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肽类抗生素(模板参考)
多肽类药物注射剂配方总结表
5、用0.1mol/L盐酸溶液调节PH至5.0~7.0
6、用0.9%氯化钠灭菌水溶液定容至全量
胸腺五肽
胸腺五肽,乙酸钠,醋酸,氯化钠,注射用水
胸腺肽
3108.37
胰岛素
5807.69
5.3.
甘精胰岛素:
重组人胰岛素400000IU,甘油(等渗剂)140~180g,间甲酚(防腐剂)25~35g,磷酸氢二钠(PH调节剂)48~50g,硫酸鱼精蛋白1.5~3.0g
干扰素
20000~25000
重组人干扰素1.5*109(IU),40%琥珀酰明胶80ml,吐温-80 0.009mg,NaCl 3.0g注射用水定容至150ml
1、配制0.9%氯化钠灭菌水溶液
2、0.009mg吐温-80加入50%全量体积的0.9氯化钠灭菌水溶液.中。
3、80ml琥珀酰明胶加入2的溶液中
精确称取醋酸钠、醋酸和氯化钠,再加入注射用水,成10mmol/L的醋酸缓冲液,然后加入相应的羟丙基-β-环糊精或相应比例的聚山梨酯80,待完全溶解后,0.22膜过滤除去其中杂质。
按以上比例将溶液加入药物蛋白,待完全溶解后,用0.22膜过滤,分装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2(冻干粉针):
醋酸奥曲肽注射液
1019.26
2、溶解完全后,取辅料溶液和注射用水适量,将艾塞那肽溶解并移入配料罐,搅拌均匀。
3、加注射用水至总体积,测PH值为4.5
4、用0.22UM滤膜除菌,分装
利拉鲁肽
3751. 20
二水合磷酸氢二钠、丙二醇、盐酸和/或氢氧化钠(pH调节剂)、苯酚和和注射用水
白细胞介素
15500
6.6~8.2
rIL2-HSA融合蛋白:乙酸钠0.57g,乙酸0.18g,rIL2-HSA 1g,NaCl 8g,注射用水1L PH:5
40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多肽类抗生素
具14~16碳内酯环共同结构。
14元环,红霉素、竹桃霉素、克拉霉素、罗红 霉素、地红霉素、泰利霉素和喹红霉素等。 15元环,阿奇霉素。 16元环,麦迪霉素、乙酰麦迪霉素、吉他霉素、 乙酰吉他霉素、交沙霉素、螺旋霉素、乙酰螺 旋霉素、罗他霉素等。
第一节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是一类具有14 ~ 16元大环内酯基本化学结构的抗生素
第二节
林可霉素类抗生素
包括林可霉素和克林霉素。 体内过程:骨组织及其它组织、体液中药物浓度 高, 不易透过血脑屏障 抗菌机制:与红霉素似,作用于核蛋白体50S亚基, 抑制肽酰基转移酶,与红霉素竞争结合部位。
第二节
林可霉素类抗生素
抗菌谱:对G+菌(包括耐青霉素金 葡菌),多 数厌氧菌、肺炎支原体,衣原体有效。
不良反应: 毒性反应大(耳、肾、红人综合征)。
第三节
多肽素类抗生素
替考拉宁(壁霉素)
分子结构,抗菌谱,抗菌活性,作用机制与万古 霉素似。 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万古霉素。
第三节
多肽素类抗生素
多粘菌素
抗菌机制:窄谱慢效杀菌药,使细菌细胞内重 要物质外漏而造成细菌死亡。
体内过程:口服不吸收。分布穿透力差。体内 代谢较慢,主要经肾脏排泄。不易耐药。
第一节
药代动力学: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吸收,不耐酸,一般服用其肠衣片或酯化物。 分布,广泛分布到除脑脊液以外的各种体液和组 织。 代谢,主要在肝脏代谢,并能通过与细胞色素P450系统相互反应而抑制许多药物的氧化。 排泄,红霉素和阿奇霉素主要以活性形式聚积和 分泌在胆汁中,部分药物经肝肠循环被重吸收。 克拉霉素及其代谢产物经肾脏排泄。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菌核糖体50S亚基的靶位上,14元大环内酯类阻
多肽类抗生素
多肽类抗生素:具有多肽结构特征,其包括多粘菌素类(多粘菌素B、多粘菌素E)、杆菌肽类(杆菌肽、短杆菌肽)和万古霉素。
