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第3章 反褶积
03反褶积
反褶积-子波的求取
二、自相关法 对某个地震记录道选取质量高的一段,取时窗起点为时间起点, 时窗长度T,该段记录则为:
x n
n
0 ,1, 2 , , M , M
T
1
其Z变换为:
X z
M
x n z
n
n0
假设反射系数 n 是白噪声序列,其z变换为 z 则 n 的自相关r n 的z变 换:
的两个方向上都有。
反褶积-子波反褶积
二、最小平方法 Z变换法是在已知子波的前提下,利用A(z)=l/B(z)来求取反子 波的。由于所举的例子子波仅有两项,求A(z)还是很容易的,但实 际中b(n)远不止两项,而人们又无法马上将其分解成若干个两项信 号的褶积(理论上,一个N点序列可以分解为(N—1)个两点序列的褶 积),因此Z变换法在实际应用中并不十分方便,这就需要寻找一个 实际的求反子波的方法。最常用的就是利用数理统计中的最小平方 法来求取。 以两项为例来说明:
Q a 0 Q a1 5 2 5 2
20 21
a 0 2 a1 0 a1 a 0 0
8 21
a0
, a1
反褶积-子波反褶积
子波如果取最大相位子波呢?会得到什么样的结果呢?
这次 z n 的波形比尖脉冲相差甚远。 由此看来,最小平方法求反子波对于期望输出为尖脉冲情况下仍要 求子波为最小相位,才能获得理想的结果。
为提高纵向分辨率,必须去掉大地滤波器的作用,把延续几十至 l00ms的地震子波b(t)压缩成原来的震源脉冲形式,地震记录变为反映 反射系数序列的窄脉冲组合,这就是反滤波所要完成的工作。
反褶积
反 滤 波 目 的 示 意 图
反褶积
第三章 反褶积反褶积是通过压缩地震记录中的基本地震子波,压制交混回响和短周期多次波,从而提高时间分辨率,再现地下地层的反射系数。
反褶积通常应用于叠前资料,也可广泛用于叠后资料。
反褶积得到具有更高时间分辨率的剖面。
反褶积的作用有时不局限在压缩子波上,它也能从记录上消除大部分的多次波能量。
在地震勘探中,岩石层由密度和地震波传播速度定义。
密度和速度的乘积称为地震波阻抗。
相邻岩石层之间的波阻抗差形成反射后,由沿地表的测线所记录。
这样得到的地震记录可表示为一个褶积模型,即地层脉冲响应与地震子波的褶积。
子波有许多成分,包括震源信号、记录滤波器、地表反射和检波器响应等。
地层脉冲响应是当子波为一个尖脉冲时所记录的。
理想的反褶积应该压缩子波并消除多次波,在地震道内只留下地层反射系数。
第一节 反褶积概念及原理1 反褶积概念我们知道,在反射法地震勘探中,由震源爆炸产生一尖脉冲,在地层中传播,经反射界面反射后又回到地面;被检波器所接收,送到仪器车,记录在数字磁带上,这就是地震信号产生过程的一个简单叙述。
由此想来,理想的地震记录应该象图3-1反射系数时间序列,其中每个脉冲代表地下存在一个反射界面,整个脉冲序列就表示地下一组反射界面。
这种理想地震记录x(t)可以表示为:()()t N t x ξ0= (3-1) 式中,N 0 为震源脉冲的强度值,是一常数; ()t ξ为反射系数序列。
但是由于震源爆炸时岩石破坏圈和岩石塑性圈的作用,使得震源发出的尖脉冲到达弹性形变区时变成一个具有一定延续时间的稳定波形b(t)(通常称为地震子波(wavelet ),图3-2)。
地层对震源脉冲的这种改造作用就相当于一个滤波器,通常称为大地滤波器。
通过这个滤波器的作用,子波的高频成分损失,脉冲的频谱变窄,从而使激发时产生的尖脉冲经大地滤波后其延续时间加大(图3-3)。
这样一来,地震记录也就变成了若干子波叠加的结果,即地震记录是地震子波和反射系数序列的褶积:()()()()()τξτξτ-=*=∑∞=t b t t b t x 0(3-2)在实际过程中,往往会有一些噪音产生,因此地震记录还应该包括干扰波n(t),即: ()()()()()()t n t b t n t S t x +-=+=∑∞=τξττ0(3-3)其结果为一复杂的记录形式(图3-4)。
地震数据处理第三章:反褶积
式中 o(t ) — 震源子波; g (t ) — 地层响应; (t ) — 透射响应; d (t ) — 地面接收响应;
i (t ) — 仪器响应;
