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环境问题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十二环境问题(教师版)
“荒漠化、水土流失、森林和湿地的破坏与保护”等生态环境问题是高考重要命题点。
以区域分布图为背景材料,考查生态环境问题的分布、危害、成因与治理,是重要考查方向。
考向1 环境问题[模拟诊断]精准扶贫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
图为我国西南少数民族聚居区局部地形图,甲、乙两县为国家级贫困县。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为该地区的脱贫,政府规划建设一条地方性公路,最合理的选择方案为A.①B.②C.③D.④2.据图分析甲县精准脱贫不适宜采取的措施是A.合理开发煤炭资源B.根据地形特点发展立体农业C.大力发展旅游业D.整体移民搬迁3.两县在脱贫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有①过度开发导致煤炭资源枯竭②破坏植被,加剧土壤盐碱化③引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④大气污染和水体污染加重命题趋势专题十二××环境问题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1.D2.D3.C【解析】1.题意表明,政府规划建设这条地方性公路是为了该地区的脱贫,因此该地方性公路应尽可能多的连接居民点,改善当地的交通条件,从而带动更多的人口脱贫。
图中①、②、③方案只是连接了两个县城,沿途几乎没有连接其它聚落,排除A、B、C。
图中④方案中途连接多个聚落,利于该地区脱贫,D符合题意。
故选D。
2.图中显示,甲县境内为煤炭资源分布,合理开发煤炭资源,让当地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提供就业机会,增加居民和财政收入,有利于脱贫,排除A。
图中显示,甲县境内多山,平地较少,为了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发展当地经济,可以根据地形特点发展立体农业,有利于当地脱贫,排除B。
当地为少数民族聚居区,民族风情独特,山区景观优美,适宜发展旅游业,通过大力发展旅游业增加居民收入,利于当地脱贫,排除C。
整体移民搬迁不太现实,且成本过高,不利于保护当地民族文化特色,选项D符合题意。
高考地理选修六环境保护综合题常见四类题型(答题模式)
分析印度尼西亚濒危物种数量较多的原因。(6分)
甘肃民勤是我国沙尘暴多发地之一。1998~2006 年间平均每年发生沙尘暴11次。
分析甘肃民勤春季沙尘暴频发的地理因素。
自然原因:丰富的沙尘源(植被)、强风和极不稳定的大 气(气候--风、降水)。 人为原因: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
民勤周围沙漠广布(沙源丰富 植被少),(2分)春季 升温快、降水少,地表干燥,易起沙;(3分)气旋与 冷空气活动频繁(恰位于寒潮南下的路径上),多大风 天气。(3分)受地形影响(狭管效应),地面风速增 强。(2分)
图例
森林
耕地
居民地
水库
河流
表现类试题,解答的关键一是熟练
掌握环境问题的表现;二是根据材料先
寻找依据,再判断。
题型二:原因类
常用的关键词一般有:原因、成因等。 工业生产中任 意排放含汞的 常考知识点: 1、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2、 废水 水、大气、固体废弃物污染的原因(水俣病污染事件形成的原因来自可吸入颗粒物、酸雨、光化学烟雾形成
表现类试题,解答的关键一是熟练
掌握环境问题的表现;二是根据材料先
寻找依据,再判断。
甲地区以防治污染、保护湿地为主。位于下游三角洲, 图12为某流域示意图。该流域是我国实施环境 人口、城镇与工业密集。 综合整治的重点区域,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乙地区以保护森林、水土保持等生态保护为主。位于上 游山区,地形起伏大。
图9是某区域风能资源分布图。
①夏季风力相对 较小; ②易受冰冻、雪 灾、沙尘暴等气 象灾害影响; ③远离消费市场, 输电距离远。
(4)从自然和市场条件分析甲地建设风力发电 基地的不利因素。(6分)
(1)分别说出甲、乙地区环境保护的侧重 点,并说明理由。(7分)
高考地理试题-环境保护专题
高考地理试题-环境保护专题(2021年全国乙卷高考真题)为评估青藏铁路建设和营运对环境的影响,某科研团队对青藏铁路格(尔木)拉(萨)段某11千米长的风沙活动路段两侧进行了调查,结果如表3所示,其中工程治沙地视为固定沙地。
2001~2008年为铁路建设期,2008~2015年为铁路营运期。
表面积单位:km2根据材料自拟一个结论,并用表中数据予以论证。
(要求:可就建设期或营运期,也可以综合得出结论;论证充分、数据准确、表述清晰。
)【答案】结论:青藏铁路的建设期及营运期,通过工程措施有效地实现了风沙治理。
论证:建设期,铁路两侧各范围内固定、半固定沙地增加,半流动、流动沙地减少,说明通过工程措施使得沙丘趋于固定,风沙危害减轻。
营运期,铁路两侧固定沙地继续增长,半流动沙地显著减少,说明营运并未破坏风沙输移环境,工程措施持久有效地发挥了固沙效益。
【分析】本题以青藏铁路为载体,考查铁路建设和营运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重点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以及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
由表格数据可知,2001-2015年,铁路两侧各范围内固定、半固定沙地增加,半流动、流动沙地減少,由此可得出结论:青藏铁路的建设期及营运期,通过工程措施有效地实现了风沙治理。
2001-2008年,铁路建设期,铁路两侧各范围内固定、工程治沙地、半固定沙地都增加,半流动、流动沙地都減少,说明通过工程措施使得该地沙丘趋于固定,风沙活动减少,风沙危害减轻。
2008-2015年营运期,铁路两侧固定沙地继续增长,半流动沙地显著减少,说明营运并未破坏风沙输移环境,工程措施持久有效地发挥了固沙效益,减轻了风沙危害。
