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溶液的形成(使用)
第九单元课题1《溶液的形成》-广州市第94中学-刘艳艳
初三化学第九单元课题1《溶液的形成》(第1课时)教学设计广州市第九十四中学刘艳艳一、教材分析1. 本课题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学生对于“溶液”并不陌生,他们不仅在实际生活中经常接触并应用到溶液,在实验室也多次用到溶液,如盐酸,稀硫酸,硫酸铜溶液等。
学生还知道很多反应在溶液中进行,但学生对于溶液的认识仅仅是感性,不系统的。
所以本课题在编排上,通过学生的活动与探究,使学生在宏观上认识溶液的特征,从微观上认识溶液是溶质粒子分散到溶剂中形成的均一体系,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建立一个有关溶液的较为科学的概念,进而认识溶质、溶剂及其辩证关系。
本课题内容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但使学生从微观角度理解溶液的形成有一定的难度,故在教学中可用动画模拟讲解,并注意与生活经验相联系,使学生体会化学在生活和生产中的作用。
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根据蔗糖等物质的溶解实验,能描述出它们溶解于水或汽油的微观过程和宏观现象。
(2)知道溶液,溶质,溶剂等概念,并能说出一些溶液的溶质和溶剂。
(3)知道水是重要的溶剂,酒精,汽油也是重要的溶剂。
【过程与方法】(1)通过常见物质的溶解性,溶液的形成等实验,体会宏观现象与微观本质之间的联系。
(2)通过“碘或高锰酸钾分别放入水中和汽油中,进一步了解对比实验在科学探究中的运用,学会控制实验条件的研究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宏观现象与微观本质之间的联系。
3.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建立溶液的概念;认识溶液、溶质、溶剂三者的关系。
(2)难点:从微观上认识溶液;理解溶质、溶剂的辩证关系。
二、教法和学法的选择(1)教法:问题启发,引导探究,多媒体辅助(2)学法:实验探究,合作交流,归纳总结三.教学过程:本节课总的设计理念是在学生已有的基础知识上,创设动画,生活化的情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进行活动探究,积极进行小组合作交流,从而实现对化学概念的能动建构。
所以针对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四.板书设计:第九单元课题一溶液的形成(第1课时)一、溶液1.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课题1溶液的形成
第九单元溶液课题1溶液的形成教学设计的思路分析课题1介绍了关于溶液的一些初步知识,是学习溶解度和溶质质量分数的基础。
这一课题包括溶液的形成,溶液、溶质、溶剂的概念以及溶解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等。
在前面的化学学习过程中由于许多反应都是在溶液中进行的,学生也接触了很多的溶液,在后面酸、碱、盐的的教学中绝大多数反应又将涉及到溶液,因此不论在生活中应用溶液的有关知识,还是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对学生而言系统地学习有关溶液的知识是非常必要的。
本节课以学生在生活中常见的物质溶于水后消失的现象,自然地引入新授课。
学生通过该现象并结合教师展示的动画,较为深刻地理解物质溶解于水的微观原理。
从而知道了溶液的特点及其成分。
紧接着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使学生意识到在日常生活中水是一种常见的溶剂但并不是唯一的溶剂,而且物质能否溶于水主要与溶质、溶剂的性质有关。
这些活动加深了学生对溶液、溶质、溶剂概念的理解,最后通过洗涤剂去油污的原理分析知道了溶液与乳浊液的区别。
关于物质溶解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首先从实验这一宏观角度入手,使学生意识到该现象是的确存在的;并通过自己动手设计实验来进行探究活动,既激发了学习的热情又培养了严谨的科学态度。
最后通过动画分析物质溶解于水的两个过程,从而加深了对溶液的理解,使学生自然地形成关于溶液知识的体系。
教学过程基本上是从宏观角度引入,从微观角度分析,这样不但自然、直观易于理解而且也使学生掌握的知识得到了升华。
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溶液、溶剂、溶质等概念;知道水是重要的溶剂,酒精、汽油等也是常见的溶剂;知道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
过程与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启发式教学,学生通过实验发现问题、质疑总结,进行初步探究活动。
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分析、解释化学现象。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增强学生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发展学生合作、思考、创新、实践的科学精神。
课题1 溶液的形成
汽油去油污的原理是: 油污溶解在汽油中,形成 溶液,从而除去油污.
