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6 用比例解决问题 一课时(公开课优质教学设计)
2023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解比例优秀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解比例优秀教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解比例优秀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了解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掌握按比分配的解题思路。
3、学会灵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分析、推理、合作交流,让学生自主探索知识。
教学重点:学会用比的应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学会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学生展示收集的物品,体会比在生活中应用很广泛。
师:看来,比在生活中应用很广泛,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比的应用》。
二、探索新知1、读题,理解题意。
出示课件,观察老师收集的物品,齐读什么叫稀释液,谈谈自己的理解。
出示例题,齐读,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2、做实验。
师:500ml的稀释液是如何按1:4的比配制成的呢?我们通过下面的实验来了解一下。
把水和浓缩液配制在一起,仔细观察看有什么变化?师:1份的浓缩液和4份的水制成的液体叫什么?你知道500ml 的稀释液是几份吗?你是怎么想的?如果按1:3配制呢?按1:5配制呢?3、画线段图。
师生一起在线段图上表示浓缩液、水和稀释液之间的关系。
让生上台指出各部分表示什么。
师:1份的浓缩液和4份的水合起来是几份?板书:1+4=5?把稀释液看出单位“1”,平均分成5份,浓缩液还能怎样表示?水呢?板书:4、解决问题。
生独立完成,找生板演,同桌交流,最后集体汇报(注意对应关系)。
5、归纳方法。
方法一,先求每份是多少,再求几份是多少。
方法二,把1:4转化成分数,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来解决。
6、检验。
师:这道题我们做的对不对呢?如何检验?三、巩固练习。
1、我们按1:10的比把白米醋加水配制成一瓶550ml的稀释液,加热沸腾后给教室消毒,其中需要醋和水各多少毫升?2、适用范围、稀释比例(原液:水)、作用时间(分钟)、使用方法一般物体表面1:20010—30对各类清洁物体表面擦拭、浸泡、冲洗消毒。
1:10010—30对各类非清洁物体表面擦拭、浸泡、冲洗、喷洒消毒。
最新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应用公开课教学设计.docx
比例的应用第1课时教学导航:【教学内容】用比例解决问题(1)(教材第61页的例5)。
【教学目标】使学生能正确判断应用题中涉及的量成什么比例关系,能利用正比例的意义正确解读实际问题。
【重点难点】1.认识正比例实际问题的特点。
2.掌握用比例知识解答实际问题的解题思路。
【教学准备】投影仪。
教学过程:【复习导入】1.(1)判断下面的量各成什么比例。
①工作效率一定,工作总量和工作时间。
②路程一定,行驶的速度和时间。
先让学生说出数量关系式,再判断。
(2)先根据条件说出下面各题的数量关系式,再说出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并列出相应的等式。
①一台机床5小时加工40个零件,照这样计算,8小时加工64个。
②一列火车行驶360km。
每小时行90km,要行4小时;每小时行80km,要行x小时。
指名口答,教师板书。
2.引入新课。
从上面可以看出,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应用比例的知识也可以列一个等式。
所以我们以前学过的一些实际问题,还可以应用比例的知识解答。
这节课,我们就学习用正比例知识解决问题。
(板书课题)【新课讲授】1.教学例5。
教师出示教材第61页的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
组织学生描述图画上的内容和数学信息。
问题:张大妈家上个月用了8吨水,水费是28元。
李奶奶家用了10吨水,水费是多少钱?(1)想一想:怎样计算呢?引导学生寻找条件,独立思考,列式算一算,再在小组中交流。
(2)指名说一说计算方法。
学生可能会这样计算:28÷8×10=3.5×10=35(元)(3)还有其他的解答方法吗?引导学生思考,教师可以说明:这样的问题可以应用比例的知识解答。
(4)教师问题中有哪两种量,它们成什么比例关系?你是根据什么判断的?根据这样的比例关系,你能列出等式吗?组织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讨论、交流。
(5)指名汇报。
说一说解答方法。
汇报时学生可能会说出:因为每吨水的价钱一定,所以水费和用水的吨数成正比例。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应用用比例解决问题》公开课教学设计_1
用比率解决问题教课目的:1、知识与技术目标:(1)学生能正确判断应用题中波及的量成什么比率关系,能正确利用正反比率的意义正确解答实质问题。
(2)让学生掌握用比率知识解决问题的解题步骤和方法。
(3)进一步提高学生使用已学知识推行剖析、判断和推理的水平。
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用比率知识解答问题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的策略,培育和发展学生的发散思想的水平。
3、感情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感觉数学知识与实质生活的亲密联系,发展学生研究解决问题策略的水平,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学生动脑思虑的优秀学习习惯。
教课要点:用比率知识解决实质问题教课工具:ppt课件教课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前几节课我们刚才学习了正反比率的意义,第一我们经过一组练习来复习一下。
2、课件出示习题。
指名学生回答,并说明原因。
3、揭题。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惯用正反比率的知识解决问题。
二、研究体验,获取新知。
( 一) 、教课例 5.师:我们先看看李奶奶碰到了什么问题?( 课件出示例5) 1、采集信息,理解题意。
师:从图中你获取了哪些数学信息?( 指名学生报告 )2、组织学生用学过的方法自主解决问题。
师:你能用从前学过的方法解答吗?试一试。
① 生试试用自己喜爱的方法解答,教师巡视认识状况。
②指名学生报告解题方法,并让学生说一说是如何想的。
生可能的答案有:28÷ 8× 10=35( 元 ) 10 ÷ 8× 28=35( 元 )③教师指出也可用比率的知识解答。
3、用比率知识解决问题。
(1)学生独立思虑和议论问题。
师:这道题还可以用比率的知识来解答,如何用比率的知识解答呢 ?请同学们先思虑和议论以下问题。
( 课件出示 ) 要求:先独立思虑后,再小组内沟通议论。
①中有哪两种有关系的量 ?②个量是必定的 ?③们成什么比率关系?你是依照什么判断的?④依据这个比率关系,你能列出等式吗?(2)学生沟通议论后,指名学生报告,并指引学生归纳出等量关系式。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优秀教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优秀教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优秀教案【第1篇】用比例解决问题【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用比例知识解答以前学过的用归一、归总方法解答的应用题的解题思路。
