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学》复习试题(-套-附标准答案)
中医四大经典之《温病学》复习试题及答案

温病学模拟试卷(一)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共37小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37分)1.在《内经》伏寒化温的基础上,又提出了感受春季时令之邪而发的新感温病,为后世把温病分为新感与伏邪温病奠定了基础的医家是()A.朱肱B.汪石山C.郭壅D.吴又可2.温毒与其它温病的主要区别是()A.发热B.局部红肿热痛C.口渴D.脉数3.下列哪项不是湿热病邪的致病特点()A.初起多热象不甚B.易困阻清阳C.易闭郁气机D.易伤肺胃之阴4.发热、咳嗽,胸闷,心烦,口渴,肌肤外发红疹,舌赤,苔薄黄,脉数,其病变部位在()A.卫分B.气分C.营分D.气营5.舌苔薄黑而干,但无芒刺,其意义为()A.阳明腑实证B.胃阴大伤C.肾阴耗竭D.阳明腑实兼阴亏6.伏暑卫气同证,正确选方为()A.银翘散B.银翘散加生地、丹皮、赤芍、麦冬方C.银翘散去牛蒡,加杏仁、滑石方D.银翘散去豆豉加细生地、丹皮、大青叶、玄参方。
7.下列有关湿温的病机,哪一项是错误的?()A.初起以邪遏卫气为主B.气分湿热留恋,其初起阶段,湿中蕴热,多见湿轻热重证。
C.湿困日久,阳气受损D.湿热化燥化火,可深逼血分8.暑温,证见灼热躁扰,神昏谵妄,斑疹密布,吐血便血,角弓反张,四肢抽搐,喉中痰声,舌绛,苔焦。
其治疗处方是()A.神犀丹合安宫牛丸、紫雪丹B.清瘟败毒饮合安宫牛黄丸C.犀角地黄汤合至宝丹D.犀地清络饮合安宫牛黄丸9.治疗春温初起,发于阳明气分而兼表证的方剂是()A.寒解汤B.银翘散加减C.清心凉膈散D.白虎汤10.身热,腹满便秘,口干咽燥,倦怠少气,肢体颤动,苔干黄或焦黑,脉沉弱或沉细,其病机是()A.阳明腑实B.阳明腑实兼阴液亏损C.阳明腑实兼气液两虚D.阳明腑实兼小肠热盛11.下列哪项不是春温病的治疗原则()A.清泄里热B.顾护阴液C.初病由外邪诱发者,当兼以解表D.滋补肺胃12.首创秋燥病名的医家是()A.喻嘉言B.吴鞠通C.刘河间D.俞根初13.沈目南认为燥属()A.寒B.次寒C.热D.火14.风温病的诊断要点不正确的是()A.发于冬春季节B.初起有肺卫见证C.后期多致肺胃阴伤D.病程短15.下列哪项不是雷氏宣透膜原法的适应症()A.身痛有汗B.寒甚热C.呕逆胀满D.苔黄白而腻16.暑温暑伤津气的临床表现不正确的是()A.身热息高B.口渴自汗C.肢倦神疲D.脉散大无力17.湿温邪未化燥,不易见的表现是()A.昏蒙B.脘痞C.痉厥D.舌白18.下列哪项不是春温气营(血)两燔证的治疗方剂()A.化斑汤B.甘露消毒丹C.玉女煎去牛膝、熟地,加细生地、玄参方D.清瘟败毒饮19.创立卫气营血辨证的医家是()A.吴鞠通B.王孟英C.叶天士D.薛生白20.下列除哪项外,均与温病的地域性有关()A.地理环境B.人体体质C.生活习惯D.生产水平21.风热病邪初起先犯()A.肺卫B.卫气C.阳明D.肺22.区别营分证与血分证的基本要点是()A.身热躁扰B.昏狂谵妄C.吐血衄血D.舌质红绛23.牙齿燥如枯骨,见于()A.肾阴枯竭B.肾火上炎C.胃阴枯竭D.肺胃阴伤24.身热,脘腹痞满,恶心呕逆,便溏不爽,色黄赤如酱,舌苔黄浊。
温病学试题及答案

温病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温病中的“温”一词指的是:A. 热性疾病B. 寒性疾病C. 发热病D. 日常的温度变化答案:A. 热性疾病2. 温病学起源于以下哪个国家?A. 中国B. 印度C. 美国D. 英国答案:A. 中国3. 温病学是研究什么类型疾病的学科?A. 传染病B. 心脏病C. 神经病D. 肿瘤病答案:A. 传染病4. 温病学中常用的治疗方法是:A. 手术B. 药物治疗C. 心理治疗D. 物理疗法答案:B. 药物治疗5. 温病的致病原因主要是:A. 病毒感染B. 细菌感染C. 寄生虫感染D. 蚊虫叮咬答案:A. 病毒感染二、简答题1. 什么是温病学?温病学是中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主要研究疫病、传染病和热性疾病的发病规律、诊断和治疗方法。
它包括了温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以及预防和治疗等方面的内容。
2. 温病与传染病有何关系?温病是传染病的一种,但并不是所有传染病都被称为温病。
温病主要指由病毒引起的热性疾病,如流行性感冒、登革热等。
传染病是指通过病原体(包括病毒、细菌、寄生虫等)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疾病。
三、解答题1. 温病的临床表现有哪些?温病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发热、头痛、咳嗽、身体酸痛、乏力、恶心呕吐等。
患者可能会出现发热后的汗出不畅,皮肤干燥,舌苔黄或白腻等症状。
2. 温病的治疗方法有哪些?温病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中医针灸、中药熏蒸、按摩等。
药物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方法,常用的药物有清热解毒药、解表药等。
中医针灸和按摩可以通过刺激经络系统来调节身体的阴阳平衡。
3. 温病的预防措施有哪些?预防温病的主要措施包括个人卫生的保持、勤洗手、避免接触感染源等。
此外,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出入人多拥挤的场所也是预防温病的有效方法。
总结:温病学是中医学中研究疫病、传染病和热性疾病的学科,它包括了温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预防和治疗等方面的内容。
温病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发热、头痛、咳嗽等症状,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中医针灸、按摩等,预防措施主要包括个人卫生的保持和避免接触感染源。
《温病学》复习试题(1-9套-附答案)

