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工程师全面复习资料(17)

合集下载

软考_网络工程师复习资料

软考_网络工程师复习资料

2011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网络工程师考试大纲一、考试说明1.考试要求01熟悉计算机系统的基础知识;02熟悉网络操作系统的基础知识;03理解计算机应用系统的设计和开发方法;04熟悉数据通信的基础知识;05熟悉系统安全和数据安全的基础知识;06掌握网络安全的基本技术和主要的安全协议与安全系统;07掌握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和网络协议的基本原理;08掌握计算机网络有关的标准化知识;09掌握局域网组网技术,理解城域网和广域网基本技术;10 掌握计算机网络互联技术;11 掌握TCP/IP协议网络的联网方法和网络应用服务技术;12 理解接入网与接入技术;13 掌握网络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14 熟悉网络系统的基本性能测试和优化技术,以及可靠性设计技术;15 理解网络应用的基本原理和技术;16 理解网络新技术及其发展趋势;17 了解有关知识产权和互联网的法律、法规;18 正确阅读和理解本领域的英文资料。

2.通过本级考试的合格人员能根据应用部门的要求进行网络系统的规划、设计和网络设备的软硬件安装调试工作,能进行网络系统的运行、维护和管理,能高效、可靠、安全地管理网络资源;作为网络专业人员对系统开发进行技术支持和指导;具有工程师的实际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能指导助理工程师从事网络系统的构建和管理工作。

3.本级考试设置的科目包括:1 计算机与网络知识,考试时间为15 0分钟,笔试;2 网络系统设计与管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笔试。

