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磨削力
磨削机理
δ——单颗工作磨粒顶面积,即工件与工作磨粒的实际接触面积;
p ——磨粒实际磨损表面与工件间的平均接触压强;
因此,可以得到单位宽度法向磨削力F’n,单位宽度切向磨削力F’t公式:
F 'n
1 1 v w P An vw Ce a p 2 d se 2 Fp a p vs 1 vs
1 2
l l q
1
Fn l F p Al N d l dl
0
整个接触弧长度上的法向磨削力大小:
Fn F p C e
,
vw v s
2 1
a d
p se
1
1 1 n 1 n 2
有效磨刃数, 为砂轮以工件的接触弧长度,b为磨削宽度。
Ls
砂轮接触面上的动态磨刃数的磨削力计算公式
关于磨削力计算公式的建立,目前国内外有不少 论述。在这里重点介绍G.Wener等建立的磨削力计算 公式,该公式考虑了磨削力与磨削过程的动态参数关 系。
建立磨削力计算公式时,需要两项参数:
(1)单位砂轮表面上参与工作的磨刃数; (2)砂轮与工件相对接触长度内的平均切削截面积A。
单位砂轮表面上参与工作的磨刃数:N d An Ce
vw v s
ap d se
2
如图,对于弧任意接触长度ι范围内的动态磨刃数Nd(ι)为:
l N d (l ) N d l s
vw A C n e v s
第2章 磨削力
e
分布密度和形状有关的系数;
如图3—4 所示,对于弧任意接触长度l范围内的动态磨刃数
N l 为
d
l l Nd Nd ls
A C
n e
vw vs
ap 2 l d l se s
对于某任意接触弧长度l,单位面积上的法向磨削力为 n l A l (3-15) N d l Fn Fp
l 的积分 ,即
s
n
l 那么在整个接触弧长度上的法向磨削力大小为 F n 从l=0至l =
F l F Al N l dl
2.磨削力的经验公式 3.磨削力计算公式在生产中的作用
4.实际生产中磨削力的计算
5 .其他方法
磨削力是砂轮磨削工件时发生的物理现象 ,这里首先从简化一个磨粒的切削状 态着手进行研究 。 我们知道 ,磨粒的形状具有随机分布的性质 ,它切入工件的形态与一般三元 切削的形态一样 。我们可以用三元切削的理论来分析它 。但是由于它的切刃的 几何形状与一般切刃不同(它具有较大的刃口半径和绝对值较大的负前角) ,故 在实际进行单颗磨粒切削试验时发现在磨粒切进工件后 ,以磨粒的几个表面作为 前面时 ,可能有多个切屑分别产生 。 显然这种情况是极其复杂的 , 且产生的切 屑亦不一定是带状的 。因此 ,对单颗磨粒切入材料过程的机理 ,目前存在不同 的假设和不同的结论 。比较确定的说法是磨粒切入材料的时候有滑擦、犁耕和切 削三种作用(如图3-1所示)。
的分布状况如图3-3c中虚线范围所示 。设图中磨粒 为具有一定顶锥角2θ的圆锥,中心线指向砂轮的半径, 且圆锥母线长度为ρ ,则接触面积
2精密磨削加工
精密磨削机理
②磨粒的等高性
微刃是由砂轮的精 细修整形成的,分布在 砂轮表层的同一深度上 的微刃数量多,等高性 好(即细而多的切削刃具 有平坦的表面) 。 由于加工表面的残 留高度极小,因而形成 了小的表面粗糙度值。
磨粒的等高性
1 粘结剂 2 磨料 3 砂轮表面
精密磨削机理
③微刃的滑擦、挤压、抛光作用
多用球磨机,而涂敷多用类似印刷机的涂敷机,可获得质量
良好的砂带。
静电植砂法:利用静电作用将砂粒吸附在已涂胶的基底上。
能使砂粒尖端朝上,因此切削性能强,等高性好、加工质量好。
2. 2
精密磨削加工机理
精密磨削是指加工精度为l--0.1μm、表面粗糙度值R a 达到0.2--0.025μm的磨削加工方法,又称低粗糙值磨削。 它是用微小的多刃刀具削除细微切屑的一种加工方法。一般 是通过氧化铝和碳化硅砂轮来实现的。 一般用于机床主轴、轴承、液压滑阀、滚动导轨、量规 等的精密加工。
补充概念
粒度指磨料颗料的大小。粒度分磨粒与微粉两组。磨粒用 筛选法分类,它的粒度号以筛网上一英寸长度内的孔眼数来表 示。例如 60#粒度的的磨粒,说明能通过每英寸长有 60 个孔 眼的筛网,而不能通过每英寸 70 个孔眼的筛网。 微粉用显微测量法分类,它的粒度号以磨料的实际尺寸来 表示( W )。如W20表示微粉的实际尺寸为20μm。 粒度号 适用范围 粗磨、荒磨、切断钢 坯、打磨毛刺 粗磨、半精磨、精磨 粒度号 适用范围 精磨、超精磨、螺纹 磨、珩磨 精磨、精细磨、超精 磨、镜面磨
涂覆磨具
涂覆磨具是将磨料用粘结 剂均匀的涂覆在纸、布或其它 复合材料基底上的磨具,又称 为涂敷磨具。 常用的涂敷磨具是有砂纸、 砂带、砂布、砂盘和砂布套等。
机械制造(第2版)第二章课后习题解答
Fc
C a f v K x Fc pFc
yFc n
c Fc
sFc
900 31 0.4 0.75 80 0 1.0 1358N
Fp
xFp
yFp nFp
CFpap f vc K sFp
530 3 0.9 0.4 0.75 80 0 1.5 1075N
Ff
xFf
yFf nFf
CFf ap f vc K sFf
450 31 0.4 0.4 80 0 0.75 702N
再根据 p38公式(2-17),可得切削功率 P c Fcvc 10 3 1358 80/ 60 10 3 1.81 KW
2-11 影响切削力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试论述其影响规律。 答:(P41-42)影响切削力的主要因素有工件材料、切削用量、刀具几何参数、刀具 磨损、切削液和刀具材料。 工件材料的影响:工件材料强度、硬度越高,切削力越大; 切削用量的影响:背吃刀量 ap影响最大,几乎成正比; f 次之,v 最小。