(3-34)
将上式两端乘以
A( z ) R( z ) Z
M
zM
,则有:
M
M ( ) Z
M
(M ) Z 2 M (M 1) Z 2 M 1 (0) Z M (1) Z M 1 ( M ) Z 0
(3-18)
B(e ) | X (e ) | e
j
j
j ( e j )
(3-19)
( e j ) 未知,现在来确定它
•假如地震子波是最小相位的物理可实现 序列,则其z变换为:
B( z) b0 b1z 1 b2 z 2
B( z ) 0 , 对下式 由物理可实现性知:当| z | 1 时,
根据“最小相位序列z域零点在单位圆内”这 一特点,选出模小于1的根,便可组成最小相位 子波,其z变换为:
B1 ( z ) b0 (1 z1 z 1 )(1 z 2 z 1 ) (1 z M z 1) b0 b1 z -1 bM z -M
由于 ( ) ( )
A( z ) 应有2M个根。鉴于系数均为实数,所以 显然, 2M个根是M对互为倒数的,即若
z01 e j , (| | 1)
则另一根为:
1 1 j z02 e z01
根据这M对根在单位圆内、外的位臵,可以组 成2M个不同相位的地震子波,其中必有一个是 最小相位,一是最大相位的。
地震资料数字处理-3
rdx 的前 N 项;X(N)为 T(N)为托布里兹矩阵元素,即 rxx 的前 N 项;B(N)为方程右端项,即
所求的解,即滤波因子 h(t); 对于自相关和互相关函数可以用以下的子程序来计算 SUBROUTINE COR(X,M,H,N,Y) REAL X(M),H(N),Y(M) X(M)和 H(N)为输入,Y(M)为它们的相关值。若 H(N)=X(M) ,得到的 Y(M)是自相 关。相关的计算公式如下:
图3-2 反射系数与地震记录剖面的比较 上为 反射系数剖面,下为 地震剖面
§ 3.1 反褶积的概念
2, 实际模型 实际地震记录 x(t)由有效波 s(t)和干扰波 n(t)组成。
x(t ) s(t ) n(t )
a,地震子波 b(t)
……………...
(3-1-2)
b ( t ) o( t ) * g ( t ) * ( t ) * d ( t ) * i ( t ) o( t ) * f g ( t ) * f d ( t )
t
由此得出
h( ) x(t ) x(t s ) d (t ) x(t s )
t t
( s 0,1, m)
…..
(3-2-2)
令
rxx ( s) x(t ) x(t s)
t
rxx 就是 x(t)的自相关…….
(3-2-3) (3-2-4)
y (t ) a (t ) * b(t ) a ( )b(t ) ( y (0), y (1),......, y ( M )) ,
M mn
d (t ) (d (0), d (1),......, d ( M ))
e(t ) d (t ) y(t )
反褶积-地球物理学习基础
4、反褶积的一般定义 反褶积就是去掉地震记录中大地的滤波作用的一种处理
方法,所以反褶积也叫反滤波。它用的运算方法归根到底仍 然是褶积。
但现在的反褶积已不局限于去除大地的滤波作用,凡是对 地震子波进行改造的处理都叫它反褶积。
5、反褶积处理的目的
提高地震记录的分辨率是反褶积处理的目的之一,但对叠 前反褶积而言,它却不是主要目的。叠前反褶积的主要目的 是使地震子波波形一致,以便获得好的叠加效果。
rxx (0)
...
rxx (m
1)
c(1)
rxx (
1)
... ...
rxx(m) rxx(m 1) ...
rxx (0)
c(m)
rxx( m)
主要参数:1、确定时窗 的参数(起始时间、时窗长度): 根据资料情况和处理目的确定。
因 为 b(t) 为 一 物 理 可 实 现 的 最 小 相 位 信 号 , 因 此 有 : 当 t<0 时 , a(t)=0 将 g(t) =a(t)*x(t)带入x’(t+τ),得:
x'(t ) b( j )[a(t) x(t)] b( j )[ a(k)x(t j k)]
将以上方程写成矩阵形式就是:
rxx(0) rxx(1) ... rxx(m) c(0) rxx( )
rxx
(1)rxx (0)...rxx (m
1)
c(1)
rxx (
1)
........
