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的素质培养

合集下载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对艺术素质的培养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对艺术素质的培养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中国科教创新导刊I 2008N O .25C hi na Educa t i on I nnov at i on H er al d 体育与艺术教育1高校学生艺术素质教育现状所谓艺术素质是指具备艺术范畴内的内在知识水平和外在表现相协调统一的一种综合水平和能力。

比如从事舞蹈、音乐、绘画、文学创作等艺术行为的人他们所具备的和艺术相关的能力,就可以称之为艺术素质。

为掌握高等院校艺术教育的实际情况,我们对某地的7所高等院校艺术教育情况作了问卷调查。

结果显示,高校学生艺术素质不容乐观。

如会五线谱的学生只占调查人数的7.9%;21.7%的学生不知道中西方美术的区别。

另外,调查中发现,高校实施艺术素质的现状呈现以下特点:(1)没有统一规范的教材,自主性比较强,(2)多数高校院校没有艺术教研室或艺术活动中心等机构;(3)学校拥有一定数量的教师队伍,但学历、职称层次无法与专业教师队伍相比;(4)大多数学校经费紧张,教学设备短缺;(5)有部分学生认为艺术素质教育与就业无关,学习兴趣不大。

当然,很多学校为了提高艺术公选课的质量开设了艺术公选课教研室。

很明显,现在的艺术教育正在逐步成熟,并趋于完善。

从国际国内上来看在人才培养和办学上有特色的大学,都非常重视艺术教育,如:北京大学、上海同济大学、美国的哈佛、扬百翰大学等等。

这些大学成功的办学经验给我们的启迪是,一所大学如果十分重视艺术教育,如果它的艺术教育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和人文色彩,那么它所培育出来的学生总是更富有活力、更富有创造力、更富有进取精神、具有更开阔的胸襟和眼界,具有更深刻的人生体验,具有更健康的人格和更高远的精神境界。

2怎样培养艺术素质2.1对品德的培养首先艺术素质教育与“德”有紧密联系。

不要仅仅将艺术素质教育归结为吹拉弹唱、舞文弄墨等技巧性的训练。

如杭州师范大学在艺术教育方面就有着悠久的传统。

早期校长经亨颐在1913年发表的《全浙教育私议》中提出“其法为何?莫提倡美育……尚能稍知美意,即可脱离恶俗之污矣”。

浅析公共艺术教育对高校人才培养的影响

浅析公共艺术教育对高校人才培养的影响
互协调 , 还要考虑雕塑本身 的力 看 , 它与素质教 育的培 养 目标一
致 。 当前 , 培养具 有创新 意识 的高 素质人才是 新 时期教 育
的首要 目标 。艺术教 育属于人 文学科 , 它的本质 意义 不仅
仅 在于 获得 知识技 能 , 更在 于培 养人 文精 神 与创新 能力 。
促 进 大 学 生 的 身 心 发 展 。 艺 术 教 育 不 同于 简 单 的 说 教 , 它
社会发 展的人才。实施素质教 育, 必须将德育 、 智育 、 体 育、
美 育等有机地 统一在教育活动 的各个环 节 中。与其他教育
类型相 比 , 公 共 艺术 教育 本身 具有极 强的特殊 性 , 即审美
性、 形象 性 、 情感性 等特 征 , 这些都决定 着公 共艺术教 育必 然成 为素质教 育不可缺少 的部分。 它不但对 于其他学科 的 学 习和发展起 了重要的促 进作用 , 还 能通过各种艺术手段 , 有 意识 地培养 受教 育者 形成 艺术 的整体 性 认识 与创造 意 识, 是大学生审美教育 的主要形 式。
事 实表 明, 历史上很 多优秀 的人 才也具有极强 的艺术 能力, 如: 达・ 芬 奇是文 艺复兴 时期 著名 的科 学家和 画家; 爱 因斯 坦、 普 朗克 、 哈恩三人可 以组成 一支水平很 高的室 内音乐演
艺术 品, 不但要考虑器形优美 与否 , 还 要考虑温度 对釉彩本 身 的影响。 如果 没有对 艺术 的不 断创 新追求 , 就不会 出现
便更好地发挥公共 艺术教 育的价值 , 适应 当代 高校人 才培 养的需求。 关键 词: 公共 艺术教 育 素质教 育 创新 能力


高校 公共 艺术 教 育概述
奏 小组 ; 英国首相丘吉尔是有名的画家 , 还 曾获得过诺 贝尔 文学奖 ; 等等。这 些例 子都证 明 了艺术教育 对丰 富人 才素 质 的重 要性。科 学与艺术共 同的 目标 是认 识客观世 界 , 共 同的特 点是 以丰富的想象力 为心理背 景, 没 有想象就 没有 创 造。

大学艺术素养培养方案

大学艺术素养培养方案

大学艺术素养培养方案在当今社会,艺术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大学艺术素养的培养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大学艺术素养的培养方案。

一、课程设置首先,大学应该合理安排艺术课程,拓展学生的审美视野和艺术欣赏能力。

除了传统的音乐、绘画和舞蹈等基础课程外,还应开设更多具有创新性的艺术课程,如影视制作、设计艺术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二、校内艺术活动学校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艺术活动,如参加合唱团、舞蹈社团或戏剧表演等。

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艺术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也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领导能力。

三、校外实践除了校内活动,学校还应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校外艺术实践,如艺术展览、音乐会等。