具有多肽结构特征的一类抗生素。
包括多粘菌素类(多粘菌素B、多粘菌素E)、杆菌肽类(杆菌肽、短杆菌肽)和万古霉素多粘菌素类:大多数革兰氏阴性杆菌有较好抗菌作用,对革兰氏阳性菌无效杆菌肽及短杆菌肽:均是由肽链连结的氨基酸组成,两种抗生素对大部分革兰氏阳性细菌有高度抗菌活性;对革兰氏阴性杆菌则完全无效;为这两种抗生素均有严重肾脏毒性万古霉素:对革兰氏阳性菌具有强大的抗菌作用多肽类抗生素属杀菌剂,其抗菌谱窄,但具独特的抗菌作用,且细菌一般不易产生耐药性,长期用于敏感菌所致的感染包括严重感染、院内感染、耐药菌感染、免疫缺陷者感染其疗效确切,是抗感染疗法的重要药物。
然而,大多数品种的毒性较突出,尤以肾毒性为显著,故临床适应证严格,一般不作为首选药。
多肽类药物的优势是:它属于蛋白类药物,来源于自然,生物活性高,在人体内不结存,无副作用。
其劣势是在体内降解快,稳定性低,给药途径有限制,水溶性较差,生产成本高。
多肽类抗生素具有抗菌、抗肿瘤、促进创伤面愈合等多种生物学特性,尤其是替代广谱高效抗菌医药的开发潜力巨大。
多肽类抗生素从多粘杆菌或产气孢子杆菌的培养液中提取制得。
常用的多肽类抗生素有多粘菌素B、多粘菌素E、杆菌肽(枯草菌肽)、万古霉紊(凡可霉素)等。
多肽类抗生素中,不同的抗生素所具有的抗菌作用不同,可分别对抗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绿脓杆菌、真菌、病毒、螺旋体、原虫的感染,对败血症、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牛乳腺炎等疾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小剂量时抑菌,大剂量时杀菌。
多肽类抗生素的作用机理也各不相同,多粘菌素类可改变细菌胞浆膜的功能,而杆菌肽则作用于细胞壁和细胞质。
多肽类抗生素的最大优点是细菌不易产生耐药性,但缺点为毒性较大,除对细菌细胞膜损伤外,对动物细胞膜也起作用,主要对肾、神经系统有一定毒性。
40章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多肽类
第7 节
多肽类抗生素
万古霉素(cancomycin) 含:万古霉素 去甲万古霉素(demethylcancomycin) 去甲万古霉素 替考拉宁(teicoplanin) 替考拉宁 抗菌作用: 厌氧菌, 抗菌作用:抗G+菌、厌氧菌,为杀菌药 作用机制: 作用机制:阻碍细胞壁合成 临床应用: 临床应用:青霉素过敏患者或对青霉素耐 药的金葡菌严重感染 不良反应:毒性较大,严重为听力损害。 不良反应:毒性较大,严重为听力损害。
新一代大环内酯类特点
对流感菌、卡他莫拉菌、 对流感菌、卡他莫拉菌、淋球菌作用增强 对支原体、衣原体等作用明显增强 对支原体、 耐酸、生物利用度高、血药浓高、 耐酸、生物利用度高、血药浓高、t1/2延长
(二)抗菌作用 1. 抗菌机理
与细菌核糖体 50S亚基结合 亚基结合
抑制
蛋白质 合成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阻断肽酰基t- RNA移位 抑制肽酰基的转移反应 促使肽酰基t- RNA解离 常为抑菌剂,高浓度为杀菌剂。 常为抑菌剂,高浓度为杀菌剂。
麦迪霉素(medecamycin) 麦迪霉素 吉他霉素(kitasamycin) 吉他霉素 交沙霉素(josamycin) 交沙霉素 乙酰螺旋霉素(acetylspiramycin) 乙酰螺旋霉素 临床应用: 临床应用: G+菌致呼吸道、软组织感染 菌致呼吸道、 替代β-内酰胺类和红霉素 替代 内酰胺类和红霉素