温病学模拟试卷(一)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共37小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37分)1.在《内经》伏寒化温的基础上,又提出了感受春季时令之邪而发的新感温病,为后世把温病分为新感与伏邪温病奠定了基础的医家是()A.朱肱B.汪石山C.郭壅D.吴又可2.温毒与其它温病的主要区别是()A.发热B.局部红肿热痛C.口渴D.脉数3.下列哪项不是湿热病邪的致病特点()A.初起多热象不甚B.易困阻清阳C.易闭郁气机D.易伤肺胃之阴4.发热、咳嗽,胸闷,心烦,口渴,肌肤外发红疹,舌赤,苔薄黄,脉数,其病变部位在()A.卫分B.气分C.营分D.气营5.舌苔薄黑而干,但无芒刺,其意义为()A.阳明腑实证B.胃阴大伤C.肾阴耗竭D.阳明腑实兼阴亏6.伏暑卫气同证,正确选方为()A.银翘散B.银翘散加生地、丹皮、赤芍、麦冬方C.银翘散去牛蒡,加杏仁、滑石方D.银翘散去豆豉加细生地、丹皮、大青叶、玄参方。
7.下列有关湿温的病机,哪一项是错误的?()A.初起以邪遏卫气为主B.气分湿热留恋,其初起阶段,湿中蕴热,多见湿轻热重证。
C.湿困日久,阳气受损D.湿热化燥化火,可深逼血分8.暑温,证见灼热躁扰,神昏谵妄,斑疹密布,吐血便血,角弓反张,四肢抽搐,喉中痰声,舌绛,苔焦。
其治疗处方是()A.神犀丹合安宫牛丸、紫雪丹B.清瘟败毒饮合安宫牛黄丸C.犀角地黄汤合至宝丹D.犀地清络饮合安宫牛黄丸9.治疗春温初起,发于阳明气分而兼表证的方剂是()A.寒解汤B.银翘散加减C.清心凉膈散D.白虎汤10.身热,腹满便秘,口干咽燥,倦怠少气,肢体颤动,苔干黄或焦黑,脉沉弱或沉细,其病机是()A.阳明腑实B.阳明腑实兼阴液亏损C.阳明腑实兼气液两虚D.阳明腑实兼小肠热盛11.下列哪项不是春温病的治疗原则()A.清泄里热B.顾护阴液C.初病由外邪诱发者,当兼以解表D.滋补肺胃12.首创秋燥病名的医家是()A.喻嘉言B.吴鞠通C.刘河间D.俞根初13.沈目南认为燥属()A.寒B.次寒C.热D.火14.风温病的诊断要点不正确的是()A.发于冬春季节B.初起有肺卫见证C.后期多致肺胃阴伤D.病程短15.下列哪项不是雷氏宣透膜原法的适应症()A.身痛有汗B.寒甚热C.呕逆胀满D.苔黄白而腻16.暑温暑伤津气的临床表现不正确的是()A.身热息高B.口渴自汗C.肢倦神疲D.脉散大无力17.湿温邪未化燥,不易见的表现是()A.昏蒙B.脘痞C.痉厥D.舌白18.下列哪项不是春温气营(血)两燔证的治疗方剂()A.化斑汤B.甘露消毒丹C.玉女煎去牛膝、熟地,加细生地、玄参方D.清瘟败毒饮19.创立卫气营血辨证的医家是()A.吴鞠通B.王孟英C.叶天士D.薛生白20.下列除哪项外,均与温病的地域性有关()A.地理环境B.人体体质C.生活习惯D.生产水平21.风热病邪初起先犯()A.肺卫B.卫气C.阳明D.肺22.区别营分证与血分证的基本要点是()A.身热躁扰B.昏狂谵妄C.吐血衄血D.舌质红绛23.牙齿燥如枯骨,见于()A.肾阴枯竭B.肾火上炎C.胃阴枯竭D.肺胃阴伤24.身热,脘腹痞满,恶心呕逆,便溏不爽,色黄赤如酱,舌苔黄浊。
中医四大经典之《温病学》复习试题及答案

温病学模拟试卷(一)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共37小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37分)1.在《内经》伏寒化温的基础上,又提出了感受春季时令之邪而发的新感温病,为后世把温病分为新感与伏邪温病奠定了基础的医家是()A.朱肱B.汪石山C.郭壅D.吴又可2.温毒与其它温病的主要区别是()A.发热B.局部红肿热痛C.口渴D.脉数3.下列哪项不是湿热病邪的致病特点()A.初起多热象不甚B.易困阻清阳C.易闭郁气机D.易伤肺胃之阴4.发热、咳嗽,胸闷,心烦,口渴,肌肤外发红疹,舌赤,苔薄黄,脉数,其病变部位在()A.卫分B.气分C.营分D.气营5.舌苔薄黑而干,但无芒刺,其意义为()A.阳明腑实证B.胃阴大伤C.肾阴耗竭D.阳明腑实兼阴亏6.伏暑卫气同证,正确选方为()A.银翘散B.银翘散加生地、丹皮、赤芍、麦冬方C.银翘散去牛蒡,加杏仁、滑石方D.银翘散去豆豉加细生地、丹皮、大青叶、玄参方。
7.下列有关湿温的病机,哪一项是错误的?()A.初起以邪遏卫气为主B.气分湿热留恋,其初起阶段,湿中蕴热,多见湿轻热重证。
C.湿困日久,阳气受损D.湿热化燥化火,可深逼血分8.暑温,证见灼热躁扰,神昏谵妄,斑疹密布,吐血便血,角弓反张,四肢抽搐,喉中痰声,舌绛,苔焦。
其治疗处方是()A.神犀丹合安宫牛丸、紫雪丹B.清瘟败毒饮合安宫牛黄丸C.犀角地黄汤合至宝丹D.犀地清络饮合安宫牛黄丸9.治疗春温初起,发于阳明气分而兼表证的方剂是()A.寒解汤B.银翘散加减C.清心凉膈散D.白虎汤10.身热,腹满便秘,口干咽燥,倦怠少气,肢体颤动,苔干黄或焦黑,脉沉弱或沉细,其病机是()A.阳明腑实B.阳明腑实兼阴液亏损C.阳明腑实兼气液两虚D.阳明腑实兼小肠热盛11.下列哪项不是春温病的治疗原则()A.清泄里热B.顾护阴液C.初病由外邪诱发者,当兼以解表D.滋补肺胃12.首创秋燥病名的医家是()A.喻嘉言B.吴鞠通C.刘河间D.俞根初13.沈目南认为燥属()A.寒B.次寒C.热D.火14.风温病的诊断要点不正确的是()A.发于冬春季节B.初起有肺卫见证C.后期多致肺胃阴伤D.病程短15.下列哪项不是雷氏宣透膜原法的适应症()A.身痛有汗B.寒甚热C.呕逆胀满D.苔黄白而腻16.暑温暑伤津气的临床表现不正确的是()A.身热息高B.口渴自汗C.肢倦神疲D.脉散大无力17.湿温邪未化燥,不易见的表现是()A.昏蒙B.脘痞C.痉厥D.舌白18.下列哪项不是春温气营(血)两燔证的治疗方剂()A.化斑汤B.甘露消毒丹C.玉女煎去牛膝、熟地,加细生地、玄参方D.清瘟败毒饮19.创立卫气营血辨证的医家是()A.吴鞠通B.王孟英C.叶天士D.薛生白20.下列除哪项外,均与温病的地域性有关()A.地理环境B.人体体质C.生活习惯D.生产水平21.风热病邪初起先犯()A.肺卫B.卫气C.阳明D.肺22.区别营分证与血分证的基本要点是()A.身热躁扰B.昏狂谵妄C.吐血衄血D.舌质红绛23.牙齿燥如枯骨,见于()A.肾阴枯竭B.肾火上炎C.胃阴枯竭D.肺胃阴伤24.身热,脘腹痞满,恶心呕逆,便溏不爽,色黄赤如酱,舌苔黄浊。
《温病学》复习试题(含答案)57

温病学模拟试卷(一)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共37小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37分)1.在《内经》伏寒化温的基础上,又提出了感受春季时令之邪而发的新感温病,为后世把温病分为新感与伏邪温病奠定了基础的医家是( )A.朱肱 B.汪石山 C.郭壅 D.吴又可2.温毒与其它温病的主要区别是( )A.发热 B.局部红肿热痛 C.口渴 D.脉数3.下列哪项不是湿热病邪的致病特点( )A.初起多热象不甚 B.易困阻清阳 C.易闭郁气机 D.易伤肺胃之阴4.发热、咳嗽,胸闷,心烦,口渴,肌肤外发红疹,舌赤,苔薄黄,脉数,其病变部位在( )A.卫分 B.气分 C.营分 D.气营5.舌苔薄黑而干,但无芒刺,其意义为( )A.阳明腑实证 B.胃阴大伤 C.肾阴耗竭 D.阳明腑实兼阴亏6.伏暑卫气同证,正确选方为( )A.银翘散B.银翘散加生地、丹皮、赤芍、麦冬方C.银翘散去牛蒡,加杏仁、滑石方 D.银翘散去豆豉加细生地、丹皮、大青叶、玄参方。
7.下列有关湿温的病机,哪一项是错误的?( )A.初起以邪遏卫气为主 B.气分湿热留恋,其初起阶段,湿中蕴热,多见湿轻热重证。
C.湿困日久,阳气受损D.湿热化燥化火,可深逼血分8.暑温,证见灼热躁扰,神昏谵妄,斑疹密布,吐血便血,角弓反张,四肢抽搐,喉中痰声,舌绛,苔焦。
其治疗处方是( )A.神犀丹合安宫牛丸、紫雪丹 B.清瘟败毒饮合安宫牛黄丸C.犀角地黄汤合至宝丹 D.犀地清络饮合安宫牛黄丸9.治疗春温初起,发于阳明气分而兼表证的方剂是( )A.寒解汤 B.银翘散加减 C.清心凉膈散 D.白虎汤10.身热,腹满便秘,口干咽燥,倦怠少气,肢体颤动,苔干黄或焦黑,脉沉弱或沉细,其病机是( )A.阳明腑实 B.阳明腑实兼阴液亏损C.阳明腑实兼气液两虚 D.阳明腑实兼小肠热盛11.下列哪项不是春温病的治疗原则( )A.清泄里热 B.顾护阴液 C.初病由外邪诱发者,当兼以解表 D.滋补肺胃12.首创秋燥病名的医家是( )A.喻嘉言 B.吴鞠通 C.刘河间 D.俞根初13.沈目南认为燥属( )A.寒 B.次寒 C.热 D.火14.风温病的诊断要点不正确的是( )A.发于冬春季节 B.初起有肺卫见证 C.后期多致肺胃阴伤 D.病程短15.下列哪项不是雷氏宣透膜原法的适应症( )A.身痛有汗 B.寒甚热微 C.呕逆胀满 D.苔黄白而腻16.暑温暑伤津气的临床表现不正确的是( )A.身热息高 B.口渴自汗 C.肢倦神疲 D.脉散大无力17.湿温邪未化燥,不易见的表现是( )A.昏蒙 B.脘痞 C.痉厥 D.舌白18.下列哪项不是春温气营(血)两燔证的治疗方剂( )A.化斑汤 B.甘露消毒丹C.玉女煎去牛膝、熟地,加细生地、玄参方 D.清瘟败毒饮19.创立卫气营血辨证的医家是( )A.吴鞠通 B.王孟英 C.叶天士 D.薛生白20.下列除哪项外,均与温病的地域性有关( )A.地理环境 B.人体体质C.生活习惯D.生产水平21.风热病邪初起先犯( )A.肺卫 B.卫气 C.阳明 D.肺22.区别营分证与血分证的基本要点是( )A.身热躁扰 B.昏狂谵妄 C.吐血衄血 D.舌质红绛23.牙齿燥如枯骨,见于( )A.肾阴枯竭 B.肾火上炎 C.胃阴枯竭 D.肺胃阴伤24.身热,脘腹痞满,恶心呕逆,便溏不爽,色黄赤如酱,舌苔黄浊。
温病学复习试题

