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心理学论文
艺术与心理学艺术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艺术与心理学艺术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艺术与心理学:艺术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艺术是一种丰富多样的创造活动,涵盖绘画、音乐、舞蹈、戏剧等多个领域。
自古以来,艺术一直被认为对心理健康有着积极影响。
本文将探讨艺术与心理学之间的关系,以及艺术如何对心理健康产生积极影响。
1. 艺术表达情绪艺术作品是艺术家内心情感和思想的表达。
绘画、音乐和舞蹈等艺术形式能够帮助人们通过创作和欣赏来表达情绪。
在创作艺术作品时,艺术家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通过绘画色彩、音调、舞蹈动作等方式来传达情绪,这对于艺术家来说是一种情感的释放和宣泄。
而观赏艺术作品时,人们也可以通过与作品共鸣以及对作品情感的投射来表达和理解自己的情绪。
2. 艺术提供情绪调节的途径研究表明,参与艺术活动可以帮助人们调节情绪。
音乐疗法被广泛应用于心理健康的治疗中,通过音乐的节奏、旋律和和谐来调整人们的情绪状态。
此外,绘画、写作和舞蹈等艺术活动也起到类似的调节作用。
在创作过程中,人们可以将负面情绪转化为艺术作品,减轻情绪压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3. 艺术启发创造力和想象力艺术创作需要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挥。
通过参与艺术活动,人们可以培养和提高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创造力是人类的重要心理资源,它不仅在艺术领域中得到发挥,也广泛应用于生活和工作中。
培养创造力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解决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和创新性。
4. 艺术提供心理康复的手段在心理学中,艺术被广泛应用于心理康复。
通过参与艺术活动,人们可以缓解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
音乐疗法、戏剧疗法和美术疗法等都是常见的心理康复手段。
艺术活动能够帮助人们从问题中解脱出来,重建积极的情感和态度,促进心理康复。
5. 艺术促进个人成长和自我探索艺术活动有助于人们认识自己、发展自己的个性特点。
通过艺术的探索和创造,人们能够了解自己的兴趣、价值观和可能性。
不论是观赏艺术作品还是参与艺术创作,艺术都提供了一个自我表达和自我实现的平台,促进个人成长和成为更好的自己。
心理学与艺术艺术作品对心理的启示
心理学与艺术艺术作品对心理的启示心理学与艺术:艺术作品对心理的启示艺术作品一直以来都是人们探索自身内心世界的重要途径之一,它可以引发和激发人们的情感、思考与创造力。
心理学与艺术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因为艺术作品不仅是艺术家内心世界的体现,更是观众心理的映照。
本文将探讨心理学与艺术相互关联的几个方面,并探讨艺术作品对心理的启示。
一、情感表达与共鸣艺术作品作为一种情感表达的形式,能够引发观众内心的情感共鸣。
比如,一幅画作、一首音乐或一部电影都可以用独特的方式诠释人类的情感体验,让观众在欣赏的过程中与作品产生情感共振。
艺术作品可以激发观众内心深处的情感,使其感受到情感的力量,并在情感的共鸣中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和启示。
二、意象与隐喻的解读艺术作品通过意象和隐喻的运用,能够唤起观众对自身经历和感受的回忆和思考。
比如,一幅描绘大自然的画作,可以唤起观众对大自然的美好回忆和情感体验;一首唯美的诗歌,可以让读者在阅读时产生自己的情感感受和想象力。
艺术作品的意象和隐喻可以引导观众主动去思考和解读,从而获得不同的心理启示。
三、审美与心理偏好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与观众的心理偏好密切相关。
每个人对于艺术作品的欣赏和喜好往往受到自身情感、经历和文化背景的影响。
心理学研究证明,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与观众心理的和谐程度息息相关。
通过欣赏艺术作品,观众可以更加深入了解自己的审美倾向和心理偏好,进而获得对自身内心世界的启示。
四、创造力与心理发展艺术作品不仅能够激发观众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对心理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
心理学研究表明,通过参与艺术创作,个体可以更加主动地表达内心情感、观察和理解外部世界。
艺术作品可以为观众提供一个自由表达和创造的空间,促进个体的心理成长和发展。
五、心理疗愈与情绪调节艺术作品在心理疗愈和情绪调节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
心理学研究证明,欣赏美好的艺术作品可以缓解压力、减轻情绪困扰,并提升幸福感和满足感。
音乐、绘画、舞蹈等形式的艺术作品被广泛应用于心理疗愈和情绪调节的过程中,帮助人们减轻痛苦、恢复内心平衡与健康。
艺术心理学专业
艺术心理学专业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艺术心理学专业是一门结合了艺术和心理学的学科,旨在探讨艺术对人类心理和行为的影响,并通过此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
随着社会对心理健康和情感表达的重视,艺术心理学专业在近年来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艺术心理学专业涵盖了艺术和心理学两大领域的知识,旨在探讨艺术对心理和行为的影响。
艺术是人类情感和想象的载体,而心理学则研究人类心理和行为的各种规律。
通过学习艺术心理学,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艺术作品背后的心理层面,探讨艺术如何触动我们的情感、思想和行为,以及艺术在心理健康领域的应用。
艺术心理学专业涉及了多个领域,包括艺术史、美学、心理学理论和实践等。
艺术史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发展历程,美学则探讨艺术的审美标准和原则,而心理学理论和实践则为我们提供了分析和理解艺术作品的工具和方法。