2-13 试分析刀具磨损四种磨损机制的本质与特征,它们各在什么条件下产生? 答:(P47)刀具磨损四种磨损机制的本质和特征: 硬质点划痕:工件材料有硬质点,造成机械磨损,有划痕、划伤。 冷焊磨损:即粘接磨损,在高压高温作用下,刀具材料被粘接、撕裂,导致磨损。 扩散磨损:在高温下刀具材料中金属原子扩散,导致材料软化磨损。 化学磨损:由于化学腐蚀、氧化作用产生的磨损。
2-6 怎样划分切削变形区?第一变形区有哪些变形特点? 答:切削形成过程分为三个变形区。第一变形区切削层金属与工件分离的剪切滑移 区域,第二变形区前刀面与切屑底部的摩擦区域;第三变形区刀具后刀面与已加工表面 的摩擦区域。 第一变形区的变形特点主要是:金属的晶粒在刀具前刀面推挤作用下沿滑移线剪切 滑移,晶粒伸长,晶格位错,剪切应力达到了材料的屈服极限。
磨削过程的切削力分析与优化设计
磨削过程的切削力分析与优化设计磨削是一种常见的切削工艺,广泛应用于金属加工、石材加工和玻璃加工等领域。
磨削过程中的切削力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对于提高磨削效率、降低能耗和提升工件表面质量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磨削过程的切削力分析入手,并结合优化设计的思路,对磨削过程的切削力进行深入研究。
第一部分:磨削过程的切削力分析1.1 磨削过程的切削力来源磨削过程中的切削力主要来源于磨料与工件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其主要包括切削力、切向力和径向力。
(1)切削力:切削力是磨削过程中最主要的力之一,直接反映了磨料对工件材料的切削能力。
切削力包括主切削力和切向力,其中主切削力主要与磨料尺寸、磨削参数和工件材料特性有关。
(2)切向力:切向力是磨削过程中磨料对工件的推力,主要由磨料与工件表面的摩擦力所产生。
(3)径向力:径向力是磨削过程中磨料对工件的压力,与磨料的尺寸、质量和切削参数等因素相关。
1.2 磨削过程的切削力测量方法磨削过程的切削力的准确测量是进行切削力分析和优化设计的基础。
常见的磨削过程中切削力的测量方法主要有力学测量法和电气测量法两种。
(1)力学测量法:力学测量法是通过力传感器和支撑系统等装置来测量切削力的大小。
其中,杆式传感器、弹簧式传感器和应变片传感器等是常用的力学测量装置。
(2)电气测量法:电气测量法是通过测量磨削过程中切削力产生的电信号来获得切削力大小的方法。
常用的电气测量方法有电流法、电压法和电阻法等。
第二部分:磨削过程切削力的优化设计2.1 磨削过程切削力优化设计的目标磨削过程中切削力的优化设计旨在降低切削力的大小,提高磨削效率、减少磨料的磨损和延长磨具的使用寿命。
同时,还可以通过优化设计改善工件表面质量,提高磨削精度。
2.2 磨削过程切削力优化设计的方法磨削过程切削力优化设计的方法主要有切削参数优化、刀具优化和润滑冷却剂的应用等。
(1)切削参数优化:切削参数的选择对于磨削过程中切削力的大小和分布具有重要影响。
磨削加工中的磨削力分析
磨削加工中的磨削力分析磨削加工是一种高精度的加工方式,可以用于加工各种材料的零部件。
其原理是使用磨料与加工物体之间的相对运动来去除材料表面的毛刺和瑕疵,制造出精密的表面和形状。
磨削加工的质量和效率与磨削力大小有着密切关系,因此对磨削力的分析和计算是磨削加工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环。
一、磨削加工的基本原理磨削加工是利用磨料与工件之间的相对运动,在压力的作用下,去除工件表面的毛刺和瑕疵,进而达到加工目的的过程。
在磨削加工中,磨料既是一个加工工具,也是一种加工介质。
其磨削力主要由切削力、磨合力和磨料轴向力三部分组成。
其中,切削力是主要作用力,因其大小和方向对于磨削加工的影响最为显著。
二、磨削力分析的原则磨削力是磨削加工过程中产生的一种重要力,其大小和方向对于成形精度、加工效率和工件表面质量等方面都有着显著的影响。
因此,了解磨削力的大小和方向,对于进行磨削加工质量的保证和高效率的实现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磨削力分析中,我们需要掌握以下几个基本原则:1.磨削力的大小和方向是磨削加工过程中的重要指标之一,需要进行精确的测量和分析。
2.在磨削加工过程中,应尽量降低磨削力的大小,实现高效率、高精度的加工目标。
3.在磨削力分析中,需要考虑到各个因素的综合影响,不能简单地直接计算或估算。
4.针对不同的磨削加工过程和实际需要,需要采用不同的磨削力分析方法和手段。
三、磨削力的计算方法磨削力的计算方法可以分为两种:经验计算法和基于力学原理的计算方法。
在实际应用中,一般采用经验计算和力学原理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磨削力的估算。
一般情况下,磨削力的计算方法根据材料的硬度和材料的粘合程度分为两种:理论计算法和实验计算法。
其中,理论计算法以理论分析为基础,通过分析材料硬度和材料粘合程度之间的关系,计算出磨削力的大小和方向。
而实验计算法则以实验结果为依据,通过不同实验条件下的测量结果,计算出磨削力的大小和方向。
在实际应用中,常采用理论计算法和实验计算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磨削力的估算。