二、考试范围考试科目1:计算机与网络知识1.计算机系统知识1.1 硬件知识1.1.1 计算机结构·计算机组成(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存储器、I/O部件)·指令系统(指令、寻址方式、CISC、RISC)·多处理器(紧耦合系统、松耦合系统、阵列处理机、双机系统、同步)·处理器性能1.1.2 存储器·存储介质(半导体存储器、磁存储器、光存储器)·存储系统·主存与辅存·主存类型,主存容量和性能·主存配置(主存奇偶校验、交叉存取、多级主存、主存保护系统)·高速缓存·辅存设备的性能和容量计算1.1.3 输入输出结构和设备· I/O接口(中断、DMA、通道、SCSI、并行接口、通用接口总线、RS-232、USB、IEEE1394、红外线接口、输入输出控制系统、通道)·输入输出设备类型和特性1.1.4 嵌入式系统基础知识1.2 操作系统知识1.2.1 基本概念·操作系统定义、特征、功能及分类(批处理、分时、实时、网络、分布式)·多道程序·内核和中断控制·进程和线程1.2.2 处理机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作业管理·进程的状态及转换·进行调度算法(分时轮转、优先级、抢占)·死锁·存储管理方案(分段与分页、虚存、页面置换算法)·设备管理的有关技术(Spooling、缓冲、DMA、总线、即插即用技术)·文件管理·共享和安全(共享方式、可靠性与安全性、恢复处理、保护机制)·作业的状态及转换·作业调度算法(先来先服务、短作业优先、高响应比优先)1.3 系统配置方法1.3.1 系统配置技术·系统架构模式(2层、3层及多层C/S和B/S系统)·系统配置方法(双机、双工、热备份、容错、紧耦合多处理器、松耦合多处理器)·处理模式(集中式、分布式、批处理、实时系统、Web计算、移动计算)1.3.2 系统性能·性能设计(系统调整、响应特性)·性能指标、性能评估(测试基准、系统监视器)1.3.3 系统可靠性·可靠性计算(MTBF、MTTR、可用性、故障率)·可靠性设计(失效安全、软失效、部件可靠性及系统可靠性的分配及预估)·可靠性指标和可靠性评估,RAS(可靠性、可用性和可维护性)2.系统开发和运行基础知识2.1 系统开发基础知识2.1.1 需求分析和设计方法·需求分析·结构化分析设计·面向对象设计·模块设计、I/O设计、人机界面设计2.1.2 开发环境·开发工具(设计工具、编程工具、测试工具、CASE)·集中开发环境2.1.3 测试评审方法·测试方法·评审方法·测试设计和管理方法(注入故障、系统测试)2.1.4 项目管理基础知识·制定项目计划·质量计划、管理和评估·过程管理(PERT图、甘特图、工作分解结构、进度控制、关键路径)·配置管理·人员计划和管理·文档管理(文档规范、变更手续)·开发组织和作用(开发组成员、项目经理)·成本管理和风险管理2.1.5 系统可审计性·审计方法、审计跟踪·在系统中纳入和可审计性2.2 系统运行和维护知识2.2.1 系统运行·系统运行管理(计算机系统、网络)·系统成本管理·系统运行(作业调度、数据I/O 管理、操作手册)·用户管理(ID注册和管理)·设备和设施管理(电源、空调设备、设备管理、设施安全和管理)·系统故障管理(处理手续、监控,恢复过程、预防措施)·安全管理·性能管理·系统运行工具(自动化操作工具、监控工具、诊断工具)·系统转换(转入运行阶段、运行测试、版本控制)·系统运行服务标准2.2.2 系统维护·维护的类型(完善性维护、纠错性维护、适应性维护、预防性维护)·维护的实施(日常检查、定期维护、预防性维护、事后维护、远程维护)·硬件维护,软件维护,维护合同3.网络技术3.1 网络体系结构·网络拓扑结构· OSI/RM·应用层协议(FTP、TELNET、SNMP、DHCP、POP、SMTP、HTTP)·传输层协议(TCP、UDP)·网络层协议IP(IP地址、子网掩码)·数据链路层协议(ARP、RARP、PPP、SLIP)·物理地址(单播、广播、组播)3.2 编码和传输3.2.1 调制和编码· AM、FM、PM、QAM· PCM、抽样3.2.2 传输技术·通信方式(单工/半双工/全双工、串行/并行、2线/4线)·差错控制(CRC、海明码、奇偶校验、比特出错率)·同步控制(起停同步、SYN同步、标志同步、帧同步)·多路复用(FDM、TDM、WDM)·压缩和解压方法(JPEG、MPEG、MH、MR、MMR、游程长度)3.2.3 传输控制·竞争系统·轮询/选择系统·基本规程、多链路规程、传输控制字符、线路控制· HDLC3.2.4 交换技术(电路交换、存储转发、分组交换、ATM交换、帧中继)3.2.5 公用网络和租用线路3.3 网络3.3.2 网络分类·按地域分类(LAN、MAN、WAN)·按服务分类(因特网、企业内部网)·按传输媒体分类(电话、数据、视像)·按电信网分类(驻地、接入、骨干)3.3.2 LAN· LAN拓扑(总线型、星型、环型)·访问控制系统(CSMA/CD、令牌环、令牌总线)· LAN间的连接、LAN-WAN的连接、对等连接、点对点连接·高速LAN技术(千兆以太网)·无限LAN3.3.3 MAN常用结构3.3.4 WAN与远程传输服务·租用线路服务、线路交换服务、分组交换服务· ISDN、VPN、帧中继、ATM、IP连接服务·卫星通信服务、移动通信服务、国际通信服务3.3.5 因特网·因特网概念(网际互联设备、TCP/IP、IP路由、DNS、代理服务器)·电子邮件(协议、邮件列表)· Web(HTTP、浏览器、URL、HTML、XML)·文件传输(FTP)·搜索引擎(全文搜索、目录搜索、智能搜索)· QoS、CGI、VoIP3.3.6 接入网与接入技术3.3.7 网络性能·有关线路性能的计算(传输速度、线路利用率、线路容量、通信量、流量设计)·性能评估·排队论的应用3.4 网络通信设备3.4.1 传输介质和通信电缆·有线/无线介质(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无线电波、光、红外线)·分配线架(IDF)、主配线架(MDF)3.4.2 各类通信设备·线路终端设备、多路设备、交换设备、转接设备·线路连接设备(调制解调器、DSU、NCU、TA、CCU、PBX)3.5 网络连接设备·网际连接设备(网关、网桥、生成树网桥、源路由网桥、路由器、中继器、集线器、交换机)3.6 网络软件系统3.6.1 网络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的功能、分类和特点·网路设备驱动程序(ODL、NDIS)·网络通信的系统功能调用(套接字API)· RPC· TP Monitor·分布式文件系统·网络设备功能3.6.2 网络管理·网络管理的功能域(安全管理、配置管理、故障管理、性能管理、计费管理)·网络管理协议(CMIS/CMIP、SNMP、RMON、MIB-II)·网络管理工具(ping、traceroute、NetXray、Analyzer、Sniffer)·网络管理平台(OpenView、NetView、SunNet Manager)·分布式网络管理3.6.3 网络应用与服务· WWW· FTP文件传输·电子邮件· Telnet·信息检索·视频点播·网络会议·远程教育·电子商务·电子政务· CSCW和群件4.网络安全4.1 安全计算4.1.1 保密性和完整性·私钥和公钥加密标准(DES、IDEA、RSA)·认证(数字签名、身份认证)·完整性(SHA、MD5)·访问控制(存取权限、口令)4.1.2 非法入侵和病毒的防护·防火墙·入侵检测· VPN、VLAN·安全协议(IPSec、SSL、ETS、PGP、S-HTTP、TLS)·硬件安全性·计算机病毒防护4.1.3 可用性·文件的备份和恢复4.1.4 安全保护·个人信息控制·匿名·不可跟踪性4.1.5 LAN安全·网络设备可靠性·应付自然灾害·环境安全性· UPS4.2 风险管理4.2.1 风险分析和评估4.2.2 应付风险的对策·风险预防(风险转移、风险基金、计算机保险)·意外事故预案(意外事故类别、应付意外事故的行动预案)4.2.3 内部控制·安全规章制度·安全策略和安全管理5.标准化知识5.1 标准的制订和获取5.1.1 标准的制订和获取过程5.1.2 环境和安全性评估标准化5.2 信息系统基础设施标准化5.2.1 标准·国际标准(ISO、IEC)与美国标准(ANSI)·国家标准(GB)·行业标准与企业标准5.2.2 开放系统(X/Open、OSF、POSIX)5.2.3 数据交换标准(EDIFACT、STEP、XML)5.2.4 安全性标准·信息系统安全措施标准·计算机防病毒标准·计算机防非法访问标准· CC标准· BS7799标准5.3 标准化组织·国际标准化组织(ISO、IEC、IETF、IEEE、IAB、W3C)·美国标准化组织·欧洲工业标准化组织·中国国家标准化委员会6.信息化基础知识·信息化意识·全球信息化趋势,国家信息化战略,企业信息化战略和策略·企业信息资源管理基础知识·互联网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个人信息保护规则7.计算机专业英语·掌握计算机技术的基本词汇·能正确阅读和理解计算机领域的英文资料考试科目2:网络系统设计与管理1.网路系统的设计和构建1.1 网络系统的需求定义1.1.1 应用需求分析·应用需求的调研(应用系统性能、信息产生和接收点、数据量和频度、数据类型和数据流向)·网络应用的分析1.1.2 现有网络系统分析·现有网络体系结构调研(服务器的数量和位置、客户机的数量和位置、同时访问的数量、每天的用户数,每次s使用的时间、每次数据传输的数据量、网络拥塞的时间段、采用的协议、通信模式)·现有网络体系结构分析1.1.3 需求定义·功能需求(待实现的功能)·通信需求(期望的通信模式)·性能需求(期望的性能)·可靠性需求(期望的可靠性)·安全需求(安全性标准)·维护和运行需求(运行和维护的费用)·管理需求(管理策略)1.2 网络系统的设计1.2.1 技术和产品的调研和评估·收集信息·采用的技术和产品的比较研究·采用的技术和设备的比较要点1.2.2 网络系统的设计·确定协议·确定拓扑结构·确定连接(链路的通信性能)·确定结点(结点的处理能力)·确定网络的性能(性能模拟)·确定可靠性措施·确定安全性措施(安全措施的调研,实现安全措施的技术和设备的评估)·网络设备的选择,制订选择标准(成本、性能、容量、处理量、延迟),性能指标的一致性,高级测试的必要性,互连性的确认1.2.3 新网络业务运营计划·业务过程的确认·安装计划·转换到新网络的计划1.2.4 设计评审1.3 网络系统的构建和测试1.3.1 安装工作·事先准备·过程监督1.3.2 测试和评估·连接测试·安全性测试·性能测试1.3.3 转换到新网络的工作计划2. 网络系统的运行、维护管理、评价2.1 网络系统的运行和维护2.1.1 用户措施·用户管理、用户培训、用户协商2.1.2 制定维护和升级的策略和计划·确定策略·设备的编址·审查的时间·升级的时间2.1.3 维护和升级的实施·外部合同要点·内部执行要点2.1.4 备份与数据恢复·数据的存储与处置·备份·数据恢复2.1.5 网络系统的配置管理·设备管理·软件·网络配置图2.2 网络系统的管理2.2.1 网络系统的监视·网络管理协议(SNMP 、MIB-2、RMON)·利用工具监视网络性能(LAN监控器)·利用工具监视网络故障·利用工具监视网络安全(入侵检测系统)·性能监视的检查点·线路故障检查点·安全监视的检查点2.2.2 故障恢复分析·故障分析要点(LAN监控程序)·排除故障要点·故障报告撰写要点2.2.3 系统性能分析·系统性能分析要点2.2.4 危害安全的对策·危害安全情况分析(调查损失情况,收集安全信息,查找原因)·入侵检测要点·对付计算机病毒的要点(查杀病毒措施)2.3 网络系统的评价2.3.1 系统评价·系统能力的限制·潜在问题分析·系统评价要点2.3.2 改进系统的建议·系统生命周期·系统经济效益·系统的可扩充性·建议改进系统的要点3. 网络系统实现技术3.1 网络协议·商用网络协议(SNA/APPN、IPX/SPX、AppleTalk、TCP/IP)·商务协议(XML、CORBA、COM/DCOM、EJB)· Web 服务(WSDL、SOAP、UDDI)3.2 可靠性设计·硬件高可靠性技术·软件高可靠性技术·系统维护高可靠性技术·容错技术·通信质量3.3 网络设施3.3.1 xDSL调制解调器3.3.2 ISDN路由器·接口·功能(非通信控制功能、NAT功能)3.3.3 FRAD(帧装配/拆装)、CLAD(信元装配/拆装)·接口·功能3.3.4 远程访问服务器·功能和机制3.3.5 办公室个人手持系统(PHS)·数字无绳电话的功能特性3.3.6 中继式HUB·倍速集线器(功能和机制)3.3.7 L2、L3、L4及多层交换机功能和机制3.3.8 IP路由器功能和控制3.3.9 虚拟网(功能与机制)3.3.10 与其他协议的共存(多协议路由器、IP隧道)3.4 网络应用服务3.4.1 地址服务·机制、DHCP、IPv6(机制和传输技术)3.4.2 DNS(功能、机制)·域名、FQDN3.4.3 电子邮件(功能、机制)· SMPT、POP、MIME、IMAP4、LDAP·邮件列表· Web Mail3.4.4 电子新闻(功能和机制、NNTP)3.4.5 Web服务(功能和机制、HTTP)3.4.6 负载分布(Web交换)3.4.7 电子身份验证(功能、机制、认证授权、电子证书)3.4.8 服务机制·服务供应商、供应商漫游服务、拨号IP连接、CATV连接、IP电话、因特网广播和组播、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移动通信、EZweb、主机服务提供者、EDI(规则、表单、Web EDI)、B2B、B2C、ASP、数据中心4. 网络新技术4.1 光纤网· ATM-PDS、STM-PDS·无源光网PON(APON、EPON)4.2 无线网·移动电话系统(WLL、WCDMA、CDMA2000、TD-SCDMA)·高速固定无线接入(FWA)· 802.11a、802.11b、802.11g·微波接入(MMDS LMDS)·卫星接入·篮牙接入4.3 主干网· IPoverSONET/SDH· IpoverOptical· IpoverDWDM4.4 通信服务·全天候IP连接服务(租用线路IP服务)·本地IP网(NAPT)· Ipv64.5 网络管理·基于TMN的网络管理·基于CORMBA的网络管理4.6 网格结算网络工程师复习结构1.计算机与网络知识试题分析[1] 网络概念题目比较多,一般了解了定义就能给出正确答案。