【小结】
固体 液体 气体 溶质
被溶解
一种或几 种物质
分散
另一种 物质
能溶解
溶剂
液-液 互溶: 量多的 是溶剂 通常: 水是
均一、稳定的 混合物
溶剂
溶液
【溶液和乳浊液区别】溶液是均一、稳定的; 乳浊液不稳定,静置会分层
溶液、悬浊液和乳浊液的区别 定义 特征 类别 举例
溶质在溶解过程中发生了两种变化,一种 是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向水分子中扩散,这 一过程吸收热量;另一种是溶质的分子(或离 子)和水分子作用,生成水合分子(或水合离 子),这一过程放出热量。 扩散过程=水合过程:吸热=放热 温度变化不明显 扩散过程>水合过程:吸热>放热 温度降低 扩散过程<水合过程:吸热<放热 温度升高
填写下列表格
氯化 酒 碘的 氯化钠 氢氧化 硫酸的 食盐和 的水溶 钙的水 精 酒精 氢的 水溶液 蔗糖的 水溶液 溶 液 溶液 水溶液 溶液 液 碘酒 盐酸 98%的 溶液俗 石灰 食盐水 名 水 浓硫酸
溶液 名称
溶质 溶剂
氯化 氢氧化 酒精 钠 钙 水
水
碘
氯化 氢 硫酸 水
水
食盐、 蔗糖
水
酒精
一、溶液
【现象】将蔗糖或食盐放入水中,搅拌后,蔗糖 或食盐都消失在水中。 【微观解释】蔗糖微粒、食盐微粒运动扩散到水 分子中去了。
溶 液 的 组 成
H2O NaCl
溶剂 溶质
溶液(混合物)
【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 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做溶剂。如:水
溶液的形成第一课时教案
溶液的形成(第一课时)课题1 溶液的形成(第一课时)学习目的1.认识溶解的现象2.建立溶质、溶剂、溶液的定义3.认识溶解和乳化重点:溶液的概念难点:理解溶液的特性学习过程实验准备【实验9-1、2、3、4】一、溶液海洋是巨大的资源宝库,其中含有80多种元素(情境引入:海洋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宝库,其中溶有大量的物质,如果有可能,把海水中溶解的物质全部捞出来放在陆地上,能使陆地提高153米;假如把世界海洋的水都蒸干,海底就会积上60米厚的盐层)1.溶液的形成2.溶液的定义:由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叫溶液。
(教思考:让学生认真阅读溶液的定义,对溶液的定义中的各成分进行解读)3.对溶液的理解⑴溶液的特性:均一性、稳定性;是混合物。
⑵溶液的组成:溶质和溶剂(教思考:让学生思考怎样判断溶质和溶剂)(叫表达:用专业用语来表达溶液的组成,要求表达专业化、规范化)①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叫溶质。
溶质可以是气体,也可以是液体和固体。
一种溶液中溶质可以为一种,也可以是多种。
②溶剂:能够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溶剂。
⑶溶质和溶剂的判断气—液体系:液体是溶剂液—液体系:量多的为溶剂。
但如果有水参加,无论多少,水均为溶剂。
如没有指明,溶剂均为水。
固—液体系:固体为溶质,液体为溶剂讨论:在蔗糖溶液和氯化钠溶液里,溶质和溶剂分别是什么?蔗糖溶液:溶质为蔗糖,溶剂为水。
且在该溶液中,溶质是以分子存在。
在氯化钠溶液里,溶剂是水,溶质为氯化钠,且氯化钠是以离子存在(NaCl=Na++Cl-)(注意记住蔗糖和氯化钠在溶液中的存在形式)⑷溶液的质量:溶质质量和溶剂质量之和。
未溶解的溶质不能计算在溶液质量当中。
4.碘、高锰酸钾与水、汽油的溶解情况;酒精和水之间的溶解情况碘易溶于汽油而不易溶于水,高锰酸钾易溶于水而不溶于汽油;酒精与水能互溶(教思考:引入对物质溶解性的理解。
酒精和水称为互溶是因为这两种物质均为液体,但规定了水是溶剂。
课题1溶液的形成
9、如果在溶液中发生了反应,应辨别溶质是什么物质。
6、溶液组成的判断 固体 固体、气体溶于液体,
1)溶质的状态可以为
形成溶液时;固体和气 液体 体一般作溶质,液体 气体 作溶剂。 多---溶剂 ; 少---溶质
2)液体与液体互溶
但如果其中有一种是水,不 管多少,一般把水叫做溶剂。
水是最常见的溶剂,酒精、汽油 等物质也是常见的溶剂。在未指 明溶剂时,溶剂一般为水。
初中常见的三种有色溶液
理解时注意以下几点:
1、如果加入的溶质没有完全溶解,则溶质只是实际溶解的部分。 2.对于任何一种溶液,溶质可以有多种,但溶剂只有一种。
3.当两种物质完全反应后,新生成的物质是溶质,析出的沉淀或 逸散的气体不是溶质,如果反应物有剩余,且溶解于水,则剩 余物和新生成的物质都是溶质。
不均一 不稳定 一、不稳定的混合物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
悬浊液、乳浊液、溶液的比较
二、溶解时的吸热和放热现象
热袋 冰袋
现象:有的温度会升高(放热过 程),有的温度会降低(吸热过 程)。这取决于物质的性质。
溶解过程 热量变化
溶液温度
扩散过程
吸收热量(用 Q吸表示)
水合过程
放出热量(用 Q放表示)
①若 Q
附:相关的实验数据:物质溶解时的温度变化(水温12度)
溶解后测量的温度/℃
溶解硝酸铵固体 溶解氯化钠固体 溶解氢氧化钠固体 3 12 31
温度的变化量/℃
-9 0 +19
对溶解时吸热或放热现象的解释: 物质溶解时同时发生两个变化。(1)扩散过程:溶质的分子(或离子) 向水中扩散,此过程中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在水分子作用下,克服分 子(或离子)间的作用力,扩散到水中成为自由移动的分子( 或离子) 此过程要吸收热量。 (2)水合过程:已扩散到水中的溶质的分子(或离子)与水分子作用, 生成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这一过程要放出热量。
《课题1 溶液的形成》第2课时示范课教案【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课题1溶液的形成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氢氧化钠和硝酸铵等物质溶于水时温度的变化,了解物质溶解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及其产生原因。
2.通过分析洗洁精对油污的作用现象,认识乳化作用和乳化剂,知道溶解与乳化的不同,认识常见的乳化现象。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物质溶解过程中能量变化及其原因。
难点:乳化原理及乳化现象。
三、教学准备
氢氧化钠、硝酸铵、蒸馏水、温度计、汽油、植物油等。
四、教学过程
根据生活经验和所学
知识进行回答。
观看演示实验,并填
写实验现象。
并填写
实验表格。
洗涤剂,用胶塞塞住试管,振荡,
五、板书设计
课题1节溶液的形成
第2课时
一、物质溶于水时的能量变化
Q吸<Q放,溶液温度升高Q吸=Q放,溶液温度不变Q吸>Q放,溶液温度降低
二、乳化现象
概念:洗洁精、洗衣粉和洗发液等物质都可以使食用油以细小液滴的形态分散到水中,形成不易分层的、比较稳定的混合物,这种现象叫做乳化现象。
应用:(1)利用乳化现象去除油污。
(2)在化妆品、药物、涂料生产中都会用到乳化现象。
第九单元 课题1 溶液的形成
溶
液
课题1 溶液的形成
活动与探究一:
探究目的:溶液是如何形成的?
