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
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
柏拉图的思想理论的概述
柏 拉 图 第 的 乌 托 第 迄 今 仍 第 第 第 是 知 觉 哲 一 邦 二 未 三 四 五 的 学 , 中 , 解 , , , 那 中 最 重 要 的 东 西 : 是 他 的 乌 托 邦 , 它是 一 长 串 最 早 的 一 个 ; 是 他 的 理 念 论 , 它 是 要 解 决 决 的 共 相 问 题 的 开 山 的 尝 试 ; 是他 主 张 灵 魂 不 朽 的 论 证 ; 是 他 的 宇 宙 起 源 论 ; 是他 把 知 识 看 成 是 回 忆 而 不 种 知 识 观 。
亚里士多德的历史地位、评价与贡献
马克思:“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 恩格斯:“古代最博学的人” 黑格尔:“人类的导师”
后人简直将他奉若神明。 在他之后的千多年中,亚里 士多德的思想像皇帝一样统 治着欧洲的科学界。两个科 学家在争论问题时,只要其 中一个说“亚里士多德就是 这样认为的”,另一个科学 家立刻就闭上了嘴巴。
探索真知的精神
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思考一下:
这句话说明了亚里士多德的什么精神?
尊师而不盲从
这句话给我们今天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提供 了怎样的启示?
良师益友
勇于创新
亚历山大大帝
• 亚历山大大帝,亚里士多德的学 生,青年军事奇才,从波斯帝国, 一直打到叙利亚、腓尼基、埃及, 直到印度 • 传播希腊文化,缔造了历史上的 希腊化时期 • 重视学术事业,地理学家绘图, 博物学家收集标本,工程师帮助 攻城 • 有意识的进行欧亚文化融合,建 都巴比伦,与波斯人通婚 • 亚历山大死后,帝国一分为三 Alexander the Great
首先,这段政治实践的经历深化了柏拉图对僭主政体的认识, 深化了他对公民教育必要性、艰巨性的认识,这些在柏拉图中后期 的著作中都有反映。 其次,政治的失意并没有泯灭柏拉图心中的理想,他开始创办 雅典学园,通过传道授业培养一批既懂哲学、自然科学,又能治国 的人才,即他设想的哲学王,通过他们去改变社会现实,间接地实 现自己的政治理想。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认识论异同辨析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认识论异同辨析
介绍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认识论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的著名思想家,在古希腊哲学领域有很深的影响力。
他们的认识论还在当今颇多学者所探讨,这里将概要分析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认识论。
首先,柏拉图的认识论普遍被认为是古希腊思想的创始人。
他的认识论以“理性主义”为中心,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可以被科学的客观方法所获取和确定。
柏拉图认为,实际上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观点,甚至有时会冲突,但他认为只要人们充分思考,就能够抵达一致的结论。
其次,亚里士多德的认识论也同样受到世界思想家的瞩目。
他的认识论基于以经验为根据,来作判断和推理。
亚里士多德认为,世界上的一切是不可知的,只有通过实践和体验,才能使人们了解现实,因此他强调宣讲和教育的重要性。
他认为,理论的提出只是意识和思想的反射,必须经过实践和实践,其结果才能够成为真理。
最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认识论有着明显的不同,但也有共同之处。
首先,他们都认为思考是理解真理的捷径,他们都认为,人们必须经过思考才能真正理解和处理事物。
其次,他们都认为知识的基础是凭借经验而获得的,他们认为知识的形成只有通过实践和体验,才能使人们真正明白世界上的事物。
总之,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认识论都有着自己的特点,他们受到历史上著名思想家的影响,也借鉴了当时的先驱思想。
他们的认识论对当今古希腊哲学也有深远影响,学术界仍在延续这种理论观点。
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关于理想城邦的思想异同(2)
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关于理想城邦的思想异同一.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政治学说体系的区别1.政体形式的区别柏拉图的理想政体形式是“贤人政体”,也就是“哲学王”的统治,即知识统治。
这是柏拉图政治学说的核心。
亚里士多德的理想政体则是一种中庸的模式,他认为由中产阶层为主体的城邦,是最优良、最稳定的城邦。
他认为,只有中产阶层才是富人和穷人的“仲裁者”。
这里,我们不难看出,柏拉图更多的是一个理想主义者,而亚里士多德则是一个现实主义者。
2.法律的差异柏拉图崇尚的是哲学王的政体,也就是说,更强调统治者的个人素养在国家中所起的作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甚至是轻视法律的,他更加看重的是道德的力量,是人性中的善对人们行为的无形约束。
相对于法制来说,柏拉图崇尚的是人治。
而亚里士多德是比较看重法律的。
他的思想大多继承了柏拉图《法律篇》的思想。
他认为,法是没有感情的智慧,具有一种为人治所不能做到的公正性质。
用法律来统治则可以免却上述弊端。
3.后期思想的演变柏拉图后期的思想发生了一定程度的转变。
其国家起源说承认了人过社会生活的需要;在政体理论中,已经不提起五个循环政体,而是将政体分为合法和非法的两种,颇类似于后来亚里士多德的分类法;同时,开始逐步的承认并强调法律的作用。
这些变化都体现在他晚期的作品《政治家篇》和《法律篇》中。
我们不能不认为,正是其晚期的这些变化,给了亚里士多德某种启示,从而发展出了自己的一套政治学说。
4.人治与法治的分野,贤人政治和共和政体的选择贤人政治——柏拉图的理想政体柏拉图的这种贤人政体中,权力与知识得到了有机的结合,至高无上的哲学王必须是经过特殊训练,并获得至高知识的人。
柏拉图的这种思想对后世西方的精英治国论有着重要的影响。
共和政体——亚里士多德的理想政体亚里士多德的政体思想与柏拉图的不同。
他指出,划分政体存在有两个标准:第一是城邦最高治权执行者实行统治的目的是否旨在“照顾全邦的共同利益”;第二是城邦治权的最高执行者人数的多少,是一人,少数人,还是多数人。
比较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的法治思想
比较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的法治思想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和柏拉图(Plato)是古希腊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他们都对法治思想有着深刻的认识和贡献。
