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数学最新教案-七年级数学方程总复习1 精品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整理与(教案)
-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包括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等基本步骤,特别是移项时要注意变号。
-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将实际问题抽象为一元一次方程的能力,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求解。
-熟悉等式的性质:运用等式的性质简化方程求解过程,如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相同的数,两边仍然相等。
不过,我也发现小组讨论的引导工作还需要加强。有些小组在讨论时可能会偏离主题,或者讨论不够深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设计更具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更加聚焦于核心知识点的探讨。
在学生小组讨论的环节,我尝试让每个小组分享他们的成果,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们相互学习,也能够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但是,我也观察到有些学生在分享时不够自信,可能是因为对自己的答案不够确定。我想,在以后的课堂中,我应该更多地鼓励学生,让他们相信自己的能力,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4.熟悉等式的性质,并能运用性质简化方程的求解过程。
5.本章重要例题与习题的讲解与演练,巩固学生对一元一次方程的理解和应用。
二、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通过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让学生理解数学的严谨性和逻辑性。
2.提升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使学生能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一元一次方程模型,并进行有效求解。
举例:重点讲解方程3x - 7 = 11的求解过程,强调移项时将-7移至等式右边要变为+7。
2.教学难点
-移项与变号:学生容易在移项时忘记变号,这是解题过程中的常见错误。
-合并同类项:在合并同类项时,学生可能会忽略系数的加减运算。
-系数化为1:在将方程系数化为1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出现除法运算错误。
七年级数学解一元一次方程教案精选
七年级数学解一元一次方程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七年级数学教材第三章第三节“解一元一次方程”。
具体内容包括方程的定义、解方程的基本步骤、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等知识点。
二、教学目标1. 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步骤。
2. 能够熟练运用移项、合并同类项等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等操作的理解与运用。
教学重点: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及其解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教学课件。
2. 学具: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购物、身高增长等,引导学生了解方程的概念。
2. 知识讲解(1)回顾方程的定义,引导学生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特点。
(2)讲解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步骤: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
(3)通过例题讲解,演示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过程。
3. 随堂练习(1)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教师对学生的解答进行点评,指出问题,给予指导。
4. 互动环节学生分组讨论,互相交流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心得。
六、板书设计1. 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2.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步骤3. 例题解答过程4. 练习题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解方程:3x 5 = 2x + 1(2)解方程:5(y 2) = 3(y + 4)(3)解方程:4(2x + 3) 6 = 3(3x 2)2. 答案:(1)x = 6(2)y = 11(3)x = 2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掌握情况较好,但部分学生在移项、合并同类项方面还存在困难,需要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探索一元一次方程的多种解法,如代入法、图解法等,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步骤的理解与掌握。
2. 移项、合并同类项的运算规则及其在实际解题中的应用。
整合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一元一次方程小结与复习教案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小结与复习(1)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方程和等式的概念,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解法以及等式的性质2.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3.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教学难点: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教法:指导法学法:小组研讨法教学过程:1.知识回顾:(1)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2)一元一次方程: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1,这样一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3)方程的解:方程两边左右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4)解方程: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5)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结果仍相等;2.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结果仍相等(6)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及根据步骤根据①去分母—————————___等式的性质2_______________ ;②去括号—————————____乘法分配律______________ ;③移项—————————_____等式的性质1_____________ ;④合并—————————______乘法分配律____________ ;⑤化系数为1 ———————______等式的性质2____________;⑥验根————————把根分别代入方程的左右两边看求得的值是否相等。
