有限的,对正色的认识都受到距离的限制,可见世间万物都没有绝对自自由,进一步表现文章主旨。
15.主旨中心:说明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依附于一定的条件,它们的活动都是有所凭借的,阐述了作者追求绝对精神自由的思想。
北冥有鱼文言知识点归纳
![北冥有鱼文言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d4717cfb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3b.png)
北冥有鱼文言知识点归纳一、文学常识。
1. 出处。
二、字词解释。
1. 通假字。
- “北冥有鱼”中的“冥”通“溟”,大海。
2. 古今异义。
- “海运则将徙于南冥”中“海运”,古义:海水运动;今义:用船舶在海洋上运输。
- “天池也”中“天池”,古义:天然形成的水池;今义:高山湖泊名。
- “野马也,尘埃也”中“野马”,古义:山野中的雾气,奔腾如野马;今义:一种野生的马。
3. 一词多义。
- 息。
- “去以六月息者也”(气息,这里指风)-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气息)- 之。
- “鹏之背”(助词,的)- “鹏之徙于南冥也”(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其。
- “其名为鲲”(代词,它的)- “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表选择,是……还是……)4. 重点实词。
- 怒: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
“怒而飞”。
- 垂:悬挂。
“其翼若垂天之云”。
- 徙:迁移。
“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 抟:盘旋飞翔。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 扶摇:旋风。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三、句子翻译。
1.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 北海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做鲲。
鲲的体积巨大,不知道有几千里。
2.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 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叫做鹏。
鹏的脊背,不知道长几千里;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像悬挂在天空的云。
3.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 这只鸟,海水运动的时候就要迁徙到南海去。
南海是个天然形成的大水池。
4. 齐谐者,志怪者也。
5.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 鹏往南海迁徙的时候,翅膀拍打水面,能激起三千里的浪涛,环绕着旋风飞上了九万里的高空,凭借着六月的大风离开。
6.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 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吹拂的结果。
《北冥有鱼》知识点总结
![《北冥有鱼》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b42ae3b4afe04a1b071dee3.png)
《北冥有鱼》知识点总结文学文化常识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现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
本文节选自内篇中的《逍遥游》。
、易考实词梳理1.通假字北冥有鱼“冥”同“溟”,意思:海2.古今异义(1)怒而飞古义: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今义:愤怒、恼怒(2)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古义:海水运动今义:泛指海上运输(3)南冥者,天池也古义:天然形成的水池今义:高山湖泊名(4)野马也,尘埃也古义:山野中的雾气,奔腾如野马今义:一种动物3.词类活用(1)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上:名词作动词飞(2)南冥者,天池也天:名词作形容词天然形成的(3)志怪者也怪:形容词作名词怪异的事物4.重点实词(1)其翼若垂天之云垂:悬挂(2)志怪者也志:记载(3)水击三千里水击:拍打(4)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抟:盘旋飞翔扶摇:旋风(5)去以六月息者也去:离开息:气息,这里指风(6)生物之以息相吹也息:气息吹:吹拂(7)天之苍苍,其正色邪苍苍:湛蓝正色:真正的颜色(8)亦若是则已矣是:这样五、探究设问1.文章开头描述鲲鹏的形象及奋飞时的壮美气势与论述“逍遥游”有什么联系?【答案】妮鹛展翅高飞,必须凭借六月的大风。
说明世间万物都要凭借外力才能活动,从而回答了“逍遥”要有所依凭。
作者是怎样描写大鹏这一形象的?【答案】从体大、背大、翼大以及活动范围大(长度:从北海到南海;高度:九万里)四个方面极写鲲鹏形象磅礴壮观。
用夸张的手法描述鹛,“不知其几千里也”言其形,“若垂天之云”言其翼,“北冥”“南冥”“九万里”言其活动天地,极言鹏形体之大、变化之神奇、飞腾时气势之壮观。
写作技巧◆1.本文善于通过形象生动的比喻、夸张来说理,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说明变式设问:“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表达了鲲鹏怎样的特点?(答案为第①点)答案】①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两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极言鲲鹏身躯之大,想象奇特丰富,为下文大鹛往南海迁徙的时候,需凭着六月的大风才能离开做铺垫。
专题12 文言文阅读(二)(《北冥有鱼》+《虽有嘉肴》)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专题复习
![专题12 文言文阅读(二)(《北冥有鱼》+《虽有嘉肴》)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专题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c3463921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dc.png)
②力大无穷:它迁徙到南方大海的时候,翅膀击水,激起的浪花有三千里。 ③志存高远:它乘着旋风盘旋飞至九万里的高空。 ④善借长风:它离开北海时,凭借的是六月的大风。
一、考点梳理 《北冥有鱼》
问题探究
③(教参设问)“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一句看起来跟大鹏没有什么关系,应该删除,你 同意吗?为什么?