温病学模拟试卷(一)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共37小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37分)1.在《内经》伏寒化温的基础上,又提出了感受春季时令之邪而发的新感温病,为后世把温病分为新感与伏邪温病奠定了基础的医家是()A.朱肱 B.汪石山 C.郭壅 D.吴又可2.温毒与其它温病的主要区别是()A.发热 B.局部红肿热痛 C.口渴 D.脉数3.下列哪项不是湿热病邪的致病特点()A.初起多热象不甚 B.易困阻清阳 C.易闭郁气机 D.易伤肺胃之阴4.发热、咳嗽,胸闷,心烦,口渴,肌肤外发红疹,舌赤,苔薄黄,脉数,其病变部位在()A.卫分 B.气分 C.营分 D.气营5.舌苔薄黑而干,但无芒刺,其意义为()A.阳明腑实证 B.胃阴大伤 C.肾阴耗竭 D.阳明腑实兼阴亏6.伏暑卫气同证,正确选方为()A.银翘散B.银翘散加生地、丹皮、赤芍、麦冬方C.银翘散去牛蒡,加杏仁、滑石方 D.银翘散去豆豉加细生地、丹皮、大青叶、玄参方。
7.下列有关湿温的病机,哪一项是错误的?()A.初起以邪遏卫气为主 B.气分湿热留恋,其初起阶段,湿中蕴热,多见湿轻热重证。
C.湿困日久,阳气受损 D.湿热化燥化火,可深逼血分8.暑温,证见灼热躁扰,神昏谵妄,斑疹密布,吐血便血,角弓反张,四肢抽搐,喉中痰声,舌绛,苔焦。
其治疗处方是()A.神犀丹合安宫牛丸、紫雪丹 B.清瘟败毒饮合安宫牛黄丸C.犀角地黄汤合至宝丹 D.犀地清络饮合安宫牛黄丸9.治疗春温初起,发于阳明气分而兼表证的方剂是()A.寒解汤 B.银翘散加减 C.清心凉膈散 D.白虎汤10.身热,腹满便秘,口干咽燥,倦怠少气,肢体颤动,苔干黄或焦黑,脉沉弱或沉细,其病机是()A.阳明腑实 B.阳明腑实兼阴液亏损C.阳明腑实兼气液两虚 D.阳明腑实兼小肠热盛11.下列哪项不是春温病的治疗原则()A.清泄里热 B.顾护阴液 C.初病由外邪诱发者,当兼以解表 D.滋补肺胃12.首创秋燥病名的医家是()A.喻嘉言 B.吴鞠通 C.刘河间 D.俞根初13.沈目南认为燥属()A.寒 B.次寒 C.热 D.火14.风温病的诊断要点不正确的是()A.发于冬春季节 B.初起有肺卫见证 C.后期多致肺胃阴伤 D.病程短15.下列哪项不是雷氏宣透膜原法的适应症()A.身痛有汗 B.寒甚热.呕逆胀满 D.苔黄白而腻16.暑温暑伤津气的临床表现不正确的是()A.身热息高 B.口渴自汗 C.肢倦神疲 D.脉散大无力17.湿温邪未化燥,不易见的表现是()A.昏蒙 B.脘痞 C.痉厥 D.舌白18.下列哪项不是春温气营(血)两燔证的治疗方剂()A.化斑汤 B.甘露消毒丹C.玉女煎去牛膝、熟地,加细生地、玄参方 D.清瘟败毒饮19.创立卫气营血辨证的医家是()A.吴鞠通 B.王孟英 C.叶天士 D.薛生白20.下列除哪项外,均与温病的地域性有关()A.地理环境 B.人体体质C.生活习惯D.生产水平21.风热病邪初起先犯()A.肺卫 B.卫气 C.阳明 D.肺22.区别营分证与血分证的基本要点是()A.身热躁扰 B.昏狂谵妄 C.吐血衄血 D.舌质红绛23.牙齿燥如枯骨,见于()A.肾阴枯竭 B.肾火上炎 C.胃阴枯竭 D.肺胃阴伤24.身热,脘腹痞满,恶心呕逆,便溏不爽,色黄赤如酱,舌苔黄浊。
《温病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温病学复习题一、填空题1.我国第一部温病学传染病专著是。
其作者是。
2.伏暑的治疗当以为主,初起兼以。
3.暑湿是发生于夏季或之交,感受病邪引起的急性外感热病。
4.温病学的成长阶段是形成阶段是。
,有有 5.《难经·五十八难》说:“伤寒有五:有中风,有、热病、有温病。
”二、简答题1.温热类温病与湿热类温病的区别是怎样的?2.燥热病邪与风热病邪的异同点是什么?三、病例分析题1.李某,男,14岁,发热、咳喘3天,于1999年3月12日初诊。
患者曾自用解热药效不显。
现仍有发热,测体温38℃,汗出热不解,口渴,咳嗽,喘憋,二便正常。
胸透示:双肺纹理增粗,其它检查无异常发现。
舌红苔黄,脉数。
请写出:病名、辨证、病机分析,拟出治法和处方用药。
温病学复习题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温疫论》、吴又可。
2.清泄里热、解表。
3.夏秋、暑湿。
4.金元时期、明清时期。
5.伤寒、湿温。
二、简答题1.从病邪性质:前者为温热性质病邪,后者为湿热性质病邪。
从初起部位:前者或先犯肺卫,或犯气、营分;后者多为脾胃从起病特点:前者较急,热象较著;后者较缓,初起热象可不显著。
从传变及病程:前者传变较快,病程较短;后者传变较慢,病程较长对人体影响:前者易伤人体阴液;后者易伤人体阳气,化燥后也能伤阴。
2.相同点:从口鼻而入,先犯肺卫,病变过程中易伤肺胃之津。
不同点:燥热病邪多发于秋季,初起以“干燥”的征象较突出,热象较风热轻;风热之邪主要发生于冬春,初起热的现象明显,热邪伤阴后表现干燥之象。
三、病案分析题1.病名:风温;辨证:肺热壅盛;病机分析:本证为风热病邪化热入里,热壅于肺所致。
里热炽盛,肺气失于宣降为其病机特点。
治法:清热宣肺平喘;方药:麻杏石甘汤:麻黄6克,杏仁9克,石膏30克,甘草5克。
温病学试题及答案