网络工程师全面复习(网络知识综合篇)

网络工程师全面复习(网络知识综合篇)

网工全面复习(网络知识综合篇)壹. 网络体系结构一.计算机网络的分类1. 按照网络的分布范围分类a. 局域网LAN(Local Area Network)局域网是将小区域内的各种通信设备互连在一起的网络,其分布范围局限在一个办公室、一幢大楼或一个校园内,用于连接个人计算机、工作站和各类外围设备以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换。

它的特点是分布距离近(通常在1000m到2000m范围内),传输速度高(一般为1Mbps到20Mbps),连接费用低,数据传输可靠,误码率低等。

b. 广域网W AN(Wide Area Network)广域网也称远程网,它的联网设备分布范围广,一般从数公里到数百至数千公里。

因此网络所涉及的范围可以是市、地区、省、国家,乃至世界范围。

由于它的这一特点使得单独建造一个广域网是极其昂贵和不现实的,所以,常常借用传统的公共传输(电报、电话)网来实现。

此外,由于传输距离远,又依靠传统的公共传输网,所以错误率较高。

c. 城域网MAN(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城域网的分布范围介于局域网和广域网之间,其目的是在一个较大的地理区域内提供数据、声音和图像的传输。

2.网络的交换方式分类a. 电路交换网电路交换方式是在用户开始通信前,先申请建立一条从发送端到接收端的物理信道,并且在双方通信期间始终占用该信道。

此方式类似于传统的电话交换方式。

b. 报文交换网报文交换方式是把要发送的数据及目的地址包含在一个完整的报文内,报文的长度不受限制。

报文交换采用存储-转发原理,每个中间节点要为途径的报文选择适当的路径,使其能最终到达目的端。

此方式类似于古代的邮政通信,邮件由途中的驿站逐个存储转发一样。

c. 分组交换网分组交换方式是在通信前,发送端先把要发送的数据划分为一个个等长的单位(即分组),这些分组逐个由各中间节点采用存储-转发方式进行传输,最终到达目的端。

由于分组长度有限,可以比报文更加方便的在中间节点机的内存中进行存储处理,其转发速度大大提高。

网络工程师复习资料

网络工程师复习资料

六.ATM局域网技术ATM意即异步传输模式(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

ATM技术是八十年代后期由ITU-T针对电信网支持宽带多媒体业务而提出的。

经过近十年的研究,到九十年代中期ATM技术已基本成熟,由ITU-T和ATM论坛制定的相关的国际标准也基本齐全,并有多个电信设备厂商和计算机网络设备厂商推出了商用化的ATM设备。

此后,ATM网络的建设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全世界许多网络(公用网或专用网)都已安装并使用了ATM网路设备。