三、范例学习解下列方程(1) 2(x-2)=2-7(x-2)(2) 143321=---m m (3) 52221+-=--y y y(4)103.02.017.07.0=--x x 四、巩固练习1.如果|3x-2|4=,则x =___2或32-___ ; 2.已知方程1384x x a +=-的解满足|2|0x -=,则a =; 3.解方程:(1) 2(x +3) -5(1-x) =3(x -1) ;(2)432(5)532x x x x ++---=-; 解:-1、64.若323(21)a bx c d x x x =+++-,要求a +b +c +d 的值,可令x =1,原等式变形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以,a +b +c +d =__________ 。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一元一次方程复习教案
一元一次方程罗央央【教学内容】一元一次方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帮助学生梳理本单元的知识要点及知识间的联系。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掌握整理和复习知识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整理复习,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使每个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教学重点】1.等式和方程的概念。
2.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3.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和最简形式。
4.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
5.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
【教学难点】1.在解一元一次方程时,去分母时用公分母去乘两边的每一项,注意不要漏乘。
2.解含有字母的一元一次方程,得到最简方程后,应根据未知数的系数情况进行分类讨论。
3.列方程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找到等量关系,并列出方程,在验根时要检验所得的解是否符合实际意义。
4.行程问题。
5.水流与船速问题。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整理法,练习法。
【教学用具】ppt,练习纸【教学流程】一、一元一次方程的知识框架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二、一元一次方程的相关概念的内化现在我们来具体的看看各个概念。
(一)等式1.什么是等式?用等号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
2.等式的性质有哪几条?(1)等式两边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代数式,所得的结果仍是等式.即若a=b,则a±c=b±c。
(2)等式两边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或代数式, 所得的结果仍是等式.如果a=b,那么ac=bc;如果a=b(c≠0),那么a/c=b/c。
此外等式还有其它性质: 若a=b,则b=a;若a=b,b=c,则a=c。
3.等式我们还需注意一下:说明:①等式两边不可能同时除以为零的数或式子;②等式的性质是解方程的重要依据。
4.同步练习★下列各式中,哪些是等式?(1)4+1=5;(2)6x-2=1;(3)y=0;(4)3a+7;(5)am+bm=(a+b)m;(6)x-1>y;(7)2x²+5x=0★填空,使所得结果仍是等式,并说明结果是根据等式的哪一条性质及如何变形得到的。
初中数学七年级《一元一次方程单元复习课》优秀教学设计
一元一次方程单元复习课(一)教案学习目标:1.加深对一元一次方程、方程的解的概念理解。
2.能熟练的解一元一次方程。
3. 在运用等式的性质把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化成x =a 的形式的过程中,渗透化归的数学思想。
学习重点:熟练解一元一次方程。
学习难点:去分母、去括号时运算正确。
教法:讲练结合的方法。
主要采用让学生自主学习、小组互相纠错的形式来显现学生在解一元一次方程时的问题,最后教师将学生出现多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
学法:在练中学,小组合作。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严谨学数学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基础巩固:一、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1、下列式子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是( )① 5m-3<0 ; ② 321x =-; ③ 27x y +=; ④2515x x +-=只含有 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次数都是 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增强学生对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的理解。
二、方程的解:2、下列方程的解为2x =的是( )A 、102x -= B 、6120x -= C 、460x -+= D 、240x += 3、已知1x =是方程23x a -=的一个解,那么a 的值是( )A 、1B 、3C 、-3D 、-1设计意图:通过对学生的层层设问,向学生提供多种解决问题的思路,对方程的解有进一步的认识。
三、等式的性质:4、运用等式性质判断下列各题的对错,并说明理由。
(1)如果a b =,那么22+=+b a ;( )(2)由a b =得99a b =--;( ) (3)由36x y =得3x y =;( )(4)从116x -=得116x =-.( )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理解等式的性质的基础上,对各命题进行判断,培养学生分析判断的能力。
