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音乐上册 第六单元《牧羊女》说课稿 苏少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牧羊女》

说教材:

《牧羊女》是第六单元《牧笛声声》中的一首歌曲,它是一首活泼、愉快的捷克民歌,3/4拍。歌曲以舒展的节奏、流畅的旋律描绘大自然的美景和牧羊女的愉快心情。本首乐曲由四个乐句组成是A+A+B+A格式。第一、二、四乐句很相似,第三乐句以欢快跳跃的节奏与其他乐句形成对比,描绘出羊儿叫声、歌声、流水声,使全曲更生动活泼,感人而又简练。说学情:

三年级的学生随着生活范围和知识的进一步扩展,他们体验感受和求知探索的活动能力进一步增强。他们歌唱的能力有了增强。能够视谱简单的旋律,经过练习可以更有表现力。教学思路:

本课我以“听、唱、感”为主,以“律动、欣赏、想象”为辅的手段来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参与各项音乐活动中感受牧歌和草原民歌的基本特点,使学生以音乐的情感为纽带,学会关注大自然、关注身边的美好事物。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热爱劳动的人文情感。在演唱与欣赏中外不同节奏不同情绪的牧歌中,进一步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让学生体验、感悟音乐文化的多样与沟通。

说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

(1)能自主参与到各项音乐活动中,感受牧歌和草原民歌的基本特点,使学生以音乐的情感为纽带,学会关注大自然、关注身边的美好事物。

(2)能用柔美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牧羊女》,初步感受三拍子歌曲的音乐特点,并从中感受生活的美好、劳动的快乐。

(3)欣赏、辨别歌曲的演唱形式:独唱与齐唱。能自主地处理歌曲《牧羊女》,能用舒展的歌声、肢体动作来表达内心的感受。

2、知识与技能:

(1)学习音乐力度记号F与p,了解它们在音乐中所起的作用,在歌曲中加以运用,增强歌曲的感染力。

(2)比较相似乐句的异同,学习分析AABA曲式结构。

教学重点:

1)用连贯的气息、强弱的对比,清晰的吐字,在美好的气氛中感受三拍子的韵律及创编出歌曲意境

2)通过观察与比较,能利用已有的认知,发现歌曲结构的特点

教学难点:

1)能对歌曲进行力度表现的处理

2)能用柔美连贯的声音表达歌曲意境。

说过程与方法:运用视、听、唱、感、赏、演等方法。

教学过程:

活动一导语:今天这节音乐课,我们又要乘着音乐的翅膀去旅行了,歌声会带我们去哪里呢?视频《牧童之歌》

活动二导语:1、看美丽的大草原就在我们的眼前,听草原深处传来了歌声(律动听歌)。2、我们都知道好听的歌儿是有一个个小音乐组成的,我们来认识一下它们吧。3、生唱曲谱拍三拍子节奏。4、看看老师拍的和你有什么不同。5、有变化的三个乐句是一个怎样的关系呢?6、第三乐句(唱、点)节奏紧凑,带给我们一种活泼跳跃的感觉。7、在唱曲谱过程

中难点已经化解,唱歌自然就水到渠成了。8、只是在第三乐句再做一个强弱的对比,增强歌曲的感染力。9、即兴表演唱

活动三导语:草原牛羊多,草原歌儿也多。热情的小主人又唱起来了。听。。。《欣赏《草原赞歌》《牧场上的家》进一步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让学生体验、感悟音乐文化的多样与沟通。《草原赞歌》以歌词的形式呈现给学生,《牧场上的家》先景后词的形式展示给学生,用变化的形式来吸引学生积极聆听、主动感受。

活动四导语:

《找朋友》活动是对本单元教学内容的一次梳理。让学生学会运用音乐要素找到歌曲的共性。草原之旅我们一起唱了《牧童之歌》,又学会《牧羊女》还欣赏了《草原赞歌》《牧场上的家》根据节奏情绪等给它们找到自己的好朋友吧!

结束语:今天我们欣赏了草原美景,唱了听了草原歌曲,我们的草原之旅也要结束,让我们唱着《牧羊女》这首歌和牧羊女和大草原再见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