(2021年全国甲卷高考真题)2008年,新疆吉木乃县对拉斯特河谷近900公顷草原进行封育保护,如今这里林草茂盛。
2020年春季,当地政府为防止封育区林草自燃,选择在青草萌发之前的1个月,投放1600头牛去吃掉积累的枯草和落叶,进行生物防火(下图)。
高考地理资源与环境保护考点
高考地理资源与环境保护考点高考地理中,资源与环境保护是一个重要的考点,它涵盖了丰富的知识内容和实际应用。
首先,我们来谈谈自然资源的分类和特点。
自然资源可以分为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
可再生资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在合理利用和保护的情况下能够不断再生;不可再生资源像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其形成需要漫长的时间,一旦开采使用,短期内难以恢复。
了解这些资源的特点对于我们合理开发和利用它们至关重要。
在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过度开采不可再生资源,导致资源枯竭和生态环境破坏。
例如,一些地区的煤炭开采造成了地面塌陷、水资源污染等问题。
而对于可再生资源,如果开发方式不当,也会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压力。
比如,大规模建设水力发电站可能会影响河流生态系统,破坏生物多样性。
环境保护是资源利用的重要保障。
环境污染是当前面临的严峻问题之一。
大气污染,如雾霾,不仅影响人们的健康,还对气候产生不良影响;水污染使得水资源质量下降,威胁水生生物的生存和人类的用水安全;土壤污染则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质量。
生态破坏也是不容忽视的。
森林砍伐导致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减少;草原退化使得土地沙化加剧;湿地破坏影响了蓄水和调节气候的功能。
为了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环境保护,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在政策层面,政府应制定严格的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
经济手段也能发挥重要作用,比如通过税收政策鼓励企业节约资源、减少污染排放,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促进区域之间的生态平衡。
科技的发展为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提供了新的途径。
例如,推广清洁能源技术,如太阳能光伏、风力发电等,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研发高效的污水处理技术,提高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率;利用生物技术改良土壤质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从个人角度来看,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树立环保意识,养成节约资源的好习惯。
比如,在日常生活中节约用水、用电,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垃圾分类投放等。
高考地理复习(新高考1) 选修性必修3 第1章 第31讲 考点三 环境问题及其危害
8.关于洛杉矶“光化学烟雾”的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①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太阳辐射强
②三面环山,不利于污染物扩散
③汽车数量多,尾气排放量大
④冬季温和多雨,水汽充足,更易发生
“光化学烟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2345678
解析 洛杉矶经济发达,汽车数量多,尾气排放量大;坐落在三面环山、 一面临海的开阔盆地中,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洛杉矶属于地中海气候, 夏半年阳光辐射强,更易发生“光化学烟雾”。
环境问题受到不同时期的技术水平的影响。在不同的生产 和消费过程中,由于采用的技术不同,人类活动对环境造 成的影响不同,高技术水平赋予人类更大的自然环境开发 人为 技术 能力,人类可能会开采更多的自然资源,造成更大的资源 原因 水平 危机和环境问题,而对环境友好的技术可能会规避环境问 题的发生,使可持续的友好利用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成为 可能
12345678
叶绿素a是藻类重要的组成成分之一,其含量的高低与该水体中藻类
的种类、数量等密切相关,也与水环境质量有关。因此,通过测定水体
中叶绿素a含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水质状况。下图为“某年杭州西湖
水体中叶绿素a与水环境质量关系图”。读图完成3~5题。
3.据图可推测甲要素是
A.降水量
B.光照强度
环境 过了那个地方的正常值导致 其中有些废弃物在环境中几乎 生的“八
污染 环境无法承受而造成的危害,不能降解,造成较严重的环境 大公害事
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固 污染,直接威胁人类健康,影 件”
体废弃物污染和噪声污染等 响人类生活质量
自然系统的生态功能偏离正 人类对自然资源的
高考地理气候与自然环境知识详解
高考地理气候与自然环境知识详解在高考地理中,气候与自然环境这部分知识至关重要,它不仅是考试的重点,也是我们理解地球生态系统和人类活动与环境相互关系的关键。
首先,让我们来聊聊气候的基本要素。
气温、降水和气压是构成气候的三大主要要素。
气温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生物的生存和活动范围,比如热带地区终年高温,动植物种类丰富;而寒带地区气温极低,生物多样性相对较少。