通过综合学习这些领域的知识,我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艺术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和意义。
艺术心理学专业还涉及到心理辅导、艺术治疗等实践领域。
心理辅导是指通过艺术形式帮助个体解决心理问题和困扰,促进个体的心理健康和成长。
而艺术治疗则是通过绘画、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进行心理疗法,帮助患者缓解压力、焦虑和抑郁等问题。
艺术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可以通过实践课程和实习机会,学习和掌握这些心理辅导和治疗的技能,为未来从事相关工作做好准备。
第二篇示例:艺术心理学是艺术和心理学相结合的一门学科,它研究了艺术与心理之间的关系,探讨了艺术对个体心理状态的影响以及艺术创作中所体现的心理活动。
艺术心理学专业旨在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艺术素养、丰富的心理知识和扎实的研究能力,使他们能够从事与艺术和心理学相关的教育、研究和咨询工作。
艺术心理学专业的学习内容主要包括艺术史、心理学基础、艺术心理学理论、艺术疗法、艺术心理咨询等方面的知识。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来提高自己对艺术心理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艺术设计心理学论文
艺术设计心理学论文《浅析艺术心理学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摘要:本文采用文献法和实地调查法分析了设计心理学在景观设计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主要从情感设计的角度分析了现在的景观设计的主流趋势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即人与环境之间的精神认知和交互影响。
环境设计的最终目的,就是让人们居住得更加舒适,所以在设计的过程中,就需要考虑人与环境之间的交流,了解目标人群的需求和期望,了解在运用过程中彼此的行为特点,了解人们的心理需要。
关键词:设计心理学;环艺设计;校园景观设计;情感设计1 情感在设计中的应用在景观艺术设计中,“情感化”设计是将情感的因素融入到环境中,使来到这个环境的人们产生某种情感的共鸣。
它通过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等元素的设计,加入了人的情感体验和心理感受,尤其是现代设计中。
由于人们对于环境的要求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提高,科技的发展也让人们可以拥有更多的选择。
例如,家居环境能够体现主人的自身价值和品位素养,公共环境设计可以丰富人们的生活,提供更多的公共活动场所。
以著名的巴洛克风格建筑为例,巴洛克风格教堂的建造方针,意在匹敌甚至超越中世纪以前的文物古迹的建筑结构,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它是教会权力的象征,其始终具有一个明确的目的,即吸纳所有的天主教徒,坚定他们的信仰,重新团结异教徒和他们的教会,将真正信仰之光照耀在非教徒的身上,让人们感受到宗教的神秘感、威严感、神圣感等。
2 通过艺术心理学对景观设计的分析从人与环境的艺术设计角度来说,人们心目中的理想的居住环境应该是一个人与大自然和谐发展的空间。
人们在其中学习和居住都有一种舒适感、安全感和归属感,所以,校园中的轴线设计首先应确定的目标是,设计出一个以人为本,宁静自然而优雅清新的自然生态空间。
根据我校实地调查分析,从学校校门到观书塘的区域,主要有喷泉、石碑、广场和升旗台,学生经常在这片区域进行娱乐活动。
而现在的状况是,水池不太整洁、池底覆盖满了青苔显得不太雅观,与观书塘后广场没有呼应。
艺术心理学论文六篇
艺术心理学论文六篇艺术心理学论文范文1环境设计中生态心理的基本概念和立论基础、生态心理的形成与进展、生态心理的文化内涵及表现形态、生态心理在室内外环境艺术中的表达与运用等,较系统地把人类进展历史中生态心理的存在形式、表现形态与审美伦理结合起来,对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具有开拓性的设计思索与借鉴意义。
生态心理学是讨论环境与人的心理和行为之间关系的一个应用社会心理学领域,又称人类生态学或环境心理学。
这里所说的环境虽然也包括社会环境,但主要是指物理环境,包括噪音、拥挤、空气质量、温度、建筑设计、个人空间等。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生态心理学作为讨论人与环境之间的学科,它之所以成为社会心理学的一个应用讨论领域,是由于社会心理学是讨论社会环境中的人的行为,自然和社会环境都对行为发生重要影响。
满意生态心理学要求的环境艺术设计应考虑到四周的自然环境,既要顺应环境,又要有节制地利用和改造环境,达到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和谐统一。
例如,我国的一些公共设施,就奇妙地利用自然环境进行了人性化设计。
那里处处都是开放式的城市公园;道路、建筑几乎保留了历史的原貌;公共座椅、电话亭、书报亭等公共设施的构筑风格古色古香,体现着我国深厚悠久的历史文脉;道路标志设置醒口;景观雕塑宏伟壮丽;各种形态、颜色与环境既协调又富有共性。
这些设计不但奇妙地利用了自然环境,而且也便利了人们使用。
满意生态心理学要求的环境艺术设计还要考虑到气候、地域的影响。
不同的气候条件,不同的地域,城市的公共设施应当不同。
如我国北方气候干燥寒冷,因而北方的公共设施材料多采纳具有暖和质感的木材,颜色艳丽醒目,以调剂漫长冬季中单调的灰、蓝色,这些元素能使人们在漫漫寒冬感受到心理上的暖和和视觉上的春天,使人们简单抑郁的心情变得轻松开心。
我国有些地方潮湿多雨,因此在公共设施的选材上便非常留意防潮防锈,多为塑料制品或不锈钢材料,颜色上也尽量使用一些光明色调。
二、从上面的观念可以看出一个符合生态心理学的环境艺术作品的完成,并不是设计师个人制造活动的完结,而是另外一个制造性的、可持续进展过程的开头。
选修心理学论文(艺术生)
xxx学院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心理学》课程期末论文第1 页共1 页上课时间周日第1,2节次班级艺术设计xxx 学号xxxxxxxxx 姓名xxx 序号199说说我这个人很久很久以前,皇帝给一名史官赐姓为史。
几百年后的一个大雪纷飞的中午有个小女孩来到了这个世界,父母取名亚楠,顾名思义亚洲的楠木。
他们说楠木是木材里最好的,也希望自己的孩子在人群中脱颖而出。
但目前为止我还没完成他们的心愿。
从上小学起我就学习不好,总是在班里后面几名。
父母为这事不少发愁,但我一点都不在乎,天天就知道玩。