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在法治问题上存在一些区别,本文将比较他们的法治思想。
首先,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对法治的定义有所不同。
对于柏拉图来说,法治是国家权力对个人权力的制约和约束。
他认为,法律是一种高于个人意志的超越性规范,通过它,人们可以获得公正和正义。
而亚里士多德则将法治理解为合法政治权力的正当行使,认为法律应当为国家和国民民主共同利益服务。
其次,他们对法律的制定和执行也存在差异。
柏拉图主张把法律制定的权力交给哲学家王者中的哲学家统治者,因为他们具有智慧和正义的品质。
他认为,智慧的统治者可以通过直觉和超验的方式制定公正的法律。
亚里士多德则主张把法律制定的权力放在有能力和正直的公民手中。
他认为法律应该由民众参与制定,以确保法律的合法性和代表性。
第三,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在处理犯罪和惩罚问题上也有不同观点。
柏拉图认为,犯罪是人性腐败和道德缺失的结果,应当通过教育和思想的方式来纠正。
他反对对犯罪者进行过度惩罚,而是主张通过道德教育来引导人们追求德行。
亚里士多德则认为,犯罪行为破坏了公正和正义,应当受到相应的法律制裁。
他主张按照犯罪的严重程度和社会危害性来惩罚犯罪者,以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
最后,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对于司法制度的看法也不尽相同。
柏拉图认为,司法制度应该是一个理性和公正管理冲突的机构。
他主张通过行政机构来管理司法,并由哲学家王者担任最高司法审判官。
亚里士多德则认为,司法应该是独立的,法官应当是有经验和正直的人。
他主张法院应当是一个对各方公正和平衡的地方,以确保法律公正执行。
综上所述,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对法治思想有着自己的独特见解。
柏拉图主张哲学家统治者的智慧统治,认为道德教育和思想引导是重要的法治手段,而亚里士多德则更加注重公民的参与和民主决策。
虽然他们在一些细节上有所不同,但他们都认识到法治的重要性,为后世的法治思想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是什么关系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是什么关系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关系柏拉图是亚里士多德的师傅,他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同时他也是一名唯心主义者,奠定了西方唯心主义的发展。
他为后世留下了经典的柏拉图式性爱,即强调精神恋爱,而不要追求肉体的享受,这与当代很多人的爱情是截然不同的,但他却道出了爱情的真谛。
不止于此,柏拉图对于哲学的研究也对数学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他的数学哲学观点发展到现在的“实在主义”,被称为现代柏拉图主义。
亚里士多德尽管是柏拉图的学生,受教于柏拉图,因此他有好多观点都是继承了柏拉图的观点。
但也正如亚里士多德自己所说:我尊重的我的老师,但我更尊重真理。
与老师的唯心主义不同,亚里士多德更强调客观唯物论,他认为物质是事物的本原。
在很多问题上,他的想法与柏拉图都是大相径庭。
这些差距由于柏拉图是贵族出生,他的思想中有很多理想化的东西,很多都不是很切合实际。
但亚里士多德长期生活在底层,深知百姓疾苦,更倾向于务实的思想,是自己老师思想的一种进步。
尽管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对西方哲学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孔子与柏拉图关系孔子与柏拉图,分别是中西方历史上顶尖的思想家、教育家,引领着各自国家的文化发展。
相差一个世纪,隔着东西方本源性差异,令人费解的是,孔子与柏拉图居然有许多共同点。
首先从经历来说,两人早期都是满怀信心想从政。
孔子花了十多年,列国周游,过程中碰壁无数,如同千里马主动去寻伯乐;柏拉图也在欧洲、北非走了个来回,希望有一位君王能助自己实现满腔的政治抱负。
但结果是双双受挫。
然后就不约而同想到通过教育传播思想。
孔子与柏拉图在教育上都有开创性的贡献。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首位开办私塾的老师,他教授诗书礼乐,提出著名的“仁”的思想。
柏拉图创建学院,名叫“阿卡德米”,主要传授数学几何天文等知识。
用现代的话来比较,孔子更加偏重语文,柏拉图偏重数学。
这与二人的哲学思想也息息相关。
在二人各自的理想世界里,孔子的著作《论语》可看出,他倡导仁义治国,将中庸之道奉为真理,这是和谐社会的本质,这种思想发展下去的话,会更偏向“人治”;而柏拉图的代表作《理想国》也完整阐述了他的“理想国”构想,等级非常森严,分为护国者、卫国者以及生产者,各司其职,这种理念发展到今天便更偏向“法制”。
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的思想比较
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的思想比较一、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的思想比较(一)两者对国家起源的看法之比较1、柏拉图的国家起源思想——社会的分工导致国家产生柏拉图认为,国家产生于人类生活的需要,把社会分工作为国家起源的基础。
他认为,个人需要的多样性和个人才能的局限性必然导致社会的分工,而这种分工最终导致了国家的产生。
柏拉图的国家起源说并非完全科学,在他那里,把社会的起源混同为国家的起源。
事实上,在原始社会时期,人类就已经出现了相互合作,出现了一定的分工,但当时并没有导致国家的产生。
2、亚里士多德的国家起源思想——人类本性所导致的自然生成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国家被看成是由人的本性所决定的,在历史的长河中自然而然产生的。
他指出,自然赋予人类的目的是过优良的生活,人类不同于其他动物的特征就在于他的合群性(社会性),是人类生存和过优良生活的前提。
有了这一前提,人类就可以结成社会,组成城邦,过有组织的生活。
亚里士多德的国家起源说,是从社会及其成员的内在活动和发展中寻求国家的起源,认为城邦是由于人们的需要并且沿着由家庭而村坊而城邦的进程“自然地生长起来的”。
3、两种国家起源观的分歧与实质关于国家起源的两种不同的理论体现了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各不相同的政治风格。
由严格的社会分工所产生的国家,必然使国家带有分工本身所固有的特点,因此,社会的等级井然、整个国家的整齐划一就成为国家的突出特色。
相反,由社团的自然发展所产生的国家必然体现出“自然生成”的特色,一切依照自然、顺应自然。
因此,这样的国家更加适应人的本质的发展,多元化文化并存就成为这种国家的特色。