降水则决定了一个地区的干湿状况,像热带雨林地区年降水量丰富,形成了茂密的雨林;而沙漠地区降水稀少,呈现出干旱的景观。
气压的变化会带来风,风又会影响气候的分布和天气的变化。
气候的类型多种多样,常见的有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等等。
每种气候类型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分布规律。
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终年高温多雨,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这里的树木高大茂密,动植物种类繁多。
热带草原气候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的两侧,有明显的干湿两季。
湿季时草木茂盛,干季时草木枯黄。
热带沙漠气候则多分布在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和内陆地区,终年炎热干燥,沙漠广布。
亚热带季风气候在我国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地区较为典型,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适宜农业生产。
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这里的植被以耐旱的灌木和草本植物为主。
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终年温和多雨,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畜牧业发达。
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泛,内部气候差异较大,总体特点是降水较少,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较大。
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气候的形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纬度位置是最基本的因素,它决定了太阳辐射的分布,从而影响气温。
海陆位置也很重要,沿海地区受海洋影响大,气候较为温和湿润;内陆地区则气候干燥。
高考地理常见简答题生态环境问题小专项
高考地理常见简答题生态环境问题小专项生态环境问题小专题:⑴马尔代夫(瑙鲁)面临的环境问题: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有被埋住的危险.⑵火地岛(新西兰南北二岛)面临的环境问题:臭氧层被破坏,臭氧层空泛扩大,太阳紫外线辐射增加.⑶赤潮问题:珠江口、杭州湾、渤海等产生的缘故:自然缘故:春夏温顺李节,风和日丽;洋流缓慢,水温较高;封闭海湾。
(这是赤潮发生的外因)人为缘故:沿岸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业废水、农业生产中的废水都含有大量的有机物、重金属、无机盐;生活污,水未经处理流入江河、湖泊,汇入大海,使近海水体中氮和磷的含量过剩,造成海水富营养化,(这是赤潮发生的全然缘故)易发生赤潮的区域:珠江口、渤海、杭州湾、长江口、南海的海口湾等。
易发生赤潮的时刻:赤潮易发生的时刻段为5-10月。
带来危害:①海水富营养化,浮游植物繁盛,使鱼类窒息、中毒死亡,②危害人体健康,③阻碍海洋旅行业。
⑷全球变暖对全球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的阻碍:①引起海平面上升,对沿海低地国家及地区构成直截了当威逼;②引起世界各地区降水和干湿状况变化,进而导致世界各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⑸酸雨带来的阻碍:①酸雨使河湖水酸化,阻碍鱼类生长繁育,乃至大量死亡;②使土壤酸化,危害森林和农作物生长;③腐蚀建筑物和文物古迹;④危及人体健康。
⑹减少酸雨全然途径:减少人为硫氧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的排放⑺水土流失问题:黄土高原、南方低山丘陵地区产生的缘故:自然缘故:①季风气候降水集中于夏季,多暴雨;②地表植被稀少;③黄土土质疏松(黄土高原)。
人为缘故:①植被的破坏;②不合理的耕作制度;③开矿。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十三章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学案(人教版)
第十三章环境与发展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1.人类社会与环境的关系箭头①:代表人类通过生产活动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
箭头②:代表人类通过消费活动以废弃物的形式把物质和能量排放到环境中去。
箭头③:代表人类通过生产和生活活动作用于环境。
箭头④:代表环境把受到的影响反作用于人类。
2.主要环境问题类型主要表现自然资源枯竭森林减少,水资源危机,土地资源、矿产资源和能源短缺等生态破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海洋污染等3.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产生原因类型人类向环境的索取超过环境承受能力自然资源枯竭生态破坏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环境自身的净化能力环境污染命题视角(一) 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演绎法学习1.环境问题产生的机制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二是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