喜欢画画,音乐,手工,捏泥巴,总之不喜欢学习。
不是学不会,只是觉得老师讲的自己都知道,所以就不想上课。
父母不能理解我这些喜好,他们认为那些都是没用的东西。
我给他们时候我想去学美术,舞蹈,乐器,我是发自内心的想学,只是因为喜欢,但是都以失败告终。
不过我从来都没有放弃过。
我相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高中学习不好,母亲怕我考不上大学就让我去学美术,只能学美术,没有商量的余地,还好是我喜欢的。
在画画的时候我会感觉很放松,好像所有的压力都释放了,一切都那么如鱼得水,在画室也常常得到老师的表扬,信心瞬间爆棚,感觉做什么都能成功。
后来考到了琴岛学院,虽然不是很理想,但对父母来说孩子上了本科也是了了一大心愿了。
我知道自己喜欢什么,自己要什么。
为着我的梦想前进。
上了大学离开了父母,感觉自己瞬间长大了,学会了与人相处,学会了独立,学会了想念。
在学校很多不顺心的时候,我总会想让自己变得更强大。
没事的时候也总会写点东西来激励一下自己。
进学生会的那一天指导老师给我说过这样一句话,今天做别人不想做的事,明天做别人做不了的事。
当时觉得只是句口号罢了,现在想想,好像真的是这样的。
那我就先做好我应该做的吧。
很多人都在强调一味的抱怨是没用的,但又有很多人在不停的抱怨,比如学费太贵,不给暖气,住宿不好,检查宿舍卫生。
既然改变不了那就试着去适应,这是我的理念。
基于心理学角度分析钢琴演奏艺术
基于心理学角度分析钢琴演奏艺术【摘要】本文基于心理学角度分析钢琴演奏艺术,探讨了感知与认知、情绪与表达、技巧与记忆、动机与目标以及心理状态与演奏质量之间的关系。
心理学在艺术领域的应用使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了钢琴演奏的重要性,演奏者的情绪和动机对演奏的影响不可忽视。
心理状态在演奏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影响着演奏质量。
通过心理学的解析,我们能够更加全面地理解钢琴演奏艺术,发现了心理因素对演奏者和观众的重要影响。
这一研究不仅拓展了我们对艺术表现的认知,也为钢琴演奏者提供了更深刻的思考和启示。
【关键词】钢琴演奏艺术, 心理学, 感知, 认知, 情绪, 表达, 技巧, 记忆, 动机, 目标, 心理状态, 质量, 观众, 启示。
1. 引言1.1 介绍心理学在艺术领域的应用心理学在艺术领域的应用是一门相对较新但备受关注的领域,它探索了人类心理活动在艺术创作、表演和欣赏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
通过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理论,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艺术家的创作心理、演员的表演技巧和观众的审美体验。
在音乐领域,心理学在调查音乐的感知、认知、情感表达、技巧训练和演出动机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心理学帮助我们解释音乐如何触发人们的情感反应,如何影响人们的思维与行为,以及人们对不同音乐风格和演奏方式所产生的好恶和偏好。
通过心理学的视角分析钢琴演奏艺术,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理解演奏者的技巧与表现,还能够为演奏者提供更有效的训练方法和策略,从而提升演奏的质量和效果。
心理学在艺术领域的应用正在为我们揭示艺术创作和表现背后隐藏的心理机制,促进我们更深入地探索和理解艺术的奥秘。
1.2 钢琴演奏艺术的重要性钢琴演奏艺术在文化传承和人类精神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钢琴演奏,演奏者能够传递情感、表达思想、传承传统文化,同时也能够激发观众的情感共鸣,带给人们心灵上的愉悦和满足。
钢琴演奏艺术是一种独特的审美体验,能够启发人们对音乐、艺术和生命的思考,让人们更加深入地感知和理解世界。
艺术史论中的艺术治疗与心理学探讨艺术作品对人类心理健康的影响
艺术史论中的艺术治疗与心理学探讨艺术作品对人类心理健康的影响引言:艺术作品在人类历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仅是为了娱乐和审美,还具有艺术治疗的潜力。
本文将探讨艺术治疗在艺术史中的发展,并研究艺术作品对人类心理健康的影响,进一步了解艺术如何与心理学产生互动。
第一部分:艺术治疗的历史发展艺术治疗作为一种疗法,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时期。
希腊的古老医学家们就已经认识到音乐和舞蹈对人的心理健康有积极影响。
在中世纪,基督教修道院的壁画和唱诗班的演唱被广泛应用于精神疗法。
然而,直到20世纪初,艺术治疗才作为一种学科正式建立。
第二部分:艺术治疗与心理学的关联艺术治疗与心理学密切相关,旨在通过艺术作品的创作、欣赏和交流来促进心理健康。
心理学研究了艺术在认知、情绪和行为方面对个体的影响。
艺术治疗则利用这些研究成果,将艺术作品运用到心理治疗中,达到改善患者心理健康的目的。
第三部分:艺术作品对人类心理健康的影响1. 艺术的美学感受:观赏或参与艺术作品可以引起人们的美学感受,使心情愉悦,减轻焦虑和压力,促进身心放松。
2. 艺术作品的表达和沟通:通过创作和欣赏艺术作品,人们可以更好地表达情感,加强社交互动,促进情绪的调节和情感的宣泄。
3. 艺术的自我发现和自我认识:通过艺术作品的创作和欣赏,人们可以深入探索自己内心的感受、欲望和抱负,增强自我意识和自尊心。
4. 艺术作品的启发和激励:艺术作品具有启发人们思考和激励人们积极行动的作用,可以帮助人们面对生活中的困境和挑战,提升心理韧性和适应能力。
结论:艺术治疗在艺术史中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程,与心理学的研究相互渗透。
艺术作品对人类心理健康具有重要影响,通过美学感受、表达和沟通、自我发现和认识以及启发和激励等方式起到治疗的作用。
未来,我们应进一步深化对艺术治疗和心理学之间互动关系的研究,以推动艺术治疗在心理健康领域的应用与发展。
艺术与心理学的关联艺术对人类情感与心理的影响
艺术与心理学的关联艺术对人类情感与心理的影响艺术与心理学的关联——艺术对人类情感与心理的影响艺术对人类情感与心理的影响一直是心理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
艺术作品能够深刻地触动人的内心,引发情感共鸣,对人们的情感状态和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艺术与心理学的关联,并分析艺术对人类情感与心理的具体影响。
一、艺术作为情感的表达途径艺术作品是人类情感的表达途径之一。