... ...
rxx(m) rxx(m 1) ... rxx(0) c(m) rxx( m)
地震数据处理第三章反褶积PPT课件
•干扰波是由非激发干扰(次生)no (t) 、背景噪声 n1 (t )及规则( (t) n 1 (t) N (t) (-3 5)
规则干扰 N (t分) 两类:
一类与地质构造有关,包括多次波、转换波、 绕射波、伴随波、折射波、瑞利波、勒夫波和斯通 利波等,这类波在特定的条件下可转化为有效波;
压缩地震子波,提高分辨率。 可以压 制多次波和短周期鸣震等干扰,提高地震 资料信噪比。
震源爆炸使地下介质形成三个区域:
震源爆炸产生尖脉 冲传播到弹性区起始 边界时,已经变成了 有一定延续时间的稳 定波形——地震子波。
地层对震源脉冲的改造作用,相当于对 它进行了一次低通滤波,此滤波器常称为 大地滤波器。
xx()N0bb (), N0为系数
令 b(b )()N ,01,则
M
R(z) ()zB(z)B(z1) M
(3-34)
将上式两端乘以 zM ,则有:
A (z) R (z)Z M M()Z M M ( M )Z 2 M ( M 1 )Z 2 M 1 (0 )Z M (1 )Z M 1 (M )Z 0
a (t)* b (t) (t) (-3 10)
由子波和反射系数求地震记录,是一褶 积过程(正演);
已知反子波和地震记录求反射系数,称 为反褶积或反滤波。
二、地震子波的求取
确定性反褶积,需已知子波。故先讨论 子波求取方法,有5种方法:
直接观测法(适用于海上);自相关法;多项 式求根法;利用测井资料求子波;对数分 解法。
通过统计方法求取最佳反褶积算子, 如脉冲反褶积、预测反褶积等。
二、褶积模型
理想模型:
x(t)b(t)*(t) (3-1)
加噪模型:
x (t) b (t)* (t) n (t) (3-2)
4.反褶积
iφ ( eiω )
假设地震子波是最小相位的,则地震子波满足因果关系,具体 讨论见教材。
3.2反滤波
再假设地震子波是零相位的,地震信号满足
自相关法
(ω ) |= 1 |R
(ω ) | | W (ω ) || R (ω ) | | W (ω ) | |X = =
(ω ) |2 =| X (ω ) |2 |W
得到反子波时间序列并与地震记录进行褶积滤波
w '(t ) = {w '0 , w '1 , w '2 , , w 'm }
= r (t )
w '(τ )x(t − τ ) ∑ τ
最小相位-稳定 其他相位-不稳定
3.3最佳维纳滤波及最小平方反褶积
最小二乘拟合/优化思想 已知样点(x1,y1),(x2,y2),…,(xn,yn)
= r (t ) w = 't )* x(t ) w '(t )* w(t )* r (t )
子波与反子波满足
w '(t ) * w(t ) = δ (t )
已知地震子波求出反子波 ,将反子波与地震记录褶积,即可求 出反射系数,这个过程叫作反褶积。
3.2反滤波
地震子波的求取
在进行反褶积处理时,通常必须知道地震子波的形状。 地震子波求取得是否准确对反褶积结果的影响很大。 求取地震子波的方法较多,常用包括: (1)直接观测法 (2)自相关法 (3)多项式求根法 (4)测井资料求子波 (5)对数分解法
基本原理
最佳维纳滤波是数字滤波中的一大类滤波方法。它是在滤波器 实际输出与期望输出的误差平方和为最小的情况下,确定滤波 器的滤波因子的,因而称为最小平方滤波。已知输入信号 b(t ) = {b(0), b(1), b(2), , b( n)} 现在要求设计一个滤波器,其滤波因子为 使得滤波后的实际输出为
地震资料处理复习总结(第1-6章)
《地震勘探资料处理》第一章~第六章复习要点总结第一章 地震数据处理基础一维谱分析数字地震记录中,每个地震道是一个按一定时间采样间隔排列的时间序列,每一个地震道都可以用一系列具有不同频率、不同振幅、相位的简谐曲线叠加而成。
应用一维傅里叶变换可以得到地震道的各个简谐成分;应用一维傅里叶反变换可以将各个简谐成分合并为原来的地震道序列。
连续函数正反变换公式:dt et x X t i ωω-∞∞-⎰=)()(~ 正变换 ωωπωd e X t x t i ⎰∞∞-=)(~21)( 反变换 通常由傅里叶变换得到的频谱为一个复函数,称为复数谱。