重点在这里:四、解方程:(1) 6835x x -=- (2) 29)5(25=--x x(3)3321+=+x x (4)3157146y y ---=设计意图:题目分层设计,让学生感受不同题目的差异,灵活的选择答题的步骤,强化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能力。
完整版)《一元一次方程》复习课教案
完整版)《一元一次方程》复习课教案七年级上数学第二章《一元一次方程》专项复(一)教案授课人:XXX七年级数学备课组教学目标:1.理解方程、方程的解、解方程和一元一次方程等概念;2.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3.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4.理解在解方程时所体现出的化归思想方法;5.总体认识本章所学知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1.复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思想和解法步骤;2.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手段:引导、活动、讨论。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
教学过程:一、复有关概念1.判断是否为一元一次方程。
2.理解方程、一元一次方程、方程的解的概念。
二、纠正错误解法对于方程3x-14x-1/36=1-1/4x,学生应该通过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一的步骤来解方程,而不是直接去分母2.让学生发现其中的错误并进行改正,进一步熟悉解方程的步骤。
三、解方程1.解方程的步骤: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一。
2.练解方程,加强解题准确率。
3.归纳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注意事项,如分母是小数时要转化为整数、去分母时要乘最小公倍数等。
1.当x=32时,代数式3x-2与2x+3的差是11.化简代数式得:3x-2-(2x+3)=11,即x=16.2.若代数式3x-1与2x+2互为相反数,则3x-1=-(2x+2),化简得x=-1.3.当x=3时,代数式(x+1)/(3x-2)的值与3互为倒数。
代入x=3得:(3+1)/(3*3-2)=4/7.五、实际应用1.我能行在日历中,一个竖列上的三个连续数字之和能不能是42?可以是52吗?可以是42,例如9+10+11=30,而42-30=12,可以由1+2+9得到。
但不可以是52,因为三个连续数字的和最大只能是45(13+14+15)。
2.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1)审题,理解问题所求。
2)设未知数,建立代数模型。
3)找相等关系,根据问题中的条件列出方程。
4)列方程,将相等关系转化为代数式。
新人教七年级数学一元一次方程的全章复习教案
一节:方程的概念教学目标:(1)通过对多种实际问题的分析,感受方程作为刻画现实世界有效的模型.(2)通过观察,归纳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3)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并能用他们来解方程.教学重点:方程的概念、如何根据题意列简单的方程。
教学难点:据题意列方程。
教学过程:1.给出不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方程、代数式、不等式让学生判断,辨别方程。
总结:方程含有两个必不可少的条件:(1)含有未知数,(2)是等式。
做练习:一设某数为x ,根据下列条件列方程.(1)某数的2倍与某数的31的和是6.(2)某数与5的差的3倍是27.(3)某数的41比它的一半小2.(二)例题:例一:某面粉仓库存放的面粉运出15%后,还剩余42500千克,这个仓库原来有多少面粉?引导学生寻找题目中的量与等量关系,并一一代入相应的数值与未知数,得到方程做相应的练习:1.每斤苹果x 元,买三斤苹果用去2.4元,每斤苹果多少钱?2.黄豆发芽后,重量增加到原重量的2倍,要得到300千克豆芽需用黄豆多少千克?本文章节选至:3.一种小麦的出粉率是85%,要得到850千克面粉,需小麦多少千克?例二:小颖种了一株树苗,开始时树苗高为40厘米,栽种后每周树苗长高约15厘米,大约几周后树苗长高到1米?小结:(1)方程的概念;(2)依题意列简单的方程;重点是怎样找到题目中的等量关系;(3)一元一次方程的判别.二节:用等式的性质来解方程教学目标: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并能用它来解方程。
教学重点:能用等式的性质来解方程。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性质进行解方程。
教学过程:一.天平演示,直观地给学生理解等式的性质。
二、例题讲解:利用等式的性质解下列方程1、例1:(1)63=+x (2)54−=y 2、例题2:(1)123=−x (2)143−=−−y 3、学生完成练习,并叫学生上黑板演示,以及时发现错误并纠正。
21532=−y 9371=−m 316141−−=y 三.补充课外拓展:1解方程:(1)8)5(2=+−x (2)1)4(31−=−y 2、如果823=+x ,那么16+x =()(A )13(B )19(C )25(D )无解3、若有理数m 、n 满足0)132(122=++−n m ,求mn 的值。
[最新华东师大版]初一七年级数学下册第7章一次方程组复习1教案教学设计[WORD可编辑]
第七章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对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以及二
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有进一步理解,能熟练准确地用代入法和加减法解
二元一次方程组、三元一次方程组
过程与方法
在通过归纳本章的知识要点和复习练习过程中,体会把“二元”转化
为“一元”的消元思想,进一步理解把“未知”转化为“已知”和把
复杂问题转化为简单问题的思想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进一步培养学生快速准确的计算能力,进一步渗透“转化”的思想方
法
教学重点一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一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教学内容与过程教法学法设计
一、知识框图,整体把握
【教学说明】引导学生回顾本章知识点,使学生系统地了解本章
知识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二、释疑解惑,加深理解
1.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含有个未知数,并且含有未知数
的是_______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理解二元一次方程时
特别强调注意:(1)二元一次方程左右两边的代数式必须
是;(2)二元一次方程必须只含有_____个未知数.
2.二元一次方程的解:能使二元一次方程左右两边的值的
一对未知数的值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的解.在任何一个二元一次方程中,
如果把其中的一个未知数任取一个数,都可以通过方程求得与之对应
的另一个未知数的值.因此,任何一个二元一次方程都有个
解.
