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近代史图说工业革命
世界近代史2-两次工业革命
5.电器的广泛使用对提高人类社会生活质量的重要作用:电器的广泛使用对提高人类的社会生活质量起着重要作用,丰富了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使世界变得更加光明灿烂。
(五)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1.瓦特改良蒸汽机 1769年,瓦特吸取前人成果,成功研制了改良蒸汽机。改良蒸汽机开始用作纺织的动力机。其他工业部门随后也广泛使用蒸汽动力。蒸汽机的广泛应用,促进了机器制造、 冶金、采矿等一系列工业部门的技术革命。
2.蒸汽机在大工厂生产中的作用:蒸汽机成为生产中的主要动力机,极大促进了生产发展。
四、两次工业革命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
(一) 讲述发明珍妮机的故事,了解英国工业革命开始于一系列工作机的发明;
1.英国首先发生工业革命
(1).原因:17世纪末,英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国内外市场不断扩大,工场手工业生产已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迫切要求生产技术的改进。
(2).时间: 18世纪六十年代到19世纪上半期
(1)工业革命是生产技术上划时代的变革,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2)直接导致了工厂企业形式的出现
(3)促进了城市的兴盛和城市人口的增长
(4)英、法、美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工业革命后成了强大的工业国,它们加紧掠夺亚非拉地区,造成这些地区更加贫穷和落后。
(五)认识:社会发展需要技术革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以电力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大大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六)结论:科学技术推动了社会进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2.汽船: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吸收前人成果建造了世界上第一艘汽船“克莱蒙”号。
世界近代史(第二章 英国工业革命和宪章运动).ppt2
• 现代性的精神维度 • 主体性原则: ①、主体性原则:首先是个体独立精
神的存在,独立思考,自我意识,道德自 神的存在,独立思考,自我意识, 自由权利,艺术自主。 律,自由权利,艺术自主。 • 理性原则: ②、理性原则:求真批判
(二)英国工业革命及其扩散 英国工业革命的背景: 世界近代史》 1、英国工业革命的背景:《世界近代史》 (下)第2 - 4 页。 • 资金来源:圈地运动;对殖民地的掠夺。 资金来源:圈地运动;对殖民地的掠夺。 • 社会结构和组织变化的启蒙: 社会结构和组织变化的启蒙: 致使早期资产阶级即商人阶层利用 企业方式经营农业的新式贵族的形成; 企业方式经营农业的新式贵族的形成; 把社会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转化为 资本, 资本,把直接生产者转化为工资劳动者的过 程在进行。 程在进行。
• 工业化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进步既 工业化的发展,
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影响。伴随大 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影响。 规模工业化而产生的日益严重的大气、 规模工业化而产生的日益严重的大气、 海洋和陆地水体等环境污染, 海洋和陆地水体等环境污染,大量土 地被占用,水土流失和沙漠化加剧等, 地被占用,水土流失和沙漠化加剧等, 对社会、自然、生态造成巨大破坏, 对社会、自然、生态造成巨大破坏, 甚至危及人类自身生存, 甚至危及人类自身生存,迫使各国对 工业化的发展进行某种限制和改造。 工业化的发展进行某种限制和改造。
为两大阶段,其中,第一次现代化是从农业 社会向工业社会、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农 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第二次现代化是 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工业经济向知识经 济、工业文明向知识文明、物质文明向生态 文明的转变。
• 现代化的社会形态层面 • 经济层面: ①、经济层面:工业生产和市场经济
的发展 • 政治层面:民族国家的建立、 ②、政治层面:民族国家的建立、宪 政民主在世界各国的确立、 政民主在世界各国的确立、生产的科学管 理 • 社会层面: ③、社会层面:奉行个人原则和利益 机制 • 文化层面: ④、文化层面:祛魅化与世俗化
初中中考历史 世界近代史 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后的局面。
④对社会生活:促进了城市的兴盛和城市人口的增长,但也带来了交通、
环境等方面的问题。
考点帮 第一次工业革命(10年3考)