这样可以让学生亲身感受艺术的魅力,培养他们对艺术的热爱和理解。

四、专业导师每位学生都应有一位专业导师指导其艺术学习和发展。

导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专业的艺术指导,并鼓励他们在艺术领域进行深入研究。

通过与导师的交流和指导,学生的艺术素养将得到更全面的培养。

五、艺术教育资源学校应积极配置艺术教育资源,包括乐器、美术工具和舞蹈室等。

这样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和实践环境,激发他们的艺术创造力和潜力。

六、跨学科交叉大学艺术素养的培养需要与其他学科进行交叉。

例如,音乐与心理学、美术与哲学等。

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多个领域获得知识的交叉滋养,培养出更具创造力和综合能力的人才。

七、实践与理论相结合艺术素养的培养不能只停留在理论层面,更需要实践的锻炼。

学校应该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让他们亲自动手创作,从中体验到艺术创作的过程与乐趣。

八、多元文化体验学校应该鼓励学生去感受多元文化的艺术魅力。

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各类艺术展览、音乐会和戏剧演出,让他们接触不同的艺术形式和风格,拓宽他们的审美视野。

九、实时艺术新闻学校可以通过校园媒体或艺术杂志等途径,向学生提供最新的艺术新闻,让学生了解到国内外艺术界的动态和热点。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和对时代潮流的把握。

加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

加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

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 , 最根本的问题是要提高
大学 生的精神 境 界 。高校 公共 艺术 教育 的 目的就
质 的发 展。 丰富 多彩 、 内容健 康 的校 园文 化 , 大 使 学生在 课堂上学 到 的艺 术知识 在生活 中得 以应用 , 使教 与学之 间形 成一种 完美 的匹配 , 而更好 地发 从 挥艺术 教育 的功 能 , 为培养 高素质人才 打下 坚实 的
识, 阻碍了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 。 4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效果的 . 评价初制还不够健全
高校公 共 艺 术 教 育 还 处 在 起 步 阶段 , 织 管 组 理、 制度保 障 、 资力量 、 程设 置及 教 学设施 等还 师 课 都 不尽如 人意 。公 共 艺术 教育 无论 在 指 导 思想 或 者 实施方 案上 , 不 能与市场 和社 会发 展 的需 求相 还 适 应 。为改变 高校 现有公共 艺术 教育 的现状 , 素 使 质 教育不 断 深 入 , 校 公 共 艺 术 教 育 应 建 立 多层 高
节, 从而 轻松愉快 地投 入到学 习和生 活中去 。 3高校公 共 艺术 教 育可 促 进大 学 生 思 维 品质 .
的优化
教育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和措施 , 是实 施素质教育 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教育通过音乐、 美术等基础理论的浸润 , 可以使大学生具备正确的 审美观及审美能力, 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养。艺术 教育作为一种特殊 的教育方式 , 与德育、 智育、 体育 之间相互渗透、 相辅相承 , 共同促进大学生综合素
基础 。
是提高大学生文化素养 , 丰富其精神生活 , 使大学 生 的心 理得 到和 谐 发 展 , 想 境 界 得 到 进一 步 提 思
升 , 面促进大 学 生个 性健 康发 展 , 高 大学 生 的 全 提 综合 素质 。

基于素质培养的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建设

基于素质培养的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建设

基于素质培养的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建设【摘要】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以促进大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全面提升学生知识、人格和人文精神为目标。

作为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在实践中呈现出一些比较突出的特点,其中,课程建设与实施是其关键环节之一。

应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评价等方面落实好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课程建设与课程实施。

【关键词】综合素质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建设【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2-0221-02引言一般意义上的公共艺术教育主要是指普通高等院校中针对非艺术专业学生,以提高人文艺术内涵、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的综合性艺术理论和实践教育。

作为普通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培育人文精神、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创新意识、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加强和完善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教育,充分发挥其在培养高素质人才方面的作用,已成为当前我国普通高等教育发展的一项紧迫任务。

一、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设置的特点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既不是单纯的艺术知识学习和艺术技能训练,也不是仅仅为了培养一般艺术感受力,而应以促进身心和谐发展,全面提升大学生的智慧、人格和人文精神为主要目标,激发创新、创业和创造精神。

普通高等院校公共艺术教育作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实践中呈现出一些突出特点。

(一)根本目的是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艺术素质和审美能力,以发展大学生健全人格和综合素养,促进大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健康发展。

普通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并非仅仅是为了传授知识与技能,而是旨在提升在校大学生的艺术品味和人文素养;它是一种综合性的人文课程,并不仅是为了把艺术作为一种谋生技能而加以传授,而是更强调艺术的教化和引导功能。

(二)综合性公共艺术课程成为必然趋势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建立不同学科和课程之间的融合是当代高等教育发展趋势,艺术课程也在探索以综合、整体的特征体现其学科价值。

推动学校艺术教育培养学生艺术素养

推动学校艺术教育培养学生艺术素养

推动学校艺术教育培养学生艺术素养《篇一》艺术教育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为此,我计划推动学校艺术教育,培养学生艺术素养,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1.开展艺术教育课程:在学校中设置丰富多样的艺术教育课程,如音乐、美术、舞蹈等,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学习。

2.举办艺术活动:定期举办艺术活动,如艺术展览、音乐会、舞蹈表演等,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艺术才华。