同柏拉图相比较,亚里士多德明确地把国家和社会区别开来,认为国家是“至善”的社会团体,从而突出了国家的作用和地位,认为国家不像柏拉图所言是人类社会从来就有的,而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二)关于国家阶级构成的理论关于国家的阶级构成,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相差甚远。
柏拉图崇尚的是一种由哲学王直接统治的、社会中各阶级等级森严的理想社会;而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存在的是以法治国。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思想比较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思想比较一、相同点:1、二人都非常注重寻本探源,追求终极。
这便是二人政治思想中理想的部分,如柏拉图的“理念论”他把理念当成宇宙万物的本质,唯一的真实存在,认识事物的基础,并且据此而设计了他的《理想国》;而亚里士多德则认为宇宙万物都是向善的,都有一善的目的。
2、两人都把教育看成一个重要的问题。
①柏拉图认为实现城邦团结统一的一项措施是对公民(哲学家和军人)的教育。
他相信只有通过正确的教育,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军人和哲学家,也只有依赖哲学家的教化手段,才能塑造人性,培养优秀的公民,从而建立一个理想的国家。
他把教育称为“唯一重大的问题”,认为城邦首先是一个教育机构。
②亚里士多德将人性分为三种善德即天赋,习惯和理性,而理性是人们的追求的目的。
他指出教育培养人的理性,进而理性培养习惯,习惯改变天赋。
认为后天教育可以改变人。
相反,柏拉图基于“潜能不易挖掘”的忧患意识而提出全面教育,以便于充分发掘人的天赋品格和美德,最后走向已经分配好的“工作岗位”。
由此可见师生二人对教育实施的方针目的和具体的措施方面有一样的地方,但背后的原因本初目的是不一样的。
不仅如此,亚里士多德还提出“优生优育”和“因时而教”的具体教育方法。
3、整体主义柏拉图所著的《理想国》中阐述的政治哲学的突出特征就是整体主义或集体主义。
他把社会整体(城邦)视为唯一的目的,个人是为了整体服务的工具。
个人没有任何独立的价值和意义,他的价值只能是作为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个人完全被消融于整体之中。
柏拉图把城邦的统一强盛作为压倒一切的目标,把献给国家作为公民的最高道德。
具体地说,个人不再有自己的一切,不再有自己的财产、妻子、利益、愿望、要求、情感、判断,每个人与其他人都利益一致、情感一致、意见一致,这样,城邦就真正形成了“一个国家”,不用复数表示的国家。
也就是完全消灭了个人主义,形成了一个整体。
亚里士多的在个人与社会的整体关系上也持整体主义立场。
他把城邦理解为有机整体,而个人只是其有机组成部分。
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柏拉图(Plato)与亚里士多德(Aristotle)是古希腊哲学史上最重要的两位哲学家。
他们对西方哲学、政治、伦理学等领域有着深远的影响。
柏拉图是苏格拉底的学生,而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
尽管他们有着共同的起源,但他们在哲学观点和方法上有很多不同之处。
本篇文章将分别介绍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主要思想,并探讨他们之间的关系。
柏拉图是理论哲学家,他的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对话录《理想国》中。
柏拉图认为真理存在于理念的世界,而物质世界只是理念的不完美影像。
他认为真理只能通过思考和理性来获得,而不是通过感官经验。
柏拉图提出了著名的“理念”(Forms)理论,认为理念是永恒不变的、超越时间和空间的抽象概念。
他认为物质世界中的事物只是理念的具体表现,而真正的知识和智慧来自于对理念的思考和探索。
他还认为理念的最高形式是善,所有其他事物都是善的不完美表现。
他认为人类的目标是追求真理和善,并通过哲学、数学和逻辑来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
亚里士多德是实证主义哲学家,他的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著作《形而上学》和《尼各马可伦理学》中。
亚里士多德认为真理存在于自然世界中,通过观察和实证方法可以获得。
他批评柏拉图的理念理论,并提出了他自己的“实体”(Substance)理论。
亚里士多德认为事物的本质存在于其形式和物质之中,形式是事物的特征和属性,而物质是事物的实体和实质。
他认为真理不仅仅是理念的概念,而是存在于自然世界中的实际事物。
尽管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思想有所不同,但他们之间也有许多共同之处。
首先,他们都是对抽象概念和智慧的追求者。
他们都认为知识不仅仅是感官经验的结果,而是通过思考和推理来获得的。
其次,他们都关注人类的幸福和道德伦理。
柏拉图认为追求真理和善是人类的最高目标,而亚里士多德则强调人类的幸福和自我实现。
最后,他们都对政治和社会问题有着深刻的思考。
柏拉图提出了他的“哲王”理论,认为理想国应该由哲学家统治。
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儿童教育思想之异同
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儿童教育思想之异同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儿童教育思想之异同: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是古希腊著名的教育家,在西方儿童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虽然在儿童教育的目的、内容和方法上,他们的观点存在着差异,但是他们都注重优
生优育,都重视儿童道德教育,都强调儿童身心发展。
他们的儿童教育思想,对于当今儿童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儿童教育思想之异同: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可以看出教育思想的巨大继承性.亚里士多德以柏拉图的哲学、教育理论为基础,构建了自己的理论.究其实质,他们的共性很多.亚里士
多德的灵魂三分法,三种不同阶段的教育及教育的最终目标与柏拉图的
灵魂论、哲学王的教育体系都存在着本质上的相似之处,最终都将善或理智做为教育的最高境界.
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儿童教育思想之异同: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同为古希腊著名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两人又为师生关系,因此,二者的教育思想具有一定程度的师承关系;但又由于两人所处的社会环境有所不
同以及各自哲学思想等方面的离异,二者的教育思想又更多地表现出分岐.本文主要探讨柏与亚教商思想差异所在.(一)关于教育目的和作用柏
拉图非常强调教育为政治服务,在其《理想国》一书中,他把教育作为其
恢复奴隶制的稳定的重要手段.