能力目标:能进一步熟练地判断成正比例的量和成反比例的量,加深对正反比例概念的理解,沟通知识间的联系。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解答应用题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重点:使学生掌握用比例知识解答以前学过的用归一、归总方法解答的应用题的解题思路。
难点:能进一步熟练地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加深对正反比例概念的理解,沟通知识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引入新课(课件出示)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成什么比例?(1)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2)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3)单价一定,总价和数量.(4)每小时耕地的公顷数一定,耕地的总公顷数和时间.(5)全校学生做操,每行站的人数和站的行数.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5(1)学生再次读题,理解题意。
思考和讨论下面的问题:①问题中有哪三种量?哪一种量一定?哪两种量是变化的?②它们成什么比例关系?你是根据什么判断的?③根据这样的比例关系,你能列出等式吗?(2)根据上面三个问题,概括:因为水价一定,所以水费和用水的吨数成正比例。
也就是说,两家的水费和用水的吨数的比值是相等的。
(3)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列出方程解:设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元。
=8=28×10==352.教学例6(1)出示例6情境图,你能说出这幅图的意思吗?题目中已知条件和所求的问题分别是什么?(指名回答)(2)学生根据例5的解题思路思考:题中已知两种量?什么是一定的?(总用电量)已知的两个量成什么关系?为什么?(因为“每天用电量×天数=总用电量”,所以每天用电量和天数成反比例关系。
)(3)学生独立解答,组织交流。
(4)指名板演,全班讲解。
解:设原来5天的用电量现在可以用几x天。
25x=100×5x=(100×5)/25x=20回顾与反思: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什么?(找出哪两个量的乘积一定,只要两个量的乘积一定,就可以用比例关系解答。
2023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优秀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优秀教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优秀教案第【1】篇〗《用比例解决问题》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用比例解决问题”(教科书P59—60的例5、例6,以及P60页做一做的内容,练习九3—7题。
)【教材分析】这部分内容是在学过比例的意义和性质,成正、反比例的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包括正、反比例的应用题,这是比和比例知识的综合运用。
教材通过例5和例6两个例题,讲解正、反比例应用题的解法,使学生掌握正、反比例应用题的特点以及解题的步骤。
正、反比例应用题,首先要根据题意分析数量关系,能从题中找出两种相关联的量,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或积)是一定,从而判断这两种量是否成正(或反)比例,然后设未知数X,用比例解答。
判断过程也是正反比例意义实际应用的过程。
为了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先让学生用以前学过的方法解答,然后教学用比例的知识解答。
正、反比例应用题中所涉及到的基本问题的数量关系是学生以前学过的,并能运用算术法解答,本节课学习内容是在原有解法的基础上,通过自主参与,合作交流、发现归纳出一种用正、反比例关系解决一些基本问题的思路和计算方法。
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部分知识之前,已经认识了正比例意义和反比例意义,会判断生活中含有正、反比例意义的数量关系,也会解决生活中有关归一、归总的实际问题。
本节课主要学习用比例的知识来解决含有归一和归总数量关系的实际问题。
教学应用正比例解决问题,教材由张大妈与李奶奶的对话引出求水费的实际问题,为加强知识间的联系,先让学生用学过的方法解决,然后学习用比例的知识解决。
在学习用反比例的意义解决问题时,与学习正比例的方法相似,也是先让学生用已有的方法解决问题,然后学习用反比例的意义判断实际问题,解决问题。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进一步熟练地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加深对正、反比例概念的理解,也为中学数学、物理、化学学科应用比例知识解决一些问题作较好的准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教学设计(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教学设计(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教学设计【第1篇】【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熟练掌握简单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课是让学生画线段图来分析题意,这部分内容是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也就是不同的解题思路来分析。
从而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种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为下一步学习稍复杂的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打好基础。
【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熟练掌握简单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例2分析一个数量的两个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确定把什么看作单位1学生不难理解,教学时,要画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学生就不会感到有太大的困难了。
例3分析的是两个量之间的关系,教学方法与例1相同。
【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解答稍复杂的`求一个数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的思路,并能正确解答。
2、提高学生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培养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分析和掌握把什么量看作单位1及谁是谁的几分之几。
【教学难点】分析和理解两个数量的比校对于学生来说比较难些。
【教学过程】备注活动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题意。
1、教师出示例2的情境图。
2、让学生结合图叙述题意。
活动二:动手画图,分析题意。
1、你能不能用上节课我们讲过的学习方法,借助于其它的方法来分析一下这道的意思呢?学生动手画线段图,分析。
小组交流。
与教师共同再一次感受如何画线段图。
(教师板书)重点让学生明确谁是单位1。