如下图所示:2.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人口压力世界人口的不断增长,对全球形成较大的人口压力,对物质资料的需求和消耗增多,引发资源和环境问题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利用超过了资源本身的再生速度,长期采用损害环境的生产方式,使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采取以损害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盲目追求当前经济增长,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严重的环境问题3.主要的全球性环境问题的危害与对策表现分布成因危害对策全球变暖全球大量使用矿物燃料;森林面积大量减少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城市;使各地干湿状况发生变化增加森林覆盖率;减少矿物燃料的使用;开发利用新能源酸雨(pH<5.6) 西欧、北欧、北美、日本、我国南方地区燃烧矿物燃料,排放大量的酸性气体河湖水酸化、土壤酸化,腐蚀建筑物,危害人体健康对燃料脱硫处理,变废为宝,化害为利;鼓励使用新能源臭氧层破坏南极、北极和青藏高原等地上空人类大量使用氯氟烃等制冷剂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加,致使皮肤癌发病率增加;危及海洋生物生存;导致全球变暖禁止或减少氟氯烃化合物的使用和排放生物多样性减少全球人类占据了其他生物的生存空间;环境污染;生态退化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发生频率增加建立自然保护区国际水域污染北海、地中海;国际河流上游工业、生活废水污染水域;海上油轮石油泄漏破坏海洋生态与海洋水产业;影响河流下游地区人们的废水经处理后达标排放;对石油泄漏要及时治理生产和生活命题点全训题点(一) 环境污染问题的成因区域调查是地理研究的重要方法。
专题十 环境问题——2023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
A.将稀土矿产制成成品出口
B.加大开采,增加出口数量
C.禁止开采,防止环境污染
D.禁止出口,保存稀土资源
(3)针对稀土矿区主要环境问题进行治理的有效做法是( )
A.保留矿坑表土,及时进行复垦 B.禁止矿产开采,恢复自然植被
C.退耕还林还草,恢复自然植被 D.提高稀土开采技术,保护环境
4.(1)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长期以来由于稀土开采工艺较为原始,稀土矿区环境污染严 重”可知,稀土矿区环境污染严重的主要原因是稀土开采工艺水平较低,C正 确;稀土矿物本身不会产生环境污染,A错误;稀土开采导致地表植被破坏是 生态破坏不是环境污染,B错误;稀土运输过程中产生的污染不在矿区,D错 误。故选C。 (2)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我国稀土一度承担全球90%的稀土供应,而稀土有“工业黄金” 之称,因此我国合理开采利用稀土资源的措施应是将稀土矿产制成成品出口, 提高产品附加值,A正确;加大开采,增加出口数量,会影响我国稀土资源可 持续利用,且附加值低,利润低,B错误;禁止开采,会影响稀土工业的发展, 还会影响其它产业的发展,C错误;禁止出口,会影响世界经济发展,不符合 当前全球经济发展的趋势,D错误。故选A。
(1)香港淡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是( )
①蒸发旺盛
②降水稀少
③人口众多 ④集水面积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副坝的主要功能是( )
A.减轻海浪侵蚀
B.防止海水入侵 C.增加蓄水面积 D.防止水库渗漏
(3)香港选择海湾建设水库的主要原因是( )
A.储水量大
B.水质清洁
C.供水方便 D.地质稳定
兴建水利设施(打坝淤地,建水库、电站和水渠等); ②防洪工程措施主要有建立分洪区、蓄清排浑、加固堤坝等; ③工业区和城市的工程措施主要有建设基础设施、建筑物等; ④交通工程措施主要有修建铁路、公路、飞机场、汽车站、
高考地理十年真题(2010-2020)专题汇总解析—环境保护
高考地理十年真题(2010-2020)专题汇总解析—环境保护【2020年】1.(2020·新课标Ⅰ)高原鼠兔多穴居于植被低矮的高山草甸地区,因啃食植物曾被看作是引起高山草向退化的有害动物而被大量灭杀。
土壤全氮含量是衡量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
通常土壤肥力越高,植被生长越好,生态系统抗退化能力越强。
下图示意青藏高原某典型区域高原鼠兔有效洞口(有鼠兔活动)密度与土壤全氮含量的关系。
分析高原鼠兔密度对高山草甸退化的影响,并提出防控高原鼠兔的策略。
【答案】合适的高原鼠兔密度,能够维系土壤肥力,促进高山草甸生长,使之不易退化;密度过大时,大量啃食植被,土壤肥力下降,引起高山草甸退化;密度过小时,高原鼠兔对维持高山草甸的氮循环贡献小,土壤肥力较低,高山草甸易退化。
把高原鼠兔数量(密度)控制在合适范围之内,而不是全面灭杀。
【解析】先注意审题,该问题包括两个分析,先分析高原鼠兔密度对高山草甸退化的影响,再提出对策。
读图可知,青藏高原某典型区域高原鼠兔有效洞口密度与土壤全氮含量的关系是:先随着高原鼠兔密度增加土壤全氮含量也增加,当高原鼠兔有效洞口密度达到760后,高原鼠兔密度继续增加后,土壤全氮含量随着开始下降。
即密度过大时,土壤肥力下降,引起高山草甸退化;密度过小时,高原鼠兔对维持高山草甸的氮循环贡献小,土壤肥力较低,高山草甸易退化;而合适的高原鼠兔密度,能够维系土壤肥力,有利于促进高山草甸生长。
根据上面结论:合适的高原鼠兔密度,能够维系土壤肥力,促进高山草甸生长。
所以防控高原鼠兔的策略是把高原鼠兔数量(密度)控制在合适范围之内,而不是全面灭杀,高原鼠兔过多过少都不行。
在合适范围之内,使得土壤全氮含量处于较高的水平,刚好能够维系土壤肥力。
2.(2020·新课标Ⅱ)竹排江是南宁市主要的内河之一,由北向南贯穿市区,其上游河段叫那考河。
20世纪90年代开始,沿河养殖业兴起,大量污水和垃圾进入那考河,那考河一度变成“纳污河”。
高考地理海洋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含答案)