【现象】将蔗糖放入水中,搅拌后,蔗糖消失在水中。 【微观解释】蔗糖微粒运动扩散到水分子中去了。
一、溶液
1、定义: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
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叫溶液
(1)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叫做溶质。如:蔗糖
(2)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做溶剂。如:水
纯净物
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冰加入水中
食盐和蔗糖同时加 入水中 植物油加入到水中
纯净物
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不是
不均一,不稳定
练习:
判断下列溶液的溶质和溶剂 溶质 硫酸 氯化氢 溶剂 水 水
溶液名称 稀硫酸 稀盐酸 硫酸铜溶液
乙醇的汽油溶液 碳酸溶液 石灰水
硫酸铜 乙醇
碳酸
水 汽油 水 水
氢氧化钙
小结:除了水,其它物质也作为溶剂;如:汽 油、酒精等物质也可以做溶剂。
扩散过程
吸收热量
溶解过程
水合过程
放出热量
扩散过程: 会吸热
原因:
水合过程: 会放热
扩散过程=水合过程:温度变化不明显 吸热=放热
扩散过程>水合过程:温度降低
扩散过程<水合过程:温度升高
吸热>放热
吸热<放热
【小结】
固体 液体 气体 溶质
被溶解
一种或几 种物质
分散
另一种 物质
能溶解
溶剂
液-液 互溶: 量多的 是溶剂 通常: 水是
7.下列属于溶液且溶质是化合物的是( A、D) A.稀硫酸 B.碘酒 C.液态氧气 D.澄清石灰水
8.对溶液的基本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D ) A.溶液是均一、稳定、无色透明的液体 B.凡是均一、稳定、透明的液体就是溶液 C.一杯调好的糖水,喝第一口特别甜,越喝越不 甜,说明后面喝的糖水含糖少 D.当条件不改变时,溶液虽然放置时间较长,溶 质也不会从溶液中分离出来
课题1溶液的形成(第1课时)优秀教学案例九年级化学下册(人教版)
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溶液的定义、溶 Nhomakorabea过程、特点及应用,巩固所学知识。
2.强调溶液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社会责任感。
3.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方法,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究。
(五)作业小结
1.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生活实例,运用溶液的知识解决问题,如饮料的配制、药剂的稀释等。
2.要求学生撰写学习心得,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3.分析溶液的特点:均一性、稳定性、不能通过滤纸等。
4.举例说明溶液在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如饮料、药剂、化肥等。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学生分组讨论溶液的形成过程、特点及应用,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各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3.教师点评:对学生的讨论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成长与进步。
3.通过对溶液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4.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积极向上的道德品质。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溶液的形成为主线,引导学生从实验、生活实例等多角度深入探讨溶液的知识,使学生在掌握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提高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素质。
三、教学策略
2.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引导学生运用溶液的概念分析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4.结合生活实例,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欲望。
2.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创新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溶液的定义,掌握溶液的本质特征,能正确区分溶液、悬浊液和乳浊液。
课题1 溶液的形成(第一课时) 优秀教学设计
本课时主要是以实验探究形式来完成教学任务,通过实验组织学生仔细观察、分析、小组总结从而得出结论,教师只是引导、组织好学生,以学生为主体来进行教学活动。
教学过程
点评
情境创设
教师展示已经配制好了的五种溶液:氯化钠、硫酸铜、氯化铜、高锰酸钾、氯化铁,让学生观察,并设疑:你想到了什么?
教师引入:同学们回答得很好,这些都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溶液,同学们想不想知道这些溶液是怎样形成的?(教师板书课题1:溶液的形成)
教师点评:同学们做实验很认真,观察得也很仔细,总结结论:不同溶质在同一溶剂里的溶解性不同,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里的溶解性也不同。
设疑:把一种溶液放入到另一种溶液中能形成溶液吗?