2、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确定解题的思路。
3、可能会有两种不同的思路。
教师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答。
4、全班交流,订正。
5、问:这两种解法有什么区别?有什么联系?活动三:教学例3.教师出示例3。
1、引导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2、根据这句话应当把什么看单位1?3、学生试画出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
4、学生自己解答。
订正时,让学生说说是怎样分析的?与全班交流。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教学设计(精推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教学设计(精推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什么叫解比例,掌握解比例的方法,会解比例。
2、使学生能应用解比例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
3、使学生感悟数学知识的魅力,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学情分析学生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的基础上学习解比例。
重点难点掌握解比例的方法。
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导入新课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些比例的知识,谁能说说我们都学了比例的哪些知识(什么叫比例,比例的基本性质,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做什么.)2、好,下面我们就用比例的知识来解决一个问题,出示:6:2=( ):3你是怎样想的你的依据是什么师:如果我们知道比例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内容——解比例(板书课题)。
请同学们打开书第42页,阅读理解第一自然段,什么叫解比例。
(指名回答,并要求学生在书上标注,同时板书意义。
)教学意图:一是唤起学生对已有知识经验的回忆,索取对本节课相关的知识点;二是搭建从已知走向未知的桥梁,为学习新知提供合适的空间。
活动2【讲授】新授内容教学例2:师:有谁知道法国巴黎标志性建筑是什么哪些同学去过那你们知道它大概有多高师:老师告诉你们这座塔的高度是320米,在北京的“世界公园”里有一座埃菲尔铁塔的模型,它的高度与原塔的高度的比是1:10,同学们想知道这座模型的高是多少米吗出示例 2.那我们就用比例的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1)学生读题,理解题目里的条件和问题。
(2)学生试做,师生共评,指名板演。
分析:题目中的1:10你是怎样理解的(模型:实物=1:10)列比例需要四项,未知的项要怎样(设未知数X) 怎样用我们学过的知识解比例(先试做再小组交流,然后我们求同存异,总结出你们的方法。
指名板演,老师规范格式,对比方法。
两种方法: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改写成等积式;利用求比值方法。
2024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教学设计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教学设计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经历用多种方法解决“物物交换”问题的过程,体会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提高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列出含有未知数的比例,并自主探索解比例的方法,理解根据“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求比例中的未知项,会正确解比例。
教学重点:运用比例解决问题,会正确解比例。
教学难点:运用比例解决问题。
一、知识链接、导入新课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比例,你知道了比例的哪些知识2.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将下列比例改写成乘法等式。
3.我们学习比例有什么用?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比例的应用。
(板书:比例的应用)二、新知探究,自主学习1.了解“物物交换”。
2.出示情境:4个玩具汽车换10本小人书。
我有?个玩具汽车。
(1)说信息。
(2)举例说。
(我有8个玩具汽车可以换20本小人书)(3)说理由。
3.追问:不论玩具汽车的个数和小人书的本数如何变化,它们之间的什么没有变?(比或者比值)那么说明玩具汽车和小人书是按一定的比例进行交换的,你能写出比例么?(学生尝试写比例)4.再次出示情境图:4个玩具汽车换10本小人书。
我有14个玩具汽车。
(1)找条件的不同。
(2)假如14个玩具汽车可以换X本小人书,你能比例方法解决这个问题么?5.自主学习(1)出示自学提示:独立尝试列出比例,并尝试计算。
(有需要的同学可以阅读课本19页的活动二)小组交流:为什么这样列比例?这样计算的根据是什么?(2)小组交流三、展示交流、合作探究1.列比例的依据:(1)学生交流这样列比例的理由。
(2)对比算法不同、沟通知识的联系。
对比课堂前测中做这道题的方法,感受算法的不同、知识的联系。
2. 解比例的依据:(1)学生交流解比例的过程,说清每一步计算的理由。
(2)再次尝试解比例。
(课本活动三)(3)师生共同总结解比例的方法和步骤,规范书写过程。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应用用比例解决问题》公开课教学设计_6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应用用比例解决问题》公开课教学设计_6用比例解决问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准确判断应用题中涉及的量成什么比例关系.2、使学生能利用正、反比例的意义准确解答应用题.3、培养学生的判断推理水平和分析水平.教学重点使学生能准确判断应用题中的数量之间存有什么样的比例关系,并能利用正反比例的意义来列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从而准确利用比例知识解答应用题.教学难点利用正反比例的意义准确列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一、复习准备.(课件演示:比例的应用)(一)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成什么比例关系?1、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2、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3、单价一定,总价和数量.4、每小时耕地的公顷数一定,耕地的总公顷数和时间.5、全校学生做操,每行站的人数和站的行数.(二)探究新知我们已经学过了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还学过了解比例,应用这些比例的知识能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比例的应用.(教师板书:比例的应用)。