考点1 考点2
对英 促进生产力的极大提高、社会生活的近代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使英国 国的 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号称“世界工厂”),最终确立了近代 影响 史上英国长期的殖民霸主地位,成为“日不落帝国”。
③号召工人阶级组织起来,建立无产阶级自己的政党, 即共产党,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进行无产阶级革 命。
《共产党宣言 》书影
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 意义 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并蓬勃发展。【2014年24题、2010年
14题考查】
考点帮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10年5考)
巨大的杰作之一。⑤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在伦 敦去世,葬于海格特公墓。
恩格斯(1820—1895)
马克思 主义理
论
由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前人思想的精华而形成,主要包括马克思主 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
考点帮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10年5考)
考点1 考点2
拓展帮
图说历史 总结归纳 分析探究 家国情怀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10年5考)
1.英国在19世纪中期一跃成为最大的资本主义强国的原因是什么? (1)位置优越:新航路开辟后,欧洲贸易的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而英国处于大西洋沿岸中心位置。 (2)制度先进:英国较早完成资产阶级革命,推翻封建专制统治,确立君主立宪 制的资本主义制度,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 (3)资本雄厚:早期的殖民掠夺和“三角贸易”积累了大量的原始资本,为资本 主义的发展创造了资金、市场和原料等条件。 (4)科技先进:率先开始和完成工业革命,科技领先于世界,大大促进了资本主 义经济的发展,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确立了世界霸主的地位。 2.工业革命期间英国的生产力获得了极大提高,但严重的雾霾问题影响了英国 近百年。请你谈谈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如何实现双赢。 以科技创新为先导,提高资源开发的综合效益;发展清洁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改 善能源结构;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减少污染和浪费;加快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 促进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世界近代史工业革命课件-
无产阶级PK 资产阶级
社会关系
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
思想意识——自由放任政策
加快殖民扩张→促进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世界格局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19C中后期)
4、工业革命的影响
1、生产力: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使人类进 入到了“蒸汽时代”。 2、生产关系:工厂取代手工工场而成为工业生产 的主要组织形式。 3、经济结构:农业比重减少,工业日益发挥重要 作用。 4、生活方式:工业城市形成,地位日益重要,城 市化进程加快,引起了人们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 的变化。
2、工业革命主要成果
工业革命首先出现的领域----棉纺织业
时间 人物 重大发明 影响
18世纪60年 哈格里夫斯 代
珍妮纺纱机 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 改良蒸汽机 推动了机器的发明和推广
蒸汽轮船 蒸汽机车
1785年 1807年 1814年
瓦特
富尔顿 史蒂芬孙
推动了以蒸汽为动 力的时代的到来
瓦特: 改良蒸汽机
贸易盛行。
(2)大企业(垄断):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和资本的高度
两
次
工
业
革
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
(18C60年代——19C中期
为什么“工业革命”会首先从英国开始?
政治保障
劳动力、国内市场 圈地运动
1688年“光荣革命”
原料产地、资金、海外市场
技术支持 手工工场的发展
海外殖民活动