3.邀请艺术家讲座:邀请著名的艺术家来校进行讲座,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艺术知识和技巧。

4.建立艺术社团:鼓励学生自发成立艺术社团,让学生在社团中进行更深入的艺术交流和学习。

5.加强师资培训:加强艺术教育的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的艺术教育水平。

6.在下一个学期开始时,设置艺术教育课程,确保每个学生都能选择到适合自己的艺术课程。

7.在每个学期末,举办一次艺术活动,让学生展示自己的艺术才华。

8.每学期邀请一位著名艺术家来校进行讲座。

9.在下一个学年开始时,建立艺术社团,并必要的支持。

10.在每个假期,组织一次艺术教育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的艺术教育水平。

工作的设想:通过推动学校艺术教育,培养学生艺术素养,我相信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艺术,提高审美能力,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1.在下一个学期开始时,进行艺术教育课程的设置和安排。

2.在每个学期末,组织艺术活动,包括展览、音乐会、舞蹈表演等。

3.每学期邀请一位著名艺术家来校进行讲座,可以提前与艺术家进行联系和沟通。

4.在下一个学年开始时,建立艺术社团,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艺术交流和学习。

5.在每个假期,组织一次艺术教育师资培训,可以邀请专家进行授课。

6.确保艺术教育课程的设置和安排能够满足学生的需求。

7.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艺术活动,展示自己的艺术才华。

8.加强与艺术家的沟通和合作,确保讲座的质量和效果。

9.必要的支持和资源,确保艺术社团的顺利运行。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汇报人:日期:•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概述•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现状及问题目录•构建合理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与人文素质培养•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的实践与探索目录01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概述公共艺术教育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的艺术教育形式,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力和文化素养。

公共艺术教育具有普及性、综合性、实践性和创新性等特点,它不仅关注学生的艺术技能培养,还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

公共艺术教育的定义与特点特点定义公共艺术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力和文化素养,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增强文化自信培养创新精神通过学习公共艺术课程,学生可以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公共艺术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有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

030201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公共艺术教育的历史与发展我国公共艺术教育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单一到多元的发展历程,逐渐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课程体系。

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公共艺术教育在高校中的地位逐渐提高,成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公共艺术教育也在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02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现状及问题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类型多样,包括音乐、舞蹈、美术、戏剧等。

课程类型多样高校可以根据自身条件和需求,灵活设置公共艺术教育课程。

课程设置灵活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覆盖面较广,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课程覆盖面广公共艺术教育课程设置现状师资力量不足部分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师资力量不足,难以满足教学需求。

课程设置不合理部分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设置不合理,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

教学方法单一部分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创新性和多样性。

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公共艺术教育课程问题的原因分析重视程度不够部分高校对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足够的投入和支持。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对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对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对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作者:贾小飞来源:《知识力量·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2013年第15期[摘要]社会的快速发展,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品德和素质教育也更加复杂,大学生道德差异性突出,校园恶性事件时有发生,对我们的素质教育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本文就公共艺术教育对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提高做了一点探讨,以期望公共艺术教育能与大学思想品德教育有机结合,达到提高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目的。

[关键词]思想品德教育大学生素质教育公共艺术教育素质教育一直是高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近年来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对我们高校教育培养人的问题再次提出了新的思考,以人为本科学教育,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成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问题。

素质教育可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也是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和前提,高校教育不仅要将大学生素质教育和科学文化教育相互结合,更要将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要培养出思想过硬具有良好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建设者。

公共艺术教育作为大学生的全面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同时也对其他的教育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公共艺术教育对于培养和陶冶大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能力以及全面发展的人才,有着重要的意义。

艺术教育及美育,人们通过艺术教育能认识到美的定义,并能在美的了解中养成培养美感,从而能够分辨出那些事物是属于美定义的范畴,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追求的自然的和谐共处更是人类内心充满着对美的事物的向往,我们所说的道德美、心灵美,更是社会公德在人们美德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心理约束,艺术教育也是教育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它的实施与普及对加强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品德育教育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我们所说的心理素质是以自然素质作为基础而形成的生理特征,是人的身体、心理和社会素质之一,是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相互影响所形成,在实践中通过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而逐渐发展和形成的心理潜能、能量、特点、品德与行为的综合。

大学生艺术素养培养的策略和实践

大学生艺术素养培养的策略和实践

大学生艺术素养培养的策略和实践
引言
大学生艺术素养的培养是现代大学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艺术素养的培养不仅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还能增强他们的文化修养和综合能力。

本文将探讨大学生艺术素养培养的策略和实践方法。

1. 增加艺术课程设置
为了增强大学生的艺术素质,学校应该加强对艺术课程的设置。

包括音乐、舞蹈、绘画、戏剧等多种形式的艺术课程,以满足不同学生群体的需求。

2. 开展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
除了课堂上的教育,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也可以提高大学生的艺术素质。

可以组织音乐会、话剧演出、美术展览等文化活动,使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并深入了解各种不同形式的艺术。

3. 鼓励参与学生社团和俱乐部
学生社团和俱乐部是培养大学生艺术素养的重要平台。

学校可以鼓励学生组织
艺术社团和俱乐部,提供必要的支持和资源,并定期举办演出和展览活动,激
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演能力。

