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两则公开课教案

合集下载

世说新语两则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小学

世说新语两则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小学

世说新语两则教案(小学)一、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通过教授《世说新语》两则故事,培养小学生们的道德品质、语文能力和思维方式。

通过讨论和分析,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促使他们在逐渐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和人际关系的同时,提升他们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道德目标:a.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尊重他人、分享、诚实、友善等;b.培养学生正确面对困难的态度:勇敢、积极应对、努力克服等。

2.语言目标:a.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b.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c.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方法1.故事介绍a.《世说新语》选取的两则故事:《李德裕放一百箭》和《司马德文巧破谎言》;b.逐步讲解故事背景、人物形象、故事情节。

2.情感体验教学法a.师生讨论故事,引导学生思考其中的道德问题和人物形象;b.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引导他们对故事进行情感体验;c.通过情感体验,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故事中的道德教育和人生智慧。

3.阅读与理解a.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并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和意义;b.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从词语、句子和段落中找寻信息;c.教师指导学生归纳总结故事的主题和教育价值。

4.写作训练a.学生进行个人或小组写作,围绕故事的主题展开;b.教师进行写作指导,帮助学生表达清晰、连贯、生动的文章;c.学生进行互评和修改,提高文章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学过程1.故事背景介绍教师简要介绍《世说新语》和选取的两则故事,《李德裕放一百箭》和《司马德文巧破谎言》的背景和作者,引发学生对这些故事的兴趣。

2.情感体验教师根据第一则故事《李德裕放一百箭》的内容,与学生进行互动讨论,引导他们思考李德裕的勇气和责任感。

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式,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李德裕放箭的紧张与决心。

3.阅读与理解教师指导学生阅读第一则故事,并提出相应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故事的情节和主题。

鼓励学生通过画面描述、情感表达等形式来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人教版《世说新语》两则教案

人教版《世说新语》两则教案

人教版《世说新语》两则教案第一章:导言1.1 课程背景《世说新语》是我国南朝时期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由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而成。

该书内容丰富,语言精炼,记载了东汉后期到晋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故事,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

本节课将带领大家学习《世说新语》两则,感受其独特的魅力。

1.2 教学目标1. 了解《世说新语》的作者、时代背景及文学特点。

2. 掌握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方法。

3. 品味《世说新语》的语言特色,体会名士们的风采。

1.3 教学重点1. 《世说新语》的文学特点。

2. 文言文阅读方法的指导。

1.4 教学难点1. 文言文实词、虚词的理解。

2. 句子结构的分析。

第二章:《世说新语》选篇介绍2.1 篇目一:《言语》篇简介《言语》篇主要记载了名士们的言谈举止,展示了他们独特的个性魅力。

本节课将学习《言语》篇中的两则故事,感受名士们的风采。

2.2 篇目二:《德行》篇简介《德行》篇着重记载了名士们的道德品行,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品德的重视。

本节课将学习《德行》篇中的两则故事,体会名士们的品德之美。

2.3 学习任务1. 了解篇目一、二的故事内容。

2. 分析名士们的言行举止,体会其个性魅力和道德品行。

第三章:文言文阅读方法指导3.1 划分句子节奏文言文句子的节奏划分是阅读的基础。

本节课将学习文言文句子的基本节奏划分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朗读和理解文言文。

3.2 实词、虚词的理解文言文中的实词和虚词对于理解文意至关重要。

本节课将引导学生运用上下文、词义推测等方法,正确理解文言文中的实词和虚词。

3.3 句子结构的分析分析文言文句子结构是理解文意的重要环节。

本节课将引导学生掌握文言文句子的基本结构,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第四章:学习《言语》篇4.1 故事一:《王导劝学》故事讲述了王导劝告子孙勤学的故事,展示了王导的智慧和教诲。

学生将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理解故事内容,体会王导的教诲。

4.2 故事二:《陈元方应变》故事讲述了陈元方在面对家庭变故时的冷静应对,展示了他的智慧和德行。

世说新语两则教案

世说新语两则教案

【精品文档】世说新语两则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了解《世说新语》的背景及文学价值。

激发学生对古代文学的兴趣,培养阅读经典的能力。

1.2 教学内容介绍《世说新语》的作者、成书背景及主要内容。

分析《世说新语》的文学特点及其在古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1.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世说新语》的相关知识。

学生阅读选篇,体会古代文学的魅力。

第二章:《世说新语》选篇一2.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并掌握选篇中的词汇和句式。

引导学生体会选篇中所表现的人物形象和特点。

2.2 教学内容选篇一的内容讲解。

分析选篇中的人物形象、语言特点及寓意。

2.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选篇一,分析人物形象。

学生自主阅读选篇,进行词汇和句式的学习。

第三章:《世说新语》选篇二3.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并掌握选篇中的词汇和句式。

引导学生体会选篇中所表现的人物形象和特点。

3.2 教学内容选篇二的内容讲解。

分析选篇中的人物形象、语言特点及寓意。

3.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选篇二,分析人物形象。

学生自主阅读选篇,进行词汇和句式的学习。

第四章:小组讨论与分享4.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选篇中所反映的社会现象和文化内涵。

4.2 教学内容学生分组讨论选篇中所反映的社会现象和文化内涵。

每组选择一个角度进行分享和展示。

4.3 教学活动学生分组讨论,选取讨论主题。

各组进行分享和展示,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讨论。

5.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课程所学应用到日常生活和学习中。

5.2 教学内容学生分享学习体会和感悟。

5.3 教学活动学生分享学习体会和感悟,进行拓展讨论。

第六章:文学鉴赏与分析6.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学的鉴赏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分析作品,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6.2 教学内容分析《世说新语》中的文学手法和修辞技巧。

引导学生欣赏选篇中的精彩片段,体会作者的写作风格。

6.3 教学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选篇中的文学手法和修辞技巧。

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

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

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七年级(上)《世说新语》二则教案(二课时)1.借助注释疏通文意,培养文言语感,初步感知古今汉语的差别。

2.感受古人的生活情趣和文化修养,欣赏古代少年的聪慧和方。

3.了解“谦辞"和“敬辞”的概念,注重积累与运用,增强文化底蕴。

第一课时《咏雪》一新课导入你知道哪些写雪的诗文名句?(学生思考,鼓励回答)示例: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韩愈《春雪》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高适《别董大二首》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古文:《咏雪》二作品简介(学生自读课下注释①)《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课文所选两则分别出自《言语》篇和《方正》篇,题目是编者加的。