3.二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两个二元一次方程合在一起就组成了
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一般地,能使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两个方程左右两。
【公开课教案】七年级上册《一元一次方程》复习课教案
《一元一次方程》复习课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本章重要知识,能灵活运用有关知识解决具体问题.【过程与方法】通过梳理本章知识,回顾解决问题中所涉及转化思想和数学建模思想,加深对本章知识的理解.【情感态度】在运用本章知识解决具体问题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数学应用意识,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兴趣.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回顾本章知识,构建知识体系.【教学难点】利用相关知识解决具体问题.教学过程:一、知识框图,整体把握二、释疑解惑,加深理解1.本章所学习的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解法以及应用与小学学过的方程知识有怎样的联系?2.等式基本性质的内容是什么?你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吗?3.你知道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及每一步的依据吗?4.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有哪些?最关键的是什么?你是怎么判断一个方程的解是否符合要求?三、典例精析,复习新知考点一: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及方程的解例1.若(m-1)x|m|+5=0是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1)求m的值;(2)请写出这个方程;(3)判断x=1,x=2.5,x=3是否是方程的解.考点二:等式的基本性质:例2.运用等式性质进行变形,正确的是()A.如果a=b,那么a+c=b-cB.如果ac=bc,那么a=bC.如果a=b,那么ac=bcD.如果a2=3a,那么a=3考点三:求解一元一次方程例3 解方程.考点四: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例4.若关于X的方程与方程X-3(X-1) =2-(X+1)的解互为相反数,求K 的值.例5 已知A、B两地相距100千米,甲每小时走11千米,乙每小时走9千米,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1)相向而行,经过多少小时两人相遇?(2)同向而行,经过多少小时甲追上乙?(3)反向而行,经过多少小时相距160千米?四、当堂检测,巩固提高1.已知下列方程:①x+3=1/x;②7x=3;③4x-3=3x+2;④x=2;⑤x+y=5;⑥x2+3x=1.其中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有()A.2个B.3个C.4个D.5个2.若x=2是关于x的方程2x+3m-1=0的解.则m的值等于______.3.解方程.4.商场将某种品牌的冰箱先按进价提高50%作为标价,然后打出“八折酬宾,外送100元运装费”的广告,结果每台冰箱仍获利300元,求每台冰箱的进价是多少元. 五、师生互动,课堂小结本堂课你能完整地回顾本章所学的有关知识吗?你学会了哪些与本章有关的数学思想方法?你还有哪些困惑与疑问?课后作业:1.教材复习题2.完成练习册中本章复习课的练习.教学反思:。
初中数学七年级《一元一次方程复习》教学设计
复习课《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设计课题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复习课类型章节复习课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让学生对本章知识有一个总体把握,形成知识框图。
2. 夯实一元一次方程及其相关概念、会解一元一次方程(数字系数)等基础知识,归纳总结解一元一次方程易错点。
3.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经历形成方程模型、解方程和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数学模型,通过复习规范学生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巩固对行程问题的理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渗透数学思想,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4. 使学生反思知识获得的过程,形成自己对所学知识较为深刻、独特的理解,同时提高学生自己的归纳、概括和小组合作能力,形成反思的意识。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总结本章知识框图课前布置学生总结归纳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相关内容,以知识框图(网络)等形式呈现。
课上教师选取学生的作品做展示、交流、汇报。
教师运用多媒体出示本章的知识框图(注重前后知识点的衔接)。
学生交流展示自己整理制作的知识框图。
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归纳总结能力,形成知识网络,同时教师在学生总结的基础上给出本章知识框图,同时注重前后知识的衔接,渗透数学的“化归思想”。
二、小组交流活动(一)——复习一元一次方程相关概念及解方程等内容1.多媒体出示复习提纲——基础篇(第二部分: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和第三部分:解一元一次方程)答案,引导学生自批自改后独立思考。
2.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总结。
3.师生共同解决小组内仍解决不了的问题。
4.教师出示部分学生解方程错例,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解方程易错点及注意事项。
同时强调检验的重要性。
学生参照多媒体出示的答案用红笔自批自改。
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总结。
错例会引起部分学生的共鸣,加深学生对解方程易错点的理解。
对基础篇的复习主要也学生自学、自改的形式进行,有必要问题希望能通过小组内的讨论交流得以解决,教师在此部分的复习只起到点拨的作用,同时培养学生独立发现问题,修改问题的能力,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学习时间。
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 复习1