请同学们做活动与探究(三)
药品:酒精、水、红墨水
仪器:试管一支、胶头滴管
溶剂
溶质
振荡前现象
振荡后现象
静置后现象
结论
水
乙醇
教师:请一个小组来汇报实验情况。
①不同溶质在同一溶剂里的溶解性不同,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里的溶解性也不同;
②溶质可以为:固体、液体和气体;
③液体与液体互溶时:多者为溶剂,少者为溶质,一般情况下水是溶剂。
学生观察仔细,能将所学知识与生活中的实例相结合并能准确回答。
教师活动:下面请同学们做:
“活动与探究(一)几种固体物质溶解于水”
药品:食盐、糖、硫酸铜晶体、水
仪器:玻璃棒、100 mL烧杯三个、药匙
展示不同颜色的溶液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
食盐
糖
硫酸铜晶体
现象
结论
培养学生集体合作意识和动手能力;认识溶液、溶质、溶剂。
学生们分组实验,教师巡视,个别加以辅导。等同学们大部分完成后,请一个小组的代表谈谈本小组的实验情况:
溶液的形成教学设计
第九单元溶液课题1 溶液的形成一、教学目的:知识和技能1、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溶液、溶剂、溶质等概念。
知道水是重要的溶剂,酒精、汽油等也是常见的溶剂。
2、知道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实验探究中学习科学和科学实验的方法,让学生学会观察、记录并分析实验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道溶液是一类重要的物质,在生产和生活中有重要的应用。
并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生活中常见的问题,树立学知识、用知识,化学终将走向社会的正确观念。
二、教学重点:建立溶液的概念并认识溶液、溶质、溶剂三者的关系三、教学难点:从微观角度理解溶液的形成四、教学方法:实验探究、小组合作、多媒体演示五、教学过程:1、情景导入: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溶液,由化工厂洗衣服导入新课。
2、讲授新课:活动探究一:污渍应该怎么洗去多媒体演示:食盐、蔗糖溶于水的微观过程小结:蔗糖表面的分子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向水里运动扩散,并均一地分散到水分子中去了。
氯化钠中的钠离子和氯离子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向水里运动扩散,也均一地分散到水分子中去了。
(一、)溶液1.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⑴溶液是混合物。
⑵溶液的特征是:均一性、稳定性。
⑶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所组成。
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
如水溶质:被溶解的物质。
学生小组讨论:水、酒精都是均一、稳定的液体,它们是溶液吗?练习:判断:1.溶液是无色的液体。
2.冰水混合体是溶液。
3.把食盐溶液倒掉一半后,变稀了。
4.在温度不变,水不蒸发的条件下,蔗糖溶液中的蔗糖会从水中分离出来。
讨论:下列溶液中,溶质是什么?溶剂是什么?溶质只能是固体吗?①医用0.9%的生理盐水;②医用75%的酒精溶液;③“超市”出售的“可口可乐”、“雪碧”等饮料。
溶质可以是固体、气体、液体活动探究二:用水不能洗去的怎么办?也就是说只有水才能做溶剂吗?常见的溶剂有哪些?2.乳浊液乳化现象思考:用水不能除去油污,那么油与水形成的混合物是什么呢?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
初三化学溶液的形成优秀教案(7篇)
初三化学溶液的形成优秀教案(7篇)初三化学溶液的形成优秀教案(7篇)九年级化学溶液的形成教学设计怎么写以下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有关初三化学溶液的形成优秀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阅读。
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初三化学溶液的形成优秀教案(精选篇1)[教学目标]1.了解溶液、溶质、溶剂的概念。
2.初步了解溶液的重要应用。
3.能识别常见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
4.知道乳浊液及乳化现象。
5.探究溶解性的影响因素。
6.激发探究兴趣,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1.溶液、溶质、溶剂的概念。
2.溶解性影响因素的探究。
[教学难点]1.溶液概念的建立。
2.溶解与乳化的区别。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
[教学用品] 实验仪器、药品、用品,教学媒体等[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由溶液章图切入课题,引入新课(板书:课题1 溶液的形成一、溶液)。
二、探究活动1(探究溶液的形成过程)1.学生实验:向实验桌上盛有20mL水的小烧杯中,加入一药匙蔗糖或食盐,用玻璃棒搅拌(教师巡回指导)。
2.师生活动1(建立溶液的概念):(1)学生描述实验现象。
(2)引导学生分析两种物质“消失”的原因。
(3)帮助学生分析(体验)溶液的特征。
(4)建立溶液的初步概念。
(5)学生设计实验,证明“几种物质也可以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6)建立溶液的完整概念。
3.师生活动2(建立溶质、溶剂的概念):(1)溶质:被溶解的物质。
(2)溶剂:能溶解其它物质的物质。
(3)总结出溶质、溶剂三者之间的关系(板书:1.溶质+溶剂溶液)。
4.师生活动3(填写表格,让学生掌握溶质溶剂判断的一般方法):溶液溶质(溶解前的状态)溶剂(状态)硫酸铜溶液硫酸铜(固体)水碘酒碘(固体)酒精稀硫酸硫酸(液体)水稀盐酸氯化氢(气体)水5.师生活动4:引导学生发现——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水是常见的溶剂;两种液体(不包括水在内)互溶时,将量多作为溶剂,量少的作为溶质。
课题1 溶液的形成
I2 碘 酒 稀硫酸 H2SO4 汽 水 CO2等 硫酸铜溶液 CuSO4 硝酸钾溶液 KNO3 医用酒精 C2H5OH
课题 1 溶液的形成
一、溶液
8、能与水发生反应的物质放入水中,形成溶液的溶质是该物 质与水发生反应的生成物,而不是该物质本身。 例如:CaO放入水中时,溶质是Ca(OH)2,而不是CaO 9、溶质与溶剂的辩证关系 (1)不同溶质在同种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不相同 (2)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不相同 固体、液体或气体 10、溶质可以是:
课堂练习: 6.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 D ) A.固体 B.液体 C.气体 D.三者都可以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 ) A.任何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B.泥水中泥是溶质,水是溶剂
C.溶液中只能含一种溶质
D.如果温度不变,溶剂也不蒸发,溶质是不会从
溶液中析出来的
课堂练习: 8.下列状态的物质相互接触,反应速率最快的 是( C ) A.固体与固体 B.固体与液体 C.液体与液体 D.气体与固体 9.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D ) A.溶液不一定是液体 B.酒精的分子具有亲水性,所以酒精易溶于水 C.溶剂的质量加溶质的质量等于溶液的质量 D.溶剂的体积加溶质的体积等于溶液的体积
课题1 溶液的形成
一、溶
液
现
象
形成什么
食盐 水 食盐水
Na+和Cl- 扩 散到水分子的间 隔之中。
一、溶 液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 溶 质 溶 剂 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就是溶液。 均一 稳定 混合物
·· ··
⑴ 溶液是混合物。 ⑵ 溶液的特征是:均一性、稳定性。
⑶ 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所组成。
课堂练习: 1.下列物质属于溶液的是( B ) A.冰水混合体 B.澄清石灰水 C.泥水 D.豆浆 2.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 C ) A.汽水 B.食盐水 C.蒸馏水 D.糖水 3.溶液是一种( ) B A.化合物 B.混合物 C.纯净物 D.无色透明液体 4.溶液的基本特征是( D ) A.含有溶质和溶剂 B.其组成中一定含有水 C.具有无色及透明性 D.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 5.蔗糖水是溶液,原因是(D ) A.两种物质组成的 B.无色透明的液体 C.加热至沸腾也不分解 D.蔗糖分子均匀分散在水中
第九单元 课题1溶液的形成
第九单元溶液课题1 溶液的形成【学习目标】1 、认识溶解现象,记住溶液的定义,特征及组成;能正确判断一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重点);2、能说出乳浊液的定义和特征,知道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3、知道溶液在科研、生产和生活中有重要应用。
4、练习观察、记录和分析实验现象。
【课前预习】(认真预习课本内容,并划出你认为的重要知识点,然后完成下列各题目,课前2分钟同桌互查并识记)1、什么叫溶液?溶液由什么组成的?它的主要特征是什么?2、什么是溶质、溶剂?3、溶液的质量= +问:溶液的体积等于溶质体积加溶剂体积,对吗?为什么?4、能溶解很多物质,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
、等也可以做溶剂。
5.溶质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或。
如果两种液体互相溶解时,一般把量多的一种叫做,量少的一种叫做。
7.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做,这种液体不稳定,静置后会出现现象。
8.洗涤剂有的功能,它能使植物油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使之均匀悬浮在水中形成液,该现象又称之为乳化现象,在生活及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
【课内探究】引言:地球的大部分表面都被蓝色的海洋覆盖着,海水是纯净的水吗?如果你在海水中游过泳的话,就会发现,海水又苦又咸。
为什么?知识点一:溶液的组成散到水分子中的?怎样理解溶液概念中的“均一”和“稳定”?为题2 :凡是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吗?溶液都是无色的吗?试举例加以说明。
溶质只能是一种吗?问题3:1、在蔗糖溶液和氯化钠溶液中,溶质是什么?溶剂是什么?2、我们在实验中曾用过哪些溶液?3、据生活实例,你知道溶液哪些用途?( )A :ρA > ρB B : ρA < ρBC :ρA= ρBD : 不能确定 练习2:当水分不蒸发,温度不改变时,KNO3溶液放置一年时间后,KNO3将( )A :会沉降下来B :不会分离出来C :会浮上水面D :不能确定知识点二:乳浊液与乳化现象问题:用汽油或用加了洗涤剂的水除去衣服上的污垢,其原理有什么不同?【本节反思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获得了哪些收获?用知识树勾画出来:达标检测1、可以作为溶质的()A、只有固体B、只有液体C、只有气体D、气、液、固体都可以2、把少量物质加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有()A、泥沙B、酒精C、汽油D、蔗糖3、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一定是无色的B、均一稳定的液体是溶液C、溶液中的溶质可是固体、液体,也可是气体D、溶液中的溶质只能是一种物质。
课题1 溶液的形成
溶液
雪碧 均一稳定
有气体逸出
探究活动三给我的启示:
类型 气+液 固+液 液+液 无水 溶质 气体 固体 量少 溶剂 液体 液体 量多
有水
非水物
水
探究活动四 1、探究目的:洗涤剂去除油污的原理 2、实验 (1)向试管中加入5滴植物油,再加入2mL的水,振荡; (2)向试管中加入5滴植物油,再加入2mL的水及洗涤剂, 振荡。
溶液的形成
阅读提示: (1)什么是溶液?它有什么特征? (2)溶液中溶质和溶剂如何判断?
探究活动一 1、探究目的:溶液的形成 2、实验:取三支烧杯,将蔗糖、食盐、泥土分别加入 到水中 3、注意:烧杯中取水不超过1/3,泥土、蔗糖、食盐1 药匙,药匙用后擦拭。
试剂 蔗 糖 食盐 泥土 与水分层 食盐消失了 现象 蔗糖消失了 结论 蔗糖、食盐能溶解在水中,形成均一、稳定的混
1、找出下列溶液中溶质、溶剂
溶液名称
糖水
溶质 蔗糖
过氧化氢
溶剂 水 水
酒精
过氧化氢溶液
碘酒
雪碧
碘 CO2
水
2、把少量物质加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有( D ) A、泥沙 B、碘 C、汽油 D、蔗糖 3、某同学喝一杯糖开水,第一口与第二口“甜度”相同,这说明 溶液是( ) C A、混合物 B、澄清的 C、均一的 D、稳定的 4、长期放置的氯化钠注射液,没有出现混浊,你知道为什么吗?