二、新授教学.(一)教学例1(课件演示:比例的应用)例1、一辆汽车2小时行驶14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从甲地到乙地共行驶5小时.甲乙两地之间的公路长多少千米?1、利用以前的方法独立解答.140÷2×5=70×5=350(千米)2、利用比例的知识解答.(1)思考:这道题中涉及哪三种量?哪种量是一定的?你是怎样知道的?行驶的路程和时间成什么比例关系?教师板书: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教师追问:两次行驶的路程和时间的什么相等?怎么列出等式?解:设甲乙两地间的公路长x千米.140:2=x:52x=140×5x=350答:两地之间的公路长350千米.3、怎样检验这道题做得是否准确?4、变式练习一辆汽车2小时行驶140千米,甲乙两地之间的公路长35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从甲地到乙地需要行驶多少小时?(二)教学例2(课件演示:比例的应用)例2、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70千米,5小时到达.如果要4小时到达,每小时要行多少千米?1、学生利用以前的方法独立解答.70×5÷4=350÷4=87.5(千米)2、那么,这道题怎样用比例知识解答呢?请大家思考讨论:(课件出示)这道题里的路程是一定的,_________和_________成_________比例,所以两次行驶的_________和_________的_________是相等的.3、如果设每小时需要行驶 x千米,根据反比例的意义,谁能列出方程?4 x=70×5x=87.5答:每小时需要行驶87.5千米.4、变式练习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70千米,5小时到达。
新人教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一)》教学设计
《用比例解决问题(一)》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9页例5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1.能正确判断情境中的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关系,并掌握用正比例知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一般步骤。
2.在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沟通“算术法”与“比例方法”的联系与区别,发展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4.使学生感受到正比例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运用正比例知识分析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正比例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师:之前我们已经学习了关于正比例和反比例的一些知识,下面我们一起回顾一下。
课件出示:1.(1)什么叫作成正比例的量?什么叫作成反比例的量?(2)判断两种量成什么比例关系的关键是什么?2.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成什么比例关系。
(1)速度一定,路程与时间。
(2)全校学生做操,每行站的人数和站的行数。
(3)单价一定,总价和数量。
(4)每小时耕地的公顷数一定,耕地的总公顷数和时间。
指名学生逐题汇报。
师:看来同学们已经牢记什么叫作成正比例的量,什么叫作成反比例的量,也能正确判断两种量成什么比例关系了,这节课我们一起运用这些比例知识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探究新知(一)教学例51.阅读与理解。
课件出示:张阿姨家上个月用了8 t水,水费是40元。
李奶奶家上个月用了10 t水,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多少?师:你知道了什么数学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预设:已知张阿姨家上个月用了8 t水,水费是40元,李奶奶家用了10 t水。
要求的是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多少钱。
根据学生回答,课件出示表格:师: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要知道什么?预设:要解决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多少钱,就要知道李奶奶家上个月的用水吨数和水的单价。
追问:这两个条件都是已知的吗?预设:李奶奶家上个月的用水吨数是10 t,已知;水的单价虽然没有直接给出来,但它是一定的,我们可以通过张阿姨家用水的情况计算出来。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优秀教案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优秀教案本节课教学内容是关于用比例解决问题,基于对比例的意义和性质,以及成正、反比例的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
教材首先强调应用正、反比例的知识可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例5和例6的教学应用正、反比例的意义来解的基本应用题。
为了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先让学生用以前学过的方法解答,然后教学用比例的知识解答。
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熟练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
2.解答简单的应用题,巩固和加深对简易方程的认识。
3.通过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正确判断涉及的量是否成正、反比例关系,准确运用正、反比例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
而教学难点则在于能够利用正、反比例的关系列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引导交流,合作探究。
通过出示实际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究用正、反比例的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
例如,可以出示一个汽车行驶的例子,让学生讨论各种量之间的关系,如何变化,成什么比例等等。
接着,我们可以引入新课,让学生了解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在课堂导学中,我们可以让学生自主体验、合作探究。
例如,出示一个正比例的例子,让学生汇报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再让学生讨论用什么方法解决问题。
通过讨论,学生可以发现用正比例知识解答问题的方法。
例如,可以让学生解决这样一个问题:XXX家上个月用了8t水,水费是28元,XXX家用了10t水。
XXX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多少钱?学生可以用正比例知识解答这个问题,即水费与用水吨数成正比例关系,因此可以列出等式:28/8=x/10,解得x=35.总之,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关于用比例解决问题,通过引导交流和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自主体验、加深对比例的理解,提高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拓展:XXX上个月的水费是42元,每吨水的价格是多少?解:设每吨水的价格为p元。