通过画笔、音乐、舞蹈、戏剧等形式,艺术家能够将自己内心的情感转化为作品,与观众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艺术作品所蕴含的情感和意义可以直接影响人们的情绪和心理状态。
例如,在观看一部优秀的电影时,观众可能会因为剧情的波折、角色的遭遇而产生共鸣,进而引发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
二、艺术作为心理疗愈的手段艺术在心理疗愈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艺术治疗是由心理学家和艺术家合作开发的一种治疗手段,通过绘画、音乐、舞蹈等形式,帮助个体表达情感、处理心理问题,达到心理健康的目标。
艺术治疗不仅提供了一个非常安全的环境,让患者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情感,而且通过艺术创作的过程,能够激发个体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增加自尊和自信心,促进心理康复。
三、艺术对情感管理的作用情感管理是指人们主动获得、评估和控制自己情感的能力。
艺术的审美特征和情感表达能力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管理情感。
通过欣赏艺术作品,人们可以借鉴艺术家的情感表达方式,学习调整自己的情感状态。
同时,艺术作品中丰富的情感元素也能够激发人们的情感共鸣和情绪反应,促进情绪的宣泄与释放,提升情感的稳定度和积极性。
四、艺术对创造力的激发创造力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也是人类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
艺术作品能够激发人们的创造力。
通过艺术创作的过程,人们可以在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激发下,进行自由表现和自由创作,开阔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因此,艺术作品对创造力的激发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五、艺术对自我认同和自我理解的促进艺术作品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自己。
艺术与心理学的交叉研究探讨艺术对人类情绪和心理健康的影响
艺术与心理学的交叉研究探讨艺术对人类情绪和心理健康的影响艺术与心理学的交互作用一直是研究者们关注的焦点。
艺术表达形式如绘画、音乐、舞蹈等,可以深刻地影响人类的情绪和心理健康。
本文将探讨艺术对人类情绪和心理健康的影响,并分析这种交叉研究所取得的进展。
1. 艺术作品对情绪的影响艺术作品通过视觉、听觉和触觉等感官通道,直接触发人们的情绪反应。
不同类型的艺术作品可以引发不同的情绪体验。
例如,一幅充满明亮色彩的画作可能会让人感到愉悦和希望,而一首悲伤的音乐可能引起悲伤和思考。
研究表明,欣赏美丽的艺术作品可以提高人们的积极情绪,减轻负面情绪。
2. 艺术创作对情绪的疏导作用除了欣赏艺术作品外,艺术创作本身也具有疏导情绪的作用。
许多人通过写作、绘画或音乐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从而缓解情绪困扰和压力。
研究发现,艺术创作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情感,减轻焦虑和抑郁。
3. 艺术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艺术的参与和欣赏对人类心理健康有积极的影响。
首先,欣赏艺术作品可以提高个人的情绪调节能力,增强心理韧性。
其次,艺术创作可以提供创造力的发泄途径,帮助人们更好地处理情绪和压力。
此外,参与艺术活动还可以促进社交互动和情感交流,增强人际关系,提升生活满意度。
4. 艺术与心理治疗的结合应用艺术已经被广泛用于心理治疗领域。
艺术治疗通过绘画、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帮助个体在非语言的环境中表达和处理情绪问题,促进心理康复。
例如,艺术治疗在创伤后应激障碍、自闭症和抑郁症等心理问题的治疗中显示出显著的效果。
此外,艺术创作也被用于解决工作压力、学业压力和生活压力等方面的心理健康问题。
5. 艺术对社会心理的影响艺术对社会心理有深远的影响。
例如,艺术展览和音乐会等文化活动可以营造积极的社会氛围,促进社区凝聚力和身份认同感。
此外,艺术作品也可以勾起人们共鸣,反映社会问题,引导公众关注和思考。
总结:艺术与心理学的交叉研究已经证明了艺术对人类情绪和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艺术心理学论文
艺术心理学论文艺术心理学是一门探讨艺术创作规律、揭示艺术欣赏中心理现象的边缘学科,在艺术活动及艺术教育中占有特殊的位置。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艺术心理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艺术心理学论文范文一:对艺术实践过程中通感现象的心理分析关键词:主体(人);客体(艺术作品);艺术实践;通感现象;心理分析摘要:艺术实践活动中经常出现感官移借、感官互通的心理现象,这种移借和互通在艺术心理学上统称为通感现象。
人们在创作和欣赏艺术作品时,不可能就事论事,而是通过艺术作品唤起更多的体验,这种体验是主体先期获得的与其相似的经验并被客体所唤起,使主体感悟到艺术家在作品中想要达而没表达的东西,这就是艺术作品的意境(也叫二独创作)。
本文对通感现象的形成从艺术心理学上作了一番分析,目的是使更多的人了解通感现象在艺术实践活动所起的作用,这有利于主体艺术修养的提高。
在艺术实践活动中我们经常遇到一种现象,如在我们欣赏美术作品时出现的对画面色彩的温度感;在欣赏音乐和文学作品是大脑意象中出现的视觉画面感;又如我们在称赞歌手时常说的“这个人歌唱的真甜美”等等,这些感官转换的现象在艺术心理学上称为通感现象,也就是人的各感官在艺术实践活动中出现的互通现象。
艺术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通感现象早已有之,如在罗马统治时期,希腊作家普鲁塔克和我国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苏轼都有过关于这方面的论述,如他们提出的“诗是有声的画,画是无声的诗”的论点。
在本文中,不打算从历史发生学的角度来加以考证,只对这种通感现象在艺术实践活动中产生的心理过程,以及在艺术欣赏中的运用做一番心理分析,以便在艺术课教学上能更好地帮助学生了解和感悟艺术作品。
通感一词的涵义在艺术心理学上指主体(人),在情感观照的媒介(艺术产品)过程中出现的感官移借、感官互通现象,是一种各感官联觉感受和创造性认识艺术作品的过程。