(节选自《庄子˙内篇》) [注]①穷发:不毛之地。②修:长。③羊角:状如羊角的旋风
二、达标检测
【参考译文】 【乙】商汤问棘的话也是这样的:“在草木不生的极远的北方,有个很深的大海, 那就是天池。里面有条鱼,它的身子有几千里宽,没有人知道它有多长,它的名字 叫做鲲。有一只鸟,它的名字叫做鹏。鹏的背像泰山,翅膀像天边的云;借着旋风 盘旋而上九万里,超越云层,背负青天,然后向南飞翔,将要飞到南海去。小泽里 的麻雀讥笑鹏说:“它要飞到哪里去呢?我一跳就飞起来,不过数丈高就落下来, 在蓬蒿丛中盘旋,这也是极好的飞行了。而它还要飞到哪里去呢?”这就是小和大 的不同了。
八年级语文下册
备战期末专题复习
【 知 识 梳 理 +达 标 检 测 】
12 文言文阅读(二)
《北冥有鱼》+《虽有嘉肴》
一、考点梳理 《北冥有鱼》
一词多义
词语
例句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名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其正色邪 其
其视下也
怒而飞 怒
一怒而诸侯惧(《富贵不能淫》)
释义 名词,名字 动词,有名 连词,表选择 代词,代大鹏 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
(2)不知其旨也 [古义:味美。 今义:意义。]
(3)教然后知困 [古义:困惑。今义:困难。]
八年级下册文言文《北冥有鱼》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下册文言文《北冥有鱼》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4a5c2c8650e52ea541898b9.png)
八年级下册文言文《北冥有鱼》知识点总结八年级下册文言文《北冥有鱼》知识点总结一、内容:(掌握重点字词)北冥(通“溟”,大海)有鱼,其名(名称)曰鲲(kūn)(传说中的大鱼)。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连词,表承接关系)为鸟,其名为(叫)鹏(传说中的大鸟)。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奋起,这里指鼓起翅膀)而飞,其翼若(像)垂(悬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就)将徙(迁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天然形成的大池)也。
齐谐者,志(记载)怪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在水面上)击(拍打,这里指鹏鸟奋飞而起双翼拍打水面。
)三千里,抟(tuán)(环旋着往上飞)扶摇(旋风)而上者九(表虚数,不是实指)万里,去(离开)以(凭借)六月息(这里指风)者也。
”野马(春天林泽中的雾气。
雾气浮动状如奔马,故名“野马”。
)也,尘埃(扬在空中的土叫“尘”,细碎的尘粒叫“埃”。
)也,生物之以息(气息)相吹(吹拂)也。
天之苍苍(深蓝),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尽)邪其(指代“鹏”)视下(往下)也,亦若是(这样)则已(罢了)矣。
二、【译文】北方的大海里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做鲲。
鲲的体积,真不知道大到几千里;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就叫鹏。
鹏的脊背,真不知道长到几千里;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像天边的云。
这只鹏鸟呀,随着海上汹涌的波涛迁徙到南方的大海。
南方的大海是个天然的大池。
《齐谐》是一部专门记载怪异事情的书,这本书上记载说:“鹏鸟迁徙到南方的大海,翅膀拍击水面激起三千里的波涛,海面上急骤的狂风盘旋而上直冲九万里高空,离开北方的大海用了六个月的时间方才停歇下来”。
春日林泽原野上蒸腾浮动犹如奔马的雾气,低空里沸沸扬扬的尘埃,都是大自然里各种生物的气息吹拂所致。
天空是那么湛蓝湛蓝的,难道这就是它真正的颜色吗抑或是高旷辽远没法看到它的尽头呢鹏鸟在高空往下看,不过也就像这个样子罢了。
三、文学常识:节选自《庄子·逍遥游》。
《北冥有鱼》考点集训2
![《北冥有鱼》考点集训2](https://img.taocdn.com/s3/m/adaafd51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27.png)
《北冥有鱼》考点集训2一、课内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题。
(共11分)北冥有鱼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4分)(1)怒.而飞怒:_________________(2)志.怪者也志:_________________(3)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抟:_________________(4)亦若是.则已矣是:________________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1)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人评价称,铺张渲染的修辞,汪洋恣肆的句式,云水空阔的意境,构成了《庄子》语言最主要的特色。