上个月用了x吨水,水费为42元。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1)》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1)》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1)》这一节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比例的基本知识,学会了如何列比例,以及如何进行比例的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学会如何利用比例来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引导学生发现比例关系,并运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比例知识,对于如何列比例,如何进行比例的计算,都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和理解。
但是,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还不能灵活运用比例知识,对于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还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比例关系,并运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学会如何利用比例来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学会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灵活运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数学,喜欢解决问题的情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如何利用比例来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比例关系,并运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发现比例关系,并运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
同时,我还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动画、图片等形式,直观地展示比例关系,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比例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实际例子,引导学生发现比例关系,并引入新课。
2.新课导入:讲解比例的基本知识,让学生明白比例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
3.实例讲解: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让学生学会如何利用比例来解决问题。
4.课堂练习:让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能够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2023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优秀教案(优选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优秀教案(优选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优秀教案第【1】篇〗数学教案设计是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下面要为大家分享的就是比和比例教案,希望你会喜欢!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
学法引导: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讨论、计算、探究、验证等方法研究比例的意义和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学重点: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应用比例的意义或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能正确地组成比例。
教学过程:一、回顾旧知,复习铺垫同学们,今天数学课上有很多有趣的问题等待你们来探索和发现,希望大家都能有收获。
大家有没有信心1、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上学期我们学过的比的知识,谁能说说什么叫做比并举例说明什么是比的前项、后项和比值。
教师把学生举的例子板书出来2、老师也准备了几个比,想让同学们求出他们的比值,并根据比值分类。
2:3 4.5:2.7 10:680:4 4:6 10:1/2提问:你是怎样分类的教师说明:因为这两个比的比值相等,所以这两个比也是相等的,我们把它们用等号连起来。
(板书:两个比相等4.5:2.7=10:6 12:16=3/5:4/5 80:4 =10:1/2)像这样的式子叫做比例。
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课题:比例的意义)二、引导探究,学习新知1、教学比例的意义。
(1)教学例题。
先出示教材上的四幅图,请同学说说图的内容。
找一找四幅图中有什么共同的东西。
再出示四面国旗长、宽的尺寸。
师:选择其中两面国旗(例如操场和教室的国旗),请同学们分别写出它们长与宽的比,并求出比值。
提问:根据求出的比值,你发现了什么(两个比的比值相等)教师边总结边板书:因为这两个比的比值相等,所以我们也可以写成一个等式2.4∶1.6 = 60∶40 像这样由两个相等的比组成的式子我们把它叫做比例。
师:在图上这四面国旗的尺寸中,还能找出哪些比来组成比例比例也可以写成分数形式:4.5/2.7= 10/6请同学们很快地把黑板上我们写出的比例,改写成分数形式。
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学设计 (1)
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用比例知识解答以前学过的用归一、归总方法解答的应用题的解题思路,能进一步熟练地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加深对正、反比例意义的理解,沟通知识间的联系。
2、提高学生对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分析能力和对正反比例的判断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解答应用题的习惯。
教学重点: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归一、归总应用题。
教学难点:正确分析题中的比例关系,列出方程解答应用题。
教学准备:小黑板、课件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互动、合作、探究自学例题、让学生自由开放的学习。
教师精讲例题,充分的练习。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1.判断下面每题中两种量是否成比例?成什么比例?并说明理由。
总价一定,单价和数量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总钱数一定,用去的钱数和剩下的钱数2.看下面的题,回答下面的问题:A用一批纸装订练习本,每本30页,可装订200本,每本50页,可装订120本。
B读一本书,每天读20页,6天可以读完,如果每天读5页,需要X 天读完。
(1)各有哪三种量?(2)其中哪一种量是固定不变的?(3)哪两种量是变化的?这两种量是按怎样的规律变化的?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3、这节课,我们就应用比例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5(1)出示例5:张大妈家上个月用了8吨水,水费是12.8元。