提出者是我国当代著名的学者、作家钱钟书先生在20世纪60年代初针对艺术实践活动中经常出现的感官移借现象加以概括总结后提出的,并从艺术心理学的角度规范了这一现象的内涵,以便人们在这个问题上的理解和认识。
关于音乐心理学论文
关于音乐心理学论文音乐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和分析音乐教育过程中教和学的心理活动的学科。
它是一门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研究人类对教音乐与学音乐的心理和大脑反应的学科。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关于音乐心理学论文,希望大家喜欢!关于音乐心理学论文篇一《音乐心理学视野下的声乐教育》摘要:音乐能通过音符描绘大海、天空和存在于我们世界中的各种事物、景象,音乐通过音程、和弦、配器就能够更广泛地反映人的思想、追求,表现、反映人与世界的一切。
音乐不是静止的,时时都体现着美,人们在乐音中欣赏着美,审视着美。
关键词:声乐教育声乐演唱音乐心理学声乐教育是一门具有规律性的应用性学科,它将人体的各个发声器官训练成为一组优美的乐器。
学生各自的心理状态和思维方式的不同使整个声乐教学过程更需要艺术创造的新思维。
如何把握学生学习声乐的心理特点,并把音乐心理学运用到声乐教学过程当中,使之获得更高的声乐技能,就极具教学实践意义和理论研究意义。
一、音乐心理学的内涵及意义音乐心理学在声乐教学中的作用不容小觑。
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将音乐心理学引入到当前的声乐教学领域,会为声乐教学提供新的视角,理论研究以及教学实践的多重意义。
(一)音乐心理学的内涵音乐心理学是及心理学与音乐学于一体,研究与音乐相关的心理现象与问题的一门新兴的边缘性学科。
它运用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及理论深度探究了音乐与人的多种心理状态,通过审美价值判断人在活动中的心理状态及与音乐教育相关的心理问题,研究对音乐美学领域的应用价值。
音乐心理学实质上是从心理学层面对音乐活动行为进行解析,它是心理学与音乐学的深入与拓展,它研究并分析音乐活动中的自然规律与个性特点,了解人们在音乐活动中的行为特征,并对其予以解读和调控,它既可以丰富并加深对人的本质属性的理性理解,又可以为音乐艺术实践服务。
(二)音乐心理学的意义音乐心理学主要是对音乐活动中的心理活动、心理特征、心理状态等多个层面进行理性探索。
音乐心理学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对声乐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有着促进作用,有音乐心理学作为依托,更能促进声乐理论研究及声乐实践训练。
艺术概论对心理学的认识论文
艺术概论对心理学的认识论文一、心理学促进人的自我认识学习心理学加深了人们对自身的了解。
通过学习心理学,我们可以更好地解释自己的行为,并研究这些行为背后隐藏着的心理活动。
通过心理学的测验我们可以明确知道自己属于哪种气质类型的人,是胆汁质、粘液质、多血质还是抑郁症。
再根据自己的气质类型进行自我完善,同时也可以指导我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气质优势,丰富生活。
心理学中的自我认识中包括两个重要概念,自我概念和自我评价。
自我概念就是个体关于自己的总体认识,即一个人对自身存在的体验。
它包括一个人通过经验、反省和他人的反馈,逐步加深对自身的了解。
自我概念是由反映评价、社会比较和自我感觉三部分构成。
反映评价一直伴随着我们,例如,幼儿园的小朋友在活动中积极配合老师,并因此得到一朵小红花,那么小朋友的到老师的肯定后自信就会增加,在以后的活动中自然而然表现良好。
反之,如果小朋友在活动中因表现不好而受到老师的批评,那么孩子心中就会有挫败感,在此活动中必然无法充分发挥,以后的活动也许还会受到影响。
社会比较,在生活和工作中,人们往往与他人比较来确定衡量自己的标准,这就是在作社会比较。
小时候我们会比较哪个小朋友吃饭速度比较快,哪个小朋友比较乖,大一点,同学之间会比较谁的成绩高,成年后又会比较谁的收入高、谁的孩子好等等。
这些比较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当前的状况,并及时弥补不足。
自我感觉则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出现的。
做作业时自己通过努力思考解决了一道难题,自己动手缝好了掉落的扣子,第一次独立做好一顿晚餐,这些都可以是我们获得较好的自我感觉,并因此而更加自信,同时,自我概念也改进了。
自我评价是对自我所做的某种判断。
事实上,自我评价与自我概念始终是联系在一起的。
自我概念的形成过程中就有自我评价成分的融入,而自我感念形成后又为自我评价提供了框架。
心理学有效地促进了个体对自我的认识。
二、心理学有利于教学心理学研究证明,参与教学活动的心理分为认知因素和情感心理因素两大类,正确处理这两大类心理有利于教学活动的进行。
浅谈艺术心理学的论文
浅谈艺术心理学的论文艺术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艺术创作中的审美感知、审美情感、审美想像和审美思维,艺术欣赏中的理解、判断和鉴赏以及艺术家的个性心理结构等。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浅谈艺术心理学的论文,希望大家喜欢!浅谈艺术心理学的论文篇一《界面装饰的艺术心理学》摘要:本论文将从空间维护体中基础的要素墙体界面入手,探究了对人们生活中造成的影响的一些界面设计的基本原则,与强调必须和界面设计协调的室内空间构成要素和空间功能性。
不同的色调可以使人对房间产生心理温差,不同的材质通过不同的质感和构造细部,可以渲染和强化室内的环境气氛以及影响人的心理。
探究对社会个体产生的心理反应的这些不同的方面,反作用于设计,使设计能阐述和充分符合人的心理需求。
关键词:界面设计设计心理学色彩材质室内设计是根据使用的建筑,环境的相应标准,使用适当材料和技术手段以及建筑设计的原则,以创建一个功能合理,舒适和美丽的室内环境需要,以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空间环境既应该拥有相应的使用价值,满足功能上的需要,同时也应该具备能说明历史文化背景,建筑设计风格,人文环境等心理因素。
创造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室内环境。
然而设计心理学则相反发展较为缓慢,在学科建设,基础理论等方面较为滞后,当今设计心理学范畴的问题在室内设计中有所显露,这些设计心理学范畴的问题又对室内设计有了更高的要求。