1。
高中历史 2.2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2.“最博学的人” (1)其著作包括逻辑学、物理学、心理学、生理学、生物学等, 其著作构成了古代的百科全书。 (2)他是最后一个提出完整 世界体系 的人,同时又是第一个从 事广泛经验考察、对科学分门别类进行系统研究总结的人。 (3)亚里士多德对每一个知识领域,在总结前人成就的同时, 都创造性地提出自己的理论见解。 (4)在自然科学方面,亚里士多德对生物学,尤其是 动物学 的 研究最为出色、最有价值。
第二章
东西方的先哲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 和亚里士多德
课标要求
简述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主要生平
事迹,了解其追求真理的不懈探索精神,认识其对
世界思想文化的贡献。
一、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
1.师从苏格拉底 (1) 与苏格拉底相处:从 20 岁起拜苏格拉底为师,并相处 8年之 久。
真理 (2)苏格拉底对柏拉图的影响
教材互补
在柏拉图的著作中,《理想国》一书影响最大。他所 探讨的重要问题是:一个国家如何才能达到正
义?……柏拉图认为,当这三个等级各安其位、各司
其职时,这个国家就是一个正义的国家。 (人民版)
重点精讲
理念论和理想国产生的背景 (1)伯罗奔尼撒战争中雅典同盟战败,暴露出民主政治的弊端。 (2)苏格拉底被判处死刑,更助长了柏拉图对民主政体的成见。 (3)受苏格拉底的影响,游历四方,考察各地,产生新思想。
探究点2 理想国 材料 除非哲学家就是王,或者这个世界上的王和君主都具
有哲学的精神和力量,使政治的伟大和智慧合而为一,并把
那些只追求两者之一而不顾另一的平庸的人们驱逐到一旁去;
否则城邦就绝不会免于灾难而得到安宁 ——而且,我相信就
连全人类也不会得到安宁,——唯有到了那时候,我们的这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教育思想的异同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教育思想的异同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家,他们对于教育思想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本文将从教育目的、教育方法以及教育对象等方面探讨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教育思想的异同。
柏拉图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著作《理想国》中。
在柏拉图看来,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不断追求真理,提高灵魂的品质。
他认为理性是人的核心,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理性,使人们能够通过对真理的认识来实现个人的完美和社会的进步。
柏拉图主张通过哲学思考和学术训练来培养人的理性。
在他的教育体系中,他设立了不同的阶段,例如幼童阶段、游戏阶段和青年阶段等。
每个阶段都有专门的教育内容和方法。
在幼童阶段,他主张提供愉快的游戏和音乐活动,以培养孩子的感性和审美能力。
在青年阶段,他注重数学和几何等学科的学习,通过这些学科的训练来培养人的抽象思维和逻辑能力。
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则体现在他的著作《尼各马可伦理学》和《政治学》中。
亚里士多德认为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完善品格的公民,他的教育思想更加注重实践和个体的培养。
他认为只有通过实际行动和实践经验,人才能真正掌握知识和技能,培养品格。
亚里士多德主张教育是一个全面的过程,包括道德教育、智力教育和体育锻炼等。
他认为,学习应该是一个自主的过程,学生应该在实际活动中进行探索和实践。
他还着重强调人的社交能力和组织能力的培养,在教育中注重培养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在目标、方法和对象等方面存在一些异同。
首先,在教育目标上,柏拉图注重培养人的理性和追求真理,强调个人的完美和社会的进步;而亚里士多德则更注重培养具有完善品格的公民,强调实践经验和个体的培养。
其次,在教育方法上,柏拉图主张通过哲学思考和学术训练来培养人的理性,强调抽象思维和逻辑能力的培养;而亚里士多德则更注重实践和个体的培养,认为只有通过实际行动和实践经验,人才能真正掌握知识和技能。
最后,在教育对象上,柏拉图的目标是所有人,不论其阶层和社会地位;而亚里士多德则主要关注有公民资格的男性,他认为只有具备公民身份的人才有参与政治和社会的责任和义务。
论述题: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哲学思想的异同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哲学思想的异同【相同点】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的最高成就。
他们对哲学的共同贡献在于:1、突出了哲学的优越地位,论证了哲学高于其它学科,指导道德和政治生活的作用。
2、区别了经验与超验、感觉和理智、自然与超自然两类领域和能力,坚持超验或超自然的原则的统摄作用,开创了西方哲学的理智主义传统。
【不同点】两者的差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理论背景不同。
柏拉图:承袭苏格拉底反对智者与自然哲学家的立场,思想带有论战的特点,关注一与多、静与动、理性与感性的区别,通常站在极端的立场,强调单一的、不动的、不可感的东西的真实性,贬低或否定其对立面,对自然哲学和其它学科的知识吸收不多。
亚里士多德:生活在各门学科发展、成熟的时期,注意吸收各门学科的成果,思想带有综合性、调和性,在两种极端中取中道。
2、旨趣不同。
柏拉图:热烈地追求至善、尽美和恒真,在超验的理念世界寻找和寄托自己的理想,企图以此匡正现实。
亚里士多德:则是一个现实主义者。
他以常识为准则,虽然承认理想的崇高,但强调理想不等于现实,最好的不等于可行的。
3、基本思路不同。
①两人对世界所作的不同概括可被归结为理念论和实体论。
柏拉图:理念论的对象是绝对的、不变的、无形的型相,“存在”仅是多个通种中的一个。
亚里士多德:1)其提倡的形而上学却专以“存在”为研究对象。
实体论把“存在”归结为实体,导致一种强调个体存在高于和先于普遍型相、型相只是个别存在的一个构成方面的观点。
2)但他又设定了一个纯形式,这是向理念论的妥协。
②他与柏拉图分歧的焦点并不在于是否承认理念或形式的分离,而在于如何解释可感事物与不可感的本质之间的分离和联系。