第二章.外圆磨削
第二章外圆磨削培训学习目标:1.外圆磨削有哪几种形式?2.试述中心孔的种类和结构。
中心孔的缺陷对磨削精度有何影响?3.试述顶尖的种类和结构。
4.磨削时产生直波形误差的原因是什么?如何防止?5.为什么要划分粗、精磨?6.影响工件表面粗糙度的因素有哪些?一、外圆磨削的形式1. 中心型外圆磨削2. 无心外援磨削3. 端面外圆磨削二、外圆及台阶面的磨削方法1.外圆磨削的方法(1)纵向磨削法纵向磨削法是最常用的磨削方法,磨削时,工作台作纵向往复进给,砂轮作周期性横向进给,工件的磨削余量要在多次往复行程中磨去。
纵向磨削法(简称纵向法)的特点:1)在砂轮整个宽度上,磨粒的工作情况不一样,砂轮左端面(或右端面)尖角负担主要的切削作用,工件部分磨削余量均由砂轮尖角处的磨粒切除,而砂轮宽度上绝大部分磨粒担负减少工件表面粗糙度值的作用。
纵向磨削法磨削力小,散热条件好,可获得较高的加工精度和较小的表面粗糙度值。
2)劳动生产率低3)磨削力较小,适用于细长、精密或薄壁工件的磨削(2)切入磨削法切入磨削法又称横向磨削法。
被磨削工件外圆长度应小于砂轮宽度,磨削时砂轮作连续或间断横向进给运动,直到磨去全部余量为止。
砂轮磨削时无纵向进给运动。
粗磨时可用较高的切入速度;精磨时切入速度则较低,以防止工件烧伤和发热变形。
切入磨削法(简称切入法)的特点:1)整个砂轮宽度上磨粒的工作情况相同,充分发挥所有磨粒的磨削作用同时,由于采用连续的横向进给,缩短磨削的基本时间,故有很高的生产效率。
2)径向磨削力较大,工件容易产生弯曲变形,一般不适宜磨削较细的工件。
3)磨削时产生较大的磨削热,工件容易烧伤和发热变形。
4)砂轮表面的形态(修整痕迹)会复制到工件表面,影响工件表面粗糙度。
为了消除以上缺陷,可在切入法终了时,作微小的纵向移动。
5)切入法因受砂轮宽度的限制,只适用于磨削长度较短的外圆表面。
(3)分段磨削法分段磨削法又称综合磨削法。
它是切入法与纵向法的综合应用,即先用切入法将工件分段进行粗磨,留0.03~0.04mm余量,最后用纵向法精磨至尺寸。
磨削力及磨削
§14—4 磨削力及磨削功率14-1砂轮的特性和砂轮选择14-2磨削加工类型和磨削运动14-3磨削加工表面形成机理和磨削要素14-4磨削力及磨削功率一、磨削力的特征二、磨削力及磨削功率三、磨削力的测试方法14-5磨削温度14-6砂轮的磨损及砂轮表面形貌14-7磨削表面质量与磨削精度14-8几种高效和小粗糙度的磨削方法一、磨削力的特征尽管砂轮单个磨粒切除的材料很少,但因砂轮表层有大量的磨粒同时工作,而且磨粒的工作角度很不合理,因此总的磨削力仍相当大。
同其他切削加工一样,总磨削力可分解为三个分力:Fc—主磨削力(切向磨削力);Fp—切深抗力(径向磨削力);Ff——进给抗力(轴向磨削力)。
几种不同类型磨削加工的三向分力示如图14—15。
磨削力的主要特征有以下三点:(1)单位磨削力kc值很大:由于磨粒几何形状的随机性和几何参数不合理,磨削时的单位磨削力kc值很大;根据不同的磨削用量,kc值约在7—20KN/mm2之间,而其他切削加工的单位切削力kc值均在7KN/mm2以下。
(2)三向分力中切深为Fp值最大:原因同上。
在正常磨削条件下,Fp/Fc的比值约为2.0—2.5,而且工件材料的塑性越小,硬度越大时,Fp/Fc的比值越大(见表14—7)。
在磨削深度(切深)很小和砂轮严重磨损致使磨粒刃区圆弧半径增大时,Fp/Fc的比值可能加大到5—10。
(3)磨削力随不同的磨削阶段而变化:由于Fp较大,使机床、工件和夹具产生弹性变形。
在开始的几次进给中,实际径向进给量frac远远小于名义径向进给量frap,即frac<frap。
随着进给次数的增加,工艺系统的变形抗力也逐渐增大,这时实际的径向进给也逐渐增大,直至变形抗力增大到等于名义的径向磨削力Fpap时,实际径向进给量才会等于名义值。
这一过程可用图14—16中的0A一段曲线来表示,称为初磨阶段。
在初磨阶段中,frac<frap。
若机床、工件和夹具的刚度越低,则此阶段越长。
第2章磨削原理
2.2表征磨削过程的磨削要素
2.1.3磨粒的切削作用与磨削过程(2)
2.2表征磨削过程的磨削要素
2.1.3磨粒的切削作用与磨削过程(3)
2、 磨削的三个过程 根据上述模型可以看到磨削过程存在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 滑擦阶段 ,该阶段内切削刃与工件表面开始接触 ,工件系统仅仅发生弹性 变形 .随着切削刃切过工件表面 ,进一步发生变形,因而法向力稳定地上升,摩擦力用切向 力也同时稳定增加,即该阶段内,磨粒微刃不起切削作用,只是在工件表面滑擦。 第二阶段为 耕犁阶段 ,在滑擦阶段,摩擦逐渐加剧,越来越多的能量转变为热当金 属被加热到临界点,逐步增加的法向应力超过了随温度上升而下降的材料屈服应力时,切 削刃就被压入塑性基本体中。经塑性变形的金属被推向磨粒的侧面及前方,最终导致表面 的隆起。这就是磨削中的耕犁作用这种耕犁作用构成了磨削过程的第二个阶段。
磨削过程的第三个阶段即 切削屑形成阶段 。在滑擦和耕犁阶段中,磨粒并不产生磨 屑。由此可见,要产生磨屑及切下金属,存在着一个临界磨削深度。此外还可以看到,磨 粒切削刃推动于金属材料的流动,使前方隆起,两侧面形成沟壁,随后将有磨屑沿切浮点 刃前面滑出。
为了难验证磨粒磨削过程的三个阶段,R.S.Hahn和R.P.Lindsay曾通过单位磨削宽度法 高磨削力与切入进给量的关系进行了实验,从力的角度也清楚地说明了滑擦、耕和磨屑形 成过程。
N t C1k s a q p
磨削及磨削机理.