试管内 加入的 物质
水和植 物油
现象
振荡前 振荡后 静置后
把液体倒掉 后的试管是 否干净
分层 分层
乳状浑浊 乳状不分层
分层 不分层
附着油珠 无油珠
水和植 物油能稳定分散在水中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溶液课题1溶液的形成优秀教学案例
3.培养学生勇于实验、敢于创新的精神,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4.培养学生严谨治学、精益求精的态度,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作为一名特级教师,我深知教学目标的重要性,因此在设计本节课的教学案例时,我力求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有机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他们在课堂上收获知识、提升能力、培养情感。
2.溶液的形成过程:详细讲解溶液的形成过程,包括溶质的分散、溶剂的溶解等环节,让学生深入理解溶液的形成原理。
3.溶液的性质:介绍溶液的性质,如无色透明、无味、具有一定的沸点和凝固点等,帮助学生认识溶液的特点。
4.溶液与悬浊液、乳浊液的区分:讲解溶液与悬浊液、乳浊液的区别,使学生能够正确区分不同类型的混合物。
2.启发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这种教学方式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
3.小组合作实验:我设计了小组合作实验,让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溶液的形成过程。这种教学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使学生在合作中交流、探讨,共同解决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同时,我还设计了小组合作实验,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体会溶液的形成过程,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在教学评价方面,我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全面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情况,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运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溶液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溶液》课题1 《溶液的形成》(第一课时)说课稿
溶液的形成(第1课时)说课稿一、说教材(一)教材分析《溶液的形成》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课题一,隶属新课标中一级主题《身边的化学物质》下的二级主题《水与常见的溶液》,是初中化学对混合物体系进行研究的主要部分,是学生后期学习酸碱盐之间的化学反应的基础;在前面的八个单元中学习过的很多反应都是在溶液中进行的,学生接触到的很多试剂就是溶液,在后面酸、碱、盐的的教学中绝大多数反应又将涉及到溶液,因此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的基础上,集中和系统地学习有关溶液的知识是很有必要的。
本课知识是关于溶液的初步认识,其中涉及到溶解过程,溶液的形成,溶液、溶质和溶剂的概念,溶液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等。
这一课题主要是使学生从宏观上认识溶液的特征,从微观上认识溶液是溶质以分子或离子形式分散到溶剂中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液体。
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建立一个有关溶液的较为科学的概念。
为以后的教学做准备。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溶液是由溶质、溶剂组成的。
②知道水是最重要的溶剂,酒精、汽油等也是常用的溶剂。
③了解溶液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2.过程与方法①学生通过分组实验、观察记录、汇报交流、分析讨论,归纳总结,从而认识溶解的过程,构建溶液的概念。
②运用多媒体动画,将抽象知识形象化,便于学生理解。
通过游戏化的练习,让学生在快乐中巩固新知。
利用课外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初步了解溶液在生活、生产及科研中的重要意义,体现化学的应用价值;②在分组实验与小组讨论中,体会交流与合作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发展学生善于动手,勤于思考的科学精神。
(三)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重点:建立溶液的概念,认识溶液、溶质、溶剂三者的关系教学难点:对溶液形成微观过程的理解二、说学生学生在生活中接触过糖水、汽水等,在化学课上接触过硫酸铜溶液、过氧化氢溶液等,对溶液有一定的了解,但没有从化学的角度对溶液进行深入的认识。
《课题1 溶液的形成》教案(附导学案)
《课题1 溶液的形成》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溶液、溶剂、溶质等概念。
2、知道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
3、知道溶液是一类重要的物质,在生产和生活中有重要的应用。
能力目标:学习科学探究和科学实验的方法,练习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现象。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重点难点】: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溶液、溶剂、溶质等概念及其在生产和生活中有重要的应用。
【教学方法】:实验探讨法、课堂讨论启发式讲解法。
【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课题1 溶液的形成一、溶液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溶质:被溶解的物质1、同一物质在不同的溶剂里有不同的溶解性。
2、不同物质在同一种溶剂里有不同的溶解性3、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4、当两种液体互溶时,量多的一种是溶剂,量少的是溶质。
水是最常见的溶剂。
二、乳浊液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乳化现象副表2副表3副表4《课题1 溶液的形成》导学案学习目标1.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溶液、溶剂、溶质等概念;2.认识溶液的基本特征,能说出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3.知道溶液在科研、生产和生活中有重要应用。
重点和难点重点:建立溶液的概念并认识溶液、溶质、溶剂三者的关系。
难点:对溶解过程的理解。
情境导入1.海水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2.为什么将少量蔗糖固体放入一杯水中,搅拌后固体消失?学习研讨一、溶液【自主学习】【实验9-1】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思考】混合物的特点。
【讨论交流】(用微粒的观点解释)【阅读】阅读课本P27-28溶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溶质可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种液体互溶,一般把____________叫做溶剂,_______________叫做溶质;如果其中一种是水,一般把______叫做溶剂。
课题1溶液的形成教学设计
溶液的形成教学设计一、课标分析:本课题是《化学课程标准》中一级主题里“身边的化学物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引导学生认识和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起到重要作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版)》第20页提出:1.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 2.知道水是最重要的溶剂,酒精、汽油等也是常见的溶剂。
3.能说出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
4.了解溶液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二、教材分析《溶液》这一单元在教材中具有相对的完整性和独立性,以溶液、溶解度、溶质的质量分数三个概念为中心,以对它们的简单计算和应用为两翼,并加以延伸而带动其它有关溶液的知识,使概念、实验、应用融为一体。
本课知识是关于溶液的初步认识,其中涉及溶液的形成,乳化现象,溶解过程的吸热和放热等。
溶液对学生来说是比较熟悉的,生活中也有许多学生感兴趣的素材,多数学生知道海水的滋味,都喝过糖水,打过点滴,品尝过汗水的味道,用洗洁精等洗涤剂来清洗餐具等。
在实验中也多次用到溶液,如:盐酸,硫酸铜溶液等,所以在本节的学习中,学生不仅能联系生活实际来学习溶液的形成和乳化作用,又能进一步运用探究性学习的方法,探究未知知识,并且为将来学习溶解度、溶质质量分数与酸碱盐的知识打下基础。
所以,本节课在教材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是一节不可或缺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化学实践课。
三、学情分析1、知识储备:学生不仅在生活中经常接触到溶液,在实验中也多次用到溶液。
2、能力素养:学生已掌握了基本实验技能,初步具备了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预设困难:①学生可能会提出一些问题,教师应有所准备。
如:均一、稳定的的液体一定是溶液吗?澄清、透明的液体一定是溶液吗?透明的液体是无色的吗?有色的液体是不透明的吗?②自主设计实验并通过实验现象分析得出结论的能力相对比较薄弱。
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①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水是重要的溶剂,酒精汽油等也是常见的溶剂;②知道溶液、溶质、溶剂等概念,使学生认识溶液的基本特征;③能说出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了解溶液在生产生活中的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溶质和溶剂的关系
分析:
溶质
溶剂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 里, 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溶质可以有多种 溶剂只能有一种
一种溶液中
6.溶质与溶剂的判定方法
探讨:怎样确定溶液中谁是溶质?谁是溶剂?