温病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温病学是研究什么的学科?A. 研究传染病的学科B. 研究心血管疾病的学科C. 研究消化系统疾病的学科D. 研究呼吸系统疾病的学科答案:A2. 温病学中“温邪”指的是什么?A. 寒邪B. 湿邪C. 热邪D. 风邪答案:C3. 下列哪项不是温病的典型症状?A. 发热B. 头痛C. 咳嗽D. 腹泻答案:D4. 温病的治疗原则是什么?A. 清热解毒B. 温阳散寒C. 补气养血D. 活血化瘀答案:A5. 温病学中“卫气营血辨证”的“营”指的是什么?A. 卫分B. 气分C. 血分D. 津液答案:C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温病学认为,温邪侵犯人体后,首先侵犯的是________。
答案:卫分2. 温病学中,温邪侵犯人体后,若未得到及时治疗,可进一步侵犯到________。
答案:气分3. 温病学的治疗原则中,对于邪在卫分的治疗原则是________。
答案:解表4. 温病学中,温邪侵犯人体后,若邪气深入到血分,可出现________等症状。
答案:斑疹、出血5. 温病学认为,温邪侵犯人体后,邪气在体内的传变过程是________、气、血。
答案:卫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温病学中“卫气营血辨证”的主要内容。
答案:温病学中的“卫气营血辨证”是指根据温邪在体内侵犯的层次,将疾病分为四个阶段:卫分、气分、营分和血分。
卫分是温邪初犯体表,表现为发热、头痛等症状;气分是温邪进一步侵犯到脏腑,表现为高热、口渴等症状;营分是温邪侵犯到营血,表现为神昏、谵语等症状;血分是温邪深入血分,表现为出血、斑疹等症状。
2. 阐述温病学中“清热解毒”的治疗原则及其临床应用。
答案:温病学中的“清热解毒”治疗原则是指在温病治疗中,针对温邪引起的热毒症状,采用清热、解毒的方法进行治疗。
临床应用时,根据病情轻重和邪气所在的层次,选择相应的清热、解毒药物,如银花、连翘、黄连等,以达到清除体内热毒、恢复机体正常功能的目的。
《温病学》复习精彩试题(19套,附问题详解)

合用标准文案温病学模拟试卷〔一〕第一局部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共 37 小题,在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题 1 分,共 37 分〕1.在?内经?伏寒化温的基础上,又提出了感觉春季季节之邪而发的新感温病,为后辈把温病分为新感与伏邪温病确立了基础的医家是〔〕A .朱肱B .汪石山C.郭壅D.吴又可2.温毒与其他温病的主要差异是〔〕A .发热B .局部红肿热痛C.口渴D.脉数3.以下哪项不是湿热病邪的致病特点〔〕A .初起多热象不甚B .易困阻清阳C.易闭郁气机D.易伤肺胃之阴4.发热、咳嗽,胸闷,心烦,口渴,肌肤外发红疹,舌赤,苔薄黄,脉数,其病变部位在〔〕A .卫分B .气分C.营分D.气营5.舌苔薄黑而干,但无芒刺,其意义为〔〕A .阳明腑实证B .胃阴大伤C.肾阴耗竭D.阳明腑实兼阴亏6.伏暑卫气同证,正确选方为〔〕A .银翘散B.银翘散加生地、丹皮、赤芍、麦冬方C.银翘散去牛蒡,加杏仁、滑石方D.银翘散去豆豉加细生地、丹皮、大青叶、玄参方。
7.以下有关湿温的病机,哪一项为哪一项错误的?〔〕A .初起以邪遏卫气为主B.气分湿热沉迷,其初起阶段,湿中蕴热,常有湿轻热重证。
C.湿困日久,阳气受损D.湿热化燥化火,可深逼血分8.暑温,证见灼热躁扰,神昏谵妄,斑疹密布,吐血便血,角弓反张,四肢抽搐,喉中痰声,舌绛,苔焦。
其治疗处方是〔〕A .神犀丹合安宫牛丸、紫雪丹B.清瘟败毒饮合安宫牛黄丸C.犀角地黄汤合至宝丹D.犀地清络饮合安宫牛黄丸9.治疗春温初起,发于阳明气分而兼表证的方剂是〔〕A .寒解汤B.银翘散加减C.清心凉膈散D.白虎汤10.身热,腹满便秘,口干咽燥,疲备少气,肢体颤抖,苔干黄或焦黑,脉沉弱或沉细,其病机是〔〕A .阳明腑实B .阳明腑实兼阴液损失C.阳明腑实兼气液两虚 D .阳明腑实兼小肠热盛11.以下哪项不是春温病的治疗原那么〔〕A .清泄里热B.顾护阴液C.初病由外邪引起者,当兼以解表D.滋补肺胃12.创始秋燥病名的医家是〔〕A .喻嘉言B.吴鞠通C.刘河间D.俞根初13.沈目南认为燥属〔〕A .寒B.次寒C.热D.火14.风温病的诊断要点不正确的选项是〔〕A .发于冬春季节B.初起有肺卫目击C.后期多致肺胃阴伤D.病程短15.以下哪项不是雷氏宣透膜原法的适应症〔〕A .身痛有汗B.寒甚热微C.呕逆胀满D.苔黄白而腻16.暑温暑伤津气的临床表现不正确的选项是〔〕A .身热息高B.口渴自汗C.肢倦神疲D.脉散大无力17.湿温邪未化燥,不易见的表现是〔〕A .昏蒙B.脘痞C.痉厥D.舌白18.以下哪项不是春温气营〔血〕两燔证的治疗方剂〔〕A .化斑汤B.甘露消毒丹C.玉女煎去牛膝、熟地,加细生地、玄参方D.清瘟败毒饮19.创立卫气营血辨证的医家是〔〕A .吴鞠通B.王孟英C.叶天士D.薛生白20.以下除哪项外,均与温病的地域性有关〔〕A .地理环境B.人体体质C.生活习惯D.生产水平21.风热病邪初开初犯〔〕A .肺卫B.卫气C.阳明D.肺22.差异营分证与血分证的根本要点是〔〕A .身热躁扰B.昏狂谵妄C.吐血衄血D.舌质红绛23.牙齿燥如枯骨,见于〔〕A .肾阴枯竭B.肾火上炎C.胃阴枯竭D.肺胃阴伤24.身热,脘腹痞满,恶心呕逆,便溏不爽,色黄赤如酱,舌苔黄浊。
中医四大经典之《温病学》复习试题与答案