三朗读课文,疏通文意1.读懂课文,理解重点词句。

(1)(学生结合课下注释解释下列词语)〔内集〕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

〔儿女〕子女,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

〔文义〕文章的义理。

〔俄而〕不久,一会儿。

〔骤〕急。

〔何所似〕像什么。

〔差(chā)可拟〕大体可以相比。

差,大体。

拟,相比。

〔未若〕不如,不及。

〔因风〕乘风。

因,趁、乘。

(2)重点句子翻译:①白雪纷纷何所似?翻译: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②撒盐空中差可拟。

翻译:在空中撒盐大体可以相比。

③未若柳絮因风起。

翻译:不如比作柳絮乘风漫天飞舞。

2.自读课文,根据文义读准节奏。

(学生齐读,注意朗读节奏)明确: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学生齐读,注意朗读节奏)3.指名学生用现代汉语复述故事。

《世说新语》两则教案

《世说新语》两则教案

《世说新语》两则教案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了解《世说新语》的基本背景和文学价值。

2. 激发学生对《世说新语》的兴趣,培养阅读古代文学作品的能力。

教学内容:1. 简介《世说新语》的作者、成书背景及其文学地位。

2. 分析《世说新语》的语言特色和艺术风格。

教学步骤:1. 向学生介绍《世说新语》的作者刘义庆,引导学生了解其生平事迹和文学成就。

2. 讲解《世说新语》的成书背景,如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士人文化、笔记小说的兴起等。

3. 分析《世说新语》的语言特色,如简约、明快、幽默、生动等。

4. 探讨《世说新语》的艺术风格,如寓教于乐、微言大义等。

5. 引导学生阅读《世说新语》选段,体会其独特的文学魅力。

第二章:第一则故事解析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第一则故事的主要内容、人物关系和寓意。

2. 培养学生的古文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内容:1. 解析故事情节,梳理人物关系。

2. 分析故事中的幽默、讽刺手法及其作用。

3. 探讨故事所反映的社会现象和人物性格特点。

教学步骤:1. 让学生自读第一则故事,了解故事大意。

2. 讲解故事情节,梳理人物关系,如主人公、配角等。

3. 分析故事中的幽默、讽刺手法,如对比、夸张等。

4. 引导学生探讨故事所反映的社会现象,如士人阶层的矛盾、虚伪等。

5. 讨论人物性格特点,如聪明、机智、狡猾等。

第三章:第二则故事解析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第二则故事的主要内容、人物关系和寓意。

2. 培养学生的古文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内容:1. 解析故事情节,梳理人物关系。

2. 分析故事中的心理描写、细节刻画等手法及其作用。

3. 探讨故事所反映的人生哲理和人物品质。

教学步骤:1. 让学生自读第二则故事,了解故事大意。

2. 讲解故事情节,梳理人物关系,如主人公、配角等。

3. 分析故事中的心理描写、细节刻画等手法,如对比、衬托等。

4. 引导学生探讨故事所反映的人生哲理,如友谊、忠诚、勇敢等。

《世说新语》优秀教案(优秀3篇)

《世说新语》优秀教案(优秀3篇)

《世说新语》优秀教案(优秀3篇)《世说新语两则》教案篇一《期行》《乘船》两则短文都以“诚信”为主旨,告诉人们要重诺守信。

七年级学生初接触文言文,在教学时,指导学生了解学习文言文的一般方法,重点指导学生理解课文的疑难词句,体会短文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学中,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适当点拨为辅,要求学生阅读后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教法学法]运用文言文三步习读法:即认读、品读、创读进行教学。

首先扫除文字的读音障碍,特别要注意多音字、通假字的读音,推敲每一句的朗读停顿;再在指导学生疏通文意的基础上理清故事情节,用自己的语言讲述故事,推究作者的创作意图;第三步是引导学生对作品中的人物进行审美评价,鼓励学生多角度审美,说出自己的独特体验。

第二篇短文《乘船》以学生自学为主,用竞赛方式检测学习效果。

[教学流程]第1课时(一)导人新课1•导语。

\\\'诚信\\\'是做人的准则,我们中华民族历来就是一个崇尚诚信的民族,在我国五干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流淌着许许多多的像\\\'曾子杀猪\\\'这样的诚信故事。

今天,就让我们撷取其中的两朵小浪花,伴随着古人的足迹,去寻访诚信的真谛吧!2•简介作家作品。

(世说新语)作者刘义庆(403一-牡u,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朝宋武帝刘裕的宗亲,袭封临川王,曾主管京城地方事务,任荆州刺史等职,有政绩。

为人简素,爱好文学。

身边聚集了不少文人学士。

《世说新语》是他和手下人杂采众书编纂而成,是我国最早的笔记小说。

全文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36个门类。

记载了从汉末到东晋豪门贵族和官僚士大夫阶层的轶事,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当时社会上层人物的精神状态和生活情况。

(二)指导学生了解学习文言小说的一般方法l•引语:你们觉得文言文要怎样学?2•学生交流,归纳。

3•文言文三步习读法。

(1)认读:辨读字词,朗读课文;(2)品读:理解文意,推究主旨;(3)创读:审美评价,延伸创造。

世说新语两则教案

世说新语两则教案

【精品文档】世说新语两则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世说新语》两则;(2)掌握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方法和技巧;(3)了解《世说新语》的文学特点和历史背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2)学会通过注释、翻译、背诵等方法,深入理解文本内容;(3)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古代文化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2)学会做人的道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3)培养热爱文学、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 《世说新语》两则的内容理解和背诵;2. 文言文阅读方法和技巧的掌握;3. 对《世说新语》文学特点和历史背景的了解。