500———砂轮直径,mm(正规的还须标上环端直径)
10/16——砂轮厚度,mm。其中10mm为砂轮厚度,16mm为中孔加厚区厚度。 203———砂轮孔径,mm
返回目录
第15页
100——磨料粒度号。微粉级(240粒度以下)用〝W〞标识,现国标规定 固结磨具统用〝F〞粒度号标识 L———磨具硬度号(旧称中软2) 5———磨具组织号
金属切削时绝大部分能量转化为热能,这些热能传散在切屑、刀具、工 件上。其中车削、铣削等普通切削方式,热量都是被切屑带走,而对与 磨削来说由于切削的金属层非常薄所以大约60%~90%的热量都传入工件, 这些热量来不及导入工件更深处所以在局部形成高温,并在表层形成极 大的温度梯度。当这些局部温度达到一定临界值时,就会在工件表面形 成热损伤(如表面氧化、烧伤、残余应力、裂纹等),也影响工件尺寸 精度。所以控制磨削热非常关紧。 返回目录 第 8页
1.磨削热产生与传散
磨削热来源于磨削功率的消耗。磨削热量Q分配如下: Q=QW+QS+QC+QO+QU (QW、QS、QC、QO、QU分别表示:传入工件热量、 传入砂轮热量、传入切屑热量、传入切削液热量、、辐射热量)。热量 的分配还跟工件、砂轮的导热性有关,如超硬磨具导热性好,所以磨削 热大部分被砂轮带走。 2.磨削温度的分类和意义:
静止型修整器和运动型修整器。普通的修整方法有三种:车削法、滚压 法和磨削法 我公司主要用金刚石笔的车削法修整和修整滚轮的磨削法。而对超硬磨 具的修整可分为整形和修锐:整形是对砂轮进行微量切削,使表面达到 所要求的几何形状;修锐是去除磨粒间的结合剂,使磨粒间有一定的溶 屑空间,并行成切削刃。对于陶瓷结合剂的疏松型的超硬砂轮(如金刚 石、CBN砂轮),整形和修锐可在同一工序进行。
机械制造技术PPT课件第二章金属切削基本原理
合理副偏角值的选择
添加标题
一般较小
添加标题
—5°~10°
添加标题
精加工
添加标题
—小,0°
添加标题
加工高强高硬材料或断续切削
添加标题
—小,4°~6°
添加标题
切断刀、锯片、槽铣刀
添加标题
—小,1°~2°
过渡刃的型式
①直线刃
—粗车、强力车 κrε=κr/2
②圆弧刃
—粗糙度值小
冷却作用 清洗与防锈作用
常用切削液及其选用 =乳化油+水 切削油 = 矿物油、+动植物油 极压切削油 =切削油+硫、氯和磷极压添加剂 难加工材料的精加工
=水+防锈剂、清洗剂、油性添加剂 磨削、粗加工
①水溶液
01
车削、钻削、攻螺纹 滚齿、插齿、车螺纹、一般精加工
②乳化液
02
刀具磨损与刀具耐用度
4
磨屑形态
带状切屑
直线刃、折线刃、圆弧刃、波形刃
刀具合理几何参数选择应考虑的因素
—化学成分、制造方法、热处理状态 性能,表层情况等
①工件材料
壹
—化学成分、性能,刀具结构形式
②刀具材料及结构
—机床、夹具,系统刚性,功率 切削用量和切削液
③加工条件
叁
贰
各参数间的联系 —综合考虑相互作用与影响
刀具角度的选择
大后角→减小摩擦、提高寿命、改善表面质量 强度降低、散热差、磨损加快
后角的选择原则
工艺系统刚性 刚性差—振动 → 小后角 精度要求高 —重磨 → 小后角
切削层厚度hD小 → 大后角 切削层厚度hD大 → 小后角
强度、硬度高 → 小后角 塑性大 → 大后角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二章)
(第二章 机械制造中的加工方法)
主讲: 肖新华
天津工业大学机械电子学院
2.1 概述
机械零件的结构形状千变万化。零件结构形式的 不同,使之有很多的加工方法,根据加工过程中零 件质量的变化情况,零件的制造过程可分为Δm<0,
Δm=0和Δm>0三种形式,不同的类型有不同的工艺
方法。
一. Δm<0的制造过程
外圆表面的磨削
1.中心磨削
(1)纵磨
(2)横磨
(3)复合磨
2.无心磨削
纵磨特点:工件或砂轮需作轴向进给。磨削深度小、磨削接触面积 小,散热较好,容易得到较高的精度和表面质量,因而应用广泛。 但由于走刀次数多,生产效率低,适用于单件小批生产中磨削较长 的外圆表面。
横磨
横磨特点:砂轮宽度大于磨削宽度。工件不需作轴
弹性式 :由300~320HBS的弹簧丝制成,可研孔 径d为1~4mm的小孔 。用于研一般精度的小孔或母
线为曲线的小孔 。
研磨孔视频
2.4.6 珩磨孔
珩磨孔是利用安装于珩磨头圆周上的油石,采用特定结构 推动油石径向扩张,直至与工件接触,并保持一定的压力,以 较低的切削速度对孔进行精加工。加工过程中,油石不断作径 向进给运动,珩磨头作旋转和沿孔轴心方向的直线运动,从而 实现对孔的低速切削,显著提高孔的尺寸精度和形状精度,降 低表面粗糙度值。 采用珩磨加工孔时,加工精度可达IT7~IT6,孔的圆度和 圆柱度误差可控制在5~3m,表面粗糙度Ra为0.025~0.2m, 加工质量好,切削效率高。 珩磨视频
2.3外圆表面加工
1.车削
2.磨削
3.光整加工
2.3外圆表面加工
车削加工
钳工和机械加工
砂轮磨削力计算
磨削力、磨削功率及磨削温度一、磨削力和磨削功率(一)磨削力的主要特征及计算砂轮上单个磨粒的切削厚度固然很小,但是大量的磨粒同时对被磨金属层进行挤压、刻划和滑擦,加之磨粒的工作角度又很不合理,因此总的磨削力很大。