请你结合文章内容,从修辞角度赏析其语言特点。
《庄子二则》字词考点梳理(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
![《庄子二则》字词考点梳理(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https://img.taocdn.com/s3/m/cd31db350740be1e650e9a6d.png)
文学常识: 节选自《庄子·逍遥游》。庄子,名周,战国时期道家学说的主 创始人,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与道家始祖老子 称为“老庄”。代表作《庄子》。《庄子》是战国中期思想家庄周 他的门人以及后学者所著。现存33篇,包括内篇、外篇、杂篇三部
分。
通假字: 北冥有鱼 (“冥”通“溟”,海)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邪”通“耶”,语气词,相当于“呢”)
(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
一、《北冥有鱼》 重点字词
北冥(通“溟”,大海)有鱼,其名(名称)曰鲲(kūn)(传说中的大鱼)。鲲 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连词,表承接关系)为鸟,其名为(叫)鹏(传说 中的大鸟)。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奋起,这里指鼓起翅膀)而飞,其翼 若(像)垂(悬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就)将徙(迁徙)于南冥。南冥者, 天池(天然形成的大池)也。齐谐者,志(记载)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 南冥也,水(在水面上)击(拍打,这里指鹏鸟奋飞而起双翼拍打水面。)三千里, 抟(tuán)(环旋着往上飞)扶摇(旋风)而上者九(表虚数,不是实指)万里, 去(离开)以(凭借)六月息(这里指风)者也。”野马(春天林泽中的雾气。雾 气浮动状如奔马,故名“野马”。)也,尘埃(扬在空中的土叫“尘”,细碎的尘 粒叫“埃”。)也,生物之以息(气息)相吹(吹拂)也。天之苍苍(深蓝),其 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尽)邪?其(指代“鹏”)视下(往下)也,亦若是 (这样)则已(罢了)矣。
⑷而: 怒而飞。 (连词,表修饰关系)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连词,表修饰关系)
⑸则:
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就)
时则不至。
(或者)
⑹以:
去以六月息者也。
(介词,凭借)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北冥有鱼》知识点整理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北冥有鱼》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b6a64d99964bcf84b8d57b68.png)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北冥有鱼》知识点整理班级姓名一、内容:(掌握重点字词)北冥(通“溟”,大海)有鱼,其名(名称)曰鲲(k n)(传说中的大鱼)。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连词,表承接关系)为鸟,其名为(叫)鹏(传说中的大鸟)。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奋起,这里指鼓起翅膀)而飞,其翼若(像)垂(悬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就)将徙(迁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天然形成的大池)也。
齐谐者,志(记载)怪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在水面上)击(拍打,这里指鹏鸟奋飞而起双翼拍打水面。
)三千里,抟(tuán)(环旋着往上飞)扶摇(旋风)而上者九(表虚数,不是实指)万里,去(离开)以(凭借)六月息(这里指风)者也。
”野马(春天林泽中的雾气。
雾气浮动状如奔马,故名“野马”。
)也,尘埃(扬在空中的土叫“尘”,细碎的尘粒叫“埃”。
)也,生物之以息(气息)相吹(吹拂)也。
天之苍苍(深蓝),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尽)邪?其(指代“鹏”)视下(往下)也,亦若是(这样)则已(罢了)矣。
二、【译文】北方的大海里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做鲲。
鲲的体积,真不知道大到几千里;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就叫鹏。
鹏的脊背,真不知道长到几千里;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像天边的云。