4. 开设艺术实践课程
除了理论知识的教授,开设艺术实践课程也是重要的一环。

通过让学生亲自参与创作、表演等实践活动,提高他们在艺术领域中的实际操作能力。

5. 利用数字技术推广艺术教育
随着科技的发展,数字技术已经成为了推广艺术教育的有力工具。

利用在线课程、虚拟现实等技术手段可以使得更多学生接触到艺术,并进行交流与分享。

结论
大学生艺术素养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各方面合力共同推动。

加强艺术课程设置、丰富文化活动、鼓励学生参与社团和俱乐部、开设实践课程以及利用数字技术等策略和实践方法将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艺术素养,使其在未来社会中拥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之大学生音乐审美能力培养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之大学生音乐审美能力培养

178沈 洁: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之大学生音乐审美能力培养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之大学生音乐审美能力培养沈 洁(南京师范大学 音乐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7)艺术教育就是通过一定的知识、理论传播和必要的技能训练来提高人的审美修养和审美能力,培养人的艺术表现力和创造力。

艺术教育有广义、狭义和专业、公共之分。

高校既是专业艺术教育和专业艺术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也是公共艺术教育重要的平台。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重要途径。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涵盖音乐、舞蹈、文学、美术、戏曲与戏剧等多种艺术门类,涉及大学生艺术兴趣、艺术知识、艺术欣赏和艺术表现能力等多方面的培养与训练,因此是一项系统工程。

本文仅就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大学生音乐审美能力培养这一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和论述。

一、高校大学生音乐审美能力培养的价值与现状音乐是大学生最熟悉、最喜爱同时也能朝夕接触的艺术门类。

音乐也是大学生日常生活中最为亲密的可以诉诸心灵的“朋友”。

2012年,一项关于江苏省内大学生“喜爱不同艺术门类的大学生人数及占被测总人数比例”的调查显示,“在江苏省内12所高校参与调查的1440名大学生中,喜爱音乐的人数最多,占59%,达731人”[1]。

其次是美术和舞蹈。

因此,大学生音乐审美教育和审美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美育价值。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不是为了培养专门的艺术人才,而是为了提升人的文化艺术修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音乐不是单纯的消遣和娱乐,它有着深厚的精神文化内涵,一个人对音乐的感受力、鉴赏力和表现力体现着一个人的审美修养和综合素质。

正如一切优秀的艺术作品一样,对于大学生来说,美的音乐能够丰富情感,陶冶情操,完善人格。

高校公共音乐教育和音乐审美能力培养不是要让大学生成为艺术家,而是要提升大学生的音乐素养;音乐欣赏课程不是让学生了解一两条音乐艺术规律和学会几种音乐技能,而是要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培养学生基本的音乐鉴赏能力;指导大学生音乐审美实践,不是要让大学生单纯赏析名曲名作,而是要让大学生在发展自己的同时,修身养性,通过音乐等艺术形式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学会在音乐审美中获得压力的释放和精神的放松。

大学生艺术素养培养方案

大学生艺术素养培养方案

大学生艺术素养培养方案第一部分:为什么大学生需要培养艺术素养在当今社会,艺术不仅仅是一种审美活动,更是一种文化的表达和人类情感的宣泄方式。

面对快节奏、高压力的大学生活,大学生艺术素养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艺术可以帮助大学生拓宽思维视野,增长知识面,提高创造力和自我表达能力。

第二部分:培养大学生艺术素养的途径1. 多元化的平台:学校可以为艺术爱好者设立艺术社团,提供参观博物馆、音乐会等文化活动的机会。

2. 多样化的课程:大学可以增设艺术相关的课程,如音乐、绘画、舞蹈等,给予学生更多选择的机会。

3. 优秀的导师:聘请一些在艺术领域有成就的导师,为学生提供专业指导和学习资源。

4. 社区参与:鼓励学生参与社区艺术活动,如为社区举办音乐会,组织义务表演等。

第三部分:音乐素养的培养1. 音乐课程:大学可以增设音乐欣赏、音乐理论等相关课程,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2. 音乐活动:学校可以定期举办音乐会,邀请专业乐团和音乐家来校演出,为学生提供欣赏音乐的机会。

3. 学生社团:设立学生音乐社团,吸引对音乐有兴趣的学生加入,组织各类音乐比赛和演出。

第四部分:绘画素养的培养1. 绘画课程:大学可以开设绘画基础、素描、水彩画等课程,帮助学生掌握绘画技巧和表现能力。

2. 艺术作品展览:学校可以举办艺术作品展览,展示学生的绘画作品,鼓励学生的创作和表现。

3. 学生社团:组织绘画社团,提供交流和创作的平台,培养学生的绘画兴趣和能力。

第五部分:舞蹈素养的培养1. 舞蹈课程:大学可以开设舞蹈基础、现代舞等课程,教授学生舞蹈技巧和舞台表现力。

2. 舞蹈演出:学校可以组织舞蹈演出,展示学生的舞蹈才华,提供表演的机会。

3. 舞蹈团队:建立舞蹈团队,定期组织排练和表演,培养学生的舞蹈素养和团队精神。

第六部分:戏剧素养的培养1. 戏剧课程:大学可以开设戏剧表演、戏剧历史和理论等课程,培养学生的戏剧艺术素养。

2. 戏剧演出:学校可以举办戏剧演出,展示学生的表演才能,并邀请专业演员指导学生的演技。

公共艺术人才培养路径

公共艺术人才培养路径

公共艺术人才培养路径在当今社会,公共艺术作为一种能够丰富城市文化、提升公众审美、促进社会交流的艺术形式,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然而,要推动公共艺术的持续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公共艺术人才是关键。