三、教学难点1. 文言文词汇和句式的理解;2. 对文本深层含义的解读;3. 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四、教学方法1.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文本,通过注释、翻译等方式理解内容;2.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团队协作能力;3. 启发式教学: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4. 案例分析:分析《世说新语》中的典型人物和事件,引导学生从中汲取智慧。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世说新语》的背景和文学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文本,通过注释、翻译等方式理解内容;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团队协作能力;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文本内容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5. 案例分析:分析《世说新语》中的典型人物和事件,引导学生从中汲取智慧;6. 课堂练习: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7. 总结反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鼓励优秀学生,帮助落后学生;8. 课后拓展:推荐相关阅读材料,引导学生深入研究《世说新语》。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3. 课后拓展阅读:了解学生对推荐阅读材料的阅读情况,鼓励学生进行深入研究;4. 小组合作探讨:评估学生在合作探讨中的表现,包括团队协作、问题解决、沟通交流等方面;5. 课堂讲解和案例分析:评价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世说新语》两则教案设计

《世说新语》两则教案设计

《世说新语》两则教案设计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了解《世说新语》的基本情况,激发学生对古代文学的兴趣。

1.2 教学内容介绍《世说新语》的作者、成书背景及特点。

通过示例让学生初步感受《世说新语》的语言风格。

1.3 教学步骤介绍《世说新语》的作者刘义庆及其时代背景。

简要介绍《世说新语》的内容及特点。

通过阅读一则《世说新语》的短文,让学生感受其语言风格。

引导学生思考《世说新语》对后世的影响和价值。

第二章:《世说新语》的语言特色2.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理解《世说新语》的语言特色,提高学生的古文阅读能力。

2.2 教学内容分析《世说新语》的语言风格,如简练、幽默、生动等。

2.3 教学步骤通过之前阅读的短文,分析《世说新语》的语言特色。

引导学生关注《世说新语》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等。

举例说明《世说新语》中的幽默和生动之处。

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话复述《世说新语》中的故事,加深对语言特色的理解。

第三章:《世说新语》的人物描写3.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理解《世说新语》中的人物描写手法,提高学生对古代人物形象的认识。

3.2 教学内容分析《世说新语》中的人物描写手法,如肖像描写、言行描写等。

3.3 教学步骤引导学生关注《世说新语》中的人物描写,如外貌、语言、动作等。

分析人物描写中所表现出的性格特点和情感。

通过举例,让学生了解不同人物描写手法所产生的效果。

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话描绘《世说新语》中的某一人物。

第四章:课堂练习与反馈4.1 教学目标通过练习,巩固学生对《世说新语》语言特色和人物描写的理解。

4.2 教学内容设计相关的练习题目,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4.3 教学步骤布置练习题目,要求学生完成后进行互相交流和讨论。

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指出其中的优点和不足。

根据学生的反馈,进行教学方法的调整和改进。

第五章:总结与拓展5.1 教学目标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对《世说新语》的进一步兴趣。

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提出相关的拓展学习建议。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世说新语》两则 公开课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世说新语》两则 公开课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世说新语》两则公开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世说新语》是我国南朝时期的一部文言文小说集,收录了许多关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名士的言行和趣事。

本节课将选取其中的两则故事进行教学,旨在让学生感受文言文的魅力,提高他们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方法,但对于《世说新语》这部作品,他们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了解作品背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同时,针对学生文言文阅读中的难点,如实词、虚词的理解,句子结构的分析等,需要给予适当的引导和讲解。

三. 教学目标1.了解《世说新语》的背景及文学特点。

2.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文言文,理解文中的实词、虚词和句子结构。

3.体会文中名士的言行举止,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兴趣。

4.通过对文言文的学习,提高学生的文言文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文言文的朗读和理解。

2.难点:实词、虚词的理解,句子结构的分析。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言文。

2.案例分析法:分析文中的名士言行,引导学生体会文言文的魅力。

3.互动式教学法:鼓励学生提问、讨论,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4.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世说新语》文本、教学PPT、相关背景资料。

2.学生准备:预习《世说新语》两则故事,了解基本情节。

七. 教学过程教师简要介绍《世说新语》的背景和文学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出示PPT,展示《世说新语》两则故事的内容。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朗读文本,感受文言文的韵律。

3.操练(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中的实词、虚词和句子结构。

针对学生的疑问,给予讲解和解答。

学生通过翻译、填空等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巩固(10分钟)教师选取文中的名士言行,学生进行案例分析。

学生结合所学,阐述自己的观点。

5.拓展(10分钟)教师出示与《世说新语》相关的其他故事,学生自主阅读,体会文言文的魅力。

《世说新语》两则教案

《世说新语》两则教案

《世说新语》两则教案第一章:导入1.1 课程背景《世说新语》是中国南朝时期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由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

本书收录了自汉末到刘宋时名士贵族的轶闻轶事,主要为有关人物评论、清谈、言志等内容。

本章将通过导入让学生对《世说新语》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1.2 教学目标1. 了解《世说新语》的作者、背景及特点;2. 掌握并运用基本的文言文阅读技巧;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文化素养。

1.3 教学内容1.3.1 《世说新语》的作者、背景及特点1.3.2 文言文阅读技巧的讲解与实践1.3.3 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1.3.4 文化素养的提升第二章:第一则故事解析2.1 故事简介本节课将选取《世说新语》中的第一则故事进行解析,让学生通过学习具体实例,深入了解《世说新语》的内容和风格。

2.2 教学目标2. 分析故事的主题、人物、情节及其相互关系;3. 掌握文言文实词、虚词的用法;4. 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

2.3 教学内容2.3.1 故事内容的讲解与分析2.3.2 文言文实词、虚词的讲解与实践2.3.3 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第三章:第二则故事解析3.1 故事简介本节课将选取《世说新语》中的第二则故事进行解析,让学生通过学习具体实例,深入了解《世说新语》的内容和风格。

3.2 教学目标3. 分析故事的主题、人物、情节及其相互关系;4. 掌握文言文实词、虚词的用法;5. 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

3.3 教学内容3.3.1 故事内容的讲解与分析3.3.2 文言文实词、虚词的讲解与实践3.3.3 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第四章:对比两则故事4.1 教学目标4. 分析两则故事的异同点;5. 引导学生思考古代文人的生活及其价值观;6. 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文化素养。

4.2 教学内容4.2.1 两则故事的对比分析4.2.2 古代文人的生活及其价值观的思考4.2.3 文学鉴赏能力和文化素养的提升第五章:总结与拓展5.1 教学目标5.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6. 激发学生对《世说新语》的兴趣,拓展阅读视野;7. 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文化素养。