ATM的传输介质常常是光纤,但是100m以内的同轴电缆或5类双绞线也是可以的。

光纤可达数千米远。

每个链路处于计算机和一个ATM交换机之间或两个ATM交换机之间。

换句话说,ATM链路是点到点的(和LAN不一样,它在一条电缆上有许多发送方和接收方)。

通过让信元从一条线路进入交换机并且从多条线路输出,可以获得广播效果。

每条点到点链路是单向的。

对于全双工操作需要两条链路,每个方向的流量占用一条。

ATM的物理层包括两个子层,即物理介质子层(PM)和传输会聚(TC)子层。

其中物理介质子层提供比特传输能力,对比特定时和线路编码等方面作出了规定,并针对所采用的物理介质(如光纤、同轴电缆、双绞线等)定义其相应的特性;传输会聚子层的主要功能是实现比特流和信元流之间的转换。

1. IP技术对ATM技术的影响IP技术是互联网的核心,在互联网中对于高层协议而言,通过统一的IP协议层(第三层)屏蔽了各种低层协议和物理网络技术(如X.25、DDN、以太网、令牌环、帧中继、ATM、SDH、WDM)的差异,实现了"IP over everything"的目标。

IP技术成功的关键是其概念、方法与思想,例如其层次结构的包容性与开放性,以及简单、实用、有效的原则。

目前互联网的另一个目标是实现"everything on IP",其中的"everything"是指所有业务,包括数据、图像和话音等,这些业务既有实时的,也有非实时的。

网络工程师复习笔记及考点归纳

网络工程师复习笔记及考点归纳

帧中继网不是基于点对点连接的窄带公共数据网,是一种数据报交换技术,使用逻辑连接。

核心交换层结构设计重点是可靠性,可扩展性与开放性。

汇聚层进行本地路由,过滤,流量均衡及安全控制等处理。

IEEE已经对速率从10Mbps,100 Mbps,1Gbps,10 Gbps的技术标准化了,但100 Gbps的仍在研究中。

IEEE802.16建立的无线网络,要求基站之间采用全双工,宽带方式工作。

管理和运营宽带城域网的关键技术是:带宽管理,服务质量,网络管理,用户管理,多业务接入,统计与计费,IP地址的分配转换,网络安全等。

网络互连设备主要有中继器,集线器,路由器,交换机等。

网络接入设备有网卡,调制解调器等。

网络服务器不包括DOS,DOS属于工作站操作系统。

拨号上网的速率通常为33.6kbps。

广域网是一种公共数据网络。

PON非对称业务的下行传输速率是622.080Mbps。

Cable Modem 上行速率在200kbps-10MbpsRPR能够在50ms内隔离出现故障的结点和光纤段,两个RPR结点之间的裸光纤最大长度为100公里,内环和外环都可以传输数据分组和控制分组,环中的每一个结点都执行SRP公平算法。

BPDU数据包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包含配置信息的配置BPDU(不超过35B),一种是包含拓扑变化信息的拓扑变化通知BPDU(不超过4B)支持信息系统的网络包括网络传输基础设施和网络设备;网络应用软件与运行环境包括:网络数据管理系统与网络软件开发工具。

网络开发工具包括数据库开发工具,web应用开发工具与标准开发工具。

Web应用开发工具主要有HTML/XML标准文档开发工具。

标准开发工具包括:Java,Visual Basic,Delphi。

大型网络系统的建设需要聘请专业的监理公司对项目执行的全过程进行监理。

为确保网络的可用性和安全性,可采取:关键数据采用磁盘双工,双机容错,异地备份与恢复措施及保证关键设备的冗余。

网络工程师复习(背熟必过秘籍)

网络工程师复习(背熟必过秘籍)

网络工程师笔记目录网络基础............................................ - 3 - 第一章数据通信基础................................ - 5 - 第二章局域网技术.................................. - 9 - 第三章广域网和接入网技术......................... - 28 - 第四章因特网...................................... - 39 - 第五章路由器与交换配置............................ - 54 - 第六章网络安全.................................... - 75 - 第七章网络管理................................... - 85 - 第八章计算机基础知识............................ - 102 -网络体系结构所有N层实体在N-1层提供服务的基础上向N+1层提供服务。

每一层都通过服务访问点(SAP)向上一层提供服务。

OSI分层的目标是保持各层间的独立性。

实体之间不能跨层使用,也不能同层调用。

位于不同系统内的实体需要通信时需要使用协议,网络协议是计算机网络和分布系统中相互通信的同等层实体间交换信息时必须遵守的规则集合,这些对等实体间信息传输的基本单位称为协议数据单元,由控制信息和用户信息组成。

语法:包括数据的控制信息结构和格式语义:用于相互协调及差错处理的控制信息定时关系:速度匹配和时序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属于通信子网;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属于资源子网。

通信子网规划设计要考虑的因素有:费用、灵活性、可靠性。

目前广域网拓扑主要以点对点组合成的网状结构。

物理层:规定了物理设备与物理媒体之间的接口技术,实现物理设备之间传输透明的二进制比特流。

(完整版)(软考资料)精华:软考网络工程师复习资料及练习题

(完整版)(软考资料)精华:软考网络工程师复习资料及练习题

习题一:【问题1】NAT可以分为静态地址转换、动态地址转换、复用动态地址转换三种方式。

【问题2】Current configuration:version 11.3no service password-encryptionhostname 2501 //路由器名称为2501ip nat pool aaa 192.1.1.2 192.1.1.10 netmask 255.255.255.0 //内部合法地址池名称为aaa,地址范围为192.1.1.2~192.1.1.10,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ip nat inside source list 1 pool aaa //将由access-list 1指定的内部本地地址与指定的内部合法地址池aaa进行地址转换。

interface Ethernet0ip address 10.1.1.1 255.255.255.0ip nat inside //指定与内部网络相连的内部端口为Ethernet0interface Serial0ip address 192.1.1.1 255.255.255.0ip nat outsideno ip mroute-cachebandwidth 2000 //带宽为2Mno fair-queueclockrate 2000000interface Serial1no ip addressshutdownno ip classlessip route 0.0.0.0 0.0.0.0 Serial0 //指定静态缺省路由指向Serial0access-list 1 permit 10.1.1.0 0.0.0.255 //定义一个标准的access-list 1以允许10.1.1.0 网段,子网掩码的反码为0.0.0.255的内部地址可以进行动态地址转换line con 0line aux 0line vty 0 4password ciscoend【问题3】此配置中nat采用了动态地址转换。

网络工程复习要点

网络工程复习要点

网络工程复习要点第一章1.计算机网络工程就是指按照国家和国际标准进行计算机网络建设的全过程。

该过程涵盖了计算机网络规划设计、工程招标投标,构建网络硬件/软件平台、接入Internet ,建立网络服务,进行网络运行和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2.计算机网络工程的基本要素:网络服务器冗余解决方案、企业级数据库管理方案、网络服务可靠性管理、网络远程访问解决方案、网络打印解决方案、网络传真解决方案、网络电子邮件解决方案、网络硬件设备的选择、企业计算机网络的整体设计方案、网络备份的解决方案、先进网络结构的介绍、企业办公流的解决方案、网络Internet访问的解决方案、网络病毒的解决方案3.为了对施工进度进行控制和协调,可用甘特图(Gantt)或波特图(Pert)画出施工进度表。