李奶奶家上个月用了10吨水,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多少钱?(2)学生读题后,思考和讨论下面的问题:①问题中有哪两种量?②它们成什么比例关系?你是根据什么判断的?③根据这样的比例关系,你能列出等式吗?(3)根据上面三个问题,概括:因为水价一定,所以水费和用水的吨数成正比例。
也就是说,两家的水费和用水的吨数的比值是相等的。
(4)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列出方程:解:设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χ元。
28/8= χ/108χ= 28×108χ =280χ= 35答: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35元。
(5)将答案代入到比例式中进行检验。
2024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教学设计(精推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教学设计(精推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的:1、使学生学会解比例的方法,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2、通过合作交流、尝试练习,提高学生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解比例的方法,学会解比例。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将比例改写成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积的形式,即已学过的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教学过程:一、回顾旧知,复习铺垫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些比例的知识,谁能说一说什么叫做比例?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做什么?2、判断下面每组中的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为什么?6:3和8:43、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有关比例的知识,学习解比例。
(板书课题)二、引导探索,学习新知1、什么叫解比例?我们知道比例共有四项,如果知道其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这个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
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解比例要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来解。
2、教学例2。
(1)把未知项设为X。
解:设这座模型的高是X米。
(2)根据比例的意义列出比例:X:320=1:10(3)让学生指出这个比例的外项、内项,并说明知道哪三项,求哪一项。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把它变成什么形式?3x=8×15。
这变成了什么?(方程。
)教师说明:这样解比例就变成解方程了,利用以前学过的解方程的方法就可以求出未知数X的值。
因为解方程要写“解:”,所以解比例也应写“解:”。
(4)学生说,教师板书解比例的过程。
教师:从刚才解比例的过程,可以看出,解比例可以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变成方程,然后用解方程的方法来求未知数x。
3、教学例3。
出示例3:解比例=提问:“这个比例与例2有什么不同?”(这个比例是分数形式。
)这种分数形式的比例也能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变成方程来求解吗?学生回答后,教师说明在写方程时,含有未知数的积通常写在等号的左边,然后板书:1.5X=2.5×6让学生在课本上填出求解过程。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 6 用比例解决问题 一课时精品教学教案 学案
用比例解决问题敎材第61~64页。
1. 使學生能正确判断应用题中涉及的量成什么比例关系,能利用正、反比例的意义正确解答实际问题。
2. 进一步提高學生运用已學知识进行分析、推理的能力。
3.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开拓思维。
重点:认识正、反比例实际问题的特点。
难点:掌握用比例知识解答实际问题的解题思路。
課件。
师:同學们,对于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可以应用比例的知识列一个等式。
因此,我们以前學过的一些实际问题,还可以运用比例的知识来解答。
这节課,我们就来學习用正、反比例的知识解决问题。
1. 敎學例5。
师:我们先看李奶奶遇到了什么问题?你能解答吗?试一试。
(課件出示:敎材第61页例5)學生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答;敎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你是怎样想的?怎样算的?说一说。
生:要求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多少钱,就必须知道李奶奶上个月用水的吨数和水的单价。
从张大妈家上个月用水8吨水费28元中,可以算出水的单价是28÷8=3.5(元),然后就能计算出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3.5×10=35(元)。
师:这道题还可以用比例知识解答。
首先我们要知道题里涉及到哪些数量,什么数量是一定的?生:题中涉及到用水的吨数和水费(水的总价),虽然没有出现水的单价,但是我们知道水的单价是一定的。
师:根据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式,判断一下它们成什么比例关系?生:它们的数量关系式是水的总价÷吨数=水的单价(一定),所以应该用正比例关系解答。
师:自己试一试吧。
學生尝试用比例知识解答;敎师巡视了解情况,指导个别有困难的學生。
组织學生交流,要明确:因为每吨水的价钱是一定,所以水费和用水的吨数成正比例关系。
也就是说,两家的水费和用水吨数的比值相等。
解:设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x元。
28∶8=x∶108x=28×10x=35答: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35元。
师:想一想,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该怎样想呢?學生可能会说:•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找到不变的量。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公开课教案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公开课教案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本节课主要学习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遵循“学会应用才能真正实现数学的价值”的理念,为学生创设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亲身去体会、观察、发现、探索。
因此,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上关注以下两个方面: 1.合理复习,有效铺垫。