《世说新语》两则教案

《世说新语》两则教案

《世说新语》两则教案第一章:导入1.1 课程背景《世说新语》是我国南朝时期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由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而成。

该书收录了自汉末到刘宋时名士贵族的言谈逸事,是研究当时士族阶层生活及当时社会的极重要文献。

1.2 教学目标1. 了解《世说新语》的背景及文学价值。

2. 掌握基本的文言文阅读技巧。

3. 欣赏《世说新语》中的精彩故事和人物形象。

第二章:《世说新语》的文学价值2.1 《世说新语》的编写背景介绍南朝时期的社会环境,以及刘义庆组织编写《世说新语》的初衷。

2.2 《世说新语》的文学特点1. 简洁明了的文风2. 丰富的人物形象3. 深刻的社会洞察2.3 案例分析:《世说新语》中的经典故事分析《世说新语》中的一个经典故事,如“王、陈琳答”,引导学生领略其文学魅力。

第三章:文言文阅读技巧3.1 实词识别介绍文言文中实词的识别方法,如词义引伸、词类活用等。

3.2 虚词理解讲解文言文中虚词的用法和意义,如“之、乎、者、也”等。

3.3 句子结构分析分析文言文句子的基本结构,如主谓宾、定状补等。

第四章:《世说新语》两则4.1 故事一:《王、陈琳答》讲解故事背景、人物关系,分析故事中的对话,引导学生理解故事寓意。

4.2 故事二:《谢安石与王右军》介绍故事背景,分析人物形象,讨论故事反映的社会现象。

第五章:课堂实践5.1 学生自主阅读《世说新语》两则让学生独立阅读本节课所学的两个故事,巩固所学文言文阅读技巧。

5.2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世说新语》两则故事中的精彩片段,分享阅读心得。

第六章:案例分析与讨论6.1 分析《世说新语》中的经典案例深入分析《世说新语》中的经典案例,如“竹林七贤”的故事,探讨其中所体现的魏晋风度及当时社会的文化特点。

6.2 学生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选取《世说新语》中的一个案例,分析其反映的社会现象和人物性格。

6.3 分享与反馈各小组向全班分享讨论成果,其他同学和老师提供反馈,增进对《世说新语》的理解。

世说新语两则教案

世说新语两则教案

世说新语两则教案第一章:导入1.1 课程背景《世说新语》是中国南朝时期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由刘义庆组织编写,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人物形象。

本章将通过两则《世说新语》的故事,让学生了解这部作品及其价值。

1.2 教学目标1.2.1 知识与技能了解《世说新语》的作者、背景及特点;掌握两则故事的主要内容、人物和情节;分析故事中的幽默、讽刺手法及其作用。

1.2.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两则故事;学会欣赏文言文的语言魅力,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和评价文学作品。

1.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古代社会的风俗习惯,了解人物性格特点;培养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增强民族自豪感;学会在现实生活中做一个有道德、有修养的人。

第二章:第一则故事《陈太丘与友期》2.1 故事梗概陈太丘与友期行,友期后至,太丘责之。

友人曰:“吾与家君言,君家食。

”太丘曰:“君家食,则吾之家客也。

”舍友人与其父,令友人与两客就食。

友人愧之,遂为善友。

2.2 教学内容2.2.1 字词解释期:约定舍:放弃愧:惭愧2.2.2 句子翻译吾与家君言,君家食。

君家食,则吾之家客也。

2.2.3 主题分析讲述友谊、诚信的重要性;强调做人要有原则,对待朋友要真诚。

2.3 教学活动2.3.1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故事,理解故事内容;学生查阅工具书,解决字词问题。

2.3.2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故事中的幽默、讽刺手法;学生代表分享讨论成果,进行汇报。

2.3.3 课堂练习学生翻译句子,巩固所学知识;第三章:第二则故事《咏雪》3.1 故事梗概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儿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3.2 教学内容3.2.1 字词解释集:聚会骤:急3.2.2 句子翻译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

未若柳絮因风起。

3.2.3 主题分析描绘雪景之美,感受诗意生活;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提高审美情趣。

世说新语两则教案

世说新语两则教案

【精品文档】世说新语两则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世说新语》的基本背景和特点。

激发学生对《世说新语》的兴趣和阅读欲望。

1.2 教学内容:介绍《世说新语》的作者刘义庆及其时代背景。

简述《世说新语》的内容和艺术特点。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引导学生了解《世说新语》的背景和特点。

采用提问法,激发学生的思考和阅读兴趣。

1.4 教学步骤:1.4.1 介绍作者刘义庆及其时代背景。

1.4.2 简述《世说新语》的内容和艺术特点。

1.4.3 引导学生思考《世说新语》的价值和意义。

第二章:《世说新语》选读一2.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选读《世说新语》中的一则故事,理解故事内容并体会其寓意。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思考能力。

2.2 教学内容:选择一则具有代表性的《世说新语》故事。

分析故事的内容和寓意。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引导学生理解故事内容和寓意。

采用讨论法,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思考。

2.4 教学步骤:2.4.1 介绍所选故事的基本内容。

2.4.2 引导学生仔细阅读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2.4.3 分析故事的寓意和意义。

2.4.4 组织学生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思考。

第三章:《世说新语》选读二3.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选读《世说新语》中的另一则故事,进一步理解《世说新语》的艺术特点。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审美能力。

3.2 教学内容:选择另一则具有代表性的《世说新语》故事。

分析故事的艺术特点和表现手法。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引导学生理解故事的艺术特点。

采用欣赏法,引导学生欣赏故事中的美。

3.4 教学步骤:3.4.1 介绍所选故事的基本内容。

3.4.2 引导学生仔细阅读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3.4.3 分析故事的艺术特点和表现手法。

3.4.4 组织学生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思考。

第四章:拓展与思考4.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拓展阅读,进一步了解《世说新语》的价值和意义。

《世说新语两则》教案(4篇)

《世说新语两则》教案(4篇)

《世说新语两则》教案(4篇)①积存文言字词,把握“俄而、欣然、拟、未若、乃、期、委、去、引、舍、顾”等词在特定语境中的词义。

②背诵两篇短文。

《世说新语两则》教案篇二○教学目标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古代聪颖机灵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才智、诚恳、守信,敬重他人的美德。