一、室内建筑界面设计种类以及应用(一)界面装饰的作用及分类界面装饰的主要居室空间作为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之一,尤其是在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显著提高的当今时代,改善和美化居室环境空间已逐渐作为人们的迫切需求之一出现在室内设计行业。
作为空间维护体中最基本的要素之一的墙面,从过去仅仅只是简单粉刷墙面漆逐渐演变成为展现家居文化的一个重要区域。
在空间维护体中,界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它既能划分空间区域,又能通过装饰来美化室内空间。
墙面装饰的作用是保护墙体,美化环境。
有关音乐表演的心理论文
有关音乐表演的心理论文音乐表演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综合心理运动,它和人类的其他创造行为一样,都是以创造主体的心理活动为基础并受这种心理活动的支配的活动。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有关音乐表演的心理论文,希望大家喜欢!有关音乐表演的心理论文篇一《音乐表演艺术中怯场心理》【摘要】音乐表演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综合心理运动,它和人类的其他创造行为一样,都是以创造主体的心理活动为基础并受这种心理活动的支配的活动,除了需要足够的精神和体力、系统细致的专业训练和平稳适当的生理机制外,更需要稳定的心理素质,需要心理活动的参与、调节与控制。
【关键词】音乐表演;心理学;怯场音乐表演,是一项需要精良的表演技巧及丰富的感情相结合的具有创造性的音乐活动,是表演者主体通过二度创造,使作曲家创作的作品展示和呈现出来的艺术活动。
它使人们不仅从听觉和视觉上获得了艺术欣赏的满足,同时它又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受到各种心理因素的制约和影响。
它和人类的其他创造行为一样,都是以创造主体的心理活动为基础并受这种心理活动的支配的活动,除了需要足够的精神和体力、系统细致的专业训练和平衡适当的生理机制外,更需要稳定的心理素质,需要心理活动的参与、调节与控制。
本文将对表演者在表演中的怯场心理做进一步的分析,并找出克服这一问题的方法。
一、怯场心理的种种表现怯场又称表演焦虑或舞台紧张。
在舞台上的艺术表演过程中,几乎每一个音乐表演者都会体验到不同程度的紧张。
有些人并不为此所困扰,因为这种紧张是可以承受的。
有些人甚至喜欢一定程度的紧张,因为紧张会使他们超常发挥,表现出比平时更好的水平。
然而,对很多音乐表演者以及一些其他艺术专业表演人员来说,怯场却是灾难性的,他们都深深为怯场这个问题所苦恼。
1、生理变化,如:心率加快、出冷汗、呼吸短促、颤抖、手指麻木、手掌湿冷、口干、胃部不适、头疼、头晕、恶心、腹泻。
2、心理情绪变化,如:过分的恐惧情绪,害怕失败、急躁。
另外,泛化的无名恐慌是最普遍的症状。
大学设计心理学论文范文
大学设计心理学论文范文设计心理学是设计专业一门理论课,是设计师必须掌握的学科,是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上,是把人们心理状态,尤其是人们对于需求的心理。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大学设计心理学论文范文,希望大家喜欢!大学设计心理学论文范文篇一《设计艺术心理学浅析》摘要:设计艺术心理学在设计中的应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从情感设计上来说它是从设计使用等过程中理解情感体验的一种设计。
包括形的情感、色彩的情感、材料的情感等层次。
著名的青蛙设计公司有句口号:“设计追随激情”,该公司的设计师特穆斯说:“我相信顾客购买的不仅仅是商品本身,他们购买的是令人愉悦的形式、体验和自我认同”。
所以这里说的情感设计不是以情感为目的,而主要是艺术设计师通过对目标受众的情感一般规律来进行研究与分析,使设计能够更加准确地有意识激发人们某种情感,让设计作品更好地实现自身目的性的一种设计。
关键词:设计艺术心理学形的情感色彩的情感材料的情感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设计的要求也随之提高,设计艺术心理学就是一门新兴的重要设计学科,而在设计艺术心理学中运用方面的情感设计,是现今社会最为流行与认可的一种设计趋势。
设计艺术心理学是所有设计与消费心理学相互交叉的一门边缘学科,是“一门研究物品预设用途的学问。
”设计艺术心理学是研究在设计活动中,包括平面设计、工业设计、建筑设计等设计活动,如何符合审美的规律,遵循消费行为规律,把握受众群心理,提升品牌凝聚力,最终提升消费者满意度。
设计艺术心理具体在设计中的运用,有很多方法,但主要分为两大类型,分别是可用性设计与情感设计。
可用性设计,是以提高产品的可用性作用核心理念的设计,它是一种“以用户为核心的设计”。
包括在产品的功能、使用等方面。
而在设计艺术心理学中运用方面的情感设计,是现今社会最为流行与认可的一种设计趋势。
情感设计就是在设计、使用等过程中理解情感体验的一种设计。
因为每个人情感因素的关系,设计物中的情感体验自始至终都脱离不了功利性的目的,它在表达设计者的情感同时,也要或多或少的迎合受众群体的情感取向。
艺术与心理健康论文
艺术融化心灵——论艺术与心理健康2010042010005 李冰感受美、欣赏美是人的基本需要之一。
美妙的音乐,雄壮的雕塑,动人的画面都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在欣赏美的过程中,人的心灵得以净化,情操得以陶冶,心理得以调节。
艺术欣赏能满足人审美的需求,是人精神生活的需要,经常欣赏艺术有助于心理保健。
艺术欣赏对人心理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艺术欣赏过程中给人以感官上的愉悦。
美好的艺术作品作用于人的视觉、听觉器官,使人产生舒适惬意的感受,有一种生理上的快感。
扣欣赏达,芬奇的名画《蒙娜丽莎》时会给人视觉上的愉快感受宁听华彦钧的《二泉映月》等名曲,时给人听觉上的享受。
唐代白居易在《琵琶行》里描写听了琵琶女的演奏后有“如听仙乐耳渐明”的感受。
清代作家刘鹗在《老残游记》中描写听众在听了王小玉的演唱后,“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服帖,三万六干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这正是对艺术欣赏中生,理快感的写照。
其次,欣赏艺术还能给人以情感上的共鸣。
欣赏音乐;时人们会随不同乐曲产生相应的情感体验,例如约翰·施特劳斯的《蓝色多瑙河》让人感到轻快,明朗,充满希望,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让人感到激昂、振奋,民乐《春江花月夜》使人产生幽静、深远、婉转的体验。
欣赏艺术品时让人置身于艺术家所营造的美妙境地中,使人抛却尘世的各种烦恼,拥有轻松愉快的心境。