4.质量管理可分为3个类型,即质量检验型管理、全面质量管理和质量鉴别。

5.网络工程系统设计原则:先进性原则、实用性原则、可扩充性原则、可维护性原则、可靠性原则、安全保密原则、经济性原则第二章1.三种局域网技术2.以太网主要技术参数:最大帧长度、最小帧长度、最大网段距离3.什么是5-4-3-2-1规则4.路由器转发报文的基本过程?5.什么是虚拟局域网?6.划分虚拟局域网的基本方法?7.TCP/IP的重要协议8.Internet的路由协议第三章1.网络规划的主要任务是什么?2.网络规划需要进行的主要工作包括:网络需求分析、网络规模与结构分析、网络扩展性分析3.网络安全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4.网络设计可分为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两部分。

逻辑设计主要是逻辑拓扑设计,考虑连通哪些站点,地址如何分配,网络技术选型等;物理设计是逻辑设计的物理实现,主要包括网络设备选型,结构化综合布线设计等。

5.通常网络拓扑的分层结构包括三个层次,即核心层、分布层和接入层。

核心层处理高速数据流,其主要任务是数据包的交换。

分布层负责聚合路由路径,收敛数据流量。

接入层将流量馈入网络,执行网络访问控制,并且提供相关边缘服务。

网络工程师复习资料

网络工程师复习资料

互联网络层TCP/IP中的互联网络层对应OSI参考模型中的网络层,该层为分组交换网上的不同主机提供通信。

该层的主要任务是将传输层产生的报文封装成数据包进行传送,并且让这些数据包独立地到达目的地(目的地可能与源地在不同的网段上),这些数据包到达目的地的顺序可能与它们发送的顺序不一致,数据包在传送的过程中也可能丢失、传错。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有必要保证有序、正确地到达目的地,则由高层来负责。

网络接口层TCP/IP中的网络接口层对应OSI参考模型中的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是TCP/IP的最底层,通常包括操作系统中的设备驱动程序和计算机中对应的网络接口卡,它们一起处理线缆上的物理接口的细节。