第一节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是一类具有14~16元大环内酯基本化学结构的抗生素 是一类具有14~16元大环内酯基本化学结构的抗生素 14 元大环内酯 第一代大环内酯类: 第一代大环内酯类: 红霉素(14元环) 元环) 元环 乙酰螺旋霉素 麦迪霉素 吉他霉素 交沙霉素 第二代大环内酯类: 第二代大环内酯类: 克拉霉素 罗红霉素 阿奇霉素 元环) (16元环) 罗他霉素 元环 14元环 元环) (14元环) 元环) (15元环) 元环 元环) (16元环) 元环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多肽类抗生素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多肽类抗生素Macrolides,clindamycin and vancomycin【教材】五年制《药理学》教材(第6版),杨宝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授课对象】临床医学本科【授课学时】2学时【教学目标】掌握红霉素、乙酰螺旋霉素、罗红霉素、林可霉素、的抗菌作用,体内过程特点、临床应用和主要的不良反应;熟悉大环内酯类药物共同特点:、吉他霉素、柱晶白霉素、麦迪霉素、麦白霉素、克林霉素、万古霉素、多粘菌素B的抗菌特点与应用;了解本章其他药物作用和应用。
【教学重难点】重点:红霉素的抗菌谱、抗菌作用及临床应用、不良反应。
难点:红霉素的作用机制。
【教学内容】§1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一、概述:大环内酯类的结构、特点、发展概况及分类。
二、抗菌作用机制三、耐药机制:产生灭活酶;靶位的结构改变;摄入减少和外排增多。
四、药代动力学:吸收;分布;代谢;排泄。
五、药物:1、红霉素:抗菌作用特点、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常用的红霉素剂型。
2、克拉霉素:重点介绍临床应用。
3、阿奇霉素、罗红霉素:重点介绍临床应用。
§2 林可霉素类抗生素抗菌作用及机制;耐药性;体内过程;临床应用;不良反应。
§3 多肽类抗生素万古霉素类、多粘菌素类、杆菌肽类的抗菌作用及机制、耐药性、体内过程、临床应用、不良反应。
【教学方法和手段】多媒体双语教学+讲授为主【参考资料】1、《The basis of therapeutics pharmacological》2、《PHARMACOTHERAPY》(Vol 2)3、《Basic & clinical Pharmacology》4、《Clinical Pharmacology》(Fourth Edition)5、GOODMAN and GOLMAN’s The Pharmacological Basis of Therapeutics.6、Internet 网络资料7、《临床药物治疗学》8、《现代药物治疗学》9、药理学(五年制教材),人卫第五版,生出版社10、基础与临床药理学(供研究生用),人卫第一版【教学总结】【专家意见】。
抗生素的分类及性质
抗生素的分类及性质(框架)抗生素的分类及性质1.多肽类性质:不易产生抗药性,不易与人用抗生素发生交叉耐药性。
属于此类抗生素的主要有杆菌肽锌、黏杆菌素、维吉尼亚霉素、硫肽霉素、持久霉素、恩拉霉素和阿伏霉素等。
2.四环素类性质:四环素类抗生素为广谱抗生素,连续低浓度投药有好的促生长效果,但因四环素类抗生素属人畜共用抗生素,易产生抗药性。
四环素类抗生素是四环素、土霉素和金霉素等抗生素的总称,均由链霉菌发酵产生。
3.大环内酯类性质:此类抗生素类是利用放线菌或小单孢菌产生的具有大环内酯环的抗生素的总称,因含有氨基糖而呈碱性。
该类抗生素对革兰氏阳性菌,一些革兰氏阴性菌,耐青霉素的葡萄球菌,支原体都有抑制作用。
同类中不同的产品生物活性有很大差别,如十六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生物活性最强,对多种耐药细菌有抗药活性。
此类抗生素主要从肠道中吸收,能产生交叉耐药性,主要包括泰乐菌素、北里霉素、红霉素、螺旋霉素。
4.含磷多糖类性质:此类抗生素对革兰氏阳性菌的耐药菌株特别有效。
常用的有黄霉素和大碳霉素。
5.聚醚类抗生类性质:聚醚类抗生素抗菌谱广,具有离子运输的作用。
常用的有莫能菌素、盐霉素、拉沙里霉素和马杜霉素。
6.氨基苷类性质:氨基苷类抗菌谱广属静止期杀菌剂,但对革兰氏阴性菌作用强,对结核杆菌有效。