1、英国首先发生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
前提 资本 条 劳动力 件 技术
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确立
5、社会关系: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成为 社会的两大对立阶级。 6、思想意识:自由主义兴起;马克思主义诞生 7、世界格局:工业革命加快了殖民扩张和殖民掠 夺的步伐,使东方从属于西方;推动了世界市场的 基本形成。
三分钟,带你了解世界工业革命演变史
三分钟,带你了解世界工业革命演变史展开全文工业化及其随同的变化提升了世界多数人的生活标准,改变了世界。
人们常说的工业1.0,工业2.0,工业3.0,工业4.0,就是指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工业革命及第四次工业革命。
下面,三分钟,带你快速了解世界工业革命两百多年的发展演变。
第一次工业革命:机械化时间:18世纪60年代至19时间中期(大概是1760年至1850年)特点:瓦特改良了蒸汽机,从而开创了以机器代替人工的工业浪潮。
第一次工业革命使用的机器都是以蒸汽或者水力作为动力驱动,首次用机器代替人工,具有非常重要的划时代的意义。
1765年,织工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织机”,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
展开剩余91%1785年,瓦特制成的改良型蒸汽机投入使用,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动力,推动了机器的普及和发展。
人类社会由此进入了“蒸汽时代”。
工厂出现,成为工业化生产的最主要组织形式,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制成以蒸汽为动力的汽船试航成功。
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了“蒸汽汽车”。
1825年,史蒂芬孙亲自驾驶着一列托有34节小车厢的火车试车成功。
从此人类的交通运输业进入一个以蒸汽为动力的时代。
1840年,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第二次工业革命:电气化时间: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大概是1870年到1900年)特点:第一次工业革命中,使用蒸汽和水力的机器满足不了人类社会高速发展的需求,新的能源动力和机器引导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生。
得益于内燃机的发明和电的应用,电器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此时的机器有着足够的动力,汽车、轮船、飞机等交通工具得到了飞速发展,机器的功能也变得更加多样化。
由于电话机的发展,人类之间的通讯变得简单快捷,信息在人类之间的传播为第三次工业革命奠定了基础。
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制成了发电机,到70年代,实际可用的发电机问世。
19世纪七八十年代,进入电气时代,三轮汽车、四轮汽车、电灯、自动电报记录机、电话、电影放映机等相继出现。
一张图看懂四次工业革命的发展历程
一张图看懂四次工业革命的发展历程18世纪60年代从英国发起的技术革命,是技术发展史上的一次巨大飞跃,它开创了以机器代替手工工具的时代。
工业革命早期,人们被迫适应新的生活环境,人们从农庄搬到城市,全家大半生都在工厂工作。
工业化及其随同的变化提高了世界多数人们的生活标准。
较之过去,有更多的货物可以供用,成本也较低廉。
工业化也改变了政府。
许多国家推行帝国主义以支配各种原料和市场,进而支持工业的发展。
工业工人(无产阶级)学会了组织与谈判的技术。
因此,民主的进程加速,因为工人要求对于社会的管理,有更多的发言权。
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中期,从英国发起的技术革命是技术发展史上的一次巨大变革,它开创了以机器代替手工工具的时代。
这不仅是一次技术改革,更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
这场革命是以发明、改进和使用机器开始的,以蒸汽机作为动力机被广泛使用为标志的。
这一次技术革命和与之相关的社会关系的变革,被称为第一次工业革命或者产业革命。
从生产技术方面来说,工业革命使工厂制代替了手工工场,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从社会关系来说,工业革命使依附于落后生产方式的自耕农阶级消失了,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形成和壮大起来。
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最后30年和20世纪初,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工业生产的高涨,被称为近代历史上的第二次工业革命。
世界由“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
在这一时期里,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总产值超过了农业总产值。