可以说,艺术欣赏有利于调剂生活压力,保证心理健康。
另外,一些艺术品的欣赏还能产生感情宣泄的效果。
在美学对美的分类中有一类叫悲剧美,是特指在欣赏悲剧过程中产生的审美体验。
悲剧可以说是把美好的东西打碎了给人看,欣赏悲剧时人会有消极悲伤的情绪反应。
如观看莎士比亚的名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传统戏中的《窦娥冤》等悲剧时,许多观众都被剧情所感染,并流下眼泪,但看完戏之后,人却有一身轻松的感觉,,这是说欣赏悲剧起到了感情宣泄的作用,让人将平日在生活巾积累的各种不快发泄出去,实际上起到了心理调节的作用。
试论艺术创作与人格-艺术心理论文
试论艺术创作与人格摘要:本文所要论述的内容是艺术家创作方向由什么因素来决定的问题。
我认为主要因素是艺术家的人格,观赏者站立于艺术作品前做不到顾名思义,从而忽略了幕后的艺术家及艺术家的人格。
本文采用理论与事实论证的手法并从艺术与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来阐述主题。
关键词:艺术创作;艺术家;人格;引言人格与个体童年经历有关、与成长经历有关、与遗传因素有关,与环境因素有关??综合上述因素,便会形成稳定的人格系统.作为人体的内驱力驱使肉身做某些事情是因果关系。
也就是说。
我们有动机去做某事。
或有艺术冲动去进行艺术表现,都是个体人格在潜移默化的在幕后执使。
艺术创作中艺术家自身的人格是决定作品的关键因素。
一、什么是艺术家及艺术作品的风格艺术家是一生致力于发觉和创造极限美的一群人。
正如易中天先生说的一句话“艺术家是为艺术冲动所驱使的人,而且是只为艺术冲动所驱使的人”。
艺术应该是一种文化修养而并非一种职业。
艺术家在追求审美的同时,也同样展现了自己的风格与人格。
艺术作品的风格不是无源之水,他直接根源于艺术家的风格,是以属于自己创作的独有的方式在创作中形成稳定的绘画基本形式。
作品风格的形成和发展与画家心理因素有关。
绘画的格调是艺术家的综合结果,是画面传达出画家的品格、气质与修养。
艺术风格是是创作走向自成一家的独特标志。
“文如其人” “风格即人”指艺术家人格气质与艺术作品风格是一致的,歌德也曾说过“风格是艺术所能企及的最高境界”。
二、人格“人格”一词是一个十分广泛又复杂的概念,被引入许多学科,如心理学、法学、社会学、宗教学、美学等等,由于学科不同,研究的领域、人格的定义自然也就不同。
在本文中将人格现象和概念引入美学范畴,从艺术创作、艺术创作心理等方面来考虑人格因素。
[1]在本文中人格主要指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对作品所表现出来的心理机制、心理特征、精神风貌,是艺术家的最自然人格通过艺术范畴所展现的某种艺术性格、气质与能力。
费罗伊德、兰克、荣格这些深受人本主义熏陶的艺术家们,把艺术家的作品视为评价其人格的基本因素,而艺术创作过程不可避免的围绕人格中的力量。
论述艺术心理学中的心理暗示的概念及在艺术创作中的应用论文
论述艺术心理学中的心理暗示的概念及在艺术创作中的应用论文论述艺术心理学中的心理暗示的概念及在艺术创作中的应用论文摘要:本文对艺术心理学中的心理暗示的概念及在艺术创作中的应用进行论述,展示心理学在艺术表现方面的脉络和应用,以及在创作中良好应用的重要性。
作者与受众二者之间如何通过心理作用更好地产生精神沟通。
关键词:心理学;心理暗示;艺术创作;自古以来,从最早起记录作用的岩画表达出人类对大自然的敬畏起始,艺术创作就与心理上的情感活动密切相关了。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艺术已经不再更多地发挥记录与纪念的作用了,而是转向观念的表达和情感的抒发,人的自我意识的体现越来越得到重视,艺术创作有了更为自由和独立的空间,进而这种思想上的表达也成了艺术创作灵感中颇为重要的部分。
情感上的活动产生创作动机和欲望。
影响创作表达和呈现,还作用于观众,使得作者与观者有情感上的传递和交流。
其中,在艺术创作过程里,心理暗示被运用得较多,而且这种特性产生的影响具有延续性。
当我们接触并接受了外界的人或物等来自周遭环境的因素,还有自身意识所传递出来的情绪、态度、愿望、观念等时就形成了心理暗示,它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心理现象。
当我们的主观意愿肯定了这种暗示之后,从心理上就极力趋向于它。
信任这种暗示不一定是有理有据的,一旦接受之后就会在潜意识里肯定相关信息,形成经验。
心理暗示是一种心理特点,它有受暗示性,分为自我暗示和他暗示两种。
自我暗示是我们个人自身通过显意识不断重复这种动作来使潜意识接受特定的内容而改变心理进而改变行为,而他暗示则是接收来自外界给予的信息暗示。
受暗示性是人普遍的心理特性,是人类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无意识的自我保护能力和学习能力,就如同古人在危险情境中积累出规避的经验、现代人在产品广告中产生购物的心理等。
广告就是通过在设计中添加具有象征和代表意义的艺术形象、语言等,引起观众的注意,并吸引一些特定人群,和他们自身的经历、所知、所感、所需产生共鸣,以达到激起人群购买欲望的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色彩与心理----色彩对室内设计的重要性
张萌萌(200830909009)
08级环境艺术设计专业
2010年6月
摘要:人们长期生活在一个色彩的世界中,积累着许多视觉经验,一旦知觉经验与外来色彩刺激发生一定的呼应时,就会在人的心理上引出某种情绪。
也正是色彩与色彩有这么密切的联系,色彩与心理的关系已经被很多行业重视并运用起来,比如服装业中每年衣服的流行色就和色彩心理有关;还有饮食文化讲究色香味俱全,其中色彩排在首位,色彩可以促进人们的食欲,有色彩变化搭配的食物容易增进食欲,而单调或者杂乱无章的色彩搭配则使人倒足了胃口;设计色彩与消费心理等等,在本文中我要讲的是和我专业有关系的色彩对室内设计的重要性。
具体从色彩对空间设计影响和色彩对不同人群房间设计的影响两方面来论述。
关键字:色彩心理室内设计
在人类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发展的过程中,色彩(注释1)始终焕发着神奇的魅力。
人们不仅发现、观察、创造、欣赏着绚丽缤纷的色彩世界,还通过日久天长的时代变迁不断深化着对色彩的认识和运用。
刘勰在《文心雕龙》(注释2)中曾说:“物色之动,心也摇焉。
”它道出了色彩影响人们的心理活动,作用于我们的行动。
其实,对色彩的认知和把握,包豪斯(注释3)的色彩教学中也十分强调对色彩的科学分析与心理体验相结合。
康定斯基、克利、伊顿(注释4)等人把色彩理性化、抽象化,然后再通过处理色彩几何形去把握对色彩的心理和情感体验。
人们对色彩的认识、运用过程是从感性升华到理性的过程。
所谓理性色彩,就是借助人所独具的判断、推理、演绎等抽象思维能力,将从大自然中直接感受到的纷繁复杂的色彩印象予以规律性的揭示,从而形成色彩的理论和法则,并运用于色彩实践。
于是乎色彩与心理的关系走进了室内的装潢设计之中。