温故而知新,用比例知识解决正、反比例问题的关键是先让学生能够正确找出两种相关联的量,然后判断它们成什幺比例,最后利用正、反比例的意义列出方程。
所以利用比例知识解决相关问题之前,先给出一些数量关系,让学生判断成什幺比例,不但很好地复习了旧知,也用正、反比例知识解决了教学难点,为学生探究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2.巧妙引导,拓展思维。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因为在学习这部分知识之前学生已经会解决生活中的有关归一、归总的实际问题,所以教学教材例题时,先引导学生用学过的方法解决问题,再引导学生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这样既有利于学生理解、掌握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又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确保数学活动的有效性。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复习铺垫,引入新课 1.复习铺垫。
课件出示:(1)一辆汽车行驶的速度不变,行驶的时间和路程。
(2)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行驶的速度和时间。
提出问题:①每道题中各有哪三种量?②其中哪种量是不变的?③哪两种量是相关联的?相关联的量成什幺比例?(生讨论后解答) 2.引入新课。
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也可以应用比例知识来解决。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用正、反比例知识解决问题。
(板书:用比例解决问题) ⊙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学习例5,用正比例知识解决问题。
(1)课件出示教材61页例5主题图。
(2)学生读题思考,并汇报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预设 生1:已知条件是张大妈家上个月用了8t水,水费是28元。
李奶奶家用了10t水。
新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优质教案
课题用比例解决问题教学内容(课本61页例5和62页例6,以及练习十一)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在具体情境中认识、理解成正比例的量的意义,掌握和运用正比例知识解决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让学生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主动参与数学活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使学生能正确判断题中涉及的量是否成正比例关系,并能利用正比例的关系列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运用比例知识正确解决问题教学难点:利用正比例的关系列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三、教学准备课件。
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1.说说正比例、反比例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判断下列每题中的两个量是不是成比例,成什么比例?(1)已知 A÷B=C。
当A一定时,B和C()比例;当B一定时,A和C()比例;当C一定时,A和B()比例。
(2)购买课本的单价一定时,总价和数量的关系。
(3)总路程一定时,速度和时间的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和判断,让学生加深对正比例、反比例意义的理解,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同时为新知的学习做好准备。
(二)探究新知,培养能力1.提出问题。
教师:看来同学们能正确判断这两种量成什么比例关系了,这节课我们一起运用比例知识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课件出示教材第61页例5。
思考:题中告诉了我们哪些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教师:你能利用数学知识帮李奶奶算出上个月的水费吗?2.解决问题。
(1)学生尝试解答。
(2)交流解答方法,并说说自己的想法。
教师:谁愿意来说一说你是怎么解决的?预设1:28÷8×10= 3.5×10= 35(元)(先算出每吨水的价钱,再算出10吨水需要多少钱)预设2:10÷8×28=1.25×28=35(元)(也可以先求出用水量的倍数关系,再求总价)教师:谁和这位同学的方法一样?【设计意图】用以往学过的方法解决例题,有助于从旧知跳跃到新知的学习,同时有利于用比例解决问题的检验,帮助学生在后面的学习中构建知识结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比例解决问题
教材第61~64页。
1. 使学生能正确判断应用题中涉及的量成什么比例关系,能利用正、反比例的意义正确解答实际问题。
2. 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进行分析、推理的能力。
3.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开拓思维。
重点:认识正、反比例实际问题的特点。
难点:掌握用比例知识解答实际问题的解题思路。
课件。
师:同学们,对于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可以应用比例的知识列一个等式。
因此,我们以前学过的一些实际问题,还可以运用比例的知识来解答。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用正、反比例的知识解决问题。
1. 教学例5。
师:我们先看李奶奶遇到了什么问题?你能解答吗?试一试。
(课件出示:教材第61页例5)学生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答;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你是怎样想的?怎样算的?说一说。
生:要求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多少钱,就必须知道李奶奶上个月用水的吨数和水的单价。
从张大妈家上个月用水8吨水费28元中,可以算出水的单价是28÷8=3.5(元),然后就能计算出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3.5×10=35(元)。
师:这道题还可以用比例知识解答。
首先我们要知道题里涉及到哪些数量,什么数量是一定的?
生:题中涉及到用水的吨数和水费(水的总价),虽然没有出现水的单价,但是我们知道水的
单价是一定的。
师:根据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式,判断一下它们成什么比例关系?
生:它们的数量关系式是水的总价÷吨数=水的单价(一定),所以应该用正比例关系解答。
师:自己试一试吧。
学生尝试用比例知识解答;教师巡视了解情况,指导个别有困难的学生。
组织学生交流,要明确:
因为每吨水的价钱是一定,所以水费和用水的吨数成正比例关系。
也就是说,两家的水费和用水吨数的比值相等。
解:设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x元。
28∶8=x∶10
8x=28×10
x=35
答: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35元。
师:想一想,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该怎样想呢?