课题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复习1 主备人课型复习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方程、方程的解和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步骤及每一个解题步骤中应注意的问题,能熟练地解一元一次方程。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体会把复杂化为简单,把新化为旧的化归思想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自觉反思的良好习惯。
教学资源多媒体重点难点重点: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和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难点:熟练、准确地解一元一次方程。
教学过程环节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动态修改知识疏理, 强化基础1、了解一元一次方程及其相关概念,认识从算式到方程进步.2、通过观察、归纳得出等式的性质,能利用它们探究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3、通过探究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进一步体会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
活动1游戏:三组写有数学式子和符号的卡片,请你选取其中的部分卡片构造一个一元一次方程。
学生回答进行归纳总结:口答,答案不唯一让学生温习旧知考察学生对方程的认识本章的主要内容是,这个内容是一元一次方程展开的;环节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动态修改巩固拓展课堂小结作业活动2口答: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步骤有哪些?每一步是怎样变形的?活动3口答:下列变形中,正确的是()。
A.方程3(x – 1)=- (x – 3) 去括号,得 3x – 1= - x - 3B.方程4x - 5=3x + 2移项,得 4x –3x=2+5通过活动2和活动3归纳总结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步骤及注意事项:解下列方程.1)4x-7=2x+12)2y+7=3y-93)2x-4=6-3x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1)x+2=02)2x-1=03)2x+4=6+3x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等式性质1等式性质2乘法分配律有理数加减法则巩固知识,提升能力巩固知识,提升能力不要漏乘分子要添括号移项要变号计算要小心分子、分母不要颠倒板书设计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复习1 知识疏理, 课堂小结强化基础作业巩固拓展教学后记本节是全章的复习课.首先是复习本章的主要概念和法则.在上节课所留复习作业的基础上,一上课,就进行课堂提问,“关于一元一次方程,你都知道什么”.通过学生的回答,既可检查学生作业完成的情况,又充分地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调动学生积极性。
七年级上册一元一次方程复习教案
一元一次方程教案教学目标: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体会去分母解一元一次方程的简捷性和重要性,熟练掌握去分母解一元一次方程。
教学重难点:运用去分母解一元一次方程。
去分母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教学过程1.一元一次方程的有关概念(1)一元一次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1,系数不等于0,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2)一元一次方程的标准形式是:2.等式的基本性质(1)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或,所得的结果仍是等式.(2)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都除以,所得的结果仍是等式. 3.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步骤:【典型例题】例1.下列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有哪些? x+2y=9 x 2-3x=1 11=x x x 3121=-2x=1 3x –5 3+7=10 x 2+x=1例2. 用适当的数或整式填空,使得结果仍是等式,并说明是根据等式的哪条性质,通过怎样变形得到的.(1)如果________;-8x 3,853==+那么x(2)如果-1_x _________3,123=--=那么x x ;(3)如果;__________x ,521==那么x(4)如果________.3x ,32==那么yx例3.解下列简易方程1.5223-=+x x 2.4.7-3x=113.x x +-=-32.0 4.)3(4)12(3-=+x x例4.解方程 1.32243332=+--x x 2.1423(1)(64)5(3)25x x x --++=+ 3.21101211364x x x -++-=- 4.22314615+=+---x x x x 5.003.002.003.0255.09.03.0=+---+x x x 6.83161.20.20.55x x x +-+-=-例5.解方程 1. ⎥⎦⎤⎢⎣⎡+-=--)13(2131)2(322x x x x 2.1111(3)3302222y ⎧⎫⎡⎤---=⎨⎬⎢⎥⎣⎦⎩⎭例6.x 取何值时,代数式 63x + 与 832x- 的值相等.例7.已知方程104x x =-的解与方程522x m +=的解相同,求m 的值.例8. 已知1x =-是关于x 的方程 327350x x kx -++= 的解,求221195k k --的值.例9.当.38322倍的的值是为何值时,代数式x x x x ++-例10. 若对于任意的两个有理数m, n 都有m ※n=43nm +,解方程3x ※4=2.跟踪练习1.若ax +b=0为一元一次方程,则__________.2.当=m 时,关于字母x 的方程0112=--m x是一元一次方程. 3.若9a x b 7 与 – 7a3x –4b 7是同类项,则x= .4.如果()01122=+++-y x x ,则21xy -的值是 . 5.当=x ___时,代数式24+x 与93-x 的值互为相反数.6.已知08)1()1(22=++--x m x m 是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则m= . 7.(2003北京)已知2-=x 是方程042=-+m x 的根,则m 的值是( ) A. 8B. -8C. 0D. 28.如果a 、b 互为相反数,(a ≠0),则ax +b =0的根为( )A .1B .-1C .-1或1D .任意数9.下列方程变形中,正确的是( )(A )方程1223+=-x x ,移项,得;2123+-=-x x (B )方程()1523--=-x x ,去括号,得;1523--=-x x (C )方程2332=t ,未知数系数化为1,得;1=x (D )方程15.02.01=--xx 化成.63=x 10.