具体表现有以下来两个方面:
一、色彩对空间设计的影响
1、色彩可以规划空间
以色彩来划分室内不同的功能区域既省时省力、经济快捷又效果明显。
但是有一点应该注意,那就是各区域的色调一定要和室内整体的空间色彩,也就是主色调相协调。
另外,应发挥不同色彩的情感倾向,辅助室内功能更好地实施。
比如,在餐饮区域的用色中,黑色或纯度太低的颜色都是不恰当的选择,因为大面积的黑色会使人感到沉重和压抑,而过于混浊的色彩会给人以不洁净的感觉。
故餐室的色彩应以暖色为主,黄色系中的橘黄、乳黄最能增加食欲,其次是柠檬黄;而学习和办公的区域要求人们头脑冷静、注意力集中,因此,不应采用明度和纯度较高的过于跳跃的色彩,而应以明度和纯度较低的柔和舒缓的色彩为主,比如选用灰色系、蓝色系、绿色系等纯度较低的或者偏冷调的色彩;卧室是家庭住宅中私密性要求最高的场所,其色调选择以私密和安静为前提,艳丽明亮的色彩使人觉得兴奋,不利于休息,因
此,纯度和明度相对较低的淡雅平稳的色彩是卧室色彩的最佳选择;卫生间最重要的要求是清洁卫生,故装饰它的色调以白色、浅绿色、浅蓝色等冷色为宜,使之有清洁干净的感觉。
2.色彩可以调整空间
通过色彩的冷暖特点使观者在视觉上产生一种错觉,从而改变空间大小和高度给人的感觉,也可以改变空间的整体氛围。
比如,若想使狭窄的空间变得宽敞,应该使用明亮的冷色调,以加强视觉上的空间感。
明度、纯度较高的色彩可以使空间变得更加明亮、活跃,而明度、纯度较低的色彩则会使空间显得幽静、隐谧。
在室内色彩设计时要讲求色彩的联系和比较,将物体和物体之间的上下、左右及前后的色彩关系联系起来,确立室内占主导地位的色调,从整体到局部,再从局部到整体;通过比较,找出它们之间的差异及联系,既要使主调统一,又要注意协调,用主色调去统一它们的内在联系。
运用色彩规律合理配置和组合室内色彩,局部的色彩对比和变化,构成既对比又统一的室内气氛,从而创造出一个富有生气的、美妙的色彩空间。
二、色彩对不同人群房间设计的影响
在设计室内的时候,既要注重色彩的功能性(人们在不同环境下对色彩的不同需求),又要重视室内色彩的文化性和人的情感因素,以满足人们的心理情感和生理行为的需求。
毕加索(注释5)说过,色彩和形式一样,与我们的感情形影不离。
色彩是最富有表情作用的艺术语言,它能引起人们不同的感觉和联想,产生不同的情感,这对于不同人群的室内色彩色调的设计和选择是十分重要的。
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儿童的房间色彩设计:
对儿童来说色彩更是对其成长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正确把握不同年龄孩子对色彩的需求,就能够使孩子健康地成长。
我们在这里讲的以7-12岁儿童房设计为例。
首先色彩要活泼风格鲜明因为这个阶段要求从儿童的视角把握色彩,孩子在性格上已经稍微显现出来了,设计师应与孩子充分沟通,了解孩子对色彩的需求。
该年龄段的对自己的空间也有一定的要求了,男孩与女孩已经有自己喜欢的颜色,男孩的房间最好运用蓝、绿、黄等与自然界中植物、天空等颜色类似的色彩,这样恰好满足他们渴望接近大自然的心理。
女孩的房间则应该选择柔和的粉色、紫色等以花朵颜色为主色调的配置,并注意对细节上进行巧妙处理,使房间具有层次感,满足她们对于童话王国的幻想。
另外就是空间富有现代设计感这个年龄段由于视觉和大脑认知系统处于
发育阶段,对色彩比较敏感,所以应该从鲜艳的色彩搭配中逐渐过渡到柔和精致的色彩配置。
2、、青年人房间的色彩设计
青年人正值青春活力,拥有无数梦想的年纪,对世界好奇,觉万事新鲜。
他们大多刚刚开始独立生活,对于家居存有更多的幻想。
她们愿意捕捉最前沿的时尚潮流,愿意尝试最大胆的个性色彩。
风格时尚、色彩亮丽、格调浪漫的家居产品更容易打动他们。
所已在设计青年人的房间时就要多用用一些大胆的强烈色彩,對比度較大的色係,讓人感覺到時代的氣息與生活節奏的快捷时尚感强一些。
3、中年人房间的色彩设计
步入中年的人们大都已经拥有了稳定的生活,家庭和事业均处于平稳上升的阶段,心态也渐渐从张扬奔放转为内敛平实,理性渐多、感性依然并存。
她们对家的追求是舒适,是惬意,既有品质又显品位。
所以他们的房间色彩设计一般创造宽敞明亮的视觉室内环境,宜选用要橙色和白色作为主色调。
对脑力劳动者,多采用典雅大方的色调,如咖啡色与白色匹配,可形成朴实、大方、典雅的气氛。
米色与淡紫色组合,具有高雅迷人的气质,适应与中年知识分子。
中年女性喜欢具有梦幻与联想的紫色调,尤其是具有图案的淡紫色更是倍受喜爱。
4、老年人房间的色彩设计
老年人一大特点是喜欢回忆过去的事情,所以在居室色彩的选择上,应偏重于古朴,色彩平和、沉着的室内装饰色,这与老年人的经验、阅历有关。
随着各种新型装饰材料的大量出现,室内装饰改变了以往“五白一灰”的状况,墙壁换成柔和色的涂料或贴上各种颜色的壁纸、壁布、壁毡,地面铺上木地板或地毯。
如果墙面用乳白、乳黄、藕荷等素雅的颜色,可配富有生气、不显沉闷的家具,也可选用以木本的天然色为基础,涂上不同色剂的家具,还
可选用深棕色、驼色、棕黄色、珍珠白色、米黄色等人工色调的家具。
浅色家具显得轻巧明快,深色家具显得平稳庄重,可由老年人根据自己喜好选择。
墙面与家具一深一浅,相得益彰,只要对比不太强烈,就能有好的视觉效果。
色彩与心理在室内设计上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作为一个环境艺术设计的同学了解色彩与心理的关系使我们成为一名出色室内设计师的必要条件。
注释:。
1色彩,是通过眼、脑和我们的生活经验所产生的一种对光的视觉效应。
人对颜色的感觉不仅仅由光的物理性质所决定,比如人类对颜色的感觉往往受到周围颜色的影响。
有时人们也将物质产生不同颜色的物理特性直接称为颜色。
2刘勰,山东莒人,即日照莒县人。
生活于南朝齐梁间,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文学理论家。
3《文心雕龙》奠定了我国古典文学批评的理论基础,对后世文学的发展影响极大,被誉为中国古代的“艺苑之秘宝”。
包豪斯(Bauhaus,1919/4/1—1933/7),是德国魏玛市的“公立包豪斯学校”(Staatliches Bauhaus)的简称,后改称“设计学院”(Hochschule für Gestaltung),习惯上仍沿称“包豪斯”。
在两德统一后位于魏玛的设计学院更名为魏玛包豪斯大学
(Bauhaus-Universität Weimar)
4、瓦西里·康定斯基现代艺术的伟大人物之一.现代抽象艺术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奠基人克利二十世纪变化最多、最难以理解和才华横溢的杰出艺术家之一
参考文献:
[1](英)苏西·夏兹阿里. 室内设计配色方案.中国青年出版社日期:2008年08月
[2] 室内设计克内里亚-杜里斯(德)-- Interior Design.
[3]胡海晓.浓妆淡抹总相宜——关于室内设计中色彩的环境与功能的探讨.设计在线网站专稿.2005年9月10日.
[4]朱介英.色彩学——色彩设计与配色.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