②学问与力量:阅读浅易文言文,积存常见的文言词语。

能借助解释和工具书理解根本内容。

③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重点诵读课文,积存文言词语。

○课前预备学生:预备古代聪颖机灵少年的故事,上课沟通。

熟读课文,复述课文。

查阅有关及作品的资料。

教师:查阅有关及作品的资料。

教学方式:诵读、复述、疏通、争论,多媒体帮助教学。

○教学内容这两个故事都是写古代聪颖少年的故事。

《咏雪》讲的是晋朝闻名文学世家谢氏家族里的一个故事。

在一次家庭聚会中,谢道蕴表现出了咏絮之才。

《陈太丘与友期》讲的是汉末名士陈纪七岁时,对父亲的朋友侃侃而谈的故事。

两篇故事虽是文言文,但语言文字比拟浅显,又是围围着家庭生活和亲情,学生学习起来相对简单一些。

○教学设计课前两分钟训练(讲故事)请一名同学叙述“司马光砸缸”或其他故事。

导人同学们,其实像司马光这样聪慧的中国古代少年还有许多,如四岁画画的王冕、七岁做诗的曹植、十二岁做宰相的甘罗等。

今日我再向大家介绍两位这样的古代少年,他们是谁呢?让我们一起来熟悉他们,和他们交个朋友。

学生简介及作品,教师补充。

[参考资料]《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古代小说所记大多是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

《世说新语》全书原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36门,《咏雪》选自“言语”一门,《陈太丘与友期》选自“方正”一门。

诵读课文教师教读(由于学生文言文学问不够,诵读可能有肯定困难,所以,教师要一句一句教读。

教师教读时,要求学生边听边留意正音和句读,把握感情基调,体会语感。

)学生自由练习朗读。

《世说新语》两则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世说新语》两则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世说新语》两则教学设计教学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理解《世说新语》的背景和特点1.2 掌握两则故事的主要内容和人物形象1.3 培养阅读古代文学作品的能力1.4 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和道德观念的理解和认识第二章:教学内容2.1 《世说新语》简介:《世说新语》是南朝宋时期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由刘义庆组织编纂,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人物形象。

2.2 两则故事简介:第一则故事讲述了王导的聪明才智和善于辞令,第二则故事描述了谢安的从容镇定和机智应对。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两则故事的人物形象、情节发展和语言特色。

3.2 教学难点:古代文言文的阅读理解和对传统文化道德观念的把握。

第四章:教学方法与手段4.1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问答法、讨论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思考。

4.2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古文翻译材料等辅助教学。

第五章:教学步骤5.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世说新语》的背景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5.2 阅读理解:让学生自主阅读两则故事,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5.3 讲解分析:对两则故事进行详细讲解,分析人物性格特点和语言表达技巧。

5.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5.5 总结提升: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道德观念和人生哲理,总结学习收获。

第六章:教学评估6.1 课堂参与度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和提问中的积极参与程度,以及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6.2 阅读理解评估:通过课后作业或者小测验,检验学生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掌握情况。

6.3 小组讨论评估: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态度、分享观点和沟通能力。

第七章:教学资源7.1 古文原文:《世说新语》两则故事的原文。

7.2 翻译材料:提供故事的现代汉语翻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言文内容。

7.3 多媒体课件:制作包含故事梗概、人物关系、重要词汇等内容的课件,辅助教学。

7.4 参考文献:提供相关的学术资料或评论文章,供有兴趣深入了解的学生阅读。

《世说新语》两则教案设计

《世说新语》两则教案设计

《世说新语》两则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世说新语》两则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能够把握《世说新语》的语言特点,如简洁、生动、幽默等。

(3)能够分析并评价故事中所体现的古代人物的思想品质和道德观念。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故事内容。

(2)通过分析、比较、归纳等方法,把握《世说新语》的语言特点。

(3)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式,体会故事中人物的情感和思想。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学的兴趣和热爱,提升文化素养。

(2)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树立正直、诚实、勤奋的品质。

(3)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把握。

(2)《世说新语》的语言特点。

(3)故事中所体现的古代人物的思想品质和道德观念。

2. 教学难点:(1)《世说新语》中的古代词汇和句式。

(2)故事中所蕴含的深刻道理。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故事背景、人物关系、故事情节等。

2. 自主学习法:学生自主阅读故事,理解内容。

3. 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4. 分析比较法: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思想品质。

5. 角色扮演法:学生扮演故事中的人物,体会情感。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介绍《世说新语》的背景和特点,激发学生兴趣。

2. 阅读理解:学生自主阅读故事,理解内容。

3. 讲解分析:讲解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和思想品质。

4.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5. 情感体验:角色扮演,体会故事中人物的喜怒哀乐。

6. 总结提升:总结故事的主题思想和教育意义。

五、课后作业1. 请学生复述故事情节,巩固记忆。

2. 请学生总结故事中所体现的古代人物的思想品质和道德观念。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小组合作时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合作精神。

世说新语两则教案(共9篇)

世说新语两则教案(共9篇)