那么,究竟有哪些有效的培养路径呢?公共艺术人才首先需要具备扎实的艺术基本功。

这包括绘画、雕塑、建筑等传统艺术形式的技能掌握,也涵盖对现代艺术媒介如数字艺术、多媒体艺术的了解与运用。

在专业课程设置上,艺术院校应注重基础课程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让学生从素描、色彩、构图等基本元素开始,逐步深入到各种艺术形式的创作实践中。

同时,要鼓励学生广泛涉猎不同的艺术风格和流派,培养他们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审美眼光。

实践是培养公共艺术人才的重要环节。

学校和社会应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例如参与城市公共空间的艺术项目、社区文化活动的艺术创作等。

通过实际项目的锻炼,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公共艺术的社会需求和受众反馈,学会如何将自己的艺术理念与公众的期望相结合。

而且,在实践过程中,学生能够接触到真实的创作环境和材料,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跨学科的知识融合对于公共艺术人才的培养也至关重要。

公共艺术不仅仅是艺术的表达,还涉及到城市规划、社会学、心理学、文化研究等多个领域。

因此,在课程体系中,应引入相关学科的基础课程,让学生了解城市发展的规律、社会群体的行为特征以及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通过跨学科的学习,学生能够在公共艺术创作中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使作品更具社会价值和文化内涵。

培养公共艺术人才还需要注重创新思维的培养。

公共艺术领域不断发展,新的艺术形式和创作理念层出不穷。

学校应鼓励学生勇于尝试新的艺术材料、技术和表现手法,突破传统的艺术思维模式。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和前沿问题,从独特的视角进行艺术创作,为公共艺术注入新的活力和思想。

国际交流与合作也是提升公共艺术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

如今,全球化的趋势使得艺术交流日益频繁。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国际艺术展览、学术研讨会等活动,让他们有机会与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艺术家、学者进行交流和合作。

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艺术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现代的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也应该在这方面起到应有的作用,但是,在实践中我们也发现了许多问题,下面我们来进行一些分析。

一、教学理念存在问题教师教育理念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而现实的情况是,许多教师对公共艺术教育抱有一定的刻板印象,例如,认为艺术只适合特定的人才能学习,认为在公共艺术教育中学习的艺术并没有太大的用处等等。

这样的观念会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热情和动力,也不愿意创造一种积极的学习氛围。

二、内容设计有待改进公共艺术教育的内容设计是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最为关键的问题之一,而在实践中,我们也发现许多问题。

首先,许多课程中的内容都是相对单一和扁平的,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另外,内容的制作方式也比较生硬和单调,没有考虑到课程的有趣性和实际性。

针对这种问题,我们需要设计更为多元化、灵活和深入的教学内容,既能够满足学生的需求,又能够使课程更有实际性和趣味性。

三、教学方法需要改进艺术教育的本质是让学生更好地感受、领会及体验艺术,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和素质。

但现实情况是,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的教学方法不够科学、灵活和有效,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缺乏参与感和学习兴趣。

因此,教师应该开发一些更有趣、更轻松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可以真正地感受到艺术所带来的魅力和美好。

四、教师能力不足教师是推动公共艺术教育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是现实中,许多教师缺乏教学技能,缺乏对课程的深度理解和对课程的创新能力,这会使教学效果大大降低。

因此,未来应该加强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提高教师的艺术教育素质,以便可以更好地开展工作。

总之,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存在着许多问题,我们必须深入分析这些问题,并从教师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师能力等方面加以改进,以便能够开展更为科学、系统和深入的公共艺术教育,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是培养学生艺术素养和审美情趣的重要途径,对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目前在我国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存在一些问题,如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方式单一、评价体系不完善等。

本文将围绕这些问题展开讨论,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首先,课程设置不合理是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

当前,大部分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课程设置主要以传统的文化艺术形式为主,如音乐、舞蹈、绘画等,而忽视了当代艺术形式的教学。

这导致学生对当代艺术缺乏了解和兴趣,影响了他们的审美眼光和艺术观念的培养。

因此,高校应该注重增加当代艺术形式的课程设置,如新媒体艺术、数字艺术、表演艺术等,以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和艺术修养的提升。

其次,教学方式单一也是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一个突出问题。

目前,大部分高校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即教师面授和学生被动接受。

这种方式往往使学生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无法真正体验和感受艺术的魅力。

因此,高校应该积极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课堂讨论、小组合作、实践操作等,以激发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同时,借助现代技术手段,如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可以将艺术教育引入到更加真实和丰富的情境中,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体验感。

再次,评价体系不完善也是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一个瓶颈。

目前,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评价主要以考试为主,往往注重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而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因此,高校应该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机制,既关注学生的学科知识水平,也要注重学生的艺术实践和创造能力。

可以引入作品展览、演出、评比等活动,以及导师评价、同辈评价等多种评价形式,全面评价学生的艺术表达和创作水平,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此外,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还需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目前,一些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师资力量相对薄弱,教师的艺术素养和教学经验有待提升。

因此,高校应该加强对公共艺术教育教师的培训和引进,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

艺术教育培养学生艺术素养的教育方案

艺术教育培养学生艺术素养的教育方案

艺术教育培养学生艺术素养的教育方案艺术教育在学生教育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学生们在艺术课程中除了学习绘画、音乐、戏剧等技能外,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艺术素养。