温病学模拟试卷(一)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共37小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37分)1.在《内经》伏寒化温的基础上,又提出了感受春季时令之邪而发的新感温病,为后世把温病分为新感与伏邪温病奠定了基础的医家是()A.朱肱 B.汪石山C.郭壅D.吴又可2.温毒与其它温病的主要区别是()A.发热B.局部红肿热痛C.口渴 D.脉数3.下列哪项不是湿热病邪的致病特点()A.初起多热象不甚B.易困阻清阳 C.易闭郁气机D.易伤肺胃之阴4.发热、咳嗽,胸闷,心烦,口渴,肌肤外发红疹,舌赤,苔薄黄,脉数,其病变部位在()A.卫分 B.气分 C.营分 D.气营5.舌苔薄黑而干,但无芒刺,其意义为()A.阳明腑实证 B.胃阴大伤 C.肾阴耗竭 D.阳明腑实兼阴亏6.伏暑卫气同证,正确选方为()A.银翘散B.银翘散加生地、丹皮、赤芍、麦冬方 C.银翘散去牛蒡,加杏仁、滑石方 D.银翘散去豆豉加细生地、丹皮、大青叶、玄参方。
7.下列有关湿温的病机,哪一项是错误的?()A.初起以邪遏卫气为主B.气分湿热留恋,其初起阶段,湿中蕴热,多见湿轻热重证。
C.湿困日久,阳气受损D.湿热化燥化火,可深逼血分8.暑温,证见灼热躁扰,神昏谵妄,斑疹密布,吐血便血,角弓反张,四肢抽搐,喉中痰声,舌绛,苔焦。
其治疗处方是()A.神犀丹合安宫牛丸、紫雪丹 B.清瘟败毒饮合安宫牛黄丸 C.犀角地黄汤合至宝丹 D.犀地清络饮合安宫牛黄丸9.治疗春温初起,发于阳明气分而兼表证的方剂是()A.寒解汤B.银翘散加减C.清心凉膈散D.白虎汤10.身热,腹满便秘,口干咽燥,倦怠少气,肢体颤动,苔干黄或焦黑,脉沉弱或沉细,其病机是()A.阳明腑实B.阳明腑实兼阴液亏损C.阳明腑实兼气液两虚D.阳明腑实兼小肠热盛11.下列哪项不是春温病的治疗原则()A.清泄里热B.顾护阴液C.初病由外邪诱发者,当兼以解表D.滋补肺胃12.首创秋燥病名的医家是()A.喻嘉言 B.吴鞠通C.刘河间 D.俞根初13.沈目南认为燥属()A.寒B.次寒C.热D.火14.风温病的诊断要点不正确的是()A.发于冬春季节B.初起有肺卫见证C.后期多致肺胃阴伤D.病程短15.下列哪项不是雷氏宣透膜原法的适应症()A.身痛有汗B.寒甚热C.呕逆胀满D.苔黄白而腻16.暑温暑伤津气的临床表现不正确的是()A.身热息高B.口渴自汗 C.肢倦神疲D.脉散大无力17.湿温邪未化燥,不易见的表现是()A.昏蒙 B.脘痞C.痉厥 D.舌白18.下列哪项不是春温气营(血)两燔证的治疗方剂() A.化斑汤B.甘露消毒丹 C.玉女煎去牛膝、熟地,加细生地、玄参方D.清瘟败毒饮19.创立卫气营血辨证的医家是()A.吴鞠通 B.王孟英C.叶天士 D.薛生白20.下列除哪项外,均与温病的地域性有关()A.地理环境 B.人体体质C.生活习惯D.生产水平21.风热病邪初起先犯()A.肺卫B.卫气 C.阳明 D.肺22.区别营分证与血分证的基本要点是()A.身热躁扰B.昏狂谵妄 C.吐血衄血D.舌质红绛23.牙齿燥如枯骨,见于()A.肾阴枯竭B.肾火上炎C.胃阴枯竭D.肺胃阴伤24.身热,脘腹痞满,恶心呕逆,便溏不爽,色黄赤如酱,舌苔黄浊。
中医四大经典之《温病学》复习试题及答案doc资料

中医四大经典之《温病学》复习试题及答案温病学模拟试卷(一)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共37小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37分)1.在《内经》伏寒化温的基础上,又提出了感受春季时令之邪而发的新感温病,为后世把温病分为新感与伏邪温病奠定了基础的医家是()A.朱肱 B.汪石山C.郭壅D.吴又可2.温毒与其它温病的主要区别是()A.发热B.局部红肿热痛C.口渴 D.脉数3.下列哪项不是湿热病邪的致病特点()A.初起多热象不甚B.易困阻清阳 C.易闭郁气机D.易伤肺胃之阴4.发热、咳嗽,胸闷,心烦,口渴,肌肤外发红疹,舌赤,苔薄黄,脉数,其病变部位在()A.卫分 B.气分 C.营分 D.气营5.舌苔薄黑而干,但无芒刺,其意义为()A.阳明腑实证 B.胃阴大伤 C.肾阴耗竭 D.阳明腑实兼阴亏6.伏暑卫气同证,正确选方为()A.银翘散B.银翘散加生地、丹皮、赤芍、麦冬方C.银翘散去牛蒡,加杏仁、滑石方 D.银翘散去豆豉加细生地、丹皮、大青叶、玄参方。
7.下列有关湿温的病机,哪一项是错误的?()A.初起以邪遏卫气为主B.气分湿热留恋,其初起阶段,湿中蕴热,多见湿轻热重证。
C.湿困日久,阳气受损D.湿热化燥化火,可深逼血分8.暑温,证见灼热躁扰,神昏谵妄,斑疹密布,吐血便血,角弓反张,四肢抽搐,喉中痰声,舌绛,苔焦。
其治疗处方是()A.神犀丹合安宫牛丸、紫雪丹 B.清瘟败毒饮合安宫牛黄丸 C.犀角地黄汤合至宝丹 D.犀地清络饮合安宫牛黄丸9.治疗春温初起,发于阳明气分而兼表证的方剂是()A.寒解汤B.银翘散加减C.清心凉膈散D.白虎汤10.身热,腹满便秘,口干咽燥,倦怠少气,肢体颤动,苔干黄或焦黑,脉沉弱或沉细,其病机是() A.阳明腑实B.阳明腑实兼阴液亏损C.阳明腑实兼气液两虚D.阳明腑实兼小肠热盛11.下列哪项不是春温病的治疗原则()A.清泄里热B.顾护阴液C.初病由外邪诱发者,当兼以解表D.滋补肺胃12.首创秋燥病名的医家是()A.喻嘉言 B.吴鞠通C.刘河间 D.俞根初13.沈目南认为燥属()A.寒B.次寒C.热D.火14.风温病的诊断要点不正确的是()A.发于冬春季节B.初起有肺卫见证C.后期多致肺胃阴伤D.病程短15.下列哪项不是雷氏宣透膜原法的适应症()A.身痛有汗B.寒甚热C.呕逆胀满D.苔黄白而腻16.暑温暑伤津气的临床表现不正确的是()A.身热息高B.口渴自汗C.肢倦神疲D.脉散大无力17.湿温邪未化燥,不易见的表现是()A.昏蒙 B.脘痞C.痉厥 D.舌白18.下列哪项不是春温气营(血)两燔证的治疗方剂()A.化斑汤B.甘露消毒丹 C.玉女煎去牛膝、熟地,加细生地、玄参方D.清瘟败毒饮19.创立卫气营血辨证的医家是()A.吴鞠通 B.王孟英C.叶天士 D.薛生白20.下列除哪项外,均与温病的地域性有关()A.地理环境 B.人体体质C.生活习惯D.生产水平21.风热病邪初起先犯()A.肺卫B.卫气 C.阳明 D.肺22.区别营分证与血分证的基本要点是()A.身热躁扰B.昏狂谵妄 C.吐血衄血D.舌质红绛23.牙齿燥如枯骨,见于()A.肾阴枯竭B.肾火上炎C.胃阴枯竭D.肺胃阴伤24.身热,脘腹痞满,恶心呕逆,便溏不爽,色黄赤如酱,舌苔黄浊。
《温病学》复习试题(1_ 9套,附答案)51935