抗菌机制:药物进入菌体细胞内与核糖体30S亚基结合通过阻碍蛋白质合成,启动及干扰信使核糖核酸的释译与“校对”过程而抑制蛋白质的合成。
此类抗生素一种是抗菌性抗生素如新霉素,状观霉素和安普霉素;一种是驱线虫性抗生素,如越霉素A和潮霉素B7.内酰胺类:这是品种最多,用得最多、最广的一类,此类包括两部分。
①青霉素:青霉素对大多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球菌、螺旋体有效。
抗菌原理:呈现抑制转肽酶的转肽作用,阻碍黏肽合成的交叉联结过程,造成细胞壁缺损,由于敏感菌体内渗透压高,使水分不断内渗以至菌体膨胀,促使细菌裂解而死常用的品种有青霉素钠、青霉素钾、氨苄西林钠、阿莫西林、哌拉西林、青霉素V钾等。
第三十五章氨基糖苷类及多肽类抗生素
静止期快速杀菌
对需氧菌有效;碱性环境增强抗菌活性
图 氨基糖苷类抗菌机制示意图
1
【耐药性】 肠球菌、厌氧菌易抗药 交叉抗药性 单向交叉耐药:链霉素与其他氨基糖苷类 完全交叉耐药:卡那霉素、阿米卡星、庆大霉素
【耐药机制】 细菌产生钝化酶;改变膜通透性;基因突变
【体内过程】与治疗感染部位、中毒相关 吸收 口服不易吸收——局部作用:抗肠道感染与术前准备 注射(肌注、静脉滴注)——吸收作用:治全身感染 分布 细胞外液为主 脑脊液、胆汁中浓度低:不宜治疗脑膜炎、胆道感染 可透过胎盘:孕妇慎用 代谢 无 排泄 主要原形肾排:有利治疗尿路感染 碱化(碳酸氢钠)尿液:增强抗菌作用
【抗菌谱】 窄谱:G+菌有效,G-菌无效 【抗菌机制】 阻碍细胞壁合成;繁殖期快速杀菌 【用途】
口服:金葡菌或肠球菌肠炎 难辨梭状杆菌引起的伪膜性肠炎
静注:耐药金葡菌严重感染 【不良反应】 毒性大,耳、肾毒性
4
2
慎用或禁用 老年、休克、脱水、肾脏疾病
避免合用肾毒性或肾损害药物 多黏菌素 B、两性霉素 B、呋塞米 磺胺类、万古霉素
3.变态反应 链霉素导致过敏性休克的发生率仅次于青霉素 其防治方法与防治青霉素过敏反应相同
4.神经肌肉阻滞 表现:四肢软弱无力、呼吸困难、呼吸停止 抢救用药:新斯的明、钙剂(葡萄糖酸钙、氯化钙)
细菌性心内膜炎 4.口服治疗菌痢、伤寒及婴儿致病性大肠杆菌肠
炎等肠道感染或用于肠道术前准备 5.滴眼液治疗结膜炎、角膜炎
阿米卡星 (amikacin)
对其他氨基糖苷类耐药的严重 G-杆菌感染,如 败血症、尿路感染、肺炎、骨关节感染
新霉素
1.肠道术前准备——肠道消毒
(neomycin) 2.治疗肠炎、细菌性痢疾等肠道感染
25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多肽类抗生素
体内过程
红霉素不耐酸,口服吸收少,故常制成肠溶片 及酯化物。第二代大环内酯类对胃酸稳定,口 服生物利用度高。 能广泛分布到除脑脊液以外的各种体液和组织; 因不易透过血脑屏障,脑脊液浓度低。 主要经肝脏代谢(除阿奇霉素),经胆汁排泄, 有肝肠循环,胆汁中浓度高。 在酸性条件下容易破坏,碱性环境中抗菌活性 较强,故治疗尿路感染时常需碱化尿液。 注:红霉素为肝药酶抑制剂
第四十章
大环内酯类、 林可霉素类、多肽类抗生素
第一节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具有14-16元大环内酯基本化学结构 的抗生素
分类:
红霉素 麦迪霉素 乙酰麦迪 霉素 乙酰螺旋 霉素 阿奇霉素 克拉霉素 罗红霉素 地红霉素
第一代
第二代
抗菌作用
抗菌谱:与青霉素相似而略广 对大多数G+菌有强大抗菌活性;对耐PG的金 葡菌和MRSA也有一定作用。 对部分G-菌(军团菌、弯曲杆菌、百日咳、流 感杆菌)也有良好作用。 对厌氧球菌有效;对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 体也有抑制作用。 第二代特点:抗菌范围扩大(克拉霉素:对幽 门螺旋菌有效),对G-菌和某些衣原体作用明 显增强。
细胞胞壁粘肽的生物合成可分为三个阶段: 胞浆内阶段:可被磷霉素破坏 胞浆膜阶段:可被万古霉素破坏 胞浆外阶段:可被β-内酰胺类抗生素破坏
临床应用:仅用于严重G+菌感染,特别是
MRSA、MRSE和肠球菌所致的败血症、心内 膜炎、骨髓炎、呼吸道感染等。口服治疗伪膜 性肠炎。
不良反应
红霉素(erythromycin)