6.2海洋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一、选择题2010年5月5日美国墨西哥湾原油泄漏事件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
因油港油库破坏而流入海湾的原油多达65万至70万桶。
海面漂浮着一层厚厚的浮油,海水几乎掀不起浪来,只能像泥浆般涌动着,发出汩汩声。
波斯湾的海鸟身上沾满了石油,无法飞行,只能在海滩和岩石上待以毙命。
其他海洋生物也未能逃过这场灾难,鲸、海豚、海龟、虾、蟹以及各种鱼类都被毒死或窒息而死,成为这场“战争”的最大受害者。
海湾是较封闭的生态环境,水域浅,海水流动缓慢,一旦发生大规模的石油污染事件,将会导致生态平衡失调。
专家们认为,墨西哥湾如果要恢复到污染前的状态,至少需要100年的时间。
据此回答1~2题。
1.石油污染成为日益突出的海洋污染问题,下列海域污染严重的是①沿海水域②海上航道沿线③海上石油产区④石油输出港附近海域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③④2.石油污染除了会造成海域内动物的死亡外,还会①破坏海滨娱乐场②造成海岸环境退化③造成生态破坏④使海水富营养化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3.近年来赤潮在我国时有发生,当赤潮发生时,海水中的某些微小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使水体呈红、紫等颜色,并对生物造成危害。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赤潮是水体富营养化的结果B.含磷洗涤剂广泛使用与排放是发生赤潮的主要原因之一C.在封闭的海湾更易发生赤潮D.赤潮的发生是与人类活动无关的自然现象21世纪是向海洋进军的时代,近年来我国海洋污染却有不断加重的趋势。
据此回答4~6题。
4.我国海洋的污染源主要来自A.海洋运输B.石油开采C.工业生产D.农业生产5.我国四大海域中污染最严重的是A.南海B.东海C.黄海D.渤海6.治理我国海洋污染的根本途径有①清洁生产,提高资源利用率②广开源流,开发利用新能源③配备除污船,随时清除海上油污和垃圾④综合利用,变废为宝⑤无害化处理,实行达标排放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④⑤地表环境中各事象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当某事象发生变化时就会给其他事象带来影响,甚至发生一系列的变化。
高考地理环境保护专题(思维导图+考点解析+高考典型例题)
环境保护专题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一、思维导图二、考点解析【考点一】环境的概念和分类1.概念:是指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社会和物质条件的综合体。
2.环境的分类:【考点二】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①人类通过生产活动,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
②人类将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的产物,以废弃物的形式释放到环境中去。
③人类通过生活和生产活动对环境产生影响。
这种影响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遵循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资源,使环境得到保护和改善;二是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或者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使环境质量下降。
④环境把它受到的影响,反过来作用于人类本身。
这种反作用,一种是良性的,可使人类与环境得到协调发展;一种是恶性的,会影响人类生产、生活和健康,甚至危及人类生存。
【考点三】环境问题的表现(3)生态破坏(主要是植被的破坏)①生态系统的基础与核心:植被流失、土壤肥力降低、土地荒漠化等,使这些地区的居民丧失了起码的生存条件。
(4)全球环境变化如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生物多样性锐减和海洋污染等问题。
【考点四】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1)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需求的无限性的矛盾(根本性的原因)(2)短期经济利益与长远环境效益的矛盾(3)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矛盾(4)个人行为和大众利益的矛盾三、典型例题【2009福建高考】图12为某流域示意图。
该流域是我国实施环境综合整治的重点区域,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分别说出甲、乙地区环境保护的侧重点,并说明理由。
(7分)第二章环境污染与防治一、思维导图二、考点解析【考点一】水污染的类型、成因、危害及防治类型水体富营养化重金属污染海洋石油污染含义生物所需的氮、磷等营养元素大量进入水体引起的水质恶化现象各类重金属(汞、镉、铅、铬等)进入水体经食物链逐渐积累造成人畜伤害近海石油的开采、加工和运输过程中,大量石油流失到海洋中造成范围极广的污染现象污染源生产和生活污水中所含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工业生产中含重金属的污水排放和固体垃圾中含重金属的淋溶污水近海石油开采、加工和运输过程中泄漏的石油表现陆地水体:称为“水花(水华)”,又称“藻花”。
2023年高考地理复习精题精练-环境问题及其危害(解析版)
专题21 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考点03 环境问题及其危害近年来,我国福建、浙江、广东、江西等南方水网地区猪场拆迁潮涌现,散养农户也受到许多限制,许多养猪大企业纷纷向东北等地迁移,出现了“南猪北养”的局面。