这只鹏鸟呀,随着海上汹涌的波涛迁徙到南方的大海。
南方的大海是个天然的大池。
《齐谐》是一部专门记载怪异事情的书,这本书上记载说:“鹏鸟迁徙到南方的大海,翅膀拍击水面激起三千里的波涛,海面上急骤的狂风盘旋而上直冲九万里高空,离开北方的大海用了六个月的时间方才停歇下来”。
春日林泽原野上蒸腾浮动犹如奔马的雾气,低空里沸沸扬扬的尘埃,都是大自然里各种生物的气息吹拂所致。
天空是那么湛蓝湛蓝的,难道这就是它真正的颜色吗?抑或是高旷辽远没法看到它的尽头呢?鹏鸟在高空往下看,不过也就像这个样子罢了。
三、文学常识:节选自《庄子·逍遥游》。
《北冥有鱼》知识梳理
![《北冥有鱼》知识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54195eae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3d26674.png)
一、文学常识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代表人物。
《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现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
《北冥有鱼》节选自内篇中的《逍遥游》。
《逍遥游》是先秦诸子百家中的名篇,全篇充满奇特的想象和浪漫的色彩,寓说理于寓言和生动的比喻中,充分表达了庄周的精神思想 和处世哲学。
出自《庄子》的寓言故事有庄周梦蝶、望洋兴叹、井底之蛙、呆若木鸡等。
二、重点词句1 .其名为鲸:称为■ 2 .怒而飞: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 5 .徙于南冥:迁徙■ 6 .水击三千,里:击水,拍打水面♦ ♦ 9.生物之以息相吹也:生存,活着■11.亦若是则已矣:像 ■三、内容梳理概括地说,本文写的是大鹏南飞的事情。
第1-3句,介绍大鹏的外形。
先交代鱼的生长环境和名称,接着写鲸体型之巨大和它变 化成鹏,最后写写鹏之大。
第4-8句,写大鹏的活动。
先写大鹏待海运之时飞往南海,接着引用《齐谐》一书进一 步描述大鹏由北海迁往南海的情形。
这部分主要写大鹏飞往南海时磅礴的气势,从中感受到 庄子奇特瑰丽的想象。
第9-11句,写大鹏飞上高空之后眼中的景象。
先写作者仰观苍天,进而拟想大鹏俯瞰 大地。
四、中心主旨《逍遥游》主要是阐发作者追求绝对精神自由的思想。
而我们这节课所学习的只是《逍 遥游》全文开头的一小部分。
通过这段节选文字。
我们着重感受到大鹏硕大无比的形象,以 及他飞行时磅礴的气势。
我们从中感受到庄子雄奇瑰丽的想象。
《北冥有鱼》知识梳理2.不知其几千里也:知道 ・4.是鸟也:这 ■6.志怪者也:记载 ■8.去以六月息者也:离开五、拓展本段文字对后代文学影响很大,许多浪漫色彩的作家都从这一作品中受到过启发。
李白一生常以大鹏自比,并作有气势磅礴的《大鹏赋》。
另外,大鹏的形象也成了一种文化象征, 今天人们所说的“鹏程万里”即由此而来。
《北冥有鱼》知识点整理
![《北冥有鱼》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75d61d4ca300a6c30d229f0b.png)
《北冥有鱼》知识点整理一、内容:(掌握重点字词)北冥(通“溟”,大海)有鱼,其名(名称)曰鲲(传说中的大鱼)。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连词,表承接关系)为鸟,其名为(叫)鹏(传说中的大鸟)。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奋起,这里指鼓起翅膀)而飞,其翼若(像)垂(悬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就)将徙(迁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天然形成的大池)也。
齐谐者,志(记载)怪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在水面上)击(拍打,这里指鹏鸟奋飞而起双翼拍打水面。
)三千里,抟(tuán)(环旋着往上飞)扶摇(旋风)而上者九(表虚数,不是实指)万里,去(离开)以(凭借)六月息(这里指风)者也。
”野马(春天林泽中的雾气。
雾气浮动状如奔马,故名“野马”。
)也,尘埃(扬在空中的土叫“尘”,细碎的尘粒叫“埃”。
)也,生物之以息(气息)相吹(吹拂)也。
天之苍苍(深蓝),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尽)邪?其(指代“鹏”)视下(往下)也,亦若是(这样)则已(罢了)矣。
二、【译文】北方的大海里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做鲲。
鲲的体积,真不知道大到几千里;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就叫鹏。
鹏的脊背,真不知道长到几千里;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像天边的云。
这只鹏鸟呀,随着海上汹涌的波涛迁徙到南方的大海。
南方的大海是个天然的大池。
《齐谐》是一部专门记载怪异事情的书,这本书上记载说:“鹏鸟迁徙到南方的大海,翅膀拍击水面激起三千里的波涛,海面上急骤的狂风盘旋而上直冲九万里高空,离开北方的大海用了六个月的时间方才停歇下来”。
春日林泽原野上蒸腾浮动犹如奔马的雾气,低空里沸沸扬扬的尘埃,都是大自然里各种生物的气息吹拂所致。