网络接口层的主要作用是负责接收IP数据包并通过网络发送,或者从网络上接收物理帧,抽出IP数据包,交给IP层。

网络接口层直接控制着网络与介质的通信,主要任务有:组帧、物理编址、流量控制、差错控制、接入控制等。

三层交换机三层交换机就是具有部分路由器功能的交换机,其最重要的目的是加快大型局域网内部有数据交换、所具有的路由功能也是为这一目的服务的。

三层交换机能够做到一次路由,多次交换。

对于数据包转发等规律性的过程由硬件高速实现;而像路由信息更新、路由表维护、路由计算等功能,由软件来实现。

简单来讲,三层交换技术就是二层交换技术+三层路由技术。

传统交换技术是在OSI参考模型的第二层(数据链路层)进行操作的,而三层交换技术是在网络模型的第三层(网络层)实现了数据包的高速转发。

从外观上来看,中低端的三层交换机与二层交换机差不多,而处于网络核心地位的高端三层交换机的个头要大一些。

随着数据业务量的增长和对服务质量的提高,高可用性日益成为高性能网络最重要的特征之一。

网络的高可用性是指系统以有限的代价换取最大运行时间将故障引起的服务中断损失降到最低。

具有高可用性的网络系统一方面需要尽量减少硬件或软件故障,另一方面必须对重要资源做出相应备份。

一旦检测到故障出现,系统能迅速将受影响的任务转移到备份资源上以继续提供服务。

网络工程师考试复习资料电子档

网络工程师考试复习资料电子档

四级网络工程师目录第1章网络系统结构与设计的基本原则 1考纲透解 1大纲要求 1考频统计 1命题方向 1考点1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2考点透解 2考题透解 3考点2 宽带城域网的结构特点★★★ 5考点透解 5考题透解 6考点3 宽带城域网的技术特征★★★ 8考点透解 8考题透解 10过关练习 13过关练习答案 14第2章中小型网络系统总体规划与设计方法 15考纲透解 15大纲要求 15考频统计 15命题方向 15考点1 基于网络的信息系统基本结构★★★ 16考点透解 16考题透解 17考点2 网络需求分析★★★ 18考点透解 18考题透解 19考点3 网络总体规划设计★★★ 21考点透解 21考题透解 22考点4 网络关键设备选型★★★ 24考点透解 24考题透解 25考点5 网络服务器选型★★★ 29考点透解 29考题透解 29考点6 网络系统安全设计★★★ 32考点透解 32考题透解 33过关练习 35过关练习答案 36第3章IP地址规划设计技术 37考纲透解 37大纲要求 37考频统计 37命题方向 37考点1 IP地址划分★★★ 38考点透解 38考题透解 41考点2 IP地址规划方法★★★ 44考点透解 44考题透解 46过关练习 49过关练习答案 50第4章路由设计基础 51考纲透解 51大纲要求 51考频统计 51命题方向 51考点1 路由选择算法★★★ 52考点透解 52考题透解 53考点2 自治系统与Internet路由选择协议★★★ 55 考点透解 55考题透解 58过关练习 63过关练习答案 64第5章局域网技术 65考纲透解 65大纲要求 65考频统计 65命题方向 65考点1 局域网基本知识★★★ 66考点透解 66考题透解 68考点2 综合布线★★★ 71考点透解 71考题透解 73考点3 以太网组网★★★ 77考点透解 77考题透解 79考点4 局域网互联设备★★★ 82考点透解 82考题透解 84过关练习 86过关练习答案 89第6章交换机及其配置 90考纲透解 90大纲要求 90考频统计 90命题方向 90考点1 交换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91 考点透解 91考题透解 93考点2 交换机的结构与分类★★★ 94考点透解 94考题透解 96考点3 交换机的配置★★★ 99考点透解 99考题透解 102考点4 交换机端口的基本配置★★★ 104考题透解 105考点5 交换机VLAN的配置★★★ 106考点透解 106考题透解 108考点6 交换机STP的配置★★★ 110考点透解 110考题透解 112过关练习 113过关练习答案 115第7章路由器及其配置 116考纲透解 116大纲要求 116考频统计 116命题方向 116考点1 路由器基本操作与配置方法★★★ 117考点透解 117考题透解 118考点2 路由器接口配置★★★ 120考点透解 120考题透解 122考点3 静态路由配置★★★ 125考点透解 125考题透解 125考点4 RIP动态路由配置★★★ 128考点透解 128考题透解 129考点5 OSPF动态路由配置★★★ 130考点透解 130考题透解 132考点6 路由器的DHCP功能及其配置★★★ 134 考点透解 134考题透解 136考点7 访问控制列表的配置★★★ 137考点透解 137过关练习 142过关练习答案 145第8章无线局域网设备安装与调试 146考纲透解 146大纲要求 146考频统计 146命题方向 146考点1 无线网络的基础知识★★★ 147考点透解 147考题透解 148考点2 无线局域网设计的基本知识★★★ 149考点透解 149考题透解 151考点3 无线局域网设备★★★ 153考点透解 153考题透解 154过关练习 156过关练习答案 156第9章计算机网络信息服务系统的安装与配置 157 考纲透解 157大纲要求 157考频统计 157命题方向 157考点1 DNS服务器的安装配置★★★ 158考点透解 158考题透解 160考点2 DHCP服务器的安装配置★★★ 163考点透解 163考题透解 165考点3 WWW服务器的安装配置★★★ 168考点透解 168考题透解 169考点4 FTP服务器的安装配置★★★ 171考点透解 171考点5 E-mail服务器的安装配置★★★ 176考点透解 176考题透解 178过关练习 180过关练习答案 182第10章网络安全技术 183考纲透解 183大纲要求 183考频统计 183命题方向 183考点1 网络安全的概念★★★ 184考点透解 184考题透解 187考点2 数据备份技术★★★ 189考点透解 189考题透解 190考点3 数据加密技术★★★ 193考点透解 193考题透解 194考点4 防病毒、防火墙与入侵检测技术★★★ 196 考点透解 196考题透解 198过关练习 202过关练习答案 203第11章网络管理技术 204考纲透解 204大纲要求 204考频统计 204命题方向 204考点1 网络管理的基本知识★★★ 205考点透解 205考题透解 208考点2 网络管理★★★ 211考点透解 211考点3 常见网络故障及漏洞扫描★★★ 216 考点透解 216考题透解 217过关练习 220过关练习答案 221第12章综合题 222考纲透解 222大纲要求 222命题方向 222考点1 IP地址划分 222考点透解 222考题透解 223考点2 交换机的配置 224考点透解 224考题透解 224考点3 路由器的配置 232考点透解 232考题透解 233考点4 DHCP的配置 235考点透解 235考题透解 235考点5 利用工具监控和管理网络 240考点透解 240考题透解 240考点6 大综合题 242考题透解 242过关练习 246过关练习答案 252第13章模拟试卷 25513.1 模拟试卷一 25513.2 模拟试卷二 26213.3 模拟试卷三 26713.4 模拟试卷四 27113.5 模拟试卷五 277命题方向一、总的情况1. 本章作为学习网络系统的基础部分以了解为主。

网工理论复习资料

网工理论复习资料

网络工程复习资料一、路由协议的分类:1:静态路由(S):通过管理员手工指定和添加的路由条目(config)#ip route 目标网段子网掩码本地出口或者下一跳地址优点:对路由器的CPU资源无开销可以精确地控制数据包的转发路径高安全性和保密性缺点:不适合大型网络不能适应网络的变化2:动态路由协议:运行路由器,只需要管理员手工打开,路由器之间就可以学习、交换信息,从而形成转发数据包的依据-----路由表RIP(路由信息协议)OSPF(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协议)EIGRP (增强型内部网关路由协议)BGP(边界网关路由协议)IS-IS3:各协议的协议号:TCP(6)UDP(17)ICMP(1)EIGRP(88)OSPF(89)IPV6(41)二、RIP:1:特点:使用UDP协议进行通信,一种距离矢量路由协议,以跳数来选择最佳路径,最大15跳,16跳不可达A· rip(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路由信息协议,使用udp 协议520 端口进行通信。

B· rip 只有两种消息类型:请求消息(request)和应答消息(reply)。

C· rip 是一种距离矢量路由协议,以跳数来选择最佳路径,最大跳数15跳,16跳时路由器不可达。

D·rip 每隔30s 向相邻的路由器发送自身路由更新,如果180s 没有收到某条路由条目的更新时,该路由条目将会标记为失效状态,如果240s 还没有收到,该路由条目将会被从路由表中删除。

E· rip 支持链路负载均衡F·rip支持被动接口,rip的被动接口不向外发路由,但可以接收路由(config)#router rip (config)#network 直连网段2:工作原理:定期(30S)向相邻的路由器发送自身完整的路由表,然后进行矢量堆加3:环路产生的原因:接收了自身所传达出去的路由信息4:防环机制:水平分割(不会接收到自身所传达的路由信息)毒性逆转(路由器将该路由信息的跳数标记为无限大)保持失效定时器(180s 没有收到标记为失效,240s 则删除)触发更新(当路由表发生裱画时路由器立即发送更新信息)最大跳数(指定最大跳数来防止路由回环)5:rip路由协议的两个版本(v1 和v2版本区别):v1版本(默认):更新方式:广播更新;只有v1版的rip是有类路由协议,其他协议都是无类路由协议;不支持vlsm,更新路由的过程中,不携带子网掩码;自动汇总;不支持认证;v2版本:更新方式:组播更新(地址:224.0.0.9);无类路由协议;支持vlsm,更新路由过程当中携带子网掩码:手工汇总(支持子网汇总,CIDR汇总);支持认证(安全性)6、rip v2版本的手工汇总:1)手工汇总:又叫路由聚合,即将几个小的路由条目变为一个大的路由条目;2)汇总分为:子网汇总和cidr汇总(超网supernet→主机位借网络位)3)汇总的方法步骤:i·找网络位相同的部分,有几个相同二进制,则/后就是几;ii·网络位中相同的是几就是几,不同的为0;主机位都为0 ;※·汇总当中反子网掩码的确定:相同的为0 ,不同的为1.4)手工汇总的好处:可以缩减路由器的路由表,使路由更加精确;★·手工汇总的命令:config-if)# ip summary-address rip 汇总后的地址子网掩码在路由器上汇总位置是:路由传递方向的出的那个接口。

网络工程师培训学习资料

网络工程师培训学习资料

网络工程师培训学习资料网络工程师是一个非常有前途的职业,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对网络工程师的需求越来越大。