为便于测量和计算,将总磨削力分解为三个相互垂直的分力F x (轴向磨削力)、F y (径向磨削力)、F z (切向磨削力),如图4-4所示,和切削力相比,磨削力有如下特征:1.径向磨削力F y 最大。
这是因为磨粒的刃棱大都以负前角工作,而且刃棱钝化后,形成小的棱面增大了与工件的实际接触面积,从而使F y 增大。
通常F y =(1.6~3.2)F z 。
2.轴向磨削力F x 很小,一般可以不必考虑。
3.磨削力随不同的磨削阶段而变化。
在初磨阶段,磨削力由小至大变化较大;进入稳定阶段,工艺系统的弹性变形达到一定程度,此时磨削力较为稳定;光磨阶段实际磨削深度近趋于零,此时磨削力渐小。
磨削力的计算公式如下:(4-5)(4-6)式中F z ,F y ——分别为切向和径向磨削力( N );v w ,v ——分别为工件和砂轮的速度( m/s );f r ——径向进给量( mm );B ——磨削宽度( mm );α——假设磨粒为圆锥时的锥顶半角;C F ——切除单位体积的切屑所需的能( KJ/mm 2 );μ——工件和砂轮间的摩擦系数。
磨削过程很复杂,影响磨削力的因素也很多,上述理论公式的精确度不高。
目前一般采用实验方法来测定磨削力的大小。
(二)磨削功率的计算磨削时,由于砂轮速度很高,功率消耗很大。
主运动所消耗的功率定义为磨削功率。
其计算公式如下:(kW) ( 4-7 )式中F z ——砂轮的切向力( N );v——砂轮的线速度( mm/s )。
二、磨削温度由于磨削的线速度很高,功率消耗较大,所以磨削温度很高。
这样高的温度会直接影响工件的精度及表面质量。
因此,控制磨削温度是提高工件表面质量和保证加工精度的重要途径。
磨削机理
问题:有摩擦力,磨粒顶端有磨损平面的磨削力解析公式 为了便于分析计算磨削力可以分为三个互相垂直的分力,即沿砂轮切向的切向摩擦力F t 、沿砂轮径向的法向摩擦力F n 、以及沿砂轮轴向的轴向摩擦力F a ,设磨粒的切削深度为α切入工件表面。
切削力x dF 垂直作用于磨粒锥面上,其分布范围如图1c 中虚线范围所示,由图1a 可以看出,x dF 分解为法向推力nx dF 和侧向推力tx dF 。
两侧的椎力tx dF 相互抵消,而法向推力则叠加起来使整个磨粒所受的法向力明显增大。
根据图1,作用在x x -截面内作用磨粒上的切削力x dF 可按下式求得:Ψd F dF s p x cos cos γ= (1-1)式中 p F ——单位磨削力(N/mm 2);s d ——砂轮直径(mm ) ;γ——磨粒半顶锥角 ;ψ——切削力方向与x 方向的夹角设图中磨粒为具有一定锥角的圆锥,中心线指向砂轮的半径,且圆锥母线长度为ρ,则接触面积:ψ=d d A γρsin 212 (1-2) 把式(1-2)带入式(1-1)得: ψψ=d F x dF p cos cos sin 212γγρ (1-3) 图1:磨粒上的作用力 因为:ψ=cos cos γx t dF dF (1-4)γsin x n dF dF = (1-5)将式(1-3)分别带入式(1-4)和式(1-5)得:ψψ=d dF t cos cos sin 2122γγρ (1-6) ψψ=d F dF p n cos cos sin 2122γγρ (1-7) 对其进行积分求得磨削力的近似公式为:γπαsin 42h F F p t = (1-8) γγπαtan sin 42h F F p n = (1-9) 又因为:2mh h =α (1-10) 切削力σs p Bl F ≈=B s ad σ (1-11) 把式(1-10)和式(1-11)带入式(1-9)即可得切削力的近似公式为: γσπsin 162m st h ad B F =γγσπtan sin 1622m sn h ad B F =。
砂轮磨削力计算
磨削力、磨削功率及磨削温度一、磨削力和磨削功率(一)磨削力的主要特征及计算砂轮上单个磨粒的切削厚度固然很小,但是大量的磨粒同时对被磨金属层进行挤压、刻划和滑擦,加之磨粒的工作角度又很不合理,因此总的磨削力很大。
为便于测量和计算,将总磨削力分解为三个相互垂直的分力F x (轴向磨削力)、F y (径向磨削力)、F z (切向磨削力),如图4-4所示,和切削力相比,磨削力有如下特征:1.径向磨削力F y 最大。
这是因为磨粒的刃棱大都以负前角工作,而且刃棱钝化后,形成小的棱面增大了与工件的实际接触面积,从而使F y 增大。
通常F y =(1.6~3.2)F z 。
2.轴向磨削力F x 很小,一般可以不必考虑。
3.磨削力随不同的磨削阶段而变化。
在初磨阶段,磨削力由小至大变化较大;进入稳定阶段,工艺系统的弹性变形达到一定程度,此时磨削力较为稳定;光磨阶段实际磨削深度近趋于零,此时磨削力渐小。
磨削力的计算公式如下:(4-5)(4-6)式中F z ,F y ——分别为切向和径向磨削力( N );v w ,v ——分别为工件和砂轮的速度( m/s );f r ——径向进给量( mm );B ——磨削宽度( mm );α——假设磨粒为圆锥时的锥顶半角;C F ——切除单位体积的切屑所需的能( KJ/mm 2 );μ——工件和砂轮间的摩擦系数。
磨削过程很复杂,影响磨削力的因素也很多,上述理论公式的精确度不高。
目前一般采用实验方法来测定磨削力的大小。