讨论:溶液中溶质和溶剂是如何确定的? 溶质 溶剂 体系
气+液 固+液 液+液 无水 有水 气体 固体 量少 非水物 液体 液体 量多 水
【练习3】 判断下列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
溶液 KMnO4溶液 碘酒 盐酸 10ml汽油 90ml豆油 90ml酒精 10ml水 酒精 溶质 KMnO4 碘 HCl气体 汽油 溶剂 水 酒精 水 豆油
水
实验[实验]9-2 不同的溶质在不同的溶剂中的溶解性 探究二:溶质与溶剂的关系
在两支试管中各加入2mL~3mL水,分别加入 1~2小粒碘或高锰酸钾;另取两支试管各加入 2mL~3mL汽油,再分别加入1~2小粒碘或高 锰酸钾。振荡,观察现象。
3、特征: 不均一、不稳定 、混合物
洗涤剂为什么能除去餐具上的油污呢?
问题:
1.洗涤剂有什么功能? 它的去污原理是什么? 洗涤剂有乳化功能;洗涤剂的去污原理是:将油 污分散成无数小液滴,然后随水流走。(这种现 象称为洗涤剂的乳化作用。) 2、修汽车的工人,当他的手上沾满油污时,他常用 汽油洗去手上的油污.这说明汽油与洗涤剂一样能 去油污,那么二者去油污的原理是否相同?若不同, 汽油去油污的原理是什么?
• • • • • • •
一、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凡是无色、透明的液体都是溶液 ( ) (2)溶液都是均一、稳定、无色透明的液体。 ( ) (3)食盐水和蔗糖水混合后仍为溶液 ( ) (4)所有的溶液都是由一种溶质和一种溶剂组成的( ) (5)98%的硫酸溶液中水做溶质,硫酸做溶剂( ) (6)食盐溶于水,得到食盐溶液的过程属于化合反应。 ( )
溶质可以是固体、气体或液体。若两种液体互相溶 解时,把量多的叫溶剂,量少的叫溶质。如果其中 有一种是水,一般把水叫溶剂。
指出下列溶液中溶质、溶剂各是什么? 溶质 溶剂
CuSO4 (1)硫酸铜溶液 H2SO4 (2)稀硫酸 C2H5OH (3)75%的医用酒精 (4)油脂溶解在汽油里 油脂 (5)白磷的二硫化碳溶液 白磷 (6)盐酸 HCl (7) CO2溶于水的溶液 H2CO3 (8)锌与稀盐酸完全反应 ZnCl2 得到的溶液 水 水 水 汽油 二硫化碳 水 水 水
• ( D )5、t℃时从200克氯化钠溶液中取出20克 溶液,剩下的溶液中不变的是 • A、溶液质量 B、溶剂质量 C、溶质质量 D、 溶液的密度 • ( B )6、 各种洗涤剂广泛进入人们的生活中, 下列洗涤中所用洗涤剂具有乳化功能的是 • A.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 B.用餐具洗洁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污 • C.用水洗去盘子中的水果渣 • D.用盐酸洗去水壶的水垢(含CaCO3)
[实验9-3 ]水和乙醇能够互溶吗?
溶剂 溶质 水 酒精
振荡前 现象
震荡后 现象
静置后 现象
结论
分层
均匀 混合
不分层 水和乙醇 能够互溶
取两只试管,分别 放入2~3mL水, 再滴入几滴植物油;
向其中一支试管中 滴入几滴洗涤剂, 振荡,观察现象; 静置,观察现象;
清洗,观察现象。
洗探 油究 污 实 时 起验 的四 作: 用洗 是涤 什剂 么在 ?清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 均一 溶 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 液 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稳定 悬 浊 液 乳 浊 液 固体小颗粒分散到液 不均一 体里形成不均一、不 不稳定 稳定的混合物。 液体小液滴分散到另 一种液体里形成不均 不均一 一、不稳定的混合物。不稳定
混 合 物 混 合 物 混 合 物
食盐水 糖水 稀盐酸 石灰水 泥浆水 洪水
回答:
1.一样(均一性)
2.没有(稳定性)
表达与交流
请试着说出溶液的定义
【溶液的特点】取出其中任意一部分进行比较,
发现它们的组成完全相同------均一性。 在外界条件不变时,溶液长期放置没有沉淀析 出------稳定性
一、溶液
1、定义: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 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2、溶液的特点 :
均一性、稳定性
关于溶液的认识
(1)溶液的特征是什么?
均一性、稳定性。
(2)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吗?