柏拉图:用“分有”、“摹仿”等来解释亚里士多德:解释原则是潜能和现实的关系,把各类实体按照现实性程度排列成连续的等级关系,克服了两个领域的断裂。
③此外,理念论和实体论设定了不同的最高原则。
柏拉图:最高的理念是善,善的理念是真善美的统一。
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各自美学观念的理解
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是文艺美学史上两位重要的美学家,一位是悲观主义者,一位是乐观主义者,请谈谈你对他们各自美学观念的理解。
柏拉图:在西方哲学史和文化史上树立了一个无法回避的高峰,作为其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美学思想,也是恢宏玄奥、纷繁驳杂,涉及美学的诸多问题,其中对美学本体的探讨影响深远。
他从建设理想的城邦入手,抨击荷马等诗人对"美是理念"的偏离,他们的摹仿是失真的、歪曲的摹仿,这种失败的摹仿之后果是,不成功的作品将激起受众不安的、动荡的总之是没有确定性的情绪,大大有害于城邦的稳定。
在柏拉图的哲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的美学思想,虽然“同我们的观点相距很远,但是,他的美学观点同我们的美学观点毕竟存在着有益的和重要的联系。
柏拉图没有编纂出一个美学问题的系统汇编和基本原理,然而在他的著作中,他涉及了美学的全部问题。
总而言之,柏拉图“美是什么”的严肃提问和“美是难的”的庄严回答,为西方美学规定了一种先在范式的逻辑:美学以回答“美是什么”为宗旨,开启了西方美学史对美的本体的探索和美的本质的追问的艰难历程,可谓执中西美学之牛耳。
如果说两千年来的西方美学就是不断重答柏拉图之问的历史,似乎也不为过。
亚里士多德:关于艺术的理念主要是用创造性的临摹活动,指引人向着至善的目的,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真善美的统一.他把艺术理想分成理想化和典型化的两种临摹方式,他特别重视理想化的摹仿,被视为洪水猛兽的情感在观看悲剧的过程中有了着落,这些因观看悲剧而激起的怜悯和恐惧的情感最终又将得到净化.这既提升了希腊的艺术理想,也体现了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之间的内在深刻的继承关系.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是对灵魂的一种净化作用,不会得到坏的影响.他的艺术目标是把真,善,美这三个因素集中统一起来,而这一切的基础就是善,追求至善至高的道德实践目的.某种意义上说,他们对"美的本质"的追问最终引向了两个不同的向度--柏拉图是艺术的悲观主义者,而亚里士多德因为对悲剧的维护,自然就荣膺艺术的乐观主义者。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政治思想的异同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政治思想的异同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两位重要的哲学家,他们的思想对西方政治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
虽然两位哲学家在政治思想上有许多相似之处,但也存在一些显著的差异。
本文将探讨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政治思想的异同。
一、政治目的与理想国不同柏拉图认为,政治的基本目的是实现公共利益,追求社会的公正和和谐。
他的理想国是一个由智者组成的精英统治体制,通过有教育优势的统治者来管理国家。
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中,他描述了一个由哲人统治的国家,智者将根据真理和道德来统治,从而保证社会的稳定和公正。
而亚里士多德则将政治的目的归结为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幸福。
他认为政治存在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和谐的社会,追求人的完善和幸福。
亚里士多德的政治思想着重于个人的发展和全面的幸福,他强调公民的参与和责任感,支持在良好政府的领导下实现共同利益。
二、对民主的看法不同柏拉图对民主持批评态度,他认为民主政体易导致个人利益和自由主义的滥用。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认为民主容易由于对自由的过度追求而陷入混乱和无序状态。
他认为真正的政治权力应该掌握在智者手中,以实现公正和和谐。
而亚里士多德则对民主持支持态度,他认为民主是最好的政治制度。
亚里士多德将民主视为中等的政治制度,既不偏向上层精英的统治,也不偏向下层劳动阶级的专制。
他认为民主政治能够更好地实现公共利益,并强调公民的参与和平等。
三、对教育和社会等级的看法不同柏拉图在政治治理中非常强调教育的重要性。
他主张通过教育选拔和培养统治者,以确保国家的良好管理。
柏拉图认为教育是塑造公民品质的重要手段,通过对青年进行良好的教育培养,可以使他们成为有责任感和道德品质的统治者。
亚里士多德也认同教育的重要性,但他更加注重个体的发展和完善。
他主张通过教育来培养公民的美德和智慧,使他们成为具备实践能力和判断力的公民。
亚里士多德认为,社会等级的存在是为了实现社会的和谐和完善,每个人都应该在社会中发挥自己的特长和才能。
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在诗学理论方面相同点与不同点
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在诗学理论方面相同点与不同点相同点:二者都认为诗歌是人们在“迷狂”的境界下产生的。
不同点1对诗歌的思想认识不同柏拉图的思想是基于其坚定的神学观念,认为诗歌是神的启示,而不是人主观去创作的。
亚里士多德则以人学角度去分析,认为人们创作诗歌是本能,是自身主观愿意去做,有自己的思想。
2诗歌与现实观念之间的差别柏拉图认为“理念—现实世界—诗歌”这样一个观念,因此从本质上否定诗歌的真实性,即认为诗歌对现实并无意义。
亚里士多德则认为诗歌是反映真实生活的,是从现实中提炼的。
3诗歌对社会功能上区别柏拉图认为诗歌对社会活动毫无意义,贬低其对社会的价值。
亚里士多德则认为诗歌对社会有很大作用,能够满足其对情感,精神的满足。
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之间关键差异首先,在哲学思想观念上柏拉图是西方唯心主义创始人。
而亚里士多德认为世界是由各种本身的形式与质料和谐一致的事物所组成的,其思想有唯物主义的存在。
其次,在政治思想上,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描绘出一幅乌托邦的画面,认为国家应由哲学家进行领导,在今天看来有集权主义色彩存在。
亚里士多德则主张从现实的国家出发,防止国家堕落促进国家发展。