方程62123xx +=-去分母后可得( ) A 3x -3 =1+2x , B 3x -9 =1+2x , C 3x -3 =2+2x , D 3x -12=2+4x ; 11.如果关于x 的方程01231=+m x是一元一次方程,则m 的值为( )A .31B 、 3C 、 -3D 、不存在 12.若32,24,A x B x =-=+使A -B=8,x 的值是( ) A .6 B .2 C .14D .18提高练习1.下列各方程中变形属于移项的是( ) A .由24,2x x ==得B .由735,735x x x x -=++=+得C .由,58-=-x x 得85--=--x xD .由139-=+x x ,得913+=-x x 2.下列方程中( )是一元一次方程. A .3x-065= B.2x+y=4 C.x(x+2)=8 D.11=+x x3.下列方程的解法中,正确的是( ) A .214x =,移项得142,12x x =-∴= B .155x=,两边都除以5,得3=x C .23,32==x x 得 D .0.017x =,两边都乘以100,得x =7004. 一个一元一次方程的解为2,请写出这个方程:_______________5.解方程: (1)221131+=-x x (2)1-323x x -=+ (3)1122142=--+x x (4)x-3(314615+--x x )=2(x+2)(5)y-52221+-=-y y (6)168)251(413121=⎭⎬⎫⎩⎨⎧+⎥⎦⎤⎢⎣⎡--x(7)1-43)1(211=-+x (8)3)12(214)12(3+=-+x x (9))1(2)141(23x x x -=+- (10)32221+-=--t t t。
七年级数学 一元一次方程复习教案 人教版
一元一次方程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准确地理解方程、方程的解、解方程和一元一次方程等概念;2.熟练地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3.通过列方程解应用题,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4.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在解方程时所体现出的化归思想方法;5.使学生对本章所学知识有一个总体认识.教学重点和难点进一步复习巩固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思想和解法步骤,以及列方程解应用题.教学方法自主互助教学教学过程一、主要概念(此处让学生自主完成)1、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2、一元一次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指数是1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3、方程的解: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4、解方程: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二、等式的性质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都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结果仍相等。
等式的性质2: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结果仍相等。
三、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及根据(学生填空完成,之后做试一试第一题,)1、去分母-------------------等式的性质22、去括号-------------------分配律3、移项----------------------等式的性质14、合并----------------------分配律5、系数化为1--------------等式的性质26、验根----------------------把根分别代入方程的左右边看求得的值是否相等试一试:(选2个小组,各一名中等同学板书,)解方程:(1)(x一3)=2一(x一3)四、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注意事项(在学生交流完解方程答案后小组内讨论小结完成此部分,我做归纳总结)1、分母是小数时,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把分母转化为整数;2、去分母时,方程两边各项都乘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此时不含分母的项切勿漏乘,分数线相当于括号,去分母后分子各项应加括号;3、去括号时,不要漏乘括号内的项,不要弄错符号;4、移项时,切记要变号,不要丢项,有时先合并再移项,以免丢项;5、系数化为1时,方程两边同乘以系数的倒数或同除以系数,不要弄错符号;6、不要生搬硬套解方程的步骤,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找到最佳解法。
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一元一次方程复习教案
一元一次方程复习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含有括号的方程中去括号的方法步骤。
进一步学习简单的列方程应用题,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会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进而通过列方程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数学的应用意识,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
重点1 去括号解方程,不要漏乘每一项。
2 会解简单的方程应用题。
难点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方程的过程中,如何找等量关系。
教学设计一,课堂设计1.⑴教师展示课件第一页,提出问题,找第一小组的6号同学回答,内容回答不完整的话,下一个小组的同号回答问题。
对的及时加分鼓励。
⑵展示第二张图片,找3---8组6号同学一次回答,并说出不是一元一次方程的理由。
2,设计此环节的目的是纠正学生解一元一次方程最容易错的几个地方地方。
第一点去分母不要漏乘不含分母的项,第二点学生最容易在去括号环节,不注意符号的变化。
,重点讲解移项要变号。
例如方程3x+20=4x-25+5移项正确的是;A 3x-4x=-5-25-20B 3X-4X=25+5-20找学生回答并说出错误的原因,这个时候教师还应重点强调易错点在哪,如何避免错误。
相应练习巩固;第七张图片,见图题。
第二个易错点,是去分母的过程中,步骤丢步,移项的过程中,忘记变号导致结果错误。
相对应的两道练习题,找相同学好小组的学生进行比赛,全队的及时加分。
两道练习题见图片。
第三个既是易错点又是难点的题型是解分母是小数的一元一次方程。
在讲解此类型的题的时候,我的交法是灵活的,方法多种多样,只要解对就可以。
巩固练习见图片。
3 出示图片相信你能行,让学生独立完成此表格。