温病学模拟试卷(一)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共37小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37分)1.在《内经》伏寒化温的基础上,又提出了感受春季时令之邪而发的新感温病,为后世把温病分为新感与伏邪温病奠定了基础的医家是()A.朱肱B.汪石山C.郭壅D.吴又可2.温毒与其它温病的主要区别是()A.发热B.局部红肿热痛C.口渴D.脉数3.下列哪项不是湿热病邪的致病特点()A.初起多热象不甚B.易困阻清阳C.易闭郁气机D.易伤肺胃之阴4.发热、咳嗽,胸闷,心烦,口渴,肌肤外发红疹,舌赤,苔薄黄,脉数,其病变部位在()A.卫分B.气分C.营分D.气营5.舌苔薄黑而干,但无芒刺,其意义为()A.阳明腑实证B.胃阴大伤C.肾阴耗竭D.阳明腑实兼阴亏6.伏暑卫气同证,正确选方为()A.银翘散B.银翘散加生地、丹皮、赤芍、麦冬方C.银翘散去牛蒡,加杏仁、滑石方D.银翘散去豆豉加细生地、丹皮、大青叶、玄参方。
7.下列有关湿温的病机,哪一项是错误的?()A.初起以邪遏卫气为主B.气分湿热留恋,其初起阶段,湿中蕴热,多见湿轻热重证。
C.湿困日久,阳气受损D.湿热化燥化火,可深逼血分8.暑温,证见灼热躁扰,神昏谵妄,斑疹密布,吐血便血,角弓反张,四肢抽搐,喉中痰声,舌绛,苔焦。
其治疗处方是()A.神犀丹合安宫牛丸、紫雪丹B.清瘟败毒饮合安宫牛黄丸C.犀角地黄汤合至宝丹D.犀地清络饮合安宫牛黄丸9.治疗春温初起,发于阳明气分而兼表证的方剂是()A.寒解汤B.银翘散加减C.清心凉膈散D.白虎汤10.身热,腹满便秘,口干咽燥,倦怠少气,肢体颤动,苔干黄或焦黑,脉沉弱或沉细,其病机是()A.阳明腑实B.阳明腑实兼阴液亏损C.阳明腑实兼气液两虚D.阳明腑实兼小肠热盛11.下列哪项不是春温病的治疗原则()A.清泄里热B.顾护阴液C.初病由外邪诱发者,当兼以解表D.滋补肺胃12.首创秋燥病名的医家是()A.喻嘉言B.吴鞠通C.刘河间D.俞根初13.沈目南认为燥属()A.寒B.次寒C.热D.火14.风温病的诊断要点不正确的是()A.发于冬春季节B.初起有肺卫见证C.后期多致肺胃阴伤D.病程短15.下列哪项不是雷氏宣透膜原法的适应症()A.身痛有汗B.寒甚热微C.呕逆胀满D.苔黄白而腻16.暑温暑伤津气的临床表现不正确的是()A.身热息高B.口渴自汗C.肢倦神疲D.脉散大无力17.湿温邪未化燥,不易见的表现是()A.昏蒙B.脘痞C.痉厥D.舌白18.下列哪项不是春温气营(血)两燔证的治疗方剂()A.化斑汤B.甘露消毒丹C.玉女煎去牛膝、熟地,加细生地、玄参方D.清瘟败毒饮19.创立卫气营血辨证的医家是()A.吴鞠通B.王孟英C.叶天士D.薛生白20.下列除哪项外,均与温病的地域性有关()A.地理环境B.人体体质C.生活习惯D.生产水平21.风热病邪初起先犯()A.肺卫B.卫气C.阳明D.肺22.区别营分证与血分证的基本要点是()A.身热躁扰B.昏狂谵妄C.吐血衄血D.舌质红绛23.牙齿燥如枯骨,见于()A.肾阴枯竭B.肾火上炎C.胃阴枯竭D.肺胃阴伤24.身热,脘腹痞满,恶心呕逆,便溏不爽,色黄赤如酱,舌苔黄浊。
温病学试题并答案

温病学试题并答案一、选择题1. 温病学研究的是关于哪种疾病?a) 感冒b) 热病c) 高血压d) 风湿病答案:b) 热病2. 温病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a) 疾病的根源b) 疾病的传播途径c) 疾病的治疗方法d) 疾病的防护措施答案:c) 疾病的治疗方法3. 温病学最早出现在哪个国家?a) 中国b) 日本c) 美国d) 英国答案:a) 中国4. 温病学中的温病是指哪种类型的疾病?a) 寒病b) 热病c) 感染病d) 慢性病答案:b) 热病5. 温病学所依据的理论基础是什么?a) 阴阳五行学说b) 现代医学理论c) 统计学原理d) 自然疗法答案:a) 阴阳五行学说二、问答题1. 什么是温病学?答:温病学是一门研究传染病和寒热病的学科,主要关注疾病的治疗方法和防护措施。
它以阴阳五行学说为理论基础,探讨疾病的发生机制和治疗原则。
2. 温病学中的温病如何发生?答:温病是由外界的热邪入侵人体而引起的疾病。
热邪可以通过空气、水源、食物等途径传播,进入人体后侵袭气血,引发发热、头痛、咳嗽等症状。
3. 温病学如何诊断疾病?答:温病学通过观察病人的症状和体征来诊断疾病。
医生会询问病史、检查舌苔、脉搏等,以判断病人是否患有温病,并确定具体的病因和证候类型。
4. 温病学中的治疗方法有哪些?答:温病学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针灸、中草药疗法等。
根据病人的症状和证候类型,医生会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来缓解症状和促进康复。
5. 温病学的意义是什么?答:温病学的研究对于预防和治疗传染病和寒热病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了解疾病的发生机制和治疗原则,可以提高对疾病的认识,有效控制疾病的传播和流行。
三、综合题根据以上所学知识,以一例温病患者为例,综合运用温病学理论,给出该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患者A,年龄35岁,最近出差到疫情暴发地,回国后出现发热、头痛和咳嗽症状,伴有乏力和食欲不振。
根据该患者的症状和体征,结合温病学理论,我们可以做出以下诊断和治疗方案:诊断:该患者可能患有温病,属于病邪入侵所致。
(完整版)中医四大经典之《温病学》复习试题及答案,推荐文档

病
学
A.喻嘉言 B.吴鞠通 C.刘河间 D.俞根初
13.沈目南认为燥属( )
模拟试卷(一)
A.寒 B.次寒 C.热 D.火
14.风温病的诊断要点不正确的是(
)
第一部分 选择题
A.发于冬春季节 B.初起有肺卫见证 C.后期多致肺
一、单项选择题(共 37 小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
胃阴伤 D.病程短
42.下列哪些是对斑的正确描述 (
)
A.皮疹点大成片 B.压之色不退 C.触之不碍手
D.斑为阳明热毒 E.压之色退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三、填空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 分)
43.我国第一部温病学传染病专著是————————。其作 者是———————— 。
44.伏暑的治疗当以————————为主,初起兼以————— ———。
48.温疫
49.战汗
50.神昏谵语
六、简答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8 分)
51.温热类温病与湿热类温病的区别是怎样的?
52.燥热病邪与风热病邪的异同点是什么?
七、简答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8 分)
53.卫气营血辨证与三焦辨证有何异同?在临床上如何
相辅运用?
54.结合叶天士“到气才可清气”之语,谈谈你对清解
18.下列哪项不是春温气营(血)两燔证的治疗方剂(
3. 下列哪项不是湿热病邪的致病特点( )
)
A.初起多热象不甚 B.易困阻清阳 C.易闭郁气机
A.化斑汤 B.甘露消毒丹 C.玉女煎去牛膝、熟地,
D.易伤肺胃之阴
加细生地、玄参方 D.清瘟败毒饮
4. 发热、咳嗽,胸闷,心烦,口渴,肌肤外发红疹,舌
中医四大经典之《温病学》复习试题及答案