此外,在爱情观念上,柏拉图的爱情观是精神恋爱,坚信真正的“爱情”是持之以恒的。
亚里士多德不这么认为。
最后,在文艺思想上,柏拉图是先验论理论者,认为人的知识是天赋的,人们在学习过程中是在“回忆”,而亚里士多德则认为对事物的学习是逐步的,人们本身是无知的需要不断的学习,才能最终掌握。
而且柏拉图不能说明事物的存在,而亚里士多德则将事物细化,分类。
亚里士多德、柏拉图的政治哲学思想
亚里士多德、柏拉图的政治哲学理论异同:试比较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政治思想的异同提起古希腊文明,人们无疑会想起这两位在诸多领域中取得影响后世的成就的学者: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
柏拉图是苏格拉底的学生,是唯心主义哲学最伟大的代表。
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在哲学、教育学、物理学、天文学、生物学,气象学、政治学、诗学等方面建树颇丰,诗希腊古典文化的集大成者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是师徒,在学术见解上自然会有相通之处,亚里士多德继承和发展了其师的思想,但他同时也说过这样一句名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足见他与柏拉图还是存在许多分歧的。
首先,关于城邦的思想。
无论是柏拉图还是亚里士多德,都对自由城邦的政治研究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在古希腊时代,城邦制度可称是最先进、最理想的政治建构,在希腊文中,城邦一词为polis,不同于今天英文中的city或country,这样一个特殊的政治形态,是柏与亚政治思想的实践对象,而且他们的政治思想也只适用于城邦,随着亚历山大帝国的确立,城邦的衰落也使这一系列政治思想失去了适用价值(当然,从西方近代以来,这种对政治构建的最初观念对今天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柏拉图在《理想国》中阐述了正义城邦的思想,城邦分为统治者、军人和财富生产者三个阶层,正义的城邦是三个城邦发挥各司其职、相互和谐的统一体,前两者是国家的治理者,第三阶层则是财富的创造者,这也引申出专业化的原则,在正义城邦中,人人需各司其职,统治者和军人也需经过严格的专业训练,而且他们适合于他们的这一地位所要求的条件。
正义城邦的统治者,在《理想国》中,便是柏拉图著名的“哲学王”哲学家执政是柏拉图挽救城邦危机的根本措施,是正义国家实现的关键,也是他的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哲学家执政的根据:(1) 人的品德是政治的基础,保持公民完善的品德,矫正人们品德的堕落,有赖于具有完善品德的哲学家。
(2) 知识是美德的基础。
它是对“理念”的认识与回忆,而非源于物质世界。
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社会福利思想的异同
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社会福利思想的异同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是古希腊伟大的思想家,二人所处的地域和文化背景大致相同,而且柏拉图又是亚里士多德的老师。
所以,二人的社会福利思想有很多相似之处。
而亚里士多德在继承柏拉图思想的同时,也提出了很多自己的想法。
(1)城邦起源思想柏拉图认为城邦是人们为了各种需要而建立的聚居区;亚里士多德认为城邦是人类为了共同的利益而组成的。
二者都认为建立城邦的目的是满足人民需要,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促进城邦的和谐。
所以,在城邦起源思想上,二者想法一致。
(2)政体亚里士多德的理想政体有四个原则:第一是照顾公共利益的原则,第二是多数人原则,第三是人人都能幸福生活的原则,第四是轮流执政的原则。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也指出虽然他把城帮成员划分了等级,但是执法时是要顾及所有人的利益。
大体看来,亚里士多德的前三条原则和柏拉图是相同的,唯一的差别是最后一条,柏拉图认为统治阶级是固定的,而亚里士多德认为要想保持社会长期稳定,是要实行轮流执政的原则。
(3)城邦成员等级柏拉图按照人性和分工的原则将城邦的成员划分为三个等级:具有智慧的统治者,十分勇敢的保卫者,节制的劳动者,这三类人分别代表人的三个品质,即理智、意志和情感。
亚里士多德认为要想使社会保持稳定,就要解决社会不平等的问题。
社会应该公平公正,不应该出现社会阶级的划分。
但这种理想的社会并不存在,所以为了社会稳定就要壮大中产阶级,为此亚里士多德还提出了防止社会冲突的十项措施。
(4)实行的制度财产:柏拉图:统治者和保卫者实行财产共有制度,劳动者有一定程度的财产私有。
亚里士多德:财产私有婚姻:柏拉图:共妻制度子女公养制度(提倡优生)亚里士多德:一夫一妻制度(婚姻遵循优生原理,还应注意节育)教育:柏拉图:教育分两个类型,普通教育和高等教育,普通教育的对象是一般公民,高等教育的对象是统治者及保卫者的子女。
亚里士多德: 教育分两个方面,政治教育和职业教育总体看来,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大致是相同的,只有少数不同的地方。
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
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柏拉图柏拉图(公元前427年-347年),古希腊的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年-399年)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年-322年)的老师。
"我反复思之,唯有大声疾呼,推崇真正的哲学,使哲学家获得政权,成为政治家,或者政治家奇迹般地成为哲学家,否则人类灾祸总是无法避免的。
"在任何政府里,一个统治者,当他是统治者的时候,他不能只顾自己的利益而不顾属下老百姓的利益,他的一言一行都为了老百姓的利益。
只要每个人在恰当的时候干适合他性格的工作,放弃其它的事情,专搞一行,这样就会每种东西都生产得又多又好。
在我看来,之所以要建立一个城邦,是因为我们每一个人不能单靠自己达到自足,我们需要许多东西。
因此我们每个人为了各种需要,招来各种各样的人。
由于需要许多东西,我们邀集许多人住在一起,作为伙伴和助手,这个公共住宅区,我们叫它作城邦。
在我们刚才建立起来的这个国家里,是不是有某些公民具有一种知识,这种知识并不是用来考虑国中某个特定方面事情的,而只是用来考虑整个国家大事,改进它的对内对外关系的呢?这种知识是护国者的知识,这种知识是在我们方才称为严格意义下的护国者的那些统治者之中。