工业重心由轻纺工业转为重工业,出现了电气、化学、石油等新兴工业部门。
由于19世纪70年代以后发电机、电动机相继发明,远距离输电技术的出现,电气工业迅速发展起来,电力在生产和生活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内燃机的出现及90年代以后的广泛应用,为汽车和飞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可能,也推动了石油工业的发展。
化学工业是这一时期新出现的工业部门,从80年代起,人们开始从煤炭中提炼氨、苯、人造燃料等化学产品,塑料、绝缘物质、人造纤维、无烟火药也相继发明并投入了生产和使用。
世界经济史之工业革命PPT课件
德意志:
阻碍因素: 四分五裂的政治局面严重阻碍
俄、日本:19世纪中期以后,也陆续开始工业革命
11
第一节 工业革命的准备
工业革命是指资本主义的机器大工业代 替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工场手工业的革命。
三方面的含义: 技术的变革及其在生产中的运用; 工厂制度的出现; 经济发展所引起的时候整体的变革。
12
第一节 工业革命的准备
3
重点问题
英国进行工业革命的条件 工业革命中技术革命的内容 英国工业革命的意义
4
1851年伦敦世界博览会上,英国馆中的陈列机器。
“在我看来,纺纱机、铁路、轮船,这在某种程度上标志着我们和宇宙是一致
的;一定有一个伟大的神灵在我们中间工作,他就是创造万物和主宰一切的上帝。
”1851年5月,第一届世界博览会在伦敦召开时,英国小说家查尔斯·金斯利在宏
市场:18世纪中期,英国海外市场的扩大
英 国
市场扩大
手工劳动不能满足需要
工业革命 ——必要性
工 业 革
特 点
1、首先从发明和使用机械开始 2、发明者都是有实践经验的工人和技师
3、首先从轻工业部门开始
命 工业革命的内含 1、由手工操作向机器生产过渡
2、由手工工场向工厂过渡
3、生产力大幅度增长
4、生产关系发生巨大变革
经营方式
城市:行会制度瓦解,行业公会、 合伙公司、 股份公司等新的企业制度兴起。 工场手工业 大发展 近代金融制度产生 贸易:贸易的重要性超过了其他各种经济活动, 重商主义使社会生活出现商业化趋势。
14
第一节 工业革命的准备
二、竞争有序化
市场向成熟
竞争有序化主要是限制过度竞争,避免无序竞争造成 的混乱,建立竞争规则,保护合法竞争、平等竞争 ➢ 制定了保护财产和合同的法律。1679《人身保护法》 ➢ 建立了保护消费者的商品检验制度和价格控制制度。 ➢ 制定了保护发明者的专利法。1624《专利法令》 ➢ 制定了保护投资者的《取缔证券投机法》。 ➢ 建立了保护劳动者的评定工资制度、工厂法和济贫法。
三次工业革命ppt
三次科技革命的积极影响
❖a、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丰富了 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
❖b、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 式。
❖c、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 ❖d、方便了人们的出行,加强了人与
人之间的联系。
三次科技革命的消极影响
❖a、战争问题:一战中的飞艇、飞机、 毒气弹、坦克、远程大炮;二战中的原 子弹。
a、德:西门子→发电机、有 轨电车;卡尔本茨→内燃机、 汽车。b、美:爱迪生→电灯 泡;贝尔→有线电话;莱特兄 弟→飞机;c、意:马可尼→ 无线电报
名 称 交通工具 新兴的部门 动力能源
第一次汽船(轮
科技革 船)、火
命
车
改良的蒸汽机 (蒸汽、煤炭)
第二次 电车、汽 石油化工、汽 发电机和电动机
科技革 车、飞艇、车制造、电力 (电力)、内燃
❖b、环境问题:环境污染、废气、汽车 尾气、太空废料、核废料等。
❖c、高科技犯罪:网络“黑客”、冰毒 等。
❖d、其他问题:克隆人、青少年沉迷网 络游戏等。
三次科技革命对我们的启示: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 素。因此,必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3)进行现代化建设应改革不适应生 产力发展的环节,坚持实行对外开放的 基本国策 (4)我们青少年要崇尚科学、热爱科 学,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适应 现代化需要的专业技能,肩负起时代赋 予我们的重任。
电子计算
机等
爱因斯坦 的相对论
名称
第一次 (工业革 命) 第二次 (科技 革命)
第三次 (新的 科技革 命)
对生产方 进入的 式的影响 时代
实现了生 蒸汽时 产方式的 代 机械化
实现了生 电气时 产方式的 代 电气化
《工业革命》席卷全球的工业文明浪潮 图文
处 为产业革命布置就绪。 死 (教材P38<名家史论
>) ——道格拉斯·诺思 《西方世界的兴起》
1、政治前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确立了资产阶 级的统治地位,建立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君主立宪 制),扫清了束缚了生产力发展的障碍
材料
归程: 从美洲 运金银到欧洲
欧洲隶
非 洲 “
进程 影响
开始标志:发明、使用机器(棉纺织) 动力革新:瓦特“万能蒸汽机” 新能源、新材料:煤炭、钢铁 运输:蒸汽机车、铁路 生产力发展 产业结构变化 阶级关系变化 城市化加速 .社会生活方式变化 .产生贫困、环境污染等新的社会问题
1.工业革命最早开始于 英国 (国家) 的 棉纺织业 部门。