它可以写成指数形式 )()()(|)(~|)(~ωφωφωωωi i e A e X X ==式中)(ωA 为复数的模,称为振幅谱;)(ωϕ为复数的幅角,称为相位谱。
)()()(22ωωωi r X X A +=,)()(tan )(1ωωωφr i X X -=(弧度也可换算为角度)离散情况下和这个差不多(看PPT 和书P2-3)一维傅里叶变换频谱特征:1、一维傅里叶变换的几个基本性质(推导)线性 翻转 共轭 时移 褶积 相关(功率谱),P3-72、Z 变换(推导)3、采样定理 假频 尼奎斯特频率,tf N ∆=21二维谱分析二维傅里叶变换),(k X ω称为二维函数),(t x X 的频——波谱。
其模量|),(|k X ω称为函数),(t x X 的振幅谱。
由),(k X ω这些频率f 与波数k 的简谐成分叠加即可恢复原来的波场函数),(t x X (二维傅里叶反变换)。
如果有效波和干扰波的在f-k 平面上有差异,就可以利用二维频率一波数域滤波将它们分开,达到压制干扰波,提高性噪比的目的。
二维频谱产生空间假频的原因数字滤波在地震勘探中,用数字仪器记录地震波时,为了保持更多的波的特征,通常利用宽频带进行记录,因此在宽频带范围内记录了各种反射波的同时,也记录了各种干扰波。
3反褶积模型
无噪地震记录的振幅谱
Ax(f ) = Ar(f )Ab(f) 地震记录的振幅谱等于 反射系数与地震子波振幅谱的乘积
反射系数振幅谱 地震子波振幅谱 地震记录振幅谱
反射系数振幅谱 地震子波振幅谱 地震记录振幅谱
反射系数振幅谱 地震子波振幅谱 地震记录振幅谱
反褶积分类
确定性反褶积:已知地震子波。应用子波估计方 法估算地震子波;
反褶积模型
当地下为水平层状介质,地震波垂直入射 条件下,无噪声的地震记录表示为
xi = ri * bi = bi * ri 式中,ri 为反射系数序列,bi 为地震子波。
地震记录的形成可用滤波过程表示
ri
bi
xi
在滤波方程中, 已知xi , 未知ri , bi
从理论上讲, 由一个已知函数xi , 求解两个 未知函数ri 、bi , 这样的方程无解。但通过一定
的假设条件, 可以从滤波方程中近似估计地震
子波bi , 解出反射系数ri 。
反褶积概念
求解一个滤波器ai , 它作用于地震记录 xi后的输出为反射系数ri , 这个过程恰好是
地震记录形成过程(褶积)的反过程, 所以称
之为反褶积。 ai 为反褶积因子。
ri
bi
xi
地震记录形成过程
xi
ai
ri
反褶积过程
bi * ai = i
的Z变换为
B(Z)A(Z) = (Z) = 1
则有 A(Z) = 1 B(Z)
反滤波
反滤波无限长的,而我们只
能取有限长度。
设计有限长度反滤波因子a i时,我们
应用最小二乘法(最小平方)的原理。
反褶积
2004/04/20
采用这个假设的目的是为了在这个假设 为解决这个问题, 为解决这个问题,有人采用多道多时 下可以将记录振幅谱作为子波振幅谱应用。 下可以将记录振幅谱作为子波振幅谱应用。 窗统计方法, 实际资料表明, 窗统计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减弱反射系数 实际资料表明,反射系数序列的振幅谱远不 是光滑的,如果采用白色假设, 1996,赵 是光滑的,如果采用白色假设,则必然将反 序列的影响。谱模拟反褶积后( 序列的影响。谱模拟反褶积后( , 射系数序列振幅谱的不光滑性转移到子波振 ),才 波而代之以子波振幅谱光滑的假设 ),才 幅谱上,对反褶积产生不良后果。 幅谱上,对反褶积产生不良后果。本来是要 比较理想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比较理想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这时已经是 消除子波的影响, 年了。 消除子波的影响,在这个假设下将反射系数 反褶积方法问世40年了 反褶积方法问世 年了。 序列的一部分性质也成为消除的对象。 序列的一部分性质也成为消除的对象。
反射系数序列是白色的假设