常用剂型: 乳糖酸红霉素 静脉滴注给药 依托红霉素 硬脂酸红霉素 口服后在肠中释放出红霉素 琥乙红霉素
其他:眼膏剂
第四十一章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多肽类抗生素
第四十一章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多肽类抗生素[内容提示及教材重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目前使用的有红霉素、麦迪霉素、麦白霉素、乙酰螺旋霉素、交沙霉素及吉他霉素等,共同特点为:1、抗菌谱窄,比青霉素略广,主要作用于需氧革兰阳性菌和阴性球菌、厌氧菌,以及军团菌、胎儿弯曲菌、衣原体和支原体等;2、细菌对本类各药间有不完全交叉耐药性;3、在碱性环境中抗菌活性较强,治疗尿路感染时常需碱化尿液;4、口服后不耐酸,酯化衍生物可增加口服吸收;5、血药浓度低,组织中浓度相对较高,痰、皮下组织及胆汁中明显超过血药浓度;6、不易透过血脑屏障;7、主要经胆汁排泄,进行肝肠循环;8、毒性低微。
口服后的主要副作用为胃肠道反应,静脉注射易引起血栓性静脉炎。
一、红霉素抗菌作用:对革兰阳性细菌有强大抗菌作用,革兰阴性菌如脑膜炎球菌、淋球菌、流感杆菌、百日咳杆菌、布氏杆菌等及军团菌也高度敏感,对某些螺旋体、肺炎支原体及螺杆菌也有抑制作用,金葡菌对其可产生耐药性,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之间有部分交叉耐药性。
抗菌机制:与细菌核蛋白体的50S亚基结合,抑制转肽作用及(或)信使核糖核酸(mRNA)移位,而抑制蛋白质合成。
临床应用:治疗耐青霉素的金葡菌感染和青霉素过敏患者,效力不及青霉素,且易产生耐药性,但停药数月后,又可恢复其敏感性。
红霉素是白喉带菌者、支原体肺炎、沙眼衣原体所致婴儿肺炎及结肠炎、弯曲杆菌所致败血症或肠炎及军团病的首选药。
二、林可霉素及克林霉素抗菌作用:对金葡菌(包括耐青霉素者)、溶血性链球菌、草绿色链球菌、肺炎球菌及大多数厌氧菌都有良好抗菌作用。
对革兰阴性菌大都无效。
抗菌机制与红霉素相同,能与核蛋白体50S亚基结合,抑制肽酰基转移酶,使蛋白质肽链的延伸受阻。
红霉素与林可霉素能互相竞争结合部位,而呈拮抗作用,故不宜合用。
临床应用:用于急、慢性敏感菌引起的骨及关节感染。
用于治疗厌氧菌也有较好疗效。
两药中克林霉素尤为常用。
三、万古霉素及去甲万古霉素抗菌机制为阻碍细菌细胞壁合成,主要用于治疗耐青霉素金葡萄菌引起的严重感染,如败血症、肺炎、心内膜炎、结肠炎及其他抗生素,尤其是克林霉素引起的假膜性肠炎。
第40章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多肽类抗生素
相似
略广
首选
临床应用
1.首选:白喉带菌者;支原体肺炎;沙眼衣肺炎; 弯曲杆菌致败血症(肠炎);军团病。
2.耐青金葡及对青过敏者
3.厌氧菌所致口腔感染
不良反应
“欣弗”事件回顾
2006年08月16日
【反应】 7月24日,青海西宁患者使用“欣弗”后,出 现胸闷/心悸/过反/呼困/肾衰/血尿等临床症状,青海药监 局第一时间发出紧急通知,要求该省停用。 【停用】8月3日,卫生部连夜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停用 “欣弗”。同一天,卫生部新闻发言人毛群安表示欣弗事 态比“齐二药”更为严重。 【死亡】 8月4日,通报第一例死亡案例,哈尔滨一名6 岁女孩因静脉点滴克林霉素导致死亡。8月5日,全国不良 反应事件报告81例,涉及10个省份。其中3例死亡。 【结果】8月15日,SFDA通报了欣弗注射液引发的药品不 良反应事件调查结果,安徽华源生物药业有限公司违反规 定生产,是导致这起不良事件的主要原因。截至目前,全 国有16省区共报告欣弗不良反应病例93例;死亡11人。
第四十章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多肽类抗生素
大环内酯类
——含有14、15和16元 大环内酯环的抗生素
按化学结构分为:
1. 2. 3.