世说新语两则教案(共9篇)世说新语两则教案(一): 世说新语两则教案《世说新语》两则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2.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分析人物形象,获取情感体验教学重点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教学难点重点词句的翻译课前准备学生:准备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上课交流.熟读课文,复述课文.查阅有关作者及作品的资料.教师:查阅有关作者及作品的资料.教学方式:诵读、复述、疏通、讨论,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内容这两个故事都是写古代聪颖少年的故事.《咏雪》讲的是晋朝著名文学世家谢氏家族里的一个故事.在一次家庭聚会中,谢道蕴表现出了咏絮之才.《陈太丘与友期》讲的是汉末名士陈纪七岁时,对父亲的朋友侃侃而谈的故事.两篇故事虽是文言文,但语言文字比较浅显,又是围绕着家庭生活和亲情,学生学习起来相对容易一些.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咏雪》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播放《雪绒花》作为背景音乐.)多媒体展示雪花纷飞的图片,学生赏析.然后过渡到问题设计:你觉得雪花像什么呢用什么比喻好呢进而问他们,既然这样,你们想知道古人用什么来比喻雪花的呢从而导入所学课文.二释题:1先指名让学生介绍2教师再放幻灯片 ,进行补充说明《世说新语》,刘宋临川王刘义庆编著,主要描写从东汉到刘宋时期的一些著名人士的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全书共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夙慧等36门.《咏雪》选自“言语”一门,《陈太丘与友期》选自“方正”一门.这部书不仅保留了许多珍贵的史料,也因为其语言凝炼、人物形象鲜明成为古典小说的源头之一.三、整体感知自主探究1学生自由朗读,教师作点拔.2学生示范朗读并做点评.3学生分角色朗读,教师要加以指导,如句读、语调等.重点突出“读”的环节,力争当堂成诵.4疏通文意教师要求学生对照注释,默读课文,疏通文意,采用圈点勾画的方法把不理解的词句记录下来,如重点词语:“俄而”、“欣然”、“拟”、“未若”、等.把不理解的词句让学生提出来,全班一起讨论解决.必要时;教师精讲点拨.(教师要提示学生运用以前学过的加字法、换字法疏通文意.)四、分组讨论质疑体会教师导学1 以小组的形式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由学生质疑、讨论、解疑,教师巡回指导.2 要求学生写下讨论笔记.把研讨中有代表性的和有难度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推选代表提出.全班讨论,得出结论.必要时,教师加以点拨.(可不必考虑学生提出问题的顺序,教师灵活把握,如重点问题尚未提出,可由教师提出.)《咏雪》问题组:(可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而定)a文章开头一句话,短短十五字,交代了哪些内容b.“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 c.联系上下文,“儿女”的含义与今天有什么不同d.文章结尾交待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多媒体投影下大雪的画面(让学生观察画面,再讨论分析.)e.撒盐空中、柳絮因风起两个比喻,哪一个更好同时说说还可以用哪些事物来比喻雪.积累几句咏雪的名句.学生从不同角度回答,教师给予鼓励.对于咏雪的名句,让学生拓展思维. 五、生生交流拓展延伸让学生再举几例古人吟咏白雪时用的比喻的诗句.把事先找好的诗句和学生做交流.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春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李白《北风行》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高群《对雪》五、运用比喻想像写作古人咏雪的诗句写得如此精妙——(问题设计)怎样的比喻才是好比喻呢归纳:由“形似”到“神似”!让学生尝试比喻句的写作:英语中有26个字母,从这些大写字母中任选几个,发挥想象,仿写句子.例句:A是一座金字塔,是进取.B是两个联结的心,是友谊.C是未满的月牙儿,是缺憾学生展示自己的比喻……同时适时师生共点评!六、教师小结及作业的布置.1教师小结2布置作业(一)在读准节奏,读出韵味的基础上,背诵《咏雪》一文. (二)搜集古人咏雪的诗句(三)预习《陈太丘与友期》板书设计《世说新语》咏雪形似——神似比喻美的意境【世说新语两则教案】世说新语两则教案(二): 《世说新语》两则《世说新语》两则练习题1.为下列句中加点字注音.①撒盐空中差可拟(chā )(nǐ )②太丘舍去(shě )③尊君在不(fǒu)④无奕(yì )⑤友人惭(cán )⑥雪骤(zhòu )⑦非人哉(zāi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1撒盐空中差可拟(大致,差不多)(相比)○2未若柳絮因风起(乘着,趁着)○3过中不至(到)○4相委而去(丢下)○5讲论文义(讲解)(讨论)○6去而乃至(才)(到)○7俄而雪骤(不久,一会儿)(急速,大)○8太丘舍去(放弃,即不再等候)(离开,就走了)○9与友期行(约定)(同行)○10与儿女讲论文义(这儿当“子侄辈”讲)○11下车引之(牵,拉)○12入门不顾(回头看)3.翻译下列句子.○1未若柳絮因风起翻译:不如(比作)柳絮乘着大风飘起.○2待君久不至,已去.翻译:(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都没到,(他)已经走了.○3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翻译:真不叫人哪!和别人约好一起走,却把别人丢下,独自走了.○4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翻译:(父亲的朋友感到惭愧,便从车上下来,想跟元方握手,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己的家门.5 .填空.○1《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是南朝宋(朝代)人刘义庆(姓名)组织编写的.○2“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这一句总述了谢太傅家人咏雪的背景,极精练地交待了时间“ 寒雪日”、地点“ 内集”、人物“ 谢太傅”“与儿女”、事件“ 讲论文义”等要素.6.课外自读理解.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日痴如此,何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世说新语两则教案(三): 七年级上语文《世说新语》两则内容1.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翻译:谢安在一个寒冷的雪天召开家庭聚会,跟侄子讲解诗文.不久,雪下得更大了,谢安高兴地说:“这白雪纷飞的样子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和盐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柳絮凭风满天飞舞.”谢安高兴地大笑起来.谢道韫就是谢安大哥谢奕的女儿,也是后来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2.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翻译: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是正午,过了正午那个朋友却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朋友便走了,(陈太丘)走后,(朋友)才到.元方当时年龄七岁,在门外玩耍.陈太丘的朋友问元方:“你父亲在吗”元方说:“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还没有到,他已经先走了.”友人便发怒骂道:“(你父亲)真不是人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自己先走了.”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头也不回就进了门.世说新语两则教案(四): 初一名校课堂《世说新语》两则太多了,打不下来世说新语两则教案(五): 巜世说新语》二则乘船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 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 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华歆、王朗一起乘船逃难.(途中)有一个人想要搭船.华歆感到很为难.王朗说:“(船里)恰好还很宽松,为什么不同意“后来作乱的人追上来了,王朗想要抛弃所携带的那个人.华歆说”先前之所以犹豫不决,正因为考虑到这种情况了.既然已经接纳他,难道可以因为情况紧急就抛弃他吗”于是还像当初一样携带救助这个人.世人通过这件事来评定华歆、王朗的优劣.华歆和王朗的做法有什么不同,你如何评价他们的“优劣”华歆开始时考虑到两人的安全不愿带上逃难的人,王朗却愿意;等危险来临时,华歆坚持兑现承诺,要带那个逃难的人一块走,可王朗考虑到自身的安全,不愿意带了.可见华歆是个遇事考虑周全而又信守承诺的人,而王朗则是个大难临头只顾自己的人.219【世说新语两则教案】世说新语两则教案(六): 世说新语二则原文原文:《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友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原文:《乘船》: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之,王欲舍所携之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希望对你有用哈~世说新语两则教案(七): 第5课《世说新语》两则《咏雪》中“寒雪” “内集” “欣然” “大笑乐”等词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陈太丘与友期》中“君” “尊君” “家君”的称谓有什么不同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说说你的看法.俄而;欣然;拟;未若;乃;期;委;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白雪纷纷”,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你还能说出一两个形容飞雪的比喻吗古代神话中说月亮上有桂树等,下面这着小故事就是有这个说法引出的.读后评价一下徐孺子的观点.徐孺子年九岁,尝下戏,人语之曰:“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世说新语·言语第二》)尽量写少,因为要写在课本上.(→_→)一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这两篇短文,并回答下列问题.1.《咏雪》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从上下文看,“儿女”的含义与今天有什么不同答案:.第一问是开放性的,说“家庭气氛”也不限于列出的那些词语,能从整体上感知此刻的家庭气氛更好.答案可从“融洽”“欢快”“轻松”中任择一两个.第二问:“儿女”犹言子侄辈,指家中年轻一代人.今之“儿女”则专指子女.按:“儿女”在古诗文中亦有专指子女的用法,如杜甫“遥怜小儿女,不解忆长安”(《月夜》)“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赠卫八处士》)诸句中,“儿女”皆指子女.2.《陈太丘与友期》中“君”“尊君”“家君”的称谓有什么不同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说说你的看法.答案:第一问是常识性的,有这类常识,读文言文才不至于弄错人称.“君”是有礼貌地称呼对方,犹今之“您”.“尊君”“家君”的用法见课文注释.第二问是探究性的,学生可以发表不同见解.二解释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的词.1.俄而雪骤,公欣然曰2.撒盐空中差可拟3.未若柳絮因风起4.太丘舍去,去后乃至5.与人期行,相委而去答案:1.“俄”,又常与“而”“顷”诸字连用,皆片刻义.“欣然”,高兴地.然,语助,无义;或作“……的样子”.2.“拟”,比、比拟.这是古义.唐以后才有准备、打算义,如“比拟好心来送喜”(唐代民歌),“也拟泛轻舟”(宋李清照词《武陵春》).3.“未若”,比不上.4.“乃”,这里是“才”的意思.按:此字用法较多,学生刚接触文言文,切忌多讲,碰上一种说一种最好.5.“期”,约会、约定.“委”,舍弃.三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纷”,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你还能说出一两个形容飞雪的好比喻吗设题目的是诱发学生评价诗句的兴趣,评价质量的好坏是次要的,有争论更好. 最后一问可能有一定的难度,也可以引下面这首诗为例.春雪韩愈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四、古代神话中说月亮上有桂树等,下面这则小故事就是由这个说法引出的.读后评价一下徐孺子的观点.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人语之曰:“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 (《世说新语·言语》)从古至今,月亮都给人以无尽的想象.徐孺子九岁时,天真无邪,冰雪聪明.他不能忍受大人关于砍伐月中桂树的议论,可能认为这样会破坏月亮的自然之美.他从“人眼中有瞳子”的事实中受到启发,认为月中若无桂树,必定也会像“瞎了眼”一般,不再明亮了.他用儿童的思维和眼光看月中桂树的当有当无,机敏有趣.古人讨论月中桂树的诗词很多,如杜甫的《一百五日夜对月》诗:“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白居易的《东城桂》诗:“遥知天上桂花孤,试问嫦娥更要无.月宫幸有闲田地,何不中央种两株.”辛弃疾的《太常引》词:“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世说新语两则教案(八): 世说新语二则原文 ,急《人琴俱亡》王子猷、王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语时了不悲.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东床坦腹》郗太傅在京口,遣门生与王丞相书,求女婿.丞相语郗信:“君往东厢,任意选之.”门生归,白郗曰:“王家诸郎,亦皆可嘉,闻来觅婿,咸自矜持.唯有一郎,在床上坦腹卧,如不闻.”郗公云:“正此好!”访之,乃是逸少,因嫁女与焉.《小时了了》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文举至门,谓吏曰:“我乃李府君亲.”既通,前坐.元礼问曰:“君与仆有何亲”对曰:“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陈韪后至,人以其语语之.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韪大踧踖.《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杨氏之子》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世说新语两则教案(九): 世说新语两则的文学常识《〈世说新语〉两则》:作者:刘义庆,南朝文学家.《世说新语》是由他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世说新语两则教案设计世说新语两则教案ppt第 11 页共 11 页。