下表为农业部《全国生猪生产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中我国生猪发展区域类型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A.土地价格B.交通运输C.市场需求D.生态环境2.东北吸引大型养猪企业北迁的最主要优势是()A.饲料丰富B.地广人稀C.交通便利D.市场广阔3.与直接销售相比,对生猪进行深加工(如腌制腊肉、腊肠)主要是为了()①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①灵活适应市场,抵御风险①丰富品种,提高加工水平①提供就业岗位,增加收入A.①①①B.①①①C.①①①D.①①①【答案】1.D 2.A 3.B【解析】1.生猪养殖会造成水、土壤污染和大气污染等,南方水网区成为生猪生产约束发展区,主要考虑保护生态环境,D正确;南方水网区部分省份如皖、赣、湘、鄂等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土地价格不高,交通也较便利,A、B错误;我国人口众多,生猪的市场需求量大,故市场需求不会使得南方水网区成为生猪生产约束发展区,C错误。
故选D。
2.东北地区商品谷物农业发达,玉米等谷物产量大,能为生猪饲养提供丰富的饲料,A正确;生猪饲养对土地面积要求不高,故地广人稀不是主要原因,B错误;非生猪潜力增长区交通也较便利,面向国内市场,市场也较广阔,故东北地区在交通和市场方面无突出优势,C、D错误。
故选A。
3.与直接销售相比,对生猪进行深加工(如腌制腊肉、腊肠)可以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获取更高的利润,①正确;对生猪进行深加工,丰富了生猪产品的种类,有利于生猪产业灵活适应市场,抵御风险,①正确;对生猪进行深加工丰富了生猪产品的种类,但不能直接提高加工水平,①错误;对生猪进行深加工需要劳动力,给当地提供了就业岗位,增加了收入,①正确;①①①正确,故B正确,A、C、D错误。
高考地理《自然环境的差异性》经典题型含答案
高考地理《自然环境的差异性》经典题型一、选择题[2024·陕西安康阶段练习]青藏高原地区生态较为脆弱,区域植被带谱发育典型、独特性强、地带性分异明显。
如图示意青藏高原地区及其周边植被分布。
据此完成1~3题。
1.推测图示X代表的自然带最可能是()A.森林B.冰川C.草原D.沼泽答案:C解析:从图中东南到西北一线可以看出,按照植被演替渐变的规律推测,植被带应该依次为森林、灌丛与草甸、草原、荒漠,故X为草原,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2.影响图示自然带分异的主导因素是()A.水分B.热量C.光照D.土壤答案:A解析:青藏高原自东南向西北降水渐少,生物量渐少,故自然带分异的主导因素为水分,A正确;热量、光照、土壤对该区植被分异有影响,但非主要因素,B、C、D错误。
故选A。
3.关于甲、乙两处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处秋季落叶多B.乙处人类活动多C.乙处季风更显著D.甲处生物量较大答案:D解析:甲、乙两处同为森林景观,但甲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以南,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森林为热带季雨林,乙位于青藏高原东南,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故甲生物量更大,D正确;甲处植被四季都有落叶,温带落叶阔叶林秋季落叶最多,A错误;乙处为我国横断山区,地势起伏大,人类活动少,B错误;甲、乙两处都以西南季风影响为主,但甲处距海洋更近,受西南季风影响更明显,C错误。
故选D。
[2024·辽宁葫芦岛联考]伊犁河谷位于我国天山山脉西部,北、东、南三面环山,素有新疆的“湿岛”之称,享有“塞外江南”的美誉。
由于地形、海拔的差异,该地区内水热分布不均,植被带呈垂直分布。
伊犁河谷畜牧业发达,四季游牧。
如图示意伊犁河谷南坡植被带的垂直分布。
据此完成4~5题。
4.伊犁河谷南坡山麓地带土壤有机质含量低于高海拔地区,主要是因为()A.植被稀疏B.牧民放牧C.降水量大D.作物消耗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影响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因素。
高考地理-生态环境问题类题目的答题模板
①交通技术措施主要是在汽车上安装尾气净化装置;②农 业技术措施主要有深耕改土、科学施肥、科学育种、轮作 套种、地膜覆盖、温室栽培、喷灌和滴灌等
思考方向
必背术语
生活措施 建沼气池、普及省柴灶、以天然气作燃料等
经济措施
主要是调整产业结构,如开展多种农业经营;发 展农产品加工,使工业由资源消耗型向高科技、 节约型转变;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等
主要有开发性移民,投入资金、劳动力,城市规 政策措施
划或旅游等
环保措施
主要有发展生态农业、立体农业和环保产业,控 制、治理环境污染,立法进行环境监督、管理、 保护,提高环保意识,禁止破坏生态环境等
思考方向 工程措施
生物措施 技术措施
必背术语
①农业上的工程措施主要有平整土地、修筑梯田、抽引水 灌溉、兴建水利设施(打坝淤地,建水库、电站和水渠等); ②防洪工程措施主要有建立分洪区、蓄清排浑、加固堤坝 等;③建设工业区和城市的工程措施主要有建基础设施、 建筑物等;④交通工程措施主要有修铁路、公路、飞机场、 汽车站、港口等
第十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二讲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
【规范答题能力】
生态环境问题类题目的答题模板
问题 水土 流失
荒漠 化
思考方向
必背术语
自然原因
土质疏松;多暴雨冲刷;地表植被覆盖较 差;地面起伏大,冲刷力强
人为原因
植被的破坏;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开矿; 坡地开垦
自然原因
气候干旱;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地表多沙 质沉积物;全球变暖,蒸发旺盛