14元:红/克拉/罗红/泰利霉素和喹红霉素 15元:阿奇霉素; 16元:(乙酰)麦迪霉素/(乙酰)吉他霉素/(乙酰) 螺旋霉素等。
按临床上市时间不同分为:
第一代天然:20世纪50年代
万古霉素
一、抗菌机制:阻断细胞壁合成,繁殖期窄谱快速杀菌 二、耐药性: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正在增多。
多肽类抗生素
谢谢观看
毒副作用
包括三个方面:①神经系统毒性。当剂量偏大或因肾功能不良药物在体内积蓄时,可出现感觉异常、头痛、 嗜睡、兴奋、共济失调、视力与言语障碍等,这些症状均为可逆性。②肾脏毒性。全身给药剂量过大或时间过长 可出现肾脏毒性,尤其是原已有肾脏疾患则更易产生。表现蛋白尿、管型尿、血尿及尿素氮上升,若即时停药一 般可恢复。③神经肌肉接头处阻滞。肾功能损害或用过肌肉松弛剂的病人进行腹腔内或肌肉注射多粘菌素类抗生 素时,可能出现呼吸肌麻痹,停药后可逐渐恢复。
临床用药
两药已不再作为全身治疗的药物,仅作为各种局部治疗给药,如治疗外耳道、角膜或皮肤感染。另外,可用 于尿路灌注或雾化吸入治疗。
杆菌肽及短杆菌肽
杆菌肽及短杆菌肽
分别由苔藓样杆菌及短芽孢杆菌分离得到,均是由肽链连结的氨基酸组成。两种抗生素对大部分革兰氏阳性 细菌有高度抗菌活性。金黄色葡萄球菌、β溶血性链球菌对其很敏感,对 B组链球菌常耐药。杆菌肽对致病性奈 瑟尔氏球菌敏感,短杆菌肽则稍弱。对革兰氏阴性杆菌则完全无效。 杆菌肽的作用机理主要是抑制细菌细胞壁 的合成;短杆菌肽则主要是改变细菌胞浆膜的渗透性。因为这两种抗生素均有严重肾脏毒性,故仅用于局部治疗。 可制成霜剂、油膏、喷雾剂等外用,或配成溶液滴眼、滴耳、清洗创面、冲洗膀胱等,常与新霉素或多粘菌素B合 用以扩大其抗菌谱。
体内代谢
两药主要从肾脏排泄。多粘菌素 B硫酸盐排泄较慢,进入体内后有一延滞时间。注射后开始的12小时仅有 0.1%药量从尿中排出,但继续用药后则尿中排泄量增加,尿中可回收总量的60%;多粘菌素E甲烷磺酸钠排泄较快, 注射给药8小时后的40%从尿中排出。在肾功能不良时,两药的消除半衰期明显延长,必须减少药量。多粘菌素B 硫酸盐的消除半衰期为6小时,多粘菌素E甲烷磺酸钠的消除半衰期为 1.6~2.7小时。两药在体内均不能进入胸 水、腹水、房水或脑脊液,用于治疗革兰氏阴性杆菌性脑膜炎时需用鞘内给药的方法。
多肽类抗生素的结构和药理作用研究
多肽类抗生素的结构和药理作用研究随着人们对抗菌药物开发的不断需求,多肽类抗生素(Polypeptide antibiotics)越来越受到重视。
与传统的抗生素相比,多肽类抗生素在细菌消灭方面具有显著的独特优势。
本文将围绕多肽类抗生素的结构和药理作用展开研究。
一、多肽类抗生素的基础结构多肽类抗生素是指由α-氨基酸和非氨基酸构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多肽类抗生素是由细菌、真菌、蓝藻、海藻以及青藻中分泌出来的生物胜肽,作为防止其他生物的进攻。
多肽类抗生素中最常见的是环肽类(Cyclodepsipeptides)、线性类(Lienarisin)、青霉肽类(Polymyxins)三种。
1、环肽类环肽类由线性多肽和非氨基酸环结合形成的天然产物。
环肽类经过环化后,可使其在生理条件下保持空间所需要的药效,在处理和检测的过程中也相对稳定并持久。
较长的烷基侧链可使得多肽类抗生素在生物中具有更好的抗菌活性。
具有代表性的环肽类抗生素有美妙霉素A、环画肽素等。
2、线性类线性类是指多肽类抗生素中不具环肽链的存在形式,其结果是在抗菌方面表现出与环肽类相似的效果。