反射系数序列是白色的,亦即它的振幅谱是平的: 反射系数序列是白色的,亦即它的振幅谱是平的:
A (ω ) = A =常数 e 0
(5)
将(5)式代入(4.a)式: )式代入( )
A (ω ) = A A (ω ) s 0 h
(6)
(6)式表明地震记录的振幅谱与震源 ) 子波的振幅谱是一种线性关系。 子波的振幅谱是一种线性关系。
技 术 交 流
2004/04/20
1、反褶积的目的 、 2、反褶积的数学基础 、 3、地表一致性反褶积 、 4、其它常用的反褶积形式 、 5、影响反褶积的两个因素 、
技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交 流
2004/04/20
地震数据处理第三章反褶积PPT
B(ej)|X(ej)|
零相位地震子波:
b(n)21 |X(ej)|ejnd (3-32)
3、多项式法
选择一段质量较高的地震记录
x(n),(n0,1 ,2,.M ..),
褶积模型: x(n)b(n)*r(n)
设反射系数为白噪声序列,则记录自相关与子波 自相关等价,即
xx()N0bb (), N0为系数
其中:
s(t, x) 偏移距为x的地震记录; (t) 垂直入射时的反射系数序列; T1(t, ) 多次波效应(为其周期); M (t, x) 炮检距对时差的影响; SL(t) 排列损失或球面扩散效应; T2(t, ) 时变吸收或非弹性衰减效应; RI(t, x) 与炮检距有关的浅层混响效应和记录系统的影响; b(t) 震源子波; N(t) 全部附加噪声(包括规则的和随机的)。
压缩地震子波,提高分辨率。 可以压 制多次波和短周期鸣震等干扰,提高地震 资料信噪比。
震源爆炸使地下介质形成三个区域:
震源爆炸产生尖脉 冲传播到弹性区起始 边界时,已经变成了 有一定延续时间的稳 定波形——地震子波。
地层对震源脉冲的改造作用,相当于对 它进行了一次低通滤波,此滤波器常称为 大地滤波器。
地震记录自相关rxx( )的z变换为
Rxx(z) X(z)X(z1)
B(z)B(z1)(z)(z1)
B(z)B(z1)
将 zej 代入,有:
X (e j )X (e j ) B (e j )B (e j )
由于 b:
X(ej) X*(ej) B(ej) B*(ej)
2、自相关法
选择一段质量较高的地震记录,时窗长度为T:
x(n)(,n0,1,2,..M .),M , T1 t
第三章- -地震资料数据处理——反褶积1
第三章 反褶积
反褶积的目的:消除多次波
预测反褶积压制多起波之前
预测反褶积压制多起波之后
第三章 反褶积
第一节 反褶积及褶积模型 一、褶积模型 xt wtr t nt
第三章 反褶积
第一节 反褶积及褶积模型
二、反褶积的概念
xt wtrt
1)褶积过程
X f W f R f
第三章 反褶积
反褶积的目的:通过压缩子波长度,减弱子波干涉效应,
1
t
第一个界面反射 第二个界面反射
1
地震记录
第三章 反褶积
反褶积的目的:通过压缩子波长度,减弱子波干涉效应,提高地震记录的垂向分辨率
不同频率的雷克子波合成的地震记录
第三章 反褶积
反褶积的目的:通过压缩子波长度,减弱子波干涉效应,提高地震记录的垂向分辨率
r t
wt
xt
分辨率降低
2)反褶积过程
r t wt xt R f W f X f
xt
wt
r t
分辨率提高
wt wt t W f W f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
e(t ) 为地层脉冲响应,为震源是单位脉冲 (t ) 时零炮检距自
激自收的地震记录。
(3一1)式可视为一个滤波过程,如图3-1所示。
图3-1 褶积滤波过程 这个滤波过程的输入为地震子波。w(t ) 滤波器的滤波因子为地层 脉冲响应 e(t ) ,输出为地震道记录 x(t ) 。 或者输入为地层脉冲响应 e(t ) ,滤波器滤波因子为子波 w(t ) , 输出为地震道记录城 x(t ) 。
w
x(t )
w( )r (t )
0
(3-4)
实际的地震记录城 x(t ) 除了(3一4)式所表示的一系列反射波 S (t ) 而外, 还存在着干扰波 ,因此,地震记录双 的一般模型可以写为 x(t ) n(t )