学生可能会说:
•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找到不变的量。
•只要这两个量的比值一定,就可以用正比例关系解答;如果这两个量的积一定,就应该用反比例关系解答。
……
2. 教学例6。
师:你能根据刚才总结的经验,试着解决下面的问题吗?(课件出示:教材第62页例6题)学生尝试独立解答;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说说你是怎样想的,该怎么做呢?
生1:根据题意分析可以知道,题中的总用电量是一定的。
生2:知道了总用电量是不变量,确定题中的数量关系式是平均每天用电量×时间=总用电量(一定),所以这道题该用反比例知识解答。
生3:当总的用电量一定时,用电时间与单位时间内的用电量成反比例关系,也就是说,每天的用电量与用电天数的乘积是一定的。
解:设原来5天的用电量现在可以用x天。
25x=100×5
x=500÷25
x=20
答:原来5天的用电量现在可以用20天。
只要学生解答正确,就要给予肯定和鼓励。
【设计意图: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选取贴近生活的实例作为学生探究的教学内容,本身就能激发学生极大的探究欲望】
师:在本节课的学习中,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自由交流各自的收获、体会。
用比例解决问题
A类
1. 学生们做广播操,每行站20人,正好站18行。
如果每行站24人,可以站多少行?
2. 用一批纸装订成同样大小的练习本,如果每本18页,可以装订200本。
如果每本16页,可以装订多少本?
(考查知识点:用比例解决问题;能力要求: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B类
某种型号的钢滚珠,3个重22.5克,现有一些这种型号的滚珠,共重945千克,一共有多少个?
(考查知识点:用比例解决问题;能力要求: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1.解:设可以站x行。
24x=18×20x=15
2.解:设可以装订x本。
16x=200×18x=225
B类:
解:设一共有x个。
945∶x=22.5∶3x=126
教材习题
第62页“做一做”
1.解:设要用x元钱。
6∶4=x∶3x=4.5
2.解:设可以买x支。
1.5×4=2x x=3
第63页“练习十一”
1. 图形D是图形A按2∶1放大后得到的。
2. (1)三角形B和三角形C可以由三角形A放大后得到。
(2)三角形A和三角形C可以由三角形B缩小后得到。
(3)*三角形B的边长是三角形A的边长扩大4倍得到的,但是三角形B的面积是三角形A的面积的16倍;面积与边长不是按相同的比例变化的,面积的比是16∶1,边长的比是4∶1。
3.解:设这棵树高x m。
1.5∶2.4=x∶4x=2.5
4.解:设运行14周要用x小时。
10.6∶6=x∶14x=24
5.解:设x天可以完成任务。
6×12=8x x=9
6.北京到郑州用了2.5小时
解:设从北京到长沙x小时能到达。
700∶2.5=1600∶x x≈5.75.7<6能到
7.解:设全程需要x小时。
30∶2=90∶x x=6
8.解:设平均每天要读x页。
30×8=6x x=40
9.(1)解:设每小时应收割x公顷。
0.3×40=30x x=0.4
(2)0.3×40×8=96(t)
(3)略
10.解:设x小时能够返回原地。
72×10=90x x=8
11.(1)解:设一个月的零花钱够用x天。
30×10=6x x=50
(2)一个月的零花钱够用多少天?
解:设一个月的零花钱够用x天。
30×10=15x x=20
12.解:设需要x块。
0.6×0.6×100=0.5×0.5x x=144
(赠品,不喜欢可以删除)
数学这个家伙即是科学界的“段子手”,又是“心灵导师”一枚。
它要是给你讲起道理来,那可满满的都是人生啊。
1.人生的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所谓追求错误的东西,就是你在无限趋近于它的时候,便无限远离了原点,却永远无法和它产生交点。
2.人和人就像数轴上的有理数点,彼此可以靠得很近很近,但你们之间始终存在无理的隔阂。
3.人是不孤独的,正如数轴上有无限多个有理点,在你的任意一个小邻域内都可以找到你的伙伴。
但人又是寂寞的,正如把整个数轴的无理点标记上以后,就一个人都见不到了。
4.零点存在定理告诉我们,哪怕你和他站在对立面,只要你们的心还是连续的,你们就能找到你们的平衡点。
5.有限覆盖定理告诉我们,一件事情如果是可以实现的,那么你只要投入有限的时间和精力就一定可以实现。
至于那些在你能力范围之外的事情,就随他去吧。
6.幸福是可积的,有限的间断点并不影响它的积累。
所以,乐观地面对人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