具有代表性的线性类抗生素有Nisin、子夜蛋白、肠菌素等。
3、青霉肽类青霉肽类抗生素是由链霉菌(Bacillus polymyxa)等青霉类菌所产生的。
此类抗生素中含有大量的二肽脂。
青霉肽类抗生素的结构中有两个基本结构:第一个结构是一烷基二肽脂,其作用是与细胞膜中的乙酰葡糖胺和脂质A部分相互作用,引起膜透性的破坏;第二个结构是非水溶性的磷酸酯,当它通过静脉注射时,磷酸酯与尿素产生反应,使其中的磷酸失去活力。
多肽类抗生素的结构分别由氨基酸短链和非氨基酸结构共同决定。
这就为多肽类抗生素的生物活性、毒副作用和多肽类抗生素的药物代谢提供了指导性的基础。
多肽类抗生素的结构可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改变以使其更适合各种应用。
二、多肽类抗生素的药理作用1、抗菌作用多肽类抗生素在抗菌方面表现出与传统抗生素不同的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用名
产生菌
抗菌谱 作用机制
给药途径 副作用 发现年
杆菌肽
Bacillus
(Bacitracin) licheniformis
G(+)细菌, 与焦磷酰脂结 含片,外用 G(-)球菌, 合,抑制脱磷 软膏或散剂 钩端螺旋体 酸反应
1945
短杆菌肽S B. brevis (Gramicidin S)
G(+)和G(-) 表面活性剂作 复方外用软
a.均以酰胺键相连的。 (短杆菌酪肽Tyrocidine) b.酰胺键+内酯键相连的。 (actinomycin放线菌素)
氨基酸+羟基酸等其它组分构成。 (Valinomycin 缬氨霉素)
医疗模板
4
三、重要的肽类抗生素介绍
1、线状 a.短杆菌肽(Gramicidin):包括A、B、C等由15个氨基酸组成。 b.博来霉素(Bleomycin):抗肿瘤抗生素。1966年日本梅泽等从轮枝链霉菌发酵液里提取出的
的D—和L—两种构型)。
3、常含类脂化合物。通常是脂肪酸,脂肪胺等。
4、含有一般肽类里罕见的结构(如由4~16个氨基酸构成大环结构,环孢菌素),异乎 寻常的是却没有游离的氨基和羧基。在合适的氨基酸的残基之间有很大的成环倾向。从而 会出现大环中还有小环。
5、以一组紧密相关的化合物的复合物所构成。并已成为一个规律。差别仅一个或若干个
碱性水溶性糖、肽复合物。我国70年代试制成功。71年投产,当时定名为争光霉素。78年 通过技术鉴定,改名为盐酸平阳霉素(分A、B两组共13个组分)。 2、短杆菌酪肽 (环状)。有三种组分,分为A、B、C。环状多肽类抗生素主要为抗G+菌,若游 离—NH2增加时,抗G - 效力增强。杆菌肽作为饲料添加剂,世界年产量超过1000吨。 3、放线菌素(actinomycins)属仅由氨基酸组成的抗生素,分子中除酰胺键外,还有内酯键 (有20多种)。由2个多肽链+发色团(吩嗪),具抗癌作用,又称更生霉素 4、缬氨霉素(valinomycin)属酯肽化合物,由α—氨基酸和α—羟基酸交替组成。是生化研究 用的产品,成为生化研究工具。
8脑神
菌
基结合
经障碍
*又称多粘菌素E,**以前称作“结核放线菌素(Tuberactinomycin)”
医疗模板
6
多粘菌素和粘杆菌素的化学结构
医疗模板
7
卷曲霉素的化学结构
R O
H2NNHONH2源自HNNH HO
O HN
NH
O NH NH2
OHO H NH
HN NH
卷曲霉素IA (R=OH) 和卷医曲疗模霉板 素IB (R=H)
事实上,随着抗生素研究的深化和发展,作为简单氨基酸衍生物的β—内酰胺类和多 肽内酯类的放线菌素等,都因各自拥有了众多的成员,且具有了自己的化学结构和生 物学性质(包括相似性和特征),习惯上已被单独归成大类。