x(t ) S (t ) n(t ) w( )r (t ) n(t )
式中。
—震源脉冲值,为一常数; r (t ) —反射界面的反射系数。 但是,由于地层介质具有滤波作用,这种大地的滤波作用相当 于一个滤波器。因此,由震源发出的尖脉冲经过大地滤波器的滤波 作用后,变成一个具有一定时间延续的波形 w(t ) ,通常叫作地震 子波(图3一6)。这时,地震记录是许多反射波叠加的结果,即地震 记录 x(t ) 是地震子波 w(t ) 与反射系数 r (t ) 的褶积
1.直接观测法 这种方法是用专门布置在震源附近的检波器直接记录地震子波 w(t ), 此方法只适用于海上地震勘探。 在某些地区的海上地震勘探中,在地震记录上海底反射波到达之前曾 记录到一个地震波。经过分析知道这是由于海水含盐量有分层性所形成的。 由于海水的含盐量有分层性使海水明显地分成上下两层。下层的含盐量较 上层含盐量高,形成了一个较为清楚的界面。由震源出发的地震波到达这 个界面引起反射返回到海面下的检波器,被记录下来。由于这个波没有与 其他波干涉,所以可以作为地震子波 。使用这样求取的地震子波进 w(t ) 行反褶积,得到了良好的效果。
(3-1)式所表示的地震道记录 x(t ) 是不包含随机环境噪声的。合 成地震记录,则需要在(3-l)式中加入适量的随机环境噪声 n(t ) 。 为了得到更真实的人工,这时,人工合成地震记录褶积公式为
x(t ) w(t )* e(t ) n(t )
(3-2)
式中 n(t ) ——随机环境噪声。 整个人工合成地震记录褶积过程如图3一4所示。而反褶积过程 则是与之相反,试图由所得到的地震记录 x(t ) 恢复地层脉冲响 应 e(t ) 。r (t ) 或反射系数序列。 由(3一2)式可以得到
) | W (e ) |
iw
2
iw
) | X (e ) |
iw
2
(3-17)
| W (e ) | | X (e ) |
iw 2 iw
2
(3-18)
所以
W (e ) | X (e ) | e
iw iw
i ( eiw )
i (eiw )
(3-19)
iw
其中, 是未知的。现在要确定出 ( e ) 。假设地震 e 子波 w(t ) 是最小相位的。则地震子波 w(t ) 满足因果关系, 即其Z变换
Ra (Z ) R(Z )R(Z ) 1
从(3-4)式,可知地震记录 x(t ) 的z 变换
1
(3-13)
X (Z ) W (Z ) R(Z )
式中 W (Z ) —地震子波 关 rxx ( ) 的Z变换为
(3-14)
w(t )
的Z变换。地震记录 x(t )自相
1
Rxx ( Z ) X ( Z ) X ( Z ) W ( Z )W ( Z ) R( Z ) R( Z )
(3-11)
w '(t ) 叫作反子波或逆子波。由此可知,已知地震子波 w(t ) 。求 出反子波 w '(t ) 利用(3一10)式,将反子波 w '(t ) 。与地震记录 x(t ) 褶积,即可求出反射系数
r(t ) w '( ) x(t )
这个过程叫作反褶积(图3一8)。
(3-12)
Chapter3
反褶积
本章首先介绍反褶积的概念及其在地震数据处理中的作用,然后讨 论各种反褶积方法原理及其实现问题。
§3. 1 反褶积及褶积模型 一、反褶积的概念
反褶积是地震数据处理中一个基本的处理环节。反褶积的基本作用是 压缩地震记录中的地震子波,同时,可以压制鸣震和多次波,因而反褶积 可以明显提高地震的垂直分辨率。反褶积通常是用于叠前地震数据处理, 也可以用于叠后数据处理,通常在一个地震数据处理流程中,为了提高地 震垂直分辨率,在叠前和叠后不止一次用到反褶积处理。
如果我们设计一个滤波器,其滤波因子 w '(t ) 具有与滤波器 w(t ) 约恰好相反的性质,即当输入为地震道记录 x(t ) 约时,其输出为 地层脉冲响应 e(t ) 。我们称这个反过程为反滤波或反褶积,如 图3-2所示。
二、褶积型