4中考演练环节的设计,是让学生早一点接触中考试题,它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难,只要平时积累知识就可以了。
二,巩固练习,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不同,来留一点练习题。
三,板书设计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方程概念易错点;1 不要漏乘不含分母的项;2 去分母,移项,变号;3分母是小数的一元一次方程,最佳解题放法,分母变成整数。
初一数学复习教案一元一次方程
初一数学复习教案一元一次方程教案主题:初一数学复习教案-一元一次方程一、教学目标:1. 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和基本性质;2. 能够正确地列出一元一次方程;3. 能够解答一元一次方程的问题;4.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和性质介绍;2. 如何列出一元一次方程;3.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4. 实际问题中的一元一次方程应用。
三、教学步骤:Step 1: 引入一元一次方程概念1. 引导学生回顾线性方程的概念;2. 介绍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和特征。
Step 2: 列出一元一次方程1. 讲解如何根据实际问题列出一元一次方程;2. 给予学生几个例子进行讲解和练习。
Step 3: 解一元一次方程1. 介绍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包括等式移项、合并同类项等;2. 给予学生具体的例子进行讲解和练习。
Step 4: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1. 引导学生分析实际问题,并将其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2. 给予学生实际问题的例子进行讲解和练习。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列式和解法;2. 教学难点:实际问题中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五、教学辅助工具和教学资源:1. 教学辅助工具:教学黑板、彩色粉笔;2. 教学资源:一元一次方程的相关教材或练习册。
六、教学评价方法:1. 教师可根据学生参与度、课堂表现、讨论能力等进行评价;2. 学生可完成教师布置的相关作业或练习进行自我评价。
七、教学延伸活动:1. 设置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一元一次方程的理解和运用;2. 给予学生更多的实际问题进行解答,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八、教学反思:本节数学复习课主要介绍了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列式和解法,并通过实际问题的应用,提高了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教案设计合理,内容紧凑,旨在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丰富的例子和练习,加强学生对一元一次方程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互动讨论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提高教学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十七课时
第七十八课时
一、课题§复习(1)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本章的知识结构,并通过本章的知识结构掌握本章的全部知识;
2.对线段、射线、直线、角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有进一步的认识;
3.掌握本章的全部定理和公理;
4.理解本章的数学思想方法;
5.了解本章的题目类型.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理解本章的知识结构,掌握本章的全部定理和公理;
难点是理解本章的数学思想方法.
四、教学手段
引导——活动——讨论
五、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
六、教学过程
(一)、本章的知识结构
(二)、本章中的概念
1.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
2.线段的中点定义.
3.角的两个定义.
4.直角、平角、周角、锐角、钝角的概念
5.互余与互补的角.
(三)、本章中的公理和定理
1.直线的公理;线段的公理.
2.补角和余角的性质定理.
(四)、本章中的主要习题类型
1.对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的理解.
例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延长射线OP B.延长直线CD
C.延长线段CD D.反向延长直线CD
解:C.因为射线和直线是可以向一方或两方无限延伸的,所以任何延长射线或直线的说法都是错误的.而线段有两个端点,可以向两方延长.
例2如图1-57中的线段共有多少条?
解:15条,它们是:线段AB,AD,AF,AC,AE,AG,BD,BF,DF,CE,CG,EG,BC,DE,FG.
2.线段的和、差、倍、分.
例3已知线段AB,延长AB到C,使AC=2BC,反向延长AB
解:B.如图1-58,因为AD是BC的二分之一,BC又是AC的二分之一,所以AD是AC的四分之一.
例4如图1-59,B为线段AC上的一点,AB=4cm,BC=3cm,M,N分别为AB,BC的中点,求MN的长.
解:因为AB=4,M是AB的中点,所以MB=2,又因为N是BC的中点,所以BN=1.5.
则MN=2+1.5=3.5
3.角的概念性质及角平分线.
例5如图1-60,已知AOC是一条直线,OD是∠AOB的平分线,OE是∠BOC的平分线,求∠EOD的度数.
所以∠BOE+∠BOD=(∠AOB+∠BOC)÷2=90°.
则∠EOD=90°.
例6如图1-61,已知∠AOB=∠COD=90°,又∠AOD=150°,那么∠AOC与∠COB的度数的比是多少?
解:因为∠AOB=90°,又∠AOD=150°,所以∠BOD=60°.
又∠COD=90°,所以∠COB=30°.
则∠AOC=60°,(同角的余角相等)
∠AOC与∠COB的度数的比是2∶1.
4.互余与互补角的性质.
例7如图1-62,直线AB,CD相交于O,∠BOE=90°,若∠BOD=45°,求∠COE,∠COA,∠AOD的度数.
解:因为COD为直线,∠BOE=90°,∠BOD=45°,
所以∠COE=180°-90°-45°=45°
又AOB为直线,∠BOE=90°,∠COE=45°
故∠COA=180°-90°-45°=45°,
而AOB为直线,∠BOD=45°,
因此∠AOD=180°-45°=135°.
例8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3倍,且小角的余角与大角的余角之差为20°,求这两个角的度数.
解:设第一个角为x°,则另一个角为3x°,
依题义列方程得:(90-x)-(90-3x)=20,
解得:x=10,3x=30.