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农垦;水资源 人为原因 利用不当;工矿开发;居民点和道路建设
2024年高考地理真题专项复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2024年高考地理真题专项复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2024·湖南)美国西南部某河源的小型谷地,气候较干旱。
该地品尼松生长缓慢,分枝点低,雨水下渗为其生长提供水源,外力作用会影响其生长状态。
1905年后该地降水增多。
如图示意谷底的品尼松生长演变过程,以及相应的年轮增长距平值。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要素的相互影响)在谷底冲沟附近,有部分品尼松树干下半部原有枝条消失,最可能是因为()A.常受干热风影响B.土壤养分流失C.曾被沉积物掩埋D.遭受低温冻害2.(要素的相互影响)在乙时期,谷坡的品尼松年轮增长距平值与谷底的相反,可能原因是谷坡()A.降水增加改善了水分条件B.坡面有利于阳光照射C.地下水位上升加剧盐碱化D.被侵蚀导致根系裸露(2024·甘肃)班克斯半岛位于新西兰南岛东侧,整体轮廓浑圆,海岸线曲折,地形崎岖。
半岛以西的坎特伯雷平原草原广袤,平原东部城市克赖斯特彻奇多年平均降水量约650毫米,7月多年平均最低气温1.9℃。
图4示意该区域地形。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影响土壤形成的因素)坎特伯雷平原典型土壤剖面下部有明显的()A.灰化层B.钙积层C.铁铝层D.黏化层(2024·湖南)某大都市城市用地紧缺,道路与居民区距离较近,交通排放颗粒物对居民区有一定的影响,绿化植被可减轻此影响。
在该都市采样监测发现,不同植被类型对颗粒物的拦截效果不同。
如左图示意采样监测区基本情况。
右图显示道路中心、自行车道、人行道与道路中心的颗粒物浓度的比值。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环境对植被的影响)与自行车道相比,关于人行道上积累最明显的颗粒物及其对应的植被类型,判断正确的是()A.细颗粒茂密植被B.粗颗粒茂密植被C.细颗粒稀疏植被D.粗颗粒稀疏植被5.(植被的生态功能)在优先考虑降低颗粒物对居民区影响的同时,为尽量减少其对行人的影响,该都市从人行道到居民区绿化植被配置合理的是()A.从稀疏到茂密B.从茂密到稀疏C.均用稀疏植被D.均用茂密植被(2024·全国甲)阿拉斯加某冰川前端(61.5°N,142.9°W附近)的冰面上,呈斑块状分布着少量的矿物质,并生长着一种苔藓球。
高考地理污染环境知识点
高考地理污染环境知识点高考地理:污染环境知识点高考是中国学生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次考试,其中地理科目是高考的一项必考科目。
在地理科目中,污染环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对于理解和应对环境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高考地理中的污染环境知识点,包括主要污染物、污染的来源、影响和治理措施。
污染环境知识点一:主要污染物了解主要污染物是理解污染环境知识的基础。
主要污染物包括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和土壤污染物。
大气污染物包括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
水污染物主要有有机污染物(如有机物和化学物质)、无机污染物(如重金属、氨氮等)和微生物污染物(如致病菌、藻类等)。
土壤污染物主要包括重金属、有机污染物和土壤酸碱度等。
污染环境知识点二:污染的来源污染环境往往来自于人类活动。
工业生产是重要的污染源之一,工业废气、废水和废物含有大量的污染物。
农业生产也是一个重要的污染源,农药、化肥等农业活动会对土壤和水体造成污染。
交通运输是另一个重要的污染源,机动车尾气和船舶排放物会严重影响大气和水质。
同时,城市化进程也给环境带来了压力,人口增加和城市建设产生的废气、废水和垃圾都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污染环境知识点三:污染的影响环境污染不仅对自然环境造成损害,也对人类健康和经济发展带来严重影响。
大气污染会导致空气质量下降,引发各种呼吸道疾病,并伴随着能见度降低和酸雨等问题。
水污染会影响人们的饮用水安全,甚至引发水源地的争夺问题。
土壤污染不仅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还会加剧资源的浪费和土地的荒漠化。
这些污染问题都会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类的生存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污染环境知识点四:治理措施为了减少和治理环境污染,人们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大气污染治理方面,人们推行了煤改气、煤改电等措施,以减少燃煤所产生的大气污染。
此外,也采取了建立废气治理设备的要求和加强监测等手段。
水污染治理方面,加强了水污染的监测和治理,严格控制工业废水和农业面源污染。
土壤污染治理方面,加强土壤污染的调查和修复工作,并严控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的排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扩大知名度,增加就业机会; 2、改善基础设施;促进经济发展; 3、弘扬传统民族文化; 4、保护世界文化遗产
2014 年6 月,京杭大运河申遗成功。京杭大运河山东段流 经鲁西南5 市,包括8 段共180 余千米的河道以及15 处遗 址点,大运河将沿线遗址点及周边景点连接起来,形成纵贯 鲁西南的旅游景观带。图24 为“京杭大运河山东段及其 周边旅游资源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 分)
过度利用和不合理 利用
性,资源的不合理 利用,人口的快速 增长