天空是那么湛蓝湛蓝的,难道这就是它真正的颜色吗?抑或是高旷辽远没法看到它的尽头呢?鹏鸟在高空往下看,不过也就像这个样子罢了。
三、文学常识:1.走近庄子。
庄子,名周,战国时宋国人,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
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与老子并称为“老庄”。
《北冥有鱼》知识点整理
![《北冥有鱼》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41d10c2c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30.png)
《北冥有鱼》知识点整理一、内容:(掌握重点字词)北冥(通“溟”,大海)有鱼,其名(名称)曰鲲(kūn)(传说中的大鱼)。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连词,表承接关系)为鸟,其名为(叫)鹏(传说中的大鸟)。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奋起,这里指鼓起翅膀)而飞,其翼若(像)垂(悬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就)将徙(迁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天然形成的大池)也。
齐谐者,志(记载)怪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在水面上)击(拍打,这里指鹏鸟奋飞而起双翼拍打水面。
)三千里,抟(tuán)(环旋着往上飞)扶摇(旋风)而上者九(表虚数,不是实指)万里,去(离开)以(凭借)六月息(这里指风)者也。
”野马(春天林泽中的雾气。
雾气浮动状如奔马,故名“野马”。
)也,尘埃(扬在空中的土叫“尘”,细碎的尘粒叫“埃”。
)也,生物之以息(气息)相吹(吹拂)也。
天之苍苍(深蓝),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尽)邪?其(指代“鹏”)视下(往下)也,亦若是(这样)则已(罢了)矣。
二、【译文】北方的大海里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做鲲。
鲲的体积,真不知道大到几千里;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就叫鹏。
鹏的脊背,真不知道长到几千里;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像天边的云。
这只鹏鸟呀,随着海上汹涌的波涛迁徙到南方的大海。
南方的大海是个天然的大池。
《齐谐》是一部专门记载怪异事情的书,这本书上记载说:“鹏鸟迁徙到南方的大海,翅膀拍击水面激起三千里的波涛,海面上急骤的狂风盘旋而上直冲九万里高空,离开北方的大海用了六个月的时间方才停歇下来”。
春日林泽原野上蒸腾浮动犹如奔马的雾气,低空里沸沸扬扬的尘埃,都是大自然里各种生物的气息吹拂所致。
天空是那么湛蓝湛蓝的,难道这就是它真正的颜色吗?抑或是高旷辽远没法看到它的尽头呢?鹏鸟在高空往下看,不过也就像这个样子罢了。
三、文学常识:节选自《庄子·逍遥游》。
庄子,名周,战国时期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
八年级下册《北冥有鱼》知识点
![八年级下册《北冥有鱼》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5c9a4e64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a0.png)
八年级下册《北冥有鱼》知识点一、内容:(掌握重点字词)北冥(通“溟”,大海)有鱼,其名(名称)曰鲲(kūn)(传说中的大鱼)。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连词,表承接关系)为鸟,其名为(叫)鹏(传说中的大鸟)。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奋起,这里指鼓起翅膀)而飞,其翼若(像)垂(悬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就)将徙(迁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天然形成的大池)也。
齐谐者,志(记载)怪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在水面上)击(拍打,这里指鹏鸟奋飞而起双翼拍打水面。
)三千里,抟(tuán)(环旋着往上飞)扶摇(旋风)而上者九(表虚数,不是实指)万里,去(离开)以(凭借)六月息(这里指风)者也。
”野马(春天林泽中的雾气。
雾气浮动状如奔马,故名“野马”。
)也,尘埃(扬在空中的土叫“尘”,细碎的尘粒叫“埃”。
)也,生物之以息(气息)相吹(吹拂)也。
天之苍苍(深蓝),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尽)邪?其(指代“鹏”)视下(往下)也,亦若是(这样)则已(罢了)矣。
二、【译文】北方的大海里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做鲲。
鲲的体积,真不知道大到几千里;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就叫鹏。