本文将探讨一个有效的艺术教育方案,该方案通过多种方式,使得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艺术作品,从而提高艺术素养以及综合素质。

一、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提高艺术素养的必要手段。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实现:1. 活跃的课堂讨论在学生学习艺术作品时,我们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讨论作品所表达的主题、情感和意义等方面,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造力。

教师可以提供指导来使课堂讨论更加深入。

2. 观察、理解和欣赏艺术作品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观察和理解各种类型的艺术作品,例如绘画、音乐、戏剧等,并帮助他们欣赏和感受作品。

这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艺术作品,并在其心中建立一个自我评价标准。

3. 了解艺术创作的背景和历史了解艺术创作的背景和历史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艺术作品。

我们可以通过课堂教学、访问博物馆、艺术展览和其他活动来增加学生对艺术作品的了解。

二、提高学生的艺术技能培养艺术技能是提高学生艺术素养的重要途径。

除了在艺术课程中学习各种技能外,我们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提高学生的技能:1. 鼓励学生创作教师可以给予学生机会自由地进行一些艺术创作活动,例如绘画、音乐、戏剧等,通过创作,学生可以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技能。

2. 向学生介绍不同类型的艺术作品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不同类型的艺术作品,并引导他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类型进行更进一步的学习。

这不仅能够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提高他们的艺术技能。

3. 举办艺术比赛和展览举办艺术比赛和展览可以引导学生更深入地学习艺术,还能够增加学生的艺术技能和提高自信心。

对于表现出色的学生还可在比赛和展览中获得额外的机会和奖励。

三、培养学生对文化的认识艺术作品的创作和欣赏与文化紧密相关。

因此,艺术教育应该更加注重学生对文化的认识。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对大学生综合素养的影响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对大学生综合素养的影响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对大学生综合素养的影响作者:孟思言来源:《大陆桥视野·经济瞭望》 2020年第11期文 / 孟思言摘要:随着教学改革的发展,重视艺术教育已成为高校的重要课题,高校艺术教育呈现出快速发展态势。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在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养方面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基于此,本文分析了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价值,同时分析了现状,最后提出通过公共艺术教育培养大学生综合素养的诸多策略。

关键词: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现状;策略一、前言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作为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教育部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新时期需进一步重视发展学校艺术教育,并指明了推进艺术教育的思路。

在高校积极开展公共艺术教育,对高校可持续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

二、认识公共艺术教育公共艺术教育指的是审美教育的一种特殊形式,也就是通过传授与艺术有关的知识,运用音乐、舞蹈、绘画、雕塑、戏剧等艺术手段,对受教育者实施情操教育,其娱乐、欣赏于一体的综合性教育。

通过艺术教育,提升受教育者的审美能力,同时,陶冶情操,发展创造性思维,从而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是高校开展审美教育的一种形式,通过公共艺术教育,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审美素质,实现身心和谐发展。

三、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价值分析(一)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心理素质艺术教育属于美育教育,高校如果不重视艺术教育,则很难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因此,艺术教育已被广泛纳入增强大学生综合素质的目标。

大学生健康包括两方面内容,即,身体健康及心理健康。

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随之而来的大学生压力与日俱增,致使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艺术教育则可以有效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如,音乐课程可有效降低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平复紧张心情,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大学生在艺术课程学习过程中,完善人格。

(二)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思想境界公共艺术教育优势突出,该教育属于对人脑意识实现情感教育的一项活动,在艺术教育过程中,可受到艺术作品熏陶,从而提升个人的思想境界。

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与人文素养

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与人文素养

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与人文素养第一篇: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与人文素养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与人文素养——2016年度西安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公共艺术教育工作总结公共艺术教育工作是对我院大学生进行的一种审美教育,通过欣赏令人鼓舞和令人心悦诚服的美好艺术形象和艺术作品,培养学生正确的艺术审美观、审美鉴赏力与审美创造力,从而培养和陶冶人的感性能力,并使人的感性世界更加丰富多彩,精神世界得到提升,人格更加完善。

2016年我西安城市建设职业学院积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倡导素质教育,紧紧围绕省教育厅有关公共艺术教育工作要求,围绕学院实际,采取多项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

现将主要工作总结如下:一、科学规划,推进艺术教育课程多样化建设。

为保证学生素质教育质量,经充分调研,我院以“公共限定选修课程”的形式将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纳入教学体系,并明确规定:非艺类学生须修读至少一门艺术类课程,并要求修满人才培养方案中要求的所有课程、考试合格方能毕业。

我院每学年开设《影视鉴赏》以及《美术鉴赏》两门艺术类公共课程,通过艺术课程的学习,推进大学生素质拓展,同时搭建不同艺术项目竞赛平台,使得学生艺术教育成果活动的有序开展。

二、规范教学,提升艺术教师队伍的业务水平和素质。

学院高度重视艺术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加强体育教师培养与引进力度,稳定教师队伍并努力改善优化教师队伍结构,着力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