(二)磨削功率的计算磨削时,由于砂轮速度很高,功率消耗很大。
主运动所消耗的功率定义为磨削功率。
其计算公式如下:(kW) ( 4-7 )式中F z ——砂轮的切向力( N );v——砂轮的线速度( mm/s )。
二、磨削温度由于磨削的线速度很高,功率消耗较大,所以磨削温度很高。
这样高的温度会直接影响工件的精度及表面质量。
因此,控制磨削温度是提高工件表面质量和保证加工精度的重要途径。
第2章磨削温度
F F a v v
t p p s
x
y
z w
取对数可得回归方程为
y b0 x0 b1 x1 b2 x2 b3 x3
同样 ,对磨削用量进行水平编码 ,大值为+1,小值 为-1,对磨削力的试验值均取自然对数。同外圆磨削 求法步骤相同 ,最后得到平面磨削力公式
F
t
28282a p
0.86
4
0.020
2.5
48
+1
+1
+1
+1
454
y4=6.12
注:实验条件: MQ1350外圆磨床,砂轮A60GV,45#钢正 火HB=190~229、乳化液冷却。
求解外圆磨削力实验公式
以表2-9的数据代入式(2-77)可得如下方程
3.82= b0 - b1 + b2 - b3
4.31= b0 - b1 - b2 + b3 4.49= b0 + b1 - b2 - b3 6.12= b0 + b1 + b2 + b3 求回归方程式( 2-77 )的四个系数组 :
磨削力的平均准确度为
=-1.5% =-2.0% =-1.7%
4
1 2 3
4
4
1.6%
求解平面磨削力实验公式
2.4 磨削温度
金属切学时所作的功几乎全部转化为热量,这些热传散在切屑 、 刀具和工件上。对于车削和铣削等加工方式,大约 70 %~ 90 % 的热量聚集在切屑上流走,传入工件的约占 10 %~ 20 %,传入 刀具的则不到5%。但磨削加工与切削加工不同,由于被切削的 金属层比较薄,大约60~95%的热被传入工件。 传入工件的热量在磨削过程中来不及传入工件深处,而聚集在 表面层里形成局部高温。工件表面温度可高达1000℃以上。
外圆和平面磨削时磨削力的计算公式
外圆和平面磨削时磨削力的计算公式磨削过程中的磨削力是指砂轮与工件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它是砂轮将工件材料去除的力量。
在外圆和平面磨削中,磨削力的计算涉及到很多因素,如切削速度、进给速度、切削深度、切削宽度、砂轮特性等,因此并没有一种普适的公式可以适用于所有情况。
下面将针对外圆和平面磨削中常见的一些情况进行力的计算和估算。
1.外圆内径磨削在外圆磨削中,砂轮与工件接触的长度为πd,其中d为工件直径。
当切削深度为a时,可将磨削力分解为切向力和径向力两个方向。
切向力的计算可以使用下面的公式:Ft = Kt ×ae × ν其中Kt为切向力系数,ae为切向力系数的修正值,ν为切削速度。
对于径向力的计算可以使用下面的公式:Fr = Kr × ae × ae × ν其中Kr为径向力系数,ae为于径向力系数的修正值,ν为切削速度。
2.平面磨削在平面磨削中,工件的尺寸通常为L×W×H,L和W分别为工件的长度和宽度,H为磨削后的高度。
切削深度为a时,磨削力可以分解为切向力和径向力两个方向。
切向力的计算可以使用下面的公式:Ft=Kt×a×W×ν其中Kt为切向力系数,a为切削深度,W为工件的宽度,ν为切削速度。
对于径向力的计算可以使用下面的公式:Fr=Kr×a×L×ν其中Kr为径向力系数,a为切削深度,L为工件的长度,ν为切削速度。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公式中的切削力系数Kt和Kr以及修正值ae的具体数值需要根据具体的工艺条件和机械设备来确定,一般需要通过试验和经验来进行估算和调整。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因素也会对磨削力产生影响,比如刃口形状、切削液的使用以及砂轮磨损等。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来准确计算磨削力。
二章八节
五、磨削温度 l.磨削温度 . 2. 影响磨削温度的因素. 影响磨削温度的因素. (1)砂轮速度 ) (2)工件速度 ) (3)径向进给量 ) (4)工件材料 ) (5)砂轮特性 )
)
d )= (
0
(d 0 − 2 f )
r
2
d
f − d
2 r 2 0
0
所以
sin θ = 1 − cos θ = 2
2
f d
r 0
通常 d 0
f ,得
r
s in θ = 2
f d
r 0
(2-34)
将式( )、式 将式(2-31)、式(2-32)和式(2-34) )、 )和式( ) 代入( 代入(2-30)得 )
一、砂轮的特性和选择 砂轮是用结合剂把磨粒粘结起来, 砂轮是用结合剂把磨粒粘结起来 , 经 压坯、干燥、焙烧及车整而成。 压坯、干燥、焙烧及车整而成。它的特性 决定于磨料、粒度、结合剂、硬度、 决定于磨料、粒度、结合剂、硬度、组织 及形状尺寸等。 及形状尺寸等。 1.磨料 . 2.粒度 . 3.结合剂 . 表 表 表 4.硬度 . 5.组织 . 表 表
6.砂轮形状 表 .