绝大多数肽类抗生素由细菌和放线菌产生,少数由真菌产生。特别重要的是芽孢杆菌 (Bacillus),能极为专一地产生肽类抗生素。而在真菌中,常常产生被修饰了的氨 基酸(如β—内酰胺等)。每株产生菌往往都能同时产生(合成)出一系列紧密相关的 肽抗生素。
细菌
用,破坏细胞 膏
膜功能
1939
多粘菌素B B. polymixa (Polymixin B)
含铜绿假单 与磷脂酰乙醇 口服,外用,肾功能 1947
胞菌的G(-) 结合,促进细 点眼,局部 障碍
细菌
胞膜磷脂分解 注入
粘杆菌素* (Colistin)
B. colistinus
同上
同上
口服
肾功能 1950 障碍
第7章 多肽类抗生素
医疗模板
1
简介:自1939年发现第一个多肽类抗生素:短杆菌素以来,本类抗生素已经超过了 1000种。但投入临床上应用的仅几十种。产量有从100公斤至1000吨(如杆菌肽) 以上。
肽类抗生素包括所有的氨基酸型的、肽型的、蛋白质型的,以及它们的杂环化合物 (即含杂环结构的,或含衍生氨基酸的,经简单环化反应而得环状结构的化合物)。
卷曲霉素
Streptomyces
(Capreomycin) capreolus
结核菌
抑制细菌蛋白 肌肉注射 肾功能 1961
质合成
障碍
恩维霉素** Streptoverticillium G(+)和G(-) 与细菌核蛋白 肌注或静脉 肾和第 1968
(Enviomycin) griseoverticillatus 细菌,结核 体50S和30S亚 点滴
氨基酸不同,或仅非氨基酸组成部分有微小差异。
6、正是由于以上这些特点,肽类抗生素不易被来自动植物体内的酶所水解。
7、在生物体内合成的性质相近的一组多肽医类疗模抗板生素,分离相当困难。
3
二、分类
线状多肽(如短杆菌肽)A、B、C(Gramicidin短杆菌肽)。
多肽类 抗生素
仅由氨基酸 组成的多肽
环状多肽
NH2
8
恩维霉素的化学结构
R
OH O
NH
NH
H2N
HN
OH
NH2 O
O
NH
HN O
H NH O
NH NH
2
O
O
H NH
HN NH
R = OH(恩维霉素N)或 H(恩维霉素O)
医疗模板
9
第三节 糖肽类抗生素——概述(一)
糖肽类抗生素是由7个氨基酸组成的环肽母核与2~7个糖
5、环孢菌素(Cyclosporin A)由11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抗生素。有抗霉菌作用,但主要是作 为机体免疫抑制剂,是目前器官移植的首选药物。
总之,多肽类抗生素毒性一般较大,主要会引起神经毒性和肾毒性。比较典型的要算多粘菌
素。在生产技术上具有代表性。因此列为工艺介绍的代表。
医疗模板
5
第二节 环肽类抗生素
1、分子量比一般蛋白质小得多。平均在1000左右,一般在300~3000之间。
2、动植物中常见的组、蛋氨酸,在本抗生素中很少见。而常常出现一些在结构和立体化
学上不寻常的氨基酸(如含S的复杂杂环的不饱和的N—甲基化的亚胺或β—氨基酸。特
别是脯氨酸衍生物。其最大特点是含有D—氨基酸。有时在同一分子中,含有同一氨基酸
天然来源的肽类抗生素还含有未见于一般蛋白质的新氨基酸。如D—氨基酸,β—氨 基酸,新型氨基酸和鸟氨酸等。
在化学结构上,仅一小部分肽抗生素呈线状的。其余大多是环状化合物(环肽),具
有抗G+、G-和肿瘤作用。
医疗模板
2
第一节 多肽类抗生素的特征和分类
一、特征:
多肽类抗生素与高等动植物中具有激素功能的多肽和蛋白质不同,具有以下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