2.第一次工业革命中,最具标志性的技术发明是 A.发明珍妮纺纱机 B.发明蒸汽机车
凡事都是多棱镜,不同的角度会
凡事都是多棱镜,不同的角度会看到 不同的 结果。 若能把 一些事 看淡了 ,就会 有个好 心境, 若把很 多事看 开了, 就会有 个好心 情。让 聚散离 合犹如 月缺月 圆那样 寻常, 让得失 利弊犹 如花开 花谢那 样自然 ,不计 较,也 不刻意 执着; 让生命 中各种 的喜怒 哀乐, 就像风 儿一样 ,来了 ,不管 是清风 拂面, 还是寒 风凛冽 ,都报 以自然 的微笑 ,坦然 的接受 命运的 馈赠, 把是非 曲折, 都当作 是人生 的定数 ,不因 攀比而 困惑, 不为贪 婪而费 神,无 论欢乐 还是忧 伤,都 用平常 心去接 受;无 论得到 还是失 去,都 用坦然 的心去 面对, 人生原 本就是 在得与 失中轮 回的, 让一切 所有的 经历, 都化作 脸上的 云淡风 轻。
3.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主义, 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 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 东方落后的局面。
世界近代历史的工业革命
世界近代历史的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是指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叶,以英国为中心开始的一场以机械工业为基础的经济和社会变革。
这场革命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人类历史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工业革命的核心是机械工业的兴起和发展。
通过发明和改进机械设备,人们能够大规模生产商品,并提高生产效率。
蒸汽机、纺织机械、工业化冶炼等科技创新的出现,推动了工业的快速发展。
工业化的兴起使得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业社会趋于市场经济和城市化。
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从农村向城市的转移,为工业资本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
工业革命带来了工业资本主义的兴盛。
资本家通过投资机器和设备来提高效率和生产能力,从而获得更多的利润。
由于市场扩大和商品生产的增加,资本主义制度成为世界各国主要的经济模式。
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结构的变革。
然而,工业革命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
环境污染、劳动条件恶劣、阶级矛盾加剧等问题成为社会争议的焦点。
同时,工业革命还加剧了西方国家与非工业化国家之间的冲突和不平等。
大量的资源被开发和掠夺,殖民主义与帝国主义在这一时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无论如何,工业革命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时期。
从农耕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给人们带来了更多的机会和挑战。
工业革命的兴起对世界近代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今天的世界奠定了基础。
四张图了解人类的四次工业革命
四张图了解人类的四次工业革命
如果您对传统企业互联网转型、大数据、智能制造、企业管理等内容的资料、PPT等感兴趣,欢迎关注兮易强企阅闻微信
来源/新华科技
第一次工业革命
18世纪从英国发起的技术革命是技术发展史上的一次巨大革命,它开创了以机器代替手工工具的时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
19世纪最后30年和20世纪初,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工业生产的高涨,被称为近代历史上的第二次工业革命。
世界由“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
第三次工业革命
从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在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微电子技术、航天技术、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标志着新的科学技术革命的到来。
这次科技革命被称为第三次科技革命。
它产生了一大批新型工业,第三产业迅速发展。
其中最具划时代意义的是电子计算机的迅速发展和广泛运用,开辟了信息时代。
第四次工业革命
第四次科技革命,美国正利用经济低迷的时机,大力发展新能源。
工业革命
1769阿克莱特发明水力纺纱机
1785卡特来特发明水力织布机
蒸汽时代
瓦特改良的蒸汽机,并于1789年获得了专利
史蒂芬孙
1825年火车通车
1807美国人富尔敦制造的第一艘汽船
第一次工业革命重大发明
行业
棉 纺 织 业
国家及人物 约翰· 凯伊
发
明
哈格里夫斯 阿克莱特 卡特莱特 解决动力 瓦特 采矿业 纽可门 汉弗莱· 戴维 冶金业 达比父子 交通运输 富尔敦 麦克亚当
应如何看待垄断组织?