温病学模拟试卷(一)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共37小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37分)1.在《内经》伏寒化温的基础上,又提出了感受春季时令之邪而发的新感温病,为后世把温病分为新感与伏邪温病奠定了基础的医家是()A.朱肱B.汪石山C.郭壅D.吴又可2.温毒与其它温病的主要区别是()A.发热B.局部红肿热痛C.口渴D.脉数3.下列哪项不是湿热病邪的致病特点()A.初起多热象不甚B.易困阻清阳C.易闭郁气机D.易伤肺胃之阴4.发热、咳嗽,胸闷,心烦,口渴,肌肤外发红疹,舌赤,苔薄黄,脉数,其病变部位在()A.卫分B.气分C.营分D.气营5.舌苔薄黑而干,但无芒刺,其意义为()A.阳明腑实证B.胃阴大伤C.肾阴耗竭D.阳明腑实兼阴亏6.伏暑卫气同证,正确选方为()A.银翘散B.银翘散加生地、丹皮、赤芍、麦冬方C.银翘散去牛蒡,加杏仁、滑石方D.银翘散去豆豉加细生地、丹皮、大青叶、玄参方。
7.下列有关湿温的病机,哪一项是错误的?()A.初起以邪遏卫气为主B.气分湿热留恋,其初起阶段,湿中蕴热,多见湿轻热重证。
C.湿困日久,阳气受损D.湿热化燥化火,可深逼血分8.暑温,证见灼热躁扰,神昏谵妄,斑疹密布,吐血便血,角弓反张,四肢抽搐,喉中痰声,舌绛,苔焦。
其治疗处方是()A.神犀丹合安宫牛丸、紫雪丹B.清瘟败毒饮合安宫牛黄丸C.犀角地黄汤合至宝丹D.犀地清络饮合安宫牛黄丸9.治疗春温初起,发于阳明气分而兼表证的方剂是()A.寒解汤B.银翘散加减C.清心凉膈散D.白虎汤10.身热,腹满便秘,口干咽燥,倦怠少气,肢体颤动,苔干黄或焦黑,脉沉弱或沉细,其病机是()A.阳明腑实B.阳明腑实兼阴液亏损C.阳明腑实兼气液两虚D.阳明腑实兼小肠热盛11.下列哪项不是春温病的治疗原则()A.清泄里热B.顾护阴液C.初病由外邪诱发者,当兼以解表D.滋补肺胃12.首创秋燥病名的医家是()A.喻嘉言B.吴鞠通C.刘河间D.俞根初13.沈目南认为燥属()A.寒B.次寒C.热D.火14.风温病的诊断要点不正确的是()A.发于冬春季节B.初起有肺卫见证C.后期多致肺胃阴伤D.病程短15.下列哪项不是雷氏宣透膜原法的适应症()A.身痛有汗B.寒甚热C.呕逆胀满D.苔黄白而腻16.暑温暑伤津气的临床表现不正确的是()A.身热息高B.口渴自汗C.肢倦神疲D.脉散大无力17.湿温邪未化燥,不易见的表现是()A.昏蒙B.脘痞C.痉厥D.舌白18.下列哪项不是春温气营(血)两燔证的治疗方剂()A.化斑汤B.甘露消毒丹C.玉女煎去牛膝、熟地,加细生地、玄参方D.清瘟败毒饮19.创立卫气营血辨证的医家是()A.吴鞠通B.王孟英C.叶天士D.薛生白20.下列除哪项外,均与温病的地域性有关()A.地理环境B.人体体质C.生活习惯D.生产水平21.风热病邪初起先犯()A.肺卫B.卫气C.阳明D.肺22.区别营分证与血分证的基本要点是()A.身热躁扰B.昏狂谵妄C.吐血衄血D.舌质红绛23.牙齿燥如枯骨,见于()A.肾阴枯竭B.肾火上炎C.胃阴枯竭D.肺胃阴伤24.身热,脘腹痞满,恶心呕逆,便溏不爽,色黄赤如酱,舌苔黄浊。
温病学试题及答案