目前我院已有艺术教育专职教师10人。

教师队伍中95%以上达到了研究生学历,65%以上达到中级职称,职称和学历结构较为合理。

在年龄结构方面,学院教师以青年教师为主。

2016年,学院组织艺术教师参加研讨会以及学习培训,提高教师队伍的业务水平。

三、完善机构体系,强化艺术教育工作的过程管理。

我院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公共艺术教育工作,成立公共艺术教研室,建全了各类人员的工作职责,制定了相关的管理制度,制定学院公共艺术教育实施计划与发展规划,评估学校公共艺术教育工作的考核总结。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的素质培养[摘要] 艺术作为基础文化修养的必要组成部分,能够激发大学生创造性认知情感,培养和塑造人的创新能力量,促进大学生创造性审美意识,从而对人的精神状态和意志心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在高校素质教育培养体系中,积极开展公共艺术教育,能够对促进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产生重要作用。

[关键词] 高校公共艺术素质教育公共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艺术的文化是不完整的文化,没有艺术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仅有工具理性的教育是与素质教育的发展初衷相违背的。

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四年的大学生活,如果没有受过艺术的教育,那是不完整的校园生活,他的人生将会失去很多的色彩。

因此,我们的大学校园必须建立开放的、让大学生展现自我的公共艺术教育育体系,使他们的灵魂得以净化,情感得以陶冶,品格得以完善,心智得以充实,培养健全的人格,使身心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

一、引导学生审美意向良性发展,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不断提升艺术作品本身就是人创造的产物,艺术的美其魅力就在于能扩展人的心理空间,大大激活人的深入性思维。

而艺术又能培养人们对完美的追求,对丰富多彩、面貌迥异的统一体的追求,这势必会激发起一种思维性的整合,继而表现为思维的优化,同时有关研究证明,信息的新奇相异比信息的繁多、相同更有益于促进入的思维,提高人的智力。

艺术教育的媒介——艺术作品,恰恰是这样一种信息源。

因为艺术艺术的创作最忌雷同,最重创新。

因此,艺术教育有利于学生大脑思维的健康和健全,对于启发人的想象力、创造力、锻炼发展人的形象思维是具有独特作用的。

公共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职责是培养人的良好的审美意向。

培养良好的审美意向,实际就是训练人在感知、记忆、想象、思维等不同形态的心理过程中,以艺术现象作为它的特定反映对象,通过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的协同活动,特别是充分发挥人的思维的主观能动性,完成一种内心的感受,即对艺术艺术的理解与体会,并逐渐达到完美的境界。

在这个发展思维能力的过程中,公共艺术教育具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强调发展人的形象思维。

人对艺术的感受,从很大程度上来讲是一种抽象思维。

它是在没有景物、没有画面、没有图像,甚至没有文字的情况下,仅凭听觉,仅凭声音、旋律、色彩等形象形式的表现来进行内心感受的。

公共艺术教育就是要善于将大脑皮层中的这些细胞唤醒,使人脑中的这些记忆复苏,然后不再通过直观形象,而在倾听艺术的过程中再现这一形象,从中寻求一种内心的感受,因此在艺术教学过程中就要通过课堂教学,教师要善于通过观察学生身心、情绪,语言等方面的变化,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反应和情感的变化,积极启发学生的情感,以德化人,以情感人,以理服人,激发学生投入公共艺术教育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引导学生在与各种艺术语言的对话中,促进和激发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造就学生多方面的优秀思维品格。

二、彰显自身人文化意涵,推动学生积极情感态度发展在高校的素质教育体系中,公共艺术教育不仅引导人们了解艺术表现手段的表情作用,还要引导人们认识和体会艺术艺术深刻的思想和道德力量,以发展人的高尚的感情、高雅的审美情趣、完美的人格。

例如,人民艺术家冼星海创作的《黄河大合唱》,教师要向学生讲述这是一部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高度结合的作品。

它以中国人民伟大的抗日战争为背景,以我们伟大民族的发源地——黄河为象征,通过一系列创作手法的运用和艺术形象的塑造,歌颂了我们伟大可爱的祖国,我们勤劳勇敢的人民,我们中华民族不甘外辱,不甘屈服,决心与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它以昂扬激越的对比,气吞山河的音响,排山倒海的合唱,汇成了中华民族抗战的呐喊。

当我们翻开半个世纪前的那页历史,我们能不为作品中那深刻的思想性,富有时代特色的形式美和火一般的激情所深深激荡吗?我们能不为中华民族的觉醒和崛起而心同震荡吗?公共艺术教育教育的功效就在于它并非通过道德说教,而是完全以艺术自身的美的魅力,让大学生们在典型的特定艺术形象的陶冶下,以不同的心理尺度欣赏不同时代的作品,感受艺术的基调,从中把握深刻的思想内涵和高度的艺术价值,并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形成深刻而稳定的优良品质。

三、带动关联学科有机整合,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无论是对艺术作品思想内涵的理解,还是对艺术作品艺术风格的认识;也不论是对艺术创作手法的剖析,还是对艺术审美价值的把握,都需要借助其它相关学科的一些知识和理论。

可以说,艺术教育的过程,同时就是一个与其它学科知识广泛接触了解的过程,是一个大文化传播过程。

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人的高尚的情操,丰富的情感,完美的人格,得以同时孕育其中。

例如,在艺术教学中,教师可以和大学生们共同探讨关于艺术风格的话题。

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区,由于其历史阶段发展不同,社会生活环境不同,文化传统习俗的不同,均有其特定的文化性格,固定的审美方式,传统的心理定势。