石油大王
钢铁大王
汽车大王
第二次工业革命
生产、资本 集中(垄断) 资本输出
商品出口
进一步加紧侵 略扩张
资本输出
瓜分世界
材料:有人描述20世纪初世界经 济联系情况时指出:
(20世纪初)伦敦的居民可以一边喝下午 茶,一边打电话订购世界上任何产品,并放心 地等着这些东西运到自家门口;同时,他也可 以把自己的财富投资到地球任何角落……他可 以利用廉价和舒适的交通工具,立即动身去任 何国家……他随身携带的金币可以在世界上各 个地方兑换成当地货币。
美国莱特兄弟 德国卡尔· 本茨 飞机 汽车
第一次工业革命主要成就
行业 棉 纺 织 业 国家及人物 发 约翰· 凯伊 哈格里夫斯 阿克莱特 飞 梭 明 行 业
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成就
国家及人物
德国西门子
美国爱迪生
发
明
珍妮纺纱机 水力纺纱机
电 力 通 讯
发电机
电灯、电影放映机
美国贝尔
卡特莱特
动力 瓦特
水力织布机
美国莱特兄弟
飞机
德国卡尔· 本茨
材料:“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可以说自然而 然地走到垄断。因为几十个大型企业彼此之间 容易达成协定;另一方面,正是企业的规模巨 大造成了竞争的困难,产生了垄断的趋势。” ——列宁
世界近代史第三章第一节【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一节 工业革命
• 一、英国工业革命 • 二、工业革命的扩展 • 三、工业革命的影响
一、英国工业革命
• 1、什么是工业革命
• 工业革命,也叫产生革命(Industrial
Revolution)指的是资本主义生产从工场手
工业阶段向大机器工业的过渡的过程。
工业革命
一、英国工业革命 • 2、英国最早出现工业革命的背景 • (1)政治层面:英国较早的完成了资产阶
一、英国工业革命 • (3)技术层面:17世纪末18世纪初,英国 资本主义工厂手工业蓬勃发展。工厂内部 劳动分工更加精细,为工业革命的开展提 供了必要的技术条件。
一、英国工业革命
• (4)总之,充足的自由劳动力,大量的资 本积累以及手工工场的高度发展,这使技 术改革和发明机器的条件成熟,同时,海 内外市场的扩大所产生的商品需求,以及 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成为工业 革命发生的动力和保障。
二、工业革命的扩展——法国
• 法国工业革命大致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 段从第一帝国到七月王朝(1804-1848年), 法国工业革命起步和缓慢发展时期,其中 起飞是在七月王朝期间;第二阶段从第二 共和国到第二帝国(1848-1870年),工业 革命全面展开并最终完成的时期。
二、工业革命的扩展——法国 • 法国工业革命的特点: • (1)原始积累方式:对内依靠对农民租税 的剥削,对小农的剥削没有英国彻底;对 外,也依靠殖民掠夺,但由于被英国所打 败,其对外盘剥程度也不强。 • (2)从工业进程上看:小企业众多、大企 业发展延缓,奢侈品制造业比重过大、重 工业和机器制造业比重不大,造成企业经 营分散。
机器生产机器,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工业体
系。
时间
1733— 1738
世界近代史PPT教学课件 第三讲 工业革命与工人运动、马克思主义
进程来看
重心较早转向重工业。
国家政权积极干预。(高关税政策; 资助私营企业;教育改革等) 时间短,速度快,成就大。
1、工业革命进程 19世纪30~40年代棉纺织业开始。 19世纪60~80年代加快进程。
19世纪80年代末基本完成。
2、特点
原始积累 商业利润、税收、殖民扩张。 受到农奴制及其残余束缚,进展缓慢。 进程来看 对国外有很强的依赖性。 工业发展不平衡。 集中于俄欧地区,东部 和东南部落后。 轻工业发展快,重工 业、交通业落后。 大工厂与手工劳 动长期并存。 技术落后。 设备更新慢, 技术革新慢。