《世说新语》两则教案

《世说新语》两则教案

《世说新语》两则教案第一章:导入1.1 课程背景《世说新语》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是南朝宋文学家刘义庆组织编纂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收录了许多关于魏晋时期人物的趣闻轶事。

通过学习《世说新语》,我们可以了解到当时的社会风貌、人文思想以及语言艺术。

1.2 教学目标1. 了解《世说新语》的背景及文学价值。

2. 掌握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方法。

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思辨能力。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问答法、讨论法相结合,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第二章:《世说新语》选文解析(一)2.1 选文简介选取《世说新语》中的一则故事,如《汰侈》篇的“王导使司马道子”,通过阅读解析,让学生领略文言文的魅力。

2.2 教学内容2.2.1 生字词讲解1. “汰侈”:奢侈、豪华。

2. “王导”:东晋时期著名政治家。

3. “司马道子”:东晋时期官员,王导的对手。

2.2.2 句子解析1. “王导使司马道子,道子赴之。

”2. “导曰:‘吾家何如?’道子曰:‘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

’”2.3 教学活动学生自主阅读选文,教师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分析句子结构,品味语言之美。

第三章:《世说新语》选文解析(二)3.1 选文简介选取《世说新语》中的另一则故事,如《言语》篇的“孔融让梨”,通过阅读解析,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文言文的魅力。

3.2 教学内容3.2.1 生字词讲解1. “言语”:言行、言谈。

2. “孔融”:东汉末年文学家。

3. “让梨”:孔融年幼时,家人分配梨子,他主动让给兄弟。

3.2.2 句子解析1. “孔融年四岁,与其兄争梨,融曰:‘兄长先之。

’”2. “家人异之,问融曰:‘你何故让梨?’融曰:‘兄长年长,我年幼,理应让之。

’”3.3 教学活动学生自主阅读选文,教师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分析句子结构,品味语言之美。