这一切必然深深影响着包括各种艺术的发展,必然在艺术发展中留下强烈的印记。

铸成其稳定坚韧的品格,形成其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诸如东南欧民族艺术的热情奔放,非洲土著民族艺术的彪悍粗犷,东南亚民族艺术的婉约典雅,都无不与各自民族的社会文化氛围息息相关。

话题至此,教师可继续深入另一方面,研究艺术风格历来重视艺术家个人因素的作用。

当然,不同社会的、时代的、历史的、文化的因素必然深深影响到艺术家的生活和创作,但这些影响最终还是要通过艺术家自身的审美习惯和文化心理个性起作用。

例如在音乐学科中,如果不深入探究这点,就无法解释为什么同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贝多芬的艺术风格是意浮义露,情感深厚,曲势浩荡,横无际涯,震撼环字;而莫扎特的艺术风格则是深沉含蓄,清新如小溪流水,呢喃细语,抚慰心灵。

也无法解释同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为什么会同时产生德彪西的印象乐派和勋伯格的现代乐派。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深入话题使大学生们不仅了解艺术的艺术风格,同时还要了解艺术家的成长背景等个人因素在艺术创作过程中产生的影响和作用,相信好学的大学生们肯定会进一步主动探讨艺术作品的内涵、风格和价值,则势必涉及到社会文化的许多方面的知识.所以说,为了了解艺术艺术的风格,艺术教育只有将社会学、文学、美学、民俗学等丰富的知识引进艺术天地,与此同时也让我们把真实、美好、博大、开阔、睿智、深邃等优良品质植入了大学生们的心中.也正是人们在对社会学、美学、文学、历史学、民俗学等学科知识的了解过程中,在丰富的学识与智慧的沃土中,使我们大学生们的艺术素质得到了提高,文化修养得到了提高,同时更是造就了他们多方面的优秀品格。

四、突出公共艺术教育的学科特色,促进学生创新素质提升学生在接受艺术教育活动中,往往伴随着丰富的情感、充分的想象和个体独特的表现语言,他们在活动中把握的不仅是外在的法则和内容,而且是在深化创造性认知特征的过程中滋养自己独特的内心潜质。

我们应积极打破传统的单一的传授知识和技能,使教师进人学生互动的角色中,引导学生成为教学主体。

将文学、舞蹈、美术、英语等文化艺术中的共同审美因素,融会于艺术教学之中加以贯通,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以发展大学生的欣赏能力与道德意识,促使学生在艺术综合教育活动中全身心地投入到艺术的欣赏、学习、创造与表现的过程中,激发自身智能因子的活跃,充分感受艺术教学的教育性、知识性、趣味性融为一体的益智魅力。

同时,在艺术教学中,我们应立足于寓教于乐,以鲜活有趣的艺术教学为手段,使大学生的审美感知经验不断地从零碎的向整体的方向聚合,使肢体的律动体验不断地从分散的向综合的的转化,以逐渐形成大学生良好的审美心理结构,从而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和创造的活动,获得美的感受、智的启迪和技的体验。

通过经常性地培养大学生这种参与意识,使他们正确树立和突出大学生在艺术教育中的主体地位,为他们营造一个自由欢乐的艺术氛围。

有效地激发他们潜在的创造性、表现力和想象力,使他们的思维在轻松偷快的艺术教育活动中得以发展。

所以说,大学生是非常具有创新潜能的群体,只要采取适当的方式方法、加以正确引导,就能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让创新艺术教育成为激发大学生创新意识的新途径。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其主导作用是教师,而他们教育思想的更新和教育观念的转变是至关重要的。

在现代化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从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科技创新活动的导演,学生要由被动的接受者转为学习的主体。

这就要求教师对本学科的前沿理论及与本专业相关的交叉学科的最新理论有强烈的求知欲望。

并善于将最新的教育科研成果运用到教学当中,以达到创新精神在课堂中的有效培养。

因为教师有渊博的知识,会使学生感觉到同他在一起、昕他讲课会增见识、解难题,这样就会专心的听他的教诲和接受他所讲的道理。

反之,就谈不上对学生的吸引的教学效果了。

例如,在艺术欣赏教学课堂,可以通过欣赏艺术充分发挥其想象力,这样对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是非常有益的。

因此,创造性活动是通过欣赏过程而发展的,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联想、艺术想象和个性特征的即兴进行,教师可采取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充分发表己见,以达共识。

同时艺术创作教学还可以培养其发散思维。

如为音乐中的即兴创作、美术中的生活临摹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充分来感受艺术和表现艺术。

通过创作教学,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培养、丰富学生的联想力,并且使其学会了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描写事物的特征,养成发散性的思维疗式。

还有就是歌唱教学,同样具有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表现艺术唱歌也是学生进行艺术实践,表现艺术的重要手段,也是艺术教学的重要内容。

还有器乐的教学,也可以协调教育,以促进人脑机能,它是一种很好的教学训练方法。

总之,古往今来难以计数的优秀艺术作品,都蕴涵着人类最有代表性的深刻哲学道理,最美好的理想和最丰富的思想感情。

以形象思维为基础的艺术教育能够有效促进人的创新思维,能将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有机结合起来,对于进一步开发大学生的智力与技能,能够促进大学生完美人格的培养,丰富他们的文化生活,因此必须依据学情,科学有效地推进公共艺术教育的开展,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1]马达.20世纪中国学校音乐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2]马达.音乐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上海音乐出版社,20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