水资源 水资源紧张 过度开采和水污染
自然 资源
资源不合理利用造成的环境问题 土地资源 生物资源 水资源 矿产资源
不合理 滥垦草地、沼 滥伐森林毁 过度抽 滥采滥用
开发利 泽地,非农业 林开荒,对野取地下水,矿产资源,
用的主 用地面积不断 生动物滥捕滥不合理的 废弃物处
污染,森林、草地、
少
择,甚至严重威 实行禁渔期
湿地等生态系统的
胁人类的生存 制度
破坏
环境污染的成因、危害及防治
环境 污
染问 题
成因
危害
措施
影响工业生产、人 保护水源、限制污水
大量的工业、
水污
民生活,危害人体 排放,建污水处理厂,
农业和生活废
染Leabharlann 健康,破坏生态, 合理布局工业生产,
弃物排入水中
影响动植物繁殖 提高环保意识
(4)为更好地体现京杭大运河的价值和风 貌,当地在旅游发展中可采取的措施 有 。 (2 分)
1、做好旅游规划; 2、控制旅游规模; 3、配置旅游设施; 4、保护传统文化; 5、保护生态环境
一、环境问题
1、概念:
人类过度开发利用资源和环境的情 况下发生的环境破坏或环境退化,从而 危害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与发展的所有 问题。
矿产资源浪 费以至枯竭, 污染环境
衡
生态 产生的原因
环境问题
造成的危害
防治措施
自然原因:森林 洪水频发、水土流 封山育林、采育
火灾、病虫害; 失加剧、土地沙化、结 合 、 退 耕 还 林 ,
森林破坏 人 为 原 因 : 毁 林 河道淤塞、温室效应制 定 和 完 善 相 关
开荒、砍伐薪柴、 增强、物种灭绝等 法律法规
(2)京杭大运河山东段旅游资源开发的有 利条件有。(3 分)
1、资源丰富,历史文化价值高; 2、资源类型多样,地域组合好; 3、交通便利; 4、潜在的客源市场大
2014 年6 月,京杭大运河申遗成功。京杭大运河山东段流 经鲁西南5 市,包括8 段共180 余千米的河道以及15 处遗 址点,大运河将沿线遗址点及周边景点连接起来,形成纵贯 鲁西南的旅游景观带。图24 为“京杭大运河山东段及其 周边旅游资源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 分)
大气 污染
人为原因:化石燃
节约和提高能源利用
料的燃烧排放出的 形成光化学烟雾
效率,开发新能源,
大量粉尘和酸性气 和酸雨等,危害
发展洁净煤技术,控
体;
人畜健康,污染
制机动车尾气污染,
自然原因:特定的 土壤、水体、生
植树造林加强绿化,
气象和地形条件会 物,腐蚀建筑物
合理布局工业生产等
加重大气污染
人类在日常生活中 污染大气、水体、
固体
产生的生活垃圾和 土壤,占用耕地,填埋、焚烧、堆肥、
废弃物
工业生产活动排放 影响环境卫生, 分类处理并回收利用
污染
的生产垃圾
危害人类健康
干扰人们的正
交通运输、工业
声源控制,传
噪声
常生活和工作,
生产、建筑施工
播途径控制,
污染
损伤听力,诱
等
接受者的防护
发各种疾病
要表现 扩大等
猎
灌溉等 理不当
资源不合理利用造成的环境问题
土地资源 生物资源 水资源 矿产资源
森林面积不断
产生的 环 境问 题
减少,许多野生 地下水位 土地遭到水蚀、
动植物已灭绝或 下降、地 风蚀和沙漠侵吞,
濒临灭绝,不同 面沉降、 耕地面积不断缩
程度地破坏了陆 土壤次生 小等
地生态系统的平 盐碱化
2014 年6 月,京杭大运河申遗成功。京杭大运河山东段流 经鲁西南5 市,包括8 段共180 余千米的河道以及15 处遗 址点,大运河将沿线遗址点及周边景点连接起来,形成纵贯 鲁西南的旅游景观带。图24 为“京杭大运河山东段及其 周边旅游资源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 分)
(1)按旅游资源本质属性划分,京杭大运河 山东段属于 ,具有突出的 价值。(2 分)
商业采伐等
自然原因:气候
载畜量下降,草地 控制人口数量、
异常、降水减少;
生态环境恶化,还会改 善 经 济 结 构 、
草地退化 人为原因:
使整个自然环境发生退 耕 还 草 、 舍 饲
过度放牧、过度
变化
养畜等
农垦
湿地 干涸
自然原因:沉积物
加大对湿地保护的
自然充满湖泊和沼 气候恶化、水旱
宣传力度,加强湿
森林破坏、草原退化、土地沙化、水土流失、 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壤盐碱化
②环境污染问题:
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 污染、土壤污染、光污染、放射性污染
主要资源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资源
主要问题
直接原因
共同成因
矿产 资源
面临枯竭
滥采滥用,废弃物
处理不当
资源分布的不均衡
土地 资源
耕地减少和土地 退化
泽;
灾害加剧、水污
地保护立法和执法,
人 为 原 因 : 土 壤 侵染 加 重 、 生 物 多
建立湿地自然保护
蚀 、 环 境 污 染 、 围样性减少等
区,退耕还湿等
湖造田等
自然原因:
恶化人类生存环 扩大自然保护区,
自然灭亡;
生物多
境,限制人类生 建立生态走廊、采
人为原因:狩猎、
样性减
存发展机会的选 育结合、合理放牧、
人文旅游资源 历史文化
2014 年6 月,京杭大运河申遗成功。京杭大运河山东段流 经鲁西南5 市,包括8 段共180 余千米的河道以及15 处遗 址点,大运河将沿线遗址点及周边景点连接起来,形成纵贯 鲁西南的旅游景观带。图24 为“京杭大运河山东段及其 周边旅游资源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 分)
2、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产业革命以来,工农业迅速发展 (产生严重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人口的急剧增长 对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多, 经济的快速发展 某些资源匮乏日趋明显
资源和环境问题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持续发展
人口的急剧增长、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
3、环境问题的类型:
①生态环境问题(生态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