鹏的脊背,真不知道长到几千里;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像天边的云。
这只鹏鸟呀,随着海上汹涌的波涛迁徙到南方的大海。
南方的大海是个天然的大池。
《齐谐》是一部专门记载怪异事情的书,这本书上记载说:“鹏鸟迁徙到南方的大海,翅膀拍击水面激起三千里的波涛,海面上急骤的狂风盘旋而上直冲九万里高空,离开北方的大海用了六个月的时间方才停歇下来”。
春日林泽原野上蒸腾浮动犹如奔马的雾气,低空里沸沸扬扬的尘埃,都是大自然里各种生物的气息吹拂所致。
天空是那么湛蓝湛蓝的,难道这就是它真正的颜色吗?抑或是高旷辽远没法看到它的尽头呢?鹏鸟在高空往下看,不过也就像这个样子罢了。
三、文学常识:节选自《庄子·逍遥游》。
庄子,名周,战国时期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
《北冥有鱼》知识点梳理
![《北冥有鱼》知识点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e5462901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9c.png)
1. 通假字(1)北冥有鱼冥通溟, 意思海。
(2)其正色邪邪通耶,意思语气词,呢,吗。
2. 古今异义(1)怒而飞古义: 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今义: 生气,发怒。
(2)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古义海水运动,今义: 泛指海上运输3. 词类活用(1)方位名词作状语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原意为方位名词,在文中意思为向上。
(2)形容词作名词志怪者也原意为奇怪,在文中意思为怪异的事物。
4,文章共11句话,请将文章划分成3个层次,并概括每个层次的内容。
(1-3)鲲鹏变化并极力渲染鲲鹏硕大无比。
(4-8)引用《齐谐》,展现大鹏“徙于南冥”的磅礴气势,并指出它仍需凭借六月大风。
(9-11)作者仰望苍天,拟想大鹏俯瞰大地,抒发一种天地浑茫的感慨。
5,阅读文章1-3句,思考以下问题:作者用什么手法来描写大鹏鸟的?表现大鹏鸟什么特点?(1)想象、夸张想象:作者以雄奇的想象描写了鲲鹏的变化;又想象鲲外形巨大,鹏鸟的背之大以及翅膀若“垂天之云”,体现了庄子想象的奇幻。
夸张:“鲲”本指鱼苗,庄子却把它夸张成“不知其几千里”的大鱼。
鹏之背、鹏之翼也硕大无比。
(2)鹏鸟的特点:硕大无比、力大无穷6.阅读文章4-7句,思考以下问题:.这几句主要写大鹏的活动,请具体分析作者从哪些方面表现大鹏的磅礴气势的?(1)飞行距离:海运时,巨大的鹏鸟从北海飞向南海。
(2)翅膀力量:海水被击起三千里的波浪。
(3)飞行高度乘着旋风飞至九万里的高空。
.从大鹏的活动情形,可以看出大鹏是什么样的形象?志存高远、力大无穷、善借长风小结:大鹏的形象——硕大无比、志存高远、力大无穷、善借长风。
7.大鹏展翅气势磅礴,但“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也是生物用气息吹拂的结果。
作者这样写,有何寓意?说明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依附于一定的条件,它们的活动都是有所凭借的,没有达到绝对自由的境界。
8,阅读文章9-11句,思考以下问题:选文结尾又“以人看天来想象大鹏视下的情景”有何用意?(1)写人在地上看天,天空湛蓝是因为天空高远看不到尽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冥有鱼》考点整理
一、内容:(掌握重点字词)
北冥(通“溟”,大海)有鱼,其名(名称)曰鲲(kūn)(传说中的大鱼)。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连词,表承接关系)为鸟,其名为(叫)鹏(传说中的大鸟)。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奋起,这里指鼓起翅膀)而飞,其翼若(像)垂(悬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就)将徙(迁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天然形成的大池)也。
齐谐者,志(记载)怪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在水面上)击(拍打,这里指鹏鸟奋飞而起双翼拍打水面。
)三千里,抟(tuán)(环旋着往上飞)扶摇(旋风)而上者九(表虚数,不是实指)万里,去(离开)以(凭借)六月息(这里指风)者也。
”野马(春天林泽中的雾气。
雾气浮动状如奔马,故名“野马”。
)也,尘埃(扬在空中的土叫“尘”,细碎的尘粒叫“埃”。
)也,生物之以息(气息)相吹(吹拂)也。
天之苍苍(深蓝),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尽)邪?其(指代“鹏”)视下(往下)也,亦若是(这样)则已(罢了)矣。
二、【译文】
北方的大海里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做鲲。
鲲的体积,真不知道大到几千里;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就叫鹏。