2、宪章运动的进程
(1)开始: 1836年6月“伦敦工人协会成立”。次年6月,提 出六点要求——《人民宪章》。 第一,凡年满21岁,精神健全的男子,都有选举权。 第二,无记名秘密投票,以保障选民可充分地自由运用 其投票权。
第三,议会议员不应由财产资格的限制。
第四,议员应支付薪金,以便使议员离开原来职务,用 全部精力为国家服务。
2、特点
得天独厚 条件 原始积累看
资源丰富、地址位置、没有封 建传统
走私贸易、奴隶贸易、对印第 安人的掠夺、西部土地投机 (原料、市场、移民)等 西进运动——资本主义农业和 工业的发展
进程来看
摧毁南方奴隶制——扫清道路
发展交通运输业 ——加速进程
美国
注重发明创造
左下图:Cyrus
Hall McCormick发明的收割机 (1834年获得专利) 右下图:Elias Howe发明的缝纫机 (1846年获得专利)
南北方工业化发展不平衡
图 : 美 国 南 部 棉 花 种 植 园 场 景
1、工业革命进程 19世纪30年代棉纺织业开始。 19世纪60年代末工厂制占主导地位。 19世纪70年代末工业革命完成。 (重工业为主)
工业革命(PPT)3-1
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是英国政治、 经济和对外关系发展的必然结果
• (1)英国是一个发生具有很大世界影响的资产阶 级革命的国家。17世纪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推 翻了封建专制制度,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 路。
• (2)在资产阶级的哲学和政治思想的影响下,英 国上层社会中的许多贵族、地主(逐步资产阶级 化了)都乐于向银行和工商业投资,积极参加海 外殖民和远征。
• (3)17世纪末到18世纪初,英国进一步确立了 君主立宪制、两党制以及内阁制。政府采取了一 系列政策,特别是采取重商主义的保护关税政策, 都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
国
过 ①19世纪初,涌现出许多发明
程 ②19世纪中期,完成工业革命
特点:规模、速度后来居上
面望远镜观测结果,分析后发现:木卫一表面炽热熔岩中钠和钾,正在蒸发成气体进入大气中。此外他们还发现一氧化硅则是熔岩中硅类气体的主要成分; 由于天文学家在太空中已观测到一氧化硅的存在,尤其是表面温度较冷的恒星大气中,因此使得木卫一表面一氧化硅的发现显得格外引人注目,他们还希望 能在火山喷出的气体中直接侦测到一氧化硅气体。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年月份的《伊卡鲁斯》杂志中(行星科学的主要刊物)。是太阳系最炽热的卫星木卫 一照片拼接图木卫一照片拼接图年,天文学家们研究发现,太阳系内(除太阳外)最炽热的星体并不是人们一贯认为的距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水星和金星,而 是木星的卫星木卫一(木星最明亮的四颗卫星之一,年前由伽利略最先发现)。当然,使得木卫一有如此之高的温度并不是太阳辐射的功劳,而是它内部剧 烈火山活动的结果。在; 马自达3 /product/mazda3/ ;太阳系内部,再没有任何其它行星或卫星能与木卫一在火山数量 上相媲美。天文学家们首次发现木卫一上强烈的火山活动是在多年前,当时美国的“旅行者”号星际探测器曾给木卫一拍摄了一系列照片。此后,在木星附 近工作了约8年的“伽利略”号探测器还为这颗炽热的卫星进行了近距离拍照。正是以这些照片为依据科学家们确定了木卫一上有着非常剧烈的火山活动,其 表面温度可达摄氏度。来自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的研究人员对木卫一上的火山喷发进行的计算机模拟实验显示,木卫一火山爆发喷射出的熔岩能够将其表面 的钠、钾、硅、铁等物质及其化合物熔化并蒸发到大气中。