第四章:练习与拓展4.1 练习题1. 选出下列句子中成语的正确解释:A. 盲人骑瞎马B. 夜半临深池C. 孔融让梨D. 家人异之2. 根据《世说新语》两则故事,简述孔融和王导的人物形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朗读课文:
1、听录音范读,学生注意生字词读音及朗读节奏。
2、检测并掌握生字新词。
3、把握朗读节奏,教师加以指导,如句读、语调等。
4、学生齐读课文。
(四)整体感知:
1、学生对照注释,默读课文,疏通文意,采用圈点勾画的方法把不理解的词句记录下来,
如重点词语:“俄而”、“欣然”、“拟”、“未若”、“乃至”、“期行”等。把不理解的词句让学生提出来,全班一起讨论解决。必要时;教师精讲点拨。
八、拓展训练:
学生尝试运用比喻,想像练习:
英语中有26个字母,从这些大写字母中任选几个,发挥想象,仿写句子。
例句:A是一座金字塔,是进取。
B是两个联结的心,是友谊。
C是未满的月牙儿,是缺憾
学生展示自己的比喻……同时适时师生共点评!
九、布置作业:背诵课文。翻译《咏雪》
咏雪
(出题—--- 回答) ——-- 评价(侧面)
4.作者用什么方法刻画了陈太丘的友人和其儿子的形象的呢?
运用了对话描写,其中还有神态、动作描写等方法。
(六)作业
背诵并翻译《陈太丘与友期》
板书:
陈太丘与友期(主人公:友、元方)
陈太丘与友期
对话背景 客人:不守信
陈太丘:舍去
客人:怒责太丘
相遇对话
元方:针锋相对(无信、无礼)
客人:认错,引
各自表现
元方:入门不顾
3.去掉标点,让学生朗读,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古文。
4.学生分角色朗读,教师要加以指导,如句读、语调等。重点突出“读”的环节,力争当堂成诵。
(四)整体感知:
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要求复述。并分角色表演,一生叙述性语言,一生扮演友人,一生扮演元方。
(五)研读课文。
读中质疑,在书上将疑难点进行圈点勾画。小组内解答不了的请另推荐一个中心发言人作好记录,提出问题全班讨论。
教后感:
问题:
1.“君”、“尊君”“家君”的称谓有什么不同?
2.元方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他以客“无礼”“无信”为核心进行责备,可见他懂历知义。对粗俗的客人“入门不顾”,又体现他正直不阿的性格。
3.批评他人无礼,而元方自己却对客“入门不顾“?你认为元方是不是也无礼?
元方确实有失礼节;可以觉得对待无礼之人,元方做得很对;可以看在元方还是个孩子的份上,不必说得这么严重……甚至可以认为古时候由于没有准确的计时工具,友人不是故意要迟到的,元方错怪客人了。
2、知识积累:欣赏有关咏雪的名句。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树飞花。” ──韩愈《春雪》
“剩喜满天飞玉蝶,不嫌幽谷阻黄莺。”──华幼武《春雪》
“战退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张元所《雪》
“初疑天女下散花,复恐麻姑行掷米。”──陆游《夜大雪歌》
七、教师小结:
全文以寥寥数笔,就将当时的环境和雪的形态和神韵展现在我们面前。作者能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他使用一些非常形象的比喻,凝炼生动的语言。
咏雪
何所似 撒盐空中
柳絮因风起 (赞赏道韫的才气)
教后感:
第二课时:《陈太丘与友期》
(一)新课导入: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才华横溢的谢道韫,这节课我们来结识另外一位聪明的少年——元方。
(二)分析题目:
陈太丘是元方的父亲,做过太丘县令。“与友期”是与他的朋友相约。
(三)朗读课文。1.教师范读学生跟读。2.学生自由练习朗读。要求把握人物对话的语气、表情,注意节奏。
《世说新语》两则公开课教学设计
开课人:陈惠英
开课时间:2017.9.28周四上午第三节
开课地点:七(1)
开课内容:《世说新语》两则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注意语言品味,语感的形成,情感熏陶的基础上突出文体色彩,引导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
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教师:查阅有关作者及作品的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咏雪》
(一)新课导入:
课前三分钟训练,请一名同学讲述机智少年的故事。
同学们,其实像司马光这样聪明的中国古代少年还有很多,如四岁画画的王冕、七岁做诗的曹植、十二岁做宰相的甘罗等。今天我再向大家介绍两位这样的古代少年。
(二)文学常识:简介作者及作品
《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由南朝宋刘义庆组织门客编纂而成,所记大多是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世说新语》全书原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36门,《咏雪》选自“言语”一门,《陈太丘与友期》选自“方正”一门。
2、学生再次齐读课文。
(五)研读课文
思考讨论下列问题:
1、《咏雪》这篇文章中营造了怎样的一种家庭氛围?从文中哪些词语看得出来?
家庭氛围:融洽、欢乐、轻松、温馨等
2、“公大笑乐”,在笑什么?
一是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二是“笑”前喻“乐”后喻;三是为“柳絮”一喻而“笑乐”。赞赏道韫的才气。
3、课文最后一句话有什么作用?
文章最后介绍了谢道韫的身份,暗示出作者对她的欣赏。
六、深入分析
1、讨论:撒盐空中、柳絮因风起两个比喻,哪一个更好?为什么?说说还可以用哪些事物来比喻雪。
一种认为“撒盐”一喻好,雪的颜色和形态都跟盐比较接近。另一种看法则认为“柳絮”一喻好,不仅因为雪的飘飞和柳絮的飘飞神似,而且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而“撒盐”一喻所缺乏的恰恰是意蕴。好的诗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蕴的统一,“柳絮”一喻就好在有意象。所以“柳絮”一喻更妙。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理解人物形象,组织讨论有争论的问题,鼓励有创见性的意见。
教学评议
教学重点:整体感知课文,理解文章大意,积累文言词语。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品味语言,翻译文言文,积累文言词语,形成语感。
教学方法:诵读、复述、疏通、讨论,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媒体:多媒体、录音机
课时:2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熟读课文,掌握生字词。查阅有关作者及作品的资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