鹏的脊背,真不知道长到几千里;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像天边的云。
这只鹏鸟
呀,随着海上汹涌的波涛迁徙到南方的大海。
南方的大海是个天然的大池。
《齐谐》是一部专门记载怪异事情的书,这本书上记载说:“鹏鸟迁徙到南方的大海,翅膀拍击水面激起三千里的波涛,海面上急骤的狂风盘旋而上直冲九万里高空,离开北方的大海用了六个月的时间方才停歇下来”。
春日林泽原野上蒸腾浮动犹如奔马的雾气,低空里沸沸扬扬的尘埃,都是大自然里各种生物的气息吹拂所致。
天空是那么湛蓝湛蓝的,难道这就是它真正的颜色吗?抑或是高旷辽远没法看到它的尽头呢?鹏鸟在高空往下看,不过也就像这个样子罢了。
三、文学常识:
节选自《庄子·逍遥游》。
庄子,名周,战国时期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
代表作《庄子》。
《庄子》是战国中期思想家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者所著。
现存33篇,包括内篇、外篇、杂篇三部分。
四、通假字:
北冥有鱼(“冥”通“溟”,海)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邪”通“耶”,语气词,相当于“呢”)
五、词类活用:
1.怒而飞
怒:形容词作动词,奋发,振翅。
2.鲲之大
大:形容词作名词,庞大的体形。
3.《齐谐》者,志怪者也。
怪:形容词作名词,怪异的事物。
六、古今异义词:
1.野马也,尘埃也。
古义:流动的雾气。
今义:野生之马
2.南冥者,天池也。
古义:天然形成的大水池。
今义:湖泊的名称。
3.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古义:海波动荡。
今义:海洋运输
七、一词多义:
⑴名: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名称)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出名)
名列前茅。
(名次)
⑵息:
去以六月息者也。
(名词,气息,这里指风)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名词,气息)
北山愚公长息曰。
(动词,叹气)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平息)
⑶之: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助词,的)
其翼若垂天之云。
(助词,的)
鹏之徙于南冥也。
(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义)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义)
⑷而:
怒而飞。
(连词,表修饰关系)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连词,表修饰关系)
⑸则:
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就)
时则不至。
(或者)
⑹以:
去以六月息者也。
(介词,凭借)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介词,用)
⑺其:
其名为鲲。
(代词,它的)
不知其几千里也。
(它)
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连词,表选择,是……还是……)
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他们)
八、内容探究:
1.庄子在本文段中讲述寓言故事的目的是什么?
说明人世间万事万物都“有所待”,都未能摆脱世俗的束缚。
2.文章用夸张的手法描写“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有何作用?
作者采用极其夸张的手法描写大鹏起飞的气势,并不是对大鹏的赞美,重点是阐明“万物都有所待”的道理,如大鹏一样,它的腾飞也需要“凭借”。
3.说说你对“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的理解。
这里采用类比手法。
展示了庄子超凡的想象力:在空中飞行还只是梦想的年代,庄子能设想空中的大鹏“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十分惊人;尤其是对苍天颜色的追问:“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今天看来,也是十分深奥的问题。
4.庄子的文章意境开阔,想象奇特,能够运用大量幻想的、传说的和现实的事例,阐明自己的观点,使文章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请谈谈你对本文段中的想象的理解。
一是在想象中夸张,如在想象鲲、鹏形象时,作者极写鲲鹏之大:“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极尽想象夸张之能事,造成浩大的声势和广阔的意境。
二是在想象中进行对比,极写鲲、鹏之大,与之相呼应的,作者又举出了野马、尘埃等“小”的形象,以大小对立来阐述物皆有所待的道理。
三是在想象中寄寓了自己的情感。
作者如此醉心于“逍遥”境界的想象和创造,并将这种想象具体化、形象化,实则是蕴含了自己对理想的热烈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