这些物质的气化物与火山岩气体(含亚硫化物及氯化物)发生反应便形成了木卫一大气特有的组 成成份:钠和钾的氯化物以及镁和铁的二氯化物。气态氯化钠在木卫一上已经找到,就条件来看,要找到气态氯化钾我们的探测器的灵敏度还需要加以改进。 尽管科学家们已经获取了有关木卫一的许多资料,但凭这些资料还远远不能让科学家们揭开木卫一神秘的面纱:这颗大小仅与月球相当的卫星如何保持如此 之高的岩浆温度?如此高温的岩浆却为何熔化不了其周围的岩石?它的岩石圈(包括地壳和地幔上部)到底有多厚多坚固?如果它上面有山,其高度会不会 赛过珠穆朗玛峰?当然,要解开这一系列的疑惑尚需要天文学家们持续不断的努力。[]火山爆发频繁木星与木卫一木星与木卫一科学家研究发现太阳系最活 跃的火山即将爆发,而火山爆发活动频繁的木卫在未来的某一天将可能休眠。此前,离木星距离最近一颗大卫星木卫一已多次出现火山爆发活动,其表层被 火山灰覆盖,其表面还有数十个活火山。而木卫一的大小和月亮差不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是英国工业革命前
欧洲普遍使用的一
种
瓦特是第一台改良蒸汽机的
制作者。
他出身于苏格兰,
从小便酷爱学习,
勤于思考。
史蒂芬孙是英国铁路机车的
主要发明家。
他出身矿工家这是英国工业革命
时期英国工人哈格
里夫斯发明的珍妮
纺纱机。
它用人作动
这是英国钟表匠阿克莱特发明
的水力纺纱机。
这种水力纺纱机
这是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工
这是1876年美国费城博览
会上展出的蒸汽机。
蒸汽
这幅图上描绘的
是法国陆军工程
这是英国史蒂芬孙父子
1826年制造的蒸汽机车
“火箭”号。
史蒂芬孙是英
这是美国轮船“萨凡纳”
号,这艘船配备了蒸汽
机,但是它的发动机只是
这是美国“大西号”轮船,也
是最早的远洋轮船之一,
它
这是美国“克莱蒙号”汽
船,是由美国人富尔敦制
1842年,恩格斯曾在《莱茵报》
编辑部拜访过马克思,此后他们
在为《德法年鉴》撰稿期间开始
这是1895年马可尼发
明无线电报后,试拍
爱迪生是美国著名的发明家和企
业家。
1877年棗1879年他发明了
留声机;1879年他发明了耐用的
电灯炮。
他为实现集中供电进行
了许多工作,制成当时容量最大
1895年春季,他利用电
磁波作通信试验。
从
1897年起他又进行了
一系列的无线电通信
西门子是德国的发明家、科学家和工业家。
他曾建立德国第一个电报系统。
1850
年,他铺
1896年4月2日,他靠
手工制作出自己第一
辆成功的汽车。
1908
年他又制造出“
万能
莱特兄弟是美国的飞机发
明家。
他们曾用风筝和滑
翔机进行过曾千次飞行试
赫兹是德国的物理学家。
1887年他首先发表电磁波
的发生和验收的实验论文,
确定了电磁波和光波一样
具有反射、
折射和偏振等性
1879年10月21日,爱迪生
在新泽西州门罗公园实验
室用碳化的卷绕棉线作为
灯丝,成功地制出世界上
第一个电灯泡。
他花了近
三天时间把灯丝装进真空
是20世纪20年代亨
利·福特和他的T型
汽
1903年,人类历史上
第一架有动力装置的
莫尔斯是美国发明家,电
报的发明者。
他起初只是
一个肖像画家,出于兴趣,
1832
年起他开始从事电报
1844年5月21日,莫尔
斯在通过巴尔的摩和
华盛顿之间挂用小玻
贝尔是电话的发明者,他1847年生于英国的爱丁堡,
后来移
这是贝尔制造的一架早期的电话
模型。
贝尔经过长时间艰难的试
验,终于在1876年研制成功第一台
有线电话。
1876年3月10日,贝尔
在书房调试送话筒时,不留心打翻
了盛酸的瓶子,他马上叫他的助手
道:“沃森先生,快到我这里来。
”
沃森在卧室里清清楚楚地听到了
这句话,这就是通过电话传来的第
一句话。
1876年7
月他们的通话表19世纪80年代,内燃机问世,它使用轻液体燃料,在汽缸内燃烧,从而使
汽车的试制获得成
1900年7月2日,德国退役
军官齐柏林设计的飞艇,。