柏拉图的理论可分为两个主要部分或两个主要命题:政治应当是一门依靠准确知识的技术;第二,社会是那些有能力彼此补充的人为了满足相互的需要而生的。
"(萨释因《政治学说史》上P68)勇敢和智慧分别处于国家的不同部分中而使国家成为勇敢的和智慧的。
节制不是这样起作用的。
它贯穿全体公民,把最强的、最弱的和中间的(不管是指智慧方面,还是--如果你高兴的话--指力量方面,或者还是指人数方面,财富方面,或其它诸如此类的方面)都结合起来,造成和谐。
节制就是天性优秀和天性低劣的部分在谁应当统治,谁应当被统治--不管是在国家里还是在个人身上--这个问题上所表现出来的这种一致性和协调。
"每个人在国家内做他自己份内的事"这个品质在使国家完善方面与智慧、节制、勇敢较量能力大小。
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
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柏拉图柏拉图(公元前427年-347年),古希腊的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年-399年)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年-322年)的老师。
"我反复思之,唯有大声疾呼,推崇真正的哲学,使哲学家获得政权,成为政治家,或者政治家奇迹般地成为哲学家,否则人类灾祸总是无法避免的。
"在任何政府里,一个统治者,当他是统治者的时候,他不能只顾自己的利益而不顾属下老百姓的利益,他的一言一行都为了老百姓的利益。
只要每个人在恰当的时候干适合他性格的工作,放弃其它的事情,专搞一行,这样就会每种东西都生产得又多又好。
在我看来,之所以要建立一个城邦,是因为我们每一个人不能单靠自己达到自足,我们需要许多东西。
因此我们每个人为了各种需要,招来各种各样的人。
由于需要许多东西,我们邀集许多人住在一起,作为伙伴和助手,这个公共住宅区,我们叫它作城邦。
在我们刚才建立起来的这个国家里,是不是有某些公民具有一种知识,这种知识并不是用来考虑国中某个特定方面事情的,而只是用来考虑整个国家大事,改进它的对内对外关系的呢?这种知识是护国者的知识,这种知识是在我们方才称为严格意义下的护国者的那些统治者之中。
柏拉图的理论可分为两个主要部分或两个主要命题:政治应当是一门依靠准确知识的技术;第二,社会是那些有能力彼此补充的人为了满足相互的需要而生的。
"(萨释因《政治学说史》上P68)勇敢和智慧分别处于国家的不同部分中而使国家成为勇敢的和智慧的。
节制不是这样起作用的。
它贯穿全体公民,把最强的、最弱的和中间的(不管是指智慧方面,还是--如果你高兴的话--指力量方面,或者还是指人数方面,财富方面,或其它诸如此类的方面)都结合起来,造成和谐。
节制就是天性优秀和天性低劣的部分在谁应当统治,谁应当被统治--不管是在国家里还是在个人身上--这个问题上所表现出来的这种一致性和协调。
"每个人在国家内做他自己份内的事"这个品质在使国家完善方面与智慧、节制、勇敢较量能力大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沉思中的 亚里士多 德(图)
(4)王子之师 ) 公元前347年,雅典受到马其顿王国的军事威胁,反马其顿情绪高 涨。由于亚里士多德家族与马其顿王室关系密切,亚里士多德受到 雅典人敌视,于是,他匆匆离开雅典,逃奔小亚细亚。公元前343 年,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邀请亚里士多德做儿子亚历山大的老师, 亚里士多德欣然前往。他教授亚历山大政治学、伦理学、诗歌以及 历史等知识,对亚历山大的成长有较大的影响。 (5)逍遥学派 ) 公元前336年,亚历山大继承王位后,征服了整个希腊。次年,亚 里士多德重返雅典,创立学园,校址设在吕克昂。他的教学方法别 具一格,历史上称他及他的弟子们为“逍遥学派”。 (6)落寂辞世 ) 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大帝在灭掉波斯帝国、 征服印度河流域后病逝,雅典人又掀起反马其顿 统治的热潮。亚里士多德受到法庭指控,再次离 开雅典。公元前322年,他在卡尔基斯逝世。
• • • • • • • • • • • •
1.生平小传 生平小传 (1)御医之子 (2)学园精英 (3)吾爱吾师,但更 爱真理 (4)王子之师 (5)逍遥学派 (6)落寂辞世 2.博学家 (1)科学的研究方法: (2)影响最深远的成就 考题
1.生平小传 (1)御医之子 亚里士多德出生在希腊北部小城斯塔吉 拉。这座城市当时处在北部强国马其顿 王国的统治之下,亚里士多德的父亲是 马其顿王室御医。 (2)学园精英 17岁时,亚里士多德像许多希腊青年一 样,大当时的文化教育中心雅典求学, 师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勤于思考,努 力读书,在学业上显示出惊人的才华, 在当时所指的几乎所有学科内他都有超 人的见识。柏拉图曾说,他的学园有两 部分组成:亚里士多德是学园的灵魂, 其他学生构成学园的身体。
苏格拉底之死
(6)游历生涯 ) 公元前399年,对民主政权感到失望的柏拉图离开雅 典,先后到埃及和意大利等地游历,广泛考察各地政 治、经济、法律、宗教制度,与各地学者商讨学术问 题。这种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阅历,为柏拉图形成 自己的思想体系奠定了知识基础。 (7)理想国的设计和实践失败 ) 柏拉图对各国政体存在的种种缺陷,苦心孤诣地设计 出一种理想的政治体制,试图 付诸实际。他曾三次叙拉古, 企图把那里的统治者培养成哲 学家,建立哲人统治的理想城 邦,但都失败了。
武士
劳动者 被统治 自制 (农夫、阶级 手工业 (用铜 者、商 铁创制) 人)
(3)柏拉图的《法律篇》 《法律篇》是柏拉图晚期的作品,它强调法治, 即法律应该成为所有人的行为准则,包括统治者 在内。柏拉图认为,法律应对公民的义务做出详 细的规定,说服 或强制所有的人 都遵守法律,国 家就会昌盛。但 是柏拉图忽略了 法律的性质,因 为如果法律本身 不好,遵守法律 本身也不会是正 义的。
3.对亚里士多的评价 一生勤奋使亚里士多德成为知识非常渊博的人,在 他死后几百年中,西方没有一个人对各种知识有过 他那样系统的考察和全面的掌握。在他之前,科学 还处于萌芽状态,是他多方面中介了古希腊各科学 术的成果,创立了庞大的科学研究体系。 亚里士多德在古代西方科学史上是一座里程碑。
(2)柏拉图学园的办学特点 ) ①综合性和重视自然学科:柏 拉图学园是欧洲历史上第一所 综合性学校,它集知识传授、 学术研究、政治咨询、、培养 学者和政治人才于一体。学园 的学生不缴纳学费,但须具有 初级的数理知识。学生大多来 自希腊各城邦的上层社会,男 生、女生平等对待。学园开设 的课程有算术、几何、天文学 等。柏拉图强调,进入学园的 人必须学好几何学,否则就难 以进入深奥的哲学殿堂。学园 培养了许多著名学者,大名鼎 鼎的亚里士多德是其中的代表。
