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对话教学之我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历史对话教学之我见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745(2013)01-0073-01

摘要:对话教学“既是一种教学方式或教学技巧,是教学双方不断构建和生成知识的过程,更是一种教学精神。是教学双方在彼此平等、彼此接纳、彼此敞开的基础上思维和情感的碰撞”。在对话教学中,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师生交流互动,重视知识与能力的融合。可见,对话教学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符合现代教育要求。

关键词:高中历史对话教学教学技巧

一、高中历史对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高中历史对话教学目前在我国高中教学过程中已有所实践,但是在传统教育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对话教学所取得的效果却并不甚理想,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其一,假象对话现象严重。假象对话现象对于对话教学效果的影响非常大。所谓假象对话,就是从课堂表面上来看师生能够进行有关教学内容的自由交流,但实际上却无法进行真情实意的沟通,主要原因在于教师无法同学生建立良好的对话关系,教师同学生的身份还没有进行充分的统一,教师还是以“高姿态”同学生进行相关内容的讨论,而不是以同等级的身份进行自由的学习交流,因此,导致了假象对话现象的出现,严重影响到了实际教学质量。其二,对话内容的针对性缺失。对话教学旨在针对课程内容以交流的形式进行学习和掌握,这样有利于提高

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进而充分了解课程内容,并对此进行有效掌握,然而,目前大多数对话教学开展过程中,老师常常不能很好的把握对话内容,在对话过程中偏离了实际教学方向,使得对话内容同教学内容差距甚远。失去了对话教学的实际意义。其三,对话教学中的课件问题。多媒体教学技术是一种现代化教学手段,用以丰富课程知识,帮助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理解的作用,起到对传统教学模式的补充作用。然而,目前高中老师在开展对话式教学过程当中。过度使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将学生的注意力完会吸引到教学课件上面来,使得对话教学的意义有所缺失,使得对话式教学的开展愈发困难,严重干扰了对话教学的实际效果。

二、高中历史对话教学的有效实施

1、努力建构对话型的师生关系

在历史对话教学中,师生是平等的心灵沟通,是双方的对话,同时也是一种双方的“倾听”。历史教师要能够肯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做出的一切努力,鼓励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历史课堂要构建对话性师生关系,要做到:善于提问。巴西著名教育家保罗·弗莱雷认为,为使对话有成效,提问是关键。比如《商鞅变法》的讲述,大多数教师都用了“南门立木”这一典故导入新课。而有一位教师用得很独到,讲完这个故事,学生一下子判定出这是商鞅,但到此并没有结束,接着问这能看出商鞅的什么优秀品质?学生回答出了“诚信”。这就达到目的,把“南门立木”

作为思想教育的素材,引出一句话“诚信助你走向成功”。既切题,又对学生进行了情感价值观的培养,多么自然。学会倾听。在课堂中,我经常看到教师要求学生认真听讲,但很少有教师能够认真倾听学生的回答,特别是当学生回答与自己的思路相悖时,教师往往会打断学生的回答。因此,对话教学要真正落实,教师首先要学会倾听,不要轻易打断学生的发言,尽可能明了学生所要表达的意思,对学生没有表达出来的加以补充、阐释。并且双方对话要平等相待。这样大家才能“敞开”心扉,互相“接纳”对方。

2、巧妙设置对话情景

教学的有效发生常常凭借、甚至依赖于包含着丰富信息的教学情境,教师要努力创设最便于对话发生的教学情景,以促使所有学生全身心地沉浸到对话过程中去。教师可以借助媒体再现真实的现场,或者模拟接近于现实的教学场景,并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为对话话题,尽可能设置真实性强的对话情景,以激发学生对话的热情,丰富学生对话的内涵。例如:在“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背景”教学中,教师可以选取电视片《大国崛起》“第六集帝国春秋(德国)”中相关片段,让学生在舒缓的音乐声中感悟“德意志的诗人们用诗句探寻民族的未来;德意志的音乐家们用音符抒发抗争的激情;德意志的哲学家们用理念激发至高无上的国家崇拜”,深刻理解“统一和强大,成为德意志发展的最大动力”,在此基础上开展“为何统一呼声日益强烈”对话。教师还可以通过设置新奇的辩论场景,组织有趣的历史角色扮演等多种多样的方式,尽

可能创设趣味性强的教学情景,以诱发学生的“突发奇想”和“异想天开”,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让学生在与教材的对话中解决问题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常有疑点才能常有思索,常有创新,因此教师善于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最终通过与“文本对话”解决问题。例如在学习《两汉的统治》中的“汉武帝的大一统”内容时,我让学生自己罗列汉武帝实施大一统的具体措施,并声明有什么疑惑的地方可以抛出来讨论,结果就有细心的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秦始皇采纳法家思想并焚烧了法家以外其他各家的典籍,而汉武帝却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呢?这个问题课文中没有现成的答案,它需要学生深入去研读文本,读出教材中显性的和隐性的信息才能解开,于是我就先肯定和表扬了这位学生的探索精神,然后指出:“从秦始皇的‘崇法’到汉武帝的‘独尊儒术’实际上反映出这两个时期在治国思想上的变化,那么,是什么引起了这种治国思想上的变化呢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按照这个原理我们来看看这两个时期的‘社会存在’有没有发生变化。”接着我就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教材,从主客观两方面的变化对这个问题作进一步的探讨,直至最终找出答案。

三、结束语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对话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形态,在实践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问题。我只是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归纳了当前存在的问题,为今后的历史教学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作

用。对于高中教师来说,要转变传统观念,珍惜教师培训的机会,相互交流、合作,发挥主体作用,不断地丰富对话教学的实践理论,不断地改进创新,唯有这样,历史教学才能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张超.如何构建高效有序的高中历史对话教学.科海故事博览.科教创新.2012(7)

[2]陆卫琴.浅谈高中历史对话教学的策略.成才之路.2010(5)

[3]徐永琴.构建高效有序的高中历史对话教学.上海教育科

研.2012(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