二、磨削过程 磨削过程中磨粒对工件的作用包括滑擦、 磨削过程中磨粒对工件的作用包括滑擦、耕 犁和形成切屑三个阶段。 犁和形成切屑三个阶段。
图所示为隆起量与磨削速度的关系。 图所示为隆起量与磨削速度的关系。
三、单颗磨粒的切削厚度 单颗磨粒的最 大切削厚度可用下 式表示
h= Dm g axFra bibliotek四、磨削力
图
磨削力可以分解为三个分力: 主磨削力( 磨削力可以分解为三个分力 : 主磨削力 ( 切向 磨削力) , 切深力( 径向磨削力) , 磨削力 ) Fc, 切深力 ( 径向磨削力 ) Fn, 进给力 轴向磨削力) 。 (轴向磨削力)Ff。 表 与切削力相比,磨削力有如下主要特征: 与切削力相比,磨削力有如下主要特征: 1)单位磨削力 值大,原因是磨粒大多以较大 值大, )单位磨削力kc值大 的负前角进行切削。单位磨削力kc值在 的负前角进行切削。单位磨削力 值在 70kN/mm2 / 以上, 以下。 以上,而其他切削加工的 kc值均在 7kN/mm2以下。 值均在 / 以下 2)三向磨削分力中切深力 值最大。在正常磨 )三向磨削分力中切深力Fp值最大 值最大。 削条件下, 。 削条件下,F。与F。的比值约为 。的比值约为2.0~2.5。被磨材料 。 塑性越小、硬度越大, / 值越大 值越大。 塑性越小、硬度越大,Fp/Fc值越大。
机械设计第二章摩擦磨损润滑
一、一般磨损的过程 机械零件的一般磨损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一般磨损的过程
➢跑合阶段 新的摩擦副表面较粗糙,在10% 50%的额定载
荷下进行试运转,使摩擦表面的微凸体被磨平,实际接触面积 逐步增大,压强减小,磨损速度在跑合开始阶段很快,然后减 慢。跑合阶段对新的机械是十分必要的。
机械设计
万小利
2006. 02
第二章 摩擦、磨损及润滑基础知识
第一节 概述
摩擦学:专门研究作相对运动和相互作用两表面间 的摩擦、磨损和润滑问题。是有关摩擦、磨损和 润滑科学的总称。
有用摩擦:利用摩擦传递动力或吸收能量起缓 冲阻尼作用。应采用耐磨材料副。 有害摩擦:造成能量损耗、效率降低、温度升 高、表面磨损。应采用减摩材料和减摩措施。
常碰到动力黏度 与密度 的
比值,此时用运动黏度ν 来代
替 / 比较方便。
恩氏黏度˚Et 也叫相对黏度,即200cm3的试验油在规定的温度下
(一般为20℃、50℃、100℃)流过恩氏黏度计的小孔 所需要的时间(s)与同体积的蒸馏水在 20℃时流过同 一小孔所需的时间(s)的比值。以符号˚Et表示。
f = 0.15 ~ 1.5。
古典摩擦理论(阿蒙顿,库仑)
摩擦力F 与正压力FN 成正比 F =fFN
摩擦力F 与表面名义接触面积的大小无关 F静 > F动,且 F动 与 v 无关
古典摩擦理论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法向力很大 的时候,实际接触面积接近名义接触面积,摩擦力和 法向力就不再成线性关系。
表面微凸体大小、高度不等,接触时一部分弹性变形,一部分 塑性变形,这两部分的比例与载荷的大小和表面特性有关。由于 实际接触面积非常小,所以接触面积上的应力非常大,因此,大 多数摩擦表面都存在着大量的塑性变形微凸体。
磨削力和磨削温度
1)磨削力的主要特征 切向力Fc 径向力Fp 轴向力Fa ★
其中径向力最大,直 接影响工艺系统变形 和加工精度。
2)磨削热
磨削产生的高温是产生磨削表面烧伤、残余应力和 表面裂纹的原因。
表面烧伤:指磨削过程中磨削表面层金属在高温下产 生相变,从而其硬度与塑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避免烧伤的措施: ①合理选用砂轮(可选硬度较软,组织疏松的砂轮) ②合理选择磨削用量(提高圆周进给速度和轴向进给 量,减少工件与砂轮接触时间。) ③采用良好的冷却措施(加大冷却液流量)
பைடு நூலக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于某任意接触弧长度l,单位面积上的法向磨削力为 n l A l (3-15) N d l Fn Fp
l 的积分 ,即
s
n
l 那么在整个接触弧长度上的法向磨削力大小为 F n 从l=0至l =
F l F Al N l dl
n
n ps
n cs
磨削力起源于工件与砂轮接触后引起的弹性变形、塑性 变形、切屑形成以及磨粒和结合剂与工件表面之间的磨擦作 用 。研究磨削力的目的 ,在与搞清楚磨削过程的一些基本 情况 ,它不仅是磨床设计的基础 ,也是磨削研究中的主要 问题 ,磨削力几乎与所有的磨削参数有关系 。磨削力的研 究主要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研究磨削加工系统中磨削 力的作用 , 它与机床砂轮轴的挠度、振动、工件的磨削残余 量、加工精度以及机床功率消耗等问题有关 ;二是研究磨削 过程中磨削力对磨去材料和砂轮耗损的物理效应的影响 。 为了便于分析问题 ,磨削力通常可以分解为相互垂直的 三个力,即沿砂轮切向的切向磨削力 F ,沿砂轮径向的法向 磨削力 F ,以及沿砂轮轴向的轴向摩擦力 F 。如图3-2所示 :
单位磨削力是磨削工作是作用在单位切削面积 上的主切削力 ( 即切向磨削力 ) , 以 F 表示 ( N / mm2 )。
p
当磨粒开始接触工件时 , 受到工件的抗力作用 。 图3-3所示为磨粒以切深 a 切入工件表面时的受力情 况。
g
在不考虑摩擦作用的情况下 ,切削力 d F 垂直作用于磨粒锥面上 , 其分布范围如图3-3c中虚线范围所示。由图3-3a可以看出 ,d F 作用力 分解为法向推力d F 和侧向推力d F 。两侧的推力d F 相互抵消 , 而法向推力 则叠加起来使整个磨粒所受的法向力明显增大 , 所以无论是滑擦、耕犁或 切削状态下磨粒所受的法向力都大于切向磨削力 。这种情况也就说明了磨 削与切削的特征区别 , 一般切削加工则是切向力比法向力大得多。
d d
4 Ft F n Fp 2 2 tan N d ag sin 1
s
t
显然,由式(3—7)和式(3—8)可知,如实测得 F 和 F t 之值,就可以求得一定磨削条件下的单位磨削 力值 。反之若知道了一定条件下的单位磨削力值 , 就可以推算出磨削力的估计值 。
于是可得到磨削力的计算式
F
t
N F
d
tg
4
N F a
d p
_
2 g
sin
F N F
n d
ng
N d F p a g sin tan
_ 2
(3—7)
(3—8)
t s