反褶积是以地震褶积模型为基础的。图3一3所示为地震褶积过程图。图3 一3(a)为一段声波测井曲线,表明该井处的地层层速度随深度而变化 v( z) 。 图3一3(b)表示图3一3(a)得到的反射系数随深度的变化 r ( z ) ,计算时假定平 面波垂直入射,井忽略了地层密度的变化。图3一3(c)表示图3一3(b)中的反 射系数随深度变化 r ( z ) 。利用图3-3(a)的速度信息进行深度一时间转换后, 得到的反射系数随双程旅行时变化 r (t )。图3一3(d)表示由图3一3(c)的反射 系数序列 r (t ) 得到的地层脉冲响应,其中包括一次反射和各种多次波的响应。 最后,图3一3(e)为图3-3(d)的地层脉冲响应与图3一4中的震源子波按(3一 1)式褶积得到的人工合成地震记录。
1 1
(3-15)
将(3-13)式代入上式,得到
W (Z )W (Z ) X (Z ) X (Z )
将Z
1
1
(3-16)
e
iw
代入_上式,得到
iw iw iw iw
W (e )W (e ) X (e ) X (e
由于W (Z ) 和 X (Z ) 的系数 。 w(t ) 和
ln W (Z ) ln | X ( Z ) | i ( Z )
令
(3-20)
( Z ) ln | X ( Z ) | 或 (e ) ln | X (e ) |
iw iw
(e ) ln | X (e ) | ln | X (e ) |
iw iw iw
因而得到
则得到
(3-8)
R() W '() X ()
(3-9)
在时间域,得到
r (t ) w '(t )* x(t ) w '(t )* w(t )* r (t )
其中 w '(t ) 是 w '( ) 的时间函数。 由(3-10)式得到
(3-10)
w '(t ) * w(t ) 1
X () W () E() N ()
(3-3)
式中 X ()、W ()、E()和N () 分别为 x(t )、w(t )、e(t ) 和 n(t ) 的频谱。
由于随机噪声 n(t ) 和地层脉冲响应两者均接近白噪声,它们 的振幅谱 | N () | 和| E ( ) |在接近全频带范围内是近似于相对平坦的, 因而地震子波的振幅谱 近似于光滑后的地震记录的振幅谱 | W (w) | rww ( ) r xx ( ) ,两者的自相关函数 与 也是近似的这一性质对后 | X ( w) | 面将讨论的一些反褶积方法是重要的。
§3. 2 反滤波
一、反滤波的概念
在反射波法地震勘探中,由炸药爆炸等震源产生一个尖锐的脉 冲,在地层介质中传播,并经反射界面反射后返回地面,其理想的 地震记录应该是如图3一5所示的一系列尖脉冲,其中每个脉冲表明 地下存在一个反射界面,整个脉冲系列表明了地下一组反射界面。 这种理想的地震记录x(t)可表示为 x(t ) w * r (t )
反褶积处理是褶积处理的反过程,因而称为反褶积。在前面第 一章第一节中,我们曾讲过,一个滤波器的滤波过程在时间域的输 出是输入信号与滤波器滤波因子的褶积。因此,时间域的褶积处理 就相当于一个滤波过程。而反褶积则相当于时间域的一个反滤波过 程。地震记录可以看作是地震子波与地层脉冲响应的褶积,即
x(t ) w(t )* e(t )
2.自相关法 对某个地震记录道选记录质量高的一段,取时窗起点为时间起点, 时窗长度为T,则该段地震记录
x(t ),(t 1, 2,3,…,T)
其Z变换为
X ( Z ) x ( n) Z
n 1
r
n
假设反射系数 r (t ) 为白噪声,其z变换为 R ( Z ) ,则 r (t ) 自相关 ra ( ) 的 Z变换
(e ) (e )
iw iw
根据复变函数理论,
1 (e ) 2
iw
(e
iw
iw
)Q( w u )du c
(3-21)
其中 c 是常数,和
1 e Q( w) Im 1 eiw
(3-22)
利用(3-21)式求出 (eiw ) 后,代入(3一19)式,可以求出 W (eiw ) , 再利用
1 iw iwt w(t ) W (e )e dw 2 M 1 | X (e 2 il /2 M 1 ) | ei (2 il /2 M 1) 2 il /2 M 1 2M 1 l M
(3-23)
(3-24)
其中,M要求取的足够大。即可求出地震子波 w(t ) 。 如果地震子波 w(t ) 不是最小相位的,而是零相位的。假设 反射系数 r (t ) 为白噪声,则其振幅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