网络工程师需要掌握一系列的技术和知识,从硬件、操作系统、网络拓扑结构等方面全面了解,才能有效的解决网络问题和提高网络性能。

1. 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基础知识是网络工程师需要掌握的重要基础,它包括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原理、计算机网络等,其中最重要的是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的知识是网络工程师必备的,包括网络体系结构、协议、路由、交换技术等。

这将帮助网络工程师更好的理解和解决网络问题。

2. 学习网络设备和网络拓扑结构网络设备和网络拓扑结构也是网络工程师需要掌握的知识点。

网络设备包括交换机、路由器、网关等,网络拓扑结构包括星形、环形、总线等。

网络工程师需要全面了解这些设备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以及不同的拓扑结构在不同情况下的优缺点,以便选择最合适的解决方案。

3. 学习网络安全网络安全是网络工程师必须掌握的知识,网络工程师需要知道如何保护网络和数据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网络安全主要包括防火墙、入侵检测、虚拟专用网等技术。

网络工程师还需要预防和解决各种网络攻击,例如拒绝服务攻击、木马病毒等。

4. 学习网络性能优化网络性能优化也是网络工程师的重要职责之一,网络工程师需要根据网络拓扑结构和网络流量特征等因素,优化网络性能。

该方面也十分复杂,它包括但不限于网络带宽的管理、拥塞控制、流量限制等。

这些技能会帮助网络工程师优化网络性能,提高网络传输效率。

5. 学习基本的编程语言网络工程师还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编程语言,如Shell、Python等,这将有助于自动化网络管理和数据分析。

网络工程师需要使用脚本自动化任务,例如配置和管理网络,收集和过滤日志数据等。

6. 学习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是网络工程师必需掌握的技能之一,网络工程师需要掌握Windows、Linux和Unix等操作系统的使用技巧,例如安装、配置、维护和故障处理等。

计算机网络工程师考试复习知识份

计算机网络工程师考试复习知识份

计算机网络工程师考试复习知识(1)份计算机网络工程师考试复习知识 12017年计算机网络工程师考试复习知识1.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的演变过程和未来计算机网络演变过程大致可归纳为4个阶段:具有通信功能的单机系统阶段;具有通信功能的多机系统阶段;以共享资源为主的计算机网络阶段;以局域网及其互连为主要支撑环境的分布式计算阶段。

未来的网络技术将向综合服务和宽带化、智能化、标准化方向发展,无线数字网络的前景也十分看好。

未来的计算机通信网将成为社会上进行通信和信息处理的基本支撑环境。

2.计算机网络定义3.计算机网络分类计算机网络分类,可按不同标准进行划分:可按网络拓扑结构划分;可按网络涉辖范围和互联距离划分;可按网络数据传输和系统的.拥有者划分;可按不同的服务对象划分等。

通常按网络涉辖范围和互联距离划分的居多。

4.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组成与两级子网概念计算机网络可看作由两级子网和网络协议软件组成。

尽管网络的具体配置各不相同,但一般总可以把网络的组成分为这3部分,尤其是。

5.局域网的基本组成与一般结构形式局域网的基本组成,从逻辑上看,与前面提到了3部分(即两级子网和网络协议软件)相同,但由于局域网有其自身特点,故往往单独讨论局域网的基本组成与一般结构形式。

网络工程师考试必备知识1、配置单个IP地址参与OSPFRouter (config) # router ospf 63Router (config-router) # network 131.107.25.1 0.0.0.0 area 02、网络地址参与OSPFRouter (config-router) # network 133.181.0.0 0.0.255.255 area 03、定义参与OSPF的子网地址Router (config-router) # area 0 range 212.37.123.0 255.255.255.04、配置被动接口(包括路由器和第三层交换机的配置)Router (config-router) # passive-interface Ethernet 0Router (config-router) # passive-interface vlan3735、配置路由过滤Router (config) # access-list 12 deny anyRouter (config) # router ospf 63Router (config-router) # distribute-list 12 in serial 06、配置管理距离Router (config-router) # distance 1037、配置OSPF引入外部路由的花费值Router (config-router) # redistribute metric 1008、配置引入外部路由时缺省的标记值Router (config-router) # redistribute tag 109、配置引入外部路由时缺省的外部路由类型Router (config-router) # redistribute connected metric-type 1 subnets10、配置IP地址池的名称Router (config) # ip dhcp pool ttt/234。

网络工程师全面复习笔记_网络与通信

网络工程师全面复习笔记_网络与通信

网络工程师全面复习笔记_网络与通信网络工程师全面复习笔记_网络与通信网络工程师作为现代社会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职业,其工作涉及到网络设备的运维、网络架构的设计、网络安全的维护等多方面,因此对相关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至关重要。

本文主要介绍网络工程师在网络与通信方面的复习笔记,旨在帮助网络工程师全面提高专业能力和水平。

一、网络的基础知识1. OSI模型OSI模型是计算机网络通信标准的理论基础,它是一个分层的网络架构,从下到上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网络协议的发展历程也与OSI模型的不断完善密切相关。