由式(3—7)可解出单位磨削力Fp
N N l b , N 为砂轮表面上 式中的 N 为动态有效磨刃数 , 的单位长度静态有效磨刃数, l 为砂轮与工件的接触弧长 度 , b为磨削宽度。
x x nx
tx
tx
根据图3-3 , 在X-X 截面内作用在磨粒上的切削力 d F 可按下式求得
x
d F x F p d s cos cos
(3-1)
式中 Fp ----单位磨削力 ( N / mm2 ) ; ds ----砂轮直径 (mm) ; θ ----磨粒半顶锥角 ; Ψ ----切削方向与X方向的夹角 。
n
关于磨削力计算公式的建立,目前国内外有 不少论述 。这里重点介绍G· Werner等建立的磨 削力计算公式 。该公式考虑了磨削力与磨削过 程的动态参数关系 。 建立磨削力计算公式时 ,需知以下两项参数 , 一是单位砂轮表面上参与工作的磨刃数 ,二是 需要知道砂轮与工件相对接触长度内的平均切 削截面A,知道这两项参数 ,即可推导出单位 磨削力公式 。
1. 滑擦作用 砂轮与工件开始接触阶段 ,磨粒切削刃与工件之间发生 弹性接触 ,不存在切削作用。 2. 耕犁作用 砂轮与工件开始接触以后 ,继续以恒定的进给量切入工 件 。经过滑擦(砂轮与工件的弹性退让)阶段后 ,磨粒上承受 一定大小的法向力( F ) 增大到一定值 F 之后 ,材料表面产生塑 性变形 。使磨粒前方的材料被挤压而隆起 ,如犁田的情况 , 故称之为耕犁作用 。这时一般不形成切屑 ,但由于隆起的变 形部分与基体间形成裂纹 ,也会出现破坏而被挤脱的现象( 即常称“刮脱”现象)。 3. 切削作用 砂轮继续相对于材料表面作进给 ,使磨粒切入深度增加 , 达一定数值时 ,磨粒前方的材料被挤压隆起更高 ,在磨粒上 的前刀面流出 ,形成切屑 ,此时磨粒上承受的法向接触压力 达到 F ,这时切屑被切去 ,称之为切削作用 。
2
A
故
max
A
C
e
n
vw vs
1
ap d se
1 2
1 2
(3-13)
1
Al
2
A
n
v C
e
vs
w
1
ap d se
l l q
F
n
vw F p ap vs
(3-18)
由(3-18)式可以明显地看出: F n 与工件材料和切削厚度有 关 , 或者说与切屑变形有关 ,而与摩擦无关 。因为n → 1说明α 对ε的影响很小,也就是说 vs 、 vw 、a 和 d se 对磨削力的影响和 切刃分布的特性无关 。同时当n → 1时 ,γ → 0 ,表示砂轮圆 周上的切刃密度的 C e 值对磨削力没有什么影响 ,也说明在这种 情况下磨削力主要是切屑变形的力。
(3—10)
式中 l s ---砂轮与工件的接触长且有
l a d
s p
se
1 2
;(3 —11)
d ---当量砂轮直径 。
se
接触弧区中变量l处的切削断面积 Al 为
l Al Amax l q
1
(3-12)
式中的
A
max
为最大的切削横断面积 ,且
的分布状况如图3-3c中虚线范围所示 。设图中磨粒 为具有一定顶锥角2θ的圆锥,中心线指向砂轮的半径, 且圆锥母线长度为ρ ,则接触面积
d Fx
dA
1 2
2
sin d
(3-2)
将式(3-2)代入式(3-1)得
d Fx 1 2 sin cos cos d F p 2
(3-3)
n t
通钢料时 , F = 2.7 ~ 3.2 ;磨削工程陶瓷时 , F =3.5 ~ 22 。可 见材料愈硬愈脆 , 磨削力比愈大 。此外 F 的数值还与磨削方式等有 F 关。
t t n t
F
n
F
n
磨削力与砂轮耐用度、磨削表面粗糙度、磨削比能 等均有直接关系 。实践中 ,由于磨削力比较容易测 量与控制 , 因此常用磨削力来诊断磨削状态 , 将此作 为适应控制的评定参数之一 。
磨削力的计算在实际工作中很重要 , 不论是机 床设计和工艺改进都需要知道磨削力的大小 。一 般是用磨削力的计算公式来作估算 , 或者用实验的 方法来测定 。用实验的方法来测定 , 工作量较大、 成本高 。因此多年来的研究者一直是想通过建立 理论模型找出准确通用的计算公式来解决工程问 题 。现有磨削力计算公式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 一类是根据因次解析法建立的磨削力计算公式 ; 一类是根据实验数据建立的磨削力经验公式 ;另 一类是根据因次解析法和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建立的同用磨削力计算公式 。
因为
d F t d F x cos cos
(3-4)
d F n d F x sin
将式(3-3)代入式(3-4)则得 :
d Ft 1 2 2 2 sin cos cos d Fp 2
d Fn
1 2 sin 2 cos cos d F p 2
(3-5)
2.磨削力的经验公式 3.磨削力计算公式在生产中的作用
4.实际生产中磨削力的计算
5 .其他方法
磨削力是砂轮磨削工件时发生的物理现象 ,这里首先从简化一个磨粒的切削状 态着手进行研究 。 我们知道 ,磨粒的形状具有随机分布的性质 ,它切入工件的形态与一般三元 切削的形态一样 。我们可以用三元切削的理论来分析它 。但是由于它的切刃的 几何形状与一般切刃不同(它具有较大的刃口半径和绝对值较大的负前角) ,故 在实际进行单颗磨粒切削试验时发现在磨粒切进工件后 ,以磨粒的几个表面作为 前面时 ,可能有多个切屑分别产生 。 显然这种情况是极其复杂的 , 且产生的切 屑亦不一定是带状的 。因此 ,对单颗磨粒切入材料过程的机理 ,目前存在不同 的假设和不同的结论 。比较确定的说法是磨粒切入材料的时候有滑擦、犁耕和切 削三种作用(如图3-1所示)。
t n a
一般磨削中 , 轴向力 F 较小 , 可以不计。由于砂轮磨粒具有较大的负前 角 , 所以法向磨削力F 大于切向磨削力 F ,通常 F F 在1.5~3范围内
a n t
n t
( 称 F F 为磨削比 ) , 需要指出一点的是 , 磨削力比值不仅与砂轮的锐 利程度有关 , 而且随被磨材料的特性不同其力比值不同 。例如, 磨削普
第三章
磨削力
磨削力测量与采集系统
vs vw
计算机 KISTLER 9257BA 测力仪 平面磨床工作台
砂轮
工件
ap
电 荷 放 大 器
测 力 仪 控 制 器
集 线 器
数 据 采 集 卡
图3. 12 实验用测力仪
图3. 13 测力仪系统结构框图
3.3.5 磨削力测量与采集系统
图3. 14 DASYLab编写的虚拟仪器界面
n n
e
分布密度和形状有关的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