答:一个角为10°,另一个角为30°.
5.度分秒的换算及和、差、倍、分的计算.
例9 (1)将45.89°化成度、分、秒的形式.
(2)将80°34′45″化成度.
解:(1)45°53′24″.
(2)约为80.58°.
(3)约为9°44′11″(第一步,做减法后得12°58′55″;再做乘法后得36°174′165″,可以先不进位,做除法后得9°44′11″)
(五)、本章中所学到的数学思想
1.运动变化的观点:几何图形不是孤立和静止的,也应看作不断发展和变化的,如线段向一个方向延长,就发展成为射线;射线向另一方向延长就发展成直线.又如射线饶它的端点旋转就形成角;角的终边不断旋转就变化成直角、平角和周角.从图形的运动中可以看到变化,从变化中看到联系和区别及特性.
2.数形结合的思想:在几何的知识中经常遇到计算问题,对形的研究离不开数.正如数学家华罗庚所说:“数缺形时少直观,形缺数时难如微”.本章的知识中,将线段的长度用数量表示,利用方程的方法解决余角与补角的问题.因此我们对几何的学习不能与代数的学习截然分开,在形的问题难以解决时,发挥数的功能,在数的问题遇到困难时,画出与它相关的图形,都会给问题的解决带来新的思路.从几何的起始课,就注意数形结合,就会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3.联系实际,从实际事物中抽象出数学模型.数学的产生来源于生产和生活实践,因此学习数学不能脱离实际生活,尤其是几何的学习更离不开实际生活.一方面要让学生知道本章的主要内容是线和角,都在生活中有大量的原型存在,另一方面又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去解决某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这才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
(六)、本章的疑点和误点分析
概念在应用中的混淆.
例10判断正误:
(1)在∠AOB的边OA的延长线上取一点D.
(2)大于90°的角是钝角.
(3)任何一个角都可以有余角.
(4)∠A是锐角,则∠A的所有余角都相等.
(5)两个锐角的和一定小于平角.
(6)直线MN是平角.
(7)互补的两个角的和一定等于平角.
(8)如果一个角的补角是锐角,那么这个角就没有余角,
(9)钝角一定大于它的补角.
(10)经过三点一定可以画一条直线.
解:(1)错.因为角的两边是射线,而射线是可以向一方无限延伸的,所以就不能再说射线的延长线了.
(2)错.钝角的定义是:大于直角且小于平角的角,叫做钝角.
(3)错.余角的定义是:如果两个角的和是一个直角,这两个角互为余角.因此大于直角的角没有余角.
(4)对.∠A的所有余角都是90°-∠A.
(5)对.若∠A<90°,∠B<90°则∠A+∠B<90°+90°=180°.
(6)错.平角是一个角就要有顶点,而直线上没有表示平角顶点的点.如果在直线上标出表示角的顶点的点,就可以了.
(7)对.符合互补的角的定义.
(8)对.如果一个角的补角是锐角,那么这个角一定是钝角,而钝角是没有余角的.
(9)对.因为钝角的补角是锐角,钝角一定大于锐角.
(10)错.这个题应该分情况讨论:如果这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这个结论是正确的.如果这三个点不在同一条直线上,那么过这三个点就不能画一条直线.
七、练习设计
1.认真阅读课本本章后的小结.
2.认真重做一遍本课的10个例题.
九、教学后记
1.本教案的教学时间为2课时90分钟.
2.由于本节课为复习课,为使其达到最好的效果,三大方面的内容都要复习到;第一是
全章的知识结构,使学生在学习了一章的内容之后,对本章知识结构胸有成竹,同时在复习知识结构的基础上要重视知识间的联系;第二是这一章的典型例题,也要使学生做到心中有数,并注意本章知识的疑点和误点;第三是本章教学中涉及的数学思想,再一次带领学生回忆.
3.在复习课当中不要忽视对习题类型的归纳和总结,尤其是刚开始学习几何,学生对几何的习题类型还掌握不好,帮助学生加以总结,会使学生在掌握这一章的内容时有的放矢.4.为了培养学生的能力,在这节课的前面,可以安排学生先自己复习,找出本章的主要学习内容,也可以为学生准备一些复习提纲.提供参考如下:
(1)本章你都学到了哪些知识?
(2)本章知识之间的联系是什么?
(3)你认为本章的哪些题目你很感兴趣?
(4)学过本章后,你应用这些知识解决了哪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5)学了本章以后,你对数学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6)你对几何课还有哪些意见和建议?
(7)你认为对本章的内容还有哪些地方没有弄清或没有学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