温病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温病学是研究什么的学科?A. 传染病B. 内科疾病C. 外科疾病D. 妇产科疾病答案:A2. 下列哪项不是温病的特点?A. 发热B. 传染性强C. 病程长D. 症状明显答案:C3. 温病学中“温邪”指的是什么?A. 风邪B. 寒邪C. 湿邪D. 热邪答案:D4. 温病的预防措施中不包括以下哪项?A. 避免接触传染源B. 加强个人卫生C. 服用抗生素D. 注重饮食卫生5. 温病学中,下列哪项不是治疗原则?A. 清热解毒B. 补气养血C. 疏风解表D. 利湿化痰答案:B6. 温病的诊断依据不包括以下哪项?A. 临床症状B. 实验室检查C. 影像学检查D. 个人生活习惯答案:D7. 温病学中,下列哪项不是温病的常见类型?A. 风温B. 湿温C. 寒温D. 暑温答案:C8. 温病学中,下列哪项不是治疗温病的常用药物?A. 金银花B. 板蓝根C. 黄连D. 人参答案:D9. 温病学中,下列哪项不是温病的常见症状?B. 咳嗽C. 腹泻D. 头痛答案:C10. 温病学中,下列哪项不是温病的常见并发症?A. 肺炎B. 肝炎C. 肾炎D. 心肌炎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温病学中,风温的典型症状是________。
答案:发热、头痛、咳嗽2. 湿温的主要症状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发热、腹泻3. 温病学中,暑温的发病季节是________。
答案:夏季4. 温病的预防措施中,________是关键。
答案:隔离传染源5. 温病学中,________是治疗温病的基本方法。
答案:清热解毒6. 温病学中,________是诊断温病的重要依据。
答案:临床症状7. 温病学中,________是温病的常见类型之一。
答案:风温8. 温病学中,________是治疗温病的常用药物。
答案:金银花9. 温病学中,________是温病的常见症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病学》复习试题(-套-附答案)————————————————————————————————作者:————————————————————————————————日期:2温病学模拟试卷(一)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共37小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37分)1.在《内经》伏寒化温的基础上,又提出了感受春季时令之邪而发的新感温病,为后世把温病分为新感与伏邪温病奠定了基础的医家是()A.朱肱B.汪石山C.郭壅D.吴又可2.温毒与其它温病的主要区别是()A.发热B.局部红肿热痛C.口渴D.脉数3.下列哪项不是湿热病邪的致病特点()A.初起多热象不甚B.易困阻清阳C.易闭郁气机D.易伤肺胃之阴4.发热、咳嗽,胸闷,心烦,口渴,肌肤外发红疹,舌赤,苔薄黄,脉数,其病变部位在()A.卫分B.气分C.营分D.气营5.舌苔薄黑而干,但无芒刺,其意义为()A.阳明腑实证B.胃阴大伤C.肾阴耗竭D.阳明腑实兼阴亏6.伏暑卫气同证,正确选方为()A.银翘散B.银翘散加生地、丹皮、赤芍、麦冬方C.银翘散去牛蒡,加杏仁、滑石方D.银翘散去豆豉加细生地、丹皮、大青叶、玄参方。
7.下列有关湿温的病机,哪一项是错误的?()A.初起以邪遏卫气为主B.气分湿热留恋,其初起阶段,湿中蕴热,多见湿轻热重证。
C.湿困日久,阳气受损D.湿热化燥化火,可深逼血分8.暑温,证见灼热躁扰,神昏谵妄,斑疹密布,吐血便血,角弓反张,四肢抽搐,喉中痰声,舌绛,苔焦。
其治疗处方是()A.神犀丹合安宫牛丸、紫雪丹B.清瘟败毒饮合安宫牛黄丸C.犀角地黄汤合至宝丹D.犀地清络饮合安宫牛黄丸9.治疗春温初起,发于阳明气分而兼表证的方剂是()A.寒解汤B.银翘散加减C.清心凉膈散D.白虎汤10.身热,腹满便秘,口干咽燥,倦怠少气,肢体颤动,苔干黄或焦黑,脉沉弱或沉细,其病机是()A.阳明腑实B.阳明腑实兼阴液亏损C.阳明腑实兼气液两虚D.阳明腑实兼小肠热盛11.下列哪项不是春温病的治疗原则()A.清泄里热B.顾护阴液C.初病由外邪诱发者,当兼以解表D.滋补肺胃12.首创秋燥病名的医家是()A.喻嘉言B.吴鞠通C.刘河间D.俞根初13.沈目南认为燥属()A.寒B.次寒C.热D.火14.风温病的诊断要点不正确的是()A.发于冬春季节B.初起有肺卫见证C.后期多致肺胃阴伤D.病程短15.下列哪项不是雷氏宣透膜原法的适应症()A.身痛有汗B.寒甚热C.呕逆胀满D.苔黄白而腻16.暑温暑伤津气的临床表现不正确的是()A.身热息高B.口渴自汗C.肢倦神疲D.脉散大无力17.湿温邪未化燥,不易见的表现是()A.昏蒙B.脘痞C.痉厥D.舌白18.下列哪项不是春温气营(血)两燔证的治疗方剂()A.化斑汤B.甘露消毒丹C.玉女煎去牛膝、熟地,加细生地、玄参方D.清瘟败毒饮19.创立卫气营血辨证的医家是()A.吴鞠通B.王孟英C.叶天士D.薛生白20.下列除哪项外,均与温病的地域性有关()A.地理环境B.人体体质C.生活习惯D.生产水平21.风热病邪初起先犯()A.肺卫B.卫气C.阳明D.肺22.区别营分证与血分证的基本要点是()A.身热躁扰B.昏狂谵妄C.吐血衄血D.舌质红绛23.牙齿燥如枯骨,见于()A.肾阴枯竭B.肾火上炎C.胃阴枯竭D.肺胃阴伤24.身热,脘腹痞满,恶心呕逆,便溏不爽,色黄赤如酱,舌苔黄浊。
最佳治法是()A.通腑泄热B.导滞通便C.燥湿清热D.清热泻火25.暑温的病名首先见于()A.《黄帝内经》B.《伤寒论》C.《伤暑全书》D.《温病条辨》26.“湿土之气,同类相召,故湿热之邪始虽外受,终归脾胃”是哪位医家所说?()A.薛雪B.叶桂C.吴鞠通D.王孟英27.壮热,口渴,烦躁,头痛,肌肤发斑,吐血便血,舌绛苔黄,脉数,此为()A.气营两燔B.气血两燔C.卫气同病D.热入血分28.叶天士指出:“若斑出热不解者,胃津亡也,主以———————”。
()A.酸寒B.咸寒C.苦寒D.甘寒29.陈平伯的代表著作是()A.《温热逢源》B.《外感温病篇》C.《疫疹一得》D.《时病论》30.温病与温疫的主要区别在于()A.是否有传染性B.发病的缓急C.传变的快慢D.以上均非31.按三焦辨证,病在足少阴的主要病理是()3A.热盛动血,心神扰乱B.热邪久羁,肾阴耗损C.水不涵木,虚风内动D.热灼营阴,心神被扰32.温病热在营血而兼挟痰湿或秽浊之气,其舌象是()A.舌红绛而干B.绛舌上罩粘腻垢苔C.舌绛而有黄白苔D.舌红绛苔黄腻33.清热泻火法适应症的主要表现是()A.壮热烦渴,汗出,心烦,苔黄燥,脉洪数B.壮热,心烦谵语,舌绛苔黄C.发热口渴,心烦溲赤,舌红苔黄D.发热微渴,心中懊憹,苔薄黄,脉数34.症见身热面赤,渴欲凉饮,饮不解渴,得水则呕,胸脘痞满,按之疼痛,便秘,苔黄滑,脉滑数,此病证诊断为()A.风温阳明热结证B.风温痰热结胸证C.春温热灼胸膈证D.春温热郁胸膈证35.温毒病后期,余毒未尽,肺胃阴伤证,治疗选方是()A.清咽养营汤B.沙参麦冬汤C.五汁饮D.竹叶石膏汤36.下列哪一项不是暑温所具有的特点()A.发病急骤,初起即见气分热盛证候B.传变迅速C.最易伤津耗气D.易逆传心包,多窍闭动风之变37.决定湿温病转化湿热孰轻孰重的主要因素是()A.邪气的盛衰B.元气的盛衰C.中气的盛衰D.肾气的盛衰二、多项选择题(共5小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三个或三个以上正确的生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正确答案未选全或有选错的,该小题无分。
每小题2分,共10分)38.王安道学说的主要论点是()A.强调“温病不得混称伤寒”B.认为温病的发病机理是里热外达C.认为六气皆从火热而化D.认为温病的表证为里热郁表所致,治疗应以清里热主,兼以解表。
E.认为发于春季的温病,既有冬寒伏而后发者,也有感受春令时邪而发者39.温病的特点是()A.温邪是其特异的致病因素B.多有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域性C.病理变化有一定的规律性D.临床表现有特殊性E.易内陷生变,致动风、出血、闭窍等。
40.营分邪热的转化途径有()A.转出气分B.内陷心包C.深入血分D.引动肝风E.转出卫表41.引起神昏谵语的常见原因是()A.热扰心包B.营热扰心C.血热扰心D.胃肠实热扰心E.湿热酿痰蒙蔽心包42.下列哪些是对斑的正确描述()A.皮疹点大成片B.压之色不退C.触之不碍手D.斑为阳明热毒E.压之色退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三、填空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共6分)43.我国第一部温病学传染病专著是————————。
其作者是————————。
44.伏暑的治疗当以————————为主,初起兼以————————。
45.暑湿是发生于夏季或—————————之交,感受—————————病邪引起的急性外感热病。
四、改错题(共2小题,改正下列每小题划线部分的错误。
每小题2分,共4分)46.卫分证的辨证要点是发热微恶寒、口微渴、舌苔薄白。
47.具有攻窜流走,蕴结壅滞特点的致病邪气是温疫。
五、名词解释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48.温疫49.战汗50.神昏谵语六、简答题(共2小题,每小题4分,共8分)51.温热类温病与湿热类温病的区别是怎样的?52.燥热病邪与风热病邪的异同点是什么?七、简答题(共2小题,每小题4分,共8分)53.卫气营血辨证与三焦辨证有何异同?在临床上如何相辅运用?54.结合叶天士“到气才可清气”之语,谈谈你对清解气热法的分类及使用注意点。
七、病例分析题(10分)55.李某,男,14岁,发热、咳喘3天,于1999年3月12日初诊。
患者曾自用解热药效不显。
现仍有发热,测体温38℃,汗出热不解,口渴,咳嗽,喘憋,二便正常。
胸透示:双肺纹理增粗,其它检查无异常发现。
舌红苔黄,脉数。
请写出:病名、辨证、病机分析,拟出治法和处方用药。
模拟试卷(二)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共37小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37分)1.对温病的治疗首先提出初起不可纯投辛温,应以寒凉清热为主的医家是()A.刘河间B.王安道C.罗天益D.朱肱2.以局部红肿热痛,甚则溃烂为主要特征的温病,其病因是()A.风热病邪B.暑热病邪C.伏寒化温病邪D.温热时毒病邪3.病变邪在气分的部位,下列哪项不正确()A.胃B.肺C.肝D.胸膈4.在通下逐邪法的应用上,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适用于温病有形实邪内结肠腑B.津枯肠燥便秘者,忌用苦寒攻下C.病邪传里,里热未成实结或里无郁热积滞者,不宜盲目投用D.温病热瘀互结下焦者忌用45.患者发热恶寒,无汗,头痛,周身酸痛,脘痞,心烦口渴,渴不多饮,小便短赤,苔腻,脉濡数。
治疗选方是()A.银翘散去牛蒡,加杏仁、滑石B.银翘散加杏仁、滑石C.新加香薷饮D.三仁汤6.下列哪项不是暑温的诊断要点()A.多发于长夏或夏秋季节B.起病急,初起卫分证短暂或无卫分证过程C.变化较快,可有化火、生痰、生风等较多的病理变化D.暑易挟湿而成暑湿病证。
7.神识如蒙,少腹硬满,大便不通,苔垢腻,病机为()A.热陷心包兼阳明腑实B.湿阻肠道,传导失司C.热与血结,蓄于下焦D.湿浊上蒙,泌别失职8.湿温,身热不扬,脘痞腹胀,时欲恶心,口不渴,大便溏泄,小便浑浊,苔白腻,脉濡缓。
治疗选方是()A.雷氏宣透膜原法B.雷氏芳香化浊法C.达原饮D.藿朴夏苓汤9.湿温病湿邪渐化热而卫表湿郁较轻者,宜选用()A.藿朴夏苓汤B.三仁汤C.王氏连朴饮D.一加减正气散10.身热,心烦不得卧,口干咽燥,舌红苔黄,脉细数。
治疗选方是()A.连梅汤B.栀子豉汤C.黄连阿胶汤D.凉膈散11.《广温疫论》一书的作者是()A.余霖B.吴有性C.杨栗山D.戴天章12.暑热病邪初起病变中心是()A.在阳明胃B.在肺卫C.在阳明大肠D.在脾胃13.下列何证属温病正邪剧争的极期阶段()A.胃热炽盛B.热陷心包C.邪袭肺卫D.热灼营阴14.湿遏热伏的舌象是()A.苔白如碱状B.苔白厚而粘腻C.苔黄厚腻或黄浊D.苔白腻舌质红绛15.余邪留伏阴分的热型是()A.身热不扬B.夜热早凉C.低热D.发热夜甚16.湿热疫毒伏于膜原,苔白厚腻浊者,治疗用方为()A.雷氏宣透膜原法方B.小柴胡汤C.达原饮D.甘露消毒丹17.暑温病的基本治则是()A.清热涤暑B.清暑生津C.清泄暑热D.清热解毒18.湿温身热已退,脘中微闷,知饥不食,苔薄腻,其治疗方法是()A.燥湿化浊,疏利中焦B.芳香宣化,淡渗利湿C.轻清芳化,清涤余湿D.清热化湿,疏利三焦19.暑湿病后期症见低热,神思不清,倦怠不语,不思饮食,小便数且少,唇齿干,舌红而干,脉细或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