2.博学家 博学家 科学的研究方法: (1)科学的研究方法: 亚里士多德首次将科学分为理论的科学、实践的 科学河创造的科学三类。他在逻辑学、政治学、 伦理学、教育学、心理学、生物学、生理学、医 学等众多学科中,写下了许多开创性著作,留下 了丰厚的遗产。 (2)影响最深远的成就 亚里士多德提出的很多观点,特别是有关自然科 学方面的结论,已被时代证明是错误的,但有一 门被称为工具科学的逻辑学,至今仍被学术界尊 为权威。有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三部分构成的 简单演绎逻辑,即三段论,自始至终贯穿于亚里 士多德的研究、统计和思考之中。
(1)古代希腊文化的影响 ) ①古代希腊文化的含义及历史地位 雅典 a.含义:古代希腊文化是希腊人民在 奴隶制的基础上,广泛地吸收古代的 西亚和埃及优秀文化遗产的过程中所 创造出来的具有希腊民族独特风格的 文化。 b.地位:今日所谓的西方文化(欧洲文化)起源于古希腊、罗马文 化。古代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西方人普遍称“希腊是西洋文 化之母”。黑格尔说,古希腊是欧洲人的家园。 ②雅典的黄金时代 a.雅典的兴起:雅典是希腊影响最大、最具典型意义的城邦。希波 战争后,雅典依靠提洛同盟成为希腊各邦的领导者。 b.经济繁荣为雅典的文化发展奠定了 雄厚的物质基础。 c.民主政治的发展。伯利克里的改革使雅典的奴隶主民主制度进一 步完善,即公民大会是最高的权利机关,每个公民都有参政的权利 与机会。这些为雅典文化的繁荣创造了理想的政治环境。
(5)老师的教诲 ) 从20岁起,柏拉图就师从苏格 拉底,学习研究哲学。作为柏 拉图的导师及朋友,苏格拉底 主张,灵魂不死,相信有一种 确定的、普遍有效的只是,人 类如果寻求正确的方法,就能 掌握它。苏格拉底认为,任何 懂得善的人不会选择恶,这些 思想对柏拉图影响深刻。柏拉 图崇拜苏格拉底,认为苏格拉 底是那个时代最正直、最智慧 的人。柏拉图的著述以对话录 为主,其中绝大多数以苏格拉 底为主要对话者。
(3)吾爱吾师,但更爱真理 )吾爱吾师, ①在阿卡德米学园,亚里士多 德博览群书,表现出惊人的求 知欲,在各个学科,都显示出 超凡的才华。柏拉图曾说过, 一般学生构成学园的躯体,而 亚里士多德则代表学园的头脑。 ②亚里士多德对他的老师柏拉 图十分敬重,但并不盲从,师 徒两人常就哲学问题展开辩论。 柏拉图曾暗示亚里士多德,如 果他能修正其“错误”,可以 成为阿卡德米学园的接班人, 但亚里士多德明确表示,不能 为了暂时的利益就背弃自己主 张。
柏拉图学园 旧址(图)
②教学形式:在学园里,采用对话的形式进行 教学,老师可以随心所欲、不拘一格,学生也 不必恭恭敬敬、惟命是从,这种轻松的学术空 气有助于对各种问题的自由讨论。柏拉图时代 的阿卡德米成为当时求学青年向往的地方。
柏拉图 学园的 集会(图)
(3)柏拉图在世界政治和文化 ) 史上的影响 作为苏格拉底的继承人,学园的 创立者,柏拉图受到人们的尊敬。 只要研究思想史、哲学史、政治 学、社会学以及自然科学史,柏 拉图就是无法回避的任务。尽管 人们对他的思想存在争议,但他 在世界政治和文化史上的影响, 则是大家公认的。柏拉图的哲学 著作不仅是西方文化的奠基性文 件,他的学说还对基督教产生了 关键影响。
(1)相同:①时代大体相同,其思想主张均 处于文化源流的地位。②二者的著作都属于对 话集,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属于当时当地公认 的优秀文化成果,大体上都是集哲学、政治、 伦理、道德于一体的著作。③二者都创办学校, 重视教育,是著名的教育家。均主张因材施教, 进行启发式教学。④都影响了东西方文化的走 向,在东西方文化的发生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 的地位。 (2)不同:①柏拉图的研究主要在哲学领域, 侧重于理性,主张建立理想国,追求真:孔子 主要侧重于伦理道德,偏重于感性,追求善。 ②柏拉图相信灵魂不死,孔子对殷周以来的鬼 神观念持怀疑态度。
(3)家庭影响 ) 柏拉图出生于雅典的贵族家庭,他的父辈都在政府中担任要 职,他们为柏拉图提供了理想的教育环境、充裕的财富,闲 暇的时光伴着柏拉图成长。受家庭影响,青年时代的柏拉图 便对政治产生兴趣。 (4)生活时代的影响 ) 雅典民主政治全盛时代(前461-前429年的伯利克里时代) 结束,持续近三十年的伯罗奔尼撒战争最终以雅典同盟的惨 败而告终。这一结局,充分暴露出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也 让柏拉图感到失望。为此,不了了希望雅典实行一种类似斯 巴达那样的政体,让国家大权掌握在少数明智、富有才干、 具有道德的人手中。战后不久,雅典又恢复了民主制。新政 权有一些政治投机家、蛊惑家和牟取私利的人操纵,他们以 荒谬可笑的赌神罪,对苏格拉底处以极刑,这件事更助长了 柏拉图对民主政体的成见。
孔子和柏拉图是两位时代相差不远 的东西方先哲,试对二者作一比较。 柏拉图是古希腊这学思想的第一个集大成者。柏拉 图的著作主要是对话集,以记录他的老师苏格拉底 的言行内容。其中有他老师的思想也有他自己的思 想,据说《理想国》中的思想主要是柏拉图本人的 思想。 东方哲学思想的根源不能说完全来自孔子,但孔子 的仁学思想确实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古代东方人的 思维方式。《论语》不是孔子本人的作品,主要是 他的弟子记录他言行的对话集。其中,有孔子本人 的思想也有他弟子的思想,但主要是他本人的思想。
高二( ) 高二(9)班
薛前强
• 1.影响柏拉图哲学思想 形成的主要因素 • (1)古代希腊文化的 影响 • (2)出生时代背景 • (3)家庭影响 • (4)生活时代的影响 • (5)老师的教诲 • (6)游历生涯 • (7)理想国的设计和 实践失败
2.柏拉图哲学思想的主要 内容 பைடு நூலகம்1)理念论 (2)柏拉图的理想国 (3)柏拉图的《法律篇》 孔子和柏拉图是两位时代 相差不远的东西方先哲, 试对二者作一比较。
2.柏拉图哲学思想的主要内容 柏拉图哲学思想的主要内容 (1)理念论 柏拉图的哲学是建立在实在与现象的区别上 的。柏拉图认为,世界由两部分组成:一个 是由理念构成的理性世界,另一个是由个别 事物构成的感觉世界。前者真实、完美而永 恒,后者虚假、残缺而变幻,柏拉图的理念 论把理性世界和感觉世界对立起来了。在柏 拉图看来,理念先于物质存在, 知识是人先天固有的,人们的学 习过程就是回忆的过程。显然, 这是一种本末倒置的唯心论。
d.雅典文化的繁荣 原因:经济的发展、政治民主,促使人们对自身价值的肯 定和思想观念的解放;伯利克里大力提倡文学艺术创作。 表现:哲学活跃;戏剧发展;造型艺术发展到顶峰;大批 文人学者、艺术大师汇集此地。 ③古希腊城邦制度的衰落 伯罗奔尼撒战争后,斯巴达取代雅典成为霸主,希腊各城 邦都在政治上和经济上迅速衰落,最终为北方的马其顿帝 国所统治。 古代希腊经济、政治和文化高度繁荣的状况,为苏格拉底、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哲学的产生提供了条件。 (2)出生时代背景 ) 柏拉图(前427-345前),出生前古希腊经历了公元前461前429年的伯利克里时代,当时雅典民主政治达到全盛时期, 后爆发伯罗奔尼撒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