不一定。如CuSO4溶液是蓝色的。
(3)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吗?
不一定。如水就不是溶液、 酒精也不是溶液。
【思考】水的作用是什么?
【回答】溶解其它物质。 【分析】在蔗糖溶液中水溶解了蔗糖,反过来 说蔗糖被水溶解了
例1 如右图所示,向小试 管中分别加入下列一定量 的 物 质, 右 侧U形管中液 面未发生明显变化,该物 质是 D ( )
A.氢氧化钠固体
B.浓硫酸 C.硝酸铵晶体 D.氯化钠晶体
如用氯化钠溶于水配成生理盐水, 将碘分散到酒精中制成碘酒; 将农药分散到水中形成喷洒的药液等
医药用品
无土栽培的植物 在营养液中
练习
1:烧杯中有100毫升NaCl溶液,请比较A处和B处 密度的大小( ) C
A:A > C:A= B B B: A < B D: 不能确定
2:当水分不蒸发,温度不改变时,KNO3溶液放置一 年时间后,KNO3将( B )
m蔗糖水 = m水+m蔗糖
【分析】由于蔗糖物质可以在水的作用下,向水 里扩散并均一地分散到水分子中,形成了蔗糖水 溶液
蔗糖溶液中的分子运动
食盐溶液中的离子运动
【思考】
• 我们刚才得到的液体都是混合物,那么: 1.每种溶液各部分的浓度、颜色、密度 性质都一样吗? 2.将这两种液体放置一段时间后(如:家里 的糖水),你有没有看到哪种溶液析出沉淀?
第九单元之
课题1 溶液的形成
第一课时
现在市面上销售着各式各样的饮料,这些 饮料就是各种溶液,那么这些溶液是怎样形成 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溶液的形成
一、溶液
探究活动一 蔗糖的溶解
实验9-1
图9-2 蔗糖溶液
【现象】将蔗糖或食盐放入水中,搅拌后,蔗糖或 食盐都消失在水中。 【微观解释】蔗糖微粒、食盐微粒运动扩散到水分 子中去了。 【质量关系】
实验9-4现象记录:
试管内加 入的物质 把液体到 掉后试管 振荡前 振荡后 静置后 是否干净
现象
浑浊 浑浊
水和植物 油
分层
分层 不分层
不干净 干净
水和植物油 分层 和洗涤剂
思考:植物油在水中形成的混合物的特点是什么?为 什么加了洗涤剂的乳浊液可以稳定存在?
二.乳浊液
小液滴分散到液体 里形成 1.乳浊液: 的 混合物。 它 不是(是/不是)溶液。 乳化 功能,它 2.乳化现象:洗涤剂有 能使植物油分散成无数 细小的液滴 , 而不聚集成为 油珠 。这些细小的液滴 能随着水流走,因此试管的内壁很干净。
交流与总结
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新的知识?
扩散过程 (吸热)
吸热>放热 (溶液温度降低) 例如:NH4NO3固体溶于水 吸热 = 放热 (溶液温度不变) 例如:NaCl固体溶于水
溶 解 过 程
水合过程 (放热)
吸热<放热 (溶液温度升高) 例如:NaOH 固体和浓硫酸 (H2SO4)溶于水
随堂练习
汽油去油污的原理是: 油污溶解在汽油中,形成 溶液,从而除去油污.
【本课小结】
固体 液体 气体 溶质
被溶解
一种或几 种物质
分散
另一种 物质
能溶解
溶剂
液-液 互溶: 量多的 是溶剂 通常: 水是
均一、稳定的 混合物
溶剂
溶液
【溶液和乳浊液区别】溶液是均一、稳定的; 乳浊液不稳定,静置会分层
溶液、悬浊液和乳浊液的区别 定义 特征 类别 举例
第九单元之
课题1 溶液的形成
第二课时
[活动与探究4]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活动与探究4]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水中加入的溶质 加入溶质前水的温度/℃ 溶解现象 加入溶质后水的温度/℃
NaCl 24
NH4NO3 24
NaOH 24
固体溶解 固体溶解 固体溶解 24 14 56
结论
溶解时 溶解时 溶解时 温度不变 吸收热量 放出热量 质叫做
------溶剂 我们把像蔗糖这样能被其它物质溶解的物质叫 做------溶质
2、溶液的组成:
• (1)溶剂:能溶解其它物质的物质 • (2)溶质:能被其它物质溶解的物质
3、质量关系
m溶液 = m溶剂+m溶质 提问:是不是 V溶液== V溶质+ V溶剂?
不是,因为分子间由间隔,所以,V溶液 < V溶质+ V溶剂
B
A
A:会沉降下来 C:会浮上水面
B:不会分离出来 D:不能确定
3、可以作为溶质的( A、只有固体 C、只有气体
D ) B、只有液体 D、气、液、固体都可以
4、把少量物质加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 有( BD ) A、泥沙 B、酒精 C、汽油 D、蔗糖
5、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溶液一定是无色的 B、均一稳定的液体是溶液 C、溶液中的溶质可是固体、液体,也可是气体 D、溶液中的溶质只能是一种物质
油水
课堂练习
• ( C)1、溶液的基本特征是 • A、无色透明 B、无色均一 C、均一、稳定 D、纯净的液体 • ( B )2、下列液体不属于溶液的是 • A氯化钠投入水中 B、冰投入水中 C、碘酒 D、 二氧化碳通入水中 • ( B)3、溶液是一种 ( ) • A、化合物 B、混合物 C、纯净物 D、无 色透明液体 • ( C )4、下列属于溶液的是 • A、豆浆 B、泥水 C、稀硫酸 D、牛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