2. TCP/IP协议TCP/IP协议是互联网使用的协议族,它是由传输控制协议(TCP)和互联网协议(IP)两个部分组成的。

TCP是一种协议,用于数据的可靠传输;而IP是一种协议,用于不可靠的数据包传输。

TCP/IP协议是现代计算机网络中最广泛使用的协议。

3. MAC地址、IP地址和子网掩码的关系MAC地址是网卡的唯一物理地址,用于在本地区域网络中寻找接收数据包的网卡。

IP地址是标识一台计算机或其他网络设备的数字地址。

子网掩码是用于区分网络部分和主机部分的一个数值。

MAC地址和IP地址是用于传输数据的两个不同概念,它们之间没有直接的联系。

在同一个子网中,使用相同的子网掩码可以进行本地通信。

二、网络设备1. 交换机和路由器交换机是现代网络中负责数据广播和转发的关键设备,主要作用是将不同的数据包从不同的接口转发到对应的目的地。

路由器是网络领域中的核心设备,它可以连接不同的网络,实现数据的中转、路由和转发。

在现代网络架构中,交换机和路由器的功能也越来越接近。

2. 防火墙和VPN防火墙是一种网络安全设备,用于控制网路通信过滤、监控和审查。

它可以在网络的入口处拦截有害的数据包,从而保护网络的安全。

VPN是虚拟专用网络的缩写,它通过在公共网络上构建虚拟通道,实现数据加密和安全传输的功能。

网络工程师复习资料

网络工程师复习资料

网络工程师复习资料第1章计算机网络概论1、计算机网络是指由通信线路互相连接的许多自主工作的计算机构成的集合体。

2、早期的计算机网络是由计算机、通信线路、终端组成的。

3、计算机网络是由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组成。

4、组成计算机网络的目的是实现联网计算机系统的资源共享。

5、采用点-点线路的通信子网的基本拓扑结构有星型、环型、树型与网状型,而总线型通常采用广播通道通信子网。

6、星型结构要求将工作站连接到一台中央设备。

7、我国建成的互联网有CHINANET、CERNET、CSTNET、CHINAGBN。

8、OSI/RMM确立采用三层抽象技术,首先提出OSI/RM,确定OSI/RM的层次模型,其次提出OSI/RM服务定义,最后定义OSI/RM协议规范。

9、相邻层间交换的数据单元成为SDU,service data unit。

10、在APPN网络环境中有三类节点:LEN、EN、NN。

11、X.25包括了通信子网最下面的3个逻辑功能层,即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

12、OSI的文件传输协议(ISO 8571和ISO 8572)叫做FTAM。

13、用于建立连接、控制数据的发送和同步的是表示层。

14、网络拓扑结构是计算机系统之间通信的层次、各对等层的通信协议以及相邻层间接口的集合,网络协议是计算机网络和分布式系统在相互通信的对等层实体间交换信息所必须遵守的规则集合,协议工程研究如何设计和构造协议规范,以及如何将所设计和构造的协议规范快速、准确、低成本地转化为可执行代码的一门科学,当前,基于TCP/IP协议栈的互联网体系结构是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主流,在不断的改进和发展中,以满足多媒体计算机通信业务的需要,分层不是协议的关键成分。

15、OSI的会话层提供交互会话的管理功能,它控制数据流的方向,包括不多于两路的同步通话。

16、面向连接和无连接的数据传输速度不好判断。

17、物理层接口中信号线的工作规则和先后顺序是物理层接口中的规程特性定义的。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贰.局域网和城域网
一.CSMA/CD
1. CSMA/CD(带冲突检测的载波监听多路访问控制)
CSMA/CD是一种常用争用的方法来决定对媒体访问权的协议,这种争用协议只适用于逻辑上属于总线拓扑结构的网络。

在总线网络中,每个站点都能独立地决定帧的发送,若两个或多个站同时发送帧,就会产生冲突,导致所发送的帧都出错。

因此,一个用户发送信息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监测总线是否空闲的算法,以及当两个不同节点同时发送的分组发生冲突后所使用的中断传输的方法。

总线争用技术可分为载波监听多路访问CSMA和具有冲突检测的载波监听多路访问CSMA/CD两大类。

2. 载波监听多路访问CSMA
载波监听多路访问CSMA的技术,也称做无听后说LBT(Listem Before Talk)。

要传输数据的站点首先对媒体上有无载波进行监听,以确定是否有别的站点在传输数据。

如果媒体空闲,该站点便可传输数据;否则,该站点将避让一段时间后再做尝试。

这就需要有一种退避算法来决定避让的时间,常用的退避算法有非坚持、1-坚持、P-坚持三种。

a、非坚持算法
算法规则为:
⑴如果媒本是空闲的,则可以立即发送。

⑵如果媒体是忙的,则等待一个由概率分布决定的随机重发延迟后,再重复前一步骤。

采用随机的重发延迟时间可以减少冲突发生的可能性。

非坚持算法的缺点是:即使有几个着眼点为都有数据要发送,但由于大家都在延迟等待过程中,致使媒体仍可能处于空闲状态,使用率降低。

b、1-坚持算法
算法规则:
⑴如果媒体空闲的,则可以立即发送。

⑵如果媒体是忙的,则继续监听,直至检测到媒体是空闲,立即发送。

⑶如果有冲突(在一段时间内未收到肯定的回复),则等待一随机量的时间,重复步骤⑴~⑵。

这种算法的优点是:只要媒体空闲,站点就立即可发送,避免了媒体利用率的损失;其缺点是:假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站点有数据要发送,冲突就不可避免。

c、P-坚持算法
算法规则:
⑴监听总线,如果媒体是空闲的,则以P的概率发送,而以(1-P)的概率延迟一个时间单位。

一个时间单位通常等于最大传播时延的2倍。

⑵延迟一个时间单位后,再重复步骤⑴。

⑶如果媒体是忙的,继续监听直至媒体空闲并重复步骤⑴。

P-坚持算法是一种既能像非坚持算法那样减少冲突,又能像1-坚持算法那样减少媒体空闲时间的折中方案。

问题在于如何选择P的有值,这要考虑到避免重负载下系统处
于的不稳定状态。

假如媒体是忙时,有N个站有数据等待发送,一旦当前的发送完成时,将要试图传输的站的总期望数为NP。

如果选择P过大,使NP>1,表明有多个站点试图发送,冲突就不可避免。

最坏的情况是,随着冲突概率的不断增大,而使吞吐量降低到零。

所以必须选择适当P值使NP<1。

当然P值选得过小,则媒体利用率又会大大降低。

3. 具有冲突检测的载波监听多路访问CSMA/CD
在CSMA中,由于信道传播时延的存在,即使总线上两个站点没有监听到载波信号而发送帧时,仍可能会发生冲突。

由于CSMA算法没有冲突检测功能,即使冲突已发和,仍然将已破坏的帧发送完,使总线的利用率降低。

一种CSMA的改进方案是使发送站点传输过程中仍继续监听媒体,以检测是否存在冲突。

如果发生冲突,信道上可以检测到超过发送站点本身发送的载波信号的幅度,由此判断出冲突的存在。

一于检测到冲突,就立即停止发送,并向总线上发一串阻塞信号,用以通知总线上其它各有关站点。

这样,通道容量就不致因白白传送已受损的帧而浪费,可以提高总线的利用率。

这种方案称做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协议,简写为CSMA/CD,这种协议已广泛应用于局域网中。

CSMA/CD的代价是用于检测冲突所花费的时间。

对于基带总线而言,最坏情况下用于检测一个冲突的时间等于任意两个站之间传播时延的两倍。

从一个站点开始发送数据到另一个站点开始接收数据,也即载波信号从一端传播到另一端所需的时间,称为信号传播时延。

信号传播时延(μs)=两站点的距离(m)/信号传播速度(m/μs)。

假定A、B两个站点位于总线两端,两站点之间的最大传播时延为tp。

当A站点发送数据后,经过接近于最大传播时延tp时,B站点正好也发送数据,此时冲突便发生。

发生冲突后,B
站点立即可检测到该冲突,而A站点需再经过一份最大传播时延tp后,才能检测出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